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提琴大提琴在世界上最贵的大提琴很流行吗?有许多人会去学吗?

大提琴学习要做到练琴必“练功”

【导读】常言道:“练琴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新手应该多读线谱,把它练熟。这实际上很简单,读多了就自然熟了,没巧。这样,四根弦在谱子上的位置自然就记住了。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另外,首先按五度和声把音调准,每天必须练音阶,至少三个八度。可以从两个八度练起,不能含糊,一定要“音准”。因为大提琴的音准是练琴的第一大关,必须十分重视,然后就是芭音。这是每天都要练的,它对音准有相当大的帮助,好象没有其他的办法。一些业余爱好者不重视练音节和芭音,这是极大的失误,这就是所谓的“练功”。

再者,不能老是换琴练。因为大提琴的弦长虽然应该是

大家看,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大家谈!

【网友A回复】说的很对,练琴首先基本功要扎实。我练琴的第一步是练空弦,只要练琴就必练空弦。以前比较空闲的时候每次练习拉空弦都在15分钟左右,拉的时候仔细观察弓子和弦的角度是否正确,有垂直和水平的角度,并及时做出调整,只有正确的角度才能使琴声结实。还有尽量慢的拉弦,有多的时间,就越慢越好,同时体会食指在弓杆上的压力,要求从弓头到弓尾拉出的声音是等响度的。还要注意手腕是否和弓子保持垂直角度,要自然,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不要刻意。要求运动大手臂时,拉弓尾到中弓;运动小手臂时,拉中弓到弓头,衔接过度要自然流畅。这个练习看似最最基本,只有练好了,才能为下一步的练习做好准备。

如何拉好大提琴的音阶?分享自学拉音阶的办法

如何拉好大提琴的音阶?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学拉音阶的办法,办法对业余爱好者来说应该是有帮助的。能够播放的打谱软件很多的,较多人现在用的是Ove打谱软件,西贝柳斯打谱软件也有不少人在用。它们都可以设定速度回放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拉音阶是每一个拉大提琴人天天都要做的基本功,但作为一个业余的自学者,感到最难的是音准,24个大小调的三个或四个八度的音阶,频繁的升降调号,哪怕是娜木拉老师的音阶练习册里标有指法,在拉起音阶后,各个音的音准在随着升降号的增多、把位升高、弦位逐渐转向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每时每刻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其间有使人愉快

的声音,也有让人厌烦的噪音。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大提琴演奏艺术产生强大的活力。音乐就是表现思想感情的,她所使用的纯净优美的乐音,是由正确的运弓所产生的规则振动而获得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弓在弦上运行,怎么样才能使琴弦产生规则振动而发出优美纯正的声音呢?

这里必须遵循三个基本点:弓与弦始终呈直角;相对固定的触弦点;弓压与弓速成正比。

弓与弦始终呈直角。这是整个运弓的基础,只有当弓与琴弦垂直运行时,琴弦才能产生规则、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如果运弓角度倾斜,一方面弓在弦上容易滑动,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琴弦的规则振动而发出噪音。这种倾斜度如果超过50度,琴弦就几乎不能产生振动而不会发出声音。运弓时,手臂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不能独立地、机械地、为了动作而动作。运弓动作的规定只是手段,并非目的。只有当弓与弦垂直运行时产生的规则振动,从而发出悦耳的声音,才是运弓动作的最终目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相对固定的接触点。所谓相对固定,即不是绝对固定,当然在演奏空弦、某一个长音或某一个把位内的音时,弓在弦上的接触点是需要固定的。如果这时不能很好的控制住弓而使其在运动中上下滑动,势必影响琴弦的正常振动而发出劣质的声音。但是接触点不是不变的,琴弦的粗细、把位的高低,都要求接触点有所变动。在不改变弓压的情况下,琴弦越细,把位越高,接触点就要越靠近琴马;反之接触点就应当上移,但以琴马与指板末端的中点或稍微偏上些为限。只有当乐曲需要做轻柔、暗淡、虚幻、飘逸的特殊效果时,才允许接触点靠近指板运行。

弓速与弓压成正比。弓速愈快,压力愈大,则音量愈强;弓速愈慢,压力愈小,则音量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愈弱。也就是说,弓速快,必须压力大,否则就不能使琴弦产生充分振动而发出虚飘轻浮的声音。反之,弓速慢,必须压力小,否则同样不能使琴弦产生充分振动而发出僵硬破裂的声音。当然弓速与弓压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问题,它还和触弦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靠近琴马的地方运弓,即使弓速很慢,也要用比较大的压力;在靠近指板的地方运弓,即使弓速很快,也不能用很大的压力。这是因为在靠近琴马的地方琴弦张力大,不易振动,而在靠近指板的地方琴弦张力小,容易振动。

好的发音,来自正确的运弓、合理的压力分配与传递。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压力。压力来自弓的自然重量与手臂的力量,他在弓尖部分重量最轻,越近弓根,重量越大。因此,当你给予弓子一个均等的压力时,它在弦上的压力则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说,音量越接近弓尖,越加变得弱小。所以,要想获得一个均匀的声音时,手臂给予弓子的压力必须是不均匀的。也就是当弓子走向弓尖时,应逐渐增加压力;当弓子走向弓根时,要逐渐减轻压力。压力应从肩部和上臂滑落到手腕上,然后再通过手腕把它重新分配给手和手指,特别是食指和中指。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来自何处的压力,都要富于弹性,不能使用僵死的重量,否则,将会把弦压死,使琴弦不能充分振动而发出低劣的声音。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一个好的演奏者,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左手,而且需要一个善于使用压力的敏感的、细微而灵巧的右手,因为在大提琴演奏中,作品的感情、思想因素主要是通过右手来表现的,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与之配合,以求声音的平均、统一,具有歌唱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左手受听觉支配,完成把乐谱忠实“还原”的任务;右手则受心灵指挥,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和演奏者的体验发掘出来。右手运弓力度、速度、间歇以及各种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使作品的

灵魂从演奏者心中进发,流进欣赏者的心田。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体态与之配合,演奏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在进行演奏,身体各个部位的适当紧张或松弛,整个身体姿态的细微调整、变化,都有助于右手运弓和感情的宣泄。当然,全身的配合和体态的变化要以不外露、合乎规范为界限。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发音的关键在于音头,也就是说在运弓时,要有一个好的、正确的起奏。因为只有好的、正确的起奏,才能使琴弦产生规则的、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优美纯正的声音。由于起奏的音有强有弱,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安静柔和的起奏,要以柔和的力度和较少的弓毛,从非常接近琴弦的地方开始运弓:热情有力的起奏,运弓可事先加上压力,并配以快的运弓速度,让弓“咬”住琴弦,发出刚劲有力的声音。有时,右手音质的好坏与左手有关,比如,作品要求拉一个特强音的时候,需要左手大幅度颤指加以帮助,否则,声音干枯而无厚度。在运弓过程中。单纯由手臂和手腕来摆动是不够的,右臂的力量应当来自背部的肌肉,由背部传输到大臂、小臂和手腕、手指。只有这样,大提琴发出的声音才是浑厚、凝重和具有穿透力的。

在运弓中,常常因为换弓动作不好而影响了平稳均匀的换弓。破坏了流畅连贯的声音。这主要表现为换弓前的突然加速、加压而形成的抽动所带来的声音突出。平稳地、尽可能无痕迹地换弓,必须注意做好换弓前减速减压的准备配合。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演奏中的力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演奏中,力度的使用是千变万化的,一个好的大提琴演奏家,为了奏好一首作品,他对音质、音色及强弱力度变化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那么什么是一种好的声音呢?从普通意义来讲,它是具有活力的、松而丰厚的声音,绝不是死压出

来的僵直、干瘪的声音。我们在演奏中所需要的大的音量,必须建立在轻松、渗透力强、表现力丰富的基础上。右手手臂是一个整体,力通过肩、肘、腕和手传到弓子上,再利用弓子到达弦上,如果其中某一关节紧张,势必阻碍力的运行,所以要经常注意放松,但放松本身不是目的,放松的目的是让力通行无阻,也就是“通”,但是过松也会防碍“通”。如手指太松就控制不好弓,影响力的传递;肩和肘过松造成手肘过低,力不容易传递到位等。因此,完全放松的状态并不是良好的状态,只是一个休息的状态。我们应该具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状态,这种状态本身需要一定的紧张度,就像一部自行车,要它运转良好,必须将它的每一个螺丝拧紧一样。在演奏中不可能只用一种力度,必然有张有弛,有紧有松,但不论张或驰,紧或松,都要以“不防碍力的运行”为原则。右臂的用力,其“放松”的含义是“顺畅自然”,其“紧张”的含义是“激越昂奋”,这样才能达到尽可能大的自由。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要把大提琴的发音问题解决好是困难的。因为大提琴本身体积大,琴弦较粗较长,而且发音比较慢,给演奏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用一定的力度,特别是在粗弦上要用较大的力度,否则琴弦不可能产生充分的振动,而这较大力度的来源,是演奏者的智慧、激情和灵感传递到大脑,再由大脑使人的意念和力量通过手臂集中地贯注到琴弦上。

运弓和发音是大提琴演奏的基础,需要一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不懈地努力与大胆实践,充分发掘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提琴演奏艺术产生强大的活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欧阳娜娜先后出演了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和《破风》。

欧阳娜娜先后出演了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和《破风》。

欧阳娜娜与林青霞等明星一起参加了《偶像来了》。

“双子座,AB型,每次自己在房间里可以跟自己打牌。”面孔精致、话密、无邪气、思维跳跃,这是15岁的欧阳娜娜给人的第一印象。2015年,从电影《破风》到电视真人秀《偶像来了》再到12月18日全球发行的首张个人古典专辑《15》,欧阳娜娜像一只鲜活的小鹿就这样跳进视野。她是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优等生,是环球音乐签约大提琴演奏家,也是00后的优质偶像,然而在光环背后,也更是琴房里苦练的少女,录制专辑过程中会崩溃大哭的小朋友,银幕荧屏上的新面孔。虽然未来的欧阳娜娜将会有怎样的轨迹,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确认的是,2015年我们记住了15岁的欧阳娜娜。

印象:优等生、刻苦、内心坚定

从小学习大提琴,很习惯每天练琴几个小时的状态。但是你知道吗,最酷的事情是我爸妈不会音乐,所以我练琴的时候他们在旁边总是“哇,好棒”,可以给出很多鼓励。练琴当然是很辛苦的事情,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是辛苦的,但我真正喜欢这件事情,就会去努力,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一天不拉自己知道,两天不拉老师知道,三天不拉观众知道,所以你不可能停下来。我觉得很幸运,8岁的时候就确认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成为一个演奏家,音乐本来对我来说,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就是这样子的感觉。

2013年,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时候,我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学生,因为走在路上没有人会认出你,没有人觉得你是谁的女儿,所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音乐家,是一个学生,很享受在学校里每个人都在谈论音乐,都真心喜欢音乐的氛围。那时候,不是为了练琴而练琴,而是无论练琴还是表演,你都会很享受当下音乐家的感觉。我们基本都不出去玩的,跟朋友就是约在琴房,几点一起去练琴,每天就是上课练琴的节奏。老师也非常棒,不只是琴艺,更多地是在教我们该如何去生活,把握整个音乐的走向。与一些技巧相比,他分享的故事更多,讲的是人生,不只是音乐。在录这张专辑的时候,老师还曾经给我讲,15岁就是记录你15岁当下拉的琴,当你再长大,听的时候会是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为什么不记录下来呢?所以我明白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把它表现出来,但它不一定是顶尖的,不一定很棒,不一定像大师一样,但这就是15岁的我。

其实我曾经在我的日记本上面写了很大很大的四个字,就是“勿忘初心”,这是最重要的。虽然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离开,但我有我自己的选择。柯蒂斯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加油站,加满了,我就要继续努力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舍得,但仍要前行。学琴不只是在音乐学院才可以学,离开学校我依然要练习拉琴,跟老师上课,与之前不同的是,我需要更加自律。大提琴对我来说,就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不会因为别的事情忘记初心,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

2000年6月15日生于台北演艺世家,父亲欧阳龙、母亲傅娟都是演员,姑姑是百变天后、超级巨星欧阳菲菲。欧阳娜娜从小学习大提琴,2013年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2014年参演电影《北京爱情故事》被内地观众所熟知,2015年参与了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年底发行首张古典乐专辑《15》。

印象:拼命、思路清晰、稚嫩但生动

因为家庭环境背景,从小就有人问我说想不想进入演艺圈,想不想跟爸爸妈妈一样当演员,我8岁时的答案就是不想,我想当演奏家。关于演奏家的话题,大多数人可能有一个疑问,他们通常是因为《北京爱情故事》,因为电影认识我,而并非大提琴。但很多粉丝跟我讲一件事情我很开心,“我是因为你而认识大提琴”或者说“我是因为你认识古典音乐”,我能够吸引喜欢我的人参与到我喜欢的东西,这是我很开心的事情。很多网友曾经提问,你觉得自己称得上“演奏家”吗?其实我也有想过这个问题。我的老师曾跟我讨论过这个话题,他说音乐永远学不完,琴永远练不完,这是一个事实,因为音乐没有一个标准,但是只要你心中有音乐,就是一个演奏家。所以,我删掉了这个疑问,可以很自信地说,自己8岁的时候就是一个演奏家了。

但是要说我是一个很棒的演员,这个我还不敢。很多人觉得演艺圈是乱七八糟的地方,但是对于我来说演员是一个我非常尊重的职业,所以我还在朝这个方面努力。我在很小的时候认识了音乐,认识了大提琴,从小找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到12岁的时候,我就接触到演戏,是一样的感觉。大提琴跟演员都是我热爱的事情,只是大提琴比较早,演员比较晚。

我不知道怎么跟人家形容录制《15》古典演奏专辑的这三天。我从来没有正式录过音,会很惊讶,原来录音是这个样子,需要你花百分之百的力量,高度用脑地去完成这件事。很多次,很多次,真的觉得自己快要死掉了。第一天录完我就躺在舞台上了,喘不过来气,没有办法动。练琴9个小时和录音9个小时的概念完全不同,你要比演奏的时候还专注。但是在拍摄MV那一天,我听自己录制的东西时,觉得自己好像是种了一棵树,那棵树在长大,像是个奖赏——这是我自己的作品,很骄傲。虽然《15》它注定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完美的作品,但是我可以给自己的专辑打100分。这个100分不是说我拉得完美,而是我们都尽全力了,每个人都很尽心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在努力的方面我们可以给自己打100分,很开心。虽然我是一个演奏家,但是我也是一个不完美的演奏家,因为哪有可能完美,但这也就是15岁的欧阳娜娜。

“不会觉得没有童年,大提琴就是我的童年”

新京报:娜娜在很多人心中是无敌完美少女,但是很好奇你自己有没有什么小烦恼?

欧阳娜娜:肯定有的,我是双子座,我自己会想一百个问题给我自己答。吃太多也烦恼,吃太少有烦恼。天天一百个烦恼,一千个烦恼,什么东西都在烦恼。现在这一刻,好像没有,我还是一直往前看的。

新京报:大提琴和工作填满了你的空间,与同龄人相比,会不会觉得自己童年有遗憾?

欧阳娜娜:我国小的同学,在台湾,5月开始约我,直到10月我们才吃上一次火锅,中间见了一次,还是在我音乐会上,她作为观众。我知道我做这些事情会牺牲很多玩乐的时间,但是同时我又获得了很多其他的经历,所以我也不会觉得我没有童年,大提琴就是我的童年。

印象:好学、像海绵一样好奇

《偶像来了》的前情是我有自己的行程,有巡回演奏会,所以一开始有纠结要不要参加这个节目。后来真人秀节目里似乎可以学到很多,不是访谈,是生活在其中。我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有点像玩游戏,你会获得战斗力和经验值,即便在其他人聊天中都能学到东西,这一点非常吸引我。相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并没有播放出来,但都是非常珍贵的记忆。

最简单的,就是有看到台湾的新闻因为不是非常了解我,写了一些并非事实的东西,遇到这种状况,我就会问她们要怎么样去面对。这时候她们就会开导我,姐姐变成老师,告诉我做自己,不能被那些东西所牵动。有一次我坐在上,跟我的大Boss赵丽颖说那记者写我怎样怎样,觉得很伤心,她就回复我,“那你现在工作做不了吗?你就没有办法过你的生活了吗?这个新闻有影响到你现在不能走路吗?”我说没有,她说那就对了,于是我就懂了,她们肯定承受得比我还要多,也就转化成她们的经验值。作为最小的一个,我因此收获了很多。就像有一次深夜心情不太好,娜姐(谢娜)说自己最不开心的时候,杰哥(张杰)跟她讲几句话就好了。于是,她就把杰哥喊来跟我讲话,那一次我印象很深,杰哥说永远都要跟从你的心,Follow your heart,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对的,不用管别人说是对是错。这句话对我影响蛮大的,所以《偶像来了》不只是一个玩乐的节目,对我来讲其实是一个可以从中学习的节目。

最好笑的是,因为《偶像来了》不是只有十二个人,是很多工作人员,所以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我,说这个小妹妹是谁。节目里每一个人都很有知名度:看赵丽颖,当红炸子鸡,我的大Boss,然后青霞阿姨,那肯定是不得了……而我就好像来这边串门。《偶像来了》应该是偶像,很多人会质疑,我是不是一个偶像。有一天我跑去问导演为什么会找到我,他就说因为跟我见过面,希望我可以成为我这个年纪所有人的小榜样,于是我就知道自己来这个节目要做什么了,其实我就是做我自己,然后学习,然后跟大家分享我的成果。我在十二个人里面不是偶像的角色,更像一个小女孩,但这显然是一件蛮幸福的事情。

A14-A1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古珺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贵的大提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