让楼下牛哥欺负烧烤摊老板板给我烤了只青蛙,总感觉哪

原标题:这家烧烤摊引发全城投诉! 老板终于认错了! ¥50000元全城宴请, 以示歉意!

这家烧烤摊开始“肆无忌惮”

拿出¥50000元宴请全城以示歉意

(共请150桌,明细在末尾)

何等的肆无忌惮?能引发全城声讨?

百年烧烤传统,毁于他手!

谈到烧烤,对于我大昆明而言,世世代代习惯了街边撸串

偏偏这家店要玩个逼格,清水灰LOFT+烧烤

将烧烤的市井文化肆无忌惮的提升!

装X装成这个样子,真的好吗?!

更有专家危言耸听“昆明烧烤路边摊即将消失~”

面对我们曾经记忆中的街边摊

你把昆明人世世代代喜欢的烧烤都搬到餐厅,居心何在?

且看最近肆虐刷屏朋友圈的这些新菜

缅芫荽、苤菜根、香柳、小米辣......

感觉一个云南的香料都用上了!

鸡砍得小小的,搞得让人连骨头都不想吐,

关键最讨嫌的是又下饭,又下酒,过分啦!

还刷上老昆明人钟爱的甜酱!

甜酱在炭火的烤制下,渗透每一根鸭肠

鲜脆的鸭肠根根入味,姑娘都可以吃一大把!

关键他不卖串数!12元/一大把

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外酥里嫩,口感紧实

一口下去,不知不觉的又拿起了酒杯

这道菜就简直引起公愤了!

明明是个常见的海贝,他却把贝壳中夹满肉

又裹上略带回甜,咸鲜味型的酱汁用煲仔焗制~

起锅洒上芝麻、葱花提香

实在讨嫌!除了这里,其他宵夜摊都没有~

这次蒜子、洋葱垫底,精炼猪肉煸香

丁鱼翅(我们俗称鱼下巴)蘸酱下锅

加盖焗熟,明明一个简单的鱼下巴,非要做那么独特~

好不容易天冷啦,不想吃烧烤

他却高喊“一热胜三鲜”的口号,给你来个边涮边吃的锅仔

肉圆子、鹌鹑蛋、大枣、涮煮的时蔬

在入冬的昆明,这样一锅热气腾腾的拿到面前

一直到额头微微冒汗才放下碗筷~

他却给你来上两道江湖菜!

油炸、回锅、花菜三个词加在一起,简直是煽情!

当这道居心叵测的小炒鸡杂

果断回头“服务员,打个中碗饭!”

烧烤摊的豆腐,无非烤、炸

当豆腐做到外酥里嫩、铁板做容器

洒满各种香料的“酥”豆腐,我是第一次见

昆明人烧烤必点的蒜蓉生蚝、蒜蓉扇贝他也没放过

常言道,味道好的环境差,环境好的价格高;

再加上昆明人偏爱的菜品及口味

无视行规,破坏行业环境!

老炮曾言:做人做事得讲规矩!

你一个卖烧烤的,晚上还做酒吧

还有各种生日会、同学会、年会

酒风过重,危害全民健康!

“一震之危威,乃至于此”

谁还敢说啤酒越喝越冷?

喝翻我大昆明多少俊男美女

多少网红、名人、大酒量醉倒在这里~

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氛围太催酒,有人说下酒菜太多

更多人说是因为酒太便宜才喝醉!

并拿出¥50000元宴请全城,以示歉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黄石最好吃的烧烤是哪家?恐怕许多吃货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标准答案。本期记者就在诸多资深吃货的指引下,为你探寻了几家黄石最好吃的烧烤摊。

  当然,再好吃的东西吃过量了也不好,所以小编友情提示:烧烤虽好吃,千万别总吃。

大个子烧烤(第一分店)

怎么找:京华路中国银行斜对面,铜山口牛肉粉隔壁。

吃什么:牛筋、牛肉1元/串;鲫鱼12元/条;羊排10元/份;牛蛙10元/只

  活跃在黄石夜市烧烤摊的吃货们对于“大个子”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大个子”烧烤足以称得上是黄石最具代表性的烧烤摊之一。如今,位于京华路的大个子烧烤,是去年从金花大酒店旁巷子口搬过去的。搬家之前,他们曾在老地方营业了6年。

  有人问,这家烧烤摊的老板个头小小的,为什么要叫“大个子”?原来,“大个子”并不是眼前这位老板,而是他的师父。“大个子”师父是北方人,个头大大的,很早就在十六中斜对面开了一家大个子烧烤,营业至今。2007年,眼前的这位“大弟子”张老板开了第一家分店。现在,黄石有好几家“大个子烧烤”,其中大部分都是师从这位北方人。

  张老板16岁就开始在大哥的烧烤店打杂,帮着买买菜,打打工,对于烧烤生意已经非常熟悉。后来跟着“大个子”师父学到了更加纯熟的烧烤技巧,如今,自己开店也有7年多。

  张老板介绍,熟客们知道他们搬了地方,特意找来解馋。每天中午,张老板和妻子就要开始准备食材,以保证当晚顾客们能吃到新鲜的食物。张老板介绍,每天后半夜的生意更好,尤其遇上周末和放假,经常忙得停不下来。

  来这家大个子,一定要吃的就是牛筋、牛肉和鲫鱼,既新鲜又实惠。张老板说,烧烤虽然有技巧,但食物新鲜才最重要。平时,他每天只准备20条活鱼,宁可不够卖,他也不会剩到第二天。除了烧烤常见的食物,最近张老板还新增了一些特色品种,包括羊排、牛蛙等等,也非常受顾客欢迎。

  从金花旁简陋的路边摊,到如今有了自己的小店面,张老板总是笑脸面对所有顾客,有许多老顾客甚至和老板成为了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张老板家是全黄石唯一一家提供外卖的大个子烧烤。无论花湖,还是团城山,甚至下陆,只要一个电话,就会有人骑着摩托将美味送到你的面前。(记者 张晗 文/摄)

怎么找:王家湾特色烧烤街内左侧

吃什么:肥肉、鲫鱼、白豆腐、土豆等(价格不详)

  关于王家湾的老樊烧烤,相信许多人都是听得多、吃得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樊烧烤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吃到——整家店只有4张小桌子,每晚11点就关门,老板全凭心情做生意,来晚了不卖,人多时不接待,看你面生就说东西卖完了,甚至建议你去别家吃。所以,能吃到老樊烧烤,真的是需要“拼人品”。

  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老樊烧烤。这家3米见方的小店并不是很起眼,店内也只有几张简易折叠桌和几条长板凳。浓浓烟火中,正在专心烤肉的这位老头就是老樊了,老樊看上去并不“怪”,不到60岁的模样,习惯眯着眼睛说话。

  幸运的是,记者来时,这里还有一张空桌子。

  经过观察,果然证实了许多人传言中的几大“怪”。首先,老樊烧烤没有菜单。对此,老樊的女儿表示,“来我们店的都是老顾客,大家不爱看菜单,来了就直接点。”对于记者这种“新来的”,她特别推荐了白豆腐、猪肉和鱼。其次,人少或者来晚了不愿意接待。市民尹先生是老樊烧烤的忠实顾客,今年他先后4次来吃,竟然被拒绝了3次。尹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是晚上10点以后去,可能明明有位子,老板也不愿接待。如果只有2人同行,老板可能还会要求你和别人拼桌。再次,结账不会“抹零头”。许多做生意的,习惯性抹掉零头,自己不损失,顾客也高兴。但是在老樊这里,就算你吃得再多,也不可能得到一分钱的优惠。“一共123块。”“算120吧,留点零钱坐车。”“那不行,你要不给我,下次我不让你来吃了。”老樊一脸严肃,顾客只好再掏3块钱。

  这么怪脾气的烧烤店,为何还是长期有人排队等着吃?因为味道确实很不错。鲫鱼新鲜还带点甜味,肥肉肥而不腻,土豆又粉又香,白豆腐外焦里嫩……虽然经历了重重考验才吃到嘴里,但只要吃过,相信都会觉得挺值的。(记者 张晗 文/摄)

“中国合伙人”烤出的“西餐”

怎么找:地质里路口,原冯四火锅对面

吃什么:铁板花甲、铁板蛏子、锡纸香菇,还有各类海鲜

  论资历,罗马烧烤只是家开张才4个月的新店,论“烤龄”,两位小老板都才30出头,论名气,它也不及王家湾、纺织二路等烧烤老街的摊子那么响亮。可周围的确有那么一群人十分推崇它家的烧烤,“明明是烧烤,却有一种吃西餐的感觉!”

  为啥要取名“罗马烧烤”?别想复杂了,其实就是因为两位老板一位姓罗,一位姓马罢了。小罗老板今年32岁,小马则比他小1岁,两人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兼铁哥们。毕业后各自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摸索创业过程,最终俩人重新碰撞在一起,开起了现在的这家烧烤店。“他们俩之前连菜刀都没摸过,后来结伴去的汉口一家专业学校学习的最新的烧烤技术。自开张以来,每天从下午5点半一直忙到深夜三四点,很能吃苦,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这样了。”由于楼下顾客一拨拨地光临,小马的妈妈谈阿姨干脆当起了他俩的“发言人”。

  菜单上的铁板花甲、铁板蛏子和锡纸香菇这三种烧烤特别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一下,果然,这三样就是店里的招牌美味。吃惯了爆炒花甲,尝尝铁板花甲的味道如何。花甲洗净后,将其打开,取有肉的那片,在花甲肉放上秘制蒜蓉,摆放于铁板上。之后放在烤架上烤制,待九成熟时撒上少许孜然粉和辣椒粉,还有白芝麻,卖相十足。顾不上烫嘴,先吃一口再说,嗯,满口都是蒜香味和花甲肉的鲜甜。女汉子们,要小心别把壳也嚼碎了。

  再来试试锡纸香菇,平时我们见到的锡纸香菇都是用整张的锡纸包裹烤制,罗马烧烤则是将香菇和肉末、粉丝等配料放入整个的锡纸碗里,再撒上剁红椒,看上去精致小巧,颇有吃西餐的感觉。两位老板通常分工协作,小马专门负责烤海鲜,小罗负责其他素菜和荤肉。头一次光顾的客人可能会认为他们家的品种太少,千万别误会,为了保证绝对的卫生和新鲜,该店大部分食材是放在楼上冰箱里的。另外像卤花生、毛豆等凉菜则是被防蝇罩给保护起来了。看看他家全新的桌椅板凳就知道老板有多么注重细节了!(记者

怎么找:黄石港纺织二路中段

吃什么:牛筋1元/串 牛肉1元/串 羊肉、猪肉、五花肉都是0.5元/串 凤爪 3元/串 喜头鱼10元/条 基围虾30元/份 牛蛙30元/份

  黄石港纺织二路的烧烤,相信没有哪位黄石人不知道的,这里一到晚上,几乎整条街都弥漫着烧烤味儿。但要说时间最久、味道最好的还是首推老徐烧烤。

  他们的生意可不是一般的好。老板娘和另外两位主烤师傅分别守着三个烧烤炉子,老板则忙前忙后的负责点单、算账,其余的伙计也忙个不停。

  食客中,很多都是他们家的老顾客,其中也不乏吃了十几年的。老徐烧烤从1990开始在纺织二路上做生意,算是黄石最早的烧烤摊之一。那时老摊主把从武汉学会来的手艺用在了自家生意上,开业没多久就迎来了一大批捧场的顾客。很多人来吃过一次后就成为老顾客了,直到他们的儿女长大,成为新一批的顾客。熊先生就是如此,小时候常跟父亲来吃,现在则常跟朋友们一起来宵夜。

  老摊主姓徐,因此烧烤摊就叫做“老徐烧烤”。因年纪大,他就将烧烤摊和手艺传给了女儿和女婿,也就是现在的老板和老板娘。

  与其他烧烤摊相比,老徐烧烤在烤的对象方面是“常做常新”。除此常规的食材之外,还有烤基围虾、牛蛙、鸭血、鹌鹑等。夏天吃小龙虾的季节,这里还有烤小龙虾呢,味道别具一格。“做烧烤的,也要创新嘛,不能总是烤那几样东西,时间长了也没新鲜感了。”看来,老板娘的生意经里少不了“与时俱进”这一条。

  蒜蓉茄子算是比较新的品种了。把茄子一分为二的,然后在中间抹上一层厚厚的经过加工的蒜蓉,一吃进嘴里,又软又滑,加上那些蒜蓉,真是奇香无比。但对于老顾客来说,最念念不忘的还是他们家的牛筋。这个牛筋并不是牛板筋,而是连着骨头的那部分牛肉,比纯牛肉更有嚼劲,但又比板筋容易入口。烤过之后的牛筋,外焦里嫩,特别好吃。看,每桌的顾客都必点这个,连菜单上牛筋都是在第一位的。各位看官,下次也可以来试试哦。(记者

怎么找:黄石港纺织二路靠近公园路路口

吃什么:羊肉、牛肉、猪肉、五花肉、牛筋、板筋都是1元/串 凤爪 4元/串 喜头鱼10元/条

  离老徐烧烤不远,就是名声响当当的王鹏烧烤了。

  说起来,王鹏烧烤的历史也不短了。从1998年到现在,一直就在纺织二路上。最开始,这还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路边摊。因为老板人缘特别好,生意就越做越大,后来大家就用他的名字帮他取了店名。直到现在,大家需要点单或买单,都会大声喊上一句:“王鹏,这里!”

  王鹏家的种类也非常多,但最值得推荐的当属他们家的鸡爪了。当年王鹏在武汉做学徒时,学到的手艺是将生鸡爪直接放在炭火炉上烤。但等他自己回黄石做老板之后,他发现生鸡爪直接烤,一是要烤很长时间费时,二来比较难入味。经过一番思索后,王鹏决定将鸡爪卤过之后再烤。果然,改良后的鸡爪很短时间就烤好了,“时间就是成本,如果太费时,顾客也会等得不耐烦的。”更重要的是味道比以前更好了。鸡爪除了拥有其他摊点的香味外,外面的皮烤得特别脆,一吃进口就有种酥了化了的感觉,又香又脆,现在来的顾客都会点上几串。

  除了鸡爪之外,喜头鱼、脆骨都是王鹏家烧烤的拿手品种。“其实没什么诀窍,只要用活鱼,东西新鲜,烤出来的味道自然鲜美,口感好。”正因为这样,王鹏烧烤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不得不让老婆、外甥都来帮忙,但始终还是原来那个味儿。(来源:东楚晚报 记者 肖婷/文 熊峤/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烧烤摊老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