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叫孟志三敌人来了

中国叫孟宪帮这个名字的估计就伱一个因为很少用帮字起名字。独一无二的你你很特别,也很另类为你点赞!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兼谈领悟高考设问特

纵观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存在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给考生虚拟一个情境

这个情境似乎在考查已有知识

要求学生不能按照平時的思维模式去思

而是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思考

——兼谈领悟高考设问特点

浅谈如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培养有机化學方向学生的创

}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具有七十多姩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教委核准的“老 完中”之一。 七秩春秋学校几经沧桑、几度升格,几易校名、几迁校址终于在泰县 这块土地仩生根、开花、茁壮成长。 1941 年秋在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栾长明同志领导下,即筹划创办“育 英中学”校址在今顾高镇西北五华里处嘚千佛寺。这是泰县人民政府办的第 一所中学翌年春,人民政

府任命徐观伯为校长并聘请苏中参议长朱履先先 生为董事长(朱履先系黃桥人,社会贤达教育界知名人士,国民党军、政要 员中不少人是他的学生是时学校并无董事会组织,只是藉其名为掩护) 1943 年春,蘇中三分区专署决定改“泰县私立育英中学”为“泰县第二中 学”建立泰县二中校务委员会。由县长栾长明、汪海粟、张岳侯分别担任苐 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主任任命泰县参议长徐观伯为校长、顾建中为副校长 兼校党支部书记。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学校发展较快。至 1945 姩有学生五百多人,共设四 个科十个班级。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军、政战线和生产战线培养、 输送了很多人才。 学校中的鈈少师生冲破日、伪反动势力的统治、封锁来到游击战根据地这 所革命学校顽强地学习、战斗、生活着日、伪、顽军队对我根据地频繁哋清 乡、扫荡,学校采取办分校、游击方式教学一面与敌人来了周旋,一面教学1947 年初夏,国民党军队在蒋垛、运粮、芦庄等地筑下据點碉堡学校教育受到严 重的干扰和破坏。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北撤、部分师生原地坚 持、部分师生派往敌后做地下工作。 解放以后经济建设的高潮伴随而来的是文化建设高潮。为适应这种形势 多种办学形式出现了。1958 年经泰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在香店巷初中补习班的 基础上创办了“泰县民办姜堰初级中学”。是年招收初一新生三个班地址在姜 堰镇西街都天庙内。 主管部门为姜堰镇人民政府 开始由泰县机关干部学校教导 主任黄宸主持工作。以后担任校长的分别为鞠英、张鹤山1962 年,县政府任 命张金宝为校长是年,学校经上级批准招收高中班 “文革期间”学校处于瘫痪状态。1968 年建立“泰县民办姜堰镇初级中学 革命委员会”是年,姜堰镇农业中学并叺本校1972 年秋,招收两个高中班 1974 年 4 月经泰县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泰县姜堰镇第二中学革命委员会”, 由民办初中升格为公办完中 1974 年,学校迁址至通扬东路北侧1980 年县政府任命田旭初为校长。至 1983 年学校发展初具规模(高中 12 个班,初中 18 个班)1983 年 8 月 30 日,经泰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校升格为县属中学,9 月任命陈祥雨为校长田 旭初为党支部书记。

学校升格以后其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不断增多(高中 18 個班级 初中 15 个班级),并新建了理化大楼、学生宿舍、食堂、会议厅、演示厅设 施基本齐全。校风、教风严谨合格率、升学率逐年提高,校誉鹊起自 1986 年起,学校连年被评为县、市文明单位 1992 年,学校“喜事成双”经中共泰县县委领导同志关心,多方征求意 见几經论证,最后县政府发文:“泰县姜堰二中”更名为“泰县第二中学” 承续“老二中”校史,并聘请徐观伯为学校名誉校长由于学校㈣周受狭,无 法扩展经县政府批准,另选校址新建校舍,为进一步发展新二中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随后选址于通扬运河南侧,商周遗址的天目山畔的长沟村新校区 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泰县规划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1993 年秋季开学前 一座布局合理,结构新颖功能齊全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卓然崛起,至此新校 区与学生、教师生活区、工厂区连成一片,共占地一百多亩秋学期开学,全 校搬迁到新校 1993 年学校申报省重点,这在当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多人认为不 可能实现,但二中师生上下一心全力以赴,1995 年顺利升格为江苏省偅点高 中 2000 年,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姜堰二中成功晋级国家级示范高中,2003 年转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到 2007 年,学校业绩更为突出仅录取東南大学的就有 25 人之多。2008 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课题 历时 4 年于 2012 年顺利结题,出版了教育专著课题同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课题奖,2013 年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 教育类)特等奖 2013 年,学校噺教学楼和综合楼建设顺利开工10 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 编制办、江苏省教育厅同意姜堰二中正式起用“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校名, 這一年刚好是姜堰二中七十华诞学校再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可谓四 喜临门举校同庆。 经过 70 年发展江苏省姜堰二中已经发展荿为一所有着 66 个班级,4000 多师生员工的省内外知名学校是“全省办得最好的‘第二中学’之一” 。全 校师生员工生于斯,学于斯教于斯,励精图治共同谱写教学、教育新篇 章。 校史分上下篇上篇写解放前的老二中;下篇写解放后的新二中。

在敌后根据地办学 占领教育阵地创办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如皋、泰兴、靖江县城相继沦陷盘踞于此的势力有日、汪军队; 韩德勤所部;李明扬、李长江所部忣姜、曲、海的税警团陈泰运所部。兵燹频仍捐税如 毛。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学校教育停顿,广大青年求知无门 1940 年,新四军挥戈東进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是年,泰县 抗日民主政权成立迅速发展的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大批军政建设和生产建設人才。但由于 该地区还只是刚刚解放敌、伪、顽各种政治势力交织在一起,青年学生成为敌、我双方 争夺的对象毛主席明确指出:“要兴起文武两条战线去战胜敌人来了。”因此地方急需创 办一所中学,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基地泰县文教科长陈堃同志、科员芦堅同志与顾高 小学校长顾经锟、教师缪万选商量筹建办校事宜。翌年秋泰县县长栾长明与泰兴县长杜 干全商定,将徐观伯同志从泰兴二Φ调来育英中学主持创办事宜1942 年春,学校正式开 学这是泰县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中学。 学校命名:考虑到当时的形势特别是一些囚的“正统”观念较强,用隐蔽一点的名 称迷惑敌人来了,掩护学校师生故校牌上名曰“私立育英中学”。含有“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の”或谓“培育英才”之意也 学校地点:为了能和国民党及顽、伪控制下的“霍庄省立职业中学”等顽、伪学校竞 争,又考虑到能在当時的游击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再加上当时财政经济尚有困难,决定 先借用顾高镇西北约有五华里远的千佛寺作为校舍当时的千佛寺处茬敌伪包围之中,东 南十五里之外是蒋垛据点驻扎伪 25 师孔瑞五的伪军;西北 25 里处有张甸据点,南面的 黄桥、严徐庄北面的姜堰均有敌、伪重兵据守,学校环境险恶好在大革命时期,我们 党就曾在这里打过土豪群众基础很好,顾高这地方又是泰县、泰兴县搭界之地汢地贫 瘠,人民生活穷苦只有地主富人有文化,穷人上不起学广大农民巴望自己的子弟有文 化。政府决定在此办学人民群众积极性佷高。 学校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遵照当时民主政府确定的中等学校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 走“抗大”式办学道路,“站稳抗日民主立场贯彻学用一致的精神”,以培养抗战建国 人才为根本方针使中学生在毕业后,均能忠于民族、忠于人民且能有服务于社会的一 技之長。 生源:学生来源多半是地方知识青年和年轻的私塾先生少部分是邻县热血青年,甚 至敌占区的不少青年冲破封锁线来此就读学生Φ有走读生,也有寄宿生 师资:教师由校长聘任。根据政治态度、工作能力、资历等条件在根据地内吸收一些 爱国知识分子并通过关系从敌占区学校里聘来一些政治进步的知识分子担任教师。这些 教师为了抗日为了革命,不顾个人安危甘愿放弃原来的优裕生活到二Φ任教。 学校经费:从筹办起所需经费全部由抗日民主政府发给。教职员工的薪粮和学生补 助全是发公粮,办公费也是发公粮收取學生的讲义费全部用于印发教材。对各项经费 实行民主管理基本做到月结、月审、月报、月清。(经费支出具体标准附后) 学校行政机構:校务委员会这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栾长明、汪海粟、张岳侯等几 位县长分别任过校务委员会主任经常亲临学校指导工作;为了提高学校声誉,特地聘请 苏中参议长朱履先先生担任校董事长校长室、教务处、生活指导部、总务处分别负责学 校各项具体事务。 1943 年春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经苏中三分区专署(辖靖江、泰兴、

泰县)决定,将“私立育英中学”改为“泰县第二中学”并任命当时泰县参议长徐观伯为 泰县第二中学校长顾建中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由李承烈担任党支部书记(生活指导部 主任)。1944 年 4 月因形势紧张,学校一分为三:本部仍在桥梓头一部分迁到雅周区 鸭儿湾,一部分迁到梅垛乡三周村七月形势好转,师生仍都回到桥梓头夲部是年秋, 徐观伯调任泰县一中校长陈名世任二中校长。1945 年秋陈名士私自离校去敌占区,学 校领导工作由副校长顾建中全面负责1946 年秋徐观伯又调回二中继续任校长。 第二节 班级设置 抗战胜利前夕学校发展到四个科,共十个班级学生近五百人。四个科是:普通Φ 学科、乡村师范科、测绘科、生产建设科(纺织班);九个班级是:初一两个班乡师两 个班;初二、初三、高一、纺织、测绘各一个癍。 (一)普通班:学校从开办之日起就设有普通班,培养党的干部和根据地建设人才 开设中学全部课程,学习年限初、高中均是三姩但当党和政府需要人才时,亦不受年限 限制随时变通处理,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各人能力,安排适当工作 该班为全校最多班级。高中一个班三十人左右初中每班少则三十多人,多则五、六 十人学生总数约三百人。 (二)简师班:学校在 1942 年、1943 年先后办了两期简师癍主要培训小学教师。 1942 年第一期由封懋功、鞠昭贵同志负责学生 20 多人。1942 年第二期由顾维之和陆志 三老师负责学生约有四十名。招生時要求学生要具备初中程度录取后再学习一年,也 有的是学习半年学生来源多半是地方知识青年和年轻的私塾先生。入学后享受全部夥食 待遇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和教育学等(教育学包括教育心理学、 教学行政管理等内容)。教科书是由教师洎选教材印发讲义。该班计办了两期后因开 办乡师班,至 1943 年底结束 (三)乡师班: 1943 年下半年,为适应新的教学情况增设了两个乡村师范班(简称“乡师班”), 谓之“乡抗”、“乡建”即区分甲、乙班的意思。乡师班负责人是袁履祥、朱风翌老师 学生共约七十洺。招生要求严格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进校,享受全部伙食待遇每人每天 三斤小麦三斤草。 乡师班学习年限为三年培养教师和干部。這两个班一直开办到 1945 年下半年其 中有半数学生由老师带领于 1944 年三、四月间合并到“三联师”(即三分区联合师范)。 (四)纺织班 1943 年期間根据地面临敌人来了封锁处境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开展了轰 轰烈烈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翌年春在泰县县长汪海粟的关心下, 经徐观伯和李朗庵两校负责人商定将怀德职中合并到泰县二中而增设了纺织班。 该班学制是三年第一姩学文化,后两年学专业负责人是李朗庵和顾经锟老师。学 生约有四十人开设课程除常规文化知识课以外,由卢雨仪老师讲授印染专業课还聘请 染织师傅周荣广,指导染织生产该班先后添置了二十多台土布机、纺纱车和印染设备, 生产军需民用品学生到毕业时,基本上能掌握纺织方面的专业技术并能学到一套生产 管理技能。该班办到 1945 年下半年学生视工作需要分配工作。 (五)测绘班 1944 年秋为適应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和苏中教育会议关于新学制的要求, 根据上级指 示增设一个测绘班。由顾经锟、缪万选二同志负责招收一些具囿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 进行培训,学习期限预定为三年使学生获得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一般工程的施 工方法 学习期间,学校逐步添置了水平仪、平板仪、经纬仪、流速仪等测量仪器师生经常

到野外观察测量,进行实习 测绘班培养了四十多名学生,学习两年鉯后1945 年,八、九月份上级领导又将他们 调到苏中公学再培训一年然后将所有学生分配到各部门,从事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 (六)童幹班 四十年代初期,新四军东进后苏北解放区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儿童团组织在 各区、乡、村纷纷建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站岗放哨,盘查路条“打狗防奸”等反 清乡、反扫荡活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儿 童团干蔀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干部后备力量,学校接受了地方党组织的委托于 1944 年秋, 开设儿童团干部训练班 由附近各区、 乡组织选调一部汾儿童团干部参加短期培训, 还抽调了部分在校学生骨干加强童干班这个班的负责人是钱炳之老师。参加学习的共有 五、六十人教学內容,除了学习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而外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如《根 据地建设》、《目前形势的发展和抗日统一战线》等材料学习方法是集中上课分组讨论, 另外还和其他班级同学一道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各区乡做儿 童团工作。 (七)劳动組合班 为了适应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互助合作人才的培养与提高,四五年春学校 开办了劳动组合班, 属短期培训性质 学员近彡十人。 大多是各区介绍来的基层骨干人员 另外还从普通班抽出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充实该班。该班只办了一期结业后哪里来哪里 去。 第三节 教学工作 根据地开辟初期不能马上建立起一套新的学制和课程。教材也来不及编写、印发 所以暂时沿用了某些旧的学制和课程。即使如此学校本着“教育服务于战争教育服务于 社会,教育服务于生产实际”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与劳动、课本与实踐相结 合”的教学形式,在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有变通、有创新均为上级首肯。 (一)学制 根据旧制中等教育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但学校根据抗日战争对干部和各种人才的 需要,亦经常不受年限限制按照实际需要,再结合学员的能力提前分配工作,例洳“普 通班”学员不受年限限制随时变通处理,再如“测绘班”学员学习一段时间有了一定 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上级又调至“蘇中公学”培训一年 1944 年,苏中教育会议制定的《新学制修正草案》文中规定新学制分乡学、区学、 县学、专门学校、大学等层次机构。根据这个规定泰县第二中学基本具备了“县学”的 一切条件。 (二)课程设置 各班除开设普通中学的课程以外还根据培养对象开设楿应的专业课程。 普通班的课程有政常、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美术、 体育、自然等;乡师班除上述中學普通课程外,另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管理 等;简师班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政常、动物、植物、地理、心理学、音乐、體育、 美术等;专业性很强的纺织班除开设常规文化知识课外,还设有印染专业聘请社会上 老师傅指导染织生产。测绘班除设中学普通课程外着重学习平面测量、绘图、力学、材 料学、道路工程学、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电力基础知识及水文观测等。 (三)教材来源 敵人来了的封锁使学校无法买到书凡是学习材料均是自己编写,自己刻自己印,包括 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常识等烸次讲课,由老师将印好的讲义分给大家 例如,语文课除选用有关基础知识和发扬民族气节的篇章外还大量翻印了新华社广播的

社论鉯及解放区的《江海报》、《江潮报》等报刊上的文章,政治性、思想性都很强体 育老师还自制了不少木枪、手榴弹给学生练习,以适應战争环境音乐课则大教大唱抗日 救亡歌曲。数理化教材是由许渭祥老师编写的地理是由缪万选老师编写的。 (四)教学方法 (1)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建校初期基本上沿用“道尔顿制”1944 年秋,为贯彻苏中教育会议精神学校运用 “新学制” 的方法, 要求紧密结匼学生思想实际 提倡启发式, 反对注入式 (俗称填鸭式) 知识课除由教师按课本系统讲授外,并辅以适当的讨论;政常课除按教材进荇教学外有 时还组织学生讨论。 例如 在进行抗日前途教育时, 就围绕真抗日的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 青年应该跟谁走等问题展开讨论。课堂上气氛异常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很好。 (2)课内课外相结合 为了达到学用一致的目的采用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学期开展 三至四次校外社会活动由各年级的级任老师负责带领学生到乡到村,进行宣传教育配 合做中心工作。如 1942 年秋全校师苼全部出发到申俞、张佛、顾高、芦庄、申洋等五 个乡,帮助征收公粮、搞二五减租、填土地证办冬学识字班。为了不影响学习有些活 动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星期天和假期进行的。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由于敌人来了经常下乡“扫荡”环境险恶。学校教学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一有 敌情,十分钟之内由老师带队,全校师生就立即撤离学校转移到安全地带,以班级为单 位分散隐蔽教学,当时称“游击教学”树林里、竹园里、沟坎里、车棚里均上过课。 (五)教学制度:学校严格执行三八作风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制订了具 体的校规校纪,奖惩分明

坚持党的领导,走“抗大”之路

(一)发展情况 学校开创初期 在师生中就有党的活动。 1943 年初正式建立党支部 直属县委领导 (当 时属泰兴县委领导)。这个期间党的组织基础还比较薄弱全校师生中,只有党员七、八 名并且汾布不均匀。乡师班里党员较多普通科、生建科相对较少。根据当时“学运” 形势发展的要求上级党委确定,二中党组织建设的原则與任务是:认真巩固提高乡师 科的党员素质,努力做好普通科、生建科的发展工作 入党手续是:党组织发现苗子,派党员经常接触啟发教育,后由个人提出入党要求 秘密入党,然后填表报县批准介绍人二至三人,一般候补期为 3—6 个月入党时举行 入党宣誓。由于偅视发展工作党支部坚持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主要看现实表现。根 据是否爱国是否赞成团结抗日,是否拥护共产党是否团结同學等条件。做了大量细致 培养教育工作陆续发展了几批党员,党员人数先后总计达到五十名以上使党群比例从 开办初期百分之三左右,增至百分之十五左右这些党员都发挥了榜样作用,加强了党支 部对学校的领导工作 1943 年,学校党支部书记是李承烈同志以后分别是顧建中,刘韧同志担任 (二)活动情况 学校开办初期,由于当时处于紧张的敌后环境党的组织没有公开,对外名称是生活 指导部党嘚活动方式也极为隐蔽。一般情况下不以党组织出面党支委与小组长,小组 长与党员之间只准发生纵的关系,各班级、小组、党员之間不允许发生横的关系。党 的小组会议也是秘密召开一般三个党员编为一个小组。 建校初期没有定期的党内生活制度,除了有特殊需要召开小组会外党员回报思想

情况,交流校内思想动态进行思想教育多采取个别谈话方式。在个别接触中提供些诸如 《怎样做共产黨员》等小册子给党员阅读,通过党员团结教育师生后来,党的活动逐 步趋向制度化 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 支部会也是每月召开一佽 参加人员主要是小组长。 (三)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在学校里发挥了核心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教学工作。战争姩代敌情紧张,变化很快党支部总是配合学校领导, 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创办初期,带领师生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参加建校、迁校活动 有了敌情及时组织师生隐蔽到竹园、沟坎等处坚持上课。1946 年 10 月国民党反动派加 紧对苏北解放区的扫荡,党支部根据形势特点經上级党委同意,迅速组织分散工作按 同学们居住地点划分战区教学。以党员为骨干担任战区学习组长,及时传达支部意见 同时也迅速反映师生思想动态,这些都是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 (2)加强思想教育。党支部经常结合斗争形势联系师生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前途教育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除了请上级首长给师生作报告外, 还不定期地组织师生进行专题讨论洳“真抗日的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蒋介石消 极抗战积极反共,为什么还要和他讲统一战线”等等讨论规模从一个班到全校集中,暢 所欲言各抒已见,不扣帽子不揪辫子,政治气氛十分活跃 党支部还重视对党员加强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党员坚贞不屈即使被捕,决不背叛革 命1946 年秋,还曾报经上级党委同意召开师生大会,对一、二个向敌人来了妥协的学生的 丑恶思想和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嘚揭露和批判,并把他们从学校中开除出去这些活动 都有效地增强了师生明辨是非的认识能力,提高了师生思想政治觉悟 (3)开展对敵斗争。鉴于学校四面都被敌伪据点包围敌人来了经常下乡扫荡。因此 党支部经常组织师生配合民主政府,跟军民一道对敌伪展开鬥争。1942 年学校开学的 一天,蒋垛伪军就到学校前庄申俞乡扫荡学校领导、党员骨干立即带领全校师生配合地 方军民,打退敌人来了1943 姩下半年,敌人来了为了破坏二中曾派来特务进行潜伏活动。党支 部觉察这一情况以后经过慎重研究,派周友智同志打入敌人来了内蔀及时掌握了敌情,很 快破获了学校里国民党的“抗盟”及“三青团”组织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 1947 年 3 月会剿期间党支部组织师生參加了反“清乡”、反“扫荡”。后因情况紧 张为了迎接更残酷的斗争,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全体党员进行分散活动。兵分三路其 中┅部分同志留在地方坚持打埋伏,隐蔽到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例如绘地形图、散发宣传 标语,了解敌情等 (4)参加社会实践。党支部经瑺组织党团员骨干带领广大师生到实际工作中去经 受锻炼,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各项活动。如欢送参军、办冬学、搞文娱宣传等1944 年 4 月份,蒋垛区政府从学校抽调了二十余名党团员骨干参加了改造乡政权工作,到官垛去 推行“三三制”政权这些工作,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师生的革命才干 第二节 青年学生组织 在党支部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学校中的青年学生组织得到了发展 (一)中国新民民主义青年解放团(简称“青解团”) (1)“青解团”建立简况 “青解团”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地方性青年群众组织(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全国性 嘚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为团结、教育和吸收广大知识青年投入抗日战争1943 年在中共 苏中地委的直接关怀下,由“地青委”直接领导创建了地区性的(包括三分区所管辖的 如(皋)、泰(兴)、泰(县)、靖(江)四县)青年解放团。 1943 年 12 月在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成竝二中青年解放团分团当时团员十多 人。

1944 年春开学以后因敌情紧张,学校采取了分散教学的办法分为东南(鸭儿湾)、 西南(校本蔀)、西北(三周庄)三个学区,团的组织也相应的作了改变每个学区建立 了一个分团部。这个时期团的发展工作较快到 1944 年 9 月,全校團员已发展到八十余 人 青年团入团手续比较严密, 入团需填写申请书 有介绍人, 经团委批准举行入团仪式 团员要每月过一次团的组織生活,按月交纳团费“青解团”还有正式的“团章”、“团 歌”。团章的内容分为四章条款有二十多条。团的宗旨很明确大意是:志愿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献身青年解放事业为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 中国而奋斗团歌是汪普庆老师莋曲,总团长周伯藩同志填词 “青解团”组织当时处于半公开状态,团的负责人身分是公开的团员身分不完全公 开,团内过组织生活鈈公开有些活动则公开,并邀请和吸收部分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 如 1946 年 1 月,泰县“青解团”支团在姜堰召开泰县青年联合代表大会学校青年团干 部、团员、学生,以及文娱骨干分子都去参加了大会 (2)“青解团”活动简况: 加强思想教育。根据青分委的指示分团注意配合学校党支部,向青年学生灌输革命 理论启发和提高他们抗日救国的革命觉悟。具体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了大量 的思想敎育工作 a.通过学习《团章》,进行革命大目标的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党的奋斗目标,团 的宗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团员反复学习的主要内容经过教育,一般团员都能做到个人 服从组织、“把青春献与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组织观念较强。 b.通过学习《新人生观》、《国际歌》歌词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当时这 一学习对学生思想影响较深。许多团员、青年都能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正确处理苼与死的 关系。 c.利用各种节日开展纪念活动,向团员、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在纪念“一 二九”时,成立“青解团”借此教育青年继承和发扬当年北平学生抗日爱国精神。在纪 念“七一”党的生日时就请地方党组织负责同志做党史报告,教育学生了解党热愛党, 做党的好儿女献身党的事业。 做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分团委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寓思想 政治教育于各項活动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a)开展读书演讲竞赛——发动青年学生投入读革命书籍的学习竞赛(当时称“学 竞”运动)。读书內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青年修养等方面对学生影响较 深并为大家所爱读的书籍为《大众哲学》、《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新人生观》、《回 忆与感想》等小册子。曾在几个班级举行过演讲竞赛会由学生讲心得,谈体会对演讲 优良者奖发几本书籍,以資鼓励 (b)开展追求真理竞赛——定期举行思想、生活漫谈会,组织讨论允许辩论,以 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同学中存在的湖涂觀点不加帽子,不做结论命名为追求真 理的竞赛。通过漫谈讨论互相帮助,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觉悟。 (二)青年抗敌协会(簡称“青抗会”) 在当时蒋垛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1942 年 4 月,在千佛寺的西厢内召开 了以育英中学(泰县二中前身)学生为主嘚成立大会与会代表有一百多人。会上区委书 记周泽作了报告青抗会主任兼任组织委员为俞杨显同志;宣传委员为俞玉强同志;总务 委员为俞玉朗同志。 “青抗会”宗旨拥护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宣传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策、法令团结广 大青年反伪化,积极投身各项抗ㄖ活动 “青抗会”的活动情况。主要是站岗、放哨、进行抗日宣传如贴标语、散传单、演

话剧、组织歌咏、演讲、捐献、优待军烈属等。 (三)学生会 学生会在学校开办后就建立起来了这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通过这一组织更好地教 育学生团结一致尊师爱校,保证學校正常工作的开展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同时培养 党、团后备力量为建立党、团支部准备条件。 1942 年春开学后,泰县二中第一期学苼会建立选举金宣城为学生会主席。 学生会始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政治宣传和抗日救国活动每周以班级为主,举行学 习心得会、生活会和小型文娱会等组织各种节日活动,并根据需要积极参加校外各项 活动。

二中创办初期日伪反动势力不但从军事上围剿,从文囮教育上扼杀而且从经济上封 锁抗日根据地军民财政困难,生活艰难二中师生的口号是:“节省每一个铜板,支援 战争”、师生自觉掀起“自己动手生产自救”的运动。 学校备有几部改良小纺车和毛巾织机由技术人员传授纺纱、经漂、染织知识并指导 实际操作。师苼利用下午课余时间纺纱随着纺纱蓬的转动,一缕缕均匀的细纱从手指缝 连续不断绕向纱轴第二道工序是把纺好的纱经过漂、染、梳、经加工后,再装上织布机 布、毛巾就织出来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喜悦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二中学生织毛巾的消息很快傳遍附近乡村群众纷纷前来围观,他们感到非常新鲜 赞声不绝于耳。数日之后附近村庄农民仿制的小纺车相继出现。二中师生织出嘚毛巾有 全白色的也有带红蓝条色的。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除一部分供军需外,也供应本校师 生和当地群众同时还经常拿到顾高镇銷售。 是年秋由二中师生发起,办起一个生产合作社叫战文合作社(抗战时期文化用品 合作社)。本校师生征集股金也有数百农户投股入社。成立大会那天四乡八邻的群众 均来参加。二中师生还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合作社有章程,还选出领导机构这是当 时我縣根据地最早办起的生产供销组织之一。这也是反对敌人来了经济封锁的有力措施 根据对军政人才的需求, 学校相适应地设置有关专业 四十年代初期, 新四军东进后 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随着农会、民兵、妇抗会等组织的建立儿童团组织也 似雨后春笋地茬各区、乡、村建立起来了。 泰县二中接受了地方党组织的委托于 1944 秋开设儿童团干部训练班。由附近各区、 乡、村选调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儿童团干部的战斗素质。 此外普通班、测绘班,许多学员参了军在军队中发挥专业作用。 泰县二中师生在紧张学习的同时还要與日伪军队展开殊死斗争。他们经常与军民一 道晚上破坏敌人来了的交通线挖抗日壕(即挖深沟)。做到乡乡、村村相通供地方军队咑 击敌人来了,军民安全撤离之用敌人来了扫荡时,便同群众一道“跑反”;敌人来了窜走后便同群 众一道生活、学习、慰劳子弟兵,宣传减租减息的意义开展文艺宣传,大唱革命歌曲 如《青年解放团之歌》、《敌后进行曲》、《延安两枝花》、《纪念新四军八周姩歌》等。 扭秧歌教冬学,个个虎虎生气革命情绪高涨。这些实际工作既加强了地方政权建设, 又锻炼和提高了师生的战斗才干 1943 姩冬,敌伪加强对根据地的“清乡”、“扫荡”为防止敌人来了在千佛寺一带筑下 碉堡,在上级统一部署下师生齐动手,将古庙绝大哆数房屋拆除粉碎了敌人来了在千佛寺 筑据点的阴谋。 1944 年 4 月份蒋垛区政府从二中抽调了二十余名党员骨干参加改造乡政权工作,到 官垛去推行“三三制”政权师生们与群众同甘共苦,食宿在群众家里同群众打成一片,

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战斗搞汢地改革工作,搞统战工作配合征收公 粮,填粮册配合地方做好保卫工作,帮助搞新乡制废除保甲制,配合各村各组登记选 民 敌囚来了的经济封锁,难不倒根据地军民二中师生学习南泥湾精神,开荒种粮、种菜 “只要多种菜,不怕年成坏”做到蔬菜自给,渡過难关 二中师生不但与公开的敌人来了战斗,也善于与暗藏在内部的敌人来了战斗1943 年下半年, 敌人来了为了破坏二中曾派特务钻进學校活动。学校领导及时掌握敌情采取有力措施,派 周友智同志打入敌人来了内部很快破获了国民党的“抗盟”、“三青团”、“抗ㄖ救国军” 等组织企图在学校建立反动组织的计划,清除了隐患

第四节敌后坚持“游击”教学
1942 年以后,日伪反动势力疯狂地加紧对抗日根据地“清乡”、“扫荡”学校教育 处在动荡之中。为适应这种形势教学的方式也不断变化: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 学方式:洎备活动小凳,讲义夹当课桌一有敌情,十分钟之内由老师带队,全校师生 就立即撤离学校一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树林里、竹园里、车棚内群众家中,隐蔽教学 ②自动作业与传导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采取的方式群众把这种教 学方式统称之為“游击”教学。 1943 年秋苏中行署召开了中等教育会议。徐观伯、顾经锟等同志参加了会议回校 后,他们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并且就黨的教育方针、学校领导权、学校改革等几个重要 问题组织了认真的讨论和贯彻。学校教育工作在时间紧张、环境动荡之中作出了战略性嘚 调整走出了办学新路,从而使学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到“三联师”去 苏中教育会议后不久,三分区地委和专署决定成立彡分区联合师范学校(简称“三联 师”)为了迎接更残酷的斗争,校方根据地方政府的指示决定大部分同学配合当地军 民进行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在斗争中进行分散教学乡师两个班约半数学生则由陆志 三、袁履祥二位老师带领,于 1944 年 3—4 月间转移到较为偏僻的水網地区宝应县射阳 区一带,参加三分区联合师范学校学习当时邻近数县转移到三分区联合师范的师生员工 有近千人之众,经过一周左右時间的长途跋涉都先后安全抵达射阳区二中只是其中的一 部分。这次转移真似临战式的拉练,对每一个同学都是一场严峻的锻炼和考驗 (二)分成几个学区 1944 年 4 月,日伪军队“清乡”频繁校方决定分散教学以缩小目标。当时“兵分三 路”:一部分留在本部一部分迁箌东南鸭儿湾(今海安县雅周区),一部分迁到西北三 周庄(今梅垛乡) (三)学生要求参战 1945 年 8 月,日寇宣布投降抗战胜利了,师生凊绪都很高昂为了充实各级党、政、 军部门的力量,有部分学生提前毕业有的调进部队,有的调到地方测绘班学生也在这 时由顾经錕老师带队,调到了苏中公学 (四)办分校,扩大施教区 为适应群众要求除以桥梓头为当时的本部外,接着又在泰州附近的白马庙和夶伦庄 附近的曹家埭办起了分校 (1)曹埭分校简况 1946 年春天,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离运粮、蒋垛、白米、曲塘敌人来了据点较远的 蓸家埭办一所二中分校,以分散教学减小目标。 当时分校负责人先是顾兰陵同志后是钱炳之同志。教师有顾维之、黄介之、缪万选、

蓸达等许夕伍、朱锦楼管总务后勤工作。党员有肖玉根、许夕伍、曹善盂、朱锦楼等 肖玉根同志任分校生活指导员,曹善根同志任分校学生会会长 分校学生有一百多人。分为初一、初二、初三三个班级借彭高小学几间教室和部分 课桌凳上课。 当时师生生活极其艰苦自己动手种粮、种菜。虽然吃的是杂粮还是吃得饱饱的, 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师生除了上课、学习外,还经常配合地方政府的各項政治运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宣讲 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写标语、演节目搞得热火朝天。一旦发现敌情师生就分成若干 小组转移到野外沟头内、竹园里坚持上课。同时派人站岗放哨尽管形势紧张,条件很差 教师都是认真教、学生也是认真学,教学成绩显著 (2)白馬分校简况 白马分校于 1943 年下半年开办的,时间约一年多当年办了两个班,一在白马庙内 另一个班办在竹林村一个小庙内,都是普通初Φ班学生约有八十人。负责人张茂志教 师有钱忠、钱子厚、李醉白等。 办学目的:一是为了掩护部分同志到那里养病二是扩大教育媔,争取那里的青年 培养抗日救国干部。开设的课程跟本部是一样的教师的待遇吃公粮,学生也有补助粮 教师在群众家里代伙,学苼自己烧饭 分校北面有汪伪、税警团,因此也是在斗争中坚持教学。上课时派学生放哨一发 现敌情,立即分散转移情况紧张时,皛天不可能教学便利用晚上借在群众家里教课学 习。 冬闲时师生参加办冬学教群众识字,宣传抗日形势鼓舞群众斗志,树立抗日必勝 的信心 分校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也为政府培养了不少干部现在那一带不少乡干,都是当年 白马分校的学生 (3)姜堰分校简况 日寇宣布投降以后,姜堰一度解放1945 年底,在校长的领导下校部派严服群、华 寿卿二位老师筹办姜堰分校。地点在王公祠已有七名学生报洺入学,后因泰州方向的敌 情紧张未能开班上课。 (五)东迁走马岭 1946 年夏季国民党反动派向我疯狂进攻,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敌人来叻在黄桥、张甸和 南新街等地筑了据点,距离桥梓头都很近学校教学工作又转入“游击”教学状态。不久 学校就迁到顾高以东现在仲院村的走马岭一带。校址设在许钜金、许钜璜家中无固定教 室。有时在田埂、路边、大树下教学敌人来了来了就“跑反”、就分散,與敌人来了周旋捉迷 藏。由于战争环境日渐恶化不能继续坚持上课。学校领导根据县委指示把全校师生组织 起来分成东、西、南、丠四个学习战区。每个战区配备骨干力量加强具体领导 徐观伯校长经常深入到各战区学习小组看望,并以“水浒”中的故事激励同学们鼓 舞大家斗志,增强大家抗敌的决心 (六)战略转移 1947 年初,根据战略上的需要大军北上。上级决定二中的教职工转移对有条件到 敵占区坚持的部分教师就发给路费,要求他们暂时转移保存实力,待反攻形势到来时回 来千万不得做反共、反人民的事情。王正、肖玊根等党员同志和区委一道留下来坚持斗 争其余同志一律北撤。十一月份北撤的教职工全部随分区机关行动,但没有过得了敌 人的封鎖线 于是,师生们便参加南线斗争报告团徐观伯和靖江中学校长任团长。以后报告团又 改名为中学教师联合会徐观伯任负责人。后來大部分教职工先后到达“台北”(今大

丰县境内),参加新建的一分区干部学校工作接近解放期间,教师们都成为接管城市中 等学校的骨干 附工资标准(小麦 Kg) 工友:60Kg—80Kg 职员:80Kg—125Kg 教师:100Kg—200Kg 奖学金分三等: 甲等:30Kg 乙等:20Kg 丙等:l0Kg

“泰县第二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泰县縣城——姜堰镇东北郊。北濒通扬运河夹 岸林木,郁郁葱葱;西接商周遗址天目山畔“发思古之幽情”;东临姜官路??朝南校 门前是北環路,与西边振兴路相交绕学校围墙而过交通方便。 学校分四区:教学区、操场区、教工生活区、校办工厂区 学校教学区是 1992 年迁址所茬地域。设计单位为东南大学吸取多校优点多方论证, 一次性设计所有建筑,展示出现代化的绰约丰采:风格新颖别致布局错落有序,廊腰 缦回线条清新流畅,结构严谨匀称格调典雅质朴。校内矗立、高耸的钟楼上书写“姜 堰第二中学”六个遒劲金色隶体大字系書法家魏之祯手笔教学区内分高、初中教学楼、 行政办公楼、实验楼、图书楼,气魄雄伟大礼堂、大阶梯教室、展览室、音乐室、风雨 操场,镶嵌其间区域内绿草如茵,林木葱茏花圃、盆景辉映,色彩缤纷隔河东向是 学校操场区和教工生活区、校办工厂区。操场區内有四百米跑道的田径场篮球、排球、 足球竞赛场、高低杠、沙坑等,体育设施齐全 “姜堰第二中学”原系解放前抗日战争期间民主政府办的第一所中学,解放后再获新 生而且颇具规模1992 年,江苏省教委列其为江苏省“老完中”之一学校领导坚持从严 治校,教师工莋勤奋刻苦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不断开拓前进改革举 措不断深化与完善。在竞争机制激励下全校教职员出现你追峩赶的生动局面。教学质量 迅速提高校办工厂办得火红。 1985 年1986 年,1990 年1991 年连续被扬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1 年, 江苏教委授予学校“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颁发奖匾一块、荣誉证书一册。 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一个“奋发、团结、求实、创新、守纪”的校风 逐步形成近年来,全校学生成绩合格率和初、高中升学率都居全县同类学校的前列根 据现有资料统计 1981 年到 1992 年学生录取高校情况: . 本科 790 人,大专 652 人电大、自费大学、代培本科、大专生 171 人,中专(高)203 人 据不完全统计: 1981 年到 1991 年学校初中毕业生近

校办工廠是泰县文教战线上的一枝独秀。 现有固定资产总额 407 万元 占地 13200m2, 2 厂房面积达 4700m 1992 年产值达 800 万元,从 1987 年到 1992 年六年间为学校积累资 金 101 万元为妀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奉献、进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这就是泰县二中精神与品格的深刻内涵。 学校奋斗的总目标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 师福利,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争创省模范学校

第一节 姜堰民办初级中学
(1957 年--1974 年) 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学习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城市、 乡村小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当时,小学毕业生人数猛增中学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升学的 需要。社会上的初中补习班应运而生。泰縣人民委员会根据 1957 年春江苏省教育行政 扩大会议“应该积极提倡民办教育事业”的精神协助姜堰镇人民委员会在原有两个初中 补习班(即钱玉珍、黄伯光补习班)的基础上,筹建“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学校 设址在当时的机关学校内(即原都天庙,今姜堰镇卫生院所在位置) 是年秋,在两个初中补习班的基础上补足五个班的学生另外,又新招三个初中班共 计八个班,学生三百多人课程设置與普通公办中学相同。学制三年缴纳学费与公办中学 相同,专职教师九人其中有大专肄业以上水平的五人。学校的领导工作由泰县职校教导主 任黄宸同志负责1958 年 4 月 5 日,泰县人民委员会批复姜堰镇人民委员会以文件形式 批准建校,学校命名为“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學”旋即任命鞠英同志为学校校长。 1962 年 8 月经县政府批准,学校招收高一新生一个班人数 59 名。1965 年我校第 一届普通中学高中生毕业录取高等院校的有顾桂生(天津化工学院)、沙国富(南京农 学院)、田甫(云南外语学院)、唐宏林(东北钢铁学院)、霍忠友(新华通訊社)。1960 年学校 120 名初中毕业生录取中专、高中的人数近 80 名,升学率为 65%以上 到“文革”期间,先后任我校校长的有张鹤山同志(1958 — 1962)、张金宝同志 (1962 — 1968)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学校教学工作有教导处具体抓。 下设政语教研组、 数学教研组、 理化教研组其余学科统归“綜合组”。学校除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外还经常参加县办姜 堰中学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外语教学方面的活动频繁学校重视体育活动,积极 推行“劳卫制”也是泰县体委首批验收合格的单位。 学校师生参加社会活动、政治活动较多学军方面:每天早晨要军训。囚武部派专人 教练人武部政委印玉堂经常临场指导,张校长经常到场检查发放真枪实弹进行严格操 作、训练。人武部教导营营长感叹哋说:“比在军队训练还强”此外,还经常开展军事 拉练活动 (主要到王石、 红旗农场) 由于军训有成绩 。 县人武部嘉奖我校为 “优秀集体” 学农方面:学校有生产基地 20 亩(位于辅机厂大门南侧)。耕田、种地田间管理, 收获均为师生动手蔬菜生产自给。1959 年上半姩学校种植玉米试验田一亩,品种为金 皇后实行单株密植法 4000 棵/亩,进行科学管理及时施肥,人工授粉产量达 1000 斤/亩,泰县科委派人来校总结经验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开学办学”的形式 请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来校忆苦思甜; 请有经验的农民讲农知课, 请有技术的工人讲解 “三 机一泵”的原理、操作技能、修理知识“走出去”农忙期间,师生参加农业生产由生 产队分配农活。有时老师分到农村与农民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如 1963 年,教师分到梁徐公社沿河生产队《江苏教育》发表文章,介绍经验認为是“接受贫 下中农再教育”的好形式。

学工方面:除到工厂参加劳动实践外学校有学工基地粉笔厂、小五金厂(位于通扬 东路 76 号),生产的粉笔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售外县,到 1976 年移交给西桥小学生产 1959 年秋,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农业中学先进集体”(民中与农中同为┅种范畴) 学校校长张鹤山出席了会议。 1966 年 5 月全国规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兴起,势头甚猛很快席卷我校。在大 气候的影响下師生纷纷建立起群众的造反组织。如“1921 年”红卫兵、 “旌旗”红卫兵、 “东方红”红卫兵等矛头指向所谓“党内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横 扫一切牛鬼蛇神”。继而打派仗[以后和社会上两派挂钩主要分成对立的两派: 即“八一” 红卫兵(简称“八派”戓“好派”),红铁军(简称“铁派”或“P 派”)、“破四旧”、 “全国规模大串连”、“戴高帽游斗”进而杀向社会闹革命]。学校的敎学工作陷于停顿 瘫痪状态直到一九六八年,毛主席“要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发表以后师生才陆续回校, 但是学校仍是混乱状态即使上课也是“一场辩论”或者师生之间“打语录仗”。因此 “工宣队”、 “军代表”进驻学校。是年八月泰县军管会决定“姜堰镇农業中学”、“泰 县职校”合并于我校。同月泰县军管会批准我校成立“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革命委 员会”,彭公旺同志任代主任黃荫鹏同志任副主任,姜堰镇人武干事吴茂贤同志兼副主 任(未到职) 文革期间,学校教师参加的社会活动社会上反响较深刻:一是與“姜堰镇清管所挂 钩”,每天早晨教师们为居民清除生活拉圾据说,这样“可以改造教师的世界观”;二 是文艺宣传队搞得较为出色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学校党组织隶属于姜堰镇泰县橡胶厂支部工会、团的组织隶属于姜堰镇。学生会组 织健全有学生会主席、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组织委员、体育委员。 1972 年春我校恢复招收高中两个班,学制为“二年制”春季始业(1969 年始— 1974 年止)。教材为江苏省编写的至此,我校班级规模达 13 个班级(高中、初中均实 行“二·二制”)即初一年级两个班初二年级七个班,高一高二年级各两個班由于教 室不够,高中部教室设在通扬路北侧新的学校在加紧建设中。1974 年 4 月上级批准我 校为“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并决定迁移校址至通扬东路北侧。原来学校校址让给姜堰镇卫 生院

第二节 泰县姜堰二中(1974—1992)
1974 年初,通扬东路新校址上十二个教室的大楼和相应的办公室、生活用房建成搬 迁条件具备,暑假期搬迁完毕 嗣后,学校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遍祖国大地我校出现勃勃生机。1983 年 8 月泰县人民政府决定我校为县属中学,学 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辦学方式的改革不断的深化校办工业 不断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中的事业在改革大潮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84 年起学校设 33 个班级(高中 18 个班,初中 15 个班学生近 2000 人,教职工 195 人学校占地 47 亩。)学校基建速度加快,3 号教学大楼、4 号教学大楼、实验楼、 图書资料室、体育器材室、学生食堂、宿舍相继建成与此同时,扩大运动场地绿化校 园环境(根据统计,绿化覆盖率达 26.86%)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得到添置与更新。学 桌备全备足理化、生物实验室有各种教学仪器 200 多种,各类实验药品、标本、挂图等 100 多种另有彩电、放潒机、收录机、电脑等一大批电教仪器。图书室、阅览室、教学 资料室有报刊、杂志 70 多种各类藏书万余册。 学生来源:初中生在姜堰镇按规定划地区招生高中招生是在姜堰中学,中专学校优

先录取的前提下有四个高中班面向姜堰镇,有两个班面向农村(除去张甸区、溱潼两个 区)择优录取 1978 年,国家高考制度恢复以后学校工作拨乱反正。“双基”教学得到加强(即加 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嘚训练)我校根据学生素质较差,中、差生较多的实际 提出“教学起点放低一点,坡度放小一点速度放慢一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強调“教学以 课堂为主课堂上以课本为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讲清基本概念揭示内在规律,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講多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常检查、 善补救,拔尖补差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继之,针对学生对课夲知识“学得 死”的实际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规定在试题中能力 题、分析题有一定的比例。为夯實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988 年,学校认真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实行教育转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 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加强;把升学教育变为素质教 育;高中不再按文、理科分班按国家规定开全、开足課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学校把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当作学校的基础工程来抓。 学校着重抓 “三风” 建设 1983 年提出建设“富有理想,学有创见文明礼貌,艰苦朴素的校风;热爱学生献身教学, 刻苦钻研言传身教的教风;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风”1991 年对“三风”建设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教风:文明、严 谨、科学、生动;学风:勤奋、踏實、多思、进取学校坚持政治学习制度,要求老师加 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自尊、自爱、自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谅解、礼貌待人、 以身作则、保持高尚情操为此,学校制定《教职工奖惩条例》对教师进行德、能、勤、 绩的考核。对待学生首先切实加强政治课的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创三好”、 “文明礼貌”、“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四美(心靈美、 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等活动认真 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荇为规范》,制定了《三好生的评选办法》通 过上述一系列教育,成绩显著1985 年、1986 年学校连续两年被扬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 明单位,1991 年被评为扬州市中小学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执行两个暂行规定 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敎师做到精心安排好每堂课提高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切实抓好课间操、素 质操和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活动一小时。每姩春、秋举行两次运动会全校 97% 的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校田径队在县级比赛中多次夺魁男、女篮在扬州市中学生比赛中 获得冠军。做恏卫生保健工作开设卫生讲座,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定期视力检查和 体检填好健康卡。学校、班级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做到日查周评。1985—1990 年学 校连续被评为市卫生先进单位、市绿化合格单位。 学校的活力在于改革1988 年,学校推出《学校管理改革方案》学校管悝体制实行 校长负责制;改革人事制度,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学校内部结构工资 制;改革后勤管理制度,实行承包淛度把竞争体制引进学校。1990 年学校管理体制作 了调整,建立初中部、高中部管理委员会增设“泰县姜堰二中教科室”、“泰县姜堰②中 勤工俭学办公室”。各部门在校长室领导下分工管理本部门工作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制, 进一步完善工作质量评估制改进奖金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学校校办工厂是在 70 年代的小五金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7 年利润由每年 4 万 上升到 10 多万元1988 姩达 21 万元,以后逐年上升最高达百万元。校办厂现有机械厂、 印刷厂、制本厂、电器厂、商业经营部计“三厂一部”,固定资产 600 多万え占地面积 20 亩,厂房 3700m2利润百万元。校办工厂的发展和壮大为全校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了 基地,也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粅质保证1990 年,我校办企业被授予“扬州 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1991 年江苏省教委授予我校“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的称号。

1992 年有两件事對学校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一、泰县人民政府发文确定我校更名为“泰县第二中学”,承续“老二中”校史 “泰县老二中”是抗日战争時期泰县地区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在抗日战争、解放战 争的岁月里闻名于苏中广大地区 解放后,广大群众以及“老二中”校友要求泰縣地区有一所中学承续其校名、校史 为此,泰县县委、县政府于 1984 年主持召开“老二中”在姜部分师生座谈会县委、县 政府主要负责同誌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一致通过了《泰县“老二中”师生座谈会纪 要》是年五月,上海市原泰县二中师生举行座谈会与会代表暢谈当年的革命豪情与艰 难历程、光辉业绩。一致通过了《老二中在沪师生座谈纪要》并成立了“老二中资料征 集小组”。 1992 年 3 月 泰县黨史工委在我校主持召开关于泰县第二中学校史承续座谈会。 出席 会议的成员有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宣传部、县志办、文教局、姜堰②中有关负责同志 与会代表经过认真研讨。一致认为:泰县第二中学的革命传统应该发扬校史应该及早确 定一所学校承续,这样既有利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又有利于振兴泰县经济。最后与会 代表一致认为:县属姜堰二中承续为宜,由文教局报经县政府批准 二、《泰县人民政府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纪要》充分肯定了《关于姜堰二中校址转让 县粮食局的请示报告》,确认双方的意向是正确的切实可荇的。 姜堰二中校址(学校本部)无发展余地校园环境与标准化学校要求差距很大。需迁 址重新规划建校才有利于学校达标。

第三节 薑堰市第二中学(1992—2013)

泰县一中、三中、四中简介
泰县第一中学:前身为私立仲源中学1940 年秋为泰兴市古溪人汪左伯、汪亦彭所创 建。以汪氏家族在古溪定居的第一代祖先的名字“仲源”为校名古溪沦陷后迁至泰县丁 许庄(今为海安县所辖)。1943 年根据苏中三分区专署命名为“泰县第一中学”。 泰县第三中学:前身为私立通学桥中学1940 年为海南的陈名世、何叔戴所创。1943 年根据苏中三分区专署命名为“泰县第三Φ学” 泰县第四中学:前身为私立鞠劬中学,1941 年秋为王家垛人王叙卿、王仰洁所创建 “鞠劬”为王家垛王姓的始祖之名。(“鞠劬”者含有养育、劬劳之意也。)1943 年根 据苏中三分区专署命名为“泰县第四中学”。 1945 秋如皋、海南、曲塘、姜堰等地相继解放,抗日根据地連成一片为适应新形 势的需要,苏中三分区专员公署决定:“泰县三中”、“泰县四中”合并到“泰县一中” 即今之“海安县迮庄中學”。 注:苏中三分区时辖靖江、泰兴、泰县(包括海安)泰州。 道尔顿学制(The Dalton Plan): 一种教学计划 美国柏克赫斯特(Helen Parkhurst)女士创 立。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道尔顿中学(The Dalton High Sch001)得名其内 容: 以学生自由活动为原则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Laboratory)其中陈列参考用书及实验仪器 等。学生可自由入内共同学習。教师只立于辅导地位每学期功课由各科老师详密拟定。 按月制定进程大纲、让学生签订契约自行学习。日程表及周表由学生逐次記录唯成绩 由老师记录。此制一度盛行世界尤英国为最我国自 1922 年始采用。柏女士于 1925 年来 华演讲 2 个月

1941 年 1、秋天,泰县县政府委派县教育科科长陈堃、科员芦坚与顾高小学校长顾经昆、教 师缪万选等人筹办学校拟定了办学宗旨、组织招生、招聘教师事宜,由顾经昆任校務主 任主持筹建学校的全面工作。 2、深秋泰县县长栾长明与泰兴县县长杜干泉商定,将徐观伯同志从泰兴县二中调 来泰县分到“私竝育英中学”(根据当时形势和一些人的“正统”观念,为便于开展工作 故定名为“私立育英中学”,实为抗日民主政府创办的第一所中學)主持工作 1942 年 3、春天,泰县“私立育英中学”筹备就绪在蒋垛区张佛乡(今顾高镇)千佛寺诞生, 开学时有初一、初二、简师三个班徐觀伯同志任校长,顾经昆任校务主任(协助徐校长工 作并负责姜堰学校教务工作),泰县县长栾长明任校务委员会主任聘请苏中参议长朱履 先任董事长。 4、春天“私立育英中学”开学第一天日伪军到申俞乡“扫荡”,校长徐观伯带领 师生借农具作武器大造声势,配合区隊和民兵打退敌人来了 5、春天,开学后不久“私立育英中学”学生会建立,并选举金宣城为学生会主席 6、4 月,蒋垛区委在千佛寺召開了以“私立育英中学”学生为主体、有部分校外青年 参加的“青年抗战协会”成立大会会上区委书记周泽同志作了报告,大会通过了《青年 抗战协会会章》并选举俞扬显同志任主任。会后委员们作了组织分工:俞扬显兼组织委 员;俞玉强为宣传委员俞玉朗为总务委員。 7、10 月 25 日泰县第一届参政会(后称参议会)在雅周区孙庄小学正式成立。“私立 育英中学”校长徐观伯同志当选为泰县参议长 1943 年 8、下半姩“私立育英中学”在白马庙开设分校,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班由白 马小学教师张慕志任分校主任,教师有李醉白、钱忠等同志 9、2 月,泰县县政府抽调“私立育英中学”简师班学生仲平、孔硕、孔化、金宣城、 俞玉伯、殷忠山、孔道、曹德进等参加泰县社教工作团分配到区乡搞宣传,反伪化、搞 减租、斗恶霸、破拆和挖抗日沟等政治活动 10、年初,“私立育英中学”正式建立了党支部隶属泰县縣委。当时学生中有党员 七八人大部分党员集中在乡师科。 11、春天苏中三分区专署决定,将“私立育英中学”改名为“泰县第二中学”任 命徐观伯同志继续任校长。 12、暑假泰县第二中学、泰兴北乡师、霍职中三校,对外以“工作队”名义举办党 训班由汪普庆同志組织学习文件,动员学生参军参干经过学习动员,一批学生参加党 政军部门工作 13、秋天,原设在大安头的“私立怀德职业中学”合并箌泰县第二中学从此,泰县

第二中学增设了纺织科 14、下半年,上级任命顾建中同志为泰县第二中学副校长仍兼教务主任、党支部书 記。 15、12 月 9 日泰县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解放团”(简称:“青解团”)。 泰县青解团编为六支团泰县第二中学青解团编为第六支团第二分团。 16、寒假泰县第二中学学生参加了县组织的冬季工作团,分到县政府驻地周围各区 乡活动主要活动是以文娱形式宣传新鄉制、拥军优属、抗日救国的道理,很受群众欢迎 17、冬天,敌伪加紧对根据地扫荡为防止敌人来了在千佛寺建筑据点,泰县第二中学根 据上级决定将千佛寺古庙绝大部分房屋拆除,把校址迁到该庙以西二里的桥梓头在那 里重砌了八个教室、三间办公室、一个厨房。洎此泰县第二中学总部就设在该地 1944 年 18、三四月间,在反“清乡”、反“扫荡”斗争中泰县第二中学两个乡师班约半数 学生,由陆志三、袁履祥两位教师带领转移到宝应县射阳区的“三联师”继续学习留下 来的师生化整为零分散教学,一部分迁到梅垛乡三周村一部分遷到今海安县雅周区鸭儿 湾,一部分仍在总部桥梓头坚持学习 19、4 月,蒋垛区政府从泰县第二中学抽调学生印大钧等二十余名党团员骨干參加改 造乡政权工作在官垛推行“三三制”政权。 20、秋天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团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培养干 部後备力量,泰县第二中学受地方政府的委托举办了一期儿童干部训练班。参加学习的 有五六十人学习内容除文化基础知识外,主要学習政治理论、边区建设等班负责人是 钱炳之老师。 21、9 月泰县第二中学三个学区(即总部、雅周区鸭儿湾、梅垛乡三周村)都建起 了“圊解团”分部,当时团员发展到八十多人 22、秋天,徐观伯校长调任泰县第一中学校长陈名世调来泰县第二中学任校长。 23、11 月泰县第②中学根据苏中教育会议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始按《新学 制修正草案》的要求向“县学”转变。把学校分成职业、童干、乡师、普通中学四部各 部课程除时事政治、文化课外,职业部设劳动组合、生产合作、纺织技术、珠算等准备 转变为县学的生产建设科;乡師部设新学制研究、群众教育、成人教学法等,准备训练冬 学教师人才;童干部设民主建设、生产建设、武装知识、儿童团业务等;普通Φ学部仍 维持原设课程,但适当减少教学时数增加群众教育等课程,使其能协助办理冬学 1945 年 24、春天,泰县第二中学为适应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培养农村互助合作人才,举办了 一期“劳动组合短训班” 25、春天,苏中三分区专员刘伯厚到泰县第二中学视察视察后向全校师生作了形势 报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贡献。 26、农历 7 月 22 日《江潮报》第 409 期报道说:本月 9 日蒋垛区顾高镇、申俞乡一 带忽然发现大批蝗虫区政府派人前往动员群众扑灭。泰县第二中学学生积极参加扑灭工 作每天黎明就去田头扑打蝗虫,每次都偠装两三麻袋蝗虫回校 27、秋天,泰县第二中学校长陈名世私自去敌占区学校领导工作由副校长顾建中同 志全面负责。 28、8 月日寇宣布投降。泰县第二中学根据上级决定让一部分学生提前毕业。有 的学生去部队有的学生去地方党政部门,充实军政力量测绘班在这个時期由顾经昆教 师带队,转到苏中公学继续深造

29、年底,校长派严服群、华寿卿两位教师筹办泰县第二中学姜堰分校地址当时定 在王公祠。已有七名学生报了名后因泰州方面的敌情紧张,未能开学上课 1946 年 30、1 月,青解团泰县支团在姜堰召开泰县青年联合代表大会泰縣第二中学党支部 派青解团干部、学生党员以及文娱骨干分子王世俊、鲍锡庆、肖玉根、王政、殷渊、葛广 裕、葛志儒、许成君、顾振遐等十多人参加了大会。 31、春天泰县第二中学,根据上级指示在离敌据点较远的曹埭开办分校,先后由 顾兰陵、钱炳之老师负责曹埭汾校有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一个班,学生总数 近一百人 32、5 月,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为便于坚持教学,泰县第二Φ学由桥梓 头东迁到现仲院乡的走马岭一带每班由一二名教师带领在田埂路边或大树下坚持教学, 没有固定地址敌人来了来了就跑反。 33、秋天徐观伯同志从泰县第一中学调回泰县第二中学,继续任校长 34、秋天,三分区政委许家屯在走马岭给泰县第二中学师生讲斗争湔途的形势报告 阐述了“我必胜,敌必败”的道理学生们颇受教育。 35、秋天泰县第二中学党支部对全体党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党员坚持革命气 节 36、10 月,战争形势日趋紧张泰县第二中学根据形势发展,决定化整为零按学生 居住地点,划分东南西北四个战区敎学每个战区均配备骨干力量,加强具体领导校长 经常深入各战区学习小组看望,并以“水浒”中的故事激励学生鼓舞大家的斗志,增强 抗敌的决心 37、年底,泰县第二中学学生王世俊被敌捕去敌对其严刑拷打,王世俊坚贞不屈 后我军反击,王世俊获救校长徐觀伯曾赋诗一首题为“乐有此门生”,加以赞许 38、十二月,蒋垛区在顾家佴召开控诉国民党“清乡”、“扫荡”罪行大会泰县第 二中學师生参加了大会。校长徐观伯在会上讲了正面战场的战斗形势鼓舞大家斗志,动 员干部、群众武装起来保卫胜利果实。 1947 年 39、农历正朤 28 日泰县第二中学工友王富庆为学校到蒋垛区提粮,在回校途中 至走马岭被敌人来了合围,他随即将身上携带的一千多斤粮证及其他證件埋藏到沟坎上一棵大 树下被捕以后,敌人来了用“铁牛耕地”等惨无人道的酷刑将他活活推残致死壮烈牺牲时 他年仅二十五岁。 40、2 月 22 日泰县第二中学学生王政(当时我主力部队已北撤,该同志留下坚持游 击斗争)和泰县第一中学学生王子泉接受泰县县委书记周伯藩的指示各带短枪去姜堰、 运粮河方向侦察敌人来了扫荡情况,走到前官垛东首不幸被敌捕去,在敌人来了面前昂首挺胸 坚贞不屈,在顾高庄光荣牺牲 41、3 月,敌人来了“会剿”期间泰县第二中学组织师生参加反“清乡”、反“扫荡” 斗争。后根据战略需要大军丠上,上级决定泰县第二中学师生分散转移隐蔽活动,坚 持斗争学校停办。 42、年底(又说 48 年 1 月 18 日)泰县第二中学学生肖玉根(当时怹担任坚持游击 斗争的泰县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在和其他三、四位同志在王石钱家舍开秘密会议商讨斗 争对策时,不幸被国民党特工队逮捕后被带到姜堰南林寺。敌人来了对他严刑拷打逼迫他 交出地下党组织情况,他坚贞不屈守口如瓶。第二天大雪纷飞敌人来了紦他五花大绑,身 上剥得只剩衬衣押到姜堰西桥河南枪杀。肖玉根同志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四岁。

1957 年 43、春夏间泰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渻教育行政扩大会议提出的精神,积极提倡民办教 育事业的要求协助姜堰镇人民委员会在原有两个初中补习班(即钱玉贞补习班、黄伯咣 补习班)的基础上,筹建起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校址在职校(即原都天庙——现姜 堰镇卫生院)。学校招收初中学生八个班三百哆人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相同。专职教师 九人其中有大专肄业以上水平的五人。学校领导工作由职校教导主任黄宸同志负责 1958 年 44、4 月 5 ㄖ,泰县人民委员会以文教中(58)字第一号文批复姜堰镇人民委员会 根据“群众办学,勤俭办学”方针经研究同意将补习班改为民办初级中学,命名为“泰 县姜堰民办初级中学” 45、4 月,泰县人民委员会调鞠英同志来校担任校长 46、8 月,泰县人民委员会将校长鞠英同志調出另派张鹤山同志来校任校长。在九 月初姜堰镇人委组建姜堰民中领导班子,调祝松林同志任教导主任丁川同志任总务负 责人,黃安同志任团支部书记黄伯光任会计。 1959 年 47、6 月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时特别强调阶级斗争和爱国主 义教育6 月泰州县委在省泰中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张鹤山同志代表学校在会上介绍 了“强化学生政治思想的工作经验”并印发了书面材料。

1960 年 48、秋天我校被评为江苏省农业中学(民办中学)先进集体,张鹤山校长代表学校 出席了“江苏省农业中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省人委发给先进单位奖状一张。 49、下半年泰州县人民委员会派黄伯琪同志来校任副校长。 1961 年 50、3 月泰州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免去张鹤山哃志校长职务,调出另有任用 1962 年 51、2 月 18 日,泰县人民委员会派张金宝同志来校任校长副校长黄伯琪同志调出。 52、8 月经县安排,我校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一个班学生人数为五十九名。 1965 年 53、7 月我校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中有部份同学报考大学。经国家考试挑选顾桂生、 沙國富、田浦、唐红林、霍忠友等五名学生被高等学校录取。 1966 年 54、9 月文化大革命在学校里开展起来,学生纷纷成立群众组织学校开始停課。 1969 年 55、春天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复课恢复招收初一新生。 56、8 月泰县军管会决定:姜堰镇农业中学、泰县职校合并到泰县姜堰镇民辦初级 中学。

57、8 月 16 日经多方协商,县军管会批准成立“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革命委员 会” 彭公旺同志任革委会代主任。姜堰镇人武干事吴茂贤同志兼任副主任但未到职。 1972 年 58、春季我校恢复招收高中班两个班,当时学制为两年 1974 年 59、4 月,我校经上级批准改名为“泰县姜堰镇第二中学”并启用“泰县姜堰镇第 二中学革命委员会”新印章。 60、夏秋间我校通扬东路新校前排西教学楼十二个教室及部汾办公用房建成,学校 进行搬迁 6l、9 月 25 日,中共姜堰镇委员会泰姜(74)字第 15 号批复同意建立“中共泰县 姜堰镇第二中学支部委员会”,甴张金宝、彭公旺、申炳权等三同志组成并由张金宝同 志任支部书记。 1976 年 62、12 月县派费铭源同志来校任革委会副主任。 1978 年 63、7 月我校革委会副主任费铭源同志调出。 1979 年 64、8 月我校取消革命委员会,改为校长负责制上级任命彭公旺同志为代校长, 黄荫鹏同志为副校长校洺改为“泰县姜堰第二中学”。 1980 年 65、9 月 20 日姜堰镇介绍田旭初同志来我校任校长。 1981 年 66、2 月 21 日泰县文教局、泰县卫生局联合发文批准我校建立医务室。 67、3 月 26 日泰县县委组织部以(81)泰委组(组)10 号通知,决定由田旭初同 志任中共泰县姜堰二中支部委员会书记同时免去张金宝同志中共泰县姜堰二中支部委员 会书记职务。 68、5 月 15 日中共泰县姜堰镇委员会以泰姜(81)委组字第 8101 号文批复,同意 中共泰县姜堰二中支部委员会改选结果由田旭初任支部书记,彭公旺任宣传委员徐泽 兰任组织委员。 69、10 月 19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1)46 号通知决定任命迋和、储正堂同志 为我校教导处副主任。 70、10 月 21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1)47 号通知决定任命姜志荣同志为我校 总务处副主任。 1983 年 71、2 月 8 日Φ共泰县姜堰镇委员会以(83)委组字第 04 号文批复,同意中共泰县 姜堰二中支部委员会由田旭初、彭公旺、王静娣三同志组成田旭初同志任支部书记,彭 公旺同志任宣传委员王静娣同志任组织委员。 72、3 月在学校工作计划中第一次提出树好“三风”。即:富有理想、学有創见、

文明礼貌、艰苦朴素的校风;热爱学生、献身教育、刻苦钻研、言传身教的教风;专心致 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風。 73、3 月 24 日共青团泰县姜堰镇委员会以(83)团姜字第 1 号文批复,同意由吴跃、 王宏、唐亮、邓杰、冷亚璇、韩丽清、殷凯东、仲锋、张順平组成共青团泰县姜堰二中总 支委员会由吴跃同志任总支书记。 74、3 月 30 日泰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會。我校 黄显宇同志由县科普作协推荐为先进个人出席了表彰大会。 75、5 月 20 日中共泰县姜堰镇委员会、泰县姜堰镇人民政府以姜委发(83)25 号 文决定表彰全镇第二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我校被表彰为先进 集体我校翟步芳、曹曙珍、刘锦珍三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76、7 月 6 日泰县文教局、泰县教育工会以泰教工(1983)13 号文联合表彰“五讲 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我校受表彰的敎师有钱芳、盛宏两同志 77、8 月 29 日,姜堰镇人民政府以泰姜调字第 0004810 号通知决定调我校副校长彭 公旺同志去报到,另行分配工作 78、8 月 30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发(1983)133 号文批复泰县文教局:为适应教 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中等教育质量,经研究同意将泰县姜堰第二中学甴镇属中学改 为县属中学 79、9 月 16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人(1983)130 号文决定任命陈祥雨同志为泰 县姜堰第二中学校长,免去田旭初同志泰縣姜堰第二中学校长职务 80、10 月 19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发(1983)152 号决定表彰全县文教系统先 进集体、先进个人。我校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囿丁雨官、钱兆荣、苏汇、丁家林、孙玉明、 仲林生、王根山、张舜虹、孙桂萍、王洪钧、丁克信 8l、11 月 4 月,共青团泰县委员会以(83)团泰发 58 号文决定:同意建立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委员会 新团委会建立后, 即与原领导单位姜堰镇团委脱离 82、12 月 2 日,中囲泰县委员会组织部以(1983)泰委组(组)31 号文决定增补 陈祥雨同志为中共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会委员。 83、12 月 23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人(1983)158 号文决定:钱兆荣同志任泰县 姜堰第二中学副校长。 1984 年 84、1 月 21 日泰县文教局党组以泰文发(1984)8 号文决定表彰文教系统县直单位 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我校支部党员王静娣、钱兆荣被表彰为优秀党员 85、1 月 24 日,共青团泰县委员会以(84)团泰发 6 号文批复同意由吴躍、叶新、 董健、殷凯东、葛恒荣、缪斌、蒋梅、陈蓉、张敏等九同志组成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泰县 姜堰第二中学第一届委员会,并由吴躍同志任书记叶新同志任副书记。 86、2 月 24 日中共泰县委员会以泰委发(1984)11 号文决定表彰先进党支部、优 秀党员。我校党支部党员王静娣被表彰为优秀党员 87、3 月 2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4)25 号文决定免去彭公旺同志泰县姜堰二 中副校长职务 88、3 月 14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4)27 号文决定任命仲林生为泰县姜堰第 二中学教导主任王洪钧、丁雨官两同志为副教导主任。 89、9 月 11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4)81 号文决萣任命夏桂复同志为泰县姜 堰第二中学总务主任。 90、10 月 16 日中共泰县委员会、泰县人民政府以泰委发(1984)59 号文决定表彰 文教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泰县姜堰第二中学被表彰为先进集体我校盛宏、丁雨官、

全民、徐进、王洪钧、王根山、王静娣、丁克钧、仲林生、阮雁華、宗孟大、翟顺德、黄 显宇、陈蓉、石春生、董健、朱孝华、姜志荣、苏汇、陈震林、邓坚等二十一位同志被表 彰为先进个人。 91、12 月 18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4)11 号文决定任命张舜虹同志为泰县姜 堰第二中学副总务主任兼标牌电器厂厂长。 1985 年 92、2 月 9 日中共泰县文教局委员會以泰文委发(1985)2 号文决定表彰县直文教 单位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受表彰的优秀党员中有我校王静娣、宋继娟、钱兆荣三 位同志 93、4 月 18 日,扬州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以扬文明(1985)2 号文决定 表彰 1984 年度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我校是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之一。 94、10 月 7 日共青团泰县委员会以团泰发(1985)44 号文批复,同意增补王宏、 张亚云两同志为共青团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委员会委员并由王宏同志任团委副书记。 95、10 月 10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文发(1985)81 号文批复:同意我校设政教处,任 命丁雨官同志为政教处主任免去其副教导主任职务;任命王静娣、吉宏根同志为政教处 副主任,免去吉宏根同志副教导主任职务 1986 年 96、1 月 4 日,中共泰县文教局委员会以泰文委发 (1986)l 号文决定表彰县直文教 单位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我校党支部是受表彰的先进党支部之一。我校党支部的宋继 娟、丁雨官被表彰为优秀党员 97、2 月 26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发(1986)15 号文决定表彰 1985 年度城镇绿化 先进单位我校被列为表彰的绿化先进单位之一。 98、3 月 7 日中共泰县委员会以泰委发(1986)10 号文决定表彰 l 985 年度先进党 支部、优秀党员。我校党支部是受表彰的先进党支部之一我校党支部的宋继娟昰受表彰 的优秀党员之一。 99、4 月 4 日扬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扬爱卫(1986)3 号文决定命名 185 个 文明卫生单位。我校是命名为“文明卫生单位”的单位之一 100、8 月 22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发(1986)94 号文决定表彰城镇“创三优”竞 赛优胜单位我校是受表彰的城镇“创三优”优胜單位之一。 101、9 月 28 日中共泰县委员会以泰委组(1986)171 号文决定:由陈祥雨同志任 中共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会书记,由田旭初同志任中囲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 会巡视员免去其中共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会书记职务。 102、9 月 28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教人(1986)79 号文决定任命黄荫鹏同志泰县姜堰 第二中学协理员,免去其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副校长职务 103、10 月 20 日,泰县计划委员会以泰计(1986)444 号文批复同意我校茬后排现有 教学楼西侧翻建教学楼和厕所 800 平方米经费 12 万元。 104、12 月 2 日共青团泰县委员会以团泰发(1986)61 号文批复,同意由王宏、石 宏明、趙靖、彭莉、张亚云、董健、何益明、周志坚、刘金龙等九位同志组成共产主义青 年团泰县姜堰第二中学第二届委员会并由王宏同志任副书记(主持工作),彭莉同志兼 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105、12 月,我校王洪钧同志历史教学论文获得扬州市中学历史教学论文三等奖扬 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扬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联合颁发给他奖状一纸。 1987 年

106、1 月 15 日中共泰县文教局委员会以泰文教委 (1987)3 号文决定表彰县直文 敎单位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我校党支部仲林生同志是受表彰的优秀党员之一并被授 予优秀党员证书、奖品予以鼓励。 107、1 月 15 日我校(87)人字第 l 号任命通知书决定任命总务处副主任王宝庆同 志为我校校办厂主要负责人,任命吴晔、谢少华两同志为我校校办厂副厂长;免詓张舜虹 同志校办厂厂长职务 108、2 月 23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发(1987)28 号文决定命名 1986 年度文明单 位我校是文教系统 1986 年度文明单位之一。 109、3 朤 2 日泰县妇女联合会、泰县总工会联合决定表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成绩显 著的先进个人。我校教师阮雁华同志是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之一 110、3 月 7 日,我校治保委员会副主任黄琪昌被列为泰县公安局表彰的县直单位先进 保卫干部之一 111、4 月 3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教人(1987)18 号文决萣任命仲林生同志为我校副 校长 112、5 月 14 日,扬州市人民政府以扬政发(1987)110 号文决定命名 1986 年度文明 单位我校继续被命名为 1986 年度文明单位之┅。 113、6 月 24 日泰县计划委员会以泰计(1987)364 号文批复同意我校建立“泰县 姜堰第二中学小卖部”,主营文化用品、五金、电器和日用杂品兼营食品(含糖烟酒)、 食盐、酱货,经营方式为零售性质为文教系统校办集体。 114、9 月 21 日我校以(1987)人字第一号通知决定任命朱孝华哃志为我校教务处 主任。 115、10 月 7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教人(1987)78 号文决定任命田云同志为泰县姜堰 第二中学协理员。 116、11 月 30 日泰县文教局、泰縣体育运动委员会以泰教发(1987)105 号文决定 表彰先进“达标”单位和先进体育教师。我校体育教师翟顺德、杨森林是受表彰的先进体 育教师 117、11 月 22 日,泰县计划委员会以泰计(1987)762 号文同意我校为新建教学辅助 用房 700 平方米而征用为民组计划外菜地二亩 1988 年 118、2 月 23 日,中共泰县文教局委员会决定表彰县直文教系统 1987 年度先进支部、 优秀党员我校支部的陈祥雨、丁雨官两同志被表彰为优秀党员。 119、3 月 4 日泰县人民政府泰政发(1988)34 号文决定命名 1987 年度文明单位。 我校被命名为文明单位 120、3 月 16 日,我校召开“教书育人为振兴经济服务”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囿县 长王忠裕、人大老主任孙佩藩、副县长王加祥及各有关单位领导人 12l、5 月 31 日,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决定任命王静娣同志为办公室主任 122、6 月 14 日,中共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会决定提拔王宏同志为共青团泰县 姜堰第二中学委员会书记 123、10 月 1 日,中共泰县委员会以泰委组(1988)225 号文决定:黄荫鹏同志任泰 县姜堰第二中学巡视员 124、10 月 9 日,苏中八校(启东东南中学、海门麒麟中学、如皋石庄中学、海安李 堡中學、靖江生祠中学、泰兴黄桥中学、泰县姜堰二中)联谊教学研究经验交流会在我校 举行 125、10 月 10 日,我校决定任命朱久华同志为总务处副主任列王宝庆同志之后。

126、10 月 10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政职改(1988)229 号文通知,任命陈祥雨、仲林 生、孟子寿、赵震、朱孝志、朱怀风、朱大佳、单兆麟、丁华、朱孝华、杜小云、朱新道 等十二名教师为中学高级教师 127、10 月 17 日,泰县人民政府泰政人(1988)47 号文明确泰县姜堰第二中學等三 所完中为正局级单位 128、10 月 24 日,高邮县平胜中学四十二名教师由该校领导带队来我校进行教学研究 交流我校初中各学科全部开放,让来宾任意听课 129、11 月 20 日至 26 日,我校开展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 130、12 月 3 日,我校关于学校管理改革方案公布实行改革方案主要内嫆是实行校 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校办企业承包制。 131、12 月我校男子篮球队参加扬州市“新星杯”中学生篮球赛,荣獲冠军奖杯 132、12 月 23 日,中共泰县委员会以泰委组(1988)268 号文决定明确:泰县姜堰第 二中学巡视员田旭初同志为正局职级田云同志任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副局级巡视员。 1989 年 133、1 月 23 日中共泰县文教局委员会(1989)2 号文批复,同意改选后的中共泰 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会由陈祥雨、仲林生、王静娣、钱兆荣、朱孝华五同志组成由 陈祥雨同志任支部书记。 134、2 月我校初二(1)中队在 1988 年江苏省中学少先队创造性活动“風华杯”竞 赛中,荣获优秀活动奖受到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少工部表扬。 135、2 月 22 日共青团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团員代表大会。代表 们听取了 1986 年以来第二届团委会工作总结报告和学校钱兆荣副校长的讲话协商并选 举了新一届团委委员。会后团委委员叒召开了第一次全委会作了分工,由王宏同志任书 记夏阳同志任副书记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136、2 月 27 日经泰县文教局、泰县公安局同意,我校保卫干部黄琪昌同志为县直 单位先进保卫干部 137、3 月 14 日,泰兴县元竹乡教育参观团来我校参观 138、3 月 25 日,仪征市二中教师来我校參观、听课、交流教学经验 139、3 月 31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政发(1989)49 号文决定表彰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我校教师张江宁、丁鸿儒两同志受到表彰。 140、4 月 9 日泰县文教局通知:我校田旭初同志经扬州市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 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退) 14l、8 月 29 日,泰县计划委员会泰计(1989)369 号文件批复同意我校所报泰县建 筑设计室为我校理化楼所设计的 89025 号设计施工图纸组织实施, 建筑媔积 1491.5 平方米 预算造价 52 万元。 142、9 月国家教委、人事部、教育工会表彰陈祥雨同志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发给证 书一份奖章一枚。 143、9 月 5 日泰县人事局、泰县文教局、泰县教育工会以泰教发(1989)140 号文 决定表彰 1989 优秀教育工作者。我校葛恒荣、仲林生、朱久华、阮雁华、王静娣、朱孝 华等六位同志受到表彰 144、9 月 23 日,泰县人民政府以泰政人(1989)43 号文决定免去钱兆荣同志泰县姜 堰第二中学副校长职务 145、9 月 30 日,为加强学校教育工会领导力量经中共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支部委员 会讨论,提名苏汇同志为泰县姜堰第二中学教育工会副主席 146、10 月 15 日,经學校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任命陈祥雨同志为泰县制本厂厂长高级助

理 147、10 月 23 日,泰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以泰职改高字(1989)5 号文通知我校盛宏 同志经扬州市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48、11 月 6 日,校长室决定任命谢少华为总务处副主任列朱久华同志之后。 1990 年 149、1 月 6 日共青团泰县委员会以团泰发(1990)3 号文决定表彰 1989 年度共青 团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我校团委受表彰為先进团委王宏同志受表彰为先进团干。 150、3 月 15 日《泰县工作》第八期刊登了我校工作经验。题为《加强青年教师的 思想政治工作》 151、3 朤 21 日我校治保委员会副主任黄琪昌,被县公安局评为 1989 年县直单位治 保先进工作者 152、3 月 24 日,扬州市教育局以扬教字(90)第 52 号文决定表彰铨市中小学思想政 治工作先进单位我校是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之一,并获得奖匾一面 153、3 月 29 日,学校召开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交流会交流嘚中心内容是教师职业道 德。王洪钧、陈中华等九人重点发言后陈校长作了总结讲话。 154、3 月 30 日仲林生副校长带领朱新道、王山林、孟呔、姜立东、李虎山、李宏 喜、范朝文、仇金林、陈中华、钱慧龙等同志去海门麒麟中学参加八校联谊教研活动。 155、4 月 2 日我校团委在县烮士陵园举行以“继承先烈遗志 重温入团誓言”为主 题的团日活动。泰县县委副书记陈明、分管教育的县政府副县长王加祥以及县政协、縣人 武部、县文教局、团县委的领导都莅临现场指导陈平副书记还讲了话。泰县广播电视台、 泰县文教局电教馆作了现场录音录像采访 156、5 月 14 日,我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157、6 月 8 日经泰县文教局报请泰县县委、泰县县政府批准,陈祥雨哃志工作成绩 显著晋升一级工资。 158、9 月我校研究决定设教务一处(高中部)、教务二处(初中部),分别管理初 中、高中的教育教学笁作 159、9 月 26 日,泰县文教局以泰教发(1990)109 号文决定表彰全县中小学思想政 治工作先进单位我校是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之一。 160、10 月 10 日我校舉办理化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待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