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著名景点点及四川传统文化介绍

成都著名景点及四川传统文化介绍... 成都著名景点及四川传统文化介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58]     

天府广场位于成都的心脏地带,其形式与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相似,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59]     

武侯祠博物馆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武侯祠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惟一的君臣合祀庙宇,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於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宏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     

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 

西岭雪山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成都仅95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属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得名。景区内有终年积雪的大雪山,主峰苗基岭海拔5353米,为成都第一峰。[60]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大道,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该遗址文化与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蜀王陵位于成都东郊,以僖王陵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拥有富丽堂皇的地宫建筑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刻,而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明蜀王陵的发现,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明蜀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     

青羊宫是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中国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青羊宫是研究该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62]     

昭觉寺是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四川重点佛教寺院,也是该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昭觉寺自唐创建以来,高僧辈出,在1989年由昭觉寺主持清定法师重建了大雄宝殿、圆通殿、中鼓楼及念佛堂,使之成为西南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    

文殊院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59]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该区域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永陵博物馆座落与成都市青羊区,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称王建墓,也是我国所知的唯一建筑于地面之上和第一个经过正式发掘的帝王陵墓。    

百花潭公园位于成都西郊浣花风景区,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占地约135亩。公园得名于《蜀中名胜记》,诗圣杜甫在此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名句。    

}

原标题:“弘扬四川经典、传承巷子文化”发现中华文化之美论坛在成都开幕

5月27日,由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穿巷子都市街区牵头,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四川省文化艺术产业商会、四川省营销学会、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会、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四川省烹饪协会、四川省餐饮文化促进会、四川省调味品协会、四川省盆景协会、四川省影视文艺促进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等13家商协会共同发起的发现中华文化之美论坛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本次论坛以“巷子,精神的角落”为主题,引导传统文化学者、业者和企业家深入交流、传承文化、共谋发展。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会长张丽君。来自省内外的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名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烹饪界大师、各行业商协会会长和秘书长、四川优秀企业家以及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共计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蒋明讲话

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会长张丽君致辞

上海红星美凯龙美龙置业总裁潘岳平讲话

蜀街川巷,看大咖学者如何解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作出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入阐发文化精髓的要求,论坛的举办,也是希望通过高端文化论坛的形式,搭建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促进四川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同于以往论坛的单一讲座模式,本次论坛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包括议题对话、专题讲座、沙龙聚会等,以巷子文化作为主线,相关贯穿。

巷子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独特载体,它涵盖了建筑、饮食、民族风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文化印记。宽窄巷子和锦里都是成都在国际上响当当的文化符号,作为旅游的热门景点,带动了成都多项产业的经济发展,重视巷子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共识。

本次传统文化论坛共有6位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讲述了成都传统巷子的历史及当今成都街巷的文化传承;长期研究成都民俗文化的学者袁庭栋就人与巷子故事,阐述了巷子文化的精神内涵;著名国学家、辞赋家张昌余以“小巷子与大文化”为题,分析了巷子是如何承载文化的;穿巷子都市街区总经理卢革宁,通过穿巷子文化街区为例,分享了新时代下巷子文化建设的经验;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文化和旅游专委会主任曾祥庸,则以其领导的团队参与策划太平巷、耍都、文殊坊、黄龙溪等项目的事例,分享了传统巷子发展的改造经验及对新兴巷子街区的建设启示;最后,中国烹饪大师彭子渝介绍了那些发源于巷子的经典四川美食故事,并以此讲述了餐饮美食对巷子文化塑造的意义。

红星美凯龙美龙置业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四川穿巷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革宁发言

论坛嘉宾:著名学者、巴蜀文化专家、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左四)、著名国学家、辞赋家、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昌余(右三)、著名学者、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左三)、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大师彭子瑜(右二)、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文化和旅游专委会主任曾祥庸(右一)、红星美凯龙美龙置业集团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四川穿巷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革宁(左一)

巷子精神,当前社会如何传承

论坛现场,6位嘉宾还围绕“巷子文化”进行了主题对话,挖掘巷子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巷子街区这一商业模式由来已久,在成都更是不算新鲜。锦里、太古里、宽窄巷子,这些知名巷子无不是成都精神的代表,见证了成都这座西部国家中心城市的日新月异,而穿巷子等新兴文化巷子的出现,则向人们呈现了成都精神的未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需要新动能,传统文化也要走向实体,依托巷子这一具象,推出打动老百姓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夜访成都宽窄巷子时说道:“巷子可以窄,造福百姓的思路一定要宽。”这句话,对巷子文化和商业经济发展同样有启迪。文化、建筑、餐饮,都可以作为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一个背景,让商街成为老城市的纪念馆,新都市的会客厅,更加的“接地气”。价格优惠,边吃边逛,满足市民休闲体验,更能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作为成都巷子文化的新兴代表——穿巷子都市街区,在论坛期间进行了项目的招商签约仪式。预计2017年底正式开街,届时将满足全年至少450万人次的生活需求。

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会长张丽君(右)和上海红星美凯龙美龙置业总裁潘岳平(左)上台同祝现场来宾端午节安康

穿巷子签约商家陈麻婆投资方-人人投公司代表发言

放逐心灵,期待美好,愿我的世界,有茶,有旅。

加微信号: chalvzg成为「茶旅世界」的一员

长 按 二 维 码 可 关 注 我 们

}

中国科学院幼儿园课程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孩子的阳光心理;突出科学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强调创造力开发,培 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生态式艺术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质。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成都著名景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