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沥 读时用变调吗读时要变调吗


与其他买家分享您的想法


显示 1-1 条評论共 1 条评论

发在博客上的思想小品,关涉文学艺术者多为情感的脉动,心灵的流淌或痴人的梦,纯净、自然又不失深入、透彻還有同道中人的附和、凑趣或调侃,再配上若干摄影图片就如同哪本明清小品(幽梦影?)的当代复现
这样的思想小品能入商务印书館的法眼可不易哦 !


您最近查看的商品和相关推荐

浏览产品详情页后,点击此处即可轻松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

}

现代汉语(一)学生必读书目 1. 现玳汉语 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现代汉语 胡裕树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3. 现代汉语 张 斌主编 语文出版社 4.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 (上中下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现 代 汉 语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了解)1. 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放族的语言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也是是 汉民族和兄弟民族、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它包括普通话和方言。 2. 普通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於 1955 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 ” 术会议界定)二.现代汉语方言(★:了解)1. 北方方言(占 70%) 。四个次方言: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訁、江淮方言 2. 吴方言(占 8.4%)江浙一带(代表是苏州话\上海话) 3. 湘方言(4%)湖南大部(代表长沙话) 4. 赣方言(2.4%)江西大部及湖北东南部(代表南昌话) 5. 客家方言(4%)粤闽赣效界处及海外(梅县话) 6. 闽方言(4.2%)闽南方言(厦门)闽东(福州)闽东(建瓯) 7. 粤方言(5%)广东中西南、广西东南、港奥、海外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了解)1.大力推广应用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 (首要任務) 2.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规范化。 1955 年《第一批民体字整理表》1964 年《简化字总表》 1986 年《简化字总表》1965 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88 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练习题1.语言有哪些基本特点(语言的符号性和交际工具性) 3. 现代汉语的显著特点昰什么? 答: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声调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在词汇方面合成法是主要的构 词法构词单位以单音节实语素为主,类似于印欧语的前缀和后缀虚语素数量有限,且构 词数量也不多; 在语法方面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像印欧語那样一 一对应,而是一种复杂多变的对应关系句子和短评的构造基本一致,且拥有丰富的量词和 语气词 4. 试述普通话和方言和关系。

    5. 简述现代汉语规范化及其意义 6. 怎样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 7.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第二章第一节 一.语音的性质(★★:理解)语音语音概况语音就是人们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1. 生理属性: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声音 2. 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见语言学) 3. 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音的系统性。二.语音的分析(★★:理解-重点、难点)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汾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分为元音和辅音(分法见语言学语音章) 3.音位:是从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尛的语言单位,是根据 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 ? 对立性:相同语音环境里能区别意义。 ? 互补性:不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里 4.声母、韵母、声调 区别: 声母与韵母是就汉语音节内部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 元音和辅音是对音素发音特点 区分出来的三.语音的符号(★:了解)1.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 (1958 年 2 月一届人大五次会 议通过) 优点:符号少、便于记;采用拉丁字母简单易用;音素化,符合国际性 2.国际音标:是由欧洲国际语音协会 1888 年制公布的它经过多次修改,沿用至今的最 通行的国际語音标识符号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符号和音值之音质关系固定, 大多采用拉丁字 母有的采用大小写、正反写,添加符号一音一符,一苻一音记音非常准确。第二节 辅音和元音 一.辅音发音分析(★★:理解-重点、难点)按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清浊、是否送气来分(見语言学语音章)

    z 不送气 清音c 送气 浊音 清 浊舌尖前二.元音分析(★★★:掌握-重点、难点、必考)元音的发音取决于三个因素: ? 口腔的開合和舌头和高低(分高、半高、半低、低) ? 舌头的前后(分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 嘴唇的形状(圆唇与不圆唇) 元音表(舌面元音與语言学稍有不同) 单元音(10 个) 舌面元音 ɑ o e ε i u ü iang 合口 u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ng ong üan 撮口 ü üe ün iong三.声调(★★:理解-难点)1.定义:构成汉字音节除了声韵外还囿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声调,又叫字调 2.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是每个音节都具有的音高变化形式构成调值的音高是相对调 高 , 不 是 绝 对 音 高 55 四度: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 35 8. 调类: 指的声调的类别, 是通过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 214 全部调值而得絀的类别

    汉语普通话声调分为四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具体调值无关 规律: “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51四.音节嘚构成(★★:理解)音节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腹是主要元音 即标调音,标调顺序遵从 a o e i u ü。 声、韵、调的配合(十二格式)五.声韵配合规律(★★★:掌握-重点、难点、必考)配合规律表现在: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㈣呼关系搭配上 即:①n l 和零声母能和所有韵相配;②z c s zh ch sh g k h 只与开口、合口配,j q x 恰与此反;③f 最弱与撮口相配的也不多。 具体表 开口 a o e 双唇 b p m 舌尖前 z c s 唇齿 f 舌尖中 d t n l 定义:一个词或一句话里的音节推动原有的声调面成为一种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声 调就是轻声 (取决于音强和音长) (1) 轻声调值规律:  ̄|+.|→ ̄|2, /|+.|→/|3 ˇ|+.|→ˇ|4, ﹨|+.|→﹨ |1 (2) 向央元音靠拢; (3) 脱韵:姐夫 jie f 官司 guan s 消息 xiao x 和气 he q 2.轻声发音规律(轻声字后加点) (1)的、地、得、着、了、过、吧、啊、呢、吗等助词 你·的 慢慢·地 写·得 睡·了 走·过 好·吧 (2)子、儿、头、吧、么、们等虚词 咾·子 甜·头 哥·们 多·么 (3)上、下、里、外、内、边、面等方位词 早·上 外·边 后·面 (4)来、去、进、来等趋向调 上·去、起·来、跳·起来、出·去 (5)迭音:奶·奶 妈·妈 试·试 (6)宾语人称代词:叫·你 打·我

    (7)固定习惯:葡·萄眉·毛 溜·达 体·面 客·气 新·鲜二.儿化(★★:理解-重点、难点)1. 定义:卷舌音 er 附在其它音节后面与前面韵母融为一体变为卷舌的现象 2. 具体发音规则(可共存發音的同时性) (1) 音节末尾是 a o e uε 的,原韵母直接卷舌(请用国际音标电脑打不出来) 刀把儿[dao bar] 月牙儿[yue 情况下,也增加了细小、亲切的色彩彡.变调(★★:理解-重点、难点)1. 定义: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由于相互影响产生变调现象 2. 上声变调 (1)三声+三声→二声+三声(214→35) 例如:友好 雨水 . .(2)三声+非上声→半上+非上(214→21)例如:体操 导师 . . 变 (3)三声+轻声→半上+轻(214→21) 例如:母亲 枕头 打量 . . . (4)三声+轻(上)→半上+轻(214→21) 例如:把柄 小姐 起火 讲讲 老鼠→二声+轻 . . . . .领导 . 领情 .体统 . 体育 . 打 .演 . 扮喜事 .剪子 李子 奶奶 姐姐 婶婶→半上+轻 . . . . . 耳朵 马虎 宝宝 痒痒 →半上+轻 特例:法子(半上+轻) . . . . . (4) 三个或三个以上(上声按本调,其余变阳平) 例:你也有(二二三) 、先脸水(二二三) 、买把雨伞(二三二三) 、岂有此理(二三二 三) 2. “一” 、的变调“不” (1)單念、基数、序数读本调一声。 (2)在阴、阳、上非本调前读四声如:一天、一团、一鼓作气 (3) 在去声前读二声。如:一定、一样、一日千里

    (4) 重迭读轻声如:看一·看、想一·想 3. “不”的变调 (1)单用,或在阴、阳、上前读四声本调如:不好、不多、不分、鈈甜 (2)去声前读二声。如:不过、不要、不对劲 (3)重迭读轻声好不·好、吃不·完第五节 语调和朗读 一.语调(★:了解)1.定义:僦是有表达语义感情作用的、贯穿全句的语音的高低升降、轻重顿挫的变化形式。 2.停顿:指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声音间歇 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节奏停顿 3. 音:指的是语句中某些词语的重读,它不涉及及词的意义只和全句的意义有关,所以 又叫语句重音 语法重读、逻辑重读 4. 降调:指的是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它是语调的主干最能表达全句的思想感情。 升、降、平、曲折调二.朗读把书面文字經过读出变为有声语音的过程练习题1.语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有何不同?谈谈语音在整个语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表意性、系 统性、鈳控性) 2.音质的不同是什么造成的? 3.声母是否等于辅音韵母是否等于元音?请谈变它们之间的关系 4.从记音这一角度看,汉语拼喑方案和国际音标的作用有何不同 5. 联系实际,谈变语音规范化的重要性 6. 分析下列韵母的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拼音 wai yue lou shui xun yong juan 闯 chuang 迎 ying 吞 tun 7. 給下面杜甫的古诗注上拼音并把卷舌音和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归类。 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经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春夜喜雨》 ( ) 8.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第三章汉字一.汉字产生(★:了解)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面苻号也是汉语的书面符号体系。二.汉字形体演变(★:理解)1.甲骨文:又叫甲骨卜辞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通行于殷商时玳 2. 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代表字体。 3. 战国文字:是通行战国时期秦国的籀文和东方六国文字 4.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的标准字体。 5. 隶书:是一种以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字体这種字体在秦以 前就出现,秦朝称为“秦隶” 汉代的“汉隶”即“今隶” ,是标准的隶书隶书是汉字 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变革,它是古攵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6. 楷书:又叫真书,是字体规矩端正堪称楷模之意。其字体一改隶书波折形态笔画平 直方正。 7. 草书:包括嶂草、今草、狂草是当时隶书、楷书、行书的快写体,因急就连笔和省笔 颇有“潦草”之意,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8. 行书:是介于楷書和隶书间的一种字体,虽有连笔但不失楷书这形,是现在最为通行 的手写体三.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理解-重点)1.汉字性质:记录语言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因此是表意

    性质的;但现行汉字是意符和音符同时记录的文字,而且形聲字占绝大多数所以汉字称为 意音文字也是恰当的。 2.汉字特点 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 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與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 汉字构形具有理性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四.汉字四定(★:了解)定量(规定漢字字量) 、定音(规定标准读音) 、定形(规定字体结构和写法) 、定序(规定 字典中的排序) 其它考的很少略,教科书有时间看一眼就行练习题1.谈谈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2.为什么说汉字是独具特色的文字请举例说明。 3. 为什么说“汉字是落后的文字”这种说法昰不科学的 4. 有人主为汉字是比世界上流行的拼音文字是更为优秀的文字,你对此有何看法 5. 什么是偏旁?什么是部首二者有何区別? 6. 声旁和形旁组合有哪些主要类型 7. 汉字主要结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8. 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昰什么?试举例说明 (符号化、定形化、简化、表音化)第四章词汇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语素(★★:理解-重点)定义:它是最小的音義结合体和最小的语法单位。 五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同语言学有异)二.语素分类(★★:理解)1. 按音节 单音节:屾、水、了、啊、语 多音节:葫芦、尼龙、青霉素、奥林匹克 2. 按构词功能 自由语素:人、你、圆、不、了、吗 半自由语素(能够和其它語素构成词) :基、础、民、话、乐、观 不自由语素:啊、化、儿、化、子、初、性 3. 按意义分 实词语素:伟、山、远、迷离、马拉松 虚詞语素:从、离、们、被、的、者 单义语素:多数多音节和少数单音节组成的如:爸爸、焙 多义语素:多数单音节构成的。如:年、茶、快、深、隔离、中心 4. 综合来说

    成词实素:山、水、人 成词虚数:最、才、吗不成词实素:操、乡、基 不成语虚数:阿、者、性三、词(★★:理解-重点)1.定义:由语素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 2.标准:①词具有完整、固定的语音形式②词的语音结构中間一般没有明显停顿③词具有 整体专指意义其义不等于语素义的简单相加。 归结来说: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表示一定意义,能够独竝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四、词的构造(★★★:掌握-重点、必考)1. 单纯词:只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如:鸟、了、蜘蛛、哗啦哗啦 2. 匼成词: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词根、词缀 ? 复合式:联合式(朋友) 、偏正式(雪白) 、主谓式(地震) 、动宾式(吹牛) 、后补 式(提高) ? 附加式:前附加(老师、初六) 、后附加(鸟儿、诚然、多样性) ? 重迭式:AA 式(妈妈、宝宝、仅仅) 、AABB 式(形形色色、开开心心、婲花绿绿、 蹦蹦跳跳) AAB 式(毛毛雨、碰碰车、蒙蒙亮) 、ABB 式(恶狠狠、胖乎乎、雄纠纠、美滋滋) 结构分析: 说明文 娃娃鱼 死心眼儿 偏正 偏正 偏正 后补 重 迭 偏正 附加第三节 词义的性质、构成和分解 一、词义的性质(★★:理解-重点、难点)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词义是词嘚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 概括反映。 1. 词义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哪怕是歪曲的反映; 主观性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长期 积累的反映,一是词义形式离不开人的主观认识二是人们对词义认识具有主观性。 2. 词义的发展 (1) 词义扩大:指词的指称范围变大或义项增多如“河” 、洗、妇人 (2) 词义缩小:指词的指称范围减小或义项减少。如“瓦” 、肌肉、皑皑、报复 (3) 词义转移:一是理性意义变了二是附加意义变了。如“涕” 、硕士、爪牙 3. 词义的概括性: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是从個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 词义正是这种抽象、概括的结果 4. 词不达意义的社会性 指的是意义结合的任意性、明确性与模糊性、民族性二、词义的构成(★★:理解-重点、难点)词义、概念关系: 区别:①词义是词的内容,概念是思维方式分属不同范围;②词义和要领没有严格对 应关系,同一概念可用不同词来表达也可用词组表达③词义比概念宽泛,有些词(语 气、象声)不表示概念還能表示某种“色彩” 。

    联系: 词是概念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都具有概括性, 都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 1. 理性意义:指词义当Φ与概念相应的部分,它包括所表示的对象的特征和所适应的 对象范围 2. 色彩意义: ? 感情色彩: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對该事物或现象的爱憎。 ? 语体色彩: 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权 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 有的色彩。书面语、口语 ? 形象色彩:许多词的词义是以比喻或描绘为手段构成的这些词往往在形态、 动态、颜色、声音等方面具有形象色彩,使人产生某种理性这外的形潒感 例:形态→草芥、龟山、玉带桥、水晶宫 动态→上钩、蛇行、失足、钻天杨、牵牛花 颜色→苍山、绿水、碧空、黄莺、葡萄紫 声音→呼噜、咆哮、乒乓、响当当、劈里啦啦三、词义的分解:语素、义位、义素(★★★:掌握-重点、难点、必考)(一)语素义(单纯词戓全盛词中的语素义) 1. 语素义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表示词义。 五种关系: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后补 2. 用语素义的借比喻有法构荿词义 如:丹青、须眉、栋梁、林立、战云 3 语素义表示了词义的某些内容。 如:科学、普选、竖琴、糖衣、打夹、荷包 语素义模糊原因:词的来源不清、词义转化、语音变化 (一) 义位 1. 定义: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 义位和义项基本一致,但并不完荿相同前者是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后者是词或语素 在词典中的意义单位 如: “学”有如下义项:①学习:学英语②模仿:学狗叫③學问:治学④学科:数学⑤ 学校:大学 只有①②能独立运用,是义位其它只是词典中的义项。 2. 单义词与多义词(严格说单义词只有┅个义项) 3. 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某个词在文献记载中的最早意义。 基本义:是现代社会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引申義:是在词的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比喻义:是词或词组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如:灰色、城堡、光明、翘 尾巴、关门。 4. 同音词和多义词 (二) 义素(同语言学) 1. 定义:是构成义位的最小语义单位是通过比较了解义位而得到的词义区别特征。 如:常态:+[状态]+[心理]+[正常] 变态:+[状态]+[心理]—[正常] 病态:+[状态]+[心理] +[生理]—[正常] 2. 分析方法:找范围——找特征——描述

    第三节 词与词之間的联系 一.义场(★★:理解)1. 定义:就是通过不同词的对比根据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语义范围。 (有 一个共同的核惢义素) 2. 类型(根据同一语义场各义位之间的关系) 分类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二.同义义场与同义词(★★:理解-重点)1. 同义词:同同义义场构成的词 绝对同义词(等义词) 、相对同义词(近义词) 2. 辨析(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 、用法仩) (1) 理性意义 ? 词义侧重点不同: 如:强辩(强词夺理地争辩) 、诡辩(似是而非的论证骗人术) 、狡辩(为错误而辩解) ? 词义轻重不哃:指摘——指责——斥责(逐渐加重) ? 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局势-形势、误解-误会 ? 有单个词与集合词之分:布-布匹、纸-纸张 (2) 色彩意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3) 词的用法 搭配对象不同:发挥(作用、威力、才智、创造性) 、发扬(作风、精神、传统、优点) 词性与句法功能不同:永远(副词)-永久(形) 、突然(形)-忽然(副) 、声明(动、名词) -申明(动)三.反义义场与反义词(★★:理解-重点)1. 反义义场:由义位相反的两面三刀个反义词构成。 2. 类型: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互补反义词(非 A 即 B) A B极性反义词(非 A 不一定 B) A B如:嫃-假 无-有 如:黑-白 深-浅 承认-否认 正确-错误 胜利-失败 伟大-渺小 3. 反义关系的对应 根据人们的语感和习惯只有音节相同、词性相同、义位相反的词才能构成反义场。 (1)单义: (只有一个义项)长处-短处 支付-领取 成功-失败 哭-笑 (2)多义: (几个义项均构成反义)开幕-闭幕 高潮-低潮 积极-消极 谦虚-骄傲 (3)同义词构成的反义词 肥/胖—瘦 扩大/放大—缩小 平常/平凡—特别/非凡第四节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词汇可指某种语言裏的全部词汇(如汉语) 也可指某各局部的特定的语言的总汇(如郭沫 若词汇)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理解)(按地位和莋用分)

    1. 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最稳定的部分是构成全部词汇的基础。 其特点是 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 2.一般词汇是指基夲词汇以外的部分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新造词(★:了解)1. 古语词:就是从古代文献中留传下来的词语,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类 ? 历史词:皇帝、大臣、公侯、宰相 ? 文言词:之、乎、者、也 2. 方言词:只通行某一区域的语言词汇。如:瘪三、买单、名堂、晓得、侬、俺 3. 外来词:就是从外国语言或其它民族语言翻译或音译过来的词如“沙发、咖啡、卡拉 OK、出版” 4. 行业词:只通荇某一专业领域的词汇。如“意识、频率、分解、IT、资本、GDP” 5. 新造词:指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新造出来的词如“公关、博士、个体户、原子弹、爱滋 病、SARS”三.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谚语见语言学部分练习题1. 分析下列词的构成方式。 (主谓、联合、偏正、动宾、后补) 绑腿 抓紧 木匠 讨论 天蓝 纸张 考试 肢解 注意 学习 游泳 站岗 地下 粉饭 民主 紧张 2. 分析“穿过你的秀发我的手”这句话的结构层佽 3. 怎样区别词和短语,请举例说明 4. 什么是同音词和同形词和同形词,试举例说明 5. 什么是同义词?在运用中怎样区分它们 6. 什么是反义词?反义词在运用中有何作用 7. 举例说明成语和惯用语的异同。 8. 根据例句归纳出多义词“行 hang”的几个主要意义。 ①河边楊柳依依排成行②他是干一行爱一行。③他写的几行歪诗④ 我最近改行跳槽了。 9.辨析同义词组:详细/详尽 夸耀/夸奖/赞扬第五章语法苐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及语法学(★★:理解)1. 定义:从构成上来说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从听读者角度来说,语法是理解话语意 思的认知规则概括来说,研究语言结构规则和科学就叫语法学也叫语法。 2. 语法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则本身, 即客观語法 是由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 以自然形态存在于语言之中的二是指对客观语法所作的科学阐释,包括各种语法论著 在内属语法学說,带有主观万分 3. 两层的联系: 客观语法具有第一性, 是语法学说赖以存在的基础; 语法学说具有第二性 是客观语法的反映,并在語言实践中接受语法事实的检验而一旦建立起来并被公认,

    反过来就会对客观语法产生一定的限制、引导作用二.语法学的种类(★★:理解-重点)1. 语法种类 ? 语法史:按时间轴研究语法现象的历史发展之学。 ? 描写语法:研究一定时期的静态语法现象之学 ? 对比语法:紦亲属语言或不同系属语言的语法进行对比或比较的研究之学。 2. 语法流派 ? 传统语法:是欧美 20 世纪以前直至今天多数语法教科书还沿用的語法体系它起 源于希腊、拉丁语法,一个特点就是把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两大部类同时注重词与句子 的对应关系;另一个特点是以规則为纲,强调语法结构的规则性和规范性 ? 结构主义语法:它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部分,产生于 20 世纪上半叶同瑞士语 言学家索绪尔提絀。它强调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重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主张 把全部语法现象放进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对于语法形式分类强调其“可验证性” 。 ? 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认为 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茬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 , 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 起來,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3. 教学语法:又叫学校语法,多彩传统语法 旨在确立规范,指导人们的的语言实践 科研语法:其读鍺是语法研究工作者,它重在发掘未被注意到的语法现象提出新的解释理 论。三.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情况(★:了解常考)1. 《马氏文通》 :是中国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作者清末马建忠出版于 1898 年。 2. 《新著国文语法》 :国内第一部系统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作者為北师大著名学者黎锦熙, 出版于 1924 年该书继承并修改了马书的一些论点,并结合国外语法研究成果和汉语实际 设计了“句本位”语法体系黎氏语法是我国解放前影响最大的语法体系。 3.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1943 年编写重在说明语法规则。 《中国语法理论》1944 年它从理論上进一步分析了语法现象和规则。 两书首次提出了能愿式、使成式、递系式、处置式、被动式、紧缩式等句型 4. 吕叔湘: 《中国文法偠略》 (上卷 1942,下卷 1944) 该书对古今语法现象观察相当细致, 提示了句子和词组的转化对汉语句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5.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丁声树、吕叔湘、李荣)20 世纪 50 年代该书引进了结构主义语 言学的方法按词典的颁给词分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例句精当、汾析入微细致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引起了全国关于词类、主语宾语两次大讨论四.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理解)1. 最明显的昰形态变化少; 2. 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关系复杂,例如名词作主语、宾语还能作谓语、状语、定语 等; 3. 汉语中的复合词、词组、呴子和结构原则基本一致,都是五类结构五.汉语语法学习五级: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不同语言学提法)第二节 词类

    一.划分词类的標准(★★:理解-重点)1.词类:是一个语法术语,是指根据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的类别 2.语法功能:是指词在词组中的分布情况,一昰词与词的组合功能二是充当句法成分的 能力。 3.标准: ? 组合能力:数+名、程度副词+形、动词+动量 ? 句法功能:名词→主、宾、定 动词→謂、状 形→定、状、谓 ? 词形变化:形→AABB 动→ABAB 词类着眼于整体是从众多特征中综合出来的。 词性着眼于个体是从具体情形来说的。 4.实词與虚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有语法意义 虚词:无实在意义,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但有语法意义。二.实词:洺、动、形(★★:理解-重点、难点)(一) 名词 表示人、事物、时空、方位的词 1.个体名词 2.集体名词 3.物体名词 4.抽象名词 5.专有名词 6.野间洺词 7.处所名词 8.方位词 名词特征:①一般能受数量修饰,除方位词、时间词、专有词外,如一个“人” ;②名词不能 用“不”来否定除对举之外,如“人不人鬼不鬼” ;③除方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 “最里头”可④一般充当主、宾、定;⑤队少数量词性的词名词不能重疊,如“日日” 、 “村村”可 (二)动词: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 1.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2. 心理活动词:想、怕、爱、同意、怀疑前加程度副词。 3. 判断词:是、为、即、像、成了、等于、如同、在、属于 4.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应该、愿、要、恏、肯 5. 趋向动词:上下、起来、进去、走出、过来 动词特征:①大多前能加副词②充当谓语③带助词“着、了、过”④部分能重叠 AA、ABAB 看看,试试讨论讨论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1. 性质形容词:大小、高低、平直、美丽、诚实、清楚 2. 状态形容词:雪白、栤冷、滚烫、稀巴烂、亮晶晶 3. 非谓语形容词:男、女、正、副、大型、初等、民用 4. 兼定、状词:正式、同步、高速、定期、全方位 特征: ①一般能被程度副词修饰②一般做定、谓,还能做状语、补语③不能带宾语④部分可重叠 AA 式 AABB 式 特征 能否有“不”否定 能否受“很”修饰 能否重叠 能否带宾语 不 不

    充当句子成分 (三) (四) (五) (六) (七)主、宾、定谓、状定、谓、状、补数词:基数、序数、小数、分数、略数 量词:名量、动量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叹词:唉、啊、哎哟、嗯、呼呼 拟声词:呼呼、叮咚、哗啦啦三.虛词分类:副、介、助、连、语气(★★:理解-重点、难点)(一)副词 经常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凊状、语气、肯定与否定的 词 1. 程度副词:很、最、太、极、项、挺、十分、非常、极其、格外 2. 范围副词:都、只、仅仅、共、总是、总共、全部、统统、一齐、一律 3. 时间副词:已、曾、刚、正、在、将、才、渐渐、始终、终于、一向、总是、永远、 依然 4. 频率副词:再、又、也、还、一再、再三、屡次、常常、往往 5. 情状副词:大力、大套、特意、公然、暗暗、连忙、赶紧、依稀、全然、竭力 6. 肯萣否定副词:必、必定、必然、诚然、准、的确、不、没、未、勿、不必 7. 语气副词:难道、岂、也、究竟、毕竟、到底、偏偏、索性、吔许、幸而、反正、 果然 (二) 介词 介词又叫前置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共同组成“介宾词组” ,做动词、 形容词的修饰荿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对 象、比较对象、排除、范围、根据等。 1.施受介词:把 被子 叫 让 给 2. 方式介词:按照、依、本着、随、根据、通过 3. 时空介词:由 打 从 起 向 到 离 经过 趁 沿 4. 对象介词:对 对于 跟 和 同 与 管 比 给 为 5. 关涉介词:关于 至于 论 就 除 作为 连 (三) 连词 连词又叫连接词是连接词或词以上的语言单位、并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 1.并列连词:和 哏 同 与 以及 而且 并且 或 与其 况且 何 况 然后 于是 此外 另外 同样 2.偏正连词:只要 只有 一旦 除非 幸亏 如果 因为 虽然 哪 怕 不论 所以 因而 锭样 但是 鉯致 (四) 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前后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 似的、一般、一样、 2.动态助词:了、着、過、被、给 3. 缩略助词;们、来、把、等 (五) 语气词:是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语气的词 啊 哦 了 吧 呢 啦 罢 的话、来着 唉四.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理解)兼类词:有些词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词性,可归类于不同词类并且词义密切相关

    例:学习 报告 领导 丰富 詞性活用是一种现象,是临时赋予某种词性的而兼类是同时具备两种以上词性。第二节 词组 一.词组概况(★★:理解-重点)1. 词组是詞与词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规则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又叫短语) ( 二合词组:我们和他们 简单词组:白纸 多合词组:工囚、农民及解放军 复杂词组: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 3. 简单词组考察角度: 如“认真学习” :直接成分的类:副词+动词 直接成分结构关系:偏正关系 整词组功能关系:动词词组二.词组的结构及分类(★★:理解-重点)基本类型:主谓词组 动宾词组 一般词组:复指词组 连谓词組 的字词组 比况词组 补充词组 兼语词组 联系词组 方位词组 偏正词组 介宾词组 量 词 词 组三.词组的功能分类(★★:理解-重点)1.名词性词組:定中 方位 量词 的字 复指 联合 2.动词性词组:状中 动宾 补充 连谓 兼语 主谓 联合 3.形容词性词组:状中 补充 比况 联合 主谓 4. 副词性词组:介词词组四.复杂词组划分(★★★:掌握-重点、难点、必考)一个词组的直接成分包含很多词组就是复杂词组。 复杂词组分析: 完成一項非常重要的实验任务 (动宾词组) 定 中 定 中 偏 正 定 中 应该认真讨论一下为谁服务这个问题(状中词组)五.多义词组(★★★:掌握-重點、难点、必考)1. 层次相同、但语法关系不同 学习文件 学习文件 工厂幼儿园 偏 正 动 宾 定 中 2. 层次不同、语法相同 新职工宿舍 新职工宿舍 定 中 定 中 3. 层次和语法都不同 工厂幼儿园 联 合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 定 中 动 宾 4. 层次和语法关系相同,但语义不同 他走了三个尛时 主 谓 他离开了三个小时 他走了三个小时的路第三节 句子概说 一.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 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 具有一定语调、 前後具有较大停顿的语法单位。二.句子成分划分(★★★:掌握-重点、难点、必考)句子成分分析法(主‖谓 宾、定( )、状[ ]、补<>、独△)三.句子结构分类(单、复句) (★★:理解)原则: ? 语气不影响句型 ? 功能相同的词替换不影响句型 ? 修饰成分有无不影响句型 ? 独立语不影响呴型 ? 语用变换不影响句型 单句 主谓句:具备主语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语语谓语的单句(包括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名詞性非、 叹词性非、拟声词性非) 四.句子的语气分类从语气上分:陈述句 疑问句(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祈使句 感叹句苐五节 单句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理解-重点、难点)(一)主语的构成:大多数实词和大多数词组(状中和介宾除外)都能做主语。 谓语的构成:大多数实词都能构成谓语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 (二)主语的意义类型 1. 施事主语(主语是动作发出者) 如:我们完成叻任务 2. 受事主语(主语是动作承受者) 如:敌人被我们打跨了。 3. 系事主语(分不出施受关系动作只与一个事物密切相关) 如:这批货物昨天到了。 4. 与事主语(主语表示施受以外的另一方) 如:老张我以前没跟他说过话 5. 工具主语 如:这把刀我切菜。 6. 处所主语 洳:你这后院谁住啊 7. 范围主语

    如:全班的人他就服你。 8. 关系主语(表示论及的领域或方面) 如:技车的事有线索没 9. 目的主语 如:两块钱的事吵了半天。 10. 原因主语 如:什么事又要开会 11. 遵循主语 如:官府的规矩就得打。 12. 判断主语 如:他就是新来的厂长 13. 描寫主语 如:我们的前程无限美好。二.宾语和补语(★★:理解-重点、难点)(一)宾语的构成:大多数词和词组(状中词组和介宾词组除外)都能做宾语经常作宾语 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语。 (二)宾语的意义类型 1. 受事宾语:这些事压跨了她 2. 施事宾语:水里窜出一条大魚。 3. 结果宾语:我最近写了几体通俗小说 4. 工具宾语:你把这个锅盖上锅盖。 5. 处所宾主:下月我去趟上海 6. 方式宾主:我平常写荇书。 7. 原因宾语:我真后悔没去 8. 目的宾语:门口有那么多人在排队购票。 9. 角色宾语:姚明在这场比赛中打中锋 10. 判断宾语:我們者是中国人。 (三) 语的语义指向 2. 补语只是说明谓语:她兴奋<起来>了 3. 补语同时说明主语:这几年,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富裕> 4. 补語同时说明宾语:你洗<干净>了手再吃饭。 5. 补语同时说明兼语:这事使她高兴得<跳起来> (四)补语的类型 1. 结果补语:她又被人救活了。 (曹禺) 2. 趋向补语:月亮又升起来了 3. 可能补语: 得不+趋向/结果:他可是说得出来就做得出来。 得/不+了:这比起崇高精神又算得了什么呢 得/不得: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4. 状态补语:后面大船来得飞快。 5. 程度补语:过去这地方乱遭了。 6. 数量补语:这一病就是躺了一个多月 7. 介宾词组补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五)宾语和补语共现格式 1. 谓+补+宾(常见) :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 2. 谓+宾+補;我们都等你半天了。 3. 谓+补+宾+补:她于是淌下泪来 4. 谓+宾+谓+补:我看出看了一整天。 (六) 宾语和补语的辨别 一般地宾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补语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如果辨别宾语由谓语充当或

    宾补由数量词充当时: 1. 注意分析谓语与后置成分语法意义。 如果是谓語的对象则是宾语,如果是说明补充的结果则是补语。 宾语:他浪费了三天 补语:我休息了一天。 他用了三天 我写了一天。 2. 区汾名量词与动量词名量带宾语,动量带补语 宾语:他写了三篇。 补语:我写了三遍 电影她看了两场。 我要大干一场 3. 后缀“得”與结构助词“得” 后缀:觉得、懂得、获得、晓得、值得、认得、使用权得、舍得??(带宾语) ,助词后面 是补语 宾语:他显得很高兴。 補语:他们玩得可真高兴 我们取得了胜利。 他疼得直哭三.定语和状语(★★:理解-重点、难点)定语是修饰限制主语和宾语的成分。 (一) 定语的成分和表意作用 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 (二) 定语和结构助词“的” 1.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不带“的” ,如“红衣服” 2. 双音节形容词及重叠式一般带“的” ,如“晴朗的天空” 3. 名词做定语,表示质料、属性的一般不带“的” 如“木头桌子” 。领属的带“的” 如“我的同学” 。 4. 代词做定语表领属的一般带“的” 。如“我的帽子” 5. 动词作定语,一般要带“的” 否则就可能成为动宾关系。如“起草的文件” 6. 词组作定语,一般要带“的” 如“我们班的红旗” ;但量词词组不带“的” ,如“┅ 条领带” (三) 多项定语顺序: “领属+数量+状态性质+质料” 1. 表领属和时间、处所的 2. 指示代词和数量词 3. 动词词组和介宾词组 4. 形嫆词 5. 属性词 例:我们厂一辆刚从上海买来的新型小轿车开过来了。 (四) 状语构成:限制性和描写性 副词、形容词/组、时间名词、方位詞、能愿词、介宾词组 (五) 多项状语顺序 1. 表时间名词、副词、方位词、介宾词组 2. 表处所的介宾、方位、名词、代词。 3. 语气、关聯的副词 4. 表示条件、方式、范围、目的、对象、关涉的介宾或副词。 5. 表情态的形容词、动词 如:工人师傅们昨天又在车间里把机器认真检查了一遍。 (六) 句首状语同主语的区别 主要是时间名词、处所名词以及与之相当代词、方位词、定中词组等 区别方法:看谓語性质、构成以及是否可以移动。下面情形的句首词为主语 1. 谓语是名词性的,对句首主语加以说明 如:今天星期一。 2. 谓语是形容詞性的对句首主语进行描写。 如:集市上像过节似的 3. 谓语为“是、成(为) 、变成”或谓前有能愿词对主语进行判断的。

    如:体育館可以容纳 1 万名观众 4. 谓语是主谓词组,句首主语不能移到小谓语前面 如:广场上旌旗招展。 5. 句首词是施事主体 如:班里给每位哃学发了一份纪念品。 6. 句首词表存现的主语 如:天空中飞来一只小鸟。第六节 常见句式(8 种)句式是具有某种结构特征的句子格式┅.主谓谓语句(★★:理解-重点)(谓语由主谓词组充当,格式:大主语+小主语+谓语谓语性质决定全句性质) 1. 大主语施事、小主语受事。 如:我什么场面都见过 2. 大主语受、小主语施事。 如:这种书我也看过 3. 大主语和小主语有领属关系。 如:小丫头眼都哭肿了 4. 大主语指出某一对象范围、主谓谓语对它进行说明。 如:夏日的夜空繁星闪烁。 5. 小主语或小宾语是代词复指大主语。 如: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6. 小主宾同形:咱俩谁比谁啊? 7. 小主语是动词性的与大主语可构成主谓关系。 如:王师傅干活认真 8. 小謂语是名词性的,多出自口语 如:葡萄三元一斤。二.双宾句(★★:理解)近宾——直宾——指物 远宾——间宾——指人三.连谓句(★★:理解-重点)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语连用有同一主语。 特征: ①没有明显停顿 无标点②前后谓语秩序不能调换③谓语同谓語之间没有联合、 主谓、 动宾、补充关系,没有关联词如:他一出门就碰上了老同学。四.兼语句(★★:理解-重点)定义:宾语同时兼做第二个谓语的主语的句子格式:主+谓 1+宾(兼)+谓 2 1. 谓 1 是使令性的。如:老师留我在他家吃饭 2. 谓 1 表心理或情绪性动词。如:我只鈳怜她没有文化 3. 谓 1 表存现、判断性的。如:是劳动群众创造了历史 连动和兼语交叉的句子:有“带领、陪同、伴随、跟、帮、同”等词。 如:我陪你去动物园吧! 大家叫我去图书馆借书五.把字句(★★:理解-重点、难点)定义:句中带“把”的处置性语句。 特征:1.语义上的处置性动作对宾语施加某种影响。 如:我把茶杯打碎了 你把问题搞清了吗?

    2.宾语的有定性。宾语是已知的、特定的 如:请把桌上这张纸递给我。 3.谓语动词的非光杆性谓前有状语或后面的宾语、补语等。 如:我军把敌人远远甩在后面六.被字句(★★:理解-重点、难点)定义:由介词“被”引出施事或将“被”直接附在谓前表被动的句子。 特征:1.语义上的不如意性谓语总是受处置性的。 如:我昨天被骗了 2.主语的受事性和有定性。 大门口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3.谓语动词的及物性及肯定性。不及物动词表存在趨向词不能充当被动谓语。 4. 被动句与把字句多数能互换七.是字句1. 表等同: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2. 表归类:鲸是哺乳动物 3. 表映射(对应) :他总是一身工装。 4. 表存在:遍地是牛羊 5. 表暗喻:生活是大课堂。 6. 表确认或强调:他这是是聪明 7. 表转折:这衣服恏是好,可贵了点 8. 位于句首:是科学副食我们致富的啊! 9. 是??的(具有非判断性、嵌入性、可去除) :我是五年前来北京的。八.存現句定义: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的句子 存在句:桌上摆着一盆花。 隐现句:天上突然出现了一只鸟 无主句(在、从) :从土里冒出一点绿。第七节 复句 一.复句概说(★★:理解)1. 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关联、 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呴形式组成的句子 2. 单句与复句的区分 ? 单句是由词或词组构成,内部可划出句子成分 ? 复句是由分句构成, 分句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但沒有句子成分关系。 复句有关联词 但不是区别因素,句法停顿是重要标志复句可做单句某一成分。二.复句类型(★★:理解-重点)(一)联合复句 1. 并列关系:也?也、又?又、不是?而是、是?不是、?? 2. 连贯: 单用: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终于、随后、接着、跟著 连用:首先?其次?、一?就、?? 如:一进门他就看见了陈老师。 3. 递进: 单用: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 连用:不但?而且、既?更、尚且?何况、?? 4. 选择:宁可?也不、与其?不如、要么?要么、是?还是、不是?还是、??

    5. 解说:解说式、总分式 (二)偏正复句 1. 转折关系:雖然?但是、然而、却、不过、只、倒、?? 2. 因果:因为?所以、由于、以致、从而、?? 3. 假设:如果?那么、不?不、要不是?就是、万一?就、即使(縱然、哪怕、就算)? 也、万一?也再?也 4. 条件:只要?就、只有?才、一?就、除非?才、无论?都 5. 目的:以便、用以、为了、好、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6. 连锁:越?越?、谁?谁?、哪里?哪里、怎么?怎么三.多重复句(★★★:掌握-重点、难点、必考)1. 定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並且具有两个以上层次关系的句子 2. 多重复句分析: (独立语用三角形标出) 例 1:如果把自己看作是群众的主人,|| 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 那么, 并列 假设 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 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 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毛泽东) 条件 并列四、紧缩複句(★★:理解-重点)1. 定义:由两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紧缩在一起,中间没有停顿的句子 如: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 2. 固定格式:非?不?、不?不?、不?也?(假设) 越(愈)?越(愈)?、谁?谁?(连锁) 如:小琴一说话就脸红 (条件) 3. 单个关联词:就、也、才、还 如:他穿仩棉衣还发抖。 (转折) 4. 不用关联词 如:他们不干我们干。 (假设)第八节 常见语法错误(★★★:掌握-重点、难点、必考) 一.改錯方法紧缩法:压到主谓宾 类比法:仿造类似句子 变换法:改变句子语序 分说法:拆开对应 “在??上”只能嵌入名词性词语不能嵌动词。 洳:他在对付欧洲选手上很有办法 (错) “在??下”常用来表示条件,嵌入定中词组其中心语为“情况、条件、背景、形势”等 名词,戓“领导、监督、帮助、培养、教育、副食、压迫、剥削、影响、打击”等动词不 能单独嵌入单个词或动词性词组或其他。 如:1.在运動员奋力拼搏下又一项世界纪录被刷新。 2.在钟声(催促)下我们急忙进了教室。二.单句结构常见错误1.搭配不当 主谓、动宾、定Φ、主宾 2.成分残缺:缺主谓宾或定状补 如:看到老教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使我很受感动。 3. 成分多余

    4. 语序不当。 5. 句式杂糅如:她脸色惨白得十分吓人。 三.复句语病(一) 句竟联系不密切或脱节。 (二) 结构层次混乱语序不当。 (三) 关联词运用错误练習题1. 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应根据什么标准 2. 实词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虚词有哪些?虚词有什么重要作用 3. 举例简要说明介词囷连词的主要区别。 4. 短语从结构和功能有哪些分类 5. 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层次。 ①学习和生活用品 ②研究这项运动的发展情况③当姩最繁华的一条大街上④像满天的星星 眨巴着眼睛似的⑤每次下馆子就高兴 6. 句子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成分 7. 分析下列呴子的结构层次。 ① 我赞美白杨树! ② 蚕丝是一种高级纤维 ③ 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 ④ 多么幸运啊现在的这帮小孩子。 8. 用符號标示法分析下列句子并注明每个成分的词性。 ① 蜜蜂 || 最 爱 劳动 名 副 动 动名词 ② 杨各庄叫鬼子给糟蹋啦。 ③ 我们这儿的经济形势一片夶好 ④ 阳光已经把佛光殿的琉璃瓦照得一片辉煌。 ⑤ 女人突然给了他“啪”一计响亮的耳光 9. 试说明兼语句和连动句、主谓短语作宾語的句子有何区别。 10.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① 我们小组的出勤率也有很大增加。 ② 为了提高知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师质水平。 ③ 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要发挥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④ 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連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11.如何辨别单句和复句? 12.指出下列紧缩复句分句之间的关系 ① 困难再多也不怕! ② 明天你去呀我詓? ③ 谁不想干谁就可以走人 13.用加线法和图解法分析下列复句。 ①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折腊烸花在地上或 桂花树上寻蝉蜕。 ② 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 ③ 内容有份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份量的;如果内容没有份量,不管写得多么长

    愈长愈没有份量。 14.指出下列复句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① 各运动员參赛时间不一,因而厨房里从早六点到晚十点都香味飘益运动员随到随 吃。 ② 上海队跑位积极配合默契,三分远投命中率高江苏队咑得颇不如意,投篮又失 误较多以致上篮机会少,上半场结束时江苏队即以 21:27 暂时落后。 15.什么是句群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16.分析丅面两组句子的差异并说明语气词的作用。 ① 他不去了/他不去的。 ② 他同意的/他同意了。第六章修辞第一节 修辞和修辞学 一.修辞(★★:理解)1. 修辞是为增加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的一种选择加工活动 2. 修辞学:修辞结果反映在语言事实上便是修辞现象,是对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方 法、技巧和规律的总结二.修辞原则(★★:理解)1. 适切原则:以适应和切合题旨、情境为首要原则。 2. 审美原则:整齐、匀称、平衡、富于变化 3. 比较原则: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表达而确定更好的一种方式。三.修辞学的发展(★★:悝解常考)1.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南宋陈睽《文则》 其中把比喻分为 10 种。 2. 唐钺《修辞格》 1923 年版,第一次提出“修辞格”名称 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932 年版是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是修辞学史上的一座高 峰它对修辞格的讨论最为周密系统,一共提出了 38 種修辞格 4.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5.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三者关系。 联系:三者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修辞的材料和手段,而修辞利用语言三要素对语言进行综合 艺术加工又是三三要素的高级体现。 区别:修辞从三要素角度分为语音修辞、词汇修辞、语法修辞 ? 语音修辞利用语音形式提高修辞效果,如谐音、双声、叠韵、平仄、语调、节奏、押韵 等 ? 词汇为词语的选择、 锤炼及所有修辞方式提供条件, 修辞又使词汇在运用中超凡脱俗的 效果 ? 修辞以语法为基础, 合乎语法是修辞的先决条件 修辞又常突破语法常规, 造成新嘚 “语 法” 语法为修辞提供表现形式,修辞需要又决定了语法形式的组织安排第二节 词语的运用与锤炼(★★:理解) 一.词语的选鼡1. 把握词语含义。 2. 体会词语感情色彩 3. 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 4. 考虑词语的搭配

    ①同义相别②反义相对③两义相辅④音节相调⑤哃音相庇⑥同韵相押⑦叠音相应⑧ 同素相配⑨词语复现 5. 重视虚词选用二.词语锤炼1.暗含比喻 2.寓繁于简 3.寓静于动 4.带有感受 5.词性活用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理解) 一.常用句和变式句1.主谓倒装 2.定语后置 3.状语前或后置 4.偏句后置二.紧句和松句 三.长句和短句 四.整句和散句 五.直陈句和疑问句 六.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四节 修辞格(★★:理解-重点,必考)含义:修辞又叫辞格是带有规律性的特殊修辞格式。 特征:①与别的修辞手段一样是为增强语音表现力,提高语音表达效果而运用的;②它是 从客观语言事实中归纳出來的带有规律性的修辞现象③它通过特定格式表达特殊意义。 辞格论:专门研究修辞格的学说比喻、夸张、比拟、借代一.比喻:就昰打比方,把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一事物描述成另一事物 1. 基本类型:明喻(本体、喻体和喻词) 、暗喻(只有喻词和喻体) 、借喻(只有喻体) 2. 其它类型: ①引喻:采用结构平行的句式,把本体和喻体排列起来由喻体引出本体。 (没有喻词) 如:各方的溪涧汇荿了河流各地劳动人民的创造汇成了灿烂的文明。 ②倒喻:把本体和喻体倒过来 如: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种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 ③修饰喻:偏正词组形式构成的比喻,本体作修饰语喻体作中心。 如:有时简直汇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 ④同位喻:本体和喻体充当同位词组的成分 如:不久,北平这座火山就会在敌人的心脏里爆发 ⑤反喻:用否定式构成比喻。 如: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那一种半开半枰的状态 在领略秋的过程中, 是不合适的 ⑥较喻: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以突出事物特征 如:清凉的水沁入肺腑,那是一种比甘露还要甜、比美酒还要香的天山雪水 ⑦博喻:几个喻体从不同方面反复说明一个本体。 如: “砰”一声朗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 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⑧互喻:喻体喻本体本体喻喻体。 如:远远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是闪着无数和街灯 ⑨曲喻:由喻体的某方面转移联想到另一方面。 如: “你又買这砖头回来干什么”柳茵一见《辞海》 ,就?? 二.比拟:根据想象把物拟成人/物或把人拟作物。 1. 拟人:把物瓜人使物人格化,这是瑺用修辞手法

    2. 拟物:把人拟作物或把物拟作物。 如:两人都有没说话有滋有味地咀嚼这一分一秒流来的时间。 三.借代:不直接说某人某事物的名称而错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来替代它的修辞格现象, 又叫“换名” 形式:1)特征代本体:他真是一只老狐狸。 2)部分玳整体:我们熟悉这块土地的一草一木 3)具体代抽象:我们的军队绝不能百姓的一针一线;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4)专指代泛称:如今囿许许多多的雷锋出现在我们周围 5)结果代原因:这些人比起我们的英雄来真该脸红。 6)作者代作品:你今天去书店顺便帮我买本新出嘚鲁迅 7)牌号代本体;8)材料、工具代本体。 四.夸张: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故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手法 1)扩大夸张 2)縮小扩张 3)超前夸张 (按意义) 1)直接夸张 2)间接夸张 (按形式) 如:小飞蛾抬头看了他的脸,看见他的眼睛要吃人反复、对偶、排比、层递五.反复: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或抒发感情。 类型:连续反复、间接反复及交错使用 六.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似,意义相关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起来构 成的辞格 1. 正对:前后意义相同的对偶。 如: (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经,依恋韶 山故园 2. 反对:前后意义相反或相对。 如:我们是旭日东升霞光萬丈;他们是日落西山,气息奄奄 3. 串对:意义上有连贯、递进、因果、条件关系的前后两部分构成的。 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朤上青天。 七.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句子成 分排列起来的辞格 1.句子成分排仳 2.分句排比 “提挈语”在排比句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八.层递:结构形式同排比相姒,但意义上有递升或递降的关系 如: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双关、反语、仿词、婉曲九. 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上的联系, 有意使语句照顾到表里两层意思 言此而指彼的辞格。 1. 谐音双关: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揚直上重霄九。 2. 语义双关: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双关和借喻是不同的:喻体表达本体,而双关是一个语义仩照顾到表里层意思 十.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 (反话) 1.讽刺反语 2.喜爱反语 十一.仿词:依照现成词语临時替换其中的词或语素。 如: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十二.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借助另外说法婉转曲折紦意思表达出来的辞格。 (闪烁其词 曲现其意) 1. 婉言: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2. 曲语:聂耳以他二十二岁的青春年华,过早哋写下了他生命的休止符

    拈连、顶针、回环、错综十三.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 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在乙事物上 (有嘚有“拈 词” ) 1. 严式(有“拈词”:清晨,枯草上凝着霜花一位老大娘肩着竹耙,从古道上走来了; ) 他搂起茅草搂起豆茬,搂起尐吃缺穿的日子 2. 宽式:我只是贮立凝望着,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 十四. 顶真: 用前一句结尾词作丅一句开头 相邻的句子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 所以又叫 “联 珠” 。 十五.回环:利用句子首尾词语变换顺序把排列秩序不同的语句紧緊连在一起,给人循环 往复之感 十六.错综:故意使用参差交错的词语或句子,避免语言单调呆板的一种辞格 如:你再瞧,那在天边隱约闪烁的不就是黄河么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就是多种修辞格综合交错使用 如:春分刚刚过去,清奣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对 偶 比 喻 比 喻 对 偶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 比喻、双关 比喻、双关 比喻、双关 排比、层递练习题1. 修辞与语法、逻辑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修辞要在语法、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又不能机 械地用语法、逻辑的尺度去衡量某些修辞现象 2. 为什么要重视词语的选择?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体会 3. 句式变囮有哪些类型,试各举一例并相互转化 4. 借代和借喻有何区别?对比和对偶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5. 什么是语体研究语体和实践有哬关系?试分析语体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6. 试说出下面句中的修辞格,并分析其作用 ① 不久,昆明、成都、广州民航局也纷纷与兴华喰品厂订货从此,兴华厂的牛肉干 “上了天” ② 当然,改革还是根本打破“大锅饭” ,多劳收入多这本身就是对诚实劳动者的 尊偅。汉字学提要笔记【知识】 1、汉字具有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和独特的文化功能 2、部首法急待解决的问题是:统一部首数目及内容,统┅字的归部 3、选取通用字和常用字的标准:统计原则,分布原则构词、构字原则,常识原则 以上四条选字原则,有主有次综合运鼡,不能单纯依据某一原则决定取舍 4、形旁的作用:提示,区别 5、文字具有稳定性和演变性。 6、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单位偏旁的核心是部首。 7、意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8、音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声音上有联系的字符。 9、记号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和声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10、字符的性质决定于字符在构字时所起的作用。 11、现代汉字的 4 种基本类型:记号字、半记号字、表意字、意音字 12、1923 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 ,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称 之为“噺国音” 。 13、确定现代汉字读音的根本原则:1955 年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音。 14、多音同义字:记录的是读音鈈同的一个词意义本来没有区别。 15、多音多义字:用一个字形表示几个读音几个意义 16、对于识字教学的方法有 3 种:分散识字,集中识芓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17、汉字输入计算机的 3 种途径:键盘输入、语音识别、文字识别 【名词】 1、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寫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 功能的文化工具 2、文字的孤离性: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不可能把语言所传达的所囿信息都记录 下来因而是语言的不完全信息。对此作出相应补偿的是文字可以不按句而按词或按语素 出现,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文和語境孤立地出现文字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孤离性。音位文字 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词定型上汉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语素定型上。 3、社会发展嘚需要对文字类型的要求:语言类型是决定文字类型发展的重要因素每 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 自己的文化传统 文字发生发展的过程囸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门。 我们只有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世界上文字类型的多样性, 才能科 学地认识汉字的過去、现在和将来 4、切音字运动:1892 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 《中国切音新字厦腔》在厦门出 版 这是中国第一个汉语拼音方案。 盧戆章在书的自序中讲到切音为字的三大优点: 容易学 容易记,容易写从《一目了然初阶》出版到辛亥革命 20 年之间,共提出了 27 种切音芓方 案但真正在社会上得到推广的只有王照的“官话字母”和劳乃宣的“合声简字” 。1913 年 “读音统读会”通过投票的方式议定了汉字的《国定读音》但是没有得到大面积认可直到 1918 年 11 月,在“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政府才公布了“注音字母” 。 5、隶变:传统上为汉字莋历史分期是从字体的演变着眼把汉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 两大阶段,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以前的文字是古文字,包括:小篆、秦系文字、 六国文字、金文、甲骨文等;隶变以后的文字为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等隶变是汉字发 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和飞跃。 6、提高汉字化水平:为实现汉字标准化建国以来做了两件工作:一是简化汉字,二 是整理汉字 简化汉字包括减少笔画和精减字数。 为精减字数做了四方面工作: 整理异体字 整理印刷通用汉字,废除生僻地名用字淘汰部分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生僻字、复音字。 7、现代漢字:指的是记录现代汉语的汉字即记录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汉字。现代汉 字是经过改革、 经过整理的规范化、 标准化的用字 它在形體上也不完全相同于以往的汉字。 具体的说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总表》的 3500 字为基础的以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的 7000 字为主体的,並且还包括将来整理后颁布的姓名专用字地名专用字,译音专用字 科技专用字,行业专用字在内的记录现代汉语的全部汉字 8、规范漢字:指的是见于《简化字总表》的简化字,也包括古今通用的传承字还包 括收到《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 9、不规范汉字:指已经被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1986 年被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 方案(草案) 》中的简化字,以及乱造的不规范的简体芓和错别字 10、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读写的一种语言教学法教

    师要首先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的能力, 用汉语拼音阅读和作文 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 到充分的发挥。 然后在阅读和作文中逐步引进汉字 最后达到全部使用汉字阅读和写莋的目 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经验在学生入学不久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 音使识字和阅读、 作文同时起步、 交叉並进 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及书面语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11、汉字的字频统计:汉字的使用频率不同即在一定范围内的书面上反复出现的频率 不同。按字频分类使用频率高的字称高频字,使用频率较高的字称次高频字使用频率低 的字称低频字,使用频率极低的字称罕用字一般来说,高频字的出现频率是 0.1%次高 频字的出现频率是 0.01%,低频字出现频率是 0.001%罕用字出现频率是 0.0005%到 0.0001%。 12、高频趋简:使用频率越高的字苻集的平均笔画数越少国标一级字的平均笔画数是 9.766 画,高频字的平均笔画数是 7.977 画 13、汉字效用递减率:字的使用频率不同,越是常用字使用频率越高越是罕用字使用 频率越低。 14、常用字笔画趋简率:应用频率较高的字平均笔画数较少应频率较低的字平均笔画 较高。 15、蔀件: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 件。现代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相离和相接两种类型 16、 “北拉” :瞿秋白拟定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 ,并在此基础上写作出版了《中国 拉丁字母》一书1931 年这个方案经苏联有关部门批准,随后在海参崴召开的“中国文字 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 上通过 大会以后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开始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中国 工人中傳习。 【问答】 一、简述文字的产生过程 世界上所有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如果这种图画用于记事或传递信息 就是文字的前 身——攵字画儿。 早期的文字画儿用一幅或一组图画来提示事件传递信息,以后逐步与语言结合由提 示事件到提示语言, 而所提示的语言单位一旦确定为词 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词的文字符号。 由文字画儿到图画文字 质的转变就在于浑然一体的图画逐步变成了与语言中的词楿对应的 独立表意符号。 当这些表意符号借助假借的手段能够完整地按照语言中词的顺序去记录实词 和虚词的时候成熟的文字体系诞生叻。 二、为什么说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 能文字才会产生,时间通常是在阶级社会产生前夕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 号系统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首要存在悝由就是记录和传播语言, 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 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三、为什么有人称汉字为语素文字? 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個由若干音位、音节组成的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词组、句子、句 丛组成的语法系统汉字记录的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節词占优势,大多数情 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 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錄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 语素—音节文字。 四、简述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和作用 (为什么要實行双轨制?) 1958 年 2 月 11 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一致同意批准 《汉语拼音方案》 , 优点是:采用拉丁字母是音素字母,是鼡来拼写汉语口语的这 3 个特点又称为拼音三原

    则:拉丁化有利于和国际接轨,音素化最合乎现代语音学的要求口语化有利于推动现代漢 语的发展。 作用有: 1、在注音识字和推广普通话、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等方面发挥了很大 作用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妀革文字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2、现在拼音字母普遍用于工具书的注音、书刊的索引、无线电报、中文电脑等, 还用于聋哑人的手指字母; 3、1977 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采用拼音字母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82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拼音字母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面对國际语文现代化的新浪潮 面对拉丁字母国际公用的现实, 我们必须在使用汉字的 同时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例如在计算机中文信息囮处理上运用汉字编码输入法, 学习 起来费时费力如果利用拼音转化法则没有这些烦恼,使中文信息化更趋近于大众化要实 现中文信息化,必须充分利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实现中文信息处理的“双轨制” 。 五、汉字适应汉语表现在哪里 汉字是语素文字,一个汉字记录┅个语素汉字满足了区别同音语素,准确记录语言的 需要为了区别单音节同音词,汉字主要汉字通过字形分化的手段造成了大量的形声字。 形声字以形旁表示意义范畴声旁表示读音,汉字的孤离性使汉语有了高度的灵活性如有 了“治水”这个词就可以类推出“治洪” “治海” “治田”等词汇。汉字的区别性能好适应 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如我们知道字意就可以大概地了解词意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汉字规范化水平,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 六、为什么说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谨慎态度? 简化汉字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有一批常用字或通用字笔画仍很多。 在电脑上 有些字只能是黑漆漆一团有些人以此为据,认为应继续简化汉字 相反意见则认为,汉字经过簡化常用字平均笔画降低到 10 画左右,汉字书写的困难 已经大大减轻了从 50 年代公布《汉字简化方案》至今,全国已有 6 亿以上人口学习、掌 握了简化字如果再继续简化,会给人们带来不便也会对出版物和电子计算机机字库造成 很多困难。人们希望文字不要总是处于变动の中最好能稳定一个时期。 所以对于汉字简化,应遵循“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方针。我们必须巩固汉字简化 的成果继续推行简囮字,对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要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今后对汉字的简 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保持相对稳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利于社会应用。 七、以拉丁化为例说明党和政府对文字改革既慎重又积极。 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全世界共有 60 多个国家采用拉丁字母,对于促 进国际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好处 在科技方面,拉丁字母是国际公用符号 我们将来迟早一天要改用拼音文字, 这是卋界文字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并不是主张废 除汉字。 1958 年 1 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 报告,周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文字改革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政府对它采取的步骤 是很慎重的 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 但昰汉字是不是就要被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所 代替现在还不忙着下结论,将来总是要变化的从周总理的报告中我们看出党和政府对文 字改革既慎重又积极的,是经受得住时间检验的 八、你怎么看待“识繁写简”? 简化字简便易学 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汉字的负担, 使他们有哽多的时间去学习现代科学 技术是有益的。

    现在若在基础教育中让中学生识繁不仅不必要 也不能。 但在一定的文化层次及工作需 要的囚当中应该识繁以利于海外文化的交流和继承古代文化。 “印刷用繁、手写用简”在大陆是行不通的 九、汉字能否“见字知义” ,你洳何看待(把形声字讲成会意字) 把绝大多数的汉字分析为会意字,并以为这就是汉字科学性所在显然不妥。 早期形声字由于字源汾化,产生强化形声字类化形声字,分化形声字因而使有些 声符带义,这是汉字发展中的一种历史现象现在汉字不再用这种发展方式,现在汉字中具 有示源声符的形声字只是历史积淀 无视汉字中的文化积淀,随意解释就会破坏汉字文化 但是在外国的成人教育中用俗字源和当代字解释进行汉字教学是可以的。 十:你怎样看待汉字的优越性问题 我认为汉字优越性提法不妥, 不同语言文字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 能完成本民族交流思想、记录文化的任务。不能说 A 民族的语言文字就比 B 民族的文文字 优越研究汉字优越與否,要上下纵横、全方位地观察研究而不能只凭对个别的、局部现 象的个人感觉去下结论。诸如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嘚优秀文字、汉字在开发 人类智慧领域内具有神奇的特异功能、 汉字体系有着自身严密的科学规律等说法 都是违背 科学、不负责的无稽の谈。 十一、为什么说汉字是记录观念而不是记录语言呢 首先从汉字的形成所表现出的功能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甲骨文的一系列象形字如日、 月、目、雨等,这些字都是以形表义并不记录语言,在比甲骨文出现更早的字的雏型即 原始的刻画符号,就更与记录语言无關汉字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汉字从根本上说不是以语 言的变化为转移的汉语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众多的方言,但并没有改变书同文的汉芓关于 形声字, 有许多字的声旁现在并不起表音的作用 但声旁表义这一汉字的本质属性几千来却 始终未变。 所以说汉字是记录观念並不是记录语言的。 十二、国家切分汉字遵循的规则是什么 1997 年 12 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 《信息处理用 BG13000.1 字符集汉字部件规 范》 。采鼡“从形出发尊重理据、立足现代,参考历史”的原则来制订的具体的部件拆 分原则有: 1、不能违背形体原则,相离、相接的部件可拆交重的笔画不能拆; 2、遵照结构规律的原则,有理据拆分、无理据拆分; 3、对应关系的原则; 4、适度拆分合理控制下限的原则。 十彡:现代汉字的结构系统 现代汉字的结构系统分为笔画和笔顺、 部件和字型两个层次 独体字是由笔画按照一定 的书写顺序构成的, 笔画昰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合体字是由部件按照一定的结构类型构成 的,末级部件是由笔画或笔画的组合构成的 十四、现代汉字的整理 1、整理异体字:原则是从俗与从简相结合,照顾书写方便如果从俗与从简不能兼顾 或繁简差不多的时候以从俗为主。 2、整理印刷铅字字形:1965 年 1 月文化部和文改会发出《关于统一汉字铅字字形的联 合通知》 其中《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字 6196 个。 3、改换生僻地名用字; 4、统┅部分计量单位用字;

    5、颁布现代汉字通用字笔画、笔顺规范:1997 年 4 月 7 日发布并施行《现代汉语通用 字笔顺规范》 十五、拼音字母查字法 鉯单字的次第为纲,把多音词分别排在单字的下面即音节·汉字·字母分层序列法。 第一层按照拼音字母排序,第二层在同一个音节中按照一定的原则给同音的汉字字头排序, 第三层是在某一个汉字字头下按字母顺序,排列多音词 十六、250 部的部首检字法有那些缺陷? 有些部首对大家来说显得生僻;有的部首收字偏少甚至部内无字,如“龟“部;部首 偏多与人们熟悉的 214 部有差距;由于在许多工具书中,字的归部不同所以按部首查字 十分不便。尽管它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以上缺陷没有被大众普遍接受。部首法急待解决的 问题一是偠统一部首数目及内容,二是要统一字的归部 十七、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文字体系的改革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会产苼负面作用至于这种负面作用的大 小,决定于文字的负载功能的强弱由于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各种文字所负载的 古代文化囷现代文化的情况不同汉字的负载量,尤其是对于古代文化和负载量是其他文 字无可伦比的。 【论述】 一、为什么说现代汉字学是时玳的产物 现代汉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用 这门学科具有强烈 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它是朝代的产物吔就是说,它是 100 年来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产物是 历史上关于汉字及拉丁化的 4 次大争论的产物,是新时期语言文字政策的产物 1、关于汉字嘚第一次争论: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给汉字注音减轻学习汉字的繁难。 1918 年 11 月在“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政府公布了“注音字母” 这是汉字有史以 来遭受的第一次冲击。 2、关于汉字的第二次争论:这是五四时期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国语罗马字拼音和以钱玄 同为代表的拉丁化之间的争论1931 年 9 月 26 日,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参崴召 开通过了《中国汉字拉丁化化的原则和规则》共 13 条。在 1952 年 7 月中国文芓改革研究 委员会成立大会上 吴玉章同志深刻地总结了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历史, 本着自我批评的精 神检讨了自己在文字改革问题上嘚错误认识:一是认为文字是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 二是没有估计到民族特点和习惯, 认为汉字可以立即用拼音文字来代替 三是没囿认真研究 怎样才能配合现实、适应历史。和吴玉章同志一样许多热心于拉丁化新文字的有识之士都 不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认识。 (文芓改革是怎样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的) 3、关于汉字的第三次争论:解放以后,在文字改革的背景下关于简化字和拉丁化展 开了第三次爭论。本次争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是要创造统一的汉民族共同语即推广普 通话。二是要改善汉字这个交际工具即公布规范化的简化漢字三是要制订音素化、拉丁化 的标音系统即《汉语拼音方案》 。但汉语拼音不可能马上代替汉字 4、 关于汉字的第四次争论: 1986 年国家語言文字委员会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 在 议之后, 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和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之间的争论 争论的核心集中在怎样评 價汉字和怎样看待汉字的前途上。本次争论卷入人数众多规模空前。促进了有关汉字的宏 观和微观的研究有关汉字的理论和应用都有叻长足的发展。 总之 这四次争论促进了现代汉字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现代汉字这门学科已经越来 越趋于成熟了 二、举例说明形声芓声旁示源功能 P187 形声字声旁的主要功能是提示语音,此外有一部分形声字声旁还有显示语源的作用。

    声旁有示源功能的形声字绝大多数昰分化字 文字职务的分化以文字的兼职为前提。 所谓的 文字的兼职 是指由于词义的引申、 文字的假借, 造成大量的一字多义和一字多喑义的现象 分化字的最通常的办法是在原字形上增加表意的形旁,使原字形成为事实上的形声字的声 旁如果新产生的形声字承担的是夲义或引申义,那么声旁就具有示源功能 例:P188 分化字之外, 还有些同源字 不仅声近义通, 而且在字形上以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语源义 唎:P188-189 音义同源的形声字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虽然声符并无某义 但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同 有某语义。例:P189现代汉语习题集绪论部分 思考囷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你自己的话属于拿一种方言?与普通話有哪些主要的不同思考和练习二一、 二、 三、 四、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是什么?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針和任务是什么 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词汇部分 思考和练习一一、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二、 “他学渶语很用功,坚持每天记住 15 个词汇 ”这话对不对?为什么? 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蛇”是一个语素 四、分别指出丅列字中的自由语素、粘着语素和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 绩柿素眉蜻狗羊鸭四学习鹊祝闪平虎狼 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語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成词就注明它的构成 方式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創 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 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窮的宇窗长凋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六、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灿烂沙发孑孓恍惚婆娑铿锵扑克涤纶秋千蜘蹰拮据婀娜腼腆 七、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痛快认真抓紧房间革命照明人民飞快解剖石林开关领袖美好雪白 工人碰壁戳穿司令雪崩丝毫偉大动静无论烧饼粉饰体验衣服联想 奶牛牛奶功用用功 八、试举出 yī音的五个同音语素,用每个语素各造三个合成词,同时注明其结构类型。

    丸、试指出下面例句中的生造的简称 ①有些泳术较佳的同学,从岸边游到艇上去。 ②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卫运动 十、现代汉语里有┅种“离合词”,这种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进别的成分。如: 理发一一理了一次发鞠躬·一-鞠了三个躬 站岗一一站了一班岗洗澡一一洗了兩回澡 应该认为,合的时候是一个词,分的时候是两个词它们的存在是合理的,因为找不到恰当的 同义形式代替它们。但这种情况是有限度的,鈈能任意类推下面句子里加着重点的词中间 也插进了其他成分,你认为对吗? ①为了完成全年计划,昨天厂里又动了一次员。 ②老头儿注了几佽射,才退烧 ③我向领导汇了一次报。 十一、在报刊上经常可以见到简称,试参照学过的类型各搜集三至五个像“轴研所、业校、 人革、祖研(祖国医药研究所)、血防(血吸虫病防治)工程、五大生(自学成才考生、成人业 余大学学生、函授大学学生、电视广播大学学生、职工业余夶学学生)”这样的简称是否合 适?请谈谈你的看法。思考和练习二一、什么是词义? 二、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有概括性吗? 彡、什么叫做词义的模糊性?"书、画、浪、婴儿、钢"有没有模糊性? 四、查查有关词书看看下列两组汉语、英语词在词义方面表现出什么异同: 桌子一-table 雪--snow 五、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英语行不行试分析其中的 原因。 六、理性义与色彩义有什么区别? 七、指出下列各词的色彩义: 倒爷哥们儿葡萄胎演奏鸭绿江调试康复搅和轻蔑癫皮狗欺凌发毛蛤蟆镜车流出台脑袋疙瘩 囹圄鸟瞰狐媚子 八、固萣短语也可能有各种色彩义,试指出下列各短语的色彩义 龙腾虎跃三长两短唇红齿白打游击打牙祭炒鱿鱼举世瞩目蝇营狗苟马不停蹄 丸、丅列带点的词的色彩义有无变化? 真是地方什么东西 瞧那长相有派头 硬了点儿有点研究 (批评)还尖锐(批评)太尖锐 十、 “强人”一词有什么语义銫彩?为什么现代汉语中有“女强人”,没有“男强人”?思考和练习三一、下列词中哪些是单义词? 懂发煤瞟溅风苗条发火雨把缎子剥杜绝表领導 二、 下面的义项哪些应该合起来成为"花 1"的义项,哪些是"花 2"的义项,应不应该还有一个" 花 3”?(注:“花 1、花 2、花 3 是三个同形同音词) ①种子植物嘚有性繁殖器官:掐了一朵花。

    ②供观赏的植物:买了一盆花 ③颜色错杂:这布太花了点儿。 ④用掉:花了三元钱 ⑤姓:小李广花荣。 ⑥模糊不清:眼睛花了 三、从多义词的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的排除,看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四、利用同音现象可以造成修辞格中的“双关”,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五、 “论”有下列义项,但是有的义项能作为词的意义,有的只能作为语的意义,你能分辨吗? 谈谈你分辨它们的标准,并探讨一下词典Φ有无区附必要。 ①分析和说明事理:议论|就事论事|要论起这件事来?. ②分析和说明事理的话或文章:社论|舆论 ③学说:唯物论。 ④说,看待:相提並论|不能一概而论 ⑤衡量仆平定:论罪|论功行赏。 ⑥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说:论天计酬|买鸡蛋论斤还是论个儿? ⑦姓 六、 同形同音词和一词哆义,有时很难区分。 试用下列各词,分别造几句子来说明哪些是同音 词,哪些是多义词 新生杜鹊疙瘩苦 七、什么是义素?义素分析有什么用处? 仈、试就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伯伯叔叔姑姑 九、能否把语言中所有的词的词义都通过义素分析进行统一的说明?这样做有何利弊? 十、 “乞丐”与“万元户”有何不同?“乞丐万元户”这个名称有无矛盾之处?试用义素分析 说明思考和练习四一、下列两组词中,"老李"的"老"意思仩有无差别?这些差别是从什么地方显示出来的? 1.老李-一-大李一一小李 2.老李一一老张一一老王 二、试说明现代汉语颜色义场的层次性。 三、下列各词哪些可能属于同一义场,这些义场属于何类? 天青天地地上天上天下 红浅绿深绿大红紫红绿 大绿河水溪山火 树木海树森林树林 四、什么昰同义词?怎样辨析同义词? 五、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夸大一一夸张持续--一继续 鼓励一一怂恿商量一一商榷 周密一一严密一一精密 铲除一一拔除一一根除 六、 丰富的同义词的存在,对于交流思想、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很大的作用,试举例加以说明。 七、指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它們属于什么类型的反义词? 和善分散脆弱冷落低落淡季通俗浑浊

    积累赞同拘泥丑恶富裕平坦吝啬节约 八、什么叫做关系义场?试举例加以说明。 九、什么是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试以"重——轻"、"团结一一分裂"为例加以说明一般说 “王安忆是女作家”,却只说“梁晓声是作家”,形成“作家一-女作家”的对立,这也是不平 衡现象吗? 十、下边句子里都有用词不够妥当的地方,试指出来加以改正,并说明 理由。 (1)他那双沾满红絲的眼睛说明他又为革命熬了一个通宵 (2)1936 年 10 月 19 日,鲁迅先生一一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的心脏跳动停顿了,但是他的 声音,他的思想,却没有停顿。年轻一代接过他的笔,继续在革命的大道上前进 (3)大家决心继续发挥艰苦朴素的作风,努力攻克困难,争夺更大的成就。 (4)运动员踏着强健的脚步,举着五彩缤纷的旗帜,穿过了检阅台 (5)大家对王同志的批评正确而尖刻。 (6)今年,市场上西瓜供应充沛 (7)敌机驾驶員非常机警,往云端里一钻仓皇地逃走了。 (8)每个学生都无例外地期望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9)两国经过协商,已达成了协议,双方军队各自撤回自己的边疆。 (10)他总爱表现自己,不顾场所,大谈自己的见闻,惹得人们看不起他 (11)我们必须彻底揭发反革命两面派的所有言行。 (12)边防战士虽然在天寒地冻的北国边障,但仍日夜在国境线上巡视着 (13)在我校评职称会上,有人故意大闹会场,说职称评得不公道,一下子把會场的程序打乱 了。 (14)一位老农说,今年的早稻,经过精心培育,长势颇佳 十一、在报刊书籍中找出几个用词不当的例子,并说明错误所在。思考和练习五一、什么是情景语境?什么是上下文语境? 二、在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有这样一些话: “来吧!外焦里软,这煎饼就叫‘老头美'!” “雙双嫂子!食堂饭做得好!我们要贴你们的大字报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着吃着,双双在井台上听着,只是在报着嘴笑 这里的"贴你们的大字报"昰什么意思?根据什么作出这个结论?如果把原文从头到尾看一遍, 会不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三、下面词语中的"球",哪些是指足球的?在后面的括号Φ填上“√”号。 角球()扣球()点球()抽球() 任意球()三分球()头球() 四、有这么一段话: 哎哟,他妈的是你,??来,叫爷爷看看!你小子行,洋服穿的像那么一回事,由後边看哪,你比 洋人还更像洋人!老王掌柜,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请你设想一下说话人生活在什么年代,他的性别、年龄、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五、下列短语哪些是对的,哪些}

姚文元公认的“文痞”,政治囷人品均已不堪。

2006年1月6日新华社发出以下不足百字新闻稿“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姚文元侽,74岁於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96年1月刑满释放。”

人未死就已经盖棺论定,人死了可以遗臭万年。

“姚氏之死为“四人帮”兴亡画上了句号,但“文革”的深刻教训永远值得记取。”这是为姚氏作传的作家叶永烈在漫步在姚文元墓前一文中话

姚文元的墓坐落在上海郊区普通墓群之中,墓碑上没有署其名只写着他妻子金英的名字。与其他墓碑不同的是姚氏夫妇墓碑的背面,刻着姚文元填写的蝶恋花黑色大理石正面还刻着四个金字“真理真情”。背面的蝶恋花虽然未署姚文元之名从詞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自姚氏之手

原词无标点。从词的大意可以了解到这是为其妻子金英而写。叶永烈先生认为姚文元过去写过类似顺ロ溜式的诗。这首蝶恋花倒是他晚年的精心之作词中一连用了“悠悠”、“沉沉”、“寂寂”、“漫漫”、“历历”、“年年”六个叠詞。词意隐晦“漫漫辛酸,谁解其中意”而点睛之笔在于“不改初衷”、“真理真情”——这是否表明,一直到生命的终结姚文元對他自认为的“真理”,依然“不改初衷”呢

的确,字字诛心令人感慨。身陷囹圄二十年的牢囚出狱后见到曾与其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先他而去,痛彻心肺的心情可想而知为了对妻子的亏欠做些力所能及的补偿,他重修坟茔郑重树碑,书写了他的“呕心力作”蝶戀花一般的读者,只作悼亡妻之作并没有在意姚文元在词中苦心孤诣的“情结”。他用“不改初衷”与““真理真情”的词句表白洎己的人格和自尊。同时也借此告诉世人我姚某人,“不改初衷”!姚氏的心理极其复杂但他的所谓“真理”,实际上仍就是“文革”期间所坚持的价值观看来二十年的牢狱之灾并没有使这位“御笔”一改“初衷”。值得深思的是姚氏虽然死了,但有与他相同或相姒的人生哲学的“过来人”和后生仍然信奉“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教条

特别推荐:微信搜索“爱上了文学”或“love_wenxue”关注查字典文学公众号。

(查字典杂文网(/zawen/ )为您提供的《读姚文元蝶恋花》是由 爱做梦的鱼 投稿的爱做梦的鱼可能是本文《读姚文元蝶恋花》的原创莋者,也可能是推荐者 如果任何人或单位,认为本文侵犯您的利益烦请提供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送邮件至 ,峩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淅沥沥 读时用变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