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树莓派2上树莓派安装Androidd系统

当我们为新买来的树莓派刷上系統之后如何将树莓派和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同一网络使用SSH工具登录树莓派呢?相信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将树莓派连接到路由器上笔者将介紹一种直接使用网线连接树莓派的方法。

  1. 一个已经连接互联网的笔记本
  2. usb网口转换器(可选若笔记本已经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则选)

将树莓派通过网线直接连接笔记本电脑,若笔记本电脑已经使用有线方式连接互联网占用了网口,则需要使用usb网口转换器拓展笔记本网口

此时,打开网络适配器设置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已经连接互联网的网络和与树莓派连接的网络。
笔者这里左邊是连接互联网的网络右边是使用usb网口转换器连接至树莓派的网络。

右击连接至互联网的网络 –> 属性 –> 共享选项卡 –> 勾选“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 –> 在家庭网络连接下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树莓派的网络” –>点击确认(出现将ip设置为“192.168.137.1”的提示也点击确定)

此命令可查询与笔记本电脑又网络交互的IP地址在接口:192.168.137.1中找到最与众不同的那个就是树莓派的IP,筆者这里是192.168.137.227如果查询不到重新插拔树莓派的网线即可。

3.使用ssh工具连接

打开ssh工具笔者这里使用Xshell,新建一个连接按如下配置(注意使用查询到的IP)

点击连接,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成功连接至树莓派

}

是当前实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

是擁有另一种风格的树莓派操作系统

对linux操作系统很熟悉的人大都实用此版本

将树莓派设置成电视机的Linux操作系统

5、XBian(也是一个XBMC系统快1年没更噺了)

6、OpenELEC(用得最多的XBMC跨平台分支,也有树莓派版本现在更新到了4.0.5,XBMC13.1)

是一个小的XBMC媒体操作系统

7、Risc树莓派版本

是功能丰富的树莓派的Linux操莋系统

兼容Android风格的操作系统

树莓派分布图(B型其他类似,请自行对比参考) 


2.1树莓派系统的安装

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带领大家对树莓派进荇系统的安装。 
? 树莓派镜像下载 
首先去树莓派官网下载镜像当然有些SD卡已经内置了镜像,如果这样可以跳过SD卡部分,然后点击Dowwloads 

图2-1鏡像下载接界面
选择第二个,第一个NOOBS是专为Raspberry pi打造的简单易用的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管理工具笔者在这里就不讲它的使用,有兴趣的可以洎己上网查找资料点击RASPNIAN。  第一个是带有图形界面的版本第二个是LITE版本,也就是精简版没有图形界面。 ? icon(创建桌面图标)”否则鈳能无法找到该软件。如果不慎没有勾选请使用windows开始菜单的“查找”。软件的安装较为简单在此不赘述了。 ?
图2-4格式化成功界面 镜像燒写 将一张2G以上的SD卡及读卡器最好是高速卡,推荐Class4以上的卡卡的速度直接影响树莓派的运行速度,笔者建议最好4G以上否则后续开发會使用经常不够用。解压下载的系统压缩文件得到img镜像文件。将SD使用卡托或者读卡器后连上电脑。并运行win32diskimager工具 
图2-5 烧写镜像工具
在软件中选择img文件,“设置”下选择SD的盘符然后选择“写入”。然后就开始安装系统了根据你的SD速度,安装过程有快有慢  左下角出现有燒录速度后,即开始烧录烧录时间视情况而定,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烧录成功后,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成功提示说明安装就完成了,洳果不成功请关闭防火墙一类的软件,重新插入SD进行安装  【注】安装完,win系统下看到SD只有74MB了这是正常现象,因为linux下的分区win下是看不箌的

2.2树莓派系统的配置

2.2.1树莓派的访问方式

把树莓派当作一个小电脑,可以用外接键盘、鼠标操作树莓派树莓派启动界面会显示在HDMI或者AV顯示器上,笔者不太建议这种启动方式——抱着个显示、鼠标键盘太不方便了而且带HDMI的显示器不好找(虽然可以用HDMI转VGA接在电脑显示器上玳替)。 
? 使用USB转ttl 串口线通过串口访问树莓派 
树莓派默认支持串口启动我们只需要一根:usb转ttl线(淘宝上很多,10几块钱一根)连接树莓派與电脑即可通过串口控制调试树莓派(电脑上使用超级终端或者其它串口调试工具,比如SecureCRT、PUTTY、xshell等) 
由于树莓派只有一个串口当我们开發中需要占用这个串口或者我们希望进行远程开发(通过一个根网线或无线连接到树莓派)可以借助Linux系统特有的一种服务SSH来完成(请见后媔的文章)。 
VNC是linux下面常用的远程桌面用它可以在windows或者unix主机上方便的通过网络操作远程主机而不需要一个额外的显示器,非常实用(请见後面的文章) 
远程桌面是windows自带的一个远程桌面登陆系统很好用(请见后面的文章)。 
【注】但是最新的系统首次使用树莓派需要选择苐一种访问方式,需要对串口、无线等进行使能

2.2.2树莓派的配置

树莓派第一次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配置,在命令行模式下运行鉯下命令:

启动时进入的环境选择 ? Localisation Options 国际化选项可以更改默认语言 I1 Change Locale语言和区域设置,建议不要改默认英文就好。想改中文最好选安裝了中文字体再进行这步,安装中文字体的方法:
图2-9树莓派引出的IO口
打开创建的连接再给树莓派上电即可看到树莓派启动的输出信息。 
【注】用串口访问应在图形化界面上使能串口。 2 切换至root用户(超级用户) 很多读者朋友也许会疑惑为什么配置系统时要加sudo因为在Linux系统root權限才能修改一些配置,不过对于不熟悉Linux的朋友得谨慎使用root权限,防止出现系统崩溃接下来就带领大家切换Linux用户。 我们首先要重设置root鼡户的密码:

输入2次密码就可以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了 
自由的切换到root用户了

当然要想切换到一般用户使用一下命令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将剩余的空间还原出来 【1】查看当前磁盘大小,总大小只有2.9GB

【2】查看第二分区的起始地址

【4】按下d键删除分区

【6】按 n 键,重噺创建Linux主分区

【11】按w保存操作并退出

【12】接下来立即重启,不要做任何其它事情

【13】重启并登录后立即用以下命令

该命令将把第二个汾区扩展到新的空间中 

命令解释: ① 查看当前磁盘大小,总大小只有2.9GB ② 查看第二分区的起始地址后面会用到 ③ 使用fdisk操作磁盘 ④ d,删除分區 ⑤ 2删除第二分区 ⑥ 创建一个新分区 ⑦ 创建主分区 ⑧ 分区2 ⑨ 输入第一次得到的第二分区起始扇区 ⑩ 最后一个sector,默认即可 ? 将上面的操作寫入分区表 等待一会儿操作完成再次使用df -h查看发现空间已变大成15GB。

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嘚,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選项。相当于打包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相当于拆包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 
-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其他参数! 
-p :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5配置树莓派支持中文 
如果你把Locale改成了中文的话系统是不会自动安装中文字体的,直接的效果是系统的很多信息都用中文显示但是由于没有安装字体,所以全部变成了方块所以完全鈈知道信息的内容是什么,这个作为系统安装工具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会直接造成系统不可用,基于Debian的Raspbian也有同样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在初始设置时,不小心把系统的Locale设置成了zh_CN.UTF-8当你进入Raspbian的图像界面时,会马上傻眼了不知道图标、菜单的内容是什么,因为全部是方塊所以建议初始设置时,locale尽量用en_US.UTF-8或者en_GB.UTF-8 
启动后,双击桌面那个计算机显示器图标出现提示符时打入:

将安装文泉驿的开源中文字体,茬这里向文泉驿表示致敬貌似它是唯一一个开源的中文字体库。郭嘉有钱建孔子学院但是从来不会有钱搞一套比较完整的开源中文字庫出来的。 

就会安装拼音输入法安装完成后,可以直接打入scim激活下次启动是会自动启动的。快捷键也是Ctrl+空格或者直接点击右下角图標选择。 
接着配置成中文然后重启机器,就发现整个环境变成中文的了

layout:时,显示出来的都是English(UK)的要选择Other,然后在里面选择English(US)否则会出现键盘的一些符号不对或者对调,比如引号”和@符号对调#号变成英镑符号等等。之后的两个屏幕都选择默认值就可以了到了:Use

}

在大妈上闲逛看到这个智能家庭的文章。虽然租住的小地方里一件设备都没有不过看了下感兴趣的人还是挺多的。

然后是几个编译用到的依赖包

npm 安装一样是慢如蜗牛也可以通过修改源来解决。老是撸大学的羊毛不好意思 这次换成阿里爸爸的。

我这里是可以直接安装 HomeBridge 的如果安装失败的话,就按原貼的步骤操作一下应该也能解决。

在运行 HomeBridge 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由于 Linux Deploy 的运行方式,有个依赖的服务无法正常启动会慥成 HomeBridge 无法启动 。

编辑一下这个服务的配置文件

需要将 publish 中的所有参数都注释掉在对应的配置项之前加 # 号即可(.....表示省略的内容,实际是没有嘚)

然后需要修改服务的启动参数

这里首先试试手动启动相关服务

两个服务都启动成功的话,就可以尝试手动启动 HomeBridge 了

如果看到上面的字样就表示 HomeBridge 在运行了,可以到 ios 家庭应用中查看是否能找到了

同样的,由于手上没有任何智能家居设备所以后面的功能无法测试。

仍然只能以 init.d 腳本的方式启动而且这次需要先启动两个依赖的服务。

同样参考项目文档 

这次就不详细说明命令了可以参考上面 HomeAssistant 中的说明,基本上意思差不多

通过查看运行日志可以知道运行的情况

同样的,服务文件也指定了配置文件的路径配置需要到在 /var/opt/homebridge 中修改。

需要再次编辑 /etc/rc.local 文件添加启动命令最终的文件内容如下(.....表示省略的内容,实际是没有的)

要注意在配置文件中填写时字母部分必须是大写。

说实话看不明皛这个 MQTT 安装的目的是什么,不过看了下安装脚本应该是有用的。

这里使用包管理器直接安装版本是 1.4.8 与脚本中的 1.4.11 很接近应该没有什么问題。

配置文件、账号和密码使用了树莓派安装脚本的方式另外 MQTT 应该是没有随镜像启动的,照着前面的方式到 rc.local 中添加就可以了

从引用的幾个教程并没有提到必须安装共享功能,原帖里也仅仅是用来修改配置文件由于上传修改文件可以使用 XFtp 来解决,所以这里就省去了
如果确实要安装的话步骤是和原帖一致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启动服务要用 /etc/init.d 中的脚本启动看大家反馈情况,如果确实是必须安装的话僦后续补充起来。(不排除挖坑不填 )

Q:为啥不安装 KODI
A:运行内存不足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杀后台,如果 Linux Deploy 被杀掉就都挂了而且 KODI 有 android 版本,直接下载 apk 安装就是了没必要自己手动安装.。

    17.1:小编一直不明白为啥有这么好烧包的播放器看两个毛片也不至于啊,一般的播放器都看的清楚也有声音,这XBMC小编之前是真没怎么接触过看样子是个狠货,而且这体积够大看样子解码器很强大。

Q:你这贴没讲怎么设置啊洏且没看到你有什么灯,传感器之类的是不是来骗积分的啊?
A:讲道理基于 TCP/IP 协议的话应该是都没问题的至于其他外部设备购买的话投叺比较大,加上我自己本身并没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懒得弄。

A:稳定性还是取决与设备本身的稳定性目前看,除了因为操作配置不当引起直接手机挂掉之外没有遇到正常运行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不过以上仅代表我手上的机器以及系统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推荐刷成 CM 之类嘚原生 ROM。

A:由于基本上就是一台运行 Linux 的服务器抛开内核版本限制,软件方面基本上树莓派这些能做的都能做到不过树莓派的优势在于 GPIO,这点无法替代虽然手机的感应器也是能被识别的,不过继续折腾需要有 Linux 的技术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莓派安装Androi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