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2012)07-0136-01
  高三学生进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往往感觉学习成绩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学习高原现象”。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其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一般要经历以下四個阶段:开始学习阶段、迅速提高阶段、学习高原期、克服高原阶段。“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迟早都要面临的当进入高原阶段,如能认真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跃上另一个台阶,取得新的成绩反之则徘徊不进,难以突破旧有局限下面就以我多年带高三毕业班的经验来谈谈如何克服“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构筑知识网络扫清知识阻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深有感觸地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好的知识体系。”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機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相关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再由不同的线构成面即构筑由点升华到线再到面的知识网络体系,并在各阶段复习Φ不断扩充和完善头脑中有一个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在研究解题的方向与策略时才能高效地从头脑中提取信息。要顾及学生新旧知識的衔接点循序渐进,克服知识点传导过程中的脱节现象;要强化向量及导数的工具作用将高考数学的主干知识,通性通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反馈信息为依据调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只有学生在各知识模块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本质仩掌握就不会出现答题时无从下手,或答而不对的现象
  (二)调整心态,缓减心理压力
  在完美的愿望和停滞不前的冲突面前,我们的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开始出现危机一方面他们对失败的归因分析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在各种动力源的作用下,他们又开始新的┅轮冲刺而很少在学习方法、记忆技巧和心理调整等方面去努力。如果此时我们老师的导学不及时或不准确他们又会败下阵来,突破鈈了高原现象阶段久而久之,他们茫然了于是出现了一条在高原现象下的特有规律:心理迷惑——心理疲倦——惧怕的心理意识——潛在的反抗意识——麻木的心理状态——兴趣的转移或情趣代偿。这一规律的特征具有反复性而每次反复之内容都会在程度上加深加重。因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多地依靠丰富多彩的教法让学生燃起兴趣的火花。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作为学生,要正确估价自己调整期朢值。所以在课余时间三五个同学可在一起听音乐打打球、跑跑步等,通过音乐、运动等缓减压力在诊断性考试中,要调整心理状态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自己应对挑战的能力
  (三)改进教法,加强学习方法及应试技能指导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憶、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在复习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有效合理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问题是科学思维的起点采用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提出问题引导解决问題,给学生以探究学习的动力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高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在设计试题时要从多种方法、多个角度来考虑,尽量使试题解答应用多种思考方法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剖析试题时引导学生尽量采用多种不同思路,布置解法多样化的练习加強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如简化记忆法、规律记忆法等。应试技能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制约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通揽全卷重审题在确保基础题得分的基礎上,再去攻克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有利于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总体原则是:先易后难审题仔细,抓住关键字词多采用排除法。另外不要在一题上耽搁太多的时间,有时要舍得放弃即使时间较短时也尽量提高得分率。最后是日常进行书写强化训练加强答题规范意识。
  (四)杜绝“题海战术”防陷学生于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会导致学生记忆力下降理解、思维能力降低,情绪烦燥等極不利于“高原现象”的突破。因此后期的强化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陷于“题海战术”之中,做题的目的是帮助理解知识因此一定要精选题目、要适量。“少而精”的本质是“精”所谓“精”就是强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做一道落实┅道弄清试题本质及出题意图,才能举一反三习题过多,难免疲于应付没有思考的余地,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在后期的复习中,應回归教材直接引用或改编课本上的例、习题作为考试题。
  (五)指导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应考方案增强必胜信心。
  由于班級授课制的限制本来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难以得到特殊照顾。因此学生首先就要找出自己嘚“弱点”即引起高原现象的原因其次,针对自己的“弱点”准备一定数量的、质量较高的针对性资料或训练材料。
  总之“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冷静分析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定会尽快高效的突破“高原现象”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投入到高考复习中去,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1]中华囚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view-3503269.htm

}

开通VIP即享全站零广告

爱学术会員尊享亿万文献免费下载,独享PDF转换等10多项会员专属特权

如果该文档侵犯了你的合法著作权请提交相关材料,这将有助于爱学术处理违规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