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局一分钟打动面试官结果是不是没出来完

需要银监会十年面试真题的私信,找某机构搞到的。相互学习吧,老司机求上岸。。。

三年前,我离开大都市的商业银行,报考银监局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我迷茫和踌躇之际,论坛给了许多帮助和启发,在某地市银监局工作近两年光阴,我想将自己对银监局的点滴思考整理成文字,以供后来人参考,也算是我对论坛的回馈和感谢,阐述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一、对银监局的SWOT分析评价

在参加面试甚至在被录用之前,相信很多人和我当初一样,对“银监分局”和“银监分局辖内监管办事处”缺乏有效的认知,在此我提醒大家,虽然二者在字面上差别不大,但实际上,银监分局是银监会在地市级的派出机构,监管办事处是银监会在区县级的派出机构,二者在职务上、待遇上、办公地点和发展前景上相差一个档次,建议大家在报考时考虑清楚、审慎抉择。

S—优势。银监会系统专司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操作中细化为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三大板块,2015年3月,银监会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进行了成立以来的最大手笔改革,将资源进行合并重组,大致将银监会内部分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和监管支持四大条线,主抓监管职能。在此基础上,我将银监局的优势总结如下:一是社会地位较高。由于监管经济利润丰厚、盈利能力较强、地位声势较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所以银监局职员在银行业面前,具备较大的寻租条件,特别在中小银行面前,会充分满足作为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权欲心理。二是业余时间较多。在银监局大部分部门,监管科室工作时间呈现出橄榄形的特征,即月初相对较忙,其余相对清闲,月初忙于日常性的非现场审核、科务会及月度总结事宜。综合科室工作时间呈现沙漏型,每天都会有做不完的事情。总体而言,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基本不需加班。三是学习空间较大。银行业监管工作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公文信息等文件,需要学习的内容过于庞杂,需要工作者不间断的利用空余时间充电学习,银监会每年也会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竞赛,为提升个人能力提供了充分施展拳脚的空间。

W—劣势。和中国大多行政单位类似,银监会系统也存在着机关人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逐渐低下、精神风貌总体不振等问题,同时,根据我的经验和感受,银监会系统还存在着自身特有的劣势。一是激励机制尚不健全。鉴于行政执法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差异,银监会系统自身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孕育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尴尬境地,难以激发单位的工作活力和提升监管的效率。二是发展空间严重受阻。银监会系统最大的弊端在于缺失上下自由流动制度,即不同级别的派出机构在人事竞聘、薪酬待遇相互独立,基本葬送了基层工作者的政治前途。三是社会地位日趋衰落。与人民银行形成鲜明的对比,银监会系统在财务体制改革后,一切资金走财政,导致监管职能发挥受障,加上财政经费逐年削减,监管处罚资金上缴国库,诱发银监会省以下派出机构存在“自暴自弃”的心理。

O—机遇。在银监会系统工作的人员,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心理上表现出一条“Y=-X”的轨迹。在工作幼年之初,壮志满怀、充满干劲,颇有一番舍我取谁的慷慨豪情;在工作中年时间,前途无望、满腹怨言,肚中充斥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在工作的晚年之际,人走茶凉、无依无靠,心中流淌着无尽的凄凉和悔恨。但是,在工作的中年期,也不乏人生难得机遇。一是出进路径异常通畅明朗。人至中年,年富力强,行政地位具备、工作经验丰富、人情世故圆滑,更为重要的是,具备被输送至商业银行高管层的条件,我想这是很多银监会系统职员存在“想走却不舍”矛盾的症结所在。当然,这必须具备科级职位、领导赏识、业务娴熟、政治过硬等基本条件。二是人际资源挖掘空间较大。当走上科级领导岗位后,在部分业务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能走动的领域、可接触的人员就上升了一个层级,此刻如若能深度挖掘和开拓自身的人际资源,必将是自己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T—威胁。银监会系统特别是银监会总舵、部分省银监局分舵每年都吸纳大量的学历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专业人才和社会精英,正是因为此,银监会系统上下表现出“顶层设计精美、中层传达缩水、基层落实脱节”的“大头细腰小脚”的幽默景象。以此为切入点,我探讨一下当前银监会才在的威胁。一是员工组织向心力较弱。首当其冲的是组织对员工的关怀力度不够,以科员的薪资待遇为例,县级3000(公积金600)、市级4000(公积金800)、省级6000(公积金1200)、总会8000(公积金2000),无其他福利,不敌各级房价,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然人第一层级的需求未满足,何谈对组织的忠诚度。再以市级的职务晋升为例,理想状况下,工作满五年副科级、工作满十年正科级,正科级基本上是市级机构的上限,试问,几位好汉能够忍受“愁白少年头”的煎熬。二是基层机构创新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明确了公务员用人导向,“有基层工作经历,具备创新意识”,然而现实往往和理想背道而驰,银监会系统承担过多的职能,例如耗费大量资源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系统职员每天忙于偏离主业的非监管的琐碎事项,很难讲主要精力和心血用在监管主业上来,创新意识无从谈起。办事处人员无机会竞聘市局岗位、市局人员无机会竞聘省局岗位、省局人员无机会竞聘总会岗位,系统上下人员流动如同“一潭死水”,活生生泯灭员工的创新动力和上进干劲。三是管理运行独立性渐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银监会系统近一半的机构缺乏自身的办公楼,近三分之二的职员家庭入不敷出,单位预算资金颇为紧张,在此艰难的情况下,银监会系统只能向监管对象—银行业金融机构寻求“经济支援”,民间俗语“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失了独立运行的条件,在银行业监管面前,作为监管者,难免会“畏手畏脚、踟蹰不定”。由此导致“监管权威丧失、机构人浮于事、金融贿赂腐败”等现象,也是有因可溯。

源于进入系统需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监管对象较为特殊的缘故,社会人员特别是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上对银监会系统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基于对银监会系统较为粗浅的SWOT分析,提出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正确定位自己。当前较为流行的一句话是“找对老婆、找对行业、找对自己”,后两个“找对”值得引起每一个职场人士深入反思,自己找对行业没有?是否准确定位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倾向于偏安一隅、追求稳定、事业心不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人,银监会系统是你合适的港湾和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勇于追求人生价值、敢于同命运抗争、胸怀远大抱负、财务状况不佳的人,银监会系统将会让你梦醒午时、抱憾终身。

二是明确努力方法。如果你找到人生坐标轴中的自己,那么,你就可以攻坚克难、矢志不渝的努力备考,毕竟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首先,明策略。监管岗位(金融专业、财务专业)竞争力较大,综合岗位(法律岗、科级岗、统计岗)竞争力较小,所以非经济专业的人员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应当优先考虑银监会系统,抓住招录时机、迎难而上。其次,明方法。专业课很重要,笔试合成成绩是【(行测+申论)×50%+专业知识×50%】,而且复习好的话考90都有的,我专业课备考基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笔试环节认真研读银行从业人员考试三本专业书,当时从网上找的时代领博教育的免费视频课程看的,感觉不错,尤其是小莉老师讲的金融,能缩短备考时间;面试环节认真准备自我介绍、关注金融风险实事、研究《风险管理》。最后,明志气。公务员考试需要日积月累,切忌临门烧香,注重在平时的能量积蓄,机会一般都会青睐“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的有志之士。

银监面试形式:自我介绍+结构化考题+专业题+英文题。

银监会的面试还是比较专业的,是【2题结构化面试+2题专业知识+1题英语题】,我跟他们相比有一定的劣势,最重要的就是备考时间上,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而我就只有下班后和周末的一点点时间,银行工作,这一点点时间还常常被会议、培训和加班占用,为提高备考效率,我请了5天的年休,报了某培训班,20天的那种,网上学习和线下练习,有关结构化的面试大家基本都是知道的,关键就是专业题目和英语题目,所以要知道当年相关金融大方向,还有银行金融类相关知识。

自我介绍。不是大家找工作时那种简历版的流水账背一遍就可以的,要针对报考单位的特点、喜好,反复修正才可以(我修改了不下5遍)。说简单点就是,先思考银监喜欢什么样的人?介绍的目的就是告诉考官,我就是你想找的这种人,岗位需要的特质我都具备。另外结合事例很重要,考官听了一天的流水账,偶尔有一份有血有肉的事例,相信一定可以打动他们。不要背,至少不要让考官看出来你在背,要用一种交流的态度来面对面试。

结构化考题。这类题无所谓对错,往往自圆其说即可,参加培训其实进步最大的就是这一类题,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往上搬,或许答出来有些俗套,缺乏新意,但至少不会导致重大失误。我想过创新一点答题,但短时间内,高压情况下,我自问没有这个把握创新而成功地答出准确而又新颖的内容来,因此采用套路化答法。另外要注重条理和逻辑性,不能全部揉到一起来答,同样的答案,分层次来答和混起来一起答所得到的分数显然是完全不同的。

专业题。我被问到的一题是金融创新,一题是商业银行重要性,都是较为开放式的题目,我认为言之成理即可。开放式题目较泛,更要注重条理性,最好要有分析有对策,考官其实不一定在听你的答案,考官们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自认为再完美的答题对他们来说都应该略显稚嫩的吧。我觉得考官并不在意我们的答题内容(当然不能太离谱),他们看重的是答题的整体感觉,例如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流畅,逻辑是否严密,表现是否有自信,千万不要说着说着自己就虚了,绝对不要在考场上质疑自己。

英文题。前面说了,我英文基础不算好,口语就更糟,又扔了这么多年,这一块对我来说难度很大,要短时间内提高没别的方法了,练!背!我从成绩出来的1月10日之后一周开始参加培训的时候,模拟英文时经常直接让老师pass,老师都很无奈,但是后面每天早上都坚持晨读,练习口语,小莉老师天天早上监督,那个过程真的是痛并快乐着,考研时候都么这么。而一个多月后我坐在考场上,可以用流利的英文来表达我所想表达的内容,这让我自己很讶异,同时也很惊喜。我是从培训回来开始练口语的,近10年的英语真题全部整理下来,题单上只剩下了不到20个题目,这其中还包括了自我介绍、报考动机、职业规划等基础必备的题目,每道题目我都认真写了英文材料,并请英文系的同学帮忙修正,之后我每天背诵2个题目,10天背完全部,余下半个多月反复熟练,口语水平明显提升。而且在亲自准备和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其实可以捡起很多日常交流必备的单词和词组,无需再专门去背单词、词组和句型,口语水平在一个月内迅速提升。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水平有限,分析和建议不到位之处,还望海涵!

图文无关,只是表达一下,如果自己可以的话,待遇方面还是有机会的,就看你有没有准备好了,有朋友在省高法,私企给他30+一年,他也没去,还有在基层法院的,也是给了20+,也没去。有一个朋友以前是基层乡镇公务员,后来一个机会进入一个企业,也是从基层开始之后一步步成为上市企业高管,就看你了。
}

北大毕业证上会体现出深商的字样,学位证书与本部完全一致

在港大上,那食宿怎么算,自费吧,贵吗

住宿由港大免费安排,吃饭就要自理了,06级的六月份就要去港大了,我们07的还得等啊

北京大学经济学-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西方经济学)


      考试科目为四门,其中三门为统考科目:英语(包括听力)、政治、和数学(三),另一门是经济学专业理论(包括微观和宏观,分数各占一半),由本学院组织命题。不举办考前辅导班,提供07年专业课试题。
      考生需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并能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概念、计算、简单证明、分析论述等。

复试有英语口语要求的吧,具体标准有多高?谢谢

还有就是学费有点贵,对于来自农村的 我 ,应该可以申请贷款的吧?谢谢

英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标准,基本能听说读写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那还有1万的缺口,我明年都21拉,不想问家里要钱.....学校应该提供一些勤工俭学吧


       初试基础上择优参加我院复试,形式为面试,录取与否不仅依据考研成绩,并且依据大学本科成绩、研究能力、工作业绩等综合因素。本专业对英语(包括口语)能力要求较高,面试内容包括英语听说。

俺本科成绩不咋地,也挂过几科。会不会影响到最后的录取?

加油吧,要是考得好会有1-3年学费的减免,而且还有其他的奖学金

我觉得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面试时老师最看重综合水平,

嗯,顶,楼主用心良苦~

05级首批“北京大学经济学-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项目毕业生就业取得了喜人成果。据悉,首批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平均年薪18.5万元人民币。

欢迎有志于报考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的朋友提问交流!

对的, 欢迎大家提问,我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等.

需要深商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的可以发邮寄地址或者传真号到,Molly 老师会免费给大家邮寄或者发传真过去。另外,考研咨询的邮件基本上每周处理1-2次,考题寄送一周集中处理一次,寄送考题用平信,同学们收到题目应在一周以内。

这是johnod同学发在深商论坛上的直考深商的经验心得,我引用在这里,我代表大家对他说说声谢谢。附件是深商同学闵帅发在深商论坛上的心得。同样谢谢他的辛苦。

2008年研究生考试终于结束了,我也已经被深商录取了,最近有点空闲,上网看到这里到处有人寻找考研经验,看到你们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于是,我想写点自己的准备过程,供大家参考。说实话,相比于其他直考的同学,自认为实力是较弱的。这是我第二年考研,因而压力可想而知。

首先说说我第一年考研,报考的是中财,最后考了351分,由于英语没有过国家线,成绩低的可怜(作文离题),可以说第一次的失败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是在我现在看来,失败就在于对英语不够重视,在这先说这个,我就想提示大家,英语很重要,千万别忽略了它。。。

再说说第二年考的一点心得吧。

目标:考研必须目标明确,在开始准备考研之前应当想好考哪里,考什么专业,尤其是跨专业的。我当时在第一年考中财失败以后,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强弱项,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力考考别的地方试试。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选择报这里的时候,很多亲戚朋友更多的不是鼓励而是不屑,在他们看来,一个第一年连中财都考不起的人选择更难考的北大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时只有我的父母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虽然他们学历不高,并不知道我考这里有几成把握,他们的鼓励是我最后坚持下来的动力。在制定目标时,我认真的分析了自己,从失利的原因,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目标一定不要盲目,学校越好,专业越热,风险自然越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定好了报考学校后,就不要更改,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一定要坚持住,我就是我,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燕雀安之鸿鹕之志!在确定了远期目标后,就要根据考研的时间制定明确的时间规划,每一个月的任务、计划是什么,做到心里有数。考研最忌讳的就是没计划,这样很容易到了复习的后期,自己吓唬自己,感觉什么都没复习,什么都不懂。总之就是要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相结合。

态度:这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考研是长征,能坚持到最后一天走上考场的人,都是胜利者。坚持,坚持,再坚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天的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关键是效率。比如我自己每天制定的复习时间基本稳定在8小时左右。时间长了,自己很容易厌恶,没有效率,还不如不看。坚持在于每天都要看,而不在于无效率的整天泡在自习室!尽量不要一天学10多小时后回来宿舍,之后又一天什么也不看,那样效果肯定不如每天8小时好。再者,心态一定要好,和别人交流学习很好,但最好不要交流感觉,尤其是考前。因为说实话,每个人在考前都会紧张,焦虑,即使准备得再好也一样,如果你们两个人互相交流的话,他人的焦虑会传染给你,让你无法专心学习,岂不坏了大事!

休息:一般的人准备考研都是4-6月的时间,当然如果是跨专业的,提前补补专业知识还是有必要的。如果准备时间再长的话,似乎就用处不大了。在考研准备中,由于压力大,学习任务重,首先,必须保证睡眠,别看学习时间每天也许就8小时左右,并不长,但是真正要做到有效率的8小时,其实相当劳累了,保证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的学习。另外,户外活动当然也少不了,最好平时能打打球,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我个人平时喜欢打电脑游戏,即使考研最后阶段复习很紧张,但我基本上保持着每天1-2小时的电脑游戏时间。我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考研而完全迷失了自己。

了解考研的内幕:考研是选拔性的考试,它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它所认为合理的标准,将考生分类,至于划分的标准是否公平公正,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既然你选择了考研这座独木桥,就相当于参加了一场有规则的游戏,你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也必然有赢家和输家,所以想考研,就必须要有考不上的准备。考过两年研,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每年考研试题不管如何,都几乎肯定会有你平时没有复习到或者出乎意料的地方。不必想太多,考场上只要做到自己会做的题目都做好了,就足够了。至于游戏输赢的评判就留给评卷人把。

最后,我想把自己考研时体会最深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准备考深商的DDMM们:“考研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论是否考上,你都还是你自己。”相信一份平淡的心态,你有机会走得更远。

祝愿各位考研人一路顺风!

有人问到,补充点自己专业课方面的体会:

我当时复习的时候,主要是将时间放在了那五本参考书上,大概花了4个月左右看专业。是按照书上的思路看的“范的微观和曼昆宏观”,这两本书一来第一年考研曾经看过1-2两遍,第二次考的时候大概认真看了3遍左右,总共看了五遍左右。然后十八讲前十二讲认真看了其中数学知识很浓,喜欢数学的同学看起来应该很舒服,后六讲考前时候大概看了看重点。多恩布什的书在宏观细节方面阐述得比曼昆书深刻,但是总体来说,书的结构我自己觉得看着不太舒服,所以我是先看的曼昆书(这本书中间的细节比如IS-LM模型,以及Solow模型等很简单,但是书的整体编排很合理,特别适合初学者建立宏观体系,建议先看)。至于周惠中的书,我只在最后考试阶段参考了一下,没有仔细研究,我觉得看专业书关键不在几本,而在于深度。其实这些参考书,每本的知识体系都是完善了,适当选择后,宏观微观各选一本,认认真真仔细钻研其中的内容,建立起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好了,毕竟很难有人真的把所有的书的全部细节都掌握的。最重要的是要把所有参考书后的习题认真做,认真总结。虽然说也许其中的题目和考研题目直接关系不大,但是对于书上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范书和曼昆书还有多恩布什的书都是英文翻译的,所以就算看了几遍,很容易以为自己看懂了,但是只有做题才知道,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然后就是考前有时间可以参考CCER的历年考题和别的两个学院的考题。个人觉得CCER历年题目大概是由于是回忆内容缘故,很多题目很经典,但是有些题目确实让人找不到什么感觉。

总体而言,深商的专业题目今年题目出得很正统的,没有偏题怪题,题量适中偏大,没有故意刁难考生的题目,只要冷静的仔细复习,拿到不错的成绩并不太难,考的都是基础知识。

最后,真的非常感谢深商的各位老师!看得出题目深商的老师们出得多么费心,丝毫没有刁难考生的题目。

以下是yangyjuan31同学发在深商论坛上的考经,引于此,致谢。


我08年报考深圳商学院双硕士项目研究生,现在已被录取。以前在这个网上看过很多经验帖,复试也得益于这里很多师兄师姐的指导,现在把自己的考研心得写出来,希望能对即将报考深商的同学有所帮助,也以此表达对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们的谢意!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是东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本科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我决定报考经济类专业的研究生。我07年三月份开始正式准备考研,也确定了经济类方向,但是报考深商是八月底才确定下来的,所以我八月份之前主要复习数学、英语、看西经的经典教材和资料(本科没学过,打基础)。考研成绩:政治80,英语80,数学135,专业课92。以下我就各科复习心得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准备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哦^_^

我正式复习最早开始的一门是数学,所以先说数学吧。刚开始复习时,我的做法是看课本,看一章做一章习题,但很快我发现这样做进度很慢,尤其是做题目时手生,感觉很不顺,严重影响心情。后来我干脆不做课后习题了,改成看一章书,听对应章节的FLASH(寒假在家没事下载的,帮了我大忙啊)。老师串讲完知识点后会给出相应例题,题目难易适中,感觉也更接近考研题目的风格,所以听起来带劲,更重要的是,在跟着老师解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找到了解题的感觉,我就这样完成了第一轮复习。我强烈推荐大家去下FLASH来听,老师讲的内容和报班的无异,时间可自由安排,还可以反复听。

第二轮复习就是大量做题啦。尽管听得懂,跟着老师的思路题也解得来,但是不说明题目在哪个章节用哪个知识点让我独立解答时,还是有挑战性的。我刚开始做660题时就很受打击,做得很不顺,最让我心烦的事,我常常做了后面的题就把前面的忘了。当时真的很焦急,后来我采取了一个很“机械”的办法:每天做30道新题,第一遍就做出的划掉,不会的将题解答看一遍,第二天看另外30道新题,之前没被划掉的题再看一遍,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题目都能一看就知道怎么解。这样做刚开始任务很少,但是三五天后任务就很多,所以需要毅力,但是收获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我不用为了哪天题目做好做不好而心情受影响,每天要做什么做多少很自己清楚,做完了也很有成就感。^_^

第三轮是2-3天一套的模拟题或者往年真题,大概10月中下旬开始,这一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只适用于数学,英语专业课都是如此。因为不管之前题目做了多少,只有成套地做卷子才能最有效地训练我们考场上合理安排时间、应对突发事件(如遇到不会的题,时间不够等等)、安排检查顺序和规范答题的能力。

推荐资料:李永乐老师《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姚孟臣老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讲义》(好像是这个名字,可能有出入,提高篇),《基础过关660题》,《经典400题》,《超越135分》(这三本都是李永乐老师的),陈文灯老师《模拟考场15套》(后面时间紧我没全做,但是里面涉及中值定理泰勒公式的题目个人觉得很值得一看,作为前面几本书这方面题目的补充),新东方的FLASH(我当时搜了两套,一套是汪诚义、尤承业、费允杰老师讲的,另一套是李正元、李永乐、姚孟臣老师讲的,都不错,费允杰老师非常幽默,讲课深入浅出,听起来很享受;尤承业老师讲的线代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管用。^_^)

英语也是我复习得比较早的一门,但总的来说花的时间最少,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学语言关键在于坚持,虽然说针对不同考试可以有不同侧重的复习,学些技巧,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切不可本末倒置,所以花的时间可以不用多,但要坚持。我刚开始复习时从单词开始,大概只用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记住单词的主要意思,这和很多同学一开始拿着厚厚的词汇笔记之类的书把每个词的各个意思都记下来的做法很不同。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我个人觉得自己比较适合采用第一种方法,因为一下子让我记太多熟词的“生义”我忘得很快,而且在背单词上花过多时间不利于我尽早进入复习状态。不过考研对词汇的考查确实有一定的深度,熟词的生义是要记的,只不过我把它们放在研究真题和平时阅读中去记忆。

过完单词后,我做了两套真题进行摸底,当时给自己打了60+,觉得还可以,所以之后没在英语上花过多时间,每天坚持做2-3篇阅读(尽量用真题,等真题分析透了再做些其他的阅读题),做完仔细分析。当然,为了保持状态,我大概一星期做一套完整的题。这样持续到10月底,我发现自己新题型的得分很不稳定,所以做了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这个训练我觉得还是蛮有收获的。之后,又针对作文做了专项训练,做法是:拿出历年考题,参考各个版本的范文(我当时买了很多作文参考书,当然,网上也有很多范文)整合出一篇自己最满意的,把近十年的题目都按这样的方法分析完后,各种题型也就差不多都练了一遍了,把这些文章作为自己的模板,以后遇到的题目几乎都可以找到相近的模板进行套用。其实,套不套用到后来就显得不重要了,关键是自己在整合文章的时候会看很多范文,对范文的用词句子篇章的好坏都会一定的判断,然后将好的东西提炼出来,不知不觉中把这些东西吸收了,以后用起来就会感觉得心应手。接着还是做成套的模拟,不用太多,5-10套即可,原因还是像前面说的,锻炼应试能力。

推荐资料:新东方的FLASH(其中我主要听了王江涛老师的作文,很不错,讲义和补充资料上的范文也值得好好看),真题解析(人大版,黄色封面),新东方的新题型快速突破,星火的《考研作文黄金模板》(尤其小作文部分,相当好),新东方《阅读高分进阶》(120篇)

我从三月份就确定了考经济学方向的研究生,但报考深商是八月底才定下来的。三月份开始主要是打基础。书看的是高鸿业老师的西经、北大张元鹏老师的中微和张延老师的中宏,那时主要以看懂为主,所以尽管也拿到了不少习题,还是没怎么做(这是我觉得很不好的一点,因为刚开始自学时很难把握重点难点的,如果能系统地适量做题,对整个体系应该会有更好的认识)八月底,我决定报考深商,开始看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这两本书都写得相当不错,这时我也开始重视题目的作用了,看一章书做一章习题。然后看十八讲和多的宏观。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经典教材的解答通常有好几套,有些题目各答案版本阐述的角度不同,比较着看会很有收获(比如十八讲我就找到三个版本的解答)。

我的专业课复习是比较仓促的,成绩不好在意料之中。(不过能过也算值得开心的事了,接下来要好好学~)回顾我的整个专业课准备过程,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像我一样的跨专业考生而言:1、打基础的时候要注意做适量的题。很多关键性的原理或者易混淆的概念都可以通过这阶段适量做题来解决,为之后复习打下扎实基础。2、重视学科系统,不要片面追求技巧。考前就听很多人传北大的专业课很难,我当时对专业课也很是恐惧,到备考后期,觉得自己书都看得差不多了,就把大量精力放在对很多技巧的总结上,上了考场拿到题才发现自己真是不明智呀,要是把精力放在对学科系统的把握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上,也不至于那么狼狈了。(初试过后的寒假,我无意中找到一份07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考研交流会的录音,里面有经济中心的老师介绍中心招生政策,还有考上的学子传授备考经验,很多考上的师兄师姐都有同感,可惜呀~)

推荐资料:1、中心历年真题(试题风格和深商的很像);2、中心双学位中微中宏作业、期中期末试题和经济学院本科生中微中宏作业试题(感觉得出这些题目都是老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答案也很详细);3、北大经济学院张延老师的中宏课件(和多恩布什的书配套,做得详细归纳得很好);4、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必做,原因就不多说了,可能的话多参考几个版本的答案,尤其是自己做感觉比较困惑的题)

2007年的深商考试专业课真题, 一研友上传的。仅供参考使用,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ljlbjdx ,你真是好人。热心!!请问,企业管理的,因为会计没指定用书,你觉得要用哪些会计书好呢。还有,我不是应届的,并且是工科的,应该能报考北大深圳商学院的企业管理吧。

深圳商学院的企业管理与光华的企业管理的试题是一样的吗?请回答啊,热心的楼主!!


企业管理专业07级是第一年招生,而且当年没有统考,08年是第一年统考,具体出题方向可以跟学院联系索取试题参考下。由于这个原因,具体应该看什么书,以及怎么复习等目前缺少有效的信息,这里我希望08年直考企管专业的同学看到本贴后能够回答楼上的问题。
工科非应届的完全可以报考的。
深商和光华的试题肯定不一样的,但是,据企管专业的同学说,光华的教材和试题仍然可以参考使用,毕竟同是北大,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祝楼上备考顺利,天天开心。

本人自考生,已取得法学学士学位,通过司考,有中级英语翻译资格证书,有两年翻译工作.想跨专业考取深圳商学院的双硕士,可由于复试为单纯的面试,担心自考学历遭歧视,学长能为我出出主意吗?

师兄您好,我想问深商的复试公平么?本科学校不好会不会有影响?

回答‘tracy北京’和狮子驸马:根据平时跟复试时老师的交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综合素养及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整体的学习和职业规划,以及老师对你入学后的表现和将来就业或者研究的能力的预测等等。所以,我个人认为,面试肯定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到自己最好,让老师去发现自己的优点,或者说让自己的优势更符合学校和专业的需要。我们应该易地处之考虑,假如自己是老师,会录取什么样的人,给自己一个被录取的理由。总之,复试公平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相信付出会有回报。


所以,‘tracy北京’同学不用担心复试的因素,努力提升自己综合水平才是正道。建议两点:一,认真备考,现在制度下,没有分数是不行的;二,注意积累,如果时间允许,要多读相关的书,多看一些财经新闻,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下面我会贴个书单,大家参考。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有动力。
对于本科学校这一点我应该说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我就是一本科学校不好的学生,但这不会成为复试时拒绝你的理由,除非自己真的实力不行。
所以我也建议你认真复习,提高自己。

有一个疯狂的哥们列出过一个书单,集合了学术和实务两方面的,时间允许的话平时可以有选择的看几本。当然不可能全看完,也很难有人做到,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感兴趣的书来提升自己。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
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
《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
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
《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
那些对金融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主要推荐阅读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时间,一般均衡等几章。
《宏观经济学—全球视角》萨克斯
包罗万有,把宏观经济学的各派观点都详细罗列一遍,要有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起来会感到有趣。
《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里,对总供给总需求讲的最清楚最详细的了。
《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
高宏教材,经济增长部分写的一般,但波动理论部分和投资消费部分非常出彩。
《高级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斯坦利费雪
对兰姆赛模型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同时在经济波动方面,讲述大量不同于主流(真实经济周期)的新观点:如混沌,太阳黑子等。但本书数学较多,而且对宏观经济基础和直觉要求甚高,建议有所成后进一步阅读。
《汇率与国际金融》劳伦斯.科普兰
大量介绍各种国际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特别是对货币主义理论,蒙代尔模型,多恩布什超调模型和资产市场模型有详细讨论,而且有大量实例。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入门课书籍,文笔优美,用简单语言阐述现象时能引起读者思考。
《国际经济学》甘尔道夫
连接了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数学用的比较多,同时给出详细解释。写作方面不同于美式经济学家知识面狭窄而采众家之长,同时对经济传统给与尊重
《国际经济学基础》奥普斯塔法,罗格夫
国际经济学圣经,该书前言宣称将建立统一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系。采用微观基础为推导根据,让人信服。有大量数学推导,适合高阶学习。
《数理经济学基本方法》蒋中一
该书对经济学中有所应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面知识作了全面的解释,并以经济学中应用为例子,很适合文科学生恶补经济数学之用。在我看来,把这本书真正看通看透,就能应付大部分课程需要了。
《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
高宏第一学期课程必须用书,对变分法,动态优化有很详细描述。
《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
本科水平教材,看透该书可以进入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
《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伍德里奇
连接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对许多高阶教材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并配以大量实例。推荐阅读。
《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戴维森,麦金农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蔡
芝加哥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教材,偏重时间序列的金融计量应用,但对高阶内容仅作简单介绍,没有推导证明。跳跃的时候会让人看不太懂。
《应用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恩德斯
中级计量经济学教材,对平稳时间序列,非平稳时间序列和波动性建模有详细描述,而且简单易懂,不涉及详细证明推导。
《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约翰.霍尔
《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米尔斯
众多实例,可以在修完金融计量学后阅读。
本人就是看完这本书开始对金融学产生兴趣的,很有趣的入门书。
中级教程,对现金流定价,均衡定价(CAPM),套利定价(APT),衍生品定价有初步但绝不肤浅的讲解,很适合细读。
《公司财务原理》布雷利
文笔优美,流畅,大家之作。看这本书是种享受。
《金融经济学基础》黄奇辅
《数理金融经济学》王一鸣
这两本书其实差不多,王的书基本套用了黄奇辅一书的框架,两本书看一本即可对金融经济学有大致了解。数学较多,需要花时间钻研。
《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约翰.霍尔
被誉为华尔街圣经,全面介绍了各种衍生品及其定价,但稍显不足的是本书较少使用数学,如鞅定价方法,GARCH过程,本书都没有深入讲解,但如果说作为进入金融衍生品的门槛,该书我认为是最好的了。
进一步补充了数学知识,据说课后习题极有挑战性。
卡耐基梅隆的金融工程硕士生课本。随机微积分和金融数学的完美结合,由浅入深,微言大义,对金融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
该书对布朗运动,鞅测度,伊藤过程和套利关系又很详细的说明。

谢谢学长的热心解答,祝你学习顺利,工作顺心.

我把这个主题帖下的所有帖子都仔细看了一遍,发现真是收益匪浅哪!大赞ljlbjdx 师兄,你的帖子对我们这些后来人很有帮助!

学长回答很好,多谢了。

复试时都复试那些科目呢,有金融吗

很感谢ljlbjdx 师兄啊,给我们提供这么多有用的东东。

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05级硕士研究生就业与读博状况  

}
子不语政治、宗教和市场

以下添加于16年11月21日:该提醒的都提醒完了。私信联系我作投资理财人生建议的,一概不予回复。海涵。 房子流动性很差,目前没有卖的自然既不愿意,又卖不掉。 为什么今天发?因为你猜,成交量断崖式下跌后会带来什么? 这是盘大棋。盘面上全都是蝼蚁。 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分钟打动面试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