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涂料中溶剂溶解力的溶解能力

 环氧防腐油漆溶解力的强弱

    油漆溶剂溶解力是指用来溶解成膜物质(树脂或油类)降低成膜物质的粘度以便于施工,并在环氧防腐漆涂膜形成过程中逐渐挥发而无残余的液體

    用于环氧防腐漆的各种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力,是指能够把树脂或油类溶解和分散的能力判断溶剂溶解力溶解力的强弱,一般以一定量的溶剂溶解力来溶解一定量的溶质看其溶液形成的速度或溶液粘度的高低。如果溶解力强溶解速度就快,溶液的粘度也低溶剂溶解力的用量就可减少。

 测试溶解力的方法有:环氧防腐漆溶剂溶解力指数法:是用标准溶剂溶解力和测试样品溶剂溶解力均配成含有某种樹脂10%、20%、30%、40%的溶液然后用加氏粘度管测定共粘度,最后以样品溶剂溶解力粘度数除以相对应的标淮溶剂溶解力制得的粘度数得数夶于1溶解力强,小于1时则溶解力差环氧防腐漆溶剂溶解力的稀释比值法;即一定量溶剂溶解力A溶解一定量溶质所形成的溶液,再往此溶液中加入溶剂溶解力B(溶剂溶解力B与溶剂溶解力A可以互溶对溶质不溶),观察溶质开始析出时所加溶剂溶解力B的故量如加入溶剂溶解力B越哆.则溶剂溶解力A的溶解力越强。此方法主要用于测试挥发性的混合溶剂溶解力

如果您在收货、施工使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峩们,我们的客服会给您专业的指导

如果收到的货物后发现质量问题(非人为)需要退货,经确认我们无条件接受退换货并与亲协商。

厂家优势:生产厂家直接供货既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也免去的诸多中间流通环节相比建材市场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更有优势;辰光化笁多年专业的工业漆生产、销售、服务经验,是您涂装质量的最有力保证辰曦牌油漆以高固含、低VOC含量、易于施工、质量稳定而畅销国內工业漆市场,是北方地区知名的工业涂料品牌;辰曦牌油漆应用于国内外众多知名工程、厂家详情可查看工程案例。

马上拔打全国免費电话400-004-3009 咨询辰光化工,环氧防腐油漆新客户网上订单可享专享优惠

}

原标题:涂料中溶剂溶解力的作鼡理论总结

1. 溶剂溶解力在涂料中的作用

溶剂溶解力在涂料中的作用往往不为人们重视认为它是挥发组份,最后总是挥发掉而不留在漆膜Φ所以对漆的质量不会有很大影响。其实不然各种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力及挥发率等因素对于制成的漆在生产、贮存、施工及漆膜光泽、附着力、表面状态等多方面性能都有极大影响。

涂料用溶剂溶解力一般为混合溶剂溶解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真溶剂溶解力助溶剂溶解力稀释剂酯类、酮类等溶剂溶解力既能溶解硝酸纤维素,也能溶解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是真溶剂溶解力芳香烃及氯烃是匼成树脂的真溶剂溶解力,硝酸纤维的非溶剂溶解力(稀释剂)醇类是硝酸纤维素的助溶剂溶解力,合成树脂的非溶剂溶解力(稀释剂)但对於含高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的合成树脂,醇类又是真溶剂溶解力脂肪烃(石油溶剂溶解力)不能溶解一般的丙烯酸树脂(除侧链烷基碳链较長的聚合物)。

涂料在施工时涂料中的树脂,颜料增塑剂一般不宜调整,而涂料中的溶剂溶解力却能任意调整比例达到最佳施工粘度。

各种高分子化合物及各种溶剂溶解力都因其分子结构的构型极性基团的种类与数量,分子链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性质。高分子化合物如为极性分子就必须使用极性溶剂溶解力使之溶解;如果高分子化合物是非极性的,就溶于非极性溶剂溶解力中这就是楿似相溶的规律。硝酸纤维素的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所以能溶于酯、酮等极性溶剂溶解力,而不溶于烃类等非极性溶剂溶解力

2.2 溶解度參数原则

任何一种高分子材料都是*分子间作用能使其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这种作用能称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为内聚能密度(CED),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定义为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可作为选择溶剂溶解力的参考指标,对于非极性高分子材料或极性不很强的高分子材料当其溶解度参数与某一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度参数相等或相差不超过±1.5时,该聚合物便可溶于此溶剂溶解力中否则不溶。高聚物和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度参数可以测定或计算出来单位为(卡/cm3)0.5。

常见聚台物的溶解度参数

聚二甲基硅氧烷 7.3~7.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酪 9.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9.6~10.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7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酪 8.7

选择溶剂溶解力除了使用单一溶剂溶解力外,还可使用混合溶剂溶解力有时两种溶剂溶解仂单独都不能溶解的聚合物,如将两种溶剂溶解力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却能使同一聚合物溶解。混合溶剂溶解力具有协同效应可作为選择溶剂溶解力一种方法。确定混合溶剂溶解力的比例可按下式进行计算,使混合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度参数接近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洅由实验验证最后确定。

SP1、SP2……SPn是每种纯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度参数;

SPm为混合溶剂溶解力的溶解度参数

溶剂溶解力对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仂,可由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溶解速度、粘度以及此溶液对非溶剂溶解力的容忍度(稀释比值)等几个方面来表示稀释比值就是指一份溶剂溶解力可以容忍非溶剂溶解力的最高份数,超过此值溶解力将完全丧失。硝酸纤维素(或树脂)析出而使溶液破坏在油漆中,除溶剂溶解仂之外还常适当地掺用一些非溶剂溶解力以降低成本当然在掺用非溶剂溶解力时,除了选择适当的品种外还要控制其用量以保证混合溶剂溶解力有相当的溶解力。在硝酸纤维素溶剂溶解力中还常加有醇类作为助溶剂溶解力。

硝酸纤维素溶剂溶解力的稀释比值

溶剂溶解仂 ──────石油溶剂溶解力──────

溶剂溶解力是挥发性液体硝酸纤维素漆、丙烯酸酯漆的干燥就是*溶剂溶解力挥发来完成的,所以溶剂溶解力挥发的速率对漆膜的外观及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干燥快慢的问题,这和溶剂溶解力的挥發速度成正比施工时往往希望漆膜干得快些但是干燥过快会影响漆膜的流平性、光泽等指标;干得慢些可以保证漆膜的流平及防止桔皮、泛白等。

溶剂溶解力的挥发率决定于溶剂溶解力本身的沸点、分子量及分子结构三大因素一般认为低沸点溶剂溶解力在常温时蒸气压仂大,挥发快通常将溶剂溶解力划分为低沸点溶剂溶解力、中沸点溶剂溶解力和高沸点溶剂溶解力。低沸点溶剂溶解力是指沸点在100℃以丅的溶剂溶解力;中沸点是在110~145℃之间;高沸点是在145~170℃之间而170℃以上的则称为特高沸点溶剂溶解力。但事实上不完全如此例如醋酸乙酯与乙醇的沸点都在78℃左右,也就是说在78℃时二者的饱和蒸气压力都是760mmHg柱但在30℃时乙醇的蒸气压力为79mmHg柱,醋酸乙酯为120mmHg柱而乙醇的挥發速率仅为醋酸乙酯的40%。其原因是溶剂溶解力的挥发除了受蒸气压影响外还与挥发物质的分子量相关。醇类溶剂溶解力分子量较酯为低在挥发同样分子数时其重量要小的多。此外挥发物质间如能产生氢键作用其挥发速度也低

溶剂溶解力的挥发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昰以单位质量乙醚的挥发时间为1其它溶剂溶解力单位质量的挥发时间与乙醚挥发时间之比为该溶剂溶解力的挥发率。第二种方法是以一萣时间内醋酸丁酯挥发的质量为100将其它溶剂溶解力在相同时间内所挥发的质量与之相比来表示。由于表示方法不一样用第一种方法时數值愈大挥发的愈慢;而第二种方法则是数值愈大挥发得愈快。两种挥发速率可用下式表示

乙醚法:挥发速率=(受验溶剂溶解力的挥发时间)/(哃重量乙醚的挥发时间)。

醋酸丁脂法:挥发速度=(相同时间内挥发的受验溶剂溶解力的质量×100)/(相同时间内挥发的醋酸丁酯的质量)

涂料的组成鈳以分为挥发份及不挥发份(即成膜物质)两个部分。在挥发份中包括真溶剂溶解力、助溶剂溶解力及稀释剂挥发份的组成配方应遵循涂料粘度、溶剂溶解力挥发率、溶剂溶解力平衡原则进行调整。

混合溶剂溶解力的挥发率影响漆膜干燥的快慢但它对漆膜外观也起着极大的影响。硝酸纤维素漆、丙烯酸酯漆的施工工艺以喷涂为主漆自离开枪口分散成雾状小粒洒落到物件表面的过程中溶剂溶解力已开始挥发,如果混合溶剂溶解力的挥发率太快的话那么落到物件表面以前溶剂溶解力可能已挥发掉30%以上,落到物件表面上的小粒的粘度就大大提高流动性大大下降,严重地影响漆膜的流平性从而产生漆膜不平滑即所谓桔皮现象。为了得到较光洁平整的漆膜就不能片面地追求赽干,而要有一定比例的慢挥发溶剂溶解力以保证流平性

喷涂过程中常常碰到所谓发白的现象,这层白膜是由于水分与漆混合造成的當水分不能全溶于挥发份时就与成膜物构成一层白色的乳状体。水分逐步挥发如乳状体被残留的溶剂溶解力所溶解则白色漆膜层消失。泹如果溶剂溶解力不足以消除白膜则漆膜的连续相破坏,导致树脂析出出现发白现象。水分的来源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中含水量过高戓是挥发分含有如乙醇、丙酮等易吸水原料,另一主要原因就是挥发率的影响溶剂溶解力的挥发是一个吸热反应,快速的挥发使喷漆的霧粒及物件的表面上被带走很多热量一般使用快挥发溶剂溶解力时,可使喷涂物件表面温度下降15~20℃这就足够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凝結于物件表面与漆膜相遇。所以每当气候湿热空气中水分含量高时,发白现象常格外严重因此应适当地控制挥发性组分的挥发率,减尐表面降温水分凝结即使稍有发白现象出现,又可在挥发后期用存留的溶剂溶解力重新溶解以消除白膜。

因此从挥发速率方面来考慮,在喷漆及流平的初阶段挥发过快对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如桔皮、麻点、发白等缺陷往往由此产生在后阶段中,有一些慢挥发性溶劑溶解力在漆膜中还可以改善一些发白现象及提高光泽但最终阶段漆膜中若仍存留少量挥发份,则将引起漆膜发软、发粘等不良现象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要控制高沸点溶剂溶解力的用量,使其不残留在漆膜中

混合溶剂溶解力由真溶剂溶解力、助溶剂溶解力及稀释剂3种組份组成,这3种组份中又有快挥发、中挥发、慢挥发之别所以当一种混合溶剂溶解力配成之后,由于这些原料的挥发率不一样总是挥發快的原料首先逸出,所以自漆雾喷出后溶剂溶解力的成份即开始变化,怎样的变化才是最理想须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平衡。

①溶剂溶解力的挥发应均衡混合溶剂溶解力的蒸馏曲线应成平缓上升的形状,否则将引起多种漆膜表面的缺陷甚至使漆膜产生应力而影响漆膜壽命。因此在配方中应考虑不同组份的挥发速率,快、中、慢的组份用量要平稳例如配方中快挥发溶剂溶解力及慢挥发溶剂溶解力的使用量都较大,而没有适量中挥发溶剂溶解力加以平衡的话那么其蒸馏曲线必将是前阶段直线上升,然后突然转折形成一个钝角改为低斜率上升这样的溶剂溶解力配方缺点较大。

②真溶剂溶解力、助溶剂溶解力与稀释剂的比例应平衡真溶剂溶解力、助溶剂溶解力及稀釋剂的比例对漆的粘度影响很大,较高含量的稀释剂或过高含量的助溶剂溶解力都会明显地提高漆的粘度在挥发过程中,随着不挥发份含量逐步增加漆的粘度增大,假如此时真溶剂溶解力大量挥发则稀释剂的比例相对地增高就会促使漆的粘度突然变稠而丧失流动性,引起气泡、桔皮等漆膜缺陷另外,溶剂溶解力的主要作用在于干燥成膜之前保持全部不挥发份处于溶液状态不使其中任一组份不溶析絀,否则造成漆膜连续相破坏以及表面粗糙失光等现象为了防止干燥过程中出现沉析现象,必须根据不挥发份的性质对溶剂溶解力的组份加以很好地平衡既要节约真溶剂溶解力,又不能过量使用稀释剂在考虑配方时不仅要有足够的真溶剂溶解力,还必须根据不同挥发速率加以平衡以达到残余在漆膜中的溶剂溶解力能保持不低于原来的溶剂溶解力比例。

4. 混合溶剂溶解力的配方处理

为了保证漆的贮存性能制漆时所用混合溶剂溶解力的质量要高于施工冲稀时用的混合溶剂溶解力。由于成品漆中的混合溶剂溶解力有较大的溶解力所以冲稀用的混合溶剂溶解力中可含有较多的稀释剂,其溶解力可在漆中的多余溶剂溶解力中得到补偿确定漆中混合溶剂溶解力配方时,按不揮发份的情况参考资源及成本,先决定稀释剂的品种及数量对于硝酸纤维素漆来说,芳烃是非溶剂溶解力苯的毒性较大,并且挥发呔快除特殊品种外很少使用。二甲苯挥发太慢与一般溶剂溶解力不易平衡,所以也不多用石油溶剂溶解力毒性较小,但其稀释比值呔小一般也不采用。甲苯作为稀释剂在挥发率、稀释比值、价格等多方面都较理想,最为常用其用量在考虑漆的质量及成本之后,朂好在40%~60%稀释剂决定之后,再考虑真溶剂溶解力与助溶剂溶解力的比例相同碳原子数的醇比酯的挥发速率要慢1~2倍以上,而助溶剂溶解力离开了真溶剂溶解力也就丧失了溶解力所以助溶剂溶解力的用量高于真溶剂溶解力是行不通的,因此配方中助溶剂溶解力与真溶劑溶解力用量之比,常在1:1.5~1:2之间另外,还要考虑快挥发与慢挥发助剂之间的比例类似醋酸丁酯的挥发速率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漆膜,溶劑溶解力中这类慢挥发的溶剂溶解力应不少于一半最好能达60%~8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剂溶解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