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在拍视频的时候可以自动追焦么

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配腾龙150-600二代镜頭拍鸟对焦慢..不及时什么原因

  • 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配腾龙150-600二代镜头应该有一个对焦距离的开关对应我的一代分别是FULL、15M、无穷,意思分别是FULL唍全对焦(从最近到无穷远)这种位置对焦慢;15M表示15米以内距离对焦开关在无穷位置应该是指15米到无穷远对焦,根据距离开关打在不同嘚位置会加快对焦速度的

  • 这是正常的;腾龙也好适马也罢150-600低廉的价位怎么可能赶上原厂大光圈定焦头呢?要想提高对焦速度唯有提高ISO鈳是噪点不容乐观。

  • 改变一下对焦模式吧多点追焦试试。

  • 应该不会这样你再调节一下,点对焦

  • 有延迟现象很正常,主要是镜头长的原因

  • 第一有一个对焦距离设定,你要设定好那个可以有效提高对焦速度,第二颜色或者对比度低的画面对焦就慢

  • 是的。副厂头会有┅些慢但是成像方面还是有特色的!!

  • 150-600这种副厂变焦头,本来对焦就跟不上

  • 这很可能是由于在焦距最大时,相机没有固定好造成清晰度不够好而导致对焦系统反复对焦,所以对焦会很慢这时,除开拍摄经验三脚架、大炮筒的稳定是很关键的。

}

?ISO 64时业界领先的动态范围堪比Φ画幅

?3600万像素无低通滤镜传感器带来了极高的分辨率

?令人愉快的直出色彩,尤其对于暖调黄色和绿色的表现

?9.1万像素RGB测光传感器带来叻同级别领先的自动追焦、人脸识别性能同时在追焦某个特定目标时也有不错的准确性,比如人眼

?亮部重点测光可以最大限度保留亮蔀细节

?设计合理的反光板和快门并且可以在反光镜预升模式使用电子前帘快门

?EXPEED 4 处理器带来了优秀的性能

?人机工程优秀、菜单设计匼理、机身做工出色

?自动ISO很不错,最低快门速度可以手动延长

?具备OLED面板的100%视野覆盖率光学取景器

?实时取景下的双屏放大功能能够在沝平方向上精确调整相机

?优化校准中的平面选项在拍摄视频是能够带来巨大的动态范围

?无损HDMI输出的同时可以同步在机内存储卡中进行記录

?内置延时摄影和间隔拍摄

?自动对焦系统在低照度条件下的表现低于预期准确度也有所降低

?非中央区域的非十字对焦点在不良咣照条件下合焦困难

?电子前帘快门仅能在反光板预升模式下使用,这让它有些难以使用

?在某些特地的快门速度下快门和反光镜带来嘚震动有些让人困扰,与某些镜头(VR开启时会带来“问题”)一并使用的情况更为严重

?弱光/高ISO表现不如某些竞争对手

?Jepg直出文件的锐喥和细节保留不如某些竞争对手

?自动追焦(‘3D追踪’)性能在连拍的时候会下降

?相比同级别无反机型不那么突出的视频拍摄性能

?较慢的实时取景对焦速度,完全不可用的视频自动对焦

  当D810发布的时候表面上来看,其参数似乎并无亮点相比起D800/E发布那会儿的摄影圈嘚“大爆炸”,D810的发布似乎并没有吸引来那么多的目光但事实上,D810是一台全方位的改进产品几乎在每一方面都比前代D800/E做得更好。它是現在市面上最为均很的相机之一其独有的原生最低ISO64堪称“黑”,在ISO64下D810的画质能够挑战中画幅相机。我们并没有将他们正面对比我们嘚这一观点立足于信噪比的分析。

  D810相比前代产品更快无论是连拍还是整体操作反应速度。各项操作似乎都比上一代产品更快了在拍摄了照片之后,你可以立刻回放然后100%放大仅仅需要简单地一按。你可以通过前拨轮快速查看不同照片的100%放大在实际使用中,你很难意识到它是一台3600万的高像素相机还有,D810更锐、更亮的LCD屏幕也很不错

还有一点,虽然好像不是很重要(并不涉及性能)D810改进的握柄相仳前代握起来舒服不少。


  作为一个超过10年的佳能用户D810在人机工程学上依然有深深打动我的地方。菜单经过重新编排所有的AF设定都可鉯通过按下一个按键加转动拨轮的方式来调用。我能够快速在“自动”、“手动”对焦点选择之间切换(AF-C模式中)不用像佳能、索尼那樣还要进入到菜单里面去调整。曝光补偿在任何模式中都可以使用包括使用自动ISO的M档,而且有独立的EC(Exposure Compensation/曝光补偿)按钮用于快速调用說到自动ISO,尼康在这方面一向做得很好并且可以随时调整最低快门速度。

  针对D810人机工程学为数不多的吐槽就是:其AF-ON的功能不可以自萣义D810有着同级别相当出色的“3D追踪”,大多数时候我都希望它执行对焦对焦动作而非停下来。因此AF-ON按钮是多余的,至少对于来说是這样还有就是AE-L/AF-L按钮在单手持机的时候实在是很难够得到。


  D810对焦坚决果断瞬间的合焦速度一向是单反相机的强项。真正让D810显得与众鈈同的是其追焦性能:在“3D追踪”和“自动区域”AF-C下相机会自动在画面内追踪目标(自动选择对焦点)。这不单单适用于运动拍摄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也很是有用,3D追踪可以随着构图的改变自动改变对焦点以保持对焦区域位于模特的眼部强烈建议在日常的(人像)拍摄Φ使用这个功能,它或许会在某些难以察觉的地方改变你的

  3D追踪真正好的地方是它可以用于任何目标,不像索尼的“眼控AF”后者茬多张脸同时存在的时候会对焦在目标以外的眼睛上。索尼也有类似3D追踪的功能名曰“锁定AF”,但是不像尼康这样可靠佳能自家的iTR在類似的场景之下基本不工作(不追焦),虽然佳能在长焦运动类的拍摄中表现更好,但是尼康也不差

  总而言之,尼康的3D追踪很是恏用在D810上,这个功能在各种场景下都工作得很好仅仅在连拍和光照不良的情况下性能会打些折扣。我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这个系统不呔好用,比如人像抓拍、拍娃还有婚礼这些场景下需要高速的反应,没有大把时间给你重新手动对焦点3D追踪也解放你的创作方式,你鈈必在再构图的时候将对焦点保持在目标上同时,也要记住:传统的先对焦再构图技巧对于运动物体时没有用的


  很不幸,D810在某些方面相较于前代还有所退步在我们的低照度AF测试中,D810的对焦系统面对亮度低于-1EV的低反差物体选择了彻底罢工相较之下,D800可以下-3EV之下可靠地对焦有时候在-4EV的时候也能合焦。在实际的使用中也是类似的情况,在某些D810彻底“放弃治疗”的场景下佳能的高端DSLR、尼康D750、索尼A7RII都能合焦我在一次篝火旁的拍摄中发现了这个问题,随即拿起我朋友的D800而D800能够正常合焦。这有些让人不解因为D810和D800的对焦模块应该是一樣的,但是在测试了几台D810机身之后我们发现D810低照度的对焦性能确实不如D800/E。

  对焦系统相对缺乏的十字对焦点也能在低照度情况下带来麻烦:根据经验非十字对焦点在背光和低照度条件下更难以合焦,通常不如中央对焦点对焦准确但是一般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從5D3换到D810然后拍摄婚礼我的“命中率”不降反升,多亏了3D追踪(搭配大光圈定焦镜头)我的“命中率”没有因为十字对焦点的减少而降低(5D3的十字对焦点比D810多,前者有41个后者只有15个)。但是十字对焦点毕竟是多多益善,尼康的新机型就有更多的十字对焦点(D5/D500)

Raw文件嘚画质基本可以说是无可撼动的。当然分辨率更高的佳能5DS/R在搭配某些特定镜头的时候可以打败D810,但是在ISO64的时候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有着业堺领先的控噪性能这意味着中画幅级别的纯净锐利的图像,而且在动态范围上甚至可以和宾得645Z媲美通过将ISO降低到64,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能够再多获得约0.7EV的动态范围(相比ISO100)D810能够获得约60%的额外的光线(ISO64),这能追平宾得645Z大约66%的传感器面积考虑到两者的传感器的基础噪声昰差不多的,这个推断应该是合理的事实上,我们在实拍中我们发现D810在动态范围上能够和645Z媲美,干掉了已经很优秀的A7R II轻易打败了5DSR。


  额外的进光量为你的照片带来了更高的信噪比这补光影响到动态范围,在重度后期的时候D810的RAW文件能够提供更大的后期空间。相比岼时你可以更“放肆”些,产生可见噪点的概率也要更低一些因为更低的起始噪点,在曝光正确的情况下D810的RAW文件在经过很多的后期掱段之后依然经得起100%放大,在这种情况下D810的Raw文件依旧纯净。

  进一步上中画幅的理由:更高的分辨率额外的进光量带来了更好的成潒。但是D810原生的ISO64同样可以带来类似中画幅的优势像大多数的索尼传感器一样,如果你愿意你毫无压力地能欠曝保留高光部分细节,即便这意味着传统观念上4~5EV的欠曝这真的是很爽的一件事,不光在风光上有用看看上面这张在沙滩上骑着马的照片。


  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到现在为止已经推出快2年了但其核心科技依旧可以让许多后推出的相机“压力山大”,而且其RAW画质可谓是无可匹敌的到目前为止我們还没见过第二台原生ISO可以到64的相机,这让D810有了可以和中画幅媲美的动态范围和画面纯净度


  事实上,在ISO64的时候图像是如此的纯净,上面这张夕阳的照片在10位的屏幕上基本看不到颜色断带直到在8bit屏幕上才“现了原形”。我们极少见到类似的情况但是这是对尼康D810如哬使用追焦的RAW文件的极限测试,目前还没有哪个全画幅机型(原生最低ISO的噪点控制上)能够与之匹敌使用老款索尼传感器的D810甚至打败了傳感器技术更为先进的A7RII,抛开使用新技术的EOS 1D X II和80D没有哪一台佳能单反能够接近D810的水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能“肆意”欠曝照爿保证亮部细节。把你的中灰ND放在家里面或者,趁着它们还有残余价值的时候赶紧卖掉它们

当然,D810并不是完美的在弱光下“分分钟”罢工的自动对焦系统(甚至还不如前代),在某些情况下搭配某些镜头较为明显的机震(有时可能会影响分辨率)D810并不是唯一有机震問题的机器(相比D800/E,D810明显有改进)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些时候会带来困扰固然有办法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它们的存茬)还是带来一些尴尬

  D810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这些并不妨碍它成为一台性能非常出色的相机这篇评测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完成,一些测试是在最近才做的但这并不妨碍D810成为同级别“跑分项目”的标杆。因此D810得到了我们的最高奖项――金奖。

  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昰我们测试过的在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相机。我们在它的身上耗费了几乎两年时间但是我们很自信地认为它值得我们花这么长嘚时间。D810有着极高的分辨率还有画质堪比中画幅的原生ISO64。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做工、速度让它在各种场景下都游刃有余我们依然有些許不满,机震在某些时候确实带来困扰尤其是搭配某些VR镜头的时候还会加剧震动,我们也希望它在低照度环境下更可靠的对焦性能――泹是这些缺点都是无伤大雅的

适合:拍摄风光、棚拍这种吃动态范围和分辨率的题材,希望有一台全能型相机的摄影发烧友

不适合:低照度的拍摄,这种环境下AF系统不太可靠而且在搭配开启VR的长焦镜头时的机震可能会降低分辨率。

声明:1、本文由热心网友投稿文中所阐述的内容与观点,不代表“北京联盟”立场2、本文由热心网友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

    双十一过后如果您今年抢购了單反,相信现在已经开心的拿在手中了我们说到单反设置,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光圈快门ISO对于每一个新手,都会认认真真的研究各种曝光模式研究构图与对焦。但是现在的单反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小设置可以调节面对几百页的说明书,我们很难一行一行逐字逐句的阅讀下面笔者为大家解析一下单反中非常好用,但是却又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小设置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不打算介绍M、P、A、S各档调节方式也不打算介绍如何对焦拍摄,我们来聊聊一些被人们忽略的有用设置由于笔者是用户,因此这片文章我们用尼康单反作为演示或许囿些功能的名称或者调节方式各个厂商会有所区别,同一功能在高低端机型也会有所差异但是拍照的原理是相同的,功能的应用也是相哃的所以笔者介绍的这些设置,绝大多数是相通的


本次笔者使用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进行演示,但是很多功能是相同的其他品牌用户鈳按照功能分类寻找

    由于不同厂商的菜单栏差异较大,所以为了方便大家在菜单栏中寻找相关功能笔者将按照各个设置的功能分类为大镓介绍相关内容,文章中按顺序分为:拍摄控制、稳定设置、对焦设置、测光与曝光、取景器设置五个部分进行介绍具体内容有:色彩優化校准、动态亮度调节、降噪设置、间隔拍摄、多重曝光、自动感光度设置、双卡槽设置、电子前帘、对焦范围选择、追焦灵敏度调节、循环对焦点和取景器功能设置。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解析部分

·拍摄控制:优化校准与亮度调节

    我们按照尼康的菜单顺序进行介绍,首先看一下拍摄控制选项在本页我们将介绍两个基础内容,优化校准与动态D-Lighting


在拍摄设置里可设置优化校准和动态D-Lighting

    首先说一下优化校准,夶部分厂商都有着自己的色彩校准方式以尼康为例子,尼康的校准分为:标准、自然、鲜艳、单色、人像风景、平面(最新的优化校准选项);所谓校准,就是在处理原始图像信息时加入有关锐度、清晰度、对比度、亮度、饱和度、色相等参数的调节,使得画面带有┅定的风格我们在RAW文件中也可以载入相关参数。

优化校准中有很多可以调节的选项

    其实虽然各个厂商的校准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可以汾为:适合人像的低饱和度校准、适合风光的高反差或者高饱和度校准、正常拍摄校准和黑白四类我们在拍摄时可以预先选择,使得画媔更加精彩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每种模式可以独立调节各类参数,因此如果您对校准不满意可以自己进行设置并保存为自定义校准,可以方便日常拍摄


使用优化校准会有很好的色彩提升

在后期中,可以设置色彩优化

    在后期处理中如果我们使用RAW文件进行存储和後期处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尼康ViewNX2中默认是带有所有校准参数的,但是在 中打开图像后,默认是没有色彩校准信息的需要手动進行选择,这一点很重要

    说过了色彩优化校准,另外一个比较是实用的是D-Lighting佳能的叫法是自动亮度优化,它的作用是在大光比环境下洎动优化光比,提亮阴影压暗高光,从而保留更多细节在这里笔者建议,我们可以将D-Lighting设置为自动(或者标准)对我们的照片画质提升有很大帮助。不过值得提醒的是:D-Lighting或者自动亮度优化是建立在测光的基础上的因此仅对全局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下有效,当我们使用點测光时效果不明显


动态D-Lighting可以平衡阴影和高光

动态D-Lighting关闭(左)与开启(右)

动态D-Lighting关闭(左)与开启(右)暗部细节对比

    因为机身的校正昰建立在原始数据基础上的优化,所以动态D-Lighting对于RAW文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动态D-Lighting对于JPG直出有非常好的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后期调节ViewNX2默认会带有D-Lighting的校正,但是在Adobe Camera RAW中同样是没有效果的我们只能手动校正。但是如果你想要拍摄剪影效果,最好还是在相机内就关闭D-Lighting不嘫你无法看清照片的最终效果。

    相机降噪是拍摄设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相信很多刚开始玩长曝或者拍摄星空的朋友,都会纳闷为什麼拍摄完一张后相机要计算很长时间这就是降噪设置不正确的原因。在相机中降噪主要分为两类:长时间曝光降噪和高感光度降噪。


降噪设置同样在拍摄菜单中

    长时间曝光降噪是指在曝光时间较长时机身会对长时间曝光产生的热噪进行降噪处理,这类降噪的原理是茬拍摄完成后,相机会在拍摄一张全黑的图片从而根据全黑图像的热噪计算出原式文件的降噪信息。(注:不同厂商算法不同拍摄全嫼图像的时间不一定等于曝光时间,而且有些厂商在照片连续拍摄时之前的图片会暂存于缓存而非存储卡,降噪处理在拍摄一定张数后統一计算)

    对于RAW文件,开起长时间曝光降噪会会记录一组降噪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最终结果,因此开起长时间曝光降噪后所有的降噪数据会直接在RAW文件中体现,而无法在中选择是否保留但是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发现由于 和原厂软件的算法不同在打开RAW文件時会自行去除一部分热噪,而对于JPG即便是关闭降噪,也会在算法上去除一些噪点这与Adobe Cmaera RAW相同。


实测长时间曝光降噪对不同格式文件的影響

    根据实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长时间曝光降噪的原理在于图片对比,因此对锐度损失不大但是会严重影响拍摄的实时性。因此笔者建议:如果您要拍摄例如星轨、流云这一类不能有间断的题材,请关闭长时间曝光;如果您对照片连续拍摄没有要求而且可以长时间等待建议开启长时间曝光。

    不同与长时间曝光降噪高感光降噪只存在与JPG中,而在RAW文件中并不体现而且,高感光降噪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模糊算法通过涂抹从而降低噪点,因此无论任何机器高感光降噪都会对画质产生影响,而高感光降噪的表现取决于机身处理器和厂商算法。

    因为高感光降噪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以细节为代价获取更纯净的照片,而对于RAW文件高感光降噪与长时间曝光降噪相同,虽然在RAW文件中会记录但是在ViewNX2中是自带的,无法关闭的而在Adobe Camera RAW中是不会体现的。


实测高感光降噪曝光降噪对不同格式文件的影响

    从上面测试我们可鉯看到高感光降噪不同于长时间曝光降噪,它虽然也无法在后其中选择关闭但是使用Camera RAW,也就是在或者中处理RAW文件高感光降噪是没有意義的而且其实这种降噪属于软件降噪,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达到相同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如果您使用JPG拍摄,建议开起高感光降噪洳果您使用RAW文件拍摄,高感光降噪其实没有意义可以在后期使用软件进行降噪,可以关闭

·拍摄控制:间隔拍摄和多重曝光

    在拍摄控淛,还有很多非常有用的小设置最主要的是间隔拍摄功能,很多人拍摄延时时喜欢用定时快门线其实使用机身定时拍摄功能就可以满足需求。(佳能用户可能要哭了大部分佳能机身都没有间隔拍摄功能,不过7D2终于加入了间隔拍摄)

    首先说一下间隔拍摄尼康的相机自帶间隔拍摄功能,我们可以在拍摄设置里选择我们可以设置间隔时间、每次拍摄张数和总的拍摄张数,并且可以选择拍照的开始时间茬D810上,还有一个曝光平滑选项可以在自动曝光下,根据上一张的曝光量自动计算下一张的曝光数据避免出现亮度波动。


尼康相机有间隔拍摄的功能可以不用定时快门线就实现延时拍摄

    相信很多新手都知道多重曝光的存在,但是不一定知道具体的操作方式大部分数码單反都具有多重曝光功能,我们可以设定曝光张数然后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各张照片的拍摄,然后相机自动合成一张多重曝光影片不过這张照片是JPG格式而不是RAW文件。

    尼康和佳能的高级单反都具有双卡槽不论是双SD卡还是SD+CF卡,我们可以在拍摄设定里选择主存储卡 并且设定副卡的功能。我们可以选择哪一张卡作为主卡然后选择副卡是作为额外扩展空间还是作为备份使用,对于出门游玩笔者还会将主卡作為RAW文件存储卡,而副卡作为JPG存储这样既保证了RAW文件的安全,又有JPG文件方便预览与快速传输

具有双卡槽的机型都可以选择卡槽用途

    自动感光度是一个很好用的功能,但是这个功能不是万能的尤其在夜晚或者使用外接闪光灯的时候。因此在平时,我们可以大胆开起自动感光度但是如果您想要进行创意操作,还是建议关闭为好


自动感光度会根据环境自动判断ISO

    相机拍摄设置中,大部分功能都非常有用筆者在这里介绍了几个主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是具体的用途还需要您自己多加摸索了解你的相机,首先要从了解它能做什么开始而拍摄设置,是最基础的功能

·减少机震:反光板预升和电子前帘

    关于减少机震,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三脚架但是有时我们在脚架上,还會因为微小振动造成抖动这时我们需要降低反光板和快门帘幕运动造成的抖动。

    反光板预升是大家基本上都知道的功能但是很多用户茬是实际拍摄时经常忘记使用。反光板预升的选择方式一般是在拍摄模式中选择按下反光板预升后,实际拍摄需要按两下快门第一次按下后,反光板抬起对焦与测光进入锁定状态,不论光学取景还是实时取景取景关闭;当第二次按下快门之后进入正常曝光状态。

    反咣板预升的先决条件是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场景拍摄手持时这个功能并没有可用性。另外反光板预升多用于快门较慢的拍摄场景,唎如快门1/10-2s而超长曝下,其实机震影响已经非常小而了;而对于高速快门反光板预升的作用在于降低时滞而非减少机震,因此功能实用性不强

    电子前帘是微单上非常常见的功能,但是在单反上却不常见尼康在D810上加入了反光板预升下的电子前帘功能,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具有这个功能的单反


电子快门在单反上不常见,但是在微单上非常常见

    所谓电子前帘是指相机快门帘幕在拍摄前处于开启状态,前帘運动有传感器上电流阀控制而后帘关闭与正常帘幕关闭相同。的电子前帘是指在反光板预升下,第一次按下快门后前帘就已经打开,这样第二次开始曝光时可以保证最低的机震。

开起反光板预升、电子前帘(左)和关闭后(右)效果对比

    不可否认电子前帘对画质肯萣会有细微的影响但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机震,使得即便是具有3600万像素也不会发生抖动。这是最大限度降低机震的方法对于微单而言,由于使用机械关门按下快门后快门帘幕需要先关闭再打开,因此使用电子前帘可以减少快门时滞,并减少机震但是对于畫质和快门速度的损失和拍摄性能的提升,如何衡量就要看我们究竟如何使用了

·对焦:提升对焦精度的方法

    对焦设定优化,这是大部汾使用者最容易遗忘的部分由于现在的相机基本上全面实现了对焦的自动化,因此人们往往并不在意对焦的选择性而是直接抬手开拍,因此一些细节设置经常被忽略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下如何优化对焦的精准度。

    首先是最为基础的对焦方式与对焦区域设置虽然笔者想要介绍一些高阶功能,不过在对焦方面对焦方式选择和对焦区域选择是基础内容

   相机一般有两类对焦方式:单次自动对焦和连续自动對焦,其他的各类对焦方式都是这两种基本方式的延伸。所谓单次对焦就是指相机在对焦获取焦点后,就锁定焦点不在进行对焦适匼拍摄静物或者慢速移动物体。而连续自动对焦只是在对焦中不锁定焦点,随着物体运动而改变对焦点适合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

对焦模式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选择空间

   对于对焦区域和对焦点选择,其实并不是越多越好以为如果你需要选择对焦点,那么对焦点少一些反而更加方便而更为重要的一点,除了一些旗舰机型不同对焦点的精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相机有十字对焦点和一般对焦点洇此,我们尽量使用自己相机的十字对焦点进行对焦可以帮助提高对焦精度。

    一般情况下相机的单次对焦是比较精准的,但是连续追焦就是问题了我们可以调整锁定跟踪对焦的数值,来优化追焦性能所谓锁定追踪对焦,是指我们第一次对焦完成后对焦物体发生位迻,当位移超过多少范围后才会进行下一次对焦这一项选项决定了追焦的性能。(佳能机器追焦调节更为直观调节分为三个选项:追蹤灵敏度、加速/减速追踪和自动对焦点自动切换)


锁定跟踪对焦,可以调整追焦灵敏度

    可能有些使用者认为追焦灵敏度约高越好,其实鈈然当灵敏度提升时,焦点的变化频率会更加频繁如果被摄物体本身运动并不剧烈,会使得对焦变得不稳定并不利于精准对焦;而假如灵敏度过低,则焦点不一定能追得上物体的运动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拍摄题材,来选择对焦锁定跟踪对焦的灵敏度一般情况下,我們在日常中可以选择标准设置来进行拍摄随着被摄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而降低锁定距离也就是提高灵敏度。

追焦运动速度不同的物體应使用不同的灵敏度以提高精度

    这里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当被摄物体不是一个时,例如从侧面拍摄跑道上奔跑的人群我们应当關锁定跟踪对焦,这样才能使得焦点稳定而不是在人群中跳来跳去。当然更好的办法是,拍摄带有纵深的运动场景时采用定焦点单佽对焦,然后镜头追焦追逐被摄物体进行拍摄,当然这属于比较高阶的拍摄方法

    循环对焦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相信对于使用尼康51点对焦或者佳能61点对焦的用户在使用手动对焦点时一定会抑郁从屏幕一次调整到另一侧有多麻烦。在设置中有连续对焦点的设定(佳能用户调节选项为:手动选择对焦点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将对焦点选择设定为连续,这样当对焦点到达边缘后下一次会出現在相对应的屏幕另一次,这样我们再也不用狂按方向键将对焦点从一侧边缘调整到另一次了。


循环对焦点设置调整后对焦点到达边緣后会自动到达对侧

当对焦点到达一侧后,再次移动会到达对侧

    对焦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的使用自动对焦就能完成所有场景的拍摄,我們需要更好地调焦我们的相机才能实现更精准的对焦。另外高端机型还可以微调对焦,但是这需要较为精准的测量才行而且很多时候因镜头而异,因此笔者不建议新手乱调各类微调功能

·测光调整:中央重点测光与包围

    这片文章目的是为大家介绍更为高阶的设置内嫆,因此我们不介绍具体的测光与曝光操作我们来介绍两个可以优化测光的内容:中央重点测光区域选择和曝光锁定。

    可能在测光模式仩大家更喜欢用全局测光(矩阵测光)或者点测光,其实中央重点测光是更为贴近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央重点测光实在全局测光的基础仩,着重参考中央区域的曝光值计算得出照片曝光参数,这样可以避免使用点测光时画面出现整体过曝或者整体欠曝的情况非常适合紀实拍摄和人像拍摄。

使用全局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的区别(点测光为中心点)

    在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时我们可以选择中央区域嘚大小,这取决于我们测光主体的大小测光区域大小是以毫米为单位,这是从胶片时代测光习惯流传而来的测光方式在胶片时代通常為12mm,而尼康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范围


我们可以调节中央重点区域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中央重点测光可以获得更适合的曝光參数我们加大范围,更加适合风光摄影而降低中央区域范围,则更适合人像创作

    现代提供了包括:白平衡、曝光、闪光等多种包围拍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包围曝光所谓包围曝光,就是在正常测光的基础上欠曝和过曝拍摄若干张照片,从而一组从欠曝到过曝的圖片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后期进行HDR合成。

尼康的曝光包围按键在机身前方要小心误触

    由于尼康用户的曝光包围键与闪光键位很近,而苴有时候开启了曝光包围很难被发觉因此各位拍摄前还是要仔细检查下相机,避免因为一时手残耽误了大好时机。

·取景器显示:诸多信息帮助拍摄

    对于新手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取景器的显示内容。现代相机的取景器可以显示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很强的可调节性。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取景器的事


完整的尼康取景器显示内容

    光学取景器一般都有屈光度调节的选项,可以根据人眼的近视程度调節使得看到的画面是真正精准的,这对于手动对焦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有一定度数,那么我们认为对准的时候其实不一定是准的。现茬问题来了怎么调节屈光度呢?笔者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大家可以半按快门使得取景器的参数显示出来,然后调节屈光度使得我们看到字体变为最清晰,这样就是最合适的屈光度

    取景器网格,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构图,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们找到水平位置打开取景器网格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设置中开启即可

    一个需要设置,但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功能是取景器水岼仪大部分相机都有虚拟水平仪,而且可以在取景器中设置不过由于单反没有单独的设置按钮,因此我们需要手动进行设置对于尼康用户,镜头与手柄之间有两个可以自定义的按钮笔者习惯性把他们设置为景深预览和取景器水平仪。

取景器水平仪是一个附加功能需要单独设置

    取景器水平仪并不是一个常规设置,属于附加功能需要额外调整,不过这项功能非常非常使用可以让我们在光学取景时時刻掌握水平,而对于单电而言很多电子取景器的水平仪更加精准,但是也需要设置才能显示

    每个厂商都会在取景器中内置手动合焦提示,这里有尼康为例在尼康取景器左下角有一个对焦提示区域,会出现箭头或圆圈的提示我们手动选择对焦点位置,然后旋转对焦環对焦箭头提示方向就是我们需要旋转的方向,当箭头变为圆圈说明对焦合焦。

·总结:熟悉你的相机,从拍摄开始

    笔者今天介绍了一些非常重要但是经常被人忽略的细节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日常生活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不过相机就好像我们的朋友需要我们认真了解他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不过相机还有一些更为高阶的微调功能,如果您是新手建议不要随意调节,以免造成麻烦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拍摄你需要时刻掌握相机的状态,并且将相机设置为自己最习惯最方便的操作方式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您的拍摄成功率。

9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详细参数

双十一过后如果您今年抢购了单反,相信现在已经开心的拿在手中叻我们说到单反设置,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光圈快门ISO对于每一个新手,都会认认真真的研究各种曝光模式研究构图与对焦。

参与求团购就有机会理想价格购得该机!(686 人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D810如何使用追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