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苹果买会员没付款没成功一直买不起怎么办已经付款成功了,但一直显示购买中,请耐心等待,是怎么回事

为何苹果用户和安卓用户需付的价格不同?第三方平台给出的回复。

你可能没有想到,同样登录优酷视频购买会员服务,苹果用户支付的价格可能比安卓用户贵上近50%。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诸如优酷视频等视频软件、新浪微博的会员服务和阅读软件的付费项目中,对苹果客户端的定价的确普遍高于对安卓客户端和网站的定价。对此相关平台客服解释称,“苹果ID购买需要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但是律师表示,苹果向开发商收取30%服务费,定价过高且没有合理依据,涉嫌高价垄断,而第三方平台也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否则涉嫌侵害知情权。

近日,南京消费者刘女士致电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栏目称,她最近通过苹果手机系统购买了优酷视频的会员服务,无意中却发现,朋友差不多同时购买的价格比自己要低近50%,而其中的差别就是因为朋友用的是安卓系统。这让她很生气:同样的服务,为什么要区别对待用户?难道是因为苹果手机贵,让这些网站认为苹果用户的消费能力高,就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用吗?

视频类软件苹果用户需要多付钱

验证结果:安卓、苹果用户最高价差接近50%

在优酷视频的充值页面,几乎看不出安卓用户和苹果用户的区别,都是“买会员 领礼包”的广告语,都打着“年卡7折”“优酷VIP会员”等热情用语,但仔细对比后会发现,苹果用户需要比安卓用户多付钱才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

安卓用户在这里的年卡会员价格为138元,苹果用户是158元;季度会员的价格,安卓用户是56元,苹果用户得支付68元;而连续包月的价格,安卓用户最低每月可以9.9元,而苹果用户则至少需要19元,两者价差接近50%。

验证结果:安卓用户包月15元 苹果用户包月多付4元

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登录了腾讯视频,用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针对腾讯视频的包月服务的价格进行体验,果然虽然是同一服务平台,其给出的包月价格确实存在差异。

记者手中的安卓手机在订购腾讯视频包月服务时,该平台给出的价格是每个月15元,而用同样登录名,在登录苹果系统的腾讯视频后,此时的每个月价格悄悄上涨了20%,涨至每月19元。

验证结果:相同服务,苹果用户普遍要贵

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栏目记者登录搜狐视频平台,苹果系统获得相同服务但要支付的价格也全面超越安卓系统,最高的价格差超过了20%。

在“连续包月”服务方面,安卓用户在该平台的服务价格为15元,苹果用户为16元;安卓用户的“会员月卡”收费为19.8元,苹果用户为25元;“会员季卡”一项,安卓用户是50元,苹果用户是60元;在“会员年卡”服务收费上,安卓用户是168元,苹果用户是198元。

社交、阅读软件同样存在价格差异

除了视频平台存在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要多付钱才能享受服务之外,诸如新浪微博、掌阅等社交和阅读软件也存在类似情况。

在新浪微博会员收费一项,安卓用户每月的会员费用是10元,而苹果用户则需要每月支付12元。

在另一款给用户提供阅读服务的掌阅软件中,安卓用户需要支付的费用比苹果用户要划算不少。安卓用户月度会员比苹果用户便宜6元;季度会员便宜9元;年度会员便宜4元。

“没办法,苹果要抽成”

相同的服务,为何苹果用户就要多付钱?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向腾讯视频客服人员提出疑问,对方表示,主要原因是苹果公司的相关规定,通过苹果商店内的APP购买商品,苹果均会收取部分交易费用,并且价格有固定档位,无法随意更改,所以苹果支付价格相较安卓会有些许偏高。

在另外一家视频网站,相关人员给出的回答也类似。该公司客服表示,苹果ID支付属于国际支付渠道,购买需要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

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了解到,根据《AppStore审核指南》,如果开发者想在iOS软件提供用户订阅、游戏内虚拟货币、游戏级别、获取高端会员内容等,开发者必须使用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简称IAP),而除了AppStore的广告推广,所有在App内发生的虚拟内容交易均被定义为IAP,苹果要抽取30%的分成。

涉嫌垄断,30%服务费过高无依据

对于苹果收取30%服务费的合理性,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栏目记者了解到,已有专家团队向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进行举报,其中主要是认为定价过高且没有合理依据。

去年8月,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对苹果公司在运营AppStore过程中可能存在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分析论证后,认为苹果公司运营的应用商店AppStore在长期运营中涉嫌违法、侵权并存在垄断行为。

他们认为,苹果不允许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来完成应用程序的付费下载,以及不允许应用程序内置第三方支付系统来进行应用内购买,属于典型的搭售苹果公司自己的支付系统,而排除了任何第三方支付服务。团队还称,所有苹果公司视其为“应用内购买(IAP)”的行为会收取其交易金额的30%的提成,这样的定价过高且没有提供合理依据,更没有提供磋商程序。

第三方平台要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对于是否存在价格歧视的情况,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曹义怀认为理由并不充分。他表示,就好比从厂家生产出来的家电产品入驻不同的商场渠道,都需要缴纳一定的入场费,那么苹果和安卓手机就代表了不同的两个渠道,因此在不同的商场存在价格差属于比较正常的商业现象,不能算作价格歧视。

不过他指出,苹果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收费高的情况,存在差别对待,容易让消费者感情受到伤害。因此在这一点上,第三方平台应该起到告知作用,如果刻意隐瞒,确实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绕开苹果支付系统可省钱

买了苹果手机,却要多付钱买服务,这让苹果用户心里不爽,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应对呢?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通过比较发现,找到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果粉”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等其他方式支付,与安卓用户享受同样的优惠

记者通过以下3种方式登录账户,开通会员,发现价格恢复正常。

方法1:打开电脑在(腾讯)官网上购买。

方法2:关注(腾讯)VIP微信公众号购买。

方法3:通过安卓手机客户端购买。

通过以上方式,账号登录、支付、完成开通成功后,会员体验可以在移动设备和电脑上通用。

打车软件 有价格差异吗?

滴滴:显示的“预估价”不因系统而异

打同样的车,走同样的路,花的钱要比别人的多?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打车软件是否也存在不同系统的价格差异?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在南京进行了实地验证。

在4月7日晚上9点40分,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分别用安卓系统手机和苹果系统手机登录滴滴打车软件,同时输入出发地南京南站和目的地鼓楼医院,此时两个手机上显示的预估价格同为23.7元。

随后记者又登录了美团打车软件,在同一时间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后,两部不同系统手机给出的打车价格也是一样的。

针对打车软件是否存在系统不同,价格不一样的情况,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联系到了滴滴出行相关人士。该人士表示,就滴滴平台而言,他们也关注到了关于打车软件出现疑似价格歧视的问题,但是据他了解,他们公司的打车价格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直接进行投诉。

该人士表示,滴滴平台显示出的“预估价”是根据乘客定位、实时路况、预估行驶里程、时长计算预估,并按照按秒实时刷新,用户进入预估价界面的时机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哪怕一分钟内也会看到不同的预估价,但绝不会因为系统的不同而出现计价的差异。

}

原标题:购买视频会员,为什么苹果用户的价格比安卓用户更贵?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目前,大家的手机基本分为两个阵营,分别是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哪个系统更好用?说不好,但是那个系统更省钱呢?似乎有了一些结论。近日,一位网友发现,用苹果手机打车,比安卓手机用户打车贵!

这位网友认为是因为苹果收取了手续费导致。爆料一出,就引发了大量用户对苹果收入分成的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在购买视频会员时,同样是会员服务时间,苹果手机也会有多收费的情况。那么,同一种服务,不同的价格,真的是源于苹果收取了手续费吗?而最初这位网友所质疑的打车贵,又是否属实呢?

1、视频网站客服证实:因后台抽成,苹果系统的价格比安卓贵

这名网友称,朋友与其室友分别从公司使用叫车软件打车回家,每次两人的打车价格都存在7、8元钱的差异,原因则是一个用苹果手机一个用安卓手机,苹果手机购买、支付会贵出30%。随后,又有部分苹果手机用户反映,某些视频网站也会根据手机不同型号给出不同的收费待遇。用户质疑,同一款APP,同样的服务,定价却不同,为何遭遇区别对待。

记者在腾讯视频、爱奇异、优酷等视频网站查询发现,会员购买价格对于安卓和苹果手机的确存在差异。以腾讯视频为例,开通VIP会员,安卓用户1月、3个月和6个月的价格分别20元、58元、108元,年费是198元,而苹果用户购买则要贵出5到35元不等。随后记者拨打了某视频网站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证实:“这个包年的价格您看到的应该是苹果客户端的价格。我们现在正常的包年的价格,当年不连续包年的价格是198元,如果连续包年的话就是178元。”

对于存在价格差异的原因,这位客服表示,是由于其中包含苹果收取的手续费:“目前只有苹果的app客户端,它有包含这个他们的手续费在里边,所以价格要贵一点,他有收取这个手续费用,因为是通过apple store支付的。所以您的apple id如果没有直接绑定银行卡,而是绑定了微信支付宝的话,它是通过绑定的微信支付宝,扣了过后,再由apple store支付给我们,除开苹果的app客户端,所有的端口都是我们的官网价格。”

对此这位客服人员建议,用户可以在手机浏览器端或网页版等其他渠道购买该网站会员:“其实可以这样,您可以通过您苹果手机,它有一个浏览器登陆咱们官网,官网上面也能买满了之后客户端也能用,或者您可以直接用微信公众号,在这里面也可以直接用。”

2、原因:业内人士称,苹果已形成抽成体系,而安卓没有。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iOS系统内购买应用,苹果会进行抽成。而根据《App Store审核指南》,如果开发者想在iOS软件提供用户订阅、游戏内虚拟货币、游戏级别、获取高端会员内容等,则开发者必须使用软件内购买。这也就意味着苹果可从中提取分成。

是不是因为苹果的抽成导致用户购买某些APP产品的价格更高?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介绍:“因为这种定价的话,苹果很多都是抽30的,抽了这么多之后,对于开发者来说,实际上他的底线是一样的,我都是要赚一百块钱,那这样你要出30,最终,一百块钱的东西可能就要到140多,但是安卓现在的话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的抽成的体系,这样的话存在一些价格的差异性。”

3:相同服务,不同价格,是否构成价格歧视?

据了解,目前部分内容或服务的提供商或开发商,自行承担了苹果分成的费用,也就是说同样的商品,在苹果商店和安卓商店的价格是大体相当的。而另一些开发商的处理方式则截然不同,他们选择将这部分成本分摊给用户。也就是一些用户表示苹果商店价格贵的情况。那么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价格歧视?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看来,部分软件针对安卓和苹果用户的不同定价,是由于渠道成本不同所致,并非价格歧视。

赵占领:“它涉及到苹果和安卓系统不同的用户,实际上它使用不同的产品,对于开发者来讲,它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对于用户所收取的费用标准也不同,这样的话很难说是价格歧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价格歧视是同一类型的用户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价格歧视。”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则表示,由于从去年开始,苹果开始执行更严格的抽成策略,所以,很多用户能明显感觉到价格的差异性:“因为过去界定不了的,比如说向会员费都不抽,现在的话,从去年开始执行非常严格的抽成策略,哪怕你是打赏的钱也要收,基本上是通过苹果系统走账的一些费用的话,甚至包括将会员费给网红打赏都要采取非常严格的抽成的策略。这样的话,实际上对于一些开发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一些可能要掏更多的钱在苹果这个系统里,一开始就有,只不过过去的话对于内容界定的不是那么清晰,尤其是中国市场,跟欧美还不一样,中国的软件更丰富一些,所以过去的话有一些行业说是收,但是没有收,但是去年的话他就强行要收了,去年年底到今年很多用户可能就感觉出来这些价格的差异性。

鲁振旺认为,同一款软件产品在不同平台上的价格,终究还是取决于软件开发者的定价策略:“这个问题实际上最终是出在开发者身上,是不是要保持价格一致,因为是不是两个价格是要一样的,那苹果那边价格就相当于给了苹果了,还是无所谓了,还是以消费者的权益为主,不能把这个原因归结到苹果的身上。他就是要抽成,这是苹果收入的一个很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取决于开发者本身是不是愿意让利给用户,假如说他不愿意让利的话,最终设计上肯定是有价格的差异,假如说苹果的话他抽成了,还是和安卓的价格一样,相当于开发者自身损失一部分利益。这都是一个无奈的结局,取决于开发者的定价策略。”

4、专家:苹果手机“打车贵”?未必!疑与“大数据杀熟”相关

而对于此前网友反映的使用叫车软件存在安卓和苹果价格歧视的情况,鲁振旺对此表示:“目前来说像打车的这种费用,未必会过滤抽成的,打车的费用,他不在苹果的统计数字里,所以这个跟那个是不一样的,他只是对下载软件本身包括对一些特殊的应用的支付费用是会抽成的,但是作为一些商品本身他不会抽的。比如说用苹果的手机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时候,他不可能抽30%啊。所以说,打车的费用作为一个商品来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一项特殊的下载软件,不存在苹果和安卓的差异,而是在于老客户和新用户的差异,可能是越老的用户定价越高,这是有可能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买会员没付款没成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