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写好基于AxureRP产品页面原型设计word文档的PRD文档

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郭晓龙
导语:【编者按】本文作者@朱军华Ronzhu 面对众多的产品设计需求,产品设计人员要想一一理清楚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将这些需求清单全部都变成可演示的产品原型。对于没有研发背景的产品经理来说,从需求检查清单到需求文档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技术鸿沟,因此对于这部分产品经
同步到新浪微博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Axure RP 是什么软件?_百度知道
Axure RP 是什么软件?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axure RP是一款快速原型设计工具,它不需要任何编程或写代码基础,就可以设计出交互效果良好的产品原型,常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等领域。作为一款热门的原型设计工具,它可以完成很多纸和笔画不出来的事情,特别是高交互的页面,用动画效果展现让人瞬间清楚你要表达的内容。原型:用线条、图形描绘出的产品框架,也称线框图。原型设计在整个产品流程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何出此言?原型设计之前需求或是功能信息都相对抽象,原型设计的过程就是将抽象信息转化为具象信息的过程,之后的产品需求文档(PRD)是对原型设计中的版块、界面、元素及它们之间的执行逻辑进行描述和说明。所以说,原型设计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产品经理应当要对此有绝对的控制和驾驭能力。话说回来,原型设计虽然很重要也应当是有限度的,原型设计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因为是原型是需求和功能的具象化表达,所以原型可以辅助产品经理与领导、交互、UI和技术的沟通产品思路。2、因为原型相较于UI稿来说修改更方便,所以原型能提高产品经理的功能设计没通过评审时返工的工作效率。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注册 | 登录
全无知又全知,无所求又尽求;全无知所以微笑,尽求所以痛苦。真所谓无知者无畏也!
从零开始学运营,10年经验运营总监亲授,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学习,做个有竞争力的运营人。
@知乎上的回答:
先做模型,再画原型,最后PRD
模型:对产品形态结构的梳理,包括功能模块,逻辑关系,信息架构,业务流程等,可以用脑 图,use case图,业务流程图来表示,根据不同产品,产出物的侧重点不同。但模型很必要,是可以帮助产品经理将一个想法,或是脑子中的模型梳理清楚,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想清楚的细节,这些是指导后面产品设计师(或产品经理)进行原型设计的。同时,描述模型的产出物可以做为传递,帮助别人理 解你的产品形态。
软件:MindManager,Visio
原型:即画出产品layout,即不包括界面设计和视 觉元素在内的产品细节形态的线框图,包括导航逻辑体现对应的信息架构,交互流程,页面布局,功能任务点,页面(流程)跳转逻辑和较为明确的文案设计等。一 个高保真的产品原型,不仅是所有的完整的“线框图”,还同时要有对应的注释内容,很多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不注意这一点,没有注释内容一样不利于传递, 因为原型除了在做用户测试外,还是要给界面设计师和工程师看的。
软件:AxureRP
PRD:即我们说的产品需求文档,这个东西在快速发展迭代,产品导向的互联网公司中的主要作用是存档,备案和忽悠大老板。他主要是由上面两个部分组成,要说再重要的就是加上一些前期调研的内容,比如用户调研结果,竞品分析等。如果你的模型和原型做的足够明确,你会发现,工程师或是界面设计师跟本不会去看PRD。产品评审的时候,你打开一个30页的word文档,第一页是目录,第二页是行业背景……你不觉得这是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吗?
当然,不能否认,写出一份规范高质量的PRD也是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之一。
软件:Word
@知乎上的回答:
我的团队,我通常的要求PM这样做
1,用最快时间先给出直接可上线的高保真设计原形(由PM完成)
2,给出简单版本需求说明
3,和工程师讨论细化,明确不确定的需求。
4,和UI设计师一起完成最终上线的UI设计(包括交互)
5,根据确定的UI设计方案,完成MRD说明书。
6,和工程师确定最终版本.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整理自,转载请注明并保存本文链接!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赞赏1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374赞已赞 | 62
全无知又全知,无所求又尽求;全无知所以微笑,尽求所以痛苦。真所谓无知者无畏也!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4个回答10人关注
11个回答12人关注
2个回答5人关注
8个回答8人关注
9个回答13人关注
17个回答19人关注UI/UE/PM在互联网公司到底如何分工的?
互联网视觉设计师
UI设计师是什么呢?UI是User Interface Design (即界面设计)的简称。这个界面可以是手机界面,网站界面,软件界面,智能设备界面等一切人机交互可视化媒介。人机交互指的是人类与计算机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家可以想见从最早的图灵计算机依靠纸条来和计算机交流,到我们现在形形色色的屏幕上的按钮,再到我们现在的各类语音交互,以及像科幻电影一样的AR、VR或各类脑电波交互,这都是人与计算机越来越方便的沟通方式。可是人与计算机目前最高效的沟通还是停留在屏幕上,屏幕仍然是人机交互方式中最有效率的,这样的交互界面需要由我们来设计成更有效率和让用户能够看懂的界面,让普通大众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的意图,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了。总结一下:UI设计师的职责是设计供人机交互使用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并使界面更加易用和友好。
早期采用GUI设计的Xerox 8010 Star
我们完成的图形化界面又叫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它的要求是需要有易用性(Easy to use),即界面不需要复杂地思索即可容易地使用;友好(Friendly),即对用户非常友好,容易理解。一个好的GUI应该是易用和友好的,比如我们手机上的微信和支付宝等熟知的APP。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行业被重新整合:设计师也被重新定义了。UI设计、动效设计、交互设计、平面设计被逐渐整合成了一个职业,这个职业不能单纯地设计界面和排版,还需要能绘制图形、掌握平面能力、懂交互等,这个职业有了不同的名字,比如全链路设计师、全栈设计师等,但是我认为合适的称呼是:互联网视觉设计师。目前国内名企招聘时也会使用这一词汇来强调与只会排版和套用规范的界面设计师。互联网视觉设计师担负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媒介:互联网的设计。那无论叫什么,我们的职责没有改变:解决人机交互的问题。
iPhone界面中的UI设计
互联网视觉设计师或UI设计师一般依附于互联网产品团队之中,而不像平面设计师或服装设计师一样成立很多平面设计公司。所以我们打交道的人不一定都是同行,而可能是互联网从业者中的其他角色,如产品经理、程序员、技术团队、运营团队等。如果我们在的团队不光是设计师,那么我们就要有充分地表达能力和耐心让周遭的人理解我们的工作。互联网视觉设计师的工作主要有移动端设计、网站设计、运营设计等。如今随着UI设计师的数量越来越多,行业越来越成熟,UI设计师所需要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多。如需要了解交互知识、懂平面设计、擅长手绘等。那么UI的定义越来越丰富,现在想成为UI设计师的门槛越来越高。
互联网的产品团队
美剧《硅谷》中的创业团队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线是一个流水线。互联网产品团队指的是整个团队围绕着一个产品打造,并且以设计开发完成该产品为目标的团队。比如微信团队、支付宝团队等。互联网产品有可能是移动端,也可能是电脑端。也可能同时开展多个产品线等。我们按部门可以把他们分为:管理层、产品部、研发部、市场部。设计团可能单独成立部门也可能融合在产品部门里。互联网产品团队按角色可分为:
一个团队的领袖,由董事会、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技术官 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等组成。决策公司的关键事物。
主要输出:idea
使用软件:Office
用研团队 UR
User Research
通过用户研究的手段调查老板的想法靠不靠谱。用研团队保障着公司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确保研发的产品是用户所喜欢的。研发之前、研发之中、研发之后的反馈都需要用户研究团队及时参与收集数据等。
主要输出:用户研究报告
使用软件:Office、眼动仪等
产品经理 PM
product manager
产品经理细化产品逻辑,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设计原型图,原型图用来和老板汇报和交付设计师。负责产品从无到有的企划。产品经理首先的职责是在产品策划阶段向管理层提出产品文档。产品文档PRD通常包括产品的规划、市场分析、竞品分析、迭代规划等。然后在立项之后负责进度的把控、质量的把控和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在产品管理中,产品经理是领头人,是协调员,是鼓动者,但他并不是老板。作为产品经理,虽然针对产品开发本身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工作进行干预,但从行政上讲,并不像一般的经理那样有自己的下属,但他又要调动很多资源来做事,因此如何做好这个角色是需要相当技巧的。
主要输出:产品需求文档(PRD)、市场需求文档(MRD)、原型图(Layout)等
使用软件:文档书写软件(Office)、原型图软件(Axure、蓝湖、墨刀等)
Project manager
从职业角度,是指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对项目实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重要管理岗位。项目经理是为项目的成功策划和执行负总责的人。这个职位很多公司里可能都是由产品兼顾。项目经理负责的是进度的把控和项目问题的即时解决。
主要输出:项目进度表
使用软件:文档书写软件(Office)
交互设计师 UX 或UE
User Experience Designer
把产品需求文档(PRD)优化成可交互的原型图给设计师和技术。
主要输出:交互图(prototype)
使用软件:Axure RP、蓝湖、墨刀、Adobe XD等
互联网视觉设计师 或 UI设计师
User Interface Designer
互联网设计师不仅仅是给原型上色,设计师会根据实际具象内容和具体交互修改板式,甚至重新定义交互等。同时要提供给技术切图或PSD。一些出现过的别名:美工、全链路设计师、全栈设计师、UID、UI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等。都是在说我们。接到原型图或交互图后,我们会根据原型图的内容来进行交互优化、排版、视觉设计。最终和总监确认后交付开发人员。如果是对接网页项目的话,我们只需要交付给开发人员:PSD、规范。如果是对接移动端项目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交付给开发人员:切图、标注、规范。为什么给网页开发的工程师(前端)不需要切图而直接给PSD即可呢?因为前端工程师其实最早和我们的职位一起并称美工,是有PS操作能力的。
主要输出:设计稿 设计规范 切图 标注等
使用软件:Sketch Ps Ae Ai 等
前端开发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ngineer
开发人员有数据库端和用户端两种,一般来说我们接触的是用户端开发,他们负责还原设计。那么做网页端的用户端开发的工程师叫做前端工程师;做安卓设备开发的叫Android工程师;做苹果设备开发的叫IOS工程师。他们都指的是用户端的开发,用户端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界面。目前用户端我们接触的就是网页、安卓、IOS三种主流设备,他们开发使用的代码不一样,所以对有些特殊效果如动效、阴影等的支持有所不同。
后端工程师 或 程序构架师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ngineer
后端工程师主要负责什么呢?后端工程师或叫程序构架师的主要工作是做数据存储。我们平时使用产品中产生的数据,如:头像、昵称、聊天、对话、图片等,均是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服务器再交换信息分发回去,那么这些资料存储的架构都是后端工程师的工作。然而遗憾的是,设计师与后端工程师的接触没有太多。
运营 或 市场拓展 BD
产品完成后进入运营阶段,可能会根据运营调整产品设计或设计运营图等需求。运营更加直接面对市场,所以对市场的目的也更加明确。以此推倒出市场和运营的目的往往更加直接。而有时运营的目的盈利和产品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会有冲突,这时对设计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如何调节设计审美、运营目的、以用户为中心几种目的就成了设计师的难题。
测试工程师 QA
测试工程师 在企业中一般称为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 Test,SDET)。一般为具有1-2年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员。有良好经验的测试工程师可以成长为产品/项目组的测试组长(SDETLead)或软件质量经理(SQA Manager),负责软件质量保证,进行测试管理和领导测试团队。测试工程师的职责就是把控软件的质量。主管与客观的都会进行把控,包括体验与视觉部分。但是通常设计师需要与测试工程师合作来完成对产品视觉部分还原度的测试工作。
大型互联网公司
大型互联网公司结构图
大型互联网公司人员配备较为齐全:高管负责决策、用研团队负责研究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产品经理负责制定产品发布的时间表、交互设计师负责优化交互图、视觉设计师优化交互并设计视觉后输出切图和标注并且完成设计规范、前端工程师负责实现界面还原和与数据库的对接、后端工程师负责程序构架和数据库结构、测试工程师负责测试整个程序是否可用、商务部门负责后期运营。除了完整的产品线外,大型互联网公司还配备了人力资源部门、后勤部门、协调部门等,分工很成熟。但是往往会出现大公司病,行动比较缓慢。注:此图为产品流程的主要关系图,真实的工作中关系错综复杂,并不只是线性顺序。
中型互联网公司
中型互联网公司结构图
中型互联网公司人员配备中等:高管负责决策、产品经理负责制定产品发布的时间表和交互图、视觉设计师优化交互并设计视觉后输出切图和标注并且完成设计规范、前端工程师负责实现界面还原和与数据库的对接、后端工程师负责程序构架和数据库结构、测试工程师负责测试整个程序是否可用、商务部门负责后期运营。中型互联网公司人员也比较整齐,可是会缺少很多细腻的地方,设计师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小型互联网公司
小型互联网公司结构图
小型互联网公司人员配备较为齐全:高管负责决策和担负产品经理的角色、视觉设计师优化交互并设计视觉后输出切图和标注并且完成设计规范、前端工程师负责实现界面还原和与数据库的对接、后端工程师负责程序构架和数据库结构、测试工程师负责测试整个程序是否可用。小型互联网公司人员很少,决策很快,但是由于每个人负责的部分太大,所以经常有学杂而学不精的地方。并且人员较少所以进步更加依靠自己。
Leader的工作
找投资: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第一要务是解决团队生存问题。所以投资是一个在产品没有完成盈利模式构建之前的好方法。我们在面试时总会看到某公司处于A轮或者B轮融资阶段。这是什么意思呢?投资根据项目成熟度分为:路演、天使轮、A轮、B轮、C轮、上市等状态。随着投资的阶段也代表着项目的成熟度。这一点大家也可以在找工作时加以权衡。
招合伙人:一个好的团队领袖不应该事事躬亲。除了CEO之外还应该找到CTO、CTOO等多个高管的人选。
创业咖啡文化成为热潮,图为北京某咖啡馆内众多创业团队在工作。来源:网络
用户研究的工作
用户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可用性测试:通过筛选让不同用户群来对产品进行操作,同时观察人员在旁边观察并记录。可用性测试的要求是用户不可以是互联网从业者而应该是真实产品的用户群体。
焦点小组:一般有6-12人组成,由一名专业人士主持,依照访谈提纲引导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并记录分析。并且在焦点小组的房间里会有一扇单向玻璃窗,用户是看不到里面有谁的。而在里面坐着的通常是开发团队,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用户是如何吐槽他们的产品的,但是他们没有权利直接和用户进行解释。
问卷调查:可分为纸质调查问卷、网络问卷调查。依据产品列出需要了解的问题,制成文档让用户回答。问卷调查是一种成本比较低的用户调查方法。
用户访谈:邀约用户来回答产品的相关问题,并记录作出后续分析。用户访谈有三种形式:结构式访谈(根据之前写好的问题结构)、半结构式访谈(一半根据问题一半讨论)、开放式访谈(较为深入地和用户交流,双方都有主动权来探讨)。用户访谈设置时要注意:用户不可以是互联网从业的专业人员、不可以提出诱导性问题、不要使用专业术语。
眼动测试:使用特殊的设备:眼动仪来追踪用户使用产品时眼睛聚焦在哪里,盲区是哪里。比如一个网站通过眼动测试可以知道用户的视觉会自动屏蔽网站的常见广告位置,这时如果希望提高广告的点击,就需要把广告位放置于用户聚焦时间较长的位置。眼动测试的设备比较专业,通常在小公司较难开展。
用户画像:根据产品的调性和用户群体,用户研究团队可以设计出一个用户的模型,这种研究的方式被称为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由带有特征的标签组成的,通过这个标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谁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用户画像建立后,每个功能可以完成自己的用户故事: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这个功能。以此,我们所设计的功能就会更接近用户实际的需要。
用户反馈和大数据分析:根据市场提供的反馈和数据得出客观的判断和合理的推测。用户反馈也是用户研究的一个重点,用户反馈主要是用户通过产品的反馈入口主动向开发者提出的意见。
图为美剧《硅谷》中 焦点小组测试桥段
产品经理的工作
产品经理负责协调整个团队的进程,工作十分复杂。产品经理与整个团队都要打交道。
产品经理的产出很大一部分是在沟通和协调上。如果单纯提炼输出文件,有以下几种:
PRD:即“产品需求文档(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此文档的受众是项目组、开发组、测试组、策划组、体验组等等人员。文档中表述了此产品的概念,规划了产品各个步骤的完成时间,产出内容包括产品界面、产品流程、功能需求、测试需求、体验需求等。
MRD:即“商业需求文档(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此文档的受众是商务、运营、市场等人员。文档表述的是产品的业务模式,明确产品的用户人群,产出内容包括产品模式、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市场模式等。
原型图:也称为线框图,即用线条、图形绘制出的产品框架。
图为产品需求文档PRD模板
交互设计师的工作
交互图:表现出操作行为后,对象之间的的关系,和触发的下一步信息。与产品经理设计出来的线框图或原型图不同的是,交互设计师完成的交互图更加细腻,并且可以在手机上运行,模拟APP完成以后的使用。
图为交互图案例
UI设计师的工作
优化原型图:根据具体视觉元素对交互图提出优化方案。
视觉设计:依据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等原理,对原型图进行界面的设计与美化。
切图:根据不同平台尺寸,输出相应倍数的图片。
标注:利用工具在输出页面上标注各个元素之间的尺寸与情况备注。
项目走查:开发完成后,选择主流机型进行画面审查工作。
视觉总结:对设计作品中的字体、字号、颜色、icon、模块等元素做出展示并说明。
图为UI设计稿
前端工程师的工作
网页前端工程师:完成网页前端界面的编程工作。从视觉设计师手中接过PSD后切图并用网页代码重新组建好页面,并且和数据库端给到的接口联调,没问题后放到服务器上网站就可以访问了。使用的代码语言主要有:HTML、CSS、JS等。
苹果软件工程师:完成iOS平台上app的程序开发,并从视觉设计师手中接过切图和标注,完成客户端编译,并和后端工程师联调后上线。主要使用的代码语言有:Object-C、Swift等。
安卓软件工程师:也称为Android开发工程师。完成安卓平台上APP的开发,并从视觉设计师手中接过切图和标注,完成客户端编译,并和后端工程师联调后上线。主要使用的代码语言有:java、Kotlin等。
图为前端HTML代码
后端工程师的工作
数据库编程:分为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主要利用数据库编程来存储管理数据。主要使用的语言有:PHP、JSP、JAVA等。
图为后端编译部分代码
测试工程师的工作
图为黑盒白盒测试漫画解释 来源:网络
黑盒测试:以用户角度测试,摸黑测试。这个测试方法就是按照用户的视角摸黑测试。
白盒测试:按照产品需求文档的功能点逐一测试。
灰度测试:直接给30%的用户发送新版本升级,70%用户没有发放灰度包。这种测试方法就是把我们的产品直接发放给部分用户来听取反馈意见。
运营人员的工作
运营项目:运营的具体手段主要分为:渠道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品牌运营。即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不同的组合,将用户与产品更好的连接,得到特定数据的增长,并完善产品价值、持续其商业价值。
五谷杂粮 运营图插画 作者:冯珊珊
维护人员的工作
维护产品所需要硬件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
服务器:即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等,与普通计算机类似,但是它的性能更强大、更稳定。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一般可以寄托在服务器农场里或者放在公司内部。如果不是寄存那么就需要维护人员实时去关注。
域名:(Domain Name),将ip地址转化为便于人们记忆的英文名称等。域名是按年收费的。
人力资源的工作
招聘:主要流程是确定人员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发布信息、人员甄选、办理入职等工作。
离职:主要流程是告知离职信息、准备离职面谈、办理相关离职手续、配合交接工作、资料存档等工作内容。
福利薪酬管理:制定企业员工的福利薪酬制度,日常考勤、绩效考核、福利发放等工作。
上面比较全的介绍了互联网公司的架构和人员分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用Axure制作产品需求文档PRD的一个实例
我的图书馆
用Axure制作产品需求文档PRD的一个实例
本文转载自人人都谁产品经理,作者完全使用Axure做了这一个产品需求文档。文档地址:&大家可以先睹为快。这个PRD完全使用axure制作,没有用传统的word方式,历时2个月完成制作。到现在,我觉得在转行产品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着做一下这个事情,对你会有很大的提升,也是你找工作的一个重要筹码。
做一个密码管理类的app是我萌生已久的一个idea,起初我只是在网上查了下密码管理类App的市场,发现都是国外的几款产品占据着大部分市场,本地化的优化还不是很好,正好我最近在寻求产品类的工作,打算做出点东西来,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密码管家”的产品原型。在这里把制作PRD的过程分享给大家,共同探讨这个产品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只制作PRD是很扯淡的,一个产品的诞生是由其核心需求和商业目标所驱动的,那么我这里做出来的东西其实是抛开了商业战略来假想的,但是核心需求是明确的,在做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一个产品经理所需要做的很多工作,我分享的就是这个过程。做它的过程和一个产品的诞生大概相同,这里我想引用《用户体验的要素》里面提到了五个框架来说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阶段一:确定需求(战略层)
这里涉及到战略层面的东西,确定核心需求就是致力于改善用户生活中密码繁多且容易忘记的问题。核心用户是商务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商业目标的话我也想了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想法,也欢迎大家脑洞大开,提供一些好的想法。
阶段二:确定做什么(范围层)
我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实现核心需求需要做什么。目前v1.0的产品还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单一,但是基本功能需求肯定是能满足的。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需求确定功能框架
阶段三:确定怎么做(结构层)
这里要根据上一阶段的功能构架,确定产品的逻辑流程、产品结构、信息结构等。实现每一个小的功能点,都要进行逻辑设计,想清楚其中的逻辑,对应的画出流程图。
首次进入APP流程:
非首次进入APP流程:
创建网络库流程:
新增密码流程:
其实我个人很不喜欢这种纯粹的流程图,你要表达的意思别人通过这种形式的流程图很难理解,这里提倡的是有原型的流程图,所以我后来又重新设计了一张总的逻辑流程图,然后把一个比较繁琐的流程也重新设计成了这种形式。
界面流转图(部分):
(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片请访问:)
在逻辑流程设计好之后,我进行的是产品信息构架设计,确定为了实现功能需求需要哪些信息作为支撑。
接下来是产品结构设计,这个把结构框架用脑图画出来,为原型设计打好基础。
阶段四:原型设计(框架层)
开始原型设计吧!我的方法是首先在笔记本上用笔绘制草图,然后确定界面的元素哪些是必需的,原因是什么,放弃这个元素可不可以,经过反复推敲,确定了就大胆开始设计吧!还有一点是我在每个原型图下面都绘制了相同一幅图进行标注说明,进行必要的界面解释。另外我在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加入了漂亮的导航设计,多谢作者臻龙~
下面给大家展示几个有代表性的界面
版本说明:
全局交互:
控件规范:
网络库登陆界面:
修改密码:
安全设置: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模板选择:
我的资料:
会员中心:
密码详情:
密码编辑:
写在后面:
这个PRD完全使用axure制作,没有用传统的word方式,历时2个月完成制作。到现在,我觉得在转行产品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着做一下这个事情,对你会有很大的提升,也是你找工作的一个重要筹码。
作者:潘和翔,14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从事与产品无关的工作。正在利用业余时间深度学习产品,这个作品正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出来的,寻求互联网产品机会。
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原型写需求文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