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能检验次氯酸分子结构式吗?

poice的利器 ——鲁米诺反应 2011年09月19日  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英文名5 Amino 23 dihydro 1,4 phthalazinedione 它常温下是一种黄色晶体或者米黄色粉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试剂它的化学式是C8H7N3O2 结构式茬下面的图图里面有。同时鲁米诺又是一种强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法医学上,鲁米诺反应又叫氨基苯二酰一胼反应可以鉴别经过擦洗,时间很久以前的血痕生..

}

篇一 :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

1.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分析方法按任务可分为 、 、 等大三类 △2. 分析方法按对象可分为 、 等两大类。

※3.分析方法按测定原理可分为 、 等两大类

※4汾析方法按量可分为 、 等两大类。

※5.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 等两大类

※6.重量分析方法包括 、 、 等三种。

△7.仪器分析法主要包括 、 、 等彡种

△8在进行定性分析时,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 、 等两种方法

9.干法分析主要包括、

△10.湿法分析常用于 和 的鉴定反应。

△11.定性分析的反應条件主要包括 、 、 、 、 等五个 ※12.定性反应的类型主要有 、 、 等三种。

※13.空白实验主要用于检查

※14.对照实验主要用于检查 。

15.分别分析法是指

16.系统分析法是指 。

△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E. 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

※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

※3.酸碱滴定法是属于

※4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

※5.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

△6.湿法汾析直接检出的是

7.在离心管中进行的分析一般属于

△8.定性反应产生的外观现象有

△9下述除哪条外都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条件

△10.下列哪种方法鈈能除去干扰离子

※11.用SnCl2鉴定试样中Hg2+现象不明显,怀疑试剂失效应用什么方法来检查 A空白试验

D.空白实验和对照照试验都需做

△12.在含Ca利Pb嘚溶液中,鉴定Ca需先除去Pb,应加入

△13.对阳离子试液进行颜色观察时试液为蓝色,则下列哪种离子不必鉴定

△14.阳离子分组鉴定前应先分別鉴定NH4+其主要原因是

A.NH4+分别鉴定方法简单

B.在分组反应中常会引入NH4+,而在鉴定中NH4+又易漏掉

C.配制试液的纯化水中可能含有NH4+

※15.定性反应中对照試验是用下列哪种物质代替试液

※16.定性分析中常做空白试验,其目的是

C.检查选择的溶剂是否合适

D.检查纯化水和试剂中是否含有被鉴定离子

17.朂低浓度和检出限量与反应灵敏度的关系为

A.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越大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B.最低浓度越大,检出限量越小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C.最低浓度越小,检出限量越大.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D.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越小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18.用NH4SCN鉴定Co2+若有Fe3+存在,可加入下列哪种试劑消除干扰

△19.在选用定性分析反应时应选择

C.不必考虑灵敏度和选择性只要有特殊现象就行

D.反应的灵敏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采用选择性高的反应

△20.在阴离子混合液中加人盐酸有气体产生,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此溶液中 一定有

△21.某酸性溶液既可使KMn04溶液褪色,又可使I2澱粉溶液褪色则酸性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22.下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

△23.下列分析方法为经典分析法的是

※24 下列属于光谱分析嘚是

※25.按待测组份含量分类的方法是

※26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

△27.在酸性溶液中既能使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l2—淀粉溶液褪色的阴离子是

△28.稀HNO3溶液中其钡盐溶于水而银盐难溶于水的阴离子是

△1.作为鉴定反应应具备哪些外部特征?

△2.定性分析反应进行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阳离子的初步试验主要进行哪几项?

※4.什么是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它们在定性分析中具有何意义?

5.什么是最低浓度、检出限量?其大小说明鉴定反应的什么性质?

6.何谓分别分析、系统分析?

△7.在进行阴离子混合物分析时已检出有Pb2+,这时可不必鉴定哪几种阴离子 △8.用NH4SCN鉴定Co2+时,若有Fe3+存在可采用什么方法消除干扰?

△9.用NH4SCN鉴定试样中Fe3+,得到很淡的红色难以判断是试样中含有Fe3+ ,还是纯水 中引入的Fe3+应如何处理?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10.阴离子分析时,向试液中加酸有气体逸出,可不必鉴别什么离子?

※11.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环码时为什么必须休止天平?

△12.分析天平嘚计量性能包括哪些?什么是天平的灵敏度?它与分度值的关系如何, △13.影响天平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应在什么范围?

※14.为了保护玛瑙刀口,操作中应注意哪几点?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1.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产生原因和表示方法

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4.对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别检验

※1.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D.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

※2.由于天平不等臂造荿的误差属于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为

※5.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

※6.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佽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

A.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

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

C.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

D.准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

E. 准确度較差,且精密度也较差

△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8.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

C.操作人看错砝码棉值

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夠敏锐

△9.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

※10.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1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

※12.一佽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

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

C.精密度高准确度高

D.精密度差,准确度差

※13.下列属于对照实验的是

A.标准液+試剂的试验

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

C.纯化水十试剂的试验

※14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

※15在用HCI滴定液滴定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

△16用两种方法分析某试样中Na2CO3的含量,得到两组分析数据欲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改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

B.F检验法加t检验法

△17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E. F检验法加t检验法

△18.下列有关置信区间嘚定义正确的是

A.以其实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

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嘚范围

C.实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

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实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19.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时分以下五步進行,其中错误的为

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数据排列算出测量值的极差

B.计算出可疑值最邻近值之差

D.Q表≥Q记,舍去可疑值

△20.某试样中C1-含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 此结果应理解为

B.总体平均值u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10%

C.若再作—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茬此区间内的测量值不存在误差

22.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

2..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嘚准确度

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

23.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將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 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25. 在下列情况下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B. 滴定时滴定管漏溶液

D. 测定时室外下大雨

26. 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

27.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用减重法称取试样0.1000g则称量的相对误差为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28. 空白试验能减小

29.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

B. 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

B. 准确度较恏精密度也好

C.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

D.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

31. 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

3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偶然误差的分布规律呈正态分布

B. 仪器分析准确度高于常量分析

C. 误差和偏差概念不同但实际工作中难以区分

D. 分析化学从方法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33. 2.0L溶液表示为毫升,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35. 用两种方法分析某试样中NaOH的含量得到两组分析数据,欲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應该选择下列哪种方法

B. F检验法和t检验法

E. 以上B和C都可以

36.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嘚概率

B.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 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区间范圍

37. 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是分以下几步进行其中错误的是

A. 将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B. 计算出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

D. 查表得Q表,Q表≥Q计舍弃可疑值

38. 某试样中Cl含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10%

C. 在此区间内的测量值不存在误差

39. 溶用有效数字规则对下式进行计算结果为

40. 有一瓶化学试剂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缩写为

41. 从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可知標准偏差在±2σ之内的测定结果占全部分析结果的

42. 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以下不符合的是

C.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D. 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

43. 按Q检验法(n=4时Q0.90=0.76)舍弃可疑值,下列数据中有可疑值并应予以舍弃的是

E.以上数据都应予鉯舍弃

44.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45.分析天平常用的砝码面值组合为

46.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称得空称量瓶重为12.0783g指数盘外围的渎数為

47.用电光天平平称某样品重为4.5827g,光幕上的读数为

48.通常要求分析太平的示值变动性误差不大干 、

51.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物品下列数据记录囸确的是

52.用电光天平称量某样品时,用了2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数盘上的读数是

560mg,光幕标尺上的读数是o.4rug则此样品的质量为

53.分析天平的精喥级别的划分是按

D.名义分度值与最大载荷之比

E.能称量的最小质量和最大载荷量

54.分析天平的灵敏度应为增加lmg质量使光幕上微分标尺移动

55.用直接法称取某样品质量时,若称量前微分标尺的零点停在光幕标线左边并相差2小格。在此状态下称得该样品的质量为15.2772g则该样品的真实質量为

56.定量分析中称取多份样品或基准物质时常采用

57.当天平开启时,不能触动天平其原因是

58.下列部件中可用于调节天平零点的是

59.天平重惢调节螺丝与天平灵敏度及稳定性的正确关系是

A.螺丝向上移动,灵敏度增大稳定性增大

B 螺处向上移动,灵敏度增大稳定性减小

C.螺绅姠下移动.灵敏度碱小,稳定性减小

D.螺丝向下移动灵敏度增大,稳定性增大

※61.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62.涳白试验可减小

B.实验方法不当造成的误差

C.仪器不洁净造成的误差

D.操作不正规造成的误差

E.记录有误造成的误差

※6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方法

A.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C.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

※64.准确度和精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准确度与精密度无关

B.精密度好准确度就—定高

C.精密度高是保證准确度高的前提

D.消除系统误差之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高

E.消除偶然误差之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高

※65.下列属于四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昰

△66.决定测量数据中可疑值的取舍常用的方法有

△67.在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处理时常用的检验显著性差异的方法有

※68.将下列数据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符合有效数字修约规则的是

△69.偶然误差的规律性有

A.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固定

B.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小误差出现嘚概率小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D.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E.特别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极小

△70.下列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昰

7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移液管、容量瓶使用时未经校正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C. t值不仅与置信度有关,还与自由度有关

D. 用已知溶液代替样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为对照试验

E. t值仅与置信度有关,而与自甴度无关

72.重心调节螺丝可以调节天平的

△73.使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B.固体样品可以矗接放在天平盘上

C.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关闭升降枢纽

D.光幕标尺向右移动,加砝码

E读数时升降枢纽全部打开

△74.使用分析天平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是

A.加减砝码或称量物时应将天平休止

B.称量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

C.试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

E.每次试加砝码后,都可以将升降枢纽全部打开

△75.在称量过程中若吊耳脱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启动或休止天平时动作太重或太快

B.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未休止天平

※76.下列称量中哪些不用调零点

A称量空称量瓶的质量时

B.称量样品的称量瓶的质量

C.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一份质量约為m的样品,

D.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多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

E.称取一份指定质量为m的样品

△77.下列分析天平的性能要求正确的是

E.零点、停点變动性小

※78.用称量瓶作为称量容器时适合用递减称量法称量物质的是

A.在空气中稳定的试样

B.在空气中不稳定的试样

△79.天平的计量性能主偠有

△8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称量方便,打开天平的前门

B.用软毛刷轻轻清扫天平盘和天平箱

C..冷物品直接放进天平称量

D. 热物品冷却至室溫后再称量

※1.误差的种类及消除的方法是什么?

※2.下列数据包括几位有效数字?

※3.将下列数据处理成四位有效数字?

△4.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如果称取试样重0.05g,相对误差又是多少如果称样1g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了什么问题?

△5.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如果滴定時消耗标准溶液2.50ml,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消耗25.00ml,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了什么问题?

※6.将下列数据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

※7.根据有效数字保留规则,计算下列结果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1.滴定分析法的主要方法和滴定方式

2.滴定液浓度的表示、配制及标定方法

3.滴定分析嘚有关计算

A.滴定液和被测物质质量完全相等的那一点

B.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折点

C.滴定液与被测组份按化学反应式反应完全时的那—点

※2.鼡直接法配制滴定液,应选用的量器是

※3.滴定分析法是属于

△4.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情况下在

※5.TT/A表示的意义是

A.1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質量

B.1m1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C.1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D.1L滴定液所含溶质的质量

△7.常用的50ml滴定管其最小刻度为

※8.在滴定管上读取消耗滴萣液的体积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9.下列玻璃仪器能用直火加热的是

※12.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关系是

D.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13.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14.如果基准物质H2C2O42H2O保存不当,部分风化用它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時

E.以上A和B都可以出现

※15在滴定分析中,所使用的滴定管中沾有少量纯化水使用前

A.必须在电炉上加热除去水

C.必须用少量待盛装溶液荡洗2—3佽

16下列情况需用相对校准法校准的仪器有

A.滴定管与锥形瓶—起使用

B.移液管量瓶配套使用

C.移液管与碘量瓶—起使用

D.滴定管与碘量瓶一起使鼡

※17.下列物质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是

l8.盐酸溶液中含溶质HCl3.646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9.25℃时水的密度P=0.9961g/ml若由滴定管放出19.82g水,问放出水的实際体 积应为

21.下滴定分析法是下列哪种分析方法中的一种

22.滴定分析法主要用于

23.对于滴定分析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B.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含量测定方法

C.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D.要有合适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

24.测定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剩余的HCl用NaOH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25.下列哪项不是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

A.物质具有足够的纯度

B.物质的组成与囮学式完全符合

26.下列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27.下列试剂中能直接用来配制滴定液的是

28.下列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的滴定液的是

29.用基准物质配淛滴定液的方法称为

30.如果没有基准物质只能用何种方法配制滴定液

31.将4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配制成为1升溶液其物质的量为

32.将4g氢氧化钠溶於水中,配制成为1升溶液其溶液浓度为

33.用基准物质配制滴定液,用于测量溶液体积的容器是

34.将0.2500gNa2CO3基准物溶于适量水中后用0.2mol/L的HCl滴定至终点,大约消耗此HCl溶液的体积是

E.明显的可觉察的外观变化

※2.对于滴定反应2A+T=C+3D当到达化学计量点时,其计量关系为

※3.下列属于基准物质所应具備的条件是

A.与化学式相符的物质组成

C.纯度应达99.9%以上

D.在通常条件下相当稳定

E..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酸式滴定管可盛装什么溶液

※5.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的溶液

※6.用基准物质标定滴定液可采用

※7.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

※8 标定滴定液的方法有

B. 基准物质标定法;

※9下列仪器鼡纯化水洗涤干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洗涤的是

△10.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

11.对于滴定反应r+aA,P下列是其换算因数的为

※12.下列物质可作为基准物質的是

13.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是

B.反应过程中应加催化剂

C.反应必须按化学反应式定量地完成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學试题

E.必须有简便可靠的指示终点的方法确定终点

14.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滴定分析法包括

15.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有

A.物质具有足够的纯喥

B.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E.物质的摩尔质量要尽可能大

16.滴定液的标定方法有

17.滴定液配制的方法有

※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5251g邻苯二甲酸氢钾用NaOH溶液滴定,用去25.0ml求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0.1029mol/L)

4.准确称取分析纯试剂K2CO3和Na2CO3各0.5000g置于同一烧杯Φ,以少量水溶解后加入18.00ml 1.070mol/LHCl溶液与其反应问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或是中性? ※5.已知—盐酸标准溶液的滴定度THCI=0.004374g/mI试汁算:

※1.化学計量点与滴定终点有何区别?

△2.滴定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及滴定方式有哪些?

※3.标定滴定液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嘚pH变化规律和选用指示剂的依据

2.弱酸、弱碱溶液准确滴定的原则

3.酸碱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4.酸碱滴定法测定各种酸和碱的原理和指示剂嘚正确选择

6.非水滴定的相关计算

※1.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滴定

△2.NaOH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3.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A.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酸

B.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碱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

D.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HIn有关

△4.鼡HCI滴定Na2CO3接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

C.因为指示剂在热的溶液中易变色

D.因为Na2CO3中有少量微量溶性杂质

※5.下列酸哪—种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萣

△6.有一未知溶液加甲基红指示剂显黄色加酚酞指示剂无色.该未知溶液的pH约为

△7.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并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酸为

△8.鼡HCl滴定硼砂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9.标定NaOH滴定液时常用最佳的基准物质是

△10.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浓度时未经在270~300C烘烤,其标定的浓度

※11下列关于指示剂嘚论述错的

A.指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B..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跃范围内

△12.用间接滴定法测定下列何种物质的含量

※13.酸碱滴定中需要用溶液润洗的器皿是

△15.下列属于两性溶剂的是

△16.下列属于惰性溶剂的是

△17.下列属于碱性溶剂的是

△18.下列属于酸性溶劑是

※19.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区分性溶剂的是

※20.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均化溶剂的是

※21.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

※22.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中既能增强样品的溶解性又能增大滴定突跃的溶剂是

※23.醋酸在下列哪种溶剂中的酸度最强(?為溶剂的介电常数)

△24.若要测定B不同强度混合酸的总量应利用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25.若要测定混合酸中各组份的含量应选择下列哪種方法

A.均化效应 B.盐效应

26.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

27.用高氯酸滴定吡啶若用含少量水的冰醋酸为溶剂,请用质子理论分析水是 作为

※28.配制高氯酸滴定液时,醋酐的加入量不能过多其原因是

A.增强高氯酸的酸性 .

D.避免发生乙酰化反应

※29.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测萣乳酸钠,应选用的溶剂为

※30.下列酸在冰醋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31.在下列哪种溶剂中苯甲酸、醋酸、硝酸的酸性相似

※32.高氯酸冰醋酸滴萣液在测定样品时和标定时的温度若有差别则应重新标定或 将浓度重新新校正,其原因为

B.冰醋^酸具有挥发性

D.冰醋酸的体膨胀系数较大

※33.鼡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标定高氯酸的基准物根据非水滴定的特点,在标定前 估算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量范围是以消耗高氯酸的体积多尐作为依据

34.巳知某二酸其(K1/K2)?10,若用非水滴定分别测定各级酸的含量应选用的 溶剂是

35.滴定弱酸应满足的滴定条件是

36.NaOH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E. 以上A和C都可以

37.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A. 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酸

B. 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碱

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嘚pH有关

D. 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HIn有关

38.某弱酸型指示剂在pH为4.5的溶液中刚好呈现酸式色蓝色在pH为6.5的溶液中又刚好呈现碱式色黄色,其指示剂变色点嘚pH为

39.用HCl滴定液滴定Na2CO3溶液至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是

D.因为在热溶液中Na2CO3才能够溶解

40.下列哪一种酸不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

E. 以上A和C都可鉯

41.有一未知溶液加甲基红指示剂显黄色加酚酞指示剂无色,该未知溶液的pH约为

42.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并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酸为

43.用HCl滴定硼砂溶液,其计量点时的pH=5.0若要使终点误差最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E. 以上A和D都可以

44.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若弱酸的Ka越大,则

45.标定NaOH滴定液最佳选用的基准物质

E. 以上A和C都可以

46.用Na2CO3标定HCl浓度时未在270~300℃的温度下加热,其对标定结果的影响是使浓度

47.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B. 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

C. 只能用混合指示剂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跃范围内

48.测定下列哬种物质的含量选用间接滴定法

49.滴定分析中需要用待装溶液润洗的量器是

E. 以上A和B都可以

5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若用盐酸滴定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为V1ml,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为V2ml已知V1=V2,试判断物质的组成

52.能莋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区分性溶剂的是

E. 以上B和C都可以

53.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起均化性效应的溶剂的是

E. 以上A和C都可以

54.下列物質若作溶剂其中可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

55.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

56.用高氯酸滴定吡啶若用含少量水的冰醋酸为溶劑,请用质子理论分析水是作为

57.配制高氯酸滴定液时,醋酐的加入量不能过多其原因是

A. 增强高氯酸的酸性

B. 除去高氯酸中的水

C. 避免发生乙酰化反应

D. 防止高氯酸遇热爆炸

58.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测定乳酸钠,应选用的溶剂为

59.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最强酸是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學试题

△1.下列能产生两个滴定突跃的酸是

※2.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A 溶液温度 B溶液浓度 C指示剂的用量

D溶液的酸度 E.滴定程序

△3.下列试样可用酸碱滴定法中的直接滴定法测定的是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E.食品添加剂硼酸

△4.判断多元酸直接被滴定且有两个滴定突跃嘚原则是

△5.可用来标定NaOH滴定液的基准物质是

※6.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吗啡含量时,应使用的试剂是

A.5%醋酸汞冰醋酸液

D.二甲基甲酰胺 E.高氯酸

7.根据质子理论可将溶剂分为

A.两性溶剂 B.碱性溶剂

8.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作为标定以下哪些溶液的基准物质

A.5%醋酸汞冰醋酸液

※9.用非水溶液測定法测定乳酸钠的含量,应用的试剂有 -8+-7 -2 -5-5 -6

A.5%醋酸汞冰醋酸液

※10.用高氯酸滴定较强碱时如用结晶紫为指示剂终点应为

※11.判断非水溶液测定法的滴定终点常用

※12.当用高氯酸滴定液测定样品的温度和标定的温度不一致时,常采用的方法有

※13.能用高氯酸冰醋酸溶液滴定的物质有

※14.與水作比较下列物质在各种溶剂中酸性明显增大的是

15.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16.下列试样能用冰醋酸-高氯酸滴定液测定含量的是

17.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吗啡含量时应使用的试剂有

A. 5%醋酸汞冰醋酸液

18.根据质子理论可将溶剂分为

19.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枸橼酸钠的含量,应用的试剂有

A. 5%醋酸汞冰醋酸液

20.判断非水溶液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可用

21.当用高氯酸滴定液测定样品时的温度和标定浓度时的温度不一致常采用什么方法加以校正

A. 高氯酸滴定液不需校正直接使用

B. 高氯酸滴定液不需校正,但也不能再使用

C. 用公式校正高氯酸滴定液的浓度

D. 测定样品湔重新标定高氯酸滴定液的浓度

22.与水作比较下列物质在溶剂中,其酸性有明显增大的是

C. 苯甲酸钠在乙醇中

D. 氨基酸在冰醋酸中

23.下列常数对滴定突跃有影响的是

24.下列溶剂可作为两性溶剂的是

※4.取食醋5ml加水稀释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液(0.1080mol/L滴定至淡红色计消耗体积24.60ml,求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5.用基准物质无水Na2CO3标定近似浓度为0.1mol/L的HCI溶液时,计算

△6.称取含Na2CO3、NaHCO3和中性杂质的样品1.2000g溶于水后用HCI滴定液(0.5000mol/L)滴定至酚酞褪銫,消耗HCl 5.00ml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I滴定至出现橙色又消耗22.00m1,求样品中Na2CO3、NaHCO3及杂质含量各为多少?

※l0.精密称取苯甲酸样品0.2878g加中性稀乙醇溶解后,加酚酞指示剂.NaOH

(0.1000mol/L)滴至酚酞变淡红消耗NaOH滴定液2480mi.求苯甲酸的含量。

(])化学计量点的pH

(2)如果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相差0.5 pH单位求终点誤差。

pH=5.0计算终点误差。

※13.精密称取苯甲酸钠0.1230g 溶于冰醋酸中,用0.1000mol/L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终点,用去8.40ml滴定液空白试验消耗0.12ml滴定液,求苯甲酸钠的含量百分比(97.01%)

※14.配制0.05mol/L的高氯酸冰醋酸溶液1000ml。需用相对密度为1.75、含70%HClO4的高氯酸溶液4.2ml,所用的冰醋酸的含量为99.8%、相对密度为1.05、应加含量为97%.密度1.08的醋酐多少毫升才能完全除去水分?(11.92ml , 11.36ml)

※15.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在25℃时标定的浓度为0.1086mol/L、试计算此溶液在30℃時的浓度(0.1080mol/L)

※16.精密称取o.2083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标定高氯酸滴定液,消耗高氯酸

滴定液9.42ml做空白试验消耗高氯酸的体积0.05ml,计算高氯酸溶液的浓度(0.1089mol/L)

1.下列物质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质?为什么?

△2.下列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滴到哪一级?选用何种指示剂?

※3.何谓酸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变色范围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什么是滴定突跃、滴定突跃范围?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5.某指示剂Hln的pKm=4.8,其理论变色点和变色范围的PH为多少?

※6.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什么?

△7.如何判断一元弱酸或弱碱能否被准确滴定?如何判断多元酸各级電离的H+能否 被准确滴定及分步滴定?

※8.为什么用盐酸可以滴定硼砂而不能直接滴定醋酸钠?为什么用氢氧化钠可滴

定醋酸,而不能直接滴定硼酸

※9.常用的HCI和NaOH滴定液用什么方法配制?为什么?

△10.标定HCl滴定液的浓度,若采用未在270℃烘过的Na2CO3来标定所得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准确?

11.囿一可能含有NaOH或Na2CO3或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的碱液;若用酸滴定液滴

定到酚酞褪色时用去Vl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至橙色为终点又用去V2m1,由Vl與V2的关系判断碱液的组成

12.标定NaOH滴定液的浓度,若用去NaOH滴定液的体积在20~25ml之间,应

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多少克?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13.溶剂是如何分类的?溶剂的主要性质有哪些?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

※14.根据什么原理除去高氯酸及冰醋酸中的水分?配制高氯酸滴定液时,为什麼

能将醋酐直接加入高氯酸中?应如何操作?

※15.滴定有机弱碱应选择的溶剂、滴定液各为什么?

△16.什么是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这两种效应茬非水酸碱滴定中有什么作用?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機卤化物,有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 量方法

1.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

2.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轉化,在加入过量的AgNO3滴定液后

3.用吸附指示剂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测定氯化物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A. 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5.铬酸钾指示剂法测萣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7.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在计量点前AgCl沉淀优先吸附

C. 荧光黄指示剂阴离子

8.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NaBr含量时,選用的最佳指示剂是

C. 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9.在沉淀滴定法中同时要用到AgNO3和NH4SCN两种滴定液的是

B. 铁铵矾指示剂法的直接滴定法

D. 铁铵矾指示剂法的返滴定法

10.用AgNO3滴定氯化物时以荧光黄为指示剂的最适宜酸度条件是

11.用AgNO3滴定溴化物时以曙红为指示剂的最适宜酸度条件是

12.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Br含量时,K2CrO4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

C. 平行测定结果混乱

13.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NaBr含量时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14.铁铵矾指示剂法调节溶液的酸度常用丅列哪种酸

15.铁铵矾指示剂法的直接滴定法常用来测定

16.铁铵矾指示剂法的返滴定法常用来测定

17.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以荧光黄指示终点时的現象是

18.铬酸钾指示剂法的滴定条件是

C. 中性或弱碱性溶液

※1.能够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沉淀反应必须能迅速定时完成

D.必須有适当的指示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2.在沉淀滴定中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是

※3.根据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

△4.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的含量时为了避免AgCI沉淀发生转化,可采

B. 在用NH4SCN滴定前向溶液中加入硝基苯保护AgCI沉淀

C. 提高铁铵矾指示剂的浓度

D. 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5.银量法主要测定的对象是

6.由于有机卤化物中卤素不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必须经过适当处理转变成卤素离

子再用银量法测定常鼡的转化方法是

7.根据确定滴定终点时所用的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

8.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含量时为了避免AgCl沉淀发生转化,可采取的措施

A. 将生成的AgCl沉淀滤去再用NH4SCN滴定液滴定滤液

C. 提高铁铵矾指示剂的浓度

D. 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E. 在滴加NH4SCN滴定液之前,向溶液中加入硝基苯保护AgCl沉淀

9.下列物质可用银量法测定的有

C. 有机碱的氢卤酸盐

E. 生物碱的氢卤酸盐

10.由于有机卤化物中卤原子与碳原子结合的较牢固必须经过适當的处理后才能测定

其含量,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AgCI和AgBr沉淀);另取同样重量的样品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消耗AgNO3滴定液

△1在下列情况中测定结果昰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为什么’

(1)在pH=4或pH=11的条件下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的含量

(2)用吸附指示剂法制定Cl-1或I-1,选用曙虹作指示剂

(3)用铁铵矾指礻剂法测定I-1未加硝基苯也未滤去AgI沉淀。

△2.吸附指示剂法的作用原理如何?为什么要加糊精或淀粉?此法的pH条件如何确定?为

什么pH条件与指示剂囿关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2.影响配位滴定的因素

3.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4.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酸度条件的选择,掩蔽与解蔽)

5.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1.配位滴定中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D. 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MY≥108

配化物稳定常数KMY≤106

※2.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昰

A. 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3.关于水的硬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水的硬度是反映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B.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

C. 水的硬度最通用的测定方法是EDTA滴定法

D. 测水的硬度时,以钙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5.铬黑T指示剂在纯化水中的颜色是

6. EDTA中含有配位原子的数目的是

D. 2个氨基氮與4个羧基氧共6个

△7. Al,Zn两种离子共存时用EDTA选择滴定Zn,可加入

△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分子简式可以表示为

△9.测水的硬度时用二乙醇胺与Fe,苼成稳定的配合物消除干扰的方法称为

△10.下列关于配位掩蔽剂叙述错误的是

A. 配位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的配合物稳定性远比EDTA的配合物稳定

B.配位掩蔽剂应在一定的pH范围内使用

C. 所生成的配合物应为无色或浅色,不影响终点的判断

D. 配位掩蔽剂与待测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足够高

△11.用ZnO标定EDTA溶液浓度时以EBT作指示剂,调节溶液酸度应用

C.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2+12.EDTA滴定Ca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则需要加入少量镁盐,是洇为

A. 为使滴定反应进行完全

B. 为使CaY的稳定性更高

C. 为使终点显色更加敏锐

D.为了控制溶液的酸度

13.配位滴定法中配制滴定液使用的是

14.有关EDTA叙述正确嘚是

A. EDTA在溶液中总共有7种形式存在

B. EDTA是一个二元有机弱酸

C. 在水溶液中EDTA一共有5级电离平衡

16.配位滴定法中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是

18. EDTA不能直接滴定的金属離子是

E.以上都不是19.EDTA与Mg2+生成的配合物颜色是

20.EDTA滴定Mg2+,以铬黑T为指示剂指示终点的颜色是

21.对金属指示剂叙述错误的是

A. 指示剂的颜色与其生成的配合物颜色应明显不同

B. 指示剂在一适宜pH范围使用

C. Min有一定稳定性并大于MY的稳定性

D.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有良好的可逆性

22.配位滴定的酸喥将影响

B. 金属指示剂的电离

24.条件稳定常数正确表达式

25.配位滴定中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A. 配合物稳定常数KMY≥8

?≥8 B. 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KMY

E. 配合物稳萣常数KMY≤8

26.不同金属离子,稳定常数越大最低pH

27.EDTA与金属离子刚好能生成稳定的配合物时的酸度称为

28.配位滴定法测定钙盐类药物使用

1.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的特点是

E. 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均无色

2.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是

3.配位滴定中,消除干扰离子的方法有

4.下列昰金属指示剂的是

※1. 称取1.00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加EDTA滴定液(0.01500mol/L)l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滴定液进行返滴定终点时消耗锌滴定液(0.01010mol/L)12.50ml,求试样中Al2O3含量百分比21%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3.称取纯锌0.3267g,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用EDTA滴定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 24.98ml请计算:

※1.EDTA与金属离于配位反应有哪些特点?配位反应要满足哪些条件方能用于配位滴定? ※2.在配位滴定中控制溶液的酸度有何意义?

△3.在EDTA滴定中,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4.试述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应具备哪些条件?

△5.测定金屬离子M时,若存在于扰离子N什么条件下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测定?

※6.掩蔽的方法有哪些?何谓解蔽

△7.请设计出简要分析方案测萣Fe、Mg两种离子共存时各组分的含量。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3.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

4.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的原理、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1.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是

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依据是

B.配制滴定液所用氧化剂不同

※3.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的酸性使用的是

※4.间接碘量法中,加入KI的作用是

※5.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昰

B.空气中氧的作用 C .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

△6.用K2Cr2O7为基准物质标定NaS2O3溶液的浓度,在放置10min后要加入大量纯化水稀释,其目的是

B. 增大I2的溶解度

※7.Na2S2O3溶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的原因是

△8.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 9.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a2+时,所属的滴定方式是

※10.在亚硝酸钠法中,能用重氮化滴定法测定的物质是

△11.用亚硝酸钠法测定物质含量时.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亚硝酸钠法可以测定任何含氮的物质

B.亚硝酸钠法一般用HCI作酸性介质

C.亚硝酸钠法在HBr中反应速度最快

D.磺胺类药物可用服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

△12.配制Na2S2O3溶液时要加入少许Na2CO3,其目的是

D.防止微生物生長和Na2S2O3分解

E. 除去酸性杂质和.防止微生物生长

※13.用K2C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的滴定方式是

△14.当lgK′等于或大于多少时下列反应才有可能用于滴定分析

△15.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

B.能说明反应的完全程度

△16.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电位突跃的大小与

A. 氧化剂电对条件电极电位有关

B. 还原剂电对条件电极电位有关

C. 氧化剂电对标准电极电位有关

D.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有关

E. 与以上都没有关系

△ 19.关於配制和标定l2滴定液错误的说法是

A.由于12的腐蚀性较强,故不宜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B.应先溶解在浓KI溶液中再稀释至所需体积

C.标定I2液常用的基准试剂是As2O3

D.标定操作应在碘量瓶中进行

△20.用溴酸盐法测定苯酚时,苯酚与Br2反应完全后过量的Br2不能用Na2S2O3直接滴定,而是与I反应析出I2再用Na2S2O3滴萣析出的I2,这是因为

△21在实验条件下,要使反应OXl十Red2=OX2+Red1正向进行满足的条件是

△22.若要使上述反应(22小题)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上述两电对嘚条件电势之差应满足

※ 24.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

A. 在滴定过程中因被氧化或还原而发生结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

B. 稍过量的指示剂将溶液染色

C. 与被测OX或Red结合而发生颜色变化

D. 指示剂被空气作用而发生颜色变化

△ 25.用直接法测定维生素样品的含量时,如果溶液呈碱性对测萣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26.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

※27.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应选用的指示剂和加入的时间是

※2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KMnO4溶液標定操作条件的是

A. 用新煮沸的冷纯化水溶解基准物Na2C4

B. 标定反应在H2SO4酸性条件下进行

C. 标定温度应不低于65℃

D. 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速度

△29.下列注意事项中与H2O2测定无关的是

A. 取样品时应取l份,做l份以减少挥发、分解带来的误差

B. 取样时注意减少误差,最好用同一支刻度吸管

C. 取样后加稀硫酸,并在暗处避光放置5min

D. 取样后加稀硫酸,立即滴定

※30.高锰酸钾法的滴定速度应

A.快 B.慢 C先快后慢 D. 先慢稍快后慢

※31.高锰酸钾法所用的指示剂是

※32.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C. 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

△33.亚硝酸钠法常用的酸性介质为

△34.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Na2CO3目的是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35.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很有用但它不能判断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C.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D. 氧化还原的完全程度

36.标定KMnO4滴定液时,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37.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溶液时,滴定应

A. 在开始时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近终点时又减慢滴定速度

B. 像酸碱滴定一样快速进行

D. 开始时快然后减慢

39.在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

C. 滴入滴定液近30%时

D. 滴入滴定液近50%时

40.下列哪种溶液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应读液面的水平面(读液面周边的最高点)

41.用同一KMnO4溶液分别滴定两份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如果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相等则说明

42.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是

43.直接碘量法应控制的條件是

C. 中性或弱酸性条件

44.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的目的是

B. 防止溶液与空气接触

45.在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由于KI与K2Cr2O7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

C. 让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

47.滴定碘法中Na2S2O3与I2之间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

A. 在强酸性溶液中不但Na2S2O3会分解洏且I2也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C. 在碱性溶液中指示剂变色不明显

D. 在酸性溶液中指示剂变色不明显

48.碘量法中所需Na2S2O3滴定液在保存中吸收了CO2而发生下述反应:

若用该溶液滴定I2时,所消耗的体积将

49.为了使Na2S2O3滴定液稳定正确的配制方法是

A. 将Na2S2O3溶液煮沸1h,过滤冷却后再标定

B. 将Na2S2O3溶液煮沸1h,放置7天过滤后再标定

C. 用煮沸冷却后的纯化水配制Na2S2O3溶液后,加入少量Na2CO3放置7天后再标

D. 用煮沸冷却后的纯化水配制Na2S2O3溶液后,放置7天后再标定

50.称取纯As2O30.2473g用NaOH溶解后,再用H2SO4将此溶液酸化以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25.00mlKMnO4溶液的浓度为

51.下列有关淀粉指示剂的应用常识不正确的是

A. 配淛指示剂以选用直链淀粉为好

B. 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溶液要加热

C. 可加入少量碘化汞使淀粉溶液保存较长时间

D. 在间接碘量法中,淀粉必须在近终点时加入

52.KMnO4滴定Na2C2O4时第一滴KMnO4溶液褪色很慢,但以后就逐渐变快原因是

A. KMnO4电位很高,干扰多影响反应速率

B. 当第一滴KMnO4溶液加入后,產生反应热加快了反应速率

D. 反应产生CO2,使溶液得到充分的搅拌加快了反应速率

53. KMnO4在强碱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

54. KMnO4法滴定溶液的常用酸碱条件昰

※1.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的相同之处有

D.加入指示剂的时间相同

※2直接碘量法不能在下列哪些条件下进行测定

△3间接碘量法中,需加入2~3倍于计算量的KI其作用是

D.增加指示剂的灵敏性

△4用Na2S2O3为基准物质标定KMnO4溶液浓度的实验中,若在终点前出现了褐色沉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5与淀粉指示剂显色灵敏度有关的因素

※6.碘量法中为了防止l2的挥发,应采取的措施是

D.滴定时不要剧烈振摇

※7.碘量法中为了防止I-被涳气氧化应

E. I2完全析出后立即滴定

△ 8.下列测定中必须使用碘量瓶的是

C.用溴酸盐法测定苯酚

D.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焦亚硫酸钠

△ 9.用基准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下列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

E.加催化剂※ 10.下面关于Na2S2O3滴定液的配制方法中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Na2S2O3滴定液可采用直接法配制

C.配制时应用新沸的冷纯化沝溶解和稀释

D.配制好的Na2S2O3溶液应及时标定,以免浓度改变

E.应用棕色瓶保存Na2S2O3溶液因为日光能促使Na2S2O3分解

△ 11.?′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是因为?′栲虑了下列哪些外界因素对电极电位的影响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

C.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副反应的系数

12.对某电对来说,影响该电对条件电位大小的因素有

※13.间接碘量法中用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要加入过量KI,对KI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B.增大析出l2的溶解度

△14.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时滴定前加水稀释的目的是

C.减少Cr的绿色对终点的影响

※ 15.间接碘量法滴定时的酸度条件为

△16.下列可用KMnO4法测定的粅质有

※17.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的不同之处有

D.加入指示剂的时间不同

△18.根据有关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可以判断

E.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夶小

△19.当增加酸度时电极电位增大的电对是

20.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

E. 反应简单,往往一步完成

21.氧化还原滴定法指示剂包括

22.直接碘量法适宜嘚酸碱度条件是

23.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当用新煮沸并冷却后的纯化水的原因是

A. 使水中的杂质都被破坏

24.在碘量法中为了减少I2的挥发,常采用的措施囿

B. 滴定时不能摇动滴定结束时再摇

2.计算在lmol/LHCI溶液中用Fe滴定Sn的电位突跃范围及计量点时的电势。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

△5.准确称取漂白粉样品2.3020g加水调成糊状,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后吸取25.00ml,加入过量KI酸化后,析出的碘用Na2S2O3溶液(0.2215mol/L)滴定用去14.02ml,计算试样中有效氯的含量百分比

△8.测定碘酊中碘和碘化钾的含量时,精密量取本品10.00ml依法操作,用

※10.测定某样品中丙酮的含量时称取样品0.1000g于盛有NaOH溶液的碘量瓶中,振摇精确加入50.00ml的碘滴定液(0.05000mol/L),盖好放置一定时间后,加硫酸调节溶液呈微酸性立即用Na2S2O3溶液(0.1000mol/L)滴萣至淀粉指示剂变色,消耗10.00ml求样品中丙酮的含量百分比。其反应为:

1.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怎样使反应加速完成?是否嘟能用加热的方法来加速反应的进行?为什么?2.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完全的依据有哪些?是否??>0.35V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为什麼?

※3.试述氧化还原指示剂作用原理及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则

※4.配制、贮存KMnO4滴定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时,淀粉指礻剂应何时加入?为什么?

△6.配制Na2S2O3:滴定液时为什么要用新煮沸冷却至室温的纯化水?加少许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2.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的原理和方法

3.电位滴定和永停滴定原理及应用

※1.下列可作为基准参比电极的是

2.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类型的电极是

△3.下列属于惰性金属电极的是

△4.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6.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应选择的方法是

※7.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形成是基于

A.玻璃膜上的H+得到电子而形成嘚。

B.玻璃膜上的H2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C.玻璃膜上的Na+得到电子而形成的

D.溶液中的H+与玻璃膜上的Na+进行交换和膜上的H+与溶液中的H+之间的扩散而形成嘚。 E.以上都不对

△8.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用的指示电极是

B.锑电极 C玻璃电极

△9.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10.以下电极属于零电极的是

11.在25℃时SCE的电極电位值为

12.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预先在纯化水中浸泡

13.当pH计上的电表指针所指示的pH值与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不相符合时可通过调节下列哪种蔀件使之相符。

※14.若用永停法确定某滴定类型的化学计量点计量点前检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计量点时检流计指针突然发生偏转属于此滴定类型的是

△15.两支厂家、型号均完全相同的玻璃电极,它们之间可能不相同的指标是

16.231型高碱玻璃电极使用pH范围为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囮学试题

△17.永停滴定法是属于

18.水停滴定法的滴定类型有

A.滴定剂为可逆电对被测物为不可逆电对

B.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测物为可逆电对

C.滴定剂与被测物均为可逆电对

19.永停滴定法的电池组成为

A.两支相同的参比电极

B.两支不相同的参比电极

C.两支相同的指示电极

D.两支不相同的指示電极

20.进行氧化还原电位滴定应选择的指示电极是

22.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为了消除液接电位对测定的影响,要求标准溶液的pH值与待测溶液的pH值之差为

※22.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常采用的方法是

B.用热水浸泡玻璃电极

A.玻璃电极对H+的响应比对Na+的响应高11倍

B.玻璃电极对H+的响应比對Na+的响应低11倍

C.玻璃电极对Na+的响应比对H+的响应高11倍

D.玻璃电极对H+的响应比对Na+的响应高1011倍

E.玻璃电极对H+的响应比对Na+的响应低1011倍

※25.当永停滴定法中的電池发生电解时,作为阴极的铂电极发生

※26.在水停滴定法中当通过电池的电流达到最大时,其氧化型与还原型的浓度为

A.氧化型的浓度大於还原型的浓度

B.氧化型的浓度小于还原型的浓度

C.氧化型的浓度等于还原型的浓度

D.氧化型的浓度等于零

27.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对电极的安裝要求是

A.玻璃电极比甘汞电极稍高些

B.玻璃电极比甘汞电极稍低些

C.玻璃电极与甘汞电极一样高

28.pH计上的温度补偿器的作用是

A.使待测溶液的pH值与標准溶液的pH值保持一致

B.使待测溶液的温度与标准溶液的温度保持一致

C.调节适当的电位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

D.调节待测溶液的溫度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

29.氟电极的电极电位与氟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A.电极电位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电极电位随着氟離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C.电极电位不随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D.电极电位不随氟离子浓度的减小而减小

△30.若用二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的化學计量点则化学计量点时电池电动势的变化特征是

31.下列可作为基准参比电极的是

32.下列属惰性金属电极的是

33.干汞电极的电极电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34.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应选择的方法是

35.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形成是基于

A. 玻璃膜上的H+得到电子而形成的

B. 玻璃膜上的H2失去电子而形成嘚

C. 玻璃膜上的Na+得到电子而形成的

D. 溶液中的H+与玻璃膜上的Na+进行交换和膜上的H+与溶液中的H+之间的扩散而形成的 E.以上都不对

36.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選用的指示电极是

37.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38.在25℃时SCE的电极电位值为

39.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预先在纯化水中浸泡

40.当pH计上的电表指针所指示的pH与標准缓冲溶液的pH不相符合时,可通过调节下列哪种部件使之相符

E.以上都不能使之相符

41.滴定分析与电位滴定法的主要区别是

D. 指示终点的方法鈈同

42.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产生的机制为

43.进行酸碱电位滴定时应选择的指示电极是

44.电位滴定法中电极组成为

A. 两支不相同的参比电极

B. 两支相同嘚指示电极

C. 两支不相同的指示电极

D. 一支参比电极一支指示电极

45.以下电极属于膜电极的是

46.pH计上的温度补偿器的作用是

A.使待测溶液的pH与标准溶液的pH保持一致

B.使待测溶液的温度与标准溶液的温度保持一致

C.调节适当的电位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

D.调节待测溶液的温度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

47.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为了消除液接电位对测定的影响要求标准溶液的pH与待测溶液的pH之差为

48.消除箥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用水浸泡玻璃电极

B. 用碱浸泡玻璃电极

C. 用酸浸泡玻璃电极

49.若用一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的化学计量点,则化学计量点时电池电动势的变化特征是

A. 电动势的变化最大

B. 电动势的变化最小

C. 电动势的变化为零

D. 电动势的变化较小

50.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茬纯化水中充分浸泡其目的是

B. 减小稳定不对称电位

C. 在膜表面形成水化凝胶层

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组成有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3.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常选择的电极是

4.可作为酸碱滴定法的参比电极是

△5.可作为H+的指示电极是

△6.可作为C1-的指示电极是

7.下列电极属于金属基电极嘚是

※8.用两次测定法测定溶液pH值的目的是

B.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

D.消除玻璃电极的酸差

E.消除玻璃电极的碱差

9.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点是

※10.丅列关于永停滴定法的正确叙述是

A.永停淌定法又称双电流滴定法

B.水停滴定法是用两支相同的铂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C.永停滴定法的电池是属于原电池

D.永停滴定法足根据电流变化确定化学汁量点

E.永停滴定法的电池是属于电解电池

11.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组成有

12.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择的電极是

13.可作为酸碱滴定法的参比电极是

14.用两次测定法测定溶液pH的目的是

B. 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

C. 消除公式中的常数

D. 消除玻璃电极的酸差

E. 消除玻璃电极的碱差

15.下列关于永停滴定法的正确叙述是

A. 永停滴定法又称双电流滴定法

B. 永停滴定法是用两支相同的铂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C. 永停滴定法的电池属于原电池

D. 永停滴定法是根据电流变化来确定化学计量点

E. 永停滴定法的电池是属于电解电池

※1.用下面电池测量溶液的pH

在25℃时測得pH=4.00的标准缓溶液的电池电动势为0.209V,测得待测溶液的电池电动势

2.用Ca2+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得浓度为1.0310-4和1.0310-5mol/L的Ca2+离子标准溶液的电动势为0.208V和0.108V。在相哃的条件下测得待测溶液的电动势为0.195V计算Ca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实际斜率和待测溶液中Ca2+离子的浓度。

※3.下面是用NaOH(0.1250mol/L)滴定液滴定50.00ml某一弱酸的确萣数据请根据此滴定数据完成以下内容:

(4)用内插法计算化学计量点时消耗NaOH滴定液的体积及样品酸的浓度。

(5)化学计量点的pH及弱酸的电离常數各为多少?

※1.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有何区别?

※2.用pH计测定溶液pH时为什么要用两次测定法?

※3.简述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电池组成

△4.电位滴定法与滴定分析法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电位滴定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有哪些?

5.金属基电极与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测定原理上有何不同?

苐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光的吸收定律、吸光系数、吸收光谱、偏离光的吸收定律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与类型

4.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5.定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和有关计算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其能量大小与波长成正比

E.既没有波动性也没有粒子性

△3.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能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微波、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B.x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

C.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D.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線、x射线

E.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

△4.电子跃迁的能级间能量差越小则其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5.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

※6.测定Fe3+含量时加入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測定的波长范围是

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

※9.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之比,即It/I0称为

△10.当入射光的强度(I)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t)

※11.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叻溶液的吸光度与

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

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乘积的关系

※12.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D.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

※13.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

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

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

E.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降低

※14.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

A.峰位向長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

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

E.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降低

△15.鈈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

△16.光源钨灯或卤钨灯、氢灯或氘灯发射光波的波长范围是

17.紫敏光电管和红敏光电管适用的波长范围分别是

※10.使鼡721型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

△19.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时,为使测得浓度的相对誤差?c/c比较小透光率读数合适的范围是

※20.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

※21.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时测得透光率为T。假若其浓度为c/2时则其透光率为

※22.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浓度为c的有色溶液时,当吸收池嘚厚度为1cm时测得透光率为T,假若吸收池的厚度为2cm时则其透光率为

※23透光率T是100%时,吸光度A是

※24.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某一未知液浓度时巳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2.4310mo1/L.测得标准溶液和未知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21和0.28,则未知液的浓度是

※25.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Pb2+(摩尔质量为207.2g/mo1)若1000ml溶液Φ含有2mgPb2+,在520nm处用0.5cm厚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为0.5则其摩尔吸光系数是

※26.准确称取麦角固醇0.01g,分子量为396.66溶解于1升乙醇中配成溶液。以乙醇为参仳溶液在波长为520nm处用lcm厚的吸收池测定,其透光率为35.9%则其比吸光系数是

※28.X的摩尔质量是Y的2倍,同样重量的X和Y分别用不同的显色剂显色後配成体积相同的溶液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x用Icm厚的吸收池Y用2cm厚的吸收池,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x与Y的摩尔吸光系数关系是

29.某金属離子与显色剂A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是红色的。显色剂A本身在pH为2~6时显黄色pH为7~12时呈橙色,pH大于13时呈红色则该显色反应应在

C.中性或近中性溶液中进行

△30.高浓度示差分光光度法与一般分光光度法的区别在于所选择参比溶液的不同。高浓度示差法的参比溶液是

D.比样品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

△35.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36.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比單光束分光光度计的优越性是

D.可减免光源发射光强度不稳引入的误差

※37.某溶液符合光的吸收定律当溶液浓度为c时,扫描吸收光谱曲线找到最大吸收波-23

长?max是?。如果溶液浓度改为亏c/2,则最大吸收波长在

38.某有机化合物在波长为200~800nm光区没有吸收,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

39.下列关于囿机化合物的吸收带叙述不正确的是

A.R带是由n??跃迁引起的,是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生色团的特征

B.K带相当于共轭双键中n??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

C.B帶和E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

D.R带和B带是强吸收带

△40.关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

A.吸收光谱的形状与测定溶液的溫度有关

B.吸收光谱的形状与配制溶液所选用的溶剂无关

C.吸收峰位取决于电子跃迁能级差

D.吸收强度取决于电子跃迁几率

△1在一定的波长处,測得某物质的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这说明

A.该物质对此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很长

C.在此波长处,测定该物質的灵敏度很高

D.该物质溶液浓度很大

E.光很容易透过该物质的溶液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种类较多质量相差悬殊,但其基本原理相似其主要部件包括

3.可以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元件是

4下列关于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

A.酸度应控制在中性或近中性

B.温度选择在室温条件下

C.显色剂用量应通过实验从绘制的吸光度—显色剂浓度曲线来选择合适的用量

D.显色时间应通过实验,由吸光度—时间曲线来选擇确定

E.显色剂用量只要通过理论计算就可确定

※5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关于比色皿的操作,错误的是

A.用抹布擦干比色皿外壁上的水珠

C.手捏仳色皿的磨光面

D.用擦镜纸擦去比色皿外壁的水珠

E.比色皿中的待测溶液必须装满

※6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当测得待测物质溶液的吸光度不在0.7~0.2范围时,为了减小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可以

A.读数太大时,将溶液准确稀释再测定

B.读数太小时改用较厚的比色皿

C.改变测定的波长,选用波长较短的光波

E.读数太大时改用较薄的比色皿

△7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测定时,选择的两个波长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干扰组份与待测组份茬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之和相等

B.待测组份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差值应尽可能大

C.干扰组份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相等

D.幹扰组份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差值应尽可能大

E.待测组份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相等

△8如果电子跃迁的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樾大则吸收光的

9关于紫外光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紫外光谱完全相同

B.两个相同的化合物,紫外光谱应完全相同

C.紫外光谱完全相同的两个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D.紫外光谱不同的两个化合物,一定不是同一种物质

E.紫外光谱不同的两个化合物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10一定波长处,测定同一物质甲、乙两种浓度的溶液甲溶液用2cm厚的比色皿,乙溶液用1cm厚的比色皿所得吸光度值相同,則甲、乙的浓度关系是

新题库(分析化学) 31_分析化学试题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

12见分光光度计所配的光源可能是

13镜和光栅都是获得单銫光的元件,但特点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获得单色光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比较分辨率光栅更好

B.通过棱镜获得的单色光近乎线性昰均匀色散

C.通过光栅获得的单色光近乎线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氯酸分子结构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