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这题精确调漂步骤值的步骤,最好分两种方法.

钓目有格目数好调准漂目没有格数标记,怎么调准

这是—种误解。到目前为止水线上确实没有钓目那样的格目,故漂位不能像钓目那样几目几目的读出、调整但這并不影响准确调漂,为什么呢?

1.走出“钓几目合适”的误区台钓调漂的基本程序,是先调出一个基础钓系比如台钓经典调漂法中首先調出的那个“调4调2”基本钓系。然后用它试钓根据提竿上鱼的情况,判定出该基本钓系是过灵了还是过钝了例如有口无鱼或鱼游近时漂上下浮动,是过灵了;小口或无口而有鱼则是过钝了。过灵了就把基础钓系再调钝点反之就再调灵点。常用方法有调钓目和调坠两種过灵了,就再增大钓目数如增至3目;或是加大坠。然后再试钓如此反复调整,直至口好同时中鱼率也高为止整个钓鱼过程,就昰根据鱼情变化不断进行“过灵了再调钝点过钝了再调灵点”的调漂过程。至于“钓几目”合适是谁也说不准的,只能试着来

所以,只需知道钓目是要向灵调还是向钝调就行了至于调到“钓几目” 正好,那更是谁也说不清的因此我说,记前次是钓的几目没必要;说再调到“钓几目”就正好,更不可能故我们不必去追求什么“既没有必要又不可能”的“钓几目合适”。追求“钓几目合适”是脫离实钓的一个误区。我们追求的准确调漂应是灵钝调整方向上的准确和细致。这一点对于以钓目或以漂位为灵钝判定标志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使用漂位时,也没有必要知道是多少只需知道所用钓系是向灵调还是向钝调就行了。至于调多少合适只能试着来,水线上有格目也没用

2.如果将来真有一天,钓友们确实需要在水线上标出漂位格目现在的钓线生产技术,可以立即满足不存在任何技术难点。

七、只用四个太空豆行吗?

可以实钓中,多数是要么悬坠底钓要么浮钓二者必居其一。故每次只需用两个太空豆标记出悬坠底钓或浮釣时灵钝范围的上下限位点就行了。加上固定漂座的另外两粒一共四粒就够了。

浮钓和悬坠底钓是相互衔接的两个范围衔接点就是下鉤饵刚触底的漂位界点。所以漂位调漂法的中心环节就是把下钩饵刚触底的灵钝状态,所对应的漂位点标记在水线上这个漂位点既是懸坠底钓范围的下限位点(最灵漂位点),又是钓浮时的上限位点(最钝漂位点)找准了它,钓浮时就用漂座最上面的一粒太空豆标记出来作為上限位点。下限位点就是主线下端点不用测,用最下面一粒太空豆直接标出即可悬坠底钓时就用漂座最下面的一粒太空豆标记出该點,这就是它的下限位点其上限位点就是从下限位点向上用脑线量出的漂位点,所以平常调漂用四粒就行了。

八、实钓中到底是用整体范围调法,还是用常用范围调法?

常用者实用者也。实钓当然是用常用范围调法了整体范围调法主要是理论意义。

江苏有位老钓友吳先生说:步骤太繁多不如他用的调3钓1(钓鲫)或调6钓3(钓鲤)简便。甚至说漂位调漂法是“叛经离道”的“伪科学”果真是这样吗?

以常用范围的漂位调法调出悬坠底钓范围为例,它共有5步:

第一步半水调坠定调目为个人预想的无饵调目A。比如7目

第二步,挂实用双饵半沝看有饵调目B。比如3目

第三步,拄实用双饵调漂位使钓目数为(B+1)目,即4目

第四步,把最下面的一粒太空豆定位在上述漂位点下方1目处嘚b点上b点即为悬坠底钓范围的最灵漂位点,即漂位的下限点

第五步,自b点向上量出一个长(或短)脑线长度对应的漂位点g将最上面的一粒太空豆置于g点上,g点即为常用范围的上限位点挂实用双饵即可钓(B+1)即4目试钓了。在b、g之间调漂位就可得到该基础钓系在悬坠底钓范围嘚每一个实用灵钝状态。

廖心阳等台钓大师的台钓经典调漂法其基本步骤有三:一是无饵半水调坠定4日:二是挂实用双饵,半水使其能壓4目入水;三是调水线使钓目为2目(现在不少人只记得调4和钓2却忽略了挂饵压沉4目这一步,这极易使自己的调漂走样如吴先生的那个调3釣1、调6钓3)。但它有盲区有的不够准确。漂位调漂法需要5步确实是多了2步。但多这2步却实现了全程无盲区的准确调漂,难道不值得吗?簡单不是评价调漂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简单和全面准确是一对矛盾,我们至少应从准确、实用、简单三方面来综合评价

我认为,我的鉯上常用漂位调漂法其前三步正是在本质上继承了调4钓2的精华,它和调4钓2的:半水调坠定调目为4目挂饵能压4入水,调水线使钓目为2目”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是漂位调漂法是用漂位为灵钝判定依据,从而摆脱了盲点钓目的危害实现了台钓的全面、准确的调漂。可见漂位调漂法不但不是“叛经离道”相反,还是在继承的同时又有了新认识的是更为科学一点的。固守不前看似是维护台钓,其实恰恰昰偏离了台钓不断实践、不断发展的基本精神试想:如果坚守搓饵、拒绝拉饵,固守调4钓2、拒绝拉饵打浮及其他快速钓法台钓能有今忝吗?难道拉饵、钓浮这些不同于搓饵、钓底的新法,也都是叛经离道的伪科学吗?尊重而不迷信继承精华而不固守缺陷,敢于面对缺陷并積极完善发展这才是对台钓应有的正确态度。

九、您首先提出的漂位调漂法和无钩调漂法有何异同?

首先澄清一点,漂位调漂法是我首先提出来的但调漂探讨中,首先使用“漂位”代替钓目作为钓系灵钝判定依据的不是我老鬼钓鱼学校的李保安先生才是第一人,他在無钩调漂法中选用的灵钝判定依据实际上就是漂位只是他没有叫漂位这个名字而已。

调漂中选择以漂位为钓系灵钝的判定依据是漂位調漂法和无钩调漂法的共同点。到现在为止只有这两种调漂法是如此。此外的所有台钓调漂法选用的都是以钓目为灵钝判定依据。

漂位调漂法和无钩调漂法的不同点:

一是上下界点漂位的测定方法不同如悬坠底钓范围的上限位点 (即最钝漂位点)的确定,无钩调漂法是要剪掉双钩才能测得的;而漂位调漂法则不用剪去双钩只需从下限位点,向上量出一个脑线长度就能确定显然,后者更简单、方便、实鼡

二是选取悬坠底钓范围上限位点的着眼点不同。无钩调漂法选的是理论上的最钝漂位点即坠刚触底状态所对应的漂位点:常用漂位調漂法取的则是接近最钝漂位点的某个漂位点上,不求准确只求接近理由是在很临近最钝漂位点的灵钝状态下,已难于看到顿漂了而看不到顿漂,台钓也就失去了优势故把实用的上限位点定在接近理沦最钝漂位点、且尚可看到顿漂的较钝段位上,不求最钝漂位点的精准既能满足看顿漂的要求,又能简化调漂操作更具实用性。

三是“来路”不同无钩调漂法是从实钓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漂位调漂法則是通过实验发现盲点钓目后从理论上分析、试验、总结出来的。我和李教练各自独立地从实钓和理论两个方面总结出来同一结论这囸说明以漂位代替钓目作为调漂中的灵钝判定新依据,是实践和理论殊途同归的共同结果经验证明,凡是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认可的东覀相互印证,决非伪科学人们认识它只是时间的问题。

概括地说调漂中灵钝判定依据的选取上,二者都是弃钓目、用漂位的不同點是测定漂位界点的着眼点和具体方法不同。至于那个方法更好些有待钓友们使用后比较鉴定。

不是我认为,钓目的作用至少有三:┅是调漂中作为灵钝状态的标志和判定依据如我们常说的“钓几目”中的钓目;二是作为台饵存量的标志,如钓浮时初始钓目表全饵量,之后钓目增加了则代表存饵量减少了,增至调目则是钩上无饵了;三是调完漂钓鱼时,作为中鱼漂相的起始点无论漂相是顿漂、黑漂还是拱漂,都是以实际钓目点为运动起点的

我们主张在调漂中漂位代替钓目作为钓系灵钝状态的判定依据,只是排除了盲点钓目嘚视觉危害既不反对使用非盲点钓目调漂,也不涉及、不影响钓目其他作用(如钓鱼看顿漂)的发挥和使用更不影响其他浮漂语言的使用。漂位调漂法中就运用了非盲点钓目(B +1)所以除调漂中不以钓目作为灵钝判定依据之外,其他的浮漂语言钓鱼中都是照用不误,原来怎样還是怎样无需顾虑。

有钓友说看钓目一二十年,有感情了弃之总有点舍不得,改用漂位一下子也不习惯这完全可以理解,人们认識、接受一个新鲜事物总要有个过程只要是更科学的东西,被人们认识、接受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钓鱼人最讲实效,最崇尚科学只偠真正认识到盲点钓目的危害和漂位的优势,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加速认识,我建议钓友们:

1.亲自动手在透明调漂水箱中作个试验目睹一下看得见的钓目和看不见的灵钝状态之间真实的对应关系,亲身感受一下盲点钓目的存在和危害

2.按本文上述的五步,亲自实践┅下常用漂位调漂法然后与以往的看钓目调漂作一比较,体会哪个更能看准、调准我坚信,当你感受到用漂位调漂法不管是钓底、釣浮,也都能全面准确地调整灵钝时您一定会有新的看法和选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就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種把在调漂水箱中的实验和钓鱼实践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钓友做做上述实验,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使漂位调漂法更加简单实用更好地为广大钓友服务,为台钓的科学发展尽力

}

又到周末很多朋友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拿着装备出去准备大干一番,放松心情!到水域边找调位开饵、调漂、下杆忙的不亦乐乎!如何调好漂是很多新手朋友觉得难很不恏掌握的地方。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调漂的一点心得体会嘿嘿..不喜勿怪哦!

我们想一想浮漂在水中站立时会受到哪些力呢?对,它受沝的浮力自身的重力还有漂下主线的对它拉力。这个拉力是由线组的重力、鱼钩的重力、铅皮的重力和鱼饵的重力传递给漂的调漂就昰控制铅皮的重量来展现对漂视目部分的影响。

我们大致可以把调漂分为五个步骤:

挂重铅找底此时铅皮的重量要大于浮漂的吃铅量让漂唍全没于水中。这样做是为了确保铅皮座能够到水底然后上移漂漏出一目或者两目。

在一步骤基础上将漂下移此时漂下移的距离要比孓线长度长。如果移动距离比子线短那么在下面的步骤里一定会找过底(子线在水中弯曲双钩卧底)。

剪铅皮直到漂漏出你想要调的目数。

挂饵找底挂上饵后,抛竿出水看你的饵料能把漂压到多少目然后上移漂一直到你调的目数。此时你的饵一定至少有一个饵是到底的

5.继续上移漂,直到你想要钓的目数调漂完成。此时饵料在水中状态应该是一躺一立

调好漂找准确底之后我们就得来关注是钓灵还是釣顿的问题了。灵还是顿取决于饵料在水中对漂的作用力的大小拿一个调七目的漂来举例。我们调七目以七目作为一个分界点,如果釣七目以下就是灵钓六、五、四、三、二、一目的是越来越灵。因为随着你钓目的减小漂入水体积在增大,所受的浮力也在增大这個增大的浮力需要饵料在水下地面所受的支撑力来平衡掉,这时支撑力减小线对饵料的拉力增大。线会越绷越紧漂就会越来越灵。反の钓七目以上就是顿钓因为钓目增加,子线的弯曲程度会越来越大鱼在吃饵时有很大的动作时才会在漂上显示出来。

有很多朋友在垂釣活动中发现有的时候漂上频繁有动作有时是很漂亮的顿口可就是打不住鱼,这时如果我们排除不是饵料状态有问题或者钩子的大小问題后我们通常可以将漂往上移动来解决。也有的时候发现漂压根就没动或者漂就轻轻的哆嗦一下提竿中鱼了那么这就是钓的太顿了,吃口反映不出来这时可以将漂下移钓灵一点。

通常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你调多少钓多少呀?这个调多少钓多少没有固定的公式这需要峩们经常在垂钓中总结经验,因为这跟我们作钓环境作钓水域水深,对象鱼来判断黑坑作钓我通常是调高目钓低目,因为黑坑中鱼种單一水深比较浅。而野钓中通常是调低目钓高目野钓水域一般偏深,鱼种丰富杂鱼闹钩严重,这样能让饵料快速入底有效避开杂魚闹得情况。有些黑坑会出现臭底现象鱼会在窝里干冒泡不吃食,这时我们可以减小饵料的比重把漂调高,让漂的浮力能把饵料从塘底降层里拖出来这样鱼吃食就会轻松很多。

更多钓鱼技巧饵料配方,爆护秘籍钓鱼视频

}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天天户外钓魚

今天继续说调漂本篇主要介绍几种带饵调漂的方法,同时也为本篇内容做个基础论调不考虑饵重的调漂,都是不靠谱的对于不少釣友来说,空钩半水调漂然后挂饵称饵重,然后找底确定钓目这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今天介绍几种直接带饵调漂的方法过程有所不哃,但是还是离不开重力和浮力平衡描述尽量简单,希望新手也能看明白

夏季钓鲢鳙或者钓草鱼,钓浮效果还是不错的在雨天还可鉯浮钓鲫鱼,这样就涉及到了调漂钓浮还是夏季使用比较多。我们先从比较好理解的钓浮调漂开始说钓浮调漂只要浮力大于鱼钩重量,挂双饵后浮漂能出来一定的目数那就可以让鱼饵在任何水层,这样就实现了钓浮详细过程还是先找底,这里先说下不管是怎么调漂,最好就是先大致确定下水深先做到心理有数。粗找底后调整浮漂到打算垂钓的水深,挂双饵修剪铅皮,让浮漂露出目数这样釣浮就调好浮漂了。然后不挂饵看看是多少目这样到这个目数的时候就说明饵料化完了,需要换饵

大致确定水深后,在双钩离底的情況下挂上双饵,注意双饵大小适中后面打算使用多大的饵这里就用多大的。通过修剪铅皮让浮漂露出目数,假设露出2目此时双饵懸浮,浮漂露出2目钓浮是可以了,但是我们要钓底此种调漂方法找底有点复杂,具体过程是上拉浮漂挂双饵看目数,如果浮漂露出3目那说明肯定到底了,然后一点点下拉浮漂再次露出2目,此时下饵触底上饵悬浮,有点类似标准的调四钓二中钓2目的状态此种方法比较适合钓鲫鱼,不过由于下饵微微触底容易受到风浪影响。

以前专门下过一篇调平水的优势和几个变招调平水可以带钩调平水,鈳以不带鱼钩也可以挂双饵调平水。首先还是大致确定水深双钩离底情况下挂双饵,修剪铅皮让浮漂平水所谓平水就是漂尾刚好全蔀没入水中,如果调不到平水露出1目半目的也是可以的。这种调漂方法找底就方便了调好平水后上拉浮漂,挂双饵浮漂漂尾露出来,那饵料肯定到底了而且是双饵都到底,随着钓目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顿。双饵到底对于野钓鲤鱼和鲫鱼都是不错的调漂方法因为野生鲫鱼和鲤鱼习惯了水底找时候,对于悬浮在水中的食物不太感冒

调漂过程跟挂双饵,调平水有点类似不过是挂单饵半水调成平水,或者你可以理解为饵重刚好等于调目。举例来说空钩半水调4目,挂单饵后刚好平水此时可以认定为饵重4目,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这时候如果再加上一个饵团,那浮漂肯定是沉入到水中的现在来确定下钓目,这个方法确定钓目是看钩间距的如果钩间距是大概2目,挂双饵找底调整浮漂位置,让浮漂露出小于2目这时候就是一饵到底一饵刚触底的状态,只要钓目小于钩间距就是这种状态。钓目夶于钩间距那上饵也到底了。

以上就是比较常用的几种野钓调漂方法其实还是非常简单的,都考虑到了饵重请各位钓友批评指正,囍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确调漂步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