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打的过美国吗,日本把中国打了半个中国,打的民国的本部从南京到武汉,而美国打败日本,美国为何打不赢中国

原标题:美国人70多年前拍的中国抗日战争,太震撼了!

美国人70多年前拍的中国抗日战争,太震撼了!

这是美国人编辑的截至1944年的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片子。当时作者是以中国“战友”的盟国立场编辑的,观点比较全面客观。《义勇军进行曲》(现我国国歌)是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片子首先全面介绍中国是怎样一个古老而和善的大国,日本为什么要通过征服中国霸占世界。片子对上海激战、南京大屠杀、全国西撤、重庆大轰炸、 修建中缅公路供给线、中国远征军、飞虎队、全国团结抗日大反攻......都以罕见的珍贵镜头加以反映。整片条理清晰,思路递进,宏观微观交相陈述,其惨烈、其英勇、其震撼,出乎一般想象,令人振奋,催人泪下。

美国《LIFE》杂志记者拍摄的中国军人照片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这22次大会战,是中华儿女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参战的主要将领:冯玉祥、顾祝同、陈诚、张治中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最后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中国军民浴血苦战,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参战的主要将领:唐生智、孙元良、宋希濂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由于中国军队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万余人。

参战的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孙连仲、傅作义、郝梦龄(殉国)、王靖国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此时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其中忻口战役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忻口战役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

参战的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庞炳勋、王铭章(殉国)

徐州会战包括滕县血战、临沂之战、台儿庄大捷和徐州突围4部分。川军打的滕县血战,为台儿庄布阵争取了两天时间。张自忠将军指挥的临沂大战,粉碎了日军两路夹击台儿庄的计划。台儿庄大战重伤了日军的2个王牌军。李宗仁搞的空城计,让日军想在徐州歼灭国军70万主力的计划落空,日军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至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徐州大突围是我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笔。它使敌人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为我国后来长江方面的抗战保存了精锐力量,对后来长江方面的持久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程潜、薛岳、邱清泉、桂永清、宋希濂、杜聿明、龙慕韩(因战斗不力而枪毙)

兰封会战是日军为配合徐州会战,切断徐州中国军队之西面退路和阻止第一战区军队增援徐州,和中国军队发生的一场会战。这次会战演发成了武汉会战的序幕。

兰封会战对日军来讲是败仗,如果土肥原在5月18日转向商丘,估计日军能够提前一个星期占领商丘。一个精锐的常设师团加上一个重炮旅团,将对从徐州战场后撤的中国军队造成很大威胁。而且日军第16师团和第3、13混成旅团可以全力截击后撤的中国军队,而不是去救援土肥原。

由于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将领龙慕韩作战不力被处决,成为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的蒋介石中央嫡系将领。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薛岳、张发奎、孙连仲、王耀武、张灵甫、黄维、商震、池峰城、李延年、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其中在万家岭一带,日军4个团被全歼,史称万家岭大捷。

中国空军与敌激战,取得重大战果,共击落日机62架,炸毁日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作战。

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日军伤亡10万以上,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虽然武汉最终失守,但“武汉会战”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十多万人,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为相持阶段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40多万大军作战略进攻性的大会战了。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汉会战”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参战的主要将领:李宗仁、汤恩伯、张自忠、李品仙、孙震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王耀武、关麟征、杨森、张灵甫

此役,日军集中10万兵力,劳师南征,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击、侧击,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行动艰苦,在会战后期,于中方反击下匆匆撤退,士气大受影响。此次会战,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

参战的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郑洞国、陈明仁、戴安澜

日军侵占南宁和昆仑关之后,中国军队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参战的主要将领:李宗仁、陈诚、张自忠(殉国)、汤恩伯、黄琪翔、孙连仲、孙震

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

此役,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为二战中同盟国阵亡的最高军阶将领。

参战的主要将领:李宗仁、汤恩伯、孙连仲、李品仙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余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参战的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张灵甫、韩璇

为保证南昌及其附近占领地的安全,日军发动企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进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日军仓皇撤退,予日军以重创,日军伤亡高达1.5万人。

13.晋南会战(中条山之战)(1941年5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卫立煌、杜聿明、傅作义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由于中国军队疏于防守,临战又缺乏物质和精神准备,因此遭到惨败,伤亡惨重,退出中条山。此战日军伤亡9900人。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参战的主要将领:薛岳、杨森、赖传湘(殉国)、欧震、王耀武、王甲本、刘振三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总兵力达12万余人。

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击落飞机6架,击沉汽艇9艘,使其日军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

参战的主要将领:薛岳、杨森、李玉堂、方先觉、夏首勋、陈沛、孙明瑾、余程万

这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薛岳将军负责的第9战区一线兵团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待敌深入长沙预定决战地区,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

同时,第二线反击兵团周密协同,对日军进行合围。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国军队又不断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只能空投补给。日军见势不妙立即展开退却。我军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窜,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

由于第9战区部署得当、协同密切,作战得力,从而取得了此次会战的胜利。此役共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参战的主要将领:顾祝同、上官云相、刘建绪、黄绍竑、汪之斌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万人。

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陈诚、胡琏、王瓒绪、王敬久、冯治安、王甲本

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参战的主要将领:孙连仲、王耀武、余程万、施中诚、胡琏、池峰城、张灵甫

在此次会战中,中国空军以及美国驻中国基地空军也参战并取得重大战绩。集结轰炸机和驱逐机约200架,对日军飞机、舰船、地面部队展开作战,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战。

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毙日军1万余人。

参战的主要将领:汤恩伯、蒋鼎文、胡宗南、李家钰、何国柱、吕公良(殉国)

豫中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一部分,1944年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本军国主义妄图挽救因太平洋战争惨败而导致即将覆灭的命运,根据“一号作战计划”,发动了以打通平汉铁路南段,消灭中国军队汤恩伯部主力为目的的“河南会战”,史称“豫中会战”。其中“许昌保卫战”成了当时这场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

这次会战是侵华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日军势在必得打通大陆横贯南北的交通线。

20.长衡会战(1944年5月~8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周庆祥、容有略、葛先才

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二部分,豫中会战的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第10军在衡阳进行了不可思议的长达48天的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衡阳失守。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中日双方公布的日军在长衡会战中伤亡人数均是6万人,惊人的一致,这是八年抗战唯一的一次。

参战的主要将领:白崇禧、张发奎、韦云淞、阚维雍(殉国)、孙元良

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部分,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美军空军基地和打通大陆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交通线,发动桂柳会战。由于蒋和桂系之间的矛盾,这次会战中国兵力严重不足,导致桂林柳州相继失守,在整个会战中日军也付出了伤亡3万余的代价。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参战的主要将领:王耀武、施中诚、胡琏、李天霞、廖耀湘、韩璇

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雪峰会战,是中国军队给日军最严厉的打击之一,也是中日战争的一次摊牌作战。此战役直接给日本政府敲响了丧钟,湘西也由此成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日军最终在湖南湘西芷江投降。

结束语:中国军队有这样的意志誓死抵抗,是因为对胜利的信念,对未来的信念。对于“吾民吾土”的认同,相信自己的血是为“自己人”而流,所捍卫的是“自己人”的将来。这样毫无疑惑的相信着“吾土即吾民,吾民即吾土”的心,使得他们愿意去死,愿意去牺牲。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史为鉴,放眼未来!

转载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主编删除

}

原标题:去伪求真: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坚强领导者

中国八年抗战的确有二个战场,一个是300余万国民党军队防御120多万日本侵略军进攻(全面抗战前期数据,后期中日双方都增加了兵力)的正面战场,结果是国军节节败退丢掉大半个中国;另一个是共产党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结果是由5万多军队发展到120多万抗日军民武装,抗击了大部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共从日寇占领中解放县以上城市150余座以及二万万人民所在的广大的国土,同时也保卫了躲到山城袖手旁观放冷枪的蒋委员长。抗战胜利后,远在西南深山的蒋介石下令日伪军不得向身边的中共敌后抗日部队缴械投降,并在美军的舰机帮助下,急慌慌地下山抢夺胜利果实,其反共强盗嘴脸暴露无疑,古今中外有这样的抗战领袖吗?真是荒谬之极。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今天,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3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更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纪念日。

回顾中华百年屈辱史,由于朝廷昏庸、官府贪腐、民众麻木、国似散沙,中国政府总是以割地赔款,引狼入室应对外寇的入侵。日寇从侵华到投降既不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侵华的八年,也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侵占东三省的十四年,而是从1895年腐败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寇的五十年和1879年日本强行吞并琉球群岛的六十六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政府在外国列强的裹胁下仍然失去了外蒙古和琉球、钓鱼岛。历史警示后人,落后就会挨打,但这个“落后”不仅仅在于经济,更在于政治、外交和文化,政治腐败、外交软弱、文化落后,经济再强也会挨打,1840年至1949年的一百一十年被列强侵略瓜分的历史已经给予了证明。

日寇侵华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国耻,但伟大的抗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敌的英雄史篇,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全中国人民最大的光荣!

一段时期以来,围绕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作用,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极少数的蒋家余孽、公知大V以还原历史、歌颂抗战老兵为幌子,公然篡改抗战历史,刻意夸大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把卖国头子蒋介石粉饰成抗战“英明领袖”,肆意污蔑中共军队是“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恶意抵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于这种颠倒黑白的拥蒋反共言论必须用历史事实予以坚决驳斥和批判。

一、谁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不可否认,抗战前后,国民党政府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蒋介石是中华民国最高统帅,国民党军队(以下简称国军)是中国的国防军,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本应积极抗战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但事实上蒋介石不但没有尽到领导全民抗日的职责,反而经常阻挠或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到日寇侵略中国大陆十年后的美日珍珠港战争爆发才敢正式对日宣战,这是一名“抗日领袖”的应有作为吗?

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十四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为中国局部抗战时期,在这一时期,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以出卖中国东三省和华北为条件先后同日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并向全国发布“奢言抗日者,杀无赦!”的训令,先后多次调集兵力围剿红军、十九路军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等抗日武装,为日寇占领华北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提供了方便和条件。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击国民党围剿的艰难环境下,连续多次发表决议、宣言、告全国民众书和指示信等,提出抗日主张。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的宣言》,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期间,中国共产党迅速指示或派出罗登贤、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周保中、李兆麟、魏拯民、冯仲云等重要军事干部,深入东北地区组织和发动民众抗日活动,领导和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团结和动员自发组织起来的东北义勇军等一道在白山黑水间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从而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狠狠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中国共产党是这一时期抗战的坚强领导者。

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中国全面抗战时期,在这一时期经历的防御、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在防御阶段,蒋介石被迫领导了正面战场对日防御作战,结果每战必败,丧失大部分国土,自己带着国军精锐逃到了西南山中保存实力,其留在敌占区“打游击”的国军大部分投日当了伪军,成为日寇侵华的帮凶。在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身为中国战区统帅的蒋介石除了继续丧失国土,掀起过三次反共高潮和后期在中缅边境协助美英抗日外,再无其它抗日建树。而这一时期,毛主席于1938年5、6月间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抗日军事论著,深刻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领导我党和全国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对全民抗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战略指导作用。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在共产党、毛主席正确领导下,深入敌后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解放并创立了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了抗战中后期的抗日主战场,毛主席成为了抗战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国内对日作战事实上的领导者和指挥者。

二、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表现和作用

中国全面抗战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历时八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爱国民主团体的倡导下,“西安事变”后的蒋介石被迫同意组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和江南游击队先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对日作战。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国共两党在抗日方针上采取了不同战略战术,形成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下面就国共双方两个战场在抗战三个阶段中的表现和作用作一个简单比较和论述:

(一)、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阶段,在此阶段著名战役有:1、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国军75万对日军30万,打了三个月,以国军西撤上海沦陷结束。2、南京保卫战:从1937年12月7日约7万日军在南京外围发动进攻,至12日晚以守将唐生智弃城逃亡、15万国军大溃败结束,导致5万日寇进城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国军28万对日军14万,历时二个月,中国参战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共产党的八路军,期间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最终以忻口、太原相继失守结束。4、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国军60万对日军24万,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率部抵抗日军向徐州地区进攻,期间虽取得“台儿庄大捷”,但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6月6日占领河南省会开封,6月9日,蒋介石命令在郑州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史称黄河花园口决堤),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或间接死亡,但并没有阻止日寇南侵。5、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半月,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日军达30多万人,会战以国军大部脱离战场结束,蒋介石逃往重庆。在此阶段,八路军、新四军自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日军6万余人,其中单次歼敌千人以上的战役达16次。

(二)、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八路军各部转入了广泛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日占区主动出击歼灭日寇收复失地,先后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115师一部)、晋西北(后扩大为晋绥)抗日根据地(贺龙120师)、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刘伯承129师)、山东抗日根据地(罗荣桓115师主力);在华中,新四军先后创建了苏南、皖南、淮南、苏北、皖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南,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琼崖抗日独立游击纵队开辟了琼崖抗日根据地等,在敌后给予了日寇沉重的打击。侵华日军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维护占领区交通线和强化物资征集成了侵华战争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调整: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随着汪精卫等投日,八年中先后有一百多万国军投日成为协日伪军,其中大部分是从正面战场溃败下来留在敌后的蒋军,他们在蒋介石的授意和供给下协助日军进攻中共抗日根据地或帮日寇维护“大东亚共荣圈”治安。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1940年8月,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1941年至1942年间,敌后战场共对日作战4.2万次,毙伤俘日伪军33万余人,恢复和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到一九四三年底,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平均抗击了64%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有效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有力支援了国内正面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而此阶段的国军虽然被迫投入了长沙会战、桂南会战等对日防御作战,但均以节节败退丢城失地告终,与此同时,蒋介石分别在一九四0年、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三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期间蒋军取得的最大胜利就是偷袭新四军军部发动的“皖南事变”。

(三)、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之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1944年,共对日作战约2万余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攻克县城20多座,解放人口1700多万,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主动发起了春季、夏季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收复县城70余座,歼灭日伪军40余万人,基本上扫清了敌后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而在这一阶段,国民党在美国的军事援助和空中支援下却在“豫湘桂会战”中大溃败,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八个月丢失146座城市、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三、日本投降前最后一个月国共抗日战果比较

先看看国民党军对日正面战场战果:

【1945年7月15日日寇攻占福建云宵县城、洗劫浙江金华县;7月19日日军攻陷江西万安县城;7月20日日军攻陷福建诏安县城;7月21日日军攻陷江西吉水县城;7月23日日军攻陷江西泰和县城(江西省国民政府所在地);7月24日日军攻陷广西凭祥县城和镇南关;7月27日日军攻陷江西万载县城;7月29日日军攻占江西吉安县城;7月30日日军攻陷江西上高县城;8月1日日军攻陷江西奉新县城、高安县城;8月2日日军攻陷江西峡江县城;8月3日日军攻陷江西新淦县城;8月6日日军攻陷江西清江县樟树镇;8月7日日军攻陷江西清江县全境;8月8日日军攻陷江西丰城县;直到8月12号,日军攻占广西全州县城(这也是二战中盟国被占领的最后一座县城)。到8月15日国军在溃逃途中惊闻日本投降了。】

再看看中共军民对日敌后战场战果:

【1945年7月15日新四军收复江苏扬中县城;7月23日八路军山东军区收复山东郯城;7月24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6分区一部收复山东武城县城;7月26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4分区一部收复河北广宗县城;7月26日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7军分区、8军分区主力收复山东堂邑、阳谷县城;7月28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一部收复山东馆陶县城;7月31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2分区一部收复河北巨鹿县城;8月7日八路军鲁南军区一部收复山东费县县城;8月7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2分区一部收复河南扶沟县城;8月8日渤海军区第6军分区部队收复山东省高苑县(今属高青县)县城;8月8日冀晋军区、冀察军区地方武装各一部分别收复河北省平山和察哈尔省涿鹿两座县城,晋察冀军区主力一部收复绥远省兴和县城;8月14日冀鲁豫军区部队收复山东省东阿县城,新四军收复定远县城。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从上述最后一个月战果(数据摘录乔良将军的文章)看,国民党丢了18座城镇,共产党解放了16座城镇且无丢失。通过对比,国共双方谁领导了中国抗战,谁是抗战中流砥柱,一目了然。

四、国共军队 抗 击日伪军成果比较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共毙伤日军48万3708人,国军与伪军是一个老板,互无伤亡。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共对日伪军作战125,165次,毙伤日军52万0463人、伪军49万0130人,俘虏日军6213人、伪军51万2933人,日军投诚746人、伪军反正18万3632人。

(笔者注:数据中“毙伤”中的伤者治愈后可重新投入战场,故统计数为人次。)

据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记载:1939年以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对共产党抗日武装先后发起的冀东、冀中(包括五一扫荡)、冀南、晋南、晋中、鲁西等地数十次所谓“肃正作战”,以及先后五次勾联指挥华北华中伪政权机关、伪军和特务针对八路军、新四军发起的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书中确认,“中共游击战”是一场“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永无休止的战争”,是使日军“深陷泥潭里的浴血战争”。《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写道:“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第326页)

另据日本《朝日新闻》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中共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

中国八年抗战的确有二个战场,一个是300余万国民党军队防御120多万日本侵略军进攻(全面抗战前期数据,后期中日双方都增加了兵力)的正面战场,结果是国军节节败退丢掉大半个中国;另一个是共产党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结果是由5万多军队发展到120多万抗日军民武装,抗击了大部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共从日寇占领中解放县以上城市150余座以及二万万人民所在的广大的国土,同时也保卫了躲到山城袖手旁观放冷枪的蒋委员长。抗战胜利后,远在西南深山的蒋介石下令日伪军不得向身边的中共敌后抗日部队缴械投降,并在美军的舰机帮助下,急慌慌地下山抢夺胜利果实,其反共强盗嘴脸暴露无疑,古今中外有这样的抗战领袖吗?真是荒谬之极。

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的谣诼,其实是非常荒谬的。这个谣诼所指不外乎针对的是中共从全民抗战初期的5万多军队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120多万之众,其理由是八路军除了全民抗战初期参加过太原会战外,再未参加“正面战场”,而是在日占区“游而不击”,“图谋发展”等等。其实,要驳斥这种谣言理由很简单,广大沦陷区的普通民众深受日寇的奴役和蹂躏,他们是抗日最坚决的群体,但是,身在敌占区的爱国青壮年要抗日报仇只能参军杀敌,而当时的日占区只有两支中国军队,一是共产党军队,再就是国民党军队,爱国民众通过比较发现,共产党军队虽然艰苦但同老百姓亲如一家,是保护百姓真正打鬼子的部队,是中华民族忠实的卫士,是中国人民光明的救星。而敌后国民党军队大部分投日当了伪军,他们不救中国助东洋、帮助日寇奴役百姓扫荡抗日根据地,少数非沦陷区的国军也是腐败无能,面对日寇一击即溃,面对百姓如狼似虎,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汤恩伯部队在向豫西溃败时被民众缴枪就是典型例证。因此,当时全国立志参军报国的爱国青年学生、铁血中华儿女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共产党,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投奔延安,或就近投身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参加抗日战斗,众多起义、反正或被俘的伪军官兵自愿参加了共产党军队,如此一来,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不快速壮大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共产党军队在抗战中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是坚决抗日的感召,是爱国民心的所向,是共产党才是坚定的抗日领导者最好的历史佐证。

事实胜于雄辨,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主动歼灭日寇、收复失地、保护人民的才是抗日的主战场,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事实上的坚强领导者。而蒋介石身为一国统帅,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期,面对日寇的入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造成了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的大半个中国遭日寇铁蹄蹂躏,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5620多亿美元财产损失,成为中华民族千古罪人。

【去伪求真,察网专栏作家】

}

日军侵华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当中令人刻骨铭心的一场战役。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入侵。日军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将我国的部队打的溃不成军。虽然我国在敌人的攻势下很难抵抗,但是我国军民始终不投降。日军凭借飞机、坦克等武器,一直进攻的中国的南方地区,当时的日本占据的战争主动权,可是在武汉战争之后,日本一直想要跟中国进行谈判。日本为何会一反常态的想要跟中国讲和呢?

一,日本的资源。众所周知,日本的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这就使得日本的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尤其是在战争期间。日本当时为能够进行战争,国家财政大部分都投入到军工生产只在当中,这才使得日本爆发强大的战斗力。不过虽然入侵战争进行的越久,日本的国民经济根本扛不住战争的消耗。这就使得日本在武汉会战之后,基本没有太大的能力继续组织大规模的作战,国内的经济也快慢慢被战争拖垮,于是日本便想要跟中国进行讲和,从中国战场的泥潭当中解脱出来。

二,日本的底蕴。日本的强大,是在明治维新之后,这就是得日本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仅有几十年的积累、可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根本无法做到速战速决,这就使得日军庞大的后勤仍需要日本进行负责,毕竟有些武器弹药是占领区根本无法生产的。日本在中国战场当中,消耗大量的兵力,随着战争的发展兵源问题,成为困扰日本军方的一大难题、这就使得日本在中国战场当中进展缓慢,中国军队依托我国的战略纵深,一直跟日军进行游击作战,这就使得日本陷入到中国战场中,根本无法轻易脱身。

三,国际局势。当时日本的在亚洲所向披靡的姿态,成功的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美国为能够保持自己在远东地区的优势,于是便通过外交等多种方式对日本进行压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切断对日本资源的供应。没有来自海外的石油,日本的很多军工企业都成为摆设,根本无法发挥太大的实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便急切的想要跟中国进行谈判,可是中国就是不给日本谈判的机会,这才使得日本不得不开启太平洋战争,最终成功的将美国拉下水。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一客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日本打的过美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