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美国黑帮电影有哪些,只记得大概情节

世界各地全了,兄弟可不容易呀,找了老半天,给点阳光吧

最庞大的东亚黑帮组织:雅库扎

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东亚黑帮。它在日本可以公开活动。教父由民主选举产生,并通过记者招待会公之于众。目前约有10万成员,3个最大的帮会分别是山口组(26000人)、稻川会(8300人)和住吉会(8200人)。年收入在1000亿美元以上,其中35%来自毒品,也有20%是正当投资所得的合法收入。

如果有人在日本街头寻衅滋事,那么最先赶到的,不是警察,是雅库扎成员。他们会用最残酷的手段对付闹事者以维持自己地盘上的秩序;如果发生了谋杀案,雅库扎也会像警察那样不遗余力地调查真相,然后把凶手交给真正的警察。投桃报李,每次政府扫黑前,雅库扎高级成员都会提前回避。考虑到警方的面子,他们通常会留下几只枪,方便警察“没收”。

雅库扎和政界的关系很好,每次竞选的背后,都有来自雅库扎的资金和选票。因此,当山口帮教父因谋杀入狱时,前首相相岸信介和两位前大臣联名保释他。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但日本人却习以为常。1975年,日本警方在一位山口组教父的家中发现一张巨幅照片,照片上的教父正与当时的首相大平正芳举杯痛饮。

雅库扎和官方也不是完全没有冲突。当教父田岗葛路因心脏病去世时,山口组不顾警方的反复规劝,决定公开举行传统的佛教葬礼。作为报复,警方逮捕了近900名山口组成员。但到了葬礼那一天,还是有来自全国的1300名追随者聚集神户。大约800名头戴钢盔、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在四周严阵以待,另外500名警察在机场和火车站搜身检查每一个参加葬礼的人,包括日本的头号明星高仓健。高仓健因雅库扎电影《网走监狱》而成名,并在《田岗生活三步曲》中扮演田岗葛路本人。

葬礼后,108名高级成员投票选举竹中正久继任教父。但是,二老板山本广拒绝合作。他召开记者招待会,他告诉日本人民为真理奋斗的时刻到了,并正式宣布:“我不能同意竹中做山口组教父,这是我诚挚的最后的决定。”

2个月后,山本和另外18位高级成员组建了“伊地和”帮,拉走了山口组的一半成员。为了不让山本广的风头压过自己,竹中正久举行了更为隆重的就职典礼。300多名成员参加,全部是黑西服、白领带和镀金的帮徽。在一家日式酒店里,前教父遗孀庄严地把一支象征无上权力的短剑交给新教父。

在日本黑帮里生存,是件非常难的事。1993年6月,稻川会的一个组长小宫政芳朗,因无法完成组织分配的保护费定额开枪自杀了。自杀前他给情妇打电话说:“与其因借不到钱被组织开除而丢脸,还不如去死。”3周后,山口组的一位组长也因同样的原因而饮弹自尽。

最嚣张的贩毒集团:麦德林

巴勃罗·埃斯科巴曾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7大富豪之一,他那由4万人组成的私人军队装备精良;他的专机叫“云雀"。这架战斗直升机原属哥伦比亚海军,配有多管火箭筒及响尾蛇导弹,号称“空中坦克”。埃斯科巴出动3架战斗机把“云雀”迫降在自己的机场,成为他的私人专机。

埃斯科巴是有史以来最嚣张的毒枭。逮捕他的警察,不出3天就被人射杀;审判他的法官,妻子被轮奸后,沾满精液的乳罩和内裤被寄到法官办公室;通缉他的哥伦比亚总检察长,被他反过来悬赏1亿美元捉拿,最后横尸街头。1987年,他的兄弟奥乔亚被捕。负责审判的哥伦比亚最高法院院长先后辞职,司法部长不得不取消逮捕令。

但在当地人眼里,埃斯科巴是一个英雄。“哥伦比亚人民终于拿起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的有力武器,我们对美国社会上的2500万吸毒者不负任何责任!”埃斯科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美国政府一直想除掉埃斯科巴,这很不容易。1984年3月,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挥下,5000名哥政府军乘坐大力神运输机直捣麦德林集团的老巢。在数十架美制F-16战斗机和阿帕奇直升机的空中支援下,打死150名毒贩,俘虏了上千人。

但是,埃斯科巴的反击也异常犀利。仅过1个月,哥伦比亚禁毒总指挥——司法部长拉腊被枪杀。5月,50多名毒贩干脆冲入哥伦比亚司法部大厦,试图绑架正在开会的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缉毒警察局的高级官员。400多名军警奋力抵抗,双方一度形成僵持局面。随后,300名携带地对地导弹的贩毒前来增援。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直到哥伦比亚国防军加入战斗,毒贩们才带着5名法官和1名警察局长离去,留下34具警察和11名法官的尸体。

1989年,美国航天局动用最先进的“大鹏”侦察卫星和红外热像仪确定了麦德林集团的准确位置,哥伦比亚政府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缉毒行动:由美国训练的200名特种队员直接空降虎穴,国防军精锐第14旅的数千名官兵左右两侧合围,切断陆地和海上逃亡路线,最后由50架F-16战斗机组成轰炸机群,对麦德林基地进行毁灭性轰炸,夷平为止。但是,埃斯科巴和他的手下还是奇迹般地逃了出来,继续跟政府军纠缠。

1991年,哥伦比亚政府接受了埃斯科巴提出的3项招安条件:保证他的个人财产合法化;惩办侵犯过毒贩及其家属人权的警察;建一座由正规部队看守的专门监狱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边境线养肥的黑帮:墨西哥黑帮

2003年5月,美国海关在一辆卡车上发现了80名来自墨西哥的偷渡者,其中18人已窒息而死。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蛇头”云集墨西哥边境。那些怀抱着美国梦的各色人等不知疲倦地一次次闯关,一次次被驱逐。统计数字告诉他们,如果没有暴毙途中的话,平均冒险7次就能进入富裕的美利坚。

贩毒是美-墨边境的保留节目,每年有超过100亿美元的毒品从这里进入美国。

绑架是墨西哥黑帮的传统游戏,这里的绑票仅次于哥伦比亚,排名世界第二。2000年被捕的头号通缉犯卡莱特里,一人就做了20多票大案,从墨西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老板到总统饭店集团总裁,只要被他盯上,绝对没跑儿。连外国大使也无法躲避劫掠。2002年11月,西班牙国王卡洛斯正式访问墨西哥。在西班牙驻墨大使前往机场迎接国王的途中,暴徒洗劫了这辆挂有西班牙国旗和外交牌照的汽车。事后西班牙驻墨使馆说,他们不打算向警方报案,因为“这纯粹是浪费时间,不会有结果”。

库利阿坎、瓜达拉哈拉、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索诺拉和蒂华纳——墨西哥的这6大黑帮家族共同控制着与美国接壤的3200公里长的边境线,他们因此脑满肠肥。毒贩子和非法移民的组织者都乐意聚集在他们周围,分享丰盛的残羹。

墨西哥政府并非坐视不管,他们先后重金请来两位“黑手党克星”做顾问。一位是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另一位是巴勒莫前市长莱奥卢卡·奥兰多。但结果如何呢?收了400万美元顾问费的朱利安尼认为,初见成效至少要在3年以后

从冷战结束中受益:俄罗斯黑帮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黑帮终于能自由地与国外同行切磋技艺。双方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俄罗斯黑帮向尼日利亚提供武器,从哥伦比亚购买毒品,与意大利黑手党合作洗钱,跟日本雅库扎携手开拓色情市场,他们贩卖核材料的企图一直是美国政府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认为,俄罗斯黑帮已经取代了前苏联军队,成为欧美安全体系的新威胁。

在俄罗斯国内,黑帮则控制了一切。“体坛教父”托克塔霍诺夫,不仅在盐湖城冬奥会操纵裁判令旗下选手获得双人滑冠军,还把手伸向网球界。卡费尔尼科夫、萨芬、库尔尼科娃公开承认和这位“体坛教父”是朋友,但都拒绝深谈细节。库“辣妹”解释说:“我是一个俄罗斯人,我还要回到那去。” 活着的人只能保持沉默,敢谈论细节的体育人都死了。1996年,斯巴达克职业冰球俱乐部总经理被枪杀。不到一年,俄罗斯冰球协会负责人下了地狱。2个月后,莫斯科斯巴达克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也见了阎王。

网络卖淫是俄罗斯黑帮步入信息时代的标志。在国际征婚网站里,虽然肯定有良家妇女,但如果征婚者过于美艳动人的话,很可能就另有玄机了。俄罗斯《真理报》说70%的跨国征婚都由俄罗斯黑帮控制,一个嫁到美国的新娘熟悉当地环境后,就会把她的姐妹们弄过去,共同开拓当地市场。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在俄罗斯最大的国际征婚网站上,确有很多明眸皓齿的少女。如果你愿出2000美金,网站可以为你安排一次“特殊”的相亲之旅。

俄罗斯总统普京花了15亿美元庆祝“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44国元首也前来捧场。但在当地人眼里,这是一座“犯罪之都”。

2000年爆发的新一轮冲突中,波罗的海石油公司总裁卡卢什于光天化日下被打死在市中心,而俄罗斯最大的啤酒制造厂的二号人物、35岁的沃尔斯曼也被神秘的职业枪手在家门口干掉。2002年,圣彼得堡警方缴获2000多件武器,包括100多枚手榴弹和21挺机枪。而当地媒体认为,警方所缴获的与黑帮持有的相比,“连冰山的一角都算不上”。

在这座犯罪之都,官员似乎很难一尘不染。谣传说圣彼得堡市长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是在黑帮的支持下赢得两次连任。就连普京这位以清白无瑕著称的总统,也似乎脱不了关系。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美国和欧洲情报官员怀疑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德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黑社会洗钱,而普京在圣彼得堡当副市长期间曾在该公司的顾问委员会中任职。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普京从这家公司得到过好处,但在这些蛛丝马迹里依然可以嗅到无孔不入的黑帮气味。

臭名昭著的华裔黑帮:大圈帮

最早的华裔黑帮被称为“中华英雄”,他们有资格骄傲,面对警察的漠视,除了团结起来对付当地黑势力外,他们别无选择。

在警方档案中最早出现的华裔黑帮,是20世纪70年代纽约唐人街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组织。ABC与黑手党进行了3年战争,令甘必诺家族失去了37名得力干将。据联邦调查局对保罗·甘必诺的窃听录音显示,这位教父认为黑手党已无法继续控制唐人街,不如放弃。就这样,ABC“解放”了唐人街,并在地下社会赢得了声誉。

失去共同的敌人后,ABC内部开始火并,内战长达10年,直到1985年美国警方成功卧底,一举将所有老大全部投入监狱,唐人街才恢复了宁静。但和平是短暂的,冲突才是永恒主题。ABC的失败,给另一个华裔黑帮大圈帮提供了迅速崛起的机会,偷渡和高科技犯罪成为唐人街的新油水。

大圈帮只是初级阶段的黑帮,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核心成员多有行伍背景。大圈帮最早成名于香港,然后随着内地移民潮转战北美和澳大利亚。

80年代初期,大圈帮的标准配备是“黑星”(五四手枪)。尽管黑星的指向性差(25米的距离能跑偏20公分)、握把角度不好(正常握持时枪口向下,所以手腕要向上挺),但是它的穿透力极强,极其适合黑帮的近距离作战。当时香港警察的防弹衣,遇到“黑星”绝对是一枪一个洞。因此有经验的香港警察,见到“黑星”掉头就跑。

加拿大也是大圈帮的势力范围。在当地有组织犯罪调查局的名单上,大圈帮已经超越港台的莲花帮和越南帮,成为亚裔黑帮中的老大。它与当地的地狱天使帮携手,控制了毒品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

大圈帮在澳大利亚也赫赫威名。2002年,澳大利亚警方查获一起上亿美元的贩毒案,结果发现有10名大圈帮成员涉嫌其中。他们不仅把越南裔的“5T党”赶出澳大利亚唐人街,也向当地白人发动了新一轮的鸦片战争。

黑社会的智囊:美国犹太帮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犹太智囊。小布什的智囊是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而卢西安诺的犹太智囊是迈耶·兰斯基,他是唯一能参加黑手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外国人。虽然没有投票权,但意大利教父们异常尊敬他,因为兰斯基不仅有头脑,还掌控着黑手党的财务收支。

兰斯基和卢西安诺的友谊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当卢西安诺向这个犹太小孩收保护费时,得到的回答是:“把你的保护费塞进你的屁眼里吧,我不需要。”他们从此成为朋友,除了相同的野心和暴力外,他们都是冷静的职业罪犯。20世纪20年代,卢西安诺和兰斯基开办了“七家集团”,垄断了纽约的私酒市场。为了保持与兰斯基的友谊,卢西安诺甚至不惜干掉自己的教父——马塞利亚。

在兰斯基的策划下,卢西安诺一步步地把充满暴徒气息的黑手党改造为组织严密的现代化社团。当卢西安诺入狱时,兰斯基设法营救了他;当卢西安诺被流放西西里时,兰斯基成为他在美国的代表。

但是,教父之间的友谊建立在实力基础上。尽管远在西西里的卢西安诺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遥控指挥总不如身临其境,兰斯基开始悄悄发展自己的势力,一个重要的举措是投资建立赌城拉斯维加斯。

提出建议的是本杰明·西格尔,兰斯基童年时期的战友;促使黑手党全国委员会通过建议的,是习惯于幕后操纵的兰斯基。1943年,西格尔开始在荒凉小镇拉斯维加斯建设第一座赌场——“火烈鸟”旅馆。但是,1946年旅馆的开业彻底失败,600万美元打了水漂。更致命的是,西格尔的女友弗吉尼亚·希尔在瑞士的账户却多了50万美元。这令兰斯基和黑手党感到愤怒。他一边以5万美元盘下破产的旅馆,打发掉债权人;一边促使委员会通过了对西格尔的死刑判决。

两年后,旅馆重新营业。经过前一次的失败,这次开业大获成功,第一年就赚了100万美元。在上个世纪40年代,这相当于纽约黑手党一年的保护费收入。会下金蛋的旅馆越盖越多,到了60年代,兰斯基和他的犹太帮在拉斯维加斯有了17家赌场,而黑手党只有11家。

兰斯基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始终躲在黑手党的背后。黑手党的所有收入,他都有一份;而来自政府和警方的打击,却全落在黑手党的背上。

嚣张加拿大的黑帮:地狱天使

60年代,一群骑着大功率摩托车四处乱逛的美国嬉皮士创造了这个名词。这些穿着黑色皮衣、蓄着落腮胡子,肥胖粗鲁、决不洗澡的家伙沿着高速公路穿行北美,吓坏了许多宁静的村镇,也吸引了不少崇拜者加入。到了80年代,厌倦了流浪的“天使”们在加拿大成立了地狱天使黑帮,目前已茁壮成长为加拿大的第一黑帮。总部设在蒙特利尔,成员约4万人,以贩毒为主业。

1995年,地狱天使和另一大黑帮滚石机器在魁北克省爆发了地盘争夺战。冲突持续了7年,在你来我往的谋杀和报复中,双方共有160人下了地狱。迫于平民不满情绪日趋强烈,加拿大警方发动了“2001春季行动”。2000多名警察在一夜之间逮捕了100多名“天使”。警方暗示,如果双方继续厮杀下去,他们还会采取更严厉的镇压措施。和平的呼声产生了效果,2001年9月26日下午,双方举行了闭门会议,地点选在魁北克省的一家法院里。那里既安静又安全,没人能把枪带进法院,而警方扫黑组也不会光顾法院。地狱天使的教父茅利斯·布彻与滚石机器的老大弗莱德·特莫各带了3名助手,在庄严的法院里达成了历史性和解。魁北克安全部的发言人事后证实了这一消息,但他强调,双方的和解不会影响警方对暴力事件的打击。不过在那以后,加拿大警方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扫黑行动.

三合会犯罪活动威胁全世界

香港黑帮三合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最令人惧怕的有组织犯罪团伙。这个活动诡秘、组织严密、触角遍布全球的黑帮从事的非法活动包括贩毒、勒索、色情、绑架、组织偷渡、各种造假和欺诈、盗版录象、放高利贷和赌博等。据一名西方专家和作家的估计,三合会经手了世界上90%的海洛因交易。由于该团伙行事高度隐秘,在考证其活动范围和程度时,很难区分传闻和事实。但《龙记辛迪加》(The Dragon Syndicate)一书的作者布斯(Martin Booth)试图对三合会的帮派文化作较深入的探索。他援引联合国消息来源说,三合会是人们所知道的对世界构成最大潜在威胁的黑帮。

三合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民间帮会势力。布斯在书中考证说,第一个“正式”的三合会组织是在公元九世纪时出现。当时,这种秘密帮会主要是为富有家庭提供保护。“三合会”这个名称据信代表了天、地、人三者和谐的意思。

早期秘密帮会发展成员的基础主要是宗族联盟、互相保护和偿还私人债务或报恩。三合会就在这种帮会基础上不断发展,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一种亚文化组织存在和延续。但到了十九世纪,中国朝廷开始对民间秘密帮会社党采取格杀勿论的政策。

随着华人不断移居到全世界各地,三合会的势力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壮大。三合会在荷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已经扎下了根,而仅仅在香港,就有50个属于三合会的团伙。目前据说有4个三合会团伙在英国活动,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叫14K。

而在中国,三合会的势力近年来也在增强。2004年初,中国政府开展了一次打击有组织犯罪团伙的运动,据称逮捕了数千名被认为是三合会成员的人。

在世界其他国家,当地警方在对付渗透到当地社会中的三合会势力时也感到棘手,因为这个组织通常只在华人社区内活动。三合会的受害人往往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当地警察报案,事件的证人即使向当局提供了证词,在临近法庭开庭审理时往往也会撤回证词。

}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出品:意大利/美国

  犯罪年代:上世纪20、30、60年代

  势力范围:纽约犹太社区

  主要罪行:杀人 贩酒 强奸

  暴力指数:★★★★

  #一句话评论#:一场启发了姜文的黑帮迷梦,以剥削好莱坞类型片架构起自己电影世界的莱昂内,终于在最后一部作品中,第一次为美国著书立说。

意大利人赛尔乔-莱昂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极少数能把B级制作的山寨类型片拍出大师范的导演。而在拍摄了一辈子小成本通心粉西部片之后,莱昂内终于在人生的最后一部电影中,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的编剧赛尔乔-丹蒂曾建议他再拍摄一部小成本黑帮片,但莱昂内却执意要拍摄一部比前作《西部往事》还要庞大数倍的真正A级制作电影。就这样,《美国往事》这部前所未有的大卫-里恩式美国黑帮史诗诞生了。但即便真的拍起了美国电影,莱昂内却并不会妥协于好莱坞的经典叙事。《美国往事》在1920、1930和1960三个年代来回穿梭,跟随着主角面条的回忆,来到的其实是一个有关个体命运的私人命题。

1920年代少年面条和伙伴们在街头靠着小偷小摸从黑市赚点零钱。而偷看酒店老板妹妹黛博拉换衣起舞,也成了孩子们最初的爱情启蒙。直到新搬来的邻居男孩麦克斯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和谐。麦克斯给面条的团伙带来了更大的野心,他们开始偷运私酒,勒索警察,甚至自立门户,童年在犯罪之中变得危险而精彩。但童话一般的街区生活,随着帮派中最小的孩子多米尼克的被杀,和面条的入狱,童年也在悲剧中走向终结。

整个20年代的故事,可谓是《美国往事》中最可以独立成章的段落,也是整个故事的起源。事实上,早在70年代时,莱昂内便读了哈利-格雷的小说《街区》(The Hoods),讲述的正是纽约犹太黑帮几个少年的成长经历。而这个由童年无忧无虑,急转直下到命运残酷死亡悲剧的故事,让莱昂内久久不能释怀。很快,他买下了小说的改编权,并雇佣编剧以小说的故事为蓝本,扩展出一整部黑帮故事。整个剧本创作经历了将近15年的岁月,这也成为莱昂内的一大心结。最终,小说的故事成为电影中20年代的部分,而其他所有的情节,则成为了由童年引发的面条人生的变奏。

1930年代,面条出狱,麦克斯的帮派早已飞黄腾达,面条的再次加入,也让他们如虎添翼。在禁酒令下的美国,贩卖私酒的他们大发横财,四处抢掠杀人,扩大自己的势力。这也成为整个帮派最放荡的黄金年代。但面条对于黛博拉的追求却由于一次冲动的强奸而不了了之。随着禁酒令的解除,传统黑帮已没有了生存空间。麦克斯准备大干一票,而面条出于好心的组织,最终却导致除他之外的所有成员在一场大火中被杀……

30年代是整个故事的中转,电影开始于这里,也结束于这里。这是面条和麦克斯最风光无限的时期,莱昂内有詹姆斯-卡格尼和爱德华-罗宾逊时代美国黑帮片黄金时期的影子。黑帮分子们无所畏惧,成为大萧条时代真正的英雄。他们代表着美国梦最浮夸和最直接的一面。也正如三十年代所有黑帮片都必然有一个光明结尾一样,本片的故事也在死亡中收场。唯一的不同是,当年的电影是审查的必然,而如今这确实莱昂内的主观选择。在犯罪中英年早逝,其实早在20年代的故事中就已注定。浮华之下,其实是真正的无力。

1968年,已经年老的面条,重回纽约,试图探寻当年好友死亡的真相。他来到朋友的坟墓,找到当初丢失的金钱,一切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打手在操控。她找到黛博拉,此时的她是资本家政客贝利部长的情妇。在逼问中,面条感到贝利和麦克斯等人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晚上,他悄悄来到贝利家的大宅,却发现贝利竟然正是本该死去的麦克斯。

68年的故事,是一直游离在另两个年代之外的真正主线。所有的情节都是68年面条的回忆,而正是这层跳跃的思绪,使得《美国往事》如此迷人。正是老年面条不断出现,提醒着观众无论过往的他们如何风华正茂,黑帮的故事其实永远是一出时代悲剧,也给整部电影奠定了如雾一般笼罩的悲伤。据说,本片初次在美国上映时,曾有一个完全按照正确时间顺序排列的版本,但这显然扼杀了《美国往事》真正的魅力,正是这种不断闪回的强调带来的宿命感,使得本片虽然情节上起起伏伏,但情绪上却一直停留在哀而不伤的一条基准线上。

面条对于真相的追寻,最终让他获得了他最不想知道的答案。事实上,正如大多数故事所描绘的那样,寻找真相的人,往往最会被真相所伤。在路灯下,狂欢的人群驾车驶过,暗示着曾经的枭雄已经不属于当下的新时代。腐败的政客和无穷的资本成了新的黑帮,而传统的黑道英雄已然没落。麦克斯的最后一个镜头,停留在了街边,一辆垃圾车驶过,他消失了。这究竟是面条的幻觉,还仅仅是因为麦克斯跳到了垃圾车中自杀生亡?而当电影又一次回到了30年代那个中观鸦片馆,停留在面条吸高了的笑脸之上,我们是否又会怀疑,整个68年的故事,也许仅仅是一个瘾君子的臆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部如梦如幻的《美国往事》,不也正是莱昂内这个迷恋美式英雄的意大利男人,带领所有观众,经历的又一场春秋大梦……

《美国往事》,加长版究竟增加了什么?

多少年来,关于《美国往事》的完整版本究竟有多长,一直是影迷研究的焦点。美国往事的剧本共317页,按照好莱坞一页一分钟的行业标准,则是317分钟。而莱昂内的初剪版本则达到了8-10个小时,留下了大量弃用素材。事实上,莱昂内本想将电影剪辑成两部三小时长片,但受制于制片方的压力,只得作罢。最终,本片经过多次修改,为了获得R级正式公映后又减去了几个镜头,加上各个影院为了增加排片擅自删减,最终导致了市面可见的本片拷贝均有所不同。2003年,本片经历了一次系统修复,并发行了DVD,便是大多数影迷第一次观看的版本,片长为229分钟,素材来自几个保存较为完善的拷贝,整体效果极佳。2011年,相同的版本也发行了蓝光。但2012年,本片又经过了新一轮的修复,并加入了多段全新素材,使得正片长度达到了255分钟。这一版本,后来也在戛纳举行了首映。不过,这也并非是本片真正的完整版,有许多已有素材因版权问题,并未加到此版中,再加上莱昂内已经过世,我们也并不知道他是否认可这一最新版本。

255分钟版本于2012年在意大利发行了蓝光,也让普通影迷有渠道一览加长版真容。由于大部分正片素材依然采用了2003修复版,新的素材拷贝质量参差不齐,255分钟版中的加长段落,在色调和质量上与其他正片段落相去甚远,让全片由明显的断裂感。不过这也能更好的帮助影迷辨别新增镜头。加长段落包括两条主要副线,包括:

1.面条前往麦克斯等人的墓地时,出现了一辆跟踪他的神秘豪华轿车,在面条的调查下引发了一串连锁反应。在通片观看下来之后,才会发现这条线其实暗暗交待了麦克斯绝望的处境,是对结局的必要铺垫。

2.面条强奸黛博拉未果之后,其在酒吧买醉,遇到金发女子爱娃,两人发生了一夜情。是所有新增片段中噱头最大,最香艳的一段。面条于爱娃做爱,喊的却是黛博拉的名字。这似乎已是片中最接近真正爱情的段落。

此外,如汽车落水后面条和麦克斯等人浮上水面的镜头与儿时水路偷运私酒,几个朋友的玩笑进行的混剪,也让故事情绪更加饱满。相信对于粉丝来说,相较于此前版本的正片,亦是一种全新体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黑帮电影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