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九二三年,作者叫一杯乡土作者,写的情感类文章

“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作品展示-化隆文联“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作品展示作者:化隆文联微信号:hlwl2005发表时间 : 公 告亲爱的各位朋友:截至6月30日,本部门收稿已达2千余篇,稿件数量已经满足了我们的征文需求,因此经组委会研究,决定7月1日起截稿,不再接收稿件,并将现有的稿件择优继续展示至8月15日。在此,由衷感谢全国各地文学同仁们的关注和支持。特此公告!征文组委会 日
今天展示的文章共有10篇,请浏览。编号:431寅哥的鞋令人庆兴的是,甲寅哥活成了庙岭历史上寿数最高的人,九十三岁,且耳不聋、眼不花、脑不乱,说话条理清晰,语言中常带些幽默,走路脚下还能生风,村人说,甲寅哥活成了庙岭的人精。甲寅哥是庙岭一带有名的木匠,十几岁开始当学徒,一直做到他八十岁生日那天,推不动刨子、拉不动锯子,在他米寿的宴席上,他展开结满茧子的双手对众人宣布,从此,不再与木工家俱打交道。甲寅哥一生与刨子、锯子、斧子、墨斗为伴,改革开放后,山里木工开始用电锯、电刨子、现代化铆钉,他却依然坚持用传统木工家具,为人们做木柜、八仙桌、长条橙、靠背椅。他说,传统木工家具里,包含着匠人对工艺的敬偎,对业主的敬意,那些新式工具,只是图省事,做出来的家俱,没有感情和记忆。在山里,甲寅哥算是名响一方的手艺人,可他家的日子,和我们一村人并无二样。在那些缺吃少穿的岁月,他同样过着吃饭照影影,睡觉看星星,走路火灯灯的光景。虽然岁月过去三十四年,庙岭的每户人家中,装粮食的柜、装衣服的箱子,过红白喜事,招待客人的八仙桌,都出自他的手,且那些家俱经风见雨几十载,色彩不脱落,铆钉不松动,样式不改变,腿脚拉手不扭曲,可他并没有富裕起来。原因是,他家人口多,负担重。还有在那个时代,他为村人做家俱,不说钱,不论价,为谁家做了家俱,人们会从《社员劳动手册上》为他划拔工分。那时候,他是庙岭滋长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加之家庭成分不好,不敢向生产队请假,帮人做家俱,只能利用工余时间或雨天、雪天。记得有一年,天特别冷,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鞋穿,到了冬天修梯田时,男人们赤脚穿着从外地买回来几分钱一双的草鞋,许多人的脚冻烂了,不能出工。没鞋穿的女人们,将玉米包裹在脚上,用麻绳扎住小腿,参加移山改河。到了过年时,家家户户大人都坐在家里,不能动弹,每个人的脚都冻成了浓疱。面对如此惨景,生产队刘队长给甲寅哥下达了一条死命令,让他想办法,给社员们做木头鞋。队长一脸严肃的对甲寅哥说,咱山里,不缺木料,你动动脑子吧。整个一个春节,甲寅哥没有出门,用他的墨斗在木板上画鞋样,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他把自己做的几双木头鞋,拿到队干部面前让大家试着穿,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木头鞋,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有男式,有女式。人们穿了几天,发现脚被磨破了。甲寅哥又想出办法,让人们将玉米穗子上的皮,用水泡软,垫在木头鞋里。女人,则用不能穿的烂衣服或玉米须包住脚,然后再穿木头鞋。人们认为木头鞋是可行的,但上级来人不但阻止大家穿木头鞋,还将甲寅哥从人群中揪出来批判了一通,说是,日本人才穿木头,中国人绝不能学日本人的样子。上级来人,不让穿木头鞋,人们没鞋穿,生产受到影响,咋办呢。上级来人问甲寅哥,除了做木头鞋,你还有什么办法。甲寅哥低了头想想说,用稻草可以做草鞋,可庙岭这地方,山高溪浅,没有水田,也没有稻草。上级人问他,你会做草鞋吗?他说,没做过,只要有稻草,琢磨一下,应该不难学。过了几天,不知从什么地方,上级给庙岭调来了稻草,让甲寅哥不再出工,专门给人们做草鞋。甲寅哥并没有让人们失望,不但在很短时间内,做出了编织草鞋的工具,学会了编草鞋,还教会了许多男人编草鞋。从此,庙岭人,解决了穿鞋问题。后来,甲寅哥举一反三,又发明了用葛根、榆树皮、麻绳、蔓子草、龙须草编织草鞋,其中,龙须草编的草鞋最耐磨。可庙岭的山上,没有龙须草。到了秋天,甲寅哥带着庙岭的男人,翻过分水岭,去了属于南方山系的丹江一带的巴山山脉收割龙须草。而做木头鞋的故事,被人们当笑话传了下来。但甲寅哥没有想到,当年他做的木鞋,被人卖了好价钱。有一年,几个搞收藏的人到庙寻找老古董,我父亲拿出了当年甲寅哥做的木头鞋,竟然买了一百多元。听说木头鞋买了高价钱,人人都回家,翻箱倒柜的找当年的木头鞋,结果,一双也没有找到。论年龄,甲寅哥比我父亲小,辈分也低,父亲将买了木头鞋的钱硬塞给我,让我为他和甲寅哥到西安买两双“好”鞋。我没有要父亲的钱,但我从西安的康复路,买了两双旅游鞋。一双红色,一双蓝色。下次回家,把两双色彩艳丽的鞋,放到村庄的大槐树下,让父亲和甲寅哥挑各自喜欢的颜色。父亲依了长辈之大度,让甲寅哥先挑。甲寅看到带有色彩的鞋,笑哈哈的对众人说,这那是给我和叔买鞋哩,天下,那有男人穿带色的鞋,这穿出去还把人羞死了。正在人们嘻笑评论时,甲寅的妻子迷儿姐从屋子里跑出来,她拿起那双蓝色的休闲鞋,爱不释手的说,咋能把你羞死,你不穿我穿,不能埋没了咱虎子兄弟的心哪。迷儿姐在众人的帮助下,匆匆忙忙将蓝鞋穿在自己脚上,岂不知,43码的鞋,那是女人能穿的。父亲见迷儿姐选了蓝色的鞋,自己将那双红色的鞋穿在脚上,走了几步,说,潦的很呢。几个年龄与父亲相邻的女人,还将父亲拉着,学着电视里的老年模特,在人们叽叽喳喳的笑声中,于地上转了几圈。父亲抖着脚上的红鞋说,咱老不知道,年轻娃娃们,总爱穿这种鞋,原来这鞋咋这么轻,你走路时,它总是将你往前推,真的。父亲将脚放在地上继续说,甲寅呀,你不穿,是你娃太呱呀,现在什么年代,你没看电视里,老男人还穿大红大绿呢,咱虽然呆在深山哩,有了电视,咱的眼界也宽了,你不穿,叔带头给咱庙岭制造时髦,我还不信了,我就穿了这红鞋,看谁能把我咋咧。看到父亲穿了红鞋,甲寅哥还在做着思想斗争,几个女人,相互挤弄着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到甲寅哥身上,在甲寅哥正和父亲说话的当儿,她们把甲寅哥抬起来,放到一块石板上,强硬地脱掉他脚上的黄胶鞋,硬生生将那双蓝色的休闲鞋穿在他脚上,然后推着他,让他在地上走。甲寅哥走着走着,停了下来,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说,咋感觉像没穿鞋一样呢,咋还感觉,这鞋中有一股力量,把人往前推呢。父亲说,你也有这种感觉,这就对了,你没看街上,年轻人全穿这种鞋,说明这鞋受人欢迎哩,咱老成这了才穿,说明咱落后了呢。从此后,村上的老年人开始穿休闲鞋,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绿的、黑的、白的、黄的,有些儿女还为老人买了脚下带闪灯的鞋,说是老人夜里上厕所不用点灯,行路不怕鬼,还能看到脚下的水和石头蛋子。父亲去世后,村上的老人,数甲寅哥年龄最大,每年甲寅哥过生日,人们都送鞋给他,穿不了的,他就把鞋给村上的五保老人,和一些没有能力买休闲的人。有一年,甲寅哥过生日,在外工作的女婿,为他买了一件艳红的防雨夹克衫,他兴奋地接受了,并当场穿在身上,让人们与他合影照相,他说自己是活得滋润的老寿星。他说,过去几十年,我们庙岭的女人,连一件带色的衣服都穿不起,记得小娘(我母亲)有一件月白捻襟衫子,成了全队女人的礼服,谁出个门,行个情,上个集,赶个店,都借去穿,可是借了上衣,没下身,还要到三队新房的那个娘儿处,借裤子,更别说鞋了。那年全队人没鞋穿,个个脚冻烂了,我才想到做木头鞋。现在好了,我这快入土的人,也能穿上这么好这么艳柞的衣服,关键是穿上,还不日眼,还能看过眼,这就是社会变化呀,社会变化,把人的眼窝变宽了,变亮了,放在过去,咱庙岭,那有男人穿带色的衣服,除非你是神经病,若穿了,那还不让人笑掉大牙,让人骂祖宗八辈子,说你亏了先人。现在好了,这好呀,是国家给咱的,咱要珍惜呀。你们说,国家要是不搞这改革开放,不把土地下放到户,不让人从地里出来。不让人出门去弄钱,咱哪有这好日子,那有这穿在身上,人才不笑话的红衣服么。这红衣服,我要穿,我穿上它,要在这沟上沟下、沟里沟外,好好走走看看,我要告诉咱庙岭的老先人们,现在的庙岭,和四十、三十年前,和他们当年拥有的庙岭不一样了,现在,肚子饱了,油水多了,车路到了屋檐下了,还是水泥路了,村上有了楼房,有了小车,这是他们想也想不到的呀。他们过去盼望着什么,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现在呢,全有了。我要告诉他们,他们没想到的事,全让我见证了,体会了。甲寅哥像一个演讲家,他的话,不但勾起了许多人的眼泪,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流泪的,是些上了岁数的人,为他鼓掌的,全是庙岭的年轻人。那天,春暖花开的缘故,村庄小河边的树上,来了不少花喜鹊,它们也在分享甲寅哥的演讲,叽叽喳喳的,惹得所有庙岭人,都狂欢起来,比当年村上来了电影或者社戏还热闹。编号:432搓 麦每每见到泛黄的麦子,总会想起小时候吃过的搓麦,就忍不住流口水。记忆中,儿时的彝家山村,只要能哄嘴的东西,人们都会找来糊口,可还是撑不饱肚皮。最难熬的是青黄不接春三四月,柜子底的包谷或谷子少得能数清颗粒,地里的麦子和蚕豆还铁青着脸。这段时间里,米饭是不敢奢望的,除非生病生痛实在咽不下粗糙的包谷饭时,才有白米稀饭救救急。平常日子,包谷饭里还得掺些野菜凑数,否则熬不到小春成熟。棠梨花、白刺花、黄花、婆婆丁、蕨菜、荠菜、水芹菜、马齿草、柳叶、榆钱等等,猪牛羊能吃的植物都找了来,洗干净拌在包谷面里蒸熟,当饭充饥。能下肚的花草树叶不少,但也有限,需要的人一多,就越来越难找。到最后,一木甄子饭里得掺好几种野菜,才能满足一家人饭量需求,那味道别提多难吃了!于是,人们等待庄稼成熟的心情越来越迫切,看麦子的目光越来越炽热,恨不能把绿莹莹的麦苗烧成金黄,把麦穗一束束塞进嘴里。几场透雨过后,麦子终于在人们热辣辣的期盼中,开始泛黄,由三四成熟渐渐到半生半熟,再到六七成熟,后到八九成熟。麦子每黄一分,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高涨一点,到八九熟,喜悦也到了极点!大家催促生产队长,选择几块长势较好、黄中隐青的麦子,弯月似的镰刀嚓嚓嚓一阵后,先让割倒的麦子在地里睡成一排,然后捆绑成花束般美丽的麦把,按把数分到一家一户。麦把抱回来,全家兴高采烈地一齐动手,把一穗穗麦穗拿在手里细心搓,耐心揉,使还未熟透的绿色麦粒从麦壳里剥离开,一粒粒落到簸箕里。等所有的麦粒都进了簸箕,再轻轻簸干净后,拿木甄子蒸熟,凉到仅剩点余温,用石磨一磨,就成了爽口的搓麦。说实话,我至今不知道这东西的汉语名称(好像叫麦圈,但又拿不准),只晓得彝话叫“硕微”(硕:彝语麦子;微:彝语搓,揉。硕微:彝语麦搓)。我根据彝语直译后,按彝汉语习惯调整语序,就叫它“搓麦”了。俗话说,世上有三苦——读书、赶马、磨豆腐。我觉得,磨豆腐苦,磨其他粮食也不轻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绝对想象不到的。石磨由四个部分组成:木架子、木磨盘和上下两扇笨重的石磨扇。两扇磨扇都有扇形磨齿,上磨扇横面朝上那方的中央,有一个直径两寸左右的圆形磨眼,磨扇竖面还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木楔。推磨时,把粮食堆在磨眼上,扁担套进八字磨绳,再套到木楔上,用胸脯推着扁担向前转圈,两扇磨盘就像人的上下牙在咀嚼蚕豆,嘎吱嘎吱一阵,粮食颗粒就成了粉末,被两扇磨扇吐到木磨盘上。山里农家的孩子,换下开裆裤就得学干活,我也不另外。放牛、放猪、捡细柴、摞叶子、找猪草等,都是小孩儿要做的活计,有时还跟着大人出集体工,挣三分工分(全劳力挣十分工分)。如果是女孩,还得在阿妈督促、指导下辑麻、推磨、做针线。在半大孩儿的劳动中,我最害怕推磨。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刚比磨盘高一点点儿,每晚就要跟着阿妈推磨,准备一家人第二天的食物。开始时,个头矮小,技术又不行,只能把扁担套在阿妈的扁担上,尾随她在那间不到十平米的灰暗土房里机械地旋转,转得胸闷气短、晕头转向,只想恶吐,仿佛在炼狱里煎熬一般。半年后,我就从阿妈那里“分离”出来,独自撑起一根扁担,不适现象也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了,但还是讨厌推磨。你想,每晚在磨房里转两三个小时,一步一步,一圈一圈,似乎无始无终,没完没了。苦累且不说,受不了那份枯燥乏味。可磨搓麦却不一样了。被野菜包谷饭糙得火烧火辣的肚皮,马上能享受到美味,想想都开心,都会流口水,高兴还来不及,怎可能有厌恶之情呢?知道要磨搓麦,周身洋溢着兴奋因子,不用阿妈催促,便哼着欢快的彝族歌谣,一蹦三跳地跟着她去磨房了。微黄的煤油灯忽闪忽闪,简陋的磨房散发出青麦子煮熟后的香味,冒着丝丝热气的绿色麦子,在磨盘上堆成一座小绿山,“山”中央插着光滑的木筷子(磨眼插筷子,目的是减少粮食下去的数量,使之磨得更细腻),磨盘随着我和阿妈沉稳的脚步,一圈圈转动。当绿色“小山”从中间凹下去一点点,一股股麻线粗的搓麦发出诱人的清香,从磨齿间窜下来。不一会儿,下磨扇上悬挂着一道间距相等的圆形翡翠珠帘。等到虫子般蠕动而下的搓麦长到一定程度,就温顺地躺倒在木磨盘上,耐心地等着主人来收拾。嘴馋心也馋,脚步随着磨盘转动,眼光却紧紧盯着挂在磨扇上的搓麦,吧唧吧唧直咽口水。阿妈见状,会摇头轻叹一声,微笑着轻柔地吐出我期待已久的两个字——吃吧!得到阿妈准许,我的心一阵狂喜地跳跃,脸上绽放出山茶花般灿烂笑容,边跟着石磨转圈,边大大方方地从磨扇上拽下几条带暖气的搓麦,塞进嘴里夸张地嚼着,浓而不腻的香味裹着淡淡的甜味在唇齿间萦绕,像吃了人生果一般,每个毛孔都舒泰,每个细胞都欢愉,周身陡然充斥着无穷的力量。刚消化完野菜包谷饭的肚子,也高兴地唱起歌,欣喜若狂地迎接着这美味的到来。一条条搓麦进嘴,脚步也变得分外轻松,把磨盘推得飞快。在阿妈的赞赏声中,在灯光嗤嗤的笑声里,把肚子撑得像刚打完气的皮球一样圆,走一步一个饱嗝。阿妈又摇头轻叹,但从没有劝过我少吃一点,她不忍心打扰馋成这份狗样的女儿过嘴瘾。她清楚,半大孩子消化力强,加之还得使力推磨,不用担心肚子胀坏。不管经历多长时间,整个磨搓麦的过程是愉快的,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是啊,打了牙祭,饱了肚皮,还有比这更令人舒心的呢?等磨盘上的麦子全都磨完,阿妈便从木磨盘上把一弯圈一弯圈的搓麦摞下来,摆在簸箕里晾开,等第二天用木甄子一蒸,就是全家的早晚饭。为了让我们姊妹更开心,阿妈还会用蒸熟的搓麦捏几个饭团,放在搓麦饭上,等吃饭时,给我们姊妹三人每人分一个。全家围坐桌旁,有说有笑地吃着香甜的搓麦饭,弟弟妹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大口大口往嘴里塞饭团,大声嚷嚷“好吃”,那场面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头晚就解够馋的嘴皮和肚皮,不再那么迫切地渴求食物,可以特意在阿爹面前,表现出女孩子的文雅了。望着弟妹们狼吞虎咽的馋相,我微笑着,把像绿球样漂亮的饭团捧在手心里,转着圈,慢慢欣赏。看够看饱后,才小口小口斯斯文文地品着,骗得阿爹频频颔首微笑。搓麦味美爽口,让人们被野菜撑大的肚皮,得到无比的舒适和满足,心情也不由随之畅快。可人们的快乐,不仅因为吃到搓麦,而是吃过两天搓麦饭后,小春就该成熟,就能暂时告别半饥半饱的日子了。搓麦的馨香萦绕着小山村,化成一朵朵笑靥,挂在那群修理沟渠(每年队里都会在吃搓麦那两天修沟,等待割完麦子后耙田栽秧的)农人褐色的脸庞上。男人爽朗的笑声、女人嘁嘁喳喳的说话声,重叠成双声部,在山山坳坳间翻滚,连飞过头顶的鸟儿和路过的风儿,也莫名其妙地回首张望,再繁重的劳动也感觉不到劳累。打着搓麦饱嗝,谈论小麦即将丰收,那话题是轻松的、愉快的。人人都在说,人人都在笑,那是大集体劳动时中最热烈最欢乐的场面。这样的场面千篇一律,每年一回。可有一次却有些特别,使我至今历历在目。许许多多张合不停的嘴巴里,有几张闭铁的嘴;在大家开心的笑脸中,有几张尴尬且带着苦楚的脸。在或好奇或关心的人们一再追问下,才晓得,桥头阿玖老表家的搓麦出问题了。没粮食可磨而闲置多日的石磨眼里,躲着一只觅食的耗子,阿玖妈没发现,就把热乎乎的青麦子堆在磨眼上,开始推磨。石磨嗡嗡转动一阵后,耗子肉掺杂在麦圈里,搓成一根根细绳出来,恶心得要死!这事一传开,年轻人不知深浅,嘻嘻哈哈嘲笑个不停,甚至指着阿玖哥弟俩,给他们取绰号叫“搓耗子”,把他们弄得面红耳赤,哭笑不得。上点年纪的人,看着阿玖妈满脸窘态,十分同情,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责骂拿这事打趣逗乐的年轻人。眼巴巴盼着麦子变黄,可分得的几把麦把只换来一场笑话。村里人家有滋有味地享受着搓麦美味时,他们一家六口只能流着汩汩心泪,继续吞着难以下咽的野草。嗅着飘荡整个村庄的搓麦香味,看大家眉眼飞扬的神情,还得听人嘲笑,想想都心酸!麦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期盼缺了又圆,圆了又缺。日子如树上的叶子,哗啦啦当风抖动一阵后,落了一茬又一茬。几年之后,麦子该青还青,该黄还黄,可人们等待麦子成熟的心情,不再那么急迫。如今,石磨淡出人们的生活,磨面的经历只成了老年人口中的故事。搓麦和山村许多东西一样,被掩埋在时间的土层里,再也寻它不着。只有我,每次见到泛黄的麦子,还是忍不住去刨出小时候的那段记忆,回味搓麦的味道,让口水溢出嘴巴。存在过的东西,不会没有意义,应该使之留下印迹,何况折射出一段山里彝家生活的搓麦呢?我想用笨拙的笔,把它留在书页里。编号:433我的第二故乡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淮南”,一个是“淮北”。淮南是我的出生地,是我幼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的梦绕魂牵,是我的第一故乡;淮北则是我三十岁之后工作、生活、定居的地方,是我“而立”、“不惑”、“知天命”、“夕阳红”的水墨丹青,是我的第二故乡。不久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赞美我的第一故乡淮南。今天,我要用这篇文字来赞美我的第二故乡淮北。淮北,坐落在淮河北岸,是一座美丽的能源城市。每次,我登上相山的主峰,站在相山之巅,都似乎能够看到或者感受到:莽莽苍苍的淮河(古称“淮水”),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的河谷中汩汩流出,翻卷着一层层一朵朵璀璨耀眼的银装素裹,追逐着一阵阵一声声动人心弦的浅唱低吟,越过河南,越过安徽,越过江苏,绵延千里,奔向一望无垠、烟波浩渺的蔚蓝色大海……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地理学家们习惯上把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和淮河,看作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这条分界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人民习俗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气象学家们则把这条线看成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零度等温线)。其南侧属于亚热带范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且雨季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750~1300毫米;北侧则属于暖温带范围,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寒冷期,普遍在30天以上,雨季较短,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800毫米。因此,紧挨着淮河北岸的淮北市,便成了一块南北方特点兼而有之、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淮北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的商王朝的创立者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功勋卓著,名声显赫。《诗经·商颂·长发》中有句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意思是说相土干得轰轰烈烈,四海诸侯齐刷刷地归服于他。当时,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土决意向东方开疆拓土,于是便率领一群人驾着自己发明的马车,一路风尘向东行进,途中被层峦叠翠的古相山景色所吸引,便在这里夯土围城,定居于相山脚下,名曰“相国”。此后,这里的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这段历史,距今已穿越了四千多年。到了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朝在相城和临涣分设相县和铚县,相城为县治的所在地。然后,历朝历代皆为县或者郡的治所,产生过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一大批先贤圣哲和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淮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得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1950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始设濉溪县。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4月,经批准,以蚌埠专区的濉溪县和萧县的部分地区组建地市级的濉溪市。1970年,淮北矿务局的原煤产量突破1000万吨。1971年3月,经上级批准,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相山公园和显通寺是淮北的第一张名片。相山公园位于相山南麓的相山脚下,是淮北人民的一座天然后花园。园内草木葳蕤,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高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银杏、古柏、楸木、榉木、国槐等名贵树种成行成片;迎春、樱花、海棠、紫荆、玉兰、牡丹、月季、木槿、桂花、腊梅等群芳四季争艳,可谓一年四季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园内建有儿童乐园、动物园、人工湖等,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多年来,相山公园是我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公园里有一小块场地,大约有五、六十个平方,四周被树木环抱,地面没有被硬化——保留了泥土的芬芳,不仅空气质量好,而且能接上地气。所以,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到这个地方来,散散步,打打太极,做做健身活动,非常惬意。显通寺更是淮北的一大亮点。寺庙位于相山的龙山和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庙宇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笼,环境幽雅。院内古柏、银杏参天。登寺山门奎楼远眺,淮北市区景色尽收眼底。寺庙始建于晋代,据历史记载:西晋太康五年诏诸侯记界内山川,沛国人郭卿建庙,刻铭曰:“巍巍相山,盘郁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后经历代重修重建。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抚高晋奏请朝廷发帑重修,使祠宇形成较大规模,并将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匾额悬挂于庙宇之中。高晋本人也亲笔书写了“渗水崖”三个字,制成碑刻置于庙内的“渗水崖”处。2006年,淮北市人民政府又拨款在寺内增修了一座大雄宝殿,使建筑规模更加宏大、蔚为壮观。寺庙常年游客和香客不断,尤以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为盛。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副司令员曾在寺内召开过高级干部会议,研究作战方案,制订了“华东野战军第十四号命令”。临涣古镇和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承载了淮北厚重的历史文化。古镇上的石板街,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街面上清香扑鼻的大碗茶,茶馆内的大鼓书,入口即酥的烧饼,都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这里当年曾经的繁华。我经常会到临涣古镇或者大运河的遗址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每当我站在古镇的街道上或者大运河的遗址上,都似乎能够还原出临涣古镇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忙景象,也似乎能够听到古运河河道中船工们的号子声和河两岸纤夫们狂放不羁的呐喊……日至11月23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曾经进驻临涣古镇中的“文昌宫”,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总前委的领导同志就居住在文昌宫内,在这里作出了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为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说到淮北,还不得不说一说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之美誉的口子酒。春秋时期因“汴水入濉之口”而形成的一块地方,俗称“口子”,又称“口子集”。到了金元时期,这里又成了濉河和溪河的交汇处,故又被称为“濉溪口”。如今的濉溪县便是由此而得名。当年的口子集因其交通便利、水肥土沃、气候宜人,逐渐发展成为口子镇。由于是两河交汇形成的冲击平原,积蓄了大量的微生物,这里水土好,粮食好,有适合酿酒的微生物群,所以两千多年前口子人就开始在这里世代以酿酒为生,酿出的酒也因地而得名曰:“口子酒”。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宋侯血盟会诸侯,所饮之酒就是当时的口子酒。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周游列国,路过濉溪时写下了《宋人沽酒》的名篇。口子酒历经数千年,越做越大,越陈越香。如今的口子酒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名叫“口子集团”的上市公司,其口子五年窖、六年窖、十年窖、二十年窖等系列产品已经畅销海内外,成为全国响当当的的名酒之一。南湖是淮北的第二张名片。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自1958年开发建设以来,原煤产量逐年攀升,如今已突破5000万吨,成为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南湖,原本是淮北煤矿采空的塌陷区,经过多年连续不断地治理和修建,现在成了集楼台亭阁、多孔桥、湖心岛、游船码头和环湖游览甬道等于一身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虽然目前名气还不够大,但是这里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空气,清澈的水质,精美的设计,几乎堪与杭州的西湖媲美。“相山秀,南湖美,一片精致好山水。中国好人淮北多,阳光路上歌声飞。能源新城亮天下,口子美酒千家醉。做人做事地厚天高,淮北是我家,我家在淮北。树苍翠,榴花媚,大鼓声声梆子脆。美好乡村一幅画,幸福家园万枝梅。运河奔流千秋史,淮海战役树丰碑,生命开花大地生辉,淮北是我家,我家在淮北。”日上午,在淮北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这首由贺东久、孙中明作词,刘青作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也演唱的《淮北是我家》的歌曲,被确定为淮北市的市歌。这首歌,串起了淮北大地的锦绣河山;这首歌,串起了淮北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这首歌,也串起了属于220万淮北人的骄傲和期盼!2017年11月,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淮北市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跻身于全国文明、先进的行列。如今,整个城市干净整洁,行人不闯红灯,过斑马线的车辆会自觉礼让行人……近年来,淮北又作出了“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为淮北市的未来描绘了一幅更加美好、更加宏伟的蓝图!所以现在,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谁问我:“你家在哪里?”我都会毫不犹豫而且骄傲地回答:“淮北是我家,我家在淮北!”编号:434山中藏妙品 莽莽竹海若天造氧吧,亦俨然是个物产宝库。富庶、绮丽的宜兴,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自幼品尝到那些各式鲜美食材,实乃吾辈大幸。美食是极易让人念想的。“回味无穷”,有时,似具洪荒之力,势不可挡。延绵山脉中植着我的根,浩渺氿水里漾着我的魂。每次回家乡省亲或度假,我都会趁隙钻进幽寂、空旷的山里,让虚妄浮躁的心归零。远离尘嚣,风清气新,沁心润肺,这无疑具有强悍的引力;山里的菜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鲜嫩纯正,能倏地激活木然沉睡的味蕾,此般神奇魅力怎可抵御?因而不论是家人聚餐,或是挚友小酌,我都喜欢避闹取静,去山中的农家乐尝鲜。人是贱骨头,那时想吃没得吃,肚里缺少油水,整天面黄饥瘦。现今平素三天两头鸡鸭鱼肉虾,食多无味,久吃生腻,故而对水灵鲜嫩的天然绿色食材情有独钟,爱不释口。丁酉小雪过后,我偕津门、沪上故友赴阳羡竹海休闲。从竹海森林公园尽兴溜达了一圈出来,已届午餐时分。举目眺望,前方不远处一家接一家气度不凡的农家乐,突兀进我们的眼帘。我率先跑在前,权当侦察兵,扫视几眼,一家容姿靓丽的“竹海山菜”收住了我的脚步。入内细察一番,氛围雅致,格调简约,厨房出奇的洁净,叹为观止,怦然心动,于是,转身至门外向同伴招手示意。纤巧白皙的女老板见我登临店堂,笑脸相迎,温婉寒暄,继而侧过身,热忱招呼我们一行的其他人进去。香槟色圆形橡木餐桌旁,蒙着绛红丝绒的高靠背椅显得卓尔典雅,我们落座其上,心里顿生宾至如归的亲切、温馨之感。厅堂正中雪白的墙壁上,悬挂着装裱精细的红木镜框“竹海山菜”横匾,遒劲而隽秀的行书,凸显出书家的深厚功底,也给餐馆增色不少。机敏的服务员若泥鳅般闪进厨房,用白瓷茶壶沏来了一壶香茗,并娴熟地为我们斟于杯中。地产春茶观之汤色清冽,闻之幽香扑鼻,品之唇齿留香,咽喉生津,情韵悠长。女老板眼含喜气,面漾春风,不失时宜地递上了典雅的菜谱。面对花式繁杂的菜肴,我们谁都吃不准彼此的口味,颇感为难,谦让、犹豫片刻后,我用方言直截了当地对女老板道:“我们总共七个人,你为我们安排三荤三素,外加一道汤,够吃便好。不过,我们远道而来,期望能品尝到贵店的招牌菜,能感知到当地饮食文化之特色。”女老板莞尔一笑,饱含自信道:“请放心,我们所用食材都是就地取材,这里方圆百里没污染,绝对原生态,一定不会让你们抱憾而归的!”一小盅茶喝完没多久,嘴里尚含着淳香呐,袅绕着腾腾热气的第一道菜伴随着轻快的脚步声被端上桌来,我斜睨一眼,喔唷,是清炒水芹来哉。此菜是百姓家里的常客,非名贵的山珍海味,本不值一提。但细细观摩,你会发现,宜兴水芹的茎不是特别长,也不怎么粗,却尤为水灵白嫩。那种白,犹如象牙白,酷似白瓷那么富质感。这或许是一方水土育一地菜吧。厨房里鼓风机嗡嗡响,头戴厨师帽的帅哥在大锅里倒进油,待火烧旺,小伙子拎起竹篾箩筐,嗤啦一下将菜倒入锅内,尔后把持锅铲,只轻松搂翻几锅铲,便完成了烹饪。装在盘里的水芹,热水袅绕,散发出淡雅清香,鲜亮得晃眼,看着直流口水。我忍不住搛了一筷塞进嘴里,斯文咀嚼,顿觉鲜嫩嫩、脆生生的,咯嘣咯嘣作响,干丝馨香软糯,爽口宜人,感觉颇佳,可谓稀有妙品。同伴们品尝后,无不颔首点赞。谈笑风生间,服务员相继把鸡蛋炒地衣、油焖小圆菜、竹鸡爆雪菜、姜香雁来蕈、咸肉煨冬笋几道菜端至桌上,面对活色生香的美食,哪里还需号令,我们便举箸享用起来。黄灿灿的土鸡蛋炒香幽幽的地衣干,辅以碧绿的葱花,色泽夺目,口感酥柔,堪称色香味俱佳;小圆菜即塘菜,短梗,淡莹莹的,叶草绿,较厚实,经浓霜打过的塘菜,用菜油在土灶头上猛火煸炒瘪后,泼半碗开水,盖锅焖煮一刻钟,即可出锅。油亮翠绿的一盘青菜上来时,竟招徕唏嘘惊叹的呼声,这是始料不及的。津门杨大哥是个阅历颇丰之人,曾在欧美及东北亚多国供职,享用过的珍馐美味不计其数。可当杨大哥吃过那油汪汪、软绵绵、甜津津的塘菜,他兴奋地坦言:“嗯,没错,这才是四十多年前的塘菜滋味,也是咱吃过的最好吃的青菜!现在有钱恐怕也未必能吃到这么可口的菜喽。”聊起竹鸡,大家或许立马会联想到竹园、竹林,甚或竹海。是的,那些体型纤小、状如鸽子的竹鸡,就是散养于竹林里,靠觅食虫子长大的。竹鸡不大,放血、褪毛、开膛后,一只至多斤把出头。然,浓缩的就是精华。用姜葱椒酒酱爆炒,再佐以适量的雪菜,其味鲜美得眉毛能跳舞,瞬间便可彻底征服你的舌蕾。这道最具“竹海山菜”特征的当家菜,名不虚传,当之无愧。雁来蕈,顾名思义,是大雁南归时才萌芽冒尖的,属野生菌菇类,生长于丘陵、山坡间茅草丛里,或依附于松树根部,每年淅沥秋雨后上市。那蕈,铜板大小,长了粗壮的柄,灰褐色的,形若雨伞,异常柔嫩,拿回家择净杂草,涤净泥污,沥干积水,下油锅熬制。说熬,是因为厨艺极精致考究。油锅烧烫,爆炒姜片,然后把蕈倒入,煸炒,加上乘的酱油、绵白糖,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再转文火慢熬,至烫汁粘稠熄火,待冷却了装入器皿,可吃上个十天半月。没错,一清早,烧滚大半锅水,水里漂几棵青菜,碗里舀半汤匙猪油,待面捞进碗里后,来两调羹油亮鲜美的雁来蕈,嗬,那滋味,鲜美得打巴掌都不舍丢筷哩!品尝过佳肴,若不推介给别人,文朋亲友或许会说我自私、不厚道,故别嫌我啰嗦,请恩准我再赘言几句末尾那道菜:腊肉煲冬笋。在互联网上,你只要导入“腊肉”一词,马上会弹出铺天盖地的资讯。可有多少是用正宗的草猪肉腌制的?我估猜十分渺茫。而在“竹海山菜”,我们有幸邂逅了久违的草猪腊肉,实在是太有口福啦。那肉膘不厚,不油腻,肥瘦适度,咸淡相宜,浓郁醉人,妇孺皆喜,与汲足天地精华的冬笋煲之,相得益彰,绝色风味。意犹未尽欲离开时,俗念仍萦绕于心际,且心生感慨:作为一个靠食人间烟火存活于世的凡夫俗子,倘没有大自然的馈赠与造物主的恩赐,我们怎能有幸品味到陌生的滋味,找回渐远的乡愁?那一刻,我的心里盈满了幸福与感激之情。编号:435甲山之殇从铁厂沿国道出来几公里的样子,在路西有座突兀的山峰,山真的不是很高,站在公路上环顾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不是刻意去寻找的话,都不会注意到它。更不会想到,这座在百度与google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包——甲山,曾在74年前发生过一次惨烈无比的战斗。应当说,那是一场英勇的战斗!1942年4月,我军冀东军分区十二团2营4连与独立营特务连护送一批政治干部去平西根据地受训。任务完成后,他们在十二团政委刘诚光、2营教导员苏连存的率领下,从“路南”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进驻到迁西县松山峪一带。晚间,由于发现附近有敌情,政委刘诚光下令绕道转移,经前坡峪到达遵化县境内,分别在范庄一带宿营。次日凌晨3点,有侦察员报告:发现敌人已窜至霍庄一带。天蒙蒙亮时,侦察员又报告说他们驻地的庄头也发现了伪治安军。于是,营部立即下令转移,可为时已晚,这时敌人已占据了范庄东、西山头,卡住了出山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政委刘诚光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抢占附近的高地,并以排为战斗单位,一鼓作气冲上了甲山。当太阳刚刚升起时,4连连长已经率部占领了东山头,特务连占领了西山头。7点钟左右部队占领整个甲山,并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甲山是座孤山,东西长七、八华里。我军抢占之后,敌人迅速从西、北、东三面包围了上来。当时敌人总兵力约1000余人,而我军只有263人。这场战斗从上午8点多钟一直战斗到夜幕降临,持续了将近一天。最后我军十二团258名战士光荣殉国,之后敌人用卡车先后运走伪军几百具尸体,其中九名军官在甲山附近的莫家屯火化。这是一场失败的战斗!当时战斗在冀东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只有我军三支主力团。而这次战斗一下就把十二团的主力基本消耗殆尽了。战后,冀东军分区的领导批评说:“像这样的战斗再打几次,冀东的人马就要拼光了!”所以,由此缘故,战后这场战斗的真相一直是被有意无竟地掩盖着的。甚至是在战斗中牺牲的我军最高指挥官刘诚光烈士,在1958年迁入唐山冀东烈士陵园时,牺牲原因都被写成了因伤去世,而非战死!后来直到1978年,在地方政府的关怀下有关部门才在甲山西北山麓,当年埋葬着258位烈士遗体的地方修起了两间简陋的展室,一座纪念碑。我找到甲山陵园时,是在一个午后。太阳暖暖的,四下里静得像一潭湖水。绿树掩映之中,一座被荒草包裹起来的园子就那么安静地躺在甲山的正北面的山坡上。抬头就可以看到远处那座孤零零的甲山,满山的苍翠,只是昔日的硝烟与战火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一圈铁栅栏,已经是锈迹斑斑了。从上了锁的铁门旁边的一个破洞钻进去,迎面是一座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堪的纪念碑,上面写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的水泥字。碑下的石座前几支枯黄的花束和花环丢弃在地上,大概是不久前清明节时学校或团体来此祭扫时留下的。绕过纪念碑,往东面看,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松树因为常年没人修剪,枝杈肆虐地横长,整个林子已遮盖得严严实实了。在松枝的掩映下,我忽然发现由东向西整齐排列着四条一米多宽二三十米长的土埝。土埝上每隔几米上面便压着一张纸钱,那会儿我一下子明白了,这四条长长的土埝便是当年甲山遭遇战牺牲的烈士们的坟墓。一位研究冀东革命史的朋友曾告诉我,那次战斗,打到最后,战士凭借着有利的地形,顽强阻击,敌人一次次地强攻都没有冲上去,最后因为伤亡过大,只好从唐山等地调来重炮进行轰击,凡是见山上有人活动便用炮击,后来没有人了敌人还继续轰击了好长一段时间。战斗结束,敌人撤走后,村民在一位村里教员的率领下上山收尸时发现,许多尸体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支离破碎了,根本无法收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用耙子一下下把残缺不全的肢体搂到一起,然后再用抬筐抬下山去。所以,到最后下葬时已无法单独起坟,只好在甲山的西北一处高坡上,由西向东筑起了四条土埝,这恐怕在国内的所有陵园中也是极其少见的吧!当然,关于这场战斗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这是一次遭遇战,战前没有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仓促迎战是其失败的一个原因。但确切地说,在战斗打响之前是发现了敌情的,而且也还是有机会进行转移的。当时在后刘庄发现敌情时,如果能引起指挥官足够的注意,果断进行转移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之后的“甲山之殇”的,但恰恰是指挥员一时的麻痹大意,让这伙敌人最后绕到了甲山的后面,形成了合围态势。随后,当敌人从四面开始合围后,两位指挥官刘诚光、苏连存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事先没有勘察好地形便抢占了甲山阵地,结果这个山头恰恰是一座孤山。这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当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个故事里,马谡所犯的那个致命错误——抢占了孤山街亭。但当我们再次翻开尘封的记忆,重新审视这场血与火的战斗带给我们的启示时,我们不应该再去讨论作为烈士,而且已经被人们所忽视了那么久的烈士们的成与败、得与失,我们所要关注的,恰恰是他们那种用热血捍卫了我们的民族尊严,用生命抵抗了异族入侵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英雄气概。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2团政委刘诚光是江西红安人,他牺牲时才年仅27岁,如果活下来的话,建国后很可以就是一位将星。然而就在他27岁那年,在甲山战斗的最后一刻,他拉响了手里唯一的一颗手榴弹(当时冀东军分区的许多干部身上都配有一颗手榴弹,称光荣弹,那是最后在万不得以情况下留给自己的)与敌人同归于尽了。而二营指导员苏连存牺牲得更是悲壮。在他牺牲前曾有村里的一位老乡送给他一件黄色的毛衣。战后村民上山收尸时,在血肉模糊的死尸堆里,老乡一眼便认出了他的遗体。据说找到他时,他前胸被鬼子的刺刀前后捅了九处之多,至今这件满是洞眼的毛衣还珍藏在冀东革命烈士陵园。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这场战斗中最为悲壮的一个场景。甲山在当地又称三大尖,三座主峰东西向一字排开,每座山头距离不足几百米。主峰的山体裸露,上面林木稀少,处处怪石林立。一块块直上直下的峭壁裸露在稀稀落落的杂木丛中,看上去险峻异常。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天,当黄昏来临的时候,弹尽粮绝的战士全部退守到山顶。看到突围已经没有希望了,他们烧毁文件,砸碎武器,相互搀扶着来到悬崖边上,随后一个接一个纵身跳下悬崖。后来有村民回忆,当时枪炮声都已经停止了,就听到甲山方向不时传来身体砸在悬崖的树上、石头上,发出沉闷的咔咔声,一个接一个……鬼子军官从望远镜里看到后,一下子惊呆了。他吃惊地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当最后一名战士纵身跳下去之后,他伸出手去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据后来统计前后共有60多名八路军战士跳崖殉国,这已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十倍了!但对于这次战斗来说,因为是一次失败的战斗,所以几十年来却一直淹没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更淹没在所有的冀东的战史之中。几十年后的今天,当这段历史重新浮出水面,通过这次战斗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悲壮,一种人性在巨大的战争机器的碾压下产生的英勇与豪迈,并由此而诞生出的一种为国家与民族而进行的不屈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后人,并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财富存储于历史的记忆中!编号:436里斯本细看风韵犹存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曾是纵横四海,殖民异域的海上霸权,今天也都没落了,沦为经济不景气的“欧猪五国”之二。尽管家业大不如前,西班牙仍旧具有金粉世家的贵妇风华;葡萄牙就不同了,面积人口本就只有西班牙约五分之一,一旦失去海权带来的贸易和殖民利益,败落衰颓格外彻底,看在游客眼底好不心酸。从西班牙有“黄金城”别名的优雅古城莎拉曼卡开往葡萄牙,一路人烟稀少。进入葡境后道旁出现绵延无尽,亭亭如盖的绿树,树皮可制造软木塞。后来我们在葡萄牙各城,都可看到软木做的工艺品,甚至衣服和帽子,确实精美,但软木业能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呢?难怪葡国经济不振。车子开到孔因布拉已是傍晚,趁着夕阳余晖残留天际,我们下车浏览这座公元1139年至1260年曾为葡葡牙首都的古城。现在最著名的景点是葡萄牙最古老的学术重镇──孔因布拉大学,1290年创立于里斯本,1537年迁建于此。正值年底的寒假期间,大学城一片空荡。校舍虽然宏伟典雅,广场上的雕像却黑乌乌的相当肮脏,一股日暮途穷的萧瑟感无声地漫布在冷冽的空气中。离开孔因布拉,天色已然全黑,华人领队指着路旁一栋栋楼房说﹕“你们看,那些商店几乎没有生意。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时,很多澳门华人移民到葡萄牙,结果发现在葡国谋生困难,于是又迁回澳门。”塔佳斯河帝国没落它长存葡萄牙给我的没落伤感,一直到里斯本方才消退。城中心的罗西欧(Rossio)是典型的欧洲广场,周围的建筑如国家剧院和中间的喷泉、雕像都很优雅,人来人往充满生气,但不显拥挤嘈杂。从这里走到塔佳斯河,须穿过一条数百公尺长的步行街,两旁大多是精致的四层楼房,底层开设商店和餐馆。步行街的中央也陈设了桌椅,铺着干净的桌布和餐巾,排好盘叉酒盏,没有路边摊的简陋脏乱,倒有罗曼蒂克的进餐情调。步行街的尽头,视野豁然开朗,大河横陈于前,座落河畔的蔻梅西欧广场因此显得气象开阔。难怪昔日王室在此兴建宫苑,可惜毁于1755年的大地震,如今除了建于1873年的凯旋门,只有约瑟国王一世的雕像,孤伶伶地骑在马上,远眺着河天交接处的大西洋。里斯本是欧洲大陆最西端,也是唯一濒临大西洋的首都,便于航运和贸易。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腓尼基人即来此处垦殖。尔后罗马、日尔曼蛮族、北非摩尔人先后统治斯土。1147年,阿方索一世驱逐摩尔,光复基督教王国。1255年因地理位置适中而获选为国都。十五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一艘艘船只从里斯本启程进入大西洋,或南下非洲,驶过好望角航向印度,或西跨大西洋驰往美洲,东征西讨建立了和西班牙分庭抗礼的海上帝国。十六世纪,各地运回的金子、香料、糖、纺织品、甚至黑奴,将里斯本推到繁荣昌盛的贸易巅峰。十七世纪中叶后,葡萄牙面对英法荷等国海权崛起,逐渐失去霸势。雪上加霜的是,日,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重创了这座堆金砌银的古城。三、四万居民丧生,85%的房子倒塌,包括王宫。里斯本以北80公里的海岸,且受到海啸肆虐。十九世纪初葡萄牙国势更衰,以致于让拿破仑轻易攻陷,王室贵族仓皇渡洋逃往殖民地巴西,等到拿破仑失势后才敢回国。特色建筑见证海权荣光重建于大地震废墟上的里斯本,整体风貌要比欧洲其它城市新颖,鲜少中古世纪的沧桑遗迹。幸运的是,两座有曼纽尔特色的建筑未被地震击垮,留在里斯本见证葡萄牙的海权荣光。曼纽尔建筑发轫于十六世纪初葡国海权兴起时期,以国王曼纽尔一世命名,特色是采用航海工具如锚、锚链、绳索、罗盘、地球仪等形象以雕饰建筑,贝壳、珍珠、海草的图案也不少见,更揉入异国情调,诸如阿拉伯、印度的文物。这两座曼纽尔建筑是洁隆尼摩斯修道院和贝伦塔。洁隆尼摩斯修道院距离塔佳斯河流入大西洋的河口不远,是航海家出发前的祈祷胜地。1497年,航海家达伽马和水手们展开东方探险前,特别来这里的旧教堂虔心祈愿。1501年,曼纽尔一世于此兴建归模更大的圣殿,耗时百年始竣工,分为圣玛丽大教堂和修道院两部分。前者无论外观或内部,都高巍恢宏,雕琢繁丽细腻,内部大厅小厢错落相接,令人仰观惊赞,不输给欧洲其它教堂。它与众不同处在于和航海有密切关联,当年是以进口香料5%的税收为建堂基金,充满航海风情的雕饰是最大亮点,还放着达伽马()的棺木供人凭吊。他是第一位经海路到达印度的欧洲人,开启欧亚航运路线,为葡萄牙带来巨额经济效益,在葡萄牙人心目中地位崇荣。附近的贝伦塔是一座石造的防御工事,一半座落于塔佳斯河水中。它建于1514年到1520年间,时值曼纽尔一世在位,塔上装饰了许多曼纽尔风格的石雕,如绳索、浑天仪、动植物,也采纳部份摩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艺术特色。绚烂归于平淡拥抱国际似乎担心这两座古迹还无法提醒外国游客葡萄牙曾有的海上霸业,里斯本在1960年树立一艘石船巨雕,名为发现者纪念碑,缅怀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这位王子最大的贡献不在于远航异域,而在创立史上第一家航海学校,研究航海科学和技术。又设立天文台、图书馆、造船厂,兴建港口,为葡萄牙奠定发展海权的扎实基础。亨利王子站立在石船的最前端,后面跟着麦哲伦、达伽马等后进,举凡于十五、十六世纪做出航海贡献的葡萄牙探险家都在这艘船上。这三座里斯本地标相距不远,洁隆尼摩斯修道院旁边还有一个大排长龙的“名胜”,竟是闻名遐迩的葡式蛋塔店。店门口等待蛋塔外卖的人龙蜿蜒已经够吓人了;进到店内发现它非常深,一进又一进,没完没了,全部桌子都已坐满,还有一条与店外不分轩轾的漫长队伍在等堂食。天呀!从没见过一家餐厅生意好到如此盛况。当我们从领队手上的盒子拿到一人两粒乒乓球大小的蛋塔时,真想高喊“粒粒皆辛苦!”。可惜它的外皮烤得过焦,影响口感,反倒是次日我们在旅馆吃自助早餐时尝到的葡式蛋塔,滋味更佳。每人拿着两粒蛋塔,我们踱步回到塔佳斯河畔,对着秀丽水色细品其味。远处有一座橘红色的悬索大桥横跨流水,名为“4月25日大桥”。它完成于1966年,1999年加上行驶火车的底层。大桥落成时以葡萄牙的独裁统治者萨拉查()命名。日葡萄牙爆发军事政变,民众趁此机会走上街头要求政治改革和退出海外殖民地。这场革命运动中,军人手持康乃馨代替步枪,没有造成流血冲突,为政治民主化和结束殖民罪恶铺下新路。“4月25日”乃取代独裁者之名,成为大桥新的称呼。漫漫长路,葡萄牙曾缔造辉煌,也受过创伤。葡萄牙人勇于在废墟中站起来追求新生,如今依偎山坡而建的红顶白墙楼房,密而不乱,井然有序却各具风情。纵然难以忘情先祖荣光,经过数世纪的没落,葡萄牙人已能接受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帝国宿命,不再耽溺过往而拒绝和国际接轨,我们碰到的葡国人都能说流利的英语。相比之下,西班牙人更坚持说西语,许多在观光区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如侍者、店员,竟然对英语一窍不通。了解葡萄牙大起大落的过往,再看濒水佳人里斯本,觉得她不亢不卑,展现一种世家子女才具的风韵!编号:437米粿飘香我们大家都吃米饭,它有独特的香味,如果把米碾成粉,做粿蒸熟了,那香味就厚重得多。在渝东乡下老家,数百年来,腊月一过,家家都开始做这种米粿。做米粿那天,母亲起床比平时早,因为要准备饺子馅,要烧一大锅水的。我十岁以后,也会早起帮忙烧锅的,先是折一小捧茅柴,塞进锅炉,划火柴点着麻秸秆,再引着茅柴,茅柴烧旺了,就添棍子柴。第一锅水开了,先用来泡米粉。母亲把米粉倒在一个大木盆里,舀开水下去,然后搅拌、揉搓。当盆里撸好了,分一些拿到大面台上,搓成一条一条的,摘成一小团一小团的。这时,就把米团拍成圆圆的米粿,随手放进粿簝,从外向里,放成一圈一圈的。粿簝相当于外地的笼屉,但比较浅,有大小两种,安了芦皮梡可用手提的。我和妹妹常挤在面台边瞎忙,抢一米团,使劲地拍,又捏来捏去,想做成自己要的模样,弄得满身满脸沾上了白粉。当两个粿簝放满了,就放进大锅,小点的粿簝在下面面,边上搁了三只酒盅,再放上大点的粿簝,然后盖上锅盖蒸。这时,我就赶快添柴,烧起大火,蒸气直冒了,才塞进柴蔸,让火慢慢烧。粿簝下了锅,母亲会点着一根香,压在烟囱平台上。我不懂事时,有点好奇,曾经问过:“姆妈,你还要拜啥?”母亲笑笑回答:“不是拜,是看时间的。”当又两粿簝圆米粿做好了,母亲望望燃烧着的香,或者说要好了,或者说再等一下。我和妹妹要在场的话,必定站在锅台边巴望着。一锅终于熟了,母亲冒着热气,忍着烫,抓着粿簝的芦皮梡,很快地拿出来。姐姐用扇子搧几下,翻倒在米筛里。我和妹妹心急,把头都搁到筛上去了。我拾了一个粿,两只手倒过来、倒过去,嘴里呼呼地吹气。妹妹也拾起一个,却不会倒手,烫得把米粿摔到地上。母亲拿个碗拾了两个放进去,递给妹妹,她自己则把地上的捡起来,用手板擦擦贴地的一面,塞进自己嘴里吃了。我和妹妹站在厨房门口,大口地咬着米粿,温热、香软、甜丝丝的。当我们还想拿了吃时,母亲会反问:“等会儿的米饺,你们不想吃啦?”听说吃米饺,我们就不会多吃米粿的。圆粿蒸两锅,再做印粿,这是用粿印印制的。“粿印”是由硬木雕刻,有福禄寿、元宝塔、各类八宝等图案,上了土漆,先是通通红,几十年、百把年后,变成栗壳色。当印粿也蒸了两锅,转向包米饺,这样熟了可以当饭吃。饺子馅主要是青菜、白菜、菠菜、萝卜、豆腐等,剁细后,把才起锅的猪肉油倒下去,拌一拌,油香就飘了出来。母亲的手这时最灵活,把粉团搓成长条,一小段一小段摘下,左右两只手板下,同时压着一个小粉团,然后边拍打边转动,一眨眼功夫,一段段粉团就成了厚薄均匀的圆皮。姐姐或嫂子包饺,左手手板上摊着饺皮,右手端筷夹馅放上,两手把皮一合,馅包其中,再捏紧弧形的边弦。这样的米饺成半月形,约四、五寸长,鼓鼓的。刚起锅的米饺皮软绵微甜,馅味美富实,很好吃,又饱肚子。一锅两簝米饺,约四、五十个,一家人自然不够吃,反正接着蒸的,熟了又吃。一家人在厨房里,罩在浓浓的柴烟味、腾腾的水蒸气,还有和谐的家庭气氛之中,真是其乐融融、温暖如春。做米粿的日子,若不巧学校没放假,那在教室上课说不定也心不在焉,到了放学,就立刻往家里跑。如果刚好米饺起锅,赶紧抓一碗,吃个痛快;否则,先拿个冷了的米粿,用火叉叉着,伸进炉里烘一下,不管是温还是烫,马上就放进嘴里咬。米粿做多了,要收藏起来前先晾几日,当表面干了,再放进缸里或罈里,装上水浸着,那米粿两、三个月不坏。我们小孩饿了,撩两个米粿起来,放在火篮子上焙,焦黄焦黄的,算是不错的点心。春耕大生产,农忙季节,早上稀饭,放上几个粿,吃了熬饥。到了青菜起芯,劳动回家,切几个米粿,菜芯炒粿,或煮粿,很方便。至于米饺,因为是冬天,可摆放七、八天,再吃时,一般用菜油煎,更别有风味。现在的家乡,碾碓包括磨坊一类,基本不用了,就是要做米粿,也是机器轧的米粉,就是没有滚粉的好吃。编号:438舒兰二合雪乡印象记寄寓都市,远离乡村,我们的生活像一块香喷喷的物质面包,“不依靠联想,没法看出麦子的艰难岁月和鲜活顽强的模样。”抱素、怀朴、回归、天然、童趣,越来越成为一些人眼中最大的诗意,而对于诗意生活的探寻与追求,则展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更多顿悟与反思。(一)老家吉林舒兰二合雪乡的火爆早就耳闻。各类报道,也讲述它由过去一个庸常的小山村实现华丽转身的故事,让人不由对它心生更多向往。来过的人都说,这里天空高远、远离喧嚣、不惹尘埃、无私坦荡,于是,心中暗自有了盘算,且抛下身外事,抛却牵绊、纠结、烦恼、相思离怨愁,就让心情放个假,无所顾忌,来赴一场与冰雪的约会——寻根、溯源、回归、追忆似水流年、安抚乡愁。车子缓缓滑行至“合”字型木门前。我在心底轻唤一声:二合雪乡,我来了!第一次相见,却是早已相熟,是神交了许久的老友,以相见来慰藉相思。从车上下来,伸来的,是温热的、相握的手,是再熟悉不过的乡土乡音,是再想见不过的老朋旧友。心头和眼眶一并发热。二合雪乡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麓老爷岭脚下,是舒兰市上营镇马鞍岭村的一个小屯子。走在这块依偎在山的臂弯里的土地,玉米、红灯笼、白雪时时映入你眼帘:富贵金、火热红、纯净白原本平淡无奇,但相遇交织、纠缠交错,便演变成一首动人的俗世欢歌;便碰撞成一场壮丽的盛世交响;便勾勒成一幅绝美瑰丽的长轴画卷。最终演绎成一段长长的传奇,也不好说。(二)一切,似乎是闭眼便可觅得的熟稔——故土吗!即便未曾到过的地方,却已是梦里似曾有过的相逢。马拉爬犁在一边等候你。马的主人身着反毛大衣、毡子鞋,是浓郁的关东风情。一定要陷在这份舒适里吗?不,一定要步行,用脚触摸这块土地的真实,一步步走到村落的怀抱里去,走到她袒露着的敷了白雪的胸膛里去,走到她的内心深处去,要亲自用脚触摸她的温存,感知她的温度,体验她的别样和美好。 一排排的水缸,印证着老时光;黄金屋,提示我们在最该付出的季节,流下的真实汗水,俊俏的脸,花头巾、花围裙、饺子粘豆包,冻梨冻柿子,唤醒我们对温暖过往的美好记忆。时光倒流了,和充盈着欢声笑语的童年再次相遇了;和思恋的乡愁重新邂逅了;和许多的美好,甚或爱情,不期而遇了。我们抵达了心灵的归属之地,我们回到了精神的原乡。诺奖获得者略萨说:“一小块土地、一小群人,他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并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永远都有那么一个,我们可以回归的家……”没错,这儿就是家了。从质朴的笑脸读出了家的安稳踏实;从蜿蜒曲折的袅袅炊烟里嗅出了家的味道;从土炕花被窝儿,找到了家的感觉……无论是谁,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会在这个家一样的地方,实现最诗意最惬意,却也最质朴最温馨的栖居……熟悉的乡村气息,让人忆起某些难忘的生命片段。风还是有些凛冽的,耳朵和脸都隐约作痛。但并不想用什么抵御寒风,喜欢这份粗犷和纯粹。都市里不常有了,那份凛冽似乎被城市本身的体温消解,像未开的水,温吞。再平常不过的砖瓦房、老柜子、旧年画、老照片;老灶台、粗绊子、贴福字的水缸、舀水的瓢、炕席、烟笸箩……似一幅质朴油画收纳的符号和元素。返璞归真、保留原意。也许正是看重这些,小沈阳把他第一部导演并主演的电影《猛虫过江》的部分采景点设在了雪乡二合。曾在一些相关的报道中看过他盘腿坐炕上吃饭,和给他剧组做饭大娘相拥在一起拍照的画面……他一脸难掩的幸福。与其说他在为一部戏设置剧情背景,不如说他是游走繁华世界后的一次心灵的回归,一次暖意十足的温习,一次对过往的追忆。他同样来自黑土地。人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一份难忘的故土情愫。这些年,演艺之路或许亦经历些不为人知的伤痛吧。一部凝结情感的心血之作,总是对奋斗历程的一种诠释和注脚。(三)花海、秸秆、雪、日出、被雪覆盖的群山、群山环抱里的二合、炊烟……许多美好的生命意象被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春江的镜头捕捉、铭记。我们轻而易举地进入他租用的一处民房改造的工作室。并不上锁,显出主人的洒脱,也映衬这里的祥和。屋内布置简单,但因满墙的摄影作品,使整个房间气质立见不俗。巧的很,第二日赵春江主席二合雪乡工作室落成仪式隆重举行。有些遗憾,与这次热闹的仪式擦肩而过。摄影的意义在于,如果有可能,所有精彩的生命瞬间被记录,那么,记忆将被施以怎样持久鲜明、绚丽缤纷的生命色彩啊。留给这一季最美记忆的,还有那些雪雕作品。出自年轻而有朝气的大学生之手,雪雕因此灵动且富有活力。是游客们喜爱留影的道具和背景,也是留在这一季里最具美感的艺术符号。(四)重读张岱的千古名篇《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人,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纯洁大美之境,心之所往。它是生命的绝美背景,它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咏叹和召唤。“合”字型的大门,意寓和合之境。和合之境,即是许多人心中所往的大美和谐之境。来二合,怎能躲过小动物这个话题呢,正是因为有了它们,这份和谐时时彰显和流露,让人总有意外的温情、暖意盈心。傻狍子萌萌的,触碰你心底所有的软,惹出你满心的怜惜,勾引出你全部的爱意。你甚至想把有那么几个长了犄角的小可爱抱在怀里来呵护、来温存,来疼。无端的恼,过去那些捕杀狍子的猎人,何以下得杀手?把食物放手心里,小狍子也不多想,就那么放心地吃起来。间或,抬起脸,用萌萌的、孩童样纯净的目光看你,直到把你的心看化。大白鹅呢?喜成群结对,多只鹅走在一起,摇摇摆摆,像扭秧歌。从远处来,像一片不规则的云飘来,它们虚张声势,嘎嘎的,起劲儿地叫,但并不真正伤害谁;野鸡爱惜并喜欢炫耀它美丽的羽毛,不放过向任何一个来访者展示的机会;野猪胆小怕事,稍有动静便无问西东,抱头鼠窜;大灰兔子躲在角落里,腮帮子不停地动,不停地傻吃,把自己吃成一个身型笨拙的胖子,不管人多想爱它,多想亲近它,它都骄傲地无视,就是不肯出来;高头大马披红挂绿,拉你趟雪过坡也毫无怨言……动物不怕人,信任和依赖着人,人也从这些小家伙身上看到生命的纯净美好。他们相处无障碍、无界限,其乐融融。纯净之地映衬动物的可爱,人亦如此,没猜忌,没纷争。扬雪,打雪仗,滑雪圈,像小时候一样,心无芥蒂、两小无猜。撒野吧,大笑吧!展现真实的自己,完成和自己的对话。无论路途多坎坷,都要坚强忍耐,深情过一生!人人和谐,物物和谐,人与物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和谐的共鸣交响,让人们幸福指数飙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试想,天地美景至此,陷落于其中而痴嗔之人,又何止会是张岱一个?(五)来到夜晚,有妖艳闪耀的彩灯参与进来,心会无可救药地沉落,沦陷在一片柔情里。于是,想起母亲的轻抚,友人的软言细语,恋人的爱语温存……让人忆起所有的美好。这里,像我们恍惚的前世,像我们热闹的今生。但,更像一个隔世的梦境。要用跳跃和打滚来表达,要用热烈激动的心跳来回应,要用尖叫和呐喊来逢迎……累了,就顺着热炕歇下,就让真爱入梦吧!爱、美、乡愁,是艺术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爱人、爱家、爱国;美的人、美的事物、美好立意、美好理想、美好生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在倾吐乡愁。“生活充满了变数、复杂性,它艰辛坎坷、悲苦曲折、欢喜幸福,明亮也暗淡、短暂也悠久……”但我们坚信并祈盼,应该有更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心之所往。于是,我们寻寻觅觅;于是,心和脚将我们带到了二合雪乡。在这里,我们品味生活,领悟生命的哲学;一切美的事物和我们渴望美的心灵碰撞;在这里,我们的乡愁得以抚慰;在这里,那些让人心痛,却又如巧克力一样丝滑美好的爱情,得以周全圆满,并为最美的爱情与友情盟誓:不管路途多泥泞,都要长路结伴行;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六)央视《新闻直播间》关于舒兰二合雪乡2018过小年的报道,又引发一片关注。报道展现了这里的关东风情,让人们重温扭秧歌、挂油瓶的趣味十足的民俗小年!画面又美又热闹。在二合,民俗、饮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苞米棒子、玉米楼子、黄金屋、水缸、石磨、土灶台、饺子、粘豆包……正是因为注入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让二合文化底蕴丰盈、地方风情饱满,除了赏冰雪之景,享冰雪之趣,这里还具有更多吸引人的人文气质。因为职业的缘故,对文化艺术一直持有敏感和关注。它们像能量更为持久和巨大的磁场,将更多喜爱并付诸热情的人聚集吸附起来。离二合“合”字型大门不远处,由国内著名书法家韩戾军先生书法雕刻的碑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备受瞩目,引得人们纷纷摄影留念,便是最为鲜活的注解和例证……(七)不想道别离,却还是到分手时刻。车子驶出梦幻的童话村落。落日正红,晚霞满天。极美,极艳丽,照见我们怅然的离意和依依的不舍……编号:439故乡的天空(外三篇)已是晚上十一点多钟,我坐在院子里,母亲在里屋睡着了,隔壁的邻居也都睡着了。这是刚立夏后的季节,星星洒满了天空,一轮弯月斜挂在头顶上,白云从下面飘过,仿佛是月亮在飞速地窜出白云,挣脱着岁月的枷锁,它一会儿探出头来,一会儿又隐没其中。这是在我的老家,在我出生的地方,在我好多年都没有回去过的故乡。我仰着头,看到时间在风的翅膀上流逝,是它带走了我的童年,把欢乐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至今没有褪色。看着眼前的这栋老屋,父亲的遗像挂在堂屋中间,他是这个房子当年的主人。他不在了,一张相片凝固了他的笑容,似乎也凝固了我们曾经相处过的日子,但在今夜的月光下,我分明感到有种东西在散发,从时间捆绑的绳索中挣脱出来,那是什么呢?是一种情感,是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越是看着故乡的天空,这种感情散发得越强烈。四下,一些虫鸣是如此的熟悉。我当年躺在凉床上听过,头枕在祖母的腿上,听她讲故事,感受着她轻轻摇动着蒲扇为我带来凉风。记得祖母最擅长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每每她说到织女被王母娘娘带走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来,织女去了哪里?她现在怎么样了?这个时候,祖母把蒲扇一挥,说:她就在月亮的后面,你如果能数出一万颗星星来,织女就会出来。于是,在我童年的夏夜,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仰望着天空,数着星星,我多么想我是第一个数出一万颗星星的人,是第一个数着星星让织女出来的人。可是,我总是数着数着,就睡着了,直到今夜,我都还没能数出一万颗星星来。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祖母编造的一个故事,可是故事永远是那么有吸引力,永远是那么新鲜,就像载有星星和月亮的天空,永远悬在我们的头顶。但是我的祖母呢?和我祖母一样的长辈们呢?在时间的河道里,他们一个个闪到星星的背后去了,包括我的父亲。我相信在此刻,在我注视这些星星的时候,我的祖辈们一定在星星的背后看着我,看着他们的子子孙孙,看着人世间的烟火。这样想着,我就感到故乡属于每一个迁徙者灵魂所系的居所,是精神依存的地方。老屋很自然就有了那么一种庄重,那么一副沉默的神情。村庄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建造的小瓦屋已经不多了,它们多数要么长期无人居住被风雨相继推倒,要么是被建造这些房子的子孙们拆掉,换了地方重新建起了楼房。这次回来,中午时分,看到村口被风雨推倒的柄桃公家的老屋,野草在土砖墙上肆意疯长,倾颓下来的椽木,斜搭在断墙上,攀藤植物顺势沿着木桩争抢着阳光,整个村子显得格外寥落,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我抬头看看天空,天空无云。现在,我一个人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回想着童年的夏夜,回想着那些扎根在我田深处的童年故事,以一个游子的心去感受着老屋残存的温度,感受着母亲的气息和鼾声。我想,如果哪一天母亲不在了,她的气息与鼾声随之消失,老屋便会成为一个空壳,温度也由此冷却,我还会回来坐在院子里看天空吗?我还会回到故乡,把天空上的星星数上一万颗吗?我没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山路之上的风景车子驶进村村通水泥路,急弯开始了,一道接着一道,坡陡、路窄。我坐在车窗边,侧脸看山下的树木,翠绿的树叶被春雨刚刚洗过,干净、无尘,前后左右将我拥抱。我一边赞叹,一边想着将要访谈的那个老支书,他是以怎样的精神让一个高山村落走在了全省先进的前列?带我进村的司机是当地人,四十来岁,他默默无闻,也许在这里居住了大半辈子,没有什么新鲜感,觉得很平常;也许感到自己生活在这里就是一种无言的幸福,所以紧锁着自己的心情,为一个采访者把握着上山的方向。上山的水泥路并不宽,只能容得下一辆小汽车行驶,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陡峭的山壁。听说它是村民生活的通道,也是那个老支书为村民拓开的致富通道,如果说村庄的快速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我更相信,这条弯曲的山路是村庄打开的第一道大门。车子七拐八弯,好不容易上得山来,我从车门里钻出,放眼一望,村子很小,住户散落,但山坡上有炊烟断续飘绕,浓淡间,透露出许多千年未改的乡野气息,看到那些老旧的房舍,我就想到季节的变换和岁月的延续,想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巨变与山乡的坚守该如何深度融合。老支书家的大门是掩着的,侧屋的门敞开着,屋内没有人,手机放在小木桌上,我相信他没有走远。因为在头一天,我跟他约好了访谈的时间,我跟司机说。司机于是在房前屋后放声大喊,果然,一声回应从屋后的山坡上传来,他来了,司机告诉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向我们走来,他穿着的打有补丁的衣衫,深深地吸住了我的眼球,至少在近二十年来,我没有见过穿补丁衣衫的人,是他勾起了我对往昔苦难日子的回忆,这也是我们围绕改革开放及当地复建以来取得巨大成就访谈的开始。时间像宝藏上覆盖着的一层层细砂,又像是深山里的雾霭,使我看不清当地当初苦难的原形,老支书用回忆一层一层地将它剥开,展露出当年村貌的骨感。荒山野岭是老支书对这里最初最生动的概括。秃石遍野,村民们食不果腹,下一趟山,虽只有四五华里的路程,却需要用上大半天时间,这些言辞,像横飞而来的石头,深深地砸痛着我的心。老支书说,他198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决心要把全村三千多亩荒山变废为宝,决心要开山修一条村民进出的路,让村民的日子尽快地好起来。有多大的决心,就有多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如凿不动的岩石,横在他的面前。好在他一心想着的是村民,好在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这些困难最终没阻住老人坚实的脚步,迎之而来的是村民们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据当地资料记载,1978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22元。到1988年,全村先后投工七万多个,完成土石方6.5万立方米,修筑保土保肥堤坝220多条,建梯地700多亩,造大小蓄水池130多个,营造杉木林、马尾松花1700多亩,棕榈、板栗、杜仲等经果林850亩,开辟茶园835亩、桑园250亩,种植中药材200亩,人均年收入达到840元,同时,还修通公路,架设高压电线各七公里,实现路、电、自来水三通……这些数据向好向优的变化,老支书并没有将功劳归于自己,他说,这得都益于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访谈间,老人递上一份1989年省委下发的红头文件,就是《关于学习新中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精神的决定》,决定这样写道:十年来,新中村党支部经过艰苦探索,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带领全村群众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持改革、勇于开拓,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党员带头、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联系实际,一手抓经济建设,狠抓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着力改造低产茶、林,大力发展高效茶园和经果林、中药材,兴修、拓宽村组公路,发展以沼气为主的生态能源,安装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使全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各项事业在原有基础再上新台阶。新中村就是老支书所在的村。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把目光再一次投向户外,这里青山苍翠,鸟语花香。山头上采茶的歌声宛转悠扬,歌颂着新的时代,回荡在整个山间。时间不早,该告别了。我紧握着老支书的手,老支书也紧握了我的手,交谈了一下午,我从他的讲述中体味到了很多。回来的路上,我窥视到旁边一条羊肠小道,其实算不上是小道,茂盛的草木已将它淹没,淹没了许多只脚踩踏过的印记。我一边走一边想,当初,这些如天梯一般的山路,把人们引得山来,让他们在历史的深渊里过着青涩的生活,是哪一块滚下山去的石头,最初知道他们曾经渴望些什么?尴尬的签名我竟没有想到她是一个竟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民工。在下午领工资的时候,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师傅,请代我签个名吧,我不识字。”我出乎意料地打量着他,一个穿着一身破旧的民工,像一个可怜的乞丐,佝着腰,正用企求的眼神看着我。顿时,我的心像是被谁抽了一鞭子。我是在与他一起刷栏杆漆的时候才认识他的。其实我被调到这个工地也不足半个月,面对众多的民工,我不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唯有他,因为在第一次与我干活的时候,他极为胆怯地向我介绍过他自己,“……石师傅,不瞒你说,我是我妹夫介绍过来的,他在总公司当财务科长,你大概也认识他吧!”说这话的时候,他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神色。我点点头——我的确认识总公司的财务科长,我们之间的关系还非常好呢!也许是我这句话,打开了他的话匣,他说他家就在这个地区最穷的深山沟里,自己又没有什么手艺,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母亲已经年老多病,所有的一切,只得靠他在外出卖自己的苦力……我再一次打量着这个裸露双脚的民工——满面的沧桑显示出了他大半生的坎坷历程。他用长满老茧的手拿着这张被所有人都签过的工资单,眼睛看着上面唯一一栏空缺的地方——他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刚才,我分明听到他在隔壁办公室里请求别人为他代签的声音,也听到了别人拒绝他请求的话语,他脸上有一丝茫然,然而在茫然中他想到了我。我接过他手中的工资单,面对这几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数字,我生出了从未有过的心悸:在这里,它何止只是一个民工在炎炎夏日里汗水的结晶?它更是贫困家庭里的一面镜子,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人苦涩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亮色……似水流年忙忙碌碌又一年。时至腊月,娃们盼望的就是过年,尤其是农村娃。新年一到,父母就会从衣柜里拿出新衣服来,让他们穿上。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娃们不可抵挡的诱惑就是过年能穿上一件新衣服。那是一个计划经济时代,买东西都得凭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每家只有那么多。记得一年腊月,分到我家的布只有几尺,而用这几尺花格子布改制而成的衣服,至今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贫穷的快乐搀和着乡村热烈温厚的迎新气氛,震天响的鞭炮更是提醒着人们,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在开始。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我就迫不及待地爬起床,背上帆布大包,听着左邻右舍开门时的鞭炮声。那时,我总是跟在姐姐身后,每到一户人家,我就喊:“给您拜年喽!”得知我们来了,那家人就会喜喜地应着:哦!娃来拜年啦!好!好好!随即舀上一葫芦瓢爆米花之类的可食物,倒在我和姐姐的帆布包里。随后,我们又赶往下一家。全村跑下来,食物能接上好几包哩。这种年味,仿佛就在昨天。我读初中后,每当出去拜年,母亲就叮咛,现在要和大人们一起了。大人拜年,每到一户,接到只是一人一支烟。也许是生活条件好了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娃们选择了放弃,他们呆在各自的家里,看着头天没有看完的电视剧。尽管我像以前一样喊着拜年,但还总觉得身边少点什么,是少了曾经用过的帆布大包,还是少了童年阳光般的声音呢?想一想,我就有些惊讶自己和乡村的变化。这些年月,我在尘世中负重前行,娶妻养女,去年送走骤然辞世的父亲。年关到了,我两手空空回来,熟悉而陌生的山村小路满是我儿时的脚印。记得去年的除夕夜,我站在自家的门前,沉默着看天幕上燃放的烟花——“轰”地炸开,这是哪个娃的新年礼物吧。父亲不在了,我再也得不到他的新年礼物。我曾经用过的帆布包至今还挂在东边的墙上,上面落满灰尘。今年大年初一,我女儿没有去用它,在头一天晚上,她得到我给的,是她很不稀罕的一百元压岁钱。又要过完一年了。“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想到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这一句,我感到时间真的苍老了许多,我们——无以寻觅那时的欢乐。一次,我从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一个近百户人家的村庄,到了过年时,全村尽是留守的老人,孩子们被父母接到务工的异地去过年了,老人们就是不愿离开,他们固执地坚守着村庄,重温尚存的那一点点过年特有的气息……回来过年,我走到村口,看到母亲在她儿时栽下的唐棣树下等我。六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这棵唐棣树枝干粗壮,在寒冷和寂寥的冬天里,任凭血液在枝干里缓慢流淌,在它的枝头上,我看到几片叶子,在风中飘呀飘的。于是我想,那些在枝头上飘摇的唐棣树叶,会不会坚持到来年新叶生长出的那一天?有一天,坚持在村庄里过年的老人也和飘离枝头的树叶一样,没有了消失了,村里那种过年的味道也会随风彻底刮走……这样想着,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突然感到隐隐的不安。编号:440夏日荔果多绿情“荔果”是山民的土语,植物名称“薜荔”,又称木莲,原本是野生攀藤蔓延植物,由于它绿叶终年不凋谢,有保护墙体遮阳作用,现在成了大城市庭院美化的观赏植物。早在屈原《楚辞·离骚》中有“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描写,藉以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很奇特的是,“薜荔”这种荔果在人们生活中,自古令人十分关注。荔果入院,诗情画意大地告别了春天,从细柔的清明雨走过布谷声声的谷雨日,载着阵阵热烈的雷雨声,宣告夏天来了,于是庭院里绿树摇曳生姿,围墙上爬满的荔果枝叶蔓藤,浓郁的椭圆形叶子更显出一片生机。绿的藤条坚韧地攀援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壁上绿荫,任凭风雨雷电袭击,也无能撕扯分离它们。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在浓绿中,点缀着一片芝麻大的白花,隐于花托之内,空气里弥漫着淡淡花香。待到结果时,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鸡蛋大小的青果,似无花果,绿得水汪,绿得情深,绿得悠凉。荔果以高雅的诗情画意,走进了庭院。唐朝宋之问诗句“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以浓墨重彩抒情,描写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乔木桄榔与碧苔相依相存的景致,盎然生趣。宋朝司马光的《邵不疑厅薜荔及竹》也对薜荔作为庭院的装饰有生动描述:“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主人日对植,清风庶长保。”荔果入乐,欢娱童年那时我们家住在小镇,离山村不远,每当夏天,我就和同伴们去山上,在那些高大的古树或小石桥下,才发现有爬满一片深绿荔果的藤蔓,我和同伴摘下几个荔果,用石头捶开,厚厚的果皮溢出浓浓的乳白汁液,散发着甜甜的清香。然后用小木棍收集乳汁,搅成一团,不停地搅,待搅到黏稠后,像牛皮糖一样能拉得很长,成了一团胶泥,缠在长长的竹竿尖端,我们的捕蝉“武器”就成功了。接着去小树林里,去阳光最晒的空旷,寻找在树上鸣得最欢的蝉娘子,把武器慢慢地伸进树枝叶缝中,一眨眼间,就黏住了蝉娘子。蝉翼扑打着,也无法挣脱它的厄运。一会儿,我们每人都捕获了十多只。回到家等妈妈做饭时,我就蹲在柴灶旁,一边帮忙烧火,一边烧我的蝉虫。好香好香,妈妈也尝了尝,没有骂我,反倒夸我聪明。其实,我是太顽皮,瞎捣弄出来的。妈不知道,开始我是贪吃那荔果的清香乳汁,说是“牛奶好吃”,谁料,黏得满嘴都是,很难受,急得又抓一把荔果的绿叶猛擦嘴,发现荔果的树枝汁和果皮汁混合能黏住蝉虫的奥妙。现在想起当年的童趣,纯属是荔果沾住了我们的记忆。荔果入食,冷饮美味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这才知道,中国的很多美食是出自深山老林,来自山民的日常生活,荔果种子搓揉“凉粉”,就是山民的一大美食发明。荔果凉粉也许是遍布峻山丛岭的湘西所产吧!我曾走南闯北,吃过各种凉粉。外省有的是用绿豆、或豌豆、或大米等原材料磨成豆粉,再加入适量清水稀释成糊状,煮熟后冷凝成块,即成“凉粉”。广东客家的凉粉是用一种名叫“仙人草”的植物熬成的冻状。东北有一种凉粉推广到全国各小吃摊店中,是用刮子给你刮一碗,也是亮冻冻,真没见过;吃时,像吃面条一样浇放各人喜爱的佐料,但不悠凉,也称其凉粉,吃后才知道,原来就是绿豆制成的绿豆粉。还有的地方,干脆就是一根根的米粉和米丝或杂粮粉做成的粉块,用凉水泡着,也充其量为“凉粉”,可想“凉粉”这一美食的概念真有点乱套。如果夏天你有机会到湘西的沈从文家乡凤凰、唐代诗人王昌龄和李白曾被贬谪之地黔阳芙蓉楼,可以吃到加糖和米醋的荔果凉粉,那美味有大山绿野之香。那是山民用山泉水或山井里的水,搓揉荔果内的种子,凝固的胶状成晶莹剔透的果冻,山民叫做“凉粉”,有外地游客就叫“果冻”,古书上称“木莲糕”,荔果就叫“凉粉果”。荔果入药,中药奇材荔果“凉粉”是清热解暑的最佳美食,薜荔入药始见唐《本草拾遗》,说其茎、叶、根均能入药。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云:“木莲即薛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馒头。俗以其实中子浸汁为凉粉,以解暑。”《中药大辞典》对薜荔果入药作了总结性的记载:薜荔茎、叶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作用,用来治腰腿痛、乳痛、疮节等。近代药理表明,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主治乳汁不下、遗精、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并收载了上海地区以薜荔果治阳痿遗精、产后乳汁不通、痈疽初起,和湖南地区以其治淋证、痄腮、夜盲的习用验方。荔果入诗,凄悲惆怅荔果本是山野中的普通灌木,入诗名叫“薜荔”。在古代文人的观念里,多以薜荔寓意为一种荒凉凄清,前尘旧梦,忧郁心情。薜荔在柳宗元的诗中,各有见解,多数人认为是一种荒凉破败的意象。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有诗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诗人眼前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由此生发出一片茫茫“愁思”,诗人选择了芙蓉与薜荔来渲染被贬谪于大荒之地的惆怅痛心感觉,不仅写芙蓉出水有“惊风乱飐”,而丛生的薜荔覆墙也有密雨偏要斜侵,全诗又何不渗浸着愁思弥漫地情绪呢?在特定的意义中,古诗营造苍凉、寂寞、感伤氛围,薜荔是很有代表性的。唐朝诗人顾况诗云:“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明朝汤显祖诗云:“木叶号蝉悲,水荇潜鳞戏。日气淡芙蓉,云阴生薜荔。”古代文人多有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何不叹息?也有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的。五代诗人谭用之诗句云:“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晚唐诗人沈彬“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因薜荔多了凄楚的意象。毛主席诗词《送瘟神》有一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当年吸血虫病的受灾地域之广,受灾人数之多,导致一片悲凉萧条,鬼唱歌的景象,在此也是藉以薜荔渲染这种气氛,说众多村民都像吃多了木莲糕(薜荔做的凉粉)一样拉肚子不止,因而”千村薜荔人遗矢”,也就有了人间地狱,鬼的天堂。有趣的是,“薜荔”成了今古入诗的代表词,据搜索,在屈原、柳宗元、司马光、王冕、陆游、欧阳修、龚自珍、白居易、苏辙、顾况、温庭筠、黄庭坚、辛弃疾等人的诗作中,共有二百一十九处用了“薜荔”,四库全书中还专有《薜荔园诗集》。诗人对薜荔如此情有独钟,大概是因为薜荔喜攀缘于古树和村落的残垣断壁,冷幽苔青的山间小桥,静僻的岩山坡坎,自然给人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无怪乎有称薜荔为“饿鬼”,《云笈七签》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薜荔的果实也叫“鬼馒头”,这也沾上了幽灵鬼气之感。但也有的是因薜荔秉性倔强,生就朴素无华,获得了文人的钟爱。薜荔不随波逐流,在寂寞冷静中,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偏斜侵袭,依然展示不凋谢的绿情,以旺盛的生机活出自己的精采,这是薜荔给予诗人的一种正能量,诗人身处逆境时也就会想到它。首届“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征文启事化隆黄河清,儿郎闯四方。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委、县政府高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经济、生态、民生、社会、文化各方面建设中取得了崭新成绩。为展示享誉国内外“拉面经济强县”风采,探讨黄河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精神对化隆改革开放思想观念的启迪和影响,谱写化隆县新时代的崭新篇章,化隆县文联与青海省作家协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共同主办第一届“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征文大奖赛。特发布启事如下:一、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因平台要求,不再登出相关信息2.承办单位青海达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化隆县作家及评论家协会3.协办单位北京鼎盛西北楼股份餐饮有限公司青海圣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舟山德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青海民生置业投资有限公司青海高原特色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绿禽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二、评委会组成因公众平台相关要求,不再公开评委信息,可在往期展示页面查看评委内容。三、合作媒体四、征稿要求1.征稿时间:已截稿。2.内容形式:①.作品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歌唱祖国、赞美家乡、讴歌大自然为主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投稿作品须为原创,未在任何杂志、报刊、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展示。②.实名(本名或常用笔名)参赛,作品需注明“化泉春杯”投稿文章字样。③.散文字数控制在4千字以内,同一作者最多可投两篇。④.稿末注明作者简介、粘贴个人照片以及真实姓名、邮编、地址以及联系电话。五、奖项设置1.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奖杯一个、荣誉证书一本;2.二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奖杯一个、荣誉证书一本;3.三等奖4名:奖金各500元,奖杯一个、荣誉证书一本;4.优秀奖10名:奖金200元,奖杯一个、荣誉证书一本;5.入围奖30名:奖杯一个、荣誉证书一本、赠结集出版图书一本;6.所有获奖作品将择优发表在《青海湖》《西部散文选刊》和《荒原春》上;7.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所有入选者获赠图书一册。六、投稿方式及评选办法1.投稿邮箱:稿件目前已经满足我们的征文需求,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2.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参赛作品,通过邮箱收到后,由工作人员将其(姓名、稿末注明作者简介、粘贴个人照片以及真实姓名、邮编、地址以及联系电话)全部匿名,然后登记编号,按编号的顺序,作品将在“化隆文联”和“荒原春”公众号里展出。3.公众号里匿名(按编号)展出的作品(所有参赛作品)匿名(编号)交由评委打分,按分数的高低取决名次,不薄新人,不厚名家。七、颁奖1.颁奖时间:暂定于2018年9月上旬在群科新区进行,届时邀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者及评委参加(具体时间另行通知)。2.颁奖期间的活动内容:举办全国散文大赛颁奖、中国西部“十一届散文节”、《荒原春》杂志20周年创刊庆祝会、“青海回族文学丛书”(五卷本)发行及研讨会。并参观“百年藏庄”塔加、藏传佛教“后宏期”发祥地旦斗寺、藏传佛教格鲁派一代宗师宗喀巴大师在此剃度出家而闻名于世的夏琼寺、“红军村”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八、有关说明1.承办方对所有获奖作品享有版权,可复制、翻译、发行、汇编、改编或演出,有权在媒体上展示、展播或用于相关的公益性活动,作者有署名权,将不再另行支付稿费。投稿参赛即视为认同本说明。2.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承办方所有。九、承办企业文化背景化隆县古为吐蕃领地,这里山川秀丽,水草丰美。相传隋朝炀帝巡幸至此,有吐蕃民众用此水家酿青稞美酒,献于炀帝。炀帝饮后龙颜大悦,盛赞:“西上青稞酒,胜似瑶池液”,后人指水为龙王泉。本次征文冠名的青海达杰实业有限公司是在原化隆县国营酒厂的基础上改制建成的,公司位于青海省化隆县巴燕镇,其龙头产品为纯天然酿造的系列青稞酒。原化隆国营酒厂始建于1969年,1970年投产,以龙王泉的自然涌泉为重要原料,酿造的化隆特曲、大曲、化隆二曲、化泉春等青稞酒产品酒体透明、清香纯真、绵甜柔和、醇厚爽净、饮后不头痛、不渴口、加温饮用,口感更佳,颇具青稞酒的独特风味。产品推出后,受到市场热捧,供不应求,享誉省内外,曾在1992年获得巴拿马国际金奖。2000年化隆县地方国营酒厂随国家政策进行改制,由自然人控股。为了企业降低成本并扩大规模,公司搬迁到化隆县巴燕镇团结路,将原水源龙王泉改为藏滩水库。改变水源后,由于受水质的影响,生产出来的青稞酒口感和品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销售受到很大影响,企业运转进入困境。2002年该企业宣告破产。2016年青海达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当智,经过多方努力,重新选址建厂,对原酿造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恢复了用龙王泉水酿造生产纯青稞酒。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一期投资总额0.9亿元,二期投资总额为2.1亿元。项目一期建成后,年产富锗高端黑青稞酒500吨,黑青稞酩馏饮品1000吨,年收入合计1.35亿元,年均税收总额0.5752亿元。本项目的种植基地可接纳当地贫困户50人,每人每年可增加36000元的收入。项目投产后,将接纳原酒厂职工以及其他企业的412名员工,预计年发放职工工资及福利3000万元,上缴三金540万元。复耕农民撂荒土地2万多亩,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7200万元。项目下游可带动50户(200人)养殖业项目,每户每年可增加36000元的经济收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土作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