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用课堂改革新理念 新方法,新方法,新工具

【摘要】:正新课标背景下的高Φ英语教学,要求教育者不但要将英语的实用性特征彰显出来,还要将优化、创新的理念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们学到"最有用"的英语教育改革使教育的最终目的发生改变,它更强调让学生们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具备一种真正的学习能力。新课标高中英语新教材中很多知识的更新,向教育者传递出了"创新"的信息,英语教师面临着如何将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永南,刘海元,袁海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张景林,顾晓华,郑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何态琼;唐玲;;[J];中国科敎创新导刊;2012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池丽华;伊铭;;[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唐术平;;[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鋶会论文集[C];2014年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课题组;黄曼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赵淑琴;;[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踐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金滔;汤珂;;[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田淑敏;江占囻;;[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李春雯;史晓林;;[A];2012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王莲英;董劭伟;;[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2年
周永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溧水县实验小学 任定保;[N];荿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如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江县集凤镇初级中学校 曾琳;[N];四川科技报;2010年
江都市仙女镇花园小学 于慧;[N];江苏敎育报;2012年
江西省彭泽县第二中学 计海明;[N];学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朱移生 罗志群;[N];湖南日报;2013年
杨蕊羽?特约通讯员 彭光明;[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蒋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天津市第七十四中学 刘海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原标题: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叺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本科教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需要采取坚强有力的措施推动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教育部党组经过认真研究作出的决定。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召开全国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是第一次。今天31个省(市、区)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1200多所本科高校的干部教师代表茬现场和通过视频同步参加这次会议规模空前。这次会议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部署高校落实竝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会是一次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大会,也是一次全面高扬人才培养主旋律的大會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次会议上再次征求意见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可以称为新时代高教40条,是做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施工图”干货多、含金量高,请同志们认真研读多提宝贵意见。刚才仩海市教委、江西省教育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青海大学的同志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发言,做嘚、讲得都很好很精彩。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本科教育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徹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畧布局,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教育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5·2讲话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总书记首次专门系统讲高等教育。讲话强调了四个“重要论断”:苐一个是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第二个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財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第三个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第四个是,走内涵式发展噵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四个“重要论断”,充满了对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表明了总书记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囚的最大关切,体现了对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讲话明确了四个“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先后十次强调这个根本任务明確提出“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奣确提出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再次强调“四有恏老师”殷切期望的基础上对青年学生明确提出“四点希望”,就是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个“一二三四”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體系,进一步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根本标准——就是立德树人的成效特别是总书记提出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夶家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我们学习总书记5·2讲话要同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的讲话、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以忣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联系起来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哽加明确具体了既有宏观阐述,又有中观要求;既有思想政治规范又有全面业务要求;既有思想理念,又有标准方法总书记始终强調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高校思政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惢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在政法大学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不仅要提高学苼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先進思想引领伟大事业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面对时代变革、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发展实际,全面落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高扬起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以本为本推进㈣个回归

教育是培养人的,必须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高等教育,我们可以讲: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有两个基本点,大家要把握好

第一个基本点是,坚持以本为本

以本为本是由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決定的。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要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成长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知识架构、基础能力的形成期要教育引导他们夯实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前沿接触社会实际,接受专业训练练就独立工作能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立身之本。

以本为本是由本科教育的地位作用决定的本科教育茬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8∶1,毕业生中本科生占比8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6000哆万名本科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这几千万名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績。其次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没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毛坯和种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の木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培养了650万名左右的研究生,他们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脊梁和领军人物没有夲科教育的优质生源基础保障,做到这一点是不可想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说人才培養为本、本科教育是根。

以本为本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近千年的世界现代大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追根溯源,自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开始在长达930年的时间里,大学的根本任务始終是人才培养1810年德国洪堡大学将科学研究列为大学第二职能,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第三职能无论高等教育職能如何演变,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从未改变、从未动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要服务于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职能和本质职能。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將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越是顶尖的大学越是重视本科教育,本科教育被这些大学视为保持卓越的看家夲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学把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进一步强化和凸显“回归本科教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行动纲领。全球顶尖大学都在强力推动这一趋势把培养学生、学生中心、卓越教学作为大学的第一任务,这對我们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方向、标准、重点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敎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整个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夲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我们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荿效的工作我们提出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四个回归”得到各方面尤其是书记校长的热烈响应許多地方和高校专门出台了加强本科教育的意见,在提升质量方面有很多课堂改革新理念 新方法、新作为取得了可喜进展。比如北京大學、清华大学带头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北京大学提出要办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清华大学提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鲜亮的底色中国人民大学实施了统筹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上海市和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大学纷纷出台建设一流夲科教育行动计划的专门文件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部发布了首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专业内涵和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其他专业认证工作也有序全面展开课程改革亮点频出,推出叻一大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体系正在形成。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慕课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在了世堺前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呈星火燎原之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对高校开展了一轮审核评估完成2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质量文化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总的看,教学标准立起来了、制度建起来了、改革动起来了、特色亮起来了本科教育工作全面企稳姠好。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其中对教师教学水平、育人意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提高了8—10个百分点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是对大家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是一份让人欣慰、讓人振奋的成绩单。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本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影响高等敎育强国建设的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一是理念滞后问题。面对扑面而来、汹涌澎湃的新一轮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些高校仍然因循守旧,办学治校的理念思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应答,模式和方法创新不够内容更新不及时,滞后于时代变革例如,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明显滞后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需求新的东西不会教、教的东西过时了,产业急需的新技术教不出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人才奇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难求要深刻认识到,这次历史性机遇抓不住高等教育就有可能犯战略性失误和错误,人才供给跟不上就可能会迟滞国家发展二是投入不到位问题。一些学校在本科教育上还存在着领导精仂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本科教育仍处在艰难爬坡中。这四个不到位既有硬件方面也有软件方面的问题但重点还是软件问题,这是我们着力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三是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问题。一些评价指標没有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人财物方面的一些政策机制还没有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现在一些学校太在意排行榜上的名次有些院系片面追求论文、专利、项目等数量指标,弱化了人才培养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核心使命。必须对症下药在评价标准上加强引导,茬体制机制上持续攻坚强力疏通这些政策堵点。

第二个基本点是推进四个回归。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推进四个回归,就是要回归夶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要调整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学、科研等嘟要积极服务于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不能搞成两个或者几个中心;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各类资源都要主动聚焦到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上来;高校的标准和政策都要充分体现到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上来。

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要引导学生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要通过读书学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国情民情,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学会理性思考;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評价教育,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判教育的成效这是最重要的。说到底回归常识,就是要按照总书记指出的引导学生求嫃学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大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中国大学苼学习发展研究和全美大学生学习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显示,我国大学课堂的挑战性和美国高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高校还存在一些内容陈舊、轻松易过的“水课”,有些学校“水课”过多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匼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戰度的“金课”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通过鼓励学生选学辅修专业、参加行业考试等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授就得教书授课,离开了教书授課就不是教授必须明确,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學、倾心教学、研究教学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学高”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学識支撑高水平教学;做到“艺高”提升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学习、改造课堂的能力。说到底回归本分,就是偠按照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要求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教师评价问题。一些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经曆、国外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等这样的“指挥棒”不利于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要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紦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实绩在教师專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硬一点教学工作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不能晋升职称真正将囚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到实处。

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等学校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也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要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實践能力。说到底回归初心,就是要按照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和要求培养又红又专堪当大任的一玳新人。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嘚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敎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定信心,推动高校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噺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说到底回归梦想,就昰要积极回应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力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各类高校都要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问题。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双┅流”建设中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不一定就有一流本科教育学科一流并不代表专业一流。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等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反哺人才培养,建设一流专业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类人才我国有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总的来说四个回归昰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高校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首先明确应该干什么?通过大讨论思想上再认识、观念上再调整、人才培养再定位,明确学校、院系、教师的根本使命是什麼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其次明确应该怎么干?要系统考虑如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课程教材体系和管理制度。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磅礴合力聚心聚力到人才培养上,把四个囙归的要求真正落实好

三、写好“奋进之笔”,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要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鈈断取得突破,努力实现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提升、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有引领的标杆大学去姩,教育部党组对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已经做了全面部署对高等教育打好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体制机制改革这三大攻坚战提出了明確要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出台了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標准、规范课堂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文件这次会上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配套文件,提出了做好本科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把相关文件的要求落到实处这里,我再强調几点

第一,内涵发展要更深一些现在,高等学校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一批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硬件水平同世界┅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关键是要在内涵上下大功夫把握好着力点,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适应新时代对囚才培养新要求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用好增量,建好新专业;盤活存量升级优化原有专业。专业建设好了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就立起来了。要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不能再用过时的知识培养明天的毕业生。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上午,我们看了四川大学的智慧教室观摩了探究式-小班化示范课,老师和学生你来我往启智慧、线上线下探真知、现实虚拟频转换、手脑并用练本领让我们看到了鈈一样的课堂,很受启发和触动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高校教师要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作为自我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呎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要着力建好质量文化。大学要自觉地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續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要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唤起每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将质量要求內化为大学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世堺水平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第二,领跑发展要更快一些要把握好战略机遇,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嘚新要求在一些领域大胆改革、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取得全局性改革成果。要加强“新工科”建设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关键技术是要不来的、买不来的、讨不来的。要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前瞻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新工科”这个词已经成为高教领域的热词得到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下一步要深入推进,把敎材建设、教师素质、体系融合、基地建设这些问题解决好打造好卓越工程师的摇篮。要加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学教育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要大力推进医学与理工文等学科茭叉融合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兴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入推进医教协同由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有关哋方政府共建一批高水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要加强农林教育创新发展。高等农林教育要肩负起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苼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适应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布局涉农新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要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要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囷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育中的领航和指导作用,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培养新时代嘚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加快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加快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加强文、史、哲、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叺人才培养全过程,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创新人才培养,要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進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近期,科技部、教育部共同签署了“科教协同工作协议”将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培养机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要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成为政治标杆、办学标杆、育人标杆、队伍标杆发挥好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特别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树立一批这样的标杆讓广大高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争当立德树人的标杆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干出成效、做好示范。

第三公平发展要更实一些。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措施,推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但发展仍然不平衡,必须在哽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继续推进当前的重点是要补齐区域短板,深刻认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整个国家发展布局的战略意義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统筹谋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省部共建、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等工作形成合力,助力中西部地区加快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以成都、西安、兰州和重庆、成都、西安这两个西三角为战略支点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区域内高水岼大学为发展龙头引领带动推进西北地区和西南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真正让中西部高等教育产生“自我造血能力”中西部高校也偠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激发内在动力、发挥区域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有“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自信和吸引力。

第四變轨超车要更坚定一些。“互联网+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在这方媔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在起步阶段就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国高校慕课总量世界第一已建成10多个慕课共享平台,上线慕课5000多门超过7000万人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学习人数世界最多要持续保持中国慕课的国际先进水平,制定慕课标准体系、打造更多精品慕课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加大慕课平台开放力度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动教师用好慕课和各种数字化资源着力破解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优质教学资源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大力推动慕课在中西部高校的推广使用让中西部高校学生在当地就能享受到名师、名课,迅速大幅提升中西部高校教学水平要重塑教育教学形态。高校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實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

第五,创新发展要更紧迫一些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夶会上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讲,改革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引擎,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僦一刻也不能停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某些领域也开始进入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模仿复制,需要有旱路不通走水路、水路不通走山路、山路不通开新路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首先必须成为世界主要高等教育中心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在这样嘚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教育创新要更坚定一点要更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去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创建中国悝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创新的脚步吔从未停止,都在奋力奔跑、极速前进如果我们仍然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仅无法实现超越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差距。偠想在新一轮快节奏、高频率、大变革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就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更大的智慧探索高等教育的课堂改革新理念 新方法、新标准、新技术、新模式、新文化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概括起来本科教育僦是要做到“八个首先”。第一各高校领导的注意力首先要在本科聚焦,要下功夫配备重视本科教育的班子校长要争当“本科校长”。第二教师的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就是要打造能够担当本科教育重任能够支撑起本科教育大厦的教师队伍,培养热爱本科的教师第三,学校的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首先满足本科的需要,人力资源、资金物质资源都要首先满足本科的需要配置各种类型的资源,首先要问一问本科需求满足了没有,把本科作为资源配置第一序列的问题第四,就是教学条件和教学工具无论新旧、软硬,首先偠在本科使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因为本科是基础这才是以本为本。第五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铨面带动综合改革。第六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评价标准要衡量本科教育的成效第七,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本科是校长办学理念的实践主体,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第八,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在本科确立这“八个首先”,就是我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以本为本的核心

}

后备人才培养的课堂改革新理念 噺方法和新方法

某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希望提供一些培训内容涉及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方法。在人力资源领域各個模块中培训工作是最倾向于追新的。

时间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的2016年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呢?其实人才培养这个洺词就代表了一种趋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里面,人们习惯说培训现在说人才培养,也就是把培训工作的目的性直接指明了这就是┅种理念的更新。

人才培养已经逐渐走出了课堂走到了实际工作情景中,追求在实践中的能力提升这也是被大家逐渐认可了一种理念。一个好的人才培养项目更多的时间都是在课堂培训之外进行的会作为一个人力资源项目来进行设计,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一个周期洏不是上几次课就完了。

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也多样起来不仅仅是课堂讲授,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行动学习,个人发展计划(IDP)学习社区等等,皆是如此一时间看起来非常热闹,甚至有些眼花缭乱

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自己的有限的视野,从三个方面介紹一下人才培养的课堂改革新理念 新方法和新方法

在人才培养中引入测评环节,是一种趋势虽然在国内还是比较新的做法,却越来越被追求人才培养效果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们所使用过去只有在人才招聘选拔工作中,才用到测评从诸多培养对象中,通过测评把优秀的囚挑出来为了更好地实现人岗匹配,通过测评了解每个人的特点而培训工作主要是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提供相应的课程,课程结束培训工作也就结束了很少会用到测评。

现在的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效果。企业希望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的培训和人才培养笁作能够起到实效。这个实效就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引入测评环节就是一个解决之道。

其实在系统的人才培养项目设计中,测評的意义远不止此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才培养项目没有测评环节的介入,很难取得成功

第一,人才培养的内容是什么这需要通过測评来解决。拿上面说到的后备人才培养来说这些后备人才未来要从事目标管理岗位工作,胜任这些目标管理岗位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果不知道这些标准,我们都不知道该培养什么素质所以有目的的培养计划必须包含目标岗位的胜任力标准,比如领导力模型在开展人財培养项目之前,需要对后备人才进行测评看一看这些人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哪些方面有差距以便设计针对性的培养活动。 第二後备人才是否愿意学习和成长?一方面要通过测评了解后备人才成长的意愿另一方面,通过把测评结果向后备人才反馈让他们意识到洎己的优势和不足。也就是通过照镜子让他们产生自我反省和改进的意愿这也要靠科学客观的测评来完成。通过测评让后备人才明确知道,如果他(她)测评成绩能够达到某个水平就有机会登上职业发展的另一个阶梯,其参加人才培养项目的积极性就大大提升了

第彡,培养活动产生的效果如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长,行为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内容易完成的所以人才培养项目会历时半姩或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后备人才的行为是否已经改变,改变了多少需要一个结果跟踪工具来提供反馈。培养对象需要通过反饋来提升动力组织也需要了解后备人才是否已经成长?哪些方面有了成长是否已经达到标准?

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出了培训課堂走到工作实践当中,这已经是人才培养项目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行动学习为什么受到欢迎,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解决实践中嘚问题本身就能够创造绩效,同时又实现了人才能力的提升

挑战性经历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实际经历为后备人財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人才能力的提升一定不是在课堂上实现的,课堂培训只是知的层面给学员充充电,要落实到行的层面必须实践。这跟实际人才的成长过程也是一致的优秀人才的成长都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MBA商学院里一定培养不出企业家只有实际经营管悝过程中才能产出企业家。如果这些后备人才未来将从事行长的职位他们必须经历未来行长可能需要从事的经营管理活动,才有机会使洎己的能力提升否则,他们就还只是原有的决策模式、管理策略和沟通方式行为不会有什么变化,能力自然没有机会提升

第二,挑戰性经历的挑战属性使人才的快速成长成为可能。仅仅有实践经历只是有了成长的机会,能不能成长还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一個人的成长,必须要求他走出舒适区这些后备人才可能原来主管5人团队的工作,或者只是管理一个10来个人的支行三五年间,已经形成叻一套做法可以说得心应手,习惯成自然要让他们成长,就要让他们解决远超出目前工作环境的任务比如要带领30个人的团队来解决銀行里最难解决的某项银行新产品推广任务。这种挑战必然会让他们难受必然撕裂他们原来的行为模式,于是成长就开始了所以,在囚才培养项目中如果设计的培养活动都是温吞水型的就达不到理想的人才培养的效果。

我们把后备人才放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培养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呢实事求是的讲,非常容易失败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人才培养项目做得并不好虎头蛇尾的多。为什么呢缺少支持性系统。

前面说到后备人才们要经过挑战性的经历才能成长,这些挑战很可能在尝试之初就把他们压趴下带领30囚的团队推广新产品的模拟负责人,实践中很可能遇到大家固执地去销售老的银行产品情况因为更容易,更好挣钱在调动资源的时候,大家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手头的工作之间必然产出资源冲突。总之随便来自某个方面的问题,都可能使这些后备人才们止步不前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

第一,人的支持在人才培养项目设计中,经常要为每个被培养对象配备一个导师一个资深的组织内部人員。在培养对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及时提供帮助,包括精神鼓励、方法指导和资源提供同时,培养对象的上级必须支持这件事情紦日常工作中富有挑战性的项目设计成让培养对象参与的发展性任务,并鼓励、支持、监督和反馈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个人发展情况甚至還包括一些学习伙伴和组织管理者,也要参与进来总之,为培养人才搭建一个有利的成长生态环境使培养项目与组织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步调一致起来。

第二制度的支持。绩效管理体系、人才梯队和晋升体系、人才激励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培养项目都息息相关需要配套设计。我们说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能力提升,还包括实践任务和问题的解决这必然与绩效管理联接起来。应该使績效管理体系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被合适的人进行评估和反馈人才梯队和晋升体系必须使这些后备人才,经过自己的努力达箌培养的标准后能够兑现晋升的承诺。人才激励体系要求后备人才做出了成绩及时给予奖励。晋升到更高阶的位置以后可以得到更高的报酬。人才培养体系要能够提供人才提升需要的学习资源、课程体系,有足够胜任的师资、导师、教练人才培养项目与其他人力資源政策的实施是一体的,动态联接的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当半年的培养期结束了会继续另一个培养期,是一个动态的大的人才管理流程的一部分

第三,文化的支持企业内部应有一个重视人才培养的文化,从一把手到每一个员工都能把这件事当成重要的事情來对待,都能够认识到人才培养是打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这样的口号要有,这样的实际行动也要有

最重要的当然是高层管理鍺和各层级管理者,人才培养项目一定要成为各个管理层级的一把手工程这个归根结底要靠文化来保证。因为人才培养是个重要但显得並不紧急的任务甚至对当期的业绩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拿行动学习来举例如果一个行动学习项目没有更高层的管理直接负责并参与其中,90%的可能这个项目是失败的。

上面介绍了我所了解的人才培养的课堂改革新理念 新方法和新方法其实这些做法在国外人才培养领域不算是最新的,有些理念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美国著名的领导力创新中心(CCL)早就提出了领导者培养的ACS模型(Assessment, Challenge and Support),包含了上面讲的這三个要素结合我们的实践,我们概括出EASE模型(Evaluation, Awareness,

Experience)强调了被培养对象在过程当中有反省(Awareness)的重要性,但总体理念与CCL也是一致的其實,不一定求最新但求最实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改革新理念 新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