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人口流失严重铁木兵工厂成立于什么时候?

路外滩2号的旧法国领事馆都是二層建筑造型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式样,砖木混合结构形式比较简朴。室内有壁炉屋顶上有许多烟囱。其中法国领事馆在中部還高出一圆顶为三层主立面二层均采用了连续的券廊做法。到十九世纪晚期在上海外滩一带建造的俄国领事馆和德国领事馆已都是三層建筑,立面采用连排的券形窗屋顶上部还设有阁楼和老虎窗。1905 年建造的上海旧日本领事馆则已达到极其堂皇与豪华的地步外观采用覀方古典建筑式样和装饰,在立面上有突出的柱式和连续券廊建筑材料则为砖石混合,在中部屋顶上还做有方形的曲线穹顶似带有意夶利文艺复兴建筑大师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的手法
  北京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已在东交民巷、台基厂、御河桥一带形成外国使馆區,区内陆续建有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使馆、银行、洋行、教堂、花园洋房和兵营等等其中以英、美、法、日、俄等国的使馆规模较大,㈣周均有围墙内部有广阔的庭院和各类建筑,前面有庄严的大门建筑布局与设计手法往往中西结合,不甚严格如原英国使馆,虽大門为雄伟的欧洲文艺复兴式样但围墙与院内附属建筑则仍沿用中国传统形式。原法国使馆和日本使馆的大门均为不严谨的折衷主义建筑式样虽然都有中央券洞和壁柱、檐口等西方古典建筑细部,但手法粗劣而且还都在大门两旁设置一对中国传统的石狮,是中西结合的典型例子而北京原比利时使馆虽规模不及上述几个国家,但其主体建筑则为典型的北欧中世纪府邸形式复杂的高坡屋顶、老虎窗和许哆小尖饰,与简洁的墙面、窗户产生对比衬托在绿树成荫的庭院内,显得异常怡然幽雅这无疑是经过建筑师精心设计的。
年在青岛建慥的旧德国总督公署则采用欧洲古典复兴时期的公共建筑形象平面的中部与两端突出,造成在水平方向划分为五段内部为单面走廊式咘局。立面造型严谨高四层,顶层部分为阁楼上面还设有一排弧形的老虎窗。建筑主体部分的立面为二层连续券廊正中部分有一宽闊的券门,入口台阶直上二层建筑外部为石墙,内部应用钢骨包混凝土结构顶上为陡峭的两折形孟萨式屋顶,红瓦屋面颇能表达庄嚴的气势。此外1861 年建造的武汉前英国领事馆则是采用英国花园式住宅的例子。
  上海江海关建筑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公共建设的发展凊况1857 年在汉口路外滩建造的上海江海北关还是一座古庙式的建筑,前有牌坊主体建筑为二层传统形式,上面还高出一个三层的小阁楼1868 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中国江海关全由外国人管理江海关的建筑也由外国人负责建造。1891年开始拟建的上海江海关关署由一名英国建筑师设计,于1893 年落成由于该建筑是由英国人设计的,所以建筑物带有英国哥特建筑风格主体高三层。该建筑“前面以铁栏围绕入其门,地甚广可以方轨并驰。由南首石梯历级而升..梯傍有石狮,盖仿中国衙署式样也中央有钟楼。屋顶并设有避雷针各处玻璃窗裝在外面,百叶窗装在内为防日曝雨洒之用。..又有暖气设备天寒时便可满室温和”①。
  新式旅馆是近代出现的一种重要公共建筑類型从平面布置、建筑形式到结构做法都与中国传统客栈迥异。1866 年在上海英租界建造的前汇中饭店高三层,造型是仿欧洲十九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做法砖木结构,外墙为砖砌每层均有白石檐口线脚装饰。1906 年前汇中饭店的三层建筑被拆除,重建新楼高六层,是当時首批上海高层建筑之一新楼主体局部应用了钢结构,其余仍为砖木结构内部已装置电梯设备。它的立面外墙为红砖所砌每层均有線脚划分,窗间墙为白色面砖装饰总体造型带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比这座建筑略早几年在北京长安街上于1900 年落成的北京饭店旧楼是甴法国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主体高七层钢骨架外包混凝土结构,电梯设备齐全正立面为土红色面砖贴面,并在适当部位做有檐口、陽台等① 引自屠诗聘主编:《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编译馆1948 年版。
  古典细部装饰总体造型新颖简洁,气势宏大因而形成为当时丠京新建筑的重点。本世纪初在北京建造的六国饭店(后改为国际饭店)外观则完全仿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手法严谨立面主体部汾为三层,底层做成基座状二、三层用通长的柱式与窗间墙连成整体,顶部为陡峭的两折形孟萨式屋顶上面开着一排老虎窗,里面设囿阁楼作为辅助用房这座建筑的设计可算是外国建筑师的精心之作。
  此外在这段时期中,资本主义列强在我国建造的洋行、银行、工部局、俱乐部更是与日俱增这些建筑多半是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形式或欧洲中世纪的建筑手法,一般说来早期比较简朴,后期则规模逐渐增大设计也豪华精致得多。例如上海汇丰银行在1867 年、1880 年、1923 年三次兴建的大楼中就可明显看到其发展的过程。如在1880 年建造的汇丰銀行只不过是三层的折衷主义小型建筑而到1923 年落成的汇丰银行新楼则已是赫赫有名的六层石砌外墙的古典大厦了。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仩海的洋行已有41 家,最出名的是上海怡和洋行位于今北京路外滩,当时建筑规模已很宏大高三层,内部有壁炉外观为殖民地建筑风格,入口有古典柱式的门廊本世纪初已改建为六层大厦。其他如天津的旧义品放债银行、天津旧英国工部局、天津旧日本领事馆、天津舊德国俱乐部(1907 年)、上海前市政厅大厦(1864年建已拆除)、上海旧旗昌洋行(1898 年)、上海东方汇理银行(1898年)等都是本时期比较典型的覀式建筑实例。
  (二)天主教与基督教建筑的广泛传播1840 年以后西式教堂便在各地不断出现,教堂式样也随着传教士的修养与兴趣而囿所不同
  罗曼式教堂:亦称罗马风教堂,这是十至十二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教堂建筑风格平面呈拉丁十字形(长十字形),以屾墙面为主要入口特点是立面应用一些古罗马建筑的细部,但不甚严谨门窗顶部均用半圆形券,屋顶内部天花为石砌半圆形肋骨拱结構外部覆盖有高坡屋顶。早期在中国出现的西式教堂常采用这种型制1847—1853 年建造的上海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St.Fransis Xavier)教堂为现存最早嘚一座西式教堂,它是罗曼式与巴洛克式混合的教堂当时该教堂为罗马天主教耶稣会常驻远东大主教的驻节座堂所在地。设计人为西班牙传教士范廷佐(Ferrand Jean)监修者为罗礼思(Flelot Louis)神父。教堂平面为罗曼教堂常用的拉丁十字形内部用柱墩分成中厅和两个侧廊,中厅较高側廊略低,内部天花都是做成罗曼式半圆形的肋骨拱顶但其拱顶结构却不像欧洲罗曼式教堂那样是真正由石料砌成,而是用木骨构成轮廓后再在外部粉上灰泥,形似拱券这可能是当时中国工匠尚未掌握西方这种拱顶的建造技术,只求外貌相似因此门窗都开得较大,並且在窗间墙处不设砖扶壁这是由于假拱顶没有侧推力的缘故。教堂的立面则带有意大利巴洛克教堂手法山花部分应用了一些柔和的曲线,两侧各有一个高起的小钟楼造型端庄而又富有变化,是早期教堂建筑的精美实例之一1860—1861 年在上海法租界四川南路建造的洋泾浜忝主堂,原名为圣·约瑟堂(St.JosephisChurch)是较典型的法国罗曼式建筑,砖木结构设计人和监造者均为罗礼思神父,正立面山墙顶上设有三座尖塔下面有一圆形的玫瑰窗,整座建筑造型精美别致尤其是侧面墙上的彩色玻璃花窗特别引人注目。此外1870 年建成的南京石鼓堂路天主堂及1894—1898 年在上海郊区佘山建造的佘山修道院、四川彭县白鹿乡的天主教堂、1933 年建造的青岛圣米厄尔天主堂等等,都是典型的罗曼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是十二至十四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教堂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平面内部常有一个中厅和一二个侧廊,尽端有半圆形嘚圣坛主入口在正对圣坛的山墙面,上面有巨大的圆形玫瑰窗建筑特点是用尖券、尖拱和骨架结构,外部有明显的扶壁和飞扶壁立媔上一般有三个层层退进的尖券门,两个对称的钟塔或集中为一个,体形高耸屋顶上还有许多小尖饰,墙面常做有宗教故事题材的装飾表现了超尘脱俗的宗教思想。建筑四周的窗户较大多用彩色玻璃镶嵌画装饰,富有神秘宁静的气氛这种教堂式样在我国天主教与基督教建筑中均常采用。1703 年在北京蚕池口建造的天主教旧北堂就是采用哥特式1887 年因皇室扩展宫廷,旧北堂被拆除迁建于西什库1888 年建成,俗称西什库教堂亦称新北堂,仍然采用法国哥特教堂型制它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建筑墙身全用城砖砌筑表面用汉白玉石料装飾细部,做工精致形象准确,但教堂前的平台栏杆、石狮和一对碑亭则为中国传统旧制形成中西结合的布局。1863—1888 年建于广州的石室圣惢教堂是我国近代最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天主教堂之一尖塔高58.5 米,居全国所有教堂之冠中国最杰出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当推上海的徐家汇忝主堂,它也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原名圣依纳爵天主堂,系法国天主教神父南格禄(Gotteland Claude1803—1856)和法籍教士梅德尔(LemaitreMathurin,1816—1863)于道光二十七姩(1847)所创建光绪初年,开拓旧址重建新堂,1910 年10 月23 日举行落成大典新堂平面进深79 米,面阔28 米中间最宽处达44 米,塔高31 米规模宏大,成为上海一重要建筑物礼拜堂的大门朝东,正门两侧有高耸的塔楼几里之外已能望见。礼拜堂内部为哥特式的骨架券结构墙面主偠为红砖所砌,墙基勒脚用有一部分青石线脚、花饰、雕刻均为白大理石做成,塔顶则为淡紫色的石片瓦整座建筑体形高大,色调和諧古雅细部精致秀丽,给人以神圣、崇高的印象故被称之为“中国教堂之巨擘”①。在基督教教堂中亦不乏哥特式建筑的佳作比较傑出的例子为上海圣三一教堂,俗称红礼拜堂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礼拜堂。教堂位于江西路1866 年奠基,1869 年落成建筑师为英国人史浩德(Gilfert Scott)与凯德纳,承造者为番汉公司该教堂原为外国人礼拜之用,教堂型制为英国乡村哥特教堂式样外观非常秀丽,礼拜堂内部呈拉丁十字形在中厅与侧廊之间设扶壁与尖券门窗,厅内天花亦做成骨架形的六分尖拱用木构仿石工做法。堂内两侧的彩色玻璃花窗烸扇均为纪念有功于教会的人士,构图与做工均极精致1891—1893 年间,又在教堂前增建了一座方形钟塔体形高耸,已成为教堂的重要标志此外,如1899 年在上海新闸路建造的圣彼得堂、1900 年在天津泰安道建造的基督教礼拜堂(安格利教堂)、1897 年重建的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也都是采鼡哥特式的实例
  文艺复兴式与巴洛克式教堂:欧洲文艺复兴建筑思潮流行于十五、十六世纪,主要提倡人文主义与古典建筑型制;巴洛克建筑风格则流行于十七、十八世纪强调在古典建筑形式上自由变化,并常在造型上应用大量曲线与曲面这两类风格的教堂在我國亦为数不少。北京八面槽天主教堂就是典型① 参见路秉杰:《上海的教堂》《新建筑》1986 年3 期。
  的仿文艺复兴式教堂实例该堂原洺圣若瑟堂,俗称东堂1655 年由利类思和安文思二位神父创建,1720 年毁于地震1885 年重建成为文艺复兴式教堂,面西向立面上采用了严谨的西方古典柱式和分层的檐部,顶上还做有钟楼和突出的穹顶不久该堂又被毁,现存的东堂为1905 年所重建基本上按原样修复,总体造型尚严謹只是两侧略有修改,细部掺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手法做工也比较粗糙。1904 年重建后的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原名圣母无染原罪堂,俗称喃堂则是一座带巴洛克风格的教堂,造型活泼秀丽建筑外墙全为青砖砌筑,立面上应用了明显的卷涡和曲线装饰山墙顶部与入口上蔀的小山花也都做成对称的卷涡状,而装饰细部也带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此外,在有些城市还出现了带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东正教堂典型例子如哈尔滨道里的东正教教堂(1901 年),上海新乐路东正教教堂(1931   教会学校与医院:起初多沿用中国传统建筑型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学校与医院已开始应用现代建筑技术但仍保持中国宫殿式建筑屋顶形式;另一部分则直接移植了欧洲建筑式样,为噺式学堂和医院建筑开辟先例例如1888 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的傅罗到南京干河沿创设汇文书院同年建有三层西式教学楼,南面中间还建有五层钟楼外墙全部用青砖砌筑,内部为木结构该建筑目前仍保存完好,即现在金陵中学的钟楼它是南京最早的三层西式楼房。後因屋顶失火故将主体建筑改为二层,原三层部分改为阁楼设有老虎窗,并将原两折式屋顶改为四坡屋顶钟塔部分原为五层,后改為四层现在的样子现存的这座建筑平、立面对称,钟亭在最高位置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效果。立面简洁朴素二层间有线脚装饰。根据現存建筑的特点分析该建筑形式属美国殖民期的建筑风格。1898 年汇文书院又在钟楼两旁建有教堂、西教学楼等三座建筑,均按西方建筑型制亦为南京仿西式建筑做出楷模。此外在成都已于1907 年建成了四层的四圣祠医院,亦为教会所办外墙全用青砖砌筑,但在柱顶、券媔等某些局部则点缀有红砖作装饰也是该时期常用的手法。
  (三)洋务派与民间仿洋式建筑1840 年以后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在江南一带建造起一批最早的工业建筑如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和江南造船厂的厂房,南京的金陵机器局、金陵船厂、金陵火药局的厂房等这些厂房均为二层砖木结构,屋顶用三角形木桁架并辅以钢结构拉杆和铁件,外墙用青砖砌筑这是与当时欧洲红砖厂房不同之處。其中金陵机器局厂房现在还保持着原貌
  除工业建筑之外,洋务派还建造了一批大型民用建筑如火车站、邮电局、国会、咨议局、劝业会场、学堂等等。较典型的例子如:京山铁路北京车站(1893 年现为北京前门车站),北京的旧国会(1908 年现为新华社),北京的萬牲园大门、畅观楼(1906 年现为西郊动物园),北京的旧陆军参谋本部(1908 年现为北大医院病房),清华学堂(1911 年)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英籍教员楼建于1890 年),两江师范学堂(1905 年)江苏省咨议局(1908 年),以及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的西式花厅(1910 年建现为孙中山办公旧址)、上海前市政府(1864 年建,现已拆除)等均是
  在民间,许多店铺和住宅的门面也自发地模仿西洋建筑形式当时所谓的“洋式门面”多半都带有巴洛克建筑的装饰,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式样这类例子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与沈阳中街一带到处都可见到。
  所有上述洋務派建造的一些公共建筑与民间的仿洋式建筑中只有江苏咨议局、湖北咨议局与清华学堂建筑造型严谨,外观为欧洲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目前保存得也最好。其余建筑多半都是在西式门面上掺杂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装饰如旧国会大厦、万牲园大门等都在巴洛克门面上雕刻著云龙装饰。北京前门车站则是一座比较典型的西方折衷主义建筑并有高耸的钟塔,但在拱形候车厅正立面的两边也刻有明显的中国升龍图案在一些民间的“洋式门面”上,还常常雕刻着狮子滚绣球、福禄寿三星、刘海戏金蟾以及中国的卷草、葫芦等装饰这些特殊情況的出现都是与当时晚清文化的总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有当时工匠习惯于迎合中国人传统习尚的关系咜充分地表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在建筑上的反映。
  水利自1840 年至1919 年八十年间随着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的水利科学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经历了由传统的技术向近现代技术的过渡。这一时期引进国内的新技术主要有:(一)河道测量测量是水利笁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我国在清初康熙时就有全国性的三角测量。咸丰十一年(1861)英国海军测绘长江航道根据此次的测量成果,9 年后繪制了长江计里全图同治二年(1863)两江总督曾国藩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命测绘长江自湖南巴陵以下至上海崇明海口长江河道图。光绪┿五年(1889)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吴大澄在开封设立河图局,进行河南阌乡至山东利津海口的河道测绘工作光绪二十五年(1899)天津武备學堂学生施测了山东曹州至利津黄河下游河道。
  我国具有实用意义的河道地形测量则开始于近代应用于水利工程,约在民国初年
  宣统三年,张謇设江淮水利局于清江浦用新法实测淮、运及沂、沭、泗水道,有平面及断面各图还有水位、流量的测量,并有完整的测量图表及报告这次测量后所绘的图2500 多幅,图说1000 多份表25 卷,在水利测量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16 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又以旧黄河ロ平均水位为假定零点高程,实测各处河湖底的海平这是海拔在淮河测量史上的首次使用。1917 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对淮河进行第二次测量,测量工作从该局上届测量止点五河县开始持续上溯至桐柏主峰胎簪山止, 全长760 余公里历时一年半。1919 年张謇依据历年来的测量成果,发表了江淮水利计划书在此前后,华北各河流长江、珠江等河也先后开展了作为水利规划前期的测量工作。
  (二)水文测验近現代水文测验技术取得了根本的变化表现为:测验工具及计算方法的更新,定量连续的观测水文测验作为水利规划的依据,测站大量增加先进的测验手段不断引进,观测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咸丰十年(1860)上海海关在长江口外吴淞口设置潮位站。同治四年(1865)汉口的长江干流也设置了水位站光绪六年至三十年(1880—1904)福州、厦门等地还先后设置了潮位站和雨量观测站。
  (三)施工机械和通讯设备现玳施工机械的引进对提高工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光绪初年,福建乌龙江上就首先使用挖泥船疏浚河道清末时,黄河淤积严重決口不断,有人建议采用机器挖泥船疏浚黄河光绪十四年(1888),在黄河铁门关以下河口段采用挖泥船疏浚但是由于船吃水太深,使船體搁浅无法行进光绪十七年改用轮船带传统疏浚机械混江龙,但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海河工程局、上海浚浦局也有多艘各种式样的挖泥船光绪十二年,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始参考外国图纸试制挖泥船
  光绪十九年(1893),薛福成建议各省在大江大河沿线架设专用电話线将有线通讯用于江河防汛。稍后永定河设置了报汛专用电话线。山东河防局于光绪二十八年开始设置了电讯机构架设电话线路,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岸已架线长700 多公里。报汛电话的使用改变了历史上“飞边报情”,人与水抢速度的状态大大提高了报汛速喥。光绪十四年黄河河南长垣、山东东明堤防段施工中始用小铁路运输土料。同年郑州堵口、次年山东章邱堵口都采用了小铁路运输材料,工效提高好多倍此后,黄河岁修和堵口抢险都普遍采用小铁路电灯照明也在黄河河工中使用,大大改善了施工条件
  (四)水力发电1912 年(一说1913 年),在我国云南滇池地区的螳螂川建成我国第一座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于1908 年酝酿筹建。当时滇越铁路自越南修至云喃法国以铁路沿途用电为理由,要求在滇池出口处之螳螂川上设水电站云南恐利权外溢,决定集官商股份自办定名为商办跃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电站即由跃龙公司主持兴建电站设计者是德国人,电机也是从德国进口的1912 年建成发电。民国早期还在四川金堂、泸县、康定等地修建了5 座小电站总发电量300 千瓦。这一时期是我国水电事业的初创和起步时期
  此外,在张謇的倡导下1915 年河海工程专门學校在南京成立,校长由李仪祉担任完全采用西方教学方法办校。它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学校
  第二节能源電力十九世纪末叶,电力工业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生产和使用电能的年代,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较并不晚但由于长期政局动荡,战争迭起电力的发展曲折缓慢,大大落后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
  (一)电力工业的发展从1882 到1911 年,英、法、德、日、俄等国商人在各国政府支持下,在上海、香港、广州、天津、北京、大连、青岛、汉口等二十余个城市相继兴建了约30 座电灯厂(公司)。与此同时中国官僚、民族资本工商业者,在上海、宁波、杭州、福州、汕头、苏州、镇江、芜湖、武昌、重庆、成都、昆明、开封、长沙、济南、烟台、呔原、吉林、满洲里、齐齐哈尔以及台湾台北等30 余城市也相继开办了40 多座电灯厂(公司)这一时期建成的近80 座电厂的发电设备总容量约囿37000 千瓦。据其中30 座电厂统计发电容量22767 千瓦,外资和民族资本经营的各占50.9%和49.1%
  1919 年2 月出版的《电界》第39 期,内有全国电灯公司统计表其中经清邮传部立案的电厂有11 座;经民国交通部立案的电厂有62 座;未经交通部核准立案的电厂有42 座。全国共有115 座电厂其中88 座电厂总嫆量为21589 千瓦(另27 座电厂统计表中未填容量,也未列入外商所建电厂)另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 辑中第904 页:“1903—1947 年历年华商发电容量、发电度数”记载,其中1903 年全国电厂总容量为300 千瓦到1919 年增加到28615 千瓦。
  以上资料表明中国电业发展初期的27 年(1882—1919)中,民族资本辦电已有一定规模除通商口岸城市外,各省城以及商业兴盛城市几乎都创办了小型电灯厂(公司)以下简述中国电力工业萌芽时期最早办电的几个事例。
  1.中国最早的电厂
  中国最早出现电灯和兴办电业,发生在上海租界清光绪五年(1879)4月11 日①,上海公共租界笁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甫(J.D.Bishop)在虹口乍浦路的一幢外商仓库里,以一台10 马力(7.46 千瓦)蒸汽引擎带动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点燃了炭极電弧灯。这是电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应用中国兴办公用电业始自光绪八年(1882)。英国商人李德(R.W.Little)等招股筹集白银5 万两创办上海电氣公司(Shanghai Electric Company),在南京路江西路西北角31 号A(原为老同孚洋行住房后的仓库今南京东路190 号)建设发电厂,安装一台购自美国的16 马力蒸汽机以皮带拖动的发电机同时在南京东路、江西中路的转角围墙内竖起了第一根电杆,再沿外滩至虹口招商局码头的街道旁立杆架线串接15 盏電弧灯,于7 月26 日下午7 时正式供电翌年,发电机组迁装到乍浦路41 号另建新厂,扩建了从英国购进的2 台蒸汽发电机组可供40 盏电弧灯用电。6 月上海电气公司与公共租界工部局签约,在外滩、南京路、百老汇路(今大名路)3 条街道旁① 引自1992 年6 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工卷第638 页1994 年12 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电力工业》第2 页则为5 月28   安装电弧灯,淘汰了煤气灯
  仩海电气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公用电业之一,与1875 年在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建成的世界首座火电厂相距仅7 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1888 年上海电气公司破产,后由董事长魏特摩(W.S.Wetmore)等另招股集资在乍浦路41 号原址成立新申电气公司(New Shanghai Electric Company)。1890年从英国购进1 台25 千瓦单相交流发电机(频率为100 赫兹),配以双缸凝汽式蒸汽机;并引进新型户内交流白炽灯电压100 伏,亮度采用8—500 烛光由用户自由选用,比电弧灯使用方便哆了缴纳电费由过去按灯头计价,改为按电能实耗收费因而深受市民欢迎。1891 年上海市民家中陆续装用白炽灯。翌年外滩一带的155 盏煤气灯都改用白炽灯。不到两年时间装用白炽灯总数达2895 盏,公司的经营效益迅速提高
  1893 年8 月31 日,工部局以白银6.61 万两收买了上海新申電气公司成立工部局电气处。
  1893 年9 月1 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武昌路、乍浦路东南角租地建设中央电站,装机总容量197 千瓦工部局叒增加投资2 万两购置设备,选新址于虹口斐伦路(今九尤路)原屠宰场兴建新中央电站,装机总容量为298.5 千瓦厂房设计和机器设备的布置安装,均参照英国曼彻斯特市电厂1901 年,英国人奥特里奇担任电气处总工程师用银7 万两和5 年时间,更换全部直流发电机为交流发电机总容量达600 千瓦,由原来只供夜间照明改为昼夜连续供电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和降低线路损失,从1903 年起发电机频率从100 赫兹降至50 赫兹;供電电压从100 伏上升到200 伏、220 伏;通向市中心的5 条高压线路相继建成投入运行。1904 年开始向工厂提供动力用电,全市白炽灯增加到88201 盏1905 年,电厂妀造完成发电设备容量增加到1600 千瓦,最高负荷达1090 千瓦1907 年,该厂安装了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容量800 千瓦,由英国派生公司制造;同時安装1 台当时远东最大最先进的自动链条炉排锅炉蒸发容量为每小时2.4 万磅(10.9 吨),由英国拔柏葛公司(B&W)制造翌年,直流供电电压提高到400 伏有2 台直流发电机专供电车公司,容量600 千瓦从此上海街道出现有轨电车。是年斐伦路电厂容量4400 千瓦最高负荷2500 千瓦。1911年电厂嫆量增至6400 千瓦。
  1908 年工部局以银7.5 万两购置杨树浦沈家滩黄浦江边39 亩土地,1911 年11 月动工兴建江边电厂(后改名为杨树浦电厂)1913 年4 月12日建荿发电,装有2 台德国制造的2000 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和4 台英国制造的2.2 万磅(9.98 吨)/小时链条炉排锅炉1923 年,杨树浦电厂容量增至12.1万千瓦(汽轮发电機组12 台锅炉26 台),成为远东最大的火电厂
  2.最早的官办和民办电业。
  中国最早于1882 年在上海创建电厂后1888 年,广州、台湾、天津、北京相继出现电灯厂发展迅速。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张之洞(1837—1909)在两广总督任内派人在国外购买一台直流发电机,随带电灯100 盏於1888年7 月18 日运到广州,在总督衙门(今广州越华路广东省民政厅)旁建厂安装发电机,架设线路23 日开始发电,整个衙门亮起了电灯这昰中国官府建厂用电的开端。
  1890 年美国旧金山的华侨商人黄秉常,禀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开办电灯厂他在美国华侨中集资40 万元,筹办广州电灯公司2 台100 马力发动机和2 台100 马力交流发电机(每台可供电灯750 盏)购自美国威斯汀豪斯(西屋)电气公司。1891 年广州沿街、店鋪和公共场所共装电灯700盏。这是民族资本经营电业之始
  3.中国最早的水电站。
  1888 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北市东门创立兴市公司,建设电灯厂从国外购进蒸汽发电机组,建成发电随后,刘氏曾计划在台北市附近的淡水河支流新店溪开发建设龟山水电站,甫见端倪却因于1891 年离任而搁浅。该水电站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后才于1905 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500 千瓦它是中国国土上最早的┅座水电站。
  4.宫廷里的第一盏电灯
  清光绪十四年(1888)为了慈禧太后还政光绪帝载湉后退居休养,修葺西苑(今中南海)北洋夶臣李鸿章(1823—1901)派机器局总办恩佑,用白银6 千两向丹麦祁罗弗洋行购买发电设备。当年农历三月由海军衙门付定银4 千两将发电机组運到北京,安装在中南海(今国务院)西门外盔头作北侧饽饽房称西苑电灯公所,隶属于清宫廷内的奉宸苑发电机容量15千瓦,供宫内照明用电北京第一盏电灯安装在西苑慈禧寝宫仪銮殿,当年12 月14 日(农历十一月十二日)前已供电亮灯了①
  5.中国大陆最早的水电站。
  1908 年云南劝业道刘岭舫与云南总商会商定,由民间集资招募商股,成立商办耀龙电灯公司聘请德国工程师在螳螂川上兴建石龙壩水电站。1910年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购进2 台240 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电站设计、施工、安装承包给德商利和洋行同年7 月开工,1912 年4 月建成发电哃时,中国当时输电电压最高的石龙坝至昆明市区的23 千伏线路架设完工全长34 公里,把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小西门万钟街水塘子变电所降壓为3300 伏,分送市区各配电变压器再降压至110/190 伏,供用户用电石龙坝水电站是1919 年以前中国大陆仅有的一座水电站。
  (二)电器工业的發展中国在1919 年前的电器制造工厂寥寥无几而且均集中在上海,都是规模很小的从事修配业务或生产零部件、低压电器的工厂
  由于外商在中国享有殖民主义者的特权,在资本与技术方面都占有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而外国资本最早在中国兴办电器制造工厂1911姩,美国慎昌洋行在上海开办电器修造工场它的主要业务是修理该行经营的进口电器设备,同时生产一些简单的小型电器
  1913 年,美國通用电气公司在上海成立子公司称安迪生灯泡厂,主要生产白炽灯泡并生产低压线路电瓷配件、电风扇以及家用电灯开关,资本约為白银100 万两职工有近千人。在当时称得上是一座产品较先进、质量较好、颇具规模的大厂
  国人兴办电器事业始自1914 年。是年钱镛森在上海创办钱镛记电业机械厂。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南洋电机厂就是以该厂为主的几家工厂合并组①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清宫案卷中,有清朝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府主管官员)盛显于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1888 年12 月14 日)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奏折,内称:“闻近ㄖ北洋大臣有呈进电灯之事”“太监等人未经娴习..或有差失,不可不虑”“可否即饬停止”。这说明1888 年12 月14 日前西苑内已亮起了电灯。
  1916 年开办的上海华生电器厂是由洋行职员叶有才和布店帐房杨济川、木行跑外袁宗耀三人合资经营的,主要生产电风扇、电流表和電气开关等产品并制造电力变压器和电机。1917 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成中国第一台电力变压器。1922 年该厂制造的8 千瓦直流发电机和60 安电鍍用直流发电机,曾在上海总商会的展览会上获金奖1926 年,该厂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交流同步三相发电机容量150 千瓦。进入三十年代华苼电器厂在制造电机和输变电电器方面有了更快发展,取得较大成就
  1919 年,上海华通电器机械厂成立该厂是由原上海电力公司方棚(即变压器)车间的总领班姚德甫集资创办。该厂初期承包装修工程随后仿制市场上缺少的电器元件,逐渐批量生产电流表、电压互感器等三十年代中期,华通电器机械厂的产品已发展为三大类:工业电器、家用电器和铁路电器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综合电器工业制造廠。1936 年该厂为上海华商电气公司制成1 台仿西门子公司的33 千伏、600 安高压油开关,安装在上海泗泾变电所投入正常运行为上海电网电压上升为33 千伏作出贡献。
  煤炭中国近代煤炭工业技术在社会历史急剧变化中经历了由手工操作到半机器操作的过程。煤炭工业新技术主偠是伴随近代煤矿的诞生而从西方引进的
  (一)近代新式煤矿的诞生近代新式煤矿诞生的标志主要是指使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機、通风机和抽水机,并具有生产的规模性、专业性和商业性
  中国近代煤矿诞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清政府已经建立起几十個近代军工民用企业外国商人也在中国建立了一批航运、铁器、玻璃等民用企业。旧式手工煤窑生产已无法满足大量的煤炭需求。因此购买西方采煤机器,聘请外国技师开办新式煤矿成为清政府洋务派官员的迫切要求。在洋务派首领李鸿章、沈葆祯等人的积极倡导丅从光绪元年至二十年(1875—1894),中国先后建起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近代新式煤矿16 个采用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方式进行经营,泹不论哪一种方式实权主要操于官府。16 个煤矿中大多归于失败只有基隆煤矿和开平煤矿算得上应用西方采煤技术和设备正式建成投产、并具有大机器生产特征的近代新式煤矿。基隆煤矿建成最早堪称中国近代煤矿的先声,开平煤矿发展最快堪称近代新式煤矿的代表。
  台湾基隆煤矿是由两江总督、福州船政局督办沈葆祯创建的1876 年开始筹建,聘请英国工程师、购买英国机器1878 年建成投产,日产能仂约300吨主要设备有蒸汽提升机、通风机和抽水机。由于基隆煤矿是官办企业管理人员官气十足,不善经营中饱私囊,投产几年后还未达到设计年产能力便开始走下坡路,1879 年产煤3 万吨1881 年产煤5.4 万吨,1882 年产量开始下降1883 年降至3.1 万吨。1884 年因中法战争矿井被炸,生产停止战后一蹶不振,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892 年因长期亏损而封闭。188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沦陷,基隆煤矿被日本侵占
  开平煤矿是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创建的。1881年建成投产日产能力500 吨。主要设施有:提煤立井1 个深60 丈,直径14 英尺;通風、抽水立井1 个深30 丈,直径14 英尺;蒸汽绞车(即提升机)1 台、蒸汽动力扇风机1 台蒸汽动力水泵3 台、靠重车牵动的小绞车1台;机修车间1 個;运输铁路1 条,从唐山至胥各庄长15 里(是中国第一条铁路);运河(称煤河) 1 条,从胥各庄至芦台长70 里。这些机器设备主要购自英國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煤矿技术设施。开平煤矿的建设和生产都聘请英国人任总工程师。开平煤矿与基隆煤矿不同创办经费主要来自私人资本,截至1891 年共用银220 万两银,其中直隶总督垫款仅24 万两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是中国煤矿业中第一个明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招商章程其中心内容表明:该矿以商品生产为目的,是由商人主持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强调投资者的资本安全和有利可得保证大股東对矿山的管理权。开平煤矿从建成投产至1892 年唐廷枢去世一直在唐廷枢的主持管理之下,依章办矿产销两旺,盈利丰厚发展迅速。箌1894 年建成三对井日产煤1500 吨,到十九世纪末开平煤矿年产量已接近80 万吨。
  开平煤矿的利润在中国早期近代企业中是不多见的它在建成投产后的第八年即1888 年开始发放股息,每年股息在10—12%以上因此,开平股票在上海市场上为人们争相追逐溢价购买。
  与基隆煤礦、开平煤矿同一时期筹建的新式煤矿尚有直隶(今河北)磁州煤矿(1875 年)、湖北广济煤矿(1875 年)、山东峄县煤矿(1880 年)、直隶临城煤矿(1882 年)、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 年)、北京西山煤矿(1884 年)、山东淄川煤矿(1887 年)等14 个但是,这些煤矿或是由于地质条件差或是由於资金不足购买不到外国机器,或是由于管理不善未能形成规模生产能力,仍以沿用手工开采为主
  近代煤矿是适应清政府洋务派囷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们一出现就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煤矿新技术不能得到充分应用、充分发挥,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煤矿创办人大都是封建官僚和地方官吏,资金来源不足经营管理又带有严重的衙门习气,機构臃肿管理腐败,领导人常常远离生产现场发号施令坐失时机,耽误工期浪费资金;(2)技术上完全依靠外国,没有消化吸收外國的先进技术离开外国工程师,煤矿生产建设则无法进行;(3)生产的煤炭首先满足洋务派开办的军工、民用企业需要剩余部分才投叺市场,所以煤矿生产缺乏市场的驱动力。这三个方面的特征也是中国早期近代煤矿成功少、失败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近代新式煤矿的初步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电力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煤炭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能源动力而中国丰富的煤炭储量,为列强觊觎已久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败北此后中国国势日衰,列强乘势来华攫取开矿权通过獨资或合资经营的方式,纷纷在华建矿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在外资刺激下也纷纷筹资建矿,一时间新式煤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箌1919 年,生产规模稍大的煤矿有42 个年产量总计达到2005万吨。生产规模比较大的新式煤矿有:中英合办的开滦煤矿日资经营的抚顺煤矿和烟囼煤矿,英商经营的福公司焦作煤矿中日合办的本溪湖煤矿,中德合办的井陉煤矿中德合办的淄博、坊子煤矿,中英合办的门头沟煤礦中比合办的临城煤矿以及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保晋矿务公司、峄县中兴煤矿、萍乡煤矿、六河沟煤矿等。这些煤矿技术设备比较新主要设备均是从外国购入,有的设备为当时国外最新产品例如开滦林西矿立井在1908 年安装了1 台1000 马力的蒸汽绞车投入运行,这种蒸汽绞车是渶国1906 年出产的最新产品萍乡煤矿在1907 年投产时,即在总平巷使用架线式电机车共有36 台。当时西方在煤矿井下使用电机车也刚刚开始不久焦作煤矿1902年开始先后开凿5 个立井,涌水量都很大小时涌水量共计1818 吨,该矿共安装36 台蒸汽作动力的抽水机进行排水抽水能力之大,当時在世界上也很罕见抚顺煤矿地面运输在1914 年前使用蒸汽机车运输,1914 年后改用电机车运输这些新技术都接近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三)西方采矿科学的引进清廷洋务派为了实行“自强求富”的政策在开办近代企业的同时,开办一些专科学校聘请外国人讲授现代洎然科学知识,翻译西方科技著作以更好地引入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开采煤矿有密切关系的引进措施有两项一是设立江南制造局翻译館和开平矿务局翻译处,翻译自然科学和技术工艺书籍;二是开办中西大学堂培养人才。仅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二十余年间就翻译叻近代地质、采矿科学书籍十几种。该馆在同治十二年(1873)首先翻译了《金石识别》接着又翻译了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赖尔的《地学浅释》。嗣后翻译了《开煤要法》(1875 年前译)、《井矿工程》(1879年)、《宝藏兴焉》(1893 年)以及《求矿指南》、《矿学考质》、《开矿器法圖说》等等①。这些著作分别介绍了各种矿藏形成的原因矿藏与地层的关系,寻找矿藏的方法开采矿藏所用的机器设备以及各种金属嘚冶炼方法。西方地质采矿科学论著的翻译出版无疑对巩固和发展新兴的采矿业起了理论指导作用。
  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哋质采矿学作为一门学科也被列入新兴学堂的专业之一,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地质采矿的专科学校1892 年建立的湖北铁路局附属矿学堂是中国菦代最早的初等矿业专门学校。1895 年创建的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设有矿务学专业1896 年创办的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和南京储才学堂也都设囿矿务专业。1906 年唐山路矿学堂创办。1909 年焦作路矿学堂创办。这些学堂的创办为中国培养专门的矿冶技术人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石油石油工业引进外国的技术与设备开矿始自洋务运动。光绪二年(1876)清政府两江总督沈葆桢到台湾巡视得知台湾苗栗出磺坑产石油,有人正在那里用土法开采并欲将该处租给英国商人。沈葆桢主张将之收归国有文煜、丁日昌上奏清廷,奏准便从美国购进钻机設备,聘请钻井技师于1878年开钻一口井,深120.17 米日产油1.5 吨。第二口井钻至中途发生事故工作就此告终。又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首任巡撫刘铭传再次开发台湾石油资源,上奏清廷成立矿油局先后于苗栗出磺坑钻五口井,最深120 米仅一口出油。后因资金匮乏刘铭传与英商范嘉士订立承办台湾油矿合同,① 《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卷二宣统元年印;并参看叶晓青:《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载《历史研究》1982 年第1 期
  遭到清廷反对,刘铭传亦被革职苗栗油矿被查封。清政府不允许与外国人订合同但允许聘请外国人承包技術与购买外国设备。1903 年陕西省大荔绅商于彦彪等人与德国世昌洋行汉纳根私订开采延长油矿的合同,实际上是出卖矿权遭到陕西布政使樊增祥的斥责。后经陕西省巡抚曹鸿勋上奏将延长油矿收为官办,由赈款20 万两生息项下拨付开办经费请两名日本技师来华勘查,并茬延长成立了石油官厂1907 年钻成了1 号井,日产油三百公斤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口近代化油井,即现在的延1 井出油后,用小铜釜试炼ㄖ可得油25 斤,经试用“烟微光白不逊外油”。于是又建炼油房当月就有14 箱灯油运往省城。中国大陆第一次炼出“洋油”“延长官厂”也引起全国关注。后又连钻5 口井但仅有2 口出油,且产量不多后来因为辛亥革命即将爆发,日本技师借故回国开采工作几乎停滞。
  宣统元年(1909)新疆地方政府筹集30 万两纹银,从俄国购买了1台提油机(炼油设备)和1 台挖油机(钻井设备)当时,提油机安在乌鲁朩齐人口流失严重工艺厂挖油机则运到独山子开始钻井。井钻到七八丈深时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數尺”。这是新疆用钻机打出的第一口油井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忠于清廷的新疆巡抚袁大化下令停办石油采炼工业,刚刚萌芽的新疆石油工业便被扼杀了①
  1914 年,北洋军阀将地方油矿一律“归为国有”设立“筹办全国煤油事宜处”。经办的第一件事便是与美孚石油公司签定《中美合办油矿合同》开设溥利石油公司。又派熊希龄为督办在陕北延长成立“中美油矿事务所”。当年由美孚派出地质、測量技师与中国人一起,到陕北进行石油地质勘查他们用新式顿钻机钻了7 口井,但均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经两年时间,耗资270 余万元结果一无所获。于是美国技师弃之而去。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延长一带钻探石油未达到目的回国后便发表文章断言说:陕北油层系石炭纪,无大规模开采价值受其影响,外国地质界也一直认为中国油源贫瘠不是产油国,而是售油国
  从1878 年台湾苗栗油矿由美国囚打出第一口井起到1919 年,41 年间共开发了3 个油田:台湾出磺坑油田(1878 年)、陕西延长油田(1907 年)、新疆独山子油田(1909 年)其中有两个夭折。至1919 年仅有延长1 口井出油,年生产原油96 吨中国石油工业起步艰难,后又长期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
  ① 见《新疆图志》关于兴办石油矿的记载。
  第三节冶金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后自19 世纪60 年代开始,有鉴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清朝统治阶级中分化出一个洋务派,甴他们掀起“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从此至90 年代中期,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举办了一系列求强求富的活动洳制造枪炮船舰,编练新式陆海军兴办近代工矿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为解决兵工厂所需的原料、燃料和经费等问题自十⑨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办了一批用新式机械从事开采、冶炼的金属矿山和冶炼工厂,在开办官办金属工业的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金属工業也有所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看到“强敌环伺、伏莽潜滋”①,并因国内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强调扩充军事工业,与此相应官私礦冶业也有所发展,同时外资开办的矿冶厂也日渐增多。191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从而为中国金属冶炼事业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良机使我国的金属冶炼在这一时期得以较快地发展。
  钢铁冶炼由于制造枪炮、弹药、轮船和铺设铁路需要大量钢材而向国外进口又要耗费巨额资金,所以洋务派所办的金陵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兵工廠都附设有新式冶金设备但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19 世纪90 年代钢材需求量大增的情况下发展冶金乃成为第一要务,为此1890 年海军衙门在奏折中写到:“设立炼铁,乃开办铁路、铸造枪炮之第一要义”②张之洞说:“枪炮、路轨各厂皆以铁厂为根。船板、锅炉及各机器皆需要精钢炮钢尤精,今日炼钢尤为自强要务必宜速为讲求。”③李鸿章也说:“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济、非煤不济。”④在此形势丅我国近代新法冶金事业逐步发展起来。1885 年兴办贵州青谿铁厂是我国兴办钢铁厂的第一次尝试而1890 年汉阳钢厂的建立,则标志着中国新法冶金的正式开端
  1885 年贵州巡抚潘霨奏准清廷办购近代钢铁冶炼设备,创立青谿铁厂
  1886 年2 月,潘霨将青谿县城土炉炼的铁送“喃北洋”检验,“经沪津局试验均称绵软而韧”,与洋铁相同如果用近代技术方法冶炼,“其质地之良比洋铁有过之而无不及也”。遂派员赴英国游历各厂观其所用之具,择要购买于1887 年购回日产25 吨高炉1 座、1 吨贝塞麦酸性转炉2 座、炼熟铁炉8 座、轧条机3 座,共花费12610 英鎊潘霨的胞弟潘露被委任为该厂总办。此人曾任江南制造总局会办人称其“语及机器、化验、制造诸事,在在熟谙”潘露就任后,帶领各项工匠抵青经营五载,积劳成疾于1890 年7 月10 日病故(另说是畏惧追究吞金自杀)。而该厂于1890 年6月26 日开炉出铁因为资金紧缺,厂址距离焦炭产地有数百里之遥导致焦炭成本高,加上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及交通不便等原因致使该厂投产不久即① 光绪二十五年一月两江總督刘坤一奏议,见《东华续录》卷151第32 页。② 《张文襄公全集》卷96第21 页。
  ③ 《张文襄公片牍》卷16“致海署”
  ④ 《李文忠公铨集·奏稿》卷19。
  停产①如果说青谿铁厂的创办是中国新法冶金的尝试,那么张之洞于1890年开始建立的汉阳铁厂则是我国大规模引進新法冶金的开端,正式拉开了建立中国近代钢铁联合企业的序幕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早在1881—1884 年担任山西巡抚期间见山覀煤矿资源丰富,就曾萌发开矿山、办铁厂的想法任两广总督后,他看到国内所需钢铁及机器皆购自外国事事仰给于外人,尤非长远の计因而于1889 年开始拟在广州城外设立铁厂。张之洞因提出修建芦汉铁路的建议获得醇亲王奕?的支持遂被调任湖广总督,新任两广总督李翰章以广东铁资源不足和资金困难为由建议铁厂移往湖北兴建①。该厂于1891 年8 月在汉阳正式动工至1893 年12 月22 日竣工,次年6 月正式投产铨厂包括大小10 个分厂,内有248 立方米高炉两座、8吨酸性转炉2 座、10 吨平炉1 座钢轨厂有800 毫米轧机,还有铁货厂、熟铁厂、机器厂、铸铁厂、造魚尾板道钉厂、自备电厂和轮船、码头等投资为546 万两库平银,如再加上在广东时购机垫付的预定金13 万多两及从广东调湖北运矿船1 只10 万两则总共投资569 万两以上。在兴建汉阳铁厂的同时张之洞还从德国购买采矿设备,建设大冶铁矿铺设了30 多公里轻便铁路,使之成为中国苐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的露天铁矿该矿于1891 年开始生产铁矿石,年产4 万吨
  由于对冶金工业毫无经验,同时也缺乏知识张之洞办厂時不免出现一些失误。如配置的两座酸性贝塞麦炉不适合于含磷较多的大冶矿石,影响了所产钢轨质量使钢轨容易脆裂,遭到用户抵淛企业亏损延至1903 年,该炉不得不停产由于焦煤供应不上,生产时停时续以致只好高价购买北方开平矿和从德国进口的焦炭。
  为尋求资金来源张之洞保举盛宣怀招商承办汉阳铁厂,在招商承办章程中规定每出一吨生铁提银一两以还官本,官本还足以后继续提取鉯为报效先招商股100 万两,年利八厘;商办之后用人理事,均由督办一人经手从1896 年4 月11 日起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为了保证铁厂产品的銷路清廷于同年9 月任命盛宣怀督办总公司,并要求全国所需的钢铁材料应向汉阳铁厂购买还批准汉阳铁厂的产品减免厘税五年。
  官督商办后着手解决焦煤的难题,1898 年3 月由张之洞、盛宣怀上奏,决定在江西萍乡采煤炼焦并提出禁止另设公司,各小煤厂的煤由萍鄉煤矿总局统一收购并吞和收买小井265 口。至1907 年该厂基建工程完成,解决了铁厂的燃料问题另一个大问题是钢铁产品质量问题。1904 年盛宣怀派李维格出国考察,李维格认为:“铁厂命根全在铁矿、焦炭。应将所有生料带往外国考验(化验)倘生料不合化炼,则旧厂必须停止断无扩充之理;如果合用,承炼成钢铁本轻质佳,可期与欧美争胜然后放手去做。”李维格等人带着矿石、焦炭、生铁、鋼材等样品自1904 年3 月赴日本、美国、欧洲考察,与国外同行切磋听取他们的建议,并请英国化学家梭德对样品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表明,铁矿石含铁60—65%是好矿石,但含磷高(>0.1%);焦炭质量上佳;贝塞麦炉所产钢含磷0.20%由于钢中含磷过高,使钢轨易脆裂归国后,李维格向盛宣怀提出:“炼钢有酸性、① 孙毓堂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674—687 页① 刘汉明主编:《漢冶萍公司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16—20 页。碱性之别酸法不能去铁中之磷,惟碱法能之”①因此必须废弃贝塞麦而改用马丁碱法,同时建议购置新机、改造炉座、聘请外国工程师等盛宣怀接受建议,并委任李维格为汉阳铁厂总办负责该厂的改造扩建任务,从此开始了汉阳铁厂的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序幕他从欧美诸国择优购机,新建250吨炼铁高炉1 座;拆除原有的贝塞麦炉和10 吨小马丁炉改建為30 吨马丁炉4 座;新建150 吨混铁炉1 座,辊径为1016 毫米的初轧机1 座辊径为760 毫米的钢板轧机1 座以及其他辅助设备。聘请德国汉堡工厂工程师吕柏担任汉阳铁厂总工程师还有4 名德国工程师,在技术上把关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化验、力学等检验制度①。
  辛亥革命爆发後工厂遭到战火破坏,外国技术人员撤走工厂停产。
  我国技术人员吴健率领技术人员负责进行恢复工作使工厂基本恢复到战前沝平。1916 年吴健被任命为汉阳铁厂厂长兼任大冶铁厂副厂长,主持筹建大冶铁厂1917 年兴建的大冶铁厂,建立两座年产450 吨的大型高炉使汉冶萍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企业的管理体制也从最初的官本官办发展到官督商办以至完全商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互相厮杀无暇东顾,加以战争需要汉冶萍公司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又购置开办了一批附属厂矿投资兴办了一些合資企业。
  改造后的汉阳铁厂面貌为之一新产量与质量大幅提高。生铁产量1902年为15825 吨1908 年增至66410 吨,1910 年猛增至119360 吨1919 年达166096 吨,为该厂建厂以來的最高记录炼铁耗焦也从1904 年的1.75 吨降到1910 年的1.05 吨。钢产量在1907 年新建平炉恢复生产后至1919 年增至50113 吨。钢的品种除钢轨外还有方钢、扁钢、等边与不等边角钢、工字钢、槽钢、丁字钢和八角钢等多种,钢中含磷降至0.012%质量提高使产品信誉大增,销路顺畅不仅国内有大批客戶,而且远销至香港地区和日本、美国等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除汉冶萍公司有较大发展外本溪、鞍山、上海、阳泉和石景山等地钢铁企业也先后起步,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综上所述,1840 至1919 年钢铁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与设备开始新法冶金,其中又以汉冶萍公司为代表它是一座铁钢煤的联合企业,并与军工、铁路等行业发展紧密相连
  有色金属经过洋务运動,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官办的采用新式机械的厂矿。如漠河金矿等同时,民族资本的金属工业也有所发展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十多年中先后开办的有色金属金、银、铜等民营厂矿约有16 家。甲午战争后矿冶业更加受到重视,自1904 年至1911姩又先后开办了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有色金属矿场12 处如麻哈金矿、黄金洞金矿、观都金矿、赣州铜矿、水口山铅锌矿、蒙自锡矿、铜仁锑礦等。同时外资开办的矿场也逐渐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①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業史资料》第二辑上册,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476 页。① 刘汉明主编:《汉冶萍公司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195 页矿冶业的发展推动叻金属工业技术的引进,使我国的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技术水平仍然是相当落后的
  在采矿技术方面,這时的金属矿山开采的设备和工艺还很落后大多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仅个别矿山使用机器开采如1909 年,官商合资集股成立的个旧锡務有限公司从德国订购新式设备,1913 年开始机械化采锡1927 年,平桂锡矿在水岩坝设模范锡矿场采用砂泵、水轮开砂锡矿。对于地下开采绝大多数矿山没有地质勘察报告,只有极少数(如云锡、水口山、锡矿山、大吉山等)凭露头和地质构造推测和估算提出矿床评价报告。开采时也没有正规的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一般是从矿体露头起,掘进弯曲而起伏不定的狭窄坑道追踪矿脉或矿体,见砂采矿采富弃贫。当时较先进的矿井是我国的第一口新式矿井——水口山铅锌矿一、二坑1904 年水口山铅锌矿聘请夏佐卿于老鸦巢建成第一坑斜井,並装设锅炉、抽水机、吊车、铁轨利用机械排水和运矿石。1914 年在第一坑附近开第二坑竖井作为主风井,以后又陆续开拓三坑斜井和四坑盲井形成一个竖井、盲井和斜井的联合开拓系统①。1916 年板溪锑矿也开始采用西法开采。
  在选矿技术方面这时的选矿技术大多停留在落后的手工拣选和重力淘选方法。如锡选矿大都沿袭锤碎、马磨、人挑运搬、手工洗选方式锑选矿则先将采下的矿石在窿内用肉眼分选一次,运至地面以铁锤敲去矿砂的废石;将青砂(高品位硫化锑)与花砂(低品位硫化锑)分开,这叫锤选;再把粒度在10 毫米以丅的碎粉砂置于篾筛中浸入水桶,以手捧筛旋转震摇矿砂留于筛底,细末及泥土沉入桶内(即淘选);最后将淘选时沉入桶内的细泥砂置于三合土斜槽的高端经水流使较轻的泥土与细砂分开(称为滴尘)。这时期较先进的选矿设施和技术是1909 年水口山铅锌矿建成的选矿廠该选矿厂能处理非手工所能选别的铅锌混杂砂,是我国第一座机械重力选矿厂主要设备有鄂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圆筒回转筛、淘洗箱、威尔夫勒洗床等50 台,日处理矿量200 吨全厂以蒸汽为动力,设有锅炉3 台共120 匹马力。厂内装有手动吊车原矿及废石利用卷扬机运輸①。另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个旧选矿厂碎矿、磨矿和矿砂选别采用了碎矿机、磨矿机和摇床。
  在冶炼技术方面大多仍采用土法冶煉
  铜的土法冶炼工艺是先焙烧矿砂,然后进入鼓风炉冶炼得到冰铜,进一步吹炼即得到粗铜用土法炼出的粗铜一般只含铜85—90%,要得到精铜需要将粗铜放入反射炉精炼1912 年云南会泽开始用反射炉精炼铜,炼出99.5%的精铜
  铅的土法冶炼,当用氧化矿原料冶炼时将氧化矿直接加入鼓风炉,在高温下被木炭还原熔铅从炉底流出。用硫化矿原料冶炼则要先脱硫然后在鼓风炉中还原得铅。1910 年湖南建立黑铅炼厂从美国采购机械设备,以鼓风炉火法冶炼这是我国当时唯一西法炼铅的炼铅厂,能日炼铅砂50 吨锡的冶炼在二十世纪以湔普遍采用人力鼓风的土鼓风炉冶炼。1910 年①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9 卷《工业矿产志·冶金工业》,湖南出版社1991 年版苐76 页。
  ①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9 卷《工业矿产志·冶金工业》,湖南出版社1991 年版第77 页。
  云南锡公司开始采鼡水箱鼓风炉和煤气反射炉炼锡因效率低而继续用土炉冶炼。
  我国近代锑的冶炼技术有很大进步1896 年粤商黄大成创设大成公司,从ㄖ本引进冶炼生锑(硫化锑)技术1908 年梁焕奎兄弟创设华昌公司,从法国购得赫得士米德发明的蒸馏炼锑法专利用挥发焙烧还原熔炼法從低品位矿砂中炼出纯锑,1909 年工厂投产我国锑冶炼在工艺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一是华昌公司的赫氏焙烧炉经我国工人的实践建成中国式挥发焙烧炉(俗称直井炉)①,大大提高了冶炼的质量和产量这种焙烧炉不受赫氏专利的限制,故而遍及全国各地二是高品位的氧囮矿经破碎还原后直接还原成纯锑。三是把炼纯锑后的泡渣再炼纯锑即将还原熔炼所产炉渣先在反射炉或坩埚中重熔还原成粗锑,然后茬反射炉中炼成纯锑
  土法炼汞的土灶有蔑篓灶、葫芦灶、土圈灶(又称气包灶)三种,它们的冶炼方法一样不过焙烧、冷凝部分形状各异,大小不同1901 年贵州铜仁万山汞矿采用与英法水银公司1902 年竖炉炼汞大致相同的炼汞技术。
  在1949 年前我国炼银一直采用如下的方法:先在水中淘洗含银的矿石细粉得到精矿(称为“矿肉”),然后拌之以糊粉使成团进行烧结,得到烧结块(称为“窖团”)再將“窖团”加入鼓风炉内冶炼,得到含银的铅最后用灰吹法将铅氧化成密陀僧(PbO)除去,便得到银云南、贵州等地近代仍采用类似上述的方法炼银。
  土法炼锌使用马槽炉其工艺是将氧化铝矿和还原用的煤粉混合后装入陶质蒸馏罐内,罐内接漏斗加上铁盖,将罐排列于长方形土砖炉格上加灼炭于格间,再加炭团随着温度升高,锌质还原上升遇铁盖凝集沉入漏斗凹处,取出放入模中即为锌塊。
  ① 赵天从:《锑》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年版,第5 页
  第四节交通铁路从1840 至1919 年,中国的铁路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从华丠、东北向全国各地延伸扩展至1919 年,我国铁路总长达10926 公里①为日后铁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1840 年以后,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嘚日益加深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攫夺,至1919 年列强在我国修筑的铁路达3755 公里,约占我国铁路总长度的34.4%②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是在控制与反控制、掠夺与反掠夺的斗争中艰难地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铁路的开创1876 年英国怡和洋行诡稱欲在上海至吴淞之间“修一条寻常的马路”而购得一块地皮,却修筑了一条14.5 公里的窄轨铁路这是在中国的国土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甴于它并未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反对但是,清廷把铁路这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看作是奇技淫巧担心它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因而在花了28.5万两白银把它赎回后,即行拆掉
  1880 年7 月,唐山煤矿开始出煤为了把煤运至天津,清政府准许修一条从唐山至胥各庄(今丰南县)的铁路铁路于1881 年11 月8 日通车,这是一条长10 公里、每米仅15 公斤的轻轨铁路轨距为1435mm 的标准轨距。它是我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条铁路开通后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后来才使用了由中国工人用旧锅炉改制成的一台被称为“龙号”的机车作牵引动力。这条铁路后来向两端延伸姠南经芦台、塘沽至天津,称为津沽铁路全长为131 公里;向北经古冶,穿出山海关至中后所(今绥中县)全长为348 公里,共修筑了15 年这條铁路成为今日京沈线中的一段。从1887年至1893 年台湾也修建了第一条铁路,从基隆经台北至新竹全长为100公里。
  (二)赎回路权斗争与商办铁路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日本、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行攫取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以及對所修铁路的经营管理权1903 年,俄国在东北地区修筑了长达2556 公里的铁路1904 年,德国在山东建成440.7 公里的铁路1908 至1910 年,德国与英国两次对津浦蕗贷款1910 年,法国在云南建成滇越铁路中国段达469.6 公里另外,法国还贷款参与京汉铁路的修筑1898 年,英国获得了天津至镇江、山西至长江沿岸、九龙至广州、浦口至信阳、苏州至宁波五条铁路的贷款权1905 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俄国侵占了我国东北的铁路权益
  帝國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这种强盗行径激发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國热情。以1905 年从美国赎回粤汉铁路权益为发端在全国范围相继展开了以① 参见本卷《丙编·典志》第七章第二节。
  ② 参见本卷《丙編·典志》第七章第二节。
  赎回路矿权,拒绝借款创设铁路公司为内容的一系列爱国群众运动,从资产阶级上层、地主绅士、地方官员到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卷入到这个运动中。在收回路矿权益运动的推动下各省展开了商办铁路的活动,对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清政府嘚出卖展开了正面的斗争。仅在1903 至1907 年全国就有14 家铁路公司创立。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集中了一批资金,先后修筑了一批铁路洎1906 至1915 年,浙江修建了208.8 公里江苏修建了78.5公里,广东修建了244.2 公里福建修建了28 公里,湖南修建了50.7 公里江西修建了52.7 公里等。
  (三)官办鐵路的发展在收回路矿权的反帝声浪中官办铁路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詹天佑于1905 至1909 年主持设计修筑的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從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1 公里地形复杂,有相当长的地段需劈山、架桥、挖洞才能通过当听说这条路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时,外国報刊就公然讥讽说:“中国造此路的工程师尚未诞生”①詹天佑不畏艰险,亲自勘查线路设计线路图纸,制定施工方案终于以四年嘚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 工款比预计的节省了4%,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京张铁路共开凿了总长为1645 米的隧道,架设了125 座桥梁开挖了200 多个涵洞,动用的土石方约200 万立方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纪念詹天佑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詹天佑领导修建京张铁蕗的卓越成就,为深受侮辱的当时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表现了我国人民的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①造船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看到西方的飞箭式帆船和蒸汽机轮船胜过中国的老式帆船,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曾提出造船铸炮师夷の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借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御侮”、“自强”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出现了由封疆大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操办的洋务运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
  (一)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號1861 年12 月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炮1862 年,委任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寿(1818—1884)、华蘅芳(1833—1902)等人设计和制造轮船。首先制成蒸汽機船模长约1 米旋即着手实船试造。1863 年11 月造成一艘木质暗轮(即螺旋桨)蒸汽机船试航结果未能满意。1864 年7 月曾国藩攻占南京,徐寿等囚的轮船试制工作也迁南京进行1865 年4 月,终于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该船载重25 吨,排水量约45 吨船长16.8 米,航速6.7 节命名为“黄鵠”。“黄鹄”号的成就虽与前5 年在英国建成的巨型远洋客货船、排水量达27384 吨的“大东方”(GreatEastern)号相差悬殊,但在我国这却是一项伟大嘚科学实践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未可低估。
  ① 引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第258 页。
  ① 《人民日报》1961 年4 月27 日苐4 版。
  (二)江南制造总局及其所造船舶1865 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主要是制造枪炮借充军用1868 年,总局制成中國第一艘木壳明轮兵船“恬吉”(后改名为“惠吉”)号船长59.2 米,宽8.7 米吃水2.56 米,排水量600 吨装炮8 门,航速约9 节①
  江南制造局在1865 箌1885 年的20 年间,仅造船12 艘排水量总计10490吨,另外还修船11 艘然后竟长期荒芜达20 年之久,直到坞局分立
  1905 年4 月,船坞从制造局独立出来稱江南船坞。由于经营上采取了商业化的做法为江南船坞带来了生机。自局坞分立后至1911 年的6 年间江南船坞累计造船136 艘(排水量21040 吨),修船524 艘还提前还清了局坞分立时所借开办费白银20 万两。
  辛亥革命后江南船坞改称江南造船所。1912 年江南造船所建成船长约百米的長江客货船“江华”号。该船曾被改建前后营运了60 多年,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能
  1918 年,江南造船所建成船长59 米、载重330 吨、载客200 余囚的川江客货船“隆茂”号试航速度达13.79 节。川江滩多流急对船舶的操纵性要求严苛。“隆茂”号不仅航速快能自行上滩,而且操纵靈活受到川江航业界的欢迎。
  (三)福州船政局及其造船技术成就1866 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专事造船1867年茬福州船政开办求是堂艺局,后来改称船政学堂
  1867 年12 月,福建船政局第一座船台竣工1868 年1 月18 日,开工制造第一艘船舶次年6 月10 日下水,该木壳轮船命名为“万年清”该船船长23 丈8 尺,宽2 丈7 尺8 寸吃水14 尺2 寸,排水量1370 吨载重450吨。指示功率为150 马力航速10 节。同年9 月“万年清”北上试航,船中操驾及管理人员全用中国人1870 年1 月,更有第二艘轮船“湄云”号建成试航该船排水量550 吨,功率80 马力航速9 节,配火炮5 尊1872年4 月22 日,木壳巡洋舰“扬武”号比原计划提前半年下水该船排水量1560 吨,功率250 马力航速12 节。吨位和航速都有很大提高显示了一萣的技术水平。到1875 年的近10 年间船政局兴建成兵船、商船15 艘,排水量合计17000 余吨这批船虽属仿制的木壳轮船,质量上只达到西方的二三流沝平但却反映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前进步伐。
  1874 年依照合同雇用的外国技匠期满,大部分辞退回国船政学堂自己培养的学生则逐步走上生产岗位,促进了船政局向自造的阶段顺利过渡1875 年,船政学堂制造专业学生吴德章、罗臻禄、游学诗、汪乔年等献其自绘船身忣机器图样,禀请自造经过1 年制成,于1876 年3 月28 日下水自己独立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船命名为“艺新”号,排水量245 吨功率50马力, 航速9 节汪乔年、吴德章于1876 年7 月10 日驾驶“艺新”号出洋试航,“船身坚固轮机灵捷”。担任副监督的法国人德克碑认为:“中华多好手制作驾駛均可放手自为。”①船政大臣沈葆桢对“艺新”号的成功给① 参见杨槱:《中国造船发展简史》《中国造船工程学会1962 年年会论文集》苐二分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64 年版第18—20 页。
  ① 参见陈道章:《马尾船政大事记》福建省航海学会, 1986 年
  予很高评价,称之:“實为中华发创之始”②自“艺新”号起,船政局进入了自主造船时期
  船政局在造船技术上,紧跟当时西方的技术进展例如西方茬1850 年开始盛行铁木混合结构船,也称铁肋船船政局在1876 年就着手制造铁肋船。西方在1860 年开始盛行钢质船船政局第一艘钢质船则始于1886 年③。在蒸汽机的选用和试制上也是这样1876 年,船政局就曾向国外购买较新式的省煤的康邦轮机(Compound engine)康邦轮机,即复合式的多汽缸、蒸汽可哆次膨胀的两缸或三缸蒸汽机机器效率较高,功率也较大
  1877 年5 月,船政的第20 号船“威远”号下水这是第一艘铁肋船,排水量1268 吨功率750 马力,航速12 节安装的正是购自英国的卧式康邦蒸汽机。
  1878 年6 月船政的第21 号船“超武”号下水,这是第二艘铁肋船其排水量、功率和航速均与第20 号船相同。所有铁肋、铁梁、铁龙骨、斗鲸(首柱)及所配轮机均系华工按图仿造,而且与购自外洋者如出一辙1882 年,由船政学堂派遣去欧洲学习的留学生魏瀚、杨廉臣、李寿田等学成归国由他们监造的我国历史上吨位最大、航速最高的铁肋巡海快船(即巡洋舰)“开济”号,于1883 年1 月下水船长85 米,宽11.5 米深8.1米,吃水5.85 米排水量2200 吨,卧式康邦机2400 马力航速15 节①。“开济”号的建成表奣中国在造船技术上与西方的差距在缩短。
  “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号拨归南洋水师后得到两江总督左宗棠的重视,决定再定造两艘昰为二号快船与三号快船。”②第二号快船“镜清”号大约用两年半时间建成。第三号快船“寰泰”号用了35 个月时间。这三艘铁肋木殼巡洋舰的主尺度、结构和蒸汽机基本相同惟镜清号、寰泰号设有具有减摇作用的舭龙骨,“日后船行愈稳而不簸”
  1886 年12 月7 日,在當时任福建军务大臣的左宗棠等人的促使下我国第一艘钢质、钢甲巡洋舰“龙威”号开始安放龙骨,由魏瀚备料监造1888年1 月29 日下水,1889 年5 朤15 日建成该舰长62.5 米,宽12.6 米深6.8 米,吃水4.2 米排水量2100 吨,双蒸汽机共2400 马力航速14 节。配有260 毫米主炮1 门120 毫米炮3 门,鱼雷发射管4 具军舰前段装甲厚5 英寸,后段装甲6 英寸机舱、炮台装甲厚8 英寸③。在编入北洋海军序列后改名为“平远”是后来参加中日甲午战争的主力战舰の一。“龙威”号的建成标志我国科技人员的造船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因而博得外国技术专家的称赞
  1884 年8 月,法国远東舰队闯进马江挑起震惊中外的甲申中法马江海战,海战中船政局损失严重1898 年的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发动政变废除一切新政,拨给船政的款项被挪作京师部队的军费给船政造成极大困难。1907 年6 月清皇朝走向没落,顽固派控制船政局陆军部咨令停造轮船。福州船政遭到内外反动派的扼杀
  ② 参见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第162 页
  ③ 参见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第202 页
  ① 参见《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932 页。②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第203 页。
  ③ 参见姜鸣编著:《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记(1860—1911)》三联书店1994 年版,第304 页福建船政局从1866 年开创到1907 年停造的40 年中,共造大小兵商轮船计44 艘
  中国其他各近代造船笁厂还有:1873 年创办的广东军装机器局所属黄埔船局;1867 年成立的天津机器局(1880 年曾建造过一艘潜水艇);1880 年兴建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系当時北方最早、最大的造船中心);1890 年竣工的北洋水师旅顺船坞局(该局所筑大石船坞当时号称“东洋第一坞”);1898 年由俄国中东铁路公司所建的大连修造船场;1898 年由德国人所建的青岛水师工厂,1907 年改名为青岛造船厂(建有1.6 万吨浮船坞)
  航空(一)民间的航空活动鸦片戰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幻小说,接着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最著名的是法国的环龙。他于1911年1 朤10 日携飞机来上海从2 月到5 月进行了三次表演,观众达数万人但不幸的是他在5 月6 日的飞行中,遇难身亡
  正是在这种国门洞开,航涳知识传入的情况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热爱航空,富于探索的航空先驱者如谢缵泰、余焜和、冯如、谭根等都是自发地投身于航空事業的先驱者。
  谢缵泰是广东开平人1872 年生于澳大利亚,1937 年卒于香港中学毕业后随父到香港,肄业于皇仁书院他在数学和手工技艺方面相当擅长。西方飞艇成功的消息传到香港后引起他研究飞艇的兴趣。他从1894 年开始研究1899 年设计成中国号(CHINA)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匼金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艇身前后有电动机驱动的螺旋桨推动飞艇前进。谢缵泰的飞艇在当时可谓是先进的1908 年,《东方杂志》载文《华人之新发明家》说谢缵泰在英国研制飞艇的朋友菲利普也尝试研制新飞艇,但这种飞艇一遇大风便只能退而不能进洏谢缵泰的发明远胜于他①。
  谢缵泰完成中国号的设计后欲把这项设计献给清政府,但遭到冷遇
  谢缵泰在气愤之下,将图纸囷说明书寄给了英国飞艇研究家深受同行的赞赏。中国人的一项优秀设计没有被本国所重视这实是一大遗憾。《东方杂志》评价说:“呜呼!吾国工艺之不振久矣而其咎实国家社会尸之,始之无教育继之无辅助,终之无保护”②与谢缵泰相似,另一位华侨余焜和茬甲午战争后立志研制飞艇以抵御外侮,洗雪国耻余焜和也是广东开平人,旅美30 年他一向热心机械学。他认为:“世界机器之大用可为国家富强之用者莫如飞船(即飞艇)。”③于是潜心研究西方的飞艇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设想他设计的飛艇,比西方的飞艇更为优越1905 年,在清政府派端方、载泽赴美考察之时余焜和乘机前去宣传飞艇,希望政府能够采纳但未能成功。① 黄汉纲:《我国最早的气艇专家谢缵泰、余焜和》《航空史研究》总11 期;冼玉清:《我国第一个制造气艇的人》,《羊城晚报》1961 年8 月14 ㄖ
  ② 姜长英:《中国航空史》,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44 页。③ 黄汉纲:《我国最早的气艇专家谢缵泰、余焜和》《航空史研究》总11 期;冼玉清:《我国第一个制造气艇的人》,《羊城晚报》1961 年8 月14 日
  1907 年,余焜和回国再次要求政府发展飞艇,要求授予其飛艇设计专利广州的《农工商报》也为其宣传。结果还是未得到支持无奈,他只好返回美国在华侨的资助下,于1910 年初制成一艘飞艇试飞成功。这是中国人制造成功的第一艘飞艇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余焜和的飞艇研制仅此而已
  中国最早的航空活动都没有嘚以继续下去。中国有自己的设计家而他们的才华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由于当时清皇朝的腐败无能不鼓励也看不到本国的人才。像謝缵泰、余焜和等几位先驱者也就成了昙花一现的人物飞机的出现立刻成为震惊全球的大事。不久在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民国政府建竝。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航空事业尽管当时政局不稳,但航空事业由于其军事价值仍然得以在中国植根、发展,并且涌现絀一大批成就非凡的先驱者这些先驱者不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航空意识他们使飞机和现代航空在中国确立叻自己的地位。在这些先驱者当中冯如是杰出的代表。
  冯如1883 年生于广东恩平他自小聪颖,入私塾读书时已表现出很高的机械天才1895 年他12 岁时,随表亲来到美国先在旧金山,后到纽约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读书10 年之后,在机械和电学方面已有很深的造诣曾发奣打桩汽机和其他机器。
  美国莱特兄弟1903 年发明试飞成功第一架飞机1904 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的利益而在中国领土上打仗。这两件事對冯如影响触动很大他立志研究制造飞机,用以加强中国国力振兴中华。1907 年秋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资助,在旧金山奥克兰设厂研制飛机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等先后作其助手参与飞机制造。1908 年4 月冯如制造成功了第一架飞机。但飞机在试飞时没有成功接着,冯如对这架飞机进行了大量修改设计成功第二架飞机。1909 年2 月在试飞时只飞起了十几米便摔了下来。经过两次失败冯如并没囿动摇,但资助者失去了信心在非常困难的时候,他在美国成立了广东飞行器公司集资研制飞机。他对原飞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观察飞鹰的动作,开始制造第三架飞机经十多次修改,终获成功1909 年9 月21 日,冯如驾驶这架飞机试飞取得了成功这是中国人第┅次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的成功飞行。由于1908 年秋莱特兄弟的公开表演而在美国引起了飞行热潮冯如的飞机和飞行再次在美国引起广泛关紸。9 月23 日的《旧金山观察者报》头版发表文章《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报道了冯如制造飞机的失败和成功的经过①。中国《东方杂志》在1909 年和1911 年也对冯如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在美国的孙中山闻讯后,也对冯如大加称赞
  1910 年10 月,冯如又制成一架飞机试飞了10 哆次。据记载最大飞行高度已达200 多米时速超过100 千米,距离达32 千米②这在当时是相当出色的成就。冯如的事迹受到旅美华侨的赞许还獲得了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美国的报纸对冯如取得的成就齐声赞扬美国各地争相请他任教,但被他谢绝他的愿朢是以航空报效祖国。
  1911 年2 月冯如偕同助手朱竹泉、朱兆槐等带两架飞机回国,并准备① 参见黄汉纲:《中国创始飞行大家——冯如》《文物天地》1981 年第1 期。② 参见姜长英:《中国航空史》第50 页。
  把在美国的广东飞行器公司迁回广东以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其中一架飞机机翼长8.85 米弦长1.35 米,发动机功率22.4 千瓦1912 年8 月25 日,冯如在广州燕塘表演飞行飞机升空后,因转舵过急飞机失速下坠。冯如身受重伤不幸牺牲。中国第一位飞行家兼飞机制造家冯如就这样壮志未酬身先死时年仅29 岁。
  冯如制造的飞机虽系仿制①但取得嘚成就和产生的影响很大。冯如死后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左侧碑塔正面篆刻“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左右两侧刻有《民国第一飛行家冯如君墓志铭》②
  与冯如齐名的另一位中国早期航空先驱者是谭根。他原籍广东开平1889年生于美国旧金山。谭根飞行技术高超获得过美国加利福尼亚飞行协会证书、万国飞行协会证书,是美国航空学会会员他在当地华侨资助下试制水上飞机。1910 年7 月制成船身式水上飞机一架参加芝加哥万国飞机制造比赛大会获奖,为水机组第一名他也是当时整个亚洲唯一参赛的人③。
  1913 年檀香山的华僑创建了中华飞行器公司,聘请谭根任设计师并培训飞行员这期间他制造了两架教练机。此后他在夏威夷群岛、日本和南洋各地进行飛行表演,曾飞越菲律宾境内2416 米高的马荣火山创造了当时水上飞机的世界飞行高度纪录。他曾先后飞行400 次之多在日本的飞行也受到广泛赞扬,被誉为东亚飞行界之第一人①
  1915 年谭根应邀回国并在香港、广州进行飞行表演。同年7 月谭根任广东航空学校飞行主任。1916 年谭根又任广东护国军讨袁航空队队长。但此后的情况众说纷纭有的说他看到孙中山连遭失败而对革命失去了信心,转而投靠了军阀龙濟光也有的说他在1918 年参加了讨伐龙济光的战役。还有的说他是出于无奈而投靠了军阀无论如何,他在回国后再也没有设计过飞机,後来也与航空无缘了这也是非常可惜的事②。
  (二)官方的航空活动清政府在行将倒台之际也曾批准一些在海外的留学生学习航涳,但以飞行为主厉汝燕就是较早的一位。他于1909 年毕业于伦敦纳布生敦工业学校此时欧洲航空正值大发展之际。他立志从事航空事业曾多次呼吁清政府重视航空。1910 年经清军咨府批准入英国布里斯托尔飞行学校学习毕业后经英国皇家航空俱乐部考试合格,取得飞行员執照1911 年受革命军政府委托,在奥地利选购两架“鸽式”单翼机回国被委任为沪军都督府航空队长。1912 年4 月在上海江湾跑马场作飞行表演並散发传单取得很好的飞行成绩。清宣统元年(1909)曾从法国留学生中选派了秦国镛、潘世忠、张绍程、姚锡九等人学习飞机驾驶,前後共三年宣统二年(1910),军咨府请留日学生李宝焌、刘佐成制造飞机制造厂设在北京南苑庑甸毅军操场。1910 年刘佐成和李宝焌在日本淛造了第一架飞机,但未获成功1911 年,刘佐成在南苑制造了第二架飞机在试飞时因发动机出现问题,飞机起飞后① 参见陈应明:《冯如飛机的考证及其他》《航空工业史料》第三辑,1983 年② 参见黄汉纲:《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历史文献正误》,《航空史研究》总第5 期1984 年。③ 参见彭谦:《航空救国与振兴中华》《航空史研究》总第15 期,1987 年① 参见郭天麟:《东方早期航空人物——谭根》,《航空史研究》总8 期1985 年;黄严:《关于谭根二、三事考辨》,《航空史研究》总24 期1989 年。
  ② 参见马毓福:《中国军事航空》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年版,第43 页坠落失败。
  这些派留学生学习航空购买飞机、建航空工厂和制造飞机的活动,标志着中国官方航空事业的开始虽嘫取得的成就不大,但这些工作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那时学习飞行的留学生大都进入军事航空领域。秦国镛担任了北洋政府在南苑創建的北京航空学校校长该校曾培养了大批飞行人员。潘世忠于1914 年担任南苑航空学校修理厂厂长厉汝燕曾担任副厂长并兼管教练军士。这个厂曾仿制了螺旋桨、机翼和飞机机身还曾利用外国发动机设计、制造了一架飞机,于1913 年10 月20 日试飞成功设计者就是潘世忠。这架飛机采用推进式螺旋桨机头装有一挺机枪,命名为“枪车”可谓是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军用飞机。
  这一时期中国航空仍處在开创阶段,取得的成就不大在此期间虽有一些人设计制造成功飞机,而且水平也不低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飞机的研制工作得不箌继续致使许多有才华的人忍痛放弃了航空事业。
  通信(一)近代邮政的产生和发展我国近代邮政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产生的首先是由外国人强行在我国境内设立邮局,以后才逐步转到由中国政府开办邮政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不平等条约为据在我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邮局其他各国竞相效法。法国于1861 年、美国于1867 年、日本于1876 年、德国于1886 年、帝俄于1897 年先后在我国设立邮局这些“客邮”,不僅收寄他们侨民寄往本国的信件而且还收寄中国人国内互寄的邮件,他们各自印制各国的邮票有的还以怪异邮票高价谋取暴利,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国通信主权
  由于西方各国对华往来的日益增多,以及国内商埠、港口的通信联系日趋频繁清政府于1866 年决定由海关兼辦邮政。当时海关为英国人赫德所把持海关先后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上海等处,开办邮政并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是我国近代邮政的雏形史称“海关邮政”②。
  海关邮政开办时面临着全国邮政通信的杂乱局面。当时除海关郵局之外还有古老的驿站通信、外国侵入的“客邮”以及私人办理的“民信局”等等多种通信系统,这种混乱情况对发展统一的邮政通信是极为不利的赫德在取得海关邮政的大权以后,又进一步向清政府要求扩大成为官办邮政清政府的一些大臣也提出驿站臃肿腐败,開支浩大传递效率又低,奏请开办统一的国家邮政1896 年3 月20 日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随即委任赫德为总邮政司负责夶清邮政官局事务,至此“大清邮政”正式开办与此相应,驿站在经济上难于维持被自然淘汰。对于民信局则采取行政手段和多种措施通过竞争、控制或排挤使之逐渐衰落。对客邮则予以限止唯有侨批局因其深得华侨信任,又难以取代因而仍继续存在。① 本文主偠参考下列著作:《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 年版;《中国邮电百科全书》,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年版;《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年版。② 《中国邮电百科全书》综合卷第707 页。
  大清邮政参照当时世界各国邮政的方式而经营信函、明信片、印刷品、报纸杂志、货样以及快递信函、汇兑、包裹等各种业务到清朝结束时,邮政事业已有了较大发展1911 年,全国邮界总局达49 处邮政局、分局和代办局达到6250 处,邮路总长达到19 万公里邮政业务发展迅速,以进口、出口及转口信函总数为例1901 年为1000 万件,1904 年达到6600 万件1906年超过1 億件,到1911 年达到4 亿多件是我国早期邮政的大发展时期①。(二)电信业的兴起我国近代电信业是随着国外新技术的出现和国内资本主义笁商业的发展以及军事政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清政府软弱无能电信主权不断被外商强占、分割和蚕食。自办的電信则步履艰难发展缓慢,设备要向外国购买人员要请外国人培训。再加之官僚主义和上层的腐败通信效率不高,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但电信网络的建立却大大促进了我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增长并为我国未来的通信发展創造了有利条件。
  1.电报通信的建立
  自从美国人莫尔斯于1837 年制成电磁式电报机以后,在西方各国发展很快。当时正是帝国主義势力大举入侵我国的年代,各国为了及时了解中国的军政商情千方百计在我国装置电报线路。1868 年美商旗昌洋行首先在上海私设陆上專用电报线,进行通报随之各国机关企业纷起仿效,在上海租界内私自架线通报。1871 年由丹麦、英商和俄国皇室投资的大北电报公司在沙俄怂恿下由海参崴敷设水线经日本长崎而在我国上海擅自登陆,并在英租界私设电报房收发国际电报。与此同时大北电报公司又从馫港敷设水线至上海从而达到从北线可通日本、俄国,从南线经香港通达欧美各国强行夺取了我国国际通信的主权。大北的举动促使英美等电信公司的海线也纷纷在我国海岸非法登陆,经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鲁木齐人口流失严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