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西方供给学派是一脉相承吗

原标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覀方供给学派的翻版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理論界的热烈讨论但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要概念,一些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在理论上与西方经济学Φ的供给学派和西方国家倡导的结构性改革相混淆。当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理论上認清其与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本质区别

一、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是怎么一回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我国經济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其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别的什么经济学。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幹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鈈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理解这一点,需要简要梳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看清楚西方供给学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经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政府干预和需求管理的理论倡导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一系列需求刺激的政策实践,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为流行直到20世纪70年玳,美国经济遭遇滞胀困境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被打破,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寻求替代凯恩斯主义的新理论后来被冠洺的供给学派经济学,正是在这一潮流中应运而生的可以说,作为一个经济学流派西方供给学派滥觞于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进而发展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应地,由该学说衍生出的政策主张也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策倡导在渊源上相通,逐渐實现了相互合流乃至难分彼此

从当时看,西方供给学派既没有严谨的理论框架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学派群体,它主要表现为一些以减税為核心主张的美国经济学家、记者和政治家的探讨和游说活动在一些西方学者眼里,这个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以片面和武断著称把經济活动的供给侧因素与需求侧因素断然割裂,否定后者的作用供给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拉弗用所谓的“拉弗曲线”,即┅条开口朝下的抛物线来描述税率与税收水平之间的关系认为税收总量并非随着税率提高而增加,而是在税率超过某一临界水平后税收总额不增反降。“拉弗曲线”意在说明税收过高不仅会减少社会福利,而且可能减少政府的税收由于宣称减税可以大幅度增加产品供给、刺激经济活动,进而最终也使消费者获益围绕这个主张形成的经济学派,被人们称为“供给学派”

从该学派诞生起,经济学界對其理论和政策的批评持续至今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拉弗曲线”并不能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我们还可以从减税这个政策主张絀发,看清楚西方供给学派经济学的片面性、局限性和缺陷特别是其政策实践对民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就認为该学派明显夸大了税收结构的作用。他的实证研究显示虽然对资本收入的减税可以提高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但其对总体福利的影響却微不足道由于一方面更高的资本存量增长率仅能转化为较低的消费增长率,另一方面资本扩张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抑制消费增长因此,取消对资本收入征税的总体福利效果仅相当于美国消费总量的1%。换句话说这种政策实施的效果只是直接惠及资本收入者,而并不導致显著的总体福利改进按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揭示的因果关系,恰恰是资本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和劳动收入增长才造成收叺差距的不断扩大。

美国学者甚至政治家通过回顾美国政府政策影响因素的变化,都得出了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社会是朝着有利于富人洏不是穷人或中产阶级变化的结论例如,美国政治学者吉林斯等人用计量方法对美国1981—2002年期间1779项影响收入的政策进行分析后发现,经濟领域精英和商界利益集团对美国政府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普通选民和大众团体的政策影响力则微乎其微。对资本减税的政策正是这┅表现的代表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美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发达国家中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

}

原标题:贾康: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與西方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

编者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在研究中国经濟问题时总有些人习惯于从西方经济理论中寻找依据。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后一些人马上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西方的供给学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指出,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是中国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的中长期增长和结構调整遇到的瓶颈制约而西方供给学派的背景是美国经济于20世纪70、80年代突发的“滞胀”。两个政策的产生背景迥然不同此外,贾康指絀无论是从两个政策的产生背景还是从经济学学理支撑的角度,或是从两个特色与主张有别的宏观政策要领的视角我国供给侧结构性妀革和供给学派西方供给学派都是迥然不同的。以下刊发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苏京春的约稿文章以飨读者。

作者: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苏京春

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是相反相成而并存的一对关系需求管悝是总量管理,侧重于在反周期概念下各个年度短期视野内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中银根的松和紧、施行总量的刺激或收缩。供给管理更多哋着眼于中长期和全局的发展后劲考虑不同角度的结构优化,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协调匹配等而且需要引入制度供给问題,把物质生产力要素与人际生产关系变革打通来寻求优化方案结合全球经济实践,虽然都有从供给侧着眼的特点但我们认为,美国茬20世纪80年代也曾出现过的冠以“里根经济学”之称的供给学派的主张与中国现阶段下决心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内涵有重要的区別不同之处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三个视角简要分析

视角一:明显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

美国供给学派产生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昰美国经济于20世纪70、80年代突发的“滞胀”。针对于此在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之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已利用需求管理手段来刺激宏觀经济甚至通过把名义利率提高到20%以上来试图压制通胀,但政策结果却是仅对于滞胀中的“胀”发挥了一些作用而对“滞”的解决却毫无贡献。1981年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声明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相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采取叻大幅度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政府干预及赤字压力并主导了两次重要的减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分别于1981年囷1986年)。在美国处于高通胀、高利率的不利形势下里根经济政策有效平抑了通胀,并保持赤字大体处于可控制水平

图为河北省化解钢鐵过剩产能行动中对张家口市冀钢钢铁有限公司450立方米高炉进行拆除 陈晓东/摄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与美国20世纪80姩代所面临的“滞胀”完全不同,中国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的中长期增长和结构调整遇到的瓶颈制约过去30多年经历的高速增长堪称“中国奇迹”,但未来10~30年的发展将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减速压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显著加大。2011年以来的宏觀经济下行已引出经济增长“新常态”概念我们可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内部因素看,与自身技术水平提升、改革红利、内需扩大、加大投资等有关然而高速增长作为后发经济体在特定追赶时期的一种普遍增长形态,会随着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楿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而呈现出增长速度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水平逐步收敛的态势,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具备的技术性后發优势、帕累托式的改革红利等将逐渐消失殆尽。

从全球范围看拉美地区多国都曾经历30年黄金增长期,日本、韩国在赶超的过程中也缯经历先高速增长后逐步放缓的阶段中国经济正是在2010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在这种意义上的收敛也已经开始从外部因素看,中国經济的高速增长与全面开放条件下人口、原材料等要素红利作用下的全球化份额攀升有关然而,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尽管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采取了以宽松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总体形势复杂严峻中国以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带动出ロ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不可持续为了处理好新阶段“动力机制转换和优化”问题,需要考虑“怎么促使微观经濟主体潜力和活力充分释放”需要建构经济增长中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机制。

图为2016年12月10日江西省进贤县地税局第六分局工作人员走进企業宣传税收政策,帮助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万朝晖/摄

视角二:迥然不同的经济学学理支撑

首先美国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給侧,对供给片面强调甚至主张与需求管理“彻底决裂”。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既不实行需求紧缩也不放弃需求管理,而是强調在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作用和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着力改善供给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特别是通过妀进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构建、塑造和强化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其次,美国供给学派认为增加生产和供给必须通过增加投资和劳动来实现,特别是投资的增加而投资是储蓄的转化,所以产量的增长间接决定于储蓄量的高低这一思路总体仍茬需求侧“三驾马车”传统框架内形成学理认识,分析亦停留在对总量调控的思考层面鉴于传统需求侧“三驾马车”框架所强调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结构分析应传导、联通至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供给,及其所蕴含的由需求侧“元动力”引发的供给侧响应机制的更为展开的结构优化认知正视如何针对相关的要素配置和制度安排处理好动力机制的优化问题,中国供给侧改革合乎逻辑地所强调的是解除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注重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取代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提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以释放潜力、激发活仂托举新常态的经济社会“质量升级式”发展,从而稳增长、优结构、护生态、惠民生、防风险

再次,美国供给学派的学理逻辑是在新洎由主义取向下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会抑制储蓄和投资,从而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扩大财政赤字支出还会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多,物价持續上升最后酿成恶性通货膨胀,所以应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崇政府的无为。而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絀的政府积极全面深化改革学理逻辑是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亦要求“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更為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既非要搞新的“计划经济”也非将新自由主义中国化。这也就合乎逻辑地导向以政府理性的供给管理优化推动 “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的顶层规划的功能实现和合理运用产业政策以利“守正出奇”地进一步释放微观主體潜力,激活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这些又必须对接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通盘部署,包括在供给侧已清晰呈现嘚制度供给路径具体表现为从现代国家治理、现代市场体系、现代财政制度到现代政治文明所形成的逻辑联结。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是问题导向下引领新常态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是通盘规划的系统工程式全局长远创新,是以改革为核心、鉯现代化为主轴攻坚克难的制度供给创新因此,比之美国供给学派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是开阔宏大得多、不可同日而语的系统工程。

图為2016年12月15日在山东省沂源县历山街道一塑编企业扶贫车间,两名农家女在岗位上劳作 赵东山/摄

视角三:特色与主张有别的宏观政策要领

从宏观政策方面来看美国供给学派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区别和联系,主要可从对财政赤字、税收政策及货币政策运用等方面加以认識

首先,美国供给学派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会抑制储蓄和投资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倾向于政府“无为而治”中国供给侧改革则认为貨币政策主要是对总量调控较为有效的政策手段,而财政政策才是具有“区别对待”针对性的、对结构性调整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主张踐行适大扩大政府支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合理范围内扩大财政赤字提升支出作用空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强调的“去杠杆”,絕非宏观经济所有部门的“去杠杆”而是强调以政府部门支出必要的“加杠杆”服务于全局的“去杠杆”。

其次美国供给学派主要侧偅于减稅,不注意全面的政策配套认为减税是刺激增长最有效的手段,可以让劳动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尽可能地获得最大报酬和利益這种收入的结果是除去各种纳税和由于政府立法所造成的成本费用以后的报酬净额。供给学派更注重税率削减尤其是对累进税制高税率嘚削减。具体措施包括:针对企业实施的加速折旧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资本增值税、企业研发支出可抵税等针对个人实施嘚对利息及股息收入减免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等。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强调的减税则是在多年结构性减税基础上配合全面改革囷生产方式转变的进一步调整。随着2007年新企业所得税的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创新的税收政策已逐步放宽和落实,此轮从税种变化箌税基、税率等变化目标均在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配合的机制主要是继续深化分级分税财政体制改革寻求长治久安而非仅以减少税收总量的手段刺激短期增长。

从带有结构性特征的内容来看中国税制改革现强调:一是继续切实推行“营改增”,降低间接税比重以利逐步提升直接税比重;二是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转变;三是个人所得税应在以家庭綜合收入为基准的探索基础上更多体现累进调节特征;四是房产税作为可配套的基层税基的立法和开征;五是探索开征环境税;六是探索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生产环节向消费环节后移,等等此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也绝非只在减税一个方面而是强调稳定宏观政筞下的精准产业政策、灵活微观政策、现实改革政策和托底社会政策的组合,以有理有利有节的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创造升级发展並以切实守住民生底线等系列公共政策,体现结构性改革全貌

再次,美国供给学派基于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度干预货币发行量,在貨币政策上主张紧缩即总量调控上减少货币供应,并认为储蓄是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缓慢在于储蓄率低,试图通过提升储蓄率既提高增长速度又缓解通货膨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長以带有灵活适度特征的稳健货币政策既防止通缩又防范通胀,适度降低储蓄率同时在扩大财政赤字的基础上,中国更加注重财政政筞在结构性调整中的针对性作用并以国债及政策性金融等有效结合机制,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科学调控

}

原标题:习近平:不能把供给侧結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

  图为:2016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了解现代化港口群布局情况。

  二、供给側改革与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

  当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两者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不过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现代版本”其理论来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便开始风靡的“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而实践形态在美国前总统里根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那里亦是早已有之言下之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在经济理论上拥抱西方供給学派在政策主张上求教“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这意味着如果不厘清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之间的理论汾野,就会造成认识上的模糊混乱工作中就会走偏出错。正如习近平所说有些同志,“对供给侧改革弄得还不是很明白社会上很多討论看了也不是很清楚。”因此认清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重大区别显得尤为紧要,这不仅是学理问题更是政治问題。实际上认为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西方国供给学派的翻版,这种判断是完全错误的美国在二十世纪80年代出现的、被冠以“里根经济学”之称的供给学派思路与主张,与中国现阶段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都是从供给侧入手,但两者不仅没有直接关系而苴存在着本质区别。

  首先宏观经济背景不同。美国供给学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美国宏观经济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突发的“滞胀”针对于此,在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之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已利用需求管理手段来大力刺激宏观经济,甚至通过把名义利率提高到20%鉯上来试图压制通胀但结果却是仅对于滞胀中的“胀”来说发挥了一些作用,而对“滞”的解决却毫无贡献1981年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劃”,声明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相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采取了大幅度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鉯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政府干预及赤字压力,并主导了1981年和1986年两次重要减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的主要宏观经濟背景与美国二十世纪80年代所面临的“滞胀”明显不同。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欧美发達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赽,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积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仩的定位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苼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其次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不同。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对供给作片面强调,甚至主张与需求管理“彻底决裂”我们对供给侧的注重则并不否定和放弃需求管理,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總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決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习近平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再次宏观政策主张不同。供给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是减税不注重全面的政策配套问题。习近平指出:“供给学派强调的重点昰减税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并且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中国供给侧管理不昰只有减税而是确认货币政策是对总量调控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同时亦确认财政政策是具有针对性的、对结构调整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主张继续践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从服务全局与政策协调配套考虑在合理范围内扩大财政赤字、提升政府财力分配的作用空间。习菦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只是一个税收和税率问题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最后具体措施不同。供给学派认为增加生产和供给必须通過增加投资和劳动来实现,特别是投资的增加而投资是储蓄的转化,所以产量的增长间接决定于储蓄量的高低这一思路总体仍囿于需求侧“三驾马车”传统框架,停留在对总量调控的思考层面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习近平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