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学校很重要吗?出来以后社会在意这些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每个学校的六个专业都必须填满吗?_百度知道
高考志愿填报时每个学校的六个专业都必须填满吗?
当然可以!!!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各个专业的录取顺序一般尊重学生志愿,尤其是在学校在所在省市区录取时,因为在本省录取都是各个院系自己去人录取,但到外地,由于去的人少,就不一定了。如果不服从调剂肯定退档。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结果只有一个。如果A与B的录取线差20多分。祝好运。重视第一志愿的正确性,B可能有机会选择权在自己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应该选择易报考的专业和院校!a如果你想直接获得填报结果肯定是需要付钱的b要么只能免费咨询一些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大话高考志愿填报: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发布时间: 17:28 来源:武汉巨人学校 作者:巨人教育网整理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听孩子的,还是家长做主?我们先看看关于&过来人&当年报志愿的调查。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对当初填报的志愿不太满意,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会更多考虑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发展前景,大学的综合排名则被放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更多人选前者
高考填报志愿,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这是个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对于&过来人&来说,填报高考志愿时优先考虑哪方面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44%的人更看重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口碑,32%的人选择了专业,23.2%的人选择了城市,0.8%的人选择了其他。
小燕去年考了586分,在填报志愿时和家人有了分歧。她认为,学校重要,专业本来也是服从调剂的,能录取就行。
家人则认为,上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就业,分数不高还去挤名校,不会突出自身的优势,应该选个适合的学校,然后选个好专业。
报志愿时,有些考生对报考学校所在城市也很在意。这个城市的就业机会、人文环境怎么样,也是考生和家长考虑较多的方面。
过来人经验:
一般来说,对于大学毕业后准备出国或考研的考生,应首选学校,名牌大学师资力量强,社会声誉高,考研、出国机会较多。
对于毕业即就业的考生来说,应在专业选择上多下工夫,学校相对次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一些技术性较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应充分考虑。
上一页1下一页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学校,专业
咨询电话:400-888-4545
升学关键词
最新考试竞赛升学资讯
同学朋友实时交流
热门活动一网打尽
在线免费学习网校课程
忘记密码?
升学咨询热线:400-888-4545投诉建议::00-21:00)
高考志愿怎么填?“好专业”和“好学校”哪个更重要?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 15:45:38
【导语】高考结束后,接下来为填报志愿做准备了。如何填好高考志愿?“好专业”和“好学校”哪个更重要呢?
课程咨询::00-21:00)
1对1咨询::00-20:00)
投诉建议::00-21:00)
&&&&&&&&&&&&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必备:快速筛选学校
2010年填报必知:快速筛选学校 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须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凭想当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就算完事;可要说难也非常难,要做到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之完美结合,就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之事了。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择校不可不知的四个方面,即&&  为什么要特别(专门)了解这是因为:(1)展现&出彩&,隐藏&失色&。虽然有些学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向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但是还有些学校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只将学校&出彩&的方面展现出来,而将学校&失色&的东西隐藏起来,不予公开,如此一来,让广大考生及家长了解就有些困难。有一位&过来人&是如此告诫大家的&报考大学,请先看清楚具体专业和合并情况,不能够单单看学校的简介,很多高校出于招生的需要,刻意隐瞒了一些事实。如何报考之前不慎重,等去了再后悔,实在令人惋惜。&更别说各学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分出优劣了。  先请看一篇曾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文章:  &2000年4月,※※交通大学与※※医科大学及※※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交通大学。9月招生时,在某些省份招生报考指南上仍用原来的介绍,只字未提合并,只不过专业有了医学相关专业,当然大家也都没在意医学,报考了交大的理工类别,结果录取通知书下来,好多人却被调剂至医学专业,2000级不完全统计,至少有6成以上,其中一部分同学刚到※※医科大学就回去了,还有一些读了一两个月就走了,大部分人还是留了下来,※※医科大学很破旧!简直无法形容!  许多人根本不想学医,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五年过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学校不给开推免证明,好多同学望外校兴叹,先保本校,结果保了两次,先来了个预保,再有一个正式的,把前面的同学大部分留了下来,还是不肯给学生开推免证明,甚至不给打成绩单,即使到外校直博,直到9月30号下午才给开,好多同学只好留在本校了!毕业的时候,学校一个延长学制,好多同学因为四级不过,补考没过,还有的因为实习考试没过等等被延长学制,大概有几十个吧!&  在这里我们不必要对其辨别之完全真伪,只须认定一个基本事实即可,2000年※※交通大学招生时,在某些省份招生的报考指南只字未提合并,导致有些考生被调剂到医学类专业,由此吃了大亏。为何如此说,笔者举一个事例加以说明,1999年地处湖北的华中理工大学(&211工程&高校之一)与同济医科大学等校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在全国医科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但其招生录取分数线多年均比华中理工大学差一个档次(大约20分左右),更何谈※※交通大学从综合实力上比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高校之一)还稍强,而※※医科大学比同济医科大学要稍差一点,这一正一反可见其差别有多大,那么吃亏就有多大。学校在招生宣传中不提合并之事,你又能奈它若何作为弱者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这触目惊心的重高考(考试)、轻报考(志愿填报)的惨痛教训能否警醒许多考生及家长,使之不再发生呢!那就是广大考生及家长要十分清楚地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  (2)笔者不用去了解考生具体上当受骗的事实情况,只看着这高校一浪高过一浪的合并更名潮,就可作出明确的回答:凭想当然选校者大有人在。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校热衷于更改校名呢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但主要的是解决棘手的生源问题的需要。由于把冶金、纺织、煤炭、矿业、船舶、粮食等院校,改为理工、科技、工业、金融、工程、财经等大学,把某某地级市学院改成某某省(或大区)大学后,生源马上就红火起来,因学校冷门、偏僻而导致生源不定足的尴尬局面也就得到了扭转。正因为更改校名有如此的好处,且立竿见影,难怪众多高校乐此不疲。果真如此吗看看严酷的现实吧!  原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148人,其中达到分数线的才37人。该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招生大获。以河南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在河南的录取线大都保持在当地批次线30分以上,2006年在河南的文理科投档线分别比批次线高出30、23分。  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在鄂文、理科投档线分别高达530分、533分,比二本(一)批次线还分别高出11分、17分。而2007年在鄂理科投档线竞比二本(一)批次线高出23分之多,比二本(二)批次线高出35分之多。要知道,这是一所位于青岛的二本(二)高校,1999年由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合并前两年,两所学校在很多省份都遭遇第一志愿不足的困境,而更名后,考生报考热情直线上升,近两年尤其明显。2014年,该校理工类在鄂投档线高出批次线30分,2014年在鄂文理科投档线都高出批次40多分,理科投档线高达521分,仅比一本线低3分。  湖北籍学生章茜是山东科技大学日语系2014级学生,当初填报志愿时,她在众多学校中一眼就看中了山东科技大学。&其实当时也不怎么了解这个学校,但是看到&科技&和&大学&,就觉得这个学校应该档次不错,如果叫原来的名字,我肯定不会报&。(此事例引自晨报网高校批量更名,考生家长犯晕,稍有添加。)  为什么有这么多上当受骗者,前仆后继,这与其说是高校的精明与成功,还不如说是许多考生及家长的糊涂与悲哀。糊涂在于竟然上当受骗于这种&小儿科&的游戏,悲哀在于竟然为了图一时之省事,而将十年含窗的艰辛所得付之东流。真是可悲可叹!  (3)凭想当然报志愿会吃大亏。  我们的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凭经验凭想当然就填报志愿,无疑是会吃大亏的。他们往往一看到四川外语学院,就认为该院的所在地在四川成都,须不知该院的所在地在重庆;一看到河北工业大学,就认为该院的所在地在河北石家庄,须不知该院的所在地在天津;一看到中国美术学院,就认为该院的所在地在北京,须不知该院的所在地在浙江杭州;一看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就认为该院的所在地在北京,须不知该院的所在地在辽宁沈阳&&还有他们往往一看到外交学院,就认为毕业后就业就去外交部;一看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就认为毕业后就业就去司法部;一看到中央财经大学,就认为毕业后就业就去财政部&&须不知这些都早已成为历史。外交学院毕业的学生,任何一个想进外交部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中央公务员选拔考试。前些年,外交部还规定了几十所知名高校的毕业生为候选人员,而现在,这个规定也全部放开,改为全国所有的本科毕业生都可以自由选报。外交学院去年的毕业生中,最终进入外交部的只有个位数&&还有他们往往一看到是农业类院校,就觉得所有专业一定就是与&农&相关,甚至认为出来就业也难逃&农&系列;有的认为师范类院校专业要么就是语、数、外等专业,出来也只有当老师;一听矿业、地质类的大学,觉得从学校出来就是采煤、挖矿或翻山越岭去搞勘探工作&&诚然,这些院校有这些方面的特色专业,但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不仅就业不一定是农业或师范或地矿行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即使是这些行业,其工作内涵和环境也不等同于传统概念。  这里,固然有&校名&、&经验&&惹的祸&,但关键在于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缺乏深入了解。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及家长不能只看校名,而应理性地对高校的方方面面做一番深入浅出的调查与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被&靓名&所蒙蔽、迷惑,也不会为图一时之省事,而将十年含窗的艰辛所得付之东流。  1.有些考生和家长选大学,往往不从识别高校的特色优劣着手,二就是习惯于&&。某学校曾经在考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就是你在选择一所大学时,是否了解这些内容:是否知道学校办学历史、学校是否属于&211工程&院校、学校的特色有哪些、是否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能回答一两个问题就算不错的了,而对于学校的特色、招生政策等知道的就很少很少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考生报考一所学校,往往更多的是从一个学校的名称、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甚至以往的名声上去决定的。也就是我们的考生很喜欢从一所大学的名称上去认识大学,即&望文生义&,而不是从学校的内涵上去了解。  2.正确识别大学的有效途径。  (1)我们要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如文理均衡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国家级重点学科则表明是本学科的最高水平;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或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你在大学的几年就可能享受到质量较高的教学服务,而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的差别将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去向。  (2)这是因为,我国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那个时期是部门办学,学校为部门服务,因此将学校的类别分得很细很清楚。大致有如下类别:综合类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许多所院校;理工类院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许多所院校;财经类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许多所院校;语言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许多所院校;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许多所院校;农林类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许多所院校;石化类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许多所院校;医药类院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许多所院校;建工类院校,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许多所院校;政法类院校,如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院校;民族类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多所院校;地矿类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几所院校;交通类院校,如北京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几所院校;电力水利类院校,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多所院校;公安司法类院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等多所院校;还有邮电类、艺术类、体育类,等等。  虽然,这些各个类别的院校经过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体制转型,以及合并扩建,尤其是其中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院校,基本上都向着综合类院校或者说多科类院徐速发展;但是他们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无疑均保持了下来。如果说,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谁排名第一,是清华还是北大可能无定论;但是,在文史社科类北大无疑是第一;而在理工类尤其是工学门类中清华无疑是第一。有些院校在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中很靠后,也就是综合实力并不强,但他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却很强;如大庆石油学院和西南石油大学及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中国农业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及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学(一级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尤其是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这实际上就是尺虽长也有所短;寸虽短也有所长的辨证关系。&&、  (3)&&。什么是&&我们的考生和家长往往是自己报考文史类的,就将文史类的招生学写作一类;自己属于理工类的,就将理工类的招生学写作一类;而不去作进一步的划分。要知道高校的本科招生有11个学科门类: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前面1~7个学科门类是文史类考生的报考范围,后面4~11个学科门类是理工类考生的报考范围,其中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这4个学科门类是可以文理兼报的。同时在每个学科门类中又包含有若干个学科类,十一个学科门类(无军事学)共下设学科(二级)类73个,包含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目录内、外专业共570余种。  由于北大、清华超强,占据了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理学、工学,这6个学科门类的第一,因此,其余的&985&高校能在某一个学科门类上&很牛&就不错了;其余的&211&高校能在某一个学科门类的学科类或一级学科上&很牛&就不错了。&&哪些学校在哪个学科门类或学科类或一级学科上&很牛&,自己的志向、兴趣、能力、特长又最适合哪个学科类或一级学科中所包含的某个专业。只有这样,你的高考志愿才能填得好、报得巧。( )具体来说,有些理工类考生往往将理学与工学看成一码事,这样他就分辨不出那所学校在理学上牛一些,那所学校在工学上牛一些。如北大与清华,复旦与上交大,南开与天大,武大与华科大等等,从总体上说,前面的学校在理学上牛一些,后面的学校在工学上牛一些&&举例来说,有些理工类的高分考生向往北京,自己感觉分数不够北大与清华,就往往报中国人民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理工类专业,笔者认为就不太合算了。人大是一所&985&的学校,综合实力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强,他是文科类偏强,理工类偏弱。人大的文科有5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在全国排名第一,政治学、农林经济学2个学科排名第三,历史学、工商管理、系统科学3个学科分别排名第五、第六和第八,的确很强;但人大理工类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能在全国&&就不错了。  选择学校,就要了解学校的概况,知道学校的综合实力,能够分出上下高低&是一方面,不仅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可变因素难以把握,就连学校情况的全面了解也有点难,不易做到。更别说各学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分出优劣了。如何比较呢要注意方法的&&,不然不是没有意义,就是作用不大,甚至会有副作用。另一方面,如今是信息时代,各种资料满天飞,各种消息扑面而来,真伪难辨,对错不知。由于广大考生及家长不是专业人士,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要想在不长的时间内了解情况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完成高考志愿填报,就需要只掌握那些对高考志愿填报非常有用的可靠的信息资料,那么对学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分出优劣需要哪些资料呢  1.可信度可用度非常高的学校资料。  客观、全面、公正、准确、可靠的资料,非权威部门、机构(即官方)发布的信息莫属。虽然我国官方没有发布全国高校的综合性实力排名,但也不是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可用的信息如下:  (1)&985工程&高校  对于&985工程&高校名单尤其是一期名单,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看待,因为我国官方对先后顺序的排列是非常讲究的,常常是在未作排名的情况下,在后面加上注明:排名不分先后或以姓氏笔划为序,&985工程&高校名单,没有在后面加上注明:排名不分先后,同时排在前9位的就是官方明确指出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那么如此一来,这份名单就很有可能隐含着官方不露声色的某种排名。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将此作为我国第一层次高校综合性实力排名的一个方面的参考,当然也不能就此决定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因为决定报考的因素很多。  (2)&211工程&高校  (3)教育部直属高校  (4)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及国家民委所属重点高校  这里可将上述资料这样运用:划分为三个层次(或档次);划分为四个层次(或档次);划分为更多个层次(或档次)。  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 将&985工程&高校作为第一个层次;  ② 将教育部直属高校与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及国家民委所属高校中的&985工程&高校剔除,余下的高校均作为第二层次。名单如下:  ③ 第三个层次就是列入各省市区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学校不属于以上二个层次的所有高校。  划分为四个层次:  ① 当然也可以分得细一些,将教育部直属高校与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及国家民委所属高校中的&985工程&高校剔除(已划作第一层次不变),余下的高校中凡是2014年以前的&211工程&高校作为第二层次。  ② 再将余下的12所与其他的未列入的&211工程&高校一起作为第三层次。  ③ 第四层次就是列入各省市区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学校不属于以上三个层次的所有高校。当然也可参考这个资料作重新划分,将141所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和列入各省市区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学校中不属于以上三个层次所余下的高校作为第四层次。  (5)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① 141所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  ② 116所具有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  具有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中剔除不属于以上四个层次所余下的高校作为一般本科学校的分析比较区别是很有价值的。  (6)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  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是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进行高校招生录取改革的产物,因此可以说凡是进入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除了学校的综合实力非常强以外,学校的招生工作也是比较规范的,可以让教育部放心才被选入作为试点的。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将此作为我国高校综合性实力排名的一个方面加以参考,当然也不能就此决定自己的志愿填报,因为决定报考的因素很多。  (7)全国大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名  (8)全国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家长:高考志愿报考]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39839.html
相关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2015高考志愿填报的三个建议
2015高考志愿填报的三个建议
志愿填报说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规划的问题,2000多所高校,林林总总120多个专业;但说小也小,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没有太大选择余地,也比较简单。
  学校优先原则
  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不能回避的是,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往往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再次是本科、专科等。
  随着高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分层严重,有些大学在出口把关不严,看出身便会越来越多。其实,看出身不止中国,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在意这一点。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就超过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重视。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等等划分,是容易让人迷惑,千万不要在意这个东西。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不顾一切去报,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
  这里提出几个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比较好上的,第一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仅在西北,还不在西安,在杨凌镇,但学校是最早的一批985高校。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地区的985高校录取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最后想推荐的就是一个特别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前身为国防科工委主办,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
  地域原则
  在哪里上大学非常重要,我建议北京、上海首选,其次建议考虑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地区。还有两个地方比较特别,一个是重庆,一个是深圳,我觉得需要特别提出。
  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也没有比他们有更多好学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而对于北京、上海的孩子,此条不适合你们,你们最好离开本地上大学,你的收获会更大,因为你们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离开父母生存。
  但北京、上海分数都太高,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
  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必须考虑深圳了。
  专业原则
  其实很多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但这恰恰是最不需要纠结的一个问题。
  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决定了你的一生。
  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对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准备读完研究生再说。研究生再换专业,很多学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次。
  你确定你想好了学什么吗?其实对于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美国大学制度就是考虑到18岁时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强调宽口径培养,按大类招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实在想不清楚时,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数学是学科之母,未来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第二,学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唯独语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死功夫,没有捷径。
  当然,你如果只是考虑一般应用型大学,或者高职高专,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比如软件工程,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之类。
科目:语文 授课教师:学费:190元
科目:数学 授课教师:学费:120元
科目:语文 授课教师:学费:154元
科目:化学 授课教师:学费:160元
高考必备手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