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南昌第二中学二中学过的吗?你们化学是学选修三还是选修五呢?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25 10:29
查看: 1469
本帖最后由 卡布奇诺1998 于
11:44 编辑
南昌二中中加班
11:10 上传
(一)中加班简介& & 1997年3月,中国第一个中加双高中文凭班(简称“中加班”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2007年8月,江西省第一个中加班在南昌市第二中学宣告成立。南昌二中中加班经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审核和江西省教育厅的严格审批,报中国教育部的备案,系江西省唯一通过加方认证挂牌的“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海外高中”。学生入读后,具有中国和加拿大双重高中学籍。办学八年来,该项目累计已有24位同学受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的表彰,被授予“杰出学生”总督奖章、副总督奖和伊莉莎白奖章。有26人获各类国际大赛一等奖,200多人次获CCTV、星星火炬全国英语风采大赛特金奖、金奖、银奖。在其它各类才艺大赛中,中加班学子也摘金夺银,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声誉。
(二)项目特色<font color="#、中加双方共同管理。加方委派具有教师资格、经验丰富的高中教师及外教主管来南昌二中,负责加方课程的施教与评价;南昌二中选派经验丰富且英语能力良好的教师,负责中方教学与班级管理。<font color="#、中加班教学设备、设施均符合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要求,如小班教室、专用图书室、实验室、电脑房等。<font color="#、加方教材与加国本土高中完全相同,中方课程则为学生量身定做,教材由老师自行选定或自行编写。<font color="#、加方组织俱乐部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外英语应用环境。<font color="#、学业评价标准与西方接轨,学生除学习外,每年还需完成40小时的义工。
(三)课程设置加方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修满18个学分即可获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高中文凭,并申请海外大学。其中14个学分由外教按加拿大教学大纲完成,另外4个学分为加方承认的中方学分,中方开设语文(含毛笔书法)、数学、物理、雅思(含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体育等课程。学生日常表现、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各科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形成各学科年度总成绩。高二、高三下学期学生需参加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省考,省考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加拿大没有高考,学生凭平时累积的成绩申请英语言国家一流大学,高考的巨大压力被分散在平时的每一天和每一次作业、考试上。
高一年级(课程名称及周课时量)Grade 10 (Course & Periods/Week)第一学期第二学期Semester 1Semester 2加方英语8加方英语8English 10 (Canadian, 8)English 10 (Canadian, 8)加方数学8加方数学8Mathematics 10 (Canadian, 8)Mathematics 10 (Canadian, 8)加方科学 4加方科学4Science 10 (Canadian, 4)Science 10 (Canadian, 4)加方戏剧4加方戏剧4Drama 10 (Canadian, 4)Drama 10 (Canadian, 4)加方技术探索4加方技术探索4Exploring Technology 10 (Canadian, 4)Exploring Technology 10 (Canadian, 4)中方语文(含书法)2中方语文(含书法)2Chinese10(Calligraphy, 2)Chinese10(Calligraphy, 2)中方数学2中方数学2Mathematics 10 (Chinese, 2)Mathematics 10 (Chinese, 2)中方雅思4中方雅思4IELTS 10 (Chinese, 4)IELTS 10 (Chinese, 4)中方物理2中方物理2Physics 10 (Chinese, 2)Physics 10 (Chinese, 2)中方体育2中方体育2PE 10 (Chinese, 2)PE 10 (Chinese, 2)
高二年级(课程名称及周课时量)Grade 11(Course & Periods/Week)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Semester 1Semester 2加拿大历史8加方英语8History 11 (Canadian, 8)English 11 (Canadian, 8)加方数学8加方预微积分8Mathematics 11 (Canadian, 8)Mathematics 11 Pre-Cal (Canadian, 8)加方化学8加方物理或生物选修8Physics or Biology 11 (Canadian, 8)Chemistry 11 (Canadian,8)加方职业规划4加方商务科技4Career Development 11 (Canadian, 4)Business Technology 11 (Canadian, 4)中方语文(含书法)2中方语文(含书法)2Chinese11(Calligraphy,2)Chinese11(Calligraphy, 2)中方数学2中方数学2Mathematics 11 (Chinese, 2)Mathematics 11 (Chinese, 2)中方雅思4中方雅思4IELTS 11 (Chinese, 4)IELTS 11 (Chinese, 4)中方物理2中方物理2Physics 11 (Chinese, 2)Physics 11 (Chinese, 2)中方体育2中方体育2PE 11 (Chinese, 2)PE 11 (Chinese, 2)
高三年级(课程名称及周课时量)Grade 12(Course & Periods/Week)第一学期第二学期Semester 1Semester 2加方英语8加方地理8English 12 (Canadian, 8)Global Geography 12 (Canadian, 8)加方预微积分或数学8加方微积分或经济学8Mathematics Pre-Cal or Economics 12 (Canadian, 8)Mathematics Pre-Cal or Economics 12 (Canadian, 8)加方物理或生物8加方化学或创业学8Chemistry or Entrepreneurship12 (Canadian, 8)Physics or Biology 12 (Canadian, 8)加方通讯技术4加方通讯技术4Communication Tech.12 (Canadian, 4)Communication Tech.12 (Canadian, 4)
南昌二中中加班录取信息如下表所示,含10届至16届的七届共381名学员信息,并根据申请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区域等有所区分。
医博类、综合类、基础类大学中加学生分布图
(1)医博类大学:指广泛开设博士学习课程和研究项目并设有独立医学院的大学。医博类学校通常规模较大且具有百年历史,其所设专业里有30%以上具备设置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2)综合类大学:指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学术研究,并颁授专业学位至研究院学位程度的大学。综合类大学里有一些二战后新兴的大学,虽没有悠久历史和独立医学院,但由于其在某些专业方面的突出成就,也享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加拿大计算机专业中最富盛名的滑铁卢大学即属此类。
(3)基础类大学:指着重于本科教育,研究类项目较少的院校。由上表可知,在10-16七届381名中加班毕业生中,多达309名毕业生进入了医博类院校,占比高达81%,其中15届优秀毕业生唐子豪同学于同年放弃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的offer,选择前往英国深造,第一年他入读国王学院进行预科学习,今年顺利进入UCL(伦敦大学学院)就读经济专业,15届有另外三名同学前往美国进行深造。仅30名毕业生选择了综合类院校,余下42名毕业生被基础类大学录取,并且多数进入到新斯科舍省的基础类大学。
在申请过程之中,评判某所学校优劣,并不能用单纯的分类和排名标准进行切分。结合专业、地域、研究需求等多种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将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医博类大学
11:22 上传
由上表可知,在医博类大学之中,有69名 中加班毕业生进入到阿尔伯塔大学学习,占比为18%。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届学生(15-16届)中就有多达41人选择了该校,是中加班学员就读人数最多的学校。在15-16届毕业生中,有24人选择了多伦多大学。作为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多伦多大学的学术,教研能力以及世界口碑不用赘述,作为最受中国学生和家长熟知的学校。近两届中加班录取多伦多大学的人数急剧上升,2016届中加班毕业生有21人录取多伦多大学,但是只有10人选择入读,其中录取的21人,有11人是录取的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校区。最骄傲的是,15-16届,有六名学生被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直接录取,罗特曼商学院需要学生在校期间GPA93+,雅思6.5,录取难度还是很大的。
& & 综合类大学
11:23 上传
虽然SFU和维多利亚大学位列综合类排名前二,且位于华人众多的BC省,但是并不特别受中加班学生的青睐。
而值得重点关注的滑铁卢大学,作为加拿大的“MIT”,成为了部分中加班学生的选择。该校理工专业排名常年位列前茅,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术研究及声名远播不输世界任一所计算机名校。2016届共有两名同学被滑铁卢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font color="#16届共有6人被约克大学录取,值得骄傲的是终于中加班龚文珺同学冲出重围直接被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录取,该校每年在中国招生仅为个位数,非常难录取,以新东方优秀学员龚文珺同学的录取分数给各位家长做一个参考,她的GPA94.8,雅思7.5(首考),SAT1980。Ps. 舒立克商学院需要视频面试。
基础类大学
11:24 上传
基础类大学录取条件相较其它两类较低,且仅提供本科类课程。但因为该类学校人数少、专注于本科阶段教育,因此也成为了很多成绩稍不理想的学生的选择。
南昌二中中加班是二中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联合办学的项目,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获得新斯科舍省颁发的高中毕业证,所以中加班的学生入读新斯科舍省的高等院校相对容易。在10-16共7届毕业生中,共43名中加班学生进入基础类大学,其中30名学生就读于新斯科舍省的基础类大学。在选校层面,有12名学生选择了UPEI(爱德华王子岛大学),17名学生选择了圣玛丽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圣玛丽大学的商科很有知名度,也是许多学生选择该校的原因。
中加毕业生就读区域
11:24 上传
加拿大共有十个省和三个领地。由于三个领地所在区域靠近北极,天气异常寒冷,故属于无人区。
加拿大有五大城市,分别是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卡尔加里,和埃德蒙顿。由上表可知,130名中加班毕业生就读于安大略省,89名就读于西部的新斯科舍省,而仅有24名学生选择了华人众多的BC省。另外,阿尔伯塔虽然冬季非常寒冷,居然有99名学生选择就读。魁北克的蒙特利尔拥有世界著名的麦吉尔大学,但由于其地处法语区,故目前只24名学生选择入读。曼尼托巴、新不伦瑞克、纽芬兰三省无二中中加班毕业生。
可扫取下方二维码填写表单后了解完整资讯:
10:53 上传
Powered by新课标高考化学为什么不让选选修二_百度知道
新课标高考化学为什么不让选选修二
本人河北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要是看过选修二你就知道了。选修二是化学与技术,里面很多知识点介绍的很不详细,比如化学平衡,比如有机物的很多东西,都是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如果你没学过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根本就看不明白。相反的,你学了选修4和选修5之后选修2的东西你都会懂
采纳率:5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新课标高考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学科高考网_权威的高考资源网_高考试题库_高考试题免费下载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历年高考真题:
高考试题及解析|
各省份信息查询入口
距离2019年高考
2018高考结束后,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一些高校录取通知书也开始发放了。关于录取通知书,有哪...
高考志愿的填报也是一门学问,最后能否进入一个理想的学校,志愿的填报起了很大的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
&&2018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本科招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2018年,国科...
上海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这是该排名自2011年问世以来第七次发布,排名展...
诚征友情链接,PR≥5,世界排名10万以内,教育相关类网站。联系QQ:
客服热线:400-900-2556
传真: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化学选修五与化学选修三哪个简单 另外如果选修五不选的话 高考会考上面的题吗?_百度知道
化学选修五与化学选修三哪个简单 另外如果选修五不选的话 高考会考上面的题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5,会有选考题
韶华尽&囬憶新
来自:作业帮
三还没学,不过五都是有机推断,比较重要,主要靠背,刚学的时候很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会考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地市教育这五年|南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努力打造“学在南昌”品牌
南昌教育成就总览
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南昌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全力争先创优,不断提升教育首位度,努力打造“学在南昌”品牌,各大创新举措在全国均产生一定影响,各项常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96所,在校生854546人,专任教师45483人,教育人口占全市人口的24.6%。其中:
市属普通中专2所,在校生9477人,专任教师288人;
普通高中67所,在校生103036人,专任教师5913人;
普通初中206所,在校生194330人,专任教师12947人;
职业高中18所,在校生8794人,专任教师333人;
小学927所,在校生397331人,专任教师17293人;
幼儿园808所,在园幼儿141470人,专任教师8007人;
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896人,专任教师199人,随班就读学生475人。
全市现有特级教师77人,省学科带头人344名、骨干教师891名,市名师50人、市学科带头人533名、骨干教师1284名。
南昌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简介
南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年起分别制定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建设行动计划,通过大力实施新建、改扩建城乡幼儿园,加大财政投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了老百姓“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6年12月,全市共有幼儿园859所,在园幼儿140311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2%,公办和普惠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3%。与2011年比幼儿园总数增加223所,增长率27.3%。其中教育部门、事业单位、集体办幼儿园186所,增加99所;民办幼儿园673所,增加124所。
共谱学前教育发展“协奏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发展教育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尽心履职、倾心出力,共谱了一曲学前教育发展的“协奏曲”。
(一)政府履职有力,谱好“规划曲”。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两期《南昌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发改、财政、住建、教育等部门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教育主管、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主要措施和发展策略。
(二)经费保障有力,高奏“护航曲”。 坚持政府主导举办学前教育,不断完善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2年以来,中央、省、市、县四级对学前教育投入近21亿元,仅2016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投入2.55亿元,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专项经费,对新建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奖补; 2014年起,按在园幼儿数的10%,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安排贫困幼儿资助金,2015年、2016年累计发放幼儿园特困幼儿资助金1156余万元,资助12000人。
打出学前教育发展“组合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县、乡三级政府统筹规划,教育部门积极作为,打出了新建、扶持、回收的“组合拳”,全市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一)扩充资源存量,猛挥“新建拳”。积极鼓励、采取措施促进农村乡镇利用闲置校舍和富余公共资源改扩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及增设幼儿班,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新建一批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中心幼儿园,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由乡镇中心幼儿园采取办分园、相邻村联办幼儿园(班)等形式,提供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保障农村儿童入园。2016年底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6所(含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改扩建富余校舍面积达平方米,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近5万个。
(二)支持公益普惠,力挥“扶持拳”。我市坚持“公民办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做强做优,努力提高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建立 “以奖代补”机制,出台了《南昌市学前教育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南昌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奖补对象、奖补标准、奖补程序,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等。据统计,两期学前三年计划,全市共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扶持38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三)拓宽资源增量,重挥“回收拳”。 2014年,我市出台了《南昌市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小区配套幼儿园要无偿交给教育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16年又下发《南昌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管理工作方案》,强调回收管理工作坚持“一区一策、分类回收、分类管理”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回收管理等政策。2016年底,通过统一行动,全市已有78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或改办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效提高了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
打通学前教育发展“出入口”
(一)创新用人“入口”,师资结构不断提优。在编制紧缺的地方,按照“三定一不定”,即定量定岗定钱不定人的办法,由县(区)按照规范程序进行人员招录并实行聘用制,按照公办幼儿园的招生规模核定编制,向同级人社部门申请使用计划,财政部门根据编制情况核拨相应的经费。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将较高学历和专业素养人员充实到幼教队伍。2016年底,全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7%,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4927人,占总数的71.5%。
(二)严把培训“出口”,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建立岗前培训、职务培训制度,采取结对子、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活动,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派出示范园园长赴高等院校研修等措施,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优化教育内涵发展“管理链”
一是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南昌市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基本规范》和《南昌市教育局关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指导意见》,2016年拍摄了关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专题片,印发1000余册给全市各类幼儿园及家长,社会反响较好。
二是以点带面,突出示范园的引领作用。出台《南昌市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全市60多所省、市示范幼儿园和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结对帮扶活动。
三是规范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按照相关要求配齐了保安人员、安保器械及校园监控,实施门禁制度,出台了《关于做好校园维修、装修期间师生安全工作的通知》,有效防止幼儿园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以加强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原则,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城乡适龄幼儿接受公平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全力打造与省会城市地位相称的学前教育事业。
一是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督促县区完成县域幼儿园编制规划、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等规范性文件,以保障学前教育有序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幼儿园项目管理。认真落实省市有关要求,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建立相关账目,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省定标准建设幼儿园,同时确保工程质量,提高使用效益。
三是进一步建立督查工作机制。建立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定期交叉检查与不定期专项调度相结合的督查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相关部门互动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如期完成,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聚焦均衡发展不动摇
办好满意教育不懈怠
南昌市教育局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抓均衡、促公平”的教育理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不断攀升。
持续增强工作实效
1.领导挂帅强力推动。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2018年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目标和路线图。近年来多次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会,针对问题多次开展实地调研、现场调度,有效地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2.统筹推进均衡发展。全力实施网点布局规划优化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优质资源共享工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弱势群体关爱工程“六大工程”,构建领导协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生源调配机制、督导评估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五大机制”,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强化督导以评促建。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创新工作方式,上下联动督促指导县区迎评达标。目标考核制度,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纳入对县区政府年度考核主要内容,赋予较大权重;市级评估验收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到位;奖惩并举制度,对推进不力的,通报批评并约谈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工作成效显著的,倾斜安排项目经费;结对帮扶制度,将国检通过县区与迎评县区结对,传授迎评经验做法,指导做好迎检工作;年检复查制度,对已通过国检县区每年一次专项督查,三年一次全面复查,确保指标不降,向优质均衡迈进。我市8个县(区)已如期通过国家督导评估专家组的认定,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通过率为66.7%。
夯实均衡发展基础
1.优先发展投入全保障。建立多方筹集经费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总投入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8%,其中财政性投入5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3%。完善经费分配使用机制,调整经费支出结构,新增经费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和薄弱学校发展。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3000万用于县区中小学教学设备和农村学校均衡发展奖补。
2.规划建设网点优布局。编制中心城区学校网点布局规划,年全市中心城区规划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7所,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增加用地面积1802亩,估算总投资19亿元,增加学位68835个。
3.“四大工程”强攻薄弱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投入资金764万元,完成7个县区49所学校的改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投入资金7421.61万,完成6个县区53662平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55451平米运动场地、13560平米食堂改造任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项目,投入资金988.99万,完成19所项目学校的维修改造。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资金2115万,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校舍面积52888平方米。农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1.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资源覆盖。2015年城区组建10大教育集团联盟、22个名校大学区和8个市区两级协作学区, 2016年,深入实施教育集团发展带动战略,组建了六大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深度共享、办学要素有效激活、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义务教育更高层次的均衡。
2.轮岗交流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以点带面全面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全市1383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其中校级领导174人、教师1209人,优质教师资源乘积式放大,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3.破解择校难题入学机会均等。2014年我市率全国之先严禁非政策性择校,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取得历史性突破,城区实现了“零择校”。2015年,“零择校”政策执行范围从城区扩展到县域,从义务教育扩大到普通高中教育,全面实现所有区域、所有学段“零择校”目标,教育公平真正凸显。
4.智慧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通两平台”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最偏远的农村学生共享到了优质资源。全市共有821所中小学接入了互联网,152个教学点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各中小学基本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把牢均衡发展关键
1.多措并举铸就高尚师魂。“教育观、幸福观、待遇观”主题教育、师德师风承诺誓词征集宣誓和“万名干部教师访万家”主题教育践行活动,坚定教师理想信念;“感动洪城”十大优秀(最美)教师评选和“十佳校长、教师、班主任”表彰,树立高尚师德标杆。率全国之先成立的学生课余学业辅导志愿中心,构建一套免费辅导学业服务体系,破解有偿家教难题。
2.“补、培、带”促进成长。师资补充机制,注重向农村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和音体美等学科倾斜,弥补了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短板。各类层面的培训,三年内共有1.5万余人参加国家、省和市级培训,10万余人次参加远程培训,教师整体素养得到提升。“5432”名师带动计划,促进青年教师“由生力军到主力军”的快速成长。
全力推进教育公平
1.“两为主”保障随迁子女同等接受教育。扩容增量、购买学位,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6.98万随迁子女就读。
2.“三位一体”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为5.9万名留守儿童构建健康成长关爱体系。
3.“零拒绝”构建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关爱格局。全面落实生均经费、不断提升资助水平、着力推进“融合教育”,以特教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为 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传递社会关爱。
4.“全覆盖”确保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不失学。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0806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1326.91万元。
坚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打造高质量 多选择的高中教育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工作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为重点稳步推进。2012年,南昌二中、南昌试验中学等7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学校;2014年6月,组织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南昌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工作,并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2014年7月,组织了以“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主题的教育论坛活动;2014年11月,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工作现场会,对有关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月,举办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专题研修班;2016年12月,南昌一中、南昌十八中、豫章中学、南昌外国语、西山学校等5所学校经申报列为全省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学校。
立足校园文化
定位学校特色
每所普通高中因其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办学理念的差异,都会形成各自的特色文化。根据《南昌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我市各普通高中学校依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师资专长、自身优势、办学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对学校打造特色高中进行了申报,填写了《南昌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申报书》,科学定位、认真制定了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市局组织专家对每一所申报学校的定位进行研究评估,并将评审意见反馈给学校。根据专家组对45所高中学校办学定位的审核论证意见,我市确定了一批定位比较准确、方案比较成熟、措施有力且特色化办学已有一定基础和成效的学校为试点学校,并督促学校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为构建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普通高中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立足差异发展
打造特色项目
从2015年起,我们根据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基础及办学水平“因校制宜”,批准不同层次的高中学校招收特长班(生),涵盖体育、艺术、外语、国防、国际班等多个方向,并将特长班(生)招生纳入中招考试招生管理。2016年,我市新增了南昌十中葆灵女子班、八一国防班、南大附中管乐班等特长项目6个,城区26所普通高中招收了特长新生2390人。2016年11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海军航空试验班落户南昌二中,2017年开始面向全省招生。通过特长班办学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实现从办特色班到办特色校的转变。
立足课程建设
推进特色办学
在坚持开齐开足高中必修课程的前提下,支持以特色课程建设带动特色办学,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各个学校做到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真正让学生做到“我选择,我喜欢”。如南昌二中国际化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和西方戏剧等纳入课堂教学;江西师大附中围绕“传承赣文化”地域文化与科学探究特色,开发了《江西历史名人》、“陶渊明诗词欣赏”“宋明理学”“《牡丹亭》赏析”等专题品牌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带动了特色办学,适合了地方之特、学生之需、社会之需。
立足评价机制
确保特色发展
根据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对中考成绩、学生特长潜质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形成统一招录、特长录取的多元招生录取方式,并通过下达各校特长班(生)招生计划、审核学校特长班(生)招生方案,完善了特长班招生规程。特长招生的评价机制成为我市推动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抓手,也有利于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实现个性化、有潜力的发展。
推进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多轮驱动、校企互动、改革促动的“五位一体”工作思路,不断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我市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南昌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据统计南昌地区各类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由905家增加到目前的1428家,增长58%,其中国有企业513家,民营企业915家。
政策推动,服务地方
为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本地区工业园区实习、就业,策应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洪府厅发[2015]93号),对开展校企合作,为园区企业输送劳动力资源(与园区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给予1000元每人的就业服务补贴。出台了《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洪府发〔2012〕51号),下发《关于做好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成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了全市人社系统职业培训工作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培训承接院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组建集团,共同育人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行业、企业性日益凸显,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形式多样。目前,南昌地区组建了多种模式的职教集团。一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南昌汽车机电学校牵头,省、市汽车行业协会、4所职业院校、6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组成的非法人性质的“南昌汽车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二是以专业为纽带、校企合作模式。由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牵头,与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南昌海里电器有限公司、宁波杜亚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或机构成立的非法人性质的“机械加工”职业教育集团。三是以行业组织内部学校抱团发展模式。由江西建材集团属下的八所中高等职业院校集建了“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院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教学评估和培养模式。职教集团的组建开启了我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办学机制。
引企入校,深度融合
通过引进企业,把车间搬到学校,实现车间对接课堂,学位对接岗位,师傅对接教师。各类职业院校先后将沃尔沃、本田汽车“4S”,中瑞华汽、公交公司汽车维修、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等企业引入校区,即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实操场所和专业指导,又为企业提供生产性和服务性的生产基地。2016年南昌汽车机电学校与江西翔迪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江西车程无忧科技网络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模式,实现就学即就业。
订单培养,校企共赢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专业对接市场,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标准。目前14所职业院校与市内五大重点工业园区的13家大型企业签署了《南昌市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倡议书》,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如上海通用集团、美国斯比克公司、江铃公司、宁波杜亚、天津鹏天阁等50余家企业分别与职业院校签订了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定岗培训,资源共享
在全市职业学校开展“双百双进”活动,即倡导“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开辟校企合作的人才交流新途径,年均培训职业学校教师总人数达30%以上,从而强化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进一步加强了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引进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实现校企互动,资源共享。
教育综合改革
在全国率先实行“零择校”政策,“择校热”迅速降温,教育公平真正凸显。在全国首创学生课余学业辅导志愿服务中心,疏堵结合,破解有偿家教难题。率全省之先,试点学区化管理改革,实施集团发展带动战略,实现优质资源快速拓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率先设立南昌市教育服务中心,将面向社会的各类教育服务活动集中办理,为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快捷便民、高效优质”的教育服务。率先开展“年度教师”评选和“小学生推迟上课时间”,关注量均超过10万人,好评如潮。《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光明日报》和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网等国家媒体先后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行“零择校”、师德师风建设、“年度教师”评选、“万师访万家”活动等进行了专题报道。
其他教育工作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评选表彰“十佳美德少年”,抓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推进“三大球”进校园等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活动,得到教育部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积极做好语言文字、法制工作,成绩斐然,屡获全国大奖,参加国家语委、中央电视台2015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全国亚军,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活动获初中组特等奖。
对外影响持续扩大。举办“赣派教育家”南昌论坛、“全国教育创新发展·八一峰会”,先后承办全国校园足球“新长征”江西站活动、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
来源:南昌市教育局 编辑制作:吴从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