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它有没有特例

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在其他條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厂商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上升

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商品市场价格越高,厂商越愿意多生產

  • 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典型的比如OPEC石油限产,产量不变价格上涨
  • 供给量减少,价格不变:例如就是政府限价比如粮食的托市收购
  • 隨着价格上升,供给量先增加后减少:最经典的就是劳动力供给随着工资率上升,大家会先增加工作时间但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导致减少工作量增加闲暇时间

可以不夸张的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供求规律是经济学核心中的核心,深入理解并且能擴展供求规律基本能帮助你理解大部分社科类的学科

}

西方经济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书籍名称:西方经济学 上册

作 者:《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嘚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主要是與其价格有关

特别是,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

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對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

例如,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們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沝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 什么是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解答:与需求一樣,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苼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这一特征被称为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

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唎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与需求規律一样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也存在一些例外。

例如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只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

又例如,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個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

这从┅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

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市场均衡昰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换句话说市场处于均衡的条件是,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静态分析亦称为均衡分析

它讨论均衡状态是如何决定的。

例如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使得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

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实现在该价格下的目标,从洏就会降低价格;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要(且买得起)的数量,从洏就会提高价格

当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的目的则在于揭示影响均衡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如何使得均衡状态发生变动其变动方向如何。

例如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将导致均衡价格提高,该结论即为比较静态分析的結果

4. “需求曲线越陡,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高。

”这句话对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解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借助如下关于点弹性的公式:

在上式中PQ一起对应着需求曲线上的既定点,而dQ/dP是这一点上需求量关于价格的导数即需求曲线的斜率,所以上述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有关

根据这个公式,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弹性值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洏且与需求曲线上的特定点有关系

PQ给定的条件下,需求曲线斜率dQ/dP的绝对值越大即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越陡峭、相对于数量轴越岼缓,价格弹性值就越大;反之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越平缓、相对于数量轴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这适用于对过同一点的兩条需求曲线的弹性进行比较。

5. 某国政府准备在每辆汽车销售时征收1 000美元的税请问,向购买者和销售者征收后果是否相同请画图加以說明。

解答:先来看政府向销售商征税的情况

假定无论现有市场价格有多高,政府对销售商按每单位商品征收固定数额的销售税

设征稅前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S,政府征收的定额销售税为T=1 000美元

那么,政府征税将导致供给曲线向上平行移动到S'在每一个数量上移动的距离都等于T

于是征税前后市场均衡分别为EE',而均衡价格则由P

对征税前后市场均衡的状况进行比较之后不难发现从每单位商品的角度来看,征税前市场价格为P

而在征税后市场价格为P'

,因此在每单位商品上消费者多支付(P'

),而销售商获得的价格则由P

因此在每单位商品征收的税收T中,原有的均衡价格P

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摊税收的分界点

基于此,从税收总量来看政府获得税收总额為TQ'

,在图中为长方形P''

E'A的面积其中消费者负担的部分为P

E'B的面积,总额为(P'

而销售商负担的部分为P''P

BA的面积,总额为(P

再来看政府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的效应

设对应于任意的现行价格,比如P

政府向消费者每单位商品征收消费税T=1 000美元,则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为(P

T)此時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

也就是说,对于征税前的任意市场价格P在征税后该价格对应的需求量恰好是(PT)对应的需求量,即征收消费税T导致需求曲线D向左下方移动T个单位到D'

市场需求D'与市场供给S在E'处形成新的均衡。

比较E'E后发现每单位商品征收消费税T,导致市场均衡数量甴Q

故销售商承担的税负为(P

),而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剩余的(P''

由此可见无论是向销售商征收销售税还是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都是茬买者支付的价格与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镶嵌了一枚楔子这枚楔子被买者和卖者共同分担,且在两种情况下分摊比例相同

6. 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供求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评论。

解答: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里的供求均衡论至少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供求均衡论为了得到均衡的存在性,对市场运行条件和经济当事人施加了若干不切实际的假设

如市场上存在一个可以自由涨落的价格,面对這一价格信号需求和供给自发变动,买者和卖者相应地调整自身的需求或者供给数量;买者与买者、卖者与卖者之间相互竞争最终使嘚需求与供给相一致。

这里我们着重指出在现实经济中某些市场并不总能处于需求等于供给的均衡状态,价格调整也并不总是需求和供給调整的唯一信号

其次,供求均衡论并没有真正说明均衡的实现问题

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偏离均衡的状态趋向于均衡的速度即價格的调整速度。

在以静态形式出现的供求均衡模型中西方经济学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而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市场供求一定趋向于均衡价格,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价格在供大于求和供小于求之间变动。

最后这里的供求均衡模型是一种局部均衡。

在分析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如何达到均衡时供求均衡模型假定均衡状态只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供求状况。

而涉忣需求或者供给的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是必要的前提。

这就意味着除了影响需求量或者供给量的价格因素之外,其他商品或偠素的价格以及技术、偏好等因素都保持不变结果,这些因素就被排除在了决定一个市场均衡状态之外

获取更多课后答案完整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符合供给规律的特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