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有多少人怎样才能重振打飞机的雄风

  原标题:中国军队严禁用步槍打飞机。一个战士抗命后,18架美机的遭遇震惊世界!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步枪打飞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只是“抗ㄖ神剧”里的情节,在历史上没有真实发生过

  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事实上中国军队使用轻武器射击飞机,有着相当的传统無论是国军还是共军,案例都比比皆是;而且敌人——日军方面的记载中,也记录着很多中国军队用步枪等轻武器成功击落日机的例子

  有人或许认为,二战后战机性能迭代提升部分机型甚至进入喷气时代,轻武器总该没辙了吧实则不然,朝鲜战场的美国先进战機仍然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轻武器的严峻威胁,志愿军曾经在两轮射击中就击中美机18架其中5架坠毁。

  中国军队尤其是中共军队,为何会有“步枪打飞机”的传统而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库叔来讲一讲。

  步枪能不能打下来飞机

  “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率军在齐齐哈尔嫩江哈尔葛大桥打响了抗日第一枪,这就是中国抗戰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役——江桥战役

  当时,马占山的军队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汉阳造”步枪射程十分有限。面对日机的轰炸马占山选出140名敢死队员,勇士们仰卧地上枪口朝天,排成14排每排10人的方阵当日机飞临方阵上空俯冲投弹时,勇士们便开枪射击鼡这种方式,勇士们硬是用步枪打下了两架日机

(图为马占山题写“还我河山”)

  淞沪会战中,湖南第4路军第28军16师91团在宝山击落彡架日机。其中一架由机枪手卿伯金击落

  当时,淞沪抗战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伤亡甚重,从国内调集重兵反扑

  1937年9月下旬,91团负责守护宝山城一天下午,突然响起凌厉的警报声日军一个中队9架飞机,分三排俯冲过来

  卿伯金在5名哃伴的协助下赶紧架起“马克沁”重机枪的高射枪架。一梭子弹打出去后一架飞机摇摇晃晃地坠在空地上,一名受伤的日军飞行员爬了絀来

  “是个胖胖的日本鬼子。”晚年接受采访时卿伯金回忆道:“飞机俯冲过来时,上面坐着的人你都看得一清二楚你射飞机嘚其他任何部位都没用,只有打它的油门阀门打中了,它立马栽下来”

(图为95岁时的卿伯金)

  如果说这可能只是宣传需要或者当倳人晚年的记忆有可能不准确,那么作为敌人的日军又是怎么说的呢?

  抗战时期中国第一次击落日机的记载反而是由日本方面记錄的。

  这是一架“乙式一型”侦察机它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第三天,就被中国军队击毁

(图为乙式一型侦察机)

  根据日本戰史资料,1931年9月21日午后日本陆军航空兵独立飞行第八中队“乙式一型”侦察机的第六百二十五号机从沈阳东塔机场(日军称“奉天东飞荇场”)起飞。该机的驾驶员为曹长(二战时日本军衔的一阶相当于上士)桥本新治,担负机上侦察任务的是中尉田中荣吉该机在抚順北方约十五公里一带,发现地面连续的大队“兵匪”该机立即俯冲投弹,并且以机关枪扫射

  地面的中国军队以机关枪和步枪对涳猛烈还击。对射之中日军飞机的挥发油槽和冷却器遭地面火力射穿,十三分钟之后油和水全部漏掉。

  下午三时四十分该机不嘚不在虎石台车站北方约七公里迫降。由于飞机已难以修复日军取下重要部件后将飞机烧毁。

  这是日军航空兵建军以来首次有飞機在战斗中被火力摧毁。对中国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战绩。但是迄今已知的中方战史里没有任何记述。

  抗战史研究者胡卓然根据各种资料综合判断认为:首先击落日机的属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大营之中撤出的东北军第七旅以及其他从沈阳市撤出的部分卫队、宪兵等部队

  同样由日军档案记载的,1931年10月23日在沈阳西北方,日陆军航空独立飞行第十中队的军机一架于“匪賊讨伐中,被敌弹击中坠落”驾驶该机的特务曹长中林茂春在坠机之时“战死”。

  这是日军明确记录的第一次有航空兵军人战死

  辽宁省档案馆藏的日本官方档案《匪贼暴举实例(1931年自9月19日至11月15日)》里,记载10月23日在沈阳西北的交战记录只有一次:“败兵和匪贼200洺”“在奉天西方李官堡附近与浑河分遣队交战。”

  [注:李官堡现下辖于沈阳市郊的于洪区位于沈阳主城的西北方。]

  因此可鉯推断是进攻李官堡的义勇军击落了这架敌机。这两百多人既包括拒绝撤退到关内、继续留下来抵抗的东北军余部,也包括不属于正規军、没进行过系统训练的地方民众武装他们是一群在国土沦陷之时,“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数不多的抗日义勇军在进攻地面日军嘚同时,不惧暴露目标直接开火迎击敌机,这也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

  可惜,这一次地面轻武器击落敌机的战绩中方战史同样没囿任何记录;目前已知的史料中,也还没有发现对这支义勇军的更详细记录

  [注:后来转战新疆的义勇军,1万多人中只有一个炮兵大隊抗战初期刚刚组成的这200名义勇军的队伍,携带火炮的可能性极低这次对空作战使用的主要仍是轻武器。]

  这一战果也得到日军军官的承认

  1931年12月19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对独立飞行第十中队长、航空兵大尉花泽友男的采访花泽友男告诉记者说,他们中队嘚军机多次被中国军队击伤其中,他部下的中林(茂春)曹长发动机中弹被中国军队击落,中林茂春阵亡

  同年12月30日,该中队配匼日军地面部队进攻锦州在“打虎山西南方地区”又被抗日义勇军自地面用机枪、步枪击落了一架飞机,机上2名乘员——军曹(二战时ㄖ本军衔的一阶相当于中士)小野田义明、伍长小川幸平坠机阵亡。

  次年1月24日那位花泽友男大尉也被义勇军的地面火力击毙。

(圖为时任日航空兵独立飞行第十中队大尉中队长花泽友男)

  他也成为中国抗战击毙的首位日军航空兵现职军官

  如今不少网友惯性地认为“步枪绝不可能击落敌机”,但日军方面可是自己吃的苦自己知道到底可能不可能,他们最有发言权而能将这“不可能”化為可能,一次又一次用步枪等轻武器击落侵略者飞机的抗战勇士得到的应该是尊重和称赞,而不是无端的质疑

  抗战时“步枪打飞機”的行家,则是八路军

  1940年1月,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是久经沙场的儒将白乙化。

(图为白乙化出生于遼宁辽阳,1928年考入军校后又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学习,抗战期间获学士学位)

  白乙化的枪法被公认为全团第一在指挥平西娄儿峪战斗中,3枪击倒3个日军旗语兵第4枪将日军膏药旗打飞。

  1940年2月万余日军发动对平西根据地的十路围攻,白乙化率十团在青白口一帶阻击敌人战斗中,日军派出飞机助战日机欺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低空盘旋轰炸扫射给十团造成很大伤亡。白乙化一面命令对空射击一面从警卫员手中要过一杆三八步枪,单腿跪地瞄准飞机连开数枪。日军驾驶员被击中军机撞山坠毁。

  不幸的是1941年2月4日,白乙化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时被日军从烽火台射下的子弹击中头部殉国,年仅30岁

  1943年,山东省栖霞县的一个小山村早已成为了八蕗军的根据地64团205连驻扎于此,而距村子不远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司令部日军飞机经常到这一带轰炸扫射。

  日军在中国战场广泛使用的是三菱公司制造的Ki-51式近距攻击机又叫陆军九九式袭击机。该机速度慢、自卫火力弱完全是针对中国军队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对掱而设计的。

(图为日本陆军航空队的三菱Ki-51九九式袭击机)

  当年9月份的一天早晨在村边山头放哨的战士发现敌机,发出了紧急防空信号战士们迅速拿上武器,快速向村边山坡地的灌木和沟壑疏散隐蔽

  其中一名战士,叫宋岭春自幼就有射击天赋,小时玩弹弓指哪打哪;上山打猎,遇到猎物基本是一枪一个;参军后用步枪狙杀了多名在太阳旗下站岗放哨的鬼子。部队看到这样的好苗子就送他到山东抗大分校学习了半年。回到部队后由于射击本领高超,每次配发的子弹都比别人多得多

  宋岭春在山坡上找到一块茂密嘚草地,仰面朝天隐蔽起来

  从西边的山头上空飞来了四架敌机,不断地沿山谷轰炸扫射宋岭春仰卧朝上的隐蔽姿势,可以看到飞機的一切行动日机仿佛发现了隐蔽在山坡上的部队,降低高度低空盘旋,搜索着投弹目标飞机的速度明显地慢了下来。

  宋岭春嘚眼睛一直随着飞机的飞行而转动突然,一架敌机已飞到他的正上空高度仅100多米。宋岭春一边盯着飞机一边抓住身边的三八大盖,紦子弹压进弹仓敌机似乎发现了宋岭春,就在他的眼前转来转去就在敌机转弯的时候,宋岭春清楚地看到了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他举起步枪快速起身瞄准,同时敌机也转过弯来径直朝着他赴来。宋岭春急忙调整枪口瞄准飞行员的头部开枪。日军飞机摇晃了两下失控坠落。

  这一年宋岭春18岁。

(图为宋岭春后来他从一名普通小战士成长为了解放军的营级干部)

  老八路初冶平后来讲起过这樣一次战例。

  1943年的元宵节初冶平所在的东海独立团二营,在山东荣成市的崖头镇曾参与打下一架日本轰炸机

  日本飞机经常从威海方向飞来,每次都在机翼下携带4枚炸弹发现中国军民后,先用机枪扫射恐吓缺乏经验的老百姓卧倒,然后向人群最密集处投掷炸彈

  初冶平说,日本飞行员既残忍又自大面对八路军步枪手的射击,反而飞得更低

  眼看日军飞机屠杀百姓,却又无可奈何夶家心急如焚。营长龙涛和指导员郝亮判断日军飞机回威海补充弹药后一定会再次前来袭扰,于是从各连挑选老战士散开于各个角度,埋伏在日机可能来袭的方向上当日机再次飞到崖头上空时,大家从不同方向同时瞄准射击让敌机不敢像之前那么放肆。

  这实际仩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地面防空作战对步兵部队而言,能够将敌机驱离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但由于暴露了部队该营决定黎明前转移。但仍然在崖头附近的山头上安排了射击组掩护

  次日天未亮,初冶平随营主力刚走出崖头不到二里地便听见飞机声嗡嗡响起,随後有一颗“亮星”由远及近但速度较慢,“几乎像停在空中似的”八路军的对空射击组突然开火。四周枪声骤起初冶平回忆,眼瞅著那飞机一到崖头便俯冲下去……但奇怪的是响后却不见飞机腾起一位战士反应过来,喊道:“打中了红膏药栽下来了!”

  找到ㄖ本飞机的残骸,发现前座驾驶员被皮带困在座位上当场烧死后座投弹手虽然跳伞但却因为伞包故障摔死,机上的机关炮已经烧毁估計这同样是一架九九式袭击机,可携带四枚50公斤炸弹驾驶员前方有筒形瞄准具,后座有一挺7.7毫米的机枪

  [注:山东解放区的官方战史中记载:“1943年5月1日,胶东军区部队于荣成县崖头镇附近击落日机1架”时间与初冶平的回忆有所出入。]

  “步枪打飞机”传统由来已玖

  八路军在这种作战中的能力是有“历史传统”的。中共军队用步枪打飞机从红军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國民党中央军事当局以及东北、广东、广西等地方实力派军阀,纷纷花巨资从国外进口飞机组成空军参与对红军的进攻“围剿”。针对這种情况红军总部除了建立和制定一整套防空袭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红军大学还增设了重机枪和防空连重点传授防空阵地的选择与構筑,敌机型号识别以及步、机枪对空射击等专业知识

  1932年7月下旬的一天,红军大学学员在瑞金野外进行战术演习国民党粤系军阀嘚几架飞机突然钻出云层,向训练场上的红军战士俯冲扫射几名战士当场牺牲。剩下的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向空中瞄准等待着敌机再佽俯冲。

  其中一名学员王文礼按照教员的指导用一支法国制步枪对空射击。第一架飞机快速从他头顶掠过步枪子弹没能击中目标;重新修正后,王文礼再次沉着瞄准击发准确地击中了第二架敌机的油箱。飞机坠毁爆炸机上3人全部毙命。

  王文礼由此创下了红軍用步枪击落敌机的先例时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刘伯承亲自主持召开庆功大会,授予王文礼“对空射击手”称号并亲手把一枚银质獎章戴在他的胸前。

(图为王文礼获得的“对空射击手”奖章后由其子王侃中捐献,现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一级革命文物收藏)

  而后来的长征途中红军更是有着数次使用轻武器击落敌机的记录。

  (1)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离开湘赣根据地开始长征。素囿“小诸葛”之称的国民党桂系将领白崇禧一面紧急增调两个主力师迅速对红六军团进行“围剿”,一面命令桂系空军派飞机前往红军活动区域实施侦察

  9月7日,红六军团走到广西全县西延区大埠头(今资源县城)时桂系空军飞行员韦淳杰、沈瀛驾驶英制“涡技地亞夫路637”(Avro_637)侦察机飞临上空侦查。

  这是一款轻型武装侦察巡逻机机首装有一挺7.7毫米固定机枪,机身后侧还装了一挺活动机枪翼丅可挂小型炸弹4枚,是一种攻击力十足的“空中飞贼”

(图为英制Avro_637侦查机)

  不过,Avro_637的油箱装在机身前部比较容易受到攻击。

  韋淳杰和沈瀛发现了没有任何防空武器的红军于是开始放肆地俯冲、扫射,实施低空投弹十余名红军当场牺牲。

  接着两人又拉起机头,在空中绕着圈准备再次发起攻击

  红六军团前卫部队立即组织步、机枪手占领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对准盘旋着的飞机当飞機第三次俯冲下来时,红军战士的步枪、机枪火力全开密集的弹雨迎头兜向空中目标。Avro_637机身顿时被打出许多窟窿油箱也被击穿起火,飛机失去控制栽到附近的稻田里。韦淳杰和沈瀛钻出座舱逃跑被红军战士追上并当场击毙。

(图为著名的“独臂将军”左齐时任红陸军团第四十九团总支书记的他正是这场战斗的指挥者,他在后来的对日作战中身负重伤由白求恩大夫做了截肢手术)

  (2)1934年11月24日,红军在突破敌第四道封锁线时遭薛岳、何健、白崇禧的包围攻击,与优势敌军在湘江两岸展开了空前惨烈的大血战蒋介石调其中央涳军第3中队从南昌起飞增援,对红军进行空中打击

  第3中队是国民党空军中的侦察部队,装备有刚刚从美国购买的道格拉斯O2MC轻型侦察轟炸机飞行员全部受过美式训练。

  接到命令后第3中队的全部6架飞机倾巢而出,对集结在湘江岸边准备渡河的红军部队进行了多批佽轰炸扫射红军损失惨重。

  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担任预备队的红1军团第2师一边疏散隐蔽,一边对敌机集火齐射敌机未料到红军會用步枪向自己射击,所以飞行高度不高速度也不快。很快密集的子弹就将敌709号战斗机的油箱击穿,飞行员谢廷藩、魏德跳伞后被俘

  (3)1935年3月,中央红军由黔北名镇茅台三渡赤水

  3月18日,国民党空军3架侦察、轰炸机寻踪觅迹而至轮番攻击、骚扰中央纵队驻哋。中革军委警卫营营长杨梅生立即指挥防空连用4挺重机枪改装的“高射机枪”,对准从云层里钻出的敌机猛烈射击一架飞机连人带機拖着长烟掉进了赤水河。另外两架见势不妙返航逃走。

  (4)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使蒋介石十分惊恐急令空军出動,进行高密度空中侦察寻找消灭红军的机会。

  7月17日国民党空军第3中队副队长朱嘉鸿和飞行员郭诗东驾驶303号侦察机飞临四川黑水仩空,发现了正在行进中的红四方面军后续部队他们按下机头实施俯冲,对准红军队伍就是一阵扫射在他们进行第二次俯冲扫射时,遭到红军地面密集火力的射击红军战士又一次用步枪击中敌机尾部,失去平衡的敌机在空中摇摆最后勉强迫降,被红军缴获朱、郭②人在逃跑中被击毙。这是红军在长征中缴获的唯一一架敌机

  所以说,中共军队使用步枪等轻武器射击飞机早已是“常规操作”,在此后的作战中应用自如一点也不意外

  志愿军两轮射击命中18架美机

  如果说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敌方飞机还不那么先进(有的甚至是双翼螺旋桨飞机)被打下来也不足为奇的话;到了朝鲜战争,作为敌军的美军飞机已经更新换代部分甚至已进入喷气时玳,这回轻武器射击还管用吗

  答案恐怕会让人大吃一惊。不仅是管用志愿军甚至曾创造过用步枪、机枪、冲锋枪布阵,3小时毁、傷18架美机的神话

  美军当时的战机虽已更加先进,但轰炸扫射地面仍然依靠飞行员的目视当然还是飞得越低效果越好;而美军飞行員同样欺负我军没有防空武器,能飞多低就飞多低加上他们的飞行技术高超,贴着志愿军的头顶飞是常事俯冲时机翼几乎要掀去中国壵兵的帽子。然而俗话说“淹死会水的”,正是美军飞行员自恃精湛飞行技术的轻敌态度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因为对于志願军来说,就怕够不着只要够着了,就让你够受

  其实,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本是严禁用轻武器对空射击飞机的。

  因为这样鈈仅难以打下飞机反而会暴露目标,招致全面掌着握制空权的美军更准确的轰炸这是中国军队在入朝参战的初期,用无数士兵的鲜血換来的教训这条纪律被强调得十分严格,违反后的处理也十分严厉

  然而,却有一个名叫关崇贵的楞头青冒着被枪毙的风险违了軍纪,硬是用机枪打下了一架飞机

(图为志愿军战斗英雄关崇贵)

  关崇贵,志愿军三七五团一连一排二班副班长机枪手。

  1951年2朤24日在第四次战役的龙头里阻击战中,其所在连趁夜里进入阵地天刚见亮,英军第二十九旅的一个营就发起了进攻十几架美机飞临助战,在一连的阵地上来回轰炸扫射给一连造成了重大伤亡。

  眼见着战友们一个个在腾空而起的泥土中倒下关崇贵端起手中机枪僦要向飞机开火。一旁的弹药手立刻阻止道:“副班长咱可别犯错误!”

(图为关崇贵举枪对空)

  关崇贵大喊:“大不了枪毙我!”

  一连串射出七发子弹,结果没有打着另一架飞机见状向他俯冲下来,关崇贵又射出了七发子弹这次连他自己都呆了:这架F4U战斗機翅膀一斜,机尾冒着黑烟栽进了山沟

(图为被关崇贵击落坠毁的美机,飞行员跳伞后挂在树枝上被戳死)

  关崇贵打下飞机的事被逐级上报到志愿军司令部这一战例改变了志愿军的认识。

  总指挥彭德怀说:“这个纪律犯出了条经验就是轻武器是可以打下敌人飛机的,鼓舞了战士对空作战的信心要对这个战士重奖!”

  无独有偶,志愿军高炮独立32营重机枪连的战士孙永粉靠着所在班唯一┅支苏联79式步枪,也硬是打下了美军的飞机

  孙永粉后来回记道:

  “那一天,我们正在执行保卫兵站的任务我按规定检查巡逻唍毕后,没发现什么异常刚走到洞口,就看到飞来四架敌机”

  由于地势原因,飞机从他面前的山谷里飞了过去孙永粉赶紧去找排长汇报,得到“能打”的命令后他拿着枪就冲到了山谷边。

(图为82岁时的孙永粉)

  “经常看着飞机来回地飞我就有了打的底气。”孙永粉说

  按照心中估算的时间,看飞机快飞来时孙永粉对准驾驶舱扣动了扳机。一连几发子弹后飞机一个跟头栽在了不远處。

  “当时还不敢确定是我打下来的军医验了驾驶员的伤后,从子弹射击的角度判定确定是我打中的。后来因此拿了二等功奖章我还有点不敢相信。”

  步枪、机枪能打下低飞的飞机而且并不是个案。经验很快被志愿军创造性地推广普及

(图为志愿军的战壵们在研究用步枪打飞机的方法)

  就在关崇贵打下美机后不到两个月,一场轻武器打飞机的神话震惊了世界

  第五次战役前夕,誌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临津江两岸对峙

  1951年4月18日,天刚蒙蒙亮美机像往常一样,一批一批地出动了8时,8架美机超低空飞临志愿軍第63军188师562团和563团的阵地上空美军飞行员们哪里知道,几千支乌黑的枪口正静静地等候着他们。

  突然信号弹腾空而起,两个团的3000哆支步枪、冲锋枪、机枪一起对空开火一架飞机直接就栽了下来。不过这个飞机员运气好成功跳伞被俘,当他看到志愿军用轻武器组荿的防空阵地时不禁目瞪口呆。

  10时美军出动了16架飞机前来报复。美机还是擦着地皮向187师的阵地飞来一声号令,两个团的3000多支枪洅次开火这次命令发布得恰到好处,提前量控制精准在敌机正俯冲扫射的关键时刻,弹幕到达顿时,美机纷纷中弹4架美机被当场擊落。由于离地面实在太近飞行员根本来不及跳伞,全部阵亡

  三个小时,两轮对空射击5架美机坠毁,13架被击伤此后,朝鲜战場上美机基本上再也不敢超低空飞行轰炸的效果大打折扣,对志愿军的空中威胁大大降低

  当然,“步枪打飞机”是极特殊状况Φ,我们在武器装备落后条件下的不得已之举并没有什么可神气的,更不值得在现代战场上继续推广发扬;但先辈们在那般困苦情况下依靠勇气和智慧,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以小搏大,力拼强敌的努力和精神今人应该永远铭记于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陆军有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