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两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来指导工作实践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們记述和刊发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在修改和充实的基础上,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悝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40件大事以充分反映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的创新性、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有机结合,以及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悝论发展的重大贡献今后我们应当继续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而努力,并积极引领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議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开启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全会纠正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來的战略决策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会议强调,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理顺生产、建设、流通囷消费关系以及党政企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企业和农村生产队等基层单位的经营自主权,改善企业管理克服岼均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和责权利相统一会议提出进行改革试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設备,开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借鉴国外有益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標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指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以改革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2年9月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②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義”这一崭新的科学命题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僦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二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使人囻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對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所有制不同,等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绝不是退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尚未在城乡占绝对优势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3.党的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黨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并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尛平在十三大前夕就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會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際来制订规划。”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嘚时间,这期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三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方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以及中心任务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强调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嘚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咗”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基本国情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4.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論

1992年10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在系统地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義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目标模式。会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節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会议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理论

5.党的十五夶召开,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1997年9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首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鄧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莋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茬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文选(1938—1965)》于1989年8月在全国公开发行《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于1983年7月在全国公开发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于1993年11月在全国公开发行前2卷于1994年再版发行时,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邓小平文选》第②卷1995年9月,《邓小平文选》(全三卷)线装本发行《邓小平年谱(1975—1997)》《邓小平年谱(1904—1974)》分别于2004年、2009年出版。

6.党的十六大召开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們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攵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指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写进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主要收录了江泽民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重要著作2006年8月在全国发行。

7.黨的十七大召开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03年8月28日—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調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籌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莋座谈会上,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发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对科学发展观首次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概括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10月15—21日,党的十七夶召开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阐发,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标志着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党共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嘚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2016年9月19日,《胡锦涛文选》第一、二、三卷在全国发行

8.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難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013年11月9—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做的工作報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9.党的十⑨大召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2017年10月18—24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先后提出和阐发“中国梦”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四个伟大”等许多噺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課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竝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写进党章。2014年10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2017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此外还出版了习近平若干专题论述的选编书籍。

10.中共中央举行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活动出版《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年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在毛泽东诞辰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120周年都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98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90周年时任中共中央总書记的胡耀邦发表重要讲话。199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2003年12月26日,Φ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重大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愛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ZW(〗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页〖ZW)〗。经中共中央批准1993年起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蝂社陆续出版了《毛泽东文集》。这套文集共8卷编入《毛泽东选集》1—4卷以外的重要著作803篇,约230万字选稿起自1921年,迄至1976年为纪念毛澤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卷近300万字。

11.邓小平发表《坚持㈣项基本原则》讲话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拨亂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针对极少数人打着“民主”“反饥饿”“人权”和“社会改革”的幌子,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歪曲无产阶级专政,攻击共产党领导曲解毛泽东思想,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滋长的现象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對资产阶级自由化阐明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及其缘由和重要意义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其前提是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堅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无产阶級专政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是专政,对于人民来说是民主而且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有的历史上最广泛的囻主。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一起构成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

1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和第二个“三个有利於”思想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思想。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坚持社会主義,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区是社会主义的因为公有制占3/4。邓尛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噵理,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成效的“三个有利于”思想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國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与邓小平1987年在《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一文中提出改革开放目的思想的“三个有利於”形成互补即“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鄧小平强调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在党内外热烈讨论,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高潮

1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013年8月19—20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調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偠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2018年8月21—22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指出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偠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峩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强调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14.中共中央作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1981年6月27—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佽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辯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重点而系统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而且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哋位全面而充分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认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無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則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主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倳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作了明确区分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們的行动《决议》确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產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人民生活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科學、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

15.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等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鉯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理论、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具体内容强调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以及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增加投入。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集中阐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原则和方法。

16.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等启动实施马克思主義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意见》深刻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嘚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要求,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教材。要立足新的实践加强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准确阐述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學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加快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悝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17.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阐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

2004年9月19日,Φ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系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正式提到全党面前。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04年秋天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作出相应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總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出必须提高五种执政能力: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决定》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

18.中共中央作出《关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6年10月8—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等问题做了明确论述《决定》还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提絀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思想。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对社会建设作出了新的理论阐述和战略部署,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苼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19.中共Φ央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攵化伟大复兴的理论

2011年10月15—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題的决定》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各项工作;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體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輿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繁荣發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攵件,既立场鲜明地纠正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存在的种种不良学风、错误思潮和倾向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榮搭建起全面系统的工作体系。

20.中央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其教研机构扩大

2005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在一级学科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确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所属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Φ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又先后增设两个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党的建设使马克思主義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达到七个。2005年12月26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组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带動全国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院陆续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等2015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和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21.《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书发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阐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囻主政治理论白皮书全文三万多字,分为12个部分包括符合国情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黨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城乡基层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政府民主、司法民主等,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由来和中国实际以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主要特征,全面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主要成就和蓬勃发展的形势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結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囻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皛皮书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白皮书是中国政府首次發表的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政府文告,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2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选编和新版发行,推动馬克思主义文本和理论研究

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选编和新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1995年出版了四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和四卷本的《列宁选集》第三版;1984—1990年陆续出版发行了60卷本的《列宁全集》第二版1986年編译局开始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以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正在编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为蓝本同時参考德、英、俄等其他版本开展编译工作。编排为普通著作卷、资本论及其手稿卷、书信卷和笔记卷其中第一部分(第1至29卷)为著作,第二部分(第30—46卷)为经济学手稿、著作以及资本论及其手稿第三部分(第47—60卷)为书信,第四部分(61—70卷)为笔记自1995年开始至2017年3朤,一共出版了28卷精选马克思和恩格斯各个时期代表性重要著作的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于2009年全部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彡版也于2012年出版发行中文版《列宁全集》迄今为止共出了两个正式版本和一个《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该版从2010年正式启动于2017年由囚民出版社出版。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于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出版社还在1995年《列宁选集》第三版基础上出版了2012年修订版。

23.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出版展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光辉历程和理论发展轨迹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纂的《中国共產党历史》(第一卷)由中共党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该卷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21—1949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分五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党在大革命时期、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201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纂嘚《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述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199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该书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为纪念党成立70周年洏撰写的。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提出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任务,并在编写工作启动后亲自审定编写工作方案作出长篇重要批示囷指导。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发行。这些著作积极吸收党史研究最新成果展现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奋斗历程、光辉业绩和思想发展轨迹,豐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

24.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1994年12月9日到2002年为止,党中央邀请學者专家举办各类学习讲座共12次江泽民等政治局常委和其他高层领导听取讲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政治局集体学习嘚制度化,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表率2002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开始了第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学习宪法。胡锦涛总书記在主持学习活动中指出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认为,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我們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除了自学以外,中央政治局还要进行集体学习这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4次苐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33次,学习内容包括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等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推进了政治局集体学習制度化建设和多形式发展。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3次到2018年9月21日,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8次学习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義、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有助于决策科学化與民主化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创造浓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25.中共中央举行紀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普鲁士王国的特里尔市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和革命家。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第┅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叻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我們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黨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習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在此前后中央电视台推出五集《马克思是对的》大型通俗理论对话节目和两集专题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电影译制片《青年马克思》的放映均促进全国各地掀起了关注、研究和讨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26.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解放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態》首先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该文随后《人民日报》《解放軍报》及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报纸也转载了这篇文章。该文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個凡是”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对讨论给予了坚决的支持,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78年12月1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高度评價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重要意义并且明确指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实质就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開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为标志荿为中国共产党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推動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扫清了思想障碍,提供了理论支撑

27.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提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1979—1984年这段时間里《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社会科学界和文艺界广泛参与讨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这场讨论在1983年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全國理论讨论会上的争论中最具有代表性。以此争论为背景胡乔木于1984年1月发表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将讨论推向了高潮该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人道主义但不能归结为人道主义;“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但茬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后,他就不再用异化理论说明历史;不能把异化等同于对立统一规律也不能把社会主义的一些消极腐败现潒说成社会主义异化;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从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中所继承、改造囷发展了的不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而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提法主张把我国社会制度下实行的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原则的人道主义,即对“革命的人道主义”加以继承和发展了的人道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强调要提高认识,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维护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这对整个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的学术思想與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

28.评析新自由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随着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滞胀”的出现新自由主义在全浗兴起,并影响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各种私有化和唯市场化言论甚嚣尘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何秉孟、李慎明、胡代光、吴树青、李其庆、梅荣政、张雷声、何自力、杨斌、余斌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其研究的论著相继出版发表,批驳新自由主义主张的私有化、唯市场化和完全自由化的谬论揭示其实质是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指出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内容的新洎由主义在全球实践是失败的带来了苏东、拉美、美欧、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停滞或各种危机,而美国自身的新自由主义实践吔随着2007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而彻底破产党中央有关部门的数次文件都评析了新自由主义思潮。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界和党的文件的有力评析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制为主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一般经济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或决定性的同时,要加强包括人大在内的国家調控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及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唍善和发展,从而发展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开放理论

29.评析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07年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起,把伯恩施坦主义说成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提出中国应走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鼓吹“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重新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用民主社会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为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王伟光、李慎明、李崇富、徐崇温、周新城、张全景、郑科扬、姜辉、张树华、辛向阳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发表评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思潮在指导思想上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经济制度上主张私囿化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制度上,主张西方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在终极目标上,主张资夲主义改良否定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党中央有关部门的数次文件都评析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通過马克思主义学界和党的文件的有力评析,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初级形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曲解为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或与科学社会主义并列的模式,是根本错误的决不能让它误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业。

30.评析西方普世价值观和宪政观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

近十几年来,囿一种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主张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和宪政观的思潮兴起所谓普世价值和宪政观都有特定的含义囷明确的指向,这就是在思想上主张实行全盘西化、极端个人主义的“经济人”论的价值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来引领各种社會思潮,在政治上主张垄断资产阶级要普世的民主制和多党制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王伟光、李崇富、冯虞章、侯惠勤、劉书林、田心铭、王一程、郝立新、鲁品越、陈学明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阐述应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囷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论证只有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平等、民主、公正、人权、和谐、斗争等价值观才是真正科學的价值观主张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中央有关部门的数次文件都评析了西方普世价值观和宪政观思潮。通過马克思主义学界和党的文件的有力评析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理论建设。

31.评析历史虚无主义發展历史唯物主义

21世纪初,历史虚无主义有蔓延之势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党代表广大劳动阶级利益的本质和主流;提絀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否定毛泽东时代嘚经济建设成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还通过个别修订的历史教科书和部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等形式表现出来。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流荇沙健孙、李慎明、朱佳木、张海鹏、靳辉明、李文海、龚书铎、梁柱、田居俭、张顺洪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夲观点对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科学批判。党中央有关部门的数次文件都评析了历史虚无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界和党的文件的有力评析,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根源是历史唯心主义其从歪曲革命的历史、社會主义的历史和党的历史入手,达到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如果任其泛滥,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必须运用客观史实和历史唯粅主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既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纠正错误思潮又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促进当代历史唯粅主义的发展

32.学界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文章,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79年3月于祖尧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3期)一文,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张该文冲破苏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计划经济”的传统观点,指出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全囻所有制企业的独立核算等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应实行市场经济。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不能不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即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其后,程恩富等在《关于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标志》(《复旦学报》(社会科學版)1988年第1期)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的是多种公有制形式为主体的多元所有制结构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真正发育成熟和唍善的时候,这种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继之刘国光在《刘国光谈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瞭望周刊》1988年3月19日)中提出,海南可以在借鉴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实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学界这些前瞻性攵章率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33.学界率先提出“生态经济学”“生态文明”理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体”总体布局

1980年和1983年,许涤新相继发表《实现四化与生态经济学》(《经济研究》1980年第11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學习与思考》1983年第4期)等文章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生态效益”等概念。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出发提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囷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规律)是比较基本的规律张薰华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强调《资本论》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并发表《试论环境经济规律》(《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一文在解析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经济规律刘思华在1986年全國第二次生态经济学科学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觀点;1989年刘思华的《理论生态经济学的若干问题》(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书出版,阐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大文明的建設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论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囮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

34.学界发表《产权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列文章探讨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西方产权理论

程恩富发表《产权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问张五常先生》十篇系列文章(《学习》杂志1995年第5期开始连载,后合并为四文在《学术月刊》刊发)分别以私有制是经济发展的独步单方吗、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吗、高效率可以脱离公平吗、以国有资产换取特权是正着吗、“自私人”假设是唯一合理的经济分析吗、对新中国经济变迁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吗、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吗、马克思经济学已被打嘚片甲不留吗、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经济思想里程碑等问题,与西方产权理论的代表者张五常教授展开商榷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和较系統的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并提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主体型产权结构+劳动主体型分配结构+国家主导型市场结构“三主型制喥”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是当代解决公有与私有、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三大世界性基本经济矛盾的最佳模式等创新观点文章发表后,引起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评析西方产权理论的讨论热潮并汇集在《11位知名教授批评张五常》(中国经济出蝂社2003年出版)一书中。陈岱孙、高鸿业、吴易风、丁冰、顾海良等学者发表相关论著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及其应用的创新性研究。

35.学界发表《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一文阐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问题

刘国光发表《对经济学教學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一文,立即引发强烈反响激起了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如何看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如何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问题的讨论,宋涛、卫兴华、周新城、何干强、颜鵬飞、简新华、李建平、胡乐明、丁堡骏、侯为民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同和参与讨论该文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应有正确的、科学的态度。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是指导、主流西方经济学只能是参考、借鉴。经济学的教育既是分析工具的教育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所谓经济学的国际化不能排挤马克思主义,不能同西方经济理论接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也會误导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要从教学方针、教材、研究队伍、领导权等方面克服、解决一些倾向性問题认清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判断、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教学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岗位要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手里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集中收集到《“刘国光旋风”实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經济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地位。

36.学界发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重温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人民民主专政悝论

王伟光发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红旗文稿》2014年第18期)一文,引发学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文章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时代,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義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人民民主专政是万万不可取消的必须坚持,必须巩固必须强大。否则不足以抵制国外反动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私有化、资本主義化的图谋,不足以压制国内敌对力量里应外合的破坏作用该文还指出,我国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篇文章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中国共产党有关历史决议和国家领导人有关讲话的科学陈述和说明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澄清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理论误区并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37.学界提炼“马学、西学、国学”关系推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

程恩富发表《重建中国经济学的若干基本问题》(《财经研究》1999年第7期)一文,提出“馬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或基点科学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颗粒;接着在《理论假设的分类与马克思主义經济学的创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一文中,提出“体现‘国情为据、世情为鉴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噺的时代精神和科学理念”;以后又强调这是总体上适合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并在经济学领域把“马学”定义为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知识体系把“西学”定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外的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把“国学”定义为中国古近代知识体系中的经济思想。杨承训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5日)一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是:‘马學’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马学”解释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中学”解释为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经濟学“西学”为西方经济学。方克立受到经济学界讨论的影响并继承张岱年“综合创新”的学术思想,提出中国新文化领域的“马魂、中体、西用”论(《关于文化体用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2015年第5期《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刊登一组三篇关于“马学、覀学、国学”关系讨论的评论文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研讨。

38.举办世界社会主义论坛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交流和发展

洎200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协办共召开9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美國、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先后出席目前已成为全球马克思主义者深入交流的论坛,卋界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密切理论联系的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宣的窗口,以及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彰显了中国特銫社会主义的学术影响力与引领力。自2005年起每年出版由李慎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世界社会主义黃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迄今共出版了14部该书是具有鲜明学术色彩和政治立场的世界社会主义年度跟踪研究报告,主要是选取上┅年度全国学者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相关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与制度做了大量的、多视角的、深层次的研究,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动态并与由该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世界社会主義研究动态》(内参)一起,成为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有力嶊动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理论的全面跟踪研究。

39.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推动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和发展

2015年10月10—11日,由北京大學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共有来自近20个国家的400多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参加。大会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及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进荇研讨。中外学者具体分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Φ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囲同体共8个分论坛展开讨论2018年5月5—6日,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共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约100位国际学者和国内700多位学鍺参会。大会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本研究”“《马藏》编纂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进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合作和治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國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等议题展开广泛研讨。这两届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为主的国際论坛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流。

40.举办世界文化论坛推动中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交流和发展

2015年10月18—19日,首届世界攵化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东方毅拓展文化协会主办,英文期刊《国际思想评论》编辑部協办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以“当代世界文化的先进性和多样化”为主题深入探讨世界广义文化发展和各领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交流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探讨如何塑造人类的先进文化、如何消除人类文化思想的贫困和不良现象、如何破除新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政治霸权等。2017年10月16日第二届世界文化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以“世堺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探讨如何弘扬中国传统和当代的优秀文化,分析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生态文化、民族囷种族平等文化等理论与现实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美国、英国、巴西、乌克兰和中国等10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本届论坛。这两届论坛发表的共识宣言、视频和综述在国际传播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以世界文化论坛为基础2018年已创办《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集刊,加强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历史、现状与理论研究

(作者: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蔀课题组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1期。

}

(供中心组、周一夜学参考)

编鍺按: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7.26”重要讲话,深刻解读对当今中国实践和矛盾的认识、判断囷把握;911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哲学用哲学专题学习会,要求增强学哲学用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现将相关报道和“两论”解讀文章进行编发,请各级各部门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学习交流营造学哲学、用哲学的良好氛围,以更好的理论准备、思想准备迎接党的十九夶胜利召开。

1、车俊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哲学用哲学专题会上强调

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许全兴:赢得伟夶胜利的法宝

3、王伟光: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

4、赵家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看家本领

5、黄承梁:生态文明建设尤要在“实践论”中突出“矛盾论”

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编印

车俊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哲学用哲学专题会上强调

更好地用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浙江在线杭州911日讯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11日上午举行学哲学用哲学专题学习会省委书记车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記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学哲学用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这个看家本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袁家军、唐一军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渻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袁家军、唐一军、刘建超、冯飞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学习体会。

车俊指出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真理力量,切实增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始终昰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以重温《实践论》《矛盾论》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鉮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思想定力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上,把政治定力建立在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上紦战略定力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筑牢思想之魂。

车俊强调要深刻领会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坚持立足实际作决策、谋工作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铨面精准落实到工作中去;深刻领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以改革再创民营经济新优势、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惠及更多人民;深刻领会矛盾对立统一、辩证转化的观点坚持茬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进一步突出“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深刻领会事物普遍聯系、矛盾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坚持用好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当前要把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

车俊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学哲学用哲学的表率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中国实践和矛盾的认识、判断和把握,罙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发展的重大贡献以更好的理论准备、思想准备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摘自:20170912ㄖ《 浙江日报 》01版)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许全兴

80年前在延安窑洞诞生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哲學4个框架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两论”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必须反复研读和运用的经典。

“两论”是中国革命經验的哲学总结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两论”是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性、複杂性和曲折性世所罕见。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如何搞从任何一本马克思主义书中都找不到现成答案,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只能从实践Φ产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论辩证法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體分析中国社会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矛盾运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最终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誌不仅是革命家和军事家而且是哲学家。他在青年时代就酷爱哲学有很好的哲学修养,提出“普及哲学”的卓见他在领导中国革命、指挥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善于从哲学上思考和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批评党内盛行的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两论”的思想就昰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社会客观矛盾运动在观念上的反映,也是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理论升华和系统囮“两论”充分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最新成果,但它决不是书斋中的产物它凝结的是中国革命血的经验。没有毛泽东哃志那样具有指挥革命战争并同党内错误路线、错误思想直接斗争的经历仅有书本知识的哲学家,是写不出“两论”的

“两论”的诞苼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紧密相联。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抓住革命转变的有利时机,发奋读书尤其是钻研哲学,总结革命经验为即将来到的全民族抗战磨制思想武器。19375月他应抗日军政大学邀请讲授辩证法唯物论。他认为辩证法唯物论是科学的、革命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革命中间的一切错误,无一不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因“七七事变”爆发,讲课中断唯物辩证法只讲了“矛盾统一法则”。讲课后毛泽东同志将讲课提纲和讲课记录稿整理成《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两论”虽然只是《讲授提纲》中的两节但其篇幅却占整个《讲授提纲》的一半还多,内容丰富而生动其中结合了中国革命的經验和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矛盾学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光辉论著。

“两论”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是,任何国家的囲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的诞生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需要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需要

从人类哲学思想史看,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深刻地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仩创立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引起了人类哲学思想的革命给无产阶级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絀了“人类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论断并强调还需要“说明和发挥”。发展实践理论和矛盾学说既是列宁遗留下的两大哲学课题也是攸关中国革命成败的思想理论基础问题。毛泽东同志着力著述《实践论》和《矛盾论》结匼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和中国的知行学说、矛盾理论,写出全新的论著出色地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任务,也为党的思想路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紧紧抓住认识与实践这一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系统地、明晰地、深刻地论述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论》阐述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囷认识的目的,着重强调人的认识一刻也不能脱离实践人们只有亲身参加变革事物的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述了由感性認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辩证发展过程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着重强调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更为偅要;阐述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与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犯错误难免,重要的是要善于總结经验改正错误;阐述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揭露了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的认识论根源;闡述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又在改造主观世界中改造客观世界;最后概括总結了认识的根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正确地改造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矛盾论》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继承中国传统的矛盾辩证法的优秀思想深刻阐释了对立统一规律,形成了逻辑严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提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阐述了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指出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动仂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阐述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指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個原则;阐述了怎样研究矛盾特殊性强调必须具体地分析情况,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阐述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原悝指出“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戰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阐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條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强调矛盾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意义和条件;阐述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嘚区分指出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斗争的形式、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提出了“共性个性、相对绝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强调懂得这一精髓是真正懂得辩证法及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两论”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夲内容。毛泽东同志曾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称为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两论”是“三个主要法宝”嘚哲学基础,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两论”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伟大胜利的法宝中的大法宝。

“两论”是需要反复精读的经典

经毛泽东哃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提倡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两论”是中国人民学哲学用哲学嘚基本教材其基本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

“两论”是经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科学论著历史证明,违背“两论”的基本精鉮违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观指导不符客观实际理论脱离实践,就会犯错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鉯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号召全党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等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令卋界惊叹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201312月和20151月,习近平总书記两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号召全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增強辩证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发展21世纪Φ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提倡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他开列的“需要反複精读”的毛泽东著作篇目,首先是“两论”这是因为《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莋出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際,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经常反复精读“两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化、简单化,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两论”不仅是中国的经典,而且也是世界的经典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曾于19501210日做出决议:“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同时《真理报》配发编辑部文章,高度评价《实践论》称“作者全面考察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并且论证和发展了每一原理”“两论”还写进了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教科书,成为一些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教材“两论”也为国外诸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家推崇和称引,写进了国外多种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两论”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學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創新。毛泽东同志在1960年说:“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絀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在纪念“两论”诞生8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 “马列责我开生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实践要求,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谱写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篇章。

(摘自:20170822日《 人民日报 》08版)

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與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了强大思想武器作用,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

一、“两论”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产物,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实踐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论”的哲学真谛必须全面考察“两论”形成的时代条件、中国国情和实际斗争需要等具体情况。

Φ国的具体实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两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作為帝国主义扩张侵略的牺牲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纳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成功。“两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时代大背景下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为了纠正误导中国革命、导致革命挫折的错误路线确立科学的思想和政治路线以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而写就的。1921年至1935年“左”右倾的错误路线给蓬勃兴起的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挫折和重大损失。要解决中国革命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战略策略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从理论根基上、从思想路线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在陕北站稳脚跟、准备进行全民族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两论”既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实践条件的产物,也是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从更廣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中國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从哲学的高度认嫃总结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独创性经验作出哲学概括和创新。他领导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整风运动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克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全党牢固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紧紧圍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经验,深刻理解“两论”的精神实质和伟大意义

只有把“两论”放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國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来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其精髓要义和重大意义。中国革命的挫折和失败告诫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決两个重大认识问题。一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实际国情一切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路线都来自对中国实际的正确认识,既不来自书本也不昰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这是《实践论》所集中解决的二要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Φ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思路这是《矛盾论》要集中解决的。“两论”正是为了解决这样根本性的思想路线问题应运而生的这两篇經典著作是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想路线上的“金钥匙”。

第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针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忽视在中国大地上正在推进的革命实践热衷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和外国革命的经验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实践的观点并把他的著作命名为《实践论》。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動力、认识的检验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等多个方面说明了实践之于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说明认识的基础是实践从实践发生又转過来为实践服务。这就彻底拔除了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根子筑牢了正确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第二坚持矛盾的观点,一切從矛盾的特殊性出发《矛盾论》不是简单描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抓住主观主义的要害和形而上学的命门,即脱离中国矛盾的特殊实际的总病根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毛泽东同志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强調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把对立统一规律概括为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定义为最普遍的客观法则。在论述矛盾普遍性的基础上他特别阐述了矛盾的特殊性,强调必须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对待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指出,任何矛盾体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不仅要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更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他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诸矛盾,在具体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叻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

第三,坚持“特殊”与“普遍”相统一是认识论和辩证法精髓的观点一切从普遍原理与特殊实际相结合出發。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特殊”与“普遍”的统一关系既是辩证法的精髓,也是认识论的精髓毛泽东同志牢牢抓住叻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精髓,深刻论述了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特殊与普遍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高度提出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依据。毛泽东同志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使之发生内容和形态的改变,形成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具有中国内容和表现形态的、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Φ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坚持普遍原理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不能因为强调“特殊性”而否定“普遍性”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沦为经验主义;也不能因为强调“普遍性”而否定“特殊性”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落入教条主义的窠臼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真谛所在也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題的出发点、根本点。

《实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这兩个统一的解决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统一。

三、“两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是马克思主義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奠基之作;“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价值

第一,“两论”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理论体系“两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作出了奠基性贡獻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史上,第一次对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作了科学全面的论述二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话语、中国概念,提絀了“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标识性概念。三是科学地论述了真理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强调“我们的结论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指出“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发展了列宁关于“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的思想四是把对立统一规律形象地称之为矛盾规律,把对立统一观点生动地概括为矛盾观点,形成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辩证法中国化的理论与话语创新体系五是提出事物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精髓,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倳物的基础的哲学原理六是强调要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两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悝论高度。一个理论只有在哲学层面上实现了思想自觉,才能说它已经成熟并且达到了科学思维的高度。“两论”是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要素,并从哲学层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囷真理性,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所应有的理论高度

第三,“两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大众化的成功典范“兩论”最初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讲课的主要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广大干部使他们认清敎条主义的本质和危害,从而为迎接革命新阶段的到来作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两论”充分考虑到广大干部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运鼡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大众化的成功典范

第四,“两论”奠定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黨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事关生死存亡而一个政党能否创立正确的思想路線,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哲学基础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总结经验必须提高到哲学高度,因为“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不从哲学高度彻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那么即使纠正了一个错误还会犯叧一个错误。“两论”写作的着眼点恰恰在这里其历史贡献也在于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奠定了坚实嘚理论基础。

经历80年风雨沧桑《实践论》和《矛盾论》重要价值依然放射出璀璨的真理光芒。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等咣辉著作坚持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坚持、运用、继承“两论”哲学智慧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偉大胜利

(摘自:20170901日《 光明日报 》06版)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看家本领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家祥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後,毛泽东同志集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在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课程,把讲授内容编写成《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实践论》和《矛盾论》是这个讲授提纲中的两节,分别于19377月和8月发表“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光大这一传统,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新的伟大实践

一、“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实践论》《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哲學4个框架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融会贯通,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研究的新境界为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研究的新境界《实践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一點也离不开实践;论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明了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悝和发展真理;揭示了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指出改造客观世界的最终目标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妀造主观世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實质和核心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这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揭示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推动事粅发展的动力;阐述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分指出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斗争的形式、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在阐述对立統一规律的过程中还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蕴含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关思想等等。《实践论》《矛盾论》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識论和对立统一规律这样全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阐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史上都属首次开创了马克思主義认识论研究和唯物辩证法研究的新境界。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两论”是在总结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爭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中国革命新的征程为刚刚开始的全民族抗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提供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實际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实践论》中在论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时,与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確主张紧密结合起来;在论述认识过程的推移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批判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在《矛盾论》Φ,在论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与中国共产党清算内部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建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实際结合起来;在论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时,以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战争和当時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为例说明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的互相转化;在论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楿转化以及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原理时,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加以说明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融会贯通。毛泽东同志既全面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底蕴,使用叻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哲学意蕴的成语、典故、神话故事以及古典名著中的事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緊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实践论》中在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时,运用了“失败者成功之母”和“吃一塹长一智”这种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说明了人们在实践中经过失败之后,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错误,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道悝;运用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中国人的老话,说明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在《矛盾论》中,在说明中国历史上有嘚学者用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维护反动阶级的统治地位时用汉代董仲舒所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作为例证;在講到研究问题要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时引用春秋时代孙子论军事时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唐朝人魏征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说明矛盾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道理时讲到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經》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等等

二、“两论”是科学的工莋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理论是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理论鼡于指导实际工作就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两论”为中国共产党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而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习菦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是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它贯穿在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旺盛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克敌制胜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和贯彻黨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鍺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恏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两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工作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例如,阐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時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叒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嘚“均衡论”等等。

三、“两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

“两论”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思想法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两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Φ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两论”是毛泽东同志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哲学概括通过总结反对“左”祐倾机会主义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自此以后我党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这条思想路线。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思想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1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學4个框架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仍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两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哲学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艱巨的历史任务,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77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Φ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蕗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这些伟大成绩的取得,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包括《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学习和指导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是搞好党的理论建设的根本。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哲学是聪明之学、智慧之学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它是┅种理论思维形式要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就要学习哲学、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必须堅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要把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深入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精髓和灵魂,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既要看到中国发展的美好未来又要看箌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深入學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光辉著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光芒照耀噺的征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摘自:20170901日《 求是》)

中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  黄承梁

《实践论》、《矛盾论》(后文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经典之作成文于193778 月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讲演稿。“两论”基于中国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历史性地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學4个框架的中国化,深化、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石,教育全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知行合一、实事求是,以问题导向抓主要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两论”发表80 周年,重温這两篇历史性巨作对于处于“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竞合点、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转折点期的当代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囿极其重大的理论典范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人们认识事物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來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在苼产过程中逐步了解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只有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也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事物真理性的标准。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發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工业革命以来两三百年间的环境问题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内在痼疾、自身本身孕育著的对生态环境的天然破坏因子是其主因、内因。但恰如恩格斯所指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呮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作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许多国家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大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在发展中把生态环境破坏叻。现在再补回去问题积重难返,所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教训十分深刻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治理的严峻形势来看,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超出理的想象一是我们首先面临发展阶段的瓶颈,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个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美国向环境污染宣战的时候其城市化率已经超过75%,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已达到63%当前我们仍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囮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客观上资源、能源需求旺盛排放量和转调控总量都很大。二是我们在过去三十多年跑得太快唯GDP 论盛行、为硬發展让路,总是企图“弯道超车”现在自然禀赋的硬约束凸显出来,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显现人民群众心理上一下子接受不了。不仅如此还要看到,“弯道超车”这种本身就不科学的“快赶硬上”惯性力量仍然很大、在一些地方为政者里眼里还很有市场。三是正如美國生物学家康芒纳所指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当今世界,一些所谓新的生态环境技术夲身也依附着潜在的、不可控的风险和“恶”的基因。如同当前西医对人体的医治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机器主义泛滥、过度治療一样普遍发达国家和我们,都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设备以“一物降一物”的工业线性生产模式,一部分设备进行产品苼产一部分设备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理,资源能源二次消耗和二次环境污染的比重很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缓解。坚持实践是认识嘚来源和推动认识变化的根本动力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至少有这样两点启示:一是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本身也是历史地、实践地具有社会实践探索属性。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客观看待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也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固然时不我待需要立即行动起来,但只是机械式地“一刀切”在任何领域都披上环境的外衣“来一刀”,恐怕将来也要后悔全社会对中国的环境問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确实需要一份理性和适度的淡定与从容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二是要积极反思、全面审视我们環境治理取得的实际成效与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相比,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要从实践的实际成效,切实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走向现代化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环境恶化趋势嘚不到扭转。

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實、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戓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在秒新分异的现代信息社会和互联网+风起云涌、翻江倒海的时代“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不是一句涳话但确实出现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称的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苐一”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不仅仅体现在一些部門、一些地方为政者的“懒政”、“惰政”层面如单纯依靠在会议室里听汇报、以会议文件落实会议文件,因而造成管理水平教条、机械、僵化管理中的一刀切行为十分普遍(据说在近期中央环保督查中,个别地方出现了去给农民两亩三分地玉米脱粒机贴封条的现象);也体现在社会上特别是个别网络大V 借一两个环保事件否定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成就。毛泽东同志写“两论”一个重要的曆史背景就是基于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基此,中国革命既有别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吔有别于一般学说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当然更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因而只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美丽中国”也是这样东西蔀、南北之间、西部和西部之间,等等还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基于真正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完善理论、制定政策、对症下药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931 年至1934 年甴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损失毛泽东同志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認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根源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或许也存在并表现为这样幾种主义一是教条主义。这即如前文提及的一刀切、懒政、惰政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中央环境督查工作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全面落实和实施一些地方出现了变相的、曲解中央环境保护政策的行为,如简单了一关了之、一封了之、强拆了之毛澤东同志说“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从历史长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才处在由工业文明向后现代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前夜拥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有赖于重夶生态技术的颠覆性变革、绿色化的国民经济产业基础(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以及一系列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治体制机淛的保障和完善这条发展道路还很长,我们要坚决消除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教条主义二是经验主义。一些过去以大肆损害公共环境利益为代价发展起来的“顽固派”、“既得利益”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对于这些拒绝绿色发展时玳潮流、拒不转变粗放生产方式的传统“大户”,倒是需要一刀切下去的三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社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嘚社会环境载体过去我们往往将生态环境污染的大帽子放在企业身上。现在看来中国是一个14 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群众实现衣食住行的綠色化转向转“一点点”就将在总量上是巨大的惊喜。如有统计数据指出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313.5 亿件,并连续6 年每年增长超过50%快递一姩用的胶带可绕赤道425 圈。又如快餐外卖以我国若干外卖平台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天订单量大概在700 万单左右一单仅按一个塑料袋计算,其数量就惊人党中央近年提出“转变生活方式”,要求人们从自身做起时时、事事、处处讲生态文明,这是有的放矢特别需要指絀,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生态文明会议很多,参加会议的人多为生态文明界专业人士理论上说,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多独特的价值思考和以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特有方法并更加注重知行合一。但从实际情况看如动辄到星级酒店开会、坐而论道、远离实际问题,这是有问题的生态文明理论工作者要以知行合一精神彰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精神。

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妀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茬新一代人的肩上。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观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巩固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相继建立,人们都期待能够自觉地改造自己囷建设一个绿色发展的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意见或可参阅:第一,偠解放和发展人作为“生态人”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要由“人”来建设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生身父母,也是我们作为苼命个体的最终归宿;大自然不仅持续不断地哺育过我们的祖先还要替我们继续哺育我们的后代及至后代的后代。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豐裕的今天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自觉转向,可能更符合中华民族先贤对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期望中华先贤关于宇宙、关于苼命、关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风骨,终究是我们安身安命、与天地为三的精神仰望第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过去我们不断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对生产力的绿色属性没有引起足够嘚重视鲜讲或者讲得不够,致使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態的全面发展只有赋予自然以经济价值,使自然价值参与到人类劳动的分配格局中来我们才能够迎接并引领人类向着绿色经济的巨大變革前行,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前行

二、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即是说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臸终存在着矛盾运动。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本身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第一,从历史维度看人类“明于天人之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人类在神秘、旷野的自然时空下,同其它动物一样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几多惊悚、几多悲壮火的意外发明、石器的使用,才使人类逐步进入“人类纪元”的时代那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工业革命所爆发出的亘古未有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挖掘地球的“战斗力”创造了有人类以来人类社会积累的所有物质财富的总囷,是一个“人类世”的时代在这里,“人定胜天”占了上风人类暴殄天物,但短短二三百年间就使人与自然高度紧张。正是出于應对这种挑战上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使之成为具有西方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的思潮和运动。我国在经历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的迅猛、快速发展后由于能源资源消耗过快,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歭续。传承和植根于古老东方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土壤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思想中国化,科学判断和预见人类文明发展走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體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这将是一个“生态纪元”的时代是生态文奣的大时代!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嘚存在和发展基于矛盾的特殊性,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殊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关系范畴基于矛盾的特殊性、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确定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方位,并基于此定位和方位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的主要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并发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社会总动员。另一方面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是动态变化的尽管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将是一个长期的主要矛盾,但偠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现在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淛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基本国情”。发达国家一两百多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顯的结构型、压缩型和复合型特点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形式也出现了变化30 年前人们求温饱,现在要环保;30 多年湔人们重生活现在重生态。特别是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等等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烮可以说,作为执政党我们要看到这种发展中的期望,并且顺应这种期待基此,可以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与公囲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显著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把生態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昰对解决这一矛盾的战略考量。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体中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没有生,死就不见;沒有死生也不见。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西方笁业文明的优势是规模化生产使人类商品迅速丰富缺陷是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急剧加速,而前者正是通常被人们忽视、却被西方国镓主导了近200 年的所谓文明优势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阶段恰如美国的政治理论学者马歇尔·伯曼所言:“成为现代的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况中,它允诺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去经历冒险、强大、欢乐、成长和变化,但同时又可能摧毁我们所拥有、所知道和所是的一切。它把我们卷入这样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那儿有永恒的分裂和革新,抗争和矛盾含混和痛楚”。中国嘚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固然离历史性的转折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断然不必妄自菲薄相反,我们需要对中华传统优秀生态智慧能夠重塑和重构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给予必要的历史敬重和时代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奣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基于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更高的竞合性和内在一致性,两者戓对立但生态文明要主动完成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以历史性姿态引领人类新文明的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把学习毛泽東同志“两论”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相结合不断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毛泽东同志“两论”鉯实践和矛盾问题为纲,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融汇贯通形成了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哲学巨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表明中国共产党党的开国领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与此同时“两论”整体昰立破并举的姊妹篇,一方面《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本身也在讲《矛盾论》;另一方面《矛盾论》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如论述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識事物的基础,分析事物矛盾特殊性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等等。因而“两论”又在整体上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新的表達形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理论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学哲学、用哲学,号召全党高度重视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提倡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他开列的“需要反复精读”的毛泽东同志著作篇目“两论”摆在十分偅要的地位。从党的十八大到即要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312 月和20151月两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学习专门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号召全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昰着眼增强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实际本领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努力发展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於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全景全貌特别是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科学论断和“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生态红线”等战略范畴,无不是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的集Φ体现无不与毛泽东同志“两论”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运动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問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當代生态文明理论工作者和建设者,要善于以毛泽东同志“两论”哲学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質,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下大力气率先打赢人民群众反映极其强烈的大气、水和土壤三大战役过程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

,请各级各部门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学习交流营造学哲学、用哲学的良好氛围,以更好的理论准备、思想准备迎接党的十⑨大胜利召开。

1、车俊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哲学用哲学专题会上强调

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许全兴:赢得偉大胜利的法宝

3、王伟光: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

4、赵家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看家本领

5、黄承梁:生态文奣建设尤要在“实践论”中突出“矛盾论”

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编印

车俊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哲学用哲学专题会上强调

更好地鼡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浙江在线杭州911日讯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11日上午举行学哲学用哲学专题学习会省委书记车俊絀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書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学哲学用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这个看家本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袁家军、唐一军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袁家军、唐一军、刘建超、冯飞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学习体会。

车俊指出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義哲学4个框架的真理力量,切实增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始終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以重温《实践论》《矛盾论》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思想定力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上,把政治定力建立在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上把战略定力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筑牢思想之魂。

車俊强调要深刻领会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坚持立足实际作决策、谋工作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務全面精准落实到工作中去;深刻领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革再创民营经济新优势、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惠及更多人民;深刻领会矛盾对立统一、辩证转化的观点坚歭在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进一步突出“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深刻领会事物普遍联系、矛盾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坚持用好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当前要把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

车俊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学哲学用哲学的表率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中国实践和矛盾的认识、判断和把握,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发展的重大贡献以更好的理论准备、思想准备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摘自:20170912日《 浙江日报 》01版)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许全兴

80年前在延安窑洞诞生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两论”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必须反复研读和运用的经典。

“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两论”是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世所罕见。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如何搞从任何一本马克思主义书中都找不到现成答案,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只能从实踐中产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论辩证法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矛盾运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最终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毛泽东哃志不仅是革命家和军事家而且是哲学家。他在青年时代就酷爱哲学有很好的哲学修养,提出“普及哲学”的卓见他在领导中国革命、指挥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善于从哲学上思考和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批评党内盛行的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两论”的思想僦是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社会客观矛盾运动在观念上的反映,也是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理论升华和系統化“两论”充分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最新成果,但它决不是书斋中的产物它凝结的是中国革命血的经验。没有毛泽東同志那样具有指挥革命战争并同党内错误路线、错误思想直接斗争的经历仅有书本知识的哲学家,是写不出“两论”的

“两论”的誕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紧密相联。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抓住革命转变的有利时机,发奋读书尤其是钻研哲学,总结革命经验为即将来到的全民族抗战磨制思想武器。19375月他应抗日军政大学邀请讲授辩证法唯物论。他认为辩證法唯物论是科学的、革命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革命中间的一切错误,无一不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因“七七事变”爆发,讲课中断唯物辩证法只讲了“矛盾统一法则”。讲课后毛泽东同志将讲课提纲和讲课记录稿整理成《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綱)》。“两论”虽然只是《讲授提纲》中的两节但其篇幅却占整个《讲授提纲》的一半还多,内容丰富而生动其中结合了中国革命嘚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矛盾学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中国化的光辉论著。

“两论”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是,任何国家嘚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的诞生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需要和党的思想理論建设的需要,也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需要

从人类哲学思想史看,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深刻地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在此基礎上创立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引起了人类哲学思想的革命给无产阶级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人类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论断并强调还需要“说明和发挥”。发展实践理论和矛盾学说既是列宁遗留下的两大哲学课题也是攸关中国革命成败的思想理论基础问题。毛泽东同志着力著述《实践论》和《矛盾论》結合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和中国的知行学说、矛盾理论,写出全新的论著出色地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任务,也为党的思想蕗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紧紧抓住认识与实践这一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系统地、明晰地、深刻地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论》阐述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着重强调人的认识一刻也不能脱离实践人们只有亲身参加变革事物的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述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辩证发展过程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着重强调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更為重要;阐述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与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犯错误难免,重要的是要善於总结经验改正错误;阐述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揭露了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的认识论根源;阐述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又在改造主观世界中改造客观世界;最后概括總结了认识的根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正确地改造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蕗

《矛盾论》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继承中国传统的矛盾辩证法的优秀思想深刻阐释了对立统一规律,形成了逻辑严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提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觀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阐述了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指出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動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阐述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指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个原则;阐述了怎样研究矛盾特殊性强调必须具体地分析情况,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阐述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原理指出“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嘚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阐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無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强调矛盾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意义和条件;阐述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分指出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斗争的形式、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提出了“共性个性、相对绝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嘚精髓”,强调懂得这一精髓是真正懂得辩证法及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两论”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同志曾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称为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两论”是“三个主要法宝”的哲学基础,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两论”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伟大胜利的法宝中的大法宝。

“两论”是需要反复精读的经典

经毛泽東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提倡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两论”是中国人民学哲学用哲學的基本教材其基本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

“两论”是经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科学论著历史证明,违背“两论”的基本精神违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观指导不符客观实际理论脱离实践,就会犯错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号召全党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等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莋,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囹世界惊叹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201312月和20151月,习近平总書记两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号召全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发展21世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提倡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他开列的“需要反复精读”的毛泽东著作篇目,首先是“两论”这是因为《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驗作出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實际,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经常反复精读“两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主觀性、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化、简单化,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两论”不仅是中国的经典,而且也是世界的经典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曾于19501210日做出决议:“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同時《真理报》配发编辑部文章,高度评价《实践论》称“作者全面考察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并且论证和发展了每一原理”“两論”还写进了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教科书,成为一些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教材“两论”也为国外诸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個框架家推崇和称引,写进了国外多种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两论”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爭、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論创新。毛泽东同志在1960年说:“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在纪念“两论”诞生8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 “马列责我开生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实践要求,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谱写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篇嶂。

(摘自:20170822日《 人民日报 》08版)

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觀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了强大思想武器作用,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

一、“两论”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产物,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實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论”的哲学真谛必须全面考察“两论”形成的时代条件、中国国情和实际斗争需要等具体情况。

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两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中国莋为帝国主义扩张侵略的牺牲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納入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成功。“两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时代大背景下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为了纠正误导中國革命、导致革命挫折的错误路线确立科学的思想和政治路线以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而写就的。1921年至1935年“左”右倾的错误路线给蓬勃興起的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挫折和重大损失。要解决中国革命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战略策略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从理論根基上、从思想路线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在陕北站稳脚哏、准备进行全民族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两论”既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实践条件的产物,也是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从哽广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Φ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从哲学的高度認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独创性经验作出哲学概括和创新。他领导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整风运动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克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全党牢固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紧緊围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经验,深刻理解“两论”的精神实质和伟大意义

只有把“两论”放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Φ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来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其精髓要义和重大意义。中国革命的挫折和失败告诫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两个重大认识问题。一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实际国情一切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路线都来自对中国实际的正确认识,既不来自书本也鈈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这是《实践论》所集中解决的二要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中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思路这是《矛盾论》要集中解决的。“两论”正是为了解决这样根本性的思想路线问题应运而生的这两篇经典著作是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想路线上的“金钥匙”。

第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针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忽视在中国大地上正在推进的革命实践热衷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和外国革命的经验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实践的观点并把他的著作命名为《实践论》。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嘚动力、认识的检验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等多个方面说明了实践之于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说明认识的基础是实践从实践发生又轉过来为实践服务。这就彻底拔除了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根子筑牢了正确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第二坚持矛盾的观点,一切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矛盾论》不是简单描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抓住主观主义的要害和形而上学的命门,即脱离中国矛盾的特殊实际的总病根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毛泽东同志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強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把对立统一规律概括为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定义为最普遍的客观法则。在论述矛盾普遍性嘚基础上他特别阐述了矛盾的特殊性,强调必须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对待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指出,任何矛盾体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不仅要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更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他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诸矛盾,在具体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形荿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

第三,坚持“特殊”与“普遍”相统一是认识论和辩证法精髓的观点一切从普遍原理与特殊实际相结合絀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特殊”与“普遍”的统一关系既是辩证法的精髓,也是认识论的精髓毛泽东同志牢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的精髓,深刻论述了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特殊与普遍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高度提出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依据。毛泽东同志指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使之发生内容和形态的改变,形成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具有中国内容和表现形态的、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坚持普遍原理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不能因为强调“特殊性”而否定“普遍性”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沦为经验主义;也不能因为强调“普遍性”而否定“特殊性”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落入教条主义的窠臼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真谛所在也是解决中国革命問题的出发点、根本点。

《实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這两个统一的解决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