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共有多少叫李忠成麦这个名字

全国有多少个叫李忠铧的人_百度知道全国有多少个人叫李忠_百度知道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的前世今生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的前世今生
杨万宁 张隆
  冀鲁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创建的一个重要抗日根据地。该地区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在政治和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在危难时刻光荣诞生,为党政军民各条战线输送骨干力量。1938年4月至11月,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即中共冀南区党委前身)创办了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共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其中,在冀县北内漳村(今冀州区北漳淮乡北内漳村)举办两期,历时四个多月,培养党政军干部1000多人。全体党校师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投身报国,为民族奉献力量。为冀南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部分 &觉醒&革命风云
  &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很快传播影响到冀鲁豫地区,各地相继建立起党组织,爱国学生组织进步社团、宣传进步书刊、开办夜校等传播新思潮,并策划开展抵抗日货、游行等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暴行更是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的抗日救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席卷全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潮在冀鲁豫边区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尤其是大量马列主义进步书刊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冀鲁豫边区。
  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巴黎和会外交失败,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著名历史学家傅振伦先生当时就读于冀县省立第十四中学,对&五四&运动有一些明确的回忆,十四中学生《会员细则》规定了&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事项,可见&五四&的革命思潮和运动已波及到河北县城学校。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李大钊,他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新青年》为阵地,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1926年,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生自发组织&文学研究会&,学生们在一起讨论&五四&运动的方向和十月革命的道路。《新青年》《新思潮》等进步刊物进入学校,在学生中秘密传阅。进步学生举办&农民夜校&,一边教农民识字,一边向农民灌输反压迫、反剥削、改造不合理社会制度、寻求光明社会等新思想。保定省立二师和天津北洋大学学生到六师和十四中学,秘密传递党的地下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六师学生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自编自演话剧《马克思进文庙》。
二、冀鲁豫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在冀鲁豫边区,从中国共产党创建起,党的星星之火就点燃了这块土地。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虽然遭到挫折,但从未停止过斗争,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下,各地加紧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为以后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深厚基础。
  1929年,六师学生石世珍在其家乡晋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保属特委交通员刘绪东来六师指导工作,经过八天的酝酿筹备,在城北竹林寺大石磨前召开党员大会,并成立了&六师&党支部,石世珍任党支部书记。
  1931年春节,六师党支部秘密发动学生点燃学潮,几天后学潮遭到反动当局的镇压,几十名学生被开除,石世珍等人被捕,关进北平陆军监狱。六师党支部遭到破坏后,1934年,有志热血青年张海峰、李忠、王鸿鹄在冀枣工委负责人李力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重新建立六师党支部。李忠1936年在北京以小商贩作掩护,一面为《大公报》写稿,一方面从事工人运动发展党组织。
  1931年,时任中共直南特委冀枣工委负责人李力以教员的身份发展党员。1932年,党把革命活动延伸到冀县农村,并相继建立起农村党组织。1932年秋,刘玉芳成为冀县第一位女党员,不久成立了中共冀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伏家庄支部,关孟见成为冀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冀县党组织发展到9个党支部(其中县城2个,农村7个),党员人数发展到83人。
  1936年4月,六师党支部联合省立十四中、冀县简易师范,组织和策划开展&红五月&活动,用贴标语、演讲、集会、游行等方式纪念&五卅运动&。
三、抗战怒潮的兴起
  日夜,驻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沦陷。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东北广大民众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对日本帝国主义奋起反击。1933年,日军大举进攻长城各口,长城沿线国民党守军进行抵抗,在形势日益危机的情况下,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爱国浪潮。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序幕。民族危难之际,东北义勇军自卫抗争的烽火悲歌诞生了,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创作了《松花江上》;聂耳、田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雄壮激昂的词曲,不做亡国奴的高吼,使得革命歌曲在中华大地迅速传唱,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后,又大举向长城沿线喜峰口和古北口进攻,驻守长城沿线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冀州籍爱国人士李尧臣出任29军大刀队武术总教官,他浓缩传统刀术精华,创编一套实战性很强的无极刀法。李尧臣通过刀法与大刀实践的结合,对刀进行无数次改进,取名无极刀,该刀刀面窄、刀背厚、刀尖锐、两面开刃,具有刀与剑双重功能。喜峰口战斗中,师长冯治安指挥29军大刀队偷袭敌营,夺回喜峰口。喜峰口战斗,中国军队抗日首次胜利。1933年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明治大帝造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遭受了60年来未有之侮辱。&长城抗战的爆发,社会各界抗日团体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前线。著名音乐家麦新以29军大刀杀敌为题材,写下了雄壮的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
  日,中共北平临时工委领导组织了&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标志。六师学生声援&一二九&学生运动,罢课、游行、散发传单,开展爱国救亡运动。
  1936年秋,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视察平大路,从冀县六师学校东侧经过,六师党支部借机组织学生路边谏其抗日。李力与冯化萱等人抓获日本间谍,搜出《冀县志》一部和《冀县产棉分布图》一张。
  第二部分 &奋起&党校创办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冀鲁豫地区,八路军129师东渡黄河,出师太行,部队挺进冀南,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根据冀鲁豫边区抗日局势,为培养更多基层党政军干部,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决定开办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期间,美国特使、海军少将卡尔逊访问抗日根据地时,到访省委党校宣传抗日。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冀鲁豫局势
  日,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了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消极抗日和单纯防御的方针,北平、天津先后沦陷,日军大举南侵,随着侵华日军铁蹄踏入冀南,冀鲁豫边区逐渐成为沦陷区。
  八年抗战中,在冀县牺牲的烈士433人,其中冀县籍386人,外籍47人,军民伤亡达5688人。
二、一二九师挺进冀南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前线。同年12月,在山西辽县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立即组织部队东进,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
  1937年底,组成以孙继先为队长、胥光义为政委的挺进支队,越过平汉铁路,到达冀南。
  1938年1月中旬,一二九师以七六九团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和1个骑兵连,组成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抗日纵队,由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任司令员,冀豫晋省委书记李菁玉任政治委员,出师太行山,越过平汉线,东进冀南平原,到达隆平、巨鹿、南宫等地,并以南宫为中心,开始逐步向四周扩展,全面展开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1938年3月,为加强冀南地区的军事领导力量,迅速打开抗日局面,遵照党中央和集总指示,宋任穷率一二九师骑兵团到达南宫,与东进纵队汇合。5月2日,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同刘志坚率七六九团、六八九团和曾国华支队抵达南宫。
三、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的开办
  日,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成立,根据冀鲁豫边区抗日局势,为培养更多的基层党政军基层领导干部,边区省委决定开办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
  东进纵队进驻南宫后,冀南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为加强党对冀南区的领导,3月20日,建立冀南省委,后根据形势变化,于4月20日将冀南省委更名为冀鲁豫边区省委。5月间,中共中央北方局又将鲁西、鲁西北、直南、豫北地区党的工作划归冀鲁豫边区省委领导,冀鲁豫边区省委所辖的区域范围已达100余县,党员队伍由1500余人猛增至50000余人。
  为适应抗战工作需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为周边各县、区培养基层领导干部,东进纵队同冀南特委在南宫苏村和冀县码头李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学员大多来自南宫、巨鹿、威县、广宗、清河、枣强、冀县、新河、宁晋等县、区党组织负责人和积极从事抗日活动的骨干分子。
  党员训练班的开办,在冀南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东进纵队在党员训练班的基础上,开办了&冀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陈再道任校长,王蕴瑞任教育长,刘铁之任民运科长,卜盛光、胥光义、孙卓夫任教员。
  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成立后,随着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为培训更多的党政军基层领导干部,省委在南宫开办了&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党校的对外公开名称是&冀南抗日民族学院&,原冀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学员并入到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第一期培训班于1938年4月在南宫普济桥开办。学员来自冀鲁豫边区各县的党员干部或党的积极分子,也有来自平津等大城市的地下党员、知识分子和学生,共500余人。第二期于6月在南宫西街旧县政府院内开办,分军事、政治、党委、民运4个队。由于抗战形式趋于紧张,防备日本飞机对县城轰炸,省委党校迁到冀县北内漳村。校部设在该村西南角的大地主巩世久家。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第三、四期在北内漳村开办。第三期招收学员400多人,按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班,统设军事训练课。第四期招收学员200多人,分高、低两个班。原定学习4个月,后因日军对冀南全面&扫荡&,11月17日,日军占领南宫城后,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被迫停办,转移到威县、广宗一带。
  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杨秀峰、李菁玉、朱瑞、王任重、刘志坚、于光汉、马国瑞、王蕴瑞、胥光义等,都曾在该校执教。徐向前元帅平原建造&人山&的战略思想,就是在此开始讲授,在我军军事战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李德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国家外交部副部长张海峰及《平原枪声》的作者李晓明等都曾在此学习。
  党校为锻炼学员实践能力,安排学员进行社会调查,帮扶群众做好事。学员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党校组织学员自编自演话剧,演唱抗日歌曲,排练文艺节目,并邀请当地群众观看。
四、到访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的延安文艺工作组和美国特使
  1938年5月,延安文艺工作组成员刘白羽、欧阳山尊、汪洋、金肇野、林山五人与美国友人埃文斯&卡尔逊深入华北敌后,开展文艺工作,先后同邓小平、徐向前、宋任穷等多位领导人会谈,并访问省委党校,与学员互动,演讲宣传抗日。
  日&19日,美国特使、海军少将埃文斯&卡尔逊访问冀南抗日根据地,先后同邓小平、徐向前、宋任穷等多位领导人会谈,同延安文艺青年刘白羽、欧阳山尊等访问省委党校,与学员互动,演讲宣传抗日。
  埃文斯&卡尔逊,美国海军少将,曾任罗斯福总统卫队长,美国驻华武官。抗战初期,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斯&卡尔逊不畏艰险,跋涉8000余里,深入敌后和正面战场,认真考察了中国军队,特别是八路军的抗战,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军队的第一位美国军官。
  埃文斯&卡尔逊回国后,广泛宣传八路军英勇善战,并呼吁美国禁止对日贸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运用八路军游击战术,两次率部袭击马金岛和瓜岛,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卡尔逊著有反映中国两党联合抗战的书《中国的双星》。
第三部分 &功勋&投身报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团结和联合各方面抗日力量,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师生投身于统一战线工作中,配合一二九师参与平叛反动会道门组织,争取抗日力量,收编各色地方武装。省委党校师生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积极开展党的各项工作。
一、党校师生投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为团结和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共冀鲁豫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指示,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学员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积极投身于统一战线工作中。
  1938年,中共冀鲁豫省委党组织为建立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与国民党山东六区专员范筑先、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等建立了统战关系。
  1938年6月,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邀请国民党山东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将军到威县举行会谈。范筑先(),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6年,任山东省第6区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为官清廉,受到地方百姓拥护。
  日,中共中央北方局邀请鹿钟麟、范筑先到南宫参加冀鲁两省军政联席会,进一步推进各方面抗战力量的合作。会议期间,国共两党与会人员参观了北内漳村的冀南抗日军政干部学院(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抽调十几人到山东聊城协助范筑先创办干部培训学校,帮助开展工作,冀县赵汉臣前往。
  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参照冀南抗日军政干部学院的办学模式,在冀县南漳淮村办河北抗战建国学院。
  1938年,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邀请冀县赵云祥和段海州等部举行三方会谈,商讨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问题。
  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到冀县大寨村与国民党赵云祥部商谈统一战线事宜。
  二、党校师生平叛反动会道门、收编游杂军
  一二九师东进到达冀鲁豫边区后,该区会道门名目繁多,游杂军混杂,形成一方武装势力。为壮大抗日力量,稳定冀鲁豫边区社会秩序,打开冀鲁豫边区局面,边区省委党校师生配合一二九师,积极参与平叛反动会道门组织,收编各色武装力量。
1.平叛反动会道门
  在众多会道门组织中,以南宫、冀县、枣强一带的六离会、白吉会、红枪会最为庞大,这些以封建迷信为基本特色的会道门组织,大都以刀矛为武器,形成一方武装势力。
  1938年5月中旬,南宫发生了&六离会&杀害津浦支队政委王育民以及24名战士的&小屯、张马事件&。在冀县宋家庄,将八路军东纵二团八连指导员何宜昌等22名指战员,全部投入一眼水井,制造骇人听闻的&宋家庄事件&。党校学员由孙毅民带队,分赴赵守寨、小屯、张马等村,做解散六离会的宣传教育工作。
  党刊《抗战》第三期出版了平息六离会专号,其中,有以冀南抗日军政委员会和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部名义发表的《为解散六离会告民众书》、李菁玉的《国难五月的流血事件》和刘志坚写的《解决南宫六离会问题的经验教训》等文章。分化瓦解,争取群众,进行民族教育,揭露汉奸阴谋,散发《告人民群众书》张贴布告,免使群众发生恐慌。
  东纵设法与六离会首领联系,以求和平解决,但六离会首领顽固坚持反动立场,不思悔改,向八路军发起进攻。在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师生反复宣传教育无果的情况下,徐向前、陈再道、刘志坚等亲自指挥七六九团、骑兵团进行反击,抓获反动首领,收缴全部武器。
  南宫县抗日政府在孙村召开万人大会,揭露六离会少数反动头目破坏抗日、残害八路军战士的罪行,处决了大汉奸李耀庭和六离会罪魁祸首高大奎,宣布解散六离会。
2.收编游杂军
  为壮大抗日力量,稳定冀鲁豫地区社会秩序,根据冀鲁豫省委&对各县保安队及其他所属的零散部队迅速设法去改造和收编&,决定加紧收编与改造冀鲁豫地区的各色武装。
  1938年7月,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奔赴冀鲁豫地区,亲自领导游杂军收编工作。冀县学员耿碧涛、胡宗焘、李宁、王英勋等打入土匪金庆江部,利用其内部矛盾,分化金部力量。经过不懈的努力,该部被改编为东进纵队二支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劲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过不少功勋。
  1938年,冀鲁豫党校学员李朝宗、杜道周协助八路军改造枣强&救国军&,该部后改编为八路军东进纵队独立团。八路军特务连埋伏在枣强南关大地主家,冀鲁豫党校刘志坚、孔庆德巧妙布局,特务连长李德生成功逮捕民团长杨玉昆。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学员刘建章收编改造葛贵斋部,整编为一二九师第3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剿匪斗争中,该团战功赫赫,被称为&铁军&。
  学员张海峰在中共冀南特委书记马国瑞指导下,到衡水争取邵北武工作,顺利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九支队&。
  1938年春,段海洲部在一些进步思想青年的影响下,经八路军东进纵队改变为&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
三、激发并进汇成冀鲁豫抗战燎原之势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为基层党组织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各地学员学期结业后,回到地方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加快各地党组织的组建,促进了各地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教员王任重派遣到河北景县工作后,把培养各级干部掌握对敌斗争新方法作为首要任务。
  枣强籍学员李晓明回到家乡肖张镇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于抗日工作中,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第一部反映冀南抗战的长篇小说《平原枪声》。小说问世以来,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读者,成为抗战红色经典作品之一。
  冀县籍党校学员李宁回到赵家庄村(今门家庄乡)开展工作,并组建了冀县县大队。
  党校学员、孤胆英雄王书波打入日伪军中,搜集情报,探摸敌情,瓦解打击日伪势力,组建了冀县敌工站。
  故城县籍的董郁庭参加在南宫县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后,回到家乡,兴办学校,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抗日工作,组织学生上街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冀县籍学员王英勋回乡后,带领群众演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宣传抗日,激发群众抗日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不管在学校还是回到地方,冀鲁豫党校学员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和原则,积极争取抗日力量,与当地及群众搞好关系,帮助当地老百姓种田、组织秋收、做军鞋等。同时,积极宣传抗日,发动爱国青年参军,投身报国。冀县籍党校学员李宁动员里阁村(今北漳淮乡)爱国青年刘寿华等数十人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
  为粉碎日伪军的&三光&政策,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冀南军区从游击战争实际出发,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动员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学员积极投身到抗日反扫荡斗争中去。冀鲁豫党校学员、冀县县委书记刘漫谈在反扫荡战斗中在焦杨村壮烈牺牲。
  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冀鲁豫学员带领广大军民以突袭战、伏击战、麻雀战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同敌人展开战斗,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先后开展了香城固战斗、冀县白家庄战斗、滏阳河伏击战、冀县蒋家庄战斗、北内漳遭遇战等。
  面对敌人连续扫荡,冀南地区局势严峻,为了更好地坚持对敌斗争,在各地组织建立抗日堡垒户,站岗放哨、送信件。伏家庄堡垒户刘玉芳帮助军政干部在地道办印刷所,油印党的抗日宣传品。冀南军区干部杜义德等受伤后,住在堡垒户王秀亭家中得到悉心照料。冀县付官村刘老庆为保护抗日干部齐心,被敌人杀害。日军残酷扫荡,王海村王大元掩护党校学员李书成躲过日伪军清剿。1942年,里阁村抗日堡垒户张大娘掉包舍子救抗日干部。党校师生、军政干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党在堡垒户家中秘密建立地下交通站联络点。
  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军区开展反战同盟工作。冀南军区敌工部部长张茂林和秋山良照到冀县敌工站帮助开展瓦解日军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日益陷入困难境地,冀南区党政军民发起了全面大反攻,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四部分 &传承&发展变迁
  1938年11月,日军轰炸并占领南宫县城,为避开日军全面扫荡,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师生随冀南区委机关从冀县北内漳村转移到威县、广宗一带。转移后,为适应党的新任务,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经过实践的推移,发生了几次变迁。
一、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历史足迹
  1938年,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师生转移到威县。根据上级部署,经开会研究,对党校学员进行调整:部分学员到省委机关编辑部,部分学员到太行山根据地继续学习,部分学员组建冀南财政经济学校,其余学员回到地方工作。
  为改善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开展对日经济斗争,冀南区党委决定创办冀南财政经济学校,转移到威县的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部分师生加入该校,以培养自己的经济管理人才。1939年,日军对冀南大举进攻,为保证学校安全,学校向太行山转移。
  为加强根据地建设,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了《财政经济政策的指示》,加强太行、太岳、冀南抗日根据地联合统一领导,建立统一的政权管理机构。
  为统一指导华北各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工作,北方局成立了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并设立华北财经学校,对冀南财政经济学校进行了整编,改建为华北财经学校。由彭德怀、聂荣臻等7人组成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华北财政经济学校学员结业后,大部分学员分配冀南银行。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根据地需要大批行政管理人员,在华北财政经济学校总校基础上,创办了晋冀鲁豫行政干校,财校工作人员大部分编入新成立行政干校。
  1945年,晋冀鲁豫行政干校改称为太行行政干校。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成立北方大学,太行行政干校一分为二,原财政税务金融方面的师生编为北方大学财经学院。
  1948年,北方大学与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改名为华北大学。
  1950年,华北大学从邢台迁址北京,改建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辗转万里,经过风雨洗礼而弦歌未缀。
二、冀南区委党校的重建和发展
  随着冀南抗日战争形势的好转,1945年12月,冀南区委为培养干部,加强干部教育,重建了冀南区委党校,后通过合并发展为今天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1949年,原华北人民政府恢复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原冀中、冀南、冀东等所辖县及原属河北省建制均划入河北省建制,同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河北省委。冀中、冀南、冀东三个区委党校合并,于8月1日正式成立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为适应党的政治任务需要,注重思想工作,省委党校培养了各条战线的大批干部。&文革&期间,省委党校被迫停办。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河北省委党校恢复,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党校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河北省委党校迎着新中国诞生胜利曙光而建立,走过了曲曲折折不平坦的光辉历程,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开创党校事业的新局面。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抗日烽火中创办,硝烟弥漫里成长,几经转移迁徙中发展壮大。为培养大批抗日干部,造就众多党政军人才,党校师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书写了一部部宏伟壮丽的红色史诗。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师生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披荆斩棘,负重奋进,自强跨越,领跑晋位,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责任编辑:water)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衡水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本网刊登的服务信息、联系电话等,均为公益性质,请您在参考使用时须谨慎,如有问题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通知本网删除此信息。?电话: 衡水新闻网
传真: 邮箱:?稿件处理时间:9:00―18:00
& 衡水文化
& 热点新闻时代纪实河北讯 河北省西下岔河村的一本横向翻看的老《》上如是记载:“,1920年生,1939年12月入党,1947年8月党组织去(大清)河南,失掉了联系”。时代纪实河北讯 河北省霸州市西下岔河村的一本横向翻看的老《》上如是记载:“李忠先,1920年生,1939年12月入党,1947年8月党组织去(大清)河南,失掉了联系”。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到了李忠先前辈的儿子张风顺,有幸听他讲诉了老娘过去革命的故事!李忠先,女,日出生于河北省老岗村。因为出生日期是农历庚申(猴)年的九月九日,所以父亲李庆和给她取乳名李九申,再后来取大 名李秀鸾,接下来她的几个妹妹分别叫做、李秀花、李秀艳,都是排着“秀”字叫下来的。“李忠先”这个名字本来是抗战时期在敌占区使用的假名,意寓 “忠于革命先烈”,因为叫的时间长了,后来也就自然的成了真名字。当然在抗战时期,更多的人称李忠先为“张科嫂”、“大嫂”、“大姨”、“表姐”等。一、参加共产党根据中共霸州市史志办公室1993年出版的《》()一书记载:“从日开始,日伪军6000余 人,对大清河北新城、固安、永清、安次、雄县、霸县进行长达20天的秋季大扫荡。10日在临津村杀害郭泉和鲍玉辰二人,12日在姚庄村杀害钱瑞清和王大齐 二人”。而就在这期间的一天,20岁的李忠先嫁到了霸县西下岔河村,结果正赶上日伪军出击,家里置办的十几桌酒席,包括几锅大米饭和几锅半尺多长的鲫鱼都 被日伪军给吃去了。更让李忠先心疼的是,她的所有嫁妆也几乎被日伪军抢劫一空。本来,父亲李庆和曾经在卢台开办过布匹和袜子工厂,应该说他给第一个女儿打 点的嫁妆是相当不错的。编史修志委员会在2000年出版的《》一书中介绍:这一次“秋季大扫荡”过后,被难村庄一片凄惨 景象。日军在信安、辛店、马坊、金各庄、高庄、西下岔河这六个村都安上了据点。在西下岔河村,鬼子霸占了李忠先隔壁董财主的大院子作为据点。董财主的 大儿子叫董相辅,是吴佩孚手下的军法处处长。他家的院子豪华宏大,由南房、腰房、北房三排青砖瓦房组成。院子的北边、东边、南边三面临街。正门开在南大 街,为正阳门。门洞子有一间房大小,门口是用青条石砌成的大台阶。李忠先家是他家的西邻居,门口大约相距三四十步远。本来,在李忠先家和日军据点之间还有 一家,被赶走了。日军到此安下据点之后在他家房基地处挖了很深的隔离沟,土方堆到西边几乎同李忠先家的房子一样高,还在上边插了密密的枣树枝子。日军在董 家大院的东北角和东南角各修了一座两房高的方形岗楼,也叫炮楼,日本鬼子在顶上架了小钢炮,经常向四邻八村打炮,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日军还在村子的正西 部、西南部、正南部挖了一条弧形的深宽各为六米的封锁沟,现在的大旧河(西大沟和南大沟)以及妇女河就是在此基础上修建起来的。日本人占据西 下岔河之后贴出《告示》,让“卡风尬”(西下岔)逃难的老百姓都回家,不骂,不打,不杀,好好过日子。于是李忠先等人就回来了,同时八路军共产党的工作队 也悄然的潜伏过来。他们首先看中了李忠先家紧邻日本据点的有利位置,更便于侦察敌情和组织进攻,加之李忠先有革命情绪并且有文化。于是,八路军女干部 (本名梁贵芳,曹庄人,娘家雄县)等就介绍李忠先参加了共产党,于是李忠先家成了“离敌人据点最近的”堡垒户。为了掩护地下党在李忠先家居住和革命活动, 李忠先家离敌人据点最近的南门口被临时堵上,然后通过西邻李忠先二叔公的院子在西北角走后街的门口。李忠先家西墙的豁口用几捆秫秸挡住,人只能钻过去。就 像电影《小兵张嘎》里罗金宝的八路军驻地一样,外人很难找到这里。于是,李忠先家虽然居住在敌人据点鼻子底下,但是位于西北角走后街的门口却离敌人据点很 远。关于李忠先入党的时间还有一种说法,据她妹妹李秀清回忆:李忠先早在出嫁之前就入党了。当时李忠先曾跟母亲回姥姥家牛岗村住过几年,房东 是吴海奇,他哥哥吴海针是八路军干部。在抗日战争期间,李忠先大舅牛百元是地下党(后来他暴露了,被关进胜芳水牢,又被弄到日本做劳工,一直到1945年 日本投降才放回来),在他家住了许多八路军,其中有个叫“刘健刚”的女八路,以及“”、“马书敏”等几个女八路,于是她们就介绍李忠先入党了。然后, 十七、八岁的李忠先就剪掉了,留起了“小分头”、“青年头”这类发型到处进行抗日活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霸县组织史资料》()记 载说,“刘建刚”在1939年2月被免去霸县妇救会主任职务,这说明李忠先是在此前入的党。马波(老鬼)在《母亲杨沫》中记载说:在她自己在自传中这 样写到:1938年5月,调冀中区任妇救会宣传部长;1939年5月,调冀中十分区任妇救会宣传部长……她曾亲眼目睹叛变投敌的霸县县大队副大队长将丈夫 抓走”。她当“妇救会宣传部长”时只有23岁,老乡们称她“小杨”。后来赵英、李明、马书敏、关大妈(亦称官大妈,本名刘大娟,小先王村人,娘家孙 村,与魏巍交往很深,是魏巍长篇小说《东方》里杨大妈的原型)常驻李忠先的西下岔河村,和李忠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或许,当时日本鬼子唱着《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进村,真的不抢劫老百姓、不抢劫新娘的嫁妆,也许李忠先就不会与他们为敌参加中国共产党了。李忠先回忆:当时的入党誓词很简单,就是“要有民族气 节”、“保守党的秘密”“不出卖自己的同志”等等。二、夺取“三八旗”《霸州市革命斗争大事记》 ()记载说:从1939年春天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全县妇女工作蓬勃开展,很多村庄成立了妇救会,任务是组织识字班、学文化、学革命道 理,唱抗日歌曲,做军鞋、军衣,动员参军,募捐、慰问支前,照顾伤病员等,并且有一批妇女脱产参加了县、区工作。李忠先入党之后,就以西下岔河村妇救会主 任身份,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迅速组织起一支三百多人妇救会队伍,学文化、做军鞋,有力地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活动。1940年春天,霸县县委决 定将在本年八月份举办的“宫岗村万人大会”上,评选出全县最优秀的妇救会组织和先进个人,并且奖励一面“三八旗”,于是在全县几百个妇救会组织中迅速掀起 一场声势浩大的“夺旗”活动,全县各区村几百个妇救会组织都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其中,由东下岔河纪率贞(外号纪老婆儿)组织的“东下岔河妇救会”夺旗的 呼声很高。那时东下岔河号称“全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率贞的丈夫张福奎(外号张老头儿)曾是霸县临时县委书记、一区副书记,所以她们底气很足、大唱革 命歌曲营造了很大的声势。而李忠先组织的“西下岔河妇救会”,因为本村驻有日伪军所以不能大张旗鼓地唱革命歌曲。因此李忠先只能默默地组织全村妇女做军 鞋。军鞋和民鞋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李忠先村几乎每家妇女的针线笸箩里边都有半成品的军鞋,并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客观上,西下岔河村无论在面积上还是在 人口数量上,都比东下岔河村大好几倍,李忠先组织起300多妇女做军鞋,每人做一双就是300多双。这个成绩是东下岔河唱革命歌曲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李忠 先“夺旗”的呼声也很高。然而,成就李忠先“夺旗”成功的关键是1940年8月在宫岗村召开的“全县万人大会”之上的考验。1940年8月, “全县万人大会”如期在宫岗村举行,这个大会的全称是“霸县各界民主代表大会”,大会选举孔庆英为县长,还选举了各界知名人士为县代表。大会正在热烈地进 行,忽然东北方向响起了激烈的枪声,之后东南方向也响起了枪声,传言有几万日伪军突袭大会,于是会场就乱了套,绝大部分代表队都乱了队形,甚至有些代表队 开始四散奔逃,只有李忠先和她率领的西下岔河代表队稳如泰山纹丝不动。李忠先向队友解释说:如此重要的“全县万人大会”必定有周密的安保措施,即使真的有 情况大家也要跟随县委一起转移才是最安全的。队友们认同这个观点,所以西下岔河代表队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却不料原来这是县委组织的一次军事演习。因此,李 忠先和她率领的西下岔河代表队,毫无悬念地夺得了全县妇救会组织评比第一名。那面被全县几百个妇救会组织垂涎三尺的“三八旗”,同时也就毫无悬念地奖给了 李忠先。除此之外,县委又出了六道其它题李忠先也都答对了。因此李忠先得到的奖品还有一个砖头厚的笔记本、一个学习用的小石板和一把珠算盘以及奖状等等。 当时,西下岔河的村支书董凤彩为李忠先得到全县第一感到非常自豪。就在有日本鬼子据点的村庄里,李忠先秘密组织起这样一支庞大的妇救会队伍, 所以她被县委授予全县妇救会“三八旗”手是当之无愧的。李忠先叔伯小姑张绣彩更是李忠先的铁杆支持者,在回家的路上她高举着这面“三八旗”精神抖擞地走在 队伍的最前边,整齐的西下岔河村妇救会队伍高兴地唱起来革命歌曲——“三月八日呀国际妇女节,一九一零年国际妇女会呀,为的是统一妇女运动, 蔡特金提出了妇女解放日呀,蔡特金提出了妇女解放日呀。//姐妹们呀细听我来言,中国的妇女实在太可怜呀,每日里过着那牛马生活,我们要站起来解放自己斗 争,我们要站起来解放自己斗争。//日本鬼子呀抢占我的房,七八十的老娘八岁小姑娘呀都遭殃,抢去那财务烧村庄,我们的死对头小呀小东洋呀,我们的死对头 小呀小东洋呀。//领导我们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为的是迎接“三八”日到来呀,号召哇开展那妇女工作。参加抗战掌政权做呀做模范呀,参加抗战掌政权做呀做模 范呀。”唱完一首又唱另一首——“纪念三八节国际妇女会呀,争取模范多光荣啊,我们要记清:生产模范我要当啊,深耕多种多打粮啊,准 备反攻力量。哎咳幺啊、准备反攻力量。//拥军模范我要当啊,军队来了快腾房啊,战士喜洋洋。哎咳幺啊、战士喜洋洋。//要是吃饭我快做啊,暖汤热饭快端 上啊,吃饱了打东洋啊。哎咳幺啊、吃饱了打东洋啊。”……早在日,李忠先就光荣地出席了在大魏庄召开的全县第一次党员代表 大会。《霸州人民革命史》记载说:“1940年7月,全县党的组织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县57个村有了党员,总数近300人,35个村建立了党支部。在面 临着坚持敌后抗日斗争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中共霸县县委在本县六区大魏庄村,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出了丁世英(苏玉振)、刘炎、张烈(张汉 民)、孔岫生、王钦、徐亚男(女)、郝寿庄(郝静)为县委委员,丁世英为书记。会后,县委对抗日工作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接下来李忠先才以西下岔河村妇 救会主任身份,参加了这次“全县万人大会”。在这次“万人大会”之后,李忠先又参加了在狄庄儿召开的一个重要大会。《霸县人民革命史》记载说:县委在 1940年9月下旬,于前狄庄召开了发动群众反对妥协投降的动员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各村的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的会员和自卫队员,共有四五百人。在那个 时候,当妇救会主任是个很危险的职业。其中,和李忠先经常来往的一区妇救会主任高森(马坊村人),就是在1940年11月牺牲的;那个曾经在“全县万人大 会”上,和李忠先争夺“三八旗”的东下岔河妇救会主任纪率贞,则是在1948年5月被敌人杀害的。三、攻打西下岔河据点“夜袭西下岔河村日军据点”是霸县抗战史上最经典的战例之一,这也充分体现了霸县人民不屈不挠、以弱胜强、英勇智慧的战斗精神。《霸州人民革命史》在介绍“百团大战”时就集中描述了这次战斗的经过,然而李忠先更知道其中的原委,对部分记载给予了修正!其一是:文中说:“8月26日……县大队政委孔岫生在牛岗村对全大队指战员作了战斗动员”,这里的时间应该是阳历10月26日。《霸县志》“大事记”说 是9月27日也是错误的。通过查看《万年历》可以知道这年的阳历10月26日恰恰是阴历的9月26日,战斗从10月26日晚上9点开始到撤出战斗已经是 10月27日了,所以有的资料写作10月27日,也有的资料把阴历9月26日误写成了阳历。只有《霸县志》的军事篇在介绍“袭击西下岔河村日军据点”时, 对于时间日期的描述是准确的。另外,这里的地点“牛岗村”也是错误的,事实上是现在雄县双堂乡的“老岗村”。当时霸县成了敌占区,霸县县委和县政府就“流 亡”到了现在的宫岗村。1939年10月,上级决定新城县的宫岗、双堂、大魏庄等22个村划归霸县第六区。从宫岗村到老岗村再到西下岔河村呈“牛郎三 星”状态,这次战斗的前敌指挥部,由宫岗村延伸到老岗村本质上是靠前指挥的行为。《霸县志》和《霸州市革命斗争大事记》等资料的记述也是老岗村,所以应该 都要以老岗村为准确记述。其二是:文中说:敌人“开始向院内投掷手榴弹,小队长宝科也开动了机枪扫射,我军遂退出战斗”。这个叙述也是不准确 的,实际上敌人除了投掷手榴弹之外,还投掷了化学武器“毒瓦斯”。这种气体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导致死亡,因此我军不得不撤出战斗。在这一点上,《霸县志》和 《霸州市革命斗争大事记》等数据都有类似的记载,因此都应该得到更正。其三是:文中说:“此次袭击,共击毙日军九人,……我一人牺牲,三人负 伤”。也是不准确的。当时日本小队长宝科在施放毒瓦斯以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化学武器,我军不知所措只能撤出战斗。其中一名奋勇队员被呛得慌不择路,没有 找到据点的出口而被活活熏死,同时与敌人据点只有一墙之隔的李忠先全家人也被呛的咳嗽成一团,李忠先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孩叫张梦桃也被活活熏死,成了一 名没有参加战斗的“小烈士”。因此应该说在这次战斗中“我2人牺牲”才准确。直到这次战斗以后,大家才学会了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对付毒瓦斯的办法。其四是:文中说:“日军房上岗哨又有警觉,趁他探身外观之际,内应王克绪一手把他推到墙外”,也是不准确的。因为作为日本据点的董家大院是正阳门,设在 东北角和东南角的两个岗楼距离正阳门都比较远,如果把鬼子从岗楼上推下去他必然大喊大叫发出警报,王克绪再去开门就来不及了。知情人介绍说:当天晚上王克 绪确实找借口把大部分日本鬼子都用酒灌醉了,只有小队长宝科喝酒比较少因而没有醉。所以当天晚上九点钟王克绪很顺利地就打开了据点大门,住在“门房”的日 本医生珍田听到王克绪来开大门,很松懈地问了两声就被一铡刀劈死了。其五是:文中说:“由日本据点内的内勤王克绪作内应”。王克绪按着 日本人的说法叫做“博役”。《霸县志》注解为“使役人员”,《》解释为“服务员”,都不是很准确的。当时在西下岔河村日本据点里总共 有两个“博役”,一个是伙夫王克绪,另一个是勤杂工(外号大高,身高约1.85米)。他们两个的分工是伙夫王克绪负责给日本军做饭,勤杂工张安负 责打扫卫生和买些油盐酱醋之类。王克绪和张安有时也被强迫穿上日本鬼子的军装,但是他们两个人和拿着枪跟随日本鬼子出击的伪军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敌工部 部长李桂芳,在李忠先和赵英的协助下,争取了这两个人的投诚。此外还有一个翻译官叫杨宝恩(光头,外号鸡蛋)做过坏事。早些时候他在去牛岗炮楼的路上,被 我敌工部战士伏击身亡。他母亲与日伪军私通,也被八路军处死。李忠先的公爹和二叔公张有生是亲兄弟。排行老大只有张科一个儿子, 张有生则有张安、张印两个儿子,以及张绣彩等。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李忠先入党之后,就很顺利地封堵了自家院子的南门,并且扒开西墙与二叔公共走他家的西 北角的门口。张绣彩是李忠先的铁杆支持者,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过李忠先,同时也非常积极地参加李忠先组织的妇救会工作。张安是张绣彩的亲大哥,他虽然搬出 去单独过,但是也经常回到这个老家。甚至还找来日本大夫珍田,给李忠先那个叫张梦桃的孩子看过病。赵英的丈夫李桂芳是曹庄人,曾任霸县二区的 区长,后来出任霸县“敌工部”的部长。“敌工部”全称叫敌军工作部,主要任务就是侦察敌情,并且分化争取敌人内部的正义人士和动摇分子“反正”,以及铲除 铁杆汉奸等。赵英当初发展李忠先入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李忠先家紧邻日本据点的有利位置,便于侦察敌情和组织进攻。当赵英和李桂芳夫妇得知李忠先和 张绣彩、张安以及王克绪之间的情况时,就决定争取张安和王克绪投诚。在那个时候,八路军的武器和子弹都很少,所以他们处决汉奸的办法就是“拉出去活埋”。 这一天张安正在家里吃晚饭,当敌工部部长李桂芳带领两名八路军战士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吓得他“噌”地就坐到炕尾(yǐ)的被罗上去了,嘴里直说“我不是 汉奸,我不是汉奸,……”。直到李桂芳把他带到一间空房中说明来意,他的情绪才稳定下来。当然,八路军也拿绳子和扁担要给他“压杠子”威胁他说实话。《霸 州人民革命史》对于夜袭西下岔河村日本据点介绍说:“事前,我军侦知日本据点的住房情况,随军医生(珍田)住外院门道左侧,士兵住中间腰房两侧,小队长宝 科住后院”等,就是从张安那里得到的情报。李桂芳争取王克绪投诚,也是通过张安的穿针引线。赵英自从发展李忠先入党开始,就叫李忠先随时注意 日本据点里的情况。因此,李忠先经常以上房“晒粮食”为掩护,来观察日本据点内的动静。当时,李忠先家由正房和东厢房构成的“天井”中间有一个“锅叉形” (V型)梯子,就是用来上房观察鬼子动静的。由于李忠先家距离鬼子据点最近,所以站在李忠先家房上对于鬼子大院内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当然站在鬼子的岗楼 上也可以对李忠先家看得一清二楚。李忠先妹妹李秀清说:那个叫张梦桃的孩子过满月的时候,老父亲套大车带她们来过满月就惊动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过来了解 情况之后还派人送来了糖果表示祝贺。日本鬼子虽然表现出了“日中亲善”的样子,然而还是把他们都给吓跑了,谁都没有留下来吃饭。在这次战斗 中,不但李忠先、张安在情报方面作出了贡献,而且张绣彩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日本鬼子因为兵力空虚,所以就同八路军玩起了“迷踪拳”。他们隔三差五 就运来两汽车日本兵,同时又运走两车日本兵,表面看来是连排单位在“换防”,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西下岔河据点中住了许多日本鬼子。然而这个“鬼把戏”被张 绣彩给戳穿了。因为李忠先家与日本鬼子隔墙为邻,所以日本据点里的说话声可以听得一清二楚。张绣彩发现:日本据点中这些刚刚运来的“日本鬼子”怎么竟然说 起中国话呢,甚至有些人还说霸县话和文安话,“侉文安,倔霸州”口音特别明显。后来经过认真分析和辨别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些运来又运走的“日本鬼子”都 是由伪军化装成的。日本在这个据点的真是兵力只有十个人,于是这就给霸县县大队攻打西下岔河村据点增强了信心。现在出版的几本资料中,凡是介 绍这次战斗的故事都只说了后半部分,就是战斗的经过部分。对于前期怎样侦察敌情和怎样争取王克绪投诚几乎不提。《霸县志》这样写道:“霸县县大队通过严密 细致的工作,争取了日军据点里的博役(使役人员)王克绪。……约定王克绪做内应”,一语带过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上级党委有意抹煞李忠先和赵英等人的工作 成绩,而是根据当时恶劣的环境以及“敌工部”的特点才这样做的。尽管如此,那个用铡刀劈死日本鬼子的王景新还是被敌人给侦破了。是杜岗村人,打完西 下岔河据点之后他就返回杜岗村过起了“隐蔽”的农民生活。次年麦收他正在场上打麦子,忽然被日伪军包围了,他迅速地钻进了麦糠堆,但还是被敌人发现了,一 刺刀扎入他的大腿,然后被乱刀扎死。因为夜袭西下岔河据点那天晚上不在据点内,没有受到日本鬼子的怀疑,也回老家种地了。日本小队长宝科清楚地记得, 那天晚上伙夫王克绪花言巧语劝说日本鬼子多喝酒的情况。因此当有的鬼子主张屠杀西下岔河村老百姓时,他却说:“西下岔河村老百姓好好的,王克绪良心坏了坏 了的”。多亏这次战斗没有弄死宝科,否则西下岔河村或许就被屠杀完了。四、“窝藏”岳士勤在《霸县志》烈士名单中,有一个西高村的烈士叫岳士勤。在革命最艰苦的岁月里,这个岳士勤就被李忠先“窝藏”在自己家中,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从日开始至12月5日为止,敌人后方的华北八路军,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其中,夜袭西下岔河村日军据点就 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正是因为这次百团大战暴露了敌后八路军的实力,因此遭到了日伪军的疯狂报复。据《霸州人民革命史》介绍:1941年从6月10日开 始,日军集结重兵两万余人,敌酋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大清河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所谓“铁壁合围”、“驻屯清剿”的战略,实行了“点——碉——路——沟—— 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并且建立伪大乡进一步实行“保甲制”。村村设联络员,建立伪自卫团,清查户口,颁发“良民证”,极力宣传“大东亚新秩序”, 宣布“窝藏掩护八路者杀无赦”。正是在这个极其艰难的时候,八路军干部岳士勤因为无处安身才被李忠先“窝藏”起来的。岳士勤乳名“岳小水”, 昵称“小坏水儿”。他当时只有20来岁,是西高村人,但是不敢回西高村去住。因为他的名字早就上了日伪军抓捕的黑名单。他妻子董章女的娘家是西下岔河村。 岳士勤先是在他丈人家住了几天,但是仍然感到很不安全。他丈人几乎整夜不睡觉,就站在院子里为他放哨,无论白天黑夜他都不敢出来活动。经赵英介绍,他知道 李忠先是共产党员,于是就找到李忠先说明了他的情况。李忠先毫不犹豫地就让他搬到自己家来住了,名义上就说,地多人少,找一个外甥来帮助过日子。岳士勤搬到李忠先家之后,夜里睡得好,白天还能公开出来活动,比住在他丈人家里感觉安全多了。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他完全没有危险。其中有一天,日伪军突然 包围了西下岔河村来搜查八路。岳士勤感到情况紧急,就跑到院子里,背起粪筐、拿起粪叉就要走。嘴里对李忠先说:“大姨,我不能连累你家”。李忠先打开当街 门一看,满街都是日伪军,走不了啦!于是李忠先立即把岳士勤拉进屋子,并且把一个“少妈子”(两头能装东西的布袋)装上几棵白菜放到他面前的炕上,叮嘱他 “就说外甥子给大姨送白菜来了”。刚布置好,一队伪军就闯进了院子,其中一个队长模样的人,用大枪刺刀挑起屋里的门帘,发现了岳士勤并且开始盘问起来。岳 士勤面色惨白一言不发,李忠先却像阿庆嫂一样提壶沏水面不改色,对答如流滴水不漏,还叫岳世勤“快出去挑水,给老总饮马……”,后来终于骗走了这个“东 洋”走狗。这个“东洋”走狗到了村维持会还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对维持会长董殿忠说:“东边那家有个穿蓝棉袄、系搭补的小子,我一看就像个八路,真想把他拉 出来……”。虽然李忠先多次掩护岳士勤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但是最后他还是被敌人抓去杀害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他出去执行任务时听说 他妻子要生孩子,于是就忍不住偷偷地回西高村家中探望,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李忠先说:岳士勤真够得上“英雄”,敌人严刑拷打甚至用粗铁丝穿上他的“锁子 骨”游街示众,他仍然骂声不绝,直到最后被杀害他也没有招认出藏身之处和各位同志。他的尸体被运回西高村之后,李忠先冒险去看他,发现他的脸都被敌人打烂 了。他妻子董章女捂住不让李忠先看,嘴里还安慰李忠先说:“没有打,没有打,……”。事后,李忠先才处理了岳士勤留在自己家里的重要文件。如果岳士勤没有 经受住考验,出卖了李忠先和这些重要文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总结这一时期的情况时指出:“我们干部一旦被敌人抓住,就有 大伯、大娘、年轻的妇女站出来舍身担保。他们把干部拉在手、搂在怀、看作是自己的儿女、丈夫和兄弟,保护干部脱险。危急关头有的干部为了不危及群众,在敌 人面前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在这里,李忠先冒险掩护岳士勤和岳士勤宁死不讲藏身之地的事迹,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五、多次遇危险李忠先虽然是西下岔河村的党员,但是一般不参加西下岔河村党支部的活动,而是通过赵英直接与上级单线联系。因为西下岔河村住有日本鬼子,所以西下岔河村 党支部建立的就比较晚。尽管如此,李忠先还是出面组织起了西下岔河村妇救会。那时候,党员、干部以及革命群众的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的。可是李忠先出任西下岔 河村妇救会主任,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特别是1940年8月她出席“全县万人大会”并且夺取那个“三八旗”之后,几乎全县各地的人都知道西下岔河村,有一 个叫李忠先的妇救会主任了。因此,李忠先就成了日伪军抓捕的目标。有一天下午,李忠先被日本鬼子堵在了家中。当时家中只有李忠先和她叔伯小姑 子张绣彩两个人。张绣彩,乳名“老黑儿”,当年只有15岁。日本鬼子猛砸当街门,李忠先感到实在无路可逃了,就拿起了炕上的剪刀,一则准备拼命,一则准备 自杀。张绣彩便将李忠先藏在三节大柜中,盖上大皮袄而且还给大柜上了铁锁。盖上盖子李忠先出不来气儿,张绣彩又将扎腿带折迭好掩在柜缝中。……而此时,有 几个日本鬼子已经砸开当街门冲进了院子,其中一个鬼子用刺刀对准张绣彩的前胸大叫“死了死了的”、“马猴子(八路军)的干活”、“良心大大的坏了”…… 好在张绣彩机灵,乘他不注意一溜烟儿跑到村维持会。更感谢维持会长董殿忠及时赶到哄走了那些日本鬼子。否则李忠先就没命了,张绣彩也得成为“刘胡兰第 二”。事后李忠先说:那个鬼子进屋以后努力寻找地道口,用枪托敲遍了地上的每一块幔地砖。如果是以抢劫财物为能事的白脖子,必定会打开三节大柜,那么 李忠先和张绣彩肯定就完了,到现在张绣彩想起来还后怕。另有一次李忠先和大姑子、二姑子、四姑子等正在家里吃饭,鬼子突然闯进她家搜查,李忠 先迅疾地跳到外间屋马槽边用空的草料篓子把自己倒扣起来,鬼子拿起炕上的针线笸箩中的鞋底打了几个姑一顿嘴巴,还把吃饭的筷子折断威胁扎死她们,但是她们 最终也没有说出李忠先的去向,其实李忠先距离他们只有五六步远。鬼子气急败坏扎死了她家向他们汪汪叫的小狗,然后才悻悻地离开。当然,有时候 也闹一场虚惊。有一次赵英正在和李忠先商量工作,突然大街上来了日伪军。她们就带着大饼、湿毛巾,还有、小房客王绍昌两个孩子钻了地洞。过了一会忽 然有人砸地洞口,她们都吓出一身冷汗,以为地洞口被鬼子发现了。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鬼子下来,仔细一听才知道是老房客王绍昌的母亲。她说:“鬼子走了,都 出来吧”。从那以后,她家的地洞改造成了地道直通野外。那时候是白天干农活,夜里挖地道。把湿土不敢倒在自己家中,就倒在村边空地上去。即使这样也引起了 日伪军的怀疑。有个伪军队长找到李忠先问这一带有没有地洞。李忠先说有哇,村边经常出现湿土哪能说没有呢!伪军队长高兴了,要李忠先带他们去找。李忠先说 那是八路军藏身的地方性命攸关,能让咱们老百姓知道么?于是,那个伪军队长就泄了气。还有一天下午,四五十个伪军直奔李忠先家而来,把门口都 堵上了。李忠先实在无路可走,于是就蹲在院内新修的半截厕所里边,不被发现更好,倘若被发现就说是正在“垒厕所”。这时一个当官的伪军走进院来直呼“表 姐”,李忠先认出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才敢出来。那人说,“表姐”别怕,我不让他们进来。你要赶快通知大魏庄的党组织转移,今天晚上,日伪军要对他们采 取行动,我是其中的一路。于是李忠先的丈夫张科装成“走亲戚”一路小跑通知了大魏庄的党组织,然后才顺便到老岗村真正“走亲戚”。李忠先的婆 婆靳荣花说:有一回还带来一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在李忠先家里做的手术。当时条件很艰苦,没有手术台,就把家里吃饭的桌子当手术台;没有打麻药,那个 受伤的八路军疼得直叫喊:“快点杀了我吧!快点杀了我吧!……”声音特别大,可把大家吓坏了,这要是让鬼子、汉奸听见还得了?李忠先赶紧用毛巾把他的嘴捂 住了。做完手术后,过了几天他就被接走了。——李忠先上过几次前线,回来后对于“枪林弹雨”这个词有了与众不同的解释。她戏谑的对“枪林弹雨”解释:因为 许多枪一齐开火那声音是“唰唰唰”的,就和下雨的声音一模一样。六、出席“群英会”李忠 先自从参加共产党以后,不但在对敌斗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解决群众生活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买了一套碾 子、一套石磨和一个大家在电影《平原游击队》里见到的大扇车,并且专门为它们盖了两间房屋,供全村及邻村人免费使用了几十年。特别是离年傍近的时候,到她 家碾米磨面的人接踵而至,排序到四五天之后。直到“文革”时期,那大扇车还被弄到全村的大场里各生产队免费使用,为抢收粮食颗粒归仓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 以前和解放初期,西下岔河村和邻村的老乡亲饱受战争创伤,生活极端贫穷落后。李忠先看到他们单薄的身体抱着棍子吃力地推磨推碾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 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在买了碾子、石磨和扇车之后,再买一头小毛驴喂饱拴在门口,免费供老乡亲们碾米磨面使用。但是由于战乱不断和自家经济困难,这个“毛驴 计划”一直未能实现!从李忠先自从担任妇救会主任以后,由于大公无私和努力工作,多次受到县区领导的表扬。1960年7月,李忠先又光荣地出 席霸县县委组织的“霸县畜牧水产群英会”,受到了县委的表扬。《霸县志》对这次大会记载说:“7月21日至28日,县委召开畜牧生产群英会,出席2600 多人。会议着重讨论了农牧业关系和落实养猪政策问题。会上表扬了一批积极分子,同时对部分干部的右倾情绪进行了批判”。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她家墙上还 贴着两张底纹写有 “无尚光荣”的李忠先的奖状,奖状的纸早就发黄变旧了,主要内容现在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正文都是用毛笔认真书写成的,较早的一张文字秀气,较晚的一张文字 粗犷。另外还有一个中号(口径9厘米)的白漆茶缸子,对着手柄的正面用红漆油写着“霸县文教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奖”,其中“霸”字是异体字 (坝);“县”字下方呈菱形(◇);“系”字的上端呈药葫芦形(系);“工”字类似“互”字;“者”字日右上方多一点(ヽ);“奖”字很大,居于其它小字 围成的半圆形中央。1960年7月,李忠先参加这次“群英会”的时候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雨水横流沟满濠平。李忠先背着被褥、抱着 只有三岁的孩子去开会,路上还要过一个独木桥。独木桥下水流湍急,只能爬过去。李忠先说,先爬着把孩子运过独木桥,然后再爬回来把背包运过独木桥,着实让 她为难和提心吊胆了一阵子。 ……李忠先的一生,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一生。她自从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日 本帝国主义和他们的伪军走狗、以及各种各样的压迫劳苦大众的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她们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是纯洁的“义务劳动者”。她们不为 名不为利,没有工资没有奖金,没有福利待遇,没有星期礼拜,没有白天黑夜,只有财产奉献、辛勤工作和生命危险!用她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她“忠于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这也正是那个年代年轻人特有的真实的可爱!( 纪权 刘盼盼)将为您减少类似内容我要收藏154个赞不感兴趣分享到分享到:还可以输入140字1054万人订阅26.7万人订阅29.4万人订阅14万人订阅6551.2万人订阅你还可用第三方账号来登录请输入你注册的电子邮件地址绑定密保手机*您可用使用此密保手机找回密码及登录*请勿随意泄露手机号,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骗取帐号信息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确定电子邮件请输入您的意见和建议请您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以便我们和您联系,帮您解决问题。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热门搜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忠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