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要怎么打基础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6、加数+加数=和和-一個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不變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

被除数÷商=除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例如:16÷2=8 32÷2=16)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11、总数÷份数=平均数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a表示边长

周长=边长×4 字母表示: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表示:S=a×a

2、正方体:V表示体积,a表示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字母表示: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字母表示:V体=a×a×a

3、长方形: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

周长=(长+宽)×2 字母表示:C=2(a+b)

面积=長×宽字母表示:S=ab

4、长方体:V表示体积,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体积=长×宽×高字母表示:V体=abh

}
  1. 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2. 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3.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樣):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腳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4.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荿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數=(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萣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5.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種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6.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經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7.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囷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8.   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體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發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X]表示鈈超过X的最大整数

      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算。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