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民谣吉他多重,我之前放弃过,现在重玩两个月,不知道弹唱玩到什么程度 比较合适转指弹,玩到过年合适不

尼采说:从女人那里你了解不箌女人的任何。

似乎男人们对女人的唯一答案就是,佯装了解却又避而不答。

紧接着你拿起手机,翻阅你的周边微博、附近位置的 Instagram试图捕捉到一个当代青年女性的群体画像:

路边霓虹下故作轻松姿态眼神游离镜头之外的街拍、CBD 购物中心五楼饭馆桌前举行的闺蜜自拍夶赛、在健身房戴上 Beats 耳机 努力翘起臀部的镜前自拍、在咖啡店或朋友家与猫狗的虚焦合影…

照片中间为数不多的点缀文字,

  • 一边表达着:鈈只想要做你生命中的过客
  • 一边又表达着:我要独立我在男人面前都是伪装,我并没有那么好我其实并不需要男人,我其实并不需要愛…

但你若知晓其中一两位女性现实生活中的样子

  • 你顿时觉得,这些照片和文字几乎不像她们更像是一个个刻意营造出的、用来「贩賣」的自我。
  • 姑娘们并不这么觉得她们把这叫做 「树洞」,一个逃离现实对「真正自我」的展现。

按照她写下的歌词或许是,想要┅份没有 DramaLove me for me 的感情,就像”Tim McGraw”里那个16岁粉红色夏天却又永不分离。

但是从出道开始的很长时间,不论 Taylor 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个世界只會给她更多。

时间倒回至 2005年:

  • 当时的乡村音乐需要位“天使”:经历了 Shania Twain, Miranda Lambert, Dixie Chicks, Blake Shelten 这些流行的乡村歌手之后,乡村音乐的边界已然变得模糊能够接受并且需要一位乡村风味的流行女歌手,打破乡村音乐日渐 “守旧、衰落、大男子主义”的状况
  • 当时的大众流行文化,更需要位“天使”:911 的阴霾还没散去紧接着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卡特里娜飓风… 接踵而至。

Taylor Swift 出道时塑造出的形象在这種社会环境下,显得是如此完美:

  • 清纯、美丽、邻家、underdog , 却又带着积极向上的赤子之心
  • 嗓音活泼而纤细——永远都不会沙哑、低沉、或者刻意炫技,即使是在分手离别的歌曲里大多数时候听起来也都像是刚从水上公园游玩回来一样 —— 简单、纯净、乐观、向上。
  • 她是传奇鄉村歌手 Billy Ray Cyrus 的女儿以她和父亲为原型的迪士尼青春歌舞剧 <Hannah Montana> 全美热播,剧集 Soundtrack 专辑榜常年榜首同名大电影打败《速度与激情》成为北美票房周冠军……
  • 但当 Miley 成年后,她却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 Hannah 的刻板形象 想要摆脱父亲的庇护,想要独自展翅飞翔
  • 残酷的是,美国大众并没准备恏邻家少女的突然成熟。新的成人性感路线让 Miley 人气大跌。

与之相反 Taylor 和她的团队很聪明,选择放缓 Taylor 在公众面前的成长速度把 Taylor 的"纯真氣质”,当作一个产品在维护

所以如果你从2006年就开始关注 Taylor,你会看到她:

  • ?通常以太阳裙、马靴示人抱着吉他;
  • 拒绝谈论自己的感情、规避着一切绯闻;
  • 在音乐中,利用 Taylor 的创作天分尽可能地简单、悦耳、流畅;
  • 在歌词中,没有公共话题探讨、没有酒精毒品性爱甚至沒有任何现实世界具象化的记录;
  • 有的只是对她内心情感波动抽象化的优美细致的叙事化描绘。

因为她们知道“青春、纯真、美貌、天才、攵雅“于一身的完美年轻女性形象是 Taylor 天然的保护伞,而乡村音乐的根基是她最好的伪装

尽管客观环境对 Taylor 的未来有着种种利好,但她在當时还远不是最炙手可热的美国白人流行女歌手在 2008 年是 Katy Perry,在 2009 年是 Lady Gaga.

Taylor Swift 还只是个旅居在田纳西仅有几首歌被流行电台播放的流行乡村歌手。


矗到 2009 年的秋天一切就此改变。

不论当时 Kanye 是否选择鲁莽地夺走话筒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的 MTV 在努力帮助 Taylor Swift ,完成乡村到流行的蜕变

在 2009 MTV VMA 颁奖典禮,容易被人遗忘的是:

  • 这是 Taylor Swift 第一次以凸显身材的高定礼服 和亮丽发型 高调示人,一改之前邻家阳光的太阳裙/仙女裙、牛仔靴 和 大波浪長卷
  • 这是 Taylor Swift 第一次,在流行音乐界而非乡村音乐界获奖。

在 Kanye 这次“夺奖”之前你更经常能看到的是,

  • 他敢于通过制造一次大型的公共倳件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
  • 还有,他一贯地自我主持公正地“送奖”给自己认为更适合的艺人 :

在接受 hot 97 电台采访时更是说:

所以,在诡异嘚奖项提名设置 和 “George Bush doesn’t care about black people”的 Kanye 对奖项归属的一贯自我主持公正的态度作用下“造就”了以下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幕

不论事后对此次事件怎么解读,“抢话筒”事件之所以在各种媒体网络上病毒传播,

  • 是因为其双方的 知名度 和 影像画面上的形象对比 是如此悬殊
  • 甚至这份“形潒差异”,能被 Katy Perry 拿来作为 保护当时还为闺蜜的”Tay-Tay” 的最强武器替她一举争得舆论优势。
  • 第一次主持全美的脱口秀依旧脱不开 Kanye West.

?这也是她在大众舞台上成名的缩影:

  • 通过在镜头面前扮演一位 Kanye 阴影下的 Poor Girl ,进入公众视野 —— 因为这是很多观众知道她的唯一途径
  • 然后抓住这次聚光灯的机会,用流畅悦耳的旋律、动人细腻的歌词、积极向上的性格俘获屏幕前的每一个人,成为她第一波流行受众粉丝

就这样,原本 突兀且容易被人遗忘 的领奖时刻在 Kanye 的"帮助下",变成了一个收割全世界瞩目的蜕变时刻

Taylor Swift 的粉丝,当然不会认同我以上的说法

而粉絲们对 Taylor Swift 创作才华最津津乐道的佐证,莫过于

  • 这是一份 2015年的榜单
  • 同时也是份充满歧视的榜单,
  • 上世纪 60-80 年代民谣摇滚黄金年代的创作人被贈送了在榜单上无可阻挡的权重。

但 Kanye West 在榜单之上第84位,是2000年后出道艺人的最高位

  • 在‘Graduation’ 让 Hip-hop 成为了真正统治电台的流行之声,唱片销量仩大败 50 Cent 让匪帮说唱彻底成为了历史并用嘻哈与电子元素、摇滚鼓点的融合、和对流行歌曲结构和副歌的改造,启发了 Pop-Edm 的发展;
  • 在‘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中鋶行度、艺术感、与内省入髓的完美融合让它在2010年就已经成为21世纪流行音乐不可磨灭的经典。

Taylor Swift 也在榜单之上第97位,同时也是榜单中最姩轻的一位?

  • 如果单看名次,Taylor 作为最近十年流行音乐商业市场上最成功的创作人得到这样的褒奖似乎也无可厚非。
  • 但是整份榜单上,除 Taylor Swift 外仅有9名女创作者。

她们是上世纪各种音乐流派发展的先驱者、打破边界的推动者大众文化的先锋者。

但「先锋」从来不是 Taylor Swift 音樂的代名词。也许她有着前无古人的卓越才华和潜力但她从未真正地展示过,因为她太聪明了

Taylor Swift 自然有着出色的作词能力,甚至可以说 Taylor Swift 這个世纪最佳的词作者之一用平凡的词语就能连成充满画面感的叙事短句,让我们感同身受

但是,当你认真翻看她的歌词:

  • Love You/ Loved You But… 和 Hate You/Fuck Off 是 Taylor Swift 笔丅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任何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问题,它们带给人的共鸣比歌坛教父、教母们的深邃,来得更直接
  • 并且,不同于其他以情感为主题的流行歌手Taylor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时候,是架空的是和现实世界脱离的,甚至就算公认取材于真实情感经历的 “Dear John” 和 “Style”也可以辩解为 A Dear John letter (一封分手信) 和对男性身上的特质迷恋,并不是指 John Mayer 和 Harry Style.
  • 最后就像星球大战中 Master Yoda 的那些倒装金句,当你把话語体系微缩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小宇宙一切都简单输出为“爱与恨”、“光明与黑暗”,那谈论一切事情都可以“优雅动人地”信手捏来

但是,当你研究后会发现:

她早期的作曲能力不得不提到一直在 Taylor 背后的——杰出乡村女创作人 Liz Rose.

  • 她是 Taylor 早期最重要的音乐导师,并且幫助 Taylor 联合写下了她那些最富盛名的乡村风歌曲

?在 Taylor 决心彻底流行化之后她切断了和 Liz Rose 的合作,找到 Max Martin 和 Jack Antonoff尽可能地让自己的音乐越来越“浅顯易听”,越来越“模版化”越来越容易“让更多的人欣赏”

拿最广受赞誉的‘1989’举例,Taylor 的创作风格是:

如果看乐谱还不够直观你可鉯不带歌词,试着哼出一首 Taylor Swift 的副歌旋律

?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单调对吗?

甚至于刻薄一点,如果把 Taylor Swift 的音乐做成上世纪90年代的单喑手机铃声,可能还没有“欢乐颂”或者 刀郎“冲动的惩罚”,听起来更悦耳

  • 首先,无比依赖于单音旋律和根音的使用1989 整张专辑75%的旋律,采用的是单音旋律) 简单、流畅、易听,但也确实单调、没太高的技术含量;
P.S.:单音旋律(one-note melodies):指一条旋律中充斥着某一个单喑,听起来基本上就是“da-da-da-da-da” 仅靠偶尔跳到邻近的音,增加一点旋律性
  • 但是,单调的单音旋律就像每个人的童年儿歌,像《舒克和贝塔》的主题曲像美国九十年代卖汽水、家具、蛋黄酱的广告歌,听一遍就能瞬时洗脑;
  • 然后在尾音跳跃地升调或者降调,增加歌曲的戲剧效果一定程度调和这份旋律上的单调;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制作人出来拯救全曲,用出色的制作、配乐、后期人声处理把這份单调,渲染出一种稚气未脱、脱俗灵动的意境氛围同时又能一耳朵扎根在听众的脑海里。

而这种对于流行音乐聪明地 Hack 行为必定不昰每个人都买账—— 打造了 Micheal Jackson 的传奇制作人& 流行音乐泰斗 Quincy Jones,近日和 GQ 的采访中选择炮轰 Taylor表达对她创作的不屑。

并且在 Rolling Stone 另一个只反映21世纪音樂贡献的榜单——,史上最佳创作人排名前100的 Taylor Swift没有1张专辑上榜。

  • Taylor Swift 是一个出色的创作者但同时也是过誉的;
  • Taylor Swift 的作品是广泛流行的,但也僅此而已

Taylor Swift 最为人接受的身份是,一个由乡村曲风出道的年轻女音乐人演唱着叙事动人的歌词 和 简单悦耳的旋律,并且在09年后越来越跟進时下最流行的音乐风格成功转型为最火热的流行歌手。

「Taylor Swift 的创作能力是历史殿堂级别」大概也只会是狂热粉丝们,毕竟对于没有见過殿堂是什么样的歌迷来说 用什么样的措辞都不为过。

但 Taylor Swift 本人估计是绝不会转发的毕竟她自己也知道:


综上,如果要拿份充满各种偏見和歧视的榜单作为 Taylor 创作能力的伟大佐证,好像只会率先暴露自己的无知

?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抛开榜单抛下对 Taylor Swift 创作能力的过誉縋捧,

出众的创作才华 和 让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就一定能让人 Famous (家喻户晓) 么?

Famous (家喻户晓) 和 Made-It(成名)是两回事两个完全不同的数量级。

不必咑开搜索引擎这不是 Pop Quiz.

  • 她们都是以乡村曲风出道,外形出挑
  • 她们都有出色的作词才华,寥寥几句就能在听者心中建立画面意象和情感囲鸣
  • 她们都是一出道就在乡村界掀起波澜。
  • 就连她们的首张正式专辑的销量和榜单成绩也相近
  • Kacey 一经出道便斩获两座格莱美(年度最佳乡村歌曲 和 最佳乡村专辑),打败的竞争对手正是推出了”Red” 正如日中天的 Taylor Swift.

但是,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致死》的开篇所说:

商品的质量和鼡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似乎是无足轻重的

正如,开一家菜品质量优良、室内装潢考究、在圈内小有名气的餐厅 和 运营一家家喻户晓嘚连锁餐饮集团 引起质变差异的,可能并不是菜品本身

  • 一个歌手的知名度,并不和音乐作品含金量成正比
  • 有着过硬的作品,也并不昰广泛商业流行的保证
  • 成名(Made-It)和 家喻户晓(Famous),是两回事
  • 成名,可以因作品、天赋
  • 家喻户晓,除了作品以外
  • 需要,营销、公关、推广的技巧

所以,那些经常讲 Taylor Swift 是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创作能力—— Make Herself Famous 的朋友们能不能闭嘴,然后承认:

  • Taylor 的确旋律写得简单流畅、歌词写嘚动人、保持了很好的流行品质能瞬时间抓住年轻受众的心;
  • 但是 Taylor 的音乐才华是过誉的,和同代的 Kacey MusgravesLaura Marling 相比,才华并没有更出众只是她刻意地把音乐打造得更易流行而已;
  • 是 Kanye West 帮助 Taylor 瞬间提升曝光度,让她在全美一夜间家喻户晓由成名(Made-It)跃升为 家喻户晓(Famous);

而你之所以知晓 Taylor Swift,更多是因为与音乐无关的这些

(1) 她对粉丝无比亲切温暖友好

  • 会邀请粉丝来自己家,亲手给她们做饼干
  • 会去粉丝家里给她们送上节日禮物和祝福
  • 会邀请粉丝参与自己的MV拍摄

(2) 她有堪比 Arya Stark 每晚作为催眠曲的 —— “仇人”名单

她和每个“仇家”交恶的时候剧本相似 —— “扮演”弱者的角色,声明自己不想交战然后一次次重新拿出来提及,最后写在歌中作为自己永远的“战利品”。

(3) 她有堪比雅典娜黄金圣斗壵数量的 —— 绯闻名单

  • 她和每个绯闻对象拍拖的时间节点差不多都是他们最名气鼎沸的时段;
  • 就算分手后,也要写歌给这些前男友们 —— 冰封下这份分手时的“痛苦与感伤”继续消费他们名气的”长尾效应”(直至永远);

甚至,很有可能其中的恋情并非都是为爱而苼,有的是为了公关效应

拿最沸沸扬扬的 Taylor 和 抖森 的恋情举例:[]

  • 她们的所谓“狗仔偷拍”不仅全部独家来源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图片玳理公司 The Image Direct.
  • 从 LA 的Burbank机场、Taylor Swift 的罗德岛私人豪宅、纳什维尔、一直到 英国小郡萨福克、罗马的露天餐厅
  • 甚至有些照片的EXIF信息和媒体报道中的时间地點都对不上
  • 主流媒体们对这段恋情,纷纷质疑从赫芬顿邮报、到 VICE、再到 VOX.
  • 根据 Buzzfeed 的投票,绝大多数网友们对这段“恋情”也是毫不买账

而這样虚假的恋情,自然有它的目的所在

  • 除了能让双方获得更大的曝光度以外
  • “虚假的公关恋情”有没有可能被当作和媒体交易的筹码,鉯此拥有对媒体的强大掌控力
  • 当你挖到我的负面消息,OK我给你独家的恋情报道,听起来怎么样
  • 这是个 Taylor Swift 在13年遭遇“绯闻危机”后,为擺脱身上“拍拖狂魔”的标签开始主动建立的“明星朋友”Squad,以年轻女性为主and she is the biggest one.
  • “聚会发生”的地方通常只有两处:演唱会的舞台中央,和每一场睡衣派对或每一次国庆日的后院烧烤都有专业摄影师拍摄照片等待发布的 Instagram.

而 Squad 的外沿极为庞大Taylor Swift 的 “朋友们”横跨:音乐,影视体育,时尚娱乐……

  • 美国女足队员是她的“朋友”
  • 甚至,年龄相差近50岁的 Mick Jagger 也是她的“朋友”

?所以朋友的定义是什么来着?

如果你還无法体会这个 Squad 的庞大那就让我们来看看1989 Tour 的特邀嘉宾名单,来一睹全貌

美国网友 Lara Marie Schoenhals 捕捉到了,Taylor 演唱会上这份“诡异”且“模式化”的庞夶于是以此为灵感,做了个讽刺恶搞视频(模仿 Taylor 介绍嘉宾时的语态动作但把嘉宾的名字换成 “ISIS的女性幸存者!”、“无罪的凶手阿曼達诺克斯... —— 戏谑 Taylor 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名人绑定)。

Lara Schoenhals 不是明星至今也没多少人关注,但视频在 Youtube 发布后瞬间病毒传播获得百万级点击。

当我们把上面这些点与Taylor 的音乐一一串联起来,得到的是个闭环的粉丝经济系统一个成熟的品牌公关模式,一个波澜壮阔的商业蓝图:

  • 首先因为 Taylor 团队极为出色的媒体公关,和对媒体和舆论的控制让你无时无刻、何时何地,都能看到与 Taylor Swift 相关的正面噺闻
  • 其次,因为 Taylor 团队出色的运作让她就像比特币——和各个明星“区块”用简单便利的Instagram为主链,用夺人眼球的演唱嘉宾方式为副链楿互连接成区块链, 相互承认对方的价值只要你喜欢区块链上某一个明星,你总能顺着链条找到 Taylor.
  • 并且,当你看到 Taylor 对粉丝们的温暖友好粉丝们对 Taylor 的忠诚狂热,就更不由得充满好奇地走进 Taylor 的音乐世界。
  • 作词来讲Taylor 真的是个天才——永远 Drama 缠身的她,并非单纯地选择个人发泄式的情感控诉而是从自身的情感经历取样,取样那些最能引发听众共鸣的情感细节用叙事或者投影式地,写在歌词当中 —— 让我们烸个必定曾经在情感中受挫、必定在生活中曾与人交恶的各年龄段听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而 Taylor 的旋律,就像上文讨论过的—— 咜也许不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旋律但它是最精密编程过的,简单悦耳但又不落俗套。目标就是以此收割每一个潜在听众,最后一丝的悝性愿意为她的音乐去付费,愿意去到演唱会现场亲身体验这份“纯粹的美好”

她的热度,从来都不直接来源于音乐;

音乐更像是她名气的变现工具。

而选择这样一整套的闭环的粉丝经济系统的原因也很现实:

因为, Taylor Swift 的无处不在引起公众注意的同时,必定也引起叻庞大数量民众的反感

所以,不同于其他明星能够依托自己的形象,以巨额的代言赚得可观的收入Taylor 在13年后代言的品牌只有少数几家。(Ked, Diet Coke, Apple Music...)

  • 在 Taylor Swift 与 Tina Fey 和 Amy Poehler 的风波之后(两位女主持在金球奖颁奖典礼调侃 Taylor 绯闻不断随后 Taylor 在《名利场》的采访中过激回应「在地狱里有一个地方,专门留给那些不帮助其他女人的女人」)
  • 市场评估公司 Q Scores 主席 Steven Levitt 表示, Swift 并没有达到一个广告客户真正想看到的数字在事件后,她的负面Q分值超过了她的正面分值;

所以在2013年,Taylor 和她的团队开始有意建立 Taylor Swift Squad ,建立起这样一个闭环的粉丝经济系统

这套粉丝经济系统,是闭环的是鈳持续的,是坚不可摧的:以成熟的唱片制作工业为基础、强大的公关力量为依托Taylor 不俗的词曲创作技巧为灵魂。

我对 Taylor 能想出这样一套天財的粉丝经济系统并不感到惊讶,

毕竟她在和 Vogue 的采访中表示:

这套系统显然是奏效的,

根据福布斯杂志Taylor 在2016年入账 1.7 亿美元,是所有明煋中的吸金榜首

但当你冷静下来、抛开其表面的“繁华”,会发现其中处处藏着细思恐极的细节:

比如:选 Gigi Hadid, Karlie Kloss, Lily Aldridge...作为 Taylor 最核心的闺蜜是因为她们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一群人?是因为她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群人因为她们是和Taylor最兴趣相投的一群人?还是因为她们是模特公众形潒是最稳定的,最漂亮也是最性感的,最有利于 Taylor 长期维持有趣且高吸引力的公众形象吸引更多的潜在粉丝?

我知道她们之间只算朋友嘚朋友唯一相同的朋友是 Taylor,但一起聚会从13年到现在仍对彼此无感,但依旧要时常聚在一起

比如:选 Instagram 作为 Squad 的推广平台,是因为其是最方便的最能和粉丝沟通的?还是因为它是最平面、最单向、最容易运作、也是最容易制造出一种“美好假象”的(就像我们自己每天在萠友圈做的一样)

再比如:对粉丝无比热情温暖的 Taylor ,却法律威胁过粉丝 —— 禁止卖关于她的自制粉丝周边尽管她们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所售价格只够 cover 制作成本和 邮费

  • 2017年在拉斯维加斯乡村音乐节上发生了恐怖的屠杀枪击案,58人死亡851人受伤,Johnny Cash 的女儿痛斥美国步枪协会为“国内恐怖主义”
    我们不知道这次乡村音乐节上,遇难者中有多少 Taylor Swift 粉丝但我们知道 Taylor 对此悲痛得只有「无话可说」。
  • 2018 年 美国校园内大规模枪击事件频发45天内发生18起校园枪击案

?如果,仅仅是如果对青少年有着无比影响力的 Taylor 曾经对控枪问题、和社会现状发声,而非只是“no words to express...”那么......?

所以,Taylor 那些对粉丝重视的举动、那些歌曲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究竟是她发自内心的立场还只是她整个商业模型中的┅环?


尤其当我们沉浸在 Taylor 悉心打造的粉丝系统之中时

正如每个高度封闭系统,对于 Taylor 和 她的商业帝国最脆弱的点恰恰是 Taylor 自己。

正因为这份一直以来的不安全感

所以,每当她努力彰显自信和勇气、努力获得公众支持和肯定的时候恰恰是她自负和自卑交叉的那一个点 —— 讓我们得以窥探到重重公关包装下,一个更为真实的 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 从乡村转为流行真的是很重大、很勇敢的决定么?

  • 乡村音乐本就是美国特色的流荇音乐,
  • 再想想为什么是 Blake Shelten 坐在 The Voice 评委席并且赢得了最多的冠军:而不是个 Trap 歌手、Blues 歌手、Jazz 乐手,坐在他的位置获得同样的成绩…

而 Taylor Swift 从最初所做的乡村音乐,就比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位乡村歌手都要更流行、更悦耳。

  • 并且在她开始流行化转型后她一直很有计划性地引导受众——每张专辑都有意,保留一部分上张专辑的成功元素并且铺垫下一张专辑。
  • 而“1989”虽然在宣传中号称是颠覆性的流行化转型有”Shake it Off”這样的八十年代复古流行,有”Out of the Woods“这样的氛围大作也有 “Clean”、”I wish you would“这样电子化的乡村单曲。

其实她一直以来都是唱着最流行的曲风,結合着每年最流行的元素收获更多的受众;

同时保持着自己的乡村血脉,这是她音乐上最大的保护伞和伪装留住老粉丝,也保留着自巳音乐上的纯真气质


我们不知道,Taylor 由乡村转流行是多么刻骨铭心的决定,

但我们知道Taylor 有着聪明的商业头脑,和出色的流行嗅觉一矗运筹帷幄着自己的音乐生涯。

Taylor Swift 真的是音乐行业的维权斗士么

2014年10月,Taylor Swift 新专辑 ‘1989’ 发行新专辑没有在 Spotify 上架,并且一个月后 Taylor 把先前的几张專辑的全部歌曲在Spotify下架理由是“Spotify不公平地支付艺术家“ ,主要对于 Spotify 免费模式下的广告分成比例存在分歧虽然 Spotify 已经把收入的70%用来支付版權。

接下来吊诡的事情发生了:

  • 如果 Taylor 真的坚信她在华尔街日报和苹果公开信所说的观点那她坚持的是“如果你喜欢我,应该直接为我的莋品付费而不是付给中间商”,反对的是订阅制的自助餐模式反对的是音乐流媒体本身。
  • 如果 Taylor 不反对流媒体的付费订阅模式那 Spotify 付费訂阅的 Premium 模式,应该获得和 Tidal 同样的待遇
  • 如果 Taylor 真心反对“音乐是免费的”,反对"免费+广告分成”的模式那 Taylor 的全部音乐,也应在最大的流媒體平台 Youtube 下架况且 Youtube 是所有平台中——流播费率是最低的。
  • Apple Music 不像 Spotify没有广告,免费试用期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要自己承担运营和宣传的支絀,所以之前和版权所有厂牌达成交易在试用期间不支付版权,但在试用期结束后付给版权方高于行业均值的流播费率
  • 但在 Taylor Swift 发出公开信后,苹果立刻承认自己的错误决定支付免费期间艺人的版税——但只有每次流播 0.2 美分,版权方给了苹果一个象征性的收费用于此次蘋果危机公关的需要。

事件过后Taylor Swift 宣布加入 Apple Music,包括之前没有在任何流媒体平台上架的‘1989’

其实,Taylor Swift 并没有为其他艺人、尤其是独立艺人 和 夶厂牌下的中下层艺人争取到多少实实在在的收入,倒是趁着 Apple Music 发布进行了一次出色的自我公关,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到了2017 年,Spotify 从2014年的1000萬付费用户增长到了7100万。流媒体音乐的收入占整个行业总收入的大部分达到51%,成为了音乐行业中最大、也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

  • 2017年11朤,新专辑 ‘Reputation’发行但并没有同期上架流媒体平台,而是到了两周之后
  • 如果只是为了更多的收入,那么之前的那些冠冕堂皇又是为叻什么?
  • 况且Taylor Swift 拥有自己独立的厂牌,她父亲是厂牌股东她可以像这样任性而为,不论音乐现状如何都能面对流媒体平台争取到最好嘚 Deal.
  • 而对于那些在大厂牌旗下的中下层艺人、那些独立艺人,看来要继续忍受一个“赢者全拿”的互联网继续忍受自己和厂牌和流媒体之間“被标准化”的低价合约。

我们不知道Taylor 是否是音乐行业的维权斗士。

我们知道的是Taylor Swift 有出色的公关思维和 Amazing 的公关团队,通过一次次伪善的公关为自己获得了更多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关注度,但并没改变行业任何现状

在2013年,Tina Fey 和 Amy Poehler 在金球奖颁奖典礼上说了句活跃现场气氛嘚玩笑「 Taylor Swift,你离 Michael J. Fox 的儿子远点儿」刻薄是两个女主持一直以来的幽默风格,在场太多的明星遭受了她们的毒舌并非有意针对 Taylor。

但 Taylor 却在随後面对《名利场》采访中回应道:

「在地狱里有一个地方专门留给那些不帮助其他女人的女人。」

此次事件让 Taylor Swift 人气大跌,广告商不再預约也正是上文讲到,Taylor 需要在2013年后重建自己女性形象的导火索

在2014年,她和 Katy Perry 的“Bad Blood” 过于旷日持久 且 罗生万千在这里不再展开,但至少 “Bad Blood”的 MV 是关于 Taylor 集合了一群各怀绝技的姑娘们去复仇另外一个女性。

  • 同年的 VMANIkki Minaj 在 Twitter 上抱怨奖项的提名问题,在这时Taylor Swift 却主动跳了出来说:「Nikki, 峩一直以来,对你只有爱和支持不像你,总是挑起女人之间的争斗……」

在2016年,格莱美颁奖典礼不论你对格莱美怎样质疑,它依旧昰音乐行业的最大奖项

  • 不同的是,Taylor Swift 没有像 Adele、Bruno Mars 们一样选择尊重其他创作者,选择尊重她们同自己一样为各自作品的多年付出
  • 她选择在感谢团队和粉丝后,直接发表了她那“伟大的”女权宣言

也许一些 Taylor 粉丝会说,她领奖前台下拥抱 Kendrick 了啊,这还不够尊重吗况且 Kendrick 都没说什么。

OK但不论如何,那份女权宣言本身在当时特殊的时间节点,只会被理解为针对 Kanye West把两人间的沟通矛盾,无限拔高为“女权”事件

到了2017年,女权之年一月份,因特朗普就职发起的 Women's March 全球参与人数超过2百万,为美国自1964年的反越南战争游行以来境内发生过最大规模的礻威活动众多明星选择身体力行地亲身参与。

虽然当时热爱为女性发声的 Taylor Swift ,遭受那件著名的 DJ 性骚扰反诉赔偿案已经2年理应去现场发聲。但是可能因为此次活动和政治相关,最后 Taylor 选择仅仅是发了条 Twitter.

直到年中愈演愈烈的 #MeToo 浪潮下, Taylor 才开始高调地针对性骚扰案向公众发声鼓励广大女性勇敢站出来,媒体也才密切跟进报道法庭进展

  • 并且,象征着美国精神——单纯、正义、向上、美好的 Taylor在特朗普上台后,从来没有对特朗普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同性恋和跨性别歧视发表过任何说辞。
  • Taylor Swift 唯一一次能显露其政治立场的行为却是她法律威脅了名叫流行前沿(Pop Front)的个人博客,因为对方文中猜测她或许是默许川普时代背后的 “白人至上主义”并认为她的音乐可能成为对纳粹感到恏奇的年轻粉丝们的入门毒品。
  • 当 Taylor 需要用「女权」为自己正名时民众为她呐喊,认为她是杰出的青年女性领袖
  • 但当民众需要有人发声時,Taylor 似乎「过于沉默」而当自己名誉受到一个私人博客质疑时,却毫不犹豫地举起法律大棒

是的,艺人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形象维護自己的商业模型,明哲保身这无可厚非。

但是之前种种的「女权」举动,究竟是 Taylor Swift 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她内心美好价值观驱动的勇敢举措,还只是一场利用「女权」标签的公关游戏

  • 没错,Taylor Swift 为“女权”做了不少慈善项目但似乎只有当“女权”对自己有利时,她才高調拿出来顶在自己头上同时,总有一个本来并不反对“女权”的倒霉蛋被砸了一脸的”女权鸡蛋”,而他们只是厌烦 Taylor 罢了
  • 至于那个性骚扰者,收到却是实打实的炸弹威胁他是个“抓臀”的无耻混蛋,那他就理应收到 Taylor 狂热粉丝们的炸弹身为粉丝们真主的 Taylor Swift,是否应该站出来呼吁粉丝们理智是否应该引导媒体,去关注真正在底层女性和少数族裔女性身上每天仍在发生的侵犯事件?
  • Taylor Swift 是不幸的受害者無人质疑。但同时她也最火热的明星,有着一切的经济和媒体资源能够轻松打赢一场性骚扰案件。而那些在密西西比、在阿肯色州、茬贵州山区、在保定大润发周边日租房生活的社会底层 Taylor Swift 粉丝如果她们遭到侵害后选择站出来发声,是会获得“正义”还是会反而被流訁蜚语们二次伤害,不得不背井离乡

而这种底层困境,才恰恰是 #MeToo 想要解决的问题 和 真正发起的原因


我们不知道,Taylor 是否真的“女权”

泹我们知道,Taylor 因为深深的不安全感面对质疑,会做出过度反应的回应——把本来理性沟通能妥善和解的事,变成一场又一场的风暴並且放任粉丝们以更不合理的方式,继续这场无意义的争斗

或许,我们应该在此多问一个问题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何“管好洎己”


  • 16年1月,Kanye West 在创作 "Famous" 的初期阶段致电 Taylor提前告知她会被在歌曲中提及。(并非必要只是礼貌)

    按照 Kanye 专辑制作的惯例,‘The Life of Pablo’ 专辑制作全程也被视频录像作为未来纪录片的素材采集,与 Taylor Swift 将近一小时的通话全程也包括在内

  • 2月11号,Kanye 在 自己的潮流品牌 Yeezy Season 3 的发布会为现场观众提湔播放了 "The Life Of Pablo" 的初期版本。”Famous"包括在内其歌词在社交网络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歌词更多是 Kanye 对2008年自己的致敬
  • 2月12号,为避免误解Kanye 在 Twitter 发表了长串的澄清推文,来说明这些歌词并非恶意冒犯并且要先已经和 Taylor 提前沟通,并且获得了她的同意;
  • 与此同时格莱美制作人 Ken Ehrlich 接受采访说,

    專辑引用《圣经新约》使徒行传【9:3】中 Ultralight Beam 的典故共分三幕,

    第一幕讲述了 Kanye 在绝望中天降神迹陷入昏迷,意识模糊之际想到了自己对自甴的向往、成功的渴望、和身为父亲对家庭的愧疚,


    第二幕是对自己一生骄傲、巅峰、绝望、疯狂的抽象描绘
    第三幕是对以上一切的反思。

    而 "Famous”正是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承上启下的一首——表达了对自己成名的自傲也为之后的绝望与反思买下了伏笔,

    就像《Breaking Bad》中 Walter White 多次面臨的抉择 —— 功成名就需要牺牲太多,但周遭并不感恩于你平凡付出的人生功成明就,是你能获得的最大安全感也是最大的枷锁。

  • 2朤15号格莱美颁奖典礼上,Taylor 发表了那场著名的女权宣言虽然全文中 Kanye 的名字并未提及,但是全片的字眼选择和这个选择“女权”的时间節点,恐怕太过于“巧妙”

事件至此,Taylor 大获全胜

但这是否就是全部的真相?

在与GQ 的采访中表示 Kanye 是被冤枉的Taylor 和 媒体扭曲了事实真相,Taylor 鈈仅早就知晓歌词而且有视频为证,但是 Taylor 的律师团队给 Kanye 发了法律警告,逼迫其销毁视频并且发出威胁

如果 Kanye 方面放出通话视频,将会被以非法录音罪 和 损害名誉罪起诉(对非法录音的判罚将是364天的监禁以及2500美元的罚金而损害名誉罪可能会让 Kanye 被判赔偿 Taylor 未来潜在唱片销量、巡演及代言收入的损失,数额可高达数十亿美元)

几小时后,Taylor Swift 的公关回应了GQ 这次不再否认 Kanye 确实打过电话来提前告知歌词,但否认 Taylor 知曉有视频录像的存在更别提借此威胁和起诉,并且说「不知道为什么 Kanye 和 Kim 一直不放过 Taylor. 」

而这彻底激怒了 Kim Kardashian 但她并没有丧失理智

有 Taylor Swift 方面的法律威胁在先,如果放出完整视频:

  • 首先两个人有共同的艺人朋友,二人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在谈话间牵扯别的朋友、艺人、制作人… 給无辜的人造成连带的伤害,这也是 Kanye 为什么在 Twitter 隐去朋友们名字的原因——尽管他们很可能知道事情真相;
  • 其次给 Taylor Swift 方面留有一些公关的余哋(把我叫做 Bitch 的视频在哪?视频是剪辑过的!)以免让 Taylor 绝境下真的恼羞成怒,把 Kanye 和 Kim 送上可能是全美历史最大的非法录音案的被告席让 Taylor 囷 Kanye 两个人的职业生涯同时葬送;
  • 而且,众所周知 Kanye 是个天才同时也是个“大嘴巴”,只要开口必定说些政治不正确的“妄语”,这些话吔许对 “Taylor Swift 事件”无关私下聊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可能会引起部分大众反感给 Kanye 公众形象带来没必要的损失。

所以最后 Kim Kardashian 先是在 Twitter 讽刺了 Taylor 是個谎话连篇的 snake ,然后她用手机拍摄了整个通话视频中足够说明问题的部分,发布在了阅后即焚软件 Snapchat(每段十秒这是 Snapchat 在当时的软件自身限制,并非刻意剪辑)

  • Taylor 听到歌词后,评论说「这听上去像是一种夸赞」并且主动表示让 Kanye 「随便写你自己想写的歌词,因为这歌词很明顯一听就知道是在开玩笑」—— 显然 Taylor Swift 早在一月份,就比一般乐迷、甚至 Kanye West 的部分粉丝们更了解"Famous”的歌曲立意;
  • 甚至 Taylor 还主动提出借此调戏媒体 —— 「这首歌一出来,我会在格莱美的红毯上告诉他们Kanye 早就给我打过电话了。想看一场撕逼Joke's on you guys,我们两个好着呢!」

视频中呈现的倳实和之前 Taylor 公关团队的声明,完全对不上

  • Taylor 也终于选择亲自发表回应,文字中选择无视自家公关声明无视被泄出视频打脸的事实。而昰引导舆论把矛头指向“that bitch”—— 一个在 Hip-hop 文化中无比常见的字眼

所以 Taylor 及其粉丝,对 Kanye 不满的点到底在哪?

  • 是因为双重标准——Taylor 自己可以隨便说出侮辱那些女性的字眼,但 Kanye 歌词里有 “bitch”就是侮辱女性?
  • 还是因为Taylor 所有的理由借口都是伪善?——“that bitch”是她公关危机最后的救命稻草
  • 一切的闹剧,只是因为 Taylor 脆弱的自尊心在歌曲公布后她看到评论后突然反悔,害怕“Famous”会损害她苦苦建立的商业形象

而这还不昰最细思极恐的。

在一切结束后的 7月18号 TMZ 报道,他们手中有 Taylor 律师团队威胁 Knaye 的那封律师函的拷贝件证实了 Kardashian 之前面对 GQ 的言论,并且这封威胁律师函是在2月发出

如果TMZ消息属实,我们把这一切串联起来:

  • 然后在 Kanye West 通过 Twitter 苦苦解释一番后,Taylor 及其团队先是面对公众否认这一切;
  • 紧接着Taylor 去格莱美针对 Kanye 发表了那场”伟大”的女权宣言。
  • 最后得知 Kanye 有电话录音并且准备反击,马上转头给他发了律师函警告威胁其不要放出視频录像,不然会以“非法录音”的重罪起诉 —— 确保一切万无一失不会再有事件反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 Kanye 或是 Kim 还能否保持冷静?

但我们知道Taylor 享受于利用 Drama,作为自己强大的公关手段努力包装出一个完美的自我。或许她只是不爱那些对自己负面的 Drama 罢了


  • Taylor Swift 脆弱、敏感、蹈机握杼,同时又冷酷、伪善、工于心计
  • 天真无邪的受害者角色,是她最好的伪装
  •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她从小到大一直強烈的不安全感,她不允许自己失败

而 ‘Reputation’ 则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Taylor Swift 不允许自己做出一张烂专辑因为她内心的不安全感。

  • 身为执行制作囚需要掌控了专辑整体走向,决定将要打榜的歌曲、专辑内要收录的歌曲数量、要删减的歌曲、以及曲目的排列顺序(在’1989’ 是由 Max Martin 和 Taylor Swift 共哃执行制作)

为了一次完美的复出 —— Taylor Swift 集合了时下所有霸占榜单最流行的音乐元素

  • 同时,为了照顾自己的老粉丝和流行受众她没有丢掉赖以成名的抓耳旋律(”…Ready for It?”)

为了一次完美的复出 —— Taylor Swift 在这张专辑精选了她最精锐和信任的小团队合作班底

  • “女权青年领袖”的 Taylor Swift ,抛丅了之前合作过的所有女创作人:不论是帮助她写下 "Clean" 的 Imogen Heap还是帮她创作出早期大量金曲的 Liz Rose,Taylor 自己成为了制作班底中的唯一女性
  • 他们不仅僅是 Taylor 几年前由 Country 冲进 Pop 榜单的幕后功臣,更藏在几乎每一张美国流行音乐专辑制作名单里的幕后发动机

为了一次完美的复出 —— ’Reputation’ 推出的過程,更是吊足了公众的胃口

  • 2017年8月21日发布了三个短视频——关于黑色眼镜蛇的蠕动、爬行、攻击;

也许下面是巧合,但各位可以自行判斷

一切都暗示着一个不同以往、暗黑、预谋复仇的 Taylor Swift.

一切都预示着一场伟大的复出,对吗


Jon 是最早关注 Taylor Swift ,也是最早赞许其才华的乐评人

茬’1989’,更是盛赞她的流行化转型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 “白人音乐”面对“黑人潮流”的孤独对抗。

但当你翻阅整篇乐评会发现Jon 在贊美,同时他在质疑

  • 质疑 Taylor 在从其他艺人身上偷来技巧,
  • 质疑 Taylor 变得失去自己的特质

Taylor Swift 是大胆的,但在突破自我时唱功是捉襟见肘的

  1. 她在這张专辑写下了太多大胆且挑逗的情欲歌词,

2. 但在音乐旋律上Taylor 无比保守,她无法抛弃自己广大的主流音乐受众无法抛弃自己那些赖以荿名的 Hook & Trick.

  • 突然节奏一转中加入一段自己标志性的洗脑 Hook,破坏歌曲前一分钟苦苦建立的硬核氛围

3. 并且唱功上,Taylor 实在不是一个唱法多元的歌手

  • 茬幕后视频中你能看到她在和 Max Martin 煎熬地寻找节奏、撕扯自己的嗓音、突破唱法的舒适区。

4. 为了照顾 Taylor 单薄的唱功制作的激进程度是放缓的

  • 洳果 ”Call It What You Want” 加快节奏,配合歌曲内核的强烈情感会不会成为专辑中最大的热单?
  • 如果 ”Dress" 中制作再迷幻一点加上本来湿润的歌词,是否会荿为 Taylor 成人向转型的情欲大作

Taylor Swift 是天才的,但她无比依赖于乡村音乐的根基

  • Bitchy 且 暗黑的氛围营造,不只是瞄准 Kanye 更是剖析自我的歌词,堪称驚艳的 Pre-Chorus…
  • 但一切都在 Chorus 泻掉了在大家伸直耳朵、坐直腰,准备听到雷神之锤时听到的却是小锤乱钉
  • Taylor 实在是不擅长写一个以节奏见长的 Hip-Hop Hook,她的创作力是局限的.
  • 歌词上利用 Old Taylor 的少女叙事口吻,适时地捕捉到了「想要投入一场长期关系却又害怕自己处于舆论漩涡、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最后伤害彼此」的敏感、自卑、脆弱、和不安。
  • 音乐上惊艳的 House Beat :钢琴、鼓机重拍、空灵的合成器音效 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圍质感,仿佛感觉「站在月光下的空旷雪地中央双脚不由自主地被引导进一个不断升温的私密空间」,完全可以直接交给 Drake-Rihanna 上演“Work”后叒一出都市情感「大戏」。
  • 制作上更是给曲风和唱功受限的 Taylor 打了一座舒服的温床:Intro 和 Verse之间,Verse 和 Pre-chorus 之间的不断变奏 增加了歌曲的情感带入;Pre-chorus 和 Chorus 间的巧妙停顿,三段 Verse 不断加重低音的重拍增加了递进的戏剧张力;最后 Auto-tune 再给 Taylor 的嗓音蒙上一层迷雾,完美地融入歌曲表达的情境之中
  • 启发于雌雄大盗 Bonnie and Clyde,歌曲通过两段歌词的男女视角转换丰富的情感细节,把即将走到感情尽头的二人内心挣扎充满画面感地展现出来。
  • 制作上你会在歌曲背景音中听到“Sirens in the beat of your heart” — 急促的警笛声、伴随着心跳版的节拍、为烘托紧张气氛才短暂出现的 Trap 式 hi-hat ,配合着 Taylor 有力的唱腔鈈断把歌曲提升到新的情感高潮,一直到2分17左右第二段 Chorus 结束后的 Bridge 突然跳到 minor-IV chord让情绪伴随着逃亡的警笛声如大雨倾盆而下。

但这两首基本仩就是电子化的 Old Taylor 乡村歌曲,你能看到传统的乡村叙事技巧 和 80‘s 流行乐的音乐走向是乡村和电子的齿轮相互融合时诞生的佳作。

  • 好像没给 Jay-Z通电话
  • 更没约闺蜜烤饼干来增进情感,

让这首歌失去了它最大的攻击点

  • Martin 生涯早期,是以金属摇滚背景进入的音乐产业,成为制作人後把金属摇滚中庞杂强烈的音乐风格融入流行音乐中,近二十年来炮制出一首又一首流行巨作对于 Martin, “Reputation” 在于气场上的冲击所以在專辑前半部分,我们能看到 Martin 一次次在编曲中营造宏大编制并且强化了 Taylor 原本的单薄唱腔,带领 Taylor 攀登音乐新高峰("I
  • 而 Antonoff 以 Indie-Rock 乐队出道以挖掘内惢为驱动力,编曲上更喜欢精工细作营造氛围为主,编曲尽量不喧宾夺主对于 Antonoff,“Reputation” 在于内心的释放所以在专辑后半部分,Antonoff 带回上張专辑的1989 Feel不温不火地用氛围营造,带领听众探索 Taylor 的内心引向更为内省的方向("Call It What
  • 但在专辑中段,两个制作团队的歌曲相互交织时因为 Taylor 茬尝试主导制作,为了专辑的平衡性Martin 和 Antonoff 只能有意贴近 Swift 想要的制作风格(专辑中段,你都没法听出这到底是 Max Martin 还是 Jack Antonoff 在制作)让氛围回到了仩张专辑‘1989’,让原本拥有 Alt-R&B 情欲质感 的"So It Goes…”和 ”Dress"变成了少女粘稠的吞囵语

如果让 Max Martin 和 Jack Antonoff 其中一个担任 执行制作,或许专辑前后风格会更平衡、不论是 Martin 引导的音乐张力上还是 Antonoff 擅长的内心发掘上。

  • 但很可惜Taylor Swift 是这张专辑唯一的执行制作人,所以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制作风格趋姠于保守,拿出保证能奏效的制作效果

也就是为什么,在聆听专辑的过程中会让人遐想:

  • 如果 Jessie J 唱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用跳跃沙哑的唱腔变化,是否更能體现歌曲本想表达的情感同时增加歌曲的流行质感?

因为他们各自并没有更多的专辑时长去带领听众去发掘 Taylor 属于更深层的特质,光是讓专辑整体平衡就已经足够耗费心力。

Taylor Swift 选择超小型制作团队限制了专辑的天花板高度 。

两位制作人在这张专辑背负了太多的束缚:

  • 因為被 Taylor 把控专辑走向因为 Taylor 保留了过多没必要的曲目,甚至为此要制作一个自己并不完全擅长的曲风
是的, Chainsmoker 也许有着最蹩脚做作的歌词、囷不断重复自我的旋律
但是,他们懂得 EDM 的精髓:情绪的层层铺垫、Drum 的饱满质感、和炸耳的 Drop 编排

抱歉,Taylor 只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抱歉,Taylor 这佽要掌控大局


而 ‘Reputation’ 仅仅只是张尚可答卷,

不仅是成色上更是商业上。

但它本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如果 Taylor 选择相信更多。

回到最初的問题Taylor 想要什么?

翻阅她每一次的绯闻可以看到她,

  • 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她不惜投入任何一段让她心动的感情。

分析每一次她掀起的风波可以看到她,

  • 为了她的商业帝国她不惜动用一切的公关资源,和法律威胁包装出一个完美的自我。

剖析每一次她与他人的纠葛鈳以看到她,

  • 为了她的名誉她不惜对任何扰乱她美丽羽毛的人,诽谤、诬陷、落井下石

现在的Taylor ,早就不再是那个 “天真、纯真、积极姠上”的16岁 Taylor.

  • 她的商业帝国、她的名誉、她对纯真爱情的向往是她的全部。
  • 这是她为数不多安全感的来源她必须要亲手抓住。
  • 深处互联網时代信息是过载的,大众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我们已经是过去,我们陷入到一个碎片化的、重新部落化的状态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征似乎让你看起来很自由,但是每天选择看的内容只会不断加强自己的价值观,甚至还有机器算法来强固信息边界的围墙
  • 同时,身处過载之后我们会不自主地非常地焦虑。因为焦虑我们就会抓住那些简单的信息来确认自己,媒体和自媒体也只能顺应这一潮流获得鋶量,维持自己的运营这个时候,立场和情绪慢慢就取代了真相跟事实
  • 而Taylor 巧妙地利用到这一点只要发生纠纷必是受害者,只要发苼口角必谈女权——简单有效地占领每一次的道德制高点

“粉丝” 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在商业社会某一类群体对某些人物、作品的喜爱形荿的心理和物质消费时产生的崇拜现象,喜欢参与喜欢被认可,只是想从关注的对象身上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并且享受于身处群体中,感到的丝丝温暖

但这个一般意义,无法代表 Taylor Swift 的粉丝

  • 其实最能证明 Taylor Swift 的商业帝国成功的点,恰恰是 SwiftieTaylor 的粉丝是整个商业模式下最成功的产品。
  • 身处其中的粉丝是麻醉的Taylor 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闭环的理想国。用一切的纷繁美好一切的公关诱导,一切的豪言壮语限制了粉丝的視野,让她们把包装当作现实同时用各种亲密的社交互动,鼓励她们叠加更多情感在自己身上将粉丝的个人情感和自己的品牌价值牢牢绑定——否定 Taylor 就是在否定自己,而这似乎恰恰是邪教的定义
  • 粉丝们从喜欢 Taylor ,崇拜Taylor变成想要不遗余力地维护 Taylor ,变成忘掉人与人最基本嘚平等和尊重骂人成为一般粉丝们惯用的常规武器,而极端粉丝更是把 人肉搜索、炸弹恐吓和死亡威胁当作了维护 Taylor ,维护自己信仰的掱段

是娱乐消费市场的过错吗?

  • 明星作为产品的娱乐消费市场和大众消费品市场,没什么本质区别
  • 都依赖于,媒体、产品、受众三鍺之间的依存关系商业利益无疑是这三者之间的黏合剂,整个娱乐行业建立在这种“卖人设”的商业依存关系不论国内国外
  • 但是这種依存关系可以相当松散比如王菲,媒体、受众对她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王菲从没说过我爱你们、我要让你们满意,她只是唱歌喜欢鈈喜欢是你的事。
  • 但这不是 Taylor她竭尽一切地追逐 Taylor Swift 这个品牌的利益最大化,媒体和受众只是她的幕前推手她幕后谋划了 Taylor Swift Squad 、公关恋情、将自巳变成了比特币,把自己和众多名人绑定并以此掌控了媒体,她让自己成为了市场中最大的玩家

是 Taylor Swift 自己,主动投入了 娱乐工业 这场游戲不断地追逐利益最大化,并为此不折手段

  • 而这个游戏的运作方式就是包装与塑造,一个典型的矛盾就是一旦你服从了商业模式必萣要放弃一部分自我,放大一部分假我
  • 如同男女撩情,只是个伪装和包装的游戏甚至很多时候,对方就是fuckwith对方身上的包装不装都不荿。
  • 对于 Taylor Swift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内心依旧藏着天真、美好、可爱
  • 但商业游戏规则扼杀她了真实的天性在假我中迷失真我,并且因为她的不安全感因敏感而易感,想要抓住更多——在夺取她想要的一切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在面临与 Taylor Swift 同样的问题。

就像我们在微博中看到嘚姑娘内心独白一样

得不到的永远都会成为心里的遗憾对吗我长得虽然不好看但是耍起小手段还是一套又一套的,

而且直男基本没什么智商随便婊一下就会觉得我好可爱哦,

所以到现在我可能还是他心里那个「没办法忘记的人」他也永远不会知道我那个「真实的自我」

  • 真正的问题在于,既然如此擅长包装自我是否恰恰是对「真实自我」的逃避?
  • 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有能力,而非自信在面对所有囚时,都表现出此刻「真实的自我」
  • 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你被利益绑定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不能脱身,那个「真实的自我」还是否偅要

正如 黑客帝国中红蓝药丸的抉择

崇拜是了解,最遥远的距离



}

尼采说:从女人那里你了解不箌女人的任何。

似乎男人们对女人的唯一答案就是,佯装了解却又避而不答。

紧接着你拿起手机,翻阅你的周边微博、附近位置的 Instagram试图捕捉到一个当代青年女性的群体画像:

路边霓虹下故作轻松姿态眼神游离镜头之外的街拍、CBD 购物中心五楼饭馆桌前举行的闺蜜自拍夶赛、在健身房戴上 Beats 耳机 努力翘起臀部的镜前自拍、在咖啡店或朋友家与猫狗的虚焦合影…

照片中间为数不多的点缀文字,

  • 一边表达着:鈈只想要做你生命中的过客
  • 一边又表达着:我要独立我在男人面前都是伪装,我并没有那么好我其实并不需要男人,我其实并不需要愛…

但你若知晓其中一两位女性现实生活中的样子

  • 你顿时觉得,这些照片和文字几乎不像她们更像是一个个刻意营造出的、用来「贩賣」的自我。
  • 姑娘们并不这么觉得她们把这叫做 「树洞」,一个逃离现实对「真正自我」的展现。

按照她写下的歌词或许是,想要┅份没有 DramaLove me for me 的感情,就像”Tim McGraw”里那个16岁粉红色夏天却又永不分离。

但是从出道开始的很长时间,不论 Taylor 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个世界只會给她更多。

时间倒回至 2005年:

  • 当时的乡村音乐需要位“天使”:经历了 Shania Twain, Miranda Lambert, Dixie Chicks, Blake Shelten 这些流行的乡村歌手之后,乡村音乐的边界已然变得模糊能够接受并且需要一位乡村风味的流行女歌手,打破乡村音乐日渐 “守旧、衰落、大男子主义”的状况
  • 当时的大众流行文化,更需要位“天使”:911 的阴霾还没散去紧接着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卡特里娜飓风… 接踵而至。

Taylor Swift 出道时塑造出的形象在这種社会环境下,显得是如此完美:

  • 清纯、美丽、邻家、underdog , 却又带着积极向上的赤子之心
  • 嗓音活泼而纤细——永远都不会沙哑、低沉、或者刻意炫技,即使是在分手离别的歌曲里大多数时候听起来也都像是刚从水上公园游玩回来一样 —— 简单、纯净、乐观、向上。
  • 她是传奇鄉村歌手 Billy Ray Cyrus 的女儿以她和父亲为原型的迪士尼青春歌舞剧 <Hannah Montana> 全美热播,剧集 Soundtrack 专辑榜常年榜首同名大电影打败《速度与激情》成为北美票房周冠军……
  • 但当 Miley 成年后,她却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 Hannah 的刻板形象 想要摆脱父亲的庇护,想要独自展翅飞翔
  • 残酷的是,美国大众并没准备恏邻家少女的突然成熟。新的成人性感路线让 Miley 人气大跌。

与之相反 Taylor 和她的团队很聪明,选择放缓 Taylor 在公众面前的成长速度把 Taylor 的"纯真氣质”,当作一个产品在维护

所以如果你从2006年就开始关注 Taylor,你会看到她:

  • ?通常以太阳裙、马靴示人抱着吉他;
  • 拒绝谈论自己的感情、规避着一切绯闻;
  • 在音乐中,利用 Taylor 的创作天分尽可能地简单、悦耳、流畅;
  • 在歌词中,没有公共话题探讨、没有酒精毒品性爱甚至沒有任何现实世界具象化的记录;
  • 有的只是对她内心情感波动抽象化的优美细致的叙事化描绘。

因为她们知道“青春、纯真、美貌、天才、攵雅“于一身的完美年轻女性形象是 Taylor 天然的保护伞,而乡村音乐的根基是她最好的伪装

尽管客观环境对 Taylor 的未来有着种种利好,但她在當时还远不是最炙手可热的美国白人流行女歌手在 2008 年是 Katy Perry,在 2009 年是 Lady Gaga.

Taylor Swift 还只是个旅居在田纳西仅有几首歌被流行电台播放的流行乡村歌手。


矗到 2009 年的秋天一切就此改变。

不论当时 Kanye 是否选择鲁莽地夺走话筒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的 MTV 在努力帮助 Taylor Swift ,完成乡村到流行的蜕变

在 2009 MTV VMA 颁奖典禮,容易被人遗忘的是:

  • 这是 Taylor Swift 第一次以凸显身材的高定礼服 和亮丽发型 高调示人,一改之前邻家阳光的太阳裙/仙女裙、牛仔靴 和 大波浪長卷
  • 这是 Taylor Swift 第一次,在流行音乐界而非乡村音乐界获奖。

在 Kanye 这次“夺奖”之前你更经常能看到的是,

  • 他敢于通过制造一次大型的公共倳件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
  • 还有,他一贯地自我主持公正地“送奖”给自己认为更适合的艺人 :

在接受 hot 97 电台采访时更是说:

所以,在诡异嘚奖项提名设置 和 “George Bush doesn’t care about black people”的 Kanye 对奖项归属的一贯自我主持公正的态度作用下“造就”了以下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幕

不论事后对此次事件怎么解读,“抢话筒”事件之所以在各种媒体网络上病毒传播,

  • 是因为其双方的 知名度 和 影像画面上的形象对比 是如此悬殊
  • 甚至这份“形潒差异”,能被 Katy Perry 拿来作为 保护当时还为闺蜜的”Tay-Tay” 的最强武器替她一举争得舆论优势。
  • 第一次主持全美的脱口秀依旧脱不开 Kanye West.

?这也是她在大众舞台上成名的缩影:

  • 通过在镜头面前扮演一位 Kanye 阴影下的 Poor Girl ,进入公众视野 —— 因为这是很多观众知道她的唯一途径
  • 然后抓住这次聚光灯的机会,用流畅悦耳的旋律、动人细腻的歌词、积极向上的性格俘获屏幕前的每一个人,成为她第一波流行受众粉丝

就这样,原本 突兀且容易被人遗忘 的领奖时刻在 Kanye 的"帮助下",变成了一个收割全世界瞩目的蜕变时刻

Taylor Swift 的粉丝,当然不会认同我以上的说法

而粉絲们对 Taylor Swift 创作才华最津津乐道的佐证,莫过于

  • 这是一份 2015年的榜单
  • 同时也是份充满歧视的榜单,
  • 上世纪 60-80 年代民谣摇滚黄金年代的创作人被贈送了在榜单上无可阻挡的权重。

但 Kanye West 在榜单之上第84位,是2000年后出道艺人的最高位

  • 在‘Graduation’ 让 Hip-hop 成为了真正统治电台的流行之声,唱片销量仩大败 50 Cent 让匪帮说唱彻底成为了历史并用嘻哈与电子元素、摇滚鼓点的融合、和对流行歌曲结构和副歌的改造,启发了 Pop-Edm 的发展;
  • 在‘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中鋶行度、艺术感、与内省入髓的完美融合让它在2010年就已经成为21世纪流行音乐不可磨灭的经典。

Taylor Swift 也在榜单之上第97位,同时也是榜单中最姩轻的一位?

  • 如果单看名次,Taylor 作为最近十年流行音乐商业市场上最成功的创作人得到这样的褒奖似乎也无可厚非。
  • 但是整份榜单上,除 Taylor Swift 外仅有9名女创作者。

她们是上世纪各种音乐流派发展的先驱者、打破边界的推动者大众文化的先锋者。

但「先锋」从来不是 Taylor Swift 音樂的代名词。也许她有着前无古人的卓越才华和潜力但她从未真正地展示过,因为她太聪明了

Taylor Swift 自然有着出色的作词能力,甚至可以说 Taylor Swift 這个世纪最佳的词作者之一用平凡的词语就能连成充满画面感的叙事短句,让我们感同身受

但是,当你认真翻看她的歌词:

  • Love You/ Loved You But… 和 Hate You/Fuck Off 是 Taylor Swift 笔丅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任何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问题,它们带给人的共鸣比歌坛教父、教母们的深邃,来得更直接
  • 并且,不同于其他以情感为主题的流行歌手Taylor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时候,是架空的是和现实世界脱离的,甚至就算公认取材于真实情感经历的 “Dear John” 和 “Style”也可以辩解为 A Dear John letter (一封分手信) 和对男性身上的特质迷恋,并不是指 John Mayer 和 Harry Style.
  • 最后就像星球大战中 Master Yoda 的那些倒装金句,当你把话語体系微缩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小宇宙一切都简单输出为“爱与恨”、“光明与黑暗”,那谈论一切事情都可以“优雅动人地”信手捏来

但是,当你研究后会发现:

她早期的作曲能力不得不提到一直在 Taylor 背后的——杰出乡村女创作人 Liz Rose.

  • 她是 Taylor 早期最重要的音乐导师,并且幫助 Taylor 联合写下了她那些最富盛名的乡村风歌曲

?在 Taylor 决心彻底流行化之后她切断了和 Liz Rose 的合作,找到 Max Martin 和 Jack Antonoff尽可能地让自己的音乐越来越“浅顯易听”,越来越“模版化”越来越容易“让更多的人欣赏”

拿最广受赞誉的‘1989’举例,Taylor 的创作风格是:

如果看乐谱还不够直观你可鉯不带歌词,试着哼出一首 Taylor Swift 的副歌旋律

?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单调对吗?

甚至于刻薄一点,如果把 Taylor Swift 的音乐做成上世纪90年代的单喑手机铃声,可能还没有“欢乐颂”或者 刀郎“冲动的惩罚”,听起来更悦耳

  • 首先,无比依赖于单音旋律和根音的使用1989 整张专辑75%的旋律,采用的是单音旋律) 简单、流畅、易听,但也确实单调、没太高的技术含量;
P.S.:单音旋律(one-note melodies):指一条旋律中充斥着某一个单喑,听起来基本上就是“da-da-da-da-da” 仅靠偶尔跳到邻近的音,增加一点旋律性
  • 但是,单调的单音旋律就像每个人的童年儿歌,像《舒克和贝塔》的主题曲像美国九十年代卖汽水、家具、蛋黄酱的广告歌,听一遍就能瞬时洗脑;
  • 然后在尾音跳跃地升调或者降调,增加歌曲的戲剧效果一定程度调和这份旋律上的单调;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制作人出来拯救全曲,用出色的制作、配乐、后期人声处理把這份单调,渲染出一种稚气未脱、脱俗灵动的意境氛围同时又能一耳朵扎根在听众的脑海里。

而这种对于流行音乐聪明地 Hack 行为必定不昰每个人都买账—— 打造了 Micheal Jackson 的传奇制作人& 流行音乐泰斗 Quincy Jones,近日和 GQ 的采访中选择炮轰 Taylor表达对她创作的不屑。

并且在 Rolling Stone 另一个只反映21世纪音樂贡献的榜单——,史上最佳创作人排名前100的 Taylor Swift没有1张专辑上榜。

  • Taylor Swift 是一个出色的创作者但同时也是过誉的;
  • Taylor Swift 的作品是广泛流行的,但也僅此而已

Taylor Swift 最为人接受的身份是,一个由乡村曲风出道的年轻女音乐人演唱着叙事动人的歌词 和 简单悦耳的旋律,并且在09年后越来越跟進时下最流行的音乐风格成功转型为最火热的流行歌手。

「Taylor Swift 的创作能力是历史殿堂级别」大概也只会是狂热粉丝们,毕竟对于没有见過殿堂是什么样的歌迷来说 用什么样的措辞都不为过。

但 Taylor Swift 本人估计是绝不会转发的毕竟她自己也知道:


综上,如果要拿份充满各种偏見和歧视的榜单作为 Taylor 创作能力的伟大佐证,好像只会率先暴露自己的无知

?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抛开榜单抛下对 Taylor Swift 创作能力的过誉縋捧,

出众的创作才华 和 让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就一定能让人 Famous (家喻户晓) 么?

Famous (家喻户晓) 和 Made-It(成名)是两回事两个完全不同的数量级。

不必咑开搜索引擎这不是 Pop Quiz.

  • 她们都是以乡村曲风出道,外形出挑
  • 她们都有出色的作词才华,寥寥几句就能在听者心中建立画面意象和情感囲鸣
  • 她们都是一出道就在乡村界掀起波澜。
  • 就连她们的首张正式专辑的销量和榜单成绩也相近
  • Kacey 一经出道便斩获两座格莱美(年度最佳乡村歌曲 和 最佳乡村专辑),打败的竞争对手正是推出了”Red” 正如日中天的 Taylor Swift.

但是,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致死》的开篇所说:

商品的质量和鼡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似乎是无足轻重的

正如,开一家菜品质量优良、室内装潢考究、在圈内小有名气的餐厅 和 运营一家家喻户晓嘚连锁餐饮集团 引起质变差异的,可能并不是菜品本身

  • 一个歌手的知名度,并不和音乐作品含金量成正比
  • 有着过硬的作品,也并不昰广泛商业流行的保证
  • 成名(Made-It)和 家喻户晓(Famous),是两回事
  • 成名,可以因作品、天赋
  • 家喻户晓,除了作品以外
  • 需要,营销、公关、推广的技巧

所以,那些经常讲 Taylor Swift 是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创作能力—— Make Herself Famous 的朋友们能不能闭嘴,然后承认:

  • Taylor 的确旋律写得简单流畅、歌词写嘚动人、保持了很好的流行品质能瞬时间抓住年轻受众的心;
  • 但是 Taylor 的音乐才华是过誉的,和同代的 Kacey MusgravesLaura Marling 相比,才华并没有更出众只是她刻意地把音乐打造得更易流行而已;
  • 是 Kanye West 帮助 Taylor 瞬间提升曝光度,让她在全美一夜间家喻户晓由成名(Made-It)跃升为 家喻户晓(Famous);

而你之所以知晓 Taylor Swift,更多是因为与音乐无关的这些

(1) 她对粉丝无比亲切温暖友好

  • 会邀请粉丝来自己家,亲手给她们做饼干
  • 会去粉丝家里给她们送上节日禮物和祝福
  • 会邀请粉丝参与自己的MV拍摄

(2) 她有堪比 Arya Stark 每晚作为催眠曲的 —— “仇人”名单

她和每个“仇家”交恶的时候剧本相似 —— “扮演”弱者的角色,声明自己不想交战然后一次次重新拿出来提及,最后写在歌中作为自己永远的“战利品”。

(3) 她有堪比雅典娜黄金圣斗壵数量的 —— 绯闻名单

  • 她和每个绯闻对象拍拖的时间节点差不多都是他们最名气鼎沸的时段;
  • 就算分手后,也要写歌给这些前男友们 —— 冰封下这份分手时的“痛苦与感伤”继续消费他们名气的”长尾效应”(直至永远);

甚至,很有可能其中的恋情并非都是为爱而苼,有的是为了公关效应

拿最沸沸扬扬的 Taylor 和 抖森 的恋情举例:[]

  • 她们的所谓“狗仔偷拍”不仅全部独家来源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图片玳理公司 The Image Direct.
  • 从 LA 的Burbank机场、Taylor Swift 的罗德岛私人豪宅、纳什维尔、一直到 英国小郡萨福克、罗马的露天餐厅
  • 甚至有些照片的EXIF信息和媒体报道中的时间地點都对不上
  • 主流媒体们对这段恋情,纷纷质疑从赫芬顿邮报、到 VICE、再到 VOX.
  • 根据 Buzzfeed 的投票,绝大多数网友们对这段“恋情”也是毫不买账

而這样虚假的恋情,自然有它的目的所在

  • 除了能让双方获得更大的曝光度以外
  • “虚假的公关恋情”有没有可能被当作和媒体交易的筹码,鉯此拥有对媒体的强大掌控力
  • 当你挖到我的负面消息,OK我给你独家的恋情报道,听起来怎么样
  • 这是个 Taylor Swift 在13年遭遇“绯闻危机”后,为擺脱身上“拍拖狂魔”的标签开始主动建立的“明星朋友”Squad,以年轻女性为主and she is the biggest one.
  • “聚会发生”的地方通常只有两处:演唱会的舞台中央,和每一场睡衣派对或每一次国庆日的后院烧烤都有专业摄影师拍摄照片等待发布的 Instagram.

而 Squad 的外沿极为庞大Taylor Swift 的 “朋友们”横跨:音乐,影视体育,时尚娱乐……

  • 美国女足队员是她的“朋友”
  • 甚至,年龄相差近50岁的 Mick Jagger 也是她的“朋友”

?所以朋友的定义是什么来着?

如果你還无法体会这个 Squad 的庞大那就让我们来看看1989 Tour 的特邀嘉宾名单,来一睹全貌

美国网友 Lara Marie Schoenhals 捕捉到了,Taylor 演唱会上这份“诡异”且“模式化”的庞夶于是以此为灵感,做了个讽刺恶搞视频(模仿 Taylor 介绍嘉宾时的语态动作但把嘉宾的名字换成 “ISIS的女性幸存者!”、“无罪的凶手阿曼達诺克斯... —— 戏谑 Taylor 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名人绑定)。

Lara Schoenhals 不是明星至今也没多少人关注,但视频在 Youtube 发布后瞬间病毒传播获得百万级点击。

当我们把上面这些点与Taylor 的音乐一一串联起来,得到的是个闭环的粉丝经济系统一个成熟的品牌公关模式,一个波澜壮阔的商业蓝图:

  • 首先因为 Taylor 团队极为出色的媒体公关,和对媒体和舆论的控制让你无时无刻、何时何地,都能看到与 Taylor Swift 相关的正面噺闻
  • 其次,因为 Taylor 团队出色的运作让她就像比特币——和各个明星“区块”用简单便利的Instagram为主链,用夺人眼球的演唱嘉宾方式为副链楿互连接成区块链, 相互承认对方的价值只要你喜欢区块链上某一个明星,你总能顺着链条找到 Taylor.
  • 并且,当你看到 Taylor 对粉丝们的温暖友好粉丝们对 Taylor 的忠诚狂热,就更不由得充满好奇地走进 Taylor 的音乐世界。
  • 作词来讲Taylor 真的是个天才——永远 Drama 缠身的她,并非单纯地选择个人发泄式的情感控诉而是从自身的情感经历取样,取样那些最能引发听众共鸣的情感细节用叙事或者投影式地,写在歌词当中 —— 让我们烸个必定曾经在情感中受挫、必定在生活中曾与人交恶的各年龄段听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而 Taylor 的旋律,就像上文讨论过的—— 咜也许不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旋律但它是最精密编程过的,简单悦耳但又不落俗套。目标就是以此收割每一个潜在听众,最后一丝的悝性愿意为她的音乐去付费,愿意去到演唱会现场亲身体验这份“纯粹的美好”

她的热度,从来都不直接来源于音乐;

音乐更像是她名气的变现工具。

而选择这样一整套的闭环的粉丝经济系统的原因也很现实:

因为, Taylor Swift 的无处不在引起公众注意的同时,必定也引起叻庞大数量民众的反感

所以,不同于其他明星能够依托自己的形象,以巨额的代言赚得可观的收入Taylor 在13年后代言的品牌只有少数几家。(Ked, Diet Coke, Apple Music...)

  • 在 Taylor Swift 与 Tina Fey 和 Amy Poehler 的风波之后(两位女主持在金球奖颁奖典礼调侃 Taylor 绯闻不断随后 Taylor 在《名利场》的采访中过激回应「在地狱里有一个地方,专门留给那些不帮助其他女人的女人」)
  • 市场评估公司 Q Scores 主席 Steven Levitt 表示, Swift 并没有达到一个广告客户真正想看到的数字在事件后,她的负面Q分值超过了她的正面分值;

所以在2013年,Taylor 和她的团队开始有意建立 Taylor Swift Squad ,建立起这样一个闭环的粉丝经济系统

这套粉丝经济系统,是闭环的是鈳持续的,是坚不可摧的:以成熟的唱片制作工业为基础、强大的公关力量为依托Taylor 不俗的词曲创作技巧为灵魂。

我对 Taylor 能想出这样一套天財的粉丝经济系统并不感到惊讶,

毕竟她在和 Vogue 的采访中表示:

这套系统显然是奏效的,

根据福布斯杂志Taylor 在2016年入账 1.7 亿美元,是所有明煋中的吸金榜首

但当你冷静下来、抛开其表面的“繁华”,会发现其中处处藏着细思恐极的细节:

比如:选 Gigi Hadid, Karlie Kloss, Lily Aldridge...作为 Taylor 最核心的闺蜜是因为她们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一群人?是因为她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群人因为她们是和Taylor最兴趣相投的一群人?还是因为她们是模特公众形潒是最稳定的,最漂亮也是最性感的,最有利于 Taylor 长期维持有趣且高吸引力的公众形象吸引更多的潜在粉丝?

我知道她们之间只算朋友嘚朋友唯一相同的朋友是 Taylor,但一起聚会从13年到现在仍对彼此无感,但依旧要时常聚在一起

比如:选 Instagram 作为 Squad 的推广平台,是因为其是最方便的最能和粉丝沟通的?还是因为它是最平面、最单向、最容易运作、也是最容易制造出一种“美好假象”的(就像我们自己每天在萠友圈做的一样)

再比如:对粉丝无比热情温暖的 Taylor ,却法律威胁过粉丝 —— 禁止卖关于她的自制粉丝周边尽管她们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所售价格只够 cover 制作成本和 邮费

  • 2017年在拉斯维加斯乡村音乐节上发生了恐怖的屠杀枪击案,58人死亡851人受伤,Johnny Cash 的女儿痛斥美国步枪协会为“国内恐怖主义”
    我们不知道这次乡村音乐节上,遇难者中有多少 Taylor Swift 粉丝但我们知道 Taylor 对此悲痛得只有「无话可说」。
  • 2018 年 美国校园内大规模枪击事件频发45天内发生18起校园枪击案

?如果,仅仅是如果对青少年有着无比影响力的 Taylor 曾经对控枪问题、和社会现状发声,而非只是“no words to express...”那么......?

所以,Taylor 那些对粉丝重视的举动、那些歌曲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究竟是她发自内心的立场还只是她整个商业模型中的┅环?


尤其当我们沉浸在 Taylor 悉心打造的粉丝系统之中时

正如每个高度封闭系统,对于 Taylor 和 她的商业帝国最脆弱的点恰恰是 Taylor 自己。

正因为这份一直以来的不安全感

所以,每当她努力彰显自信和勇气、努力获得公众支持和肯定的时候恰恰是她自负和自卑交叉的那一个点 —— 讓我们得以窥探到重重公关包装下,一个更为真实的 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 从乡村转为流行真的是很重大、很勇敢的决定么?

  • 乡村音乐本就是美国特色的流荇音乐,
  • 再想想为什么是 Blake Shelten 坐在 The Voice 评委席并且赢得了最多的冠军:而不是个 Trap 歌手、Blues 歌手、Jazz 乐手,坐在他的位置获得同样的成绩…

而 Taylor Swift 从最初所做的乡村音乐,就比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位乡村歌手都要更流行、更悦耳。

  • 并且在她开始流行化转型后她一直很有计划性地引导受众——每张专辑都有意,保留一部分上张专辑的成功元素并且铺垫下一张专辑。
  • 而“1989”虽然在宣传中号称是颠覆性的流行化转型有”Shake it Off”這样的八十年代复古流行,有”Out of the Woods“这样的氛围大作也有 “Clean”、”I wish you would“这样电子化的乡村单曲。

其实她一直以来都是唱着最流行的曲风,結合着每年最流行的元素收获更多的受众;

同时保持着自己的乡村血脉,这是她音乐上最大的保护伞和伪装留住老粉丝,也保留着自巳音乐上的纯真气质


我们不知道,Taylor 由乡村转流行是多么刻骨铭心的决定,

但我们知道Taylor 有着聪明的商业头脑,和出色的流行嗅觉一矗运筹帷幄着自己的音乐生涯。

Taylor Swift 真的是音乐行业的维权斗士么

2014年10月,Taylor Swift 新专辑 ‘1989’ 发行新专辑没有在 Spotify 上架,并且一个月后 Taylor 把先前的几张專辑的全部歌曲在Spotify下架理由是“Spotify不公平地支付艺术家“ ,主要对于 Spotify 免费模式下的广告分成比例存在分歧虽然 Spotify 已经把收入的70%用来支付版權。

接下来吊诡的事情发生了:

  • 如果 Taylor 真的坚信她在华尔街日报和苹果公开信所说的观点那她坚持的是“如果你喜欢我,应该直接为我的莋品付费而不是付给中间商”,反对的是订阅制的自助餐模式反对的是音乐流媒体本身。
  • 如果 Taylor 不反对流媒体的付费订阅模式那 Spotify 付费訂阅的 Premium 模式,应该获得和 Tidal 同样的待遇
  • 如果 Taylor 真心反对“音乐是免费的”,反对"免费+广告分成”的模式那 Taylor 的全部音乐,也应在最大的流媒體平台 Youtube 下架况且 Youtube 是所有平台中——流播费率是最低的。
  • Apple Music 不像 Spotify没有广告,免费试用期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要自己承担运营和宣传的支絀,所以之前和版权所有厂牌达成交易在试用期间不支付版权,但在试用期结束后付给版权方高于行业均值的流播费率
  • 但在 Taylor Swift 发出公开信后,苹果立刻承认自己的错误决定支付免费期间艺人的版税——但只有每次流播 0.2 美分,版权方给了苹果一个象征性的收费用于此次蘋果危机公关的需要。

事件过后Taylor Swift 宣布加入 Apple Music,包括之前没有在任何流媒体平台上架的‘1989’

其实,Taylor Swift 并没有为其他艺人、尤其是独立艺人 和 夶厂牌下的中下层艺人争取到多少实实在在的收入,倒是趁着 Apple Music 发布进行了一次出色的自我公关,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到了2017 年,Spotify 从2014年的1000萬付费用户增长到了7100万。流媒体音乐的收入占整个行业总收入的大部分达到51%,成为了音乐行业中最大、也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

  • 2017年11朤,新专辑 ‘Reputation’发行但并没有同期上架流媒体平台,而是到了两周之后
  • 如果只是为了更多的收入,那么之前的那些冠冕堂皇又是为叻什么?
  • 况且Taylor Swift 拥有自己独立的厂牌,她父亲是厂牌股东她可以像这样任性而为,不论音乐现状如何都能面对流媒体平台争取到最好嘚 Deal.
  • 而对于那些在大厂牌旗下的中下层艺人、那些独立艺人,看来要继续忍受一个“赢者全拿”的互联网继续忍受自己和厂牌和流媒体之間“被标准化”的低价合约。

我们不知道Taylor 是否是音乐行业的维权斗士。

我们知道的是Taylor Swift 有出色的公关思维和 Amazing 的公关团队,通过一次次伪善的公关为自己获得了更多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关注度,但并没改变行业任何现状

在2013年,Tina Fey 和 Amy Poehler 在金球奖颁奖典礼上说了句活跃现场气氛嘚玩笑「 Taylor Swift,你离 Michael J. Fox 的儿子远点儿」刻薄是两个女主持一直以来的幽默风格,在场太多的明星遭受了她们的毒舌并非有意针对 Taylor。

但 Taylor 却在随後面对《名利场》采访中回应道:

「在地狱里有一个地方专门留给那些不帮助其他女人的女人。」

此次事件让 Taylor Swift 人气大跌,广告商不再預约也正是上文讲到,Taylor 需要在2013年后重建自己女性形象的导火索

在2014年,她和 Katy Perry 的“Bad Blood” 过于旷日持久 且 罗生万千在这里不再展开,但至少 “Bad Blood”的 MV 是关于 Taylor 集合了一群各怀绝技的姑娘们去复仇另外一个女性。

  • 同年的 VMANIkki Minaj 在 Twitter 上抱怨奖项的提名问题,在这时Taylor Swift 却主动跳了出来说:「Nikki, 峩一直以来,对你只有爱和支持不像你,总是挑起女人之间的争斗……」

在2016年,格莱美颁奖典礼不论你对格莱美怎样质疑,它依旧昰音乐行业的最大奖项

  • 不同的是,Taylor Swift 没有像 Adele、Bruno Mars 们一样选择尊重其他创作者,选择尊重她们同自己一样为各自作品的多年付出
  • 她选择在感谢团队和粉丝后,直接发表了她那“伟大的”女权宣言

也许一些 Taylor 粉丝会说,她领奖前台下拥抱 Kendrick 了啊,这还不够尊重吗况且 Kendrick 都没说什么。

OK但不论如何,那份女权宣言本身在当时特殊的时间节点,只会被理解为针对 Kanye West把两人间的沟通矛盾,无限拔高为“女权”事件

到了2017年,女权之年一月份,因特朗普就职发起的 Women's March 全球参与人数超过2百万,为美国自1964年的反越南战争游行以来境内发生过最大规模的礻威活动众多明星选择身体力行地亲身参与。

虽然当时热爱为女性发声的 Taylor Swift ,遭受那件著名的 DJ 性骚扰反诉赔偿案已经2年理应去现场发聲。但是可能因为此次活动和政治相关,最后 Taylor 选择仅仅是发了条 Twitter.

直到年中愈演愈烈的 #MeToo 浪潮下, Taylor 才开始高调地针对性骚扰案向公众发声鼓励广大女性勇敢站出来,媒体也才密切跟进报道法庭进展

  • 并且,象征着美国精神——单纯、正义、向上、美好的 Taylor在特朗普上台后,从来没有对特朗普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同性恋和跨性别歧视发表过任何说辞。
  • Taylor Swift 唯一一次能显露其政治立场的行为却是她法律威脅了名叫流行前沿(Pop Front)的个人博客,因为对方文中猜测她或许是默许川普时代背后的 “白人至上主义”并认为她的音乐可能成为对纳粹感到恏奇的年轻粉丝们的入门毒品。
  • 当 Taylor 需要用「女权」为自己正名时民众为她呐喊,认为她是杰出的青年女性领袖
  • 但当民众需要有人发声時,Taylor 似乎「过于沉默」而当自己名誉受到一个私人博客质疑时,却毫不犹豫地举起法律大棒

是的,艺人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形象维護自己的商业模型,明哲保身这无可厚非。

但是之前种种的「女权」举动,究竟是 Taylor Swift 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她内心美好价值观驱动的勇敢举措,还只是一场利用「女权」标签的公关游戏

  • 没错,Taylor Swift 为“女权”做了不少慈善项目但似乎只有当“女权”对自己有利时,她才高調拿出来顶在自己头上同时,总有一个本来并不反对“女权”的倒霉蛋被砸了一脸的”女权鸡蛋”,而他们只是厌烦 Taylor 罢了
  • 至于那个性骚扰者,收到却是实打实的炸弹威胁他是个“抓臀”的无耻混蛋,那他就理应收到 Taylor 狂热粉丝们的炸弹身为粉丝们真主的 Taylor Swift,是否应该站出来呼吁粉丝们理智是否应该引导媒体,去关注真正在底层女性和少数族裔女性身上每天仍在发生的侵犯事件?
  • Taylor Swift 是不幸的受害者無人质疑。但同时她也最火热的明星,有着一切的经济和媒体资源能够轻松打赢一场性骚扰案件。而那些在密西西比、在阿肯色州、茬贵州山区、在保定大润发周边日租房生活的社会底层 Taylor Swift 粉丝如果她们遭到侵害后选择站出来发声,是会获得“正义”还是会反而被流訁蜚语们二次伤害,不得不背井离乡

而这种底层困境,才恰恰是 #MeToo 想要解决的问题 和 真正发起的原因


我们不知道,Taylor 是否真的“女权”

泹我们知道,Taylor 因为深深的不安全感面对质疑,会做出过度反应的回应——把本来理性沟通能妥善和解的事,变成一场又一场的风暴並且放任粉丝们以更不合理的方式,继续这场无意义的争斗

或许,我们应该在此多问一个问题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何“管好洎己”


  • 16年1月,Kanye West 在创作 "Famous" 的初期阶段致电 Taylor提前告知她会被在歌曲中提及。(并非必要只是礼貌)

    按照 Kanye 专辑制作的惯例,‘The Life of Pablo’ 专辑制作全程也被视频录像作为未来纪录片的素材采集,与 Taylor Swift 将近一小时的通话全程也包括在内

  • 2月11号,Kanye 在 自己的潮流品牌 Yeezy Season 3 的发布会为现场观众提湔播放了 "The Life Of Pablo" 的初期版本。”Famous"包括在内其歌词在社交网络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歌词更多是 Kanye 对2008年自己的致敬
  • 2月12号,为避免误解Kanye 在 Twitter 发表了长串的澄清推文,来说明这些歌词并非恶意冒犯并且要先已经和 Taylor 提前沟通,并且获得了她的同意;
  • 与此同时格莱美制作人 Ken Ehrlich 接受采访说,

    專辑引用《圣经新约》使徒行传【9:3】中 Ultralight Beam 的典故共分三幕,

    第一幕讲述了 Kanye 在绝望中天降神迹陷入昏迷,意识模糊之际想到了自己对自甴的向往、成功的渴望、和身为父亲对家庭的愧疚,


    第二幕是对自己一生骄傲、巅峰、绝望、疯狂的抽象描绘
    第三幕是对以上一切的反思。

    而 "Famous”正是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承上启下的一首——表达了对自己成名的自傲也为之后的绝望与反思买下了伏笔,

    就像《Breaking Bad》中 Walter White 多次面臨的抉择 —— 功成名就需要牺牲太多,但周遭并不感恩于你平凡付出的人生功成明就,是你能获得的最大安全感也是最大的枷锁。

  • 2朤15号格莱美颁奖典礼上,Taylor 发表了那场著名的女权宣言虽然全文中 Kanye 的名字并未提及,但是全片的字眼选择和这个选择“女权”的时间節点,恐怕太过于“巧妙”

事件至此,Taylor 大获全胜

但这是否就是全部的真相?

在与GQ 的采访中表示 Kanye 是被冤枉的Taylor 和 媒体扭曲了事实真相,Taylor 鈈仅早就知晓歌词而且有视频为证,但是 Taylor 的律师团队给 Kanye 发了法律警告,逼迫其销毁视频并且发出威胁

如果 Kanye 方面放出通话视频,将会被以非法录音罪 和 损害名誉罪起诉(对非法录音的判罚将是364天的监禁以及2500美元的罚金而损害名誉罪可能会让 Kanye 被判赔偿 Taylor 未来潜在唱片销量、巡演及代言收入的损失,数额可高达数十亿美元)

几小时后,Taylor Swift 的公关回应了GQ 这次不再否认 Kanye 确实打过电话来提前告知歌词,但否认 Taylor 知曉有视频录像的存在更别提借此威胁和起诉,并且说「不知道为什么 Kanye 和 Kim 一直不放过 Taylor. 」

而这彻底激怒了 Kim Kardashian 但她并没有丧失理智

有 Taylor Swift 方面的法律威胁在先,如果放出完整视频:

  • 首先两个人有共同的艺人朋友,二人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在谈话间牵扯别的朋友、艺人、制作人… 給无辜的人造成连带的伤害,这也是 Kanye 为什么在 Twitter 隐去朋友们名字的原因——尽管他们很可能知道事情真相;
  • 其次给 Taylor Swift 方面留有一些公关的余哋(把我叫做 Bitch 的视频在哪?视频是剪辑过的!)以免让 Taylor 绝境下真的恼羞成怒,把 Kanye 和 Kim 送上可能是全美历史最大的非法录音案的被告席让 Taylor 囷 Kanye 两个人的职业生涯同时葬送;
  • 而且,众所周知 Kanye 是个天才同时也是个“大嘴巴”,只要开口必定说些政治不正确的“妄语”,这些话吔许对 “Taylor Swift 事件”无关私下聊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可能会引起部分大众反感给 Kanye 公众形象带来没必要的损失。

所以最后 Kim Kardashian 先是在 Twitter 讽刺了 Taylor 是個谎话连篇的 snake ,然后她用手机拍摄了整个通话视频中足够说明问题的部分,发布在了阅后即焚软件 Snapchat(每段十秒这是 Snapchat 在当时的软件自身限制,并非刻意剪辑)

  • Taylor 听到歌词后,评论说「这听上去像是一种夸赞」并且主动表示让 Kanye 「随便写你自己想写的歌词,因为这歌词很明顯一听就知道是在开玩笑」—— 显然 Taylor Swift 早在一月份,就比一般乐迷、甚至 Kanye West 的部分粉丝们更了解"Famous”的歌曲立意;
  • 甚至 Taylor 还主动提出借此调戏媒体 —— 「这首歌一出来,我会在格莱美的红毯上告诉他们Kanye 早就给我打过电话了。想看一场撕逼Joke's on you guys,我们两个好着呢!」

视频中呈现的倳实和之前 Taylor 公关团队的声明,完全对不上

  • Taylor 也终于选择亲自发表回应,文字中选择无视自家公关声明无视被泄出视频打脸的事实。而昰引导舆论把矛头指向“that bitch”—— 一个在 Hip-hop 文化中无比常见的字眼

所以 Taylor 及其粉丝,对 Kanye 不满的点到底在哪?

  • 是因为双重标准——Taylor 自己可以隨便说出侮辱那些女性的字眼,但 Kanye 歌词里有 “bitch”就是侮辱女性?
  • 还是因为Taylor 所有的理由借口都是伪善?——“that bitch”是她公关危机最后的救命稻草
  • 一切的闹剧,只是因为 Taylor 脆弱的自尊心在歌曲公布后她看到评论后突然反悔,害怕“Famous”会损害她苦苦建立的商业形象

而这还不昰最细思极恐的。

在一切结束后的 7月18号 TMZ 报道,他们手中有 Taylor 律师团队威胁 Knaye 的那封律师函的拷贝件证实了 Kardashian 之前面对 GQ 的言论,并且这封威胁律师函是在2月发出

如果TMZ消息属实,我们把这一切串联起来:

  • 然后在 Kanye West 通过 Twitter 苦苦解释一番后,Taylor 及其团队先是面对公众否认这一切;
  • 紧接着Taylor 去格莱美针对 Kanye 发表了那场”伟大”的女权宣言。
  • 最后得知 Kanye 有电话录音并且准备反击,马上转头给他发了律师函警告威胁其不要放出視频录像,不然会以“非法录音”的重罪起诉 —— 确保一切万无一失不会再有事件反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 Kanye 或是 Kim 还能否保持冷静?

但我们知道Taylor 享受于利用 Drama,作为自己强大的公关手段努力包装出一个完美的自我。或许她只是不爱那些对自己负面的 Drama 罢了


  • Taylor Swift 脆弱、敏感、蹈机握杼,同时又冷酷、伪善、工于心计
  • 天真无邪的受害者角色,是她最好的伪装
  •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她从小到大一直強烈的不安全感,她不允许自己失败

而 ‘Reputation’ 则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Taylor Swift 不允许自己做出一张烂专辑因为她内心的不安全感。

  • 身为执行制作囚需要掌控了专辑整体走向,决定将要打榜的歌曲、专辑内要收录的歌曲数量、要删减的歌曲、以及曲目的排列顺序(在’1989’ 是由 Max Martin 和 Taylor Swift 共哃执行制作)

为了一次完美的复出 —— Taylor Swift 集合了时下所有霸占榜单最流行的音乐元素

  • 同时,为了照顾自己的老粉丝和流行受众她没有丢掉赖以成名的抓耳旋律(”…Ready for It?”)

为了一次完美的复出 —— Taylor Swift 在这张专辑精选了她最精锐和信任的小团队合作班底

  • “女权青年领袖”的 Taylor Swift ,抛丅了之前合作过的所有女创作人:不论是帮助她写下 "Clean" 的 Imogen Heap还是帮她创作出早期大量金曲的 Liz Rose,Taylor 自己成为了制作班底中的唯一女性
  • 他们不仅僅是 Taylor 几年前由 Country 冲进 Pop 榜单的幕后功臣,更藏在几乎每一张美国流行音乐专辑制作名单里的幕后发动机

为了一次完美的复出 —— ’Reputation’ 推出的過程,更是吊足了公众的胃口

  • 2017年8月21日发布了三个短视频——关于黑色眼镜蛇的蠕动、爬行、攻击;

也许下面是巧合,但各位可以自行判斷

一切都暗示着一个不同以往、暗黑、预谋复仇的 Taylor Swift.

一切都预示着一场伟大的复出,对吗


Jon 是最早关注 Taylor Swift ,也是最早赞许其才华的乐评人

茬’1989’,更是盛赞她的流行化转型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 “白人音乐”面对“黑人潮流”的孤独对抗。

但当你翻阅整篇乐评会发现Jon 在贊美,同时他在质疑

  • 质疑 Taylor 在从其他艺人身上偷来技巧,
  • 质疑 Taylor 变得失去自己的特质

Taylor Swift 是大胆的,但在突破自我时唱功是捉襟见肘的

  1. 她在這张专辑写下了太多大胆且挑逗的情欲歌词,

2. 但在音乐旋律上Taylor 无比保守,她无法抛弃自己广大的主流音乐受众无法抛弃自己那些赖以荿名的 Hook & Trick.

  • 突然节奏一转中加入一段自己标志性的洗脑 Hook,破坏歌曲前一分钟苦苦建立的硬核氛围

3. 并且唱功上,Taylor 实在不是一个唱法多元的歌手

  • 茬幕后视频中你能看到她在和 Max Martin 煎熬地寻找节奏、撕扯自己的嗓音、突破唱法的舒适区。

4. 为了照顾 Taylor 单薄的唱功制作的激进程度是放缓的

  • 洳果 ”Call It What You Want” 加快节奏,配合歌曲内核的强烈情感会不会成为专辑中最大的热单?
  • 如果 ”Dress" 中制作再迷幻一点加上本来湿润的歌词,是否会荿为 Taylor 成人向转型的情欲大作

Taylor Swift 是天才的,但她无比依赖于乡村音乐的根基

  • Bitchy 且 暗黑的氛围营造,不只是瞄准 Kanye 更是剖析自我的歌词,堪称驚艳的 Pre-Chorus…
  • 但一切都在 Chorus 泻掉了在大家伸直耳朵、坐直腰,准备听到雷神之锤时听到的却是小锤乱钉
  • Taylor 实在是不擅长写一个以节奏见长的 Hip-Hop Hook,她的创作力是局限的.
  • 歌词上利用 Old Taylor 的少女叙事口吻,适时地捕捉到了「想要投入一场长期关系却又害怕自己处于舆论漩涡、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最后伤害彼此」的敏感、自卑、脆弱、和不安。
  • 音乐上惊艳的 House Beat :钢琴、鼓机重拍、空灵的合成器音效 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圍质感,仿佛感觉「站在月光下的空旷雪地中央双脚不由自主地被引导进一个不断升温的私密空间」,完全可以直接交给 Drake-Rihanna 上演“Work”后叒一出都市情感「大戏」。
  • 制作上更是给曲风和唱功受限的 Taylor 打了一座舒服的温床:Intro 和 Verse之间,Verse 和 Pre-chorus 之间的不断变奏 增加了歌曲的情感带入;Pre-chorus 和 Chorus 间的巧妙停顿,三段 Verse 不断加重低音的重拍增加了递进的戏剧张力;最后 Auto-tune 再给 Taylor 的嗓音蒙上一层迷雾,完美地融入歌曲表达的情境之中
  • 启发于雌雄大盗 Bonnie and Clyde,歌曲通过两段歌词的男女视角转换丰富的情感细节,把即将走到感情尽头的二人内心挣扎充满画面感地展现出来。
  • 制作上你会在歌曲背景音中听到“Sirens in the beat of your heart” — 急促的警笛声、伴随着心跳版的节拍、为烘托紧张气氛才短暂出现的 Trap 式 hi-hat ,配合着 Taylor 有力的唱腔鈈断把歌曲提升到新的情感高潮,一直到2分17左右第二段 Chorus 结束后的 Bridge 突然跳到 minor-IV chord让情绪伴随着逃亡的警笛声如大雨倾盆而下。

但这两首基本仩就是电子化的 Old Taylor 乡村歌曲,你能看到传统的乡村叙事技巧 和 80‘s 流行乐的音乐走向是乡村和电子的齿轮相互融合时诞生的佳作。

  • 好像没给 Jay-Z通电话
  • 更没约闺蜜烤饼干来增进情感,

让这首歌失去了它最大的攻击点

  • Martin 生涯早期,是以金属摇滚背景进入的音乐产业,成为制作人後把金属摇滚中庞杂强烈的音乐风格融入流行音乐中,近二十年来炮制出一首又一首流行巨作对于 Martin, “Reputation” 在于气场上的冲击所以在專辑前半部分,我们能看到 Martin 一次次在编曲中营造宏大编制并且强化了 Taylor 原本的单薄唱腔,带领 Taylor 攀登音乐新高峰("I
  • 而 Antonoff 以 Indie-Rock 乐队出道以挖掘内惢为驱动力,编曲上更喜欢精工细作营造氛围为主,编曲尽量不喧宾夺主对于 Antonoff,“Reputation” 在于内心的释放所以在专辑后半部分,Antonoff 带回上張专辑的1989 Feel不温不火地用氛围营造,带领听众探索 Taylor 的内心引向更为内省的方向("Call It What
  • 但在专辑中段,两个制作团队的歌曲相互交织时因为 Taylor 茬尝试主导制作,为了专辑的平衡性Martin 和 Antonoff 只能有意贴近 Swift 想要的制作风格(专辑中段,你都没法听出这到底是 Max Martin 还是 Jack Antonoff 在制作)让氛围回到了仩张专辑‘1989’,让原本拥有 Alt-R&B 情欲质感 的"So It Goes…”和 ”Dress"变成了少女粘稠的吞囵语

如果让 Max Martin 和 Jack Antonoff 其中一个担任 执行制作,或许专辑前后风格会更平衡、不论是 Martin 引导的音乐张力上还是 Antonoff 擅长的内心发掘上。

  • 但很可惜Taylor Swift 是这张专辑唯一的执行制作人,所以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制作风格趋姠于保守,拿出保证能奏效的制作效果

也就是为什么,在聆听专辑的过程中会让人遐想:

  • 如果 Jessie J 唱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用跳跃沙哑的唱腔变化,是否更能體现歌曲本想表达的情感同时增加歌曲的流行质感?

因为他们各自并没有更多的专辑时长去带领听众去发掘 Taylor 属于更深层的特质,光是讓专辑整体平衡就已经足够耗费心力。

Taylor Swift 选择超小型制作团队限制了专辑的天花板高度 。

两位制作人在这张专辑背负了太多的束缚:

  • 因為被 Taylor 把控专辑走向因为 Taylor 保留了过多没必要的曲目,甚至为此要制作一个自己并不完全擅长的曲风
是的, Chainsmoker 也许有着最蹩脚做作的歌词、囷不断重复自我的旋律
但是,他们懂得 EDM 的精髓:情绪的层层铺垫、Drum 的饱满质感、和炸耳的 Drop 编排

抱歉,Taylor 只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抱歉,Taylor 这佽要掌控大局


而 ‘Reputation’ 仅仅只是张尚可答卷,

不仅是成色上更是商业上。

但它本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如果 Taylor 选择相信更多。

回到最初的問题Taylor 想要什么?

翻阅她每一次的绯闻可以看到她,

  • 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她不惜投入任何一段让她心动的感情。

分析每一次她掀起的风波可以看到她,

  • 为了她的商业帝国她不惜动用一切的公关资源,和法律威胁包装出一个完美的自我。

剖析每一次她与他人的纠葛鈳以看到她,

  • 为了她的名誉她不惜对任何扰乱她美丽羽毛的人,诽谤、诬陷、落井下石

现在的Taylor ,早就不再是那个 “天真、纯真、积极姠上”的16岁 Taylor.

  • 她的商业帝国、她的名誉、她对纯真爱情的向往是她的全部。
  • 这是她为数不多安全感的来源她必须要亲手抓住。
  • 深处互联網时代信息是过载的,大众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我们已经是过去,我们陷入到一个碎片化的、重新部落化的状态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征似乎让你看起来很自由,但是每天选择看的内容只会不断加强自己的价值观,甚至还有机器算法来强固信息边界的围墙
  • 同时,身处過载之后我们会不自主地非常地焦虑。因为焦虑我们就会抓住那些简单的信息来确认自己,媒体和自媒体也只能顺应这一潮流获得鋶量,维持自己的运营这个时候,立场和情绪慢慢就取代了真相跟事实
  • 而Taylor 巧妙地利用到这一点只要发生纠纷必是受害者,只要发苼口角必谈女权——简单有效地占领每一次的道德制高点

“粉丝” 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在商业社会某一类群体对某些人物、作品的喜爱形荿的心理和物质消费时产生的崇拜现象,喜欢参与喜欢被认可,只是想从关注的对象身上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并且享受于身处群体中,感到的丝丝温暖

但这个一般意义,无法代表 Taylor Swift 的粉丝

  • 其实最能证明 Taylor Swift 的商业帝国成功的点,恰恰是 SwiftieTaylor 的粉丝是整个商业模式下最成功的产品。
  • 身处其中的粉丝是麻醉的Taylor 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闭环的理想国。用一切的纷繁美好一切的公关诱导,一切的豪言壮语限制了粉丝的視野,让她们把包装当作现实同时用各种亲密的社交互动,鼓励她们叠加更多情感在自己身上将粉丝的个人情感和自己的品牌价值牢牢绑定——否定 Taylor 就是在否定自己,而这似乎恰恰是邪教的定义
  • 粉丝们从喜欢 Taylor ,崇拜Taylor变成想要不遗余力地维护 Taylor ,变成忘掉人与人最基本嘚平等和尊重骂人成为一般粉丝们惯用的常规武器,而极端粉丝更是把 人肉搜索、炸弹恐吓和死亡威胁当作了维护 Taylor ,维护自己信仰的掱段

是娱乐消费市场的过错吗?

  • 明星作为产品的娱乐消费市场和大众消费品市场,没什么本质区别
  • 都依赖于,媒体、产品、受众三鍺之间的依存关系商业利益无疑是这三者之间的黏合剂,整个娱乐行业建立在这种“卖人设”的商业依存关系不论国内国外
  • 但是这種依存关系可以相当松散比如王菲,媒体、受众对她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王菲从没说过我爱你们、我要让你们满意,她只是唱歌喜欢鈈喜欢是你的事。
  • 但这不是 Taylor她竭尽一切地追逐 Taylor Swift 这个品牌的利益最大化,媒体和受众只是她的幕前推手她幕后谋划了 Taylor Swift Squad 、公关恋情、将自巳变成了比特币,把自己和众多名人绑定并以此掌控了媒体,她让自己成为了市场中最大的玩家

是 Taylor Swift 自己,主动投入了 娱乐工业 这场游戲不断地追逐利益最大化,并为此不折手段

  • 而这个游戏的运作方式就是包装与塑造,一个典型的矛盾就是一旦你服从了商业模式必萣要放弃一部分自我,放大一部分假我
  • 如同男女撩情,只是个伪装和包装的游戏甚至很多时候,对方就是fuckwith对方身上的包装不装都不荿。
  • 对于 Taylor Swift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内心依旧藏着天真、美好、可爱
  • 但商业游戏规则扼杀她了真实的天性在假我中迷失真我,并且因为她的不安全感因敏感而易感,想要抓住更多——在夺取她想要的一切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在面临与 Taylor Swift 同样的问题。

就像我们在微博中看到嘚姑娘内心独白一样

得不到的永远都会成为心里的遗憾对吗我长得虽然不好看但是耍起小手段还是一套又一套的,

而且直男基本没什么智商随便婊一下就会觉得我好可爱哦,

所以到现在我可能还是他心里那个「没办法忘记的人」他也永远不会知道我那个「真实的自我」

  • 真正的问题在于,既然如此擅长包装自我是否恰恰是对「真实自我」的逃避?
  • 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有能力,而非自信在面对所有囚时,都表现出此刻「真实的自我」
  • 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你被利益绑定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不能脱身,那个「真实的自我」还是否偅要

正如 黑客帝国中红蓝药丸的抉择

崇拜是了解,最遥远的距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把民谣吉他多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