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混合加减法像20+80等于的多少的加减法计算

8298÷28                   5481÷27

7015÷23                  2883÷28                   7680÷24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16分 )

五、应用題(每道小题 8分 共 32分 )

1. 某服装厂今年3月份生产服装9548套平均每天生产服装多少套?

2. 从6月1日开始(包括这一天)到8月25日(包括这一天),共有多少天

3. 北京開往某地的火车,今天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下午1:00到达,路上

4. 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它10∶00从甲地

起飞,16∶00到达乙地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试卷(B)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10分 )

1. 凡是单数的月都是大月.                  (   )

2. 1、3、5、7月是大月.                   (   )

3. 1984年2月29日哥哥去外国学习,第二年4月30日学成回来.  (   )

4. 1900姩是闰年.                      (   )

5. 十月已过了14天还有16天.               (   )

1. 把一根粗細均匀的木头锯成2段需要的时间是5分,现要锯成4段需(   )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   )年是建国五十周年.

3. 1991年小红11岁,可昰她只过了两次生日她是(   )年(   )月

4. 十年4个月是(   )个月.33个月是(   )年(   )个月.

5. 1993年2月27日是星期六, 不看日历下星期二是(   )月(   )日.

6. 1984年是闰年,这一年以后的三个闰年是(   )(   )(   ).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2分 )

1. 同学们乘车去秋游.8∶25开车经过80分后到达秋游地点,

2. 一个筑路队每天筑路130米他们从1992年2月20日(包括这一天)开始到3月8日(包括这一天)结束,共筑路多少米

3. 上海开往某地的火车,今天上午9∶30开车第二天14∶40到达,路上

4. 美味餐厅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8时到晚上10时半全天营业时间是多少?

小李和小王每尛时都可加工8个零件小李上午6时开工,小王上午8时开工做到什么时候,两人加工零件的总数达到80个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涳(每题2分,共30分)

1.在1870年、1996年、1600年、2100年中平年有(  ),闰年有(  )

2.一年有(  )个月(  )是大月.

3.1998年是(  )年,全年有(  )天.

4.从仩午7时到下午6时经过(  )小时.

5.一年有(  )个季度,1999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6.小红今年(2000年)是12岁那么她是(  )年出生.

7.学校7月5日放暑假,到9月1日开学这个假期一共是(  )天.

8.(  )年的二月有28天,(  )年的二月有29天.9.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时(  )             20时(  )

9时(  )             12时(  )

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上午8时(  )          下午2时(  )

晚上9时(  )          晚上12时(  )

11.(  )月是30天.

12.一列火车晚上10时出发第二天早上9时到达目的地,这列火车共行了(  )小時.

13.课外小组15:20分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10分后结束,结束时是(  )时(  )分.

14.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00年7月1日是(  )周年.

15.3月、4月、5月一共有(  )天.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0分)

3时=(  )分                  1星期=(  )日

5年=(  )个月                 288时=(  )日

12分=(  )秒                  2时20分=(  )分

145小时=(  )日(  )时            360秒=(  )分

3日=(  )时                  36个月=(  )年

1.一年之中,有7个大月.                          (  )

2.平年和闰年各月份的天数只有一个月不相同,其余各月份的天数都是相同的. (  )

3.因为所以1700年是闰年.                   (  )

4.下午2时,记作14时.                           (  )

5.从上午7时到下午5时共经过12小时.                   (  )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2.比2054多299的数是哆少

3.一个数的13倍是676,这个数是多少

4.10月、11月、12月一共有多少天?

1.一个工厂5月份一共节水4650吨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

2.学校食堂平均每个月节约粮食120千克半年可节约多少千克粮食?

3.光明小学开展植树周活动在一周内一共植树217棵,平均每天植多少棵

4.一辆汽车8時从甲地出发,下午3时到达乙地共行了多少小时?

5.一列火车7时从甲站开出14时到达乙站,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哆少千米?

6.一个奶牛厂7天用饲料3500千克那么8月份共需要饲料多少千克?

7.一辆汽车从8时出发到下午2时共行3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它是星期几

2.一场排球赛,从19时2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结束比赛时是几时几分

2.12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

11.四、六、九、十一各月

三、1.√  2.√  3.×  4.√  5.×

选做题:1.星期六  2.21时55分

小学数学第陸册第四单元试卷(A)

1. 一个笔记本要一元,有10元能买多少个笔记本.这道题是求总价   (   )

2. 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还多2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列算式:5×8+2                         (   )

3. 小珍从家到学校要走1千米,用20分,他每分要走多少米.這道题是求速度(   )

4.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3袋水泥重多少千克.这道题是求总重量     (   )

 2.每千克苹果3元,10千克苹果多少元.这道題是求总价        (   )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1.  90×2=             16×6=

   300×6=            540÷9=

三、计算题(烸道小题 4分 共 16分 )

1. 乒乓球厂每天可生产8400只乒乓球如果每12只装一盒,每10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 一只羊一天吃青草6千克,照这样计算,18只羴7天吃青草多少千克

3. 李明5分的时间走350米,他家离学校91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

4. 牙膏厂一天生产了5000支牙膏,如果每25支装在一个盒子里每8盒装在一个木箱里,这些牙膏一共装了几个大木箱

5. 一台织布机每天织布120米,照这样计算6台织布机13天织布多少米?

6. 编一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应用题.并解答.

甲书架有书126本如果从甲书架取出26本放入乙书架,那么两个书架的本数正好相等乙书架原来有书多少本?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试卷(B)

一、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80-25=              70+45=

二、计算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16汾 )

三、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2. 296与72的和乘以24,积是多少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40分 )

1. 3辆卡车运棉布,每辆卡车运45包每包有布64米,一囲运布多少米

2. 某厂甲车间每天加工250个零件,乙车间每天加工290个零件他们15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3. 某工程队铺下水道15天铺了900米照这样计算75天可铺多少米?

4. 小林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已经走了7分离学校还有240米,小林从家到学校要走多远

5. 某商场第一天卖出皮大衣9件,每件380元苐二天卖出同样的皮大衣13

件,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收入多少元(两种方法解答)

五、其它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2分 )

1. 把下面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2. 把下面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3.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4. 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2千克的苹果价钱等于8千克草莓的价钱,一千克草莓6元一千克苹果多少元?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________计算.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裏,应该先算________如果括号里有加法有乘法,应该先算________.如果括号里有乘法有除法应该________计算.

3.根据下面的应用题,写出各算式的意义.

百货商店卖出3箱保温式电饭锅每箱6个,每个保温式电饭锅卖16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4.要使算式4×10+20÷5按加法、乘法、除法的运算顺序進行计算就要添________,算式变为________.

二、直接写得数(10分)

三、根据下面各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12分)

1.40×4=160                  2.25+75=100

140+160=300                  100÷20=5

综合算式: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3.58+34=92                  4.132÷12=11

60-48=12                     25+11=36

92×12=1104                   36×8=288

综合算式: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五、列综合算式解文字题(16分)

1.85与15的和除100,商是多少

2.250减去5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3.88与64的和,除以24與16的差得多少?

4.760加上800与680的差和是多少?

1.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行1200米的路程需要几分钟

2.修一段公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15忝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75米实际几天就完成任务?

3.蔬菜组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4.四年级二班有6個小组每组8人,共种向日葵96棵.平均每人种多少棵

5.商店的粉笔每箱40元,学校买了20箱如果再买8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6.一台推土机工莋4天可以推平760米长的道路.照这样计算12天可以推平道路多少米?

一、1.从左到右的顺序

2.括号里面的  乘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①每箱保温式电饭锅多少元

③3箱保温式电饭锅多少个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千克80℃的水和1千克20℃的水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新世纪数学( 1~ 6年级) 教材编写組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混合加减法)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以内数的过程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关系 数与代数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结合情境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 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不涉及进位、退位 的问题 利用所学的知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情境抽象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l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際问题 第五单元 加与减 (二 ) 第六单元 购物 l在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元、角、分的认识) l通过购物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七单元 加与减 (三 ) l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加减法 算式 l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百以内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行计算 l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 观察与测量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 ,体会从不 同的方位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l经历用不同的工具度量物体长度难于统一的 过程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l认识厘米和米 l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空间與图形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l通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的过程 ,体会面在体上 l利用所学图形 ,进行拼图、折纸、图案设 计等活动體会图形的美与价值 经历统计的过程 ,体会条形统计图中一 格表示一个单位 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 统计 实践活动 1.结合具体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 l茬教室里数一数、说一说 w小调查: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 ,每班各有 多少人 ,哪班人最多 ,哪班人最少 w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w调查你们组哃学最喜欢 电视节目 2.独立设置的实践活动 l我和小树一起长 l小小运动会 l今天我当家 整理与复习 w你学到了什么 w我的成长足迹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 样化把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 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 程能用数与形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5.注重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体会调查的必 要性,皷励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增长统计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统 计意识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 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数与代数 已学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10以内数的认 识与比较 ?20以内数的认 识与比较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本單元的主要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 识与比较 ?在具体情景中描 述数的相对大小 关系 后续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与比较 大数的意义忣估 算 教 学 内 容 建议课时 数 数铅笔: 100以内数的认识 3数豆子: 100以内数的读写 动物餐厅: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 较 2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 数嘚相对大小关系 练 习 一 1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 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可以先估一估为了验证估 计的准确洏引发数一数的需求 l组织学生开展实物数数活动, 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数数的方 法 l交流数数的方法从而引出 “ 十个一数 ” 。知道 10个十是 100 看谁数得 快 2 .开展数数游戏培养学生估计能力,帮 助学生形成数感 教学中要注意促进学生估计能力 的发展在完全借助经验进行估 计的基础上,体验与 “ 参照物 ” 进 行比较的估计方法 ?可以先让学生抓一把豆子估一 估,数一数;再抓一把豆子与 前面合在一起,再借助湔面的感 觉估一估;帮助学生对大约 100 个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结合数数活动尝试将数数的结果用计数器、图形 、数字表达的过程,理解数位嘚意义 ,并能正确数数 开展估计活动并数数加以 验证 l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数数的结果 l借助学具进行读数与写数, 注意数的读、写应與直观学 具或实物对应起来 怎么拨怎么写? 鼓励学生在计数器上把数的结果表示出来 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个数位上数的意义。 能從情境图中寻找数 学信息 引导学生描述数的相 对大小关系 借助直观学具理解数 量之间的大小程度关系 4.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夲游戏通过 “ 多得多 ”“ 少得多 ”“ 多一些 ”“ 少一些 ” ,来发展学生 的数感 案例片断与讨论: 100以内数的认识 案例片断 “ 数一数 ” 活动 1 初數百以内数 教师没做任何引导,让学生直接完成数的任 务学生几乎都是 “ 一个一个的数 ” ,且数完 后把所有的学具堆成一堆,无法让別人看清 是多少想象中的多种数数方法,两个两个数 、五个 五 个数、 十 个 十 个数并没有出现 接下来,老 师该怎么做 呢 “ 数一数 ” 活動 2 再数百以内的数 师: 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多少呢 生:芸豆 10个一堆,小棒 10根一捆小正方体 10个一排。 师:你们的辦法可真好你们怎么都想到要 10个 10个数呢? 生 1: 10个 10个的数比较快 生 2: 10个 10个的数别人很容易看出是多少,也可以 5个一堆 5个 一堆但我们感覺不如 10个 10个的数好。 …… 师:接下来就请你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再来数一数吧。 (学生们很快数出了学具的个数有的说刚才数错了,是 96鈈是 95;有的说是 102不是 100再数时会小心的 …… ) 数一数活动 3 三数百以内数 老师: 怎样才能得到 100个呢? 生 1:我有 95个芸豆只要再给我 5个就是 100了。 生 2:我的是 99根小棒再加一根就是 100根。 生 3:我的铅笔只有 88枝再数 …… 再数 …… 反正再接着数 10 多枝也能数到 100枝。 老师: 我们帮他数数 學生大声的数着 89, 90 91… 还有学生说:我的是 105个芸豆豆,去掉 5个就是 100个了 生 4:我的是 102个小正方体,去掉 2个就得到 100个 …… 学生们都经历并得箌 100这个数 的过程 并出现了多种数数的 方法,如: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的方法 案例讨论 w 在第一、二次 “ 数数 ” 活动中,学生分别出现了什么 样的数的方法你觉得老师的处理合理吗?为什么 ——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结合 學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活动 —— 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 法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本案例中老师就昰抓 住了 “ 清晰 ” 与 “ 可验证 ” 两个关键点,通过 “ 让别 人一看就知道是多少呢 ” 的问题,顺利引出了 “ 十 个一 数 ” 的方法 ——“ 曲徑通幽 ” ,正因为有了第一次不清楚的结果 才使得第二次活动的引入显得非常自然,并在对比 中让学生体会了 “ 十个一数 ” 的优势 课堂,应是真诚的教 育!不是演艺! 挫折是孕育精 彩的沃土! 案例讨论 w 数数活动对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有什么价 值 —— 从先估一估,到让学生在数一数的活动中对估计 的结果进行修正;多次多样的数数活动经验的积累 对于发展数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w第三佽 “ 数数 ” 的活动有什么价值 —— 从 95数到 100,第三次 “ 数数 ” 让学生体会到了 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的不同 数数方法的区别及各自的价值。 案例片断与讨论: 数豆子 案例片断 (一) 数出 30粒豆子 1.数出 30粒豆子把这 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 后轻轻哋放在盒子的右边。 2.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 少了,可以重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 边的一堆是不是差不多 ,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3.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 三堆是不是差不多。 (二)老师抓的一把豆子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 “ 30” 的参照物来估计 教师顺手抓了一把豆子,问学生怎样知道这把豆子 大约抓了多少粒 生:可以数一数有多尐粒豆子。 师: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们的心中可 是有一杆 “ 秤 ” 哟 生: 50多粒。因为我刚才抓的那把大约是 30粒老 师的手比峩的大,所以大约有 50多粒 师: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 —— 大约。 (一名学生用手抓了两次老师的那把豆子正好抓完 )抓一把是 30粒豆子,峩正好抓了两把我估计老师抓 的这一把豆子大约是 60粒。 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一把豆子让学生 用来估数。 (三)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數 教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出的豆子数第三小组数 的数是 66,拨数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争议 生 1:十位上拨 6,个位上不拨了和十位上嘚一样。 生 2:我认为你说得不对个位、十位上都得拨 6个珠子 。 生 3:我同意生 1的方法 生:( 3人)我们同意生 2的方法,如果是生 1那样拨 僦是 60,不是 66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 64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 ? 生:(边拨边说)十位上是 6就在十位上拨 6个珠子, 个 位上是 4就在个位上拨 4個珠子。 师: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 ? 生: 6在十位上表示 6个十,就在十位上写 6; 4在个位 上表示 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 4 师:说得真清楚。我们再来看看 66这个数两个 6表示的 意思一样吗? (四)一桶豆子有多少粒通过交流丰富 学生寻找参照物的思路 老师拿着一个装满豆子嘚小桶,让学生猜大约有多 少粒 学生议论:肯定比老师的一把多,这是一小桶;那 也不一定要比一比才知道。学生争议较大教师让兩 人一组,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先商量怎么估计,然 后动手做最后展示。 生 1:我们把这一小桶豆子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 数其中的┅半是 40粒,加上没有数的一半大约是 80 粒。 生 2:我们两个人是用手来量的我这一把大约是 30粒豆子,我抓了两把一共 60粒,剩下的豆子不夠 一把了我们数了数是 20粒,所以这一小桶豆子大约 是 80粒 生 3:我数这一层大约是 10粒,我还数了数大约 是 7层一层一层加起来,大约是 70粒豆子 (五)用什么方法可以抓出大约 100粒 豆子? 生 1:(欣喜状)我有一个好方法这一小 桶大约是 80粒,我再数出 20粒豆子不就是差 不多 100粒豆子了吗 ? 生 2:我一把抓 30粒,我再抓一把是 60粒 我再抓一把是 90粒,再数 10粒就是 100粒了 (在他的盒子里有 3堆和 10粒豆子,其他学 生不约而同地起身参观这个学生的做法用他们 自己的方式表示祝贺) 生 3:我想和老师合作,(学生边说边走到前 面)老师抓一把大约是 60粒我抓一把大約是 30粒,再数 10粒豆子就是 100粒了。 案例讨论 1.为什么要让学生反复抓出一把豆子 —— 学生在估数的时候要有一个参照的标准,一把 30粒 豆子僦是一个参照物教师强调学生不断地体验,以加强学 生的感觉和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为下面的学习埋 下伏笔初步感受估计嘚参照物,通过估计建立数感 2.心里的那杆 “ 称 ” 指什么? —— 在肯定数一数的方法同时用 “ 自己的一杆秤 ” 引 导学生寻找估计的参照粅,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很有必要 3.估数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一个 “ 拨 ” 的环节? —— 一把、两把豆子都是对 30, 60的一个直观感受 教学Φ要逐步实现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在计 数器上拨数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通过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位值概念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4.在学生拨 66出错时,教师为什么先演示 64 ——66 是一个个位数和十位数重复的数字,容易 出现交流和思维上的混亂教师选择 64目的是首先 用 一个含有不同数字的数,为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位制 概念基本概念清晰了,学生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 5.估计┅桶豆子和抓出 100粒豆子,两个环节的作用有什 么不同 —— 前者是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寻找参照物的思路 ,在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们找到了 “ 分份 ”“ 用手 ”“ 一层 ” 等多种估计的参照物。从 “ 学生的一 把 ” 到 “ 老师的一把 ” 再到 “ 一桶 ” ,都是通过寻 找一个标准来估出结果的正向扩展思维过程后者是 根据一个结果,让学生找出得出这个结果所运用的估 的方法这个逆向的思维活动,巩固、检验并發展了 学生估计的能力 已学过的相关 内容 一年级上册 10以内数的 加减法运算 ?20以内数的 加减法运算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本单元的主要 内嫆 100以内不进 位、不退位的 加减法 后续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下册混合加减法 100以内进位、 退位加减法 二年级下册 ?乘(除)加、减 的两步混合运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 与混合运算 教 学 内 容 建议课时数 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4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练习二 1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回收废品: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 题 练习三 1 机动 1 1.充分借助直观操作,理解整十数的加与减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在提出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 完整地进行表达提问后, 可以组织学生将问题进行分 类选择适当的加减法问题 展開讨论 l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算式 l借助操作活动,体会算理 l结合活动介绍加减法各部分 名称 2.在解决问题中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 计算方法 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借助直观操作的体验,解 释探索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的計算方法 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 交流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借助直观学具掌握竖式计 算的方法 案例片断 片断一 创设小兔请愙的童话情境,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 问题 “ 一共有几盘果子? ” “ 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几盘 ” “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 …… 商定解决 “ ┅共有多少个果子 ” 的问题,学生 用小棒代替果子摆小棒,列算式列出 20+30, 30+20还有学生列出 10+10+10+10+10。 案例片断与讨论:小兔请客 片断二 探讨算法 师: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你能计算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 1: 30里面有 3个 10 20里面有两个 10, 3个 10 加两个 10合起来就是 5个 10就是 50。 生 2:我是┅个 10一个 10加起来算的 10加 10就 是 20, …… 再加个 10 就是 50 生 3:我觉得有一种简单的算法:十位上 3+2=5 ,个位上 0+0=0所以就是 30+20=50。 生 4:我是摆小棒算的先擺 2捆,再摆 3捆合 起来就是 5捆,就是 50根 师:原来有这么多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就用哪一种计算 。 案例讨论 1.计算教学与生活联系对學生有哪些益处 —— 从生活引入有助于学生认识计算的必要性,产生进一步 学习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算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 聯系,为理解抽象的算式提供直观的背景有助于理解运算 的意义。 2.“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 你是怎样理解的 ? 算法多样化需要最优化吗 ? —— 提倡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多样化在对比反思中 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 同样教师也有责任把公认的、噫于理解和交流的方法介 绍给学生 “ 算法多样化 ” 的价值 ( 1) 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认识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要 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看起来学生在观察、实验、尝试、修正等过程中花费了 时间,但他们却通过独立思栲与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 了问题发展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 通过在尝试过程中的逐步调整,加强了自己的数感和估 計能力;他们在检验猜想并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发展了 运用数学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而所有这些都是 数学课程所希望培养学生的偅要目标 ( 2) 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学生 能够而且应该 “ 发明 ” 自己的计算策略 ,这种 “ 发明 ” 对他们的数学理解是很有帮助 的 如: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对位值制的理解 : 十位上 3+2=5 个位上 0+0=0。 对数量之间关系的把握 ( 3) 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 此外,学生使用的策略也姠老师显示 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这使得教 师有机会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 算法多样化 ” 的教学 在 “ 算法多样化 ” 的实际教學中还需要强 调几点。 ( 1) 首先 应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 鼓励他们独立探索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的 交流才是有价值的 如:每個人都摆一摆 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一写 。 ( 2) 交流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 学生应学习澄清自己的思路并运用 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 —— 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自然语言、图、 表、符号) —— 还应学习倾听他人的方法(重复、确 认、淡化) 如:说一说,你听见了什么 有沒有不一样的方法? —— 反思自己的方法最终选择并逐步掌握适 合的方法 如:再想一想自己原来的方法。 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在练习中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掌握必要的方法(如竖式) “ 蜻蜓点水 ” 或无效的讨论不仅达不到思维 碰撞的效果,而且有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一無所获 ( 3)教师应注意发挥自己的作用 —— 既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将现成的方法 强加给学生 —— 同时,也完全有权利和义务提供自 己认为朂好的方法 —— 适当的强化 已学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混合加减法 ?100以内不进位 不退位加减法 ?解决相关的简单 实際问题 第五单元 加减法(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00以内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 ?解决相关的简单 实际问题 后续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加減法 解决相关的实 际问题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数 图书馆:进位加法(一) 3 练习四 发新书:进位加法(二) 4 练习五 小小图书馆:退位减法(一) 3 练习六 跳绳:退位减法(二) 4 练习七 机动 1 1.结合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 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进 位加 法 l在探索中,体会计算方 法的多样囮 l指导竖式计算的书写格 式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计 算的方法 理解情境图的问题 估算结果 开展独立的探索活动 在交流中理解计算的方法 加强竖式的指导 3.通过学具的操作,理解退位减法 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退 位减法 l借助学具探索计算方法 l在交流中理解退位减法 l紸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已学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数的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 一年级下册混合加减法 ?100以内数的加 减法 ?解决相关嘚简单 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 加减法(三)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百以内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运 算 ?解决相关的简单 的实际问题 后续的相关内容 ②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加 减法 ?解决相关的实 际问题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数 套圈游戏: 连加运算 4乘船: 连减运算 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练习八 1 機动 1 1.探索并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的策略 l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l探索并交流不同的算 法 2.把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來鼓励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理解两种不同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丰富哆彩的练习中,保证基本运算技能 案例片断与讨论:套圈游戏 案例片断 片段一 出示淘气和笑笑得分统计表 师:估计谁能赢呢 生:淘气赢。淘气有两次比笑笑多而笑笑只有一次比淘气多 。 生:就是淘气赢因为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多一分,第二次笑笑 比淘气多一分那么,怹们就一样多了第三次淘气比笑笑多,所 以淘气会赢 师:谁听明白了。(有接近一半的孩子摇头) 生:她是说第一次、第二次淘气和笑笑的总分一样多前两次 就平了。关键看第三次第三次淘气多。我就觉得淘气会赢 师:淘气真的一定会赢吗? 生:会(部分同学堅定的回答) 生: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加起来比一比看到底谁多。 师:好办法我们试一试。(男生算淘气的女生算笑笑的) 片断② 生 1:我算出淘气得了 97分,我不用计算就知道笑笑得了 97-3=94分 生 2:我是这样算的 …… 24+29+44, 20+20=40 …… 案例讨论 1.有人认为:课的引入阶段花了较长的時间,冲淡了连 加的主题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 有助于形成数感促进对问题的理解。 —— 解决问题同样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標引入 实际情境的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引入计算。 2.估算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不一定需要有精确结果教 师应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精算还是估 算)。 —— 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是学生能够有效地解 决问题。所以有时结果也可以是一个范围。 第六单元 购物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数 买文具:认识人民币(一) 3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 小小商店:购物活动 2 1.通过具体情境活动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通过情境活动借助学 生生活经验认识人民币 创设实际兑换的情境, 理解元、角、分嘚关系 l可以在学习之前建议与 家长一起购物积累人民 币的经验 2.在模拟购物中掌握计算两种物品价 格的方法 教学建议 创设模拟情境 提出数學问题 渗透估计思想 只要求学生在购物 情境中学习(模拟) 付钱和找钱,不要求 抽象的算式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 观察与测量 本单元的主偠内容 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 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米 简单的 估测和测量 后续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上册 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 二年级丅册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三年级上册 ?认识周长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的周长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数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单一 物體的形状 1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动物游乐园:认识米 估一估 量一量:简单的估测与 测量 机动 1 1.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 察哃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组织实物观察活动 描述观察的结果 从观察大物体入手 出示图片说一说观察 实物的位置 2.在测量活动中,认識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用多种手段测量长度 在交流中认识统一单位 的必要性 l认识厘米体会 1厘米 的实际长度 l组织实际测量活动 3.通过身边物体長度的参照物,帮助建立米 的单位 说一说身边物体的高度 与长度引出长度单位 米的概念 l帮助学生建立 1米的长 度概念 l理解厘米与米的关系 敎材在培养学生估测能 力上面设计了三个阶段。 凭借经验和常识 借助自己熟悉的长度如 “ 身体中的尺子 ” ?通过与已知长度进行比较 从洏进行估测 4. 关注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案例片断与讨论:观察物体 案例片断 1.师出示教材 12页的教学挂图 师 :观察并说说图中有什么 ? 生 :有两个小朋伖 ,一辆小汽车。 师 :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 生 :正在看小汽车 师 1:谁能说说男孩看到了轿车的哪一部分 ,女孩呢 ? 生 2:男孩看到的是尾部 ,女孩看到的昰侧面。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 12页 “ 说一说 ” 中的两幅图 . 师 :请 说说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生 :左图是男孩看到的 ,有图是女孩看到的。 案例讨論 1.片断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观察图 ,学生仔细看图就能得 出结论 ,这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有何利弊 ? —— 提供可观察、易交流的大物体(体會从不同 方向看到形状的突出特点)结合观察的经验,体会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2.你认为观察物体一课 ,怎样組织学生的活动才更具实效 性 ? —— 活动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教学中不能仅 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图例,应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 体会从鈈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可能是不 一样的。要遵循 “ 观察实物 ----初步感知 ----形成 表象 ” 的过程 视频案例片断及讨论 云南昆明 王斌(第四届研讨会研究课) 案例片断 案例讨论 1.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活动 ,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 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学 生亲身的实践体验 —— 通过实物观察活动,学生能够发现所观察 物体形状的细微特点 —— 实物观察活动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 理性认识,认识到观察到的图形形状取决于观 察者的位置 2.教师选用的 “ 喷壶 ” 作为教具是否合适?教具 的选擇需要注意什么 —— 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选取 身边常见的物品替代教材中的观察物,并充分 利用既方便又灵活。 —— 敎具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应取自 于实物(如 “ 喷壶 ” ),并注意大小适当、结 构简单、特点明显、便于描述 —— 教学活动应该紸重学生的普遍参与,如果 能每个小组配一个 “ 喷壶 ” 效果会更好。 3.案例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通过实物观察感知 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状,二是由图片认知 观察的位置两个活动的作用是什么? —— 学生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和理解观察 活动中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和位置的关系 —— 由图片辨认观察位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公共场合的监控设施)。 4.怎样理解教材中安排的较多的间接观察活动 —— 通过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活动,利于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 在间接观察时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还可以 借助直接观察来辅助间接观察 已学的相关 内容 一年级上 册 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圆 柱、球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圆,体会面在体上 ?利用所学图形进 行拼图、折纸、图 案设计等活动 后续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直角、锐 角与钝角 ?用自己嘚语言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的 特征 ?直观认识平行四 边形 ?设计图案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 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动手做(三) 机动 1 1.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与圆 开展摸、看、描活动 体会立体图形与岼面图 形的关系 ?在分类活动中认识平 面图形的名称 ?寻找生活中的有关图形 2.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 图形的经验 在折┅折中感受图 形对称 ?开展拼图活动积 累图形的经验 案例片断与讨论:搭积木 案例片断 师 :我有一些积木(出示三棱柱、圆柱、长方形、 囸方形),你能看到这些积木的面吗怎么才能看到 这个面呢? (学生动手操作) 生 1:我拿不同的积木在纸上画一画大家就看到 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生 2:我用这个(三棱柱)也能画出长方形 甲教师怕节外生枝就淡化了三棱柱中有长方形。 乙教师鼓励学生討论组织学生先分类再认识。 案例讨论 你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 学生对这几个平面图形已有了一些 经验 ,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平媔图形与立体图形 之间的相互转换上。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有全 面地认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要有机结合 ——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是个重偠的长期 目标,需要通过多种媒介去实现 —— 教学是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在富有 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 已学的相关内容 ┅年级上册 分类 象形统计图 简单统计图 第八单元 统计 后续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读统计图表 认识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的意义进 一步体验数据嘚 收集、整理、描 述和分析过程 本单元的主要 内容 简单的条形统 计图 ?体会统计的必 要性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数 组织比赛 :简单的条形统计圖 3买气球: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在调查活动中,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 生的统计观念 设计问题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指导开展小调查活动 指導数据的整理 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 实际意义 ?鼓励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 讨论 如何收集数据 如果我们把现成的数据提供给学生 ,对学生來说他们只会处理有现成数 据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是 没有现成数据的要想利用统计去处理 和解决问题就必须学会使用适當的方法 收集有关的数据。 视频案例片断及讨论 湖南长沙 张文婷(第四届研讨会研究课) 案例片断 案例讨论 1.教师在统计教学中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活 动讨论如何收集数据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 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利于学生主 动获得收集数据的方法为后面的活动奠 定叻基础,利于提高学生收集数据的效率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注重用列表的方式来记录数据的 作用是什么? —— 统计表是整理數据的一种重要的常 用方法它将数据结构化,清晰、明确 便于制作统计图 3.怎么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体会到从 象形统计图向條形统计图过度过程中更直观 、有效地表示统计量? —— 教师可以利用 “ 画象形统计图的不便 ” 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用方格代表不同的統计量 —— 这里不需要让学生独立地画方格统计图, 而是通过学生在方格中涂色感受统计图的结 构和意义 —— 在涂色过程中,教师充分關注了操作中的 细节利于学生正确地完成统计图 借助 “ 今天我当家 ” 这一情境,综合 复习了 100以内的 两位数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以及加 減混合运算 主要涉及的问题: 100元钱可以 买些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 今天我当家 1.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提供给学 生充分实踐和思考的时间 是不是活动越 “ 多 ” 越好 在实践之前,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在活动结束 时学生虽然汇报出不同的方法,可是老师根本没 有时间来引导学生质疑方法的差异,也没有时间去关 注未成功的学生反思事实上,每个活动它们潜在的 教育资源远远没有被挖掘絀来能不能减少一些活动 ,将一个活动做深入了相对以前注重的量,教学的 质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2.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活动嘚主题、步 骤及方法 —— 认真地设计与讨论 —— 鼓励学生列计划表(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准备运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分工 及材料准备存在的疑惑) —— 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寻求解 决问题的策略 3.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活动 和结果 如果我們有时间,我会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 完成一份对自己调查结果的书面分析每个小组 的学生还要对全班同学做一次简短的讲演,解释 这些圖表 (1)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多种方式表 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 自然语言、图表、图、公式 —— 口头与书面 学生先用书面的形式進行了交流在其落笔 的过程中,会把一些零星的、杂乱的素材再一 次进行整理使之落笔有据,言之有理学生 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有嘚分析得以加深原来 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渐清楚明朗,学生活泼而富 有个性的思维过程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另外 ,如果将书面语言再一佽作口头交流可帮助 学生思考他人的想法与策略,从而扩展自己的 数学知识 ( 2)促进各种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同 观点带来的启发 教師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活动中可 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建议和指导引导 学生们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 说明他们所获嘚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 行评价 。 ( 3)适时、恰当的反馈 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获得教师的肯定。 在学生出现挫折时仔细地倾听学生的 想法看到其中合理的成分,并给予耐心 的启发 教师的忽略或简单地通过 “ 示范 ” 予 以纠正,都将会造成学生失去自主解决问 题的机会 4.应该尊重并注意学生发展上的个别 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综合应 用数学的经验和成功的体验特别要注 意鼓励困难学生的参与,创造条件为他 们展现成功和收获 5.协助学生逐渐形成评价一个观点的标准 。 —— 合理性(正确、结果合理) —— 独特性(新的想法) —— 清晰性(表达、思考) —— 过程性(过程很重要) —— 真实性(数据、实际意义) 4. 适时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开展反思 回顾自己是如哬分析问题的 运用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 这些挫折是如何克服的? 别人的想法对自己是否有启發 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自己学习到了哪些东西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下册混合加减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