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我的图书馆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海口市义龙中学&&&& 郭晓敏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创新平台,是众多教育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教师,我们不应该再拘泥于旧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积极投身于教改,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更合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其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极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是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引起许多争议,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是收获与风险并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在这里,主要想结合自己多年来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切身体验,谈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为己所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一、正确认识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涵义。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上用多媒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致,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了,因为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能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重要。
2、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3、用多媒体教学能扩大课堂容量,加快课程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我们能迅速地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而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同时,在展示方式上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体,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可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教学素材范围涉及面广,除了学生常见的小说、诗歌、散文、文言文之外,一些科技性说明文、哲学论文等也有选载,而在学习一些内容相对来说较为陌生或比较抽象性的文章来说,要让学生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转变这种状况。 &&& 三、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于课堂教学固然是好的,但一味地赶时髦,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显然又使我们的多媒体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 1、过分追求形式,内容华而不实。?&&&&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多地加入了音乐视频及其它一些动画。虽然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但课堂的重难点并不突出。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最终造成本末倒置,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用做课件代替备课,以多媒体演示代替上课,助长了教师及学生的惰性。
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搜索资料、整合素材、设计并制作课件上。过分地强调课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使用课件才能把课上好, 甚至认为板书都是多余的,&教师们不再重视三笔字、朗诵等基本功训练,因为不需要,也因为在信息化教学中,动动鼠标就可以达到。 教师成了一个点击鼠标的工具, 电子板书占据了整堂课, 学生不再认真做笔记, 而更依赖于拷贝教师的教案。 听觉和视觉成了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孰不知亲手演练才是学生学习及巩固知识最重要的环节。&& &3、看似精彩的设计,单一固定,扼杀学生的想象思维力。?&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欣赏和再创造,在与作者的“共鸣”中,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而每个学生因生活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过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被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中,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地固化在简单罗列的图片、动画和教师事先做好的文本解读上。另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设置问题在学生思考或探究后答案会在屏幕上显示,所以有时学生因怕回答错了或因知道屏幕上最终会显示参考答案而不愿主动思考问题,等着接受屏幕上所传达的信息,其结果把本应是内容活泼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成“唯老师理解独尊”的一言堂,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这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 &&& 毫无疑问,多媒体,这个视听时代的产物,有时是无法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思考的惰性,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缺乏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多媒体课上,教师埋头于操作电脑,按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解说,却严重地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为了操作课件,教师只能拘于三尺讲台,而不能走到学生之中,减少了亲和力,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而学生只顾盯着多媒体画面,按一定步骤进行思考学习。这种滥用多媒体的现象,使学生对老师缺少了解,缺少感动的回应,也使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变成了人与机器设备间冷冰冰的对话。
?二、合理使用
为了能够尽量扬长避短,适得其所的在教学中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
(一)先认真备好课。
在备课时,我先认真钻研教材,写好详细的教学设计,然后才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的需要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些教师在上课之前看都没有看过教材,就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然后就将课件直接照搬到课堂上,课件放完了,课也就上完了。这种用课件代替备课的做法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是偷懒的行为,既助长了自己的惰性,也耽误了学生。一定要先吃透教材,写好教学设计,然后根据需要制作课件,不能盲目使用课件,这样才可以真正驾驭课件,使课件真正为辅助课堂教学而服务。当然这样做会使自己的备课时间多花上几倍,但是只要能使课堂教学有效的展开,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辛苦也是值得的。
(二)自己动手,认真制作课件。
1、我坚持不照搬照抄网上现成的课件。因为第一,只有自己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才是真正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服务的,才能为自己所用,而不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通过亲手制作课件的过程,也能更进一步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第二,网上的很多课件制作粗糙,画面难看而且知识漏洞多多,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2、在制作课件时,我坚持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原则,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杜绝花里花俏,避免喧宾夺主。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学科,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像我所见到的一些数理化的课件那样,没有任何修饰的白色背景画面上,不是数字就是生硬的线条或图形,整个画面单调、枯燥,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数理化讲究实用性,但语文学科同时还承担着美的教育,语文课堂上使用得课件决不能只是单调无色。但是也决不能喧宾夺主。我看到许多语文课件画面绚丽多姿、五彩斑斓,有图片,有填充色,有不同颜色的字体,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根本找不到教师想表达的文字内容。还有的是点一次鼠标出一行字,点一次鼠标出一行字,一个画面要点十多二十次鼠标才表达完整个画面的内容。上课的教师纯粹变成了一个全职鼠标操作手;更可怕的是每点一次鼠标就伴有一种声音效果的,风铃声、打字机声、鼓掌声、锣鼓声……整堂课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让人要疯掉!这些都是教师课件制作走入误区的例子。
语文课件既要有美的视觉效果,又不能美得形式大于内容。毕竟,课件这个形式是为教学这个内容服务的。我坚持语文课件典雅、素洁、平静、有内涵的美。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给课件定一个风格,然后根据这个风格来选择设计模板,比如我在制作《我骄傲,我是一颗树》的教学课件时,根据我的课件风格选取了capsules这个设计模板,简洁而不单调,那一抹淡绿色切合我的课件风格,与我的教学内容相宜得章。
(三)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使用课件,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现在人们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大多进入了一个误区:一个教师讲课如何?首先,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其次,课件制作是否精美?然后,才是教师的态度、语言、板书等。这就导致现在出现一种趋势:上课的教师不管三七二十一每课必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尤其是公开课、选拔课、评优课必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就逊人一筹,输在了起跑线上;评课的教师也以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主要评价内容。显然,这有失偏颇。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我的实践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一些愉快的体验,供大家参考。
(一)我尤其喜欢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导入环节,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我常常会精心设计一段导入,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知识之门,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好铺垫
如我在教学《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环节,精心搜集了一些优美的树的美丽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美丽的图片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来。再配以我的导入语,“树除了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这些姿态各异的树木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在大自然之中树木作为人类的朋友,他给与我们的很多很多,而他所需的却仅仅是尺寸之地。假如你是图片上的一棵树,你会向人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诗人李瑛的这首抒情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共同倾听一棵树的故事。”让学生在感受树的魅力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美的达成了我的目标。
又如《阿里山纪行》一课,主要描述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我国的台湾省、阿里山是学生未曾到过的,那秀丽的风光、童话般的仙境更是许多学生难以想象的,在教学中如果只凭教师的描述和讲解,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更难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会十分有限。于是,我上网收集与课文相关的阿里山的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阿里山的美景,那清澈的深山水潭,那宁静的原始林区,那厚密的曲径青苔,那神奇的木桧林海,还有小火车站那不同寻常的古典文化氛围——立刻就把学生带到了令人向往的台湾宝岛,领略着风光无限的阿里山,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令他们目不暇接,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
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波,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这一课时,一方面,生活在南方的我们对雪没有什么直观、生动的印象,另一方面,那个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豪情壮志、浴血奋战的年代离今天的我们已经很远,缺少生活体验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体会毛主席这首词的情感和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壮丽的北国雪景,引导享受入情入境,另一方面展示这首词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词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既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美的意境,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阅读文本、学习文本、探究文本的兴趣,同时还为他们的进一步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在这里的使用不仅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朗诵。既要读得准确、流利,更要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在这里,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同时又要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不是所有老师都完美的能胜任这样的一个角色。在这里,多媒体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作为示范。&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一方面,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同时,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不仅使用了录音朗读作为范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完成教学后还播放了王菲演唱的根据这首词编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王菲那空灵的声音和完美的演绎不仅使人陶醉,更重要是使学生爱上了这首歌,由爱听爱唱这首歌进而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首词的背诵任务。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重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核舟记》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核舟的特点及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术。文章对核舟的各个部位进行了详细而又生动的介绍,一再体现核舟的小和所刻内容之多。但是,核舟到底有多小?雕刻者刻得有多生动?一味的从课文的文字去想象、揣摩,学生会觉得枯燥并失去兴趣。这个时候,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各种微雕艺术品和核舟的录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就能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传统的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比如我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时,课后的习题探究里有要求学生学习尝试画出课文结构图。在这里我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因素相结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合作探究,画出课文结构图,然后我请一些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示自己的结构图,大家对比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课文结构图。最后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画的结构图进一步与学生所画的做对比。在这里,多媒体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我现场画结构图的时间,又能直观、形象的展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在写作课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指导写作的效果。
其实写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不断尝试和修改,而在传统的作文辅导课上,教师往往只能读一读优秀的或是差的文章,然后让学生来品评,但是后面的读完了前面的学生也忘得差不多了,只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评论是不大可能了,一堂课下来,收效其微,效果可想而知。采用多媒体后可以改变这种低效的作文教学方式。
有了多媒体,我就可以在写作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些范文佳作,既达到了指导的效果,又免去了复印每人一份的纸张和能源的浪费。学生写作结束后,我又可以当堂选出优中差几篇习作,借助投影仪的投影,及时修改反馈,引导学生发现“例文”中的问题,各抒己见,师生一块讨论,共同修改,在“改”中逐渐体会要领,把改后作文与原文对照显示,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修改的效果,“原来我也能写好”的成功体验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佳作是如何选材立意、谋篇构思、遣词用句的,也知道了拙作的不足在哪以及怎么去修改。既欣赏了佳作,又学习了修改作文的技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有了进步,就有了兴趣,尝到了甜头,学生就愿意多次修改作文,直到满意为止。在追求最佳结果的意念的支配下,学生肯下工夫修改作文,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作文水平肯定会步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用。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要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要能带给人愉悦的美的享受,但又不会使人沉迷于感官的享受而忽视了文本的学习。总之,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该恰当地合理的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使教学如虎添翼,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优点为语文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缺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教师进行全程教学。我们应该从自我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利用其优点,消除或避免其缺点。 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多媒体,不要盲目追赶潮流,应该看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空间是广阔的,语文老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寻求二者有效结合的新途径,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 总之,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21世纪的一名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馆藏&1078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多媒体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不详作者:佚名分享到:
&&& 目前,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步进入领域,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它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很多老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为自己的课&锦上添花&。与此同时,有些一味追求直观性,追求缤纷华丽的效果,而本应放在内容本身的注意力却被耗散了,使多媒体成了插足的&第三者&。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必须选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 一、&&&&&&&&&&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悟。
创设情景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运用它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使老师和学生从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不合群的小蝌蚪》一课时,我使用计算机进行FLASH动画设计,一开始出示春天的美景,教师配上解说:小朋友们,你们看,春天到了,整个世界一下子变得桃红柳绿,好一派美丽的春色呀!青蛙妈妈也生下了小宝宝,她可高兴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天她却是愁眉苦脸的。这时候中跳出一只青蛙,表现出很着急,然后再通过&WINDOWS&中的声音驱动程序,将青蛙妈妈的声音展现出来:哎,我的孩子找不到了。它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样子挺逗人喜欢的。可是它有一个怪脾气,就是不太合群,不愿意和其它的小伙伴玩。这不,昨天在玩的时候,不小心走丢,可把我急坏了,小朋友你们如果看到它,请马上和我联系,联系地址:池塘边荷叶上,电话:512512,假如有电脑的小朋友也可以登录我的网站:www.guagua.com。看到这里,教师马上接上:小朋友,青蛙妈妈这么着急,这么伤心,我们应该怎么办呀?今天,我们就帮青蛙妈妈找一找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这堂课一开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又如在教学 《军神》中的&沃克医生动手术&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描写刘伯承的动作和神态的,并仔细体会和品析,接着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最后教师用非常富有激情的语言说: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电影,此情此景,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同学们都沉浸在沉痛之中,纷纷发言。通过学生的&读、看、思、议&品味到什么叫钢铁意志。这种情感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真真切切品味到的。只有品味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品味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二、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1、加强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固然重要,但那种群体合作的合作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如在教学 《西门豹》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自己看课件中的电影片断后,再仔细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西门豹》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西门豹、巫绅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
2、学会发现质疑
有人说,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发现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也是至关重要的。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片断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后,问:你们觉得桂林山水怎么样?有的说,我发现桂林山水太美了!有的说,我们的祖国山水美得如诗如画。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课文里作者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在汇报时,有的说我发现作者重点抓住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进行描写,并且作者在用词造句上也是很讲究的。先与别的景点作比较,后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学生的这种发现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如果不认真读书就发现不了作者的这么多值得吸取的东西。
3、注重探究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强,这说明老师对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接受,对新的标准的理解比较到位。比如在教学《赵州桥》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就需要把十六船泥沙铲入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会将河道阻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准备四只相同的大木船,两只先装满泥沙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扣住铁牛,另两只空船分别靠在旁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上,这样原先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就被捞起。原先的空船此时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这样流水作业既可以少花一半时间捞起八只铁牛,又可以不将泥沙铲入黄河,保持河道的畅通&。这时候,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劲头。
&&& 三、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计算机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学习《西沙群岛》,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岛的真实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海岛及海洋的知识。如《伟大的友谊》,那是一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事先搜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栏目:《教育叙事》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小语吧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均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小语吧",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小语吧"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与小语吧联系,邮箱:
教育叙事最新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