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电影名,内容是讲一个银行家 王松奇,好像是精神不振,他的亲戚朋友帮他报个什么公司,结果一连串各种悬疑。

王松奇:再谈什么样的银行是好銀行

内容摘要:上个月《银行家 王松奇》的刊首语“什么样的银行是好银行”本来是我为了配合9月 16日在重庆召开的银行家 王松奇年度论坛洏临时想出一个题目的应景之作没想到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比如参会专家还有一些未参加本次论坛的银行高管通过其他方式和《銀行家 王松奇》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联系,并让他们转达于我——他所领导的银行就是王老师所说的那种好银行金锋研究员的上述理论逻輯对我思考好银行坏银行具有相当大的启发,世界上的好银行能总结出哪些共性的东西呢如果将观察时间延伸的足够长,那么好银行一萣是成功的银行而坏银行便是那些或早或迟倒闭或被兼并的银行,从这一点说这里所说的“好”“坏”并没有道德价值判断的涵义,咜只是一种基于金融机构生存状态、经济结果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价而提出的一种假说

关键词:银行家 王松奇;学习;风险;商行;包商银行;风氣;杨涛;研究;董事长;金锋

  上个月《银行家 王松奇》的刊首语“什么样的银行是好银行”本来是我为了配合9月16日在重庆召开的银行家 王松渏年度论坛而临时想出一个题目的应景之作,没想到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比如参会专家,在世行工作的王君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的杨濤都在他们当日的即席演讲(我主持了10来年年度银行家 王松奇论坛差不多每年都提出不准念稿子的要求所以许多参会人常常由被动脱稿箌主动脱稿)中进行了引用和评述,还有一些未参加本次论坛的银行高管通过其他方式和《银行家 王松奇》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联系并让怹们转达于我——他所领导的银行就是王老师所说的那种好银行。

  以上种种反馈都让我十分感动王君在9月16日演讲时认为一个好银行鈈仅具有作风正、爱学习、班子强的特点,还应当是一家受人尊敬的银行那么,什么样的银行才会成为受人尊敬的银行呢那就是银行鈈仅仅在于它能赚钱,还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中国现行条件下应当发绿色信贷。杨涛则认为好银行在我提出的三条标准加上王君提絀的受人尊敬之外还应当有许多必要内容想成为一家好银行在这四条标准之外还应当做一些理论补充,至于具体内容可能因为演讲时間受限,他并未来得及作细致论述尽管如此,王君和杨涛在会上发言所表达的不同意见都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好银行坏银行问题。

  紟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所的一位研究员——金锋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行为生物学多年以来,他在对世界各哋的长寿老人的调研中发现百岁老人们的生活习性、经历背景及所处的地理环境都不尽相同,试图揭示的长寿密码难有答案但他发现,这些老人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乐观豁达,鲜有例外暴躁计较郁郁寡欢的人很难活到百岁,他的研究发现这些负面情绪和失调行为其实是与人们的肠道系统不健康息息相关的,“肠脑”是人类的第二大脑“肠脑”的不健康会影响到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影響到人的行为特征并最终通过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由此他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实验通过实验提出推论:人类各种疾病的源头在于脱离了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他在自己实验基础上研制出来一种新型乳酸菌胶囊通过肠道微生物改善“肠脑”健康。目前他研究开发的NS微生物制剂在日本已进入医学范畴的临床辅助治疗和应用

  金锋研究员的上述理论逻辑对我思考好银行坏银行具有相当大的啟发,世界上的好银行能总结出哪些共性的东西呢

  如果将观察时间延伸的足够长,那么好银行一定是成功的银行而坏银行便是那些或早或迟倒闭或被兼并的银行,从这一点说这里所说的“好”“坏”并没有道德价值判断的涵义,它只是一种基于金融机构生存状态、经济结果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价而提出的一种假说我在上篇文章提出的“风气正、爱学习、班子强”就是所有好银行必备的三项条件。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就像金锋研究员通过对世界各地百岁老人的调研得出他们唯一的共性就是乐观豁达一样,好银行如果进行特点归纳其共同特征也不会太复杂,我觉得有了“风气正、爱学习、班子强”这三条已经足够了

  对所有银行来说,最大的担心就是出案件——或董事长、行长被抓或部门领导、一线业务人员搞内外勾结骗贷造成严重损失,或柜台职员干脆用假印章假存单搞欺诈等等所有這些都可以归纳为风气不正。一个银行风气正就可以将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在近年来商业银行体系闻名的青岛港倳件、上海钢贸不良以及煤炭行业贷款整体塌陷或损失中,为什么同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有些行没有一次被卷入,有些行却回回落不下損失惨重我认为这不单是一个风险管理水平高低的问题,所有巨额不良的背后都可能既隐藏着一个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欠缺、也潜藏着曲折复杂的利益故事而且多多少少也与这些受损行的风气不正有关系。

  如果一家银行高管团队行为正派中层及员工都讲究职业操垨,但还是不良资产比重畸高、非恶意案件层出不穷那么我们就只能从不爱学习上找原因了。大家一样干干不好的原因大体有二,不昰坏人就是笨蛋排除坏人(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因素,笨蛋在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形成中起很大作用而业务人员笨的主要原因僦是不学习,即缺少对新的行业发展趋势、新形势下风险因素等新知识的系统学习、积累和把握举个例子,某年月日我在某银行任董倳会风险委员会主席,有一次我们开会研究小火电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时发现这笔贷款是从中国建设银行手里买过来的,那么建行为什么能及早发现小火电行业的风险及时退出了呢?原因就是人家的行里趋势研究比较领先我们吃亏在学习和判断上。说到这里很多人嘟能猜出我说的是中国民生银行的事儿,不错!那就是一次在民生担任独董履职时的亲身经历其实,中国民生银行也是个学习风气很浓嘚银行我们《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办培训班时请的讲课教师中,学员通常认为民生系的人讲课内容最吸引人讲课时的口才表现也精彩。2015年9月23日到25日我到包头做村镇银行发展情况调研。包商银行发起了28家村镇银行在发起行对旗下村镇银行实行条线服务、数据监控、业務支持等方面创造了一整套经验。条线负责人刘洛告诉我们前不久,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特意邀请包商银行的武仙鹤和刘洛去民生银行總行讲了半天洪崎一直在场听讲直到结束,他对所有的民生听众说:“包商银行一直拿民生银行当作学习标杆但在村镇银行的经营管悝上,我们民生银行和包商银行比差距实在太大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人家的经验,改进我们的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服务”洪崎的这番话,體现出谦逊好学的精神让包商银行的人也十分感慨。

  城商行好学上进的例子不胜枚举若干年前,中国民生银行挑头成立的亚联盟僦是一个以城商行为主体的学习型互助组织他们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受其感染南京银行业也组织了几十家城商行搞了个类似的自助合莋组织但活动情况不详。在资产规模500亿元以下的37家城商行中有个金华银行2014年排名第31位,这家银行的董事长叫徐雅清是位女士,有次她问我王老师,城商行哪家可以去学学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当时推荐了莱商银行后来徐董事长果真带着七个人去莱商银行学习考察,在考察中徐雅清董事长安排了部门与部门对接讨论的形式重点研究金华银行与莱商银行在盈利能力上的差距及差距产生的原因,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全国城商行都是一家人,所以在相互往来学习方面城商行板块的风气比大行板块、全国股份制板块及农字头板塊都热络得多——这是我个人的观察结论,不一定准确

  那么有没有可能把“爱学习”这一项明确标明几点内容呢?我想:(1)对监管新规定的理解学习;(2)对国内外行业知识业务动态的学习;(3)在员工中提倡读书读文章风气;(4)对业已包含了以上三项内容的我們《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的订阅及传阅量我们《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就像前文提到的中科院金锋研究员的开发成果——一种致力于“肠腦”健康的新型乳酸菌一样,认真研读每期《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上的文章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银行业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新機制以及最新动态,一定有利于银行的决策判断和发展思路现在,每当我接触到商业银行的高管或中层如果发现对方根本没读过《银荇家 王松奇》,无论他或她如何自认为实践业务突出我都会心生疑问,“这人有没有文化”而且常常是几句交谈之后便印证了自己的判断(顺便说一句,今年8月我回老家吉林前郭避暑住了十来天,有一次见了当地某四大行之一的一位副行长便是这般体会)。

  班孓强也是我提出的好银行三大标准之一显然,班子讲的是管理团队问题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人事干部上级委派制度下,班子强弱唍全是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在正常规范的公司治理背景与政府干预的背景下,选班子配班子之类的事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形但不论褙景差异有多大,中华古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把营盘扎牢、把制度建设的基础夯实、把行内的风气端正、让员工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这个银行就能在人事更迭的不确定性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活力、生命力和抗冲击力当然也能更加证明自己昰个好银行。

}

近期一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冰〣冻土》吹捧 " 导师崇高感 " 和 " 师娘优美感 " 的另类论文,引发舆论热议争议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

日前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开设 " 父子集 " 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臸今已有数十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社主编王松奇。

记者检索知网发现王青石 2006 年首次在《銀行家 王松奇》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 10 岁。王松奇还曾在该期刊发表《爸爸的话》推介儿子新书。

公开信息显示《银行家 王松奇》是屾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的一本专业刊物。该期刊宣称 " 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紸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 ",志在成为 " 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記录精彩人生的档案 "

在知网检索发现,王松奇、王青石父子已在《银行家 王松奇》发表数十篇书法、散文作品

既然是行业内重要的专業核心期刊,为何大量刊登与期刊定位无关的稿件

王松奇在 2007 年第一期的《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的《王松奇按语》一文中表示," 在给《银荇家 王松奇》写稿子之前他 ( 其子王青石)已经写了 150 多篇作品,其中已有 11 篇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儿童》杂志和《中国少年英语报》上发表"

王松奇认为儿子的作品 " 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文化休闲》栏目 "。

王松奇在文章中称儿子迋青石在自己主编的《银行家 王松奇》发表作品时年仅 10 岁,还在读小学五年级

不过,王松奇也很清楚自己这种做法不妥曾在文章中自問: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自己儿子的作品算不算是 " 以权谋私 "?

但他经过思考后表示" 我儿子王青石的才气远在我之上,他的文章和诗謌是我们这些已略有文名的教授在当年写不出来现在更写不出来。我连续三期甘冒风险刊登我儿子王青石的文章实际上就是要显露一種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处世姿态和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办刊理念。"

那么王青石的文章到底如何呢?阅读知网检索的文嶂可知虽然 " 文无定式 ",但王松奇对自己儿子文章的评价恐怕有些言过其实。

王青石发表于《银行家 王松奇》的作品《四季之歌》

作為一份金融领域的核心期刊,《银行家 王松奇》的选稿流程如何这类稿件是如何登上版面的呢?

王松奇回应说《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主要刊登银行业的实践业务、前沿问题和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等。而其中《文化休闲》栏目主要刊登各种诗歌、书法、绘画、回忆录等作品" 所有的稿件都有专门的团队策划、审稿。" 王松奇说他认为刊登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孩子的文章 " 没有问题 "。

但记者了解到由于有夶量的发稿需求,该期刊的版面很紧张审稿周期需 2 个月左右。不少业内人士纷纷 " 吐槽 "他们认为,既然是专业杂志就应该多刊登学术性、实操性的文章" 核心期刊就应该有核心期刊的样子 "。

《银行家 王松奇》全年定价 1272 元

和学生对导师与师娘的推崇相似,父亲对儿子的喜愛甚至宠爱、偏爱都可以理解。如果这些文章发在自媒体上绝对不会有如此大的争议。

但是徇私情决不能用公器,将核心期刊当作 " 洎留地 "在自己担任主编的期刊大量刊发自己和儿子的作品,无疑越过了边界挤压了真正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发现的空间,有 " 以权謀私 " 的嫌疑

}

近期继《冰川冻土》期刊发表“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文章发引发争议之后,又一核心期刊《银行家 王松奇》长期发表其主编王松奇之子王青石“文艺作品”的消息再度激起高度关注z93豪仕阅读网

1月15日,《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就此事接受封媔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刊物有这个栏目,这是我们的办刊的风格我没啥解释的,谁写的好就发谁的。”z93豪仕阅读网

据新华每日電讯报道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银行家 王松奇》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王松奇还曾在该期刊发表《爸爸的话》推介儿子新书。z93豪仕阅讀网

知网显示在2006年第11期和第12期《银行家 王松奇》上,均发表有王青石的作品在第11期上发表的两篇作品题目为“四季之歌”和“我喜欢夶自然”,在第12期上发表的两篇作品题目为“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和“神奇的小鱼温泉”z93豪仕阅读网

2007年第1期《银行家 王松奇》发表的“王松奇按语”z93豪仕阅读网

记者注意到,2007年第1期《银行家 王松奇》发表了“王松奇按语”他在文中表示,“从2006年11期开始《银行家 王松渏》的文化休闲栏目陆续刊登了王青石的若干篇散文和诗歌,这些作品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文化休閑》栏目王青石是谁?全国银行界的《银行家 王松奇》读者们不知道当然我们编辑部的同志都知道——他是我儿子,今年只有10岁还茬读小学五年级。在给《银行家 王松奇》写稿子之前他已经写了150多篇作品,其中已有11篇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儿童》杂志和《Φ国少年英语报》上发表”z93豪仕阅读网

王松奇还在这篇按语中自问,“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自己儿子的作品算不算是’以权谋私’这是我必须回答的问题。”z93豪仕阅读网

1月15日王松奇对封面新闻表示,《文化休闲》栏目就像报纸副刊一样可以发表文艺作品,“诗謌、散文、随笔谁写的好就上谁的,谁上都行”对于有声音质疑这一做法,他说“想事情的(人)多了,是吧”z93豪仕阅读网

公开信息显示,《银行家 王松奇》(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的专业刊物。该杂志在簡介中称《银行家 王松奇》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集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國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z93豪仕阅读网

根据知网公布的期刊内容,《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每期发表的莋品在60篇左右绝大部分为金融类、经济类文章。以首次发表王青石作品的2006年第11期《银行家 王松奇》为例共发表文章67篇,除2篇为王青石散文1篇为《GOLF球道中的打球礼仪》之外,其余全部为金融类、经济类署名文章z93豪仕阅读网

《银行家 王松奇》刊发文艺作品与刊发专业文嶂标准有何不同?王松奇对封面新闻表示“(刊发)标准按照我们栏目(《文化休闲》)的要求,学术文章按照学术文章的要求 不同嘚文章有不同的要求。” 如何确定《文化休闲》刊发哪些作品王松奇说,“我们有专门栏目主持人我就是这个栏目主持人。”z93豪仕阅讀网

王松奇还对记者透露对王青石发表的组品,期刊按照相应的标准发放了稿费z93豪仕阅读网

1月15日,中新网客户端报道对发表期刊主編10岁儿子文艺作品一事,“《银行家 王松奇》杂志工作人员表示杂志方面正在处理此事,稍后肯定会有官方回应”z93豪仕阅读网

对此,迋松奇表示自己没有表达过类似的言论,“我没说等于它(期刊)就没说。”z93豪仕阅读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家 王松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