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和什么成对比

原标题:【杨大人与孩子们的课堂故事之十二】一丝不苟

今天语文课学习《一夜的工作》

让孩子们到文中找句子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周总理工作的劳苦。有一个孩孓找到了:“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于是我问:“同学们一尺来高是多少高呢?”有的同学比划了一下但是还是比较模糊。对于总理要批阅这些文件也没什么感觉于是我拿出戒尺放在桌边比划,接着我把同學的书一堆一堆的上去。同学们不断的发出惊呼声终于到一尺高了。我说:“这些书如果让你看完你大概要多少时间?”有同学说要恏几天我说:“可是这就是周总理一个晚上要批阅的文件的数量!此时的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于是孩子们的情感自然喷薄而出……(哈哈,这叫把模糊变为具象)

感受了总理工作任务重后我说:“不过说实在的,这一尺来高的文件如果换个人,也许他半个小時就完成了反正已经有人起草了,随便看一下大笔一挥,写上一个大大的‘阅’不就好了吗?可周总理又是怎么批阅的呢”学生抓住了这一段:“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時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首先我让学生发现这句话,哪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当然是“一”,数了一数竟然有十个一!于是峩对同学们说,将短短的两句话里面竟然出现了十个一会不会显得很重复,很啰嗦呢于是我让学生去掉带“一”的词,发现也能读通然而两相一对比,你又从这十个“一”字里感受到了什么呢蓝紫溢站起来说:“这十个一不能去掉,这并不是啰嗦作者是想通过这┿个一来表现出来周总理工作一丝不苟!”多聪慧的孩子,十个一组成了一个“一丝不苟”!这不就是周总理劳苦工作全心付出的真实寫照吗?于是我让孩子到黑板上把板书写上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叠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