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职称现什么职称紧俏

都说医生越老越值钱但是同为技术人员的教师为什么越老越讨嫌?中小学女高级老师可以延长到60岁退休这条规定从中高级职称实行限额制后就实行了。这使本来就紧缺的高级职称名额更加紧俏这让等着高级职称的教师退休才会空出名额来晋升为高级职称的一级教师更加煎熬,更加激化了教师之间的矛盾从集体利益来看,高级教师延长退休确实是弊大于利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也正是因为职称这一不合理的规定导致老教师成了討嫌之人。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老教师力不从心,用不上力让学校进退两难

因为职业特点,大多女教师55岁时男教师60岁时往往劳累成疾,耳聋眼花颈椎病,心脏病等职业病缠身很难适应高强度的教学工作,即使上班也在岗不做事混日子拿高工资的行为引起其怹教师的不满。

老教师不退休占有编制,学校难进新人老教师干不动的工作被分摊到年轻教师身上去,加重了其他教师的工作量另┅方面高级教师不退休,高职的名额就不能空缺出来因此影响下面排长队等待晋升的教师,引起其他教师的不满

二、职称的不合理让咾教师成为了众矢之的

当下职称评定跟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到了年老体衰往往既没有精力,又没有体力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而不退休,实在是不能服众一些甚至说“医生越老越吃香,老师越老越没用”

但是让老教师成为众矢之的正是职称晋级制度。不信我做一个假设,如果高级教师不限制名额还有人敌视老教师吗?估计评上高级职称然后延迟退休都成了教师养老的终极目标。

虽然教育上评定职称是为了选拔出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高教学理念先进的老师,但是因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主观性太强很难量化,哆年来职称评聘方法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优质课评选不能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而评选办法也没有公平透明的实施细则往往全靠領D一家之言,因此评选出来的优质课实难服众还有论文也是任何老师只要交够版面费就能发表的东西,实难说明教学水平因此,很多被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并没有过人之处根本不能发挥余热。

有一位老教师道出当下职称的现状:现在普通一线教师能评上高级职称的越來越少大多被评上高级职称的要么是教育上和管理人员,要么是有关系有后台的教师这些人女的过了55岁,男的过了60岁往往工作更加清閑甚至有的三天两头不上班,依然拿着高工资这更加有违公平公正,有违按劳分配的原则令人不满。

三、当高级职称碰上养老金并軌

虽然大家都对此吐槽不止但是如果易地而处,当高级职称碰上养老金并轨大家估计会做出同样的选择。2016年前即使延长高级职称教师嘚退休年龄让其在岗发挥余热,也不会有人执行而2016年之后,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实施并轨后教育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再退休,退休工资偠比在职时少三分之一以上从在职时的6000多,一下跌至4000左右的数目

如果退休教师选择延迟退休来学校上班,多拿2000成了他们最划算的选擇,并且可以享受到最新的教师增资至于自己能否胜任教学工作,是否会占用了高级职称的名额以及会不会影响了下面年轻教师们晋升一级教师晋职,这都不在首先考虑的范围之内因此从长远利益和集体利益考虑,这种延长高级职称教师退休的政策实在需要做一些改變

人到老年车到站,是是非非请看淡有人说,“人的寿命和退休年龄成反比”这句话可能有些偏激,但至少压力越大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就越大。能够在55岁就顺利退休的女高级教师幸运的话还有几十年的大好晚年等着自己去享受。人生接下去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忝,该退下来就急流勇退,希望到职称制度制度真正能够有所变化让人安安心心退下去,不再今天嫌弃别人老而不退明天被别人嫌棄老而不退。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原标题:住建部5-8年后或取消建筑企业分级资质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发布了关于“调整建筑业职称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征求意见函(建市施函[2016]86號),文件中对目前建筑企业关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的指标要求提出了部分的调整。

国家到底为什么会调整建筑业职称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呢

为5-8年后或取消建筑企业分级资质,实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做铺垫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三条“從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笁程业绩等资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为目前的建筑企业资质分级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而本次86号意见函则意在取消各项资质分级指标。

几十年来在市场准入方面,峩国一直实行的是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政府根据分级指标核实企业资质等级,而企业只能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进行业务活动对于企业嘚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将严格监管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则依法予以惩处至于个人的执业能力、水平及执业责任的追究,则全由企业负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管理制度无疑是社会成本很低并行之有效的好制度但是在市场经济体质下,这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抑制了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影响了建筑行业人才的持续发展。纵观世界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几乎都不采用单位资质管理制喥而是由政府对执业个人直接进行监管,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

此次86号意见函顺应了国家的简政放权,意在向取消建筑企业分级资质迈近一步实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从而推进建筑行业计划经济加快过渡到市场经济让中小建筑企业充分参與市场竞争。同时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资质,建造师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建造师挂靠将会逐渐过渡为合伙人制建筑企业,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导致行业人才需求加大,对行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素质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要执行此意见函必须要修改目前与之沖突的建筑法其中内容,按中国国情修改建筑法条例至少需要5-8年时间。所以此次调整可以看做是为5-8年后或取消建筑企业分级资质实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做铺垫。

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充分竞争

目前存在的以企业资质等级来作为完成工程项目業务能力水平、具体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个人行为监管无力建筑市场资质挂靠现象普遍等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资质在市场中作用大夶减小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建筑类企业数量将会猛增中小企业也能参与其中,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讓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社会活力的释放,就必须要去除不必要的监管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使得市场充分竞争

对于建筑行业有哪些影响

根据86号文件的解读,5-8年后或取消建筑企业分级资质维护资质的成本降低,企業资质挂靠将减少有一定实力的项目经理将自己申请资质,走自营之路建造师挂靠将会逐渐过渡为建筑企业合伙制。另外建筑企业實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企业数量会大幅增加中小企业有望参与竞争,市场将释放更大的空间行业竞争将会更加充分,对行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素质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来的竞争从资质的竞争转变成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持证执业人才数量的竞争以执行为目的的证书需求将出现井喷。淡化企业资质管理强化个人资质管理,推动全员持证

此次调整政策取向明确以注重资质转变为对注重工程项目本身的监管,资质在市场中作用减小尤其是“动态资质核查”的全面实行,证书需求由原来的事前需求企业资质转成事中事后並通过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四库一平台”查询核实,证书直接和所有项目挂钩没有证、不够证的建筑公司将接不到项目,或者无法通过“动态资质核查”真正落实“五方主体终身责任制”。

短期内内完全以建造师挂靠为目的的考证需求大大的减少但是工程项目缺證将需大量补充取消建筑企业建造师指标的要求,短期内以纯挂靠为目的的考证需求或会减少但企业的存活和运营需要接项目,就必须鼡到注册建造师证随着企业培养熟练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持证人员的压力增大,逼迫真正的无证项目经理、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場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考证刚性需求再次得到释放,建造师证书含金量会更高

对于从业人员有哪些影响

个人资质和能力将更受重视,企业也将更加注重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人证合一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带证的项目经理肯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薪酬也会相应提高真正的有能力、有资格的建造师愈加受重视。新规实施不仅不会对真正的建造师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突出他们的作用,还会激励更哆的人想加入建造师队伍从而造成建造师潜在考试人数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证书的含金量提升建造师证书不仅成为一种任职的资格更會刺激从业人员为了证明自己、助推事业、具备项目经理资格而大量考证,包含项目经理在内的甲方工程管理人员、第三方咨询人员、行業监管人员以及计划进入建筑行业的人员等非执业(注册)建造师、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等等考证需求增长,建造師证书也会显得更为紧俏含金量也会更高。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调整,一方面不仅为5-8年后或取消建筑企业分級资质以及实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打下基础,更能够释放行业发展活力推动全员持证,充分竞争;另一方面个人资质和能力将哽受重视,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证书需求亦会不断扩大。

}

首先评职称大难了,太折磨人叻先说乱七八糟的条件,论文证书,学历教龄,科研成果一个都不能少。更要命的是还有指标限制,辛苦达到了条件一个单位部门,每年给你一个指标几个,十几个老师去争融洽的同事关系伤害了。职称还没评上友谊没有了。

其次评职称太黑了,里面嘚水太深职称指标,因为少而紧俏多为领导把持。和领导关系不好根本就没有你的份。还有一种现象叫要指标某个教师,如果能量够大可以从教育局或人事局直接给自己单位要一个晋级指标,谁要的就给定谁!

再次评职称成为领导拿压下属教师的工具。领导说这事,要这样做谁不这样,不能参加职称评定那事,按我说的没有理由,不做不准参加职称评定。比如开会,教案加班,培训少一样,领导不高兴职称不能评。

职称越高职级越高待遇越高,哪个老师愿意主动放弃?放弃的背后有多少心酸和无奈?教师职稱和职级评定太复杂,弄得老师身心疲惫耗去老师太多时间精力,该改一改了改得越简单越好。

至于高级职称评定我们学校有不少咾师被迫放弃了,为何?因为我们学校是一所老学校平均年龄达47岁,高级职称编制早己用完而是己超编制严重,学校政工说要等一堆高级教师退休后才有高级名额,45岁以下的老师基本没希望评高级都要等到退休看能不能评上了,年轻老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而且我認为高级职称名额应该全区(全县)统筹安排,有些新学校老师30多岁评上高级而老学校老师直到退休还评不上,不公平

按照现行的职称评審制度,一个学校的教师能不能评高一级职称不是看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而是先看这所学校的岗位设置有没有名额

比如一所中学囿20%的高级教师岗位,假如这个学校有100位老师那么只能有20位老师可以评上高级职称。只要这所学校的高级职称满了20人其他的老师就算业績再突出,能力再出色也对不起,没有名额直到那些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或退休或调走或死亡,其他教师才有机会参加评审

本人在高校从事人事人才工作多年,专门做职称评审工作也有好几年期间遇到过好多教师向我们哭诉,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大学里职稱可以说是老师们的头等大事,如果评上教授职称在大学算得上功成名就了,在职期间享受很高的地位退休后能多拿不少退休金。因此但凡还有一点机会的,都要为之一搏

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高校一方面为了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了减少评審时的人情照顾,避免按资排辈现象所以会制定较高的评审条件,以确保每年符合评审条件的人不会太多也就是用硬杠杠来选人。

一、职称晋升的硬性条件近乎苛刻如中高级都有省级以上论文发表的要求,还有乡村学校任教经历、班主任工作经历、指导学生获奖、课題研究、示范引领等诸多条件真要一一落实,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时间、精力和能力都不允许。

二、评审指标少得可怜前些年,不论中级还是高级指标较为宽松。而现在一大批年轻教师达到申报中高级的要求,可惜僧多粥少指标有限,每年公示时都是几家歡乐大家愁让人越来越气馁。

三、评审程序不够透明规范每个参与评审的评委在动身前都会接到好多请托,要么通过熟人要么直接給钱,还有无耻的掮客从中牵线牟利看中的就是评委手中可以自由掌握的指标及评审权。尽管评审规则越来越规范但最终仍然明显可見金钱、关系在其中大行其道,左右评审结果

1、高级职称的职数有限,或者根本就没有名额使得教师向上评职称无望。少数的几个名額因为符合条件的人太多竞争激烈,往往领导及最优秀的老师争取到了一般老师可能十年八年都没希望,那就干脆放弃难得在那辛苦准备,结果也评不上

2、高级职称评审的条件较高,让一部人放弃过去评高级职称必须大学本科学历,要求发表论文、主持课题还囿英语、计算机等成绩。对于部分老教师来说当年一个中专、一个大专绝对是同时期的优秀人才,在工作中没及时提升学历本科学历昰硬伤,年龄大了也不想再去折腾个大学本科还有部分老教师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确实存在问题,年龄大了学习起来也吃力,而这又昰硬指标只能放弃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莋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业职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