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关于姓黄的来源源及词语

这个姓是中国的“万姓之祖”,被唐玄宗勒令改姓

时间: 来源:网络 1

  姓氏,标志着家族血缘的符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中国姓氏文化可以起源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

  大家知道中国有百家姓,有一些很有名,比如赵钱孙李这些姓,占有的人口比例很大,你在街上叫一声老王,说不定四五个人回头答应。但有的姓却很少。你可能一辈子都未必能碰到一个。

  据专家统计,中国的姓氏最多的时候有24000多个。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姓氏已经湮灭,如芈、僖等等,有些姓氏改为了其它姓,如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等,目前仍在通用的姓氏只有3000个左右。

  如果要问哪个姓是中国第一姓,好多人就会想到最新姓氏排名中排前三的李、王、张这些姓氏。这三姓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总人口将近3亿人。

  但是,是不是人口多的姓就牛,人口少的姓就不牛呢?

  当然不是的,有一个姓就是如此,它的人口相当少,大概只有数十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三,可能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这种姓的人。但这个姓却是中国的第一大姓,号称万姓之祖。中国的文化跟这个姓也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就是这个姓塑造了中国的精神世界.

  李、王、张都是由中国第一姓“姬”姓衍生出来的姓氏,“姬”姓虽然只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但是由“姬”直接演支出411个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说白了,李、王、张这三大姓的祖宗就是姬姓。

  姬姓是什么姓呢?姬姓的一代目就特别牛啦,黄帝就是姬姓。

  黄帝出生于姬水,所以就姓姬。黄帝对中国的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图腾意义上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还没有实际的考证,但在中国人的心中,我们中国人就是炎黄子孙。这个图腾把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了一起。

  姬姓再一次统治这片黄色土地是周朝。周朝灭了商朝,周朝就是姓姬的,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这两位是改朝换代的,但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最有影响的却是周公姬旦。

  汉朝贾谊就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可以说,中国的世界观有三个人影响最大,黄帝、孔子以及周公。

  黄帝我们讲了,是图腾王。而周公干了什么呢?他主要是制定了礼乐,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把家族跟国家联合在一起。中国的很多制度就是由周公制定并传下来的。我们说的周礼讲的就是周公制定的这一套东西

  而姬姓在周公时代达到了顶峰。因为分封制,姬姓的子弟大多被分封为诸侯王。像鲁国、晋国、卫国、曹国都是大国,当然啦,分封的多了,难免有比较争气的子孙,也有不争气的,像鲁国还是可以的,主要文化抓得好,而且它就是周公的分封地。鲁国也是周礼这个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地,其礼仪就是周王室也比不上。

  还有卫国,在春秋一开始时也是比较厉害的。当然,最牛的是晋国。晋国当过中国霸主国。不过呢,这些姬姓国家后面都被灭了。鲁国被楚国灭了。卫国后面被戎人灭过一次,虽然复国了,但从此落下病根成为小国。晋国这么牛,但晋国被自己的家丁们给分了。

  到了后面,反而是一些非姬姓国称雄,比如楚国、秦国、赵国。

  但文化上,大家还是比较尊重周礼的。那么我们再介绍一下孔子。

  孔子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祖师爷,中国二千多年,绝大部分就是按他的思想去生活的。但是孔子老师的思想绝大多数都是从周公来的,他的理想就是恢复周公的礼乐,他最大的痛苦就是礼崩乐坏。他最大的偶像就是周公。晚年他生病,哀叹的是自己梦不到周公了。他是感觉自己离周公那样的礼乐之治越来越远了。

  所以,周公才是儒家的祖师爷。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出自嬴姓和姚姓

  黄氏源于赢姓和姚姓,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赢氏, 黄姓祖先之赢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1],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 黄姓

  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从夏朝2148年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经历1500年的古老黄国被楚国所吞并。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城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东晋入闽始祖黄元方(公元280-375年)字彦方又名黄允居福州南后街黄巷;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黄改丑氏、胡姓、旷、邝氏、况氏、李氏、卢氏、潘氏、汤氏、田氏、王氏、伍氏、危氏、吴氏、余姓、周氏、张氏。

  湖南临武邝家村源流 湖南邝氏起源出自黄姓。黄宣祖籍河南,东汉治水有功封“河阳侯”,唐神龙年间拜右相,居汴梁,封郓国公,公本姓黄,其子二,长曰旦,次曰丞,以难故易姓,旦改旷,丞改邝。丞添邑于右为邝,徙居吉州(江西)。   后谷旷氏宋德佑丙子纂修旧谱序 余按旷氏之系,出自高辛氏后关伯苗裔。迨汉光武时,有祖姓黄讳宣,居河东,以治水奏绩,拜侯,因留籍於南阳。衍至唐神龙间,一世祖曰贤,纪功封郓国公。后因边关失守,上命灭族。贤字四明,令子侄易姓改名,本姓黄,长子旦添邑于右为邝姓,次子丞添日于左为旷姓。

本回答由健康生活分类达人 吕晓芬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黄的来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