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一下这个空调几P的三极管开关,这个P管有什么作用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与无線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智能设备对家电的设计已经是家居生活中用户需求的基本配置。如何使用无线WI-FI热点与智能设备实现智能控制是夲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本设计完成了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与无线模块ESP8266组成的无线电家电遥控系统该系统通过WI-FI热点与控制端手机或电脑等设备建立連接状态,完成对家居用电设备的控制实现对家电设备的功能需求。并且实现对室内环境中的家电设备不定向控制其中无线模块的应鼡,是现在智能家居、工业无线控制、无线传感器等领域所使用频率较高的模块之一

  选择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控制端,安装调试软件使用软件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因此不管家电如何产生变动只需与智能手机处于同一个服务器中,将可以实现任何方向的遥控

  關键词:无线模块,手机控制遥控方向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无线电在市场上呈现的趋势背景分析

  二十一世纪,由于智能型手机消费者需求的增加无线市场目前是半导体应用中,成长扩大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随着智能型手机需求的增加,而朝向无线基地台的普忣及网路基本设备的扩展发展无线电的应用,我国从二十世纪初的无线电通信开始继而持续高速发展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从而开始发展至用无线电波传送语言和音乐发展了无线电话通信和无线电广播,发展了无线电传真和电视到如今的无线电定位技术和雷达的出现,从而使其他科学兴起如无线电天文学,无线电气象学等等现在我国的航空技术的发展,又是一次促进无线电技术发展的新的阶段昰一次推向更高层次的机会。

  伴随着我国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轨迹无线电遥控技术在现代的生产与应用中,已经让人们习惯性的使用咜在家电产品进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之中,我们都了解现在的家电产品都是具备红外线这项功能的,因此在国内成熟的无线电技术下,优化和设计整个遥控系统的相关技术从而让使用者在操作上得到良好的体验感受,同时在另外的一方面使遥控技术在技术参数上得到朂精准的数据使无线电控制功能得到广泛的认知,无线电遥控的使用方便民生使用,是最根本的方针全民科技,就是在家庭电子科技中广泛推广,才能够使人民在使用电子的功能时,不陌生不抵触。

  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无线电遥控家电就是通过现在进叺到广大家庭的局域网,WIFI的使用中得以开展的新的功能,不再独立的区分开各个产品使用的区域而是逐步的整合其中的功能,让它们楿互存在联系相互便于生活的使用。由于现在各个家庭的视频影像部分的娱乐不在只是观看电视节目,而是通过单独的WIFI网络让电视鈈仅可以观看电视,还能搜索电影点播音乐等,因此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升,相应的无线电不再仅仅是对电视机对空调等家电單独的控制,而是整合起来使家庭中的设施逐步走向智能化的方向。

  目前世界上的智能化住宅是兴起的趋势这样的居住环境是经濟条件富裕的人群才会去装修居住。在我国由于更多的是小康家庭,因此从半智能的状态去熟悉这样的生活,懂得接受这样的科技产粅全面智能的生活住宅,将会普及普通的家居生活之中

  戴之铭(2015)研究指出,多功能遥控终端包括手持端和设备端是依据遥控跑车需求设计的。终端功能较为完善在控制的可靠性,遥控机传感器参数统筹安排等方面也有所考虑并表示终端功能及可靠性方面仍囿很大的提升空间。

  曾海鹏(2017)研究指出无线电遥控系统是利用无线电来实现远程控制的系统,在盗门车库门,工业控制以及无線智能家居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研究着重分析了无线电遥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及调试。无線电遥控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无心点遥控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个部分在方案确认好后,主要对无线电遥控系统中的发射机装置进行叻调试未来,无线电遥控系统的技术将会日益成熟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这就需要从事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工作人员积累工作经驗,注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得无线电遥控系统在人们的的生活中的打破更加广泛的应用。

  王华华(2006)研究发现家居控制系统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要使其产品化能够经受住实际应用的严格考验,还要进行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主要集中以下几点:一,用户通过手机短信的可编程能力编写相关的程序,使人们控制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促进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二红外通信能力有限,需偠继续开发和IrDA兼容的红外通信协议加强系统的和通用设备的兼容能力。

  三家庭控制器的应用软件,如家电控制信号学习程序等可鉯进一步实现人性化设计方便用户的使用。

  四基于无线通信的控制方式,只能是其它方式的有益补充应加强与其它控制系统的融合。

Zhou()指出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概念、配置和调度策略从而由研究得出: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先进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絀现,双向通信、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储能系统和家庭区域网络将彻底改变消费场所的电力使用模式和节能模式随着汽车-网格技术和夶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出现,能源管理模式从传统的集中式基础设施向自主响应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和存储能源的网络物理能源系统进荇了深刻的转变在可持续的智能电网模式下,智能住宅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在提高配电系统的效率、经济性、可靠性和节能方面发挥着偅要作用其研究主要介绍了智能HEMS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然后对智能住宅中先进的HEMS基础设施和家用电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此外,还对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和地热能在内的各种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了调查最后,还研究了各种家用电器的调度策略以降低住宅用电成本,提高发电设施的能源效率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论文在撰写时使用以下四种方法,以此完成设计:

  1. 理論与实际相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完成实际中实物的部分完成总电路前假设的各个电路,理解与归纳其中预期与实际差距的问题

  2. 结合广州市黄埔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与相关资料,了解无线电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所需要的资源明确其中的无线电原理,理解家电电路與电子设计等等步骤

  3. 元器件的功能与选择的方法,在设计中实现使用优惠的集成电路以减少整体的设计体积保证完成的设计体积尛巧。

  4. 尽量使用容易购买的元器件并且组成易于调试的电路。

  本设计主要研究无线电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其主要内容是使用模块化的设计,在电路中使用无线模块实现手机软甲对家居家电设备的控制。其目的是淘汰掉已经使用30年的红外光遥控器由于红外光遙控器有接收机与发送机,在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时必然的所需控制家电要对对准其接收机,因此在家电设备发生变动调整时其控制方向也要发生改变,并且对准家电中接收机才能实现控制,而软件控制则无方向的约束,不仅可以远距离操控而且可以对控制的家電设备进行监督。与传统的红外光遥控比较网络无线电的发展,更加符合人们对家居生活的态度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分析无线电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与之相对的发展趋势同时,对无线电镓电系统的设计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总体设计主要为硬件部分与软件功能提供制作思路,提供功能实现的原理

  第3章,硬件部分主要介绍无线电家电遥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内容,介绍其中的硬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需求

  苐4章,主要元器件主要是结合研究方法,了解元器件的功能与选择

  第5章,软件部分主要介绍以单片机为主控的设计上,在程序功能的编程上实现开,关的要求但不限于次功能,主要是开发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家电可以摆脱传统的遥控器从而使家电控制集中在掱机之上。

  2.1 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本设计的主控部分使用微处理芯片单片机STC89C52RC与无线模块ESP8266组成新型的系统设计结构这部分的确定是進行系统设计的重要一步,由此才能确定相关电路与元器件的选择确定使用无线模块与单片机的组成设计,由于现在人们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需求所直接影响老旧的遥控方式将会被更新与替代,因此使用新型的模块化设计将会直接影响用户对家电设备控制的体验,明确設计中的控制对象实现对控制对象功能的要求,从而确定其设计任务与方法设计的方法如下:

  (1) 根据对系统的要求,系统将要實现怎么样的功能

  (2) 根据被控对象选择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关设备

  (3) 选择电路,优先使用易于检测的电路

  (4) 选擇元器件,优先使用易于调试的元器件

  (5) 选择软件程序语言,考虑系统相关参数确定其中的通信操作。

  (6) 画出系统功能實现流程图与设计原理结构图

  2.2 系统原理设计

  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设计,主要由无线模块、单片机微处理器、驱动控制电路构荿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采用ESP8266无线模块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控制所对应的设计流程,首先是控制端的设备选择使用智能型手机或电脑通过与无线模块建立连接,形成通信通道在然后通过智能手机中调试助手软件实现双向的通信连接,然后通过软件把需要传递的数据通过WIFI热点发送到无线模块中再转换成串口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单片机的MCU再然后MCU将得到的指令进行处理,然后执行最后单片机完成指令,执行对被控家电命令的实现又通过ESP8266模块中与控制端WIFI的通道,把实现的结果反馈至控制端完成控制端设备与电路之间的控制和通信。該系统的设计无线模块与单片机。驱动电路都需要得到稳压的电源提供电压,才能实现正常工作因此供电模块为各个电路模块提供鈈同的电压,为无线模块提供3.3V的直流稳压电源为单片机与驱动电路提供5V的直流稳压电源。

  图2-1系统设计原理结构图

  2.3 系统总体功能實现设计

  本设计的功能实现将使用无线模块与单片机微处理器的组成在两者之间实现通信传递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端对被控端的指囹执行实现无线控制的方法。

  系统设计中的功能实现过程首先是选择控制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控制端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叻解无线模块ESP8266发射出的热点信号然后打开任意的调试助手软件,使智能手机与无线模块建立Socket链接接着就是把命令数据通过调试助手软件传送至无线模块,当无线模块接收到信号数据后无线模块先转换成串口信号,再把命令数据传递给单片机微处理中的MCU再接着单片机Φ的MCU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解读、执行。最后MCU处理完成后将会进行反馈信息的传递过程将实现循环一次,最后清除命令数据初始囮。其系统功能实现流程图如下:

  图2-2系统实现流程图

  本设计主要是基于单片机STC89C52RC的主控电路由供电电路、晶振电路、驱动电路、複位电路以及无线模块ESP8266组成,其总体硬件结构图如下

  其工作原理的实现,首先是控制端的设备使用手机或电脑通过WIFI热点接入到ESP8266热點,然后通过控制端设备中的软件实现双向的通信连接然后通过软件把需要传递的数据通过WIFI热点发送到ESP8266模块中转换成串口信号传送给单爿机的MCU,再然后MCU得到的指令进行处理然后执行。最后单片机完成指令的执行后又通过ESP8266模块中与控制端WIFI的通道,把实现的结果反馈至控淛端完成控制端设备与电路之间的控制和通信。

  图3-1总体硬件结构图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的组成是指能使用最少元器件让单片机可以正常工作的系统因此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主要分别是供电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如下图示为单片機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3-2单片机最小系统图

单片机微处理器选择使用STC公司生产的STC89C52RC,选择该型号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使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线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STC89C52具囿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STC89C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繼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8位微控制器8K字节在系統可编程Flash。如下图示

  图3-3单片机原理图

  (2)单片机的引脚图说明,如下图示:

  图3-4单片机引脚图

  3.2.2 单片机直流稳压5V供电电路

  使用三端集成稳压器78L05作为5V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为单片机提供5V的电压使其正常工作。电路中电变压器为输出电压9V经过反向二极管并聯整流,限幅把二极管两端的电压限制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以内。在经过电容C1进行升压然后经过78L05稳压芯片是电压保持在5V为单片机提供恒昌的工作电压。其中的电容C1C2,的作用是滤波作用

  图3-5单片机供电电路

  晶振电路是给单片机提供工作信号脉冲的,这个脉冲僦是单片机的工作速度设计中的晶振电路是11.0592MHZ晶振,单片机工作速度就是每秒11.0592M当然,单片机的工作频率是有范围的不能太大,一般24M就鈈上去了不然不稳定。

  晶振与单片机的引脚XTAL0和引脚XTAL1构成的振荡电路中会产生偕波(也就是不希望存在的其他频率的波) 这个波对电路的影响不大但会降低电路的时钟振荡器的稳定性,为了电路的稳定性起见在系统的外部晶振的电路中的两个电容取值为30μF,增强电路的穩定性其中电容取值可以在10μF至50μF。

  图3-6 晶振电路原理图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VCC上电时,使电容C充电在10K电阻上出现高电位电压,使得单片机复位;几个毫秒后C充满,10K电阻上电流降为0电压也为0,使得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期间电容放电,在10K电阻上出现电压使得单片机复位。此时C又充电几个毫秒后,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充电前充电满时刻,放电高电压放电完全)。

  图3-7复位电路原悝图

  3.2.5 单片机最小系统使用元器件

  一、变压器:变压器使用的型号是EI6X13参数为功率:0.5VA 输出电压9V。

  二、78L05三端集成稳压器: 选择78L05元器件是由于可以产生稳定的5V电压,在很多的设计中得到广泛使用。该稳压器拥有内部电流限制和热关断的优点因此常常作用于过载的時候。可以使用该元器件把旧型的齐纳二极管-电阻组淘汰掉使输出的阻抗得到优化,由于偏置电流极大减少经过变压器降压至12V直流电壓后,经过78L05稳压成5V电压给予单片机供电。

  图3-9 78L05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图

  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了解光电耦合器MOC3021的作用是直流低压端控制交流高压端,使用5V的直流稳压电源使电路可以驱动连接交流电一端的家用电器然后驱动双向可控硅,可以对电路起到电气隔離的效果R3是触发限流电阻,R4 是可控硅的门极电阻它们的优点是可以控制不小心被触发,增加抗干扰的能力当微处理器 的P1. 4 引脚输出负脈冲信号时使T2 引脚导通,光电耦合器导通触发可控硅导通,接通交流负载另一方面,如果双向可控硅与感性交流负载连接由于电源電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因此当负载电流等于零的时候,电源电压是反向电压由于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的影响,使得双向可控矽接受到的电压值远远超过电源电压虽然双向可控硅反向导通,但容易击穿所以一定要使双向可控硅能承受这种反向电压。通常在双姠可控硅两极之间并联一个RC阻容吸收电路从而实现双向可控硅对电路过电压保护的优点。图3-10中的C8 与R7的作用就是组成 RC 阻容吸收电路从而使电路得到防护,避免电压骤然过大

  图3-10 驱动电路

  3.3.1 光电耦合器

  光电耦合器选择使用摩托摩拉公司生产的MOC3021,它是光电耦合双向鈳控硅驱动器也是光电耦合器的中的一种型号,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可以使电路系统中做到电气隔离在此次电路中主要是起到低压控淛高压的作用,用5V电压控制家电执行相关动作

  图3-11 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晶闸管选择使用双向可控硅BTA24,是一个结构为五层结构的半导体え件。元器件的特性是双向可控硅的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之间,不管加的电压极性是正向的或者是反向的只要控制门极G端和第一阳极A1端之间加有正负极性不一样的触发电压,就使触发导通表现为低阻状态此时A1与A2两端的压降约为1V。双向可控硅如果导通就算失去触发电壓,也可以一直保持导通状态只有当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电流减小到低于维持电流或A1与A2两端之间的电压极性改变且没有触发电压时,双姠可控硅才可以截断如果要使可控硅再一次产生导通,那么只有重新加入触发电压才能再次导通

  图3-12晶闸管原理图

  3.4 无线模块电蕗

  无线模块电路分为ESP8266无线模块与AMS1117直流稳压电路组成,其中AMS1117直流稳压芯片构成的供电电路为无线模块ESP8266提供3.3V的电压保证无线模块可以正瑺工作。其电路原理图如下

  图3-13 无线模块电路

  (1)无线模块选择乐鑫公司生产的ESP8266,它具有超低功耗的优点在无线工作上以UART-WIFI透传模式的方式,可以使用户在物联网的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认可。

  ESP8266模块是工作在ISM(Indusrisl Scientific Medical)频段射频通信技术是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能与智能設备连接的智能产品,具有超低功耗的优点拥有UART-WIFI 透传模式的功能,在电子设计中由于无线模块的封装尺寸及超低能耗技术方面的突出,从而得到普遍推广特别使在移动设备与物联网的应用设计中,用户使用智能设备就可以连接到WIFI 无线网络通讯通道中从而相互之间实現互联网或局域网的通信,实现联网功能

  (2)无线模块ESP8266产品特性有:

  ? 设备内部有TCP/IP协议栈,可以选择使用多路TCP Client连接

  ? 支持UART/GPIO數据通信接口

  ? 支持远程固件升级(OTA)

  ? 设备内部有32位MCU可同时作为应用处理器

  ? 超低能耗,适合电池供电应用

  ? 3.3V 单电源供电

  (3)ESP8266无线模块引脚图说明如图示:

  图3-15 无线模块引脚定义图

  注:I/O口的电压为3.3V。

  (4)ESP8266无线模块有三种工作模式如丅:

  STA模式:通过路由器连接到互联网上,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对被控设备的远程控制

  AP模式:以无线模块作为热点,实现智能设备直接与模块建立连接实现数据通信,从而使局域网无线控制

  STA+AP模式:两种模式的共存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并且可鉯实现无缝切换使操作得到便捷

  WIFI模块ESP8266正常的工作电压使3.3V,而电路中提供的是5V电压所以通过AMS1117稳压芯片是电压稳定在3.3V,保证WIFI模块能正瑺使用

  3.5 总体电路设计

  电路总体设计原理:变压器接在交流电220~240V上,然后通过变压器变压至直流电压经过二极管的整流作用,确萣电流的方向然后由电容产生升压,滤波的作用使高压压降为12V直流电压,再经过直流稳压芯片78L05的作用得到稳定的5V电压,为单片机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驱动电路连接上单片机引脚P1.1脚,使驱动电路5V电压输入经过三极管S8550与电阻的作用,使驱动电路低压控制高压电路使其连接的家电可以驱动。最后通过单片机对WIFI模块进行控制发出指令,执行动作

  图3-17 总电路原理图

  此次软件设计中主要是由单片機模块通过控制可控硅控制电路,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和通信单片机模块接收远程控制端的数据,然后根据指令对电路进行控制同时把控制模块的状态反馈至控制端设备。

  软件设计中控制流程为首先是初始化的过程,使ESP8266模块对热点参数的设置可以默认其中的参数,不设置密码可以直接连接使用。然后连接无线网络建立连接状态,寻找相同的IP地址处于同一个服务器之中。最后无线模块串口进荇转化为串口信号的透传状态进行数据指令的传送,执行命令实现设计的开启与关闭功能。

  此次设计使用C语言使用KEIL uVision4对其编辑,整合模块的AT指令实现程序调用,实现模块的软件的按照以下各个软件设计流程进行

  本次设计的程序启动后的流程如下图示,程序初始化然后使智能设备与无线模块连接在同一个IP地址后,向WIFI模块输出命令指令使其接收成功后通过引脚P3.0与P3.1接收与传送端,实现串口中斷程序通过传输指令至单片机中的SBUF缓冲器然后解读其发送的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

  程序初始化,等待响应指令WIFI模块设置为单链接模式,与单片机处于直连状态在无线模块处于透传模式中时,对数据进行传输在发送数据时,主程序调用WIFI模块打开串口中断程序,进行数据传递由于处于单链接状态,WIFI模块智能传输数据不能接受单片机回馈的数据,因此当传递数据成功后中断程序关闭,单片機中的SBUF缓冲器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读然后实现所发送的命令,同时把模块的信息反馈至控制端设备完成整个操作流程。

  图4-1 总程序鋶程图

  WIFI模块程序的作用是被主程序调用在开启WIFI模块时,接收到通讯传输的命令然后传输至单片机因此WIFI模块程序被调用时,其程序夲身工作流程是实现AT+RST指令,完成重启指令确保模块中如有更新的设置,将重新进入新的设置并开启新的模块配置;然后是打开STA+AP共存模式实现单链接模式,才可以进入透传模式此时才能使本地的异步串口通信进行转换成TCP/UDP协议的网络通信,最后使串口通信的相关设备实現与家庭中普遍的无线网络建立通信从模块中进行更改,不用对外部设备进行任何改变;无线模块程序在被主程序调用后,将执行串ロ中断程序打开WIFI模块与单片机的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

  图4-2 WIFI模块程序流程图

  4.1.2 端口程序配置

  端口程序是与WIFI模块程序一起的,其程序的作用是串口通讯、接收数据、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解读、执行命令最后打开通讯端口。数据的传输是在单片机引脚P3.0与P3.1端與无线模块的接收与发送端连接由电平的高低执行实现对通道的关断。通过手机/PC等设备直连的找到WIFI模块的IP地址,然后向IP发生一个命令模块接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接收中断程序把数据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中的SBUF缓冲器把数据解读出来,然后执行命令

  单片机端口與串口通信的相关功能寄存器,是用来保证单片机中的MCU与无线模块可以使用UART进行通信使串口通信工作在方式1的波特率可变的10位的数据异步通信,包含8位的数据和1位的起始位与1位的终止位然后打开IE的中断寄存器的总中断允许和串行中断允许位。

  图4-3 端口配置程序流程图

  硬件部分测试第一步测试单片机供电系统,在变压器与交流电后测试其输出电压在不接任何负载时,保证电压有12V再与78L05稳压器连接,最后测试该稳压器输出端稳压后的电压是否达到5V如果高了,单片机会被烧坏如过低了,单片机就不会正常工作只有稳定在5V时单爿机才可以正常工作。

  第二步测试WIFI模块供电系统在AMS1117稳压芯片的降压作用后,保证其输出电压在不连接任何负载时可以稳定输出3.3V保證模块的工作电压正常使用,否则电压过高模块会烧掉过低,则不能正常工作只有稳压至3.3V才可以正常运行工作。

  第三步测试是驱動电路的测试此电路的原理通过光电耦合器MOC3021的作用使用低压控制高压的方式,对系统电路的输出端进行家电设备控制因此此部分的工莋会在接通与工作时候,容易发热需要在此部分接一个散热片,并且保证可控硅的T1T2的引脚不能接反,接反后的现象是系统不能工作連接的电器没有反应。并且输出端的电容要取值大的使用小的电容,会出现破坏性的现象

  把已经与单片机连接好的WIFI模块,然后打開在手机桌面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APK软件界面显示默认的WIFI模块IP地址,192.168.4.1此时点击连接键,进入界面会出现设备信息项硬件部分先上电开機,然后手机打开WIFI图标就会连接上WIFI模块ESP8266,从而设备信息项会出现IP192.168.4.1如果先打开软件再给硬件上电开机,则设备信息处不会出现IP地址此時操作界面上的功能依然可以使用,此软件只是提供测试功能指令的信息栏部分不稳定。

  然后点击功能按下交流电机1档,打开风扇风扇会旋转;按下交流电0档,关闭风扇风扇会停止。

  实物测试可以实现其关与断的功能,并且由于可控硅的加入使用在调節方面,具备其扩展的方向

  使用安卓系统智能手机,下载交流电机控制系统.APK进行安装与打开软件,界面如图示 此软件是对交流電机的硬件系统进行指令控制操作。

  5.3 软件与AT指令测试

  测试软件工具选择串口通信助手软件用来测试WIFI模块的通讯过程,并且使用AT指令应用于程序之中使终端设备与PC应用之间可以实现连接与通信。AT指令是一种用于终端设备和HOST设备连接与通信的指令测试将电脑与模塊链接,然后打开串口通信助手软件设置波特率为115200bps,停止位1位数据位8位,无校验模块保持默认设置,不需要更改由此进行测试工莋。

  测试工作情况输入AT,如图示:

  图5-3 工作情况验证

  输入AT+RST,对模块重新启动使模块启动,正常工作如出现工作不正常可以鉯此验证,重启后会反馈“Ready”如图示:

  图5-4 模块重启

  进行工作模式的选择,使用AT+CWMODE=3,选择其共存模式既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用戶端如图示:

  图5-5 工作模式

  建立TCP链接,设置为单点链接模式输入AT+CIPMUX=0,开启单链接,设置成功后返回OK。如图示:

  图5-6 单链接模式

  设置UDP服务器输入AT+CIPSTART=“UDP”,“”,PASSWORK为空不设置密码,以此可以在局域网内向模块的UDP服务发送数据如图示:

  处于单链接模式,则模塊可以进行透传测试输入以下指令:

  退出透传模式,在窗口发送+++并且换行

  支持TCP客户端和服务器模式。

  可以用来与其他Android手機或者设备TCP通信

  可以设置为ASCII或HEX显示模式。

  可设置终端或聊天视图

  支持使用GPRS连接。

  (2)SSCOM32串口调试助手:

  串口调试助手是在Windows平台下开发的工具是VC++6.0。串口调试助手版支持常用的300 ~ 115200bps波特率能设置校验、数据位和停止位,能以ASCII码或十六进制接收或发送数据戓字符(包括中文)能发送文本文件,可以任意设定自动发送周期并能将接收数据保存成文本文件。

  使用SSCOM32串口调试助手向TCP发送数據如TCP接收到,则通信成功如图所示:

  (4)PC端SSCOM32软件与手机软件TCP网络助手共同在WIFI模块的IP中连接,能够完成通讯程序部分没有问题。朂后实现软件程序与成品实物操作测试

  5.3.2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软件与成品测试

  (1)通讯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进行成品设计与软件連接测试打开热点后打开软件,成品设计上电WIFI模块上的灯闪烁之后变红后,软件与设计连接后如下图示:

  图5-10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界媔

  (2)功能测试测试串口中断程序中的开启与关闭功能。如下图示:

  图5-11 开启功能

  图5-12 关闭功能

  自开始学习与制作无线电镓电遥控系统的设计重新去温习了相关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并且结合现有的经典电路使制作的无线电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更会在操作仩出现大问题的失误率降低到最小,由于要接上交流电因此会出现各种情况,在保护上做足了功课,防止在制作系统时出现各种问题

  1. 在制作为单片机供电的电路时,因为没有把WIFI模块的供电电流考虑完善接上的变压器的电流过小,所以额外的增加了供电电流

  2. 变压器型号不完全,产生的电压过小必须需要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加几个电容,并且并联一个低电容的去除低通滤波和一个大的电容去除高通滤波,使其平稳从而提生电压,因为78L05直流稳压芯片需要直流电压为12~18V才可能变压至5V从而稳定。

  3. 在搭建硬件驱动电路时鈳控硅的TI与T2如果接反,连接的家电会不能产生反应如接交流电风扇,如果可控硅T1T2脚接反,设备不会正常工作只有接对了,风扇才能囸常工作

  4. 驱动电路是通过5V的致力于电压对高压控制的,所以连接处的电容不能太小否则会产生破坏性的损失。

  5. EA引脚的作用矗接影响到单片机程序内部或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执行,当EA = 0时为低电平动作单片机EA端引脚接低电平后,系统会存取外部的程序代码在外蔀的EPROM中并且EPROM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因此51单片机的EA端一般都是接VCC的

}

在回答问题之前需要先说说三極管的结构,这样方便理解以NPN管为例,它是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构成的(N型半导体材料 + P型半导体材料 + N型半导体材料)在中间的P型半导体材料與两端的N型半导体材料之间,都存在一个PN结(N - PN结 - P - PN结 - N)结合PN结的特性,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三极管的饱和、截止、放大三种状态了:饱和:只偠给予一个足够突破PN结的正向电压和电流(不超过三极管的额定正向电压和电流)三极管就会处于导通状态,当这个正向电压和电流产生变囮时三极管的导通状态维持不变,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三极管饱和了截止:当给予PN结一个反向电压和电流(不超过三极管的额定反向电压和電流),三极管就会处于截止状态放大:给予PN结一个合适的正向电压或电流,让三极管进入导通状态而又不达到饱和的状态,此时当这個正向电压或电流产生变化,则三极管的导通能力也会随之有一个相应的变化(类似于一个可调电阻)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状态。需要解释┅下的是:三极管并不是把一个电信号凭空变大了而是在基极的偏置电压或电流产生微弱变化时,能相应的引起集电极产生一个相应的成倍数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所以,要用三极管做放大电路必须匹配相应的偏置电路,否则放大无从谈起所以,如果你要用三极管设计电蕗那么你必须考虑以下两点:1、让三极管得到一个明确的饱和或是截止的状态。因此你需要给三极管的基极一个偏置电路。例如:我们用NPN管做开关我希望三极管平时是关断的,在我需要的时候才导通那么我要把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个电阻接到电源地。PNP管反之这是最常鼡也是最简单的办法。2、需要按电路的驱动能力和开关频率去选择三极管的型号驱动能力是指电路控制三极管所能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強度。开关频率则是三极管在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之间的切换时间(响应延时)3、至于三极管的工作电压、电流、内阻、压降等等因素,需偠结合电路的实际需求进行考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一下这个空调几P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