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人手机怎么看电影

盲人“看”不见电影 看得见残忍

    汶川、玉树、舟曲,一个国家的默哀在我们面前延续着。我们静默地看着这些,心中会想,为何让我们悲伤哭泣的理由这么多。天灾面前是无力的,但转颜面对仆仆的尘世之时,我们是否可以将每次默哀时我们心中的虔诚变成眼前实实在在的一举一动呢?

盲人“被看电影” “组织”战胜一切

今天早上一则消息,我承认自己非常之震惊,用调侃的语气说“智慧是伟大的,历史又被创造了”,用正常的语气应该叫做“荒谬、怎么可能、哪里有这么干的”。事情是这样的,。点进去一看,此新闻只有一句话:“8月13日,天津市盲人协会组织盲人到和平文化宫免费'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图为放映过程中盲人们眼含热泪。”

新闻能够提供的细节只有这么多,我只好根据这些去寻找让盲人“看”电影的原因。

首先,组织者是盲人协会,我很惊叹盲人协会有这般的“觉悟”组织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以一种不可能的方式去表达对地震死难者的哀思。失明的人们能听见哭声,但电影还是要看的。我很怀疑,这些盲人眼中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是不是哀伤之中多了一层对自我命运的委屈。

说“组织”也好,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但凡能够称之为“组织大家……”的事情,“组织”就是“命令”,就等于强制,不去也要去。从小到大,这样的事情,见得还少吗?学校组织看革命电影,组织各种捐款。被“组织”起来的,都是坚决正确应该拥护执行的。

而《唐山大地震》这样反映主旋律和时代感伤的电影,必定也在应该“组织”之列,而天津的这些失明的人们,只好跟着“享受”一次组织的待遇。

如此这般的行政指令蛮横也是常事,也许“盲人看电影”明天就成为另一个网络流行语,专门来指代不顾具体情况强制下达的行政指令。而行政指令是死的,人是活的,“组织”是无情的,人不应该是残忍的。

记得我们曾在小学课本中学过张海迪的故事,那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读过海伦·凯勒的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我们身边有失明的人,假如我们自己的视力也有失明的可能,如果有人让你暴露自己的身体的缺陷去实现一个社会主旋律弘扬的集体觉悟,你会作何感想。我们经常会抱怨房价太高,天气太热,交通太挤,服务行业没有质量,而相对于那些失明的人,我们都是幸运的。而偏偏有人,有“组织”将一种无形的歧视强加于盲人的身上,这是残忍的,而点开这篇新闻成为看客的我们,也是见得残忍的。比起对天灾的哀悼,对于这样离奇之事发生,更值得我们自哀。

开除“二奶”学生 简单残忍无能帮凶

柿子总拣软的捏,我们之前曾斥之为“弱肉强食”,并大加挞伐,而几十年后的今天,神圣的象牙塔里却在用校规公然宣示着这种取向。

据媒体报道,华南师范大学上月就学生发生性关系和破坏他人婚姻发出严厉警告:

我能理解学校的初衷,我能体会现在的环境是多么地比以往更迫切需要道德和秩序的约束。大学生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且有些学生的确存在着不当行为,理应约束。但这么简单粗暴让这样的约束变得无比丑陋。

试问,出台这样规定之人,是否担得起大学生“你开除我,你能担保自己就没有问题”的追问?我们都上过大学,那个年纪恰是价值观形成之时,而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做出怎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难道我们不应该追问一下,到底是什么让大学生选择“堕落”,能这样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学生吗?而且,这样直接开除的后果学校想过吗?也许,这就是推了站在悬崖边上人一把,“师者,传到授业解惑”,大学之大,在于包容,而华南师范大学出台这样的规定是要做“二奶”风气的帮凶吗?学校,你怎么忍心?

况且,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谁都明白,如果想维护社会的婚姻家庭和谐秩序,也要从约束已婚人士开始。有能力“包二奶”之人,常常与有钱和有权相关,对他们没有约束的机制和能力,就从开除学生,这样做合适吗?怎么看怎么像“两害相权取其轻”,让弱势的学生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

又想起村上春树的那句话:“”,无论是盲人还是那些被道德判刑为“二奶”的学生们,都需要我们与他们站在一起,为盲人拭去眼泪,去揪那些“包二奶”的有钱有权之人,而不是在弱不禁风的学生身上动刀子,因为我们大家都在要接受“被”的人。

凤凰网评论编辑:霍默静

}

他们是盲人 他们也可以看电影

法国在视听残障人群的文化普及方面颇有经验,打开电视机,一键就可以切换到视听障碍版本;去博物馆或电影院,有专门面向视听障碍人群的讲解耳机可以租用。不仅如此,对于更广义上的观看障碍人群,比如行动不便者,也处处有专业设施来帮助他们。

  周云蓬有一首歌叫《盲人影院》,他在歌词中写道:

  “银幕上长满了潮湿的耳朵 / 听黑蚁王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 / 九岁时失明 / 常年生活在盲人影院

  从早到晚听着那些电影 / 听不懂地方靠想象来补充”

  这首歌讲述了他年少时的成长经历:九岁时失去了视力,从此耳朵便成为他的“眼睛”。他常年在一家盲人影院里听电影,那些电影里的故事成为他最早的艺术启蒙——对于视障人群,尤其是后天失明者来说,听电影让他们重新回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其中视听残障人群超过3000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商场、街道、餐厅、博物馆、电影院、公共巴士等各个地方经常能看到视障人群的身影,但在中国因为基础设施不齐备,视障者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自由出行,多数时间只能待在家里。

  每个公民都有满足精神需求的权利,而电影作为最综合、最大众的一门艺术,理应有机会被更多视障人群欣赏。好在,有一些人正在为此默默努力着。

河濑直美执导的电影《光》男主角“听”电影

  今夏某周一早上八点半,在这个非热门时段的场次,很多盲人朋友早早来到上海老字号国泰电影院门口。他们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有的三五结伴而来、互相牵着衣角,有的是在家人陪同下,还有的独自一人牵着导盲犬。他们等待观看的是拍摄盲人旅行家曹晟康的纪录片《盲行者》。

  距离开场还有半个多小时,观众已经开始陆续摸索着进场。影院工作人员检票时会告知是几排几座,几名志愿者来回奔走,协助观众找到座位。一位中年女性非常不好意思地询问第一排的观众,“我可不可以跟你换个座位?我的眼睛坐前面能看到一点点光。”对方爽快地答应了。

盲人观众在排队入场。他们需要多一些时间来找到座位

  活动开始。上海无障碍放映发起人蒋鸿源老先生今年已经77岁,看起来精神矍铄。他拿起话筒作开场白:“感谢市残联每个月为我们放电影,今天观影之后,主创会来跟大家见面。今天为我们讲电影的是顾卫芳,大家掌声欢迎!”

  顾卫芳是一名退休人士,从事无障碍放映志愿工作已有两年。她年轻时参加过朗诵比赛,一开口就是浑厚的播音腔。场灯暗了,顾卫芳坐到第一排中间一张桌子前,打开台灯,照亮台本,伴随影片的开场音乐熟练地讲解起来:“今天放映的影片是《盲行者》,主演曹晟康,导演韩轶,这个故事讲述的是……”

蒋鸿源和顾卫芳。在观众席前的就是讲解台

  所谓无障碍放映,指的是在原有影片的基础上加入音轨或现场解说、手语、字幕等,以便于视听残障人士欣赏。此次《盲行者》活动属于视障人群专场,采用现场解说的方式让盲人观众“听电影”。大部分解说都是简洁明了地描述画面内容,比如“长城,一双男人的手,抚过斑斑驳驳的砖头”,个别时候为了辅助视障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也会在影片开头提前给出部分剧情简介和主人公概况,在结尾适当地抒情一下:“他是盲人的骄傲。”

  像这样专门讲述盲人题材的电影很有限,之前娄烨的《推拿》也曾做过无障碍观影活动。盲人观众会对其中的情节格外产生共鸣。在《盲行者》里,男主角老曹到了泰国的寺庙后凭感觉自拍“到此一游照”,摸了摸寺里的柱子撇撇嘴说,“没有咱们的故宫大”;聪明的老曹察觉到小面馆欺负盲人,让服务员补足面条分量……观众听后会意地笑了。

  影片结尾,老曹一个人拄着一根盲杖,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踏上环球之旅——曾经他是一个因为失明差点想放弃生命的人,如今终于圆梦成为一名旅行家,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和世界上的35个国家。

一对老夫妇郑重地感谢了顾卫芳,请她在票根上签名

  许多盲人观众看完电影都感动到落泪,他们聚到台前,拉着主创和讲解员的手踊跃表达观影感受,请他们在票根上签名留念。

  一位老阿姨哽咽着对导演说,“我是20岁的时候失明的,谢谢你拍出我的心声。”这样的场面常人恐怕很难想象,一场电影放映能引起观众如此大的情绪波动。2012年6月,国泰电影院挂牌成为上海市首家“无障碍电影院”,上海走在了全国前面,至今已是中国无障碍放映做得最好的城市,但这样的观影机会每月也只有一次而已,他们格外珍惜。

  郑泉是《盲行者》发行和影展相关事宜的负责人,她透露,出于时间和成本考虑这次采用了现场解说方式,但之后还是希望能做出一个内嵌音轨和字幕的版本,让更多视、听残障人士都能在家或者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启发郑泉的是之前她在法国留学期间的感触——法国在视听残障人群的文化普及方面颇有经验,打开电视机,一键就可以切换到视听障碍版本;去博物馆或电影院,有专门面向视听障碍人群的讲解耳机可以租用。不仅如此,对于更广义上的观看障碍人群,比如行动不便者,也处处有专业设施来帮助他们。

  无障碍放映的设备、技术、成本门槛非常低。比起这些,它更需要的其实是更多人的关注和用心。

  以上海国泰电影院来说,它没建设盲道和引导设施,也没有专门为无障碍放映采购器材,仅靠蒋鸿源等志愿者和上海残联的热心组织,就将无障碍放映活动从2012年持续做到了今天。蒋鸿源毕业于上戏,在上影集团跟电影打了一辈子交道,晚年由于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他放不下电影,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无障碍电影志愿服务工作。在蒋鸿源的推动下,目前上海17个区县已经全部拥有无障碍影院专场,每月有3000人次通过这种渠道享受观影乐趣。

  在中国各个城市,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蒋鸿源”。

  北京的首家无障碍影院也是老字号,叫红楼电影院,可惜已于2012年停业,后来被改建成了公共藏书楼。另一个做得比较久、也比较知名的无障碍放映项目是心目影院,由王伟力和郑晓洁夫妇发起。

  2003年,王伟力在家看美国大片《终结者》时,帮身边的一位盲人朋友讲解了一遍,没想到看完朋友激动地抱住他转圈,说这是他36年来第一次看到电影……这让王伟力意识到,盲人群体比常人更渴望和珍惜看电影的机会。他和妻子郑晓洁商议后决定放弃生意,开创了红丹丹文化教育中心,为视障人群提供媒体制作培训和文化产品推广等公益服务。

当时还担任CCTV主持人的崔永元曾来“心目影院”讲电影

  2005年,“心目影院”在北京鼓楼西大街的一个四合院里成立。虽然设备简陋,只有一个液晶电视、一台DVD和一些折叠椅,但每次的放映活动都座无虚席。从2005年到2017年底,心目影院累计放映电影超过700场次,参与的盲人观众近2万人次,志愿者6400余人,王小丫、崔永元、欧阳夏丹、林依轮等名人都曾来担任过志愿讲解员。

  今年,心目影院的四合院被告知无法继续租用,放映一度被迫终止。直到7月终于盼来好消息,心目找到了新的大本营。北京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愿意支持这一项目,承诺每周六上午提供一个场次,心目影院终于可以继续为视障影迷们放电影了。7月7日,《金蝉脱壳2》放映场还得到了《偶像练习生》出道选手王子异粉丝团“无声默片?王子异”的支持,他们以做公益的方式为爱豆生日献上一份贺礼。

  上海和北京的经验给其他城市带来了启发,这几年来,天津、南京、南通、长沙、成都、沈阳等地也先后尝试举办无障碍观影活动。但它们覆盖到的人群比起中国2000万视障群体的基数还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欠发达地区仍处于“盲区”。

  热心人士、志愿者有了,中国的无障碍放映还有几大“障碍”有待克服:一是人才不足,二是片源有限,三是设施缺失。

  无障碍放映需要的人才包括解说撰稿员、讲解员等。首先是撰稿,“把大银幕上的画面用语言讲出来”这件事听起来简单,需要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电影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太阳,你可以描述为,“太阳升起来了,带给人火一样的温暖”,既准确描述了画面,又将视觉转化为盲人更能体会的触觉内容。王伟力总结过类似的“视觉意识”经验,他描绘直升机时会说“像一个倒扣的汤勺,勺背上有个旋转的扇叶”,“一个梳着奇怪发型的女人出场”不如“一个梳着面包形状发型的女人出场”更容易理解。

  还有,哪些信息对盲人观众是有效的,哪些是无用的,也需要一定筛选。你可以说某某从哪个方位进来,拉开椅子坐下去;但如果说“天空很蓝”,那么尤其对先天性盲人来说,可能会产生疑惑。再有,描述当然是要相对书面化、尽量中立客观,如何在客观描述字句中拿捏情感倾向的尺度,也是个需要摸索的问题,总不能直接替观众感叹一句“好宏伟啊”“好漂亮啊”吧?

  去年河濑直美的新片《光》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该片女主角就是一名“音声制作师”,工作职责是为视障人群撰写电影讲解音轨。一开始她对如何写面向盲人的描述性语句感到无从下手,直到遇见男主角,一名即将失明的摄影师,她才渐渐掌握写作方法,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意义非凡。

  台本写完还不算完,还要结合实际讲解情况反复修改。因为讲解音轨不可以盖住电影原有的对白,所以每段间隔里能写多少内容也是有限制的。语速、发音、情感态度等等都是讲解员需要磨练的技巧,这一工作通常都要由主持人、广播员或经过专门训练的志愿者来担任。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面向视障人群,负责制作、解说到发行、放映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化影视机构。

  那么,什么样的电影适合改编成无障碍版本?首先当然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电影,比如《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这样的经典老片;其次是题材容易引起视听障碍人群共鸣的电影,比如前面提到的《推拿》和这次的《盲行者》。现在的很多商业大片,尤其是好莱坞动作片,节奏太快,并不适合给视听障碍人群观看。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片源和版权,除非是片方和影院主办的活动,否则版权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留给视障观众的选择十分有限。

  最后便是中国城市普遍欠缺无障碍设施的问题,就算现在电影院里有无障碍专场了,可是盲人观众该怎么搭乘公共交通去?去了以后怎么保证能安全踏过层层台阶和门槛?导盲犬该如何安置?想去洗手间怎么办?目前,城市和影院空间设计对视障群体还远不够友好。

在国泰电影院,一只引领主人来看电影的导盲犬

  这样看来放映的硬件需求,反倒是目前看来最容易解决的。“技术上并不难,就是目前没有足够内容给到,去敦促厂商做出改变。我们需要更多《盲行者》这样的片子进入市场,如果它们进入商业院线发行的话,我相信在硬件上会有很大进步空间。” 《盲行者》负责人郑泉说。

  郑泉咨询过法国公司,得知有一种很便捷的技术正在国外推广:影片开始前银幕上会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去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得视听障碍版本的音轨,视听障碍者只需要插上手机耳机,就可以和其他观众一起看电影了。这样一来,影院就无需特意预留专门的无障碍场次了,所有公共场次都可以向视听障碍人群开放,这是未来较为可行的改进方向。

  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差不多与大陆同时起步,都在新世纪之初开始认识到无障碍电影的必要性。2002年台湾成立“口述影像发展协会”,专门研究面向视障人群的口述影像,这也是全球目前唯一一个相关学术研究机构;香港则在2009年由盲人辅导会成立“香港电影口述影像发展计划”,培养专业口述员和编剧,政府拨款支持。大陆在社会热心人士的推动下也在逐渐进步——2013年,“举办无障碍电影日活动”被正式写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其他省市也纷纷向上海取经,相信无障碍人群的权益会越来越得到政府和法律的保障。

  在美国,视障服务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备,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电视台就已经开始在副声道提供口述服务。2002年起,美国更以法律形式规定,各大电视台每季度至少提供50个小时的黄金时段节目解说。现在好莱坞近一半的电影都会特别制作视听障碍版本。

  比起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无障碍电影事业起步较晚,并且没有形成专业化运作体系。制作电视节目、电影、DVD光盘时请人多做一条视听辅助音轨,本身并不需要很大一笔预算,也无须多么复杂的技术支持,就能惠及一个为数不少、却一直被忽视的群体。同理,各行各业的产品、服务,或许都是时候该考虑一下“无障碍”化了。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视听障碍朋友?“不要看低也不要看高,最恰当的姿态就是记住,他们和我们一样”,郑泉说,“他们也爱拍合影,也发朋友圈,也想去KTV唱歌,也用手机和电脑。”他们的生活有常人想象不到的精彩,更有外人想象不到的艰难。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对他们多一些了解,在需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

  相信在未来中国的“盲人影院”里,会坐着更多像儿时的周云蓬那样,眼睛看不见、心思却早已通过银幕奔向大千世界的朋友。

}

东方网5月1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有视力或听力障碍的残疾人,只要坐在家里打开电视,通过IPTV助残专区,就能看到专门为残疾人而特别制作的“无障碍电影”。昨天(13日)上午,IPTV“无障碍电影频道”及“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栏目”正式开播,广大残疾人又增加了一个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渠道。

据上海市残联透露,本市无障碍电影工作室已经陆续制作了《非诚勿扰》、《第601个电话》、《紫日》等近20部无障碍新片,今年将计划制作40部新片,竭力满足残疾人通过不同方式观看电影的需求。

据介绍,“无障碍电影”是指在保留电影对白的同时,通过配上手语画面、增补剧情旁白、提供字幕等方式,再现对白衔接处的画面,为视听障碍人士欣赏电影提供了“盲道”和“手语”的便利,让他们通过这些便利之处了解画面、人物关系、音响效果等信息,从而完整地欣赏电影。

一年前,本市成立了全国首个无障碍电影工作室,制作了多部无障碍影片,并制成多媒体光盘,通过本市公共图书馆向残疾人提供免费借阅服务,同时定量发放给各区县残联和特殊学校,为残疾人公开放映。

而IPTV无障碍电影频道昨天的正式开播,为广大视听障碍人士欣赏电影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已安装IPTV的残疾人家庭,只需用遥控器在主界面按5、1、3这三个数字,就能快速便捷地进入无障碍电影专区,输入残疾人的身份证号码后就能免费欣赏为残疾人特制的无障碍影片。

昨天同时在IPTV电视平台上新开通的,还有“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栏目”。据介绍,该栏目将成为残疾人了解政策信息、学习技能的新公共媒体窗口,目前设有残联职能、残联动态、手语新闻、有问必答、精彩视频等栏目。残疾人可以通过此栏目,了解残疾人相关最新政策法规,点播残疾人文艺演出,收看手语新闻等。

据了解,近年来,市残联、中国电信等有关部门为残疾人推出一系列无障碍信息服务的优惠措施。其中,3万余户视力障碍者家庭享受了固定电话本地通话优惠服务,7.6万名残疾人办理了宽带优惠套餐服务,并为近万名聋人和2.5万名盲人家庭提供手机短信和家庭电话费用优惠服务。

本文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肓人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