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广平万宅,宅此不旸”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8月15日下午3点,碑林区限养办里带宠物狗来年检的主人络绎不绝。

李民幸提醒广大狗主人,给爱犬打疫苗时请认准“绿皮”小本本。

陕西头条记者 凌旎 张琪 朱童戈

“不文明养犬五年内不允许再养,咋监管?”“流浪狗办不了狗证?”“不办证没人管,一办证几家来找事”……日前,西安市公安局推出了史上最严格举措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引发争议。不养狗的市民普遍赞同《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但爱狗人士的生活却因此产生了诸多不便。狗主人认为,该《条例》的一些内容在实际中并不好操作,“如果它不科学,可不可以修改?”

三次违规五年内不准再养狗 能监管的了?

狗证越来越重要 空子更难钻

日前,西安市公安局推出了史上最严格举措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对于不听劝阻的不文明养犬者,将吊销其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养犬。有市民觉得,想法是好的,可是难道要在5年内实时监控吗?怎么确保被处罚的人真正遵守呢?

对此,记者询问了碑林区限养办主任李民幸。李民幸解释道,第一次查处后,狗主人和狗的信息将被录入系统,狗主人也要当场签字;第二次被发现的狗主人要交纳相应罚款;第三次再犯狗主人就上了“黑名单”。“我们系统上有相关信息,因此上了"黑名单"的狗主人5年内无法再到限养办办理狗证。犬只管理越来越规范,狗证越来越重要,想钻孔子就越来越难。”

三环内不让养大型犬 谁说体型越大就越凶?

“三环路以内区域及三环路以外的城镇居民居住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医院、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等区域为重点限养区,限养大型犬及烈性犬。”《条例》第九、第十一条内容也遭到部分爱狗人士的强烈反对。

郭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就有一只大型犬,还好自家住在三环外,身边很多养大狗的朋友最近都很头疼。“我自己是养狗的,其实并不是越大的狗越凶,用体型来界定犬只的限养太随意了,是有很多不文明养狗的人,但更多的人还是坚持文明养狗,为啥不能惩治犬的主人,光处理狗,人的问题让狗背锅?”

流浪狗办不了证 《条例》漏洞何时补?

土狗、外来狗难道就不是狗

8月16日,记者从西安某爱狗协会了解到,500多人的协会里近三分之二的人办理了狗证,其余的不是不愿意办,而是由各种因素造成。

该爱狗协会成员王女士告诉记者。“我家狗是捡来的流浪狗,虽是土狗但很可爱,从不咬人。我很想给它办个证,但是《条例》没有明确土狗办证的流程。”李先生家的狗虽然不是流浪狗,但是外来迁入户,之前外地的狗证在西安不能用。李先生说:“为啥外地狗证在西安就作废?西安是个包容开放的城市,不应该只体现在对人的欢迎,狗也有权利来。”

针对狗证办理情况,该爱狗协会负责人认为,很多办过狗证的狗主人反映,办了证和不办证没有区别,并没有得到什么保护,反而被查得更凶了。“我们愿意遵守养狗规则,但是我们也想知道狗证在生活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没打疫苗不给办证 注射医院却参差不齐

疫苗特殊 最好去指定注射点

西安一家宠物医生告诉记者,这两日带狗来打针的市民明显增多,都是为了给爱犬办狗证的人。李民幸也给记者透露了一组数字:2018年1月1日-2018年8月15日,碑林区限养办新办狗证1418个,年检2399个。

记者了解到,各区限养办都出售狂犬疫苗,狗主人可以一年购买一次给狗注射。而为了缓解限养办的办公压力,每个区都有几家指定注射狂犬疫苗的店面。可事实是,其他的宠物医院未被授权却仍然在给狗注射疫苗。

文艺路是西安知名的宠物一条街,里面隐藏着至少十几家宠物医院。其中一家的医生告诉记者,除了狂犬疫苗,宠物狗还要打三联、四联或者六联疫苗,六联能防止6种疾病,但也最贵,四联、二联分别防4种、2种疾病。“最好打六联,如果不放心,为了保险起见,成年狗也可以一年打3次。”

记者随机询问专业人士,获知成年狗每年只需打一次疫苗即可,所谓“保险起见打3次”就是商家为了赚钱忽悠狗主人的说法。

李民幸也通提醒广大狗主人,最好不要去随便一家宠物医院给狗打疫苗,“疫苗比较特殊,有严格的运输、存储流程。私人经营的宠物医院为了降低成本,不一定会看重这些,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效。

犬只领导小组不被重视 治狗还很粗放

自己也养狗的李民幸对广大狗主人的呼声感同身受,他时常反思如何能以双赢的方式把狗真正管好。“以碑林区举例,我们有犬只管理领导小组,公安、城管等单位都是小组成员。但是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我们无法做到多部门联动。”

李民幸坦言,现在限养办的管狗方式还很粗放,除了处理市民投诉,常规的巡查大都是碰到流浪狗才抓,见到违规狗主人才管,碰不到也就算了。“限养办人力有限,无法对各社区养狗情况进行准确摸底;社区更多只能去调解,有的狗主人不愿意接受管理甚至殴打物业管理人员。久而久之,都不愿意管了。”

如何解决这个尴尬?李民幸认为,如果能把多部门调动起来,把我们办事处和各个社区拧成一股绳,各司其职,效果将会大不一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上官云)最近,已故诗人石川啄木的诗集在网上受到关注,有人觉得他诗风细腻,也有读者“嫌弃”他的作品有点儿“矫情”,很有些无病呻吟的意味。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诗风如此,是因为石川啄木拥有一段颇为悲惨的人生经历。

早年出版的《石川啄木诗歌集》至今评分仍旧很高。豆瓣截图

石川啄木出生于1886年,是日本著名的歌人、诗人、评论家。原名石川一,石川啄木是他的笔名,并以此传世。

对喜爱诗歌的人来说,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05年,石川啄木发表第一部诗集《憧憬》,被誉为少年诗人。

石川啄木的创作,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开创了日本短歌的新时代:他用现代口语来写短歌,在形式上也有创新,创造出二十一个音三行的独特格式。由于歌词新颖、意象生动,而一举成名。

他擅长用诗句记录生活场景,从这些诗歌中,几乎随处都能看到和生活的关联,某种程度上讲,石川啄木的诗就是自己的人生日记。

对石川啄木的诗,一部分人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在豆瓣上,有网友写下阅读感受:"有一天忽然忘了在生病,试学着牛叫——当妻子没在家的时候。"读到这里真的觉得石川是个可爱的人儿呐。”

"对着大海独自一人,预备哭上七八天,这样走出了家门。"这些句子,他写得很真诚,特别能感染人。”另一位读完石川啄木诗集的网友则觉得,平实的语言、随手拈来的比喻,有时候比精雕细琢的东西更好。

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石川啄木的诗没有那么好。很多句子就像“写一行、敲回车”那样简单,描写内容琐碎,还有些“矫情”。有人打趣他,有些像“男版林黛玉”。

比如,他的诗句“那日晚上我想写一封 / 谁看见都会 / 怀念我的长信。”有读者说,这是毫无内涵的“无病呻吟”;再如,“交换了很长的接吻后分别了/深夜的街上/远远的失了火。”也有读者评价为“不知所云”。

“颓丧青年石川啄木的忧郁日常,有时也会被这种无病呻吟戳中。他日复一日吟出几百上千首短歌,连读的人也疲倦了,厌烦了,悲伤了,他自己却还是逃不脱。真是个孩子。”有读者如是评价道。

窘迫又“悲剧”的人生历程

的确,石川啄木的诗有缺点,比如有些内容过于私人化,主题重复,常常写到眼泪、悲伤、故乡……难免令人审美疲劳。但这跟他可以称为“悲剧”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关联。

石川啄木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除了高高兴兴读完小学之外,余下的日子实在太不顺利,中学没读完就退学。他当过小学代课老师、记者……三次去东京闯荡,想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但身上的债务也越来越多——他不会精打细算,是大正文坛的“借钱大王”。

窘迫的境况之中,他的儿子夭折了,妻女、母亲相继患病,石川啄木无能为力,只能将苦闷复杂的心情诉诸诗歌。

另外一些读者对石川啄木的诗歌,评价不高

有一篇文章说,他的人生过得悲惨,和个性有关。比如会抛妻弃子不顾老母赴异地,但意志不坚,无法发愤图强,一有钱就放浪形骸,没钱就搭着电车到处晃荡。等一家人在东京团聚后,金钱之外,家庭婆媳种种又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后来,石川啄木患上了慢性腹膜炎和肺炎,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去世的时候,只有27岁。虽然生活过的艰难,但石川啄木的短歌却越写越好,这似乎成了他逃脱人间悲惨的途径。

于生活中淬炼而成的诗句

据统计,二十四岁之后,短短两年之间,石川啄木出版了毕生代表作《一握之砂》与《悲伤的玩具》,共七百四十四首。于生活中淬炼出的诗句,开始广泛流传。

有网友正在读的石川啄木诗歌集

就风格而言,石川啄木的诗歌时而节制雅静,时而肆意热情,诗人那颗灼热、敏感、痛楚的不同心境跃然纸上;就内容而言,短小清新,独辟蹊径,因充满深刻的个人印记和况味而出名。

说起诗歌,现在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反驳它所处的小众境地,爱它的人甘之如饴,不感兴趣的人容易弃之如敝履。石川啄木的作品,大概也不会例外。

不过,诗人里所说过,正如石川啄木的观点,“诗是可以吃的日常的小菜”,生活中处处有诗意,只是缺少发现,“不管诗歌在当下到底是什么位置,不管大众如何看待诗歌,真正优秀的诗歌都会引领我们上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原标题:声音 当旅行被21世纪化后,写作怎么办?

既然旅行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需求与向往,那么,它又是如何具体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呢。对此,不同的作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8月16日进行的中信·大方文学节上,李陀和王咸对“旅行”这个话题做了演讲,李陀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谈论了旅行和写作的关系,而王咸则对那种关乎生存的旅行,抑或说流放更感兴趣。而参加浙江文艺出版社书展活动的陈丹燕也对旅行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陈丹燕是一位痴迷行走的写作者,在她看来,当下的中国人尤其需要以旅行的方式开拓自己的世界观。

旅行很简单,但思想旅行太艰难

李陀 生于1939年,当代著名作家、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编剧,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著有短篇小说多种,主编有《七十年代》等。

在当代,旅行和文学的关系已经完全改变。“行万里路”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今天如果还有作家和诗人想拒绝“行万里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旅行不仅已经大众化,而且成了和睡觉吃饭一样的普通事。可以说,在今天,不管你是不是被认可的大牌诗人,还是“业余”写诗的文青级别的诗人,也不管你是不是得了某种奖的著名作家,还是隐姓埋名在网络上拼一把的写手,几乎没有哪个人的文字和旅行毫无关系。在这种形势里,我们该怎么面对以及思考写作和旅行的关系呢?这是不是一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问题。但我想从另一个话题切入讨论

我从事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已经有五十年。在前四十年里,文学和写作的意义对于我总体是清晰的,虽然一路上磕磕绊绊,有过失望和迷惘,可是没有觉得自己糊涂过;最近十几年不一样了,我觉得自己开始有些糊涂,因为对于我,文学和写作的意义成了问题,而这问题,其实又是从更大的问题派生出来的。那么,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的统治,包括对文化生活的统治。消费主义不是新东西,二百多年来,有过很多讨论,我想这里没必要重述。我所关心的,是消费主义和文学的关系。我认为正是消费主义在20世纪的特殊发展,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改变是明显的,我想举出这些改变中,我最重视的两类。第一类,我认为是消费主义型的写作。作家把小说当做商品,写出来卖钱,自觉为某种精神消费写作,也不是新鲜事,二百多年一直存在。但是,在“文学工业”时代,这种消费主义型的写作具有了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规模,尤其在当代中国,不过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其规模已经大到可以由这个工业来定义什么是好的写作和好的文学。文学工业会不断提醒作家和读者,也会不断努力控制作家和读者,正如今天好莱坞在努力定义什么是好电影一样。那么,有没有不同于消费型写作,甚至能够和这类写作相抗衡的另一种写作?我觉得有,那就是我想提出的第二类写作——自我认知型的写作。

什么是自我认知型的写作?这和“自我”概念在近十年的迅速普及有很大关系,自我在今天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而且成为教育和文化领域指导性的概念。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精致的自我主义”的思潮正在形成,甚至开始泛滥。由于生活于21世纪的几代青年人,都不得不面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变化之间的严重矛盾、孤独问题、成长问题、价值选择问题,都不能不和自我相关,因此很自然的,“自我”在文学写作中,或隐或现成为了一个深藏在作品深层的内核。主题、题材、形式、风格可能有种种不同。不过,我觉得很多写作其实都可归纳在“自我认知型的写作”里;由于有几代青年人都试图通过文学来解决自我认知问题,这类写作虽然远没有消费主义型写作那样的规模和声势,但仍然是目前文学地图里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写作潮流。

在当前的文学风景里,还有没有别的风景?当然有。但就影响而论,我觉得以上这两个文学现象是最值得注意的。也是我所不赞成的。我们的作家如果真的热爱文学,尊重文学,就需要注意思想的旅行。什么是思想的旅行?我以为,这首先要对文学工业有所警惕,对自我的迷恋有所警惕,要思想解放,要更自由地思想,对文学应该有更大的追求。最近这些年我常常琢磨,到底什么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在重新检视文学史,特别是反复阅读了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后,我的心得是:文学是各种各样的,好的文学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文学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文学其实是一种思想形式。如果是这样,我们首先就要让自己的思想有辽阔的空间,不只是以往那些我们熟悉的文学思想,而是关心历史上所有存在过的思想,还有当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里的各种思想,然后以我们的笔,参与其中,去思考,去写作。

生活与流放——为了生存的旅行才有意义

王咸 生于1970年,《收获》文学杂志社资深编辑。著有小说集《去海拉尔》。

六月份,组织老师给了我一个演讲题目:“日常生活就是我的旅行”,我当时觉得不妥。一则是觉得太简单,一则是觉得太难。

觉得简单是因为我认为自己也旅行过好多地方,国内登过泰山,去过雁门关,国外刚刚去过都柏林,参观过乔伊斯生活过的海边大炮台,似乎我的生活不限于“日常生活”也应该有点“别处”的生活吧?但是一个月延宕下来,直觉得乏善可陈。

细想下来,我个人的旅行或许只能算是旅游,对我的生活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生活在别处”确实不能仅仅看成一种文艺情调。在中国古代,有一种旅行真正创造过文学的辉煌。这种旅行叫“谪放”,就是一个官员被贬官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屈原在他的“别处”,写出了《渔父》这样的作品:“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更加确证了自我的身份认知。柳宗元谪放到永州,在这个“别处”发现了他的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既悄怆幽邃又生命盎然的生命感受。在我们的古代,这种旅行成就的人和美好的诗篇不计其数。

我作为一个编辑曾经接待过一个爱好文学的业余作者,他诚恳地劝我要做一个文学家,不能仅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才行。现在还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这种行万里路式的游历对创作有益处吗?我觉得为了写作的游历,其意义是不大的,而为了生存的游历,任何时候都是有意义的。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里面借主人公的口说:“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他把自己叫做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教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善地表现我自己,并仅只使用我能容许自己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护自己——那就是沉默、流放和机智。”然后他就跟妻子一起离开了都柏林,到欧洲去游历了。我觉得他首先不是为了写《尤利西斯》才去游历的,而是为了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我最后还是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旅行”做演讲题目,因为就前面讲的两种旅行来讲,一个旅行不出什么意义,一个做不到,但是勉强值得一说的是,现在的日常生活多少有点谪放地的意味,看上去是实实在在的故地,但也实实在在有异乡的感觉。

通过旅行,了解世界的多元与冲突

陈丹燕 生于1958年,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生活、上海城市变迁、旅行文学的创作。著有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以及《慢船去中国》《我的旅行哲学》等。

漂洋过海来认识你,也请你知道我是谁--这是中国当代的旅行文学对世界的意义。在我看来,如今旅行文学的写作,一如我们的大学时代教授们堂上布置的必读书精读作业:你去读一读世界这本书,读一读其中的某一章节,然后你回来,写一份读书报告。旅行文学的写作,就是报告世界在你心里激起的涟漪,给予你的启迪,开拓的你对世界的感知力,或者是你对上帝创造世界时留下的指纹的探寻。

中国人看世界,有着自己的视角,带着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经历。我们的血里带着中国三千年以来的《诗经》的基因。当我们去看世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世界有时也是镜子,旅行者在世界面前,看到的是一个被日常生活淹没了的自己,水淋淋地从日常生活的洪流中站起来,站到了世界面前。所以,旅行文学对自己的意义,是细细地认识自己。对世界来说,也是向一个不知名的读者说,我曾漂洋过海来认识你,也请你知道我是怎样的人。

从中国文学的漫长历史中,我们就已经可以读到细腻的行旅诗歌,我们曾有过非常悠久的旅行文学传统,直到后来一个江南人徐霞客的行旅散文著作。渐渐人们不再移动,心灵渐渐封闭,辽阔的行旅文学传统也渐渐褪色。

当你害怕外部世界,以为与你不同的文化、语言以及人都是对你有害的,你就自绝于世界。而社会凋零的封建帝国末年,中国人就世世代代被囚禁在这样带有敌意的世界观里。在纽约的唐人街,华人至今还纪念一个勇敢的中国男人,因为他在20世纪组织了第一个旅行团,带人走出下城,去看曼哈顿。人们称他为华人的托马斯·库克。

当中国人在晚近的共和时代,跨越寄情山水,而去了解世界多元与冲突的文化,开始对不同好奇,并在旅行中感受人类命运的相通性,旅行就参加了对中国人世界观的开拓。

如今看来,向世界开放,并了解世界的模样,一直都是中国人心底的愿望。

整理/新京报记者 宫照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吁嗟广平,宅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