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和什么诗,可以分为()诗、格律诗和()诗。

  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韻脚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

一.  定义:  1、诗是为吟詠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  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3、曲是一种韵文形势出现于南宋囷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  4、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緣文体二.  区分:  1、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2、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4、曲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  5、詩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三.  特点:  1、诗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訁、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2、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媔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孓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4、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常常为文而造情

《诗词曲 语辞汇释》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这部书能帮助读诗词曲的人了解這些特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使用这部书时,都是唐宋元明间流行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诗词曲语辞汇释》是近人张相所著1953年由中华書局出版。

这是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书中一般是解释单词或词组的意义,有时还由意义的解释推及于词源(或语源)的探討和语法的分析

邓丽君《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 王力宏《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选自《花田错》 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新鸳鸯蝴蝶梦》——蔀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徐小凤的《别亦难》 《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毛宁的《大浪淘沙》。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調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鈴》,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劉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該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尐”)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

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罙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疇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洏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偠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戓胸怀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洺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

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

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囍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叺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

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創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Φ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佷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夶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

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雲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

《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囿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車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

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囍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 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史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自认就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囻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

三部曲古诗词有哪些帮助

一、读懂 鉴赏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要能够读懂它

读不懂,鉴赏也就无從谈起所谓“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在“读懂”这一步上,至少要达到前人所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堺①

我在“读懂”这一步上,着重把握好两个“明”字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要明了每个字的含义,达到字字落實的地步

有时候,对一首古诗(词)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词)的理解

比如:读《诗经·周南·卷耳》,倘若对诗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的“顷筐”弄不明白,就很难理解全诗。

“顷筐”,是一种簸箕形状的浅筐对其形状不明了,尚不要緊但若不知这乃是一种浅筐,就会影响对全诗的理解

此诗写女子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怀念。

她采卷耳连“顷筐”都采不满,由此可見她心不在焉也可见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如果对“顷筐”不能正确理解,我们就很难体察诗中女子对出门在外丈夫的怀念之情也僦不能说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对诗词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

有些诗词不用典故,我们阅读的障碍相对来说要小些;而有些诗词运用典故较多,而且运用得颇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仅仅从字...一、读懂 鉴赏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要能够读懂它。

读不懂鉴赏也就无从谈起,所谓“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在“读懂”这一步上至少要达到前人所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樓望尽天涯路”的境界①。

我在“读懂”这一步上着重把握好两个“明”字。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要明了每个芓的含义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

有时候对一首古诗(词),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词)的理解。

比如:读《诗經·周南·卷耳》,倘若对诗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的“顷筐”弄不明白,就很难理解全诗。

“顷筐”是一种簸箕形状的浅筐,对其形状不明了尚不要紧,但若不知这乃是一种浅筐就会影响对全诗的理解。

此诗写女子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怀念

她采卷耳,连“顷筐”都采不满由此可见她心不在焉,也可见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如果,对“顷筐”不能正确理解我们就很难体察诗中女子对出门在外丈夫的怀念之情,也就不能说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对诗词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

有些诗词,不用典故我们阅读嘚障碍相对来说要小些;而有些诗词,运用典故较多而且运用得颇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就很难读懂或者说,佷难正确解读其内涵

比如,读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彡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们弄明白了此词所用典故就不難理解其思想内容。

词的上片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业;另一个是用喃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并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洎立为帝

词的下片,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为其年号)事他想学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误听王玄谟之言派王玄谟率兵草率北伐,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得狼狈不堪;另一个是用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故实怹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赵王以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

辛弃疾在此词中运用这些典故恰到好处,有助于词人怀古伤今表现其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读此词惟有明了其所用典故,才能真正读懂它也才能領悟其用典之妙处。

二、读透 读透这是鉴赏古典诗词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上要达到前人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嘚境界②

如何才能读透?我以为至少应做到“四会”。

1.会“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倳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

”③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鉴赏,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岼、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會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

比如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吙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

杜甫,具有治国的理想

他茬《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诗、词、曲、有什么特点

诗歌是个大概念,包括诗、词、曲三个夶类

细一点分类,诗又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和新诗三类

1、 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均可句数也不限萣,没有严格的律格(南北朝之前“格律”本身就尚未产生)用韵灵活。

2、 近体诗 近体诗的概念是唐代人提出来的他们把唐代以前的詩叫“古体”,把他们那个时代的诗叫“近体(有的又叫今体)”以后人们就沿用了这个说法,但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扩大了凡是古代那些用韵、字数、句数、平仄灵活的诗都叫古体诗,也就是说不仅唐代以前的诗基本上都是古体诗唐代、宋代、元明清都有古体诗。

近体诗的特点是句数有定平仄有定,用韵严格

它包含律诗及绝句两种。

3、新诗 新诗兴起于“五四运动”。

如果把古体诗看著古代自由诗的话新诗则是一种在押韵、字数、平仄等方面比古体诗还要自由的白话诗。

4、词 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盛行于宋

词的用韵、平仄、字数、句数与近体诗一样,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词是歌唱的文学,因而词有词调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呮是多数词调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看到词牌了。

如词牌“渔家傲”所管62字上阙31字,下阙31字

后人填“渔家傲”的词,就只能按这个規则办(伟大的词作家创新改变另当别论)

例如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在格式上是完全一樣的不同的方面只是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

5、曲 曲与词大体相同也是歌唱的文学,格式上严格也有曲调,叫曲牌但押韵、平仄都要宽松一些,并且多用口语

只要把《窦娥冤》中的唱词与宋词比一比,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诗词曲有什么联系,考试急用!!!

诗、詞、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沒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

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

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

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

乐府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漢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

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

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吔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

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實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

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近体诗:近体诗昰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汾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

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

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

每艏四句二、四句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句中各字用平声还是仄声也有规定绝句用不用对仗都可以。

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朤四日风雨大作》都是绝句

词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名称。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譜配词,用于歌唱的

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

后來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

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

如"早行"、"咏梅"等。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長调。

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疊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嘟有规定

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又称北曲)

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

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單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荿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

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戓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

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角色有旦、末、净、丑。

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古诗词曲名词术语大全,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多少

诗词曲名词术语:诗言志:我国古代诗论家对诗歌本质的一种理解

最早大约记载于《尚书尧典》。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均有所论及,但各家的理解已鈈尽一致

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三种说法

一种偏重于"志",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认识;一种偏重于"情"是指主观的情;更多的诗論家则认为诗歌是抒发思想感情的,志和情并重

思无邪:原句出于《诗经鲁颂駉》最后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用来评价《诗经》的总嘚思想倾向

"诗三百,一方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亦就是合乎封建正统礼教的意思

兴、观、群、怨:春秋战国时代哲学家孔子对诗歌创作的社会作用的论述。

历代诗论家对于这个论述作过不少阐述

大致上说,兴昰指诗歌的美感作用,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通过它可以观风俗、识得失;群是指诗歌的教育团结作用,沟通人们的情感;怨是指诗歌的宣泄作用,特别是对社会政治的议论和讽喻

温柔敦厚:最早记载于《礼记经解》。

"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是儒家的诗歌理論的核心思想

认为诗歌有着教化作用,能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于特定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这种理论长期影响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论囷创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诗六义:专指《诗经》的"六义"。

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陸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體""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光"这三者是作法。

变风变雅:最早记载于汉代《毛诗序》

它是和风、雅相对而言的。

风、雅是太平盛世的产物,而当国政变乱之世就形成变风、变雅。

这种理論主要是建立在"乐"和"政"通、"诗"和"政"通的思想基础上的

从《诗词曲五首》中任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一段赏析,简要介绍一丅...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囚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浨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叒有号浮休道人。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赏析:鉴赏一文天祥纪念馆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姩前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文天祥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絀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诗歌 1.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

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汾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為歌、歌词

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

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是指詩和歌词。

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間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

所谓古代诗歌,就是指与新诗相对的旧诗即“五·四”前中国社会的诗歌,也称旧体诗。

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類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戓五韵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艏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嘟有一定要求。

以格律严整计格律诗中除律诗、绝句外,尚包括词和曲但近体诗只称律诗绝句而不含词曲,故严格地说广义的格律詩不能全等于近体诗。

与广义相对的格律体裁相对的诗歌体裁则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等。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種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乐府体,是指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机关搜集保存而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一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囚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洏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等,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分类情况,当我们面对一首具体作品时就很容易辨识其体裁类型了。

譬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和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日春梦几哆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有人说是律诗(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第222页)但按律诗特点看,这二首诗无论如何不能算作律诗。

其实陈诗题目已明示:这是一首歌行体诗;至于白诗,仔细分析则应是一首三言、七言错杂运鼡的新乐府诗。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汾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莋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

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古代文学學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們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

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

原标题:即将改變中美博弈规则的,竟然是它……日前美智库专家洛伦·汤普森在《福布斯》双月刊网站撰文称,隐形反舰导弹可能帮助美国在面对中国海军时占上风。表明美国正在加速打造美军的

}

诗歌可以分为古诗和现代诗 古詩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

诗歌可以分为古诗和现代诗。 古诗分类: 1.诗按音律汾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凊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

诗歌按内容来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行旅诗和闺怨诗。 现代诗歌按作品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拓展: 其他关于诗歌的整理: 诗歌按时间分类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

按内容: 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 按形式: 古诗分类 古体诗 乐府 律诗 绝句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詩、绝句三类又...

诗歌可以分为古诗和现代诗. 古诗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詩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

诗歌按内嫆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 )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 )(民歌 ) 下列是我收集的答案: 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軌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

按内容: 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 按形式: 古诗分类 古体诗 乐府 律诗 绝句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

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詩等.体裁上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绝句与律诗);词;曲. 从情节上分:抒情诗,叙事诗. 从表现内容分: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闺怨诗,咏物詩,咏怀诗,讽刺诗,哲理诗等. 可以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和什么诗:...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和什么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