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行楷字帖 书写的享受书“同均”如何书写

????? 首先需要对练字有兴趣.然后你要有恒心.练字先要从笔化开始.

????? 第一种字体你先要练正楷..

????? 然后你在日常生活中.看见有写字写的比较好的人.

????? 你可以模仿一下别人..

????? 中国文字就那就个笔化.

????? 好多字都可以融为一提..

????? 慢慢来.你的字绝对会写好.

????? 你买字贴不要一味的去描..

????? 你可以看着字贴然后在旁边自己想想该怎么写.

????? 这样比描效果好的多.

怎样让这些人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点划练起。然后再练结构。对钢笔字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结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所以要写好钢笔字结体最重要。但现在有一个很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很难把以前的字体忘掉,在临帖过程中常常把旧习惯带入新字体。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选择与自己以前的字体载然不同的正楷字进行摹写。练正楷是为了正形,练上一两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就可以正形。当形正了以后,也应选择与本人原字体截然不同的,并且是自己认为美观的行书字帖进行临摹。如以前的字体拘谨则选择奔放的字帖;如字体散漫则选择严谨的字帖;如字体呆板则选择潇洒的字帖;如字体软滑则选择坚挺的字帖,若字

体臃肿则选择清秀的字帖......这样练上二到三个月,就可以学会新的字体。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刚开始几天进步还快,但过一个时期反到觉得越写越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沉住气,继续练下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轨道。临摹的目的是将以前的字忘掉,将字帖上的字记住,加以应用。在这以后,就要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章法布白。对一般只想把字写得好看些,而不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能做到以上所说的就足够了。这是我在学习中得到的经验,也曾将这些经验介绍给别人,效果都不错。

????? 硬笔书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字的间架结构,大概说的是部首合成一字,各部份适当的位置及比例大小关.系掌握了写出的字就不难看了.找点相关书看看领悟了就快.

????? 先我想说不可能短时间练好!写字可是靠功底的.没有天生的书法家.

????? 应该长期坚持练习,当然还需好的方法.

????? 先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如果本来的字写得不太好,最好从楷体练起,习字宜慢不宜快.

????? 练习的方法是:每天选定一定量的字先临摹,然后临写,临写必须写像,否则易走入误区,应该把一个字写好写像了,再写下一个字.以后每天再把之前每天练的字再临写一遍,以巩固.然后再练习新的字.这样每天练一个小时以上,三个月会有所成效.

????? 习行书需要注意的是,练习时同样应该慢写,而不能图快,等写到熟练以后,在写好的基础上加快,以后自然就书写流畅了.初学者切不可自行创造行草结构.还需注意一点的是,要把平时写字也当作练习,把学到的字运用起来,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 字由心生,欲练其字,先修其心

????? 一,先忘记以前对书法的一知半解(如把杯中的水全都倒掉,油才能倒进去一样).从新以新的出发点学起(要抱着成为书法家的愿望,至少也要从创造美的高度出发),态度决定一切,此为练心.二,端正了练字的目的之后,不要急于练字(这是为了积聚兴趣),先阅读一些关于书法的文章,看一些\

书法,就是写字的技法。“书”有写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高级艺术形式。

????? 钢笔书法,就是用钢笔表现汉字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其“线条书写”即用钢笔表现汉字的各种笔画的方法,其“造型”即汉字的结构和章法。因此。钢笔书法跟毛笔书法一样。由三个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组成,即:线条(笔画)、结构、章法,称为书法的三要素。

????? 所谓线条(笔画),指汉字的第一笔画留在纸上的痕迹。同一笔画,不同水平的书写者写出来的面貌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 所谓结构,是指正确、巧妙地组织笔画,使每个汉字的所有笔画按规律布局合理,达到美观的要求。

????? 所谓章法,是指篇章布局的方法,也就是使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美的技能和方法。它着重字与字、行

与行之间的协调、呼应、连贯、疏密与辉映,利用黑白的分布、字形的大小、字距的远近、字态的正奇等

于段,使千姿百态的单字在合理而巧妙地布局下,形成一篇既和谐美观又辉映成趣的艺术作品。它能引发人们的美感。

????? 写得一手正确、清楚、流畅、美观的好字。不但对工作和学习很有益处,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素养的

体现,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 钢笔字书写工具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书写时的效果,因此必须重视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书写钢笔

字的工具有钢笔、墨水和纸张。

????? 1、钢笔。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其区别主要在于笔尖的用料上。根据钢笔笔尖制作材料的不同

,可分为金笔、铱金笔和普通钢笔三种。

????? 挑选钢笔时,要看笔尖两片是否粗细均匀对称,顶端是否圆滑,书写是否流畅。试笔时,可书写“

永”和“8”字多次。如笔尖不刮纸,出水均匀,书写圆滑流畅,那么笔尖就合乎使用要求。至于笔杆笔

????? 钢笔的笔尖有粗细之分,练字适用笔尖稍粗一些的钢笔。

????? 2、墨水。练字宜用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尤以碳素墨水最佳。它有浓度,有光泽,写在纸上黑白

分明,十分醒目。一支钢笔要使用同一颜色、同一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则,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

沉淀而影响书写流畅。若要换一种墨水使用,应先将笔尖、笔胆洗净、晾干,再吸入新的墨水。墨水用后

应及时旋紧瓶盖,以防尘、防泼、防挥等。

????? 3、纸张。练习钢笔字用纸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涩感、吸墨性较强的60克至80克的书写纸、有光

纸、复印纸为好。练习楷书字体时,最好在印有方格的纸上书写,以便安排字的大小、结构,增强练字的

????? 写字姿势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充分发挥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

而且还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脊锥弯曲等疾病的发生,有益健康。这也是写字最基本

的要求。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字的基础,但写字姿势还不够正确,必须注意纠正。

?????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直、头正、臂开、足开。身坐端正。两肩摆平,腰背自然伸直,并略向前倾

,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小

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不是在鼻粱正前方,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

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如图一所示。

????? 古人云:“凡学书者,先学执笔”。可见执笔方法对于练习写字是非常重要的。执笔方法正确与否

,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字的

基础,但执笔方法还不正确,必须认真纠正。

?????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中指分别用第一节从三个方向合力捏住笔杆下端,即拇指、食指

从笔杆的前部左右夹住笔杆,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后侧抵住笔杆的后下方。距离笔尖约一寸左

右,指尖低于拇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紧靠中指下方,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

不能接触纸面。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向右后方倾斜,和纸面早50度左右的角度。执笔

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这样,书写时才能灵活运笔,提高书写

????? 钢笔书法的学习方法

????? 写字,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练好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毅力和方法,二者缺

一不可。也就是必须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摹写”和“临写”

。初学者可先摹后临,有一定基础者可以直接临写。要临摹,首先要解决临摹的范本,即字帖,再就是解

????? 字帖是学书者的无声之师。初学者应当特别注意字帖的选择,因为字帖的好坏将对初学者的练习及

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练习钢笔字还是选钢笔字帖为宜,特别对于初学者,使用毛笔字帖进行

钢笔字的学习,那是事倍功半的。

????? 选择钢笔字帖主要有两项原则:(1)要选自己喜欢的范本。自己喜欢,才会有热情去练习它,这将

给初学者带来顺利的进步;(2)要选择行家公认的优秀范本。目前社会上确有一些质最低劣的字帖流行,

这是商品社会内的必然现象。如果初学者随便乱选,则将误入歧途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沾染一

些不良的习气。因此,选择字帖一定要慎重,可向行家请教。

?????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先练楷书,还是先练行书,还是先练习隶书、草书呢?对于这一问题,我的认

为,小学生应该先练楷书:中学低年级学生可练行楷:中学高年级或大学生,或有一定楷书基础的青少年

可练行书;对于字体杂乱者,应全部丢掉自己的字体,先练楷书,后练行书。有了楷书基础,其它字体也

就容易了,切莫先练草书和篆书。

????? 字帖和书体的问题解决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摹写和临写。

????? 摹,就是描,即可以在印好的红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纸蒙在帖上描。也有人用平滑的胶

片、塑料薄膜代替纸来摹,这样做,既不会使墨渍透过纸污染字帖,也可以洗涤反复使用。摹写的过程主

要是让初学者通过比较准确地描划,熟悉字的结构形态和笔画变化,从而进一步向临写过渡。摹写速成的

????? 临,可以说是每个学写字的人都必须经过的历程。有些功成名就的老书法家,虽然造诣卓深,但每

日仍临池不辍,没有天生不临帖就会写好字的人。临习是练字和从事书法创作的不二法门,谁也不可能另

????? 钢笔楷书的特点

?????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

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

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

?????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

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

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

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

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

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

“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

,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 书法技巧讲座: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

?????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

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

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

。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

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

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

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

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

?????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

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

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

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 书法技巧讲座: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二)

????? 书法技巧讲座一:书法常识――书法作品布局

????? 书法作品的布局:

?????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

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

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

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

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

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

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

????? 书法技巧讲座二:书法常识――运笔

????? 一、姿势与执笔:

????????? 1.写字的姿势分坐式和立式两种。

坐式适合写一寸见方以内的字,其要求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即头部端正;上身正直,双臂自然

分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写字;双脚自然安放地面。

?????????? 立式适合写寸楷以上的大字,要求是:头俯、身躬、臂悬、足开。即头部略俯;上身微躬;

左手按纸,右手悬肘执笔;双脚自然分开站立,约与肩等宽。

?????????? 无论坐式、立式,浑身以放松、自然为上。

????????? 2.执笔的方法有三指法、四指法、五指法、龙眼法、凤眼法、回腕法、握拳法等等。

??????????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意思是说,执笔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虚”和“宽”。

????? 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在竹木简牍上写字,左手持简,右手执笔写字,用三指执笔法方便。后来王

羲之发明了“五指执笔法”,这可能与高桌凳的出现有关。不过,苏东坡还用“三指执笔法”,现在的日

本也多用“三指执笔法”。这与我们今天执钢笔的方法类似。

????? 书法技巧讲座三:书法常识――运笔

????? 五指执笔法,可以用“按、压、勾、顶、抵”来说明五个手指对笔杆的作用。

?????????? 按:拇指由内向外按住笔杆;

??????????? 压:食指与拇指相对压住笔杆;?

??????????? 勾:中指第一节由外向右内勾住笔杆;

??????????? 顶:无名指与中指相对,用指甲根部由右内向左外顶住笔杆;

??????????? 抵:由于无名指的力量小于中指,所以,小指抵在无名指下方,以助一臂之力。

????? 这样,四个手指从不同方向管住笔杆,改变各手指的力量,毛笔就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了。

?????????? 用“五指执笔法”要注意:

????????? ①?? 指实掌虚。即四个手指贴实笔杆,掌心空虚,可放下一个鸡蛋。

????????? ②?? 掌竖腕平。这是坐式书写的要求,可以使笔杆保持垂直;若是立式书写,就应该掌平腕

斜,这样才能保持笔正。

?????????? ③?? 执笔高低,可以根据写字大小来定。一般以无名指至笔尖的距离与字格边长相等为宜。

写正书宜低执,写行草宜高执。

?????????? ④?? 执笔松紧适中,不宜过紧过松。

?????????? ⑤?? 执笔的疏密,即手指分布的疏密。疏执笔稳重,宜写正书;密执笔腕活,宜写行草。一

?????????? 执笔的深浅。指笔杆与手指接触的部位关系。笔杆越靠近指尖,执笔越浅,反之,执笔越深

。一般来说,执笔宜浅。

?????     ???     ???????? 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腕平掌坚

?????     ??     ???????? 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腕斜掌平

?????          ?????????? 指实掌实,运笔不灵活。

?????   此外,龙眼法、凤眼法,其实是五指执笔法的虎口形状似龙眼、凤眼

?????             ?????? 龙眼法

?????              ???? 风眼法

????? 书法技巧讲座四:书法常识――运笔

????? 笔法即书写过程中的运笔方法。古人流传下来的笔法很多,如“永字八法”等。不同的书家有不同

的用笔方法。尽管笔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然其基本笔法就那么几种,是不变的,赵子昂的“用笔千古

不易”应该包括基本笔法在内。

????? ①中锋,一般以为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即中锋。其实,当我们运笔时,笔毫是铺开的,锋并不聚拢

,所以,说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是不妥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运笔时笔杆与纸面保持接近垂直时的笔毫

状态叫中锋”。中锋是运笔过程中的笔法,不是起笔、收笔的笔法。从我的定义来看,中锋很简单,只要

你注意笔杆与纸面保持垂直,随便怎么写,都是中锋。

????? ②侧锋,有人以为是行笔时,笔锋偏向笔画某一侧的情况。其实也错了。侧锋应该不是运笔过程中

的笔法,它是起笔时的笔锋状态,起笔后的行笔基本上还是中锋,否则,写出的笔画肯定是偏锋败笔。永

字八法把“点”叫做“侧”,就是这个道理。点的形状向右下斜侧,笔头的形状与点类似,侧锋而下,略

????? ①逆锋、回锋,是书写时与笔画运行方向相反的起笔和收笔的方法。其特点是将笔锋藏在点画中间

,所书笔画含蓄,如屋漏痕,统称藏锋。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即此。

????????? ②顺锋、出锋,是书写时与笔画运行方向相同的起笔和收笔的方法。所书笔画两端尖锐,笔锋

????????? 转锋与折锋,是在笔画起收和转折处使用的两种运笔方法。

????????? ① 转以成圆,隶书的蚕头,小篆起收笔及转弯处,都是转锋形成的圆笔。

????? ②折而为方,起收笔处的折往往与逆锋、回锋结合。起笔逆锋后垂直折锋写出方头再行笔,收笔则

是略提折锋回收;转折处的折锋以横折为例,笔略提侧锋切向右下,挫锋下行。折锋形成方笔,欧楷、魏

碑及汉隶张迁碑都以方笔为主。起笔时如果不逆锋,而是侧锋切入,用笔如用刀,也可写成方笔。这就是

切锋了,所谓“欲横先竖,欲竖先横”即此。尖锐的新笔不宜用切锋,因为新笔切锋容易使下笔处的棱角

过尖,刺目而不含蓄。故新笔宜用逆折写方笔。

????? ①提,即书写时提起笔锋;按,即书写时按下笔锋。提按是书法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笔法,难就难

在点画中处处有提按,时时有提按,且提按的幅度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提要按着提;按要提着按。这

样,提笔写成的笔画细而不弱,按着写出的笔画粗而不肿。

????? ②顿,是按并停住。一般起收转折处用之。挫,是顿后移动笔锋调整方向的笔法。一般用在笔画转

折处。如楷书横折处:写横时笔锋朝向左方,至转折处顿笔,笔锋朝向左上,如果就此写竖,笔锋偏向左

侧,写出的笔画扁平;所以,顿后向左挫锋,调整笔锋使其向上,再写竖,就是中锋了。

????? 书法技巧讲座五:书法常识――运笔

????? 学书法首先要了解毛笔的性能,要善于选择、使用和保养毛笔。这样才能使

????? 学习事半功倍,兴趣倍增。

????????? 有人以为,初学书法(特别对少儿)没必要买好笔,等学到一定水平再买好笔不迟。

????? 其实不然,初学必须笔好,学到一定水平反倒可以不必要好笔。因为初学者根本没有

????? 用笔技巧,本来就难以驾驭毛笔,再加上笔不好,就更难写出效果了。长此以往,学

????? 书的兴趣泯灭殆尽,只好与书法拜拜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初学者保持

????? 学书的兴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能明显感到自己的进步。这除了与学者本人的

????? 天资悟性以及老师的教法有关外,笔的好坏影响更大。

????????? 什么是好笔?一般认为“尖、圆、齐、健”是笔之四德。除了“健”与笔毫的选材

????? 有关外,其他三德与做工有关。只有做工精良,符合四德的要求,才能算是一支好笔。

??????????? 其实,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光知道尖、圆、齐、健,并不能选择一支好的毛笔。

????? 要真正选择一支好笔,还必须借助其他一些相关经验。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介

????? 绍几条经验供大家参考:

?????????? 好笔≠贵笔。价格昂贵的笔不一定是好笔,因为这类笔大都所选材料稀有昂贵

????? (如狼毫、紫毫等),或者笔杆材料高档,精雕细刻;而笔头的做工则不一定精。

????? 这类笔我见过很多,大多中看不中用。真正的好笔是要看笔头本身的。

??????????? ⑴笔的大小不同,尖、圆、齐的要求程度也不同,笔越小要求越高。对于中小笔

????? 来说,笔锋一定要尖锐,锋颖要像针尖一样,锋尖有透明感。笔头的圆锥形要端正,

???????? ⑵除了兼毫,笔毛一定要纯,无杂毛。

?????????? ⑶启功的《书法概论》里谈到制笔的方法是,笔心的主毫最长,往外的副毫一层

????? 一层逐渐变短。这种笔我用过一支小楷,其实并不好用。真正好用的笔是主副毫一样

????? 长的。有的制笔者在笔心夹一些短的断毫,这样的笔也是不好用的(如图)。

??????????? ⑷根据笔锋的长短,可把毛笔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一般初学用中锋比较适宜。

????? 黄?先生是反对用长锋羊毫的。他认为长锋只不过增加了贮墨量而已,长长的笔肚只

????? 起到皮管的作用,实在没有必要。这种观点虽不无道理,但忽视了长锋与中短锋的本

????? 质区别。长锋笔的特点除了贮墨多,主要在于:①减小了笔尖的角度。这样,同样的

????? 粗细变化,必须增大提按的幅度;②增加了笔肚的长度。这就减小了笔的弹性,再加

????? 上贮墨的增加,弹性又相应减小。所以,增加了运笔的难度。这是长锋的不足。但,

????? 正因为锋长,对善用裹锋和绞转笔法的行草书家来说,往往能写出中短锋所难以表现

????? 的独特效果。如林散之的草书,就是善用长锋的典型。此外,还有超长锋和超短锋。

????????? 如图,是一个笔商送我的超短锋狼毫。这么短的锋是很难做到不散锋的。然此笔做

????? 工精良,新发开时,可写小楷。现在虽锋颖已退,写小行书还是可以的。狼毫弹性本

????? 来就大,锋又短,弹性就更大了。再软的纸,用此笔都能写出劲挺的笔画来。不过,

????? 由于锋太短,稍微提按,笔画粗细变化就很大,所以此笔也很难把握。

????? 欧阳询?? (557-641)谈到书法中的书体,人们往往提到欧、柳、颜、赵四体,其中的欧体就指的

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体。

????? 欧阳询,字信本。自幼敏悟,博通经史。在隋时即享书名,曾任太常博士。至唐,官至太子率更令

、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他的书法上追古隶及六朝书法的朴茂凝重之风,结体紧结,方正浑厚;行、

楷出于“二王”,而欧书的险劲之势又是“二王”所不及的。他的传世碑刻《九成宫醴泉铭》,字体高华

庄重,法度森严,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楷模。此外,《皇甫诞

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也是欧阳询的得意之作。传世的墨迹还有《张翰帖》《卜商帖》《千字文》等

。欧阳询的书名当时就员播四方,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 如何将欧字写活

,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

????? 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

????? 用笔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

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

,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

,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

?????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

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

????? 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

????? 笔势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

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

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

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

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

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

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

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

。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 结体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

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

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如\

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

????? 虚实要得当。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诸如\

要留有空隙,与室必有门窗一般,取透气之意,避免沉闷。

?????  当然,以上强调的几点,都必须要先有纯熟的基本功,但这也只是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

在品德修养,意境构思诸方面下工夫,才能表现出神采,\

????? 书法技巧讲座八: 书法常识――柳体

????? 柳公权(778年-865年),也受到颜体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颜体筋力丰满,雍容堂正;柳体偏

重骨力劲健,有所谓“颜筋柳骨”之说。柳公权,字诚悬,官至太子少师。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次皇

帝问柳公权笔法,他说“心正则笔正”。这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笔谏”的故事。柳公权擅长行书,浑厚

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扩,刚劲挺拔,被誉为“柳体”。当时权贵之家书写碑志,如不是柳公权亲笔,人

们就认为其子孙不孝;外国使臣入贡,另备货贝,专门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柳公权的传世著作有碑刻

《玄秘塔碑》《婶策军纪圣德碑》等。颜真卿和柳公权都以楷书见长,法度森严,是唐代书法“尚法”的

代表,达到了楷书的高峰。

????? 柳字的用笔特征:

?????   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比如横画起笔方,棱角分明。收笔圆,含蓄圆润。垂露竖也是如此。捺画则起笔圆,捺脚外方。要注意柳字竖画、撇画起笔之处的方与一般楷书不同的地方,柳字往往二次转锋折笔,因此在起笔之处比一般楷书多一个棱角。

?????   2、柳字的横画有长短区别,短画粗而上昂,长横细而下覆。横与竖并不象颜体《勤礼碑》那样横轻直重有明确的定式,柳字的横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有的短横甚至常常比竖画粗重。

?????   3、柳字的撇和捺进行比较,一般撇轻捺重,这一点跟颜字一样。

?????   柳字的结构特点:

?????   1、两竖相向。即一个字中左右两边并列的两面三刀竖,在左的向右弯,在右的向左弯,形成一种相向之势,这种写法也出自颜字,不过柳字的竖画比颜字瘦劲,虽然写法一样,但结构的趣味也就有所不同。

?????   2、收放有对致,参差变化。在一字之内,有的笔画写得比较收敛,有的则很舒展。比如“言”、“其”、“者”等字中的横画长短是很悬殊的。如果一个字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那么柳字非常注重

这几个部分在宽窄、长短方面的对比,使字有的地方留白多,空间疏朗;有的地方留少,显得格外紧凑。

这一点柳字跟颜字不同,颜字是力求匀整,两面三刀肩齐平,而柳字追参差变化,如“街”、“孰”、“智”、“辫”等字就是典型例子。

?????   3、与上述一点相联系,柳字因为有向外格外舍展的笔画,字内往往注意紧凑,是内紧外疏的字,这是跟颜字的又一大区别。

?????   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比如横画起笔方,棱角分明。收笔圆,含蓄圆润。垂露竖也是如此。捺画则起笔圆,捺脚外方。要注意柳字竖画、撇画起笔之处的方与一般楷书不

同的地方,柳字往往二次转锋折笔,因此在起笔之处比一般楷书多一个棱角。

?????   2、柳字的横画有长短区别,短画粗而上昂,长横细而下覆。横与竖并不象颜体《勤礼碑》那

样横轻直重有明确的定式,柳字的横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有的短横甚至常常比竖画粗重。

?????   3、柳字的撇和捺进行比较,一般撇轻捺重,这一点跟颜字一样。

?????   柳字的结构特点:

?????   1、两竖相向。即一个字中左右两边并列的两面三刀竖,在左的向右弯,在右的向左弯,形成一种相向之势,这种写法也出自颜字,不过柳字的竖画比颜字瘦劲,虽然写法一样,但结构的趣味也就有所不同。

  2、收放有对致,参差变化。在一字之内,有的笔画写得比较收敛,有的则很舒展。比如“言”、“其”、“者”等字中的横画长短是很悬殊的。如果一个字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那么柳字非常注重这几个部分在宽窄、长短方面的对比,使字有的地方留白多,空间疏朗;有的地方留少,显得格外紧凑。

这一点柳字跟颜字不同,颜字是力求匀整,两面三刀肩齐平,而柳字追参差变化,如“街”、“孰”、“智”、“辫”等字就是典型例子。

?????   3、与上述一点相联系,柳字因为有向外格外舍展的笔画,字内往往注意紧凑,是内紧外疏的字,这是跟颜字的又一大区别。

以下内容为系统自动转化的文字版,可能排版等有问题,仅供您参考:

首先需要对练字有兴趣.然后你要有恒心.练字先要从笔化开始. 第一种字体你先要练正楷.. 庞中华说过:"你一天写 5 个字.每个字写一百遍.比你一天写 5000 个不同的字效果要好的多". 然后你在日常生活中.看见有写字写的比较好的人. 你可以模仿一下别人.. 中国文字就那就个笔化. 好多字都可以融为一提.. 慢慢来.你的字绝对会写好. 只要你有心. 你买字贴不要一味的去描.. 你可以看着字贴然后在旁边自己想想该怎么写. 这样比描效果好的多. 怎样让这些人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 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 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点划练起。然后再练结构。对钢 笔字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结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 所以要写好钢笔字结体最重要。但现在有一个很不好解决的问题,就 是很难把以前的字体忘掉,在临帖过程中常常把旧习惯带入新字体。 要改变这种状况, 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选择与自己以前的字体载然不同 的正楷字进行摹写。练正楷是为了正形,练上一两个星期或更长的时 间, 就可以正形。 当形正了以后, 也应选择与本人原字体截然不同的,

并且是自己认为美观的行书字帖进行临摹。 如以前的字体拘谨则选择 奔放的字帖;如字体散漫则选择严谨的字帖;如字体呆板则选择潇洒 的字帖;如字体软滑则选择坚挺的字帖,若字 体臃肿则选择清秀的字帖......这样练上二到三个月,就可以学会新的 字体。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刚开始几天进步还快,但过 一个时期反到觉得越写越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沉住气,继续练 下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轨道。临摹的目的 是将以前的字忘掉,将字帖上的字记住,加以应用。在这以后,就要 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章法布白。对一般只 想把字写得好看些,而不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能做到以上 所说的就足够了。这是我在学习中得到的经验,也曾将这些经验介绍 给别人,效果都不错。 硬笔书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字的间架结构 ,大概说的是部首合成 一字,各部份适当的位置及比例大小关.系掌握了写出的字就不难看了. 找点相关书看看领悟了就快. 先我想说不可能短时间练好!写字可是靠功底的.没有天生的书法 家. 应该长期坚持练习,当然还需好的方法. 先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如果本来的字写得不太好,最好从楷体 练起,习字宜慢不宜快. 练习的方法是 :每天选定一定量的字先临摹 , 然后临写 , 临写必须 写像,否则易走入误区 ,应该把一个字写好写像了 ,再写下一个字.以后

每天再把之前每天练的字再临写一遍 ,以巩固 .然后再练习新的字 .这 样每天练一个小时以上,三个月会有所成效. 习行书需要注意的是 ,练习时同样应该慢写 , 而不能图快 , 等写到 熟练以后 ,在写好的基础上加快 , 以后自然就书写流畅了 .初学者切不 可自行创造行草结构 .还需注意一点的是 ,要把平时写字也当作练习 , 把学到的字运用起来,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字由心生,欲练其字,先修其心 一,先忘记以前对书法的一知半解 ( 如把杯中的水全都倒掉,油才 能倒进去一样).从新以新的出发点学起(要抱着成为书法家的愿望,至 少也要从创造美的高度出发),态度决定一切,此为练心.二,端正了练字 的目的之后,不要急于练字(这是为了积聚兴趣),先阅读一些关于书法 的文章,看一些"楷 行 隶 草"的贴(多看些家),先学会感受其美 ,此为 练眼.三,书法博大精深,但只要循序渐进,科学练习,三月而惊喜,半年而 必小成,先楷后行,是不异之真理.此为练常.四,古有"日观竹,夜思竹,胸 有成竹"之法,故:每日只练五个字,年可练字近两千.其间观,思,悟,描,临, 练,反反复复,循序渐进,日不见长,蓦然回收,缤纷满章.五,点化,结构不 只是早期基本功,日日须练(因为笔法日日精进,故须日日调整,此如同 做人看事一样,要发展的看),前期有两忌,一忌平平直直,如火柴杆,二忌 过于波折,如~~~扭捏做态的"东施效颦",此间刚,柔,动,静,气,韵,神,态. 不必急于练成,天下事,皆滴水穿石,聚沙成塔,此为练忍(后五节待续) 书法,就是写字的技法。“书”有写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 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高级

艺术形式。 钢笔书法,就是用钢笔表现汉字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其“线 条书写”即用钢笔表现汉字的各种笔画的方法, 其“造型”即汉字的 结构和章法。因此。钢笔书法跟毛笔书法一样。由三个最基本最关键 的因素组成,即:线条(笔画)、结构、章法,称为书法的三要素。 所谓线条(笔画) ,指汉字的第一笔画留在纸上的痕迹。同一笔 画,不同水平的书写者写出来的面貌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所谓结构,是指正确、巧妙地组织笔画,使每个汉字的所有笔画 按规律布局合理,达到美观的要求。 所谓章法,是指篇章布局的方法,也就是使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美 的技能和方法。它着重字与字、行 与行之间的协调、呼应、连贯、疏密与辉映,利用黑白的分布、字形 的大小、字距的远近、字态的正奇等 于段,使千姿百态的单字在合理而巧妙地布局下,形成一篇既和谐美 观又辉映成趣的艺术作品。它能引发人们的美感。 写得一手正确、清楚、流畅、美观的好字。不但对工作和学习很 有益处,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素养的 体现,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书写工具 钢笔字书写工具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书写时的效果, 因此必须重视 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书写钢笔 字的工具有钢笔、墨水和纸张。

1、钢笔。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其区别主要在于笔尖的用料 上。根据钢笔笔尖制作材料的不同 ,可分为金笔、铱金笔和普通钢笔三种。 挑选钢笔时,要看笔尖两片是否粗细均匀对称,顶端是否圆滑, 书写是否流畅。试笔时,可书写“ 永”和“8”字多次。如笔尖不刮纸,出水均匀,书写圆滑流畅,那 么笔尖就合乎使用要求。至于笔杆笔 套是次要的。 钢笔的笔尖有粗细之分,练字适用笔尖稍粗一些的钢笔。 2、墨水。练字宜用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尤以碳素墨水最佳。 它有浓度,有光泽,写在纸上黑白 分明,十分醒目。一支钢笔要使用同一颜色、同一牌号的墨水,不能 混用。否则,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 沉淀而影响书写流畅。 若要换一种墨水使用, 应先将笔尖、 笔胆洗净、 晾干,再吸入新的墨水。墨水用后 应及时旋紧瓶盖,以防尘、防泼、防挥等。 3、纸张。练习钢笔字用纸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涩感、吸墨性 较强的 60 克至 80 克的书写纸、有光 纸、复印纸为好。练习楷书字体时,最好在印有方格的纸上书写,以 便安排字的大小、结构,增强练字的 效果。 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充 分发挥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 而且还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脊锥弯曲等疾病的 发生,有益健康。这也是写字最基本 的要求。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字的基础,但写字姿势还不够正确, 必须注意纠正。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直、头正、臂开、足开。身坐端正。两肩 摆平,腰背自然伸直,并略向前倾 ,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 一尺左右;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小 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不是 在鼻粱正前方,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 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如图一所示。 执笔方法 古人云:“凡学书者,先学执笔”。可见执笔方法对于练习写字 是非常重要的。执笔方法正确与否 ,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 的效果。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字的 基础,但执笔方法还不正确,必须认真纠正。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中指分别用第一节从三个方向 合力捏住笔杆下端,即拇指、食指 从笔杆的前部左右夹住笔杆,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后侧抵

住笔杆的后下方。距离笔尖约一寸左 右,指尖低于拇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紧靠 中指下方,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 不能接触纸面。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向右后方倾 斜,和纸面早 50 度左右的角度。执笔 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这 样,书写时才能灵活运笔,提高书写 效果,如图二所示。 钢笔书法的学习方法 写字,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练好字,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即毅力和方法,二者缺 一不可。也就是必须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最 主要的途径就是“摹写”和“临写” 。初学者可先摹后临,有一定基础者可以直接临写。要临摹,首先要 解决临摹的范本,即字帖,再就是解 决临摹的方法。 一、 字帖的选择 字帖是学书者的无声之师。初学者应当特别注意字帖的选择,因 为字帖的好坏将对初学者的练习及 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练习钢笔字还是选钢笔字帖为宜, 特别对于初学者,使用毛笔字帖进行 钢笔字的学习,那是事倍功半的。

选择钢笔字帖主要有两项原则: (1)要选自己喜欢的范本。自己 喜欢,才会有热情去练习它,这将 给初学者带来顺利的进步;(2)要选择行家公认的优秀范本。目前社 会上确有一些质最低劣的字帖流行, 这是商品社会内的必然现象。如果初学者随便乱选,则将误入歧途不 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沾染一 些不良的习气。因此,选择字帖一定要慎重,可向行家请教。 二、 书体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来说, 是先练楷书, 还是先练行书, 还是先练习隶书、 草书呢?对于这一问题,我的认 为,小学生应该先练楷书:中学低年级学生可练行楷:中学高年级或 大学生,或有一定楷书基础的青少年 可练行书;对于字体杂乱者,应全部丢掉自己的字体,先练楷书,后 练行书。有了楷书基础,其它字体也 就容易了,切莫先练草书和篆书。 三、 练习的方法 字帖和书体的问题解决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摹写和临写。 摹,就是描,即可以在印好的红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 纸蒙在帖上描。也有人用平滑的胶 片、塑料薄膜代替纸来摹,这样做,既不会使墨渍透过纸污染字帖, 也可以洗涤反复使用。摹写的过程主 要是让初学者通过比较准确地描划,熟悉字的结构形态和笔画变化,

从而进一步向临写过渡。摹写速成的 好办法。 临,可以说是每个学写字的人都必须经过的历程。有些功成名就 的老书法家,虽然造诣卓深,但每 日仍临池不辍,没有天生不临帖就会写好字的人。临习是练字和从事 书法创作的不二法门,谁也不可能另 辟蹊径。 钢笔楷书的特点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 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 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 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 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 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 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 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 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

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 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 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 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 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 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 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 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 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 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 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 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 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 “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 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 ,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书法技巧讲座: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

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 现形式。 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 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 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 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 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 。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 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 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 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 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 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 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 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 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 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 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 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 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 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

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 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 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 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书法技巧讲座: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二) 书法技巧讲座一:书法常识――书法作品布局 书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 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 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 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 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 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 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 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 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 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 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

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 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 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 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书法技巧讲座二:书法常识――运笔 一、姿势与执笔: 1.写字的姿势分坐式和立式两种。

坐式适合写一寸见方以内的字, 其要求是: 头正、 身直、 臂开、 足安。 即头部端正;上身正直,双臂自然 分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写字;双脚自然安放地面。 立式适合写寸楷以上的大字,要求是:头俯、身躬、臂悬、 足开。即头部略俯;上身微躬; 左手按纸,右手悬肘执笔;双脚自然分开站立,约与肩等宽。 无论坐式、立式,浑身以放松、自然为上。 2.执笔的方法有三指法、四指法、五指法、龙眼法、凤眼法、 回腕法、握拳法等等。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意思是说,执笔 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虚”和“宽”。

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在竹木简牍上写字,左手持简,右手执笔 写字,用三指执笔法方便。后来王 羲之发明了“五指执笔法”,这可能与高桌凳的出现有关。不过,苏 东坡还用“三指执笔法”,现在的日 本也多用“三指执笔法”。这与我们今天执钢笔的方法类似。 书法技巧讲座三:书法常识――运笔 五指执笔法,可以用“按、压、勾、顶、抵”来说明五个手指对 笔杆的作用。 按:拇指由内向外按住笔杆; 压:食指与拇指相对压住笔杆; 勾:中指第一节由外向右内勾住笔杆; 顶: 无名指与中指相对, 用指甲根部由右内向左外顶住笔杆; 抵:由于无名指的力量小于中指,所以,小指抵在无名指下 方,以助一臂之力。 这样,四个手指从不同方向管住笔杆,改变各手指的力量,毛笔 就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了。 用“五指执笔法”要注意: ① 个鸡蛋。 ② 掌竖腕平。 这是坐式书写的要求, 可以使笔杆保持垂直; 指实掌虚。即四个手指贴实笔杆,掌心空虚,可放下一

若是立式书写,就应该掌平腕 斜,这样才能保持笔正。

执笔高低,可以根据写字大小来定。一般以无名指至笔

尖的距离与字格边长相等为宜。 写正书宜低执,写行草宜高执。 ④ ⑤ 执笔松紧适中,不宜过紧过松。 执笔的疏密,即手指分布的疏密。疏执笔稳重,宜写正

书;密执笔腕活,宜写行草。一 般执笔宜密不宜疏。 执笔的深浅。指笔杆与手指接触的部位关系。笔杆越靠近指 尖,执笔越浅,反之,执笔越深 。一般来说,执笔宜浅。 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腕平掌坚 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腕斜掌平 深执笔 指实掌实,运笔不灵活。 此外,龙眼法、凤眼法,其实是五指执笔法的虎口形状似龙 眼、凤眼 龙眼法 风眼法 书法技巧讲座四:书法常识――运笔 基本笔法

笔法即书写过程中的运笔方法。古人流传下来的笔法很多,如

“永字八法”等。不同的书家有不同 的用笔方法。尽管笔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然其基本笔法就那么几 种,是不变的,赵子昂的“用笔千古 不易”应该包括基本笔法在内。 1.中锋与侧锋

①中锋,一般以为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即中锋。其实,当我们运 笔时,笔毫是铺开的,锋并不聚拢 ,所以,说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是不妥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运笔 时笔杆与纸面保持接近垂直时的笔毫 状态叫中锋”。中锋是运笔过程中的笔法,不是起笔、收笔的笔法。 从我的定义来看,中锋很简单,只要 你注意笔杆与纸面保持垂直,随便怎么写,都是中锋。

②侧锋,有人以为是行笔时,笔锋偏向笔画某一侧的情况。其实 也错了。侧锋应该不是运笔过程中 的笔法,它是起笔时的笔锋状态,起笔后的行笔基本上还是中锋,否 则,写出的笔画肯定是偏锋败笔。永 字八法把“点”叫做“侧”,就是这个道理。点的形状向右下斜侧, 笔头的形状与点类似,侧锋而下,略 顿即收就是点了。 2.逆锋、回锋与顺锋、出锋

①逆锋、回锋,是书写时与笔画运行方向相反的起笔和收笔的方 法。其特点是将笔锋藏在点画中间 , 所书笔画含蓄, 如屋漏痕, 统称藏锋。 所谓“欲右先左, 欲下先上” 即此。 ②顺锋、 出锋, 是书写时与笔画运行方向相同的起笔和收笔的 方法。所书笔画两端尖锐,笔锋 外露,统称露锋。 3.转锋与折锋 转锋与折锋,是在笔画起收和转折处使用的两种运笔方法。 ① 转以成圆,隶书的蚕头,小篆起收笔及转弯处,都是转锋 形成的圆笔。

②折而为方,起收笔处的折往往与逆锋、回锋结合。起笔逆锋后 垂直折锋写出方头再行笔,收笔则 是略提折锋回收;转折处的折锋以横折为例,笔略提侧锋切向右下, 挫锋下行。折锋形成方笔,欧楷、魏 碑及汉隶张迁碑都以方笔为主。起笔时如果不逆锋,而是侧锋切入, 用笔如用刀,也可写成方笔。这就是 切锋了, 所谓“欲横先竖, 欲竖先横”即此。 尖锐的新笔不宜用切锋, 因为新笔切锋容易使下笔处的棱角 过尖,刺目而不含蓄。故新笔宜用逆折写方笔。

①提,即书写时提起笔锋;按,即书写时按下笔锋。提按是书法 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笔法,难就难 在点画中处处有提按,时时有提按,且提按的幅度至关重要。更重要 的是:提要按着提;按要提着按。这 样,提笔写成的笔画细而不弱,按着写出的笔画粗而不肿。

②顿,是按并停住。一般起收转折处用之。挫,是顿后移动笔锋 调整方向的笔法。一般用在笔画转 折处。如楷书横折处:写横时笔锋朝向左方,至转折处顿笔,笔锋朝 向左上,如果就此写竖,笔锋偏向左 侧,写出的笔画扁平;所以,顿后向左挫锋,调整笔锋使其向上,再 写竖,就是中锋了。 书法技巧讲座五:书法常识――运笔 学书法首先要了解毛笔的性能,要善于选择、使用和保养毛笔。 这样才能使 学习事半功倍,兴趣倍增。 有人以为,初学书法(特别对少儿)没必要买好笔,等学到一 定水平再买好笔不迟。 其实不然,初学必须笔好,学到一定水平反倒可以不必要好笔。 因为初学者根本没有

用笔技巧,本来就难以驾驭毛笔,再加上笔不好,就更难写出效 果了。长此以往,学 书的兴趣泯灭殆尽, 只好与书法拜拜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使初学者保持 学书的兴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能明显感到自己的进步。 这除了与学者本人的 天资悟性以及老师的教法有关外,笔的好坏影响更大。 什么是好笔?一般认为“尖、圆、齐、健”是笔之四德。除了 “健”与笔毫的选材 有关外, 其他三德与做工有关。 只有做工精良, 符合四德的要求, 才能算是一支好笔。 如图 笔的尖 笔的齐 其实,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光知道尖、圆、齐、健,并不 能选择一支好的毛笔。 要真正选择一支好笔,还必须借助其他一些相关经验。下面根据 笔者多年的实践,介 绍几条经验供大家参考: 好笔≠贵笔。价格昂贵的笔不一定是好笔,因为这类笔大都 所选材料稀有昂贵 (如狼毫、紫毫等) ,或者笔杆材料高档,精雕细刻;而笔头的 做工则不一定精。

这类笔我见过很多,大多中看不中用。真正的好笔是要看笔头本 身的。 ⑴笔的大小不同,尖、圆、齐的要求程度也不同,笔越小要 求越高。对于中小笔 来说,笔锋一定要尖锐,锋颖要像针尖一样,锋尖有透明感。笔 头的圆锥形要端正, 圆润饱满。 ⑵除了兼毫,笔毛一定要纯,无杂毛。 ⑶启功的《书法概论》里谈到制笔的方法是,笔心的主毫最 长,往外的副毫一层 一层逐渐变短。这种笔我用过一支小楷,其实并不好用。真正好 用的笔是主副毫一样 长的。有的制笔者在笔心夹一些短的断毫,这样的笔也是不好用 的(如图) 。 笔心有断毫 主副毫等长 ⑷根据笔锋的长短,可把毛笔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一般 初学用中锋比较适宜。 黄?先生是反对用长锋羊毫的。他认为长锋只不过增加了贮墨量 而已,长长的笔肚只 起到皮管的作用,实在没有必要。这种观点虽不无道理,但忽视

质区别。长锋笔的特点除了贮墨多,主要在于:①减小了笔尖的 角度。这样,同样的 粗细变化,必须增大提按的幅度;②增加了笔肚的长度。这就减 小了笔的弹性,再加 上贮墨的增加,弹性又相应减小。所以,增加了运笔的难度。这 是长锋的不足。但, 正因为锋长,对善用裹锋和绞转笔法的行草书家来说,往往能写 出中短锋所难以表现 的独特效果。如林散之的草书,就是善用长锋的典型。此外,还 有超长锋和超短锋。 如图, 是一个笔商送我的超短锋狼毫。 这么短的锋是很难做到 不散锋的。然此笔做 工精良,新发开时,可写小楷。现在虽锋颖已退,写小行书还是 可以的。狼毫弹性本 来就大,锋又短,弹性就更大了。再软的纸,用此笔都能写出劲 挺的笔画来。不过, 由于锋太短,稍微提按,笔画粗细变化就很大,所以此笔也很难 把握。 超长锋、长锋、中蜂

超短锋 书法技巧讲座六: W I Qe:Sch;y 书法常识――欧体

欧阳询 (557-641) 谈到书法中的书体, 人们往往提到欧、 柳、 颜、赵四体,其中的欧体就指的 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体。 /X[1]S/[1H‑p 欧阳询,字信本。自幼敏悟,博通经史。在隋时即享书名,曾任 太常博士。至唐,官至太子率更令 、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他的书法上追古隶及六朝书法的朴茂凝 重之风,结体紧结,方正浑厚;行、 楷出于“二王”,而欧书的险劲之势又是“二王”所不及的。他的传 世碑刻《九成宫醴泉铭》 ,字体高华 庄重,法度森严,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后 人学习书法的楷模。此外, 《皇甫诞 碑》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也是欧阳询的得意之作。传世的墨迹还有 《张翰帖》 《卜商帖》 《千字文》等 。 欧阳询的书名当时就员播四方, 与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并称为“初 唐四家”。 如何将欧字写活 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字作为入门的范本, 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 ,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 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 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

易忽视的方面。 用笔欧字用笔以方为主, 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 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 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揉笔"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 ,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 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 ,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 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 有圆意,都可用"揉笔"。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 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 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 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中"字 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 长竖,如"涧","国"字的左竖等, 力求多变。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 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笔势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 个个笔画"摆"在纸上,失去了内在 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势",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

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 和谐统一, 气息贯通, 不然, 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 所以古人说: "必先识势,乃可加工"。以"其"字 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 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 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三点水"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 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 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 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 带笔向上。 另外, 在横画中, 斜度大的, 收笔较重, 反之, 则轻等等,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 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 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 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 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 。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结体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 但也须有"疏可走马"之处,临习时 要注意比例的安排, 敢于伸展, 如"九", "成"二字的钩画, 极力放开, 对比强烈,不能写得缩手缩脚。

字字有"险"处。千万不可将欧字写得过于"平","均"。横画很少 有水平的,上斜得厉害,但通过其 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如"怀"字,靠最后的长点求平衡。打破常规的 处理,让该居中的偏侧,如"宫"的第 一点,"千"的中竖等;应错开的却对齐,如:"长"的两竖等。看似平 整的楷书,通过"险"的结体变化,使 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 虚实要得当。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诸如"雨","门"等字的方 框,其左上角或内部不能"焊死", 要留有空隙,与室必有门窗一般,取透气之意,避免沉闷。 当然,以上强调的几点,都必须要先有纯熟的基本功,但这也 只是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 在品德修养,意境构思诸方面下工夫,才能表现出神采,"字外功"的 道理就在于此。 书法技巧讲座八: 书法常识――柳体 柳公权(778 年-865 年) ,也受到颜体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 颜体筋力丰满,雍容堂正;柳体偏 重骨力劲健,有所谓“颜筋柳骨”之说。柳公权,字诚悬,官至太子 少师。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次皇 帝问柳公权笔法,他说“心正则笔正”。这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笔 谏”的故事。柳公权擅长行书,浑厚 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扩,刚劲挺拔,被誉为“柳体”。当时权贵之

家书写碑志,如不是柳公权亲笔,人 们就认为其子孙不孝;外国使臣入贡,另备货贝,专门购买柳公权的 书法作品。柳公权的传世著作有碑刻 《玄秘塔碑》 《婶策军纪圣德碑》 等。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以楷书见长, 法度森严,是唐代书法“尚法”的 代表,达到了楷书的高峰。 柳字的用笔特征: 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 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 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比如横画起笔方,棱角分明。收笔圆, 含蓄圆润。垂露竖也是如此。捺画则起笔圆,捺脚外方。要注意柳字 竖画、撇画起笔之处的方与一般楷书不同的地方,柳字往往二次转锋 折笔,因此在起笔之处比一般楷书多一个棱角。 2、 柳字的横画有长短区别, 短画粗而上昂, 长横细而下覆。 横与竖并不象颜体《勤礼碑》那样横轻直重有明确的定式,柳字的横 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有的短横甚至常常比竖画粗重。 3、柳字的撇和捺进行比较,一般撇轻捺重,这一点跟颜字 一样。 柳字的结构特点: 1、两竖相向。即一个字中左右两边并列的两面三刀竖,在 左的向右弯,在右的向左弯,形成一种相向之势,这种写法也出自颜 字,不过柳字的竖画比颜字瘦劲,虽然写法一样,但结构的趣味也就

有所不同。 2、收放有对致,参差变化。在一字之内,有的笔画写得比 较收敛,有的则很舒展。比如“言”、“其”、“者”等字中的横画 长短是很悬殊的。如果一个字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那么柳字非常注 重 这几个部分在宽窄、长短方面的对比,使字有的地方留白多,空间疏 朗;有的地方留少,显得格外紧凑。 这一点柳字跟颜字不同,颜字是力求匀整,两面三刀肩齐平,而柳字 追参差变化, 如“街”、 “孰”、 “智”、 “辫”等字就是典型例子。 3、与上述一点相联系,柳字因为有向外格外舍展的笔画, 字内往往注意紧凑,是内紧外疏的字,这是跟颜字的又一大区别。 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 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 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比如横画起笔方,棱角分明。收笔圆, 含蓄圆润。垂露竖也是如此。捺画则起笔圆,捺脚外方。要注意柳字 竖画、撇画起笔之处的方与一般楷书不 同的地方,柳字往往二次转锋折笔,因此在起笔之处比一般楷书多一 个棱角。 2、 柳字的横画有长短区别, 短画粗而上昂, 长横细而下覆。 横与竖并不象颜体《勤礼碑》那 样横轻直重有明确的定式,柳字的横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有的短横 甚至常常比竖画粗重。

3、柳字的撇和捺进行比较,一般撇轻捺重,这一点跟颜字 一样。 柳字的结构特点: 1、两竖相向。即一个字中左右两边并列的两面三刀竖,在 左的向右弯,在右的向左弯,形成一种相向之势,这种写法也出自颜 字,不过柳字的竖画比颜字瘦劲,虽然写法一样,但结构的趣味也就 有所不同。 2、收放有对致,参差变化。在一字之内,有的笔画写得比较收 敛,有的则很舒展。比如“言”、“其”、“者”等字中的横画长短 是很悬殊的。如果一个字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那么柳字非常注重这 几个部分在宽窄、 长短方面的对比, 使字有的地方留白多, 空间疏朗; 有的地方留少,显得格外紧凑。 这一点柳字跟颜字不同,颜字是力求匀整,两面三刀肩齐平,而柳字 追参差变化, 如“街”、 “孰”、 “智”、 “辫”等字就是典型例子。 3、与上述一点相联系,柳字因为有向外格外舍展的笔画, 字内往往注意紧凑,是内紧外疏的字,这是跟颜字的又一大区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笔行楷字帖 书写的享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