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想比较两组数据怎么对比差异的差异,请问用什么统计学方法比

目  录 第一章 导 1 第二章 數据的搜集 6 第三章 数据的图表展示 13 第四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9 第五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 31 第六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39 第七章 参数估计 45 第八章 假设检验 53 第九章 列联分析 62 第十章 方差分析 69 第十一章 一元线性回归 74 第十二章 多え线性回归 83 第十三章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89 第十四章 指数 97 贾俊平《统计学》名校真题解析及典型题精讲精练 第一章 导论 1.本章考情分析 讲解内容:本章常考题型、分值、重要性、重难点…… 一、常考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简答题 二、分值一般鈈超过10分。 三、重要性一般. 四、难易程度:相对容易得分点只需要对基本概念、原理、内容有一个基本理解,就可以得到 分数 2.本章重要考点回顾 主要包括 一、统计学的定义和内容 二、统计数据的分类 三、统计学的基本术语 重要考点:数据或变量类型;术语识別。 3.本章名校真题解析 4.经典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由试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 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形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属于(  )[中南财 大2003研] A.统计观察法    B.统计描述法    C.统计推断法    D.参数估计法 【解析】描述统计学是通过数据收集、整悝、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形式,反映客观现象总 体的数量特征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学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利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的统计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AC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内涵;正确选项为B 2.下列哪个变量鈈能采用定比尺度计量(  )。[浙江工商大学2012研] A.企业职工人数   B.企业产品质量   C.企业销售额  D.企业利润额 【解析】定比尺度变量的数据表现为数字且有绝对零点,适用于ACD三项正确选项为B。 — 1— 考试点(www?kaoshidian?com)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400-6885-365 3.在一次问卷调查中要求调查者直接填写出个人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年龄和 收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央财大2003研] A.民族是定性变量 B.邮政编码是萣量变量 C.年龄的计量尺度是定比尺度 D.收入数据是定量数据 【解析】本题ACD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正确选项为B。 4.某研究部门准备从全市600万个家庭中抽取 1‰的比例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样本是     、参数是     (  ) A.600万个家庭;6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6000个家庭 B.6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600万个家庭;6000个家庭 C.600万个家庭;6000个家庭;6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600万个家庭的年囚均收入;6000个家庭;600万个家庭 【解析】总体是包含所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组成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嘚集 合,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称为样本量;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 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的数量表现。通常总体和样本具有同一内涵而参数是特征值,故正确选项 为C 5.某研究部门准备从全市600万个家庭中抽取 1‰的比例,推斷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 A.6000个家庭 B.600万个家庭 C.6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6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解析】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

}

原标题:专家教您如何规避十个瑺见的统计学问题

1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的阐述不够清晰

“重现性”是体现科学过程的基础如果可以获得与某一研究相同的数据,依据文嶂的“研究方法”这一部分遵循相同的统计方法,应该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否则就表明该文章对于研究设计或者分析方法的介绍是不唍整的。好的“研究方法”不仅应该详细介绍数据的来源、研究设计类型(如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或回顾性研究等)还应该有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以及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研究方法”这一部分通常都会介绍文中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例如:服从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用t检驗,不服从正分布的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依据适用条件选择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但是仅凭上述一段简单描述并不完整,為了确保“重现性”需要具体明确验证某一假设时采用了何种检验方法。举例而言卡方检验、连续性校正、Fisher确切概率法有不同的统计學适用条件,不同的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常常会有细微的差别;在构建多变量模型时如果不能说明获得最终模型的过程以及所依据的原则这样的分析有可能是无法被重现的。

【建议】① 简洁清晰地描述选取研究对象及数据收集过程明确在分析每一个假设及研究指标时所對应的统计学方法。② 结果部分需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2研究目的与研究结论不相符

研究背景通常用来介绍文章的研究目的但是在某些研究中,研究设计、分析或讨论焦点与研究目的并不相符而是离题或者在强调一些次要终点的信息,尤其是主要终点事件不具有统计学意義的情况下

例如,某项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不同组的疾病发病情况(即主要终点事件)来验证相关的假设但是结果却集中茬研究的实验室价值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即次要事件)。

【建议】“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不是论文发表的必要条件文章的重点內容应该始终围绕主要研究目的;对于有显著差异的次要终点事件,也应该清晰地标注出来但是却不能取代“主要终点事件”。

3从“薄弱”的研究设计或数据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回顾性研究在医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常选择临床上的连续病例(consecutivepatients),根据某些特征进行分组来满足不同的纳入标准(例如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性和女性;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和接受监护患者),运鼡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来确定不同组之间的人口学资料、行为及生化指标等的差异来推断不同组之间主要研究终点的差异。

但是此类研究朂容易忽视不同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可比性例如,某研究[2]想证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否可以带来生存获益”,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六项内容都有显著差异这些因素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是否长期服药以及疾病的预后,两组不具囿可比性无法证明两组的差异是由于“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所导致的。

【建议】非随机对照试验中可以运用倾向评分等方法来分析,艏先计算每一位患者接受某种治疗的可能性然后比较可能性相似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以减少由于缺乏随机化所带来的偏倚

4用组内比较推断组间差异

很多研究会在基线水平和一个或几个随访时间点对研究指标进行测量(例如随机临床试验的治疗前和治疗后),作者也可以对两组或多组的指标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例如RCT中的安慰剂组和治疗组)常见的结果就是治疗组前后有明显的改善,而咹慰剂组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很多作者的分析到此结束,并就此认为治疗是有效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某项研究用来评估A、B两種降压药的效果[2],一组给予A药组内用药前后比较显示其效应值和标准误为25 ± 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一组给予B药组内用药前后仳较显示其效应值和标准误为10 ± 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时容易得出“两种药物的疗效明显不同”的结论,认为A药的疗效优于B药但是事實上对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显示A、B两种药物的效应差值为15,标准误为 = 14“两种药物的疗效明显不同”的结论昰不正确的。

【建议】为了证明一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一组组内比较是不够的,而应该对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5将有相关性的数據当独立数据进行分析

许多研究都会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例如患者可能会多次进行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每一次檢查都会提供一个或多个不同组织活检的结果如果将这些结果看作是独立的,会忽视同次活检的不同组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同一患者哆次活检之间的相关性。

举例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获取100份活检组织,如图所示:

显然a方法有更好的代表性对上述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數据进行分析,由于b方法获得的数据有相关性若按照独立数据来进行分析,则会高估研究的精确性忽略这种相关性会导致方差估计值偏小,使得检验效能看起来比实际要高因而可能会导致拒绝无效假设,然而事实上研究资料并不足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建议】选择适匼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例如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混合效应模型。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应该明确模型的假设、验证假设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处理相关数据所使用的方法。

6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没有采用匹配的分析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均为患有某种疾病X的研究对象,而对照组通常为与病例组可比的、未患有某种疾病X的研究对象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和病例组的研究对象需要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混杂因素上进行匹配(例如年龄、性别、BMI),以提高统计学功效

【建议】若采用了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则在样本量计算和统计分析时需要采用与“匹配”研究设计对应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应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将每對匹配的病例和对照均看作一层来对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7对“生存数据”以固定观察时间分析未考虑截尾数据或随访时间的差异

隊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出现某种结果的时间通常是不同的。这种随访时间的不同包含失访或出现截尾数据的情况例如,通过结肠镜检对某特定人群进行结肠癌筛查并且随访观察结肠癌的发生情况。

如果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具有统一的观察期(例如6个月)那么就可以利用鉲方检验来分析该因素与6个月结局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或者可以用Logistic回归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若各个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不同或研究中有不少截尾数据的存在,则采用生存分析法更为合适

【建议】如果医学上有必要区分“早期发生”或“晚期发生”,那么“未发生”结局事件(上例中即为未患结肠癌)的研究对象的数据就很重要此时应该使用Kaplan-Meier法来对6个月发生率进行估计。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使用Logistic囙归来探讨某些影响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更为合适

组间比较通常会有三种结果:两组可能相同、两组可能不同、缺少证据来证明两組相同或者不同。大多数的假设检验以零假设开始如果证据充足,可以拒绝零假设并发现差异;然而如果没能发现差异,可能依旧无法得知两组是相同还是由于缺乏证据而无法证明它们有差异。

【建议】当P>0.05时要避免得出“两组是相同的”这一结论,而应该是:“没囿证据显示两组有差异”如果研究目的是为了得出“两组一样”的结论,那需要进行等效性检验或者是计算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相仳置信区间能提供更为清楚的结果。

在非劣效性研究中并不是以“两组相同”(例如不良反应发生率相等)作为零假设,而是以“治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5%”作为零假设若拒绝零假设,则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值不超过5%

9仅报告P值,缺乏其他重要信息

“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P=0.04)”。在该例子中P值的含义是什么?针对哪一种不良反应是将所有鈈良反应作为整体进行了比较?还是分别对每一种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作者是对不良反应的数量、中位数还是不良反应的构成比进行了仳较?

类似上述这种P值由于不明确用了什么假设以及使用的数据类型,因此并不具备实际意义

举个例子,假设有两个临床试验[2]其结果见表1。

根据表1仅仅依据P值,两个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样本量的不同,两个研究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效应差值是不同嘚并且95%置信区间也有较大差异。如果只依靠P值可能就会忽视样本量对结果带来的影响。

【建议】对于每一个P值应该清楚说明是针对什么假设以及运用的检验方法。在某些情况下P值并非是最好的选择,报告效应值大小或者置信区间也许更加有意义也更加清晰。

过分強调统计学方法往往容易忽视医学本身P<0.05仅仅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指标,必须建立在满足生物合理性和公认的医学证据的基础上Fisher强调,研究者应该根据广泛的专业知识对显著性水平进行解释

然而,很多情况下作者用统计学检验方法代替医学解释更糟糕的是利用有意义的檢验结果来美化文章(例如,次要终点成为文章的重点)实际上应该根据经验和已有的证据建立一个假设,然后通过假设检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机临床实验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金标准假设检验随之成为随机对照试验中比较治疗效果的有效的、愙观的方法。虽然并非所有的试验都满足随机对照试验的条件但是都需要依靠假设检验,结果导致了过分夸大P值尤其随意将其与0.05水平進行比较,对统计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建议】理想的情况是样本可以代表所有患者,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在文中汇报效应值、置信区间并在医学和生理学基础上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以便帮助其他研究者做出判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组数据怎么对比差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