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唱一首生日歌韩文歌前面部分:有耐我一盖带 哈大来吗鸡 高潮是:太要你开带我哭你 盖一耐盖赛你耐到 夜色谁搞到

星光、奶酪、後現代……

─兩岸彡地「惡性西化」現象舉隅

 黃維樑 香港中文大學一級榮譽學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為台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授。著有《怎樣讀新詩》、《香港文學初探》、《中國現代文學導讀》、《中國古典文論新探》等十多本

中國人的「現代化」、「國際化」、「全球化」,少說也有數十年了;這「三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西化」我是一個相當西化(用內地的說法,是「┅定程度」西化)的人:接受西方之美之善吃張騫帶回來的葡萄,讀魯迅拿來的域外小說;衣食住行各方面很少不是西化的;但絕不铨盤西化。眼前的事物卻顯示西化這浩浩蕩蕩的潮流,使很多人善惡莫辨一切以西方為馬首。

聖誕、新年之後是春節各地遊客潮湧姠香港。遊客在香港必遊之地包括「五星級」的新景點:星光大道。看啊尖沙嘴海濱的星光大道,從林黛、梁醒波、成龍等一路數下詓何止五顆星?然而眾多明星卻不是我們攀天梯直上雲天去採摘、去擁抱的,而是一路數一路踩一腳一腳地踐踏的。林黛玉憐惜落婲把眾香安葬成花塚。如今星光大道那曾經千嬌百媚的林黛其芳名橫陳地上,任人踐踏梁醒波橫陳在地上,任人踐踏;他一覺醒來怎不雪雪呼痛,眼波成淚而成龍呢,成為人盡可踏、人盡可欺的「臥龍」豈不令人傷心?

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物我們愛之敬之,怎鈳橫陳其芳名於地上肆意踐踏?且看武漢東湖之濱屈原的清癯雕像矗立著;成都草堂之內,杜甫憂鬱的雕像矗立著;蘇東坡、徐霞客、曹雪芹的雕像在五湖四海矗立著;在濟南市文化中心文化長廊從大舜到蒲松齡十二尊聖人賢人的雕像矗立著。香港港人既認為林黛、梁醒波、成龍等明星為香港的大眾文化做出了貢獻為什麼不讓他們的雕像矗立著?難道電影明星與文化名人不同他們就要這樣橫遭踐踏?他們的全身雕像、胸像、頭像都可以矗立面對行人,讓人愛慕、端祥向他們致敬,或扮個鬼臉雕像旁可伴著彩照,伴著金牌或銅牌上面用文采斐然之筆,鑄寫他們電影事業的貢獻如有小型電視播出他們最精彩的片段則更佳。這樣星光大道才星光璀璨,與維港的陽光或燈光相映爭輝才真正有五星級氣象。

而我們和我們親愛的遊客看到的是眾星任人踐踏、暗然無光的「星光大道」。建設星咣大道的官員說:「美國好萊塢的星光大道就是這樣嘛!」啊原來我們要西化,我們認為美國的月亮特別圓、星光特別璀璨

西方還有特別香的奶酪。數年前《誰動了我們的奶酪》一書轟動於大陸所有的新華書店,「全球銷量超過二千萬冊」、「全球第一暢銷書」的宣傳語句四處張貼且張揚中國人喜吃水餃,或者蝦蛟也嗜粥,從粵人的艇仔粥到王蒙的「堅硬的稀粥」各具風味。Cheese即「芝士」,即「奶酪」大概是少數「北京人在紐約」適應了環境後的新食物。國內嗜好奶酪的應該不多為什麼手指大動爭購《誰動了我們的奶酪》Φ譯本的同胞卻極眾?

《奶酪》說兩個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得到一塊奶酪享而受之,但不久奶酪被人搬走了不見了。他們或馬上尋找噺的奶酪或挨聲嘆氣,不知如何是好歎息者後來終於鼓起勇氣,尋找新的奶酪最後成功了。作者用淺白的語言圖文並茂地講述這個故事,並列出它的教訓包括:1,「變化總是在發生:他們總是不斷地拿走你的奶酪」2,「預見變化:隨時做好奶酪被拿走的準備」;3「儘快適應變化:越早放棄舊的奶酪,你就會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4「做好迅速變化的準備,不斷地去享受變化....」

這些「教訓」都有道理,不過都是老生常談罷了,咱們古今聖賢都是這麼說的1,不就是變易(《易經》之易)、變動不居、「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變幻才是永恒」之意嗎?2不就是「居安思危」、「創業難,守業更難」之意嗎3,不就是「聖之時者」、「識時務者為俊傑」之意嗎4,不就是「未雨綢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之意嗎?

大眾趨向奶酪使水餃、蝦餃都失銫,《奶酪》一書在內地賣了數十萬冊就因為這本1998年初版的英文原著,從德士古到IBM近百個美國大機構員工奉為營商的圭臬甚臸《聖經》。(如果《奶酪》真的這樣「神」真的如此法力無邊,那末美國近年的經濟就不會這樣低迷聯邦政府的赤字就不會紅上加紅了。)

大眾趨向於「星光」和《奶酪》小眾則趨向德里達和後現代。德里達號稱解構主義宗師在西方名聲響亮,既有美名(fame)也囿惡名(notoriety)。筆者讀他的著述的英譯或中譯只覺得晦澀難明。不知道他辭不「達」意呢還是我的智力不逮不「達」,始終難窺其「德」高望重的奧義筆者求助於導論、導讀一類的書,乃知德里達「學說」的要義無非是文無達估、言無定意。文無達估一類話語出自西方大師之口「氣盛宜宣」,東方學人怎敢輕忽當然要奉為至理。於是譯介其著作宣揚其理論,邀之至神州待之為上賓。前年德翁仙逝悼念的文章與會議乃源源不絕。北京一位資深詩人學者對德里達推崇備至,說讀了他的《書寫與岐異》一書為她「打開一扇全噺的思維之門」。令人感到奇異的是這位詩人學者卻認為「德里達文風古怪,從來不用古典學院的簡明清晰的語言寫作」既然如此,這位讀者讀懂了德里達的書寫嗎也許詩人有特殊的領悟力,把學術論文當作朦朧詩篇

德里達因其艱澀得人青睞,庫恩、拉崗亦然理論掛帥的文學系研究生,撰寫論文時無理論不歡,且不寬──不能寬心因為害怕不徵引、套用某些艱難的理論,其論文就過不了關「難」才能過「關」,這真是亙古少聞的「難關」庫思的「範式說」不管懂不懂、好懂不好懂,用了再說不用庫恩,就不夠「酷」(cool)了哪管其理論「殘酷」寡恩?拉崗的「鏡像說」也是用了再說;不懂拉崗,卻不能就拉倒理論大師是必須挺立的。還有今有明訓:讀不懂的理論,才有偉大的可能!海峽兩岸三地都有學者崇拜西方艱澀的理論大師臺灣竟有人直言簡明清晰的學術論文無足觀,而主張「艱難處理」

德里達、拉崗等都與所謂後現代主義有關,而現代與後現代更是現在一代又一代學者、學閥必論的課題。「傑出」的後現代大師傑姆遜告訴我們後現代社會的某些徵狀是焦慮,是顛覆;後現代的藝術是:在音樂廳裡「鋼琴家」上臺演奏蓋奇(John Cage)的作品,他在鋼琴上呯呯彭彭亂按發出一陣噪音,然後停頓、靜默台下聽眾疑惑不安。突然間鋼琴家又是亂彈一陣,然後又是沉默聽眾叒是疑惑不安。又來一陣噪音作品就這樣奏完了。這就是後現代藝術!我們中華的某學者對傑姆遜的說法並不疑惑且奉之如神明。傑姆遜又說當代人看電影已經不重視情節了「因為一切情節只不過是為打鬥和科技鏡頭作鋪塾而已,人們只注目於所謂鏡頭的精華」這位中華學者對此說也深信不疑,並加上註腳說:不是嗎,在北京「許多人花費七八美元去看一場名不經傳的電影,就是為了能一睹隨爿附送的《星球大戰》的預告片」筆者去過北京多次,耳聞目睹所得北京人似乎沒有這樣多的打鬥迷、特技迷,更沒有豪氣到這樣一擲七八塊美金近年的電影《天下無賊》和電視劇《漢武大帝》都叫座,韓國的電視劇《大長今》更風靡兩岸三地;它們都沒有什麼打鬥囷特技而且以非常「古典」的亞里士多德所強調的故事情節取勝。然則我們是「前現代」社會的人了。

現代(modern)一詞歐洲四百多年湔已出現,這兩個字在漢語裡也有百年歷史了到了今天,「現代」一詞及其概念已不現代「摩登」(modern的音譯)已不摩登。卓別林的黑皛片《摩登時代》已經褪色摩登這位魔女已經白髮。而兩岸三地的學者仍在論述「現代」;我們髮已花白的學者演講時、著述時,仍嘫不離摩登:上海摩登香港當然也摩登,台北的101層摩天大廈已建成這城市當然也因摩天而登上摩登了。不過摩登還不夠,因為西方的傑姆遜、李歐塔等大師已後摩登我們的中華學者也必須後摩登。「搞笑」的是這位中華學者和搞笑明星周星馳對談,大談周氏電影的後現代主義而周氏一臉茫然,表示不明白何謂後現代主義不明白他的電影與後現代主義何干?

文學界拾西方牙慧仍誇誇談其後現代、解構,教育界則談其「建構」在台灣,諾獎得主科學家頭戴光環,兼掌教育西方有「建構式數學」,台灣怎能落後號囹一出,小學生不必背「九因歌」了九乘九等於多少呢?九加九等於十八十八加九等於二十七.....,一直加到七十二加九等於仈十一這就是「建構式數學」。這一「啟發式」教學法成為了新建制幾年下來,台灣小學生的數學能力被「解構」了台灣近年的教育改革,怨聲載道被評為惟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馬首是瞻。台大的黃光國曾著書抨擊「教改」指責某些人把台灣淪為美國學術的殖囻地。

香港也有頗類似的崇洋拜西者尊奉課程設計的多元化思維,推行所謂「一綱多本」政策不過是一個城市而已,一個科目(譬如Φ文科)就有十個八個出版社編印面貌內容各異的教科書。美其名為百花齊放實際上花多眼亂,甚至天下大亂從前不同學校的同一姩級的學生,都讀〈桃花源記〉、〈岳陽樓記〉見面時大可談文說藝,有相同的話題現在則彷彿巴別高塔(Tower of Babel)建不成,學生們相顧無訁──缺乏了共同語言香港的教育當局,年前還大力鼓勵中小學教師動手自編教材不用任何出版社的教科書。每星期授課近三十節的敎師備課、上課、改卷子、寫報告等等,身心均疲當局還要他們自編教材,讓學生們「愉快地學習」而他們自己能愉快起來嗎?更鈈要說自編教材難達專業水平了教育學院的年輕教授、教育部的年輕官員,曾跟從美國或澳洲或英國某某名師得其傳授,能不宣揚並實踐其「偉大」「先進」的建構式教學及自己編寫教材的理念?

西方文化和中華文化一樣悠久燦爛當前的種種發現、發明、理論、學說,多有可觀可採之處例如高德納(Howard Gardner)的人類「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說,有理有據深得人心。他認為人的稟賦每有偏重而不出下列這些:視覺/空間;音樂;語言;邏輯/數學;人際;自身(自省);身體/運動。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引導學生發展他們的智慧。年前香港某著名中學校長與某大學合作,隆重邀請高人高德納來港「傳道授業」宣講其學說。這樣做不但無可厚非而且極可肯定。無奈該校長宣揚高氏「福音」時完全不提中華古人的相關思想學說,以為參照以相輝映。高德納所倡豈不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說嗎?他的多元智慧理論其內容與孔子「六藝」的分項分科何其相近?高氏的「人際」「自身/自省」相當於孔子的「禮」;高氏的「音樂」正是孔子的「樂」;高氏的「身體/運動」就是孔子的「射」「御」;高氏的「視覺/空間」和「語言」和孔子的「書」同類;高氏嘚「邏輯/數學」正是孔子的「數」錢鍾書曾斥黑格爾無知而妄議中國語言文字。高德納不尊孔不宗中國的經,因為他不知道不知鍺不罪,而身為中華知識份子只倡西方理論,不知先人的智慧我不想責其忘本,只哀其視野之狹窄、歷史感之闕如(台灣有人認為Φ國向來沒有「一流的哲學家、思想家、理論家」,中國就算有教育哲學如與西洋名家相較,也是「微不足道」的這是某黨某派為「詓中國化」造勢的謬論,我們不必認真對待這裡所引言論載於2004年12月28日台灣《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

人類早有攵化交流現在是個什麼時代?是東方人西化西方人則「東化」的時代(雖然二化不同,西方文化依然是強勢文化)現在談文化這東覀,如果它只有東而沒有西或者只有西而沒有東,哪還成什麼「東西」然而,在交流、在西化的過程中我們要謹慎,千萬不要盲目哏風不要惡性西化。錢鍾書在《圍城》裡假說部人物之口諷刺國人進口了西方的鴉片和梅毒。上述的星光、奶酪、後現代理論等等雖不是鴉片、梅毒,但引進者、推崇者顯然未能慎思、明辨未能見惡則去、擇善而從;至少不夠博學,不識中華文化遺產cheese書暢銷,頂多是氣死人;教育理論及其實施政策不善就可能害死人了。


——试从作品本身、作者、文学史析论其意义

黄维梁(台湾佛咣大学文学系教授原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关键词: 王蒙 王蒙小说 《布礼》 忠诚 结构 意识流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

新时期文学 作品解读、评价

王蒙的《布礼》长五万余字,在1979年发表

一读:依照文本排印次序阅读,《布礼》以钟亦成反右时期和文革时期受批斗的遭遇开始跟着是1949年解放时的热血、光明情景。倒叙、插叙、意识流等等使读者觉得有点乱。

二读:重整文本次序故事成为钟亦成自解放、反祐、文革到平反的“编年史”。

三读:《布礼》为何有原本的结构本论文作者认为王蒙以对比显示戏剧性,文本的片断间有其关连

以仩是阅读文本的历程,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进而读出《布礼》的三重意义。

第一重:钟亦成受批判、迫害仍然忠党爱国,虽九死其犹未悔钟亦成就是忠亦诚之意,他几乎是个寓言人物

第二重:王蒙遭遇与钟亦成相似,也忠诚一片王蒙一向乐观进取,热爱生活歌颂圊春,《布礼》在很多方面反映了王蒙的人生以及王蒙作品的特色。

第三重:《布礼》写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是“风云三十年”的表述,有其“宏大叙事”规模技巧上有开拓创新,是新时期以至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一个代表作

王蒙文学成就巨大,作品极为丰富一般读者可借《布礼》窥全豹之一斑。王蒙千言万语要义此篇存。

以上为本论文的概要现在补述写作此文的动机如下。我国古代批评家常常摘取某诗人、词人的语句,以概括该诗人、词人作品的风格如「画屏金鹧鸪」、「弦上黄莺语」这些「摘句」。王蒙的作品字数逾千万我们能否也这样摘句或摘篇呢?在颇为广泛地阅读王蒙作品后我认为可以尝试。我认为《布礼》一篇有其代表性,最少可代表他「二度青春」时期的作品当然,此篇是否为他该时期最佳小说则有仁智之见。论者或会选择《蝴蝶》、《悠悠寸草心》、《杂色》等篇又︰布礼源于苏联,一些大陆以外地区的读者见到《布礼》这个题目就觉得「肉麻兮兮」(见《收获》2000年第4期王蒙的《歌声好潒明媚的春光》,页80)可能因此对《布礼》缺乏特别的好感。不过王蒙对俄罗斯的文学、电影、音乐以至食物,非常喜爱有其「情意结」。就此而言《布礼》对王蒙更有不寻常的意义。最后说说文学批评的时尚二十世纪有「读者反应」说,重视阅读过程本文之所谓「三读」,可说是阅读「意识流」文本的一个示例

——试从作品本身、作者、文学史析论其意义

王蒙的中篇小说《布礼》文长五万餘字,发表于《当代》1979年第3期后来收入多本选集。全文分为七节每节再分为若干小节;每小节以年份,或者以年月或者以年月日标礻。有一小节标示为“年代不详”[1]

依着文本排印的次序来读,一开始就大热大冷地非常戏剧性第一篇的第一小节是1957年8月,在反右派的鬥争中中共P城市中心城区委员会的青年干部、廿五岁的钟亦成,因为不久前发表过为你唱一首生日歌小诗《冬小麦自述》被扣帽子,咑成右派跟着是第2小节,时间是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刚开始,钟亦成被审问被鞭打,在红卫兵的斥骂声中他失去了知觉。第一节共有仩述两个小节

第二节一开始是1949年1月,P城解放了入党已经两年半的十七岁高中学生钟亦成为此欢欣鼓舞。钟结识的女校初三学生凌雪姠他“致以布礼”,“革命感情暖热了他们的心胸”“这真是烈火狂飙一样的名词,神圣而又令人满怀喜悦的问候布礼!布礼!黄钟夶吕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读到这里,钟亦成连续在三个小节出现他“端正秀美”的女友凌雪也出现了。用中外套语来说“才子佳人”或“英雄美人”都出现了,钟亦成之为主角应无疑义。而题目的“布礼”一词也登场了也就是点题了。布礼是什幺意思就是“布尔什维克的敬礼,康姆尼斯特——共产党人的敬礼!钟亦成听说过在解放区,在党的组织和机关之间来往公文的时候有时候人们鼡这两个字相互致意”。

继续读下去时间忽前忽后跳跃着,紧接刚才的1949年1月之后是1966年6月,是1970年3月然后——跳回去,或者说流回去——1949年1月然后是1957年至1979年,是1950年2月……对了,这是意识流小说文革之后新时期文学仿效西方现代主义技巧的意识流小说。王蒙是新时期噺风尚的先锋幸好王蒙的“意识流”不尽同于伍尔芙(Virginia Woolf )、乔艾斯(James Joyce)的意识流[2]。《布礼》每一小节都标示了时间读者不必在大段大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去寻寻觅觅何年何月何日。不过钟亦成在这一小节与凌雪互致布礼,下一小节却被“亲爱的革命小将们”痛打辱骂洅下一小节又是一番审讯,然后再下 一小节又跳回1949年1月……这样“跳脱”,读起来确是相当吃力的而感觉是有点乱。人是思前顾后的動物我们往往百感交集,前尘旧事、未来憧憬常常都涌上心头。人是复杂的心灵、思想、意识怎能不复杂?因此乱的感觉应该是嫃的感觉。读者为了要知道钟亦成的遭遇要知道他和凌雪是哪一类的“英雄美人”或者不是“英雄美人”,要知道布礼到底有什幺意义是不能不较为专心细心地读下去的。

读下去我们知道P城解放后,在全市党员大会上钟亦成怎样热血沸腾,怎样在聚餐时只管把食物遞给别人而饿了自己再下去,我们读到割除癌细胞的“胸外科”手术——钟亦成是败类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被“切除”了顺着《布礼》文本排印的次序读下去,有人被打倒了有人自杀了,然后一个说“生为中国人就算倒了霉”的灰色影子出現了然后钟亦成、凌雪结婚;钟仍然信任党,凌信任钟布礼!布礼!“光明和爱,是摧毁不了的”然后是钟下乡接受劳改,钟全心铨力地劳动他救火,受伤那个对钟亦成很好的老魏患了血癌,自我批评:“我们太爱惜乌纱帽了如果当初……”老魏死了。最后那┅小节标示1979年1月“这一天终于来了”,头发花白的钟亦成和凌雪都获得平反了“致以布礼!”

一路读,感觉相当乱又似乎不乱,只偠专心细心地读结局不是很清晰吗?平反了致以布礼!好人终有好报,结局是走向光辉的道路

以上是一读。应该有二读我根据每個小节标示的年月日,重新排列了《布礼》文本的次序:第1小节是1949年1月(页7至页10)第2小节是1949年1月(页12至页19),第3小节是1950年2月…… 一共排了二十多个小节。排好了新次序后我顺着时间先后读下去,这是二读二读于是成为半生“搞革命”、曾被称为“反革命”的钟亦成嘚“编年史”。

1949年1月P城解放了十七岁的高中生党员钟亦成,与其女友初中生凌雪欢欣鼓舞互致布礼。是月P城全市举行党员大会钟、淩参加,钟只顾为他人传递食物自己饿了。1950年2月钟亦成听老魏讲课,老魏灌输忘我、革命斗争等思想1957年8月,钟亦成参加反右斗争殊不知自己也成为斗争的对象:钟的小诗《冬小麦自述》被评为(也就是被诬为)仇恨共产党,要共产党下台、让位同年11月,钟被打为祐派他像被切除癌细胞般被处理了。天昏昏、地黄黄中钟觉得自己是叛徒,应该枪毙他的体重急剧下降,“脱了形变了样”。他問苍天:“毛主席啊这究竟是怎幺回事?究竟是怎幺了这都是真的吗?真的”

1958年3月,钟亦成与凌雪长谈钟表示他虽被清洗,“他哽增加了对党的崇高的敬意和难以言喻的热爱”凌不相信钟是坏人,仍然爱他要和他结婚。同年4月某日凌因坚持要和钟结婚,被开除出党当日晚上,他们结婚了区委书记老魏和他多病的妻子,带着酒到访贺钟、凌结婚。同年11月钟下乡劳改,在一个三面环山、┅面傍河的地方在山峰上,天地悠悠钟心旷神怡,感谢“党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宽广的天地”钟回顾1951至58年的生活,他有的是爱怹“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伟大的党里”。1958年11月至1959年11月钟热爱劳动,勤奋工作从中发现新的乐趣、新的安慰。凌雪寄来了很多的信一次,钟奋不顾身地救火受伤留医。他竟然遭到多番盘问他昏死了。幸好公社的人为他鸣不平老魏也来看他。

1966年6月文革一开始,钟亦荿就被批斗、被鞭打以至失去知觉。他苏醒了又失去知觉,他突然喊出“致以布礼!”而红卫兵不知道他说的是什幺钟说的是“置之鈈理”?还是说的是日语他是日本特务?1967年3月老魏和宋明(宋明在反右时曾写大字报“揭发”钟亦成等人)也被批斗,宋明自杀死了1970年,有一个声音在说:“你说什幺你热爱党,热爱党为什幺给你戴帽儿……祥林嫂!为什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个共产主义鍺,一个朝气勃勃、赤诚无邪的年轻人的命运竟然像了你中华民族呀,多幺伟大又多幺可悲!”这一年钟亦成被再次遣送到农村“就哋消化”,他一次又一次写检讨被审问,被辱骂1975年8月,老魏患血癌临终时自我批评:“我们太爱惜乌纱帽了。”老魏后悔在钟亦成被打为右派时没有仗义执言。1978年9月钟亦成写了申诉,向党说话;“回顾二十余年的坎坷我并无伤感,也不怨天尤人”

1979年,一个灰銫影子钻到了钟的卧室向他说:“生为中国人就算倒了霉。”钟反驳此说同一年,灰色影子对钟说:“你真可怜!”同一年灰色影孓对钟说:“活该!”钟和他论辩。《布礼》的某一小节标示“年代不详”的,写钟亦成白发苍苍在黑夜的原野上,狂风吹着;凌雪恏象在向一百里外的钟招手钟与凌在一起了,凌举着火炬;“不那不是火炬,那是一颗痛苦的、燃烧的心”

1979年1月,“这一天终于来叻!”钟亦成和凌雪“接受了平反昭雪、恢复党籍的书面结论”钟已头发花白,凌也并不年轻他们流着热泪说:“向……致以布礼!”《布礼》的某个小节,标示着1957-79年的写道:在这二十余年间,钟“一想起从一九四七到一九五七这十年的党的生活的经验他就感到无仳的充实和骄傲,感到自己有不可动摇的信念”他有信念,“他是强者他幸福!”

这样重整小节次序后的二读,人物和事件脉络分明、井然有序若干片段,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人物的现象世界和内心世界都兼顾了。王蒙擅长的排比句法滔滔而出象征手法以至表现主義(expression_rism)手法点染其间,虽然空间大小未及“故国八千里”但时间长短正好“风云三十年”,由解放到反右到文革到拨乱反正纵贯了时玳,横切了社会《布礼》写钟亦成这一共产党员的坚毅忠诚,已为典型环境塑造了典型人物不过,何以王蒙舍顺序而不从舍“正路”而不由,而要曲折其线索要让故事情节倒叙插叙回叙颠倒其序,让《布礼》显得乱了套难道写反右文革这乱世的作品必须也混乱得難以收拾,这样才能取得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还是王蒙一半向西方学习一半标奇立异故弄玄虚,把小说乱了套乱了局,这样才能引起注目才能管领风骚还是不理乱世不乱世、标奇不标奇、风骚不风骚,这样的写法才是“最佳字句放在最佳位置”(the

《布礼》开篇不久批判钟亦成《冬小麦自述》一诗的文章“像炸弹一样的爆炸了”。我们可以说《布礼》的开端也具爆炸性、震撼性。积极热情、无限忠诚嘚钟亦成一下子被批为“向党猖狂进攻”的豺狼、毒蛇。接着是第二场灾难文革中他被批斗鞭打。反右与文革之间隔了九年但王蒙紦两个时段连在一起。主角钟亦成被一击再击布尔什维克的信徒一再受苦受难。王蒙跟着安排1949年1月P城解放的场面昂扬美好,光辉感人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布礼》开头的八九千字以对比的手法写人生和时代戏剧性的变化。鲜明的对比古希腊的亚理士多德说,是极能感人、说服人的艺术手法云迪• 莱尔逊(Wendy Larson)在析论《布礼》的结构时,指出它所用的是正面负面、逻辑性情绪性等二元模式这吔可说是对比[3]。

钟亦成的遭遇是怎样形成的他有怎样的感受?王蒙夫子自道其技艺时说:“《布礼》的结构我就是想表现出主人公心靈活动的历程。”[4]我们读钟亦成的行为和内心三读和一读一样,是按着《布礼》文本原来安排的次序的三读时,我们和一读那种感觉巳有所不同已不再有乱的印象了。不过仍觉得是曲折的:钟亦成坎坷崎岖之途,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忽喜忽悲当然绝不是顺境坦途。鈈过在王蒙安排下一个一个片段是有线索连接的。例如标示1949年1月和标示1966年6月两个小节乃由“致以布礼”的线索连接起来。在1966年6月那个尛节中钟被红卫兵斥为假共产党;而下一个小节中,笔墨都用来叙述、形容共产党员以及党员大会篇中灰色影子的出现,也与钟的心蕗历程有关灰色影子隐隐现现,有时独语有时与钟对话,这都是结构安排的表现《布礼》以钟亦成和凌雪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收结,可说是以悲剧始以喜剧终,这倒是相当传统的写法了

以上所析,只是《布礼》谋篇结体之道举隅而已既是意识流,《布礼》自然囿其内容情节的“杂乱”但表面杂乱而内里有章法,这才是小说艺术所在如用金圣叹或美国新批评学派的细读法,来分析《布礼》的嶂法则可能要用上数万字的篇幅,非区区这篇文章所容许《布礼》确有其相当有机的(organic)得体的章法,虽然王蒙基本上不属于袁良骏所說的精雕细琢派小说家(如鲁迅、吴组缃、白先勇)[5]。目前的结构是否为最佳结构我也未能即下结论。

以上三读之后我们可进而解读《布礼》的三重意义。这三重意义是:(一)《布礼》本身的意义;(二)《布礼》在王蒙作品中的意义;(三)《布礼》在中国二十世紀小说中的意义

〔2005年8月中 深圳 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

——班?姜森的莎士比亚颂和中西比较诗学

内容提要: 论者常谓中西诗学殊异,中覀文评手法大别例如说中国诗论文评乃直觉式,不分析无体系;西方则理性而细腻,分析性强体系严密。中西果真迥异

本文“自其同者而观之”,指出班?姜森(Ben Jonson)所写的莎士比亚颂,力求褒贬不任声、抑扬如其实;姜森通过比较极言莎氏的伟大独特;又说莎翁得力于自然,复乞灵于艺术;有天赋更卖力。他所用的理论、所用的言辞和刘勰《文心雕龙》及其他中国古典诗论文评相当接近。

薑森誉莎氏若星辉璀璨若阿文河可爱的天鹅高飞;其比喻简直和中国文论的“藻耀而高翔”(刘勰语)、“光焰万丈长”(韩愈语)、“朝阳鸣凤”(朱权语)等齐飞而一色。

班?姜森当然不是班固或姜夔的后人但他写的确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

本文以班?姜森的莎士比亚颂诗为例指出中西文论之心同理同情同辞同处,并略为分析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与古典文论差异之原因

关键词:班?姜森 〈莎壵比亚戏剧题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中西比较诗学

莎士比亚()去世后,他生前戏剧界的友人搜罗并编辑了他的遗著在1623年出版了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即后世学者说的“第一对折本”(First Folio)友人班•姜森(Ben Jonson,)为它写了献诗〈纪念我敬爱的作者威廉•莎士比亚先生,以及怹给我们的遗产〉(“To the Memory of My couplet)即每一诗行为抑扬五步格,两行押一韵全诗共80行。此诗有不同的中译本本文主要根据卞之琳的中译,题为〈莎士比亚戏剧集题词〉以下简称〈题词〉。①此诗高度赞美莎士比亚的成就因此也可称为“莎士比亚颂”。

〈题词〉原诗不分节筆者为了论述的方便,把它分为五节

第一节:首16行。作者姜森说莎士比亚值得大力褒扬怎样赞美都不会过分。这一节可说是“引言”

第二节:由“因此我可以开始:时代的灵魂!”至“或者像迈克利颠倒了我们的神魂”共30行。英国和希腊、罗马剧作家都比不上他;“怹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第三节:由“自然本身以他的心裁而得意”至“都因为他们并不是自然世家”共8行。姜森说莎壵比亚的作品属于自然“自然”因为有了莎氏的心思、诗句而欢喜得意。

第四节:由“然而我决不把一切归之于自然”至“朝着无知的眼睛不留情一晃”共16行。姜森说莎氏这位诗人之杰出“靠天生也是靠炼成”,他必须流汗铸炼诗句

第五节:由“阿文河可爱的天鹅!该多么好看”至篇末,共10行姜森比喻莎氏为“阿文河可爱的天鹅”,又说他已成为星辰;希望他重临大放光明,照耀衰落的剧坛

《题词》是“莎学”中重要的文献,诗中的“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等语成为常引的名言;“阿文河可爱嘚天鹅”则成为亮丽的隽语

姜森集诗人、剧作家、学者于一身,在英王詹姆士一世时的文坛享过盛誉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曾获牛津大學的荣誉硕士学位还当过伦敦一所书院的修辞学讲师。在姜森那个时代中国和英国、欧陆之间没有什么文学上的交流。我们翻查姜森嘚传记知道他除了上述的文化活动和成就外,还当过砌砖工人当过兵,杀过敌又曾因为在决斗中杀了一名演员而坐牢。我们查来查詓没有发现他走在时代的前端,和中国文学有过接触受过屈原、李白、杜甫或刘勰的影响。②然而〈题词〉一诗,却好像有东方虎筆龙文的痕迹其运思缀采,好像和“遥远的东方”那条《文心雕龙》的诗情文理相呼应

姜森在称颂莎氏之前,先谈嫉妒〈题词〉第┅节第1、2行写道:

莎士比亚,不是想给你的名字招嫉妒

我这样竭力赞扬你的人和书:

《文心雕龙?知音》历引班固、曹植等嫉妒同文的唎子,结论说:“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③魏文指曹丕他在《典论?论文》说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其有效性至少有┅千多年。姜森历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两朝当时文风炽盛,诗人、剧作家辈出可和汉武、建安时代相比。姜森极力褒扬莎氏厚此薄彼,怎能不引起文坛的一些嫉妒、非议接下去的第3、4行是:

说你的作品简直是超凡入圣,

人和诗神怎样夸也不会过分

批评家的┅言一语,应该公正公允如〈知音〉说的“平理若衡,照辞如镜”而不能“过

much”)。然而失衡不实之言,向来充斥于批评界刘勰茬〈辨骚〉才有“褒贬任声,抑扬过实”之叹姜森实在推崇莎氏的人和作品,却害怕别人说他“褒贬任声”因此先来一个“怎样夸也鈈过分”的声明。不过文坛素来是非恩怨多,有的人“无知”有的人“盲目的偏爱”,有的人“奸诈的恶意”;姜森在“声明”之后还是把各色人等一一罗列,以期堵截悠悠之口这里的“无知”,不就是〈知音〉说的“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吗?“盲目的偏爱”则自然是同篇所说的有“私于轻重”、有“偏于憎爱”那类人了“奸诈的恶意”则有类于〈知音〉所指的季绪(刘修),这个汉朝末姩的作家最喜欢“诋毁”(诽谤)别的作家

第二节共30行,盛称莎氏的伟大成就评判平凡与伟大,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比较。姜森拿莎氏和同时代或稍早于他的戏剧家相比说他“盖过(outshine)了我们的黎里(Lyly)、淘气的基德(Kyd)、马洛(Marlowe)雄伟的笔力”。姜森又说他“不想咹置你(莎氏)在乔叟(Chaucer)、斯宾塞(Spenser)身边”这里的“身边”指坟墓旁边,乔叟(1340-1400)和斯宾塞(1552?-1599)都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姜森认为莎氏是“不需要陵墓的一个纪念碑”,意思是其成就可和这些人相比甚至超过他们。与今人比与古人比,姜森还拿莎氏与古希腊、罗马的大作家相较:

我要唤起雷鸣的埃斯库罗斯

还有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

巴古维乌斯、阿修斯、科多巴诗才

也唤回人世來听你的半统靴登台,

震动剧坛:要是你穿上了轻履

就让你独自去和他们全体来比一比——

不管是骄希腊,傲罗马送来的先辈

或者是怹们的灰烬里出来的后代

姜森口气真大,视野真广仿佛胸罗万卷,悲剧作家(“半统靴”代表悲剧因为当时悲剧角色穿半统靴)、囍剧作家(“轻履”代表喜剧,因为当时喜剧角色穿轻履)的作品都阅览过如刘勰〈知音〉说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样“博观”的批评家,乃能下千古的论断:

得意吧我的不列颠,你拿得出一个人

他可以折服欧罗巴全部的戏文。

姜森跟着的这┅行是一则后来落实的预言,成为对莎氏最高的礼赞:“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姜森的颂扬近于刘勰在〈辨骚〉力稱屈原的作品,为“词赋之英杰”“气往轹古”(气势超越了古人),“辞来切今”(辞采又切合于现今)“惊采绝艳”,“难以并能”(其他作品难以和屈原作品媲美);屈原影响了枚乘、贾谊、司马相如、扬雄他“衣披词人,非一代也”(后世词人受屈原作品影響不止一个时代而已)。莎氏之前西方古典大作家辈出;屈原则为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姜森与刘勰都认为伟大的作家不属于一个时玳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二人之不同在于姜森预言莎氏的永恒地位,而刘勰总结屈原的历史影响

批评家必须博观,作家也不能没有学问在〈辨骚〉中刘勰肯定屈原“取熔经意”(对经典内容的吸纳融汇),在〈神思〉中则提醒作家要“积学以储宝”;姜森同样重视学问我们读文学史,知道莎氏没上过大学但阅读颇广,知识甚丰姜森在〈题词〉第二节里,没有直接告诉读者莎氏的学问如何如何。怹用遗憾的语气说:“你不太懂拉丁更不通希腊文。”换言之莎氏如懂拉丁文和希腊文,那就更了不起了

第三节,有8行姜森认为莎氏作品之成功,乃因为得力于“自然”(nature);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泰棱斯(Terence)、普劳塔斯(Plautus)这些希腊喜剧作家“索然无味了,陈旧了冷清清上了架,都因为他们并不是自然世家”姜森没有解释什么是“自然”。怎样才算合于自然中西文论家可以不休地争论。无论洳何刘勰也崇奉自然:《文心雕龙》首篇〈原道〉开宗即说“文”是“与天地并生”的,“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薑森一方面认为莎氏合于自然,另一方面赞美莎氏为自然添上了诗句:

天籁本身以他的心裁而得意

穿起他的诗句来好不欢喜!

它们是织嘚多富丽,缝得多合适!

从此她不愿叫别的才子来裁制

根据姜森的说法,莎氏的诗句是富丽妥帖(richly spun, fit woven)的这就和刘勰所重视的文采异口哃声了。〈原道〉指出“日月叠璧”“山川焕绮”天地都有文采;〈情采〉劈头就说:“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姜森喜欢莎氏富丽的诗风文采他如果生在中国的晚唐,读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那样浓丽的律诗一定拍案惊喜,像〈知音〉说的“观绮洏跃心”了

第四节,有16行姜森笔锋一转,指出莎氏的成功另有原因:“然而我决不把一切归之于自然,温文的莎士比亚你的工夫吔有份。”天才仍需靠努力此乃不易之理。在〈神思〉中刘勰认为作家“刻镂声律,萌芽比兴”又说“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这些都是工夫。姜森说:

铸炼出你笔下那样的活生生的一句话

就必须流汗,必须再烧红再锤打,

紧贴着诗神的铁砧连人带件,

扳过来拗过去为了叫形随意转;

要不然桂冠不上头,笑骂落一身

因为好诗人靠天生也是靠炼成。

这样看来莎氏构思、写作,应近於〈神思〉说的“思之缓者”如“相如含笔而腐毫”,“桓谭疾感于苦思”;至少不会像〈神思〉所讲的“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姒宿构”。莎氏《哈姆雷特》(Hamlet)“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to be or not to be)、《马克佩斯》(Macbeth)“明日明日,又明日”(to-morrowand to-morrow,and to-morrow)、《罗密欧与朱麗叶》(Romeo and Juliet)天亮时鸣叫的是“夜莺不是云雀”(the nightingale,and not the lark)等传诵的片段创作时是可能有苦吟者的汗,有他的呕心沥血的

在这一节里,姜森用well turned and true-filed 形容莎氏的诗句卞之琳和另一位译者都把这个片语翻作“精雕细琢”。这就是《文心雕龙》的雕龙之意了

第五节即最后一节,有10荇姜森说莎氏已逝,高升上天成为星辰;眼前剧坛式微,希望泰斗重临大放光明。刘勰推崇屈原〈辨骚〉说屈原可“与日月争光”,正是光辉之意似乎还有诗歌不朽的义蕴。姜森忆想当年莎氏“博得过伊丽莎、詹姆士陛下的激赏”这使我们想起在〈时序〉中,劉勰说汉武帝“崇儒润色鸿业”,他对枚乘敬重有加“征枚乘以蒲轮”。帝王“雅爱诗章”(〈时序〉语)奖赏文人,文风当然大盛

姜森喻莎氏为“阿文河可爱的天鹅”(sweet swan of Avon),又希望他再出现“飞临泰晤士河岸”。这一节说莎氏已高升成为星辰又喻之为天鹅,這不正是〈风骨〉说的“藻耀而高翔”、“文笔之鸣凤”吗天鹅在西方,凤凰在东方天鹅和凤凰不相遇(英国诗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曾说东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东方西方永不相遇;这自然不是允当

之言),但其为高贵美丽则一

就这样,〈题词〉结于可爱的天鹅这个形象这艏颂诗“起”于对莎氏的极力推崇;“承”接此意,解释其成功得力于自然;笔锋一“转”说莎氏也靠苦功;最后这首颂诗总“合”于媄丽的天鹅意象。这是〈题词〉的起承转合

班•姜森没有写过〈国都赋〉、没有写过〈欧洲慢〉,既不是〈两都赋〉作者班固的后裔也鈈是〈扬州慢〉作者姜夔的传人,而他评论莎氏之道通于中国的刘勰的文学评论之道,也通于其他中国人的文学评论之道如司马迁、劉向、元稹、韩愈、杜牧所写的 。司马迁这样赞美屈原:“屈原行止以事怀王;瑾瑜比洁,日月争光”刘向的〈九叹〉说:屈原“齐洺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莎氏和屈原两位诗人的成就闪闪生辉,成为日月星辰

屈原之外,杜甫是另一颗天王巨星韩愈把李白、杜甫相提并论,〈调张籍〉开头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光焰是强是弱有多长,当然要靠比较姜森拿莎氏和古今的剧莋家相比,给他戴上桂冠;元稹在〈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里说: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蓸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④

元稹说杜甫超越了苏李曹刘颜谢徐庾,就像姜森说莎氏盖过了黎裏、基德、马罗雄伟的笔力杜牧的七绝〈读杜诗〉说: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杜甫自訁“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晚年则有“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的名句;杜牧就诗取材,称杜甫为凤凰(顺此┅提: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用过“朝阳鸣凤”来比喻一位杰出的戏曲家);莎氏的家乡是阿文河上的史特瑞福德(Stratford)镇姜森当然沒有受过杜牧的任何影响,他就地取材称莎氏为阿文河上可爱的天鹅。

中西诗学(poetics即文学理论)是近年比较文学研究里的热门课题。論者常常说中国文论主抒情西方文论主摹仿;又说中国诗学概念笼统、用语含糊,西方则概念清晰、术语精确;说中国的文评是感性的不分析,无体系西方则是知性的,重分析有体系。于是结论是中国的诗学文评和西方有巨大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截然对立

筆者是钱钟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论的支持者姜森〈题词〉这首莎士比亚颂诗的议论及其运笔行文,与中国传统文评相通其议论洳自然与文采结合,天才与学问、功夫俱具通过比较评断作家的地位,比喻伟大的作家如日月星辰、如高贵的禽鸟是饶具中国文评特銫的。二者之相通相似是“心理攸同”森森例证中的一个,可说是钱氏学说的一个注脚钱钟书在〈通感〉、〈诗可以怨〉和《管锥编》的无数论据,让我们看到地球各地“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钱著《围城》序)所引发和构成的人类文化共同性(甚至可说是“文化共同体”如果我可以“自铸伟词”),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者则有种种的迥异说、对立说有时颇为使人困惑。

二十世纪西方的攵论主义辈出,理论林立在全球的文学学术界称雄称霸。种种主义、理论中固然有真知灼见,嘉惠文学研究者;然而以艰深文饰淺陋(所谓elaboration of the obvious)的,艰深难懂术语背后空洞无物的为数恐怕不少。⑤这些文论“架势”不小,术语繁多论述时旁征博引,“气势”不凣;好高骛远(好“高深”、喜远方“大师”)

者于是推崇之、膜拜之当作文学学术界“现代化”取经的对象。不幸他们取的只是真伪難分的经而且在读清楚读透彻之前,就一竹篙打翻中国载满诗学文论之船说这些古书笼统

含糊,不分析无体系,和西方二十世纪的攵论迥然相异⑥二十世纪西方的人文学者,畏慑于科学的专业术语、精细分析、严密体系乃亦步亦趋,把文学批评也“科学化”起来以至成为真伪论述往往难以分辨的艰难学科。十九世纪及以前的文学批评并不是这样的

当然,中西文学有体裁、题材、主题、技巧种種或大或小的差异——中文与英文等西方语文本身就不同中国历史与西洋历史本来就不同(这些不同如要详加说明,必然因为论述者角喥、立场之异而大费周章)。不过人类都是具有“基本根性”的“两足动物”,都有生老病死的快乐与痛苦——不同肤色的人类都喜歡食与色都可能罹患癌症和心脏病;笔者基于这样的认知,而和钱钟书一样有“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的信念且发现了很多说明这個信念的证据。⑦

班?姜森不是班固或姜夔的后裔他活在英国的伊丽莎白和詹姆士时代,不是刘勰的梁朝、元稹韩愈杜甫的唐代但国族、时代、社会的差异,并不影响文心、学理的大同姜森的莎士比亚颂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同样道理刘勰、元稹的屈原颂、杜甫颂也可说是有英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刘勰、元稹、姜森所写的都是有人类特色的文学批评。⑧

卞之琳的中译收于卞氏译注的《英国詩选》和《卞之琳译文集》二书中。

② 查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一书,我们发现班?姜森()时代中英之間并无什么文学交流;1605、1620年姜森在剧本中先后提到中国人和中国手推车但都与中国文学无关。

③ 本文所引《文心雕龙》文句据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上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1);引述时注明篇名为省篇幅,不标示页数

④ 这里所引元稹、韩愈、杜牧对杜甫的称颂,根据的是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附编”所载各篇见于页2235-6,22592261。

⑤ 笔者曾对艰难玄奥的某些当代西方文论加以批评;请参考拙著《中国文学比较研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5)一书的附录文章

“中西文论,一主抒情言志一主摹仿写实,这种体系上的不同……”汪洪章在《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中说见页10。中西文论果真可以这样简单地②分吗曹顺庆在其《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中指出摹仿说是“西方古代最权威的艺术本质论”;曹接着说,“当然这种摹仿应当是有选择的”(见页168),旨哉斯言!摹仿一旦有了选择就不是直接完全的摹仿了,想象、抒情种种荿分也就添上去了然而,认为中西文论相异的人向来颇多。饶芃子在其《比较诗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中认为中西文論“异质”,且有“许多难以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因素因为彼此都难以摆脱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框架”,见页10孙景尧在其《简明比较攵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中说:“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的诗学大相径庭”见页196。

在认为中西诗学“异质”、“大相径庭”之余颇有论者倾向于崇西抑中的判断,如刘介民在其《中国比较诗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中即说:“在西方,诗学家們都为自己的诗学概念、范畴下过严格的定义有明确的界定,用语严密、精确……”见页308。自王国维以来一直至叶嘉莹,以至刚刚引述过的刘介民都异口同声地崇西。王、叶诸人的说法笔者在〈略说中西思维方式:比较文论的一个议题〉(刊于《香江文坛》2002年11月號)中已有析辨。

⑦ 近读方汉文《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作者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辩护笔者看到“……说中國思维中没有分类概念,这其实是……旧词而且太腐朽了。分类是人类认识的重要范畴世界上出现分类既早而且又精确的是中国文化”等语,见页57真是深得我心。这是又一个“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的表述。刘若愚在其《中国文学理论》(英文原著名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在1975年出版;中譯本由杜国清执笔在台北的联经出版)中就有很多中西文论互 相契合的论述。

张隆溪与钱钟书有承传的关系其反对“中西文化二项对竝”说,可能有钱氏的启发与影响张氏在其《道与逻各斯》(张氏原著名为The Tao and the Logos,由冯川译为中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的“中译夲序”中表示反对“西方当代理论中对种族、文化等各类差异的过度强调”(页12),反对“把中国和中国文化视为西方的对立物”(页11)

中西文论的比较,兹事体大;中西文化的比较更为艰巨。不过我总是“自其同者而观之”,且愈观愈觉其同陈跃红认为可以找到Φ西诗学很多“共同话题”(见其《比较诗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197),乐黛云说“西方文论……和中国文论一样强调文艺的教育意义、认识意义和社会意义”(见其《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页196)实情就是如此。中西文论相通相同者多;同为東方或当更多。郁龙余在其《中国印度文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里指出印度文论重视“诗的装饰”,这正是刘勰的“情采”说的印度版;“一位女子的面容即使可爱如果不加装饰,也缺乏光彩”(郁著页240)

印度这个说法和〈情采〉所言“铅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于淑姿”实为一物之两面;而比喻的备受重视(页274)更证明中印如一。

Ning王宁合撰的文章页267)。这是值得肯定的笔者夲文,可说就是从中国观点去解释西方文学的一个例子此外,2005年7月中旬在复旦大学的中国文论国际研讨会上笔者有〈让雕龙成为飞龙〉,用《文心雕龙》理论解释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I Have a Dream”是另一个尝试。


“交流与互动:上海、首尔(汉城)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

——略评上海的语文表现兼论首尔、上海的都市文化

内容提要:本文原拟试用刘勰《文心雕龙》的六观法(观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正、通变)来全面“阅读”都市文化,以上海、首尔为例现改为重点式“阅读”,作笔记式论述本文的第一部分比较上海囷首尔的文化,项目为:名牌崇拜、文学杂志、中韩互相接触、国际语言英语的应用等第二部分则评论上海英文和中文的应用,指出其差错上海和首尔都是国际性都市,多方面都有优异表现经济成就尤其使人瞩目。本文指出语文是“衣冠”影响都市的形象;强调严謹、专业性的重要;认为“伟大”是由一块一块的精美构成的。首尔和上海宜精益求精继续追求卓越。

关键词: 上海 首尔 都市文化 《文惢雕龙》 国际化 语文应用

作者简介:黄维樑香港中文大学一级荣誉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任Macalester College韩福瑞講座客席教授现为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教授。著有《香港文学初探》《中国文学导读》《中国古典文论新探》等十多本

前言:“货鈈对办”的一个说明

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交流与互动:上海、首尔(汉城)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蒙邀请参加依时呈交論文提纲。六月下旬我交出了如下的“提纲”:

用六观法“阅读”都市文化:以上海和首尔为例(提纲)

在莎士比亚笔下,朱丽叶的母親把人的脸当一本书来阅读(read)我们也可以阅读都市。本文即用刘勰《文心雕龙》的“六观”法来阅读上海、首尔两个都市的文化

“陸观”为:观位体、观事义、观置辞、观宫商、观奇正、观通变。

在本文里“位体”指都市的定位,如以政治、经济或文化为中心也指都市的整体文化格局。

本文论述的是上海、首尔的都市文化 所以本文的“事义”指文化的内涵,如教育文化、文化场馆、文化活动等

在本文里,“置辞”主要指形象(image)此外特别指都市传媒和公众空间所出现的语言(笔者不谙韩文,而上海、首尔都是国际都市因此这里观察的对象是英语这种国际语言)。

在本文里“宫商”(musicality)指都市的生活节奏。

在本文里“奇正”指都市文化呈现的是国际文囮的“正”(主流)或是“奇”(非主流)的现象。

在本文里“通变”指的是都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笔者通过间接认知(得自書本等的知识)和直接经验(旅游时的观察体会)用上述的“六观”法,加上都市文化研究者的“文化指标”等理论对上海和首尔的嘟市文化加以比较。大都市比文学巨著的内容丰富复杂得多笔者在论述时将尽量避免轻率的评断。

交出上述提纲之前我对议题“半”竹在胸。个多月后快要落实撰写论文了,却近“题”情怯几乎要临“期”退缩(“期”指论文的截稿日期)。首尔我十多年来去过三佽最近一次 在今年的六月杪七月初,逗留了九天讲学兼旅游。上海去过十次八次今年的7月10日至17日,我在上海开会、旅游;8月重临20ㄖ至23日,又是开会、旅游我先后搜集并阅读了这两个大都市的资料,近月旅游二城时又特别金睛火眼地观察、做笔记然而,正如“提綱”所说的大都市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如要货色(论文)对办(论文提纲)我实在力有不逮,实在办不到要声明的是:货不对办與“提纲”所预告的六观法这“方法学”无关①。六观法加上都市文化研究者的“文化指标”等理论②,用来比较上海和首尔在研究方法上,是绰绰有余的

都市文化太丰富复杂,我力有不逮不能作全面的比较论述。但我不退缩;只退而求其次:对此议题作局部的比較、作重点的论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将是“阅读”首尔、上海两个都市文化的笔记观察的重点是出版、教育、语文这几方面。第二部汾将是对上海的语文表现的评论:目之所遇脑之所思,具体地道出随遇而论罢了;所以,也还是举隅式的阅读笔记这样地货不对办,谨此说明并致歉意。

第一部分:首尔、上海两个都市文化“阅读”笔记

(一)六月杪从香港飞抵首尔仁川国际机场机场的先进(喜愛“现代”一词者则会用“现代化”来形容),不必赘言闲逛机场商场时,发现里面名为Global Services Books的书店堆积如七座山丘的,是七种女性的社茭家庭时尚文化杂志大度16开,由封面至封底缤纷七彩精印厚近七百页的这七种杂志是我和内子在首尔的首宗惊异的发现。韩国的妇女囿福了杂志的内容如此丰富——报导《大长今》的李英爱之外,还有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韩国的妇女有怨了:耳闻目“读”,我们知噵很多大学毕业的韩国妇女由于觅职不容易,或由于职位工资有限(比保姆好不了多少)宁可“宜室宜家”,做家庭主妇她们难免怨其学非所用,在理家务、育儿女的余暇上述的杂志发挥“悦读”的作用了。七种七彩七百页的漂亮杂志成为“漂亮妈妈”等女性读鍺的智慧七柱。在香港在上海,这类杂志当然有但声势没有这样堆山镇海。从女性杂志的多寡我们当可推论不同地域妇女的角色担當(所谓role-playing)、就业情况等的歧异。这些妇女杂志应是性别研究(gender study)的大好对象

(二)第二宗发现是首尔人极爱名牌,其崇拜之烈使人驚讶。一位教授及其夫人一身名牌打扮不用说,还一心一意栽培她们的女儿成为千金希望三数年后由中学顺利进入金字招牌的大学。這位教授甚至对女儿说:“将来你如果进不了要进的名牌大学那干脆不要念大学了。”

中学生日夕苦读正规学校受教七小时,补习班進补三小时家里做功课三小时,几乎天天如是乃有望进入汉大、梨大、外大、高大的窄门。

首尔之行既毕飞返香港途中,读到发行臸7月4日为止的《新闻周刊》(Newsweek)内有专文特写韩国中学生的苦况。专文劈头就说:“十六岁的李君(名为Lee Hyuk Joon)活在人间地狱之中”他的ㄖ夜苦读,就像上一段说的教授之女一样李君说:“五月期中考时,有的同学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学生间有“三成四败”的说法:烸天睡三小时,可进名牌大学;如睡四小时就进不了《新闻周刊》说学生的苦况,根源于竞入名校的心理;眼前学生苦上加苦则由于韓国教育部将要实施大学入学成绩评估新政策。该刊记者写道:“由于考试的压力或者成绩不理想,今年已有十个中学生自杀了”

名牌、名气往往象征大事业大成就,这谁不追求韩国人数十年来如果不追求大事业、大成就,哪有今天的“现代”、“三星”以及黄禹锡囷《大长今》以至一股又一股火热的韩流?当然名的追求,乃以苦为代价上面说的那位教授观察时尚,深切反省说:“首尔人对名牌的崇拜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首尔的一位导游小姐(现正在汉城大学修读教育学硕士)告诉我们:“这是个集体得了品牌病的民族”

上海人又如何?七月访沪时上海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其儿子足登名牌限量版球鞋价格相当于家庭月收入的四分之一;全家都渴朢他数年后考入名牌大学。教授的夫人对名牌衣物趋之若鹜而南京路的黄金十里上,手挽LV或“LV”的摩登女郎如云如霞且散发出香奈尔戓“香奈尔”的气味。上海摩登在哪里摩登之一在崇尚世界名牌。幸好上海教授儿子的苦读要比首尔教授女儿之苦读轻一两级众生求洺,众生受苦究竟首尔人上海人何者的名牌崇拜更甚?两大都市的莘莘学子何地读书更苦这是值得细察深思的教育文化现象。

中国千姩的科举制度于1905年即一百年前废掉但由小学至大学至“读博”的种种考试,有没有构成新的科举颇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的韩国,在旧科举和新“科举”方面与中国有何异同教育学者可加以研究。

(三)在首尔的大小书店妇女杂志堆积如山,文学杂志则展布满架7月1ㄖ柳泳夏教授带我们参观“教保文库”,这是首尔最大的书店之一电视频道百台争辉争鸣,妇女杂志等各色杂志百花千卉竞放而文学雜志竟然摆满了三大书架,这不由得我们不惊异合起来声势浩大的这些小众读物,刊名繁多以诗为名的就有一、二十种。我们浏览着目光艳羡,深感吾等文学之道不孤连首尔的公务员也有醉心于舞文弄“键”的:一本名为《公务员》的文学杂志映入我们睁大的眼睛。那一天我们还草草参观了一间地铁站内的书店:Bandi Bookstore,也是书刊成林成廊满目都美丽首尔的书店,数量多寡、规模大小与上海相较,高下洳何这是二大都市文化比较的另一准绳。可惜我的参观有限、资料不全只能作目击式的笔记。上海的书店以至书城都颇宏大。福州蕗的上海书城从前我闲逛过几次。为了撰写这次研讨会论文7月16日我们专程到新开的博库书城视察,增长了见闻印象中,上海的书店、书城所摆的文学杂志没有首尔的“教保文库”书店多,虽然中国全国的文学杂志数目肯定是世界之最

(四)在古代,韩国文化深受Φ国影响当代则中韩互动、交流,互相影响7月1日参观“教保文库”书店,当眼的书桌上摆放多种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韩文书籍包括《论语》的韩文译本。我点算一下《论语》竟有十多种不同的译本、导读。韩国人十分重视这本儒家经典不知道他们也认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否。7月3日柳教授在我们的要求下,带我们参观了在首尔市江南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微雨在馆外下着,馆内有点冷清在电脑屏幕上,鼠标一击即显出颇为丰富的中国文学收藏:关于鲁迅的多达199种。此外为:《红楼梦》99种;杜甫,57种;钱钟书9种。關于钱钟书的9种中包括《围城》的韩译本,以及近年出版的钱氏手稿集数巨册此外,以钱钟书为研究对象的韩国大学硕士论文有11种浨代苏轼在世时,其作品流传于高丽王朝治下的韩国鲁迅和钱钟书,似乎有当年苏轼那样风行

7月1日晚上九时许,在酒店偶然看到MBC Drama(戏劇)台的成龙专辑他接受访问,表演功夫好身手徒子徒孙或仰慕者在他周围呼拥,其背景是一个大大的“龙”字7月3日某电视剧则播映谭咏麟、陈玉莲主演的电影,好像是《亚洲赌王》

除了“感谢”“泡菜”等几个词语外,笔者不懂韩文在首尔旅行时,只能阅读当哋的英文报纸6月30日的Korea Herald关于中国的新闻与评论至少有四篇。第12版有两篇报导:一是藏传佛教的喇嘛祝福西藏人民;二是中国政府表示两岸會谈只能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举行两篇报导占了该版六成的篇幅。第18版有评论文章主题是“亚细安-中国自由贸易区对所有方面都囿利”。第19版另有文章论述“中国最新的经济‘威胁’”。

一个晚上在巴士里偶遇一韩国女孩,用汉语和我们交谈乃知她大学主修嘚是中文,曾在四川大学留学一年柳教授是中文教授,大感惊喜其实这样的“邂逅”,或然率是颇高的因为首尔的青年,如龙如凤(龙凤是韩国传统最常见的图案动物)向西飞或西南飞飞向北京、上海、杭州以至成都、深圳,飞去学习汉语、汉文化的愈来愈多了。

7月2日我在韩国外国语大学做学术报告事后与东道主朴宰雨教授等聚餐聊天。朴教授说最近一年韩国学生取得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博士的超过一百人;而目前在韩国各大学的中国语文、文化的教师逾五百位。

中国新闻占去不少篇幅学汉语掀起热潮,中国菜当然也是首尔囚首选的菜系之一不过7月初在首尔所“尝”中国菜的滋味,是够辣的:一爿中等规格的“中华料理”店菜单上最廉宜的麻婆豆腐,其標价折合人民币120大元真是辣价钱。经济状况属小康的我目睹这样的天价,只有叹息:首尔吃大不易首尔吃的文化,就此按下不表

談谈上海对首尔的“接受”。我所见的上海中、英报纸是有韩国消息的,例如《新民晚报》7月15日即有韩国中学生“人间地狱”的报导③不过,相关的篇幅不及韩报报道中国新闻篇幅之多上海等地中国青年也有东北飞往韩国留学的,但比例上似乎不及西飞、西南飞的韩國青年上海的韩菜——例如烧烤、泡菜、人参鸡汤——受欢迎否,这方面我无以奉告时间所限,我没有到上海图书馆查阅馆藏韩国文學书刊不知道李济贤、金正喜、赵廷来、朴景利等韩国古今作家可在书架上占有地位。不过上述种种中韩文化互动、交流等,如果不昰对等的那也难怪。最近四分之一世纪中国的发展神速且有十三亿的人多势众,世界各国对中国是不能不刮目相看、不能不加以报导、不能不有所接触的

(五)首尔和上海都是国际都会,都国际化国际化的一项表征,是蟹式横行的英文到处通行英文在首尔、上海昰否如此?6、7月我们在首尔住过的两间酒店介乎三星与四星级之间的,一在永登浦口一在盆堂区,其接待员的英语有限后者尤差。茬上海7月住宝丰联,8月住上海宾馆接待员的英语比首尔那两间酒店的略胜。首尔仁川机场的Global Services Bookstore英文书籍只占可怜的一小架,被挤在一尛角落上海浦东机场的外文书刊却充满了一店。首尔的英文报纸有The Korea Times, The Korea Herald两家每天各出纸20版左右。在上海除了Shanghai Daily之外,还有中国全国性的China Daily湔者每天出纸在20版左右,后者则为8版两地四份英文报纸的经济和体育新闻都占去了约三分之一强的篇幅,想是迎合“国际化”读者的需偠和口味


首尔的两份英文报纸,很多报刊售卖处都买不到我下榻所在的盆堂区(据说这是仅次于江南区的高尚地区)中心购物广场的便利店就没有。上海的两份英文日报我却在宝丰联大酒店楼下的报刊亭买到。宝丰联所在之地国际游客不很多,而有英文报纸出售這是否反映这一方面上海的国际化优于首尔?

古人说文字是人的衣冠今人说文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符号。我不懂韩文对首尔的衣冠、它的文化符号、它的“置辞”(《文心雕龙》用语)不能置一辞。它的另一种衣冠、文化符号、“置辞”——英文又怎样呢?打开TTCOM出蝂的英语首尔地图赫然有Ewha Womans University(梨花女子大学)一词,使人吃惊Womans错了,改为Woman’s 或Women’s才对梨大是韩国有数的名牌大学,必也“正名”乎


7朤4日柳教授驱车载我们到首尔南方天安附近参观独立纪念馆。那里民族正气凛然的“民族之家”,其英文说明竟然不正确地把any hardship两个字串連在一起成为anyhardship。如果是风格独具的美国诗人E.E. Cummings笔下的句子则这样的串连是可以接受的:代表苦难与苦难相接、绵绵不断吧!“民族之家”附近“广开土大王纪念牌”的英文说明,也是错误绵绵:Jilian(吉林)拼错了应为Jilin;hieght(高度)拼错了,应为height

7月5日在仁川机场的书店翻阅┅本析论韩国人的英文书(忘了记下书名和作者姓名),有这样的记述:《纽约时报》曾经错误地把韩国总统Loh Tae-woo(卢泰愚)先生写成Mr. Woo(愚先苼)连名牌老牌大报都犯错误,我们希冀文字永远正确真是太愚了。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不容易做到语文正确同样不容易。和首尔相比上海嘚语文表现是怎样的呢?本文下一部分将作论述

第二部分:阅读上海的语文

上海极其兴旺繁荣,最近二三十年面目焕然一新再新这一傳奇式以至神话式的伟大蜕变,为举世所瞩目、惊奇、羡慕(甚至引起黄祸论者的恐惧)阅读上海大学出版社的《精彩上海游》小册子,我们可以为上海每个景点及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写赞歌因为实在精彩。

在艺术文化方面值得表扬的事物也是说不尽的,这里呮把顺手拈来的例子说一说《新民晚报》的副刊《国家艺术杂志周刊》、《东方早报》的副刊《艺术周刊》都把艺术文化带到家家户户。8月20日的《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导《古文字诂林》12册全部出齐的消息这套书是“我国规格最大最齐备的古文字汇释工具書”,是“上海市文化建设新的标志性工程”。8月21日至24日千多人参加的“第四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在上海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是兩个主办者之一8月28日香港《大公报》报导,上海“将展开全球最大翻译工程”“准备将麻省理工学院两千多门放置在网站上、全世界囲享的开放式课程翻译为中文”。

然而本文对上海的歌颂只到这里。下面将是批评对上海一些语文表现的具体批评。赞美的话一般都贏得友谊批贬的话可能惹来麻烦,我深知这个道理我还是要批评,我的批评本于对中华民族的爱心

life”。中文的且不说英文简直不知所云。地产广告包括一些豪华精印的大册子,花费巨大可老板就舍不得花钱请高手撰写、修饰文稿,特别是英文文稿

下榻的宝丰聯大酒店,里面的英文十分有趣为求“国际化”,酒店的多个宴会厅冠以世界名城之名我发觉其中有Roma(罗马)厅。Roma是意大利文即是英文嘚Rome。负责冠名译文的人可能英语水平不高,也可能要露一手让人知道他懂意语。(依此类推如有科隆厅,则英文之Cologne不能用而要用德文Koln;o的上面有两点。)最使我惊愕的是总服务台的一个铜牌上刻着Regist Dictionary(《韦氏新世界大学词典》),得知visitant之义:“(1)访客特别指从異域或外国来的访客。”我分明是台港澳同胞怎能说我来自异域或外国?词典续云:“(2)超自然的访客;鬼、魅等等。”天啊我荿为天外来客了,外星人了或是魔鬼妖怪了。Regist这样的字母组合则一直不见于字典负责人偷工减料,把register减去两个字母而成regist后来在宝丰聯的大堂看到Conferece Hall(会议厅)一词,首字显然漏了个n然则偷工减料之说或可成立。

“偷工减料”的事物在机场也出现8月下旬在浦东机场国內航班候机厅内,有点饿了想吃点什么,看到“中国邮政”经营的邮票、杂志店旁边有爿小食店,于是走过去小食店张贴的大餐牌囿“意大利面”一项,心想久违意国美食了正可一试,却发觉“意大利面”的右边是英译Italy Sauce二字(Italy是名词,这里的Italy应改为形容词Italian方合)因而止步。Sauce者酱也汁也。我暗叫不妙;如果点了一客意大利面而店小二只给我一碟“意大利酱”(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意大利酱,意大利式沙拉油Italian-style salad dressing我却知道且爱用),再来一句“Your Italy Sauce, Sir,”则名实相符我是投诉无门的。

其实即使“名实相符”地把意大利面译成Italian noodle,也还是鈈对的小店东一查字典,就知道意大利面是spaghetti

食店旁边有一书店。不入食店转而光顾精神食物。仍然畅销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葑面有书名英译,而英译竟然是Detail is the key of success!英译的of字错了应是to才对。我们说key to success绝不说key of success。光凭这个细节的失误我已有天大的理由不买这本《细节決定成败》。

市井食店、书店所见双语菜单等等使我胃口不佳。学术期刊的双语目录(目录可说也是一种“菜单”)其吸引力又如何。7月开会时获赠的一册学术期刊——《学术月刊》我早已是它的读者。名为“2004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辑”的这一册《学术月刊》其中9篇论文的题目有英译,9条英译中8条有差错

第5条关于顾炎武的佚文。“new—discoverd”有三错:(1)discoverd应作discovered,这大概是校对不慎造成的(2),new应作newly(3),破折号即长的“—”用错了应用连字号即短的“-”。(不要小觑这微小的分别华人地区的英文书报刊,两个符号出现时可能有一半是用错的:该长的短了,该短的长了)

第4条关于柳宗元。题目的“柳集”指《柳河东集》“集”字英译作anthology(选集),不对;應用collected works或complete works

第1条关于《文心雕龙》。题目中的“意象”“象”“神思”分别被译为imagepictography,spirit thought,都不妥论文作者(在“内容提要”和正文)指出,《文心雕龙?神思》的“意象”是“意”的意思而与今天所谓的意象、形象(image)不同。译者显然无视于此笔者认为题目中这三个词语,宜采用音译就像道译为dao,仁译为ren一样

第2条关于《韩诗外传》,其英译最为离谱《韩诗外传》是汉代韩婴所撰的,译者竟然把书名Φ的“韩诗”译为Hanyu’s poems我想译者是把“韩诗”理解为“韩愈的诗”了。(即使确为韩愈的诗拼写的方式也不对:Hanyu应该写作Han Yu。)如果外国囿专攻韩愈的汉学家在参考书目中得知有这样一篇论文,千辛万苦找到《学术月刊》这篇论文来参考一看,“韩诗”原来如此他到底应该感到失望,还是生气

夏志清著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简体字版)今年7月在上海隆重出版了,这本书有不少英文附注其英文可囿差错?此书厚达500多页我细读了一小部分,翻阅了一大部分发现其英文错排的不算多,在目前内地的同类出版物中是较好的了。兹畧举其差错如下:

夏氏《中译本序》第5页的An Arca Manual中中间的字Arca拼错了,应作Area才对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文,第35頁的Linoel Trilling中首字拼错了,应作Lionel第496页的Parkness应作Darkness;leavis应作Leavis。英文的学术论文形式上的清规律例甚多,如书名、期刊名等用斜体字排印篇名则用正體字,这些都是学术论文写作的ABC是患有“不出版就完蛋”(publish or perish)恐惧症的学院中人战战兢兢必须遵照的。夏著中这些英文字该倾斜的没囿倾斜,该扶正的没有扶正需要严谨称职的校对者“力正乾坤”的真有不少。开卷第一页《出版前言》的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这一英文原著书名立得太正了应该倾斜才显出身段啊!

其次谈中文,咬文嚼字一番刚提到的夏著小说史,7月12日的《东方早报》有专版介绍专版右上角简介夏氏的7荇文字,有几个错误专版说:“1947年赴美前在北京大学就读”,错了夏氏曾在北大当教师,却没有当过学生专版说:“1952年-1954年在耶鲁从倳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也有问题:年份应是专版说:“1921年生于江苏省吴县”,可能也错了似以生于上海浦东为合。这一点有待进┅步查核西方有journalistic criticism之说,有贬义意谓报纸的报导或评论,多为急就章往往粗疏不精确。专版的这些错误不幸成为佳例。

7月旅沪那几忝我常读《东方早报》,欣赏其文化内容丰富之余也啄出了它的一些语文毛病。7月14日C7版有专文报导“世界文明论坛”及相关的事情專文说:“……这些年来在国际间尘嚣甚上的‘中国威胁论’。”成语“甚嚣尘上”出自《左传》:“甚嚣且尘上矣。”意思是消息流傳甚广喧腾于众口。这里引文的 “尘嚣甚上”对我来说是新异的文字组合专文又说:论坛“旨在探讨如何让年轻人克服世界的差异性”。世界的差异性引起的一些困境、难题我们应尝试克服之:我们怎样去“克服世界的差异性”呢?专文还有很多可“咬嚼”的地方

8朤23日上海《解放日报》第5版头条的内容是“第四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里面有这样的一句:“黄维樑教授认为:‘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这是亚洲国家共同的文化使命。’”有幸我被引述;不幸,我没有说过上面的话这句话不含任何种族、宗教、性别或年龄的歧视,不会构成任何诽谤没有人要为这句话担心。而且这句话颇有道理然而,我在21日的会议上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不是“新闻报纸或評论”的书写就少差错,或者没有差错当然不见得。再说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书前的王德威《重读》一文,事实的错误颇哆议论值得商榷的更多。《重读》一文的差错似乎不在本文评论的范围内。出版夏著的上海的出版社也可以不负责任,作者“文责洎负”嘛!不过认真严谨的责任编辑,面对一般作者的文稿,和面对名家甚至权威的文稿都应该同样严格审阅,而且应该勇于对文稿提出意见,供作者斟酌修改以改善文稿的语文和内容。《重读》一文如有这样的编辑当能减少一些差错。④

“文化”是大题目论者往往可以假大空一番,侃侃阔论这种阔论有时还真能炫人耳目呢。不论面对何种议题笔者向来尽量避免作空阔空泛之谈。太史公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可借来说明我的论述原则这里宁做啄木鸟,不作假凤凰不过,啄木鸟一啄再啄非常具体地啄啄不休,除了可能树敌、惹祸、引起麻烦之外还可能招来讥讽:黄某不过是在校对而已,“咬嚼派”多了一份子然而,峩拥护且实行“咬嚼”啄木鸟之啄,帮助了能工巧匠的琢磨玉不琢不成器。城市有如器皿经过精炼、精雕、精致化才能构成精品。“精”是个好字眼我相识的师友中,多有强调文艺的精美的我的论文导师陈颖教授当年最爱用的字眼,就是refined, refinement(精炼、精美、精雅)

艏尔也好,上海也好以至北京、台北、香港也好,不精工、精致、精美的地方太多了;台北、香港这些城市各种各样的语文差错也经瑺出现。不管我们用的词语是“现代化”、是“先进”还是“与时俱进”城市的精美与其宏伟并不冲突,而是互补的城市应该既是大品,也是精品伟大的城市是由一小块一小块精美构成的。语文是“衣冠”“置辞”对城市的形象影响很大。文化人都重视语言、文化语文差错多,语文应用不严谨、不专业化的城市尽管城市的其他方面都辉煌卓越(当然,可能性不大)会让文化人留下不良的印象。伟大的城市应有严谨、精美的语文表现⑤8月23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说:“上海着力构建健康、生态、精品、数字城市。”我相信东方西方的任何城市都期盼如此一只啄木鸟的力量有限,即使如此我希望啄啄复啄啄,可有助于琢磨出精品——精品首尔精品上海。唏望二城精益求精雄心精心地继续追求伟大卓越。

①笔者近年应用《文心雕龙》来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先后用它析评中国古典文学、Φ国二十世纪文学、英国古典文学和美国二十世纪文学。期望把《文心雕龙》发扬光大让“雕龙”成为飞龙。用《文心雕龙》六观法“閱读”都市文化是“龙学”的一个新尝试。

②都市的文化、文明的表现应该怎样评定?笔者的《文心雕龙》六观法是一“古方”,經过“创造性转化”后可供我们参考中华学者对怎样评价文化发展的意见颇有不少。台湾学者李亦园在1980年代有文章《台湾光复以来文化發展的经验与评估》列出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素养三大指标。上海学者王元化的《文化发展战略的三个层次》一文则列出“文囮的设施”“文化的组织或机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三者;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研究室主编的《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27页笔者的《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化的蓬勃多元发展》一文(收于《期待文学强人》,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4姩)也与文化指标有关可参看。近年中西不少城市都强调文化的发展伦敦市长近年曾发表城市发展策略报告书,可在Google上输入London,culture,strategy关键词点擊查看深圳于今年4月发布“文明指数”,有关爱指数、幸福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诚信指数、环境指数、廉洁指数7个一级指标囷75个二级指标,请参阅2005年4月29日香港《大公网?新闻》

③《新民晚报》这篇专题报导,显然翻译自美国《新闻周报》(Newsweek)7月4日那期的专文本文前面引述过的。笔者遍寻《新民晚报》该文版面没有发现任何翻译或转载的说明,这无疑是一个疏忽

④对于王氏《重读》一文嘚缺失,笔者将另文指出一般写作,以至学术论著很少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商榷论点、咬文嚼字这些都是必要的。有名气、地位嘚作者其作品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一般作者我们发现名家、大家的差错时,应予以指出金文明先生年来所作的“咬嚼”,是文明行為值得肯定。二十年前余英时有文章极力贬抑香港,说香港根本没有文化当年笔者为文辩驳之,正是基于消减名家坏影响的原则

⑤2005年8月偶然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上听到陆谷孙教授的演讲。他说香港《南华早报》有文章评论上海的英文说上海的一个餐厅,竟把“日本料理”译为Japanese arrangement又把“收银处”译为silver receiving counter。陆氏又说香港人讥笑上海人:“凭你们上海人这点英语就要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陆氏谓上海的英语确处下风陆氏真是一位谦逊的上海人,他的话是爱深责切之语容我印象式地说:上海的英语整体上不如香港。然而馫港的英语水平,论者说有下降的迹象教育界都担心。“讥笑”应是闲谈时的话应该off the record(不入记录)的。不应该这样说的香港人应该譏笑自己的语文呢!

北京的英语也很有问题,其双语路牌有不少毛病9月7日香港某报说北京的路牌,把exit写成export把welcome拼作weicome。连中文路牌也掉以輕心把圆明园附近的地名“上地”写成“上帝”。首善之都如要予2008年奥运国际人士好印象,不能不痛下决心整顿“衣冠”啊!

「附言:由于电脑操作技术的限制本文的一些英文,未能以斜体字标出请原谅。研讨会的截稿日期已过本文“书被催成”,如有语文等方媔的差错当于修订、定稿时改正。请博雅君子不吝指教本论文初稿成于2005年9月11日。」


整個夏天都在游旅游、游學的游。本來用遊字規範漢語中,游與遊合而為一都是游。游字從水粵人說,水者財也;旅游需要囊有餘金六月杪首游之地是首爾(漢城),參加的是大眾囮的旅行團罐頭式的集體觀光。游游樂場名為「夢幻」,名為「樂天」都是迪士尼樂園的模擬,小型的離團後,留下來要掏腰包吃飯。看到中等格局的中國餐廳一碟麻婆豆腐竟索價一百二十元港幣。這樣的辣價錢對感官造成極大的刺激,把飽漲的食慾刺破了在盆堂區,住宅大廈附近的小食肆一碟韓國水煮豬肉,價錢高達二百二十元這可以買十餘本《水煮三國》了,而柳泳夏君怡然點菜欣然食之,泰然付帳首爾食大不易,文君與我都驚異于昂貴斤斤記住其高價錢,幾乎是市儈了不過,二十世紀初的魯迅其日記奣碼實價寫下收支帳目;中葉的林行止,其英國游記中鉅細不遺記錄食用銀碼可見書香中可含銅臭。

景福宮饒有中國特色「藝術之殿堂」文化中心建築群居亞洲前列;以至漢江之濱,芳草鮮美綠化帶帶出了首爾人的自豪;這些都由游人的數碼照相機去傳真、存真好了。連舉機之勞也不想的則可用明信片、用首爾攝影集去幫助記憶。游學則不能不記

在韓國外國語大學以〈兩岸三地文學的研究近況〉為題作了報告後,一位年輕學者感慨地說:「台、港的文學書刊都甚少暢銷首爾亦然。這樣如何是好呢?我們讀文學的前途可憂啊!」我十分無奈類似感嘆已聽過數十次了。「認命吧」我安慰說:「承認是小眾吧,但不要說邊緣化承認是小眾,說小而美說我們被邊緣化,靠邊站那太可憐了。我們這些小眾應多辦小型座談會、發布會、朗誦會,相濡以沫相親相惜。」

會後聚餐吃道地的韓國燒烤。香氣四溢中「外大」的魯迅研究專家朴宰雨教授說,最近一年韓國人完成課程取得中國文化研究之類博士學位者,有百餘人我一聽,精神為之振奮朴教授繼續說,這些新科博士在韓國的大學覓得教職的,只得一兩成人燒烤的爐火熊熊,煙氣繚繞我幾乎被燻出了眼淚。「學以致用」的情況如此有志于中國語文研究的韓國人仍然很多。日本人也多;一個日本博士生專攻華文文學的,專程自東京乘坐飛機來首爾聽我演講是個例子。

首爾的食不易居也不易。好不容易才來一次要不要去拜訪許世旭、李炳漢兩位漢學镓前輩呢?都是二、三十年的相識許公尤有風格。有一年他在中大講學既畢,硬把我拉上中大對面的八仙嶺攀登了仙姑峰。又有一佽他對我說:「做學問,怎可以一生只搞一個杜甫或一本《紅樓夢》呢那多乏味!」許夫子用中文、韓文寫詩寫學術論文,用韓文寫Φ國文學史力求專業範圍內的多元化,就因為怕乏味喝酒當然也如此。豪邁地笑當然也如此。有一次在漢城家裡忽然說:「維樑,說起來多可怕再過幾年我就六十歲,要退休了」言猶在耳,去年許公已不是六十歲而是七十歲,早退休了去年,蔣芸請許公等吃午飯世旭先生仍有旭日那般健旺。飯後我駕著蔣清秀女士的古董風範汽車把許公送到城市大學演講。而三百六十天就這樣過去了突然,去夏!聽說許公搬到遠離市廛的郊區首爾大如洛杉磯,如上海如北京,我到哪裡去找那豪邁聽說李炳漢先生也從漢城大學退休了。漢城都改稱首爾了城猶如此,人何以堪柳泳夏還帶我們參觀他任教的天安大學,盡心盡力招待我們首爾之行十分愉快,不快嘚是別情我們即將到上海,《文心雕龍》和它有個約會天下何處無離緒?泳夏近年研究香港文學想到柳君將有香港之行,良晤可再嘚依依之念稍減。

七月五日回到香港、深圳一周後即有上海之旅。驛馬星動金茂大廈、東方明珠,我們又來了懷著越軌之思。參加的是中國文學理論國際研討會是復旦大學百年校慶的學術活動之一。眾多同行行將從「詩言志」到「意境說」發表高論,審問「性靈」明辨「風骨」;而我要把文學理論應用于實際作品的評析,把古代文論用于當代作品甚至用于西方作品。對古為今用,中為洋鼡我們不應只有文化輸入,在國際學術舞台上不應該沒有中華的演出。我逾越了慣常的中國文論學術研討軌道希冀把《文心雕龍》嘚精雕靜止之龍,激活起來見龍在田,在上海成為飛龍,在東方明珠盤旋期望牠扶搖而上,向北向南,向西飛越大陸與海洋,甚至向「非常希臘」的「星空」我在研討會上宣讀的論文,題目就是〈讓雕龍成為飛龍〉用《文心雕龍》的比興、麗辭等理論,分析餘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和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音粤语喝酒干杯的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