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住是什么类型傻柱电视剧全集43在线

偶像剧(电视剧剧种)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电视剧剧种
(电视剧剧种)
偶像剧是指为迎合人们内心需求,运用紧凑、浪漫的故事情节;帅气美丽的男女主角为主体进行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偶像剧从属于电视剧的范畴,主要受众为青少年,和心理年龄较小的观众。在编剧上,偶像剧主要讲述男女主人公从不相识,经过巧遇的桥段让两人不同的生活产生交集,并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爱情。剧情大多会伴随着蓄意拆散两人的女二或是男二号,从中搞破坏,来增加观众内心的紧张感和对主人公的同情,从而刺激观众继续追剧。中国偶像剧最强播放平台是。形式上,偶像剧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一般为当红的偶像艺人、以细腻青春爱情戏为主剧种。
偶像剧偶像剧要素
1.内容有爱情而且是多角的,角包括了、、。
2.以爱情或友情或师生情贯。
2.以爱情或友情或穿始终,但并不一定以他们为主线。
3.主角是俊男美女或青春时尚。
4.以现当代为时代背景。带有偶像元素的武侠剧(《》胡歌版)、仙侠剧(《》)、古装剧(《》)、穿越剧(《》)、红色剧(《》)、民国剧(《》)皆属于偶像剧。
偶像剧偶像剧起源
一般来说,偶像剧起源于日本的1990年代的诸如《》、《》以偶像明星主演的12集日剧。不过也有人认为,偶像剧应该是来自美国的电视系列剧《》(BEVERLY HILLS 90210)。另外也有人认为,偶像剧其实在菲律宾、印度的电视剧早就有类似的剧种。
偶像剧影视发展
迄今,偶像剧仍为电视剧中颇受欢迎的戏种,尤其是在亚洲。
其剧本内容,除了普遍的爱情或青春剧之外,也发展成囊括战栗、惊悚、诙谐。除了菲律宾与印度高产量,无法明确真正归类于偶像剧的电视剧之外,日本(1991年《》)、韩国(1993年)、中国内地(1998年《》)、中国台湾(2000年《》)为主要偶像剧出产国(地区)。较著名的偶像剧如《》(中国台湾)、《》(中国台湾)、《》(韩国),不但造成亚洲各国收视热潮,甚至带动这些地区的媒体产业。
而随着最近几年,偶像剧数量越来越多,观众口味不断提高,收视压力越来越大。偶像剧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局限于一段纯纯的爱情,两个尽善尽美的偶像,一座梦幻的校园,而是开始在情节、人物、制作、包装等各个方面,不断密谋着升级。
偶像剧影视剧情
偶像剧进化第一步 主题升级——梦幻爱情 VS 残酷现实
偶像剧永恒的主题,而早期的偶像剧一直严格遵守着这个真、善、美的主题。《》里莉香和完治的爱情历程被奉为90年代的恋爱教科书,宋慧乔和宋承宪的《》赚尽了无数少女的眼泪;在《》里浪漫的表白方式,则被当时无数年轻人效仿。这些早期的纯爱偶像剧,虽然也有不切实际的成分,但却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观众对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真、善、美的诉求。
爱情主题在偶像剧中尽管也占据着主流位置,但单纯美好的意境却被许多附加元素打破。爱恨情仇的纠葛,家族商战的介入,复杂离奇的身世;男主角无一例外的家财万贯,女主角各个身患绝症,上一辈之间还必然有一段匪夷所思的感情纠葛。而类似心理疾病、家庭暴力、黑道背景、伦理关系等主题的引入,更让偶像剧上了现实残酷的阴影。
偶像剧进化第二步 人物升级——完整美 VS 缺憾美
偶像是偶像剧的立足之本,塑造几个完美无缺的角色,捧出几位颠倒众生的偶像是偶像剧和其他类型电视剧的最大区别。而在传统的偶像剧中,能让万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当然是完美得无可挑剔。《》中张东健饰演的尹理事,《》里演绎的帅气医生,《》里铃木保奈美的一笑倾城。 但是随着观众对偶像定义的更新,偶像剧中的人物也不仅仅停留在高、大、全、帅,偶像剧中一大批有着各种各样缺点的角色出现,让偶像们身上也呈现出一种“缺憾美”。韩国人气女王宋慧乔从《》里温柔可人的恩熙,蜕变成《》里有几份狡猾,带几份野蛮女友味道的知恩;仔仔周渝民则从之前花泽类式的忧郁王子一跃成为《》里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而台湾播出的《》、《》、《》等“恶”系列偶像剧,更是捧红了一系列满身恶习的“坏小子”。 而07的《》更是别出一格。
偶像剧进化第三步 反偶像剧——传统偶像剧 VS 反偶像剧
在台湾偶像剧及日韩偶像剧多重夹击下,中国内地偶像剧的生存相当艰难,被迫走出一条与传统的梦幻唯美的偶像剧截然相反的道路—反偶像剧。不再是美好梦幻的世界,把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爱情不在是浪漫唯美,充满现实与婚姻上的困难,人与人之间利益交织。就像偶像剧《》和《》《》《》,而也有一种这是以单纯的恋爱和婚姻的责任,没有坏人,社会充满和谐、包容。以纯爱和博爱的高
励志偶像剧《大爱无声》
度展现,例如手语励志偶像剧《》一样。内地偶像剧“把更真实的一面给观众看。主人公就算哭眼泪转三圈也要收住,因为要坚强,要奋斗。”
偶像剧进化第四步 与其他剧种互相借鉴——偶像剧 VS 借鉴剧
随着偶像剧大受欢迎,开始主宰荧屏,其他剧种也开始借鉴偶像剧的选角方式,虽然其它剧种以前也时常选用面貌俊美的演员,但是不像偶像剧那样刻意大量的选用,把“面貌俊美的演员”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然后培养大量粉丝群。同时偶像剧也会继续吸收其它受到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比如像“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一些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至死不渝”、“白头偕老”等爱情观就对偶像剧产生了极大影响。像、版的《》虽然采用的是偶像剧的选角标准,不过,这些剧并非偶像剧。
虽说偶像剧内容包罗万象,不过整体观察,该收视族群喜爱的偶像剧类型,
以“浪漫爱情”和“温馨友情”为剧情主轴的偶像剧较受青睐。其中情感诉求确实较容易打动观众,而典型的罗曼史剧情特别能抓住女性观众的心,从数据分析发现年轻女性观众之中有82.8%特别喜爱描述浪漫爱情发展的偶像剧,原因可能是收视观众对罗曼史的向往,甚至投射于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则以“贴近生活”为主轴。
很多偶像剧都是自编的(《》《》),还有许多更激情的偶像剧慢慢袭来(《》《》)。
偶像剧影片分类
按场景分:校园偶像剧(《》)、都市偶像剧(《》)
按地区分:日本偶像剧(《》)、韩国偶像剧(《》)、内地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欧美偶像剧(《》)、合拍偶像剧(《》(内地、台湾、日本)、《》(内地、台湾)《》(内地,台湾)等
按进程分:连载偶像剧(《Code Blue救护直升机医生》)和完整偶像剧(《》)
按剧本来源分:自制偶像剧(《》)、漫画偶像剧(《》)、小说偶
像剧(《》)
按题材分:爱情偶像剧(《》)、科幻偶像剧(《》)、悬疑偶像剧(《》)、侦探偶像剧(《一代刑事》)等
按载体分:网络偶像剧(《》)和电视偶像剧(《》)
按表现形式分:音乐偶像剧(《》)和故事偶像剧(《》)
按内容分:爱情偶像剧(《》)、励志偶像剧(《》)、热血偶像剧(《》)等
按容量大小分:长剧(《》)、中剧(《》)、短剧(《》)
按戏剧冲突:喜剧(《》)、悲剧(《》)、正剧(《》)
按形式分:连续剧(《》)和系列剧(《》)
按主角年龄分:青春偶像剧(14-23岁)(《》)和偶像剧(24-34岁)(《》)(35-40 《》)[1]
偶像剧日本偶像剧
日富士电视台播出的《》为日本第一部偶像剧(也有人认为80年代出现的时髦 剧已经是偶像剧),也是全世界第一部偶像剧(也有人认为,偶像剧应该是来自美国的电视系列剧《》。另外也有人认为,偶像剧其实在菲律宾、印度的电视剧早就有类似的剧种)。
日本偶像剧是边拍边播,每天同一时段有不同的电视剧播出,而且每周播出一集,以一季(三个月)为一个周期,故大部分的日剧的集数比较少,在11或12集左右。
自从1991年《》、1994年《》等日本偶像剧陆续在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播出后,不但在日本国内引发回响,在其他得以收看日本偶像剧的地区也开始产生显著的影响力。随着日本流行文化的逐渐盛行,之后数年播出的一些日本偶像剧,亦曾在各地获得相当高的收视率,并成为的主要话题,与日语学习者的主要参考对象,许多情节也被其他电影或电视剧仿效。不过2001年之后,由于韩国偶像剧随着韩国流行文化向海外扩张而兴起,剧集采购成本亦较为便宜,因此许多香港、台湾与大陆的电视台转而采购韩剧,并在黄金时段播出,使得原本长期居于重要地位的日本偶像剧备受威胁。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日本偶像剧依旧受到相当程度的注目如《》。
在台湾,播放日本偶像剧的电视台主要为、、JET TV;在香港,播放日本偶像剧的电视台主要为、;在马来西亚,播放日本偶像剧的电视台主要为 8TV 八度空间、Astro。
日本偶像剧是日本电视剧最主要的剧种,每年播放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偶像剧。从这点上来说,日剧指的就是日本偶像剧。随着日本偶像剧的成熟,逐渐成为一种产业链,出现了许多周边产品。
偶像剧韩国偶像剧
1993年韩国开始投资拍摄偶像剧。1994年11月KBS首
播的《》貌似是韩国第一部偶像剧。2001年之后,韩国偶像剧随着韩国流行文化向海外扩张而走出国门,由于剧集采购成本较为便宜,因此许多香港、台湾与大陆的电视台大量采购,并在黄金时段播出,一度称霸整个中国电视剧市场。韩国偶像剧出现瓶颈,千篇一律,越来越单调,故事情节不是王子与灰姑娘就是男主角与女主角相识---成为“冤家”---因为某种原因成了恋人---恶毒女主角出现----男女主角经历恶毒女人的折磨---男女主角结婚。随着台湾偶像剧成熟完善,已近取代韩国偶像剧,称霸整个亚洲市场,并逐步推向欧美。
韩国偶像剧代表剧有,《太阳的后裔》、《》、《》、《》等。
偶像剧内地偶像剧
关于内地偶像剧的简介、人物介绍;播放列表、收视率等情况,详见“”词条。
偶像剧欧美偶像剧
热播《》第一季至第六季、《》、《》、《》美版、
偶像剧迷恋原因
1.剧情有勾心斗角却不乏浪漫,有为爱情而大大地牺牲自己的爱情精神,有
为了朋友而牺牲爱情的动人友情。年轻人喜欢一些幻想的东西,而青春偶像剧就他们心声的一台播放器。
2.演员都是一些长得对得起观众眼睛的男女们,有的演技不是很好 ,或者说是一点都不好,但是观众这时看的是他们的脸和剧情了。
3.很多的青春偶像剧的背景是校园,这就更贴近年轻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剧中的许多内容都反映了年轻人的心理及关于美好爱情和真挚友情的希望。
4.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偶像剧正好可一宣泄他们的压力,适当幻想。放松一下心情,使人联想到恋爱的感觉。
偶像剧偶像剧荧幕情侣
偶像剧台湾偶像剧
陈德修曾沛慈《》
《》《终极一班3》
陈庭妮明道《》
《》《》《》
《》《》《》
《》《》《》
《》(爱上琉璃苣女孩)
王心淩《》又名《》
胡宇崴吴映洁 《恋夏38℃》
崔始源陈意涵《》
偶像剧内地偶像剧
杨洋郑爽《微微一笑很倾城》
钟汉良唐嫣《何以笙箫默》
钟汉良张钧甯《最美的时光》
蓝正龙张嘉倪《》
偶像剧韩剧
宋慧乔宋仲基《太阳的后裔》
蔡 琳《》()
《蓝色生死恋之秋天的童话》
姜至奂尹恩惠《》
检察官公主(朴施厚 金素妍)
尹恩惠 朴有天《》
丁一宇《》
偶像剧日剧
《2013东京版一吻定情》
偶像剧泰剧
偶像剧美剧
《》第一季至第六季
偶像剧影响
偶像剧的风行连带的造成诸多社会上诸多影响,如过度美化现实生活,造成许多涉世未深亦或是未出学校的年轻学子建立错误、偏差的价值观。
偶像剧影响智商
“行为同化”:看什么像什么
奥地利林兹大学心理学家马库斯·艾派勒等人发现,看完一段电视或电影、甚至小说后,人的行为、思考方式等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与片中的情况趋于 一致。心理学家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他们为此做了许多试验。一项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仅仅是启动人们头脑中“老人”的概念,就会让这些人在从实验室到 电梯的途中走路速度变慢,这种现象被称为“行为同化”。
行为同化不仅发生在简单的躯体运动领域,也会扩展到智力行 为——另一项研究发现,与那些想象“超级模特”的被试相比,想象一位“教授”的典型行为、生活方式和性格特质能让人在常识测验中得分更高。发表在《媒体心 理学》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指出,在阅读完一段以“愚笨的小流氓”为主角的简短剧本后,人们在常识测验中的成绩会比那些阅读中性材料的参与者要差。
实验的参与者们也完全没有意识到阅读一个“笨人故事”和“自己变笨”之间竟然存在着联系。不过,悟性高的读者到这里也许就会想了——既然读一小 段“笨人故事”都会产生“让人变笨”的效果,那么看完一部长达数十集乃至上百集、有着一个傻乎乎还带着一股冲劲儿的女主角的偶像剧后果真是有点不堪设想。 因此,偶像剧中相对简单化的社会背景,甚至有些“脑残”的对白,自然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行为对比”:想到伟人,就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社会心理学家们不仅发现了“行为同化”现象,也发现了“行为对比效应”。与想象“超级模特”的人相比,想象“一般教授”的人常识测验得分更高,然而,如果想象的是“超级教授”爱因斯坦,那么得分反而较低。
研究者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具体的范例(如爱因斯坦)不仅会启动人们脑海中关于“教授”的固有印象——聪明、睿智,也同样会促 使人们拿自己和爱因斯坦相比较,然后得出“我其实也不怎么聪明”甚至是“相比与爱因斯坦,我真是太笨啦”这样的结论。但在考虑一般的教授形象时,则更容易 去考虑自己和他们的共同点——比如都上过大学。
剧傻:看偶像剧影响正常思维
针对有韩剧迷为看新剧通宵不睡觉,导致工作丢三落四。专家指出:“韩剧其实就是靠着环环相扣的剧情牵着人继续看下去,看韩剧太投入,或感情上和剧情引起强烈共鸣时,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可能会影响人正常的思维能力,混淆虚构的剧情和现实。”
心理学家指出,常看韩剧可能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并且沉迷任何偶像剧都可能“中毒”。专家提出过度看韩剧将导致两大恶果:一是让男人变得女气;二 是让小孩变“傻”。“看冗长的韩剧包括国内一些情感剧,观众通常不需要动脑思考,沿着缓慢的节奏向前进展,人的思维方式也会沿袭电视剧的剧情发展,可能养 成遇事情不喜欢动脑的习惯。”
当然,专家也指出到底会不会变“傻”,与个人有关。如果关注其中的积极面,比如剧中人物的奋斗过程等,也会激励自己。
变不变“剧傻”,由你决定
发表在《媒体心理学》上那项研究则证实了这一猜测。研究者要求一部分参与者在阅读之后对“笨人故事”做简单的总结,而要求另一部分参与者在 阅读后特意找出自己和主角的不同之处。结果发现,那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与“笨主角”的不同之处上的参与者在常识测验中的表现至少和阅读中性材料的控制组 一样好。
这样看来,问题也许并不在于我们看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看。比如我们可以一边“咬定偶像剧不放松”,一边在嘴里唠叨“这什么破编剧啊!怎么会 有这么傻的人呢!完全没有逻辑嘛!”也许, 更有不少人从电视剧里找到了自信——“连这么笨得女主角都能遇到白马王子,我至少比她聪明一点吧!”
温馨提示:值得庆幸的是,偶像剧里并不是只有笨笨的女主角,更多的是关于友谊、梦想、勇气和爱。我们都曾经和偶像剧中的主角们一起伤心一起快乐一起成长,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电视上的那些面庞太稚嫩,故事太老套,才明白自己也许已经过了偶像剧的年纪。但在偶像剧落幕的那一刻,我们至少回想起自己同偶像们一 起成长的岁月。[1]
偶像剧误解
许多人,认为偶像剧空洞、无内涵、幼稚。其实偶像剧和其他剧种一样,有好有坏。许多偶像剧都有内涵,有的激励人们不怕困难奋勇向前。像《》林柏英克服重重困难,用坚韧毅力努力向上爬到事业巅峰。有的探讨现实问题,《》很特别的魔法偶像剧,专门讲述一个魔法学园的正邪对抗,传递正能量;《》《》探讨剩女的问题。有的探讨家庭问题,《》,父亲的背叛欺骗、母亲的漠视、逃避、隐瞒,姐姐的任性最终造就了妹妹徐宜静的恶魔天使。有的探讨教育问题,《》师者不止是授业,还要传道解惑也。有的探讨社会问题。心理疾病、家庭暴力、黑道背景、伦理关系也成为偶像剧面对的问题。
.久久健康网.[引用日期]有一部电视剧里边有个傻子娶了一个老婆,傻子叫天给,他还有一个弟弟是双胞胎?最后傻子死了叫什么名字_百度宝宝知道男主角是傻子的电视剧盘点(tvb剧、大陆剧)
【导语】:男主角是傻子的电视剧有哪些?说到这个大家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起郭晋安了?小编也是!他的“阿旺”简直深入人心了,傻子形象根本挥之不去啊……除了郭晋安那几部剧,还有什么电视剧男主角是傻子呢?  男主角是傻子的电视剧:《憨夫成龙》  导演: 黄伟声  编剧: 刘彩云  主演: 郭晋安 / 宣萱 / 曹永廉  类型: 喜剧 / 爱情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国语 / 粤语  首播:   集数: 20集  单集片长: 44分钟  剧情简介:
  丁常旺(郭晋安 饰)本来是大富人家宝庆丰(元华 饰)九代单传的儿子,由于阿旺是庶出,原配十分妒忌赶走了已怀孕的旺母。庆丰的侄子大富对叔父的财产虎视眈眈,先发制人把旺母杀死,阿旺则被打成失忆,大富找来了孤儿(曹永廉 饰)充当包家少爷包继宗。  旺保住了性命,却变得傻傻的,流落到了乌龙镇,被米珠莲(卢宛茵 饰)误以为是自己失踪的儿子。莲曾私下与柳湘湘(陈秀珠 饰)为儿女订下了婚约,湘却把自己的继女彩凤嫁给了傻仔阿旺,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包继宗。  原来在阿旺还没有失忆之前,他已有了未婚妻杨佩君(杨婉仪 饰),当佩君辗转找到了阿旺之后,只好夹在了阿旺与彩凤之间。此后两名女子更发现了阿旺的身世扑朔迷离,合力查找阿旺身世的真相……
相关推荐 &&&
2015年有什么古装剧播出?2015好看的古装剧有什么?2015播出上映古装剧盘点。
虐心好看的韩剧有哪些?有没有好看的虐心的韩剧?有什么好看又虐心的韩剧?最虐心的韩剧有哪些? 2016年的耽美网剧有什么?好看的耽美网剧有什么?有什么在拍的耽美网剧?
有什么好看的超级催泪又感人电视剧?
内地经典古装悬疑破案剧有什么?大陆好看的古装破案类电视剧有哪些? 2016年下半年有什么电视剧播出?下半年各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有哪些?有什么比较好看?下面为大家奉上下半年播出的电视剧,最近的有《翻译官》、《好先生》、《胭脂》、《老九门》,而备受关注的《微微一笑》
2015年tvb古装剧有哪些?tvb2015年有什么好看的古装剧?
泰国虐心电视剧有哪些?
经典经商类电视剧有哪些?内地与经商有关的电视剧有什么?经商励志电视剧有哪些好看?
2016年tvb最新电视剧有哪些?tvb2016年有什么电视剧上映?近日,TVB发放了“2016年官方月历”,曝光了10部新剧,快看看有哪些?
男主很霸道深情的偶像电视剧有什么?有哪些偶像剧男主很霸道的?
一转眼,2015年都过去十多天了。你们是否真的适应了2015呢,会不会还是不小心把时间写成2014呢?新的一年,又有很多热门新剧将与我们见面。下面这个榜单,来自Theplaylist,就是针对2015年的一些热门新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拜见宫主大人分集剧情介绍(1-20集大结局)
17:21 来源:剧情吧
索玛花开分集剧情介绍(1-32集大结局)
17:02 来源:剧情吧
tvb夸世代分集剧情介绍(1-50集大结局)
16:10 来源:剧情吧
猎场分集剧情介绍(1-52集大结局)
16:47 来源:剧情吧
路从今夜白之遇见青春分集剧情介绍(1-32集大结局)
16:40 来源:剧情吧
独步天下分集剧情介绍(1-45集大结局)
15:30 来源:剧情吧
急诊科医生分集剧情介绍(1-43集大结局)
16:17 来源:剧情吧
凡人的品格分集剧情介绍(1-40集大结局)
16:22 来源:剧情吧
tvb降魔的分集剧情介绍(1-20集大结局)
16:00 来源:剧情吧
碧海雄心分集剧情介绍(1-36集大结局)
16:19 来源:剧情吧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剧?――陈晓春教授访谈录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剧?――陈晓春教授访谈录
  陈晓春教授是国内专门研究电视剧创作和产业的学者,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项目评估研究所所长,用十余年的时间研究出一套电视剧评估系统,在前不久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广电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大数据时代中国电视剧产品质量及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上,陈晓春教授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最近司马平邦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
  采访内容如下
  司马平邦:陈教授,前不久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参加了“大数据时代中国电视剧产品质量及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那次会议上,我发现很多专家学者对你研究的电视剧评估系统很感兴趣,而且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觉得这套系统很有价值,对电视剧的发展很有意义。
  陈教授:哦,也有不同意见。
  司马平邦:听说,这套系统你研究了10多年?
  陈教授:是!这10多年来,我没干别的,都是围绕这个课题,无论研究,还是拍电视剧,都是,我就是想弄明白一个事儿,什么样的故事是好的,能够拍成电视剧,而且有价值有市场,或者说是能赚到钱的?
  司马平邦:你为什么想研究这个课题?而且坚持了10余年?
  陈教授:在做学问上,我是个比较傻的人,也很执着,我总觉得吧,人这一辈子,能够在学问上哪怕有一丁点的贡献就是了不得了,我是研究电视剧的,电视剧是什么,就是用镜头来讲故事,所以我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故事”这两个字进行的,我就是想弄清楚是什么样的故事是有价值的,是能够拍成好看的电视剧的,我想,倘若我能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这几十年的辛苦也就值了。
  司马平邦:这可是个大难题,可以说是个世界性难题,那天有专家就说过,这可不是单靠个人能够完成的!
  陈教授:我倒不这么看,做学问靠的是灵性,悟性,跟人多少没有关系!爱因斯坦一个人发明了进化论,我们不能说我们用十个人或一万个人,就能发明比爱因斯坦更伟大的理论,做学问,不能靠人多,再说这也不是什么世界性难题,我个人也就是喜欢,觉得好玩,才去研究的,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司马平邦:就为了好玩,还有别的吗?
  陈教授:当然!还有责任,那时候经常会有人找我看剧本,很多剧本明明是不行的,可制片人不懂,拍了,结果赔得一塌糊涂。电视剧是个暴利和风险共存的行业,拼的是眼力,看准了,大赚,看不准,血本无归!现如今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大约在集之间,卫视黄金档市场容量大约8000集左右,按每部剧40集计算,也就是200多部,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多的电视剧是进入不了市场的,每年浪费的资金数十亿,就是在播出的剧中,绝大数也是烂剧,真正优秀的剧每年不超过10部,每次参与春推会或秋推会,看到那些剧目,我认为至少有80%的剧是没有拍摄价值,倘若在拍以前,我们就能给它做个评估,或许每年就能节省数10亿资金,这就是我当初做这个项目的起因。
  司马平邦:听说你从来不申请科研项目?
  陈教授:以前也申请过,没批下来,知道有钱的事轮不到我,以后再也不报了,倒不是赌气,真心觉得没必要,文科不像理工科,没钱也能做学问,前辈大师们没听说谁承接过什么大项目,并不妨碍他们写出传世之作,现在的学者有了项目有了钱,却也没见得做出超越前人的学问来,再说,拿了人钱,就要受约束,有了钱,有了项目,没了自由,这事儿反而变得不好玩,所以我宁愿不要钱,不要项目,自己埋头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心里踏实,好玩!
  司马平邦:很多人认为,电视剧是一种艺术,艺术这个东西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估?
  陈教授:我不这样认为,电视剧也是个产品,它能卖出去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功能,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譬如汽车就是个代表工具,能够满足观众行走的需要,电视剧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是个精神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只要我们了解观众有什么样的精神需求,然后看看电视剧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它在哪些方面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找到契合点。所以,我经常说,电视剧策划也好,评估也罢,其实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即我为什么拍这个剧?剧是为观众拍的,那么怎么才能让观众看我的剧?靠什么去吸引观众看我的剧?电视剧无非是用镜头来讲故事嘛,你把故事里这些点都找出来,看看是不是足够把消费者吸引到电视剧前来看你的故事,这就行了。我搞评估,就是找到这些点。
  司马平邦:国内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电视剧的评估系统,您认为,您的这套评估系统有什么优势?
  陈教授:我知道国内很多人都在做评估系统,我们做的这套评估系统,做了十几个,要说有优势,就是我一方面是个专门研究电视剧学者,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又是个编剧和制片人,我觉得,电视剧研究不同于其他学问,必须边实践边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这套体系,当然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创作实践中感悟出来的,所以,它的实用性比较强,很多制片人看了以后,都觉得很实用。
  司马平邦:听说你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还亲自做总编剧和总制片人,拍了一部名叫《傻根进城》的电视剧?
  陈教授:是,但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正好是有这么个机会,有人想与我合作,拍一部电视剧,我就运用我的系统来对这个项目进行策划和评估,把剧给拍出来了,这也算是对我们这个系统的一次检验,或者叫实验也行。
  司马平邦:哦,这是一部描写一批80、90后年轻人在北京当销售人员追求梦想的故事?那您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剧?
  陈教授:坦率地说,不是我想拍这么一部剧,是投资商想拍,投资商原来做过销售,很成功,赚了钱,觉得这一行贡献大,地位低,想拍部电影,为这些年轻人请命,找了我,我说,电影风险大,又不是我所擅长,还是拍电视剧比较有把握,没想到投资商当时就同意了,当年下午就把启动资金都打了过来,这一下,我倒犯难了,因为对这一行,我根本不了解,但投资商的诚意打动了我,但我心里又没底,于是我组织了创作团队,开始了解这一行,因为心里没底,所以对团队的人说,老板先别花,等我觉得有底了,再花,先花咱自己的钱。
  司马平邦:为什么?
  陈教授:我说过我当时心里没底,要是觉得拍不好,我想把钱还给人家!投资商是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很有社会责任心,很善良,咱们做事得对人负责,能干则干,要干就得干好,这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
  司马平邦:后来怎么样?
  陈教授:说实话,我原来对销售人员没什么好感,总觉得这一行骗子多,还有传销,反正印象不好,后来为了做这个戏,我们开始与他们接触,在半年的时间,我们采访了四、五十个销售人员,与他们交谈,还派我们的编剧与他们住在一起,跟他们一起去跑销售,后来我发现做这一行很不容易的,也很有意思,很有前途!我看到很多做销售的人,年纪刚二十出头,也没什么学历,有的初中毕业,有的以前是放牛,也有卖水果的,进城才几年,就成了公司的老总,领导上百人的团队,有的收入超过百万,这还不算什么,他们居然跟我谈起了梦想,谈起怎么去帮助别人,还有人生的意义。我认识一个销售人员,是个复员军人,不想跟复员军人那样去干保安,觉得很迷茫,偶然的机会,到一家公司应聘做销售,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凭良心做事,帮助员工实现梦想”,他一下心里敝亮起来,觉得得找到生命的归宿,但他看上去很笨拙,人家不肯收他,他就缠着人家,后来打动了公司高层,收了他,但他似乎并不适合做销售,别人都出单了,他半年没出一个单,公司要开除他,他请求不要工资留在公司,没有钱,没法生活,他就晚上去车库给人看车,既能赚钱也能有住的地方,后来他终于出单了,当了经理,赚了钱以后,他反而不知道怎么活了,觉得活着没意义,于是出走了!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去帮助别人,后来他经常带领他的团队去福利院做慈善,这样的人在销售这个以赚钱为目的的行业里居然还不是个案,事实上我遇到过好几个有同样经历的人,这令我很感动!关于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人类终极问题,连我这样的大学教授也已经很少去想了,却一只一次从这些学历很低身份卑微的销售人员嘴里说出来,令我很吃惊。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为丈夫助选的一次演讲,她说奥巴马从一个黑人成长为一个总统,而在他取得成功以后,不是把成功的大门关上,而是回过头来,帮助更多的人去实现梦想,在她看来,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这段视频曾经感动过许多人,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用他们的文化打造了所谓的美国梦,那我们的中国梦又是什么呢?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也是苦孩子出身,没有任何背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成了一位大学教授。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与现在的孩子们相比,我们算是幸运的。那时候的社会关系相对比较简单,上大学,上研究生,不用拼爹,不靠关系,也不用花什么钱,毕业了,可以分配工作,找老婆,也不要买车买房。如果在今天,像我这种穷苦人家的孩子,肯定上不了北大,也很难考上研究生,甚至也娶不起老婆,由于贫富差距,由于阶级固化,对于那些从底层来的年轻人,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从那几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也许这只是个案,但毕竟会给人念想,艺术原本就是要给人造梦的,越是没有希望,越要给人以更多的念想,我真的希望我们社会能更公平一些,让那些像我们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梦想,也希望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爱,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实现梦想!我这么想着,心里突然亮堂起来,我觉得我找到了这部剧的灵魂,找到了这个故事的价值,有了这个,这个题材就被激活了,我终于有了信心!于是我对我的团队说,这个项目成了,咱们干吧!
  司马平邦:是三年以前,对吧?那个时候,你们就提出了“中国梦”?
  陈教授:是,这是我们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呼唤,是最真实的声音,后来中央提出了中国梦,有人说我们是赶上了,其实我们当初没想过这些,我们是切切实实从生活感悟出来,没想过要去迎合什么,或者响应什么号召,那不是我的风格。
  司马平邦:是赶上了,记得上次开评估研讨会以前两天,正好赶上习总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潘老师就说那话就像是为《傻根进城》说的,哦还有,听说最近导演协会要求导演们都要深入生活,而你们在拍《傻根进城》的时候也早就这么做了,这个,也算赶上了。
  陈教授:其实,这不存在赶不赶上的问题,我们不过是遵循创作的规律而已。眼下国内的电视剧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严重,要么是谍战,要么是抗战,要写现代剧呢,原来是婆媳大战,或者夫妻大战,编剧写戏呢,也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很多编剧上来就说,你们想要什么?意思是说,我这儿什么桥段都有,有什么给什么,说白了,就是从别的剧里顺来的,所以看很多剧,故事都很相似,毫无新意,编剧也成了职业写手,没有创作激情,故事干巴巴的,观众看着也提不起神来。我们写这部剧,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编剧不仅了解了生活,挖掘了故事,而且爱上了这个行业,还有故事中的人物,他会用心在写,会赋予故事以思想和灵魂,《傻根进城》中的人物都有原型,故事也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在别的电视剧里看不到的,给人新奇感,而且这些故事都包含着灵魂,所以这样的故事是具有生命力的,观众看的时候也会投入自己的感情,我们给很多观众看过,很多人看着,又哭又笑,连很多大老爷都止不住流泪,或者发出由衷的笑声,因为这里有感情,有灵魂,故事就不是干巴巴的。
  司马平邦:上次在会上,我带回去几张样片,看了,的确很感动,我给我的女朋友也看了,她也是九零后,看了以后她也很感动,说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电视剧了,这样的电视剧看着不腻,也不累,可是有一点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写李大根这样一个人物呢?他有点儿像许三多,看着是有点傻,尤其开始进城的时候,你写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用意吗?
  陈教授:你觉得李大根傻吗?
  司马平邦:哦,当然,他不傻,他是大智若愚!
  陈教授:应该说,他原本没什么大智慧,他就是诚实,不骗人,凭良心做事儿,实实在在做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有的起码的底线!可是现在的人,价值观出了问题,所以在他们看来,大根做的都是傻事,大根就是傻子,所以不是大根傻,而是周围的人太聪明,就像剧中马可,还有刘明伦,他们都是聪明人,因为聪明,所以想走捷径,刘明伦跟人去卖假节药发了财,而马可呢,也离开了新梦想,自己创业,因为聪明,他们都成功了,也因为聪明,最终都失败了,而大根则因为傻,笨鸟先飞,脚踏实地,最终成功了,这叫傻子打败了聪明人!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见过很多聪明人,爱耍心眼,做什么事都想走捷径,投机取巧,这样的人难成大器,而那些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都很简单,认准了的路,就一直走下去,直到成功。
  司马平邦:李大根不是傻,是心灵太纯净,反倒是那些聪明人,心灵都被污染了,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这就构成了戏剧冲突。
  陈教授:没错!其实在现实社会里,像马可刘明伦这样的聪明人太多,而像李大大根这样的傻子太少!我之所以喜欢李大根这个人物,是因为我们原本都是一种类型的人!我是个大学老师,一直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很多聪明人都靠抄袭论文成了教授,占学生的便宜,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任意盘剥,把科研项目当作个人敛财的手段,而我仍然能够坚持做人底线,四处碰壁,却屡败屡战,碰得头破血流,在别人看来,这不也是傻子吗?但我宁愿做这样的傻子,因为这样我活得踏实。还有那些贪官也都是些聪明人,他们利用权力依法巨额国家财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是一旦事发,钱再多也无福享受。害了自己不说,整个家族都跟着遭殃,你说这样的人,是聪明还是愚蠢?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虽然有时候做个好人要比做个坏人要难得多,但还是应该做个好人,因为即便坏人也不愿意跟坏人打交道!
  司马平邦:听您这么说,这里面还有很深的生活哲理?
  陈教授:哲理是有的,但谈不上很深,因为这些道理每个人都应该懂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或者根本做不到,因为克制不了内心的贪婪。生活就是这样,很多看着聪明的人到头来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很多事情看上去做得很傻,其实却有大智慧。比如说很多制片人都爱欠人钱,能不给就不给,能晚给就晚给,能克扣就克扣,而我则不同,只要合同到期,我立马让人打钱,宁愿早给,也不愿晚给,谈到价钱,我也不愿意亏欠人家,我的制片人跟我合作,我问他要什么价钱,他看着我们之间多年的合作,报了一个很低的价,我认为这与他的身份和地位不符,就给他翻了一倍,表面上看,我这样做很傻,其实不然。反正该给人的钱早晚得给,给晚了,人家不痛快,说不定还会怀疑你是不是真有钱,这样影响他的情绪,不给好好干活,影响了片子的质量,贪了小便宜,却坏了自个儿的大事情,你说这划算不划算。所以嘛,做人先做事,你把人做好了,人家觉得你不错,还愿意跟你合作,有什么好事也会想着你,就等于给自己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你以后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相反,你要是不能善待别人,以后就没人愿意跟你合作,你占一时的小便宜,却把自己的路全给堵死了。我认识一个制片人,人家给他的待遇已经很好了,可他仍然贪心,该得的得了,不该得的也得了,导演的回扣他收,手下弟兄的辛苦钱他也不放过,一个剧组下来,拿了上百万,买了好车,住上了好房,可是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以后没人再敢找他,赚了一把钱,却把自己后半辈子的路都给断送了,这样的人,你说他是真聪明吗?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要做到,却也不容易!大根的难得,也正在这里。
  司马平邦:听您这么说,这里面包含着许多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思考,我看了几集,觉得这真是一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好剧,也很符合习总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它为什么没被列入去年“中国梦”的展播剧目中去呢?
  陈教授:坦率地说,我认为去年的中国梦剧目展播是失败的,至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广电总局就显得有些没底气,准备也不足,根本没有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剧目,很多人对这事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该如何申报。不过对我们来说,没进去也好,因为在电视台看来,“中国梦”是政治,而不是商业,这样的剧都是没有收视率的,是烂剧,所以他们即便收了,也按“烂剧”的价格来收,知道这个情况,我倒觉得《傻根进城》没进到那里面去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司马平邦:电视台怎么会这么想?
  陈教授:很多人都认为,政治就是说教,跟政治有关的剧都是烂剧,没人爱看的,也这难怪,毕竟迄今为止,我们的确没有拍出过跟中国梦题材有关的好剧来。从去年的情况看,很多卖不出去的“烂剧”都打着“中国梦”的旗号混了进去,给自己解了套,这样一来,更加败坏了“中国梦”的名声。
  司马平邦:您也觉得,“中国梦”电视剧展播没有必要?
  陈教授:当然有必要!现如今,很多人对意识形态的东西都很反感,把它跟商业性对立起来,觉得离它越远越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电视剧就是用镜头来讲故事,而讲故事的目的,或是为了传达思想和情感,或是为了娱乐,很多人都喜欢看美国电影和美剧,其实美国电影和美剧也是在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念,故事的背后都隐含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这些东西不仅不会损害电影和电视剧的可视性,还会增强故事的品质和附加值,譬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讲述的是一队士兵一个普通士兵的故事,倘若把故事改为一队士兵拯救一个将军或一位元首的故事,戏剧性可能会更强,也能更引起观众的兴趣,但作者为什么不那样拍呢?因为在这里,创作者要宣扬的是美国精神。按照美国战时法今,倘若一家庭只剩下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就有权力离开战场。美国司令部得知瑞恩的父亲和兄弟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就决定派一队士兵把瑞恩从战场上接回来。故事的背后传达的这样一种精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可以用一队士兵去拯救一个将军,同样可以用一队士兵去拯救一个普通的士兵,这就是他们所宣扬的美国精神,前段热播的美剧《纸牌屋》之所以连奥巴马都成为它的粉丝,也因为其中宣扬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美国所有的电影故事背后都有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作为支撑,这其实也是美国电影的灵魂及生命力之所在,没有这个,美国电影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说,讲故事不是目的,讲故事的目的是要我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及快乐传达给别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人生快乐或痛苦,而在这些人生感悟的背后,就包含着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样是所谓的谍战剧,《暗算》、《潜伏》、《黎明之前》和《悬崖》之所以比其他谍战剧高出一筹,就因为它里面包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在这几部谍战剧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信仰,就因为现今的社会信仰缺失,而剧中的主人公都是有信仰并且是在为信仰而战的人,是信仰给了他们力量和智慧,使他们战无不胜。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和电视剧就没有勇气宣扬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为什么我们政府在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总是羞羞答答,显得那么没自信,底气不足!
  司马平邦:可能是因为以前我们太强调意识形态化,说教式的影视剧太多,不好看,令人反感,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缺乏思想,过度娱乐化。
  陈教授:思想是故事的灵魂,人没有灵魂就不成其为人,故事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力。在国外,对一部电影和电视剧的评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概念,其实就是故事的特点和品质,二是故事性,包括人物和事件,三是娱乐性,可见没有哪个国家的电影会把思想性排除在故事之外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需要思想的问题,而是怎么把思想融进故事中去,同时我们所表达的思想怎样才能让观众接受的问题,我们很多电视剧所表达的思想,离观众太远,不接地气,说教性强,弱化了故事性,观众自然不喜欢看了。
  司马平邦:那么,您对这些年流行的所谓“狗血剧”、“雷剧”、“神剧”、“脑残剧”怎么看?
  陈教授:现在业内流行一种说法,认为电视剧的观众都低学历低素质低收入人群,包括家庭妇女和老头老太太,反正都是没事干的,所以很多制片商便理直气壮地拍些烂剧来糊弄观众,所谓“狗血剧”、“雷剧”、“神剧”和“脑残剧”都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出笼的。我认为,作为电视剧从业者,应该学会尊重观众,永远不要低估观众!我认为,电视剧创作是一门高智商的职业,干这一行的人,智慧再高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创作原本就是在跟观众进行一场智力的较量,只有真正超越了观众的思维和情感的情节才能给观众带来惊喜,也才能真正吸引观众,倘若你编出来的戏没有超出观众的预想,或者还不如观众想的好,观众自然会失望的,创作者受到观众的挑战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但人总有江南才尽的时候,所以即便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如今也似乎江郎才尽,在一次次的失望过后观众对他们已经无所期待。我们有些创作人员,明明是自己脑残,却怪观众“脑残”,谁说高智商的人就不看电视剧了?前不久我的同学、北师大的文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还给我打电话,说《北平无战事》拍得不错,他从头看到尾了,高智商高素质的人不是不爱看电视剧,而是我们拍的电视剧太弱智,太脑残,所以人家才不屑看,他们宁愿去看韩剧,看美剧,也不会放下身段来看我们的“脑残剧”,说白了,看这玩意儿太掉价。观众也是需要培养的,湖南台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观众,而我们很多电视台呢,却离观众越来越远。所以,我要提醒创作者们,一定不要低估观众,即便他们是所谓的“三低”人员,要想把他们吸引住也是不容易的。
  司马平邦:您认为,当今的电视剧创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陈教授:当前电视剧创作存在的问题分为两极,一极是过度地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另一极是过度地商业化。
  司马平邦:哦,什么叫过度地意识形态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教授:我说过,故事要有灵魂,这是故事的生命所在,故事的灵魂是创作者赋予它的,创作者就是要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通过故事表现出来,所以艺术都是这样,我说过,所有的艺术或者所有的故事,其实都在从各种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要表达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就是意识,就是意识形态,过去我们有人反对文以载道,其实文就是用来载道的,这个没有错!政府强调意识形态也没有错,因为电视剧影响太大了,每天都有数亿人在看电视剧,电视剧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中国的电视台都是国家的,国家每年都要给电视剧财政拨款,国家需要电视台用国家做些事,也是应该的。即便在美国,电影和电视剧也在卖力地宣传所谓的美国精神,维护着美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宣扬他们的美国精神却能让我们观众接受,而我们所宣传价值观念连我们自己都不能真正接受,甚至还令人反感,原因就在于以前我们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化,在电视剧创作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过多的说教,概念化,概念或思想大于形象,而不是通过情节自然地表现出来;二是所表达的思想观众不接地气,令观众无法接受,甚至反感。在很多人看来,主旋律电视剧都是不好看的,不过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很多人都把主旋电视剧与商业性对立起来。其实在我看来,中国人多有很强政治情结,因为在中国,政治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对政治的热情更甚于国外,表现得好,是可以加分的,比如《士兵突击》、《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潜伏》、《暗算》、《黎明之前》、《悬崖》都是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电视剧,它所表现的思想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算是典型的主旋律电视剧,我们的《傻根进城》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这一点都不损害它的可视性。
  司马平邦:我同意这个观点,《傻根进城》我看过两遍,我觉得它和很多电视剧不一样,每个故事都有寓意,人物也写得好,所表达的观念嘛,既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又很容易让人接受,即便是美国人看了,也估计说不出什么来。
  陈教授:当然,人性本来就是相通的,只要你的观念是正常的,符合事件发展规律的,人家干嘛不接受呢!
  司马平邦:那什么叫过度地商业化,在电视剧创作中又有哪些表现?
  陈教授:电视台主要靠广告生存,收视率高了,人家才会把广告投给你,所以电视台要追求收视率也无可厚非,电视剧到底也是产品,总要追求经济效益,这也无可厚非,但电视剧是一种精神产品, 总还要讲点社会效益,这并不矛盾。现在电视台都一味地追求收视率,不择手段,一味媚俗,把自己的品格也降低了,迷失了自我,结果,收视率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观众离开了电视机,跑到网络里去了。
  司马平邦: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教授:商业是讲究功利的,但过于功利化,却未必能达到目的,这跟做人一样,如果你发现某个人想跟你交朋友是因为你有钱或有权想从你这儿得到什么,你会愿意交这样的朋友吗?肯定不会!电视台在观众心目中是个很神圣的地方,现在你自甘堕落,一味迎合观众,向观众媚俗,观众原本对你很尊重的,现在一看你这样,心想,哦原来就这德行,他们会看不起你,然后离开你,现在电视台观众越来越少,原因也在于此。做人永远要保持自己应有的品格,不卑不亢,永远不要在金钱和权力面前迷失自己,做生意也是,迷失了自我,你将一文不值!
  司马平邦:很有道理,那您能不能谈谈过度商业化在当前电视剧的创作有什么样的表现?
  陈教授:这个,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过度地依赖明星大腕儿。应该说,明星大腕对收视率的提升以及对产品商业价值的提升都有明显的作用,像《红高粱》、《老农民》这样的剧,如果没有周迅、朱亚文、陈宝国、冯远哲的出色表演,很可能会死掉的,但同样,也有很多明星出演的电视剧死掉的,可见明星并不是电视剧的救命稻草,电视剧的关键还在于故事,故事不好,演员再好,没有发挥的余地,剧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我看来,用什么样的演员,关键还得看市场和角色的需要,业内有“人抬戏”和“戏抬人”之说,像《老农民》这样的戏是要靠明星大腕来托的,而像《士兵突击》,因为剧本好,可以“戏抬人”,再说,国内就那么几个能卖钱的明星,如果都要明星来演,哪有那么多?明星少,戏多,大家都来抢,把明星的价钱抬到了天价,制作成本高了,电视台的收购价也高了,收视率却未必相应提高,最后受损害的还是电视台和制片方。而且明星需要培养,在这方面,韩国就做得很好,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明星大腕比我们还多,湖南台也做得不错,把平台做好了,又有一套成熟的制造明星的机制,即便演员水平一般,到了湖南台也能火,也很快能成为明星,这才叫本事儿!
  司马平邦:《傻根进城》也没用明星大腕,为什么?
  陈教授:坦率地说,我们也想找明星大腕儿,也找过王宝强、黄海波,王宝强是不演电视剧了,黄海波是没档期,后来才找到了包贝尔,当时我们也很为难,因为李大根也就是个二十岁出头农村来的小年轻,这个年纪的演员是没有明星大腕的,用年纪大的吧,根本没那感觉,当初刘沙老师看中包贝尔,就觉得他眼睛还有些纯真的东西,跟角色很贴近,从我的角度,也想找个年轻的演员,尽管这意味着要冒风险,因为我知道,人成名以前和以后,状态是不一样的,用年轻的演员,他会更珍惜这个机会,会用心去演,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包贝尔真的是个好演员,我肯定他会是继孙红雷和黄渤之后又一位优秀的喜剧演员,而且他在剧中的表演的确很出色,看了成片后我甚至想包贝尔就是老天特意派来成就大根的,无论如何,我非常感谢他!
  司马平邦:哦,第二种表现呢?
  陈教授:现在电视台购片,除了看重演员,就是看中故事性,一般他们都喜欢所谓的强情节剧,所谓强调情节剧,就是追求那种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关系复杂、节奏快、人物命运多变的故事情节,哪怕它是“雷剧”、“神剧”或者“脑残剧”也可以,最好再来点色情或者暴力。
  司马平邦:就是热闹的那种?
  陈教授:在他们看来,观众就喜欢看这种剧,这种剧才有商业性。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现在导演制片人拍电视剧,强调的也是剧情,不管什么类型的剧,强调的是冲突,强调节奏,而他们理解的冲突,并不是建立在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上,而往往是生生强加上去,至于合理不合理,不管,打起来就好,节奏也是,一味地快快快,先把人弄得眼花缭乱,把人的脑袋掏空,让人没时间思考,先观众弄懵再说,尤其注重前五集,先把观众带进剧情再说,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技巧!
  司马平邦:哦,是,我跟你多导演和制片人都谈过,他们似乎都是这种看法,还向我传授经验,您觉得不对吗?
  陈教授:我问你,电视剧靠什么让观众看下去?
  司马平邦:当然是剧情。
  陈教授:没错,是剧情,具体的说,是情节的味道。
  司马平邦:情节的味道?
  陈教授:就像我们看吃饭一样,菜的味道好,我们就爱吃,味道不好,就不爱吃,电视剧情节也有味道,味道好了,人家才爱看,对电视剧来说,它的味道是由人物的味道决定的,人物的味道决定菜的味道,比如你爱看《亮剑》肯定是喜欢李云龙这个人物,看《士兵突击》是喜欢许三多,看《大长今》是喜欢看徐长今这个人物,倘若你对剧中的人物感到厌恶,你还会喜欢看这部剧吗?况且人物和人物关系搭好了以后,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内在逻辑关系,仿佛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形成戏路,剧情也会从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编剧只需把握住这种戏路也就可以了。
  司马平邦:哦,是这样!
  陈教授:在我看来,拍电视剧与我们炒菜并没有什么区别,炒好一道菜,先要确定炒什么样的菜,准备好原料、配料和佐料,把主料和配料搭配好,用佐料来调配口味,还要掌握好火候,色香味俱全。要拍好一部剧,故事题材要好,要分清主线故事和副线故事,相互搭配要合理,主调要清晰,以造梦为主,还是以情感为主或以哲理为主,或兼而有之,味道或浓或淡,全凭需要,同时可加些佐料,如笑料,增加趣味性,要掌握火候,味道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味美,不会感到腻味,让人百看不厌。
  司马平邦:这个比喻很形象,我听了都受启发!
  陈教授:所以,电视剧好看不好看,关键不在于戏剧冲突的强和弱,更不在于剧情节奏的快和慢!菜没有味道,吃着受罪,有味道的菜,就应该细细品尝,快了,就品尝不出味道。电视剧也是一样,很多电视剧之所以强调快节奏,就是因为情节枯燥无味,慢了,让人生厌,但很多好剧,如《北平无战事》,都说它节奏发展慢,业内都不看好,结果怎么样,火了!还是大火!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那些一味强调强情节快节奏的剧最多只能达到二流,而一流的电视剧如《士兵突击》、《贫嘴张大民的幸福》、《悬崖》、《北平无战事》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则往往走的是生活流,从人物为核心,以人带事,从平淡生活中挖掘出诗意来,这也体现出编剧的功力,而强情节快节奏的剧则往往用所谓的戏剧冲突和快节奏来掩盖剧情乏味和编剧功力的不足。
  司马平邦:除此以外,您认为我国电视剧创作的问题是什么?
  陈教授: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创作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足,二是没有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叙事方式和主流类型产品。
  司马平邦:您说的创新能力不足指的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教授:创新能力不足,表现在跟风现象严重,题材单一,题材内容同质化,叙事方式模式化。很多编剧、制片人找我,拿了剧本给我看,说这个剧跟某部剧很相像,或者跟某部韩剧很相像,很少有人说,我这部剧有什么创新,或者跟某部剧不一样,或者比某部经典好在什么地方。经常是,一部剧火了,所有的人都跟上去。我真是不明白,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那么多故事,为什么我们的制片人偏偏往那个狭小的胡同去钻。我曾经跟一些制片人探讨过,他们觉得这样比较安全,因为创新就是意味着冒风险,不如跟风来得安全,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事实也是这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失手了,却火了后来的《历史的天空》、《狼毒花》和《亮剑》。当年《士兵突击》失手,却火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是顺溜》等,就像打仗一样,冲在前面的人都是趟雷的,牺牲了自己,却为后来者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我们的《傻根进城》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把成片给一位做发行的朋友看,他当时很激动,说这片子太好了,可是他又觉得这片子不好卖,因为它太独特,以前没有过这样的片子,没有什么可参照的。这当然与购买方有关,我说过,做电视剧这一行拼的就是眼力,片子做得好,还有电视台的伯乐,如果购买方的眼力好一些,对这种富有创新性的作品更关注一些,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司马平邦:您说的我国电视剧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和拳头类型产品指的又是什么?
  陈教授:每个国家的电视剧都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美剧有美剧的叙事方式,韩剧有韩剧的叙事方式,印度电影有印度电影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都是在各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此外,每个国家也都自己主打的拳头产品,美剧以科幻犯罪喜剧为主,韩剧以家庭伦理和偶像为主,印度以歌舞爱情片为主,台湾擅长言情和偶像,香港则以警匪和武侠见长,那么中国呢?我们的拳头产品是什么?我们有哪种类型的产品可以拿到国际上去跟人拼的?
  司马平邦:你这么说,似乎还真没有。
  陈教授:眼下,国内电视剧的格局大概是这样,湖南台以偶像剧为主,从商业运作上来说,非常成功,但这些偶像剧要么就是出自港台导演之手,要么就是跟韩剧学的,很少有自己的东西,它的死穴是不接地气,所以这些偶像剧还能火多久,很值得怀疑,即便能够长久火下去,也不咱们自己的东西。央视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与国外不接轨,没有可比性,而且似乎已经很久没看到什么力作出现了。历史剧本来很可以成为我们独特的拳头产品,可惜没有延续下去,而且走的是宫廷剧的路子,可拍的皇帝都拍了,也就没的拍了,《宰相刘罗锅》很具有中国特色,也很有商业性,可惜拍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过后没人拍了。家庭伦理剧是跟韩剧学的,言情剧是跟琼瑶学的,偶像剧拍不过韩国和日本,战争剧嘛,都是抗日剧,《亮剑》是经典,以后就是神剧和雷剧了,谍战剧,《暗算》、《潜伏》、《黎明之前》、《悬崖》、《北平无战事》都堪称经典,这样的谍战剧国外是拍不出来的,但这个类型也到了强弩之末,恐怕以后难有超越。
  司马平邦:那您认为,今后电视剧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陈教授:国内电视剧市场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总体来说是越来越成熟,从创作这个角度说,电视剧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类型化,另一方面是反类型或非类型化。
  司马平邦:哦,这个,怎么理解?
  陈教授:电视剧类型化,就是产品的类型化,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定型产品,每个类型产品都有相对成熟的产品模式,也有着相对稳定的市场,譬如偶像剧,主要观众是十四五岁到二十四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主人公都是俊男靓女,个性强烈,具有叛逆性格,出身高贵,以男女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套路或模式,但电视剧毕竟是艺术,艺术是需要创新的,模式化的创作和生产,会抑制创作者的创作激情,所以电视剧创作又出现另外的超势,即反类型或非类型化,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多种类型的混搭,即把多种类型的戏剧元素有机的融入一个剧中,如《还珠格格》等,二是跟哪种类型都不搭,按照故事来。但归根到底,非类型或反类型也是一种类型,都要符合市场的需求。
  司马平邦:哦,您的市场观众还真是很强的,您是搞创作出身的,却处处离不开市场。
  陈教授:当然,电视剧是一种产品,你连市场需要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搞创作?搞创作的人,首先要知道故事的价值,也就是说知道你写的故事是市场需要的,是能卖出去的,然后才是创作。
  司马平邦:那你认为,这两年,哪些类型的电视剧会比较有市场,比较好卖的?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你对抗战剧有什么期待?
  陈教授:在我看来,无论什么类型,只要拍好了,都会有市场。当然,任何产品都会有生命周期,有的类型目前是属于市场主流,如谍战剧、偶像剧、生活伦理剧,有的则属于非主流,但所谓主流和非主流,其实都是相对而言。以前警匪剧是主流,后面不让上黄金档了,拍的也少了,成了非主流,以前很少拍谍战剧的,后来有了《暗算》、《潜伏》,成了主流,到《悬崖》、《北平无战事》达到高峰,以后要拍出超越它们水平的谍战剧,恐怕很难。抗日剧也是一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以来,出现了《亮剑》为代表的抗日剧,以后抗日剧都被拍成了“雷剧”或“神剧”,而且国内的年代剧,几乎故事发展到后来都要写到抗日如《红高粱》还有各种各样的家族戏,今后想要在抗日战争剧上取得大的突破,恐怕也很难,生活伦理剧也拍得差不多了,要想突破,就得另辟蹊径才行。励志剧现处在壮年期,如果能够出现一两部像《傻根进城》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很可能会把这种类型推向高峰。
  司马平邦:您认为,今年实行的一剧两星,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陈教授:站在制片商的角度,当然希望能够多上几颗星,收入多嘛,谁不希望多赚点钱呢?但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这个政策应该是积极的。我注意研究了收视率情况,其实那些上了四家卫视的电视剧,各台的收视有很大的差异,像《老农民》这样的剧,在山东收视率可达1.19,北京0.5,而河南只有0.45,《二炮手》在江苏是0.56,到了山东却只有0.35,倘若出的同样的价钱,后面买的那几家岂不是亏大了,还不如花更少的钱买些别的剧更好!我觉得对于电视台来说,适合才是好的,很多电视台都喜好跟在大台走,大台买了,他们才敢跟着买,让人带着玩,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没有出息。“一剧二星”以后,应该进行调整,一线台有钱,可以买些大剧,二三线台呢,可以买些中小制作的剧,其实,电视剧的好坏并不是以制作的大小来衡量的,当年《亮剑》的制作成本也只有3000万,《士兵突击》的成本就更低了,但现在那些上亿制作的电视剧又有哪部是比得上的,关键的还是看眼力!如果每年能够发现一两部《士兵突击》那样的剧,那就赚大发了。
  司马平邦:我看《傻根进城》就是。
  陈教授:是不是的,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观众说了算,当然先还得电视台说了算,他们不买,观众就看不到。
  司马平邦:没错,对这部剧,我还是很看好的。不过我前段看了一篇文章,说现在很多好剧都卖不出去,反而很多烂剧却卖了高价。我曾经就听著名制片人孟凡耀说过,当年他拿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到电视台去发行,没一家看得上的,后来他找了深圳电视台,求他们播,不要钱,结果一播就火了,火遍了大江南北,据说这个剧制片商都没赚到钱,倒是卖DVD的,花10买的版权,卖了两千多万。
  陈教授:这个,我也听说过,在国内有个非常诡异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好剧都不好卖,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很低的价卖了,除了《士兵突击》,还有《亮剑》、《雪豹》、《潜伏》、《北平无战事》,价钱都不高,因为电视台当初都没看好。
  司马平邦: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跟所谓的潜规则有关系?
  陈教授:这个,不好说!但恐怕还是眼光的问题,从电视台的角度,他们也是想买到好片的,片子好了,收视率高了,领导高兴,皆大欢喜,片子不好,收视率上不去,弄不好买片子的人是要掉饭碗的,所以他没有理由不想买好片,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好片。
  司马平邦:为什么会这样?
  陈教授:这里面有个人素质的问题,电视剧这个东西,说起来个个都懂,但真正懂的人其实很少,另外一个嘛,现在电视台也有一套评估系统,看重的是演员、类型和强情节,这套系统对常规的电视剧或许还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往往优秀的电视剧都是超越常规的,比如当年的《士兵突击》就可以说是个奇葩,它没有明星,用的全是新演员,没有战争,没有女人和爱情,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可以说,通常我们说的商业元素,它几乎都没有。也就是它超出了常规,如果按照常规来要求,自然没人看得上,从制片方来说,营销也是问题,对于这种非常规的电视剧,应该采用非常规的营销方式才行。而对电视台来说,就是眼光问题了,做生意就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出的好东西,可能就轮不到你头上了,当年马云创业的时候,被很多人看作是骗子,他去一家台企找工作,几十人中唯一落选的就是他,但孙正义有眼光,看中了他,成就了他,也成就了孙正义自己。当年《亮剑》谁都看不上的时候,天津台以很低的价格买了,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司马平邦:哦,那么,《傻根进城》的发行情况怎么样?
  陈教授:刚开始发,我不是商人,发行的事儿我干不了,委托一家发行公司在发。
  司马平邦:哦,我知道你是教制片管理的教授,很多制片人都是你的学生,现在你自己亲自当制片人,是不是压力很大。
  陈教授:是有压力,我整天教人家怎么做片子,如果我自己做的片子是个烂片,以后恐怕还真没法上讲台了,可是不这样怎么办呢,如果我自己连片子都做不了,甚至都没做过,却给人讲什么制片,那不是胡扯嘛。
  司马平邦:您对《傻根进城》有信心吗?
  陈教授:当然,没信心当初就不会做了。不过说实在的,在成片出来以前,心里还是有些忐忑,那时我问刘沙老师,说《傻根进城》跟他当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比怎么样?刘沙老师一直不说话,直到成片出来以后,他说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张大民,另一个就是李大根,我心想,这片子成了!
  司马平邦:《傻根进城》是去年七八月颁发的发行许可证,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发行?
  陈教授:我说过,做这部片子是一个实验,是按照我们的评估程序来做的,所以拿到发行许可证以后,我们找了些国内最顶级的专家,包括制片人、导演、发行人,还有电视台的购片人员都看了一下,然后又设计了调查问卷,请了几十个观众来看,根据大家的意见,我和导演一起先改了一版,后来北京电影学院七十高龄的司徒兆敦教授看了,觉得很喜欢,帮我们改了前面几集,著名导演雷献禾看了,给了很高的评价,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免费为我们改了一版,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去年十一月,正好赶在秋推会,就在会上发了。
  司马平邦:上次看过以后,我看完了六集样片,也叫我爱人看了,都觉得很好看,我个人认为,它播出来以后应该大火,可是从市场看,它也是非常规的,没有太大的明星,又不是强情节剧,您不担心它会遭受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或《士兵突击》那样被贱卖的命运吗?
  陈教授:说实话还真有些担心,不过我心里很坦然,因为我坚信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当然好不好的,我说了不算,观众看了会给出公正的评价。而且与当年《士兵突击》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市场环境还是大不一样。另外,我始终相信,人有命,戏也有命,我把片子拍完了,交给发行商,让他卖就行了,至于这个剧后来的命如何,我也管不了的,不过我相信,这剧会有个好命的,中国这么大,总会有识货的人。
  司马平邦: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祝愿您的《傻根进城》大卖,取得成功!
  陈教授:谢谢!一定的,必须的!
(责编:吴志清、翁迪凯)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原创推荐|风情小镇
图说浙江|人民电视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傻柱电视剧在线播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