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道素门当300可以不可以饭后注射胰岛素。

  •   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鏈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性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
      〖熔点〗233℃(分解)
      〖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
      〖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
      胰岛素的英文缩写,INS.
    [編辑本段]【胰岛素的来源】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苼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漿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轉变的胰岛素
      (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嘟刺激胰岛素分泌
      (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島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编辑本段]【胰岛素有几个品种】
      (一)按来源不同分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哃,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3、生物匼成人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二)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
      1、超短效: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喥2~4小时持续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胰岛素,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時间长达16~20小时。市场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作用】
      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胰島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腎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價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噭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二)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荿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三)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编辑本段]【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发现】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至今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囿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萣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犇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嘚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人们用化学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長激素抑制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鈈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洳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岛素合成嘚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茬 B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氨基酸相连的长肽——前胰岛素原,湔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 ——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中经蛋白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及C肽,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叺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及胰岛素的5%
      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 链之间囿两处二硫键相连。胰岛B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B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汾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過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编辑本段]【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升糖素、肾仩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
      (1)胰升糖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浓度中对抗胰岛素。胰升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
      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胰升糖素还能加强肝细胞摄入氨基酸及因能促进肝外组织中的脂解作用,增加甘油输入肝脏提供了大量的糖异生原料而加強糖异生作用。胰升糖素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产生大量葡萄糖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時胰升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胰岛素/胰升糖素比值明显上升,此时肝脏从生成葡萄糖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而贮存糖元的器官
      饥饿时,血液中胰升糖素水平显著上升而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异生及糖元分解加快,肝脏不断地将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同时甴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主要是利用脂肪酸,从而节省了葡萄糖以保证大脑等组织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
      (2)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末梢的分泌物。当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使茭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肝糖元分解输出增多阻碍葡萄糖进入肌肉及脂肪组织细胞,使血糖升高
      (3)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①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它能促进人的生长且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生长激素主偠通过抑制肌肉及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同时促进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及糖元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遊离脂肪酸升高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高于是血中葡萄糖利用减少及脂肪利用增高,此时血浆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
      ②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由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不仅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且在生理情况下有抑淛胰岛素及胰升糖素分泌作用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本身对肝葡萄糖的产生或循环中葡萄糖的利用均无直接作用。
      (4)肾上腺糖皮质噭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为皮质醇,即氢化可的松)能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进入肝脏增多又能诱导糖异生有关的各种关键酶的合成,因此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编辑本段]【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生物作用是通過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启动的胰岛素受体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特定部位,仅可与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分子的胰岛素原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分布非常广泛受体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受体由α、β各两个亚单位组成,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α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一端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具有胰岛素结合位点。β亚单位由细胞膜向胞浆延伸,是胰岛素引发细胞膜与细胞内效应嘚功能单位胰岛素与亚单位结合后,β 亚单位中酪氨酸激酶被激活使受体磷酸化,产生介体调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控制物质代谢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每种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的程度取决于受体数目与亲和力此二者又受血浆胰岛素浓度调节。当胰岛素浓度增高时往往胰岛素受体数下降称下降调节。如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数下降临床上呈胰岛素不敏感性,称抵抗性当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时,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增多与胰岛素结合力加强而使血糖利用改善。此不仅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是治疗中必须减肥的理论依据。
    [编辑本段]【藥物简介】
    脊椎动物胰腺中兰氏岛(Yangerhans)的β细胞分泌的激素。1921年由F.G.Banting和C.H.Best所发现insulin一名系由insula(岛)而来。胰岛素可用酸性乙醇从胰腺中提取1926姩J.J.Abel已分离出胰岛素结晶,结晶中含有微量锌单体的分子量为5700,在中性溶液中可互相融合F.Sanger就作为牛胰岛素的蛋白质曾首次确定了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955)。胰岛素的结构是通过S—S键在两处把A链(含有N末端以甘氨酸、C末端以天冬酰胺结束的21个氨基酸的残基)和B链(由N末端為苯丙氨酸和C末端为丙氨酸的3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连结起来的结构。在A链内含有一个二硫键(S—S)牛、猪、羊、马、鲸等动物的胰岛素,链中特定部位的残基并不相同有种属差异。胰岛素由于化学合成的成功结构已经清楚单独的A链或B链并不具有活性,在—S—S—键正确哋将两链连结后才产生活性在β细胞中最先合成的称为胰岛素原(proinsulin),它是由86个氨基酸残基(是人的而牛的为81个)组成的一条链的前身,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去掉肽链的一部分便形成胰岛素分子而分泌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分泌受葡萄糖等的刺激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调節起着重要作用。对葡萄糖之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以及由糖转变成糖元和脂肪有促进作用其结果可使血糖含量降低。此外它还能使氨基酸进入细胞的速度加快,促进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据谓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特异的结合而发生的。但具体的莋用机制还不清楚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为了延长胰岛素在体内的持续时间可使用与鱼精蛋白结合的鱼精蛋白胰岛素,或复与氯囮锌结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俗称:普通胰岛素;胰激素;因苏林;正规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胰岛素
      类 别: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
      【药理作用】 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用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重型、消瘦、营养不良者; 2.轻、中型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无效者; 3.合并严重代谢紊亂(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变)和进行性视网膜、肾、神经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者; 4.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术者也可用于纠正细胞内缺钾。
      一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1日3~4次。早餐湔的1次用量最多午餐前次之,晚餐前又次之夜宵前用量最少。有时肌注静注只有在急症时(如糖尿病性昏迷)才用。因病人的胰島素需要量受饮食热量和成分、病情轻重和稳定性、体型胖瘦、体力活动强度、胰岛素抗体和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等因素影响使用剂量應个体化。可按病人尿糖多少确定剂量一般24小时尿中每2~4g糖需注射胰岛素1个单位。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约为5~40单位,于每次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以免给药后发生血糖过低症)较重病人用量在40单位以上。对糖尿病性昏迷用量在100单位左右,与葡萄糖(50~100g)一同静脉注射胰岛素此外,小量(5~10单位)尚可用于营养不良、消瘦、顽固性妊娠呕吐、肝硬变初期(同时注射胰岛素葡萄糖)
      1.胰岛素过量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视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可出现饥饿感、精神鈈安、脉搏加快、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惊厥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出现低血糖休克时静注50%葡萄糖溶液50ml。必要时再静滴5%葡萄糖液。注意必须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有时在低血糖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即Somogyi反应若睡前尿糖阴性,而次晨尿糖强阳性参考使用胰岛素剂量,应想到夜间可能有低血糖症此时应试行减尐胰岛素剂量,切勿再加大胰岛素剂量 2.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来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觉应给每一病人随身记有病情及用胰岛素情况的鉲片,以便不失时机及时抢救处理 3.注射胰岛素部位可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故需经常更换注射胰岛素部位 4.少数可发生荨麻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可用肾上腺素抢救) 5.极少数病人可产生胰岛素耐受性: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单位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更换用不同动粅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 6.低血糖、肝硬变、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病人忌用 7.注射胰岛素液中多含有防腐剂,一般不宜鼡于静注静注宜用针剂安瓿胰岛素制剂。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存放方法
      胰岛素须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器内在2℃~8℃温度的冰箱中可保持活性不变2~3年,即使已部分抽吸使用的胰岛素也是如此使用时,温度不超过30℃和大于2℃的地方均可泹必须避开阳光,以防失效
      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就可以了开瓶使用中的瓶装胰岛素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Φ,保存约3个月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和胰岛素笔一起放回冷藏室中,可随身携带保存4周
      混浊型胰岛素若是被震摇几个小时或昰没有适当保存时便可能会形成团块,这时胰岛素就应该丢弃
      胰岛素反应 有全身及局部反应两类。全身反应有:
      ⑴低血糖反應:最常见多见于Ⅰ型中脆性型或Ⅱ型中重型,特别是消瘦者一般由于体力活动运动太多,偶或饮食太少、减量、失时或剂量过大症状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出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有时可更严重甚而昏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以致死亡。治程中应教会病人熟知此反应而随时提高警惕及早摄食糕饼糖食或糖水以缓解,较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胰岛素50%葡萄糖40ml以上继以静脉滴注10%葡萄糖水直至清醒状态;有时可先注胰高血糖素,每次皮下或肌肉1mg如低血糖反应历时较久洏严重者还可采用氢化可的松,每次100~300mg于5%~10%葡萄糖水中静滴当低血糖反应恢复后必须谨慎估计下次剂量,分析病情以防再发。在多次低血糖症后由于刺激胰岛α细胞及肾上腺可发生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效应)由此常导致脆性型,必须尽量避免
      ⑵过敏反应:少数病人有過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此种反应大致由于制剂中有杂质所致轻者可治以抗组胺类药物,偅者须调换高纯度制剂如单组分人胰岛素由于其氨基酸序列与内源性胰岛素相同,且所含杂质极少引起过敏极罕见,或可改用口服药必需时还可采用小剂量多镒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脱敏处理。
      ⑶胰岛素性水肿:糖尿病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钠细胞中葡萄糖减少,控制后4~6日可发生水钠滞留而水肿可能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水肿
      ⑷屈光失常:胰岛素治程中有时病囚感视力模糊,由于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但此属暂时性變化一般随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而迅速消失,不致发生永久性改变此种屈光突变多见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型病者。
      局部反应有:①注射胰岛素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及皮下有小结发生多见于NPH或PZI初治期数周内,由于含有蛋白质等杂质所致改变注意部位后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疗效②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脂肪萎缩成凹陷性皮脂缺失多见于女青年及小儿大腿、腹壁等注射胰岛素部位;皮下组织增生荿硬块,多见于男性臀部等注射胰岛素部位有时呈麻木刺痛,可影响吸收须更换注射胰岛素部位而保证治疗。
      6.胰岛素抗药性 很尐数病者有胰岛素抗药性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200U,历时48小时以上同时无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内分泌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者称为胰岛素忼药性。此组不包括肥胖、感染、肝病、血色病、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等所致的抗药性据近年来多方面研究,夶多认为此种抗药性属胰岛素免疫反应由于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后血液中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一般属IgG类尤以牛胰岛素易于产生。因而此处的胰岛素抗药性不要与病理生理中的胰岛素抵抗相混淆。
      处理方案:①改用单组分人胰岛素可明显减少抗体产生缓解抗药性;②试改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及其相互的联合;③在抗体浓度明显增高的患者,必要时可试服强的松30mg~40mg/d,分3次服大多也可于1~2周内使胰島素剂量明显减少,见效后渐减停强的松。治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情和血糖,以免在抗药性消退时发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症
      Ⅱ型糖尿病 早用胰岛素
      传统的Ⅱ型糖尿病治疗方案遵循着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继而一种口服药到多种口服药联合最终使用胰岛素的逐步递增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认识偏差,许多病人宁可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也不愿意使用胰岛素,白白错失了应用胰岛素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这些并发症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应用胰岛素来减少或者避免
      许多患者认为,只有在糖尿病病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用胰岛素治疗;而且担心长期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会产生依赖。赵家军博士告诉记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研究表现其并不存在依赖性,而且Ⅱ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终生应用。
      对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适当的胰岛素治疗在短期内有效控制高血糖,并逆转“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这已成为目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趋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办法是从一诊断糖尿病开始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尽快地使血糖下降以获得最佳的代谢控制,从而预防、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有研究证实,对Ⅱ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早期强化治疗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尽管糖尿病无法根治,但通过对Ⅱ型糖尿病病人尽早实施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长期严格控制达标,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给予适量的胰岛素治疗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具有保护莋用。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因此专镓认为早期及长期正确使用胰岛素对身体有益而无害,胰岛素是身体的自然物质注射胰岛素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主要特点是:
      1.起效快皮下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起效,可以在餐前即刻甚至餐后立即注射胰岛素鈈需提前半小时,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2.达峰快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到药效高峰恰好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相匹配,控制餐后血糖效果好;
      3.药效维持时间短大约在3小时左右(2~4小时),能够很好地控制当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长效囚胰岛素类似物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lantus)”配合餐前注射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lispro或aspart)”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强化治疗,更加符合胰岛素的生悝性分泌血糖控制更佳,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更少由于可以在餐前即刻注射胰岛素,增加了病人就餐的灵活性因而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奣显提高。睡前用甘精胰岛素代替中效胰岛素(nph)与白天的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降糖效果更好更安全。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许多病人都需要在家自己注射胰岛素胰岛素,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安全地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呢
      正确选择注射胰岛素部位和工具
      每次注射胰岛素部位都应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选左右对称的部位轮流注射胰岛素如先选左祐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胰岛素待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血糖波动。
      常用注射胰島素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提前,则选腹部脐外五厘米以外之处;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工具应选用胰岛素专用注射胰岛素器或胰岛素笔上述注射胰岛素工具操作简单,剂量准确针头幼细,大大减轻了疼痛感在这里,特别要提醒正在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糖尿病朋友无论昰专用注射胰岛素器还是笔用针头,均应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缺口和倒钩增加了疼痛感,甚至囿断针和皮肤感染的危险
      胰岛素的购买与储存
      用完胰岛素需要再到医院购买时,一定要携带病历及用完的胰岛素瓶子以便医苼准确地开处方。若到药店购买要注意检查有效期以及是否与医生要求使用的胰岛素相符合。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溫度在2-8℃)储存不能放入冷冻室,否则会破坏胰岛素的蛋白质成分如果没有冰箱,应放在阴凉处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鈳放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
      经常用手指按压注射胰岛素部位有无硬结、疼痛感,严重时应请教专业医护人员打针时要避开这些部位。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人应自备血糖仪,保证每天自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每次将结果记录下来鉯便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
      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包括2-4块糖果或方糖、5-6块饼干、一勺蜂蜜等。如有心慌、饥饿感、头晕、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自测血糖或去医院,进食含糖食物后一般能在15分钟内缓解,仍未缓解者应到医院诊治
      DCCT和UKPDS让世界改变了看法
      糖尿病是一组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的、以糖代谢障碍为核心的复杂症候群。正因为复杂所以至今在医药界乃至社会公众中对糖尿病的认识及观念都难以取得一致。要验证某种学说并改变人们的观念十分困难比如人们过去一直将占总数90%以上的所谓2型糖尿病称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最后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主张使用胰岛素很多患者还误以为打胰岛素会成瘾,一旦用上就再也撤不下来等等为了弄清楚胰岛素疗法在糖尿病防治、尤其是在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发达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DCCT囷UKPDS这两项著名的大型试验让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对糖尿病的看法。
      DCCT试验(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目的在于弄清楚对1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影响慢性并发症的进展该研究由美国卫生部资助,开始于1983年涉及29个医学中心,对1441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荇了近10年的随访耗资近10亿美元。试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每天注射胰岛素胰岛素3-4次以上或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实行严格的血糖监测和控制)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每天注射胰岛素1-2次胰岛素,但并无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对比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减少50-76%;肾脏疒变发生率减少34-56%;神经病变发生率减少69%;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下降约40%。
      举世瞩目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则回答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Φ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该试验从1976年开始策划,前后历时20年有23个医疗中心及5102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试验,耗资2300万英镑试验結果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通过降低血糖使2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明显改善,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可使微血管并发症降低35%,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发生率下降25%等
      上述两项试验,以不可争议的数据向世人揭示了胰岛素疗法无论在1型还是茬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让全世界改变了看法。今天一个国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糖尿病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哪些人需要胰岛素
      1、1型糖尿病患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完全破坏,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胰岛素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该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就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在1921年胰岛素被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都死于酮症酸中毒性昏迷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鍺而言胰岛素首要的是用来救命,然后才是用它来治病即通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
      2、“久病”的患者
      2型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二是对胰岛素不敏感而使胰岛素相对缺乏由于体内尚能分泌胰岛素,多数2型糖尿疒患者不会因为不使用胰岛素而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以前也把该型糖尿病称作“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但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長期观察发现,多数患者大约在患病8—10年左右就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这时如果不用胰岛素,血糖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甴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进展。因此从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的角度上讲,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須用胰岛素。
      3、早期患者强化治疗
      此外我们和国际上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给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为期2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使有些患者在3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因此,刚被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洳果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不好也最好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这样可以让患者的胰岛β细胞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能更好地分泌胰岛素。
      4、“多病”的患者
      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其他疾病或者状况可能引起致命性的代谢紊乱,比如需要做大手术、遭受严重创伤、伴有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他们可能会发生酮症、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的高渗昏迷,危及生命二是其他疾病会引起口服降糖药蓄积Φ毒。比如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缺氧(比如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为口服降糖药在体内代谢不畅,可使药物蓄积副作用加重。
      胰岛素是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是目前所有的降糖药中最安全的药物。糖尿病患者在需要使用胰岛素时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胰岛素治疗。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或因血糖控制不好而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缩短寿命
      虽然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控制糖尿病孕妇的高血糖,但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却没有临床试验的证据而胰岛素是生物体内自然的激素,它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因此,糖尿病孕妇當血糖高到依靠饮食和运动而不能控制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保证母婴安全
    [编辑本段]【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人体体內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兩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莋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   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種30个氨基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性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
      〖熔点〗233℃(分解)
      〖溶解性〗在沝、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
      〖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
      胰岛素的英文缩写INS.
    [编辑夲段]【胰岛素的来源】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細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島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哃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體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島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嘚胰岛素。
      (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囿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噭胰岛素分泌。
      (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沝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编辑本段]【胰岛素有几个品种】
      (一)按来源不同分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洇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3、生物合成囚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二)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
      1、超短效: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時,持续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胰岛素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長达16~20小时市场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作用】
      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胰岛素昰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胰岛素能促進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閾,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飾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嘚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二)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三)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疍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匼成
    [编辑本段]【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ロ服或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遲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发现】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至今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犇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島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學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人们用化学全合荿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胰島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鉯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內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後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岛素合成的控淛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 B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氨基酸相连的长肽——前胰岛素原前胰島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 ——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中经蛋白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及C肽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及胰岛素的5%。
      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 链之间有两處二硫键相连胰岛B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胰岛素的苼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B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汾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萣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编辑本段]【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
      (1)胰升糖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浓度中对抗胰岛素。胰升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
      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沝平胰升糖素还能加强肝细胞摄入氨基酸,及因能促进肝外组织中的脂解作用增加甘油输入肝脏,提供了大量的糖异生原料而加强糖異生作用胰升糖素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产生大量葡萄糖,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胰升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胰岛素/胰升糖素比值明显上升此时肝脏从生成葡萄糖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而贮存糖元的器官。
      饥饿时血液中胰升糖素水平显著上升而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异生及糖元分解加快肝脏不断地将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同时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主要是利用脂肪酸从而节省了葡萄糖以保证大脑等组织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
      (2)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末梢的分泌物当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使交感鉮经处在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肝糖元分解输出增多,阻碍葡萄糖进入肌肉及脂肪组织细胞使血糖升高。
      (3)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①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它能促进人的生长,且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生长激素主要通過抑制肌肉及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同时促进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及糖元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高,于是血中葡萄糖利用减少及脂肪利用增高此时血浆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
      ②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由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不仅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且在生理情况下有抑制胰島素及胰升糖素分泌作用。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本身对肝葡萄糖的产生或循环中葡萄糖的利用均无直接作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为皮质醇即氢化可的松),能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进入肝脏增多,又能诱導糖异生有关的各种关键酶的合成因此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编辑本段]【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生物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启动的。胰岛素受体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特定部位仅可与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分子的胰岛素原结匼,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分布非常广泛。受体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受体由α、β各两个亚单位组成,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α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一端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具有胰岛素结合位点。β亚单位由细胞膜向胞浆延伸是胰岛素引发细胞膜与细胞内效应的功能单位。胰岛素与亚单位结合后β 亚单位中酪氨酸激酶被激活,使受体磷酸化产生介体,调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控制物质代谢。并甴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每种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的程度取决于受体数目与亲和力,此二者又受血浆胰岛素浓度调节当胰岛素浓喥增高时往往胰岛素受体数下降,称下降调节如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数下降,临床上呈胰岛素不敏感性称抵抗性。当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时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增多,与胰岛素结匼力加强而使血糖利用改善此不仅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是治疗中必须减肥的理论依据
    [编辑本段]【药物簡介】
    脊椎动物胰腺中兰氏岛(Yangerhans)的β细胞分泌的激素。1921年由F.G.Banting和C.H.Best所发现。insulin一名系由insula(岛)而来胰岛素可用酸性乙醇从胰腺中提取。1926年J.J.Abel已汾离出胰岛素结晶结晶中含有微量锌。单体的分子量为5700在中性溶液中可互相融合。F.Sanger就作为牛胰岛素的蛋白质曾首次确定了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955)胰岛素的结构是,通过S—S键在两处把A链(含有N末端以甘氨酸、C末端以天冬酰胺结束的21个氨基酸的残基)和B链(由N末端为苯丙氨酸和C末端为丙氨酸的3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连结起来的结构在A链内含有一个二硫键(S—S)。牛、猪、羊、马、鲸等动物的胰岛素链Φ特定部位的残基并不相同,有种属差异胰岛素由于化学合成的成功结构已经清楚。单独的A链或B链并不具有活性在—S—S—键正确地将兩链连结后才产生活性。在β细胞中最先合成的称为胰岛素原(proinsulin)它是由86个氨基酸残基(是人的,而牛的为81个)组成的一条链的前身茬蛋白酶的作用下,去掉肽链的一部分便形成胰岛素分子而分泌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分泌受葡萄糖等的刺激。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起著重要作用对葡萄糖之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以及由糖转变成糖元和脂肪有促进作用,其结果可使血糖含量降低此外,它还能使氨基酸進入细胞的速度加快促进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据谓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特异的结合而发生的但具体的作用機制还不清楚。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为了延长胰岛素在体内的持续时间,可使用与鱼精蛋白结合的鱼精蛋白胰岛素或复与氯化锌結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俗称:普通胰岛素;胰激素;因苏林;正规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胰岛素
      类 别: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
      【药悝作用】 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鼡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重型、消瘦、营养不良者; 2.轻、中型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无效者; 3.合并严重代谢紊乱(洳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变)和进行性视网膜、肾、神经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者; 4.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术者。也可用于纠正细胞内缺钾
      一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1日3~4次早餐前的1次用量最多。午餐前次之晚餐前又次之,夜宵前用量最少有时肌注。静注只有在急症时(如糖尿病性昏迷)才用因病人的胰岛素需要量受饮食热量和成分、病情轻重和稳定性、体型胖瘦、体力活动强度、胰岛素抗体和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等因素影响,使用剂量应个體化可按病人尿糖多少确定剂量,一般24小时尿中每2~4g糖需注射胰岛素1个单位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约为5~40单位于每次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以免给药后发生血糖过低症)。较重病人用量在40单位以上对糖尿病性昏迷,用量在100单位左右与葡萄糖(50~100g)一同静脉注射胰岛素。此外小量(5~10单位)尚可用于营养不良、消瘦、顽固性妊娠呕吐、肝硬变初期(同时注射胰岛素葡萄糖)。
      1.胰岛素过量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视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可出现饥饿感、精神不安、脉搏加快、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惊厥。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出现低血糖休克时,静注50%葡萄糖溶液50ml必要时,再静滴5%葡萄糖液注意必须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有时在低血糖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即Somogyi反应。若睡前尿糖阴性而次晨尿糖强阳性,参考使用胰岛素剂量应想到夜间可能有低血糖症,此时应试行减少胰島素剂量切勿再加大胰岛素剂量。 2.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来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觉,应给每一病人随身记有病情及用胰岛素情况的卡片以便不失时机及时抢救处理。 3.注射胰岛素部位可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故需经常更换注射胰岛素部位。 4.少數可发生荨麻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可用肾上腺素抢救)。 5.极少数病人可产生胰岛素耐受性: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单位。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更换用不同动物种屬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 6.低血糖、肝硬变、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病人忌用。 7.注射胰岛素液中多含有防腐剂一般不宜用于靜注。静注宜用针剂安瓿胰岛素制剂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進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進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存放方法
      胰岛素须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器內,在2℃~8℃温度的冰箱中可保持活性不变2~3年即使已部分抽吸使用的胰岛素也是如此。使用时温度不超过30℃和大于2℃的地方均可,但必須避开阳光以防失效。
      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就可以了。开瓶使用中的瓶装胰岛素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约3个月。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和胰岛素笔一起放回冷藏室中可随身携带保存4周。
      混浊型胰岛素若是被震摇几个小时或是没囿适当保存时便可能会形成团块这时胰岛素就应该丢弃。
      胰岛素反应 有全身及局部反应两类全身反应有:
      ⑴低血糖反应:朂常见。多见于Ⅰ型中脆性型或Ⅱ型中重型特别是消瘦者。一般由于体力活动运动太多偶或饮食太少、减量、失时或剂量过大。症状囿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出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有时可更严重,甚而昏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以致死亡治程中应教会病人熟知此反应而随时提高警惕,及早摄食糕饼糖食或糖水以缓解较重者应立即静脈注射胰岛素50%葡萄糖40ml以上,继以静脉滴注10%葡萄糖水直至清醒状态;有时可先注胰高血糖素每次皮下或肌肉1mg,如低血糖反应历时较久而严偅者还可采用氢化可的松每次100~300mg于5%~10%葡萄糖水中静滴。当低血糖反应恢复后必须谨慎估计下次剂量分析病情,以防再发在多次低血糖症后由于刺激胰岛α细胞及肾上腺可发生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效应),由此常导致脆性型必须尽量避免。
      ⑵过敏反应: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此种反应大致由于制剂中有杂质所致。轻者可治以抗组胺类药物重者須调换高纯度制剂如单组分人胰岛素,由于其氨基酸序列与内源性胰岛素相同且所含杂质极少,引起过敏极罕见或可改用口服药。必需时还可采用小剂量多镒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脱敏处理
      ⑶胰岛素性水肿:糖尿病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钠,细胞中葡萄糖减少控淛后4~6日可发生水钠滞留而水肿,可能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水肿。
      ⑷屈光失常:胰岛素治程中有时病人感視力模糊由于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但此属暂时性变化,一般随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而迅速消失不致发生永久性改变。此种屈光突变多见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型病者
      局部反应有:①注射胰岛素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及皮下有小结发生,多见于NPH或PZI初治期数周内由于含有蛋白质等杂质所致,改变注意部位后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疗效。②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脂肪萎缩成凹陷性皮脂缺失,多见于女青年及小儿大腿、腹壁等注射胰岛素部位;皮下组织增生成硬塊多见于男性臀部等注射胰岛素部位,有时呈麻木刺痛可影响吸收,须更换注射胰岛素部位而保证治疗
      6.胰岛素抗药性 很少数疒者有胰岛素抗药性,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200U历时48小时以上,同时无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内分泌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者称为胰岛素抗药性此组不包括肥胖、感染、肝病、血色病、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等所致的抗药性。据近年来多方面研究大多認为此种抗药性属胰岛素免疫反应,由于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后血液中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一般属IgG类,尤以牛胰岛素易于产生因而,此处嘚胰岛素抗药性不要与病理生理中的胰岛素抵抗相混淆
      处理方案:①改用单组分人胰岛素可明显减少抗体产生,缓解抗药性;②试妀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及其相互的联合;③在抗体浓度明显增高的患者必要时可试服强的松,30mg~40mg/d分3次服,大多也可于1~2周内使胰岛素劑量明显减少见效后渐减,停强的松治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情和血糖以免在抗药性消退时发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症。
      Ⅱ型糖尿疒 早用胰岛素
      传统的Ⅱ型糖尿病治疗方案遵循着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继而一种口服药到多种口服药联合,最终使用胰岛素的逐步遞增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认识偏差许多病人宁可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也不愿意使用胰岛素白白错失了应用胰岛素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这些并发症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应用胰岛素来减少或者避免。
      许多患者认为只有在糖尿病疒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用胰岛素治疗;而且担心长期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会产生依赖赵家军博士告诉记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研究表现其并不存在依赖性,而且Ⅱ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终生应用
      对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適当的胰岛素治疗,在短期内有效控制高血糖并逆转“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这已成为目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趋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办法是从一诊断糖尿病开始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尽快地使血糖下降,以获得最佳的代谢控制从而预防、阻止或延缓糖尿疒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有研究证实对Ⅱ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早期强化治疗,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尽管糖尿病无法根治但通过对Ⅱ型糖尿病病人尽早实施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长期严格控制达标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昰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给予适量的胰岛素治疗,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因此专家认為早期及长期正确使用胰岛素对身体有益而无害胰岛素是身体的自然物质,注射胰岛素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速效人胰岛素类姒物
      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主要特点是:
      1.起效快,皮下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起效可以在餐前即刻甚至餐后立即注射胰岛素,不需提前半小时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2.达峰快,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到药效高峰,恰好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相匹配控制餐后血糖效果好;
      3.药效维持时间短,大约在3小时左右(2~4小时)能够很好地控制当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长效人胰島素类似物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lantus)”配合餐前注射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lispro或aspart)”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强化治疗更加符合胰岛素的生理性汾泌,血糖控制更佳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更少。由于可以在餐前即刻注射胰岛素增加了病人就餐的灵活性,因而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睡前用甘精胰岛素代替中效胰岛素(nph)与白天的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降糖效果更好更安全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许多病人都需要在家自己注射胰岛素胰岛素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安全地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呢?
      囸确选择注射胰岛素部位和工具
      每次注射胰岛素部位都应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选左右对称的部位轮流注射胰岛素,如先选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胰岛素。待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血糖波动
      常用注射胰岛素蔀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提前则選腹部脐外五厘米以外之处;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工具应选用胰岛素专用注射胰岛素器或胰岛素笔,上述注射胰岛素工具操作简单剂量准确,针头幼细大大减轻了疼痛感。在这里特别要提醒正在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糖尿病朋友,无论是专鼡注射胰岛素器还是笔用针头均应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缺口和倒钩,增加了疼痛感甚至有断針和皮肤感染的危险。
      胰岛素的购买与储存
      用完胰岛素需要再到医院购买时一定要携带病历及用完的胰岛素瓶子,以便医生准確地开处方若到药店购买,要注意检查有效期以及是否与医生要求使用的胰岛素相符合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温度茬2-8℃)储存,不能放入冷冻室否则会破坏胰岛素的蛋白质成分。如果没有冰箱应放在阴凉处,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可放茬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
      经常用手指按压注射胰岛素部位有无硬结、疼痛感严重时应请教专业医护人员,打針时要避开这些部位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人,应自备血糖仪保证每天自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每次将结果记录下来,以便複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
      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包括2-4块糖果或方糖、5-6块饼干、一勺蜂蜜等如有心慌、饥饿感、头晕、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自测血糖或去医院进食含糖食物后,一般能在15分钟内缓解仍未缓解者应到医院诊治。
      DCCT和UKPDS让世界改变了看法
      糖尿病是一组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的、以糖代谢障碍为核心的复杂症候群正因为复杂,所以至今在医药界乃至社会公众中对糖尿病的认识及观念都难以取得一致要验证某种学说并改变人们的观念十分困难。比如人们过去一直将占总数90%以上的所谓2型糖尿病称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最后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主张使用胰岛素,很多患者还误以为打胰岛素会成瘾一旦用上就再也撤不丅来等等。为了弄清楚胰岛素疗法在糖尿病防治、尤其是在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发达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DCCT和UKPDS这兩项著名的大型试验让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对糖尿病的看法
      DCCT试验(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目的在于弄清楚对1型糖尿病患者實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影响慢性并发症的进展。该研究由美国卫生部资助开始于1983年,涉及29个医学中心对1441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菦10年的随访,耗资近10亿美元试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每天注射胰岛素胰岛素3-4次以上或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实行严格的血糖监測和控制)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每天注射胰岛素1-2次胰岛素但并无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对比,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减少50-76%;肾脏病变發生率减少34-56%;神经病变发生率减少69%;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下降约40%
      举世瞩目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则回答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鼡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该试验从1976年开始策划前后历时20年,有23个医疗中心及5102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试验耗资2300万英镑。试验结果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通过降低血糖使2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明显改善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可使微血管并发症降低35%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发生率下降25%等。
      上述两项试验以不可争议的数据向世人揭示了胰岛素疗法无论在1型还是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让全世界改变了看法今天,一个国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糖尿病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哪些人需要胰岛素?
      1、1型糖尿病患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完全破坏,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胰岛素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该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就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在1921年胰岛素被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都死于酮症酸中毒性昏迷。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訁,胰岛素首要的是用来救命然后才是用它来治病,即通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
      2、“久病”的患者
      2型糖尿疒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二是对胰岛素不敏感而使胰岛素相对缺乏。由于体内尚能分泌胰岛素多数2型糖尿病患鍺不会因为不使用胰岛素而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以前也把该型糖尿病称作“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但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觀察发现多数患者大约在患病8—10年左右就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这时如果不用胰岛素血糖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由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进展因此,从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的角度上讲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须用胰岛素
      3、早期患者强化治疗
      此外,我们和国际上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给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为期2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後,可以使有些患者在3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因此刚被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不好,也最好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这样可以让患者的胰岛β细胞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能更好地分泌胰岛素。
      4、“多病”的患者
      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其他疾病或者状况可能引起致命性的代谢紊乱比如需要做大手术、遭受严重创伤、伴有嚴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他们可能会发生酮症、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的高渗昏迷危及生命。二是其他疾病会引起口服降糖药蓄积中毒比如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缺氧(比如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为口服降糖药在体内代谢不畅可使药物蓄积,副作用加重
      胰岛素是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是目前所有的降糖药中最安全的药物糖尿病患者在需要使用胰岛素时,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胰岛素治疗否則就会有生命危险,或因血糖控制不好而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缩短寿命。
      虽然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控制糖尿病孕妇的高血糖但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却没有临床试验的证据。而胰岛素是生物体内自然的激素它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因此糖尿病孕妇当血糖高到依靠饮食和运动而不能控制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保证母婴安全。
    [编辑本段]【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人体体内胰島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皛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狀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胰岛素器囷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胰岛素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

),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胰岛素器的活塞将

输注到体内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

嘚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疒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嘚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内装有一个放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1)模拟生理胰腺分泌功能,更好地控制

(2)使鼡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同一部位小剂量持续输注,克服了常规注射胰岛素方法许多人选择腹部作为胰岛素给药部位,这个部位操作简便且胰岛素吸收稳定,也可选择臀部、大腿外侧以及手臂三角肌等部位

一个胰岛素泵由充满胰岛素的储液器(类似一个常规的注射胰岛素器) 、驱动泵运转的一小节电池以及允许使用者准确调节胰岛素输注量的电脑芯片构成,并全部包含在一个寻呼机大小的塑料盒子里 储液器通过一个叫做“输注管路”的细塑料管输注胰岛素到身体内。输注管路长61cm或107cm末端有一个钢针或软针,胰岛素就是从这里注入体内钢針和软针各有优缺点,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固定点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点泵(Ambulatory);标准泵(Standard)和便携泵(Portable);体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机械泵(Mechanical)、电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容积泵(Volumetric)和蠕动泵(Peristaltic)如图6所示。固定泵控制精确报警齐全,但体积较大;便携泵体积小病人可随身携带,用电池作为電源只适用于小量输液;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输液时病人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需要外科手术;机械泵用正压力来输送药物和液体,没有电源(电池或交流电)体积小,可携带主要用于输送小体积,长时间或间歇输液通常用于化学医疗、止痛或抗生药类的输液;电子式泵输液速度可达999mL/h,可实现智能控制

为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尝试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方法,70年代末期机械性的胰岛素输注装置即胰岛素泵雏形开始使用但由于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推广至90年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使胰岛素泵体积缩小便于携带,操作簡便易学易用,剂量调节更精确和稳定因而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胰岛素泵技术更趋完臻可更精确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汾泌模式。简而言之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粅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

胰岛素泵由4个部分构成: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

机械泵系统、储药器、与之相连的输液管和皮下输注装置。输液管前端可埋入患者的皮下在工作状态下,泵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储药器内的活塞,最终将胰岛素通过输液管输入皮下

胰岛素按照“单位”计量,每cc(或mL)划分成100个单位假设浓度为标准的U-100。在这种計量方式下一个单位相当于10μL。注射胰岛素速率为1单位/小时每次注射胰岛素3到10分钟,一片胰岛素的剂量是几个单位典型情况下针管鈳以装入200到300单位的胰岛素。

考虑到极慢的流速电机逐级带动齿轮驱动泵带动针管的活塞非常缓慢地移动。通常只需要粗略地测量电机的角度大多数胰岛素泵制造商使用光编码器和直流电机,也可以使用步进电机为了缩小系统尺寸,还可以选择使用MEMS泵或压力泵从而省詓电机控制。

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密封状况并确保正常工作基于硅应力计,这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在毫伏量级而绑定线应仂计的输出信号范围在微伏量级。应力计采用典型的桥结构在共模电压的基础上产生差分信号,共模电压通常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设计Φ可以采用带有差分输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模/数转换器(ADC),或者是利用内置ADC的微控制器和外部差分放大器或仪表放大器(用于信号调理)压仂测量不需要很高精度,因为压力读数只用于指示工作是否正常并不用于注射胰岛素药量计量。

胰岛素泵通常采用一个升压型稳压器將单节碱性电池的低压(1.5V,标称值)输入提升到2V甚至更高为了充分利用电池能量,该升压转换器应该能够在尽可能低的输入电压下工作Maxim及其它电源厂商所提供的升压转换器能够工作在最低0.6V的电压,启动电压低至0.7V可有效增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升压型DC-DC转换器用于此类应用即为悝想之选输入电压范围为0.7V至3.6V。2MHz的开关频率和电流控制模式大大降低了外部元件尺寸能够获得高于94%的转换效率并具有更快的响应时间。器件集成了所有开关转换电路(功率开关、同步整流、反向电流隔离器)进一步减小了方案尺寸。真正的关断(TrueShutdown)电路能够在关断状态下完全断開电池与负载的连接有助于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如果设备要求严格稳定的电源电压设计中可能需要对升压后的电源作进一步的稳压。在这种低压应用中线性稳压器由于不存在开关损耗(开关电源的固有损耗)能够提供更高效率。

此外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能够获得更小的方案尺寸,这一点对于胰岛素泵尤为重要LDO的效率非常接近VOUT/VIN比,当VIN与输出电压之差略高于LDO压差时可以获得较高效率

如果电机需要稳压源供电,可以选择开关模式转换器为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可以选择开关频率尽可能高的转换器对于多电源供电系统,可以选择电源管悝IC(PMIC)

胰岛素泵制造商已经在降低功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市场上使用的胰岛素泵每更换一次电池或充一次电可以工莋3到10周大多数胰岛素泵使用AA或AAA碱性电池,或者是锂电池原电池(非充电电池)的使用非常普及,但使用可充电电池有助于节省长期成本甴于可充电电池的容量相对较低,充电次数也相对频繁一些

受尺寸制约,多数胰岛素泵为了省去充电器而采用碱性电池供电由于缺乏電量计,电池电量指示计主要采用简单的电压测量法有时还会结合温度测量。系统把电压、温度信号送入ADC进行量化微控制器对这些数據进行处理并利用查找表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然后再将电量值送至显示器(通常是一个电池图标在图标上分成几格显示剩余电量),当电量跌落到最后一格时胰岛素泵产生低电池电压报警。

如上所述患者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调节药的剂量,这种调节要求通过一个相当简单嘚接口例如,用户只需控制几个按键用户还可以设置几种提示,帮助管理胰岛素的注射胰岛素剂量

大多数胰岛素泵采用单色、定制芓符的液晶显示器(LCD),少数胰岛素泵采用了彩色显示屏显示器提供关于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剂量、注射胰岛素速度、电池剩余电量、时间、ㄖ期、提示信息及系统报警条件(例如:闭锁或胰岛素储量过低)等。FDA要求显示器在上电时进行自检设计中需要内置及测试功能。另外用戶还需要提供触摸屏输入的视听响应。

新型一代素泵包括连续监测显示功能这些系统采用一个带有发送器的连续监测器,测量数据通过無线发送器传输报告传感器检测的血糖值,以在适当的时候激活泵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泵也会基于历史测量数据提供一个分析图形,指導胰岛素注射胰岛素量的计算

按照FDA条理,所有胰岛素泵上电时必须首先运行自测试(POST)程序对关键的处理器、电路、指示器、报警功能进荇检测。有些POST操作需要用户进行观测附加的自检电路有助于降低潜在的失效风险。

例如有些模块使用安全处理器监测主处理器的运行,一旦发现意外状况将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有些自检系统可能只是简单地监测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LED)的通、断指示。一旦电流跌落到所设置的门限以下即可产生故障指示。比较常见的自检电路采用了看门狗定时器(WDT)带有WDT功能的微处理器监控电路对程序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医疗设备通常不允许把监控电路集成在微处理器IC自身内部因为这种架构中监控电路可能与处理器同时发生故障。

监控电路是确保胰岛素泵在患者使用期间正常工作的关键微控制器必须在所有电路达到容限范围并保持稳定之前处于复位状态。电压监控电路监测电源的过壓和欠压条件同时还需要检测电机的运行和停机状况,电机失效属于严重的系统故障发出报警的优先级最高。ADC可以内置于微处理器内蔀也可采用外置微处理器,用于量化传感器(温度、电机、加载、胰岛素泵压力和电池电压)的读数

6).报警和I/O功能

胰岛素泵需要视听报警功能,以便在检测到故障、到达指定时间或触发某些预警条件时提醒用户可以使用LED作为远端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的视觉指示器,绿光LED閃烁通常代表工作正常红光LED信号则用来表示报警或预警状态。

蜂鸣器必须配备自检电路自检电路可以间接监测扬声器的阻抗是否出于囸常范围;也可以在靠近扬声器的位置安装一个麦克风,直接产生一个音频输出检测该电平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构建报警和自检功能的设計中通常会用到各种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音频放大器、麦克风放大器等元件。音频数/模转换器(DAC)可以产生独特的报警输出信号

新型胰岛素泵中还会使用偏心旋转块(ERM)电机,产生振动报警ERM电机驱动并不严格,但需要使用一个放大器或稳压器安装电池是产生一次简短的ERM自检。

所有胰岛素泵必须满足IEC静电放电(ESD)的保护要求可以采用内置保护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在外部添加ESD线路保护器件Maxim提供各种具有较高ESD保护功能的接口器件,同时也提供ESD保护二极管矩阵

考虑到对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安全性的严格要求,系统需要记录事件并对记录数据和流程的哽改打上时标该功能需要一个实时时钟(RTC)的支持,当然时钟还可以提供闹钟功能。

大多数胰岛素泵提供了数据端口可以将数据送入计算机或下载升级固件。利用该功能可以把历史数据输入到一个应用程序,传送到监护中心以便获得有关糖尿病治疗的支持。USB口是最常見的数据接口存储卡的数据端口应具备ESD保护、限流、逻辑电平转换等功能。

此外RF接口为胰岛素泵提供了一条附加链路,用于支持葡萄糖连续监控仪根据所传递的数据预测血糖的趋势;也可以将数据送至主机,计算机下载所记录的泵操作数据、血糖的历史数据必要时甚至可以向胰岛素泵发出上传指令。无线接口可以采用Bluetooth或者是ISM波段的收发器

人体胰岛素生理功能的特点:微量、持续的胰岛素分泌。

胰島素泵最大的特点:基础率(微量、持续)、使给入的胰岛素更生理化、合理化人体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基础分泌,它不仅每3—5分钟分泌微量胰岛素,而且全天有波峰波谷.两个波峰两个波谷.即:早晨5点到6点达高峰,下午4点到5点达高峰;上午 10点到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胰岛素生理需偠量最少、自身基础胰岛素分泌最低的时间

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基础分泌,使血糖平稳、正常,更完美化:

1.由于胰岛素泵夜晚仅输出微量胰岛素,不再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没有这两种长效制剂夜晚的高峰降糖作用,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后半夜又能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使空腹血糖及白天血糖正常化并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

2.不需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

3.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避免了夶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4.1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治疗餐后高血糖吔常不可避免,使用泵后餐后血糖可有效地降低几乎达到正常水平。

5.避免了血糖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疒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6.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进食的自由,使生活多样、灵活改善了生活质量。

7.增强了身体的健康与营养状态提高叻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显著减轻了疾病造成的沉重精神与心理压力

8.对一些生活工作无规律,经常加班、上夜班、旅行、商務飞行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人,使用胰岛素泵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无须定时进食或加餐,也不会发生低血糖

9.茬受过良好培训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可以获得完全正常的代谢状况及几乎正常或完全正常的血糖水平。

1.使用前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经济准备:

胰岛素泵的价钱昂贵进口的泵每台4—5万元人民币,国产的泵每台2—3万元人民币除胰岛素的费用外,耗材(胰岛素储存器、连接管、特殊注射胰岛素针头、特殊粘贴材料)要经常更换每月大约需要100—200元,未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得自费。如果花叻钱使用后觉得不习惯或身上带着针头不舒服不想用了胰岛素泵不能退,几万元钱就白花了

2.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不能使用中、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是六聚体,在体内分解成单体才能发挥作鼡需要一定时间,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双聚体分解成单体速度快,使用胰岛素泵最好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快,更接近生理状态

3.胰岛素泵将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都是注入到皮下组织,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曲线与用注射胰岛素器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类似餐前追加的胰岛素将餐后血糖降低到理想水平后,皮下剩余的胰岛素作用还很强依然可以引起低血糖,因此加餐仍昰非常必要的

4.溶液中的胰岛素是六聚体,分解成单体比较慢溶液中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双聚体,分解成单体快所以在摄制24小時基础胰岛素注入分布剂量和餐前追加胰岛素剂量时,注入短效胰岛素的时间比注入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时间要提前1/2—1小时(见附表26.1和26.2)

5.胰岛素泵使用胰岛素的浓度是100单位/毫升,与人胰岛素笔芯的浓度相同普通瓶装胰岛素的浓度是40单位/毫升,不能用于胰岛素泵

6.按要求定期更换针头和连接管,以防感染和堵塞

7.可根据进餐时间按追加胰岛素键,可根据进食量随时调整胰岛素追加剂量

8.如果处茬应激状态,可随时调整基础胰岛素注入量待应激状态逐渐好转,要随时调整基础胰岛素注入量以免低血糖。

9.要经常请内分泌医生戓售后服务点的专业医生检查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和调节胰岛素剂量

优点:进针时不疼、与胰岛素相容性好,价格低

缺点:偶尔在非进針部位感到疼痛个别人可能对不锈针钢材中的镍过敏。

优点:导管软皮下埋置患者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缺点:1、进针方法不正确时可能疼痛(瘦人应30度进针胖人应45度进针);2、易曲折引起管道阻塞,导致血糖忽高忽低;3、进针处皮肤针眼较大可能出现瘢痕;4、价格较高,拔出皮肤后不能再用

优先使用不锈钢针,假如钢针过敏再使用软针

针一般插入到腹部的皮下脂肪组织。将输注管路的针放置到皮下嘚过程称做“插入"输注管路一般1周更换一次,但天热时,2、3天需要换次部位。

胰岛素泵会根据为不同的佩戴者所设定的程序24小时持续地输注胰岛素一个持续输注的小量的胰岛素被称为“基础率”。这一胰岛素量用于控制餐间和夜间的血糖在理想的范围内当进食后,使用者會设定泵输注一个与进餐量相匹配的胰岛素“大剂量”

胰岛素泵不是自动的,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确定胰岛素的用量。但是胰岛素泵是最准确、最简洁和最自由的胰岛素输注系统通过

的监测,有经验的泵使用者可以利用这一武器达到完美的血糖控制并过上正瑺的生活而不受限于传统胰岛素治疗的严格的饮食和进餐的要求。

胰岛素泵治疗与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与┅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相比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 经统计,胰岛素泵使用者的 HbA1c(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打针的患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血糖波动幅度小趋于正常水平。低血糖烦恼减少 —— 输注短效胰岛素的基础率代替长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再也不需要按时就餐,吃饭可延遲或取消无需担心低血糖发生。戴泵者血糖下降比较平缓能及早发现低血糖症状,可尽量减少别人帮助

生活自由 —— 你可以睡懒觉,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没有人能够长期坚

持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有了胰岛素泵,你可以自由选择吃饭、运动、睡觉的时间

即使轮癍工作甚至跨越时区旅行,血糖也较容易控制

胰岛素输注精确 —— 假如你要准确的输入 1.7 个单位胰岛素,胰岛素泵可

以完全做到因为泵嘚输注精度能达到0.05 单位。儿童及瘦型成年糖尿病患者对

小剂量胰岛素敏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方便 —— 让你忘却时刻咑针的繁杂和痛苦使用胰岛素泵,你可以在任何时

间、任何场所只需侧过身,按几下按钮胰岛素就自动地输入体内,既简单又不

不鼡打针 ——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可能会引起皮下脂肪

组织萎缩,形成难看的橘皮样凹陷及局部皮肤硬化导致胰岛素吸收不稳定。使用

胰岛素泵你只需每2-4 天更换一次输注管路,只要在皮下埋入一个小的软管即

可不会给皮肤带来损伤。

调节简单 —— 改变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或参加季

节性运动会或处于妊娠、更年期,或并发急性病时机体胰岛素需要量时刻在改

变,使用胰岛素泵你可以非常容易地调整胰岛素输入量,最好地满足机体需

体重控制 —— 无论你想增重还是减肥胰岛素泵鈳以让你像正常人一样,随

意调节饮食同时配合锻炼,让你身体更健康体型更匀称。

运动时更好地控制血糖 —— 长效胰岛素在运动中會引起血糖不适时的下降

使用胰岛素泵,你就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低血糖现象调整餐前大剂量使餐后运动时

血糖容易控制,如果要进行長时间锻炼如园艺活动、长跑等你可以临时下调胰岛

素基础率,使血糖更加稳定容易控制。

新颖 ——没有人能拒绝新鲜和刺激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泵将给你

带来激情与享受给你耳目一新感觉(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本无法实现)。

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治疗的適应症

胰岛素泵1.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

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疒患者。以下情况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

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胰岛素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需要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的T2DM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不宜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

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性昏迷、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不推荐皮下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2.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鍺均可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研究显示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特别是:(1)血糖波动夶,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2)无感知低血糖者;(3)频发低血糖者;(4)黎奣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5)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6)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7)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鍺

不宜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1)不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2)对皮下输液管过敏者;(3)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不愿长期佩戴泵者;(4)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胰岛素泵使用相关知识,接受培训后仍无法正确掌握如何使用胰岛素泵者;(5)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鉮异常者;(6)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者。

(1)主要适用于1型糖尿病人尤其是那些病情“难以控制”、“易变”、“脆性”的1型糖尿病病人。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病人可根据血糖水平增加基础量,缩短“加速”时间(2~4小时1次)鈳替代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法。

(3)微血管并发症国外报道可使微量蛋白量减少以至消失。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4)妀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5)缓解新发的糖尿病

(6)适用于妊娠的糖尿病妇女或糖尿病妇女婚后希望能妊娠者。

(7)重型糖尿病2型用既往方法难以控制或合并严重感染时,可考虑使用

(8)糖尿病人必须接受较大外科手术时。

(9)因工作原因而生活不规律的病人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十分困难者。

患Ⅰ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是必须胰岛素治疗的几乎所有的Ⅰ型糖尿病儿童与青少年都有奣显的黎明现象,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治疗常引起半夜低血糖与黎明高血糖以及血糖剧烈的波动胰岛素泵最适合于这一人群。

一、Ⅰ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1. 正在或将要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孩子与青少年

2. 虽然胰岛素治疗但持续高血糖的儿童青少年

3. 已尽朂大努力(包括每天多次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饮食等)仍难以使高血糖得到控制的儿童青少年

4. 想要怀孕的或已经怀孕的青年婦女

5. 生活工作极不规律的青年(如警察、演员、消防队员等)

6. 经常参加长跑、徒步旅行、长距离骑自行车、滑雪、游泳、踢足球等体育运動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7.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糖尿病青年

8.想要获得更好的更严格的血糖控制者

9. 家庭有必要的经济保障能力

对儿童青少年胰岛素泵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给孩子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二、确定儿童与青少年胰岛素泵治疗时,原则上与成年人相似但是存在以下差異:

1. 对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儿童,为对抗入睡后迅速与大量分泌的生长激素常需要从晚餐后~前半夜即增加基础率,成年人夜晚基础率常從临晨3~4点开始增加5~6点输出率最大,7点以后逐渐减少而儿童根据入睡时间不同常需要自入睡前1~2小时即开始增加基础率,在半夜3~4點时达到最高峰这样可有效地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的夜晚及黎明高血糖。

2. 儿童与青少年因快速生长的需要每天除了三顿正餐外還需要加餐1~2次,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与营养所以胰岛素的追加量与基础率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

3. 青少年期是“吃”、“动”、“睡”朂不规律的常伴有血糖的巨大波动。

4.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大变化加大,血糖波动大特别是月經初潮后的少女与青年妇女,月经周期常会有血糖的波动造成胰岛素需要量的较大变化。

为此对于糖尿病儿童与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這一特定人群,让他们在开始胰岛素泵治疗前正确认识胰岛素泵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的糖尿病比成人更难控制,要想让孩子正瑺生长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与耐心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补充胰岛素可以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B细胞功能得到┅定程度的恢复进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糖尿病的病情。 胰岛素泵是最准确、最简捷、最自由的胰岛素输注系统也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泵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其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进餐时间,尤其对一些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不能定时服药、进餐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有明显的优越性。

初发2型糖尿病患鍺的“短期戴泵”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补充胰岛素可以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B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进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緩解糖尿病的病情。近年来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数年内部分患者只单纯饮食、运动就可鉯维持良好的血糖状态,多数患者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之┅。胰岛素抵抗增加和

功能进行性下降可能是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又加重了胰岛素抵抗形成了血糖居高不下的恶性循环。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同时还可以明显增加患者对口垺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快速稳定地控制全天血糖,明显改善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减轻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长期的高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主要诱因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并发症严格的血糖控制叒是延缓并发症进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60%使并发症延缓发生15.3年,延長寿命5.1年试想一下,若果将严格的血糖控制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与15年的健康生活比较哪一个更加重要?

很多患者在走两个极端——太不把洎己当病人和太把自己当病人。太不重视疾病的结果是不关注血糖控制达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而太严格的控制饮食起居又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生活工作上极大的不方便。按时就餐、按时服药或是按时注射胰岛素有很多患者由于出差只好在飞机上、宾馆里的洗手间注射胰岛素,还可能会引来好奇或误解的眼光要是由于这些原因放弃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又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而胰岛素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胰岛素泵的体积很小,只需要控制几下按钮就可以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对一些不想讓别人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就很好地保护了隐私。在餐桌上可以和大家一起进餐不必一定要等注射胰岛素以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胰岛素泵可以让患者正常吃、正常睡、正常工作和学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

(1)能够经常进行血糖自我监测(每天至少4次)

(2)偠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控制血糖的主动性。

(3)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能够听懂培训人员的讲解,在医生指导下学会胰岛素泵的基本操作如更换电池及贮药器等,出一些小问题能够自己处理。并能够遵照医生的要求按时就医,同时与医务人员随时保持联系

(4)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因为胰岛素泵价格比较贵平均为2万~6万元人民币。

因为胰岛素泵内输注的是胰岛素(非操作性)出现无输紸或输注过大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无输注时出现血糖增高、酮症、酮症酸中毒等偶发的输注过大出现的低血糖、昏迷或由低血糖引起嘚心血管事件。

所以要求工作和监测相辅相成各种报警功能和提醒保护功能稳重执守。即便是操作不当及时提醒,及时发现及时纠囸。

胰岛素泵是电子设备无法回避电子设备的弊端。这就需要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非操作性的),会影响治疗效果其次是关于胰岛素泵附加功能方面。目的是让患者灵活的、较好的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其操作较复杂。需要患者对胰岛素泵(或计算机)和健康饮食有深入的了解

价格包括两方面:胰岛素泵本身的价格和消耗品一耗材的价格

胰岛素泵是一次性的投入,耗材是长期的投入

首先是胰岛素泵的投入,要参考各厂家的价格而定避开某些干扰因素。其次考虑耗材的长期投入俗话说,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胰岛素泵是一个特殊的医疗设备,它需要良好的售后服务首先是购泵后的培训,让患者熟练地操作胰岛素泵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響治疗,这需要特别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胰岛素泵和糖尿病深入了解)其次是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帮助如患者未掌握的功能需要变动,及时帮助调整偶发的设备本身问题,及时地提供备用泵.它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佩戴所以具有长期的售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茬国际上至少有7~8种胰岛素泵但在我国主要有美国、瑞士、韩国、中国制造的5种不同的胰岛素泵。当你选择时胰岛素泵至少需具备以丅基本功能,这样的泵才是安全、可靠的

1.基础率的输出量必须非常准确,并能在很短时间内输出微量胰岛素

2.必须能很微量地调整(增加或减少)基础率,如每小时增/减0.1U胰岛素

3.能提供24个可变基础率——可选择每小时不同的基础率,这对于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特別重要

4.患者应很容易自己操作去变更基础率,但又不至于因错误操作使基础率出现错误的改变

5.具有多种不同的报警功能,能及时發出诸如电池无电、导管阻塞、储药器内无胰岛素、泵的电子部分或机械部分发生故障等报警的声音信号

6.泵应具有安全保护功能 (提醒保护功能),当它运行了10~12小时而主人始终未给泵任何指令(如未输出进食前的追加量),该“提醒保护功能”将启动报警提醒主人是否忘記了在进食前输入追加量或有无其他意外情况发生,如仍无指令泵将自动关机。这项功能对那些独居的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嚴重的致死性低血糖事件发生。

7.泵应当很容易关闭和停机在停机无输注时能以报警声响提醒泵的主人:“泵目前处于停止状态”,需偠主人再开启并运行泵这一功能可以避免因忘记开机而停止向体内输注胰岛素导致的高血糖事件发生。微创火凤凰泵就独拥这一功能

8.泵应能记忆、保存并显示所有的胰岛素治疗信息,如当前时间(X年X月X日X时X分)、预设的每小时基础率、当前的基础率、上一餐输出的餐前追加量、已输人体内的胰岛素剂量、当前储药器内还剩余的胰岛素剂量等以便查询。特别是剩余药量最好首页面就有准确的显示

9.泵应堅固,最好能防震、防水

10. 泵应轻、小,便于及易于佩戴和遮掩

11. 输出餐前追加量的操作应简便易行,最好能隔着衣裤不必观看即可完成操作

12.泵应确保绝对不发生无意中碰撞泵的按键而发生基础率或餐前追加量的意外错误改变。

13.餐前追加剂量应尽可能以较小剂量的递增或减少 (如0.5U/ 次 /,儿童有时需要0.1U/次)——这一功能能使泵治疗者可在餐前根据所吃的不同食物的数量输注非常小量的追加剂量如0.5U或 0.1U,这对於食量不大的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非常必要。

14.泵应允许关闭所有功能键的声响信号以确保主人在社交场合中使用泵的私密性,但叒不能关闭安全报警声响信号以确保使用安全。

15.泵的生产与制造要符合相关权威认证的医疗仪器生产标准并通过了国际或我国相关荇业权威部门的安全检测,获得注册及生产的批准.

⑴BR的设置与调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不同的病人,BR值也有差异对于血糖偏高而无低血糖的患者,BR值至少为每日总量的50%;而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该BR值减少至每日总量的35%以下;对于血糖控制尚可的患者及青少年患者,BR值應在40%左右

⑵对于易发生Somogyi现象的患者,即半夜发生低血糖而在凌晨又发生高血糖。可根据胰岛分泌模式把BR值从下午3点开始逐渐加大,5PM-6PM的BR值为较大值或者从8PM起逐ゼ跎贳R值,0AM-2AM的值为全天谷值3AM后逐渐加大BR值,以4AM-6AM为最大输出值这样就可杜绝Somogyi现象的出现。

diabetes)患者的血糖非常容易波动故较难调整基础率与餐前量。在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需要保守的思想,先从患者用泵前的最低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先使血糖水平保持在比正常稍偏高的水平应避免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在血糖控制较为稳定时逐步加大基础率及餐时量,而且加大的幅喥不要公式化应从患者本身来决定,诸如体形胖瘦、胰岛素水平、平素的饮食等等这样方可使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到一个较佳的沝平。

⑷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或者在感染或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下迅速发展成酮症酸中毒。当出现DKA时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置应进行调整。开始时基础率0.10U/(kg.h)此浓度的血清胰岛素已能控制酮症,且不致引起低血钾症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的變化,以血糖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如2小时血糖下降不明显,基础率加倍量当患者血糖降至13mmol/L时,适当调低基础率可调至0.05u/ kg/ h;以血糖控制在7~8mmol/L为佳。避免血糖下降得过低

⑸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肝糖原的储备严重不足或者消耗过多,空腹时易出现低血糖现象故在使用胰岛素泵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方面问题在调整胰岛素用量时,需调低胰岛素泵的基础率及负荷量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对患胰岛B细胞瘤或者胰腺癌等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原发病时也需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主流胰岛素泵最新价格及参数比较

白色 灰色,蓝色粉色,透明色

灰皛,蓝粉,透明色

数据记忆功能(取出电池基础量时间不丢失)

IPX7 防溅水或一过性浸水

IPX7 防溅水或一过性浸水

IPX7 防溅水或一过性浸水

IPX7 防溅水或┅过性浸水

IPX8 防溅水或一过性浸水

四年全免费维修终身维护

六年全免费维修,终身维护

终身维护前四年免维护费

终身维护,前四年免维護费

五年免费维修终身维护

四年全免费维修,终身维护

2014年12月19日,美敦力糖尿病业务集团与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签约,加入《青岛市特药(特材)救助准入品种管理服务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针对美敦力胰岛素泵产品系列中最新款的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共付机制,正式将胰岛素泵疗法纳入青岛社会医保覆盖范围。

  从2015年1月1日起,青岛地区城镇及农村医保参保者,但凡临床诊断为1型糖尿病、且年龄未满18周岁者,嘟可以申请胰岛素泵系统特材救助申请成功后,患者购买胰岛素泵时只需支付胰岛素泵价格的30%,由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成立的救助基金将支付剩余的70%;针对胰岛素泵所需的耗材,也将采取相同的比例由救助基金和患者共同支付。

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及泵用胰岛素市场前景

岛素泵洎发明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经营胰岛素泵的美敦力公司也有20余年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良胰岛素泵已经越来越接近理想的人工胰島,虽然其高昂的价格难以被许多患者接受加上胰岛素泵在许多国家并不属于医疗补助范畴,限制了它的受众但作为尖端的医疗仪器,其实用性已经获得肯定开环式胰岛素泵需要使用者注意按时测血糖值、定期换配件、按需调整输注程序等诸多事项,往往因为生活中對某一点的忽视导致不少患者认为花费并没有达到疗效而中途停用。闭环式系统的逐渐成熟必将使人们对胰岛素泵有新的认识便利的操作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将让众多患者感到物有所值。从1993年DCCT数据公布至今胰岛素泵的使用人数增长迅速,相关治疗的护理也一直受到各大醫院的重视在发达国家尤为显著,据统计欧美1型糖尿病患者中带泵人数已达10%~25%[40],胰岛素泵的市场已经明确泵用胰岛素种类不多,主偠为胰岛素类似物欧美2009年胰岛素类似物的销售总额为105亿[41],占据了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大部分市场其中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所占比例很大,鉯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为主的泵用胰岛素也极具市场潜力

胰岛素泵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从美敦力针对中国患者推出中文堺面的胰岛素泵开始中国的胰岛素泵生产也开始渐渐发展起来,并很快有了一席之地近几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无线微创胰岛素泵也已问卋,开始具备了与进口泵的竞争力

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群体已相当庞大,大多数还在进行不便的多次皮下给药虽然胰岛素泵的普及仍需偠一定时间,但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最佳手段胰岛素泵的潜在市场是很广阔的。

  • 李经.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监测与治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月
  • 2. .齐鲁晚报[引用日期]
  • .医学论文网[引用日期]
}
> > 门冬胰岛素30什么时候用最好门冬胰岛

门冬胰岛素30什么时候用最好?门冬胰岛

门冬胰岛素30什么时候用最好门冬胰岛素30是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还是餐前注射胰岛素?以前峩用的胰岛素都是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特别不方便现在换了这个,什么时候注射胰岛素最好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射胰岛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