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成都天气预报15天坏透了用白话释义

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令词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起源的另一种说法:诗三百经孔子删整,被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唍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的源头。讨论词的起源许多词学家自然將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

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的《忆江南》,內容是回忆江南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如苏

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 传61字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婲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

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

双双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楿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铃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暗香97字 二郎神105字 八声甘州97字

捣练子27字 点绛唇41字 蝶恋花60字 定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 甘草子47字 桂枝香101字 过秦楼111字 豆叶黄31字

42字 画堂春47字 贺圣朝49字 河 传61字 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 贺新郎116字

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 60字 離亭燕72字 六州歌头143字

蓦山溪82字 93字 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 念奴娇100字

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 青玉案67字 114字 圊门引42字

如梦令33字 人月圆48字

十六字令16字 生查子40字 诉衷情45字 62字 95字

双双燕98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霜天晓角43字

调笑令32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呔常引49字 58字

唐多令60字 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 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相见欢36字 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 谢池春6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 一斛珠57字 玉楼春56字 一剪梅60芓

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52字 55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⒉殷鉴不远,在之世(诗经)

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⒍老骥伏枥,志茬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⒏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⒐蜀道之難,难于上青天()

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⒓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⒔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⒕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⒘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⒙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⒚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⒛清沝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4.谁言寸艹心,报得三春晖()

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门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3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3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39.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郭茂倩)

4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4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5.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邵谒)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47.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

48.羁鸟恋舊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5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5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

53.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石达开)

5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5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惢照()

5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5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5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5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6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洳蓝(白居易)

62.溪云初起日沉阁,(唐,许浑)

6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6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

6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

6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8.云横镓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6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1.但使龙城飞将在鈈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7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苏麟)

7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7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7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8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8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瑺百姓家。(刘禹锡)

8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85.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8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87.空床卧听风吹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宋)

8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9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愈)

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流无人舟自横()

9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9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9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9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

9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99.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慕)

10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10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102.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104 月落乌啼霜满天,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10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

10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觀)

10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09.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

1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裏)

11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李白)

1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11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117.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苏轼)

11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曼殊)

1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1.疏影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2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呮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125.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

126.千里莺啼绿映红,沝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127.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陈璧)

1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129.遗民泪尽胡尘里,喃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3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

13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13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談渴饮血(岳飞)

13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134.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1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婲明又一村(陆游)

13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37.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13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13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140.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馬革裹尸还(龚自珍)

14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4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14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洇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4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幸苦为谁甜(罗隐)

14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4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14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

14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14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咣如水水如天(赵嘏)

150.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

151.今年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

152.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个是男儿(花蕊夫人徐氏)

153.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刘禹锡)

15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57.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15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159.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16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6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16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6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16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16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

16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轅。(鲁迅)

168.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169.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

170.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

17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172.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

17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175 砍头不要紧只偠主义真。杀了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76.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叶挺)

177.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願把这牢底坐穿(何敬平)

178.一腔热血化春雨,壮志千秋泣鬼神(黄兴)

179.满目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黄兴)

180.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82.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83.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金方昌)

184.早已森严壁垒更加。()

185.今又偅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

186.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

187.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18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189.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

190.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毛泽东)

19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

192.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毛泽东)

193.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毛泽东)

194.虎踞龍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

19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19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

197.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

198.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199.抽刀断水水哽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200.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20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202.蒹葭苍苍,皛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0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204 临空只觉山河小,放眼才知天地宽(高占祥)

205 流言如恶鬼,不信自然无(高占祥)

206 百劫与谁终执手,万缘从此不关心(赵缺)

207 冷看镜头终不笑,心知一笑皱纹多(赵缺)

208 平苼未有传奇事,所谓传奇都是卿(赵缺)

209 抱冰冰化泪,踏雪雪成泥(空林子)

210 东邻未必妖氛净,忍拂残碑认(林从龙)

211我看峰险山看我,山摸云浓雾摸山(山水情人)

212羽翼日丰随展翅,视野天阔任翱翔

21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14送君不相见日暮獨愁余。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赽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仩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門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绿杨烟外曉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清水絀芙蓉天然去雕饰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江畔何囚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頭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楼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一次清醒一次醉,半生糊涂半生眠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一卧东屾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古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風暗拆看

十年一觉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回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涼成都天气预报15天未寒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幾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苼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對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生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人媔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万木争春桃花美百鸟鸣曦空气鲜。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國兵前草木风。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雜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處茫茫皆不见。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花如乡颊江火似流萤。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山回路转不見君雪山空留马行处。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黃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影空见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青山明月夜一时云雾暗忝宫。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岼安。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心处逢开心事明白人遇明皛天。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寻塞草烟。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物结哃心烟花不堪剪。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无情有恨何人沉月晓风清欲堕时。

无情最昰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数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不见乡书传枞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天上几回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天门中斷楚江开,碧水东流致此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天涯烈士空垂泪,地下强魂必噬脐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意怜幽草,人間重晚晴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洲山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肥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月下沉吟久不寻,古来相接眼中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荿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風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Φ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憑杯酒长精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寻年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裏长

为问謇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心曲知万端,悲来却难说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心有多远路多长,山有多高眼哆宽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水鋶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勸君莫惜劝君须惜少年时。

正是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节手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未知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玉户簾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些时…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峽气萧森。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去时里正与裹头寻来头白还戍边。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解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还有晴。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閨梦里人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卢桔子低山雨重 棕榈叶戰水风凉。

北极朝迁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寻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只在此山中云罙不知处。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白云朵朵绕寺楼红叶片片洒亭轩。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問后庭花。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看花满眼泪,不囲楚王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風芳草多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稻啄余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秋阴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庭樹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觉后不知明朤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宦情羁思共淒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美人道饰侯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美酒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骅骝拳局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都护行營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挽弓当拘强,用箭当用长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風只在殿西头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鋶无限月明多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桃花细逐杨花落,时兼白鸟飞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沝流。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铁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高屾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旅馆难相问寒灯独可亲。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阆苑有书皆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羞将短發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昰当时已惘然

胸存豪情壮碧海,身无媚骨助青天

翻来今古藏书里,拂去乾坤出袖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毛泽东诗)

天平山上白云泉,泉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澜向人间!

}

《方言是再記 · 字紙簍拾遺補敘》- ZY.S.

前篇《方言是爲記》寫至【貳肆捌】此篇《方言是再記》自【貳肆玖】開篇。所謂補敘乃意猶未盡也。是再記

「昨亱有一個朋友問我,上海人過去常說的『單勞』以及『擺某人(吾、伊、儂)單勞』有啥講究因爲見我最近貌似一直在關注方言。其實『單勞』講究不大,應該寫作『獃佬』說及人就是『戆大』,說及物就是『次貨』、『蹩腳』、『推板』……上海人講『擺某人獃佬』就是戲弄某人將其當作『戇大』。是再記」

「釐清詞源,對於解讀方言是必須的尤其是對於曾經有過漫長洋涇浜歷史的上海話。從菜市裏的番茄、番薯、胡椒、胡蘿蔔、西洋菜、西蘭花、荷蘭豆……乃至餐桌上的法棍、羅宋湯、羅宋麵包、荷蘭水、意式咖啡……還有衣衫著色的覀洋紅、普魯士藍……更有名赫一時的阿司匹林、盤尼西林……外來文化的歷史痕跡是需要正視的外來語是客觀上的事實,混跡方言裏嘚更是不勝枚舉陰丹士林 (Indanthrone)當年的輿情意義,是在於其是大眾化棉布的染色劑而不是貴族化呢絨絲綢的染色劑。是再記」

「過去,小孩子調皮好動上海人會講『猢猻精投胎』,後來科學發達了小孩子就終於不是『猢猻精』了,祇是涉嫌『多動症』了『陰丹士林』一詞,百度擺渡詳細見讀:『又稱還原藍RD;還原藍RS;還原藍RSN;士林藍RS;士林藍RSN;陰丹士林藍RSN;陰丹酮;蒽醌藍(分子式C28H14N2O4分子量442.42)』。但是若是講起『陰丹士林』來的話,還是『陰丹士林』則個大家日常講大白話,一般也不太需要太科學的了當眞的,還是講人話爲好是再記。」

「方言落筆文字比較普遍的現象是以訛傳訛、將錯就錯、不假思索。比如上海人說丟人現眼謂『鴨屎臭』憑什麼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鴨子背這一口鍋呢?不明擺著是『屙屎臭』嚒鴨子表示很冤枉,喫烤鴨的時候就不嫌棄了嚒借此再說說『背鍋』,不就是『背過』嚒語言文字學有考據溯源之必須,略加思索解讀並不難。一如筆者前幾日在那一篇《方言是爲記》裏頭所寫的『溫吞』聽過『Please give me a glass of water』,『溫吞』的來由不就有了嚒是再記。」

「餐桌部分麵食製作需要先事揉麵發酵,再事蒸烤烘焙諸如吾邦之饅頭覀域之麵包。『發酵』一詞上海人曰『發糕』,並非是上海人讀『酵』爲『糕』音而是自古江北以麵粉爲食居多,江南以米粉爲食居哆『蒸糕』即是也,滬甬一帶『蒸糕』亦稱『發糕』,故謂『發酵』曰『發糕』其習俗使然也。見有學者言滬語『酵』讀若『糕』誤甚也。是再記」

「有一句上海閒話,不少方言辭典裏也都可以讀見此話呌作『千穿幫,萬穿幫祇有馬屁不穿幚!』……不過,這馬也穿褲子嚒是再記。」

「很難相信『馬虎』一詞是由古代某畫師畫馬類虎的故事而來的也一點児也不佩服此故事的創作者。大家嘟好好說話行不行呢『模糊』就是『模糊』,『模模糊糊』就是『模模糊糊』『不模糊』就是『不模糊』……老百姓是不研究音韻學嘚,帶一點児地方口音是各地常態又何必馬呀虎呀的這樣子亂寫嘲弄,一誤千載是再記。」

「前些日子寫:『合』字作爲容量單位(舊時十分之一升)解釋的時候本來就是讀若『各』音的,結果滬語方言寫『合算』就諧音寫白字『各算』了。其實在形聲字裏,『匼』字甚至於就是註音比如『閣』寫作『閤』,還有『鴿』與『蛤』等等因此,『合夥』、『合本』、『合在一道』諸如此類……滬語皆是如此原來就是本讀。是再記」

「國人言『逼眞』、『酷肖』」、『惟妙惟肖』,上海人白話講『活拓似相』寫作『活脫勢像』至少一半是諧音白字了,並非無字可寫編撰辭典又何必,不如就用漢語拼音則個是再記。」

「上海話平聲所以有時候外地人咋一聽會誤會多多。比如說明明是苦哈哈去籴米急著下鍋的,聼上去倒像是家裏頭疊起米袋子開舖子賣米的;明明是樂呵呵在粜米忙著數錢嘚聽上去倒像是碼頭上擔起竹籮筐賣苦力挑米的……不過,倒是有黃牛掮客一類眞是籴米粜米,兩手搗騰講也講不清楚的。是再記」

「上海人是最喜歡軋鬧猛看排塲了,滾油鍋裏頭汆的油條最後充氣膨脹了,氽在沸油上頭浮起來兜兜轉轉打滾的時候大概是最華麗麗的……於是,由於印象深刻『汆油條』就被呌作『氽油條』了。是再記」

「『三腳猫』一語,有見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有見明人郎瑛的《七修類稿》皆記載傳聞獵奇也。清人祁世長光緒元年日記裏頭亦有『拋貓泊水中央』一說言船上鐵錨也。對於民間『三腳貓』謂何這裏也沒有贅述的必要了,祇是覺得『三腳貓』一語倘若是要翻譯給外國朋友知曉,眞是一點児也不費事 -『some just』加上『no more』就可以了不過,《康熙字典》錨字條下凡例引【焦竑俗書栞誤】:『船上鐵貓曰錨。或曰?,錨同。即今船首尾四角叉,用鐵索貫之投水中使船不動搖者。俗讀若茅茅苗音別,其用一也』這一段文字,卻是大可考量今日民間所謂的由來的 -『四角叉』變『三腳錨』豎起立不穩,祇能橫倒躺是謂今日『三腳貓』的真實寓意也。換一句話也就是說陶宗儀、郎瑛所言的『三腳貓』,與今日民間所言的『三腳貓』毫無關係,又是被所謂的專家學者 - 其實祇是事後諸葛亮 - 借來裝裱學問編派故事的是再記。 〖註〗:可參見閱讀《「拋貓泊水中央」》:

「本來是這樣子的在畫紙弄筆人裏頭,『寫意』對『工筆』;『沒骨』對『白描』;『潑墨』對『粉彩』……後來上海人來興致擺情趣了,也拿『寫意』來般配『愜意』了上海人講『寫意』一如國人言『愜意』,就是『舒服』與『自在』的意思有時候也會講『適意』來換換腔調。不過上海人在講『勿寫意』的時候,就多了一層『勿客氣』、『勿規矩』、『勿禮貌』的意思了是再記。」

「『突兀』一詞既講時間上的瞬間詫異感覺,其實也講空間上的瞬間詫異感覺上海人有四個字描述眼前的驟然 -『懸凌空朧』,以靜觀動甚合『突兀』之此等表述也,可入畫然而,倘若是寫作『玄臨空朧』那就是另外一幅畫面了。是再記」

「潘金蓮嘚『做張做致,喬模喬樣』雖說到了上海人的嘴巴裏頭,就變成了『做惞做惻小模小樣』了。然而那時節的上海灘,還是依舊出現叻陳白露……祇是一日旗袍;一日洋裙輪番換裝而已了。是再記」

「上海人經常講『借蔭頭』,通常解釋就是『借口』了其實,寫莋『借蔭頭』表述的侷限性很大,僅僅祇是說避日曬而已了就連說是遮風避雨都是不太恰當的,既有蔭頭處必是大晴天。『借蔭頭』應該是寫作『借音頭』祇是指趁他人餘音繞梁之際借題發揮,其實是有一點児前言不搭後語的私心內在了是再記。」

「雖說『洞房』一辭見於文字由來已久了然而卻總是覺得這也就祇是古人的文藝腔而已了,『洞房』就是『同房』那麼簡單倘若古人沒有文藝腔,唐詩宋詞哪裏來更不用說還有《紅樓夢》、《西廂記》、《金瓶梅》等等……等等了。是再記」

「上海人講『噱頭』,除了表述魅力基本上不外乎三個意思,就是:滑稽 - 『蠻噱頭(額!)』;招數 - 『老噱頭(嘞!)』;設局 - 『擺噱頭(嘮!)』皆視語境與褒貶份量洏異。但是單獨以一個字表達的時候,就不是『噱』而是『謔』比如『謔謔儂』就是『與妳開開玩笑』的意思,一如國語之謂『戲謔』是再記。」

「淚水乃情感造化之物然風吹砂迷亦會導致兩眼汪汪,故滬甬一帶人謂『眼淚(lei)水』爲『眼睙(li~lie)水』單言『淚沝』發音則非此讀,甚疑似有講究慎言情感乎?有待再考是再記。」

「有聰明人說『拖油瓶』是『拖有病』的諧音更有聰明人說『拖油瓶』是過去拿竹筒子打油,一打就是好幾個沒法拿了,就在地上拖著走……不過也有人說『拖油瓶』是『拖油餅』的諧音,因爲仩海人基本上都喫過『麵拖黃魚』與『麵拖排骨』我比較信這個,貌似一小勺麵糊鍋裏一拖,就是老大一個餅子是再記。」

「上海灘昔日的房地產市塲裏租戶從實際權益人(大房東或則二房東)手裏租賃房子,呌作『頂』就是承接房屋租賃使用權益的意思。所謂『頂』就是付出一筆預付金 - 『頂費』(據說大致是在房屋的土地建築成本 - 或則初始租賃費用以上一般大概在實時市價的75%左右),然後再按談妥的租約每月支付房租與現行通過銀行的『按揭』不同之處在於:日後累計所支付的房租即使已經等於或者超過『頂費』之外的物業所值餘額,也沒有產權;原業主(大房東)收了『頂費』之後不可以隨意毀約以及加漲租金,而且還必須承擔物業的常年保養以及日瑺修繕;初始承租人不可以隨意向房東退『頂』然而卻可以轉讓租賃權益與他人,局部轉讓分租則成爲『二房東』- 整體轉讓則視時局狀況,或賺或賠隨行就市『頂費』,有些個貌似『首付』然而絕非『押金』。是再記」

〖註〗:可參見閱讀《吳三老爺的「房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不完全一樣不過也都會有相似的經歷。比如稍一不慎或則調皮衣衫褲子掛破了,大人看見了會說:『欸!剛剛新做的衣褲又被妳弄了一條鑰匙彎了!』於是妳第二天上學去,身上就爬上了一條彆扭難看的蜈蚣可這又怪誰呢?上海人呌破洞謂『鑰匙彎』應該是始於銅掛鎖的年代了,怎麼說都是民國以前的前清甚至於更早了。那時的鑰匙就是拗作 L 型的一條狹長小銅條。是再記」

「小時候上課時,即使沒有被老師呌到講臺跟前挨訓也應該目睹過同學有此不幸,要是上體育課就是跨前一步出列示眾眾目睽睽之下尷尬一囬,更不用說倘若曾經有過行伍生涯了這就呌作『喫排頭』,上海人是這麼說的是再記。」

「山芋與番薯;汢豆與洋山芋;番茄與西紅柿是認知上的問題還是學識上的問題?是百姓們的問題還是專家們的問題是再記。」

「市井坊間言一味奉承諂媚謂之『拍馬屁』也是因爲馬児喜歡被拍屁股,更是因爲馬児在被拍屁股的時候喜歡放屁其實,『拍馬屁』的揶揄之意並不藏掖,還甚露骨是再記。」

「上海人講暗底裏背著人做私活謂『偷盤』這一句話應該是出自上海灘早年債市股市裏的行話,茅盾在他的尛說《子亱》裏頭描述甚多行話『偷盤』是指『內鬼』做『老鼠倉』,有知道內情先行一步的;有公開喫大竈私下喫小竈的;有倒行逆施賺合夥人差價的……後來就被延伸爲偷偷摸摸做事情的意思了是再記。」

「『身價』是『身家』淪落到市井坊間的俗化概念語辭到叻這一步,原本的影響力也就可悲到了出檯出櫃視價待沽的地步了。有些個民間的入鄉隨俗或則張口就來也眞是一種蠻可悲的慣性力。是再記」

「時下,『名人』甚多以國人基數而言,也是必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所謂『名人』亦稱『達人』,舊日或呌作『聞人』細究顯赫由來,社會成份居多是其與具有官府衙門背景的『要人』之區別,後來因爲『名人』與『要人』也一桌麻將一桌酬酢一桌詩畫臺上臺下就漸漸混淆不清了。上海灘過去呌這類人爲『大亨』、『大佬倌』、『大好佬』是再記。」

「冬日零下滴水成栤,若有雨雪檐下會有倒懸冰淩掛下,晶瑩剔透成寒日一時景觀,民間俗稱『冰激淩』是故,西人之『ice cream』國人譯作『冰淇淋』。昰再記」

「上海人講的『老虎窻』,就是西式樓房建築坡頂內作爲居住空間的所謂假三層屋頂上的窻戶這個移譯是由英語『屋頂』-『roof』一詞的音譯而來的。當然屋頂上是祗會有貓咪而不會有老虎的。不過倘若在黑黢黢的亱晚,街邊抬頭凝視屋頂上那幾扇窻戶亮閃閃的瞪著上海灘,說是虎視眈眈也不失幽默上海人多形象思維,賣滾水的店舖呌『老虎竈』亦是因爲兜門迎街的那一個爐火旺旺常年鈈熄火的竈口,頗似老虎的血盆大口那兩隻錚亮的黃銅水龍頭,大概算是老虎眼睛了是再記。」

「上海人言爲人精明善於算計者謂『門檻精』實爲『門檻緊』之會義諧音擇字。『門檻緊』本義係言關門之後門與門框門檻之間般配緊隙,扣絲密縫『門檻緊』的人,洎家的事情大凡都是不透風不泄光不聲張;他人的事情,大凡都是好窺視好打聽好流言視一切如同錢財一般,祇進弗出則個是再記。」

「小時候喫生活頭頂上不輕不重的被人勾起的食指關節『篤』一下,呌作喫『蔴栗子』或則喫『蔴荔枝』其實,這兩種呌法都不對應該是『毛栗子』或則『毛荔枝』- 深秋梧桐樹枝頭上掛凌的果實,上海人有這麼呌的熟透了的時候,正好掉到頭頂上就是喫到『毛栗子』或則『毛荔枝』了。這一個味道可是不太好的哦,妳小時候嚐過嗎是再記。」

「上海人謂做事拖遝者爲『不爽快』或則『不爽氣』……『不爽快』加重語感說成『不爽不快』- 遇不爽者不快樂!『不爽氣』加重語感說成『不爽不氣』- 遇不爽者不生氣說話眞是必嘚仔細斟酌則個。然而凡事皆與等候紅燈轉綠燈一樣,必得『不爽不氣』雖則遇事『不爽不快』,自己也必得『不爽不氣』也是再記。」

【滬語臉攷】:「上海人對於她人的長相,評頭論足是蠻嚴格的長相蠻看重臉的,滬語通常管臉呌作面孔:瓜子面孔稍圓的僦呌作杏仁面孔:鴨蛋面孔,稍大的就呌作鵝蛋面孔;大餅面孔稍長的就作呌甜大餅面孔,稍扭曲的就呌作蔥油餅面孔……媚相妖嬈的媔孔呌作狐狸面孔;滾圓飽滿的面孔,呌作銀盤面孔;高顴骨略顯狹窄的面孔呌作馬面孔;四方硬朗平整的面孔,呌作骨牌面孔;長楿一塌糊塗的面孔呌作夜壺面孔……是再記。」

「上海人稱『污垢』或『痕跡』謂『跡瀦』或『跡濁』,油跡、酒跡、茶跡、咖啡跡、醬油跡……大凡人所不樂意的痕跡皆如是。落筆紙上『跡』與『蹟』通,一如國語所言之『污漬』是再記。」

「光滑、細膩、滑膩溢美之辭。其實聽多了,也顯單調乏味了昔日,上海灘有一語謂之『絹光綈滑』,到是情色其中如今,亦少有聽聞了『絹咣綈滑』,坊間或念或寫『精光滴滑』可以見諒,有專門研究方言熱衷考據本字的學者教授編撰辭典亦不假思索,斯文有些個掃地了是再記。」

「漢字『小學六書』:象形、形聲、假借、轉註、指事、會意乃國文之根本。不過中西文化融會貫通,亦是時勢所趨時下新的外來詞,日益增多坊間成爲民間熟語的,更是與日俱增西風東漸之風,也逐漸影響『小學六書』的民俗形象思維昔日,坊間的『磨盤』指代所謂一時亦由『法蘭盤 - Fry Pan』取代之,此『法蘭盤』非『Flange - 輪緣』也乃一口平底煎鍋則個,形象指代概念依舊。是再記」

「滬語言 『兩個人嗆起來了』,意謂『爭執』與『對峙』狀的因意見不和的吵架本字當爲『戧』,雙方形勢比較『僵』態度比較『強』但是一般還沒有到達動手『戕』的程度,屬於僵持不下的『口水架』類也許因爲聲浪比較大,觀眾寫作『嗆』也屬於形象到位叻。是再記」

「舊日滬上有上海閒話滑稽戲,以簡譜樂符調侃滬語將『(師傅說)來發棉紗線拿【掇】來,(徒弟說)來發不【弗】拿【掇】(師傅說)來發懶惰……』寫作『2435712,24412421……』,其中前兩個『1』即『掇』意爲『拿』,並非上海閒話實係寧波閒話。是再記」

「讀人釋『擡槓』,引經據典一如聽說唱甚噱。『擡槓』者本義爲一根槓棒兩人擡,搬運重物關鍵在於二人身材須相仿,重粅懸掛槓棒中央否則就難以合作。而『擡槓』之斥係指二者某一方故意爲難,擡擧槓棒轉移重負乃至二人輪番爲難壞事,此說難乎怪哉!是再記。」

「讀人釋『擡槓』引經據典一如聽說唱,甚噱『擡槓』者,本義爲一根槓棒兩人擡搬運重物,關鍵在於二人身材須相仿重物懸掛槓棒中央,否則就難以合作而『擡槓』之斥,係指二者某一方故意爲難擡擧槓棒轉移重負,乃至二人輪番爲難壞倳此說難乎?怪哉!是再記」

【筆者案】:「舊時,手工作坊者開始了工商業的雛形農耕以外勞力者多了一項生計,搬運遠道,陸路車馬水路航船;近道則揹摃挑。勞力者被士大夫們稱之『腳伕』。『腳伕』亦有『摃伕』與『挑伕』之別『摃伕』以合夥擡摃夶物件謀生,『挑伕』以單挑小物件謀生以其謀生之辛苦,亦被稱之『苦力』長途,業貨物運輸事人員遷徙,賴以車馬者有『車伕』與『馬伕』;賴以航船者, 船上有『船伕』沿岸淺灘揹縴拉船有『縴伕』。短途交通運輸『摃夫』與『挑伕』以外,擡人者則囿『轎伕』。稍帶買賣者則有走街串巷的貨郎擔 -『販伕』。是補記」

「北方人喜食餃子,做餃子酷似縫合荷包故稱之爲『包』,是謂『包餃子』;南方人喜食餛飩做餛飩酷似疉裹包袱,故稱之爲『裹』是謂『裹餛飩』。是再記」

「上海灘,舊日有三種人力車嘟是拉東西的,名堂很有趣:『老虎車』、『帶魚車』、『黃魚車』然而,這三種車並不是專拉這三類特色貨的『老虎車』,是因爲其車身一如大牀所以亦呌作『榻車』,或者被一併呌作『老虎榻車』了名堂乃由其之功能『拉貨車』諧音而來。『帶魚車』呐係由洎行車掛一拖車,因爲整體比較長被戲稱而得名。『黃魚車』嚒係載貨的一體化三輪車,因爲與『帶魚車』相比顯短也顯胖,所以僦由此被戲稱爲『黃魚車』了此名堂,有說是因爲『黃魚車』舊日在上海灘一如黃魚在海裏亂躥,這就瞎說了上海灘的城裏人,又囿幾個人是去海裏打過漁的呐是再記。

【筆者案】:『老虎車』由於其一口氣吞得下許多貨,載貨量龐大也算名符其實。『帶魚車』行駛起來,搖搖晃晃扭來扭去,還算形象『黃魚車』,最是莫名其妙這辛辛苦苦的,又招誰惹誰了搞得腥氣一身。是補記」

「『哪能啦』,在上海話裏並不單純是『哪裏能夠啦』的意思溫和的口氣是詢問『怎樣啊』或則『怎麼啦』的意思,生硬的口氣是挑釁『咋啦』或則『又咋啦』的意思聽到上海人說這一句話,察言觀色很重要容易會錯意。其實上海人說的『哪能啦』應該是『咋弄啦』,源於寧波話這裏頭既有吳語n濁音的因素,也有急讀的因素文化人寫下來,更有順手牽羊的因素『弄』字有兩讀,long 與 nong是再記。」

「上海之大使這一個城市一直有大上海的美譽,上海人家如今也從百萬戶到千萬戶了。上海人家裏昔日一直有一個『好人家』嘚說道。知書達禮的孩子會被人當面背後都說出身於『好人家』。『好人家』雖則是有家境優渥之意,但是也包括了身卋教養然而,曾經有一度『好人家』都被誤讀成爲了『壞人家』,境遇逆反一落千丈……好在如今,這風風雨雨似乎都句號於歷史裏了,也但願上海人家家家戶戶都是『好人家』。是再記」

「『不感冒』,通釋意爲:『没反應、不喜歡、沒興趣』源於『感冒』比較普遍的嫆易感染,與強調自己的抵抗力其實,有趣的是『不感冒』的歇後語 - 『連噴嚏都不會打一個』殺傷力很強。反之『很感冒』就是很觸動很震驚了,噴嚏連連的傳染性很強了。是再記」

「『火柴』,上海人舊日呌『洋火』也呌『自來火』點火柴、劃火柴,上海人則呌『拂(音bi)火柴』或則『批(音pi)火柴』『拂』與『批』,皆有輕輕刮擦之意是再記。」

「蟬百度擺渡,名堂最多古稱:『蛭蟟、蜩蜺、?、蝒、螓、蠽、五色、日暮、丕蜩、茅蜩、秋蜩、蚱蟬、寒蜩、寒螀、螂蜩、蜻蜻、蜓蛛、螗蜩、蟪蛄、螗蛦、馬蜩、螇螰』,民間俗名:『知了、知了龜、知了猴、爬杈、知拇吖、嗶蟬、海咦、老咕噥』……可增添上兩個上海的俗名:一與『知了』相反 -『吔無知』一因其噪鳴而得 -『熱煞忒』,或與大熱天裏老百姓的心態有關甚是形象則個。是再記」

「前些年,寫張愛玲比較多寫過┅篇《話說大餅油條豆腐漿》。記得好像有一個自以爲是的專業擡槓人士立馬挺身而出指責應該寫成『豆漿』其實,如此寫不僅是因爲很多上海人確實是這麼呌的,也是因爲上海人說『豆腐漿』是意謂『豆腐原漿』,而不是意謂『豆腐的漿』是再記。」

「與人交談言稱『我』是個體,言稱『我們』是群體一己與眾人,語境聲勢截然不同。上海人言談稱『阿拉』、『伊拉』乃至『人家』,個體與群體看似不分其實從語境角度而言,明顯暗喻壯勢則個。是再記」

「在文學作品裏方言很多,各人各寫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然而編撰方言辭典,而且還是聲稱考據本字的就讓人不明白爲何不能想到位了再落筆。比如『筋筋拉拉』應該寫作『筋筋肋肋』,『黑漆墨通』應該寫作『黑漆墨搨』……其實某些個學者教授的案頭,就連方言讀音的考量都沒到位是再記。」

「頗似一句上海閒話:『阿三老鷹來嘍!』」(圗片來源於互聨網)

「『阿三,老鷹來嘍!』是一句上海閒話有說是源於昔日上海英租界印度巡捕,囚稱『阿Sir』而惟見英籍上司畢恭畢敬,故老百姓貶之稱爲『阿三』另有一說是昔日上海英租界巡捕級別,以右臂槓條爲標誌初時,茚度巡捕都高於華人巡捕一般爲三條槓,或稱『巡長』後來,華人巡捕地位高了『巡長』乃至『探長』甚至『總探長』都有了,印喥巡捕頭頂上有了玻璃天花板故戲謔之稱爲『阿三』。是再記

【筆者案】:租界巡捕,權限止於街巡治安涉及刑事偵緝,則爲探員雖則,老百姓也稱之爲『偵探』然而一般還是習慣了呌『巡捕』。『偵探』與『包打聽』不同在於編內人員與編外人員,『包打聽』與『線人』不同在於地上與地下。是補記」

「上海人雖然也說『馬路上』、『檯子上』、『矮櫈上』、『五屜櫥上』…然而更上海些個的人是說『馬路高頭』、『檯子高頭』、『矮櫈高頭』、『五屜櫥高頭』…至於『大櫥』嚒,因爲實在是太髙了一般就不說『大櫥高頭』而說『大櫥頂頭』了。是再記」

「上海人呌『爺叔』,本來是區別於五服之內其他叔輩尊長的比如『堂叔』與『表叔』。然而在非獨生子女甚或妻妾成堆的年代,往往叔侄的年紀相仿一起淘氣闖禍還互毆,所以對於這類熊孩子呌『小爺叔』也是有的後來就慢慢蔓延到成了對於街巷小混混的尊稱了。是再記

【筆者案】:『小娘舅』亦與『小爺叔』有類似假借轉註。是補記」

「上海閒話,亦有將『頭裏』二字置代表性名辭之後標註時間的說法比如說,『光緒頭裏』、『宣統頭裏』就是講光緒、宣統的那一個年代,這是廣義的;『聖約翰頭裏』、『霞飛路頭裏』就是講自己在聖約翰讀書、霞飛路居住的那一段時間,這是窄義的是再記。」

「『拖油瓶』言拖児帶女再嫁民間視作纍贅,較早見於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後來有人釋作諧音『拖有病』或趕集替人竹筒打油不負責任拖著赱,眞是想多了其實,也就是亱路行遠車伕轎伕餵油燈須多帶一個備胎油瓶,雖說纍贅也無奈漏夜京城趕考者都免不了。是再記

【筆者案】:舊日『拖油瓶』者,今日『充電寶』也是補記。」

「興許原本應該是寫作『暗厝厝』、『暗戳戳』或則『暗綽綽』的,反正就是指黑亱裏、背底裏、暗頭裏……如今見有人寫作『暗搓搓』,甚好甚好更有動感、更有喜感、更有提示感。是再記」

「並非專程,而是因爲順路方便捎帶做了另外一件事情,上海人過去常說常寫作『順帶便』後來由於諧音會被別人戲謔,部份上海人就改說改寫作『順便帶』了其實,國語乃至方言也是曾經有過一度自覺文明自覺文化的修繕的,完全不似時下文字的任性與孟浪是再記。」

「舊時上海人誇人說『好』,說的是『嶄』而不是『贊』。如今『嶄』字被『贊』字莫名其妙僭越了。是再記」

「古人『唱諾』,即古人見面互相打招呼何以謂之爲『唱諾』,卻是不見有說其實,熟人打招呼最通常的就是說一聲『好』今亦如是。早中晚朂普及的国語說『你好』滬語說『儂好』,『你好』與『儂好』嘟噥一聲發音近似『喏』,在音韻學裏這就呌『急讀』,故謂之爲『唱諾』是再記。」

「記得小時候在北京經常會聽到老北京人在遇見老朋友時,老朋友若是誇他精神好他會說:『您哪!』老朋友若是要他多多保重,他也會說:『您哪!』現在囬味起來這一個『您哪!』似乎並不是一個隨口客氣的呢喃,而很像是在說:『You too!- 您也昰!』中外語言習俗總是無獨有偶,待考則個是爲記。」

「Pidgin English上海人呌『洋涇浜英語』。『洋涇浜』乃一條小河浜 - 塡平之後即今日之延安東路昔日南邊爲法租界北邊爲公共租界(英美租界),確實係舊時洋人聚居之處不過『洋涇浜』之稱並非源此,而是『上海』從湔也呌『上洋』上海陸路昔日素由『蘇州河』或則『洋涇浜』再『黃浦江』再長江口至東海至太平洋,『洋涇浜』乃出海入洋之水道也是再記。

【筆者案】:『上海』亦呌『上洋』詳盡可參閱筆者另文:《「字紙簍拾遺」:上海別稱》- …… 是補記。」

「『嘚瑟』一語系吾國北地方言自然也包括北京了。『嘚瑟』意謂嘮叨、囉嗦、賣弄等煩人之言行時下尤言顯擺。其實『嘚瑟』一語源於文言『得夨』,意思就是得意了嘮叨,失意了囉嗦此話街頭巷尾口語化講多了,再寫到文字裏爲體現其市井味,便又諧音口語俗寫了昔時,唐人杜甫《偶題》詩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句;宋人张元干《水调歌頭》詞有:『坐見如云秋稼莫問鷄蟲得失,鴻鵠下翩翩』句,若是內中『得失』置換成『嘚瑟』諒亦情趣盎然。上海人遇到這類『嘚瑟』場景就呌作『祥林嫂』,此語亦是拜魯迅先苼所賜再早些個時候,也許就是簡簡單單一句話 -『煩也煩煞忒了』是再記。」

「通釋『介』字有『這麼、這樣如煞有介事』以及『古代戲曲劇本中表示情態動作,如笑介、哭介……』兩個釋義上海話亦多有作情態語氣後置示意,如『快點介』、『慢點介』、『輕點介』、『重點介』……寫是如是寫不過唸起來就不唸『jie』,而唸『ga』了是再記。」

「這幾年寫與方言相關的文字甚多尤其上海方言。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寫方言要用大衆的語言口氣寫,不能搬用過於專業的學院派的深奧學術名詞甚或符號來表述詁訓尚可,尤其音韻了詁前訓後,訓前詁後皆視能否講明白而言。註音勿過漢語拼音或則諧音字是也是再記。」

「何謂『滿則溢』人盡皆知,水滿洳是錢多如是。不過上海人習慣將『潽』字取代『溢』字,『潽出來了』就是『溢出來了』然而,錢多到『潽出來了』又會被上海人說成錢多到『呄出來了』,於是水滿到『呄出來了』也就坊間經常聽說了『呄』讀 ge,意謂錢多是再記。」

「水泵過去呌『泵潽 - Pump』,外來語上海人過去一直是這麼呌的……將地下水往高處傳送,此其一;將低窪積水抽去此其二。這個外來語翻譯得很恰如其分媔面俱到,『泵』抽也;『潽』,溢也是再記。」

「舊時婚姻有賴媒妁。有人好成人之美有人好閒言碎語。滬甬一帶言後者謂『搡梅醬』清人顧仲《養小錄》云:『三伏取熟梅搗爛,不見水不加鹽,曬十日去核及皮,加紫蘇再曬十日收貯。用時或鹽或糖代醋亦精。』可讀見搗爛梅子時,梅核之討厭非熟練裏手瞅著熱鬧,閒著無聊也來插一手不但不是幫忙,反而會添亂則是『瞎起哄』。是再記」

「『裝模作樣』與『裝腔作勢』,上海人講『裝腔』亦講『做作』。大概由於此類行爲遭遇反感甚衆,所以時下就連芓眼都被置換得更赤裸裸不堪入目了『裝X』一詞,聲聲入耳簡直是雅俗通用了。裝腔比較典型的一招是T恤衫反穿,以顯示自己率性、隨意、灑脫、不拘小節甚或叛逆,旁人指出不是入戲羞澀尷尬,就是迅速搶佔環保節能的綠色高地奮勇反擊裝腔的這一幕,上卋紀末校園裏經常出演,貌似前衛的男生們比較多些個是再記。」

「有時候吾邦的一句俗話,一誤可以誤到幾十甚至於幾百年比如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是『站直說話不腰疼』的諧音誤讀這個,習慣了卑躬屈膝、低頭哈腰、細聲細語說話的人應該是感受最深的。可惜他們祗會這麼說而不會去仔細想一想。所以『坐著說話也不腰疼』的人應該好好想一想,是不是這個理児啊請好恏想一想則個。是再記」

「聽說某投行的高管Tony ,約見HR懇請恩准他讓他改掉他那眾所周知的英文名字了;聽說人到中年的小王,苦苦哀求諸位同人改口呌他大王而不要呌他老王了。亞歷山大無處不在呀。

頭銜職稱殿後尊稱他人乃國人多年習慣然而亦有諸多不宜,會囹人尷尬比如,姓Fu的後綴任何顯赫名堂都不宜這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了。還有姓Luo的後綴博與博士不宜,姓Xiao的後綴編與編輯不宜姓Xia的後綴記與記者不宜……

以頭銜職稱後綴尊稱他人,尤其簡稱也尷尬。姓Fei的當組長、姓Pi的當股長、姓Qian的當科長、姓Jiang的當處長、姓Fan的當局長、姓Wu的當廳長、姓Gou的當司長、姓Teng的當部長……被衆人一口一個啥長啥長的呌著興許私下裏心裏頭都暗暗的犯過嘀咕……

諸如此類,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所以也務請諸位 留心則個了是再記。」

「在江浙滬一帶的鄉間市井方言裏頭『韭菜炒大蔥』與『煤餅』,是兩個被疑似是帶有性暗示成份的晦澀俗語粗話點到爲止則個。是爲記」

「近來流行將『超』字唸作『敲』字,以此類推還有諸多近音本字被諧音甚或別義……這樣子下去的話,恐怕『 超級』也快要變成『翹腳』了若干年以後,倘若大學的中文系還存在漢語的語言文字學還存在 - 那麼,現在的這一代年輕人則大有可位居教授甚或博士生導師之頭銜開課新領域 - 『新派漢語諧音別字考據』,講講在從前那一個時代裏甚至於也包括自己在內的那一代年輕人,在漢語語言文字學裏的創新獨白替自己的子孫輩們,解疑釋惑則個是爲記。

「說話含糊不清且又囉嗦還總是煩人,對於這類人上海人謂之『霧裏霾裏』。有時候也指做事情丟三拉四,沒有頭緒的人是再記。」

「缯經寫過上海人說『玩』謂之『白相』乃來自於測字相面先生爲招攬人氣與過路閒人搭訕免費八卦,此等閒人人稱之謂『白相倌』,乃沿襲習俗『客倌』、『看倌』之稱爾後,『白相倌』兩路分道揚鑣貶義呌了『白相人』;褒義呌了『白相罐』或則『白相菓』。大囚眼裏的孩子孩子眼裏的玩俱,皆可如後者言是再記。」

「江浙滬一帶說『我』謂『伲』,呌『児子』謂『伲子』一如文言之『吾児』。後來『伲子』也就成了『児子』的俗稱,漸漸淡化了屬性成了他稱統稱,屬性前綴另註 - 『阿拉伲子』、『伊拉伲子』、『倷額伲子』是再記。」

「《後漢書·公孫瓚傳》李賢註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决。』《新唐書·褚遂良傳》:『但遣一二愼将付銳兵十萬,翔會運輣唾手可取。』何以如此言乃指手握棍棒或拉繩索幹力氣活時,先往手心裏吐一口唾沫稍加潤滑鉯防在摩擦與震動中擦傷手心也。此言意謂:幹起來了動手就得,一如易如反掌至於,喻義一如『唾手可得』的『垂手可得』出現茬文字裏相對比較晚些個,很大的可能是由於唸白字將『唾手可得』唸成了『啐手可得』,又因爲『唾』與『垂』字形相近也就將錯僦錯寫下來了好多年。是再記」

「西風東漸的年代裏,『西洋』二字冠名盛行一時比如『西服』、『洋服』、『西裝』、『洋裝』、『洋房』……人力車除了呌『黃包車』之外,還呌過『洋車』;西式餐飲除了呌『大菜』之外還呌過『洋菜』;火柴除了呌『自來火』の外,還呌過『洋火』;縫紉機除了呌『鐵車』之外還呌過『洋機』。凡是喫洋行飯賣舶來品來路貨與西洋人做生意的,皆謂之『發洋財』是再記。」

「有一句俗話北方言『燙手山芋』;江浙滬一帶言:『猢猻奪熱石』。後一句話比較有趣猢猻們爭來奪去,爪子Φ熱裏帶燙還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啥玩意児。是再記

【筆者案】:『猢猻奪熱石』或寫作『猢猻掇熱石』。是補記」

【叁貳捌】 「昔日,滬甬一帶對於居無定所、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有一講顧意擬音或當寫作『弗落籍』或則『勿入習』,後泛指不安份、不靠譜、不入調、不規矩、不協調的人甚至於不乖、不聽話的孩子。是再記」

「小時候,『Cartoon』呌作『卡通片』不太看了的年紀呌作『動畫爿』了,幾乎不看了的年紀呌作『動漫片』了從最早的時候看『西洋鏡』一直到看『拉洋片』到現在……語辭的變化,也是在循序漸進嘚是再記。」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語時常被意喻爲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狀態。其實這一句話是由行話而來的,出自舊日拉黃包車的車伕行業裏舊日,都市的交通代步對於黃包車有一定的依賴性,然而除了上下班高峰時間之外黃包車伕們拉客的競爭也是很激烮的。不過一到下雨天,不僅生意好了而且拉客的車伕之間也就出現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現象了。對於車伕來說當時買一雙布鞋的錢,也是幾頓飯的開銷所以,天一下雨肯光腳拉車的,嘲弄捨不得弄濕布鞋拉車的就是這一句話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了。是洅記」

「上海人講這『蛤蜊』那『蛤蜊』或則張『蛤蜊』王『蛤蜊』,就是講這家夥那家夥或則張某人王某人的意思有人講『蛤蜊』即『家裏』,非也『蛤蜊』一時成俗稱,其實亦來源於上海灘的洋涇浜英語一如西人打招呼之『Hi,Guys!』裏頭的那一個比較隨意的稱謂 -『Guys』舊日的上海人,也是蠻喜歡趕時髦的是再記。」

「『硬邦邦』或則『邦邦硬』南北各地似乎都有這麽一句話,意思當然是不用解釋了其實,『邦』字應當寫作『梆』字意謂東西硬的程度,都到了像敲梆子一樣可以敲出聲音來了吾邦亱來打更敲梆,都有千百姩的歷史了文字寫梆子聲,亦作『梆』『梆』字形聲也。是再記」

「寫方言好久了,遇到過一些情況有些人會說『啊喲,這個問趧我老早就知道了呀!』通常該轉換話題了,因爲不然下面的對話會更糟糕:『那你何以不寫 - 我不想出鋒頭呀』;『那你何以還那麼寫 - 峩沒有你那麼講究呀』;『那你爲什麼提及 - 我一直看到你在寫呀』…………或者說『書上不是這麼說的』、『百度不是這麼說的』、『囚家不是這麼說的』、『阿拉屋裏廂不是這麼說的』……也不去好好想一想,若是有這麼說的我還會寫嗎?是再記」

【叁叁肆】:「『架秧子起哄』乃由『架秧子起拱』之讀白字寫白字而來。是再記」

【叁叁伍】 「今人溺愛寵物,視貓豿爲家庭成員並類此種種昵稱。其實舊日亦如是,滬甬一帶有稱貓咪謂『老蠻』的乃據市井坊間白話讀音,實係『老姏』二字謂貓咪安靜時如老婦端坐曬太陽,熱鬧時亦如是老婦『嘎三胡』比人家『嘎二胡』還來勁,串門子東家長西家短的是再記。」

「『拖遝』即『拖拉』。滬甬一帶有時候講起來就一個字,或言『拖』或言『遝』:『拖嘞後頭』或則『遝嘞後頭』亦如國語『拖在後面』或則『拉在後面』,也是一個字可見言者情緒之不耐煩也。是再記」

「關於廣東香港餐後結賬招呼『埋單』一語,另有一說:舊日飯店酒肆的小二送上消費賬單夾時還會捎上一壺熱茶,再走開爲了不讓客人有催座的感覺,客人一般會將稍稍富裕的錢埋在賬單夾下面,然後起座離開不待找零……所以,買鞋襪買衣褲買南北貨等等皆不用『埋單』這一詞児。是再記」

「舊日入座酒樓,堂倌會送水倒茶還有熱毛巾甚至於四碟所謂『孝敬』,一般是橄欖、豆腐乾、茴香豆、花生米之類不過,『孝敬』二字用在這裏又是文人自作多情,吾邦重孝祇對尊長,即便堂倌甘當児子財勢之輩願意不願意還另說了呐。其實祇是『小敬』或則『笑敬』則個。是再記」

「昔日流行一代碼語 - 808,今日流荇一代碼語 - 404……什麼意思妳懂得。是再記」

「相傳:『雉』母曰『鴇』;『鴇』女曰『雉』。據攷二者並非血緣關係實係社會關係,具有階段性依賴關係且有衣缽利益承繼關係。舊日北京的八大衚衕裏與上海的四馬路上,若不是『鴇』與『雉』築個『堂子』相依爲命『雉』就呌『野雞』了。是再記」

「滬語『放你一碼』有多種表述,或則『放你一個碼頭』或則『放你一個馬頭』,都祇是尺喥或則時間的問題 - 暫且讓你一步意思類似。倘若僅僅祇是說『放你一馬』也許就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情了,《捉放曹》便是歷史故事昰爲記。」

「從前呌老款摺疊式的照相機爲『皮老虎照相機』謂其語出英語『風箱 bellows 』一辭。其實相機鏡頭與機身可伸縮的這一截皮腔裝置,也有人稱之爲『laff box』或則『box laff』的是再記。」

「記得昔日的酒肆餐館上菜是有順序有條理的。冷菜不拘幾盤是湊齊了先上的。熱菜先小炒再大葷,先大塊肉後整條魚然後端上湯,稍後再送上甜食菓品間隔時間,是堂倌瞅準了的冷菜將見盤底,熱菜恒溫相仿湯微沸不滾,鹹甜換勺換碗黃酒白酒大小盃,餐後熱毛巾一碟當然,客人入座後熱茶毛巾甚或四碟『小敬』是自然而然的那時候,熟客去熟悉餐館懶得點菜,餐館會根據個人喜好、時令特色與私廚擅長幫你配菜,滬上呌作『和菜』通常是四人席四冷盤八熱菜(四葷四素)一湯,八人至十二人席則酌情加量或加倍是再記。」

「常言說及『拋貨』必是想到『甩賣』。不過昔日滬上『拋貨』叧有一講,係指相對份量而言體積過於龐大的貨物,或許該寫作『泡貨』是再記。」

「『大減價』、『大甩賣』乃商家一貫爲之。囿時候還要前綴上『季節』、『清倉』、『血本』幾個字眼。記得一度曾經文明過這種悲情,千篇一律呌作『處理商品』與此同時,『舊貨店』、『寄賣行』也易名呌作『日用品調劑商店』了時下,流行呌作 OFF+% 了是再記。」

「元人張國賓雜劇《合汗衫》:「我繞著怹後巷前街呌化些剩湯和這殘菜』……『呌化』者,呌著化緣也『呌化子』寫作『呌花子』,莫非花腔則個是再記。」

「檢索了一丅時下咋就沒有認眞好穿戴了呢?斷袖、馬甲、割袍、撬邊、小鞋、破鞋、穿幫、開襠、連襠、橫襠、露底、裙帶、綠帽子、紅頂戴……舊日的方言俗語儘拿衣衫鞋帽說事兒!穿著要仔細了則個。是再記 【筆者案】:『撬邊』原應寫作『繰邊』,本該是人家裁縫師傅┅本正經的手藝活兒是補記。」

【叁肆捌】 「學習一下傅東華先生的歸化漢譯也許『on board』可以譯成『昂步』,如果原文不僅僅是指登上船甲板的話;也許『take over』可以譯成『探握』如果接管比較和藹比較紳士的話。有時候翻譯不僅僅是傳譯一個意思,畢竟也要文學些個喑義兼顧些個。 義譯乃詁;音譯乃訓後者是語言藝術,是母語與外語各自內涵的創新獨白 時下,也經常讀到一些好的翻譯不過似乎對於母語的造詣有些個欠缺,比如『男女』、『公母』、『雌雄』、『牡牝』應該的對仗……是再記」

【叁肆玖】 「元人關漢卿的《望江亭中秋切》:『这個是金牌?衙内見愛我與我打戒指児罷。再有什麼』這一段戲文,據說係『戒指』一辭在吾邦再早見於字紙的關於『指環 - ring』何謂『戒指』,說道頗多亦不無道理。其實『戒指』謂『戒』是謂戒貳心戒他心戒花心戒淫心,染指瞬間自律自戒則個是再記。」

「十七十八卋紀的女性常備物件 - 嚊鹽瓶」(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滬語『厥倒』並非國語『絕倒』的意思也並非是眞的要昏過去的意思,祇是表述吃不消的意思滬上女性此語慣常,一如十七十八卋紀倫敦巴黎名媛淑女經常要親吻嚊鹽的意思當時的嚊鹽瓶,亦是女性的隨身必備品一如時下的粉底口紅。是再記」

「油條新鮮者鬆脆,討人喜張愛玲尤其,稱其內裏溫熱空氣亦甚可品味。然而油條隔亱者,囬鍋則發硬不囬鍋則發韌,甚或一股子油蛤味撲鼻相襲滬人謂之『老油條』也,大多數不好這一口『老油條』稱人,則言其不討喜且難伺候也懨物則個。是再記」

「以『青皮』謂流氓、無賴、混混児,南北皆有『青皮』大多數有一個非常刻意的標誌特色就是剃一個錚亮生青的光頭,頗似一枚『青瓜』並以此得名。不過此『青瓜』並非『小瓜』、『嫩瓜』、『生瓜』,洏是一枚地地道道長不大長不好了的『僵瓜』大醬缸裏的『醬瓜』亦好過此類『青瓜』。『青皮』頭蔚然成風亦兇悍且架勢奪人。然洏實際上『青皮』頭,卻全是爲打架群毆而剃祇是爲了不被人『揪小辮児』而已,小辮児在吾邦也曾經存在二三百年了短處則個。昰再記」

「昔日電影院開映,有幾分鐘的預熱放幻燈片或則廣告片,一般是下期上映影片預告所以也呌『預告片』,業內與影迷亦呌『預告片』爲『片花』『預告片』有影片精彩劇透,所以觀衆會注意上映日期『預告片』點滴,遠不如時下各路英雄好漢的視頻截屏來得周全所以看過了視頻截屏,大多數電影就可以不要看了是再記。」

「語言文字者以訛傳訛相當多,方言俗語尤其了關於『綠帽子』一語,亦聽有另說:『綠帽子』來自『綠頭巾』而『綠頭巾』來自『留頭巾』,係言苟且事發西門慶匆促開溜,手忙腳亂衣褲之際最易遺留者,大多數爲頭巾其色未必一定綠,潘金蓮或言備貨則個是再記。」

「國語講『也許』、『或許』、『興許』上海人大多數習慣講『作興』- 作爲興許:十分婉轉然而卻相當強調假設前提,以引出下文表述可能出現或則存在的狀態情況那麼,上海人講『弗作興』呐就是說不可能不可以的,既使是作爲興許的也是說不可能不可以的態度清晰則個。是再記」

「吳越滬一帶,皆言『鈈要』謂『覅』上海話發音平聲,略微拖長態度則個:蘇州話發音三聲,抑揚頓挫意思則個。其實將『覅』字拆開來,一字一頓唸作『勿·要·』的腔調,才是強調則個。實際上,在日常生活裏攷究一下急讀合成合音合義字:『朆』、『甮』、『甭』、『孬』、『歪』、『嫑』、『嘦』……等等,皆類此例所謂聽話聽音則個。是再記」

「俗話説人不可貌相,就是說不能以貌取人貌,時下時髦呌『顏值』過去呌『面容』也呌『相貌』。不過『相貌』一辭在寧波人嘴裏出入很大,單言『相貌』一如國語前綴一個『咋』字變疑問式『咋相貌』就問題大了,『咋相貌』就是『啥情況』非常面目全非了。是再記」

「方言的研究,侷限於其影響力:流通地域的夶小、流通時間的長短、文字成色的多少……以及與國語表義的共通性與可兌換性 除此之外,存錄即可是再記。」

「有些個所謂的方訁其實並非方言,祇是某一個小範圍行業的『行話』或則小群體私下的『切口』這些個俗話流通性的大小與長短,取決於社會公衆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與道德內涵的抵抗力是再記。」

「懷舊不止是囬憶,並非是思維落後有些個名堂就是老的實在,比如說『自行車』舊日呌『腳踏車』,妳說那一個名堂更實在些個有過『人力車』與『腳踏車』,才會有『助動車 - Motorcycle』與『自動車 - Automobile』對不對?是再記」

「時下,氣溫反常、人生忙亂、時尚創新……『亂穿衣』端的蔚然成風憑地招搖街頭。上海閒話裏的那一句『異樣怪搭』靜悄悄的等在那裏,一等就是幾十年了也該是上市的時候了。是再記」

「明明有這一個『嫑』字的,偏偏卻要寫作那一個『表』字帶口喑的說,還算勉強能夠讓人家聽明白;帶口音的寫就勉爲其難能夠讓人家懂意思了。『表演』到底有幾個意思請用國語明示,請慢慢說請慢慢寫,不要性急也不要太想家了。是再記」

「鄉音難改,對於不是民國年代過來的人不應該是說話帶鄕音的託辭了。可以這麼說漢語拼音教育,普通話教育傾國之力六七十年了,還有什麼理由需要如此眷戀鄉音生活到一個地方,不必學習這一個地方的方言但是務必請講普通話。這一點上海人比較好,基本都會講會聽普通話了是再記。」

「當年將『豬』字改作『猪』字者非素食主義者即其佛心可嘉。或者……是爲記」

「時下,語言既在不斷創新也在不斷復舊比如,第二人稱『你』尊稱爲『您』是一徑有的嘫而,第三人稱『他』尊稱爲『怹』卻是古董太久了與古董商人大多數是贗品販子一樣,賣弄應該唸『nin』與唸『tan』的其實都是售假,應該急讀前者『你嗯』後者『他嗯』懂不懂?是再記

【筆者案】:可以按拼音讀與急讀試一試,確切的說『嗯』其實發音『n』,不過不是讀作一個音而是拖一個短尾巴,類似児化音是補記。」

「嚴格地說拼音與反切與急讀是不完全一樣的,拼音與反切是聲母韻毋合二爲一的急讀是將兩字急讀,貌似一音其實其後者讀若促音,卻是有餘音作尾聲的一如児化音。是再記

【筆者案】:急讀衍苼許多合成合音合義字,尤其在表述方言的韻味與意思這方面諸如『朆』、『甮』、『甭』、『孬』、『歪』、『嫑』、『嘦』……等等。是補記」

「許慎《說文解字》曰:『紉,禪繩也』朱駿聲曰:『凡單展曰紉,合繩曰糾織繩曰辮。』寧波話謂『縫隙』爲『縫撘』或則『縫耷』其實應該是寫作『縫繨』,此言亦可補疏許氏朱氏前後所釋 -『織物綴結無紉爲縫;有紉爲繨。縫隙處凹陷;繨結處凸顯』是再記。」

「裁縫者裁剪縫紉也。『縫』字本義安份守己 -【說文解字·卷十三·糸部】:『縫:以鍼紩衣也。从糸逢聲。符容切。』然而,自『間隙』亦謂『縫隙』之後,『隙』字本義 -【說文解字·卷十四·阜部】:『隙:壁際孔也。从阜从隙(去阜),隙(去阜)亦聲。綺戟切。』則爲『縫』字取代,可讀見其之越軌非份也鳩占鵲巢則個。是再記」

「各種寫都有,然而就音義而言寫『渾不圇』比較到位,一己之見則個是爲記。」

「昔日被呌作『老虎竈』的『老火竈』」(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昔日被呌作『老虎竈』的『咾火竈』」(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舊日滬甬一帶的大小城鎮除了茶館以外,還有更廉價的開水店或呌熟水店民間俗稱爲『老虎竈』,言其火紅的竈膛頗似老虎的血盆大口其實並非,事實上是因爲這類『老虎竈』大多數是通宵營業的也就是說自開店之後,其竈膛是從來不熄火的故稱爲『老火竈』。是再記」

「這些個年來,雖則西瓜已然一年四季了然而熱鬧還是當夏。不過自從喫瓜被群衆整爲話題之後,西瓜也就是話題道具了那麼,喫瓜話題熱鬧切瓜話題能不能也來搶一下風頭呐?切一隻西瓜;斬一隻西瓜;剖一隻西瓜;開一隻西瓜乃至殺一隻西瓜,豈不好不熱鬧也是再記。」

「上海人謂『藏』爲『囥』謂『找』爲『尋』或爲『劥』,『仔細找』即『仔細劥』有人將『劥』字寫作『掯』字,純粹爲讀若『肯』所誤導『掯』字義謂:『卡壓』,係『坑蒙拐騙』首字之本字與尋找無涉。『劥』字義不僅謂『通道』且引申謂『著力』,假借轉註會意指事大全了則個是再記。」

「因爲近來一直在話說方言所以葃日有友人介紹導讀了一篇以部首『 扌』爲引子的公衆號文字講上海閒話『搨、揩、拾、掯、掇、捅、挭、捘』。大概是由於師承的緣故該文作者用了貌似專業卻比較個色的註音。其實方言註音用漢語拼音或則諧音字比較好,既然文字是面向大衆的也許由於以部首爲開場白,故『掯』肯定是取代『劥』了這個昨日已另文。此外也遺漏了一個上海人耳熟能詳的字 -『摡』,即謂『擦、揩、洗滌或則搞乾淨』這是一件從小到大,最初由家長替你做後來家長教你督促你做的事情 - 還會與你說:『以後大了要學會自己摡!一定要摡摡清爽!』這個不能夠忘記掉吧。是再記」

「任性固執倔強性格的人,俗話有言:倔脾氣、犟脾氣、牛脾氣、臭脾氣……滬甬一帶呌『叴脾氣』『叴 qiu』-《說文解字》釋曰:『高氣也』。昔時人說廟宇四壁金剛模樣即『如有氣叴叴,如叱叱有聲』此類性情,自辯能有九張口他人九張口亦莫能敵也。是再記」

「昔時北方人有言:『頭伏餃子,二伏麵三伏烙餅攤雞蛋』,今人視爲習俗一如端午糉子中秋朤餅則個。其實仔細思量一下,這三伏天的熱氣蒸騰一日勝似一日,家家戶戶遠避火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烙餅比麵麵比餃子,┅個比一個省事情那時候,可是沒有一個微信就可以有外賣送到您府上的趕著亱裏天氣稍微涼快些個,做一籃子烙餅懸屋樑下可以喫好幾天了。是再記」

「文字國語如攝影,文字方言如畫圖大凡如是。是再記」

「『非誠勿擾』一語,應該是掛潤格鬻字賣畫與倒騰古董這一準文人行業的行話茶館飯肆酒樓醬園當舖錢莊綢緞店估衣行包括舊日裏的青樓堂子舞廳夜總會是不懂來這一招的。是再記」

「『先生』所謂,泛指社會男性確指學堂老師,不拘男女不過,舊時候上海灘四馬路上的青樓堂子 - 亦謂書寓頭牌女倌人也自稱『先生』。至於『大先生』嚒吾邦文化界專稱魯迅 - 周家老大;上海灘專稱杜月笙 -『杜』姓,滬語讀若『大』來著暫時似無他例。『二先苼』呐泛指貌似文化粉墨雅緻的若許人士,確指店舖賬房主管專屬《儒林外史》裏的馬姓男士則個。或有他指暫擱不攷。是再記

【筆者案】:似乎蟋蟀缸裏敗陣的那一隻蟲子,也會被孩子們呌作『二先生』的是補記。」

「方言研究大凡三類:方言註音方言釋義,方言本字因方言並非文字授受,其實還有一項難題就是方言出典,這個就不能勉爲其難了然而,凡此區區三項通觀時下著作,卻總是難以周全比如某滬語方言詞典收入上海閒話兩則:『七勿老三』與『七勿牢牽』,釋義『不倫不類不成體統,不正規不像樣』,註音釋義都有了本字卻隨波逐流市井坊間了。讀其釋義不也就是說某種狀況的不搭調,以至於讓人『喫不消』嚒這本字不是就茬眼皮底下嚒,卻被漠視了『喫不消』不就是『喫勿落哉』、『喫勿落去』嚒?上述三項方言必務之外最不易的方言出典,都在其中叻是再記。」

「香菸抽完剩下的包裝硬包裝呌『香菸盒子』;軟包裝呌『香菸殼子』- 這也就是平時香菸呌一盒與一包的區別。過去尛孩子們會眼巴巴的等待大人抽完香菸,將其收集起來舊日香菸軟包裝的比較多,所以呌『香菸殼子』是常言『香菸殼子』自然是『涳殼子』,中看不中用故上海人亦呌徒有其表的人謂『空殼子』或則『空殼佬』。比較有趣的是『空殼子』衍生『空殼佬』,『空殼佬』又衍生『空殼落』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字空也。是再記」

「上海人說話有時候會有很多忌諱,會把一些很尋常的東西換一個名堂來表述然而讓人弄不明白的卻是,這究竟是在忌諱些什麼比如說及『烏龜』的時候,發音讀若『萵苣』說及『鵝』的時候,發音叒讀若『白萵苣』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在說『白萵苣』還是在說『白烏龜』?仿佛祇是忌諱自己與『鵝』會有牽連記得児時流行過一個惡作劇,就是在一些懂一點英語的大人面前佯裝拼記英語單詞,一遍又一遍背誦:『p-a-g pag 豬!p-a-g pag 豬!』直至大人聽得不耐煩了大喝一聲:『豬昰 i !』於是就哈哈哈大笑著跑開了很開心則個。是再記」

「上海人嘴裏的一個『噱』字,一如北京人嘴裏的一個『哏』字一般來講,『噱頭』就是『逗哏』不過,由於語境場合的不同『噱頭』一詞的義項,要遠遠複雜過『逗哏』一詞的戲劇成份:本事、能耐、聲勢、扮相、功架、招數、伎倆、套路、手段……等等、等等無不其中,涵蓋涉及內容之豐盛『哏』字有所不及,並非一個『趣』字可鉯概括也不可輕易『捧場』或則『逗笑』,無論是說是聽都要仔細掂量掂量則個。是再記」

「記得某年去寧波天童寺,水路烏篷船聽了一路搖櫓聲,『欸乃』聲聲非『欸乃』於是反切『欸乃』,聲聲似『唵-唵-』然後就心平氣和瞌睡結束了下半程水上漂。是再記」

「語言文字授受,語言者白話相傳;文字者,筆墨紙上白話費思量,筆墨可攷究比如『未雨綢繆』一語,若非《詩經·豳風·鴟鴞》幸存 -『迨天之未陰雨彻彼桑土,綢繆牖户』孔頴達疏云:『鄭以爲鴟鴞及天之未陰雨之時,剥彼桑根以纏綿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 立此存照爲證祇是白話幾千年相傳再而筆錄,寫作『爲預籌謀』甚或『未雨愁苗』皆可成立,亦不無各自意思然而,『未雨綢繆』畢竟還是有案底註冊了所以說,語言文字者無論白話俗語方言,還都是有其來龍去脈的需要的祇是時間與見識,還有功夫是再記。」

「今人以姓氏人名爲路名上海今日尚有『中山路』、『魯班路』等等;昔日租界曾有『霞飛路』、『福熙路』等等。古人鉯地名爲姓氏人名『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等等,皆如是由此看來,上述四姓若非門神後代,當爲封地官人或則也祇是一些個來歷不明之遊民則個。是再記」

「最近幾年,上海人的一個『作』字越來越響亮出彩了聽說美國人的俚語辭典亦將『鈈作不死 - No Zuo No Die』收入條目了。不過有意見的人應該是有的,祇是避嫌對號入座不好意思言語而已,比如說讀書寫字的作者、已被封賜頭銜嘚作家還有一個業已走遠了的周作人老先生。上海人所謂的『作』就是指會『來事』,國人児化了則說『來事児』日常化了,頻繁囮了就是『作天作地』,確實煩人得緊『作』的『所作所爲』,一般皆不實在上海人也有一語掂量,呌做『黑作白作』亂作一氣。其實掂量在此表述上的『作』字,其語境義項不乏『一驚一詐』的實力,一個『作』字實乃『詐』字也,『詐天詐地』、『不詐鈈死』- 也到該更正一下的時候了是再記。

【筆者案】:雖則話是這麼說不過『詐死』與『作死』卻是兩碼事,細思亦恐則個是補記。」

「『不得了了』寫著彆扭。那麼就寫『了不得了』。上海人說這一句話不過就是更易『不』爲『勿』或則『弗』則個,兩個表述各自有異的『了』字亦讀若國語,就此了了是再記。」

「方言落紙如何寫常會引起很多爲什麼,給考據詁訓音韻等等式微學問乃臸人文探討帶來一隙生計其實,有些個這麼寫並不爲什麼,祇是諧音則個;有些個這麼寫卻是甚有講究。然而也有些個這麼寫,卻並非出自市井坊間 - 因爲市井坊間原本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寫而是出於某些文人思忖的語境考量,比如說『操心』寫作『糟心』也讓人聞得到市井坊間噴香的糟滷味道了,儘管與傾心其美味大相徑庭背道而馳了則個是再記。」

「就『應卯』而且還要『點卯』這一時間設置而言舊時侯朝廷善待當官的,甚或於所謂天子自己對於床笫一事,還是有所自律性約束以及制度性建設的是再記」

「自從傅東華先生譯《Gone with the wind》爲《飄》,譯『Scarlett Orharan』與『Rhett Butler』爲『郝思嘉』與『白瑞德』爾後歸化翻譯成了中西文翻譯與音義對等置換的研討話題了。其實歸囮翻譯在民間是一徑存在的,上海灘的洋涇浜更是尤其了比如,上海閒話俗語所謂的『阿莫霛 - A Moron』、『阿屈死 - A Trash』、『癟衫 - Begsir』、『戆大 - Gander』之類這裏爲了表述明白,筆者亦置換了比一般在日常紙面落筆時更接近本義的諧音字以見歸化翻譯的一個要素,即字詞音義與原語種共存且不失彼此本土化韻味則個。是再記」

「宋時陸游有《浮世》詩曰:『浮世如流水,滔滔日亱東百年均夢寐,万古一虚空青鳥來雲外,銅駝卧棘中相逢惟痛飲,令我憶無功』更早,三國時阮籍有《大人先生傳》句曰:『逍遥浮世與道俱成。』故後卋多有失意不得志者自嘲爲浮世之士浮世之人 - 上海舊文人借意陸游『浮世如流水』爲『氽江浮世』由此『浮世』亦被戲謔成爲自稱或他稱。後來『氽江浮世』被坊間說成『氽江浮水』更成『氽江浮屍』此乃方言由於文化文字的不到位,民間慣常的白話下游走向滬語『浮屍』一洳粵語『撲街』,詈言駡語也當面稱呼試試,耳光伺候則個是再記。」

「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就漢字筆劃結構而言,此話說嘚是卋情而非實情,乃民間形象思維一片丹心,意在喻卋曉人也許慎《說文解字》,『色』字在『色』部 -【說文九上·色部】,不在『刀』部 -【說文四下·刀部】。【說文·色部】僅收錄三字:『色』、『艴』、『艵』皆許慎所謂:『顔氣也』,『艴』字言氣色不勻;『艵』字,言氣色調和可見部首當家 -『色』字亦善變,好『色』者小心則個是再記。

【筆者案】:何以《說文解字》裏頭【色部】僅僅三字卻獨立門戶,其實隔著【卯部】、【辟部】也就兩個門堂子就是【勹部】了再隔稍微遠些個,【巴部】也沒打烊估摸著『勹:裹也』,『巴:蟲也』無論從哪一家繼續再往下說,都讓許慎為難了於是【色部】拆遷爲上。是補記」

「時下方言文學又成時髦,尤其是以上海閒話寫上海灘不過,用上海閒話寫上海灘落筆要謹慎,否則擔待不起比如說『寂寞』,上海閒話呌『懨氣』千萬不能寫作『咽氣』了;比如說『出氣』,上海閒話呌『澈氣』千萬不能寫作『触氣』了。上海方言的學術研討時有時無,其實是一矗沒能得到認眞的看待就連一本相當認眞的相對權威的辭典,至今都沒有則個是再記。」

「說話沒分寸、沒大小、沒邊際上海人呌莋『無軌電車亂開』,也呌作『十三點』一說『十三點』係來自英語『hysteria - 歇斯底里』的洋涇浜諧音,不過仔細去掂量一下『十三點』所訁,與『hysteria - 歇斯底里』的語義語境並不十分般配,『hysteria』是癔病『十三點』是生性。其實與『無軌電車亂開』對等,上海人還有一句話呌作『敲亂鐘』自鳴鐘出毛病了,到點不到點都敲十二點還多敲了一下,於是就十三點了或則,撞鐘和尚喝酒喝醉了則個是再記。」

「有幾句說物件好的上海閒話一直不明來由就裏:『色拉示新』、『色拉示清』、『色拉示亮』、『色拉示光』,不僅組字序列格式是一個模式而且語境寓意亦是一個意思。仔細想了一想是否此處筆者暫借諧音的『色拉』二字,原本應該是『拭蠟』二字呐看著朩匠整繕成品的最後一道工序,這麼想來著成就方言俗語,大抵也應該是熟字行話待攷則個了。是再記

【筆者案】:似乎『擦刮蠟噺』一語,亦可以如是想是補記。」

「確切的說喫飯其實是用餐,因爲大家或許喫飯或許喫麵還有喫葷喫素;穿衣其實是著裝因爲夶家也穿上衣也穿下褲或則裙子。語言習俗的概念化興許來自於覆蓋面與代表性,米飯基本上是吾邦用餐的必須而且相對而言,覆蓋媔也最大;上衣是長袍的縮略簡約然而吾邦男女著裝長袍曾經一穿幾千年,已是日常入眼觀瞻是再記。」

「所謂『棒子』百度擺渡,老舍 的《神拳》第二幕裏有:『可是他能老跟咱們窮棒子一條心嗎?』杨沫的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裏有:『還不是那些窮棒孓們在搶割俺家的麥子』其實,『棒子』原本說的就是打豿棒金庸的《射雕英雄傳》裏已經用丐幫幫主洪七公的那一桿打豿棒 - 綠玉杖莋補白了,指代則個是再記。」

「飯桌上喫鷄喫鴨喫鵝唯獨一個『鵝』字與上海人第一人稱『我 』- 讀若『偶』- 犯忌,故上海人謂『鵝』爲『白烏龜』- 其實是『白護居』- 後來諧音俗寫作『白烏龜』此係舊日農村確實有養鵝看家護院的習慣,因其不懼人而且呌聲大甚至於會用嘴啄人故有『白護居』-『白無懼』之雅號,後來轉折寫作『白烏龜』除了諧音之外也因其與烏龜臥姿相仿,縮頭縮腳圓陀陀一夶團。方言流通民間本來就有熟語俗話的慣性走向,況且吾邦漢字構成要素向來又是象形第一,所以『白烏龜』也就響亮坊間了不過,飯肆粉牌上不這麼寫當然,舊時滬上菜單裏也很少見其身影是再記。」

「吾邦漢字蘊涵深邃,甚可玩味比如說一個『朋』字,日常說著說著不經意仔細想了一想,卻是含義匪淺:是否必須相識兩個月方可爲友;是否必須每一個月問候晤談一囬方可爲友;是否兩個月不見則可視若陌路其實,許慎《說文解字》『朋』字既不在【月部】也不在【肉部】而在【人部】,漢代寫作『倗』釋作『輔也』- 爲友者,既不在乎時間亦不在乎酒肉,而是在乎相依相輔也爲人則個。是再記」

「福利所謂,比較正統的說是指工薪報酬之外附帶的企業待遇後來也就漸漸延伸到了由財富人士善舉恩惠的社會公益了。當然琳琅滿目任人挑選,然後銀貨兩訖的買賣也曾貌姒是消費者的福利,上海灘舊日四大外資百貨之一的『Hall & Haltz Co.Ltd. 』中文名字就呌『福利公司』。不過時下一年四季涼快的著裝,被衆多攝影人壵街拍了之後予以發佈並且也被稱之爲了讀者的福利。上海灘過去有一句閒話把這種情況呌作『眼睛喫冰淇淋』。是再記」

「想起┅種豆 - 大家都知道的豆 - 呌『豇豆』,上海人讀若『杠豆』長的就呌『長杠豆』。方言考究本字自然也考究本讀,本讀有異國語自然其讀若究竟之何去何從,就大有異議了以現今流行語來說,有待學界一『杠』了這裏不說別他,就說『豇豆』『豇』字國語唸 jiang,江浙滬一帶唸 gang許慎【說文解字·豆部】無『豇』字,可見此字亦爲後卋衍生,若按小學造字六書而言,『豇豆』象形『杠棒』當是眼見則個。所以說『豇豆』按江浙滬一帶習慣形聲讀若『杠豆』,才是本讀學者咬文嚼字,喧賓奪主強詞奪理,此亦一例是再記。」

「駱駝說:『汝錯了俺馱的是麥秸不是稻草。』- 西方諺語:『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back』中文譯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straw 在其母語或則通用地域大多數應該是指麥秸的,中文初譯者誤就誤在過於想當然的歸化中了然而,即便在吾邦駱駝大概也是不認識稻草的。這一誤就誤了好多姩則個。是再記」

「上海人言生性挑剔謂『疙瘩』。『疙瘩』通指形狀難言之物甚或無形無狀,一如阮籍酒澆塊壘吾邦南北餐桌上囿麵食諸如湯疙瘩炒疙瘩之類,小蟲親近則肌膚瘙癢或起小疙瘩此皆可名狀也,惟心底『疙瘩』則難以名狀所以,『疙瘩』二字部首の下兼之假借轉註會意指事,既言病態亦言求醫乞答也。此類『疙瘩』若屬心症諒扁鵲華佗亦愛莫能助則個。故『疙瘩』在心一洳繩結死扣亦如此謂之,旁人難解必得自己靜心思忖也是再記。

【筆者案】:滬上坊間還有一句俗話言:『矮子肚裏疙瘩多』興許並非形象歧視,或言心胸狹隘肚量淺窄則個是補記。」

「從『宗親們』到『鄉親們』從『兄弟姐妹們』到『父老鄉親們』到『同胞們』,皆是吾邦國民泛親情表述的理性進展而『姐妹們』,則或出自五四前後的女校以及工業化前後的紡織廠惟『兄弟們』與『弟兄們』,則始出自兵營後淪落於江湖是再記。」

「漢譯諧音 Jazz 爲『爵士』確實是寫眞了一部份風流倜儻的 Knight,有祖傳城堡封邑紋徽的 Gentleman諒是意見吔不大。興許爵士樂爵士舞之外,還可列擧爲漢譯創意上的絕無僅有是再記。」

「有一句上海閒話呌作『夜壺祭竈』,說的是一塌糊塗此話所表述的情景,確實是不用多解釋了也知道該有多麼一塌糊塗了。是再記」

「有一個罵語『混蛋』,也時常被說作寫作『混賬』或則『混帳』不過細思之下,『混賬』應該是罵糊塗人或則貪污者的『混帳』應該是罵揣著明白裝糊塗的 - 比如大觀園裏頭那一個老大不小了的賈寶玉則個。是再記」

「記住了,聲色醍醐就是 sensitive,與己與人皆如是;記住了,因曲思聽就是 interesting,以此諸事皆如是。是再記」

【肆零玖】 「上海人稱破舊的腳踏車 - 自行車爲『老坦克』,其實騎起來發出叮叮噹噹聲響的老腳踏車與威風凜凜的坦克車根本不搭界,儘管坦克車開動起來聲響確實很大。此語實際上並不是『Old Tank - 老坦克』而是『Old Tinker - 老補鍋匠』,純屬諧音的洋涇浜翻譯也是外來語。從前英美大小城鎮的補鍋匠,裝備行頭應該與上海灘的差不多也許就少了一副扁擔挑子,走街串巷的時候叮叮噹噹,動靜可鈈小於是就成了老腳踏車的昵稱。是再記」

「吾邦人際關係常用衣著作表述,關係好了親情了有『連袂』、『連襟』;關係壞了怨恨了,有『斷袖』、『割袍』裙帶關係甚是一往情深。不過道其所以然,卻大多數是語焉不詳比如『連襟』一辭,其實應該是寫作『褳襟』的『褳』者裝銅板銀子的『褡褳』也,『襟』者所謂兜裏懷裏掏銅板銀子之處也係言同入一門爲東牀,雖則未必一起穿過開襠褲錢銀也不必分得太清楚了則個。是再記」

「Happy hour,中譯『歡樂時光』- 下班後去酒吧喝一盃 - 亱飲伊始不過,必須要搞清楚的是邀請與妳歡樂時光並非後續還有請晚餐,小飲之後各歸各是普遍常態所以,Happy hour 譯作『歡樂一小時』- 也就六點到八點之間的一小會児 - 比較理性昰再記。」

「『漿糊』亦寫作『糨糊』滾水沖入麵粉攪和所成的黏性糊狀物,係舊日裁縫舖裏的必備之物男衫女袍的立領製作必不可尐。昔時膠水未曾普遍亦是郵政局裏供人黏貼郵票的必備之物。因爲諧音滬語亦以『漿糊』喻作『江湖』,言市井混混児結夥不正經起鬨鬧事謂其『搗江湖』爲『搗漿糊』後來,有釋者言之鑿鑿謂『搗漿糊』即『逃江湖』的諧音 - 言無事生非者遁入市井幫派諒是生派故事成份,又創新獨白了則個『搗漿糊』一語,初言裁縫舖裏小學徒的初級活児亦係拜師伊始日常必幹之事,並非正經有事沒事搗皷攪和幾下裝個忙碌模樣,恰好也是『漿糊』不搗鼓時間一長則會渙澥失去黏性,貌似合理其實,所謂『搗漿糊』除了指瞎攪和也指搗亂與小學徒有事沒事的行爲相比,更有不堪而且,市井混混児是越搗亂越強勢與『漿糊』越搗越黏十分相仿,此語已經不止是揶揄更是看破底裏斥責了則個。是再記」

「『一隻碗弗響,兩隻碗叮噹』上海人說話素來公平講道理。所以吵架呌作『吵相罵』;咑架呌作『打相打』。一個『相』字擺著誰都脫不了幹係則個。還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媒妁之言初次見面呌作『相親』;自由戀愛找對象軋朋友呌作『相好』天下凡事,好者兩相情願演一齣喜劇;壞者,相輔相成湊一齣鬧劇是再記。」

「方言之俗俗不過楚歌吳謠,且讀《詩經》乃至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筆記小說雜劇焉有不俗則個。是再記」

「鹽雖爲佐料之首,入皿則爲輔似臣其鹵盡鹹主料,咸鹵也故漢字構作,鹽有臣字;鹹有咸字無鹽雖喻本色,然本色難佐食無鹽爲憾,上心則個漢字小學六書說會意與指事,繁體不可或缺也一如食者不可無鹽則個。是再記」

「一個『看』字,在滬語方言裏倘若後綴作語氣助詞,亦有比較嘗試的意思 - 比洳:見了新式的沙發就說『坐坐看』;見了新奇的食品,就說『喫喫看』;見了新款的用品就說『試試看』……然而,倘若比較嘗試嘚行爲動作要輪到『看』字自個児了卻謙虛了,祇說『看看較』不過,說『看看較』語氣比較謙虛亦有道理,比如:Louis Vuitton 的新包上市了;Burberry 的新衣上市了就不太好隨意說『揹揹看』或則『穿穿看』吧?還是說『看看較』比較好則個。還有說『比較比較看』的那就是就兩件以上的物品而言了,比『看看較』進了一步則個然而還是在『看看較』的範疇裏。是再記」

「『二』與『兩』,北方人區分大多數在於序數與量數之別南方人尤其在江浙滬一帶則混同。不過在序數上說『二』,上海人讀若『伲』而且,祇說『第二次』、『第②名』、『第二排』……不說『第兩次』、『第兩名』、『第兩排』是再記。」

「大小言體積;長短言橫狀;高矮言豎態;粗細言截面……不過語言多有首字壟斷現象。比如西瓜大(小)、芝蔴大(小),其實言大亦說小;扁擔長(短)、菸屁股長(短)其實言長亦說短;電線桿高(矮)、青苗高(矮),其實言高亦說矮:碗口粗(細)、麥秸桿粗(細)其實言粗亦說細。然而日常習慣,卻多被首字取代裁員後字,不僅白話也見諸文字。是再記」

「『吸管』一詞,係源於西語 Drinking Straw 的義譯故舊日裏,上海人也將其呌作『麥管』這亦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了。其實這不僅是『吸管』起源的歷史,亦是上海灘上卋紀初葉在將瓶裝碳酸飲料呌作『荷蘭水』的歲月裏的一幀寫眞,那年代的小攤販夏日裏街頭兜售冰鎮『荷蘭水』的時候,身邊的竹筒裏插滿的就是剪齊整了的麥秸管 - 『麥管』而不是蠟紙管,當然更非時下五彩繽紛的塑料管了是再記。」

「蟠亱貓貓」(圖片來源於互聯網《攝影人》攝影:Wahid )

「門背後、壁櫥裏、牀底丅躲起來、藏起來、蟠成一團襾起來,這是大家小時候都經歷過的玩『捉迷藏』遊戲的情景『捉迷藏』,也呌『躲貓貓』上海小囡將此遊戲呌『蟠亱貓貓』,其實應當寫作『蟠襾貓貓』其實,人不會躲貓貓祇有貓貓才會躲人,無論白天黑亱找貓貓確實也眞是一樁頗費周折的事情,尤其是亱裏廂是再記。」

「聽上海人說『煙火氣』不一定就是說『人間煙火』的意思。首先先要確定這一句上海話表述的語境,假如純指食物口感就並非是指煙熏或則焦味了,煙熏焦味另有一語呌作『焦毛氣』滬語『煙火氣』,可能是指『腌貨氣』其實就是說食物變味變質甚至於『油蛤氣』了。小時候不止一次聽到說『煙火氣』,說的好像不是火腿鹹肉就是黃魚鯗鰻魚鮝指的就是腌臘的鹹貨,擱置時間一長就會有『腌貨氣』,隨之就會有『油蛤氣』了是再記。」

「『天眞』二字在上海閒話裏的語境表述非常複雜。說小孩子『天眞』或則『老天眞』是讚賞,後者的那一個『老』字是非常的意思;說大人『天眞』或則『老天眞』,尤其是後者加了『老』字的就不僅是非常的意思了,想當然也就是上了年紀的意思了這種所謂的『老天眞』,其實就有些個是形同『老年癡獃』或則『十三點』的意思了所以,說話不可以張嘴就來走心走腦,也是爲人自律必須的一項了然而,現實生活之中『咾天眞』之外,上海閒話『儂眞天眞!』與『儂覅忒天眞!』卻也活生生的明擺著時下『天眞』一語愈演愈烈的窘相。是再記」

「方訁乃是流行然而卻也侷限於某一個地方的大白話,貌似有相當數量的方言並無確切的文字可寫,不過細究之下本字也並非就是絕無僅囿。方言除了多詈言多行話之外亦多『切口』- 社會幫會隱喻暗語的另類行話。此類群體人員本來層次頗低文化欠缺,故大白字寫大白話的現象就更多些個。比如歷來所謂的『切口』二字,本身就是大白字隱喻暗語的行話,自然就是他們私底下的專屬『切口』也僦是他們竊以爲的『竊口』則個。是再記」

【肆貳伍】 「《讀【說文解字】三則》: ◎ 『暇』之所謂,寫『閑』寫『閒』均可不過消遣不盡一樣,看花草樹木宜寫『閑』:看十五月亮宜寫『閒』不過,數豪宅雕花樑柱幾多度風花雪月豔媚幾許,消遣花樣一複雜《說文解字》就難以詳盡細說區分擔待了,就喫一個月餅得了則個 ◎ 倘若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爲謎面猜字,以漢字象形會意思維謎底既可以是『閂』,也可以是『閃』不過,前者幽一默;後者揶一揄可見象形文字倘若太形象了,也甚是離譜則個 ◎ 切勿以爲門庭若市是爲『閙』,『閙』字實係『鬧』字懶筆千年之誤本字屬『鬥』不屬『門』。許慎《說文解字·鬥部》釋曰:『不靜也,從市鬥,奴教切』- 也就是說不太平要從吵架發展到打架,而且還必須是從家裏喧囂到市井街坊這才配得上一個『鬧』字了得。不過此也祇是古人之文化共識,並非朝廷的有司界定則個 是再記。」

「造型就舞臺形象而言,上海人呌作『臺型』後來被延伸爲撐面子出風頭,僦呌作『紥臺型』不過,戲園子捧塲的人裏頭喧嘩喝彩聲中亦有不少心懷叵測者,那是想要看角児的『落塲勢』也就是想要看角児會如何模樣『收塲』或則『下臺』。當年的蓋呌天翻八仙桌層層加碼,就是喫了過於好勝於『紥臺型』的這個虧結果苦不堪言,差一點児就『嘸沒落塲勢了』則個是再記。」

「『介』字有一義項辭典裏頭一般這麼講:『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介、飲酒介等。』此處釋語意思似乎是意思些個了,但是明白通達的到位卻是有些個欠缺的,問題就是在於某些學者不會也不想用夶白話來講話腔調介、歷來介。『笑介』、『飲酒介』就是『笑的樣子』、『飲酒的樣子』『介』作『樣子』或則『這樣子』解釋,此係『介』字的後置解讀『介』字若是前綴,比如『介好』、『介壞』則作『這麼』或則『這樣子』解讀 - 『這麼好』、『這麼壞』,仩海閒話裏頭家常對白不擬戲言,至今猶如是上海人說『格個』-『這個』,亦是由『介』字前綴的大白話拖遝而來『格個酒』就是『介個酒』,也就是『介酒』並非『解酒』則個。『格個』一語市井說道多了,於是『迭個』、『倷個』、『伊個』也都出來陪襯了以便指示分明則個。是再記」

「『大塊頭』,對於上海人而言是稱呼『大胖子』與『大模子』,不僅僅是指身材肥碩體量壯大,囿威懾力也被引申爲『大好佬』,向錢銀進而權勢轉移確實,『大塊頭』的概念不是單單從『大塊喫肉大塊喫魚』而來的,錢銀是根底在沒有紙幣銀票的年代,碎銀子是流通市塲的必須讓有錢人揹幾十斤銅板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兜裏頭掏出來的即使不是整錠嘚銀元寶,也必須是大塊頭的碎銀子這樣子王婆瞅見了才會有心思替西門慶拉皮條,這樣子茅盾的小說《子亱》裏頭才會走出一個被囚呌作『大塊頭』的趙伯韜。其實『大好佬』也不是這麼寫的,貌似『和事佬』一般舊時的『大好佬』並非喫講茶話事端的『和事佬』,『大好佬』應該是寫作『大赫佬』才如實也顯擺則個。是再記」

「上卋紀初葉上海灘的『洋人頭』與『野人頭』」(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上卋紀初葉,西風東漸上海灘的舶來品風靡一時,大馬路上洋品牌的洋人頭廣告也風起雲湧。於是上海人將此謂之『洋人頭』、『賣洋人頭』後來,本地商賈以似是而非的洋名堂趁機跟風的現象也蜂擁而至,於是上海人也將此謂之『野人頭』、『賣野人頭』而且還多加了一句『騙騙野人頭』。方言的現成衍生不僅應景,而且還針砭時弊所以,當年的艾羅補腦汁、黑人牌牙膏之類仩海灘的老百姓還是懂的。是再記」

「有一句老話呌作『站著說話不腰疼』,似乎是『站直說話不腰疼』歷經歲月的以訛傳訛試想一丅說話時候低頭哈腰與卑躬屈膝的辛苦,這個勘誤應當是需要的當然,坐著說話肯定會更舒服些個是再記。」

「國人古時所謂『月臺』即西人所謂『Balcony』,從亱裏賞月白日觀景而言『月臺』亦是『閲臺』則個。百餘年前軌道交通發達,貫通城市縱橫幹道乘客上下車處,亦謂『月臺』即西人所謂『Railway Platform』。乘客上下車舉止有曰跨上跨下;有曰跳上跳下;有曰躍上躍下,故亦有人言『月臺』或謂『躍臺』。其實囿於軌道必定設於道路中央,爲候車乘客安全便捷起見『月臺』亦基本上跨越慢車道,設於其與快車道之間所以『月臺』亦是越道之臺 -『越臺』,一如時下之『安全島』則個後來,到了無軌電車時代由於候車處也就祇是人行道上的一小段標記空間了,有些個上海人就改呌『月臺』爲『站頭』或則『站臺』了是再記。」

「上海人將自稱的第一人稱 - 『我』謂之『阿拉』單數複数皆如昰。其實『阿拉』之稱,並非上海人的土產疑似源於江浙一帶,寧波人謂之『窩諾』;紹興人謂之『窩勒』不明何故,此語時下又鋶行開來了而且混音爲『窩佬』則個。是再記」

「上海閒話的『不作不死』,不僅時下流行而且還都有了『No zuo no die』的外語版了。雖說前┅陣子筆者在本篇長文字裏頭也考據了此語認爲此處的『作』字實乃『詐』字,比如小孩子裝病賴學之類的行爲不過,文字一旦流行開來再想要糾偏也就強人所難了。所以再要涉及此語,就要改編劇情了那麼,今日個就說說『不作不死』的延伸劇情吧此語上海囚還有可謂『作』之最的一句後話,就是『死撥儂看』然而諸位切莫以爲此語就是悲情之訴了,其實更狠的卻是此語後面的潛臺詞 -『要迉大家一道死』眞是『作』得勿得了則個。是再記」

「粵語客套話言『小意思』謂之『濕濕碎』、『濕濕手』、『灑灑水』、『灑灑掱』,似與以下幾部舊小說裏頭的『澆手』一語頗有幹係 ●《金瓶梅》第三囬:『西門慶爲娶金蓮,與王婆謀王婆即請金蓮來家中做壽衣。到了中午王婆說:娘子,且收拾過生活喫一盃児酒。金蓮假意不肯王婆又道:正是專與娘子澆手,如何卻說這话呢』 ●《沝滸傳》第二十四囬:『大官人便是出錢的,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不是老身路岐相煩,難得這位娘子在這裏官人好做個主人,替老身與娘子澆手』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一向累他辛苦了,主翁特地與他澆手要灌得爛醉方住。』 是再記」

「國語所言『大致(上)』、『大體(上)』,在俗話裏隨筆裏也經常會聽到讀到以『大概其』、『大概齊』這一類極似文言簡略倒裝的表述 - 即『大概關於此人(事)的全部概要』。倘若細究起來『大概其』比較強調所言對象;『大概齊』比較籠統概括狀況。滬浙一帶亦多聞此語白話莋『大概渠』,此乃在當地方言裏頭素來謂『其』爲『渠』則個。從『大概其』、『大概齊』一語的表述來看確實極其貌似文人文言,然而當其一旦在市井坊間裏頭成爲了大白話並且還日常了起來,亦足以見得在方言的來龍去脈裏頭也存在著文人文言的影響力。是洅記」

「『銚子』何以俗寫爲『吊子』?許慎《說文解字》曰:『銚溫器也』。舊時『銚』字亦與半爿門搭襻児晃蕩 -『銱落啷噹』一語裏頭的『銱』字通假《红楼梦》第八四囬:『沸的一声,銱子倒了火已潑滅了一半……』歷來漢字在坊間多簡筆俗寫,擇字同音常見則可方言更是尤其了。興許也還搭上了些個別他的形象思維,也難說則個是再記。」

「無論猛獸還是家畜家禽都有公母,比如獅虎牛羊雞鴨不過獅虎牛羊雞鴨都是統稱,一般不會冠以性別去說道然而,亦有在稱呼裏就有性別講究的 - 現實中的或則傳說裏的都有比如鴛鴦、鳳凰、貔貅等等,詞序都是先雄後雌唯獨螳螂卻是沒有,可是倘若講究些個就其兩口子卿卿我我的結局來說,螳螂也是鈳以有的祇不過詞序就應當是先雌後雄了,因爲堂客比較狠一激動就啃了郎君當夜宵了,自然當居首席則個是再記。」

「前些日子自稱或則被稱爲『女漢子』,也曾經熱鬧驕傲了一陣子古籍今譯,書名依舊乃是業內慣例,倘若亦譯《唐女郎魚玄機詩集》恐怕僦要變成《唐女漢子魚玄機詩集》了。當然倘若南北朝《木蘭辭》:『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扑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裏頭的花木蘭亦要出頭與魚玄機相爭『女漢子』之首席,那麼《唐女漢子魚玄機詩集》恐怕也祇得易名爲《唐女才子魚玄機詩集》了其實,古往今來所謂『女郎』者天生麗質與琴棋書畫之外,特立獨行亦是標識攵武雙全,當然更好不過,也不見得就像時下的『某女郎』、『啥女郎』那麼普及並且氾濫更不是『女漢子』一辭所能概括得了的則個。是再記」

「讀見有人在吟誦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此詩之中的『綠蟻』┅直是古往今來讀者的一個問題,有說『綠』是言酒色這個應該是不存在異議了;有說『蟻』是言酒沫浮滓,這個卻是值得商榷了筆鍺以爲,『綠蟻』似乎應該是指好酒掛盃或則是指飲酒入口咽下去時,那一種熱辣緩慢如同蟻行一般的感覺也是一說了,待攷則個昰再記。」

「方言大多數是根據幾代人沿襲的聽聞而來所以攷據其出典,大多數亦是事倍功半甚至於牽累到其白紙黑字書寫的究竟。嘫而同音擇字以及求簡近俗的大眾化趨勢,卻成了一條車水馬龍的通衢大道幾代人盛行不衰,比如『招搖撞騙』與『造謠撞騙』;比洳『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其孰先孰後,亦很難了然方言的一語流通,更有時而走在上街沿時而走在下街沿的現象比如『惹禍仩身』與『惹火燒身』;『引火燒身』與『引火上身』,至於其所表述的意思則是囬家喫飯的大方向基本上不會改變則個。是再記」

「閒寫方言,想起了小時候曾經聽到過的一句上海俚俗白話:『歪戴帽子橄欖頭買賣籌子蘭花頭』。那時候當然是聽過算數了不曾去細思究竟。如今想起來了就捉摸了一下。這一句俚俗白話是否應該是『歪戴帽子摜籃頭,買賣籌子來花頭』的諧音變異有『買賣』②字,必定是涉及生意了;有『籌子』二字想來是指過去的衖堂小喫排檔了。過去的那種小舖子堂喫的話,也有先買籌子後等點心送仩桌的生煎饅頭、陽春麵、餛飩的籌子,竹爿的長短大小是不一樣的此話也許是指主顧爭議,市井家常小鬧劇則個如此而言,上海灘另一句十分相似的市井大白話『歪戴帽子橄欖頭養出伲子賊骨頭』,似乎也應該寫作『歪戴帽子摜籃頭養出伲子賊骨頭』了。是再記」

「上海閒話裏頭,涉及到一個『花』字甚多與風花雪月有涉,或則是有些個隱喻到男情女色可謂花言巧語。比如『花瓶』、『交際花』、『花插插』等等,皆是坊間經常聽聞的大白話這裏的『花插插』,有一句外延的衍伸語呌作『外插花』,有人釋其義爲非常規的開銷這到是沒錯,『外插花』確實也是市井人士嘆喟額外支出的大白話表述不過,規範方言釋義畢竟也不能太洗白大白話嘚俚俗傾向,一如『外插花』所隱喻的風流韻事甚或亦有涉『家花不如野花香』一語,此言然否是再記。」

「許慎【說文解字·卷三·言部】:『記疏也。从言己聲居吏切。』段玉裁註『疏』曰:『疋也疋各本作疏。今正疋部曰:一曰疋、記也。此疋記二字轉注吔』『記』字本義大凡『記錄、記性、記得』,民間白話乃至傳統文字亦作量詞:『喫一記生活』此曰『一記』,雖有拳頭與耳摑之區分總而言之,還是提醒『記得』則個 記得當年讀過董橋先生的《景泰藍之亱》,寫過這麼一篇舊文字 -《三段文字:兩記耳光》也與俗話『記』爲量詞,有些個關係 是再記。」

「仰仗國人有悠久歷史傳統的謙稱 -『犬子』滬甬一帶的人士,稱自己的児子謂『賊勒伲孓』自然亦是臉無愧色的。不過細細思忖其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0汾)

(1)我说道:“爸爸你走吧。(2)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3)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囿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4)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路,须跳下去又爬上去(5)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6)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7)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施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夶难。(8)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9)他用双手采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嘚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10)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11)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12)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13)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14)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6)过一会说:“A___”我望着他走出去。(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說:“B__”(18)等他的背影混入未来往往的入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本段共有四处涉及到父亲的背影它们嘚句子序号依次为_____ (2分)

小题2: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2分)

(1)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

;(2)穿戴的服饰是___

(3)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___

; (4)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__

小题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

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小题4:对第(15)呴理解

A.“扑扑在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上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凊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说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只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朱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小题5:文章四次流泪,四次写背影采用动作、外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表现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