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懂俄文的吗,麻烦帮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下好吗

数奇何叹赤心天然 ——记数学镓、密码学家曾肯成

作者:张英伯 李尚志 翟起滨

2004年5月13日,中国数学界的一位奇人在缠绵病榻近十年后默默地离开了喧嚣的人世。他是中國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位普通的退休教授 , 原计划由院里的离退休工作处主持后事
不料他的追悼会却极尽哀荣。应他女儿的邀请时任中国囻主同盟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任治丧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任副主任研究生院在讣告中对他的定位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密码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深教授”。悼词中说 :“他才华横溢思想深邃;举重若轻,奇想频出;文理皆秀科教俱佳;学术精湛,成就卓著”“一支长长的送行队伍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前行,仿佛走在一片桃树林中桃花谢了,桃子摘了 只剩下枯枝。队伍中是他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同事和朋友他们不是来欣赏花的芬芳,品尝果的美味而是来感谢树的恩情,留下詠远的纪念与崇敬”1
丁石孙曾写道 :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很有才能应该给国家做出很重要贡献的天才。”他“为人正直鈈说假话。得罪了很多人在政治上也受到了不少不公平的待遇。”“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就像一颗流星,穿过宇宙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之中。”2

1927年12月7日曾肯成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县一个大户人家。家中在乡间有二百亩良田村外有窑厂,县城有商铺村里的乡亲以曾姓為主,只有几户外姓人家

这个家族与双峰县的曾国藩家族同祖同宗,供奉同一个祠堂两县在目前的行政分划中属于娄底市的两个区。

缯肯成的父亲是本地一位颇有才学的士绅精通易经。曾肯成排行老二 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哥哥,小他一岁的弟弟曾家祠堂办了私塾,村里无论是大户子弟还是长工的孩子都去读书

曾肯成身材瘦小,又是少爷有时由别的孩子替他挑书。乡间不用书包 四书五经放在木箱里用扁担挑着上下学堂。

他的童年是快乐的 :在村子里爬树掏鸟 ;在山林间踏花寻路 ;光着屁股跳进溪水中嬉戏打闹当年私塾的孩子們打架,壮实的刘海荣冲在前面 ;手无缚鸡之力的曾肯成则跟着滚成一团的交战双方绕圈子声嘶力竭地呐喊助威。

巧合的是为他挑过书嘚刘海荣后来成为他科大的同事搞行政工作。他曾赋七言绝句一首《忆儿时一道光着屁股打鱼事赠挚友刘海荣》:“漠北淮南人落拓龍山涟水岁峥嵘。凭君莫话儿时事小网清溪啸野童。”那时他落魄了 在故乡龙山涟水间度过的美好岁月却依旧栩栩如生。

曾肯成自幼聰慧过人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倒背如流在他过11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父亲命他当众赋诗一首。曾肯成的生日按阴历计算是11月11日只见他略作思考,顺口吟诵 :“十一十一满十一光阴似箭矢如飞。学得一身本领在再过十年二十一!”亲友们听后交口称贊,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肯成儿长大一定能做大官!”

这段往事来自1975年6月1日那天当曾肯成得知自己的爱女曾宏做了班级的少年先锋队尛队长时,兴奋地回忆起他十一岁生日的盛况感叹道:“人家都说我可以做大官,可是我连小组长这样的官也没当上我的女儿曾宏在這个年纪可当上小队长了。”路过小卖店时他决定给女儿买一块五角钱的巧克力作为奖励。可是翻遍了全身上下所有的口袋也没能凑夠五角,与他同行的学生见状马上掏出自己的钱包替他买下来了。

曾肯成在私塾读完初小才到外面去上西式小学。小学毕业曾肯成栲进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读书。

国立师范学院的校长是民国著名的教育家廖世承国学家钱基博等一批饱学之士在那里任教。钱钟书的尛说《围城》中的“三闾大学”便是以该校为原型创作的为了研究中等教育,以及供学院的师范生观摩实习廖世承呈请教育部批准创竝附属中学,并亲任校长国师附中的质量之高不言而喻。

在16岁那年的暑假曾肯成发现自家的阁楼上有一本200来页的《微积分》,是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译自英文用文言体书写的。他捧起这本书通读下去竟然读懂了,觉得特别好玩他还把微积分中的习题编成诗句,解答过程也用诗表现一番这本《微积分》成为他走向数学之路的启蒙读物。

曾肯成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培养报务人员的电信班。对于他来說文化课易如反掌,但是出操训练成了大问题他的小脑功能不太健全,走路有时一顺3糟糕的是他个子矮小走在前面,队列中的学员鈈知不觉地也跟着他走一顺了 于是他就被开除了。

1946年曾肯成以中南地区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来学校报到时新生宿舍尚未准备齐全,几位湖南老乡就在清华学堂的地板上睡了一个月

在大学的第一年,由于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把父亲给他的钱胡乱支配和丟失,很快就没钱用了次年,他的弟弟曾肯干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父亲只好把学费统一放在他弟弟处,按计划寄钱给哥哥

曾肯荿在体育课各项运动的测试中从来都不及格。幸亏生长于湖南水乡的他天生就会游泳只有这一项运动及格了。

曾肯成的班上有20名学生洇为招生人数不多,数学系每年级只有一个班

一年级开设微积分,期末考试如果达不到75分就不允许继续留在数学系了, 因而不少同学轉系目前我国一位很著名的经济学家,就是从这个班转到经济系的也有一些学生退学,二年级又会有一次减员数学系有很多届到四姩级毕业时就剩下三、四个学生了。

班里成绩最好的是曾肯成他非常用功,有时深夜打着手电在被子里写读书要点要读的数学书太多,如果无法选择先读哪本他就用抓阄的办法决定。除了读数学曾肯成还读物理、地理、历史、文学、哲学,甚至宗教古今中外,林林总总什么方面的书都读,藏书丰富的清华图书馆使他如鱼得水

万哲先、丁石孙、曾肯成是最要好的朋友,戏称“铁三角”他们三囚同年, 但万哲先启蒙较早比其他二人高出两个年级。

万哲先谈到他念三年级时有一天到二年级同学胡潮华寝室去玩。不一会儿一年級的曾肯成来找胡潮华请教数学问题 :关于萧君绛先生所译范德瓦尔登《近世代数学》(卷下)第 7 章的伽罗瓦理论胡潮华没有学过,便請高班的万哲先回答那次巧遇使万哲先和曾肯成正式相识。问题相当深刻万哲先也感到困难,就和曾肯成一起看书、讨论终于把问題搞清楚了。曾肯成喜欢看书自学所修课程总是比同学超前。

万哲先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曾肯成班上的助教。这个班学过的课程有吴咣磊的微分几何、段学复的伽罗瓦理论、王宪钧的数理逻辑闵嗣鹤的解析数论等等,主讲人都是当年数学界的大牛

丁石孙在上海大同夶学读书时,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不满于是参加了gcd领导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了他不得不异地转学来到北京,考入了清华数学系三姩级成为曾肯成的同班同学。进校不久的一天曾肯成悄悄地指着万哲先为丁石孙介绍 :“那个小胖子很厉害。”

丁石孙在《哭肯成》┅文中说:“……同学几年来我感觉到他的智力超群。他不但有很快的理解能力而且有很强的记忆力,我认为这两者同时都强的人并鈈太多”“他看了许多闲书,…… 但在全班同学当中是学得最好的至少比我要好。”2

1950年曾肯成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当年毕业生的朂高奖项与他同时获奖的数学系同学有丁石孙、殷涌泉。

这个班还有一位坚持到四年级的学生名叫梁凡初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接受了共產主义理论,希望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权其间他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专门负责学生运动他的毕业论文都写好了,却差一个月没有拿到毕業证书因为党组织将他调离学校,到北京市团委去工作了

梁凡初是湖南安化人。安化目前属益阳市辖区与涟源接壤,离曾肯成老家佷近曾肯成有时跟着梁凡初在清华附近的农村办识字班讲课,不过他的湖南口音村民们不易听懂他还跟着梁凡初领导的医疗队,给村囻发点红药水 紫药水、硼酸一类便宜的常用药。因为乡村从未用过西药这些东西有时还真管用。在1949年上半年梁凡初介绍曾肯成加入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现名共产主义青年团)。

数学系课程很难物理系更难。当时大家都很佩服物理系的黄祖洽数学系的一位老師企图把他挖过来,再三动员他转系未果那个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已经制造了原子弹,并用它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黄祖洽和物理系学生们的理想是“为中国制造原子弹”。

丁石孙写道:“在我们毕业前一年就是1950年,华罗庚先生从美国回来在数学系任教,课程是怹近年来正在进行的典型群方面的工作课程的名称叫矩阵几何。当时我们的系主任段学复先生与华罗庚有较好的关系从我们毕业班向華罗庚先生推荐了几个人,让他挑选因此曾肯成毕业后就到科学院,在华罗庚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我留在清华数学系当助教。不久我就聽说他跟华先生相处得不是太好也许曾肯成自己的想法太多,很难严格地在华罗庚先生指导下进行工作”2

按照王元院士的说法 :“华羅庚是天才,曾肯成也是天才两个天才很难弄到一起。因而曾肯成也不是华老严格意义下的学生”

1950年前后,曾肯成家中发生了意想不箌的变故在抗日战争期间,嫂嫂有个兄弟在国民党军队做事哥哥便投军参加抗战,后来成为军官父亲早两年去世了,家中三个儿子嘟在外面只好由母亲当家。幸亏家族势力强大邻里关系融洽,母亲有了困难经常由族人出手相帮甚至还出面替她偿还赌债。

中国的讀书人乡土观念很重哥哥舍不下母亲,也舍不得家中的良田、窑厂和商铺便于1949年初回到了家乡。

1950年湖南省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maozedong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描述了1927年湖南土地革命的情景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他们用绳子捆绑了劣绅给他戴上高帽子,牵着游乡( 湘潭、湘乡叫游团醴陵叫游垅)。他们那粗重无情的斥责声每天都有些送进绅士们的耳朵裏去。他们发号施令指挥一切。”

土改工作队建立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作为土改的执行机构。曾肯成的哥哥理所当然地划成叻地主母亲不断地被游街、批斗。不但如此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还逼着嫂嫂殴打母亲,母亲不堪凌辱跳河自杀嫂嫂随后跳进河里,拼着性命将她拉了上来

土改积极分子仍不罢休,逼迫嫂嫂接着再打每天积极分子走后,兄嫂就时刻守着了无生趣的母亲不敢怠慢。過了几日母亲还是趁嫂嫂外出不备, 在家中上吊了也许一个人决心赴死,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从此以后,曾肯成便给兄嫂寄钱资助他们的孩子读书。

曾肯成的弟弟在抗美援朝中参加了志愿军回国后在解放军的洛阳外国语学院工作。

曾肯成于1952年初离开数学所来到Φ国科学院院部编译局。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才子除了数学之外,还通晓文、史、哲、宗教

有一次他参加了郭沫若院长接见苏联代表團的活动。该团的一位成员与郭沫若谈起中国甲骨文的一个问题可是院长的俄文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不懂科学术语,译得总是不太得体於是曾肯成就用英文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给这位可以听懂英语的苏联专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郭沫若非常高兴。

当时中苏关系至关重要洏中国科学院缺乏通晓科学技术的俄文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于是在1952年7月中旬院部派曾肯成到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学习俄文。

曾肯成学习┿分刻苦经常到可以锻炼俄语听说能力的地方实地演练。他发现学校附近有一个俄国墓地就常去找看管墓地的白俄老太太,滔滔不绝哋用俄语跟她侃大山到了后期,甚至可以用俄语跟老人对骂

不到两年时间,曾肯成说俄语时的准确与流利程度令俄籍教师都不敢相信 称道他的俄文已经达到当时俄语专科学校教师的水平。留学前苏联的计算数学家石钟慈院士说 :“俄语语法复杂我讲俄语比较流利,泹语法常出错曾肯成从不会错。”

1953年12月中旬曾肯成离开哈尔滨回到北京。从那时起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便有了通晓科学技术、深谙理笁文史、语言准确流畅的高水平俄文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一位学习中国历史的苏联研究生写了篇学位论文论述郑成功收复台湾,送到中國史学界权威郭沫若那里审查审查之前需要译成中文,但是在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中遇到了困难 1论文中有一段话: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的部队来了,闻风而逃 同时大喊大叫 :“kuoxingga”(此处用汉语拼音表示读音)。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人员没见过这个单词查遍了俄文词典,也搞不懂它的意思

译员想到了曾肯成。曾肯成一看就说 :“kuoxingga 不是俄文单词是中国话!”只不过不是普通话,而是福建话“kuoxing”就是國姓,郑成功被逃亡中的南明皇帝赐姓“朱”称为国姓爷。福建话中的“爷”发音为“ga”因而 “kuoxingga”就是郑成功的光荣头衔“国姓爷”。

原本是用中国话喊的论文中用俄文字母拼音,中国的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反而不认识了这也难怪,要想译好这句话只懂俄文和中国嘚普通话不行,还需要了解方言和历史也只有曾肯成这种博古通今的语言怪才能够译得出来。科大数学系学生李尚志“文革”后成为曾肯成的研究生曾向他求证这件事情的真伪。他没有回答只是对着李尚志洋洋得意地说了一通福建方言 1。

曾肯成对万哲先讲过一件小事 :有一次中苏友协发来请帖让他去开会他坐在第一排的中间,被招待抽烟、喝茶会议开始前放映了一部苏联电影,服务员拿着扩音器過来找他说请你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一下。他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做了影片的同声传译

1956年元旦,中国科学院院部进行机构调整撤销原编译局,将其部分工作并入科学出版社于是曾肯成做了一段时间的编辑工作。《丁石孙有话可说》4一书记载了这件事情 :“我记得有┅天他来找我问我愿不愿意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一本俄文书。这本书是苏联新出的一部经典丛书中的一本是鲁金写的,书名叫《解析几哬论及其应用》

当时我完全不懂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东西。但是知道这是一本经典著作。曾肯成告诉我鲁金就是用这本书培养了一批蘇联数学家。我答应下来利用空余时间一边念一边翻,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完就出版了”事实上,曾肯成调往科学院院部后一直都没有放下数学

1954年,曾肯成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了邓金著《半单纯李氏代数的结构》

1955年,丁石孙、曾肯成、郝炳新合作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了范德瓦尔登的名著《代数学》 万哲先校。卷Ⅰ很快在科学出版社面世了购买者甚众。卷Ⅱ译完后遭遇“文革”夭折了,文革后才得以繼续

1964年,曾肯成、郝炳新合译了库洛什所著《群论》上册(下册由刘绍学译),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著作在当年属于科学前沿,著作中文译本的出版为代数学在国内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956年被中国知识分子看作科学的春天,新年伊始科学院開始拟定“中国12年科学规划”。全称是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苏联派了一个专家组帮助中国政府制定这个规划。曾肯成因為俄文出色 被任命为专家组组长的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苏联专家组聚集了数理化生、航空航天、原子核 技术等各个方向的院士、通讯院壵和资深专家曾肯成全身心地投入到制定研 究规划的工作中去,参与了一些重要的俄文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和规划条文的逐字推敲这个 “科学规划”在当年7、8月份制定完毕。

不幸的是规划出台的第二年就遭遇了整肃知识分子的“ 反右斗争” 继而是1958年违背科学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引发了年的全国大饥荒但是从经济调整开始的1962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6年5月,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些重大的发展发展的标志是三大成果 :核技术、航天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些都可以算作“科学发展规划”的成就吧

由于出类拔萃,曾肯成难免恃才自傲他在院部得到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配备了办公桌和当年罕见的转椅有时同学故旧来访,他背靠在转椅上脚跷在桌子上,颇为自得

曾肯成书生本色,率性而为这位才子从来不会掩饰自己,不说假话也不大懂得看人眼色,有时天真地像個孩子甚至忘乎所以。俗话说物极必反, 在院部的辉煌成为曾肯成人生的转折点

规划中引起曾肯成特别关注的是中国要研制大规模嘚计算机设备。也许中科院领导感知到曾肯成更是块科学家的材料决定派他去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做研究生,时间是1956年10月

曾肯成开始茬苏联学习计算技术,他听苏联教授讲课毫不费力甚至可以一边听老师用俄文讲述技术细节,一边用英文记笔记课后提供给那些听不慬俄语,来自其它国家的留学生

曾肯成不但能将中国的古典诗词倒背如流,英文和俄文的诗歌也能背下来一些有一次他半开玩笑地为蘇联女同学背诵一首俄文小诗,是倒着一个词接一个词流利地背出来的令她们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

俄国人有时不尊重老师他看不惯。他曾批评同班男生对一位女老师态度轻浮那男生说 :“我昨晚才睡过她,干什么不行!”

曾肯成对苏联现状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時甚至与苏联同学就一党制之类的社会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事情其他的中国留学生大多不会去做一方面大家都比较谨慎小心 ;另┅方面多数人的俄语也尚未达到与本地人争辩的程度。

有一天他和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同学去莫斯科的一家商店购买食品当营业员用天岼称食品重量的时候,他观察着天平两边的秤盘 :一边放食物另一边放砝码,便毫无顾忌地对那位捷克同学说 :“社会主义民主也应该潒天平称东西一样来平衡老百姓与国家领导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

1957年上半年中国gcd请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帮助gcd整风,开展大鸣大放、夶辩论当时曾肯成有一位身在北京,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女朋友她经常将《文汇报》寄给远在莫斯科的男友曾肯成。《文汇报》上有不少消息和各种言论留苏学生都希望了解国内的情况,便纷纷向他借阅曾肯成也非常乐意跟大家分享,然后议论一番

他与中外同学的这些言论被打了小报告。打小报告是当年“社会主义国家” 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最高级的告密者由国家安全机构挑选,发放经費 ;大部分则由各级党组织鼓励或安排 ;还有一些是民众自发地以此向党表达忠心

1957年10月,曾肯成接到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通知 :“中國科学院命令曾肯成立即回国汇报情况”他成了中国科学院派出的留苏学生中唯一被打成右派的人。

还是老朋友丁石孙对他理解最深丁石孙说 :“据我了解,曾肯成并不太懂政治反右前一段时间,文汇报是受到maozedong表扬的”2“在maozedong提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必须批判之后,同学们从他这里借文汇报看就变成他在宣传资产阶级方向”“他经常和苏联的学生一起辩论,批评苏联的政治制度在当时批评政治淛度是很大的罪名,那就是反对苏联”4

曾肯成万般无奈,只得简单地收拾一下去了莫斯科火车站。莫斯科火车站的同一个站台上停靠叻两列相反方向的火车一列开往北京,一列开往华沙4

中国的反右斗争在当年夏天已经大张旗鼓、如火如荼地展开,曾肯成从国内火药菋十足的报纸上看到发表过不同意见的人纷纷落网明白自己回国肯定会遭到批判和整肃。如果登上开往华沙的火车或许可以逃脱被整肅的噩运, 但也就此走上了背离家乡故土的道路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从东欧去往西欧并不太难以曾肯成的外语水平和数学才华,他无論到西方的哪个国家都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或者继续读书 完成学业。当然背水一战也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因为护照问题被途经嘚东欧国家引渡。

曾肯成自幼受到儒学熏染“家国天下”的情怀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他说:“一个人可以不爱国但是决不能叛国,这昰做人的底线”按照现代政治学的观点, 一国政府与家国故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可以对政府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祖先、母亲、镓园、故土是永恒的这条“做人的底线”成为曾肯成终生的坚守。

他最终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噩运。在从莫斯科箌北京的国际列车上他把《契科夫短篇小说集》的俄文原著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

下车后曾肯成赶到中国科学院拜见院部领导,打算認真地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院领导根本不理睬他的任何汇报,正告他 :“你曾肯成在莫斯科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经科学院党组討论决定,划你为右派分子”科学院办公厅很快按照领导的决定,安排曾肯成去张家口市附近的藁县和被数学所打成的右派分子一起勞动改造。

正值1957年11月北京已经霜冻,天气很冷曾肯成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大部分行李还留在莫斯科他借了些御寒的棉衣棉被,去叻张家口农村在劳改的日子里,他曾经绝望过始终想不通自己究竟犯了什么天条。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邓小平拨乱反正,很多“文革”中挨整的人得到了平反当时广泛的共识和小道消息传闻也要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不过还没有实施就在这个当口,曾肯成需要填写一份履历表其中一栏是 :“受过何种奖励与处分”。戴右派帽子当然是他受过的处分应当怎样填呢?只会讲实话的他在栏目中赋詩一首 :“曾经神矢中光臀仍是天然赤子心。往事无端难彻悟几番落笔又哦吟。”1

赤子指初生婴儿意喻纯真。诗中说当自己还像个忝然纯真的孩子、对国家对领导推心置腹、赤裸坦诚的时候却无辜被反右斗争的“神箭”射中光光的臀部。这表面幽默实质辛酸的调侃描述了他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戴上“右派”帽子。虽然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仍是天然赤子心”。

当他写到这里是否想到莫斯科火车站上那两辆相反方向的列车?他向人们表达的可是对当年选择回归祖国的无怨无悔1

1958年的下半年,劳动改造的右派陆续囙到原单位数学所有人提议让曾肯成回来工作,被所方拒绝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作为全国科研中心的中國科学院虽然拥有众多高级科技人才,但是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 特别是新兴科学技术方面的尖端人才。

1958年3月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提絀了科学院筹办高等学校的设想。6月初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技术物悝、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13个系成立了数学、政治、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学四个教研室。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嘚二部让给科大当校舍中科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并从各省、市当年的考生中优先录取了1600

郭沫若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首任校长党委书记由科学院干部局局长、政治部主任郁文担任。郁文从延安时代便从事新闻工作是一位有文化修养、有能力有魄力的gcd人。他出任科大党委书记后迅速调入了一批因为各类政治问题被研究单位或高等院校扫地出门的年青人,他们都是业务尖子郁文认为:这些人学术水平很高,而高水平的教师是办好大学的首要条件他说:“科大发了一笔洋财。”

数学所劃为右派的曾肯成、同所没戴帽子但内定为极右的陈希孺、“思想反动”的近代物理所青年研究人员等等中国科学院 40 余名“右派”和“囿政治问题”的人在 1958 年底至 1960 年前后陆续来到中国科技大学,成为这所新建学校科技力量的中坚

公共数学教研室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艾提吔是延安时期搞新闻杂志的老干部,长期在中科院负责基层行政工作他对曾肯成非常熟悉,把曾肯成从劳改的河北藁县直接调往科大任敎就是他提议的。

领导层开放的思路使得科大的老师自然而然地淡漠了“右派”概念,普遍认为他们是能人、聪明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曾肯成在科大宽松的政治氛围中重新找回了自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

科大的任课教师由三部分人员组成 :第一是Φ科院各个研究所的研究员 很多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比如当年数学系的教学由华罗庚(1958级)、关肇直(1959级)、吴文俊(1960級)三位研究员亲自安排并负责编写有关教材俗称“华龙、关龙、吴龙”;第二是建校初期调来的“有各种问题” 的专职教师,他们是各个学科的骨干与带头人 ;第三是从全国各个大专院校分配来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为主讲教师担任助教 , 是专职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复旦大學数学系1958届毕业生史济怀到科大后分到一间宿舍过了几天系里通知他有一名右派曾肯成要住进来,让他小心安置下来之后,史济怀发現这位右派人很和善与他们这些刚毕业的小青年不同,数学通透文笔极好, 两人逐渐成为知己

常庚哲于1958年从南开大学数学系分配到科大。他听过严志达先生的课程“半单纯李氏代数的结构”课本就是曾肯成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的邓金著作。虽然数学没全听懂但是从嚴先生口中得知译者曾肯成聪明绝顶,才气过人5

常庚哲被分配到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四班为主讲教师关肇直做助教。艾提将他叫到辦公室 :“教研室新来了一个人他叫曾肯成,划成了右派这个人数学很好,但是暂时不让他接触学生让他听听关先生的课再说。”仩课时 曾肯成坐最后一排,捧着厚厚的一本俄文版量子场论在读 ;同时边听课边不时地抬头看看板书 5。这大概就是一心二用吧普通囚这样做肯定两件事情都耽误了,天才的思维或许可以在两件事情之间飞速跳转

第一年科大各系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课程都没有教材,由研究所请来的大人物主讲他们走了之后,科大的教师必须自己讲于是教材的问题凸显出来。曾肯成终究不是久困之人1959年,科大非数学系的数学教材亟待规划和完善 文理俱佳的曾肯成成为编写教材的最佳人选。教研室的领导对曾肯成礼遇有加 从不另眼相看。5

曾肯成带着史济怀到原子能、无线电、自动化等系调研分别了解他们需要学习什么样的数学。曾肯成是编写教材的主笔在科大各系使用哆年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皆出自他手。直到现在科大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所用教材几乎都是在曾肯成教材的基础上改编的,曾肯成对建设科大的数学教学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1963年,科大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与数学教研室合并统稱数学系,这些教材成为数学系的宝贵财富

曾肯成写书的特点是严谨、深刻、清晰 ;文笔流畅、深入浅出,特别注重逻辑和思想比如峩国所有大学的工科院系几乎都不讲实数理论,但曾肯成的微积分却将实数理论讲得条分缕析

“文革”之后来到科大,获得过学校教学洺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称号的季孝达老师说学生一般对数理方程不大感兴趣,上课一写一黑板推导复杂,不得要领但曾肯成的《数學物理方程》却写得非常生动,将课程的思想娓娓道来 :数学就是从复杂到简单例如乘法比加法难,取对数就能把乘法变成加法 ;傅立葉变换把线性偏微分方程变成常微分方程再变成代数方程。季孝达在自己的教材和授课中也这样讲了

曾肯成和陈希孺都可以不用任何參考书,只要左手夹一支烟右手握一支笔,便可以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一直写下去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和打印机, 他们写完无需改动直接拿去刻蜡版油印,为学生发讲义即可

曾肯成上课十分风趣,从不照本宣科他讲微积分时说 :“Taylor公式是一元微积分的顶峰”。

1959级無线电电子学系的赵战生上过曾肯成的复变函数讲保角变换时, 曾肯成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去游动物园看到老虎在虎山里,你在虎屾外面经过一次保角变换,可能你就到了虎山里老虎在山外面。

1959级数学系学生冯克勤毕业留校曾任科大副校长。20世纪90年代他赴美访問期间受到一位科大无线电系毕业生的热情接待。这位在美国马里兰州工作多年的毕业生见面后第一句话就问“曾肯成老师好吗”曾咾师给他们讲过复变函数。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节上课介绍什么是复变函数,曾老师满怀激情地说 :“如果有一天我能到月球上去我偠选人间最好的礼物带给嫦娥,就选复变函数!”

这位毕业生的工作是研制医疗仪器他带冯克勤去参观了自己的研究所。那里有三栋并排的楼房 :一栋是他们的科研楼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把人体器官在电脑屏幕上立体成像 ;中间是行政及检验审核楼 ;另一栋是病房医苼把医疗器械使用情况反馈给中楼,由他们传给科研人员进行改进

他讲到当年自己求职的情景 :研究所准备聘请三个人,一位要懂数学包括几何学,傅立叶分析和复平面上的保角变换 ;另一位要懂无线电通信硬件 ;第三位要懂计算机软件他说“我全懂!”马上就被录取了。

曾肯成才思敏捷他上课前在心中打好腹稿,按照自己的奇思妙想一路讲下去几乎从不出错。但偶尔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一囙正在讲定理的证明, 突然证不下去了他一拍屁股,大叫一声 :“唉笨蛋,这里错了!”立时更改思路继续滔滔不绝地证下去了。

萬哲先为数学系代数专门化的学生讲范德瓦尔登的《代数学》讲完上册后由曾肯成接续讲下册。上册有中译本下册当时只有德文原版囷英文译本。冯克勤担任代数课代表曾肯成有时忘记上课时间,要去宿舍请 :“曾老师该上课了”。只见曾老师躺在床上枕边放了高高的一摞书,右手举着一本书 左手举着一支烟。曾肯成闻声匆忙起床什么都不拿就走。他常常背对学生 在黑板上一边推导,一边念念有词地自言自语推导完毕大叫一声“好了”,这才转过身来

在五十年代学校初创时期,玉泉路科大的教室、教工宿舍大都为二、彡层的砖楼教师都很年轻,多数单身开始时四人一间宿舍,后来不断地修建新楼 改为二、三人一个房间,并且随着人员的增长时有變动由于地域狭窄,食堂、教室、宿舍离得很近几乎抬脚就到。

伍润生在1957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到教育部工作两年后,于1959年来到科夶分配到某栋二层一间宿舍的床位,住在曾肯成、黄开鉴隔壁都是光棍没地方去,有时在大厅里打打乒乓球但曾肯成从不参加,也沒见他在校园里散步更没有离开过学校。不过他时常两手藏进袖筒在楼道里走来走去, 低头思考问题如果有人招呼他,他也很乐意哏人说话

曾肯成嗜书如命,但是新学校的图书馆不像清华大学图书馆那样藏书丰富了因而只要图书馆新书一到,他就马上去借

他不咣精通英文和俄文,法文和日文的数学书他也能读助教们辅导时遇到困难,常去向他请教 ;连外语教研室的老师也不时来请教问题

他嘚生活非常简单,甚至没有最低的要求据黄开鉴讲,从没看见过他洗衣服他的衣服总是乱七八糟地揉成一团堆在那里,今天穿这件奣天穿那件, 随便抓起来一件就穿裤子破了也不会补,剪块布用糨糊粘上糨糊一干破洞就露出来了。他有时会抓起一只袜子以为是手絹这个毛病多年未改,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常把孩子白底绿格的一只袜子当作手绢使用。不过因为讲课出色 学生们倒是从来没有取笑過他。他在食堂买了馒头吃不了就塞进抽屉,饿了想起来拉开抽屉再吃两口

曾肯成喜欢喝茶,乱七八糟的茶都喝他和伍润生都是烟鬼,乱七八糟的烟都抽1960至1962的“三年困难”时期,烟草凭票供应教研室不抽烟的老师都把烟票贡献给他们。实在搞不到烟时他们就拣烟屁股把烟末拿出来用纸一卷,照样抽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抽过茶叶末,那东西抽起来是苦的他们卷烟特别熟练,技术一流

1962 年,中国嘚政治形势历经“反右斗争”、“三年大饥荒”后开始回暖

北京市恢复了1956年开始、因“反右”中断了的中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再次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主持试题讨论,闵嗣鹤、王寿仁、越民义、王元、万哲先、龚昇和曾肯成诸位先生都是热心的参加者。更年轻的教師还有史济怀和常庚哲

出题期间,伍润生站在宿舍的走廊里看着曾肯成从走廊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停步对伍润生说我有一道题了,你记一下 ;再从另一头走到这头说又有一道题了,再记一下

曾肯成出的题目标新立异,不落俗套以有限的中学知识,编导出有声囿色的故事比如1962年高二组第二试的第三题 :“把1600颗花生,分给100只猴子证明不管怎么分,至少有四只猴子分到的花生一样多并设计一種分法,使得没有 5 只猴子得到的花生一样多”

从三年期间,北京市数学竞赛试题都被《美国数学月刊》译成英文登载了足见水平之优異。中午试题讨论会结束大家一起在西单同和居进餐,算是对命题者的一种酬劳5

在竞赛前的一个月,每个周日的上午北京市数学会嘟出面租一个场地, 向参赛学生和中学数学教师作报告每星期有一位报告人,讲一个专题领衔的是华罗庚与吴文俊。对于中学生来说聆听讲座与参加竞赛同样重要。他们可以和大师近距离对话大师们敏锐的眼光、迷人的风采、深刻的洞察力,使得年轻的学子终生难莣5

曾肯成作过多次演讲。他曾经谈到一件真实的事情 :前苏联刚刚发射的一枚导弹公布了落点的经度和纬度,提醒海上的船只不要从那里经过怎样根据导弹的速度和方向推算发射地点呢?曾肯成没有用一点高等数学知识仅仅根据中学生学习过的初等数学,引领学生唍成了推导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伍润生协助北京市科协做些竞赛组织工作有一天曾肯成递给他一份自己的讲稿,鼓励他讲一次《复數与几何》竞赛之后,所有的讲座由演讲人写成小册子集结出版曾肯成让伍润生写,伍润生发怵提议常庚哲执笔。《复数与几何》鉯第一作者常庚哲第二作者伍润生的名义出版了。史济怀出了一本《平均》这就是16册一套,当年喜欢数学的中学生爱不释手的《中学苼数学小丛书》“文革”后增添为17册,风靡大陆和台湾

常庚哲和伍润生在欣喜之余也有些疑惑,凭曾肯成的知名度数学功底和驾驭語言的能力,编这样一本小册子易如反掌况且已经写好了讲稿,为什么坚持不署名呢两人猜测曾肯成向来不看重名利,可能觉得让给姩轻人更好无论如何,他们对先生的美意永生不忘5 这种做派也许就是古代文人的名士风度吧。从那以后曾肯成提供思路,指导同事戓学生写文章而自己不署名的做法,贯穿了他的一生

曾肯成还为中学生编写了一本小册子《100个数学问题》,可惜手稿在“文革”造反Φ被红卫兵抄走至今下落不明。

尽管曾肯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无奈头上一顶“右派帽子”直到1961年才被“摘掉”从前苏联回国以后,他始终没能再交上女朋友

天津儿童医院有一位儿科大夫龚可文,身材适中眉目清秀 ;皮肤白皙, 头发略微有点发黄讲起话来是标准的北方口音。龚可文在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名北京大学医学部)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铁路职员,母亲做家务抗战时她随父母逃到云南,在云大附中读书胜利后返回北京,进入贝满女中她书读得很好,数学成绩优异考上北医之后,贝满女中的老师还问过她為什么不去学数学呢

医学院学制较长,1954年她从北医毕业时已经实行全国大学生统一分配, 她被分到由煤炭、水电等几个部合办的高干呦儿园那里条件优越,又享福又清闲夏天还可以公费到北戴河等疗养胜地去玩,只是没有机会为人看病她苦读六年学到的医学知识喪失了用武之地,听诊器都快长毛了

龚可文属于事业型书生气质,她不甘心就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同学听说国家有合理使用大学毕业生嘚政策,建议她给卫生部写信她写了,说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对口希望调到医院,竟意外地得到了回应刚好一位在天津儿童医院工作嘚同学愿意到幼儿园,两个人就对换了龚可文的父亲因病提前退休, 父母失去了经济来源便随独生女儿一起来到天津。

邻居给龚可文介绍对象头一个小她三岁,她拒绝了 ;第二个是曾肯成 小她三天,她同意了也许龚可文天生与数学有缘。丁石孙感叹 :“到六二年曾肯成终于结婚了。我记得那一天我和万哲先去参加了他的婚礼”2 两位老同学早已成家立业,孩子都上学了

三十五岁的人结婚,在那个年代算得上超大龄了结婚的头几年,二人两地分居“文革”期间,天津儿童医院的“工宣队”联系南开协商把曾肯成调过去。泹曾肯成想到科大对自己的宽容到了新的学校能否适应还是个未知数,就没敢去他说 :“我是个右派,算了吧”那时候的工作日是烸周六天,曾肯成在周日从北京乘火车到天津看望妻子逗留半天左右,倒也相安无事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城市的大夫经常下乡龚可文當然也不例外,她下乡时的队长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复员卫生兵龚可文只会低头干活儿,不会抬头看路 ;不擅言辞更不懂看眼色行事,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很容易惹祸上身下乡时她去晚了,队长很不高兴有一天龚可文看到同行的党员助产士和实习生一起拿老乡家的枣吃,顺口说了一句 :“别吃人家的枣”下乡医疗结束时,她得到的评语是“怕脏怕累”这是多年后她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拿给她看的。

懲罚很快就到来了天津东站附近有一家“盲流医院”,收治三年困难时期逃荒出来生病流落街头的农民,大多是结核病人天津市各個医院轮流派大夫到东站医院工作,因为传染性太强一般的期限是两个月。龚可文被派去后却干了两年。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只能茬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吃两顿饭, 饿得两眼昏花

她回到儿童医院就病倒了,被送到第五医院又转到天津总医院,确诊为盆腔结核因為拖延时间过长,病情严重不得不动盆腔手术,并切除子宫那时她已经结婚了。1965年夫妻二人通过正式手续领养了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兒,取名曾宏这个可爱的小生命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人生乐趣。

1963年科大的党委书记从郁文换成刘达。特别幸运的是刘达对知识分子哃样非常尊重,他从辅仁大学肄业也是一位延安时期的革命者。他在文革后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成为我国凤毛麟角的党内教育家。刘达这类开明的gcd高级干部为中国保留了智慧的种子。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了。在科大第一个被打倒的就是刘达“右派分子”缯肯成当然也不可能逃脱。

北京的冬天很冷时有北风肆虐。女人出门时包上厚厚的毛线围巾男人则戴顶蓝色或褐色的棉帽,两边嵌有栽绒帽耳不用时并上去,用时放下来捂住耳朵为了防止头油把帽子弄脏,人们经常在帽里上衬一层纸以便脏了随时更换。曾肯成也囿这样一顶帽子与众不同的是,作为文人墨客的他在纸上题了启事一则 :“敬启者本主人三尺微命,一介书生飘零湖海,惟有清风兩袖 ;浪迹人间仅存布帽一顶。一朝失去无力再置。可怜满头乱发难对遍地秋霜。海内仁人君子有拾得此物者,请按地址送还夲主人不胜感激。” 诗旁列出了自己的姓名住址

20余年后,曾肯成的学生请他写下当年的启事记忆力超群的曾肯成挥笔一蹴而就。

1969年10月26ㄖ中共中央下发《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主持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的刘西尧将军指令中国科大“战备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搬迁基本完成学校迁入合肥后,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缺乏校舍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

就在搬迁的忙乱之中曾肯成的帽子真的丢了。但是拾到帽子的人并没有按照姓名地址将它送还给曾肯成而是交给了当时掌管阶级斗争的学校领导。打油诗马上被定性为“反诗”成为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曾肯成是右派分子“破帽一顶”不就是影射自己头上的右派帽子,宣泄对党的不满吗

李尚志刚考进科大就知道有曾肯成这么一个怪才,┅个右派但从来没有听过他上课。他们最早的接触是“文革”中编在同一个组在同一个寝室睡上下铺。“右派”曾肯成是被管制的对潒而“革命学生”李尚志担任副组长, 在批判曾肯成“反诗”的斗争会上负责记录有趣的是,通过曾肯成一次次的 “检查交代”李尚志逐渐了解到他是一位好人,不但聪明绝顶而且爱国敬业, 不由地产生了尊敬之情

有一次曾肯成悄悄地出了三道数学题让他教过的學生去做。李尚志拿到了题目全都做出来了。一天趁寝室里没人他偷偷地向曾肯成请教 :题目做得对也不对?曾肯成看了几眼淡淡哋说对了,没有其它表示但李尚志分明看到了他眼中闪烁的喜悦——作为一个教师特有的喜悦。就是这件事情使得李尚志在“文革”後报考研究生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曾肯成作为导师。6

曾肯成在合肥科大安定下来1974年,龚可文带着父母和孩子迁来团聚 调到科大校医院繼续当大夫。校医院不设小儿科但科大年轻的女教师们都知道龚大夫是儿科医生,孩子有了头疼脑热便去找她。她不主张孩子吃抗菌素 发烧了就开些磺胺类药物,戏称磺胺大夫用现代的医学观点评判,龚大夫当年的医疗主张还是先进且健康的

两个事业型的读书人苼活在一起,矛盾自然而然地碰撞出来龚可文要洗衣、做饭、张罗全家的穿戴,还要照顾生病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 ;曾肯成竟然一点家務都不会做连挂面都煮不熟,甚至不会洗碗 :他只洗碗的里面洗好摞在一起后,里外面一蹭就又脏了还得重洗。他还经常丢东西從头到脚什么都丢。

曾肯成的烟瘾特别大作为医生的龚可文反对抽烟,于是便实行经济制裁不给零用钱了。在合肥科大时有一次曾肯成到校外医院看病,向夫人讨了一角钱的往返车费单程车费是五分钱,不料挂号还要交五分钱曾肯成只得步行回家。

龚可文是孝女对父母极好。岳父晚上睡不着觉曾肯成觉得吵到了他,态度不好到北京后岳母瘫痪卧床多年,龚可文侍奉床前她从大医院转到校醫院,又有家务缠身职称始终停留在主治医师,不免感到委屈按照爱女小宏的说法:“父亲受的是传统教育母亲上的是教会学校 ;爸性情懒散,妈却有洁癖思维方式偏向非黑即白。两人没有搞好中西结合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所以就要打架”“妈说 :‘我考的是丠医,转哪个医院都行!’爸说:‘北医有什么了不起我当年考清华是中南地区第一名!’就像两个孩子斗嘴。”

经过帽子风波七十姩代中后期曾肯成在合肥校区的生活总体还算安静。他很喜欢这里甚至在自己的房前种了一棵“扎根树”,精心培土管理

不料“命运”这种东西实难预测,经常给不幸的人们雪上加霜1978年2月,聪明活泼正读初中的爱女小宏突然病倒。送到安徽大学医学院大夫说可能昰白血病,但无法确诊小宏是走着进医院的,却躺着出来了病情发展很快,9个月后全身器官衰竭,似乎难以逆转身为儿科医生的龔可文慌了手脚——她从没见过这样的症状。有位教师告诉她自己的一个学生发生过类似症状,转到上海去治疗了

龚可文如梦初醒,馬上联系她在北京的同学有位同学恰好在大医院做检验科主任,亲自为小宏检查找到了狼疮细胞。1978年11月病情确诊为红斑狼疮,这个疒在1970至1980年代没有很好的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96﹪;而在龚可文读书的时候,红斑狼疮在课程中还没有出现

龚可文联系到儿童医院的同学,孩子转到那里住进了医院性命看来是保住了,但住院的费用不菲光是床位费每天就要50元,打针用药就更昂贵了对于这两位月工资伍、六十元的书生来说,简直就是天价

曾肯成立即着手为孩子筹钱治病。他在清华、北大等多所院校代课不管上什么课,不管上多少節只要能拿到代课费为孩子看病,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干曾肯成在代数界的朋友得知,纷纷慷慨解囊万哲先在小宏住院期间不间断地資助他们,拿出的钱最多 ;丁石孙一次性交到他手里两千元这在当时要算一大笔钱了。与他共过事的郝鈵新、科大的同事们全都向他伸絀援手

“文革”结束后,上山下乡的几十万“知识青年”回到北京1977年恢复高考,但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有限北京市委书记林乎加强烮主张让这些只读到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知识相当匮乏的“知识青年”读书于是办了一大堆大学的分校,目的是可以不经过教育蔀的层层报批将高考分数略低于录取线的大批“知青”马上招收进来。时值计算机科学刚刚在中国兴起北京市科技局决定办一所计算機学院,定名为北工大二分校招400人,10个班3个专业, 由林进祥与北京市计算中心著名的计算数学专家吴文达一起负责筹办

林进祥是1948年加入gcd的,她参加过解放军曾作为调干生在吉林大学数学系读书,1961年毕业分配到科技大学数学系1965年担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大约在 1979年1月中旬的一天曾肯成夫妇来到林进祥家,谈到孩子的治疗费用以及一家三口的住宿问题,意欲向老领导求助那时他们临时落脚于玉泉路科大留守处,蜗居在一个由大仓库改装成的简易集体宿舍里林进祥得知甚为着急,但她自己当时也非常困难老母亲瘫痪在床,请一位保姆照顾一家六口挤在两间小平房里。

林进祥突然“急中生智”想到正在筹办中的北工大二分校。她说 :“钱和房子我个人都没办法解决可是我正参加筹办北工大二分校,此校后续目标是建立北京计算机学院教学质量要求很高。如果你能来校兼一门课打破头我也偠想办法给你解决问题。”曾肯成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对于他来说,给本科生上一门课驾轻就熟也不会影响他指导研究生 ;但是对于二汾校来说,有曾肯成坐镇一则可以培养刚刚调进来的青年教师,二则对兼职教师有很强的凝聚力可谓两全其美。

第二天林进祥便与学校有关负责人商谈很快得到认可。尽管办学条件十分困难 :在五道口的一所小学里硬是挤进了北工大第二分校和北医第一分校两所大学校方还是想方设法腾出一间小屋,派一名锅炉工每天为他生炉取暖曾肯成终于在北京有个窝了!居有定所之后,照顾孩子方便多了沒钱买不起好菜,龚可文就经常买些便宜的小鱼炸好了送到医院,为小宏补充营养

当时北京市委规定 :兼职教师每周4课时,月薪25元林进祥向有关领导建议 :二分校的兼职教师大多为科学院各所的研究人员,水平较高月薪最好增加3元提到28元。再者最好聘请曾先生为數学教研室顾问,指导兼职教师工作使得教学质量更有保证,顾问月薪宜另加50元得到认可后,曾肯成月收入78元而林进祥本人的月工資为69元,曾公对住房和收入非常满意孩子看病的问题算是基本上解决了。

史济怀得知后对林进祥感叹说:“曾公在科大只教研究生从鈈安排他教本科生,这你是知道的!”林进详说:“我知道委屈曾公了但曾公若不兼课,我如何向领导和教职工交代我也是很无奈呀。”史济怀表示理解对于计算机学院的建设来讲,曾公的加盟无异于天赐良机

北工大二分校的校长由中科院胡世华院士兼任,他认为計算机科学技术将会飞速发展学校应该沿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方针:“亦工亦理,理工结合”由于五道口与中关村相邻,很多中科院子女报考北工大二分校著名数学家段学复、吴文俊、万哲先都有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儿女,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家长智囊团”这些數学家的一致意见是要加强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使得学生今后的学术发展保持后劲

曾公教尖子班计算机科学系四班,毕业于北大数学系嘚专职老师许蔓玲担任他的助教许老师说 :曾先生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为了报答校领导对他爱女的救助他一心一意为学校多做贡獻。曾公深知春季入学的1978级学生上山下乡归来基础很差,于是他在1979年暑假主动将成绩较好的学生以及年轻的专职教师组织起来举办讨論班,进行单独授课他还编写了四份专题讲义,包括排列组合、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复数这些讲义写得太好了,深入浅出文芓精炼,许老师将它们完整地保存至今曾公最中意的讨论班学生肖四海,早已成为美国计算机方向的技术大牛

当时中科院和科大正在丠京筹办研究生院,生怕计算机学院把曾公挖走林进祥说 :“放心,我们庙小绝对装不下曾公这尊大佛。”清华大学也在筹办数学系有人想给曾肯成提供优厚条件,把他请过来时任清华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刘达说:“不要动曾肯成的脑筋,科学院肯定不会放他”

小宏在北京儿童医院住了整整11个月,终于在1979年底病情缓解出院了自发病到缓解,前后将近两年

孩子赴京治疗初期,曾公曾在多所学校超負荷地讲课几次在课堂上晕倒,学生见状给胡耀邦写信反映情况信件辗转到达之后,胡耀邦作了批示大意是解决曾肯成同志的实际困难,报销其孩子的部分医药费用这一善举让曾肯成有了偿还债务的能力。

小宏从此跟随父母在北京生活在家里休息了一年多后,于1981姩秋季重新进入初中读书父母的舐犊之情,使他们的爱女逃出生天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科学文化”终于回归祖国大地,知识分子终于不再是“臭老九”曾肯成这个被错划的“右派”也终于被组织上彻底平反了。1978年科大提升了“文革”后的第一批教授,其中只有曾肯成和一位物理系教师是从讲师直接升上来的1981年,国务院任命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曾肯成名列其中。

1977年复旦大学与中國科技大学分别被教育部与中科院批准提前招收研究生。科大数学系经过在全国张榜、笔试和面试招到了三位 :肖刚、李克正和单墫前兩位是曾公的研究生,单墫学习数论因为导师陆明皋当时还是讲师职称,就在前面挂了科学院的王元研究员和本校的曾肯成教授单墫算曾公的半个学生,与肖、李分在同一间宿舍

肖、李二位是曾公的得意门生。恰逢有人送曾公两盆牡丹一盆叫照粉, 一盆叫洛阳红缯公很高兴,提笔拟对联一副:“肖刚李克正照粉洛阳红”。

单墫在其《忆肖刚》一文中回忆:“我见过不少聪明人数学界不像政界,没有特别愚蠢的但说到天才,恐怕只有肖刚才当得起…… 就说初等数学吧, 我算得上是解题高手了但肖、李二人常有非常独特、優雅的解法,令人赞佩例如Polya的名著《数学的发现》中有一道题:证明11,1111111,…… 中没有平方数原书的解法比较麻烦。肖刚扫了一眼说:‘模 8’成为后来的流行解法。”

肖刚的政治见解高而准但不大发表。有一次校园里放映苏联影片《玛丽黛传》,描述立陶宛女gcd员瑪丽黛如何奉苏共之命策动将立陶宛并入苏联。他看了一会儿便说:“伪造历史”站起来拂袖而去。

李克正和肖刚志向高远决心学習中国尚未开展研究的代数几何。曾公全力支持说你们最好一个去美国,一个去法国于是肖刚开始自学法语,仅仅三个月时间就可鉯毫不费力地听懂法国电台的播音了。

肖刚毕业后成为80年代代数几何领域的先锋人物。他主要从事代数曲面的研究在代数曲面的纤维囮、高次典范除子、曲面自同构群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1978年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在川陕交界的大巴山里经过了八年艰苦的磨练李尚志终于在这年9月考回了母校——中国科技大学。与他同届考入的还有查建国和田正平

与几位研究生聊天时,曾公有一大半时間不谈数学而是谈古今中外,吟诗论赋他讲数学时从来不循规蹈矩地引用定义、定理,而是提出一些精彩甚至古怪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专业是代数,他提的问题有时看起来却与代数没什么关系可一旦想通了,代数学的精髓和奥妙就在其中了

他最常提的问题不昰某一部分数学内容怎样叙述、怎样理解、怎样证明, 而是“书上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段内容不写行不行?”作为他的研究生大家不是從他那里接受知识,而是被他“逼着”不断地思考问题

他给学生指定一些必读的经典著作。学生虽然能够读懂每一步逻辑推理的过程泹总感到没有抓住书中真正的精华。而曾肯成的问题却能够让他们领悟到作者的原始想法引导大家将作者所写的内容重新发现一遍。

代數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抽象代数》取“抽象”作为名字,内容当然以抽象为特点是用抽象的公理化的方法处理群、环、域等代数結构。曾公却说:讲抽象代数应当从讲故事开始从三等分角、五次方程求根公式这样有名而又有趣的故事开始。

有一次上课曾公告诫學生:“你们要好好学,这是吃饭的本领”旋即又自我纠正 :“这是你们干革命的本领。”

曾公经常将自己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毫无保留地告诉年轻人让他们去解决和完成,却不准署上自己的名字因此,他尽管是当时著名的代数学家但发表的代数论文却很少,李尚誌所知道的只有发在科大学报上的几篇如果按照目前SCI论文的标准,他肯定评不上教授拿不到高岗位津贴。

研究生入学一年李尚志刚學完一些最基本的课程,曾公就将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拿来让他研究问题是Baer猜想:非交换单群由它的子群格唯一决定。有人做了交错群曾公做的是典型群,发表了《有限域上射影线性群的子群格》和《有限域上射影辛群的子群格》两篇文章曾公做了线性群和辛群,布置李尚志考虑酉群

于是李尚志开始学习华罗庚、万哲先的《典型群》,同时研读曾公的文章他很快做完了曾公布置的题目,并且将方法加以变通做出了段学复从美国带回来的O'Nan对典型群极大子群的猜想。李尚志又读了Building理论用来对一般的李型单群完成了子群格猜想的证奣。因而他的论文题目为《有限单群的子群体系》给出了当年国际代数界在这一方向上最完整和系统的结果。

李尚志当年有点初生牛犊鈈怕虎的劲头一口气做出了一系列结果,却并不知道这些结果有什么样的学术价值他在合肥,曾公在北京那时电脑和手机尚未出世,而长途电话费用不菲只能写信告诉老师他的结论,但是证明太长没有附上。据说曾公以前的习惯是从来不及时给别人回信这次竟┅反常态,一周之内接连给李尚志写了十封信命令他火速到北京进行讨论。信中说:“万哲先、丁石孙说了如果你做得没错,凭这些荿果就可以拿博士学位!”

李尚志做梦都没有想过拿博士学位虽然全国人大通过了在中国实行学位制度,但是怎么授学位还没有具体做法不过专家不管这些,他们只看论文的学术水平根据他们对国外博士水平的了解,第一次将博士帽抛到了李尚志的头顶上空李尚志茬大巴山有过太多美梦破灭的经验,知道这件事情有些近乎痴心妄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抢在学位授予工作具体实施之前将自巳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多更好不要在美梦即将成真时功败垂成。

李尚志和查建国挤硬座火车赶到北京行李刚放下,住处还没有安排曾公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讲文章的研究结果和方法,同时也讲他的想法就像打仗一样拼命。

万哲先让李、查二人到自己的讨论班作报告並在赴美国访问时将他们的结果作为中国代数学者的成果之一进行介绍。段学复院士仔细研究了李尚志的论文认真查阅了国际上相关学鍺的同类工作,决定支持授予他博士学位1982年4月,首届全国代数会议在南京大学举行组织会议的段学复院士说:“大会报告不但要有老先生,还要有小先生”特意安排了李尚志作大会报告, 而其他的大会报告人都是老一辈代数学家

中国科技大学像李尚志这样被专家认為达到博士水平的研究生还有好几位。学校领导决定支持数学系进行博士学位答辩试点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并得到了高教部和国務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

答辩会的前一天晚上,曾公与爱徒在校园里散步曾公下了一道命令:“今天不许谈数学。”不谈数学谈什么呢古今中外,诗词歌赋什么都行李尚志几次不知不觉地谈到了答辩前的准备,曾公马上警告:“你犯规了”他只得马上住嘴。走着走著曾公突然冒出一句:“你有时候不严肃。”李尚志暗暗吃惊自己什么时候在导师面前不严肃了?曾公说:“有一次批判我帽子里的那首反诗你边做记录边笑,一点都不严肃”

提起往事,李尚志笑了:“是吗我怎么不记得我笑过,当时只是觉得你那句‘一顶破帽两袖清风’对仗特别工整。可能是心里赞赏就不知不觉笑了吧。”师徒俩都是喜欢舞文弄墨的人

李尚志的博士学位答辩于1982年5月15日举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北京大学段学复院士担任中科院万哲先、北大丁石孙、华师大曹锡华、南京大学周伯勋、复旦大学许永华等教授任委员,算得上当年中国代数学界的“豪华”阵容了

1983年5月27日,中国首批18位博士在人民大会堂被隆重地授予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7位出洎中国科技大学

单墫也是十八位博士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数学竞赛的领军人物他五次被聘为中国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教练、敎练组组长、国家队副领队、领队,带领中国代表队获得过团体和个人金牌并出版过一系列有关数学竞赛的畅销书。

北京大学的同届研究生张筑生、唐守文的硕士论文同样非常出色但是当年北大规定,研究生要先得到硕士学位再攻读博士学位。张筑生留校后因为讲课絀众深受学生爱戴 ;并于1985至1989年作为主教练带领国家奥数队连续五次获得总分第一,其中三次使全体中国选手拿到金牌唐守文是1962年北京數学竞赛的状元,1978年报考北大研究生时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得到了198分的最高成绩在论文评审阶段,曾肯成和万哲先建议授予他博士学位在硕士论文答辩会上,曾、万二人仍然坚持“唐守文的文章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水平”甚至在答辩委员会决议中写明:“有的委员认為达到博士水平。”曾公为此赋七言律诗一首:《建议授予唐守文同志博士学位》

岁月蹉跎百事荒,重闻旧曲著文章

昔时曾折蟾宫桂,今日复穿百步杨

谁道数奇屈李广,莫随迟暮老冯唐

禹门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无妨

在这首诗中,“蟾宫折桂”指唐守文获得数學竞赛冠军的光荣历史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岁月蹉跎百事荒废”,但唐守文并未消沉而是重温旧曲,百步穿杨在研究生阶段做出了优秀的成果。“数奇”指命运乖舛李广和冯唐是古代人才没有得到重用的两个例子,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在现代的唐守文身上偅演后两句最为精彩 :纵然“禹门高千尺”,授予博士学位坚持高标准是对的但人家已经不是鲤鱼而是蛟龙了,为什么不能放他过去呢

曾公将诗作投到《北京晚报》的《阿凡提专栏》,专栏不敢发表于是只能在中科院和科大的研究生中流传。这些学生大多历尽磨难在而立之年好不容易得到读书的机会,所以格外刻苦、格外努力曾公的诗生动地体现了他对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的理解与支持,为他們撑腰打气因而很受欢迎。他对李尚志说:“我是在为你们张目!”

“文革”期间打乱了一切连大学的图书馆都没人管了。曾肯成借書无门 就想了一招:没人管借书了,可以去“偷”呀于是跟史济怀商量,分工合作“偷书”:曾肯成趁中午吃饭时间悄悄遛进图书館选书,看看四周无人便将书从窗户里扔出去,史济怀在下面捡起来塞进书包。

曾肯成还让冯克勤去图书馆三楼选过参考书他自己茬下面捡。同样的伎俩使用了多次有时找教师做搭档,更多的时候找研究生当然,他们“自主” 借到的书读过后是要归还的读书人嘚事情,怎么能叫“偷”呢今天看来, 实在是一桩雅事呢

曾肯成喜欢花卉,也会种花早年和黄开鉴一起住在北京玉泉路的科大单身宿舍时,他就在房间里养了很多盆花看到好花便买。有时邻居的窗台上放着好花他便像个孩子一样偷偷拿回自己宿舍。

有一次在杭州開会曾肯成看中了宾馆院子里的一盆月季,看看四下无人就悄悄搬了起来,不料被保安抓住说他偷花。有人跑去向会务组报告:“鈈好了曾教授被抓起来了!”会务组只得赶快派人把他救了回来。

曾肯成在洛阳外国语学院演讲时邀请人陪他去欣赏那里的牡丹园,怹偷偷挖了几棵带回合肥栽种成活下来,遂赋《偷花诗》一首诗稿已经找不到了。

1976年他住在合肥校区眼镜湖边的家属楼,门前有块涳地他种上了月季和牡丹。人们常来赏花有时摘走几朵。曾肯成生气了在花圃边上立了块牌子,上书七绝《黄月季》:“淡黄碧绿素衣裳独有林风阵阵香。倩影娟娟唯自好敢来犯者刺他娘。”虽然牡丹是偷来的但是移花栽种属于君子之“雅”,摘走鲜花则破坏叻大自然属于小人之“俗”了。

想想仍不放心曾肯成又在花圃周边围了一圈篱笆,上赋《实用秋篱护菊诗》:“小圃春迴冒雨栽蕊寒香冷带霜开。任君竟日留连看莫趁无人闯进来。”此举还真管用再没有人折枝采花了,大家都站在篱笆外面欣赏

曾肯成返京后,李尚志博士毕业并留在安徽科大任教有一次他向导师辞行欲返合肥,曾肯成说:“史济怀欠我一盆梅花你催他尽快给我。”原来史济懷担任主管外事的科大副校长时一位日本朋友来访,向科大赠诗一首史济怀认为应该回赠一首,就求到了大才子曾肯成曾肯成欣然命笔,双方皆大欢喜事后曾肯成觉得诗不能无偿奉献,向史济怀索要一盆梅花作为酬劳史济怀答应了,但一时来不及准备曾肯成就讓李尚志去“讨债”了。史济怀闻言笑答:“知道了有这回事。”待李尚志再次赴京时问起梅花曾肯成说“收到了”。

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后曾公担任数学教研室主任。当时有些教师对董金柱教授颇有微词曾公以《葫芦诗》进行劝解:“篱畔长悬非待沽,因何笑我醜葫芦葫芦自有葫芦趣,未识君侯信也无”葫芦悬在篱笆旁并非等着待价而沽,为什么要笑它丑呢董金柱依照诗意画了一幅《葫芦圖》,曾肯成将其挂在家中

曾公的诗经常写在纸边上,烟盒上写完随手一丢。学生见到收藏了或者他本人事后凭记忆默写出来,才嘚以保留一些他在《读“桃溪诗存”口占一绝》中对写诗一事发表感慨:“少做篇篇如锦绣,壮年字字着心声诗家大抵相差近,庾信攵章老更成!”也许写诗和爱花是文人墨客的浪漫与严肃的数学家不大相容,但在曾肯成身上二者却浑然一体。

曾公讲义气乐于帮助别人。科大讲师黄克诚来北京看肝病研究生院答应接他一下。他到北京站没找到人遂将电话打到曾家。曾公生气了打电话给研究苼院领导说:“我代表全国右派对你们提出严重抗议!”

家里经济情况好转以后,夫妇二人不时接济生活困难的老师这是士绅的“义举”,因而不必声张在合肥时,科大校医院的护士李章琪经常为龚可文的妈妈打针她的老伴邓世涛是曾公数学系的同事,邓老师不幸早逝李章琪一家生活困难。于是曾肯成夫妇多次托人向她转交钱物每次数百元。

担任过数学系党总支书记的张韵华老师在帮助整理邓世濤教授的物品时 发现了曾公夫妇写给李章琪的一包信件,下图是其中的一封内容为1992年春,托李尚志转交600元钱

每年最麻烦的事情是职稱评定。曾公脑袋瓜子一根筋不给别人面子,说评不上教授就评不上没人敢跟他吵。于是人们只得找到小宏“去跟你爸说说”,有時管用有时不行。老爷子不占别人便宜也不大考虑别人的感受。

科大的部分教师随研究生院回迁北京时原校址已经被中科院高能物悝研究所占去了东面的一半,研究生院只能占西面的另一半而后来建成的研究生院宿舍楼在高能所北边,教师上课时需要从高能所穿过为了奖励和照顾曾公,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生院为教师分配住房时首先给了他二室一厅的两套相邻单元。

曾公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演变与社會制度了然于心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 自然持有独立的见解他只是弄不懂,或者不屑于去掺合风云诡异、争来斗去、层出不穷的政治運动罢了曾公仍然率性而为,仍然不懂政治女儿小宏评论:“我爸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闻就要惹麻烦”

因为早晨起不来床,学校总昰把曾公的课排在上午10点以后或者下午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国家领导人赴高能所视察国级领导外出,动用一级警卫也就是说,如遇冒犯之人有权立即抓捕。曾公哪里懂得这些照样在十点来钟慢悠悠地从家里走出去上班。刚到高能所地盘担任警卫的武警战士马上攔住了他,告诉他领导人就要来了

他乖乖地驻足等待。过了二十多分钟没见车队的影子。他有点急了问什么时候才能通行。警卫战壵当然回答不了曾公觉得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来,就请小武警放他过去这个要求怎么可能答应。摩擦争执之间曾公真的急了,大聲嚷嚷起来 :“有啥子了不起!上不如唐宗宋祖下不如蒋经国李光耀。”

小武警听到这话吓坏了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有人竟敢说出这种話来,马上将他关进了一间小屋最先赶到的是高能所领导,以为出了大事推门一看被关押的人是自己的老师曾肯成!他尴尬地问道:“曾老师呀,你又说什么啦”高能所马上往研究生院打电话 :“快来把你们的老曾公接走。”

研究生院的党委书记和副院长迅速赶到對武警战士介绍“这是我们院的老教授”,陪着小心好说歹说将他领回去了。曾公不服气一路上还问人家:“我说得对不对?”着实讓他过去的学生、现在的领导哭笑不得

长此以往,搞得研究生院的老师对小宏说:“看见你爸得绕着走”不定什么时候就说走嘴出格。小宏不由地数落父亲:“你每届运动都是运动员要不是资格老,学生多谁会出面去保你啊?”

父母都是书生小宏反而出落得世事通透,人情练达也许被环境所迫:每个家庭当中,总归需要一个能食人间烟火的成员吧

小宏的性格十分开朗,她说:“不高兴是过一忝高兴也是过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呢”她开玩笑地称自己是“傻大姐型”,从不因为得了不治之症而悲悲切切完全像健康駭子一样,尽自己的能力该干啥干啥,做到哪儿算哪儿她的乐观和坚强,给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带来了无穷的慰籍

红斑狼疮就像吙山,压下去正常一段不知什么时候还可能再次爆发。但是小宏在第一次病愈后只犯过两次都不太严重,最后竟至于彻底痊愈了也算得上医学史中的一桩奇迹。医生常讲病人的坚强意志与乐观精神至关重要 看来此言不虚。

小宏在高考后因复习功课紧张犯过一次病鈈久恢复过来。她原本报考计算机学院刚好研究生院办了一个计算机班,母亲主张读书的地方最好能够回家吃饭睡觉小宏就到计算机癍去了。

1985年李尚志被科大派到四川做招生宣传。他家乡内江邻近县城的一位县中老师对他说我们的第一名是竞赛尖子,已经被北大挑赱了第二名你要不要?李尚志说先看看人吧第二名是一位叫廖志坚的男孩,聪明朴实李尚志极力动员他报考科大。廖志坚果然以优異的成绩考入科大计算机系读书1989年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的中科院自动化所攻读硕士。之后于1991年去美国深造

曾宏于1987年从计算机班结业,參加了工作1988年她赴合肥科技大学进修,需要补习数学李尚志就介绍正在科大读书的廖志坚去了,暗中希望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感情兩个年轻人果然情投意合,最终结为伉俪

在爱女即将远赴重洋与丈夫团聚之际,曾公万般不舍不由得回忆起十四年前小宏病重时,自巳曾为她赋诗一首于是提笔为当年的诗做了一段《序》:“女儿出国前夕,忽忆其病危住院时某夜狂风大作,几不能寐当即口占一絕,后几遗忘”当年的诗云:“思儿未寐意何如,一任悲风夜啸呼我为儿存天应惜,儿钟我爱病当除”

现在美国定居的小两口已经囿了三个孩子,最小的女儿都进大学读书了

生第一个小孩时,小宏又犯过一次病从那时起经过二十余年,在最近的病情复查中美国嘚医院竟然查不到她体内有狼疮细胞了。

小宏回京探亲研究生院认识她的老太太觉得她是“福星”,过来摸摸她的身子拉拉她的手,說是要“沾上一点福气”

龚可文去美国照顾女儿生孩子,曾肯成就在北京的同事家里四处蹭饭或者哪位同事的太太得空了,到他家帮忙做上一些够吃两、三天的。李尚志和妻子每次到北京都要到他家做一顿美餐让曾公享用。李太太做得一手美味的川菜特别适合曾公这个湖南人的胃口。

1974年8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设立编码专业,成立“编码专业委员会”曾肯成先生为这个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带頭人。

据翟起滨《曾肯成小传》记载曾公十分卖力,打算为来科大进修的解放军学员以及被工厂农村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编写十夲从代数学到编码学的讲义,以便他们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其中包括《组合数学》《数论与抽象代数》《移位寄存器序列》等等。

曾公寫了第一本讲义《组合数学》在讲计数的容斥原理(inclusion- exclusion principle)时,他摘录了《汤姆历险记》里的故事:汤姆在厨房对姑妈恶作剧偷走她几个湯匙。姑妈发现汤匙少了大叫汤姆偷偷地放进一批。姑妈一数又多了汤姆再拿回来几个……。讲到映射的复合他引用了杜甫《闻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讲到通信和编码,便信手拈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Φ的两种通讯手段烽火作为敌情的编码;家书则代表我方的编码。

可惜由于“文革”时期的政治环境他的计划没办法完全实现。然而缯公不屈不挠非要为编码专业做点贡献。他从进修教师翟起滨那里拿到一个密码方面的题目涉及到对二元域 F2 上的多项式 f(x) = xn-t(x+1)t + 1 进行不可约因孓的完全分解,还要计算与其相关的若干参数

他指导几个学生钻研近世代数的基本理论,吃透中国剩余定理找出幂等元的计算方法,朂后得到了这类多项式的完全分解曾公将其称为“棒打鸳鸯两分离”。

1976年5月他带上编码专业的全体师生去杭州一个计算中心实习,并苴用计算机算出了题目涉及到的所有多项式的素因子和相关参数

将计算结果全部打印出来以后,他和翟起滨来到西湖边的柳浪闻莺要叻两杯龙井茶,坐下讨论进一步的问题然后随手写下七言绝句《赠起滨》:“反复移存模二加,西湖无处不飞花好风催得苏堤绿,一剪春光带到家”回到合肥,曾公整理出研究成果《一般反复移位寄存器序列的分析与综合》

1980年,曾公从科大正式调到研究生院李尚誌跟他开玩笑 :“你在合肥的扎根树呢?”他无奈地笑了

早在80年代初期,曾肯成就想到代数密码与通讯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问题他把无線电电子学系自动控制专业的吕述望、赵战生等教师找到一起,做流密码理论算法的工程实现几位志愿者义无反顾地聚集到曾公身边,荿立了自我命名的“电子密钥研究小组”(EKOS)隶属于中科院研究生院。一个“草根”科研集体就此破土投身于一场持久的合作——从密码到信息安全的科技攀登。

赵战生的父亲赵毅敏早年留法勤工俭学1926年加入中国gcd,是《九 ? 一八抗日宣言》的起草人赵战生为人正派、宽厚,作为高干子弟他原本可以选择做官、经商、留学,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走仕途的料选择了安贫乐道, 潜心学问而吕述望则出洎苏北贫农之家,精明强干

赵战生在《我们走过三十年》一文中写道:“吕述望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个有意义的领域,投奔了曾肯成先苼这位名师’当务之急是增长才干,干点实事父辈也希望我们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来探索科学技术,完成他们未尽的强国大业”

自行組建的研究小组面临三无:无场所、无经费、无设备。他们就以家为办公室:合肥有人出差到北京北京有人到合肥,便聚集到某位同事嘚家里把夫人请到一边,尽情讨论挑灯夜战。困了东倒西歪地歇一会儿谁要是突然有了灵感,马上爬起来接着讨论没有经费,就詓学校的印刷厂讨要一些剪裁下来的废纸边用来记录演算,反复在玻璃板上画状态图研究状态转化的规律,成为有效的土计算机

研究生院在初创时期资源有限,连教工宿舍都没有老师们暂住在“文革”中迁往外地的林学院(现林业大学)校内的一座单元楼里。EKOS成立鈈久 院里特批了这座楼二层的一套房间,后来又在楼下修建了两间板房给他们当办公室并允许将板房的夹缝连接起来做实验室。曾公囍欢月季花每当一个成果转让给合作单位,就向该单位讨要一株栽在宿舍和板房之间的空地上,成为小组成员至今留恋的“EKOS”花园

缯公筹划建立一个密码研究中心,1984年11月正式在研究生院数学教研室门口挂牌“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简称DCS 中心)曾公是中心主任,赵战生是副主任吕述望担任密码实验室主任,负责项目的保密管理DCS中心从事密码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且面向有关单位招收密码学硕士、博士成立学位专修班,于1985年8月正式开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刚刚进入中国头脑灵活的吕述望利用计算机教研室的微机学会了使用电脑,因而当电脑普及之初他已经能够熟练地将其用于科研了。

这时林学院回迁北京研究生院在那里的人员回到玉泉蕗上班,党委书记王玉民的办公室让给了DCS中心工作条件逐渐好转。

万哲先有三位优秀的女学生:刘木兰、冯绪宁、戴宗铎俗称数学所彡朵金花。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挑选了52名访问学者首批赴美深造,戴宗铎名列其中1985年,曾公将戴宗铎调到DCS中心她是一位专注学问,极其刻苦论文丰盛的少有的女性数学工作者。曾公对她非常信任和欣赏称她是密码学研究的“拼命三郎”。戴宗铎的丈夫中科院计算Φ心(后部分并入软件所)的密码专家杨君辉也常来参与讨论。这对学术伉俪成就了中国密码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戴宗铎回忆曾公有非凡的智慧,上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模2e”的极大长序列时曾公提出讨论由它导出的各权位序列,并预言了权位序列周期的“倍增定理”囷“最高权位序列的保熵定理”

戴宗铎在《回忆曾老师》一文中写道,“保熵定理”是曾公为自己指导的博士生黄民强拟定的论文题目定理的证明相当困难,几度停滞不前处于胶着状态。但曾公始终坚定不移确信论断正确。黄民强终于完成了这篇很有分量的博士论攵定理是曾公给出来的,按照常理这篇合作文章的第一作者无疑应该是曾肯成,但曾公坚持没有署名戴宗铎用n级M- 序列做了非线性前饋函数,只是不能确定它的代数次数曾肯成断言:次数应该是 [log n]. 曾公果然有极强的洞察力,这一断言很快被戴宗铎证明出来了

戴宗铎曾經问曾公,他为何总是能够作出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曾公回答,在报告之前讲话内容已经在他的脑子里转过几百遍。

戴宗铎准备在美國密码学大会简称“美密会”上作一个7分钟的自由报告, 曾公帮助她反复地试讲:她讲一次曾公点评一次,包括遣词造句、语气速度时间掌握。曾公给她打气:你不要紧张就把台下的听众当成一片大白菜。戴宗铎的报告不多不少7分钟结束博得一片热烈的掌声。对於曾公的敬业精神对于曾公给予自己的种种帮助,戴宗铎铭刻于心终生不忘。

裴定一在《曾肯成老师永远活在我心中》回忆1986年,曾公又把刚从美国普林斯顿留学回来的数论专家裴定一吸引到 DCS中心当时他的职称是副研究员,研究生院决定聘他为教授曾公立即托人给怹带去亲笔便条:“全票通过,立即报到”曾公还不放心,又风风火火地从玉泉路赶到位于中关村的裴定一家里亲口把好消息告诉他。他至今仍然珍藏着曾公的那张便条并从此迈进了密码学研究领域。

翟起滨于1987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哈尔滨的黑龙江大学任教,1991年调箌研究生院翟起滨很想把孩子转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单墫带他去见了实验中学校长王本中和数学老师张春条同去西单┅所饭店进餐。翟起滨提起孩子曾在哈尔滨的数学竞赛中获奖请求帮忙。王、张二位没有拒绝顺便提到了入学赞助费的事情。

费用不菲翟起滨筹措无门,曾公得知挥毫赋诗一首:“天眼不开枉自清款爷神气九爷贫。前门无路后门堵千古伤心翟起滨。”吩咐他交给數学所负责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裘宗沪先生经过裘先生的协调,加之考试成绩优秀翟起滨分文未出,孩子转学成功了进入张春条老師负责的理科实验班。得知好消息曾公为这首诗补写了跋:“为翟起滨徒手走后门代拟晋见诗,后因主事者明达所求或出人意外的完滿结果,令人感动”

谁说曾公只会读书,在组建科研队伍的关键时刻他将自己的组织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上述几位学者的加盟增强叻DCS中心的研究力量名师带领的“土鳖”和“海龟”的结合,数学理论专家和工程技术人才的结合为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人才基础。

曾肯成教授指导的黄民强博士于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中心受到过出色密码训练的郑建华于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DCS中心遇到嘚困难除了物质条件的匮乏,还有那个年代国家管理体制的局限密码的研究和应用,历来是政府和部队机要部门的专权民间难以介叺。如何处理科研和保密的关系他们没有经验,管理部门也处在适应社会发展逐步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当中。

在国外有密码学方面嘚杂志,有定期举行的国际会议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密码学理论的学术交流,各国的密码学家通过这样的会议得到理论上的提高回国後设计各自的密码。这就像在医学会议上交流做阑尾炎手术的经验但具体的手术则由各国的医生自己去做。

DCS中心能不能在国际上发表文嶂出席会议,成为经常性的困惑在中心建立之初,这两者都是不被允许的他们受到过违规的指责,甚至听到过卖国的申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保密部门逐渐重视起民间密码学的研究1984年,相关机构的领导和专家放下身段在黄山会议上听取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彙报演示。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保密通信基金列入保密通信科技攻关项目。曾肯成和DCS中心的成员们开始整理零散的研究成果将它们寫成论文,准备参加1986年6月28日在北京玉泉路饭店举行的628会议

在会议上,DCS中心的发言是这样安排的 :曾肯成教授第一个发言 , 他先让自己的学苼翟起滨用20分钟报告了含有伤残置换因子的特殊方程的例子和求解方法;随后曾肯成用40 分钟阐述了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密码体制的熵漏現象和有效利用”,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原创性工作对密码的破译极其有效;接着,杨君辉就DCS中心对“DES型s-盒的研究”做了演讲将美国国镓安全局(NSA)设计 s-盒的原理分析得十分透彻;最后,吕述望、赵战生等人就物理噪声源和通讯中的帧同步问题给出精彩报告会议结束之後,DCS中心得到了国家最大额度的经费支持

1987年11月份,曾公带领DCS中心正式向国家保密工作局上报研究成果“密码学问题的一组理论研究”怹在成果前言中强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数据与通信保护 (DCS) 研究教育中心除了从事通信保密中具体密码体制设计外,也从事密碼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下面申报的论文全面涉及了单密钥密码的设计、评价与攻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通信保密中适用的新型物理乱源产生方法”后来,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参考意见曾肯成带领大家进一步将成果完善成《有关密码学问题的一组理论研究及开发应用》嘚文集。

丁石孙说:“那个时候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破密码而曾肯成就觉得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来建立密码。后来有很长时间他嘚研究就转移到密码而且要造密码机。八十年代中期曾肯成关于造密码机的想法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需要设计自己原创嘚具备国际水平的密码体系。

1989年DCS中心接到国务院相关部门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递交了申请实验室在中心原班人马的基础上佷快建立起来,于1991年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战生为实验室首届主任曾肯成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7姩中曾肯成和赵战生一道,出席了美国密码学大会美密会是密码学最顶尖的国际会议,1981年才开始举办当时每年录用的文章仅有20篇左祐。

在会议的自由论坛上曾公作了一个报告。那时我国的物质条件很差连透明胶片都没有。曾公巧妙地用纸边写出讲稿勉强可以通過投影仪显示在屏幕上。报告非常生动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为了将问题表达清楚他甚至描述了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波洛的破案情节作为类比。曾公准确流畅的英语让美国人颇为惊讶会后有人问他是不是本地长大的华裔。

在那次会上曾肯成拿到了美国国家安铨局局长William Odom的一份命令,强调“不仅要支持与密码学有关的数学研究而且要由NSA出面来支持一切数学领域的研究,以保持和发展美国数学的活力”曾肯成在“关于经济效益问题的答辩”这一会议发言中回忆 :“我在1987年拿到了这份命令,译成中文交给了当时的中央保密委员会辦公室并从NSA的Morris博士手上看到了他们支持纯数学研究的一份计划,其中涉及李群、李代数、微分几何、代数几何这样一些纯而又纯的数学領域简直像是国家科学院的计划。”

从四年 间曾公在刊登美密会论文的期刊Journal of Cryptology上发表了4篇重要文章 :

这4篇论文的结论都被收录在 Alfred J. Menezes 编著的《应用密码学手册》(Handbook of Applied Cryptography)之中,被评述为破译流密码最有效的分析原则和十分巧妙的计算方法

1989年1月至1991年1月,应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Lafayette)一位印度籍教授Ray的邀请曾肯成携夫人在美国访问讲学,协助他指导研究生曾公开设了三门课程:置换群、流密码、序列密碼。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美国在1977年公布的第一个商用密码加密标准它的设计细节至今仍然是谜。在 1989 年的美密会上曾肯成谈到了DES中 s-盒设计的一个疏}

4月23日诞生了文学巨匠莎士比亚,逝去了塞万提斯在最具有文学象征的这一天,我们失去了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家、作家陈良廷先生(1929—2020)

4月23日,诞生了文学巨匠莎士仳亚逝去了塞万提斯。在最具有文学象征的这一天我们失去了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家、作家陈良廷先生(1929—2020)。陈先生从中学时代即开始为《辛报》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短文1951年起与妻子刘文澜合作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读者留下《纳尼亚传奇》《马耳他嫼鹰》《教父》《儿子与情人》《萨马拉约会》《爱伦坡短篇小说选》《乱世佳人》《教父》等众多传世译作

其中,《纳尼亚传奇》中嘚《狮子、女巫和魔衣柜》《黎明踏浪号》《银椅》为陈良廷先生与妻子刘文澜合译为世界打开了有魔法、白女巫、羊怪、海狸、矮人、树精的奇幻世界之门。

对广大爱好外国文学读者来说我父亲陈良廷是一个著名的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家,译作等身对我来说,他是一個最好的父亲最好的丈夫,他和妈妈结婚70年相亲相爱,对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

爸爸4月23日下午走的时候,我都没能够见上爸爸最后一媔当我听到这个噩耗,真的撕心裂肺嚎啕大哭。前一周我还带着爸妈去公园晒太阳看樱花,也许疫情时期宅家太久那天他们像孩孓一样非常开心。我承诺他们等到疫情结束我一定带他们去淮海路红房子,他们最喜欢的西餐馆去吃饭纪念他们结婚70年。

——陈造容(陈良廷之女)

陈良廷与刘文澜之女、画家陈造容2020年4月陪父母看樱花

以下系陈先生八十八岁时,与妻子刘文澜接受《上海书评》采访謹以此文纪念陈先生。 转载自《上海书评》 采访︱汤惟杰 整理︱丁雄飞

1 光华实验中学和《辛报》 从成都路的学校把稿子送到山东路编辑部

陳先生您是哪一年进光华大学的? 陈良廷:1947年我十八岁。在光华读过一学期工商管理专业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徐燕谋的英文课。

这之湔您在哪里读中学 陈良廷:光华实验中学。这个中学全是光华大学的校友做老师校长叫傅敦厚,研究生物学光实的国文老师都好得┅塌糊涂,有王芝九、吴竞寸、廖康民(光华大学教育家廖世承之子)、谭惟翰谭惟翰很有名,写过小说、散文后来研究评弹。他会紦自己的书送给他看得中的学生我总算都有。

我1988年读大学他那个时候还在华师大。他好像会唱京剧的

陈良廷:他梅派青衣唱得特别恏。我在光实中学才慢慢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之前在教会学校,我是老牌留级生那时因为家庭环境与抗战的缘故,觉得读出来没意思湔途茫茫。初中读了两年开除了。我姐夫是光华大学的校友就把我塞进光实,仍旧读初三光实特别注重文学教育,我进去不久就做壁报编辑和同学打成一片。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投稿

对,我查到您好像读中学的时候就向报纸投稿了 陈良廷:这也是受到谭惟翰先苼的启发。当时有份《新晚报》由女作家潘柳黛编副刊。她叫谭惟翰组稿谭先生叫我写,我便学着谭先生的样子写散文结果就登出來了。我自己投稿是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两段幽默给《辛报》——从成都路的学校把稿子送到山东路编辑部。另外在《辛报周刊》《前线ㄖ报》《大晚报》《时事新报》《中华时报》(青年党的党报)上也发表过文章大多是瞎写的,骗铜钱的 我在《辛报》上写得最多,當时用了不少笔名笔名有时候是编辑朋友随便起的。当时和我熟悉的编辑有编《辛报》第三版的董鼎山——董乐山的哥哥董乐山起初吔是影评家,笔名麦耶我们都叫他麦耶。

陈良廷:《张爱玲“安定登”》(《是非》1946年)

我看您那个时候的文章,一是对文学感兴趣您写过一篇关于张爱玲的短文,写她住的常德公寓还有您好像比较喜欢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电影方面的东西。 陈良廷:我就是靠电影起镓的

2 华纳公司和《水银灯》 “我们假公济私,在华纳办公室编杂志”

您读中学的时候去哪里看电影 陈良廷:说来也有趣。我影评写得哆了影院经理、八大影片公司宣传部的人就差不多都认识了,他们会叫我去看试片这期间认识了在四十年代已经博得文名的马博良。怹觉得我太苦靠笔杆子养老娘,就把我介绍给他的老朋友、华纳的宣传部主任朱曾汶(笔名麦黛玲)这样,我进了华纳成了朱曾汶嘚助手,两人共用一间办公室

您哪一年进去的? 陈良廷:1948年进去后,几个朋友编了一本《水银灯》出了九期。

这是你们当兴趣办的 陈良廷:对,顺便帮华纳宣传我们两个人假公济私,把华纳办公室当编辑部朱曾汶和马博良(后去香港,编过《侦探世界》)各出┅千块徐汝椿出一千块,朱定(后来成了新疆作家)以刊登广告的方式出一千一共四千块办这本杂志。

陈良廷:《星光照耀恋爱之欧羅巴》(《水银灯》第一期)

您在华纳的薪水如何 陈良廷:我和朱曾汶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电影字幕,回读者来信我一个月两百多块,朱曾汶还要构思电影片名一个月六百多块。华纳总共十几个人还有个负责进口片子报关的老头,一个月有近千块 刚解放,影片公司偠搞工会了打倒美国佬。我们就把自己的公司打倒了解散了。当时洋大班已经把所有的美钞放在大旅行箱里,坐轮船逃到香港去了但八大西片公司都有自己的银行小金库,数目不大留下的中国大班把钱拿出来分了。我拿到了三个月薪水的遣散费

华纳出来以后这段时间,您怎么办 陈良廷:我是西片发行公司失业救济委员会的一个小头头(工会安排的),负责组织下岗工人——不光是电影公司的还有越剧、江北戏班子的人学习文件,帮他们介绍工作其实我自己也找不到工作。像电影院卖票我也轮不到的。 刘文澜:当时长宁區造了一个长宁电影院徐家汇造了一个衡山电影院。但它们不要他

刘先生,您那个时候在哪里工作 刘文澜:我在美商电话公司。解放后中国人暂时没接管它,仍旧是外国人的他失业了,我是有工作的 陈良廷:后来,我就又写起稿子了为《文汇报》《新民晚报》《亦报》写副刊,写苏联电影我找来苏联的资料,学俄文朱曾汶学得好,他给《新民晚报》和《亦报》译过不少俄国小品、儿童文學还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了些苏联短篇小说集和苏联戏剧。他笔头很快

3 文化工作社和平明出版社 “巴金开的稿费很高,当时叫千字千册”

陈先生您怎么会变成专职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的? 陈良廷:1951年我见到了吴劳。 我和吴劳早就认识《水银灯》发过一篇他的文章(笔洺奥斯嘉)。这篇文章本来是为圣约翰大学的电影壁报写的但没有登。他写了四个美国电影女明星眼波的特色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很吸引人的名头,叫‘Look·Look·Look·Look!’(中文《眼波·眼波·眼波·眼波!》)

吴劳(奥斯嘉):《眼波·眼波·眼波·眼波!》,刊于《水银灯》第②期

吴劳解放后考上了北京外语学校他、朱定、叶麟鎏,还有复旦的王科一被派到了专门训练精通外语的特殊外交人才的劳动大学但怹们在北京心不在焉,想到将来要做的工作不理想先后都溜了出来。王科一回来后在复旦大学继续读他文笔好,一边读一边俄语翻译Φ文意思了很多苏联小说后来就到文光书店做编辑了。

王科一对吴劳说你搞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这倒是一个新的出路他还介绍方平(当时在译莎士比亚)给吴劳认识。方平和王永年(圣约翰毕业)、汤匡时(汤真后来支内成了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周访渔(方予)当时是文化工作社的。吴劳平时最爱淘西书店碰巧买到了巴西亚马多的《无边的土地》。经王科一的介绍吴劳有工作了,译《无邊的土地》——后来果然一炮而红(文化工作社1953年3月版)。

吴劳遇到我很高兴让我也来试试。当时文化工作社要出两本苏联短篇小说集(从英文本译)里面有两篇没人翻,叫我翻我说我没翻过这种。吴劳说他来帮我校订我译完交稿后,书一个月就出版了稿费也馬上有了。这就是我第一部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作品——普里希文的《北极蜜》(《北极蜜》普里希文等著,陈良廷、张景桂、姚永彩合譯文化工作社,1953年4月版)

与此同时,我还在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保加利亚短篇小说这是保加利亚大使馆送的宣传品,英文版比较简單。我译了十多篇选了八篇,交给了汤匡时(《乡村故事——保加利亚短篇小说选》[保]达斯卡洛夫等著,陈良廷译大华出版社,1953年蝂)

刘先生,您什么时候和陈先生一起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的 刘文澜:我和他1951年结婚,当时他正好失业他在翻苏联小说的时候,我觉嘚好玩比如他翻到一半,吃饭了我来看看,在翻点什么东西因为这个英文版的苏联小说不难,我也可以加两句 陈良廷:她十几岁茬西安的时候,就帮她爸爸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过《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上的文章登在西安的报纸上。

陈先生我记得您那个时候还俄语翻譯中文意思过美国共产党法斯特的书。 陈良廷:我和徐汝椿一道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了五六本 徐汝椿到朝鲜去过,做俘虏的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他在朝鲜的时候,开头我们经常通信那时候年纪轻,也不知道什么是机密他同我讲战场的事情,公安局还特地为此找过我徐汝椿到底是大少爷,吃不起苦头后来借故回来了。回来后他看见几个老朋友都在搞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眼红了吴劳说你去搞吧,旧書店有本法斯特的书你去买来看。其实徐汝椿过去从来没译过他虽然是《水银灯》的编辑,但朱曾汶看不起他写的文章让他跑印刷廠、制版厂,所以他在《水银灯》没写过文章但他在圣约翰倒是编电影壁报的。

徐汝椿对我说你出过几本书了,帮我加加工于是,怹译一点我译一点,凑在一起吴劳再帮我们加工。交稿的时候因为徐汝椿没出过书,就把他的名字署在前面投给平明出版社。平奣出版社由巴金和他的弟弟李采臣(后来打成右派去了宁夏)主事。巴金特别好自己看稿子,还请语言专家看这样先出了第一本《嘟会一角》(平明出版社,1953年12月版)然后第二本《孩子》(平明出版社,1954年3月版)第三本短篇《海盗与将军》(平明出版社,1954年4月版)第四本《公民汤姆·潘恩》(平明出版社,1954年11月版)。第五本The Proud and the Free——《自豪与自由的人》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特约稿,准备出了碰到法斯特宣布脱党,出版社打招呼说这本书出不了了但稿费照给,寄一本清样作为纪念其实我认为这本是法斯特写得最好的,完全鼡独白

您对出版社的编辑印象深吗? 陈良廷:有几个人印象很深 一个是我的老朋友吴钧陶。五十年代初大家听无线电学俄语,课后僦去他家(富民路口的别墅)开辅导学习小组会吴钧陶半残废,自学成才俄文非常好。他当时已经通过他父亲朋友的帮忙在太平洋絀版社出了三本小书。他知道我在平明出版社译书也有兴趣,就通过父亲的路子去平明做了编辑

不过我们的书都不是他编辑的,我们嘚编辑是祝庆英(《简·爱》译者)。她也是圣约翰毕业的,一辈子没结婚帮吴劳校过《铁蹄》。她做编辑像吴劳一样认真能捉出你细尛的错误,还会试译两句提议这句句子似乎可以这样译。她自己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也做得很好她有个哥哥叫祝文光,是文史馆馆员怹们合译了《爱玛》。祝庆英后来译过法租界档案——法租界里抓过许多共产党所有关于迫害我们党的档案都要译出。“文革”期间祝庆英也没进干校,去编《法汉词典》了当时编《法汉词典》的还有方平和李孟安。李孟安的爱人成钰亭(《巨人传》译者)是平明的法文编辑早先在现在淮海路三联书店的地方开了一家国英书店,专卖法文、英文旧书

平明出版社还有一个编辑叫陆清源(笔名海岑)。他父亲是二十年代有名的鸳鸯蝴蝶派武侠小说作家陆士谔陆清源精通英文、俄文,他和叶麟鎏、王科一、王永年公私合营的时候在新攵艺出版社号称“新文艺四大才子”。反右的时候他们因为之前讲过两句话,都打成右派

叶麟鎏多亏总编辑孙家晋(吴岩)帮忙,紦他调到了青海博物馆他又学会了针灸,当起了赤脚医生改革开放后,他回来了起先也没什么工作,我把他的情况反映给了社里社里欢迎他,这样他就进了译文因为吃过苦头,提拔得快一点开头在汤永宽手下编《外国文艺》,后来升上去了做主编,然后再升仩去做总编

王科一运气好点,剪辫子没事了。王永年去了北京新华社做西班牙文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还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过医学方媔的东西我去北京看他,说你应该继续俄语翻译中文意思文学后来他欧·亨利继续翻了下去,也翻了博尔赫斯,再后来的《在路上》也反响很好。当然译笔上,王科一比他更活。

陆清源很作孽下乡吃了很多苦头。三年自然灾害饿得没办法,到田里捉老鼠吃“文革”期间他还被打成小集团,精神也有点失常了回上海不久就过世了。

陈良廷:五十年代的稿费很多王科一译了《傲慢与偏见》,一炮而紅以后就专门俄语翻译中文意思文学名著,他的稿费一个月要接近一千块了所以公寓搬来搬去,都是好房子生活好得不得了。当时寶大的罗宋大餐一块钱一客一汤一菜一只面包(按:即所谓公司大菜,相当于现在的套餐)我们经常去吃。巴金开的稿费很高我们當时第一本书《都会一角》,定价一万零四百块折合成新的人民币一块零四分,定价的百分之十二给我们这样一算,印三万本书就有彡千六七百块这等于就是版税,当时叫千字千册

《傲慢与偏见》,[英]奥斯丁著王科一译,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2月版,平装定价┅万九千八百元精装定价两万七千五百元。

4 历史研究所、编译所和“五·七”干校 “编译了很多内部书,周总理表扬过《尼克松》”

您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公家的单位

陈良廷:差不多六十年代初。 我是民盟的成员民盟里有个经济学家叫寿进文,人民出版社约他译经济书寿进文让我替他分担几章。但徐汝椿不开心他说你去帮他译经济书做什么,我们又不是搞经济的我便作罢。后来民盟千方百计帮我們介绍工作介绍到历史研究所,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一批清末小刀会、《字林西报》的资料我一看那么多资料,一个人不行就介绍同昰民盟成员的朱曾汶等人一起译,后来徐汝椿也勉强来了一共四个人。 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这些东西不容易很多英文我们从来没碰到过,还要译成清末《北华捷报》那样的文笔比如法院要叫公廨,还有清朝的官职都很麻烦我们下了一番功夫。我到徐家汇藏书楼去看那時候的材料笔记就做了好多本。 历史研究所给的稿费不少一个月一百二十块。拿了三个月徐汝椿闹翻了。他说自己是专业俄语翻译Φ文意思文学的不愿意干这个,就退出了这样我们待着的人也尴尬了,只好一道出来又没饭吃了。

从历史研究所出来以后呢 陈良廷:开始先待在家里。正巧市委要组织一批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力量办一个编译所。宣传部的石西民、白彦和出版局的丁景唐牵头草婴具体筹备。先摸底:全市大概有一百多个搞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的再挑选:出版社有哪些基本的文学译者,政治方面好一点文字方面好┅点,出过书的再问生活情况如何,有什么困难这样筛选了四五批,选了十三人

草婴做编译所的头,张满涛(张可的哥哥王元化嘚大舅子,俄文、法文都好曾打成胡风分子,此时落实政策)和罗稷南(译过高尔基)有政协头衔:这三个人第一档一个月一百二十塊。

韩侍桁(《雪国》《红字》译者)李俍民(《牛虻》译者),陈梦海(时代出版社编辑译儿童文学),冯鹤龄(时代出版社译者)都是作家协会外文组的:这四个人第二档 一个月八十块。

我、徐汝椿、蔡慧是英文的吕翼仁(左海,吕思勉之女)是俄文的李孟咹是法文的:我们第三档,一个月六十块还有丰一吟(丰子恺的女儿),一个月四十块

过了几个月又吸收了第二批五个人,包括荣如德、吴力生、侯浚吉(美国回来会英文、德文,原先搞航空管理的)白彦在香港认识中国银行的经理程慕灏(程乃珊的祖父),他说囿一个女儿叫程萣华震旦大学毕业的,从香港回来了但没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过书,白彦也把她吸收进来后面还有个叶群(笔名叶冬惢)。一共十九人

我们的办公室在后来译文出版社的地方,延安中路967号这里本来是中国银行俱乐部,当时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办公室让了两层给我们。办公室里有五个人坐班包括党支书记傅禹华(老干部,女的)周朴之(译过两本俄文书,做党的工作)郭振宗(普通职员,曾把草婴作榜样笔名学婴,后来用了冯春的笔名取义枯木逢春,是《普希金文集》译者) 我们不上班的人就两个礼拜詓开一次会,政治学习当时市里面很重视,和我们开会、讲话的都是领导:金仲华、白彦、杨永直都来讲过话行政上,我们属于上海攵艺出版社兼管因此蒯斯曛、包文棣、孙家晋都经常来一道学习。

您在编译所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过什么 陈良廷:他们通过外文书店订叻很多刊物,主要是进步杂志我们看了,把一些消息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出来供领导内部参考,比如美国又出了什么新的畅销小说谁嘚了诺贝尔奖。

当时毛主席接见了一个叫杜波依斯的美国黑人领袖。我们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赶译他的“黑色火焰”三部曲。第一部《孟沙的考验》蔡慧译第二部《孟沙办学校》我和徐汝椿分工赶译,一人一半然后再帮蔡慧译第一部剩下的几章,第三部《有色人种的卋界》交给主万这书一出来,正巧“文革”来了不能够发行,印了两百本送了几套到北京,其余都没进过新华书店开头我们也没囿样书,后来工宣队开后门给了我们一套,最后这些书都流到上海旧书店去了译这套书是进编译所后唯一一件要紧工作,译了一年多

“文革”开始后,您的工资减少过吗 陈良廷:我没打倒,工资仍旧六十块草婴、张满涛打倒了,就三十六块的生活费但后来,他們工资都稍许加了一点

之后你进了“五·七”干校? 陈良廷:我在奉贤的干校,和电影的在一起所以经常会看见王丹凤、黄宗英。

干校搞了编译组我们接任务,集体编译了很多内部书比如尼克松要来了,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尼克松其人其事》 (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镓经济研究所、上海市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六连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大家一人分一章,后面《基辛格:超级德国佬嘚冒险经历》([美]C. R. 阿什曼著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0月) 也是大家各译一章。都是限你們两个星期赶出来出版社印刷组也搞突击,一下子就送到北京去了国务院给了我们几次好评,周总理表扬过《尼克松》

另外还赶译過《黑非洲史》和《苏联对外援助净成本》。市委写作组的戴厚英还布置我们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内部小说最出名的是《阿维马事件》,峩带头组织一共四个人译了近二十万字。就拿到过一本样书没有稿费。

当时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的环境比较差把干校一大间废弃的女廁所填掉,改成办公室晚上蚊子很多。后来宽松了会放我们回上海的图书馆看一些外文杂志,能接触到《新闻周刊》(Newsweek)我们通过組织关系借回来。

陈良廷:对回上海后,我对俄语翻译中文意思这一行也没什么打算像荣如德就眼光远了,他读过英文系也是徐燕謀的学生,回到上海后就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了斯蒂文生的《金银岛》《化身博士》放着李俍民和任溶溶也是眼光远大的,他们在牛棚的時候就学日文和西班牙文名正言顺地把《毛主席语录》的中文版和西班牙文版、日本版对照,硬读虽然语法不懂,但也硬啃了下来後来就慢慢能做这些外文的俄语翻译中文意思。

5 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俄语翻译中文意思 “太露骨的色情场面我们坚决不译”

“文革”结束后您又开始俄语翻译中文意思文学了 陈良廷:我们回到了延安中路967号,仍旧一个月六十块再后来让我们选择,要不要进编制进编制一個月八十块。

一开始他们让我组织一批人突击译《大屠杀》,由我统稿这本书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参考消息》登过一段需要铨部翻出来参考。书出版后总算提了译者的名字,销路特别好初版印了三十七万。自此之后译文觉得我统稿统出经验了,几本书都偠我这么搞直到九十年代前,《乱世佳人》还叫我这么弄再后来《蝴蝶梦》我就不上了。统稿要花很多时间统稿费却一次付清,只囿千字三块钱我不是快手,也不想粗制滥造

“文革”后,吴劳也进了译文他做事情卖力得要命,尤其喜欢帮人忙凡他看不惯的稿孓,都要帮你加工到底李文俊、王永年都有过被他改得差点哭出来的经历。他心是好的义务帮忙。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来组稿译《战爭与回忆》我找了吴劳和叶麟鎏,我们分组分头译吴劳虽然和叶麟鎏一组互校,但他说我的稿子也由他来校我说最好了,你是我的咾牌加工师了

我看到1981年的时候,您和刘先生在云南人民出了一本《马耳他黑鹰》 陈良廷:《马耳他黑鹰》是我解放前在上海的旧书店耦然买到的一本袖珍本(pocket book),觉得好玩随便看看。后来发现它三次被翻拍成电影华纳就拍过《马耳他之鹰》。不过这本书一直没人译我有空就译着玩,也没想出版那时她(刘先生)已经从电话局退休回来了,也一起译后来云南人民出版社外文编辑室主任梁友璋来仩海组稿,问我有什么现成的稿子我说只有《马耳他黑鹰》,他见有现成的稿子很高兴马上就出版了——译文当时不敢出,胆子小

梁友璋说他在北京拿到劳伦斯的一本书,叫《儿子与情人》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我们觉得挺好就开始翻。那个时候我们还在俄语翻译Φ文意思《教父》《教父》我最早是从《参考消息》上知道的。当时我女儿陈茂先在外语学院英文系“文革”后,一些美国人组织来Φ国的学校学太极拳,类似旅游团他们随身带了很多袖珍书,茂先便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教父》

刘文澜:我觉得《教父》的故事性蠻强的,就在家里译也让茂先去译一点试试看。译完后问云南人民,有没有兴趣出他们起先也有点胆小。不过梁友璋后来去北京开會一些出版社的领导一听说他可能要出《教父》,每个人都找他预定了几本让这书变得很热门。《教父》里有个别地方比较露骨我們建议他,如果胆子小就不要公开发行。他果然听了我们话的内部发行。

陈良廷:我们译《教父》也算有经验了太露骨的色情场面峩们坚决不译,晓得这点抓得很紧的出版社说,你译出来给我们参考我不干。万一你放进去了呢那我倒霉了。不过虽然内部发行,云南人民最终还是因为出《教父》吃批评了那时我们《儿子与情人》也译好了,稿子交齐给他们但因为反对精神污染,云南人民不敢出了《儿子与情人》尽管也有点这方面的描写,但比较诗意、隐晦有人把它当《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了,其实不是的我们就问雲南人民把稿子要回来。几年后我去北京碰到人民文学外文室的一个搞俄文的领导,叫秦顺新他对我说现在环境两样了,稿子交给我們吧于是书很快就出版了。这两本书都是她(刘先生)译得比较多我主要统稿,那时候我们住在愚谷邨的亭子间条件比较差。

1982年出嘚《爱伦·坡短篇小说集》我印象很深,第一版就印了四万本封面是张守义设计的,也设计得非常好据说出版社在“文革”前就约稿了? 陈良廷:对的这个选题最早是人民文学定的。我和徐汝椿译好交稿,但那时徐汝椿想离开历史研究所就借了修改爱伦·坡译稿的理由,我们只好把稿子拿回来,分头修改。改好后寄回出版社,出版社又不敢出了,因为爱伦·坡这个作家争议挺大,出版风险蛮大的这樣就经过了一个“文革”,“文革”后稿子从仓库里找出来了因为过去很多年,我们又不放心了再把稿子要回来重新再加工。所以这夲小说我和徐汝椿做得苦透苦透一直推倒重来,反复互校书出版的时候,徐汝椿已经在美国了

其实爱伦·坡中国人很早就译了。但老实说,没一个人译得看得懂的。最早伍光建用文言文译过因为伍光建本身不懂英文,别人讲给他听所以问题很多。后来焦菊隐译过吔译得异常难懂。还有很多人我们都找来参考,译文都读不懂因为我学过点俄文,碰巧还买到了俄文本的爱伦·坡,不懂的时候就去俄文里查。幸亏在初译的时候吴劳也在,有很多问题问吴劳的。翻这本书等于翻十本书了,特别花时间。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也是您牵头的

陈良廷:这是当时孙家晋说要出译文丛书,让我们选了几篇译曼斯菲尔德我们蛮喜欢的,很细致尤其看了吴钧陶提供的徐誌摩的译本,觉得确实配徐志摩的味道背景气氛让人身临其境。 吴钧陶的父亲是老板钱多,他家的藏书非常多有近两万本。我们俄語翻译中文意思的很多书都是他提供的译《乱世佳人》,译文社只有一本书不够分就从他家里再拿出一本书,拆开来李俍民译的《犇虻》也是他提供的,后来蔡慧要重译他说他还有一本,提供给了蔡慧淘旧书方面,他和吴劳一样老资格了,当然他比吴劳钱多

海明威的英文是不是也不好译? 陈良廷:蛮难译的海明威就是短句子,你不好自说自话为了让中文好懂,就把句子加长加长就不像海明威了。所以我们尽量译得简洁 译海明威是因为译文社想出全集,狄更斯全集出过了接下来就是海明威。吴劳牵头吴劳本来让我們译长篇,但我们身体已经不大好了长篇吃不消,就短篇译了几十篇吴劳也帮忙加工。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的下册主要是蔡慧译嘚蔡慧没结过婚,时间比较多最早他和他的同学李文俊搭档(译了法斯特的《最后的边疆》),但后来李文俊到北京去了成了《世堺文学》的主编。

《纳尼亚传奇》是你们在休息之前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的最后一套书 刘文澜:好像是的。这本书的来历也和《教父》一樣是我女儿从留学生那里拿来的。她拿回来也不看我一看,觉得蛮好玩的就开始翻第一册。现在这套书的版权在译林译林的封面仳译文做得好,所以生意很好

你们后面还翻过什么吗? 陈良廷:给黄昱宁编的《译文》杂志翻过大本的后来不翻了。

陈先生您做了那麼多俄语翻译中文意思有什么心得吗? 陈良廷:俄语翻译中文意思理论我讲不出什么我的方针是,要译得中国人能看懂我们年轻的時候都读傅雷、朱雯、巴金、萧乾这种译笔,看得蛮舒服的像萧乾的《好兵帅克》译得多好。还有张友松(“文革”时笔名常健)、施蟄存、杨绛、杨必都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我反复看他们的译文尽量找原文对照,受益匪浅我力求学到点名家的皮毛就最好了。

我年輕的时候在旧书摊淘到过一本林汉达编的英汉俄语翻译中文意思教程,是商务印书馆出的里面有四个范本是他自己俄语翻译中文意思嘚,中英对照还有很多例句,告诉你碰到这种句子应该怎么译他这本俄语翻译中文意思教程对我帮助蛮大,我在俄语翻译中文意思俄攵小说之前读过很多遍。

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冯涛先生为此次采访提供的帮助

《纳尼亚传奇》(套装7册)

收录作者唯一认可的原作插图

附录全彩地图拉页真实还原故事场景!

赠送精美书签+明信片+笔记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语翻译中文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