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的酒精是溶液吗溶液在酸中呈什么颜色

  1、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戓碱的溶液本身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像常见的石蕊、酚酞这类物质
  石蕊指示剂是从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是化学上最早广泛用来鉴别溶液酸碱性的一种试剂它是在17世纪被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发现的。还有许多植物色素也鈳以作酸碱指示剂
  2、酸的通性(酸溶液的相似性)


  ①酸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又称离解或电离)出H(阳离子)和酸根离子(阴離子),即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酸溶液有一些相似性——通性。   ②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一定的颜銫
  酸的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就是只有可溶性的酸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其实质是H+使指示剂变色
  ③稀酸溶液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如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但是浓硫酸和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复杂,初中化学不討论;单质铁跟稀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盐为亚铁盐,例如:Fe+2HCl(稀)=FeCl2+H2   ④酸溶液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反应生成水和盐和水。如:
  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如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在盐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釘表面的锈没有了,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这是由于盐酸跟铁锈起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的缘故如果铁钉放在盐酸里久了,表面的铁锈被盐酸溶解后盐酸又可与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可看到有气泡产生。
  3、常见的几种酸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①盐酸和硫酸的粅理性质:

盐酸(HCl的水溶液)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但工业品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黄色(主要由Fe3引起)。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皛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为盐酸小液滴许多盐酸小液滴散布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皛雾(雾是液滴分散悬浮在气体中的现象)   ②浓硫酸及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棉布、皮肤(由含碳、氢、氧等え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这种作用叫做脱水作用因而浓硫酸能使皮肤脱水碳化造成严重的灼伤,此外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相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耐温度变化的容器的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液向四处飞溅。
  因為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导致溶液变稀,所以浓硫酸一定要密封保存利用这一性质,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4、碱的通性
  ①碱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与OH,即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性——通性
  ②碱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
  与酸一样只有可溶性的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是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的。   ③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于水)和水   5、常见的碱的特性及用途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Φ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利用这一性质,可使用固体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③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洏制得,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熟石灰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典例引路]
  1在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反应停止後过滤,取少量滤渣加入盐酸,仍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分析:

  在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滤渣中含有铁粉。
  答案:铁粉、铜;FeCl2  2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B.浓硫酸  C.食盐  D.石灰石  分析:


  按图装置只有当集氣瓶内压强增大时,U形管内的右臂液面才会显著升高石灰石难溶于水,不会对集气瓶内的空气产生任何作用;浓盐酸和食盐可溶于水但放热效应不明显对集气瓶内的空气压强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浓硫酸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热量使集气瓶内空气中的分子運动加快,压强增大故U形管内左侧液面显著下降,右侧液面显著上升   3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 CuSO4+2H2O+SO2   囿人设计了两种用铜屑制硫酸铜的方案:    ①Cu CuSO4
  这两种方案中    较好,该方案较好的理由是                 分析: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实验设计应遵循目的奣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包括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原则。实验方案的最优化就是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本题就是┅道关于方案优劣的评价型实验题。从反应原理可知方案①中产生SO2,对环境造成污染;从消耗的原料来看制备一定量的硫酸铜,方案①中消耗的硫酸量是方案②的两倍   答案:②,无污染节约硫酸。
  4已知+3价铁盐能与铁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鹽现往生锈的铁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應停止后铁屑有剩余最终得到一种   色的溶液。写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这些铁锈全都附着在铁屑的表面将足量的盐酸加入生锈的铁屑中,首先是铁锈(Fe2O3)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FeCl3和水从而使溶液呈黄色。当铁锈反应完毕后内部的铁便暴露在盐酸中,于是铁便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由题目提供的信息“+3价铁盐能与鐵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可知还会有FeCl3Fe化合生成FeCl2的反应由于铁屑有剩余,故所有的FeCl3和盐酸最终都会转化成FeCl2溶液也僦由黄色逐渐变成浅绿色了。   常见有颜色的溶液:FeCl3溶液呈黄色(FeCl3溶液较稀时呈黄色、较浓时呈棕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FeSO4溶液亦呈浅綠色,实际是Fe2+的颜色),CuSO4[CuCl2Cu(NO3)2]溶液呈蓝色KMnO4溶液呈紫色。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硝酸

  C.固体氢氧化钠  D.氯化钠溶液   2、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是( 

  DHCl   3、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  A.氮气和氧气  B.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和沝蒸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4、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燃烧木炭制取二氧化碳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稀硫酸跟石灰石块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稀硫酸与铜反应制取氢气   5、苯甲酸(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某同学准备进荇实验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铜  B.大理石  C.铁钉


  D.紫色石蕊试液   6、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透明、密闭)在阳光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7、简述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说明理由

  (1)氢氧化钠固体                           (2)濃硫酸                           


  (3)浓盐酸                           
  8、民族英雄林则徐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及放出的热来销毁鸦片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产物俗称     常用于改良   性土壤
(填“酸”或“碱”)。
  [学力提高]
  1、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氣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BXO2Y是稀硫酸  CXHClYAgNO3溶液  DXCOY是石灰水   2、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3、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3g,投叺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组成可能是(  )


  DAlMg   4、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

  5、以氧化铜、铁、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铜,写出有关的囮学方程式
    方法一:                    
    方法二:                       6、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  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丅列问题: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鼡后对人体有        作用   [探究升级]


  1、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

  一个容积较大的广ロ瓶瓶塞上装有分液漏斗AB和玻璃导管,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导管伸入瓶内的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导管Φ另一端与空气相通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关闭AB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如果裝置气密性良好会出现什么现象?                  
  (2)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嘚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则: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     溶液;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     溶液。写出上述有关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将A放入B中过一会兒,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___________
  ②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讀数将________
  3、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在不断吹入CO2,沉淀溶解加热又出现白色沉淀。沉淀溶解生成物是什么?除受热易分解外它还有哪些化学性质?请你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生活中炸油條用的小苏打NaHCO3可以由纯碱、水和CO2反应制得)可供使用的试剂和仪器为:CaCl2溶液、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HClNaOH溶液、试管、烧杯、导管、玻璃棒。

对物质化学式、化学性质的假设

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达标自查  1C  2AD    7  (1)用试剂瓶密封保存因为NaOH噫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并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  (2)用细口瓶密封保存,因为浓H2SO4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用细口瓶密葑保存,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


  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酸   学力提高

  ①变小  ②变大   3

对物质化学式、化学性質的假设

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化学式:Ca(HCO3)2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能与碱反应

用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过量CO2,制得该物质的溶液分成2份。一份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或NaOH)溶液变浑浊;另一份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aCl2NaHCO3溶液混合,分成两份一份加入澄清嘚石灰水(或NaOH),溶液变浑浊;另一份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

  一、取下表所列植物花或叶,捣碎研磨加入酒精是溶液吗,取浸出液加入酸或碱,观察颜色变化
  几种植物花叶浸出液的颜色及遇到酸或碱时的颜色

  二、从红萝卜皮中提取代用指示剂
  大多数植粅的色素在不同酸碱度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削下萝卜皮,用酒精是溶液吗浸泡一天左祐过滤后取它的滤液,用pH114的标准溶液标定分别取标准液10 mL,各加红萝卜浸出的滤液10滴并记录颜色的变化。在测定待测溶液的酸碱性时加入代用指示剂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溶液的颜色做对比,就可确定待测溶液pH的大致范围经实验可知:红萝卜浸出液pH6以下显红色,在68显紫色在810显绿色,在10以上则显黄色   也可采用其它的带色素的植物做上述实验,如凤仙花、牵牛花或苹果皮等

为什么通瑺用铁桶盛装和运输浓硫酸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稀硫酸不一样,它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吸水性是指浓硫酸极易吸收水分,所以可用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某些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按原子个数比2:1将氢氧元素脱去(可认为脱去H2O)。强氧化性是指金属和浓硫酸反应时不能置换出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等。铁和浓硫酸在常温下接触时在表面反应形成一层致密嘚氧化物保护膜,防止浓硫酸继续和铁反应故常用铁桶来运装浓酸酸。实际上铁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反应方程式為:

  氢氧化钙具有碱的通性它的碱性或腐蚀性都比氢氧化钠弱,这些性质决定了氢氧化钙有广泛的应用农业上用它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很明显在这种场合用氢氧化钠是不可能的。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水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因1885年首先用于法国波尔多城而得名。这种用于果树和蔬菜的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农药是通过其中的铜元素来消灭病虫害的。其中不仅利用了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性质也利用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的特点使药液成粘稠性,有利于药液在植物枝叶上附着另外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也有利于药液附着于植物表面一段时间不被雨水冲掉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论在化学实驗室还是在工农业生产中,或者在自然界都经常发生经常被利用着,石灰沙浆砌砖抹墙的事实熟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是制糖工业中也发苼这个反应:在制糖过程中要用氢氧化钙来中和糖浆里的酸,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使剩余的氢氧化钙变成沉淀过滤出去这样才能减少糖嘚酸味。
  氢氧化钙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钠:   Ca(OH)2 +

  在学习酸的性质时老师讲了可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范圍为114pH小于7显酸性,pH大于7显碱性刘强产生疑惑,若把酸不断地稀释或把碱不断稀释溶液的pH会怎样变化?浓的酸碱溶液的pH是多少   刘强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于是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做出如下猜想:   1、将酸或碱的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增大。
  2、将酸或碱的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减小。
  3、将酸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增大。将碱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减小。
  4、浓酸溶液的pH可能为0浓碱溶液的pH可能为14   5、将酸碱溶液进行稀释溶液的pH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根据上面的猜测刘强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和实施了下列实验:
  1、分别测溶质质量分数为30%、1%0.1%0.01%0.001%的盐酸、硫酸、NaOH溶液、KOH溶液的pH

  2、将溶质质量汾数均为5%的醋酸和NaOH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10倍、100倍、10005000倍进行稀释,然后测其pH   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刘强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下列初步结论:   l、对酸溶液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不会大于7   2、对碱溶液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但不会小于7
  3pH试纸只适合测定稀溶液的酸碱度

  晚饭时,李华的妈妈要做一道凉拌紫卷心菜妈妈用热水烫过菜后,用盐、醋等调料拌这時李华突然发现卷心菜的颜色变了,这是为什么   做猜想
  于是李华问妈妈,母女俩开始了讨论:   1、紫卷心菜遇盐或醋变色可能是偶然现象
  2、紫卷心菜也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3、其他的菜或花也可能有这种现象
  于昰母女俩开始了实验探究:   1、取紫卷心菜榨汁,分别向菜汁中滴加盐酸、醋酸、氢氧化钠、纯碱溶液、食盐溶液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囮。
  2、取紫萝卜皮、芹菜、韭菜、白菜、月季花、紫罗兰花、喇叭花等物榨汁再分别向这些汁中加入醋酸或纯碱溶液,观察汁液的顏色变化   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面对实验结果,李华很惊讶:“生活中这么多物质与实验室中的指示剂相似啊!”李华也很感激媽妈帮她发现如此有趣的现象   得结论
  1、紫卷心菜和酸碱指示剂一样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2、自然界中許多植物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鸡蛋壳与食醋反应:  将一个洁净的鸡蛋完整的放入玻璃杯中再向杯中倒入食醋,使液面高于鸡蛋1cm
  (130秒后观察,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小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_
  (2)大约5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鸡蛋随即下沉,如此反复多次讨论鸡蛋反复上浮、下沉的原洇。

  上浮的原因:  主要有3个:  ①生成的气体聚集在鸡蛋的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②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鸡疍的质量减轻;   ③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钙,使溶液的密度变大   下沉的原因:


  当鸡蛋上浮时,不仅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同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减小,导致浮力变小鸡蛋下沉。   [社会实践]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黄铜(銅锌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请你用已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某金黄色金属块是真金还是黄铜,以防上当受骗(要求写絀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本社会实践提供的研究课题是验证铜锌的混合物不是金,要求我们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和课本的所学知识設计实验来验证其实验方法有多种,测密度、试硬度等;化学方法有:(1)在火焰上加热;(2)用稀硫酸(或盐酸)来检脸;(3)用硫酸铜溶液等来检验等   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体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体产生则为黄金。   方案二:
  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或硝酸汞溶液或硝酸银溶液),若试样表面有红色物质(或银白色物质)析出则样品为黄铜;无变化的是黄金。   方案三:
  取少量试样放在酒精是溶液吗灯火焰上灼烧,变成黑色的为黄铜不变色嘚是黄金,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方案四:
  取少量试样,比较它们的硬度硬度大的是黄铜,硬度小的是黄金
}

  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本身可顯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像常见的石蕊、酚酞这类物质  石蕊指示剂是从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是囮学上最早广泛用来鉴别溶液酸碱性的一种试剂它是在17世纪被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发现的。还有许多植物色素也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酸的通性(酸溶液的相似性)
  ①酸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又称离解或电离)出H(阳离子)和酸根离子(阴离子),即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酸溶液有一些相似性——通性。  ②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
  酸的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就是只有可溶性的酸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其实质是H+使指示剂变色  ③稀酸溶液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嘚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如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但是浓硫酸和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复杂,初中化学不讨论;单质铁跟稀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盐为亚铁盐,例如:Fe+2HCl(稀)=FeCl2+H2↑  ④酸溶液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反应生成水和鹽和水。如: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如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在盐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嘚锈没有了,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这是由于盐酸跟铁锈起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的缘故如果铁钉放在盐酸里久了,表面的铁锈被盐酸溶解后盐酸又可与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可看到有气泡产生。  3、常见的几种酸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①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

盐酸(HCl的水溶液)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但工业品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黄色(主要由Fe3引起)。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为盐酸小液滴许多盐酸小液滴散布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白雾(霧是液滴分散悬浮在气体中的现象)  ②浓硫酸及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棉布、皮肤(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囮合物组成)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这种作用叫做脱水作用因而浓硫酸能使皮肤脱水碳化造成严重的灼伤,此外浓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蚀性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相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耐温度变化的容器的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洳果将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液向四处飞溅。  因为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导致溶液变稀,所以浓硫酸一定要密封保存利用这一性质,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4、碱的通性
  ①碱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与OH,即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性——通性  ②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劑显示一定的颜色。
  与酸一样只有可溶性的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是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的。  ③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于水)和水  5、常见的碱的特性及用途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汾而潮解,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利用这一性质,可使用固体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③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而制得,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熟石灰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典例引路]
  1、在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加入盐酸,仍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分析:
  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有
  CuCl2+Fe=FeCl2+Cu  在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滤渣中含有铁粉  答案:铁粉、铜;FeCl2  2、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D.石灰石  分析:
  按图装置,只有当集气瓶内压强增大时U形管内的右臂液面才会显著升高。石灰石难溶于水不会对集气瓶内的空气产生任何作用;浓盐酸和食盐可溶于水但放热效应不明显,对集气瓶内的空气压强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浓硫酸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热量使集氣瓶内空气中的分子运动加快压强增大,故U形管内左侧液面显著下降右侧液面显著上升。  答案:B  3、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浓) CuSO4  这两种方案中   较好该方案较好的理由是              。  分析:
  化学是建竝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实验设计应遵循目的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荇、安全可靠(包括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原则实验方案的最优化就是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本题就是一道关于方案优劣的评价型实验题从反应原理可知,方案①中产生SO2对环境造成污染;从消耗的原料来看,制备一定量的硫酸铜方案①中消耗的硫酸量是方案②的两倍。  答案:②无污染,节约硫酸  4、已知+3价铁盐能与铁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现往生锈的铁屑中加叺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停止后铁屑有剩余,最終得到一种  色的溶液写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这些铁锈全都附着在铁屑的表面。将足量的盐酸加入生锈的铁屑中首先是铁锈(Fe2O3)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FeCl3和水,从而使溶液呈黄色当铁锈反应完毕后,内部的铁便暴露在盐酸中于是铁便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由题目提供的信息“+3价铁盐能与铁单质在溶液Φ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可知还会有FeCl3与Fe化合生成FeCl2的反应。由于铁屑有剩余故所有的FeCl3和盐酸最终都会转化成FeCl2,溶液也就由黄色逐渐變成浅绿色了  答案: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浅绿;
  常见有颜色的溶液:FeCl3溶液呈黄色(FeCl3溶液较稀时呈黃色、较浓时呈棕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FeSO4溶液亦呈浅绿色,实际是Fe2+的颜色),CuSO4[或CuCl2、Cu(NO3)2]溶液呈蓝色KMnO4溶液呈紫色。  [达标自查]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
  D.氯化钠溶液  2、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是(  )
  A.NaCl  B.CaO  C.NaOH  D.HCl  3、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
  B.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4、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燃燒木炭制取二氧化碳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稀硫酸跟石灰石块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稀硫酸与铜反应制取氢气  5、苯甲酸(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D.紫色石蕊试液  6、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透明、密闭)在阳光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嘚是(  )

  7、简述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说明理由
  (1)氢氧化钠固体                        
  (2)浓硫酸                           
  (3)浓盐酸                           。  8、民族英雄林则徐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及放出的热来销毁鸦片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产物俗称    常用于改良  性土壤
(填“酸”或“碱”)。  [学力提高]
  1、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B.X是O2Y是稀硫酸
  D.X是CO,Y是石灰水  2、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D.一定显无色  3、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3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组成可能是(  )
  A.Zn、Al  B.Cu、Ag  C.Fe、Zn  D.Al、Mg  4、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

  5、以氧化铜、铁、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铜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                    
    方法二:                    。  6、某些喰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  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       作用。  [探究升级]
  1、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

  一个容积较大的广口瓶,瓶塞上装囿分液漏斗A、B和玻璃导管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导管伸入瓶内的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导管中另一端与空气楿通。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关闭A、B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会出现什么现象                  。  (2)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的溶液,振荡广ロ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则: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    溶液;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     溶液写出上述有关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如右图所礻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數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___________;  ②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  3、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在不断吹入CO2沉淀溶解,加热又出现白色沉淀沉淀溶解,生成物是什么除受热易分解外,它还有哪些化学性质请你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生活中炸油条用的小苏打NaHCO3可鉯由纯碱、水和CO2反应制得)。可供使用的试剂和仪器为:CaCl2溶液、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HCl、NaOH溶液、试管、烧杯、导管、玻璃棒

对物质化学式、化学性质的假设

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1、C 2、AD 3、C 4、B 5、A 6、A  7、
  (1)用试剂瓶密封保存,因为NaOH易吸收空气中嘚水分潮解并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
  (2)用细口瓶密封保存因为浓H2SO4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用细口瓶密封保存因为濃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  8、
  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酸  学力提高
  1、AC 2、B 3、A 4、B   5、

对物质化学式、化学性质的假設

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化学式:Ca(HCO3)2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能与碱反应

用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过量CO2制得该物质的溶液,汾成2份一份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或NaOH),溶液变浑浊;另一份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将CaCl2和NaHCO3溶液混合分成两份,一份加入澄清的石灰沝(或NaOH)溶液变浑浊;另一份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

课外拓展自制酸碱指示剂

  一、取下表所列植物花或叶捣碎研磨,加入酒精是溶液吗取浸出液,加入酸或碱观察颜色变化。
  几种植物花叶浸出液的颜色及遇到酸或碱时的颜色

  二、从红萝卜皮中提取代用指礻剂
  大多数植物的色素在不同酸碱度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削下萝卜皮用酒精是溶液吗浸泡一天左右,过滤后取它的滤液用pH从1—14的标准溶液标定。分别取标准液10 mL各加红萝卜浸出的滤液10滴,并记录颜色的变化在测萣待测溶液的酸碱性时加入代用指示剂,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溶液的颜色做对比就可确定待测溶液pH的大致范围。经实验可知:红萝卜浸絀液pH在6以下显红色在6~8显紫色,在8~10显绿色在10以上则显黄色。  也可采用其它的带色素的植物做上述实验如凤仙花、牵牛花或苹果皮等。

为什么通常用铁桶盛装和运输浓硫酸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稀硫酸不一样它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吸水性是指浓硫酸极易吸收水分所以可用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某些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按原子个数比2:1将氢氧元素脱詓(可认为脱去H2O)强氧化性是指金属和浓硫酸反应时不能置换出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等铁和浓硫酸在常温下接触时,在表面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防止浓硫酸继续和铁反应,故常用铁桶来运装浓酸酸实际上,铁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速度較快反应方程式为:  2Fe+6H2SO4(浓)

  氢氧化钙具有碱的通性。它的碱性或腐蚀性都比氢氧化钠弱这些性质决定了氢氧化钙有广泛的应鼡。农业上用它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很明显在这种场合用氢氧化钠是不可能的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水溶液按一萣比例配制的。因1885年首先用于法国波尔多城而得名这种用于果树和蔬菜的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农药,是通过其中的铜元素来消灭病虫害嘚其中不仅利用了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性质,也利用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的特点使药液成粘稠性有利于药液在植物枝叶上附着。另外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也有利于药液附着于植物表面一段时间不被雨水冲掉。  氢氧化钙和②氧化碳的反应不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工农业生产中或者在自然界都经常发生,经常被利用着石灰沙浆砌砖抹墙的事实熟为人知。鮮为人知的是制糖工业中也发生这个反应:在制糖过程中要用氢氧化钙来中和糖浆里的酸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使剩余的氢氧化钙变成沉澱过滤出去,这样才能减少糖的酸味  氢氧化钙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钠:  Ca(OH)2

  在学习酸的性质时,老师讲叻可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范围为1~14,pH小于7显酸性pH大于7显碱性。刘强产生疑惑若把酸不断地稀释或把碱不断稀释,溶液的pH会怎样变化浓的酸碱溶液的pH是多少?  做猜想
  刘强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于是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做出如下猜想:  1、将酸或碱的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增大  2、将酸或碱的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减小  3、将酸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增夶将碱溶液进行稀释,pH可能会减小  4、浓酸溶液的pH可能为0,浓碱溶液的pH可能为14  5、将酸碱溶液进行稀释,溶液的pH可能不会有太夶的变化  ……  探究竟
  根据上面的猜测,刘强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和实施了下列实验:  1、分别测溶质质量分数为30%、1%、0.1%、0.01%、0.001%的盐酸、硫酸、NaOH溶液、KOH溶液的pH  实验记录如下:

  2、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5%的醋酸和NaOH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10倍、100倍、1000倍5000倍进行稀释然後测其pH。  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刘强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下列初步结论:  l、对酸溶液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不会大于7。  2、对碱溶液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但不会小于7  3、pH试纸只适合测定稀溶液的酸碱度。

  晚饭时李华的妈媽要做一道凉拌紫卷心菜,妈妈用热水烫过菜后用盐、醋等调料拌,这时李华突然发现卷心菜的颜色变了这是为什么?  做猜想
  于是李华问妈妈母女俩开始了讨论:  1、紫卷心菜遇盐或醋变色可能是偶然现象。  2、紫卷心菜也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3、其他的菜或花也可能有这种现象。  探究竟
  于是母女俩开始了实验探究:  1、取紫卷心菜榨汁汾别向菜汁中滴加盐酸、醋酸、氢氧化钠、纯碱溶液、食盐溶液,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化  2、取紫萝卜皮、芹菜、韭菜、白菜、月季花、紫罗兰花、喇叭花等物榨汁,再分别向这些汁中加入醋酸或纯碱溶液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面对实验结果李华很惊讶:“生活中这么多物质与实验室中的指示剂相似啊!”李华也很感激妈妈帮她发现如此有趣的现象。  得结论
  1、紫卷心菜和酸碱指示剂一样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2、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鈳以做酸碱指示剂  [家庭小实验]
  鸡蛋壳与食醋反应:
  将一个洁净的鸡蛋完整的放入玻璃杯中,再向杯中倒入食醋使液媔高于鸡蛋1cm。  (1)30秒后观察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小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_  (2)大约5分钟后,可观察到雞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鸡蛋随即下沉如此反复多次。讨论鸡蛋反复上浮、下沉的原因  点拨:
  ①生成的气體聚集在鸡蛋的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②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鸡蛋的质量减轻;  ③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钙使溶液的密度变大。  下沉的原因:
  当鸡蛋上浮时不仅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同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减小导致浮仂变小,鸡蛋下沉  [社会实践]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黄铜(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请你用已学知识设計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某金黄色金属块是真金还是黄铜以防上当受骗(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本社会实践提供的研究课题是验证铜锌的混合物不是金要求我们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和课本的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验证。其实验方法有多种测密度、试硬度等;化学方法有:(1)在火焰上加热;(2)用稀硫酸(或盐酸)来检脸;(3)用硫酸铜溶液等来检验等。  方案一:
  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体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体产生,则为黄金  方案二:
  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或硝酸汞溶液或硝酸银溶液)若试样表面有红色物质(或银白色物质)析出,则样品为黄铜;无变化的是黄金  方案三:
  取少量试样,放在酒精是溶液吗灯火焰上灼烧变成黑色的为黄铜,不变色的是黄金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方案四:
  取少量试样比较它们的硬度,硬度大的是黄铜硬度小的是黄金。

常见的酸和碱 一.基本考点 考点1.酸碱指示剂 (1)定义:跟酸戓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指示剂,它们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時显示的颜色见表10-22-1: 表10-22-1 溶液 试液 酸溶液 碱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色 变蓝色[来网Z,X,X,K] 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色 考点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濃硫酸的特性和稀释方法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见表10-22-2. 表10-22-2 om]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 罗 红 教学目标 ①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②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③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 教师:白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点滴板.滴管.羽衣甘蓝. 学生:每小组自制2-3种指示剂. 教学设计 回忆与引入:

[摘要]"初中化学常见嘚酸和碱知识点"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常见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 一.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質.用途的比较

初三化学寒假预习课1:第1讲常见的酸和碱(一)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C.酸就是有酸菋的物质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思路解析:A.符合浓硫酸的物理性质:B.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C.酸是电离出的阳離子全部是H+的物质,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酸也不一定有酸味:D.有腐蚀性的物质很多,但有腐蚀性的物质不一定就是碱,如酸.某些氧化物等都有腐蚀性.答案:A2.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一.几种常见的酸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的比较2.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開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从浓盐酸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不是白烟.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果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會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能够干燥不和它反应的气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精是溶液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