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气体比氧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渗出快4倍。气体的分子量是多少?

空气的气体常数289是怎么算出来的_百度知道
空气的气体常数289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气体常数(又称通用或理想气体常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气体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为波尔兹曼常数。)r=rmm,为每千克(kg)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随气体的分子量变化而变化,m为每千摩尔气体质量,而rm是每千摩尔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称为通用气体常数,也称普适气体恒量,不会随气体的分子量变化而改变。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体积分数78% 约占4/5)和氧气(体积分数21% 约占1/5)可用下面的方法计算N2质量14乘以百分之七十八,所得得数加上O2质量32乘以百分之二十一结果为289
采纳率:77%
N2质量14乘以百分之七十八,所得得数加上O2质量32乘以百分之二十一,结果就是了
引用不落樱花不知归的回答:气体常数(又称通用或理想气体常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气体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为波尔兹曼常数。)r=rmm,为每千克(kg)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随气体的分子量变化而变化,m为每千摩尔气体质量,而rm是每千摩尔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称为通用气体常数,也称普适气体恒量,不会随气体的分子量变化而改变。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体积分数78% 约占4/5)和氧气(体积分数21% 约占1/5)可用下面的方法计算N2质量14乘以百分之七十八,所得得数加上O2质量32乘以百分之二十一结果为289
气体常数R = 8.314472J/K/mol空气的个体气体常数=R/M= 8.314472J/K/mol/29g/mol=0.J/g/K约等于287J/kg/K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气体常数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整理版]心理学温习精髓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整理版]心理学温习精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05、无机化学万题库(选择题)(1-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05、无机化学万题库(选择题)(1-3)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7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无 机 化 学 万 题 库
题 (一)物质的状态
1.现有1 mol 理想气体,若它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 d ,在温度 T 下体积为 V ,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A、PV=(M / d)RT
B、PVd=RT
C、PV=(d / n)RT
D、PM / d =RT
2.有 1 L 理想气体,若将其绝对温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同时压力增加为原来的三倍,则其体积变为**
A、1 / 6 L
B、2 / 3 L
C、3 / 2 L
3.一定量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当温度由 100℃上升至 200℃时,则其**
A、体积减小一半
B、体积减小但并非减小一半
C、体积增加一倍
D、体积增加但并非增加一倍
4.下列哪种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5.气体或蒸汽在高压下不能被液化的温度条件是***
A、正常沸点以上
B、正常沸点以下
C、临界温度以上
D、临界温度以下
6.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
) A、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 B、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 C、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 D、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
7.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两种不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这两种气体的*
A、分子数相同
B、分子量相同
C、质量相同
D、密度相同
8.较多偏离理想气体行为的气体,其分子具有***
A、较高的分子速率
B、较小的分子量
C、较大的分子体积
D、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9.40℃ 和101.3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 2.0 L ,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为(已知 40℃时的水蒸汽压为 7.4 kPa )**
A、0.072 mol
B、0.078 mol
C、0.56 mol
D、0.60 mol
10.在相同温度下,某气体的扩散速率是CH4的1 / 4,则其分子量为**
11.在标准状况下,气体A 的密度为 1.43 g?dm3 ,气体 B 的密度为 0.089g?dm3 ,则气体A 对气体 B 的相对扩散速率为**
12.氢气与氧气的扩散速率之比为**
13.0 ℃的定义是***
) A、标准大气压下冰与纯水平衡时的温度 B、冰、水及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
C、冰的蒸汽压与水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
D、标准大气压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与冰处于平衡时的温度
14.液体沸腾时,下列那种性质在增加**
D、吉布斯自由能
15.标准状态下,气体A 的密度为0.81 g?dm3 ,气体B 的密度为0.09 g?dm3则气体A对气体B的扩散速率比为**
16.某气体1.0 g ,在100℃ 和172 kPa时的体积为250dm3 ,其分子量为**
17.一敞口烧瓶在7℃ 时盛满某种气体,欲使1/3 的气体逸出烧瓶,需要加热到***(
18.混合气体中含有112 g N2 、80 g O2 和 44 g CO2 ,若总压力为 100 kPa ,则氧的分压为 (原子量:N
19.混合气体中含有 70 g N2 、128 g O2 和 66 g CO2 ,若总体积为10.0dm3, 则氧的分体积 为(原子量:N
A、5.0 dm3
B、4.8 dm3
C、4.0 dm3
D、3.1 dm3
20.在相同温度下,对于等质量的气态 H2 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
B、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
C、分子的扩散速率相同
D、对相同容积的容器所产生的压力相同
21.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在给定温度下,对于质量不同的气体分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有相同的平均速率
B、有相同的扩散速率
C、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D、以上三点都不相同
2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有 0.50 mol 氢气和 1.0 mol 氦气,对这两种气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
B、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
C、分子的扩散速率不同
D、气体的体积不同
23.水的三相点是***
A、水的冰点
B、水的蒸汽压和冰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
C、标准压力下水和冰的平衡温度
D、冰、水和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
24.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下沸腾,这是由于**
A、水的蒸汽压增大
B、水的蒸发热减小
C、水的温度升高
D、压力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
25.将 16 克O2(g)缓慢压入 11.2 dm3 的容器中,压力为 187.5 kPa 时,假定无热量损失,则容器的温度是(原子量:O
26.O2(g)通过毛细管渗流出来需要 100 秒,若相同物质的量的 H2(g)从该管中渗流出来,所需时间(秒)为***
27.在 10℃ ,101.325 kPa 下,于水面上收集的某气体样品的体积为1.0 L,该气体物质的量(mol)是(10℃时 pH2O=1.227 kPa)**
) ----
A、5.1×102
B、8.7×104
C、4.3×102
D、5.3×104
28.在 22℃ 和100.0 kPa 下,于水面上收集氢气 0.100 克,经干燥后氢气的体积应为(22℃ 下水的蒸气压为 2.7 kPa)**
29.10℃ 和 101.3 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到 1.5 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 10℃ 水的蒸气压为 1.2 kPa)**
A、6.4×102 mol
B、2.4×102 mol
C、1.3×103 mol
D、7.9×104 mol
30.已知22℃ 下水的蒸气压为 2.7 kPa ,在该温度和 100.0 kPa 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 H2(g) 0.05 mol ,则干燥后 H2(g) 的体积应为**
31.将压力为 200 kPa 的 O2 5.0 L 和 100 kPa 的 H2 15.0 L混合在 20.0 L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120 kPa
B、125 kPa
C、180 kPa
D、300 kPa
32.将等质量的 O2 和 N2 分别放在体积相等的 A ,B 两个容器中 ,当温度相等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 分子碰撞器壁的频率小于 O2 ;
B、N2 的压力大于 O2 ;
C、O2 分子的平均动能( E k )大于 N2 ;
D、O2 和 N2 的速率分布图是相同的 ;
2 33.在下列各种性质中,H2( g ) 和 He( g ) 相同的是*
B、扩散速率
C、标准状态下10g所占的体积
D、标准状态下10mol所占的体积
] 34.常温常压下,偏离理想气体行为最多的气体是*
35.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同时分别打开一瓶H2S( g )和一瓶CH3SH(g), 先闻到臭味的气体是*
A、CH3SH( g )
B、同时闻到
C、H2S( g )
D、都闻不到
36.一定温度下,下列气体中扩散速率最快的是*
37.容器中充入低压氮和氢的混合气体,要求氮和氢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碰撞次数相等,则混合气体中*
A、N2的浓度大
B、H2的浓度大 -
C、浓度(mol?L1 )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8.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方程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A、分子有能量
B、分子有体积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有体积和分子间有作用力
39.气体分子中能量大于E0 的分子份额随温度的降低而*
D、无法确定
40.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等物质的量的 H2 、He 和 O2 三种气体,它们的摩尔平均动能 是*
B、He比O2大
C、都不相同
41.为使空气液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加压
B、降温降压
C、降温加压
D、恒温加压
42.气体可能被液化的温度是**
A、正常沸点以上
B、正常沸点以下
C、临界温度以上
D、临界温度以下
43.高沸点物质的特性是*
A、蒸气压高
B、摩尔蒸发热高
C、分子量低
44.低沸点物质的特性是*
A、分子量大
C、摩尔蒸发热低
D、蒸气压低
45.将一物质加热到它的临界温度以上时,则该物质将*
A、在高压下被液化
B、在高压下被固化
C、在任何压力下都是气体
D、开始沸腾
46.可用于物质提纯的相变是*
D、三种相变都可以
47.在三相点时,固相的蒸气压和液相的蒸气压是*
A、可能相等
B、可能不等
C、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
48.在温度T 时,与液体处于平衡的蒸气的压力为 P ,通过下列作图法可获得一条直线的 是**
A、1 / p 对 lg T
B、lg p 对 1 / T
C、lg p 对 T
49.99℃下 ,水沸腾时的压力是 *
A、10.13 kPa
B、略低于101.3 kPa
C、101.3 kPa
D、略高于 101.3 kPa
50.某气体AB ,在高温下建立下列平衡:AB(g) = A(g) + B(g) 。若把1.00 mol此气体在
T=300 K、P=101 kPa 下放在某密闭容器中,加热到600 K时,有25.0%解离。此时容器内部压力(kPa)为**
51.27℃及507 kPa 下,在20 dm3 容器中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0.22 mol
B、0.41 mol
C、2.6 mol
D、4.1 mol
52.50℃及202.6 kPa 下,在200 cm3 容器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A、0.0151 mol
B、0.0975 mol
C、1.53 mol
D、15.1 mol
53.1.00 mol 某气体在0℃ 时体积为 10.0 dm3 ,则其压力为*
A、2.24 kPa
B、10.1 kPa
C、101 kPa
D、227 kPa
54.在标准状态下,50 dm3 某气体为 100 g ,则该气体的分子量为*
55.20℃ 和 101 kPa 下,2.0 dm3某气体为5.0 g ,其摩尔质量为*
A、240 g?mol1
B、60 g?mol1 --
C、12 g?mol1
D、6.0 g?mol1
56.在27℃ 和100 kPa 压力下,收集到分子量为32.0的理想气体 821 cm3 ,该气体的质量
57.在16℃ 和100 kPa 压力下,1.0 dm3某理想气体为2.5 g ,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量为*
58.某未知气体样品为1.0 g ,在温度为100℃、压力为303.9 kPa时的体积是0.20 dm3,则
该气体的分子量是*
59.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 g,在温度为100℃、压力为291 kPa时的体积是0.86 dm3,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42g?mol1
B、52 g?mol1
C、62 g?mol1
D、72 g?mol1
60.某气体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为1∶2,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1.88 g?dm3,
则该气体分子的化学式为**
61.25℃ 和 100 kPa下,1.1 dm3 某气体为1.16 g,该气体分子式为**
62.26℃ 和 111 kPa下,CCl4 蒸气的密度(g?dm3)为*
(原子量:C
63.CO在 93.3 kPa和30℃时的密度(g?dm3)为*
B、0.00104
64.在1000℃ 和 98.7 kPa下,硫蒸气的密度为 0.597 g?dm3 ,此时硫的分子式应为(原子量:S
65.在 76℃ 和 104 kPa时,某物质的蒸气密度为1.71 g?dm3,则该物质的分子量为*
66.27℃ 和 101 kPa下,1.0 dm3 某气体为 0.65 g ,其分子量为*
67.充满氦气的气球升至高空某处,温度为-40℃,压力为27.9 kPa 时,气球的体积为100 dm3 ,该气球中氦的质量为(原子量:He 4.00)**
D、3.274 g
68.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的**
A、压力增加的量
B、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C、压力减小的量
D、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69.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 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
A、体积增加的量
B、体积减小的量
C、体积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D、体积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70.恒温下,在某一容器内装有 0.10 mol CO2、0.20 mol O2 和 0.20 mol N2 ,气体的总压
力为 200 kPa,则氮的分压为*
C、120 kPa
D、160 kPa
71.在一个容器内装有 0.30 mol 氮气、0.10 mol 氧气和0.10 mol 氦气,若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100 kPa,则氦气的分压为*
D、100 kPa
72.10℃ 和 101.3 kPa 下,在水面收集到某气体 1.5 dm3 ,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10℃时的水蒸气压为 1.2 kPa)**
A、0.064 mol
B、0.64 mol
C、0.013 mol
D、0.13 mol
73.将一定量的 N2 与一定量的He 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混合均匀,在温度不变时,此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A、N2 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
B、He 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
C、N2 和 He 分别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之和
D、混合前 N2 和 He 压力之和
74.10℃ 和 101 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到某气体 1.00 dm3 ,经干燥后气体的体积变为(已知10℃时的水蒸气压为 1.227 kPa)**
A、0.012 dm3
B、0.988 dm3
C、0.908 dm3
D、0.992 dm3
75.将压力为 0.67 kPa 的氮气 3.0 dm3 和压力为0.54 kPa 的氢气1.0 dm3同时混合在2.0 dm3密闭容器中,假定混合前后温度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A、0.61 kPa
B、0.64 kPa
C、1.2 kPa
D、1.3 kPa
76.将 100 kPa 的 N2 2.00 dm3 和 100 kPa 的 CO2 2.00 dm3 装入1.00 dm3的真空容器中,若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A、100 kPa
B、200 kPa
C、300 kPa
D、400 kPa
77.在等温条件下,1.00 dm3 密闭容器中装有A和B的混合气体,其总压力为100 kPa ,
气体A的分压为 50 kPa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摩尔分数为0.50
B、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
C、A的分体积为0.50 dm3
D、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78.在相同的温度下扩散速率最接近H2气1 / 3 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79.若标准状态下,气体A的密度为2 g?dm3 ,气体B的密度为0.08 g?dm3,则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扩散速率为**
8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A的密度为0.09 g?dm3 ,气体B的密度为1.43 g?dm3,则气体A和气体B的扩散速率之比为**
81.盛NH3的容器打开后,15 s 时整个房间都闻到了臭味,在相同条件下闻到H2S 的气味所需的时间是(原子量:N
82.SO2 的临界点为157℃、7.8 MPa ,在25℃时SO2( l )的蒸气压为0.38M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0.1 MPa下,SO2是气体
B、25℃,SO2贮罐的压力为 0.5 MPa(贮罐中气液共存)
C、SO2( g )在200℃ 、7.0 MPa下会凝聚
D、SO2的沸点在25℃至157℃之间
83.CO的临界点为-139℃、3.5MPa,液态CO在-171℃时的蒸气压为0.5MPa,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在0.1 MPa和-171℃时为气体
B、在20℃时,一个CO储气罐的压力可能为0.5 MPa
C、CO 的正常沸点是在-171℃和-139℃之间
D、CO气体冷却到-145℃,压缩至6.0 MPa时会发生凝聚
84.丙烷的临界点是370 K和4.2 MPa,液态丙烷在298 K时的蒸气压为1.1 MP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298 K时,丙烷储罐的压力为2 MPa
B、在298 K 时和0.10 MPa下,丙烷是气体
C、气态丙烷在380 K和10 MPa时会凝聚
D、丙烷的沸点在298 K到370 K之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标准气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