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都会失眠吗有反映迟钝的情况吗

  看到以上的词汇,小伙伴们都不陌生了,

  是否“焦虑症“抑郁症”到底又如何鉴定?

  心理咨询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心理咨询到底是只给人聊聊天?还是有心理治疗作用?具体作用是什么?

  抗抑郁的药物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副作用大不大?

  如何判定身边人得了抑郁症,如何和抑郁症亲人朋友同事等相处

  楼主把自己身边经历的抑郁症来访者和自己知道的知识说一下。


  先说说抑郁症《大家也可以网上查》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疾病,被喻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1.5亿人患有情感性活相关疾病。到2010年,世界发病率前15位疾病排列中,有5种是精神科的疾病,其中抑郁症位居第一,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5%,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而且还要持续上升的趋势。在这些抑郁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死于自杀。于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而且在现有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笔者从事抑郁症治疗多年,深深了解这种疾病给抑郁患者带来的痛苦,很多患者长年累月沉浸在极度恶劣的心境中,痛苦不堪,甚至是生不如死,有的甚至走上极端,给整个家庭带来永久的伤害。

  抑郁症,作为一种较常见,但又不太被人们了解的疾病,如果科学治理,本来不至于给人们带来如此大的灾难,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对抑郁症的科学认识,给抑郁症的治疗、康复带来了很多人为的、不必要的障碍,让很多人贻误病情、久治不愈,或者是反复发作,给个人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痛苦。下面,我就根据本人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愿更多的抑郁症朋友能够有机会看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早日走向康复!

  说起抑郁症的治疗,很多患者,或者说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中比窦娥还冤。

  第一件比窦娥还冤的事情是:把抑郁症当做一种心理疾病来对待。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得从抑郁症的发病机理谈起。

  抑郁症是基于生理病变所引发的,在外在表现上为心理症状的,身心综合疾病。抑郁症的发病确切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还在探索之中,但根据现有的统计调查和医学检测数据表明,抑郁症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联。在具体的发病机理上,和脑部的几种神经递质分泌紊乱有关,也和脑神经结构和脑生理功能的紊乱有密切关系。

  下面就遗传因素和神经递质的改变展开说说。

  目前的统计规律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抑郁症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血缘关系越近,抑郁症患病概率就会越高。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远高于一般人,他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约是普通人的10—30倍。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抑郁症和脑部生理结构以及脑部生理病变的关系极大,而并非纯粹是由于受到精神挫折所致。得过抑郁症的父母生出的小孩得抑郁症的几率明星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有抑郁症,则孩子患有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双亲均患抑郁症,子代患病的几率可高达50%—75%。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们犹如信使一样在人类大脑里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来回穿梭、传递信息。当大脑的信息传递发生异常,就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神经递质有很多种,目前认为其中的5—羟色胺、去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与抑郁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人类的脑中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它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并且与抑郁症的产生有很大关系。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素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它是与情绪、意志、欲望、思考、情感等信息有关的升级递质,起作用主要是传递神经信息。5—羟色胺是控制情绪的主要物质,它能直接影响人都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睡眠、食欲等等。但体内5—羟色胺浓度过高是,人就会产生过度兴奋的现象;而5—羟色胺的浓度过低,人们则又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病态,比如焦虑、惊恐,最主要的就是抑郁情绪、

  去甲肾上腺素是外周神经末梢释放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有维持脑细胞电和行为觉醒、维持血压、体温、情绪已经维持某些神经内分泌功能的重要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参与觉醒、意识、情感。食欲、性欲、犒赏、肌肉张力等活动。

  多巴胺是一种用来帮助神经递质细胞传送化学物质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作为一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导。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甚至它会令人上瘾。

  1975年仁德拉普首先提出多巴胺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后来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几乎所有的长期抑郁症治疗的患者都会增加多巴胺诱导的奖赏反应。具体说来就是当患者进行抗抑郁症治疗时,由于药物作用促进大脑的奖励中心开启,刺激多巴胺释放,产生愉悦感,缓解抑郁状态。换言之,可能是由于人脑内的多巴胺缺乏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除此之外,大脑前额叶皮层,脑海马回和基底节,及脑部的供血功能状态、脑电异常变化,都可以引发抑郁。比如脑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发现,长期重度抑郁患者的脑海马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从上面的医学资料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抑郁的发病,确实是和生理的病变有直接关系的,抑郁症并非是患者故意想不开,或者是有什么心理的疙瘩没有解开,而是因为他们在脑部出现了生理上的问题,所以才在外在表现出来心理症状。

  由此可见,抑郁症患者所出现的悲观低落的情绪,并不是由于他们遇到了心理问题想不开,而是脑生理病变所带来的情绪的必然变化。而一般的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往往会有一些诱因,他们或多或少的都遇到了一些生活上的麻烦,或者情感上的打击,这些确实是诱发因素。但是,这些事情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悲伤一阵子就挺过去了,但在有些人那里则引发了抑郁。

  在我治疗抑郁症的工作中有这样的经验,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在来就诊的时候,都能叙说出自己发病的起因,是由于某件较为严重的负面事件,而且在他们看来这些事件对他们所造成的心理创伤都是很大的,他们相信,是由于生活中严重的负面事件,导致了他们心理的严重创伤,从而导致了抑郁症。

  但仔细分析患者所叙说的负面事件,可以发现,这些负面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确实是非常严重的负面事件,比如长期工作的压力,下岗,婚姻的变故,亲人的去世;

  第二类类是比较严重的负面事件,比如夫妻感情出现问题,老公出轨,工作中出了较大的失误。这类负面事件,虽然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一定打击,但如果是发生在常人身上,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化解,不会形成长期的心境恶劣;

  第三类是偶发的微小的负面事件,如发生在常人身上仅会引起短暂的心情不快,绝不可能形成长久的心境恶劣。

  而在抑郁症患者之中,第二类、第三类情景居多。如同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疾病一样,患者由于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引发上述疾病,但这种引发的前提多是遗传因素所造成的生理机构上的脆弱。好多生活习惯基本相同的人,有人患有上述疾病,有人则不会患病,原因就在于先天生理机构的脆弱程度不同。抑郁症的患者也如此,相同的生活负面事件,在普通人那里仅仅引发一时性的情绪波动,而对于先天脑生理结构脆弱的人,则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就像是伤鼻子,被偶然打伤之后,就会愈加频繁的流血。是脆弱的脑生理结构,决定了某些人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

  由于大多数的人不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往往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心眼小”,是有思想问题,家人和亲友们总是试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劝解患者,希望他们能“想的开”,但往往费劲唇舌却一点效果也没有,最后弄的家人和朋友们都恼怒了,感觉患者简直不可理喻,不可救药!岂不知患者的情绪是脑生理原因造成的,是他们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你说抑郁症患者冤不冤?!

  不但亲友们不理解患者,很多时候患者自己也理解不了自己的变化,本来发病之前自己是挺开朗积极的,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一回事,现在就是想不开,遇事总往悲观的方向去想,很小的一件事自己也总爱钻牛角尖,但就是控制不住!由此产生强烈的自责、自罪的情绪。而且更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和患者本人都不了解抑郁的知识,亲友们一个劲的埋怨病人,患者自己也一个劲的恨自己无能,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让病情发展的越来越重,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苦难。

  你说,由于把抑郁症当做一种心理疾病来对待,患者是不是比窦娥还怨?

}

病情分析:您好,抑郁症的患者都是会出现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等的症状,这是一种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疾病,所以大家在生活当中要多去注意这类疾病,在疾病出现的时候就要及时去进行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1、当抑郁的情绪来打扰抑郁症患者时,不妨找个安静的地方,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2、抑郁症患者可以写一遍日记,把一些抑郁情绪的记录下来,无论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的,这是一个是发泄的好方法。3、抑郁症患者还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绘画、舞蹈、唱歌等等都可以转移抑郁情绪。4、做运动也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不错的选择。骑单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是一种很好驱赶抑郁情绪的方法5、有氧运动通过出汗可使抑郁症患者体内一些有毒物质经汗液排出体外,能促进抑郁症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提高肾上腺素水平,使抑郁症患者产生愉悦感。

病情分析:你好,抑郁症引发的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最好去有专业精神科的医院接受诊治,平时先自己调理,参加一些擅长的、能让自己有成就感的活动,即使一开始只是个旁观者,也不要放弃这些机会。这样的活动能让自己逐渐恢复自信,对治疗抑郁症大有裨益。
意见建议:建议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每天结束后填写回顾、分析日记,既能使你摆脱不愿活动和不想做事的处境,又能给你带来活动后的满足,逐步消除懒怠与内疚。同时要学会自我称赞,自我欣赏,坦然对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绪稳定,心境良好,这对缓解抑郁症很有效果。

病情分析:抑郁是以情感失落、啼哭、哀痛、绝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想、认知功能缓慢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妨碍。
意见建议: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为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有疏导治疗、认知治疗、音乐治疗、发泄疗法等,有时集体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病情分析: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抗精神类药物大都只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且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副作用,很难彻底治愈,一般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都是通过药物配合心理疏导来治疗,如果长期无法治愈,最好是去国内知名的专科医院,接受先进的诊疗技术修复受损的脑部神经。
意见建议: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心理指导:你好,从你的描述来看是由于抑郁症从而引发的失眠现象。抑郁症是一种不良情绪障碍,压抑的情绪过度,烦心事难以排解导致内心压力过大影响睡眠。建议可以通过合理的排解压力,倾诉自己不合理的情绪,缓解内心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你的回复与评价?

问题分析:你好,你存有失眠的症状,是经过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吗?失眠可以是单纯的症状,也可以是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的伴发症状,抑郁症还需要有情绪的低落,兴趣减退,精力减退,多思多虑,悲观绝望,食欲差,严重的会有自杀的念头。
意见建议:发现异常就要及时治疗,早发现早治疗预后好,到精神科做精神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晚上服用镇静药物改善睡眠。同时自己有问题及时解决,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多运动,不要让自己无所事事。祝你早日康复。

}

  现在人的睡眠质量是特别的不好,因为生活压力以及工作的压力,导致他们总是会出现一些失眠、抑郁的情况出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问题,如果你早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心情很难受,那么你就要小心这个疾病了。

  对,如果出现郁闷、心情不好,那这可能就是的前兆了。

  近经常早醒,而且醒来的时候还感觉很郁闷,这个时候要小心抑郁症了,抑郁症每年都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不可小觑,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当今社会两大问题很普遍:一为抑郁,二为失眠,这两者的联系千丝万缕。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问题,特别是失眠中的“早醒”现象为抑郁症的重要线索。

  “早醒”后很郁闷,抑郁来了

  根据调查得知,抑郁症明显的症状就是失眠,一般也会出现早醒的现象。所以一旦出现长久的失眠那就要小心了。

  很多人把失眠理解为睡不着觉,其实所有睡眠障碍都可以称为“失眠”,如早醒、睡得少等等。跟抑郁症者相关的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早醒”,其中,让人难以入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因压力,有人因兴奋,有人因慢性病,因而临床很难将“入睡困难”归因为抑郁症。而“早醒”症状比较特殊,是临床医师判断抑郁症的重要指标。

  那么,“早醒”的概念是什么呢?

  如果跟正常起床时间相比,提前苏醒了半个小时以上,醒来后再难入睡,且这种情况持续二周以上。特别是早醒后自己的心情郁闷,甚至有想死的念头。这时,你就要高度警惕,建议上精神心理科就诊,看是否存有抑郁症,让医师帮助你调节情绪。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对万事无兴趣,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例外,它的杀伤力巨大,从媒体报道看,我国每年都有人因抑郁症自杀,因情绪困扰郁郁寡欢的患者更是大有人在。

  如果不及早干预,随着患者抑郁的程度加深,早醒情况会变得更严重,比如醒来时间更早,情绪变得更差等等。而反过来讲,睡眠时间变短又将影响本人情绪。所以,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时,也会对睡眠障碍进行干预。而及早干预睡眠问题,抑郁症治疗效果也更佳。

  失眠不等于患上抑郁症

  长期失眠就有可能是因为抑郁,但是并不能由此判定所有的失眠都是抑郁造成的,这是不科学的。

  抑郁症患者确实多伴有失眠症状,但也有小部分患者出现睡眠过多问题。引发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只是短暂的睡眠现象,并不构成失眠症,如果长期失眠不妨寻求中医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患者都会失眠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