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念甲骨文文吗?念什么?

今天,面对出土的无数的甲骨,海量文例、还有甲骨初期的乱象、以及不能传达确定意义的释读。我们不得不怀疑甲骨文是“卜辞”的权威判断。今天我们已经走上民族的伟大复兴,彻底摆脱了国危民困的时局,我们无法理解甲骨初期文人所想,也许匆忙之间对甲骨的定义还有其他的更崇高的原因。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从容的完成一些我们前人无法完成的事项。今天我们发现旧的甲骨学体系有着诸多值得商榷之处,让我们开始怀疑起《辞海》中关于甲骨文是“卜辞”的权威判断。甲骨的出现确证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在国运低迷的年代给我们一种源自历史的深沉的力量,这种力量和许多其他的力量汇集起来让我们的民族绵延至今,让我们拥有了今天。今天我们重拾甲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继承、总结、批判、升华,我们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甲骨学研究的审视与新希望

文字,是文明的表征,甚至是枢纽。它记录我们的意思,让释读者可以不被时间空间的束缚了解我们的意思。它记录历史,也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中国人对甲骨文并不陌生,但给甲骨文下一个定义却不容易。

甲骨文到底是什么?商代的文字?一种古文字?一种上古文字?一种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全部认识的上古文字?卜辞?占卜的记录?对祭祀的卜录?依赖神意做决策的工具?古代的书法?一种以刀代笔的古代书法?比两周铭文更早的书体?不论其他甲骨文是文字这个基础是公认的,所以他一定会传达一种意思,这种意是明确的,今天的甲骨文释读表达的意思明确吗,答案自有公认,今天你随便拿个字典,随便一个文例,里面的释读让人惊讶,因为你无法用正确的人的逻辑来理解,所以只能解释为他们本来就不是给人看的,是“卜辞”神书文字人当然无法理解。

经过对甲骨文研究历程的审视,以及对甲骨文释读后无法理解的“卜辞”,让我们不禁怀疑起《辞海》中关于甲骨文是“卜辞”的权威判断;《辞海》在“甲骨文”条目下的解释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第一句话问题不大,但是第二句话却有很大的问题,一是“都是”这两个字的强调,二是确认了甲骨文的功能是“占卜”。

第一:占卜是指根据人工干预所形成的现象来预测凶吉祸福的活动。神存不存在,自古无定论,但是人类的确存在占卜活动。因为对不可知不可控的未来的严重关切。人类才进行占卜,以求冥冥中的指导。不可知不可控的事情是占卜的基础。那么当时有那么多不可知不可控的事情吗?需要进行日复一日的占卜。逻辑上来说当然不可能有,如果真有那么多,说明这个国家民族的气运太差或者能力太差,一个没有气运没有能力国家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又有什么可能建立一个伟大的王朝。

第二:那么这种甲骨会不会是个人的,由无数个人行为汇聚成国家行为。从甲骨的出土规模和成本来说,甲骨应该属于国家或者统治阶层的行为。而且应该是持续的行为。从记录的上的日期来看,这种记录的频率非常高,甚至可能达到每天都有记录,这种行为就不像由个体简单汇集而成。甲骨文的认读书写皆成本很高,而且就当是来说这种记录对当是个人现实的作用并不大,促使不断有个人记录的动力就不足,故不可能是个人记录。

第三:假如是个人记录的文字。其占卜的记录下来对其现实生活并没有作用,而中华民族自周以后确定了我们的文明,比如祖先姓氏文明。从事物发展这个角度,商应该也是这种文明,最起码是这种文明的起源。这种文明对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或者君子不语怪力乱神。或许我们会保存我们占卜的结果,但是一旦事情完成我们必然会把其弃置以表事情完结或者进行仪式化的供奉。无论结果如何不会出现编撰造册备查的做法。一旦我们开始对占卜的结果进行编撰造册备查,占卜是先自信而后迷活动,造册备查会使我们对神的态度改变,其降低了神的神秘性。

第四:作为原始社会的遥遥领先的国家,其不确定因素应该不是人类社会内部的问题。对于当时殷商王朝来说,军事,外交都是可预测的。即使一次事情失败了,那么对于王朝来说也是介痒之患。整个商王朝就其整个存续时间内都是一个外向型的王朝,他的影响力甚至到了南方沿海。就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说,想要影响千里之外南方沿海,其本身要非常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和利益,这样才有足够的动力,让遥远的地方来贸易学习。也只有这样他的强势文化才能被整个华夏接受,而后到了周整个华夏大地才有类近的狠心思想,形成了一个文明。

第五:居然当时人类社会里面有没有不可知不可控,那么这种不可知不可控来自那里呢,其一就是天气,天气对于当时来说是最大的不可知不可控,而且可以达到国家级别。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人性在可以挑选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挑选最优项。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的先人有什么理由要挑选天灾日日有的地方作为定居地。换句话说一个强悍的民族完全有能力迁徙来调整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规避不可控的气象灾害。我们很难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天气了,也就只能下个妄断了,先人生活的地域,国家局的天气灾害不会很多。所以我妄断一下也许甲骨文记录天气的事项有但是不多。

第六: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值得占卜呢?未卜的前途也许是一项。影响国家的前途是什么呢?物资的生产,国家的战争,子嗣的昌盛。这三样也不能需要如此多的占卜。一般来说为了保持占卜的有效性和神的神秘性,不会常常占卜。如果神真的存在,你天天因为鸡毛蒜皮之小事打搅会不会让神产生恶感。我相信占卜的巫师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甲骨有可能有记录占卜,但是大多数的记录不可能是记录占卜,这是一个基于当时社会基本状况的基本逻辑推理。当然我们不可能回到那个时候,时光机或许永远都是一种梦想,所以一切都是一种推理罢了。既然是一种推理就不可能不能说完全正确,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占卜呢?这里面有没有证据来证明?从基本的逻辑来说我们我们总不可能说本来就是嘛,或者说那个谁谁谁就这样说的。我们必须需求一些证据来佐证,哪怕这种证据是一种妄断也是证据。

首先:在普通人的知识体系中,往往认为远古的人更容易迷信,因为古人驾驭自然的能力有限,所以把占卜当作重要的决策手段,同时作为一种心理上的抚慰。这个知识是不可靠的,迷信的根基是知识的匮乏,但是另一个基础是要有迷信生长的诱因。这种诱因是什么呢?是求不得,心有疑等心理的原因。求不得源自物资的丰富冲击了人心,心有疑是事有变而备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迷信反而在生产落后到一定时候不会产生。

第二:水边祈雨,祖坟拜祭是一直都有但是他们不是迷信。水边祈雨是一种对人力穷尽时对冥冥的祷告,这种祷告往往不会有占卜,因为其重点是心的郑重,我们不会其揣测神的意思,以免触怒神灵,故占卜是不会有的。而且古人对雨水在何事更喜欢看天象,问水而用火,这不是问错了神吗?而拜祭祖坟是我们对先人的一种意。一种尊重、怀念、认可等等汇合的意。当时封建肯定是由,迷信有多少难说。

第三:龟板有洞,有钻凿烧灼的痕迹、有裂纹、在裂纹附近的文字。就这些有了一个妄断,在龟甲背面打洞,然后烧灼它,就会在龟甲上出现裂纹,根据裂纹的不同现象,得出结论,将所卜问的事情和结论刻在裂纹的旁边,就是“卜辞”,甲骨文就是这些“卜辞”。问题来了龟甲打洞,钻凿烧灼难道就只有占卜者一个解释吗?显然不是,有洞可以更适合分组成规律保存,烧灼可以让易腐烂的骨头变得更好保存。

第四:支持甲骨文是“卜辞”,还有一个依据一些古代文献,诸如《周礼》、《左传》、《史记·龟策列传》等上面有占卜之说。另一个问题来了首先我们谁能保证这些古代文献没有进行篡改呢?就是没有篡改,这些书的成书时间离甲骨文时期还远呢,你又能保证作者对更远的时期有靠谱的认识。还有古代文献记录的东西多得很只取一项也欠妥。司马迁记载的膂力过人、智力超群却淫乱暴虐的纣王所统治的商朝;可其先祖是以武力征服中原一统江山五六百年的商朝;可是创造了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玉器的伟大农耕文明;可是创造了复杂精密的文字系统的商朝。为什么甲骨文不是记录这些的,这些在古代文献中可是不仅限在《周礼》、《左传》、《史记·龟策列传》等有限的文献中。这个基本涉及所有文献的记载。所以我认为占卜之说有古代文献支持也是不靠谱的。

第五:如果甲骨文是“卜辞”,那么他涉及的文字数量不会很多。不可能超过千,问题是现在看到的甲骨文超过2000,。文字这种东西就是表达意的,占卜这个事是个局限一隅的事情,哪怕是天天占,事事占,其占卜的结果的种类也不多。其所要表达的意就少,其对应的文字也就少。坐困一隅的占卜者是不可能通晓社会事务的,因为他有限的时间都忙着和神交流。

第六:如果是占卜的东西,那么如果出现同样的象,那么占卜的结果就应该差不多。比如抽签问前途,抽了一个签,是上上签,抽签的用纸记录下来给你,把签上所写,他的解释,对你的预示,等等写在,上面。下一个来抽这签这个解释也是通用的,最起码签上所写和他的解释是一样,大不了对你的预示不一样。如果甲骨是用来占卜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理解我如果,孔和痕迹一样,那么他所记录的卜辞也是一样,最起码部分一样。这个显然不可能。出土的甲骨里面痕迹和文字没有必然的联系。

千疮百孔不值推敲的甲骨文旧学。

就是因为如果一直有一条隐隐约约的道路,其中有一些隐隐约约的人在踽踽独行。这些伟大的独行客对甲骨文的认识已经不局限于“卜辞”了。他们在缓慢的推动整个甲骨学的前进,他们没有向权威迷信低头。我不能对甲骨文是不是“卜辞”进行妄断,但经过对甲骨文基本的审视,我却发现旧的甲骨学体系有着诸多可疑之处,有非常多的地方惊不起我的推敲。每当我准备向权威看齐,迷于他们的成果,信于他们所言之时,总是有一个来自灵魂的声音告诉我,不要迷信要科学逻辑的思考。于是我不禁怀疑起《辞海》中关于甲骨文是“卜辞”的权威判断;让我不禁担忧丰富的甲骨文史料可能因为被误读而成为烂甲废骨;让我非常担忧因为错误的解读导致结果很难应用,从而使甲骨学走入“绝学”的死胡同;更让我非常担忧中华上古史的书写是否靠谱……在这个不断创造财富的时代,重新审视甲骨学,审视甲骨文字,是这样艰难,却必须坚持。

甲骨学百十年究竟如何走过?

第一;发现阶段。通常认为,甲骨文是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的(一说1898年被王襄发现)。一味叫做“龙骨”的药材,上面有着不易被察觉的刻划痕迹,引起了王懿荣的兴趣。王懿荣1900年以身殉国。而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转移到了刘鹗的手中。刘鹗在京城的文化圈里也是很有气场的。渐渐地,收藏甲骨成为一种时尚,引得行价日升,私掘猖獗。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和研究。1903年,在罗振玉的撺掇下,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次年即有孙诒让的考释著作《契文举例》问世。但是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之后,竟然长达九年,小屯村为甲骨文的产地却不为人知。

这个甲骨文的头4年的记录都是极为不靠谱的。其一,药材“甲骨”非常小不会大于铅笔,而且上面不会有刻痕,即使有刻痕你也不能分辨其原因,究竟是商家记录、还是杀龟不慎、也或无名一刻而。其二,王懿荣所收藏的甲骨片转移到了刘鹗的手中,这个没有实证。其三,即使1900年王懿荣殉国后真给了刘鹗,在1903出版了《铁云藏龟》,这个研究时间也有点短,而且当时科技不昌,家国昏暗,他本身也是非现代学者,作为老派的学者,对甲骨文这种新事物会潜下多少心也是问题,就连出书都非本愿,这说明其本身的不重视,时间短又不重视,其书上把甲骨文基本就定义为“卜辞”这钟定义有点过急过简从而缺少点科学的审慎。当然《铁云藏龟》学术历史价值还是不能泯灭的。我只是对里面的部分定论进行从新审视。而后1904年《契文举例》也解释为“卜辞”。其四,从1900年到1903《铁云藏龟》问世整个市面流传的真甲骨的数量极为有限,当时一年出土之甲骨也就千多片,收藏者众。所以刘鹗等的研究是极为欠缺原始可靠的资料的。而甲骨文是文字,对文字的释读最主要的就是通译。如此少的数量就是能释读通其可靠性也值得商榷,如果只有就只有20个的火星文出现,那么可以释读通他的释读方法是非常多的,但是估计所有都不可靠。其五,就是甲骨文当时只是小众玩物当家都不重视。大家都没有认真对待,如果认真对待了不可能连地址都不知道。走两步的时间和钱还是很多都有的嘛。其五孙诒让、王国维、王襄、罗振玉这样的大牌学者。还是旧式知识分子,从书本到书本,内心轻视实地踏勘,没有科学严谨的逻辑科学精神。就因为《说文》卜、王、贞三字和甲骨文一样,就直接套用而成甲骨文是“卜辞”的铁证,这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基于当时急于振奋国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里面的荒谬是不可忽视的,王国维就对他提出了质疑,可惜天妒英才。因为无反对音震惊世界的甲骨从此走入迷途,而且迷途自今,更可怜的是我们的权威主流学者尽然深信到如今。

第二;成学阶段。1908年罗振玉发现了甲骨文出产地,到1928年超过10万片甲骨迅速流失。直到1928年董作宾开始方有国家介入。1928年至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共组织了15次对安阳殷墟的科学发掘,成果丰硕,更为重要的是全新的甲骨学在茁壮的成长。这一时期甲骨学成人才济济董作宾、郭沫若、唐兰、商承祚、容庚、陈梦家、胡厚宣,成为这一时期甲骨学者的代表。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1、断代与分期。董作宾先后给出了甲骨断代的八项标准和十项标准,甲骨文被划分为五个时期。这个分期学说目前仍旧得到沿用。

2、甲骨理化生物特征分析,得知大部分龟甲来并非来自于中原地区,而是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南方诸地。

3、通过对甲骨文契刻规律的研究,发现了商人占卜刻辞的程序、文例等很多特征。

4、深入的文字考释。由于前人已经辨释了相当规模的文字,这一时期又进行了补充。

5、利用甲骨学对商史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入。建立了一个勉强可以看过去的商史。

当然作为商代的文献,甲骨文的终极价值当然是商史研究,然而,由于直到今天,甲骨文的性质实际上还很难讲清楚,甲骨文还不能被系统通读,也就严重制约了甲骨文在商史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1937年至1949年,战争使得国人自主的科学发掘停滞。

第三;整理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中科院考古所(后转入社科院)即展开了新的科学发掘。甲骨文研究也持续深入。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姚孝遂主编的《殷墟甲骨刻辞类纂》,这些集大成的甲骨文巨制在80年代前后的集中问世,标志着甲骨文基础研究的逐步淡出,标准着甲骨文的整理已经基本完成。一般来说这一个阶段后就是甲骨学的高峰来临,甲骨文释读必然兴起,甲骨文应用,商史的考证,文化起源的探讨,以及对商及以前历史的重构。但是事实甲骨学没有迎来爆发,反而迅速低迷,人才迅速流失。除了对前人权威论述进行添砖加瓦毫无建树。为何我们期待的第五阶段;甲骨文释读应用阶段始终没来?

其因何在,甲骨文从出土之初已经妄断其文,而后又没有进行任何纠正,整个过程看来非常平顺毫无周折,从来没有任何有力的驳斥权威的力量。新介入者一味迷信前人,导致甲骨学先天不良,后天失调。因为整个甲骨学界处处是权威论断,而其论断又不能被系统通读,导致整个后面的工作没法开展,新人无法在取得成绩,于是为学者纷纷退出此领域,让甲骨学变成绝学。而随着老学者纷纷谢世,甲骨文面临成为死学的境地,恐后续再无来来人,有的也只是书上鹦鹉而已。也许某天我们只能对着数以十万记得骨片,我们只能知道里面讲的都是占卜的。但是为什么占卜就不知道,反正前人这么说的。

一般来说,一门像甲骨学这样的学科他的成长历程,是发现阶段大家发现一种新事物,对其进行初步的研究,形成大概的概念,到了公认这是有价值的,可能是什么东西。成学阶段是大家公认这一发现,确认他的价值。第三阶段,整理收集阶段,把整个可见的东西系统的整理成册,第四阶段,定论应用阶段。而甲骨学一开始就定论为“卜辞”。其如这个小孩一出生就给他定论未来如何如何,这是不合道理的嘛。

正是因为如此甲骨学一困30年,字80年代后在无大的建树。这是甲骨学的悲哀,更是整个人文界的悲哀,这个错谬就像巨大的镜子,他映射出了一种奇景。

新的见解之一——来自体制内的黄奇逸的反驳

那么,甲骨文是怎样被定义为卜辞的呢?这个问题很难找到直接的答案。如此重大的甲骨文性质判断没有专题论述?刘鹗在1903出版《铁云藏龟》里面就把甲骨文与《说文》里面文字进行了简单对应,从此所有人顺此故例而行,鲜有人质疑过甲骨文的卜辞性质。但是《铁云藏龟》出版之时刘鹗等人连出土之地都不知,当时顺例而行实属旧式学者作风,以书为书,以人果为今证。

甲骨文性质被定为卜辞,笔者分析有如下两点原因。

第一,确实有占卜痕迹和典籍记载的文献根据。

一般来说,甲骨文字的背面,往往是钻凿烧灼而成的所谓占卜痕迹;也有双面都刻字的,骨片居多,龟甲居少;也有只有刻辞而没有钻凿烧灼痕迹的,但是情况比较复杂,不排除作伪的可能;还有只有钻凿烧灼痕迹却没有刻辞的。以上各类各占出土甲骨总数的比例不详,第一类占绝大多数。

根据传统甲骨学的推断,甲骨成为卜辞载体,是有较为复杂的程序的。首先是要把甲骨处理干净、修整好,其次是钻凿,然后是烧灼,最后是刻辞。实际上这些程序今天已经很难还原,举例来说,钻凿的工具是什么?为什么有的钻孔很圆,有的却很不规则?烧灼到底是整个烧烤还是局部灼烫?再比如,到底是先刻辞再烧灼,还是先烧灼再刻辞,还是交替进行的,或者二者之间并无联系?

另外,清晰辨认甲骨文确实让人头疼(特别是墨拓本),刻辞表面除了文字以外,还分布着各种纹路,这些纹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好像很少有人归类。我的归类是:1、沿着龟甲天然的吻合线路在外力作用下(比如钻凿的打击力、烧灼的膨胀力、埋藏堆压的重力、自然风化的理化张力)裂开的,兽骨的裂开主要是因为骨质及其骨密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应力线(带)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2、龟甲表面的天然线路。3、人工刻划的线路。4、完全由于外力的作用并未沿着原有的自然线路而产生的裂纹。早期著录(即使是现在的著录)中很少著录不刻文字的背面,所以更搞不清楚这些裂纹的性质。

搞清楚裂纹的性质非常重要,它关乎甲骨文是卜辞这个重要命题是否成立,下文将加以详述。

不管怎样,甲骨文确实与钻凿烧灼痕迹是紧密联系的,一正一反的关系,这是铁证,也是甲骨文被认定为卜辞的重要依据。

早在商代之前,就有了所谓的甲骨占卜一事。此事并无文献史料记载,却有考古发现。1952年郑州二里岗(属二里头文化,距今3800年左右),就出土了有钻凿烧灼痕迹的卜骨,其钻孔很圆,不是所有钻孔都被灼烫过,骨面有一些裂纹,与钻孔和灼烫高度相关,但没有发现文字。卜骨旁边还伴随有铜制器物两件,被推断为钻孔的工具。

人们只能理解这样的行为不是偶然随机的,而是有意所为,并且推断这就是商人占卜之滥觞。然而,没有文字记载表明:商或更早,就已经有占卜活动存在。《尚书》、《礼记》中关于占卜活动的记载,都是关于周代的,而且,《周礼》是一部未被施行的方案,其中所设置的角色可能来自于现实,也可能来自于想像,而不少学者至今仍质疑《周礼》的来源,认为这是汉代经学家们的杜撰。至于《左传》中的记载,则更是战国期间的事情。

当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出土甲骨后,结合《周礼》、《左传》的典籍记载,就认定甲骨上的痕迹应当是占卜的痕迹,再参以《史记》中对占卜技术的详尽记载(太史公有《龟策列传》,但有录无文,文为唐人补记),进一步证实甲骨文就是商代帝王占卜的记录。

第二,没有形成科学的研究体系,甲骨学先天营养不良。

即使考古发现了商以前的卜骨(这也很难说,因为占卜这种行为很多元化,不能看见一根有钻凿烧灼痕迹的骨头就断定这是古人的占卜行为遗迹),周代以后又有占卜的典籍记载,也无法断然下结论,甲骨文就是卜辞,因为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

即使到今天,也很难讲甲骨学界已经具备科学思维体系和科学方法体系,遑论甲骨学早期阶段。早期建立起的非科学体系,一直深刻地影响着甲骨学,以至于后来无法撼动业已形成的框架。

首先,早期的甲骨文研究仅被当作文字考据之学,仅被当作私学。今天的甲骨学,已经必须有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字学、语言学,甚至生物学、信息数据化处理等众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因为甲骨文这个研究对象早已超出了“古文字”范畴,它是一个综合信息载体。

在早期,甲骨学也仅仅是几个古文字学家私下里研究的东西,实际上更类似于一种收藏行为,在收藏之余,鉴赏一下它上面古怪的文字而已。这样的学问是很难深入、严肃、成体系的,因为并不需要负责任。在发现了甲骨的文字史料价值之后,也没有将研究转化为公共学术平台,造成了甲骨资源的重大损失。

因此,作为古文字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私学,甲骨文在发现早期,很难吸引真正有研究力的学问家加入进来,从未形成过合力,看到出现频率极高的字中,有的像“王”,有的像“卜”,就轻率地将甲骨文定为商王卜辞,而且就这么研究下去了。

其次,早期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缺乏现代科学支撑。最早,甲骨文字学属于金石学范畴,学者的知识背景往往是国学为主,他们对现代考古学、现代历史学、现代哲学、文化人类学等西方学术体系较为陌生。比如第一个考释甲骨文字的孙诒让,在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却对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系涉猎不深,这当然是时代所限。再比如王国维,曾修研西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等,学贯中西的知识背景曾一度使他在甲骨学研究领域中颇有创新。他以地下出土的甲骨文材料为主,与传世文献互校互证,归纳出商代帝王世系,和文献所载基本相合,从而证明《史记·殷本纪》可信,在当时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风头正健的大潮中,独立而不倒,这种以地下材料印证纸上材料的方法被称为“二重证据法”。然而,天不假年,最该深入的时候,王国维却自沉昆明湖。

相当多的早期研究者,对古文字学浸淫深厚,或者说,当时释读甲骨文,就是古文字学家的事情。面对新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他们所能使用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字形类比法,也就是调动大脑中、书本中储备的《说文》小篆和两周大篆,来比照甲骨文的字形,从而考释甲骨文。这种考释方法当然在很多场合都会生效,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大前提,甲骨文字是先秦汉字的源或者至少是流,它们之间应该有形体上的一致性或者相关性,至少在造字方面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或者相关性。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文字使用场合、文字载体、书写工具的截然不同,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很难呈现,相关性也隐含模糊。事实上,甲骨文与小篆相比,少有形体一致者,即使与两周大篆甚至商鼎短铭相比,也很少有形体一致的。因此,用形体类比法释读甲骨文,必然有疏漏。如果疏漏出现在关键位置就问题大了。比如,因为金文中的“卜”与甲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卜”字形体较像,故将其隶定为“卜”,假如是错的呢?我们能够排除这种可能性吗?再比如“贞”,如果不是“贞”而是“鼎”呢?甲骨文字的传统辨识体系恐怕就会因为这两个字的误读而垮掉。因此,字形类比法是一个起点或者契机,它可以引导出假设,但绝不是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甲骨文最早被认定为商王卜辞,也许就是因为早期学者用字形类比法认出了“王”与“卜”这两个字,再后来,就很少有人怀疑这两个字。于是,商王卜辞的大轮廓、大语境就顺理成章而少有人怀疑了。

再次,陈陈相因的师承关系。在中国,学生推翻导师的学术体系,很罕见,他们能做的往往是阐发和维护、最多是完善导师的学术体系。师徒相授是其时私学乃至公学的基本路数。到了今天,学生更要维护师承关系,因为,你不维护,就不能过答辩,不能升职称,那你还在学校里怎么混?和你一起做研究生的,人家10年前就升教授当博导住教授楼了,你呢,还是骑自行车回你的讲师楼,丢不起这个人啊。

同时,甲骨学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等到把自己的青春全部投入之后,才可能看到一点皮毛;等到对这个体系有了深刻认识,已届不惑之年;可能已经发现了很多破绽,但是不能揭开它,因为这很有可能造成原有体系的彻底瓦解,不仅毁了导师也毁了自己,因为很难再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可见,目前已经看上去很成熟的甲骨文体系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最后,著录的零散孤陋。特别是在早期,甲骨文著录极为零散。早期的几个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全部的甲骨文,而是自己所收藏所见过的甲骨文,此乃“冰山一角”。“窥一斑而知全豹”是可能的,那是因为以前见过全豹或者心中本来就有全豹。而商人的契刻、商人的文字体系,却是前所未见,这就需要最广泛的全景式的涉猎,但恰恰正如前述,作为一种能够价值倍增的民间收藏品,甲骨文没有像后来那样成为《合集》,而后来有《合集》的时候,甲骨学已经成为体系动不了了,因为《合集》的编纂方法就是在一套已经定型了的主观思维体系下进行的,而不是客观呈现。好有一比,在需要好工具的时候没有,有了好工具之后,家具已经凑合着打好了,不再需要好工具,只是这家具太寒碜了。

著录不仅零散,而且孤陋。早期完全是拓片,不是照片(事实上,那时照相机在中国使用已经有50年,并不罕见,是完全可以利用的科学手段),有时候附带摹本,但是先入为主的时候,摹本就不是完全摹,而是有自己的扬弃了。就算后来有照片,也很少有记录是多大,更少有著录记有契刻文字的部位。比如说背面,就很少有著录。另一个孤陋之处就是缺乏考古信息,很多甲骨已经失去了来源,不知道是某年某月出土于某地,出土时的自然状态如何,地层坑位信息如何,周围的环境如何,与其他的甲骨之间、遗迹之间关系如何,等等。还有,很多甲骨是为了商业利益作伪杜撰而来,是赝品,却很可能成为研究的对象。

总之,因为时代所限,虽然甲骨学是中国“旧学”走向“新学”的标本,但早期甲骨学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研究体系,天生营养不良,却已经长成为一个老人,让我们今天在甲骨学的科学化道路上障碍重重。

题外话:笔者非常忧虑的是,到现在为止,中国都没有从“旧学”走向“新学”,而直接接驳的“新学”,又往往是皮毛而不是本质。

黄奇逸教授执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是徐中舒先生的研究生,门派正宗。黄氏在参与编纂《甲骨文字典》的过程中,就发现了甲骨文研究旧体系的种种矛盾,按照黄先生的说法,就是强硬的约定,混乱、困惑。他在《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一书中,举出了四十多个甲骨单字,分别给予了剖析,最后指出:

就是这四十多个字,已足以说明甲骨学旧体系的约定与虚假、空浮的破败事实了!在此我们要告诫学者的是,不要因为另外的甲骨文单字暂时逃脱了反驳与批评,那些文字的考释与字义就是可以接受下来的,这才是刚刚开始。另外,若真正熟习甲骨文与旧体系的学者,一定会知道,我们对这四十多个甲骨单字的讨论,已是根基性的与毁灭性的,有许多字只需一个字的毁灭,就是整个旧体系的毁灭!何况四十多个字呢?

黄先生列举了旧体系在文字考释中经常甚至故意犯下的错误。

比如生拉硬拽。旧体系中有不少单字,被隶定为很多的字,只要读音相同或近似,就拿来用。试举一例。包含“有”字的条目,在著录中超过了1000条,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字。以前很难读通,而只要通假为又、侑、尤、祐,就都可以读通了。很显然,黄先生不认为这个字该释读为“有”,他甚至认为,在甲骨文所处的文字发育阶段,甚至都不该出现假借。

再比如释读出一个字,用在其他文句中不通,就采取各种方法让它硬通。例如重新句读,用标点断句的方法,让整个意思看上去勉强通顺;或者完全靠自己臆想,硬把它读通;或者就说古人刻写时也有错讹。最后实在不行,就采取鸵鸟政策,置之不理。

(笔者按:事实上,目前被置之不理的甲骨文单字至少在3000个以上,占到了甲骨文单字总量的60%左右,未能读通的条目也许就更多了。在已经认出的1000多个单字中,只有大约500700字是被公认的,其余一半左右各家有各家的认识,这一家也经常反对那一家,而且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换一句话说,甲骨文实际上总体未能读通。当然,有些专有名词,比如人名、地名、特殊的器物名确实很难读通,它只属于甲骨文时期的特别约定,后来这些语词包括所指与能指都不用了。这些字,当然读不出来,也无需去硬读。但是,考虑到文化传承,考虑到那些特殊约定往往也是从原有体系中派生出来的,出现那么大量的不能释读的单字与条目,确实不正常。)

黄奇逸无疑是勇敢的,因为他几乎否定了师承,推翻了甲骨文的传统体系,这意味着他可能众叛亲离,可能失去很多体制内“成功”的机会。事实上,黄奇逸当上教授,也是近年的事。

那么,黄先生在摧毁了旧体系的大厦之后,有什么建设性的体系雏形呢?

黄先生给出了不是卜辞而是“录辞”的核心结论。

他认为甲骨文的功用是记录备忘,记录什么备忘呢?黄先生认为,日常的生产生活是不需要文字的,只有在处理相关于神的事情,比如祭祀,才需要文字的记录,因为害怕搞错。甲骨文上所记录的也是一种卜问结果,只不过是卜问将要举行的祭祀中关于时间、祭品、祭法(祭祀过程)的安排。这是谁给的呢?当然是神。也就是说,甲骨文仍旧是卜辞,只是不是卜问未来会这样还是那样、是吉是凶、是福是祸,而是卜问我们什么时候、以什么方法程序来祭祀列祖列宗。因此,甲骨文上的文字,都是文字按照祭祀时间顺序的自然叠加,本身不是什么句子,没有完整的语言逻辑,这也是读不通也无需读通的原因。

黄先生的根据是什么呢?除了传统大学小学之外,宗教学、哲学、文化人类学、中外文字学,等等。另外,黄先生找到了古代典籍的支持,比如郑玄在《周礼·春官·龟人》注里所说的“祭祀先卜者,卜其日与其牲”(祭祀要先卜问神意,安排在何时,安排哪些祭祀物品)。

这样,黄先生的体系就很难动摇了。因为,它的每个字,都代表了一个(一组)物件或者会意了一个(一组)行为,能认出来的,比如鼎,那就是鼎,认不出来的,就是商代的一种器物,或者一种特别的行为,或者二者的结合会意,而由于时代久远,我们已经无法指认它们了。所以,在这个体系里,在甲骨文性质的研究领域中,没有必要读出的完整语句,甚至没有必要去考释那些没有认出的字。

黄先生还认为,人类之所以产生文字,不是庸俗的唯物史观所理解的来源于日常生产与生活,而是来自于祭祀。在中国上古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祖先就是神灵。神灵有支配万物的能力,把神灵(死去的祖先)伺候好,是必须的,绝不能因违背神意而遭致灾祸。祭祀就是一种对神灵的膜拜与贿赂(与神灵做交易)。所以必须按照神灵的提示,将未来祭祀的日期与贿赂物品(那时候没有人民币和美金)记录清楚,一点也不能出错。所以要用到文字,文字不是拿来作信息交流的,而是让巫师们作为备忘录的。

笔者无资格也无意于讨论黄先生的对与错,只是有三个疑问存放此处:一、黄先生是否真的认为人类的祭祀活动,其意愿、行为与后果,不是来自于人自身而是来自于神?二、如果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来自于神,那么,黄先生是否核对过,那些较为完整的甲骨上所呈现的所谓“兆”,与最后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着一致的关联性吗?比如说,朝左裂开两路,就是要用鼎,要敲响钟,朝右裂开三路,就是要用血水涂衅,要用童男童女各一。这种对应性存在吗?实际上甲骨文中一文多辞的现象非常多,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兆相完全一致,却有完全不同的文字,或者完全相同的文字却有完全不同的兆相,那么,黄先生的此番假说也就应该从逻辑上站不住脚。三、如果有人认出了甲骨上的字,并且用这些字读通了甲骨文,而且有些也正符合典籍记载,那么,黄先生认不认?

黄先生是体制内杀出来的一条好汉,而且涉猎广、火力猛,但即使如此,学术界竟然没有什么回声,这着实让我非常惊诧——难道黄先生的观点根本不重要?对既有的甲骨学体系不产生作用,所以完全不值得一驳?还是说,用沉默对待新知,让所有挑战者在沉默中自生自灭,从而让原有体系继续金刚不坏之身?

甲骨文的释读---商王朝应有之景

甲骨文是怎样一直被当作“卜辞”的?

新的见解之二——来自于民间学者璩效武的构建

如果说传统甲骨文研究体系可以用“卜辞派”来冠名的话,那么,璩效武先生的学说就应该明确地称为“非卜辞派”。

黄奇逸先生看上去是反对旧体系的,但本质上属于旧体系,因为还是卜,只是卜的内容不同。璩效武先生则彻头彻尾地批驳了“卜”。

首先,他认定,没有典籍表明在周以前,人类有过占卜的行为。不过,这一点确实受到很大挑战。虽然先秦典籍没有记载商人占卜,但东汉那些经学家众口一词所说的周人占卜难道会没有继承,凭空而出?而且,司马迁的《龟策列传》开篇,总算是一重根据吧。另外,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告诉我们,早在夏商之交,就有龟卜现象,因为出土了有钻凿烧灼痕迹的龟甲。这可以算作铁证吗?

其次,璩先生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考释出这些单字,然后放到所有出现这个单字的句子中去读,能够读通才行。读不通,说明字认错了,再认。璩先生通过近四十年的释读,终于能够像读报纸那样,把绝大部分甲骨文整句读通了,不仅符合逻辑,而且有一些得到了典籍的映证。璩先生反复强调,传统的方法之所以遇到很大障碍,文句考释错误百出,就是因为把甲骨文当作卜辞。如果把甲骨文当做一般的文字记录,就可以很容易读通。璩先生甚至认为,他已经考释出70%80%的甲骨文单字。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在业内,今天还在做考释单字这种基础研究的人绝对已经是凤毛麟角。

璩先生对甲骨文字的考释,认定甲骨文是商王朝的文字档案,它记录了朝廷及其他政府机构的办事信息,而绝非什么“卜辞”。

璩先生功底深厚。在近四十年的研读甲骨文字的过程中,已经非常熟悉甲骨文的造字原理,能够轻松辨认单字和语句,乃至通读整版龟甲文字,对其文例、文字记写规则也总结出了相当多的规律。按照璩先生的说法,商代文字处在图形阶段,是按照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的形去构建文字的。在无法用形来表达意思的时候,就用音同来借字,所以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假借字。比如“有”字的意,很难用形来表达,就借用“油”,盛装油的器皿“”来表达,于是,在甲骨文中,没有出现本意的“油”,反而出现极多的借音过来的“有”字。再比如出现频率极高的完成的“完”,无法用形来表达,于是就借用了日常裝盛食物或饲料的“”来代表。

在璩先生的描述下,一幅幅商代历史画面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王子们是怎样最终被确立为鼎主(即商帝)的;长儒(官衔名称)是怎样因为收受贿赂而被撤职查办、最终被鼎王取消了这一官职的;商帝、商王、领主们是怎样任命各级官员的,是怎样与政府部门进行对话并且发号施令的;农业活动、手工业活动是怎样开展的;乃至更具体到皇家驾车的车夫是怎样因为车祸肇事而受到囚禁的;妲己下令抓捕箕子等等事件。

璩先生来自民间,出身草根。他在物质条件非常窘困的情况下,全凭兴趣与使命感,在甲骨文中孤独地研究了四十年。说他孤独,是因为他没有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社交资源。偏居安徽芜湖,资料来源极为有限,所用最多的著录《甲骨文合集》来自于他在安徽师大图书馆的逐字手摹。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给中国社科院去函表达了甲骨文不是卜辞的重大研究发现,又在世纪之交再次致函李学勤先生,但均未得到明确答复。先生的学说体系,也没有得到学界的任何关注,更不用说讨论了。先生今年已经72周岁,身患高血压,如果继续这样的研究状态,看来也将成为“绝学”了,尽管先生已经自费出版了重要著作《甲骨文字辨释》(上下册),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就永远躺在图书馆的某一个僻静角落呢?

甲骨文字的研究,必须使用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纠错机制。假设,验证(必须是逻辑和实践的统一),再扩大应用范围,发现问题,再重新完善理论,直到能够解释相关领域内的全部问题。

如果发现有些理论只能用在解决局部问题时,就说明,我们还无法全面认识这个领域,此时,我们对这个研究对象的定义就要做更高一级的归纳抽象。

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笔者对甲骨文的定义是:

以龟甲和兽骨为载体的古代(主要指已发现的商周两代)文献。

这样的定义,拓宽了甲骨文的性质。如果将甲骨文仅仅当作占卜记录,那么,很可能因为这样的语境限制导致对甲骨文字的误读,最终,很可能将一部广阔的历史画卷误读为一部由巫师们写出的占卜文句。文献,虽然外延宽泛,但至少留下了一条路径,让未来有志于甲骨学和商史的人们,不至于一开始就限定在狭窄的“卜辞”世界中。

在我们不能往前进的时候,需要往后退,尽管这很艰难——这意味着我们曾经建立起来的庞大复杂的甲骨学体系遭到质疑甚至否定;意味着很多的商史研究素材可能靠不住,商史需要重新写;意味着很多考古结论(比如妇好墓)很可能就是一个被旅游业利用的伪结论,对地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意味着很多已经去世或者还活着的教授们所拥有和传授的知识体系必须重新梳理甚至彻底摧毁。

然而,退一步,更有利于看清楚方向和路径;退一步,有利于我们利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手段重新审视甲骨文;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展开想像:

首先,甲骨文不仅只是占卜记录,也有可能是黄奇逸先生所说的对祭祀的日程和议程的占卜记录,也有可能就像璩效武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商朝廷及政府部门的办事记录,也就是说,甲骨片,是一种特殊的记录载体,这种复杂繁琐的记录方式,出于皇家和政府部门,不见得只有占卜一个用途。

其次,甲骨文字是甲骨文字,占卜痕迹是占卜痕迹,二者不必然发生联系,也许,有些甲骨文就是根据占卜痕迹而作的记录;也许,作为档案的甲骨片,人们不舍得扔掉,于是拿来做占卜之用,就像文件背面还可以打草稿,或者被活佛写过字的羊皮可以用来随身携带以作辟邪之用;也许,是周人在获取这些甲骨后拿来占卜,或者为了毁坏商人档案而采取的有点迷信的破坏方法,又是钻凿又是烧灼,甚至是打击、掩埋;也许,这些钻凿烧灼就是为了把龟甲分解成一块块小片,用作为令符;也许,用龟甲占卜就根本不存在,上面这些痕迹完全是一种处理方法,为什么这样处理另当别论。

正像璩效武先生说的那样,甲骨学的核心是对文字的辨释,不认识文字,其他的努力都是徒劳。甲骨文确实是一种特殊的研究对象,既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本来,文字就应该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它无需其他佐证,因为它可以“自证”——自己证明自己,上面记录了什么内容,是唯一的和清晰的,比如说记录了一次交通事故,而不需要更多的物证来说明这次交通事故。但是,正由于甲骨文难以辨释,所以不得不成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要用逻辑链来证明这些甲骨文字是用来干嘛的。当然,如果这些文字都已经被认识了,情况就会大有不同。所以,认出甲骨文,仍旧是重中之重,是整个甲骨学的核心、基础。

那么怎样辨释甲骨文呢?前辈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讨,比如字形类比法、偏旁推认法、借音法等等。

实际上,这些辨识方法都仅仅是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不能形成科学的文字辨释体系。如何能够正确辨释甲骨文,学理上应该非常清楚——所辨认出的字应该是被检验出文句的内在逻辑是清晰并且不悖的,同时,相同的字,用在其他的地方也是通顺不悖的。

具体说,首先是试错,先猜出一些常用字的意与音。这个“猜”,应该回到文字创造的根本而不仅仅根据字形类比,因为我们无法简单地由后断前,由周铭文推商甲文,更不能简单地由小篆去推测甲骨文。文字创造的根本,主要是象形。尽管一切符号加以约定都可以最终抽象为文字,甚至我们完全可以把八卦的符号延伸为一种文字体系——64卦象再排列组合一次就是4096个卦象,每个卦象代表一个字,这已经足够了。今天的计算机里,汉字输入编码不就是靠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实现吗?早一点的电报码就已经实现了数字编码。但是,在人脑记忆和手写文字阶段,这样的文字体系是不可能成立的,最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望文生义、明义识字。抽象出一匹马的形状,就是马字;一只狗的形状,就是犬字;一头猪的形状,就是亥字。这样,自然界中的可视物相,就能被抽象为相对应的文字,比如日月、水火、草木、人兽、家居、衣着、食品、用品等,也有一些动作行为可以用稍复杂的会意方式表达出来,比如,两个人背靠背,就是“背”;两个人朝向同一个方向就是“从”;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众”;耳旁有口,即为“听”;天空落点即为“雨”。在使用文字的实践中,通过对文字记录符号的局部形态加以改动和增删,则能够反映出更为丰富生动的信息,比如手分左右,人分为站立的和跪坐的,二者又有形态(非常形象的姿态)的不同,从而表达出身份地位的不同。比如在璩效武先生的释读体系中,同为人形,却细致地分为中央级高官、子级官员、基层官员,以及卫士、士、民众、仆役等多种。

这些拟定、这些试错、这些猜测,最终要拿到文句中去检验。有的时候需要若干组试错的候选文字去排列组合,目的是达到句意晓畅,既符合客观现实,也符合语法的内在逻辑,所谓“能指”和“所指”的统一。

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试读出一定量的文字、语句之后,还要拿到其他出现相同图形符号的语句中去检验,必须做到在其他语句中也能通顺,既符合现实,也符合语句逻辑,这样才能确认释读的正确性,不应该在这里读成这个字,取这个意,在另外的地方又读成那个字,取那个意。

应该可以肯定,出现频率高的字,它们所组成的语句,假如释读正确,不会出现读不通读不懂的情况。假如有这种情况,说明释读有误,要重新来。就在这种反复试错和检验的过程中,文字的训读就会慢慢沉淀下来,集字成句,集句成篇。最后,如果发现有些篇章恰好符合典籍的记载,就更能够确认释读的正确性,然后用这种正确的训读再去检验更广泛的语句,逐渐地,完成对甲骨文字的全面释读。

在反复释读过程中,我们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造字方法,了解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个字的。这种造字方法的得出,来自于释读的正确性。随着对造字方法的深刻了解,就可以更有效地释读新的不认识的字。还有造句方法(语法)、文章体例(文法)、文章性质(陈述、抒情、疑问、命令或者祈使),等等。

当然,对于某些出现频率极低的文字,除非通过上下文关系的推导能够确认以外,确实没有办法释读准确,这时,只能根据上下文关系,推测出这个字的几种可能,留待未来的更多出土甲骨的验证。

如果甲骨文仅仅是有限的几十板或者上百板,那么,释读文字是非常冒险的,好在有字甲骨多达十几万片,有足够的采集数量,之间有着足够的逻辑关系供我们辨析,所以,彻底读通甲骨文,是必然的结果。

然而,错误的方法一定导致错误的结果,使甲骨文释读困难重重。这里面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好比唇语专家,他们听不见对象在说什么,但他们已经确认了对象的身份和话题,这时,唇语分析才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这种语境的确认,他们是无法有效分析唇语的。如果确认了甲骨文的性质是“卜辞”,那么这个语境的暗示,将导致这个体系的重大疏漏。

对于甲骨文来说,只有先读通文字,才能逐步明确语境,而不能先明确语境,再据此释读文字,前辈众多学者就是存在这样的逻辑错误。甲骨文一旦被定义为“卜辞”,我们就会往占卜活动这个方向上靠,并且积累经验。如果真的是占卜,那就对了,如果不是呢?如果按照璩效武先生的释读方法和已经形成的体系,可以更通顺、更逻辑、更符合现实也更能与典籍记载相符合,那又怎么解释?

所以,首先必须重新将甲骨文“还原”为一般意义上的商代文献,而不是商王占卜刻辞,才能够揭开甲骨文之谜。

这里,笔者提出几个问题,不知道把甲骨文作为“卜辞”的学者们如何解答。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答,那么,甲骨文作为“卜辞”的根基就有可能倾坍。

1、为什么如此盛大的社会活动没有流传下来?按照一般的说法,商人逢事必卜,大小事皆卜,一事多卜,而且不仅王室卜,民间百姓也卜。请问,这渗透到社会每个细胞的活动,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周代商,而不是周灭商,周人对商人的文化否定并不是推倒重来,全盘“周化”,那么谁灭了“占卜”活动?换一句话说,为什么如此盛大壮观的文化活动一下子就偃旗息鼓、悄无声息了?再进一步推问,是不是本身并不存在我们所描述的商人占卜活动,而只是我们没有搞清楚甲骨上的文字,只是看到了那么大量的甲骨文中的“卜”字,从而导致的历史场面的错觉或者幻觉?而这种幻觉仅仅是百十年以来发掘和研究甲骨以来所形成的。

2、为什么先秦典籍没有记载商人如此重要的社会活动?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周人继续了商人的占卜活动,因为《周礼·春官》中就有记载,《易经》也有若干处提到龟蓍,只是没有发现大量考古证据,那么请问,先秦典籍为什么没有记载商代的占卜活动?

3、为什么传统甲骨文字考释矛盾重重,且至今大多数文字不可辨释?翻开《甲骨文字典》就可以知道,我们能够释读的甲骨文字是有限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即使一些常用字,不同的专家也有不同的解读。问题是,在商代那个时候,一个字形肯定有它确定的读音和确定的意思,可能出现多音多义字,但绝不可能出现同一个字有完全不相干的意思和完全不相似的读音的情况。

4、为什么没有人考证文字与卜兆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传统甲骨学体系,贞人是通过对卜兆的观察(占),来解读其意并且刻辞记录(可以参看《史记·龟策列传》中唐人补充的甲骨占卜技术),那么,文字与卜兆之间就一定有相关性。换一句话说,相同的文句,一定有相同的兆纹,相同的兆纹也一定对应着相同的文句,至少是相同的文意。然而,没有人对这种相关性进行考证。进一步说,如果相同的兆纹没有对应相同的文句(文意),而相同的文句(文意),却对应了不同的兆纹,就基本能够说明文与兆之间,没有相关性,那么,根据兆纹来占卜,文字是占卜的刻辞,这种猜测就可能失去重要依据。

5、如果命辞、验辞刻写在后,就不应该与兆纹相交重叠。笔者曾经强调要特别注意文字与裂纹的分布关系,那是因为,如果烧灼使之产生卜兆,根据卜兆得出占卜结果,那么,至少所谓的命辞和验辞,就应该出现在兆纹的旁边,而不应该与兆纹相交叉相重叠。然而,有那么多的文字,却显然与兆纹交叉重叠,明显是先刻字,后有兆纹,这怎么解释?进一步说,会不会兆纹与文字没有关系?或者有关系,也没有先烧灼后刻字的时间关系?

甲骨学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以科学思维加强基础研究

甲骨文是商代文献这一定义的提出,非常重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1、用“文献”取代“卜辞”,内涵的特征减少,扩大了外延,意味着甲骨文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以此可促进甲骨文研究跳出原有的框架。

2、用“文献”取代“卜辞”,明确地展示了甲骨文更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使甲骨文研究能够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跳出文字学的框架,直接与历史学接壤。

将甲骨文当作一种文献,是以科学思维加强甲骨文基础研究的基础,惟其如此,才能摒除原有芜杂信息,接受更加广泛的推测,进而一一验证,获得更加可靠的研究成果。

仅有科学思维的开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科学方法的使用。

具体而言,以下一些要点是无论如何应该给予重视的。

第一,甲骨文从理论上是绝对可以被全面释读的。

甲骨文是一种文字,这不会有任何人反对。文字一定有确定的形、意、音,这也不会有任何人反对。文字的无序排列组合,当然读不成句,只要成句甚至成章的文字,一定可以用到别处,用到任意一处。

正是建立了上述的逻辑,我们才能认定,甲骨文字与甲骨文,是绝对可以被全面释读的。

然而,甲骨文出土百十年,却没有被全面释读。正像一些学者如黄奇逸教授、璩效武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矛盾百出,疑窦重重。

我们提到过,甲骨文具有双重属性。作为文字,它具有史料的属性,作为没有被系统释读甚至其性质都不明朗的文字,它又不得不作为一种遗物,成为考古学的对象。这真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原本可以“自证”的体系,却不得不需要其他的证明,那些钻凿烧灼痕迹,实在是绕不过去的。这就需要甲骨文研究学界,必须有系统思维能力和跨界研究能力,至少有协同作战的能力。

第二,文字考释是甲骨文研究的根,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正如我们所指出的,甲骨文理论上是可以全面释读的,是能够“自证”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文字考释。

现状是,像璩效武先生这样的学者,太少太少。人们挖空心思把一片茶叶包装成钻石卖出去,堂而皇之地将万元茅台酒铺洒在官场商场的酒桌上,也不愿意付出哪怕九牛一毛,去探索中华文明的开端和延传。而在甲骨学业内,似乎甲骨学研究已经大功告成,对甲骨文已经了如指掌,其研究成果怀疑不得,所有的新探索都没有结果,所有的探索者都只有遗憾。

这话好像有点过,但是我们来看看现实: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的甲骨文数据处理工作进展到哪里了?至今连个权威的完整的甲骨文数据库都没有。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技术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的应用迟缓到令人吃惊。要知道,如此浩繁的甲骨文数据,其图像信息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在残片缀合、文字考释、性质界定等基础研究过程中,图像处理分析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记者参观过安阳师院的甲骨文信息处理研究室,他们想有作为,但靠他们这一点人力物力和甲骨资源,又能做出什么?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甲骨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但图像检索功能没有,因为没有科学的甲骨学认识,也就没有科学的甲骨文检索方法。但我愿意相信,有了这么好的原始图像数据库,应该会对甲骨文考释助益极大。感谢我们的公共学术机构,看到他们所做的工作,使我们经常感觉到不太孤单,甲骨学仍有机会得到彻底的重视,仍有机会由“绝学”转为“显学”。

第三,有了完整的原始图像信息资料,就需要一一验证多种假设。

甲骨是全息的。在以前,它只是“卜辞”的载体,而在今天,它应该是“文献”的载体。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对所有的假设进行验证,在得到结果之后,将其运用在更多的场合,如果运用晓畅,则进一步证明其合理性,如果出现问题,再返回重新验证或者修正假设。这样的往返过程就是科学方法。通过典籍来做出各种推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假使典籍记载也是相互矛盾或者分歧的呢?就会导致不必要的口水仗。通过逻辑判断也会出问题,因为不同的世界观一定会导致不同的逻辑。逻辑和典籍都很重要,至少它们能够给出很多假设,作为研究的起点,但最终要获得实证,还得用物证来说话。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从1899年被发现时,它就向世人彰显着无穷的远古信息。然而,四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也许尚未掀开这部历史宝藏的帷幕,这一切,都因为我们不认识那些字,更可怕的是可能认错了那些字。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走错了路,没有构建起科学的研究体系。

不怕,一切都可以重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从来不会输掉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

}

(“甲骨文考生”黄蛉)

作文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同时也成为网络上走红的“古文字达人”。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

接受一对一的教学。2011年11月4日,黄蛉导师

称其浮夸靠不住,不愿意再教,已向学校提交

用甲骨文写作而一鸣惊人的四川考生黄蛉,2009年凭借甲骨文作文被

破格录取,并正式就读,并参加了该校的开学典礼。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的教学。黄蛉就读的专业为

某学院,黄蛉说:该学院的专业与我的理想不符,我一直希望就读与古文有关的专业,现在四川大学的机会更好,对古文字研究也能起到很好的研究作用,所以,选择了川大。

黄蛉也表示了对西南财经大学某学院的歉意,并希望学校能理解他的这一选择,“我还是希望自己在古文字方面深造,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黄蛉说。黄蛉突然改换学校就读四川大学,也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学校不希望再有媒体炒作此事,所以对外封锁了一切消息,并让我保证不向媒体透露。”黄蛉说。就读川大后,黄蛉也松了一口气,“川大之前让我等消息,我心里一直很忐忑不安,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下。”黄蛉如释重负的说到。

2009年8月,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测试之后,四川大学并未对外公布任何消息。

2009年高考,四川一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篇作文,引起轰动。在媒体的追逐中,这名考生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绵阳某中学高三学生。

黄蛉2009年以428分的高考成绩,原本要进入

,对方也投出橄榄枝,但2009年8月,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测试非常顺利。9月13日,黄蛉到该校报到,议论纷纷的高考甲骨文作文作者能否上大学、上哪所大学终于有了结果。

毕业生,黄蛉2009年进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属于特招,“其实这个学校是属于重点高校的三本院校,但我觉得专业特别好就来了,就没有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据悉,这所学校也是通过黄蛉的中学找到他,有意对他进行特招的。

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写作,被网友捧为“古文字达人”的黄蛉说起自己的学校,笑着说:“我因为是特招,所以报到得晚一些,有很多手续要办,至于学费方面,现在还没有交,和学校还没有谈学费是否免的问题。”

刚进学校的黄蛉说自己最希望过平静的学习生活,所以当有人试探地问他是不是甲骨文作者的时候,他都否认了,“刚开始我的同学都不知道,但这两天,报道出来以后,大家都知道了,之前有几个认出我的人,我都没承认,现在很尴尬。其实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平平静静地过学校生活。”

在“甲骨文风波”之后,2009年的这个暑假,黄蛉其实过得不错,他到父母打工的深圳去玩了一圈,“终于见到大海了,感觉特别好。”父母对于黄蛉选择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没有任何意见,父母还在打工支付他的生活费。

黄蛉现在住在学校四人一间的宿舍,但目前宿舍里只住他和一个来自山西的学生,“同学们现在也没有对我特别关注,很平常的。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会问我,他们的名字用甲骨文怎么写?我说我其实也不是很熟悉甲骨文,属于很低级的水平,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好,以后等学多了再给他们写。”

黄蛉现在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希望大家让黄蛉安静读书。而黄蛉在电话里很朴实地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想背着(高考甲骨文作者)这个名字到这个学校来,我想安静地学习,我就是希望大家淡忘那段日子,用平静状态生活。”而对于未来,他没有太大的打算。“我觉得这个上学的机会很难得,大学就是一个基础,基础打好了之后,再去学想学的,甲骨文等到了研究生以后再学也可以。”

在2009年高考作文中使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写作,被网友捧为“古文字达人”的黄蛉,曾拿着自己只有428分的高考成绩单,陷入了读大学无门的境地。

锦城学院2009级开学典礼上发现,黄蛉出现在该校文学与传播系新生里。黄蛉就读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年6月17日20时36分,国内著名的文字资料网站“国学数典”论坛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名为“dzjimagine”,可能是一位在现场阅卷的老师。发帖称当日在语文组发现了“阅卷以来的最劲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熟悉》。

“dzjimagine”说,发现该作文的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随后茫然地向阅卷组组长报告。由于高考没有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阅卷组组长仍然只有茫然地向语文质检组报告;而质检组的第一反应仍是茫然。

“由于高考阅卷禁止拍照、禁止将相关材料带出阅卷场,所以我当时并没能拍到作文的照片(估计有作文组的老师已经悄悄拍过)。经过粗略察看,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该网友还说,这件事立即在语文阅卷组引起不小的震动,当晚6时左右当天的阅卷工作结束后,有老师向语文质检组打听这篇作文的评分情况,质检组的回答是,他们已经与四川大学的某古文字专家联系过了,请这个专家尽快将这篇作文的文字翻译成简体字,然后再评定作文的水平。

这则消息随即引起了四川媒体的高度关注。6月21日,部分语文阅卷老师处证实: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得分偏低。

成都中心城区一位阅卷老师表示,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都看了,通过翻译后,他们发现这篇作文虽然是以《熟悉》为题,但内容却离题很远。”最终,专家们给出的分数并不高,“大概就只有几分”。

拒绝接受表示。但对这篇作文得分不高的事并没有否认。“高考作文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标准定了,就不允许争议和修改。”

这篇文章仅得6分。网友们把这篇作文称为今年的“最牛高考作文”,写作者被大家封了一个很有90后特色的名字——“古文字达人”。

经过连续几天的寻找,6月23日,该文的作者,就读于

的黄蛉和他的语文老师蒲体超,并取得了黄蛉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

事实上,这是小黄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去年高考,他没上一本线,最终选择了留在原校复读。蒲体超是从小黄复读时才开始认识他的。但两人“很快就要好起来”,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古文字。

蒲老师表示,黄蛉用古文字写作文并非为了搞怪,而是兴趣所致,一时灵感。他的意愿一直是想考一所上海的大学,最喜欢

的教授,之前破格录取了一名三轮车夫当研究生,只因为三轮车夫在研究甲骨文。

黄蛉说,他是怕作文不出彩,所以才选了一个冒险的做法。已经被认知的甲骨文有1000多字,他大概会写七八百个字。这次高考前一周,学校发了考生须知,没有规定不能用古文字写作文。小黄当时就想:可以用古文字写作文。结果,考试中他用了超过一个半小时,才写完作文。

对于只得6分的作文,黄蛉说:“虽然只得了6分,但我不后悔。这次打击,不会减少我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兴趣。以后我能达到什么造诣?我不敢说,但我希望在大学里读语言文字方面的专业,增加对古文字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学成后,我想进孔子学院去教书。”

据悉,蒲体超将于今年底到美国一所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这是他去年就受邀而定好的行程。

学习成绩优良,不张扬,小黄的同学对他印象颇佳。有一次同学偶然发现小黄会写一些奇怪的文字,非常惊讶,一个普通高中生居然懂这些!小黄会甲骨文的事也只在小范围的同学中流传。

高中毕业时,好几名同学找小黄用古文字给他们写名字和毕业留念。小黄说,有些名字的字在他知道的甲骨文中没有,他就自己“创造”了几个古文字。“我在同学中是小心翼翼的。有的同学问我怎么会写甲骨文,我就说没什么,只会几个字而已。我感觉在同学中太标新立异不好。我喜欢那句话:

6月25日,黄蛉的家人和老师查到了他的高考分数:428分。比他此前的估分低40多分。因分数过低,能否念一所好学校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曾经,西南财大天府学院表示愿意录取黄蛉,并开出全免学费的优惠条件。不过该校主要是财经方向专业,没有文字方面的专业。

有可能破格录取黄蛉。该中心曾破格允许只有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

参加该校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并最终录取。6月25日,黄蛉前往上海,拜访了该中心主任

看了小黄摹写的古文字作文,刘钊对有些拘谨的小黄赞不绝口:“有一定天赋,我很欣赏。虽然从研究的角度还很初步,但高中生有此爱好,值得肯定。现在有志研究甲骨文的人才非常少,研究国学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刘钊同时也表示,小黄看的书不够,有的古文字解释不准确。希望他调整好心态,大学里要打好基础。本科难以破格录取。如果有其他好学校愿意破格,当然是好事。即使没有,也不要气馁。

“到考研究生的阶段,我可以帮你推荐,提供读研的便利和指导,可以报在我门下。”刘钊说。6月25日正好是小黄20岁生日,刘钊送给黄蛉一本自己著的《

》,让小黄通过电子邮件跟他学习。

尽管没有获得复旦大学特招,黄蛉并没有放弃求学之路。这个暑假,他应邀到

接受测试和专家面试,虽然专家们给予了肯定,却因考分过低等原因最终没有被录取。

8月26日,高考录取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原本被认为很有可能被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录取的黄蛉,最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西南财大天府学院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管老师表示,黄蛉的高考成绩为428分,上了专科线,在填报志愿时,也填报了该校。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最终没有给黄蛉发出录取通知书。

2009年8月,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测试非常顺利。9月初,黄蛉意外地收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9月14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09级全体新同学、学院教职员工参加了开学典礼。黄蛉出现在该校新生队伍中。

黄蛉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从媒体披露“甲骨文作文”并找到黄蛉那天起,黄蛉及其语文老师蒲体超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昨日,本报采访了黄蛉和蒲体超,他们都希望舆论能停停,让他们休息一下。

惋惜:“甲骨文”给他惹麻烦

“如果下一届学生问我作文该用甲骨文还是现代汉语,我肯定要求他们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蒲体超说,学古体字可让大家避免错别字,帮助学习文言文。

“我在考前并没有暗示他写甲骨文作文,我从网上看到相关报道时还不知道是

他,直到他给我打电话。”蒲体超当时就狠狠地训了黄蛉,他已预见到这种不符合常规的表现形式,很可能给黄蛉惹上麻烦。不过,黄蛉表示:“我会以最成功的心态去接受这次最失败的结果。”

反驳:不赞同专家说“给零分”

师徒俩在网络上翻看过专家和网友对此事的评价,对部分认为“该给此作文打零分的专家”则表示不赞同。

“我知道,不少人去评价一件事时,站在一种审判立场上,自认为代表着‘秩序’,但我想请问专家,假如你是这个孩子的老师,骂他一顿就不管他了吗?”蒲体超希望喧嚣过后黄蛉会继续走好下一步。

自豪:将到美国教授中文

据悉,蒲体超将于今年底到美国一所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这是他去年就受邀而定好的行程。

那他是否还会教甲骨文呢?蒲体超说:“在我的实践中,小孩子天生喜欢看画的东西,也喜欢画出来,反而更容易接受甲骨文。这对减少错别字,加强记忆,非常有用。”普通人写下一个又一个甲骨文时,能感悟和祖先对话的魅力,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消除对甲骨文的误解,跟他和黄蛉一样,分享文字的力量和乐趣。

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让诸多同窗眼红。然而,

,喜讯传开还不到一天,2011年11月4日,川大返聘教授、专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

处表示,因为“这个学生有些浮夸”,他已经向学校提交了辞呈,不愿意再教黄蛉。而此时,已确认将学籍转入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蛉也处于“隐身”状态,电话一直关机。

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

从2009年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而原本已退休的

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专门负责黄蛉的培养问题。11月4日,何崝教授,已向川大提交了辞呈。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

》。《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

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说到此,何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黄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并不如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何崝随后透露,他已经向川大提交了辞呈:“我不会再教他了。至于学校今后会派谁来教他,我也不知道。目前,学校还没有回话。”

既非高考,又非考研,以一技之长“杀”进川大,“古文字达人”黄蛉将到川大哪个学院学习?

川大历史文化学院表示:“我们也不清楚此事,我也是今天才看到报纸的。”历史文化学院教务处一老师说道。该院院长

也模糊地表示:“还没有确定转到我们学院。”从川大教务处得到核实,黄蛉的学籍确实转入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

作为“偏才”、“怪才”,黄蛉今后将被如何培养?虽然川大教务处并未透露其具体培养计划,不过,根据2009年川大推出的针对偏才、怪才的“双特生培养方案”,黄蛉今后还可以往研究生方向培养。按照规划,“双特生”的培养分为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培养、特殊培养三个阶段,而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研究生预备学习。而之前,正在川大江安校区听课的黄蛉也曾表示,他有往研究生方面发展的意愿,“我现在就是来川大这边先听听基础课程,以至于以后考研时基础不要差太多。”

好羡慕!进川大 绕过了考研路

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的消息11月4日在川大校园引起热议。11月4日下午,不少学生就黄蛉经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学校不拘一格用人才;一部分眼红的同学表示,期待同样的“教育机遇”。

“好羡慕。三年后,我还是要走考研这条漫长的道路。但我没有特长,希望川大也能给我这样普通学生多一些机会。”与黄蛉同专业的川大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胡同学说。“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是一件好事情,

也是被清华破格录取的。有了他这样喜欢研究甲骨文的学生,我们的古老文化就不会被后人遗忘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蔡佳君力挺黄蛉。

黄蛉的求学经历传开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此事,有人羡慕,有人眼红,也有人期待同样的机遇。11月4日,

以及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作为高校教育专家的他们均认为:偏才、怪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川大的破格之举具有启示意义。不过,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

却表示:“破格进川大,不应该被普及。”

特招黄蛉对教改有启示应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

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川大破格录取黄蛉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是一个对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事情。”

“长期以来都在提教育改革的思想,但始终没做好,这是受传统教育和考试的束缚,我认为重要的是因材施教、要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特别是要让有个性的人才脱颖而出。”陈光说道:“破格录取在全国并非首次,川大此举是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了一个培养的机会,这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招偏才、怪才应定标准防杂乱无章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倪师军

“创新人才培养是多元化的。如果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一个模子,那不是高等教育期待的。”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倪师军说。据了解,同样看重偏才、怪才的成都理工大学,今年也破格让英语挂科学生邵周成拿到了双证;该校更是修改了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为优秀的偏才生制定了多元化的毕业考核标准。对于川大黄蛉的故事,倪师军表示他早有耳闻,“我不鼓励过分炒作偏才、怪才,但高校还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样,在发展创新人才时,学校也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标准。如果没有标准,没有一定的方向和政策,教育可能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比他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两级跳”对他人不公平

●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毛建华

“当年,黄蛉连三本都没有考上,但川大看中他的甲骨文方面的造诣便特招进来。”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毛建华说,锦城学院接受黄蛉后,学校对其特别关照。“我们确实花了很多精力在黄蛉的培养上。川大把他招到我这里,我们的辅导员也抓得很紧,对他特别关照。好在,他自身也很努力,进校后大有长进。”

黄蛉这样以“特招”方式实现“两级跳”的绿色通道今后是否能普及?毛建华表示并不认同,“他进来的时候成绩是中等偏下,但其余学生都是公平竞争的方式进来的,因此,我不能为这种方式叫好。在锦城学院,比黄蛉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他们都是通过考研的形式进入川大,黄蛉是我们学院第一个破格进入川大的。”

甲骨文考生所在的某中学就是

;小王和黄蛉同桌了一个多月。

高考后黄蛉摹写的古文字作文

她说,黄蛉古道侠肠,乐于助人。几位同学七嘴八舌地说,黄蛉的名字与众不同,其中的蛉就是害虫,但他津津乐道。“黄蛉是

人,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喜欢佛学也喜欢诗歌,性格特立独行,有时在教室里也在练习打禅,个性特鲜明。”

小陈曾是黄蛉的同桌。她说,高考前从没听黄蛉提起过会用甲骨文来写作文,事后见媒体报道绵阳考生写出了甲骨文作文,而黄蛉也神秘“潜水”,才知道他做了这件轰动的事。“我们现在最想见到黄蛉本人,问问他当时怎么会想出这个一鸣惊人的想法?”黄蛉的同学们表示,他们在高考前也一直在思索怎样在作文中别出心裁,写出好文章引起阅卷老师关注,最终获得高分。

至于有些人质疑这件事自始至终有语文老师做高参,再由某些媒体特意来炒作的说法,黄蛉的同学坦言没有这回事。“黄蛉用甲骨文写作文,不过是想使得文章有特点。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黄蛉相信阅卷老师能认可,才做出了这个很冒险的选择。我们相信,黄蛉在做这个选择时,可能还想到了向社会呼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思,而不是个别媒体分析的黄蛉想用甲骨文来考阅卷老师。”同学们认为,黄蛉在古文字和古文学方面有一定天赋,希望录取院校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谈到某些媒体的刻意炒作,黄蛉的同学们认为这既是好事,可能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好处在于,黄蛉的古文字特长为全国知晓,对于他今后进一步深造有很好的帮助。不利的就是,这种炒作会把黄蛉至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利于他今后潜心修学。

“阅卷老师说他偏题,黄蛉是不承认的。平时他的成绩就是考二本的,这次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作文分数太低的缘故,可能只有读三本或高职了。”至于黄蛉的分数究竟是多少,同学们未透露。

的蒲体超老师终于打破沉默,并连夜用博文回应此事,博文表达对自己学生的支持和爱护。以下是博文摘录:

当我得知黄蛉的高考作文是用甲骨文写成的时候,我气血喷张,虽不至于以头抢地,但用“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八字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是不为过的。作为黄蛉的语文老师,我深知这位高四学生做了一件麻烦事!以我对他平时的了解而言,我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谦和而低调的学生,他怎么会在高考作文的刀锋上狂舞?

然而事件已经发生,我也曾一度迷茫。网上说这篇文章偏题了因而得分很低。得分偏低是我事先就想到的,但我没有想到他会把文章写偏题,更没有想到他的作文分数偏低会低到只有6分!

那么这篇作文究竟偏题没有?我们的意见是:没有!

当然,幽默的是黄蛉对“熟悉”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恰好不熟悉。他于是就作了一个变通,用“深入了解”四个字代替了,文章写成了一篇议论文。我后来询问了一名作文阅卷场的负责老师,他说在讨论作文评分标准时,就已经确定“深入了解”“了解深入”等方面的立意属于“熟悉”这一命题的立意范围,怎么就偏题了呢?绵阳教科所的专家也认为,这篇文章上48分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让黄蛉凭记忆再现了这篇考场作文,也就是说让黄蛉用甲骨文把自己考场作文再写了一遍。然后我把这篇甲骨文卷发给媒体。这篇甲骨文作文公开以后,舆论基本上呈一边倒的趋势。先前指责黄蛉的人也终于知道了这个学生不是乱写的。

我作为这位所谓“古文字达人”的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评判这篇作文究竟偏题没有,还在后面附上了这篇作文规范的现代汉语版。尊重他的原样,基本上逐字对应的,仅就个别字词的顺序作了调整。大意是清楚明确的。他说的是要深入了解成与败,要熟悉成败,要以此为常。这怎么就偏题了呢?

黄蛉为什么要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这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高考作文用甲骨文来写其实是他事先并没有想到的。前面的基础题做完以后,大概用了五分钟时间,黄蛉作出了这个决定。原因大致如下:

他本身对甲骨文非常敏感和热爱,他想在高考作文试卷上展示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我对这一点也对其提出了批评。因为他如果就按平时那样去写的话,他的作文得个50来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等上了大学以后再去展示不行吗?但他的回答是:高考阅卷场工作任务那么繁重,30秒钟、20秒钟甚至10秒钟判生死的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有些老师大概就是看一看开头、结尾,看一看书写卷面,一笔就下去了。他不想自己的作文就这样被阅卷老师轻判、误判,他就是要逼阅卷老师认真地看看自己的文章。他哪里知道自己制造了多大的麻烦!有些人心里接受不了了,不舒坦了,不耐烦了,甚至对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充满了愤怒,这不,6分就这么来了。

我想说的是,善待甲骨文,善待黄蛉啊!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汉字是多么美妙的一门艺术!在做“文字”专题复习时,我曾讲了几节课,大意是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汉字值得我们凝视、深思;作为一个中国人,爱我中华文字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尤其是在英语称霸天下的今天,汉语应当有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应当知道每一个汉字出生时的模样,就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看到自己出生时的模样一样。人都是历史的人,你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和你早年的经历有关系。文字也一样,这个字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也是和它的成长经历有关的。我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黄蛉听得特别认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痴如醉”。我深信这个学生在古文字的研究方面会走得很远。他让我看到了希望。

甲骨文已经死去,会认、会写甲骨文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

等人在很多年前就回答过了。恐龙早已灭绝,但我们还是要不辞辛劳地掘起地层中的恐龙骨骼化石。研究甲骨文的意义大致如此吧。作为文明的载体之一,甲骨文应该有它的生机。即使就是出于一种美感吧,甲骨文真是让人恍然若梦。

因为年代遥远,或许我们已经认不出我们的祖先,但我们的身体里面,流淌的依然是祖先的血脉,绵延亿万年而不绝。不能因为遥远的陌生就不相认了,就不习惯了,甚至采取一种断然拒绝的态度。

善待我们的过去,便是善待我们的未来!

在这个族群里面,必定会有几颗种子。我们希望这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长成美丽的树。

在我的每一届学生里面,我都能发现这么几个种子。他们在电影、戏剧、诗词、文字等方面的兴趣真的让我深感欣慰。但现行的高考制度真的让他们上不了好大学甚至是上不了大学。电影《

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让我泪流满面……

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善待这一切!

高考写出甲骨文作文的作者黄蛉最近 进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从9月13日到学校报到,他正在逐步适应学校的生活,对于大学生活,他的希望很简单:平静学习。“希望所有人忘却‘高考甲骨文’风波”。

谁说黄蛉很木讷 人家感情细腻着

网友“才丫头”表达了她对黄蛉的看法,“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黄蛉还有微博和博客,而且他并不是只懂甲骨文的‘木讷人’。”

通过“才丫头”的指引,在“黄蛉”的微博和博客中看到,这个“古文字达人” 确实是一个感情细腻的文学青年。在2009年7月的一篇博客中,黄蛉写下一段简短的煽情语句:“我特别想给每个支持我的人都说上一句感谢的话,但我打字又慢,我就在这里向大家致敬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表达我对大家的感谢。”不仅如此,从微博中仅有的几条信息来看,似乎除了“甲骨文的专研、进入大学的新鲜”,黄蛉还动了小男生的情怀。2009年9月30日10点58分,黄蛉在微博中写下:“暑假去广东做电视节目,偶然间碰到一个女孩子,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动,留了对方的手机号码。但悲哀的是我手机掉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遇上?”,他竟然写道:“我决定在大学里面帮同学写情书,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甲骨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