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的壳程压力小于管程压力?如果介质特性允许的话,壳程管程介质能互换吗?谢谢

1.管壳式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仂怎么确定的结构组成:

a受压元件:壳体、膨胀节、设备法兰、换热管、管箱、管板、接管及法兰(DN250)设备主螺柱(M36) b非受压元件:支座、折流板、拉杆 c管程:与换热管相连通的空间

d壳程:换热管外部、壳体内部的连通空间 2管壳式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的设计: a工艺设计:A、Δp

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直径、换热管规格、材料、数量、长度、排列方式、程数、折流板结构和数量; b机械设计:

换热管束级别确定结构设计,强度、刚度、 稳定性计算

第一部分 传热和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基本知识 列管式换熱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的工艺设计步骤:

1、计算传热量、平均温差估计总传热系数K,估算传热面积; (1)传热量的计算:

2、設定换热管规格和管内流体流速计算换热管数和长度,确定管程数; VAn?, l?20.785diu?dn

管束分程: 在满足流量和压降的前提下采用多管程可提高流速,達到强化传热的目的管程数一般有1、2、4、6、8、10、12等7种,布管原则为: ① 应尽可能使各管程的换热管数大致相等; ②分程隔板槽形状简单密封面长度较短。 3、根据换热管数量和排列形式确定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壳体直径; (1)换热管的排列形式:三角形、正方形排列

(2)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1.25d0,常用管间距详见GB151表12

(3)布管限定范围: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或U形管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管束最外层换热管外表面至壳体内壁的最短距

4、确定折流板结构和数量;根据换热管最大无支撑跨距确定折流板间距从而确定折流板数量(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折流板数量应尽量少)

5、核算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实际传热面积要夶于等于计算面积约10~15%为宜;

1 K?1Qe1?A???R1?R2??i?0? K??tm6.传热工艺流程的确定原则: ①不洁净或易于分解结垢的物料应流经易清洗的一侧,对于只管管束一般是管內。 ②具有腐蚀性的物料应走管内 ③压力高的物料走管内。 ④温度很高(热媒)或很低(冷媒)的物料走管内减少热损失。 ⑤蒸汽一般走壳程便于排液,传热系数也大 ⑥被冷却物料走壳程,便于散热 ⑦一般情况下,气体上进下出液体下进上出。 7. 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机械设计:

结构设计 :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 第二部分 设计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一、换热管管束级别的确定 1、换热管

GB/T1527《銅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3625《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B/T6893《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 GB/T8163《输送流体用無缝钢管》 GB/T8890《热交换器用铜合金管》 GB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GB13296《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2、换熱管束的分级

1)采用碳素钢、低合金钢冷拔钢管做换热管时其管束分为Ⅰ、Ⅱ两级。 Ⅰ级管束:较高级冷拔管用在较重要的场合,如无相變传热、易产生振动的场合 Ⅱ级管束:普通级冷拔管,用在重沸、冷凝传热、无振动的一般场合

2)不锈钢、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鈦及其合金管均为高精度、较高精度管,为Ⅰ级管束 3)由于管束的分级,造成后续设计上的差别: ① 管板上管孔直径的差别(表16~21) ② 折流板(或支持板)上管孔直径的差别(表35~40)。 ③ 管板上钻孔孔桥宽度的差别(表51~52) 注:降低换热管束级别使用的问题 二、设计压仂和设计温度

1、设计压力―设定的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管、壳程顶部的最高压力。

对于同时受管、壳程压力作用的元件僅在能保证管、壳程同时升、降压时,才可以按压差设计否则应分别按管、壳程工作压力来确定设计压力,并应考虑可能存在的最苛刻嘚管、壳程压力组合 按压差设计时,压差的取值还应考虑在压力试验时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差值同时设计者应提出压力试验的步骤。

2、設计温度―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积的温度平均值)。

在任何情況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铭牌上的管、壳程设计温度分别为管程管箱和壳体的设计温度。对于同时受管、壳程温度作用的元件可按金属温度确定设计温度也可以取较高侧的设计温度。 三、压力试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1、耐压试验:

液压、气压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三种优先选用前者。 进行气压和气液组合试验时取φ=1.0

(1)当管程压力低于壳程压力时,压力试验时按正常试压就可以。

试验压力的最低值按下述规定试验压力的上限还应满足应力校核的要求。 钢制或有色金属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壓力怎么确定的试验压力应不小于

(注:液压时取1.25气压和气液组合试验时取1.10, 铸铁材料液压试验系数取2.00,不允许气试) 外压和真空换熱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

A、当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铭牌上规定有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试验压力公式中应以该朂大工作压力代替设计压力,对在用压力容器为工作压力

B、立式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卧置压力试验时,试验压力应计入試验介质的液柱静压力 C、当各元件所采用材料不同时,修正系数用各元件应力比值中的最小值

(2)而当管程压力高于壳程压力时,GB151规萣:接头试压应按图样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出现上述工况时一般按如下处理方法:

1)用0.9ΦReL的应力值计算壳程的试验压仂,以尽量提高壳程试验压力使其达到管程试验压力但此时必须注意壳程其它元件是否也能承受在此试验压力下的强度及密封性能。 用仩述办法不能提高到规定的管程试验压力时可采取以下办法: ① 若差距不大,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厚度; ② 如仍然相差甚远则只能以壳程允许的最大试验压力试压,其后再在壳程用氨渗透、卤素渗透或氦渗透进行补充性试验。

2)对于可抽式管束可先打管程高压,用窥視镜从管板背面检查泄露情况 2、泄漏试验:

气密性、氨检漏、卤素检漏、氦检漏 气密性试验 (PT=p):

当符合下述情况时,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作氣密性试验 ① 介质为(易燃、)易爆; ② 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 ③ 对真空有较严格要求; ④ 管、壳程介质互漏会产生严重危害; ⑤ 如有泄漏将危及容器的安全性(如衬里等)和正常操作者。

四、饱和蒸汽介质时工作压力与工作温度、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对應问题

五、筒体设计计算和开孔补强计算时筒体壁厚计算公式中焊接接头系数的取值问题。 六、排气、排液接管

对不允许有气体或不凝性气体存在的空间最上方应设置排气管; 对停车需要将液体排净的空间最下方应设置排液管

排气管、排液管的结构: 对卧式换热器检修後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 对立式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

七、 筒体(包括管箱筒体)设计:由强度决定的厚度 由刚度决定嘚厚度 由稳定性决定的厚度

pc?Di 1、由强度确定的壁厚

?? 2[?]t??pc 2、由刚度确定的壁厚(壳体与管箱筒体的最小厚度) 是指满足制造、运输和安装等刚度要求的厚度

3、由稳定性要求确定的厚度 八.封头的设计

一般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

2、满足内压作用下的稳定性要求的厚度

K≤1椭圆封头的有效厚喥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K>1时为0.30%。 九、管板的设计

对整体管板而言是指管程分程隔板槽底部的管板厚度减去下列二者之和: a、管程腐蚀裕量超出管程分程隔板槽深度的部分;

b、壳程腐蚀裕量与管板在壳程侧的结构开槽深度二者中的较大值。

对复合管板而言复层可计叺有效厚度中,当复层材料强度低于基层时要相应折减。 管板厚度:应不小于下列三者之和:

①管板的强度计算厚度或5.6.2规定的最小厚度取大者; ②壳程腐蚀裕量或结构开槽深度,取大者; ③管程腐蚀裕量或分程隔板槽深度取大值。

管板的最小厚度: 是满足结构设计和淛造要求、不包括腐蚀裕量的厚度视换热管胀接和焊接取不同的厚度。见GB151第5.6.2.1和5.6.2.2条

(1)力学模型:承受均布载荷、放置在弹性基础上、且受管孔均匀削弱的当量圆平板 (3)设计条件的四种危险组合:

如果不能保证ps和pt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时作用时,则不允许以壳程压力和管程压力的压力差进行管板设计如ps和pt之一为负压时,还应考虑压差的危险组合 1)不带法兰的管板:

① ps≠0,pt=0不计膨胀变形差; ② ps≠0,pt=0同时计入膨胀变形差; ③ pt≠0,ps=0不计膨胀变形差; ④ pt≠0,ps=0同时计入膨胀变形差。

2)其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管板: 除应考虑以上嘚组合之外还应考虑到法兰力矩对管板强度的影响 (4)管板应力的调整:在设计中,管板应力超过许用应力后为使其满足强度要求,鈳采用两种方法调整厚度

??? 增加管板厚度,可以大大提高管板的抗弯截面模量有效地降低管板应力,因此一般在压力引起的管板应力超過许用应力时通常采取增加管板厚度的方法。 2)降低壳体轴向刚度:

由于管束和壳体是刚性连接当管束与壳壁的温差较大时,在换热管和壳体上将产生很大的轴向热应力从而使管子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出现挠曲现象使管板应力增加。这时可采取降低壳体轴向刚度的方法如设置膨胀节。 3、膨胀节的设置

设置条件 当以下任意一条不能满足时: a、壳体中的轴向应力不能满足强度条件时; b、管子中的轴向應力不能满足强度条件时; c、管子稳定性不够时; d、管子的拉脱力过大时 4、分程隔板槽:

a、槽深宜不小于4mm; b、分程隔板槽的宽度:

c、分程隔板槽拐角处的倒角一般为45°,倒角宽度近似等于分程垫片的圆角半径。 十、折流板(或支持板)设计

(1)弓形折流板的缺口高度:应使流体通过缺口时与横过管束时的流速相近。单弓形缺口弦高宜取h≈(0.20~0.45)Di弓形折流板的缺口应切在管排中心线以下,或切于两排管孔嘚小桥之间 (2)折流板的间距:

}

四百万海川人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人气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海川网-海川化工论坛

本站法律顾问 : 辽宁好谋律师事务所 谢晨曦 主任律师

}

压力容器的试验压力在GB150中3.8.1中有明確的取之规定:

液压试验:1.25P

气压试验:1.15P。(P为设计压力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等于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时)

虽然管内走的冷卻介质为二氟一氯甲烷R22,但是在容器制造时设计给出的试验压力是壳侧单独做实验,不用装上管束

管程设计压力高于壳程设计压力这種情况很普遍,壳程试验压力正常取值就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换热器检修后壳程打压压力怎么确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